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和改进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和改进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和改进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和改进方法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创设的误区和改进方法

“教学情境”是教师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的服务于学生学习的一种特殊的教学环境。教学情境的创设既是教学设计中的一个重要环节,又是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教学策略。教学情境是联系现实生活与数学逻辑之间的重要桥梁,是将凝固的课本知识转化为鲜活的生命形态的重要载体。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孔子的这段话,在肯定启发作用的情况下,尤其强调了启发前学生进入学习情境的重要性。

良好的教学情境能充分调动学生智力活动的积极性。在教学中,教师巧妙地创设情境,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因此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以使学生容易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而且可以使学生更好地体验教学内容中的情感。数学课堂情境创设需要考虑教材、学生和教师自己的教学风格。在现实教育中有的教师往往是为创设情境而创设,达不到预设。因此如何创设有效的课堂情景是我们每一位教师需要学习和认真思考的地方。

一、“情境创设”的误区

1、情境创设偏离教学目标

【案例】一位老师在教学《年月日》时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同学们你们看过《七龙珠》吗?说说你最喜欢里面的谁?我最喜欢悟空;我最喜欢天津饭;我最喜欢比克……师:每个人都有他的特点,所以

每个人的个性都不一样。今天我们也来认识一位有特点的物体,我们一起来《年月日》。

【分析】这个案例中《七龙珠》中的人物与之年月日间缺少必然的联系,对学生认识帮助不大,而且学生的兴奋点容易集中在在动画片的人物上,该情景的创设反而不利于课堂教学的展开,也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2、情境创设脱离学生的生活实际

【案例】有位老师在教学二年级的《统计》整堂课老师以“科比篮球比赛的成绩”贯穿课的始终。学生基本不认识科比,当然对此情境没什么兴趣。

【分析】这案例中以“科比篮球比赛的成绩”作为统计的例子完全可以,但由于内容不符合低年级学生的认知水平导致该问题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所以脱离学生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距离感、陌生感,同样达不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3、情境创设过于单一

【案例】教学计算题课,老师常常感觉多数学生心不在焉,这多半由于情境创设过于简单引起。通常老师创设的情境是会和学生一起学习计算题的方法,接着让同学练几题。这一情境过程对同学们就没有什么吸引力。

【分析】如课前创设有趣的情境,能激发学生上计算教学课的兴趣。新知识教学过程中创设学生熟悉的情境,是帮助学生理解算理,

掌握算法的有效途径。巩固练习时创设一个有趣的情境是提高学生学习效率的重要保证。

儿童心理学表明:小学生尤其是一二年级的小学生,他们课堂上能集中精力学习的时间是非常短暂的,大约只有七八分钟,当他们对新知识的好奇心渐渐消失时,往往会有这样或那样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小动作,特别是对要学的知识已经一知半解,又自认为已经学会了的同学,对即将要进行的教学内容的兴趣会很快失去。这时,我们可以创设一个竞赛的情境,以充分调动起学生后续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如在教完“用8、9的乘法口诀求商”时,成绩好的学生早已对此滚瓜烂熟了,但中下生对此还是不熟练,怎样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呢?于是我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大家对本节课的知识学得怎么样啊?不要吹牛哦!请在同桌的本子上写几道刚刚学过的除法算式,考考对方,检查一下同桌熟练掌握了没有?由于学生的好强心理,很自然地写些像7×8比较难的算式,学生在出题和答题,交流和讨论的热烈气氛中,优秀生进一步巩固了知识,中下生在反复的讨论、求证、犯错的过程中对自己还不熟练的乘法口诀印象更深刻了。这样的游戏情境既给全班同学提供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又促进了同学的共同

发展,使学生的学习效率得到极大地提高。

二、“情境创设”的改进方法

(一)、情境创设要有利于教学重难点的突破

“创设情景”的目的不单单是激起学生的热情,吸引学生的“眼球”,更重要的是为了更加有效地、生动活泼地实现教学目标。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与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创设的误区与思考 大丰市三龙镇第二中心小学糜海清 新课程改革以来,小学数学教学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生机与活力。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儿童发展需要的情境,是非常重要也是十分必要的工作。但是,创设情境不是一种时髦,不是盲目使用,我们许多老师在实际教学中,情境创设往往“变味”、“走调”,失去了它应有的价值。 一、情境创设的几种常见误区: 1、游离于数学内容之外的“包装”。 教者把“创设情境”仅仅看作提高灌输教学效率的手段,而忽略了“情境”作为教学的有机组成因素,具有引导学生经历学习过程,发展学生数学素养的重要作用。对“情境”创设简单化地理解为“形象+习题”。如某教师在一节公开课教学中,一上课就绘声绘色地说:“小朋友们,今天齐天大圣孙悟空要和我们一起学习,你们喜欢吗?”学生的兴趣一下子提了起来,可后来却令人感到乏味:首先是孙悟空头像+复习题,其次是孙悟空头像+例题,再次是孙悟空头像+巩固练习,最后还是孙悟空头像+总结。课堂上简单地附着个孙悟空的头像,就能叫情境吗?这种所谓的“情境”除了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又有什么价值?其实,本来有趣的孙悟空出现有这样不伦不类的场合中也失去了他应有的“磁场效应”。 2、枝节横生的“现实生活”。 情境创设未能突出数学学习主题,导致课堂学习时间和学生的思维过多地被纠缠于无意义的人为设定。如教学“元角分”,教者安排了“8角钱可以怎样拿”的开放题,为了创设情境,教者这样教学:师:“小明从家乡给北京的小朋友寄一封信,需要什么啊?”生:“需要一个邮局。”,“需要一个邮递员。”“需要一个信封。”。学生的回答无论如何,都点击不到教者心中预设的答案,最后教者只好强行切入:“寄信要邮票,买一张邮票多少钱?”“8角钱。”“8角钱怎么拿呢?”绕了一圈,才提出早就要问的问题,这样绕圈子的所谓情境实在多余而繁琐。我们看到,许多时候,我们的老师还津津乐道于这样的“情境”,自以为是在培养学生的数学意识和应用能力,其实,既浪费时间,又窒息学生本该活跃的思维。 3、不顾学生实际水平的“挑战性问题”。 情境创设不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任意拔高了学生对问题的兴趣程度。如教学“一笔画”问题,教师设计了一座居民小区平面图,让学生设计一个既不重复又不遗漏的路线。看上去,情境创设合情合理,因为在成人的思维中,这样效率最高,自然也就是最优化的设计。但孩子却不这样想,为什么“既不重复又不遗漏”?他可能对此不感兴趣,至少在他没能理解其中的意义时,他是不会充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浅谈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的创设 【摘要】:今年五月份的实习给我留下了很大的思考的空间,实践的课堂操作让我发现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我总觉得我的课堂是干巴巴的,没有感情,就像机器一样操作,循规蹈矩地按着教案的一步一步的上,从学生的眼神中我感受到了学生并没有如我所要求的体会到文本中的真情实感。后来我发现我的课堂之所以如此,是因为我缺少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能力,没有感情,没有体会,哪里来文本的“悟”啊?语文是“有血有肉”的,创设良好的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可以提高学生对知识的感知、理解、记忆能力,达到情境交融,领略文本的真情实感,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朗读美多媒体运用想象生活 实习的过程中,我上了两堂语文的教学课,一节是《嫦娥》的古诗教学,一节是《女娲补天》的阅读教学。两堂课都存在相同的问题,那就是:课虽然上完了,该让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学生大体上也能够掌握,但是情感领域上,学生都还没有领悟文本的真情实感,感受不是从内心而发,不是自己得出的,有时候甚至是教师的意志强压给学生所得出来的感受,教师一味把学习内容以定论的形式呈现给学生。这种接受学习是被动的,学生来不及“消化”,常常会引起“反胃”,课堂上学生听起来也是“云里雾里”的。这样的话,课堂的实际教学效果也会大打折扣。 我在《嫦娥》这节课时,我大概用了20分钟的时间就把这首古诗给上完了,后面的大概15分钟的时间,我就一味要求学生朗读,我是这样的要求学生的:带着嫦娥那个孤独寂寞的心情再去读一读这首诗,你体会到这种孤独寂寞的感情了吗?学生自由朗读完以后,我再叫学生个别的朗读,学生基本上都能够有感情地朗读,但是再让他们说一说从古诗中说一说这孤独寂寞的心情,学生就会无从下手,这样反复循环让学生朗读一直持续到了下课。到底学生体会了到了嫦娥那种孤独寂寞的感情没有?体会到诗人那种孤寂的感情没有?我从学生迷茫的眼神中看出,没有用心体会到。我这种“灌输式”的教学方式终究还是失败的。我的指导老师告诉我,古诗教学重在渲染一种情境,难也难在情境的创设上。学生为什么不能很好的感受到《嫦娥》这首古诗的真情实感,原因是没有身临其境地去感悟。这就要求我

小学英语课堂中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小学英语课堂中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浅谈小学英语课堂中情境创设的实践与思考 如东县栟茶镇浒澪小学蔡亚梅 情境教学是焕发课堂生命力最有效的手段,只要把小学英语的教学根植于真实情境这一丰厚的土壤中,就一定能开出绚丽的花朵。在英语教学中,创设生动形象的情境,既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锻炼学生的语言能力,又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然而,在具体的教学情境中,许多教师对创设情境的目的性不够明确,创设的情境价值不大,有效性不高。本文根据笔者十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如何在英语教学中创设真实有效的情境。 一、把握“实”──应创设自然生动、贴近生活实际的教学情境 英语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在真实的情境中体验和学习语言。”我以为英语教学更应该在“真实”二字上下工夫,这样才能使学生真正学会和运用语言。只有当所创设的情境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相符合时,才能激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使他们从各自的生活背景出发,迅速投入到所创设的情境中,准确地体验和理解语言。 在学习家庭成员这一课时,我和我的学生每人都带一张全家福。上课时我首先给我的学生出示我的全家福,看到老师和家人的照片,孩子们的好奇心一下高涨起来,注意力也集中起来。这时我赶紧给他们布置任务:认真听老师的介绍,然后回答出照片中每个人与老师的关系。我开始介绍:This is my family .This is my mum , this is my dad… . 因为他们都想回答老师的问题,所以都听得特别认真。然后我马上转入正题指着照片上的人开始提问:Who′s she ? Who′s he ? 因为有具体的语境,不需要多余的汉语解释,孩子们很快就理解掌握了Who′s … ?句型。接下来请几个接受新知识较快的孩子模仿老师到前面介绍他们的家人,然后还进行同样的提问。很快孩子们就融入了这个语境中,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英语学习的氛围就创建起来了。等大部分学生掌握了新知识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按自己的意愿分组练习。这样每个孩子都会有讲英语、听英语的机会,此时教师可以深入到学生当中帮助有困难的孩子。接下来趁热打铁,组织学生进行争当优秀小记者的比赛。班级里每一位学生都是一名小记者,采访任务是用英语了解其他同学的家庭成员,自由组合。可以相互采访,也可以一人访多人。教师继续深入到学生中去,对有困难的学生进行指导,并挑选出几组优秀的给大家汇报展示。通过这样的活动,孩子们可以在真实的语境中快乐的交流沟通,在快乐的学习氛围中进步。 这个情境,是现实生活的真实再现,符合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因此学生能自然而然地进行表达。故创设情境必须贴近现实,要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触景生情,诱发学生英语思维的积极性。 二、崇尚“效”──应创设简单有效、英语“含金量”大的教学情境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小学数学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 摘要:数学课堂教学中的情境创设,是教师通过设计生动、有趣的教学活动场景和境地,激起学生的学习热情,达到情境交融,从而使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的一种重要的教学活动。在新课程价值导向下,创设问题情境成为数学课程改革中的一个新亮点。我们欣喜地看到,许多数学课堂中创设的问题情境不但新颖、有趣、富有思考性,而且有较强的实效性和针对性。然而,也有的问题情境创设牵强附会,不能承载数学知识,冲淡了数学课应有的数学味,导致情境不能为教学目标的达成服务,影响了课程改革的健康发展。 在新课改深入发展的今天,创设什么样的数学问题情境,才能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贴近学生的生活现实,符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有效引导学生在有实效的问题情境中自主学习、合作交流,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这应引起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关注,并进行深入地探索。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布卢姆有一句名言:世界上任何一个人能学会的东西,几乎所有人都能学会——只要给他提供适当的前提和学习条件。也就是说,任何知识都能够以合适的方式教给任何年龄段的儿童。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是完成数学教学过程的有效方式,因为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是思维发展的方向和动力。 一、问题情境及其创设的依据 所谓问题情境,是学生觉察到了一定的目的而又不知道如何利用已有知识达到这一目的时所形成的一种心理状态。问题情境的创设,就是在教材内容和学生已有知识及求知心理之间制造“不协调”,通过立障设疑、创设“不平衡”,使学生产生认知失调,把他们引入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使学生在高涨的情绪推动下思考和体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依据教学内容、学生心理特点及认知规律,把学生的认知过程适时置于特定的环境中,创设悦目、悦耳、悦心的问题情境,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从而激发学习兴趣,促进思维和认知的发展。创设良好的问题情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明确数学课程标准的要求。《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数学教

小学数学常用的几种创设教学情境方式

小学数学常用的几种创设教学情境方式 发布者:孟庆民发布时间: 2012-6-19 17:26:03 一、联系实际,创设生活情境 新教材增加了许多与生活密切联系的内容,如“分类”、“确定位置”、“观察物体”、“统计与可能性”等。目的就是让学生体会数学与大自然及人类社会生活的密切关系,能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创设教学情境,模拟生活,使课堂教学更接近现实生活,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如教学“分类”时,我巧妙地利用教室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环境组织教学:先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物品是怎样摆放的,再将这些物品打乱,将卫生用品放在讲台边,黑板擦、粉笔随处放,接着我再邀请学生来帮忙整理,恢复教室原本的整洁。通过简单的对比,学生立即明白了“分类”的好处以及分类的要求,之后实施分组教学,给每一组一定数量的文具和学具,让学生们动手分,教师只负责巡回检查,分完学生交流自己分类的方法,让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最后利用分类的知识来解决常见的问题:如整理书包,考虑怎样分类比较合适;回家后整理衣柜等。 情境的创设使数学课堂教学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使生活课堂化,课堂生活化,引导学生把数学知识运用到学生的生活实际中,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是解决生活问题的基本工具,体会到数学如此贴近生活,如此有趣. 二、问题设疑,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心理特征,结合教学内容,将数学问题与一定的情境融合在一起,创设问题情境,它是数学再发现的源泉,激发学生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为了引导学生学习新知,我总是精心设置悬念、冲突、矛盾,里面包含着种种实际问题,而且为学生感兴趣,但是学生现在还不知如何去解决它,从而把学生想要解决或解释某个实际问题的愿望转移到学习新课的认知兴趣上来。 例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先请同学们量一量自己准备好的三角形的每一个内角的度数,然后告诉我其中两个内角的度数,我迅速的说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同学们都感到很惊讶!“为什么老师能很快的说出第三个内角的度数呢?你们想知道其中的秘密吗?学习了今天的新课,你们就明白了。”这个问题情境的创设,把学生的心理调节到最佳状态,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处于一种积极思维的状态中,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新课的学习中。 三、运用媒体,创设多维情境。 媒体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运用多媒体创设情境,能使抽象概念具体化,使难理解的问题容易化。如利用多媒体演示,将一个平行四边形通过剪、移、拼,变成一个长方形,不但能清楚地揭示平面图形的内在关系,而且还能有效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在获得知识的同时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奥秘。 新教材每册都编排了“空间与图形”的知识,小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还不够丰富,如果

小学语文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案例分析

小学语文课堂中创设教学情境案例分析 白山市第六中学宋立凤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创设一个有效的语文教学情境,不仅能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给学生提供广泛的语文实践机会,还能对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语文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怎样才能创设一个有效的语文教学情境呢?根据课文情节的发展,内容的需要,我们创设的情境要有意识地把孩子们一步步地带入课文描写的相关情境,让孩子们有一种感觉,“我即在情境之中”,使课文中描写的人物一个个栩栩如生地再现在孩子们面前,课文中描写的一个个场景让孩子们涉足其中,仿佛进入了其人可见、其声可闻、其景可观、其物可赏的境地。优化的情境将孩子们吸纳其中,产生热烈的情绪,更愉快轻松地去体验、感受和理解。因此我注重结合生活展现情境,即把学生带入社会,带入大自然,从生活中选取某一典型场景,作为学生观察的对象,并以教师语言的描绘,鲜明地展现在学生面前。如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6课《爬山虎的脚》第四自然段:“爬山虎的脚触着墙的时候,六七根细丝的头上就变成小圆片,巴住墙。细丝原先是直的,现在弯曲了,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爬山虎就是这样一脚一脚地往上爬。”读到这个自然段,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爬山虎的脚巴住墙的时候,为什么细丝要由直变弯呢?”我们成年人阅读能力强,联系生活实际和后一句“把爬山虎的嫩茎拉一把,使它紧贴在墙上”,可以明白,细丝由直变弯是为了更牢地巴住墙,

然后将嫩茎往上拉一把。可是如何引导学生去弄懂这个问题呢?我们可以请学生走进生活,注意观察和思考:当你走在较滑的地方,你的脚趾会有什么变化?为什么?学生经过观察体验和思考,他们会弄明白:走在较滑的地方,我们的脚趾会本能地弯曲起来,想抓住地面,好稳固地往前走,不摔跤。爬山虎的脚巴住墙的时候,细丝为什么会变弯曲呢?由此及彼,孩子们就容易明白:爬山虎的脚巴住墙的时候,细丝变弯也是为了牢牢地巴住墙,好把嫩茎往上拉一把。于是学生就真切地感受到:“爬山虎真聪明。”“作者观察很有耐心,也很仔细。”我们把孩子带入生活,生活中的万事万物能给我们的孩子带来无穷的信息和灵性,所以我们应该从一年级的语文学习开始,就应该引导孩子学会把语文学习和生活、周围的世界联系起来。再比如人教版一年级下册30 课《棉花姑娘》,课后作业有一题填空题:碧绿碧绿的(),雪白雪白的()。刚开始,大多数同学走不出课文或者走出课文只到室外,他们填的是:碧绿碧绿的(树叶),碧绿碧绿的(草地),雪白雪白的(墙壁),雪白雪白的(棉花),思路打不开。如果我们引导孩子走进超市、走进社区,走进大自然,许许多多的景和物引入眼帘,他们的眼界打开了,他便能惊喜而又轻松地写出许多新颖的词语搭配来呈送给老师,雪白雪白的(大米),雪白雪白的(婚纱),雪白雪白的(汤圆),雪白雪白的(椰子肉),碧绿碧绿的(油麦菜),碧绿碧绿的(花瓶),碧绿碧绿的(长裙),碧绿碧绿的(小飞虫),碧绿碧绿的(翡翠手镯)……可见,社会、生活、大自然是多么丰富充盈的大课堂,把我们的孩子带到这个大课堂去,它会给我们的孩子带来才思泉涌的灵感,让他们的语言充满生命的气息。所以,创设情境教学首先应青睐于我们身边的生活世界。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研活动记录

板城小学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1 教研时间:2014年9月12日 教研地点:教师办公室 教研人员:全体语文组教师。 教研内容:订本组教学计划 教研记录: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教导处工作计划为依据,以“立足课堂,实施有效教学,全面提高教学质量”为工作重点,组织本组老师,深入学习教学课标,并贯穿于整个教学中。另外针对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和年龄特点,结合生动的教学课堂实例,进行富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的探索研究。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语文课堂中,学习语文,发展语文素养。 二、工作思路: 1、组织本组老师结合课堂教学实例,继续收集、学习相关教育理论,进行讨论交流,写学习心得。并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运用到课堂教学实践中。 2、依据教学常规要求,认真完成语文教学工作。除了积极配合学校组织的行政听课、随堂听课,抽查作业及教师备课等各项活动以外,我们教研组还将进行不定期的作业互查、教研组内开展“互听互评”活动,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突出年级特色。 3、把对学生的养成教育(学习习惯、行为规范)安全教育作为

工作重点。 4、努力抓好学生的学习常规,把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贯穿于整个语文教学的全过程。积极组织学生参加各级各类的比赛活动。 5、经常开展交流心得活动,互学互助。

板城小学语文组教研活动记录2 活动时间: 10月9日 活动地点:办公室 参加人员:本组的语文教师。 活动主题:就“打造卓越课堂”赛课做好准备,集体备课。 活动过程: 1、解读教材:这是一篇充满情趣的故事。描写了一群小朋友在陶行知先生的帮助下了解到蜻蜓的相关知识,认识到蜻蜓是人类的朋友,并在陶先生的劝导下把捕捉到的蜻蜓放飞掉的故事,告诉我们必须爱护益虫的道理,是富有启迪意义的好教材。 2、设计理念: (1)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在此基础上渐次深入探究。 (2)引导学生熟悉故事情节,根据标题“放飞蜻蜓”的特殊性,启发学生由此出发,提出自己的猜想,相机亮出故事结构“捉蜻蜓—谈蜻蜓—放蜻蜓”,进而兼顾首尾,聚集“放飞”,导向深入探究,使教学不致平板化。 (3)本文突出的人物是陶行知先生,教学中尽量注意陶先生关爱儿童、循循善诱、民主作风等等闪光点,让学生对其自然产生敬佩情绪,在心中树起崇高形象。 (4)作者描写了一群儿童,充满了童趣,教学时要引导学生设身处地,在创设的意境中去感受情、体味趣,于不知不觉中提高思想认识。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创设的原则与策略研究-最新资料

小学英语课堂情境创设的原则与策略研究 《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指出:“现代外语教育注重语言学习的过程,强调语言学习的实践性,主张学生在语境中接触、体验和理解真实语言,并在此基础上学习和运用语言。”因此,我们的英语课堂要尽可能多的为学生创造在真情境中运用语言的机会,并指导学生通过体验、实践、参与、探究和合作等方式,发现语言规律,掌握语言技能,形成有用策略,发展自主学习能力,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小学英语教师在教学设计和实施中能够运用情境教学法,依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的认知特点以及兴趣需要,联系现实生活,为学生提供较为真实的英语学习的情境,融教学目标于问题解决的过程中,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但是教师在真实的语言情境的创设和教学实施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过度关注情境创设的趣味性,忽视了情境的真实性;或者情境创设过于机械化,为了目标达成度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等。下面基于课堂实践,提出几点情境创设的原则与策略,以供讨论借鉴。 一、课堂情境创设的原则 首先,在情境创设时,真实性特别严重,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生活经验,要尽量结合学生实际或身边实例。其次,要充分考虑到情境创设的目的性。再次,情境的创设要考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情境的创设要基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语言能力。二、课堂情境创设的策略 1.精心设计目标,创设真实情境。众所周知,一节课胜利与否,与本堂课的目标达成度息息相关。我们在设计一节课的目标时,需要认真分析教材内容,明确教学目标,然后根据本课话题激活学生的背景知识和生活经验,设计真实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理解本课内容。我们现在用的很多版本的小学英语教材的许多教学内容都与现实生活严紧相连,我们可以依据教材,运用实际生活来创设教学情境,使学生置身于贴近自己生活的语境中,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创设的情境越真实,越接近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就越能有用地促进学生对新知识的理解与掌握。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数学课堂中的情境创设

小学数学论文浅谈数学课堂中的情境创设对教学情境的关注是新课程教学模式构建中的核心话题。国家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让学生在生动现实的情境中体验和理解数学”。于是,在新课程小学数学教学中,华丽的包装加上精彩的语言,再借助媒体的辅助,“情境”成了扮美课堂的亮点。细细品位有些情境,总让人产生异样的感觉。 在《四边形的认识》教学中,有位教师先用课件出示了一个美丽的草原场景图,然后师声之间展开如下的对话:师:同学们,在青青草原上里,住着一些可爱的图形朋友。大家想认识他们吗?(在学生不知教师所指何物时,课件演示:草地上跳出一个“长方形”、荷叶上蹦出一个“正方形”、树枝上冒出平行四边形等四边形图形……,课件演示的同时,教师还用生动的语言进行旁白描述) 师:大家喜欢这些图形吗? 生(集体大声地):喜欢! 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等为什么要从青青草原上跑出来呢?学生真的喜欢这样莫名其妙呈现出来的图形

吗?静心反思,这样的情境除了外表华丽花俏、吸引学生短暂注意之外外,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发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挖掘学生的学习潜能是毫无裨益的。于是,老师们会反思:情境只是数学教学亮丽的包装吗? 什么是情境?教育学家乔纳森在《学习环境的理论基础》中对情境是这样描述的:“情境是利用一个熟悉的参照物,帮助学习者将一个要探索的概念与熟悉的经验联系起来,引导他们利用这些经验来解释、说明,形成自己的知识。”情境是联系生活现实与数学逻辑之间的重要桥梁,是将凝固的课程知识转化为鲜活的生命形态的重要载体。直观的情境可以使抽象的知识具体化、形象化,有助于学生感性认识的形成,并促进理性认识的发展。特别是在小学阶段,学生形象思维占优势,教师更应该注重创设情境。如在教学面积单位时,为了让学生初步建立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的面积概念,就可以让学生说说生活中哪些物体表面的大小约为1平方米、1平方分米、1平方厘米。通过观察、比较、判断,学生基本上知道了一张饭桌面的大小约为1平方米,一个小学生的手掌面的大小约1平方分米,一个小学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提高教学效率——读廖丽芳《教师教学情境创造力策略》心得体会 什邡元石小学刘德蓉小 联系电话:67759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这是孔子论述启发式教学的重要名言,对后世影响非常深远。那么怎样才能将学生引入“愤、悱”的状态中呢?这就离不开教师教学情境的创设。创设生动积极的教学情境,对提高课堂效率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创设情境,激活学生的求知欲 “如果教师不想方设法使学生产生情绪高昂和智力振奋的内心状态,就急于传播知识,那么这种知识只能使人产生冷漠的态度。而没有情感的脑力劳动就会带来疲倦,没有欢欣鼓舞的心情,学习就会成为学生学习的负担。”因此,老师上课的第一项任务应是创设问题情境,激活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情绪高昂地投入学习的状态之中。创设问题情境,它既是课堂有效教学的前奏,同时也是课堂有效教学的主题曲。因为,它不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动机,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而且可以指导学生高效学习,为学生有效学习提供了平台。 二、激发情趣,呵护学生的创造力 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和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情趣是创造力发展的必要条件,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习有了积极性才能事半功倍,这是教学中的普遍真理,对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而言,尤其如此。在语文教学活动中,如果学生没有兴趣,没有学习的积极性,就根本谈不上"主动地获取知识,形成能力"。一般而言,小学生对新生事物有着与生俱来的兴趣。但小学生的意志品质还不够完善,要长久地保持学习兴趣,保持学习地积极性,就需要教师的积极培养和细心呵护。 三、升华情感,满足学生的体验需求 情感,是人对客观事物所持态度的体验。它与学习的动机、认知的兴趣、意志品质以及性格等非智力因素一样,对学生的学习都起着重要的作用。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情境创设实验研究方案

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有效教学情境创设实验研究方案 洋浦干冲小学林秀丽 一、研究背景 社会生活的信息化和经济的全球化,使英语的重要性日益突出。中国成为WTO成员,无疑也对外语运用提出了新的要求。国家教育部颁布的新《英语课程标准》将基础教育阶段的英语教学摆到了十分重要的位置。学习某种语言的最根本目的在于能运用该语言进行实际交际,学习英语也正是为了能运用它来完成交际的任务。《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基本要求》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要把教学重点放在培养学生用英语进行交流的能力和兴趣上。因此,优化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模式,切实提高小学生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是广大英语教师面临的一个共同课题。 法国心理学家、外语教学家古恩在研究婴儿习得母语的过程后总结:学生学习外语要像幼儿学习母语的过程一样,要在自然环境中按思维动作的先后顺序模仿操练习得。因此,学习英语要像学习母语那样,在语言环境中,潜意识的、无意识的,通过听、说、读、写等各种方式获得。而我们的孩子正是缺少这样真实的语言环境,作为英语教师,我们应当尽力为学生创造这样的情境。

英语课堂上又该如何设计恰如其分的情景呢?心理学家托兰斯说:“我们要想创造,就需要提供一个友善和奖赏的环境,以便使之在其中繁荣发展。”可见,好的情景设计能够让学生置身于一个美妙的学习氛围,感受语言,享受到运用语言沟通的快乐,而且和谐的富有创造性的情景,也是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条件。然而反观我们现在的英语课堂教学,情景的创设往往不尽人意,大致有以下几种现象:(1)教师在设计情景时,仅仅为了创设情景而创设情景,或者只是简单地把教师主观认为比较好的情景让学生去感受、会话,无视学生的体会,如此情景设计只会将学生强制性地纳入到教师所创设的情景中去学习,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2)情景设计过于虚假,教师在情景设计时没有从我们的现实生活中去观察、发现、摄取适当的场景,而是人为地编制了一些单一重复,令学生产生厌烦情绪的情景;(3)中下学生参与交际时心中有疑虑,好的学生觉得没有挑战性,大家越学越没劲。为改变这一现状,更好地贯彻教育部关于《小学英语课堂教学基本要求》的精神,培养学生运用语言交际的能力,使学生能在新的情景中创造性地运用所学语言与别人交际,我们提出了《小学英语有效课堂教学情境创设的研究》这一课题。 二、概念界定与支撑性理论 (一)概念界定 情景(Situation)就是指英语交流的社会情景,包括运用英语进行交流的社会语言情景和用实物、图画、手势、动作及课件创设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境创设 以问题情境的方式展开课堂教学活动,是当前数学课的多见形式,这种形式改变了传统教学中教师的满堂灌,激活了师生的双向活动,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凸现出来.以问题情境的方式展开教学,可以较好地体现对学生认知活动的组织和对学生思维活动的激发、引导和创新,但只有对学生的认知规律、学习心理和思维特点深入了解后,才能较好地提出问题,并把握课堂.下面本人就课堂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尝试探索和自主学习的问题设计,谈谈自己的想法和做法. 1.问题情境的创设原则 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1.1遵循启发诱导原则 在教学中贯切启发诱导原则,主要是为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要善于结合教材和学生的实际状况,用通俗形象,生动详尽的事例,提出富有启发性的数学问题,对学生形成一种智力活动的刺激,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发现问题,获取知识. 1.2遵循直观性原则 在教学中贯彻直观性原则,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掌握知识能建立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帮助学生正确地理解书本知识. 1.3遵循及时反馈原则 教学过程是信息双向传递的过程,是在刺激反应和纠正反应中进行的,学生只有在不断的错误——理解——纠正的循环认知中,才能牢固地掌握所学的知识和技能.教师根据学生反馈的信息,设置疑惑情境,让学生参与讨论,在讨论中辩明正误,从而确凿地掌握所学知识. 1.4遵循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学生学习数学知识,最终目的是应用于实际,解决实际问题,在教学中教师应创设实际的问题情境,帮助学生自觉地应用教学知识去分析,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问题情境的创设要求 合适的问题情境能激发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活跃课堂气氛,而不切实际,抽象空洞的问题情境只会使学生产生高深莫测的心理狐疑,创设合适的问题情境,应具备以下要素: 2.1具有最近发展区 问题情境的创设要与学生的智力和知识水平相适应.过易的问题学生不感兴趣,反之会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现代数学理论认为,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提出问题,能促进学生最大限度地调动相关旧知识来积极探究,找到新知识的“生长点”,从而实现学生的“现有水平”向“未来的发展水平”的迁移.因此,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依原有知识为基础,以新知识为目标,才能收到优良的效果.2.2具有针对性 问题情境必须针对教学目标来创设 2.3具有一定的开放性 创设的问题情境必须具有趣味性,这样才能引起学生的共鸣,产生探究结论的兴趣,调动学生为问题的解决形成一个适合的思维意向. 2.4具有连续性 创设的问题情境具有连续性,能起到承前启后,温故知新的作用.问题情境可以具有单一的连续性,也可以具有层层递进的梯度式的连续性. 3.问题情境的创设方法 创设问题情境的关键是选准新知识的切入点,设计问题一定要有梯度,有连贯,能引起学生的注意和优良的情感体验. 3.1通过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创设问题情境 现代课程观认为课程是由教材、教师、学生和环境四因素构成的.教师和学生是课程的共同开发者和创造者.组织学生发现、寻找、搜集和利用学习资源是教师的一项重要职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因时制宜地根据教学内容

创设情境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创设情境让数学课堂活起来 关键词:数学课堂教学情境 创设教学情景是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最广泛的教学方法之一。特别是近几年来,广大教师纷纷把目光投向多彩的生活,寻找数学在生活中的原型,设计出了许多精彩案例,有效地拓展了课程资源的开发渠道。但是,我们也很遗憾地在数学课堂中看到一些为了迁就学生的兴趣而牺牲了数学或是只有热热闹闹的形式而没有深层次体验和思考的教学情境,从而使情境的创设流入表面化和庸俗化,失去了创设教学情境的价值。 数学与生活实际之间毕竟是有差距的。数学课堂中的学生、数学教学内容和数学学科特点必然会对教学情境的创设和运用产生影响,这些影响要求我们在创设和应用教学情境时应该注意从生活中来并最终回归数学课堂。 一、既要尊重学生的兴趣又要引导学生的兴趣 小学数学教育的最终目标和基本出发点是“发展人”。这种教学观坚持数学课堂教学必须尊重学生的人格,个性,感情和智慧,它与传统教学观念的最大不同在于坚决反对牺牲学生个性来换取学生的未来成就。它提倡和要求教师关注儿童世界,进入儿童的生活。因为这样才能知道学生需要什么,熟悉什么,用什么样的材料才能使学生学习得最起劲,最有效果。也就是说,课堂教学应有效地利用“兴趣去激发兴趣”,使“对学习保持热情”成为学生的一种稳定心理品质。与此同时,这种教学观念也反对对兴趣的无条件顺从和放任。“放任兴趣等于以暂时的东西代替永久的东西”,“放任兴趣就不能从表面深入下去”。这种教学观念要求老师对兴趣的态度应该是观察它,发现它,培养它和利用它,使其为教学服务。 但是,当这种观念体现在我们的教学中时,我们通常只注意到其中提倡教师要利用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热情这一方面而忽视了其中反对放任兴趣的另一方面。于是,老师精心创设的情境往往就只考虑了学生的经验和兴趣而忽略了对他们兴趣的引导,从而怀着良好的愿望走向了目标的反面。 二、既要关注“生活中的数学”又要关注“数学中的数学” 从根本来说,数学的最初起点是现实世界,小学数学教学内容相当大的一部分都能从儿童生活实际中找到原型。教师在做教学预设时可以利用这些原型创设教学情境,并指导学生对这些原型进行观察、研究和探讨。从中归纳出的方法,思想又反作用于生活实际,从而帮助他们“更好地探求客观世界的规律”。但是作为教师,我们更应清醒地认识到“生活中的数学”并不是数学的全部,数学中有相当的部分仍然是“数学中产生的数学。”也就是在数学体系中产生,并且是为了研究数学本质而摆脱了具体对象的教学内容。这时,我们应该秉承数学科学的逻辑严密性,按照数学科学本身的逻辑体系来组织内容呈现的方式。大胆舍弃生活情境的创设,充分利用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展现数学固有的形式美和逻辑美,使数学回归数学。 三、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符合数学的严谨性要求 教师常常选择提炼和再现生活场景来创设教学情境,在选择提炼和再现生活场景时描述情境会使用一些与数学概念相近的语汇,从而使学生难以摆脱与数学临近的生活经验,影响其对数学概念本质属性的认识和概括。这时,教师应及时对这些语汇进行规范和校正,使之符合数学的严谨性要求。例如:在教学《垂直与平行》时,为了渗透“同一平面”,教师出示一个相同颜色不在同一个平面上的魔方后,与学生进行了以下对话: 师:魔方怎么玩? 生:我们可以将它旋转。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浅谈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浅谈摘要:新课程改革下的语文教学,不能再是干巴巴的教师教,学生学,必须要积极创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情景,让学生参与其中。而教学情境的创设则需要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教师与学生共同创设适合学生学习、发展的教学情境,从而不断推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创设;多媒体;辅助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12-359-01 将情感和环境紧密的结合起来就是情境教学。情境教学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合理的教学情境对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率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在进行语文教学环境中,教师要以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为基础,创立出合适的教学情境,使学生在轻松地氛围中健康快乐的学习。 一、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创作意识 智慧和情感在不断地碰撞过程中产生新的想法,这就是创新。创新精神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那么,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创新精神呢?我们知道,语

文教学实际上是一种发现美、创造美的过程,教学的最终目的也是希望小学生能通过对语文科目的学习提高自己的审美意识。因此,要求教师在实际教学环节中,不仅要根据教学内容创立合适的教学情境,同时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美感,积极引导他们进行联想、创作,使学生最终通过美的学习,激发出无限的创新能力。比如,在学习《桂林山水甲天下》一文时,教师可以进行优美的朗读,为学生营造出一种如临其境的感觉,使其感受的祖国大好河山的壮阔,进一步提高学生良好审美的意识,最终促进学生产生创造的想法。 二、充分利用多媒体技术创造教学情境 好奇心强、注意力不集中是小学生在进行语文学习中的主要现象。考虑到小学生的这种特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们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进行辅助教学。实践证明,这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多媒体技术,可以通过丰富的影视资料为学生营造出一个高效的教学情境,不仅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还能使得学生的注意力有效地集中起来。传统的语文教学,只能通过老师的描述将学生带入到既定的教学情境中去,授课模式被动死板,而采用多媒体授课技术,改变了传统课堂中单一的教学模式,能将学生带入到丰富的情境当中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创造能力。我们应该认识到语文知识的学习是一个逐渐积累的过程,除了教师正确的引导作用,还与学生自己的努力密不可分。因此,在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最新教育文档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与有效教学模式的研究 一、课题界定高效课堂是针对课堂教学的无效性、低效性而言的。课堂教学高效性是指在常态的课堂教学中,通过教师的引领和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思维过程,在单位时间内(一般是一节课)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教学任务、促进学生获得高效发展。高效课堂的“高效”,指的是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遵循教学活动的客观规律,以尽可能少的时间、精力和物力投入,取得尽可能好的教学效果,从而实现特定的教学目标,满足社会和个人的教育价值需求。具体表现在:学生在认知上,从不懂到懂,从少知到多知,从不会到会;在情感上,从不喜欢到喜欢,从不热爱到热爱,从不感兴趣到感兴趣。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一是效率高,二是效果佳,三是效益大。“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 二、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新课程改革实施以来,课堂教学在推进课程改革的过程中重视了师生、生生之间的交流互动,突出培养学生探究、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课堂形式上呈现出情境创设多样化、合作交流经常化、探究活动丰富化、教学评价激励化等令人欣喜的景象。可以说,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面貌发生了很大的改观,课堂教学的质量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今天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然没有取得实质性的突破和进展,我们还没有形成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的有效模式,还没有形成值得推广的经验和理论。面对这样的困境,寻求改革和突破,把着眼点和落脚点放在课堂上,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创建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是摆脱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发展的“高原期”,也是教师专业发展的必然选择。因此,如何实施有效、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成为目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三、创新程度 高效课堂和有效教学是教学的艺术性与科学性的完美结合,科学讲究规律,艺术追求个性和风格。高效课堂有效教学不仅关注学生的考试分数,同时也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四、研究方法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情境创设例谈

小学英语课堂有效情境创设例谈 发表时间:2012-04-06T14:52:45.107Z 来源:《中小学教育》2012年5月总第97期供稿作者:王献霞 [导读] 有效情境的创设要充分考虑学生,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让英语课堂充满魅力。王献霞河北省隆尧县牛家桥校区055350 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是小学英语教师最头疼的问题。当然,除了教师本身要充分研究教材和认真备课外,我认为最有效的方法是在英语教学过程中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地去探索、去思考、去运用英语。正如布鲁姆所说:“成功的外语课堂教学应当在课内创设更多的情境,让学生有机会运用已学到的语言材料。”《英语课程标准》也指出,小学英语教学要创设良好的英语环境,营造浓厚的英语氛围,让学生在情境中自然地学习英语。实践证明,在适当的情境影响下,英语认知的建构就能像母语一样自然生长。 一、运用游戏,在活动的情境中学习英语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生一旦爱好学英语,就乐于接触它,并且会高高兴兴地全身心投入到学习中。因此,创设有趣的学习情境更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 第一,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练说单词、词组。笔者经常使用“踩地雷”的游戏,即:在一个词或词组下放一个“地雷”,这个词是不能读的,如果学生不小心读到,就是踩到雷了;然后让同学一起喊“one two three,bomb”,向他砸过去。这样的游戏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玩中将知识学扎实。 第二,可以让学生在有趣的情境中练说句子、对话。笔者在教学“How old are you?I’m…”以及询问职业的句子“What’s your job?I’m…”时,我带领学生做“击鼓传花”的游戏,让学生坐在座位上,或者站成一队,教师站在学生前面,背向学生敲桌子,停止敲后转身面对学生;鼓声停止时,花在哪一个学生手上,就和老师进行对话练习。对话结束后,由他取代老师的位置,上前抛球继续游戏。 二、呈现画面,在形象的情境中学习英语 形象生动的画面会给人以视觉冲击,留下深刻的印象。课堂上,教师要“有备而来”,课前要准备好一些实物、图片或幻灯片,课中善于临场发挥,捕捉“道具”,如学生的文具、衣物等。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创设具体的动画,以特定的对象为支点,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比如让学生看一张教室的幻灯片,然后将画面切换为空白,以小组竞赛的形式,让学生凭记忆说出教室里物品的摆放,练说句型“There is a…”。这样既可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又能培养学生的记忆能力,使各个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展身手的机会。 三、布置任务,在真实的情境中学习英语 《英语课程标准》倡导“任务型”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实现任务的目标,感受成功,并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促进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的提高。 1.置任务于新知识学习过程中 在学《At a snack bar》的对话时,我把课桌布置成了柜台,老师做营业员,一个学生做顾客,用学生的文具、玩具、衣服、食物等作道具进行购物,然后让学生分角色表演,练习使用句型“What would you like?/Can I help you?I’d like…”。这样既逼真又生动,学生兴趣很浓,表演时全心投入,表情丰富,对这一内容也轻松地掌握了。通过表演,可以帮助学生了解对话内容;逼真地再现情境,可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可以激发他们的表演欲望,从而积极参与活动,加深对对话的理解。当然,英语的教学时空必须由课内延伸到课外,把学习拓展到学生的生活中。 2.置任务于思维拓展的过程中 在教学《Asking the way》一课时,教师可以设置情境、提出任务,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我给学生设计了“去曹甸小学途中迷路”的场景,让学生用多种表达打听去学校的路。学生积极踊跃,表达方式也多种多样,有的说:“Excuse me, how can I get to Caodian Primary School?”有的说:“Excuse me,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Caodian Primary School?”有的说:“Excuse me,can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 Caodian Primary School?”还有的说:“Excuse me,where’s Caodian Primary School,please?”让学生将教室里走道想象成是街道“street”,交叉处作为十字路口“crossing”,引导学生在情境中练习使用句型,学会如何问路和指路。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必须从学生的现实生活和已有生活经验出发,诱发学生英语思维的积极性。 3.置任务于知识运用过程中 如在教学《At Christmas》一课B、C部分单词句型后,我设计了一个任务活动“闯关选拔”,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运用句型。此活动共有四关。第一关,单词直通车:读出所学B部分的八个单词。第二关,句型秀:读出所学新句型。闯第一关和第二关时可让学生一起读,便于学生全员参与。第三关,实战演习。“实战演习”前,教师需示范一下:教师背对学生叫一组学生带着自己的东西到讲台上来,东西放在讲台上后,教师转身用句型“Whose…is it/are they”、“Here you are”、“Thank you.Not at all”等句型与学生进行交流,将东西还给学生。示范后,让学生参与,选出四个表现优秀的学生。第四关,你胜出了,请上岗。四位学生分别进入四大组,将组前桌上的东西归还给他们的主人。 总之,有效情境的创设要充分考虑学生,以学生为本,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提高学生的语言综合运用能力,让英语课堂充满魅力。作为教师,我们需不断研究,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英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