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适应市场变化加快转型升级促进企业更好发展

适应市场变化加快转型升级促进企业更好发展

适应市场变化加快转型升级促进企业更好发展
适应市场变化加快转型升级促进企业更好发展

适应市场变化加快转型升级促进企业更好发展——佛山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转型发展纪实

郭唐勇张双华

摘要:创新治理机制,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激发了企业内在的活力:创新人事、用工、劳资制度,提升企业发展的内在动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适时推进企业经营转型,在改革中隶发展,使佛汽集团面临诸多调整而完成华丽转身。

关键词:适应市场变化转型升级促进发展

佛山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佛汽集团”),是由原佛山市汽车运输总公司1999年改制成立的民营企业,是佛山市规模最大的综合性道路运输企业,是中国道路客(货)运输二级企业和“AAAA”物流企业。2012年企业营收1亿元、总资产10亿元、上缴税金5419万元,与2008年相比分别年递增14蹦、l{1%、l2“;连续11年为佛山市纳税超千万元大户:连续九年评选为中国道路运输百强诚信企业,2012年列第32位:2010年跻身广东省服务业54强。

“适应变化,超前转型”,是佛汽集团的一贯作风,也是佛汽集团赢取先机,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法宝”。客运主业是佛汽集团的支柱产业,公路客运是引领企业发展的强大

“引擎”。近年来,随着广东实施经济转型、产业升级的发展战略,珠三角城轨网络建设不断深入推进〃公路客运面临巨大的危机。2009年9月,佛汽集团成立10周年之际,集团董事长、党委书记陈汉忠便提出进一步转型发展的思路:“我们要坚持改革发展的道路,在下阶段的发展中,要坚持把自己的主业做大做强,围绕公路客运、货运物流和城巴、镇巴这个中心,做好工作,有计划的扩张,有计划的发展。”根据这一思路,佛汽集团未雨绸缪,顺应时势发展和市场变化,深化改革与创新〃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实现了企业的转型升级和跨越发展。

一、坚持管理创新,永葆企业发展活力

企业如何发展、能否持续发展的问题,核心是管理创新的问题。长期以来,佛汽集团坚持改革发展道路,注重管理机制建设与创新。特别是近年来,以管理创新,增强了企业内在动力,激发了企业活力,推动了企业由外延式增长向内涵式发展转变,为企业有效应对各种挑战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一)创新治理机制,确保科学发展的前进方向

着眼企业的长远发展与持续发展,不断探索符合实际的现代企业治理机制。佛汽集团1999转制成立之初,建立起了现代企业制度,实行经营权与所有权合并运行管理模式,大大激发丁企业发展活力。至2009年,企业营收由改制当

年的l 2l亿元跃升到6.76亿元。随着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为适应时势发展需要,从2010年lO月开始,逐步实行“两权”分离:董事会侧重做决策、抓大事、把方向,生产经营的日常管理工作交由经营管理层负责。同时,配套实施经营管理层向董事会定期述职和重大经营项目情况汇报制度:构建控放结合、管放适度的分、子公司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次年10月,实施董事挂点制,挂点覆盖所有经营项目。这种新的管理模式与内控机制,对企业进一步提高科学、高效决策水平和实现稳健经营起到积极作用。近年来,佛汽集团董事会围绕企业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先后作出~系列具有前瞻性的、相互配套的砖策2009年启动客运经营战略调整,拉开了大力拓展城市公共交通领域的序幕;2010年,通过合作公司形式,开拓了保安服务项目;2011年,对原一运和物流两个分公司进行整合,提高货运物流综合竞争力,并与中海油合作,组建了中海油佛山新能源有限公司,发展汽车新能源供应服务.2012年,确立走质量效益型发展道路,开展“质量效益年”活动,为企业应对各种挑战与困难赢得了先机。

(二)创新人事、用工、劳资制度,提升企业发展内在动力坚持以改革为手段,建立健全有为则有位、无为则无位的优胜劣汰用人制度和业绩至上的激励机制,增强企业发展内在动力。

一是改革人事制度,引入市场竞争机制,规范中层及以下经营管理人才任免、使用条件和程序,形成“能者上、平者下”的用人机制。

二是改革用工制度,实行全员劳动合同管理,打破干部、工人的身份界限,井按照“双向选择”的原则,实行竞争上岗,为企业员工提供平等竞争的机会,激励员工积极工作.为企业多做贡献。

三是健全人才培养机制。实行管理^员多岗位实践锻炼制度,促进管理人员综台素质提升:实行助理制和主管制,加强人才储备。让后备人才在实际岗位上压担子、挑大粱、露一手,一大批有开拓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青年人才脱颖而出,及时满足了企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经营规模迅速扩张的人才需求。

四是坚持“以责定岗、“岗定薪、岗动薪变”的原则,不断完善收入分配机制,真正做到“岗位靠竞争、管理靠制度、收入靠贡献”。去年以来,结合开展“质量效益年”活动,对下属各单位的组织架构和岗位人员编制进行了企业改制以来的第二次调整〃实行减员增效,同时全面推行绩效工资考核制度,其中对下属单位领导班子还实行“质量效益”指标考核。坚持绩效分配的理念,实行基本工资与绩效工资相结合,定期调整与完善工资分配方案。

以上改革措施,不断激发了员工的创造活力和工作动力,调动丁企业上下干事创业的热情和积极性。一直以来,各基层单位每年经济考核任务均超额完成,保证了企业的跨越式发展。

二、坚持经营转型,确保经济持续稳步发展

随着高铁、城轨时代来临,广东产业转型升级不断推进,政策性限制因素增多,经营成本费用逐年攀升,公路客运的客流量逐年咀5%左右的幅度下降。面对日益严峻的不利形势,近年来,佛汽集团坚持以我为主,积极调整应对,不断加强产业结构调整,在稳定客运主业的同时,加强拓展公交,出租车、现代物流、能源供应、保安培训、技工救育等经营项目,在转型应对轨道交通影响和运营成本不断攀升等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一)实施客运战略调整,确保客运优势和支柱地位

针对广佛地铁、广珠轻轨、广深高铁等不利因素影响,2008年以来,佛汽集团以退为进,加快客运调整转型步伐,将客运业发展重点逐步转向公交、出租车。

一是化被动为主动,全面调整、优化客运线路布局。对受正面竞争的班线以缩减运力、班次和调整线路节点等措施维持运营,最大限度降低成本和损失;线路发展重点由经济发达地区转向“经济发展中”地区,由大中城市转向县城,乡镇,由客流聚集地转向客流集散地。2009年根据省厅关于

跨节点调整政策,将佛山至广州、深圳、东莞等城市中心客运站等7条市际客运班线、14块线路牌调整到阳春、鹤山、翁源、电白、深圳坪山等。同时,开通佛山汽车站至广州南站,龙山汽车站、大沥汽车站至白云机场等高铁站机场专线。

二是顺应市场变化,大力发展包车客运。近年来,随着产业转型升级政策的实施,禅城区制造业企业纷纷外迁,企业员工异地上下班使包车客运市场的需求激增。对此,集团抓住机遇,大力发展固定包车业务,主要是企业上下班包车业务。上下班包车业务具有平时业务稳定,节假日不用车的特点。发展固定包车业务,一方面增加了包车业务量,提高了车辆工作率;另一方面可通过节假日的加班运输,解决班车线路节假日高峰期运力不足的困难,车辆使用效率和经营效益得到有效提高。目前,集团包车客运车辆选60辆,承接上下班包车业务量选30多辆/天,车辆工作率达70%以上成为公路客运新的经济增长点。

三是乘势而上,大力发展公共交通,推进客运战略调整。紧紧抓住佛山市、区两级政府加强城市公共交通建设的有利时机,以并购、经营权投标等方式,积极拓展公共交通领域,突出发展清洁能源公交车和双燃料出租车,并于2010年率先在佛山市推广使用LN清洁能源公交车,以满足市民“绿色出行”的需求。2006年以来,并购出租车公司、公交公司两家,参加各区公交车、出租车经营权投标16次、中标l1

次,新设立公交、出租车分(子)公司7个,使公共交通的经营规模发展显著壮大,并形成以佛山城区为核心,向佛山五区及广州延伸发展的公共交通格局。目前,经营公交线路(含城巴)100条,经营公交车1068辆,为2008年143辆的7倍(其中LNG公交车516辆、气电混合动力公交车24辆,新能源公变车约占公交车总数的50%);出租车898辆(全部为双燃料出租车),为2008年260辆的3.45倍。

四是发挥资源优势,开拓汽车租赁业务。随着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驾驶技能广泛普及,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用车制度改单,汽车租赁业需求大幅度增加,具备快速发展的基础条件。基于对汽车租赁业发展潜力的分析,2012年,集团发挥自有的品牌、管理、人才、车辆等资源优势,成立了汽车租赁分公司,开拓汽车租赁业务。经过近一年的发展,公司目前已拥有租赁车辆20多辆,业务量稳步上升,成为集团客运业的义重要经济增长点。

近年来,尽管公路客流量逐年下降,但集团通过经营重点转移和经营策略调整,形成公路客运、城市公变、出租客运“三驾马车”共同发展格局。客运营收年均增长25 3%.进一步巩固了客运主业,增强了企业的抗风险能力,为集团做大做强奠定了坚实基础。

(二)加强市场开拓与资源整台,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业

转制前,佛汽集团已看好现代物流业的发展,着手对原有的货运进行改造转型,成立了物流分公司,定位发展第三方物流。2002年,并购佛山第二运输公司,成立第二运输分公司。从此,货运物流走上了快车道。2007年成立兴运物流公司,货运物流经营规模进步扩大.与客运、汽车工业起成为企业的三大支柱产业。2011年初,为充分发挥资源互补优势,集团对原二运和物流两个分公司进行整合,进一步提高综合竞争力。面对日益严峻的市场竞争,集团坚持货运多元化发展和以仓储带动配载发展的思路,不断优化经营模式,积极为客户打造完善的供应链增值服务,发展了一大批大型、优质货运物流项目,打造出了液体槽罐运输、带板运输、项目型物流配送等三大特色服务和“活力仓储”品牌,经营效益稳步提升。目前,集团拥有货运物流运营企业3家,大型物流基地3个、货仓20万平方米,自营货车近100辆,可调配货车3000多辆:营运网点遍及全国30多个省市和东南亚、欧美10多个国家(地区),可提供仓储、配载、运输、吊装、进出口贸易、信息化管理等一系列服务。近年来,货运物流营收年均增长11.l%。2012年货运物流营收突破3亿元,成功跻身“中国物流百强企业”。

(三)稳中求进,转型发展,努力做强汽车工业

汽车工业是佛汽集团的支柱产业之,佛山市飞驰汽车制造有限公司是我省硕果仅存的由道路运输公司自主经营的

客车生产企业。近年来,面对政策性生产限制和市场需求减弱双重压力,集团及时调整发展思路,积极应对挑战。

一是紧盯市场,坚持狠抓质量不放松,着力开发符合市场取向的精品客车,高品质、低能耗、低排放的客车产品研发取得良好成效。2010年初成功开发的新能源LNG城市公交车被广东省评为“新能源应用及节能减排优秀客车”。

二是充分发挥作为传统道路运输企业自身的合作运输单位点多面广的优势,不断完善销售激励机制建设,创新销售模式,稳步推进客车销售工作。年均销售客车330辆,产品畅销广东、广西、海南及邻近几个省区,“远销港澳、加纳、越南、泰国等海外市场。

三是借力发展,促进“飞驰”品牌做大做强。通过产学研合作项目、与其他大型汽车生产企业携手合作等方式拓展发展空间。日前,已与韩国现代、安凯客车公司等达成台作意向;与安凯汽车公司的整车生产期合作已签定协议,并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与东风客车公司合作的l2米国Ⅳ标准高级、高二级大型客车已批量生产。目前,产品范围包括公路客车、旅游客车、城市公交车等,涉及柴油、LNG及新能源等多种动力形式,拥有从8米~垤米各种不同类型及型号的客车公告22个,是广东省四个主要客车生产企业之一。

(四)实施多元化、全方位发展战略,促进产业做大做强在经营好客运、物流等主业的同时,佛汽集团充分利用自身

的产业链优势,大力开拓具有广阔市场发展前景的现代服务业经营项目。

2010年,以增资扩股的形式,开拓了保安服务项目,该项目发展所需的保安培训服务与属下技工学校原有的教育培训业务相对接。两年来,保安服务与技工教育、加气站与公共交通形成对接经营、互动并进、协同发展的良好局面。保安服务公司服务质量不断提升;技工教育的中短期培训业务激增,促进了技工学校的品牌建设和经济发展,该校在校学生2000多人,各种资格培训每年近万人次,是佛山市规模最大专业最齐全的广东省重点技工学校。

鉴于新能源汽车蓬勃发展,以及随着自身客运经营战略调整的深入,公共变通迅速壮大,新能源公交车、双燃料出租车比重越来越高,新能源需求不断增大的实际,2011年、2012年相继与中海油、中西化合作,分别组建新能源公司,建设经营LNG(CNG)加气站.发展汽车新能源供应服务。2011年9月与中海油合作建设的禅城城北加气站正式投入运营。与中石化合作建设的三水、顺德两座加气站,一座已投入运营,另多座正在筹建中。

经过多年的努力,形成以客运主业为基石,现代物流、汽车工业为支柱,汽车维修、技工教育、职业培训、能源供应、酒店、商业等现代服务业百花齐放的多元化产业结构。

三、坚持文化建设创新,提升企业发展内涵

坚持“既要经济发展,更要文化进步”的理念,将文明建设、安全文化建设纳入文化建设范畴,“文化建设创新,提升企业发展内涵,助推企业经营转型和品牌提升。

(一)以创建促文明,以文明树品牌

坚持以文明创建工作为抓手,促进品牌建设取得新成果。一方面,坚持以提高服务质量为重心,丰富活动载体,推进文明创建工作。先后组织开展“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大力推进企业文明”,“诚信与自律建设”、“争做创新增效先锋,提升佛汽品牌”等主题实践活动和一系列“挂牌评星”活动,不断规范企业管理和服务,企业品牌形象得到巩固和提升。2008年以来,“何小娜服务班”荣获“争国IA先锋号”,成为了全国变通运输系统的服务品牌:被授予市、区两级星级驾驶员509人次,省、市级“青年文明号”班组10个:涌现了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广东省职工经济技术创新能手”曾光槐、“广东省劳动模范、广东省出租汽车文明驾驶员”冯文秀,“广东省文明安全驾驶员”李运华等为代表的一大批省、市级先进个人。另一方面,勇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政府、社会重大活动,主动组织帮扶社会弱势群体,热心参与社会公益事业等活动。2008年以来,先后组织向汶川、玉树、雅安等地震灾区捐款累计97万元(其中员工捐款43万元)、捐衣392件、捐被178套;组织员工义务

献血496人次、累计献血量148500毫升,向社会展示了全国文明单位、佛山文明窗口的良好形象。

(二)打造安全文化,确保生产安全

安全就是效益,安生就是服务,安全就是品牌。基于这一理念,佛汽集团坚持以安全文化创新,努力提高安全管理水平。

一是加强科技防控,打造“智能交通”。近年来,先后投入2000多万元建设车辆安全智能监控中心,在全市交通运输行业内率先在营运车辆安装GPS系统和车载视频系统,实现对全部2000多辆营运车辆实行24小时视频监控,确保了安全生产。

二是不断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健全三级安全培训制度,把安全管理的重心下移至生产线现场、关口前移至班组,建立“党政工”一体监控机构,完善安全隐患排查机制。

三是建立安全宣传教育长效机制,将安全文化宣传融入到各种竞赛活动中。通过安全文化的创新与推动,“以人为本,安全至上”、“安全是最大的效益一等安全理念深入人心,企业内形成践行安全文化、严守安全规程的良好氛围。

近年来,佛汽集团安全考核指标全部选标,先后荣获“广东省交通安全文明不范运输单位”、“春运农民工平安返乡(岗)安全优质服务竞赛”先进集体等称号。

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尽管企业发展面临社会经济增长放缓和轨道交通严重冲击等诸多困难,佛汽集团在董事会的正确决策领导下,积极应对.加快转型升级,内强素质,外求发展,两个文明建设取得丰硕成果,营业收入持续稳定增长,经营规模不断发展壮大,先后荣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诚信示范单位”、“全国交通运输系统先进集体”等50多项国家、省、市级荣誉称号。

作者简介:郭唐勇、张双华,就职于佛山市汽车运输集团有限公司

如何释放企业绿色转型原动力

如何释放企业绿色转型原动力 企业的绿色转型,是推动整个国家实现绿色转型的关键所在。企业的绿色转型,需要企业自身的努力,也要政府的积极作为。中国环境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合会”)“国家绿色转型治理能力研究”课题组对提升市场的绿色创新动力和将环境外部性内部化的能力予以重点关注。课题组提出,要实现企业的绿色转型,必须要不断增强相关制度供给能力,通过一系列激励相容的制度安排来引导企业,让企业追逐利润的主动行为服务于国家绿色转型的战略目标。目前湖北武汉市有多家企业选择了将污水处理交第三方运行管理的模式,帮助企业实现污水处理设施安全运行、达标运行、经济运行是格林公司的愿望和目的,武汉格林环保设施运营有限责任公司,也将继续为您关注工业污水、生活污水污水处理外包、污水处理运营的行业动态。 问题一:如何通过财税政策将生产和消费领域所产生的环境成本显性化? 正确的价格信号,是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决定性作用的必要条件。然而,长期以来,由于政府干预煤、石油、天然气等关键资源性产品的价格,使得价格不能反映资源的稀缺程度以及对生态环境损害程度,导致资源消费过快和开采过度。偏低的资源税更是无法反映资源破坏和环境治理的成本。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得不到有效发挥。 如何让市场机制发挥配置经济资源的决定性作用?课题组支持专家、环境保护部环境与经济政策研究中心研究员俞海认为,“十三五”期间,各级政府应当由过去的直接参与推动行业、企业的绿色增长,转向更多地为地方、部门和行业绿色增长创建制度和创新环境,运用约束和激励手段为“十三五”绿色增长提供保障。 课题组中方组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薜澜介绍说,为加快推进煤、油、气等重要资源产品价格改革,必须建立健全环境产权制度,建立环境资产产权交易市场,从而使有限的环境承载力资源经过市场选择而流转到获得更高效益的生产领域。 资源性产品价格改革,对企业和社会来说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利益问题,对消费者来说也不是简单的价格高低问题。它涉及到国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社会的和谐稳定。 绿色转型的国家战略为推进重要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一方面,需要有序放开对重要资源性产品的价格管制,建立主要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价格形成机制;同时,也要不断调整完善资源税政策,通过税率的合理确

公司转型心得体会

有感于公司五年发展转型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刚刚过去的五年,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波谲云诡,全球金融危机、财政货币紧缩、高铁突发事故、基建全面压缩……一波波巨大的冲击接踵而至,企业的发展乃至生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也是过去的五年,院党委带领全院各级组织和全体员工,牢牢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锐意进取,奋勇开拓,坚持创新,使我院的业务领域不断拓展,综合实力稳步提高,企业形象大幅提升,各类优秀拔尖人才层出不穷,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大幅度增强,完成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比“十一五”设定的目标翻了一番,企业的硬指标和软实力都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历史性飞跃。同一个五年,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上一届党委交出了一份前所未有的满意答卷,这是全体代表和全院干部职工的由衷共识。更为重要的是,过去的五年,不但在经济上积累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增强了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为企业转型打下了基础;在品牌上积累了鲜明的技术优势,提升了行业知名度和话语权,有助于市场的进一步拓展;更在人才上积累了梯队化的专业队伍,年龄层次和专业构成更趋合理,高端专家和中青年人才的培养经验更加丰富;尤其是在思想上积累了适应企业自身特点的管理理念和经验,三技治企、能力转型已经深入人心、形成共识。这将有力支撑起我院的持续稳定发展,引领企业不断迈向一个又一个高峰。一元初始,万象更新。作为改制后召开的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这次大会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必将对我院的成功转型和各项事业的顺利推进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做好企业的各项工作,离不开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我们要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要以创新的思维和开拓性的工作,为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这次党代会明确指出要继续坚持“能力转型”、强化“五种意识”和“三种精神”、做好“四个着力推进”,为我们今后四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是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院各级党组织和各单位、各部门都要认真抓好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和落实,要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立足于解决实际问题,着眼于提高工作水平,以时不我待的危机感和紧迫感,牢牢把握住正在到来的又一个战略机遇期,锐意改革、大胆创新、积极开拓、务求实效,以扎实高效的工作和积极进取的斗志,在推进企业能力转型、加快向国际型工程咨询公司迈进的征途中做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我们坚信,有了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集体,有了全体员工的奋勇拼搏,有了全院上下的众志成城,我们必将战胜前进道路上的一切艰难险阻。

企业经营发展转型升级的必备条件

企业经营发展转型升级的必备条件 转型升级是企业经营发展的梦想,管理升级、产品升级……,很多企业迫于生存的压力,都想尝试着走上转型升级之路,但是心中却又七上八下,没有底气。于是便带着“不改革是等死,改革是找死”的信念踏上了征途,到处碰壁、满身伤痕,企业经营却并没有实现真正的转型升级,原本的美梦变成了噩梦,企业依然是效率低下、人浮于事,没有核心竞争力,企业处境越来越难。企业家的压力与日俱增,在放弃还是继续中不断地徘徊、纠结,身心疲惫…… 转型升级是一颗金种子,在播种这个种子前,我们不妨先看看我们的土壤是不是适合,不适合也没关系,先培育土壤,等到土壤基本适合后,再播种也不迟,转型升级是企业经营发展的第二次创业,难度远胜于第一次创业,当条件不成熟的情况下,不能操之过急。 所谓的土壤,更多的是我们的团队,转型升级对团队到底有哪些根源性的要求,笔者谈谈个人的看法。 郝泽霖——思维管理专家原西门子高级讲师 10余年中外企业管理实战经历,曾在中国人保、西门子、加多宝、大田、茹梦等多家中外知名企业担当HR经理、营销总监、大区经理、高级讲师等不同职位 精通思维分析、心理学及各种营销工具,能够将培训方法落地,让企业能够顺利实施。个人管理经验丰富,管理团队数千人,培训学员上万人。 现任天下伐谋咨询独家签约讲师,思维管理学院院长 一、企业家要转变的观念: 1、亲情和事业一定要分开,不能太多地考虑感情的因素,形成特殊人群,坚定靠制度管人的信念,制度之外不搞特殊人群,企业家自己都不行。 2、企业发展不是企业家一个人的,所以企业家不能一个人说了算,中高层是一个民主的团队,任何事情、决策,放在桌面上讨论,我们以理服人,不搞一言堂,企业经营听的不是谁的话,而是一个正确的观念或方法,当企业家的家人在埋怨,谁谁连我的话都不听时,不要急着发火。 3、部门与部门之间是靠制度和职责在管控,不能为了平衡各部门之间的力量,怕有部门特别强势,于是便开始保护弱势的部门,部门领导能力强,这个部门相对会强势一点,所以,企业经营家不要去保护,保护必然要破了规矩。 4、坚决支持看到影响公司利益的行为便要制止、指正、不畏权威的员工,绝对不能打压,这类员工是忠诚的、积极的,打压意味着我们鼓励不忠诚、不积极的因素。 5、企业家内心的恐惧,怕职业经理人的引入,使得企业经营不在自己掌控之中,所以,对职业经理人设置种种限制,企业家必须要克服这种恐惧,充分授权。 6、因为发展的需要,会引入部分新的中高层管理人员,于是新、老力量意味着新、老

公司转型大发展的思考

公司转型升级的思考 作者:部门:行政部“莫道今年春将尽,明年春色倍还人”。近几年,是国家经济发展与环保问题矛盾的凸显期。从大气十条到水十条的提出,从“向污染宣战”到《穹顶之下》这一敏感纪录片的播出,无一不体现出民众急切的环保诉求。这对我们来说,是挑战,更是机遇。与此同时,单纯污水处理行业已逐渐进入低迷阶段,大气治理、水体修复、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已成为新一轮环保市场的利润增长点。值得庆幸的是,集团在整个市场变化的关键时刻,确定了“转型、创新、突破、发展、安全”战略方针,积极推进集团“四个新突破”。阜阳公司围绕这一主旋律,同步确立了公司的三大业务板块,为未来的发展指明了方向。 下面,针对现阶段公司转型大发展,结合目前水务环保行业发展趋势,作以下思考:一是业务扩张方面,紧抓PPP模式带来的机遇,坚定不移地走相关多元化路子;二是强化企业文化建设,让文化引领发展;三是走品牌战略路线,增强“阜阳创业”的影响力。 一、相关多元化战略路线 不可否认,我国水务业生态远未成熟,尤其是未来一段时间,水生态环境市场空间还有很大。但随着传统的污水处理业务的逐渐透明,市场利润空间呈现出了逐渐下降的趋势。一边是社会对环保的需求,一边又是企业逐利的本质,这对于带有公益性质的水务企业来说,陷入了一个尴尬局面。 对于众多环保企业来说,他们将目光锁定在了2万亿的水十条环保市场。PPP模式的提出,很大程度上为这2万亿的市场划定了一个方式。 公司作为一个典型的水务企业,接下来走产业链相关多元化的路子已经是一

个必然的选择。一方面是基础业务——污水处理业务的坚守和适度拓展。另一方面,是要借助PPP模式的东风和集团公司品牌、资金优势,趁势而为、立足风口,抓住这转瞬即逝的市场机遇,让阜阳创业水务实现第二次飞跃。 二、强化品牌建设 可能会有很多人认为,我们作为一个水务环保企业,是个准入门槛高、直接面对政府客户的行业,对品牌的依赖性很弱,主要是靠市场公关来拓展市场占有率,无须采用高品牌战略。但我要说的是,随着环保市场的逐渐放开和水十条、大气十条、PPP模式等相关法规、政策的出台,国家已经发出了明显的信号。水务市场已基本告别了寡头垄断的时代。那些诸如中国水务、江南水务这些新兴的水务公司正在吞食着这个水务市场。而品牌化竞争将是未来水务企业提高竞争力的有力工具。 下一步,要在地域品牌营造强竞争力,通过现有项目的高品质运行、规范管理、加强公关、提升参与度等方式,整合出强势的地域品牌。二是建立优质的管理品牌。通过优化内部管理,在我们长期运行的项目或窗口项目建设规范、高效、专业的管理模式,从管理入手,建立自己的独特优势。三是借助线上信息渠道,做好公司的品牌推广或优化。四是要建设阜阳创业水务的品牌核心。我们要明确定位自己的品牌核心,不能想专业化,又想核心技术,还想着低价位,再想着优质管理。我们要做的就是明确地树立好自己的一个核心,至于其他的,不是不要,而是都要围绕这个核心服务。 三、企业文化建设 随着公司第一个规划目标的实现,公司业务格局规模已逐步完成布局,并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后劲。但是,公司逐步壮大,尤其以公司《第二个五年发展规划》

我为企业发展做贡献演讲稿

我为企业发展做贡献演讲稿 一个响亮的名字! 一轮喷薄的太阳! XX年8月13日,是我们每一位xx人值得骄傲的日子,也是我们每一位xx人为之祝福的日子,五十年前的这一天,xx诞生了! 站在xx这片热土上,朋友,你会被她崭新的面容深深地吸引,会被她生机勃勃的生命深深的感动,也会被她不懈的追求精神深深地震撼。追溯xx五十年的历程,一万八千多个日日夜夜,仿佛一幕幕战天斗地的历史画卷展现在我们眼前,一个个甘洒热血的青春生命微笑着向我们走来…….. 当你步入xx,醒目的集团公司办公大楼屹然挺立,遥相对应的是xx及正在兴建的二甲醚化工园区。放眼化工园,布局严谨,道路整洁,花草如茵,绿树成行,一字型排开的三座焦炉象一条驯服的巨龙,延伸着的管网又象一条条搏动的血脉,化工园,好一座美丽的大花园。 忆往昔,二十年前的xx还是荒山模样,野草丛生,乱石嶙峋。为了充分发挥我市储藏丰富的煤炭资源优势,拓展钢铁行业的市场空间,地委领导班子英明决策,提出了做大做强xx的构想,xx党政班子励精图治,抢抓机遇,xx人在这充满希望的土地上,第一座现代化焦炉破土动工了。xx人

在吃住条件困难、现场道路不通,施工机具缺乏的艰苦条件下,发扬艰苦创业的xx精神,兴建公路,平山填沟,开山打石,起厂平坝,几番风雨,几番艰辛,第一座焦炉落成。1990年4月16日,又是xx人值得纪念的日子,这天,达县地区第一座现代化焦炉投产,xx从此填补了无机焦的历史空白。 1998年以江总为首的新一届领导班子大显身手,审时度势,开拓创新,准确定位,将xx推入市场经济浪潮中,进一步提出做大做强,做优,煤xx产业链的构想,xx进入投产来以来首轮技改建设,2#焦炉、3#焦炉及其配套技改工程建设相继打响,xx人为保证生产的顺利和工程建设两不误,以打造精品工程、名牌工程为宗旨,在业主王国祥的带领下,公司上下掀起“二次创业”的高潮,二次创业的内涵深入到全体化工人的脑海中,形成一股强大的活力,在筑炉期间一幅幅感人劳动场面还时常在我眼前浮现,200余名干部群众站成一排如蜿蜒的长龙,号声中,一块块硅砖在一双双勤劳的双手中穿行、传递,团结拼搏的化工人仅用数小时便完成了预计两天的工作任务,20余种,上百吨异型硅砖按时、准确、整齐就位,这种多年来未见的集体劳动大场景深深震撼了省外的筑炉工人,这也真正诠释了化工人不怕苦、不记得失的奉献精神。 三座焦炉的如期建成并顺利达产达效,形成机焦百万吨,

中国企业绿色转型:目标模式、面临障碍与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511800354.html, 中国企业绿色转型:目标模式、面临障碍与对策 作者:刘学敏张生玲 来源:《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2015年第06期 摘要 中国经济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快速发展,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与此同时,也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面对困境,中国经济必须进行绿色转型。事实上,实现经济绿色转型的主体是企业,因此中国企业的绿色转型发展迫在眉睫。本文诠释了企业绿色转型的内涵,探讨了企业绿色转型目标模式,该目标模式是在处理好企业与自然、社会以及企业内部关系的基础上,实现地球的健康和人的健康,即“双健康”。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中国企业绿色转型面临的深层障碍,主要存在于四个方面,即环境标准低且颇具弹性、地方政府和中央政府目标函数不一致、对绿色壁垒的错误认识以及国家政治哲学过于对经济的偏爱。最后,针对我国企业绿色转型所面临的这一系列问题,提出了促进企业绿色转型的对策:推进企业绿色转型,要使政府规范地依法行使公权力,在发挥政府作用的同时,发挥市场的利益诱导功能,使政府力量和市场力量的有机结合。 关键词企业;绿色转型;目标模式;“双健康”;绿色壁垒;政治哲学 中图分类号F27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04(2015)06-0001-04doi: 10.3969/j.issn.1002-2104.2015.06.001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快速发展,中国经济已经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出现了非常严重的资源环境问题。基于此,中国经济必须进行绿色转型,坚决贯彻国家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经济的绿色转型或者发展绿色经济,根据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定义,它是指发展能“改善人类福利和社会公平,同时极大地降低环境危害和生态稀缺性”的经济模式[1]。中国要实现整个经济的绿色转型,发展绿色经济,企业是难点,也是关键。 因此,研究企业绿色转型的含义和目标模式,分析企业绿色转型面临的障碍并提出具体对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1企业绿色转型的内涵和目标模式 关于企业的绿色转型,人们往往理解为,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更加节约资源和爱护环境,实现对于环境的最小扰动。然而,这样理解远远不够。从广义来看,企业的绿色转型至少应该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考察企业对于外部环境的影响,就是企业要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推进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企业要处理好与自然环境之间的关系;其二是在企业内部,要充分关注劳动者的工作环境和福利,坚决摒弃资本对于劳动的“残酷”盘剥,协调好劳动

加快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实施方案(最新)

加快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绿色发展的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x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全省开发区转型升级的实施方案》(x办〔x〕7号),加快经济开发区转型升级,培育吸引投资新优势,增强创新驱动新动力,应对资源环境新挑战,构建开放型经济新机制,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现提出以下实施方案: 一、把握发展方向,明晰转型目标 1.明确发展定位。按照“高起点规划、高品质建设、高水平承接、高强度投入、高效率服务、高效益产出”的转型发展理念,优化空间布局,推进园区整合升级,创新体制机制,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努力将开发区建设成为木竹加工首位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的集聚区、创新驱动和绿色集约发展的示范区、产城一体和带动区域发展的新城区、开放型经济和体制机制创新的先行区。 2.突出个性特色。打造产业集群,围绕木竹加工首位产业补链强链、转型升级,打造中国中部家居产业基地;促进产城融合,做好生产和生活配套,提升园区服务功能,打造集各项服务为一体的社会化服务平台;推动绿色发展,加强资源综合利用,发展循环和低碳经济,打造集约、节约、环保、安全、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园区。

3.提升发展目标。到x年末,争取实现首位产业集中度达到90%,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全部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提高到25%,经济外向度提高到18%,年研发投入2亿元,单位GDP 能耗年均下降8%,固定资产投资强度年均提高20%以上,亩均税收年均提高20%以上,每年力争引进国内外500强企业、央企、上市公司1-2家,实现经济开发区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由工业向融合转变、由综合向特色转变。 二、壮大主导产业,增强综合实力 4.壮大首位产业。按照“大项目—产业链—产业集群”的发展模式,大力引进和升级改造一批能够产生集群聚变效应的项目。以中国中部家居产业园为平台,不断壮大木竹加工首位产业,围绕中至信家具等骨干企业和核心产品,着力延伸首位产业链条,通过骨干企业推动关联产业集聚,实现集群共生、联动发展。积极培育新兴产业,推进新型能源等产业竞相发展,加快形成新兴产业与首位产业良性互动、共同提升的新格局。 5.打造专业园区。实施“一区多园”战略,加快建设家具制造、新型能源、新型板材、商贸物流、轻纺食品、生态旅游等“区中园”,形成一批分工明确、特色鲜明,品牌形象突出、服务体系完备的专业特色园区和产业配套园区,五年内使开发区项目承载区面积扩大一倍。

最新公司转型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公司转型心得体会(精选多篇) 第1篇第2篇第3篇第4篇第5篇更多顶部 目录 第一篇:公司转型心得体会第二篇:软转型心得体会第三篇:网点转型心得体会第四篇:网点转型心得体会第五篇:转型心得体会更多相关范文 正文第一篇:公司转型心得体会有感于公司五年发展转型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 刚刚过去的五年,国际政治经济形势波谲云诡,全球金融危机、财政货币紧缩、高铁突发事故、基建全面压缩……一波波巨大的冲击接踵而至,企业的发展乃至生存面临着前所未有的严峻挑战。 也是过去的五年 ,院党委带领全院各级组织和全体员工,牢牢抓住稍纵即逝的机遇,锐意进取,奋勇开拓,坚持创新,使我院的业务领域不断拓展,综合实力稳步提高,企业形象大幅提升,各类优秀拔尖人才层出不穷,团队凝聚力和执行力大幅度增强,完成的主要经济技术指标比“十一五”设定的目标翻了一番,企业的硬指标和软实力都实现了从量变到质变的历史性飞跃。 同一个五年,面对前所未有的挑战,上一届党委交出了一份前所未有的满意答卷,这是全体代表和全院干部职工的由衷共

识。 更为重要的是,过去的五年,不但在经济上积累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增强了抵御市场波动的能力,为企业转型打下了基础;在品牌上积累了鲜明的技术优势,提升了行业知名度和话语权,有助于市场的进一步拓展;更在人才上积累了梯队化的专业队伍,年龄层次和专业构成更趋合理,高端专家和中青年人才的培养经验更加丰富;尤其是在思想上积累了适应企业自身特点的管理理念和经验,三技治企、能力转型已经深入人心、形成共识。这将有力支撑起我院的持续稳定发展,引领企业不断迈向一个又一个高峰。 一元初始,万象更新。作为改制后召开的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这次大会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必将对我院的成功转型和各项事业的顺利推进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 做好企业的各项工作,离不开党组织的政治核心作用,我们要把党的政治优势转化为企业的竞争优势,要以创新的思维和开拓性的工作,为企业的长远健康发展提供坚强的政治保证和组织保证。 这次党代会明确指出要继续坚持“能力转型”、强化“五种意识”和“三种精神”、做好“四个着力推进”,为我们今后四年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明确了任务,是指导我们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全院各级党组织和各单位、各部门都要认真抓好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和落实,要从自身工作实际出发,立足于解

公司转型升级与改革发展计划

公司转型升级与改革发展计划 一、公司发展目标(2020—2023年发展规划) 按照学校《用工管理改革实施方案》化解用工风险、提高服务质量的工作要求和“规范管理、管控风险;强化服务、提质增效;创新驱动、健康发展”的工作思路,推进公司后勤服务保障工作“窗口化、班组化、项目化”运行,积极开拓市场,向市场要效益,探索学校后勤综合服务经营新模式,展现公司后勤服务新形象,创造公司运营新效益。 通过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强员工队伍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创新管理、服务模式和运营方式,提质增效,开源节流,增加收入,实现公司“零风险、低成本、高效率、全管控、多回报”的工作目标。 公司计划利用三年时间,化解用工风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养一支高素质的管理团队,苦练内功,打牢基础,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司化运营、市场化运作,与社会企业同等竞争。具体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2020年3月至2021年2月):构建体系、强化服务、内强素质、外树形象; 构建现代企业管理制度体系, 企业的竞争实际上就是人员素质的竞争。公司将始终把提高员工素质放在首位,分层次、有重点地做好员工培训。公司将鼓励员工自学成才,选送技术和管理骨干外出进修、考察。公司还将积极开展岗位练兵和各种劳动竞赛活动,对成绩突出者给予奖励,从而调动了员工学习业务技术知识和工作的积极

性。在餐饮服务、学生住宿、物业保洁服务、维修等方面不断加强员工培训, 提高员工的服务意识和能力水平, 提高公司员工队伍自身素质,进而树立公司良好的服务形象。 第二阶段(2021年3月至2022年2月):集约管理、苦练内功、引入竞争、稳步发展; 在公司现有资源的基础上,通过优化结构、整合资源,采取有效措施规避重复管理,提高公司管理及运营效率,降低用工成本,提高员工的知识化水平,逐步实现员工队伍年轻化,优化人员结构。 公司鼓励员工本着学以致用的原则,系统地钻研后勤服务、节能降耗、企业管理等有关知识,苦练内功,在公司与员工的共同努力下,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又懂经营管理的复合型人才,进而推动公司取得水电维修、绿化服务、物业服务、保洁服务、家电安装、房屋维修装饰等相关资质。 公司将引进与自身业务相同性质的社会企业(如物业公司),与公司内相同业务团队同台竞争,取长补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和服务水平。公司将不断巩固在物业服务、餐饮保障、校园绿化等项目上的优势地位,做大做强不断拓展“优势领域”范围,以点带面,按照公司普遍发展规律,实现稳步发展,人员规模达到一千人以上,年产值突破3000万。 第三阶段(2022年3月至2023年2月):转换体制,规范分离、市场运作、融入社会。 公司通过自身发展,实现后勤服务的企业化,到2023年彻底转

中国企业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的思考

中国企业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的思考 中国企业转型发展的历史机遇的思考 一、寻找企业进化的机遇 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我国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发展面临难得的历史机遇”。对于中国企业来说,如何认识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寻找企业进化的机遇,是一个生死攸关的大问题。 什么是企业生存?生存不是企业生命的自然延续,生存是在历史淘汰过程中,靠不断的作为和进步,累积起来的进化要素之和。 什么是企业进化?进化不是那种坐等潮流眷顾,而是用持续的奋斗和进取,与时代变化与社会发展共同进步,从而获得企业自身可持续发展的源源不断的动力。 什么是企业进化机遇?在生物进化历史中,每一次气候的巨大变迁都会为物种的进化带来飞跃———不能进化的物种会灭绝,适应环境的物种将进入大规模繁衍的新生,谁能加快转变企业发展方式,与国家共同进步,谁就能迎来新机遇,而不能适应者将会被淘汰。 在“十二五”开局时强调提出企业进化的机遇期问题,是因为国家新的经济发展纲领提出来了,今后五年的大政方针出来了。 从某种意义上说,对中国发展大环境的适应能力,将成为决定企业生存和发展的主导力量。当下中国约1000万个企业自身发展历程,每一个企业兴败都是进化或是退化的反映,前五年的实践便是对新形势下企业进化的实证诠释。金融危机给中国的中小企业造成了巨大冲击。据中国社会科学院的一项抽样调查分析:40%的中小企业在倒闭,另有40%的企业在生死线上挣扎。实践告诉我们,每一个企业被淘汰都是血淋淋的惨痛过程。 达尔文在牛津辩论战胜利后备受推崇的《物种起源》,以丛林法则、劣汰优胜、适者生存、物竞天择等等与之相符的理由,登上了哲理殿堂。“能够长期存在的物种:既不是最强大的,也不是最聪明的,而是最能适应环境变化的。”这是达尔文《物种起源》中

我为转型做贡献

从细节促进转型 在转型工作中,我们不能运筹帷幄、决胜千里,而我们却能做好身边的每件小事。转型,我们没有捷径,只有循序渐进做好身边每件事,扎扎实实地推进企业转型。 一是做好信息报道,为企业转型服务。多看、多写、多想,充实自我,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勤跑、勤问、勤听,处处留心新闻,多掌握一定量的真实信息资料,拓宽信息采编范围,多写出更多、更新的精品信息,有效地起到上传下达的作用。 二是积极投身企业文化建设。作为公司企业文化建设推进小组的一名成员,我深知自身应该履行的责任,在公司《企业文化实施方案》的指引下,我们推进小组起着排头兵的作用,我们需要组织管控人员进行企业文化的进一步宣贯,在集团公司企业文化纲要的引领下,我们要结合企业实际,总结提炼出企业内部蕴涵的沟通文化、执行文化、业绩文化等管理文化。遵从发挥典型的激励、批判作用,积极组织编发每月的《企业文化简报》,开辟曝光栏目,使企业的价值导向更加鲜明。筹划开展好每年两次的企业文化经验交流展示会,利用生动活泼的形式展示各工作团队的企业文化建设情况。围绕企业文化开展的种种活动,我们只有一个出发点,让企业文化凝聚人心,让企业文化服务转型,让企业文化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做到了这一点,是我自身对企业转型的最大贡献。

三是从细节维护企业形象。品牌形象影响企业的发展,而企业形象是由众多细节重叠而成。比方说,我们在文件校对时不细心,大的错误不用说,小得如标点符号、错别字使用不正确,有时会使一种意思变成另一种意思,那肯定会影响我们企业的工作形象,一个连文件都不能把好关的单位,给别人的印象绝对好不到哪里去。如开会时突然响起的手机铃声,这是一个细节问题,但折射出的问题可以讲这是不尊重他人和缺乏组织纪律性的表现。还有许多诸如这方面的细节问题,由于我们的轻视,让不正常变成了正常。作为一名秘书人员,我们的工作岗位决定了事务的重要性、细小性和重复性,这就要求我们更注重细节,从大处着眼,小处着手。首先要有对工作的责任心。要坚持用干一行、爱一行的心态和热忱来开展工作,把做好自己手头上的各项工作,作为对自己、对部门、对公司的责任。其次,做工作不能浮在表面,要耐心地做好每一件事情。正如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所言:“把每一件简单的事情做好就是不简单,把每一件平凡的事做好就是不平凡。”相信我们每个人都以这样的心态对待工作,为企业转型这个摩天大厦添砖加瓦,我们中国电信的辉煌建筑将触手可及。

推进产品结构调整 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

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加快企业转型升级步伐 一、分析建筑业发展走势与契机。 1、建筑业整体行业规模仍稳步增长。十二五期间是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随着我国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深入发展,基本建设仍将稳步增长。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将为建筑业走出去带来更大机遇。十二五期间仍属建筑业重要战略机遇期。面对当前相对低迷的市场态势,政府出台了很多救市政策,包括安居工程、水利工程、铁路工程、城市轨道工程等政策拉动社会GDP增长。 2、大型建筑企业将加快重组改制步伐。建筑业产业结构将进一步调整优化。国家引导有条件的大型设计企业与建筑企业同步发展。鼓励有条件的大型企业从单一的业务领域向多元化的业务领域发展,向资本运作与生产经营的方向转变,实现强强联合。今后,设计—施工总承包(交钥匙工程)会成为国家发展的新模式。有实力的分支机构,可充分运用集团公司的资源条件,通过成立设计院、设计公司等形式,共同推动集团公司的施工设计一体化进程。 3、建筑节能成为建筑业发展的重要目标。十二五期间,绿色建筑、绿色施工评价体系将基本确立,建筑产品施工过程的单位增加值能耗将下降10%,要符合建筑节能的要求。 4、建筑市场和质量安全的监管力度进一步加大。国家将会进一步优化市场秩序,加快建筑业法律建设步伐,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不断完善工程招投标制度、完善企业市场准入标准。加强信用体系建设,健全企业注册人员、工程项目数据库。实现网络互联互通,建立综合监管信息系统。强化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的落实。这将对集团公司提出更加严

格的要求。各单位一定要以高度的责任心驾驭和控制好全局,树立牢固的大局意识,认真研究科学举措,及时将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降低法律诉讼案件发生率。坚决打击因个别单位出现不良事件而牵制全局的问题。 5、建筑行业相关产业将迎来新的发展机遇。近期,国家批复了多个区域经济规划。并就住宅建设、安居工程与各省均签订了目标责任状。为实现节能目标,钢结构行业的发展将大有空间。同时,国家鼓励采用节能、减排技术,逐步提高节能建筑材料使用比例。 二、明确打破制约建筑行业发展瓶颈的举措。 1、以品牌战略推进产品结构调整。公司从不起眼的国有企业演变发展为中国五百强企业,已经形成了自己的品牌。要注重打造品牌效益,用品牌战略推进产品结构的调整。在承接项目时要运用战略战术,有选择性地承接与自身实力水平相匹配的工程,杜绝盲目。对规模小、甲方诚信度低、投入产出比不相配的项目要逐渐放弃。有实力的单位要有重点地承接一些骨干项目,将视野逐步转向高、精、尖、大等利润高、竞争程度相对低的骨干项目。利用建设高层次的工程展示和打造中太品牌。尚未形成这种意识的单位要及早研究,调整思路。 2、以制度创新推进市场结构调整。新修订的《国内建筑市场区域管理办法》内容充实,为进一步健全市场架构体系奠定了制度基础,是推进市场结构调整的重要实施依据。目前,集团公司已在全国29个省、126个市注册了分支机构。2012年,要继续坚持扩张战略,实行本土化经营。有选择性地在发达地区至少成立分支机构30个。实现省会城市

2020年有关传统企业转型心得体会3篇【精品】

企业转型升级是市场发展的要求,人才是推动企业转型升级的最重要力量,企业的转型升级也意味着人才的转型升级。今天整理了传统企业转型的感想,希望对你有帮助。 1产品工业化、标准化 三全是以做汤圆起家的,我父母都是医生, 2年辞职下海后发明了速冻汤圆,后来把这个工艺方法进行了产业化,在全国范围内销售,很快就做到了汤圆第一。但那个时候,企业没有发展战略,因为很小,当时就想把汤圆做好。后来发现不经意间把一个冷冻汤圆做到了全国第一。这时候就在反思,为什么能把汤圆做到第一? 要知道在中国历史上,宁波汤圆是有历史积淀的,为什么河南的一个企业能把速冻汤圆做到全国最大?其实三全的核心竞争力不是产品,而是把产品工业化、标准化。让消费者在全国任何一个地方吃到好的汤圆,这是我们的核心意识。正是因为这样一个认识,我们能把汤圆市场做大。 在第一阶段后,我们把第二次创业定位为“中国速冻食品专家”,把我们的能力放大,把能够进行标准化、工业化的速冻食品进行完善,我们做了速冻水饺、速冻面点,等等,打开了新的空间,这让我们又保持了十年的快速成长。2调整战略发展空间 企业成长能够永续存在和发展,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能不能找到未来成长的空间。企业的核心价值并不是只做某一个产品,而是拥有某一方面的能力。我们就是把这个空间拓展开了。三全一路走来,我发现未来成长空间找不到的时候,是企业最迷茫的时候,一旦找到了适合的空间,对企业组织来讲,大家能够做的事情非常多,能够凝聚所有的力量去实现它。 四五年以前,三全又做了一次新的战略定位。回过来看,三全大概七八年给自己做一个定位,因为每走七八年,外部的市场环境发生了变化,包括同行业的竞争格局也发生了变化,你必须不断的找到新的发展定位,支撑企业持续发展。 我们最新的战略定位是做“餐桌食品的最佳供应商”。一般来说,我们的餐桌有两个,一个是家庭的餐桌,一个是外食的餐桌,这样就把市场给分开了。过去三全食品主要通过商超进入家庭,是以一种备餐的形式出现的。比如早餐或者晚餐,因为中午基本上不食用速冻食品。对三全来讲,如果未来做一个餐桌的供应商,一定要抓住两个餐桌,我们过去的传统业务通过了商超进入了家庭,新的业务就需要进入外食的餐桌,如何进入?又提出了一个挑战。 尽管餐饮业是一个海量的市场,空间足够大,但是对某一个企业来讲,如何能够拿到自己的市场份额,是需要去考虑的。我们把企业能拿到的份额叫做标准,因为对于一个企业来讲,你一定是能够生产标准化的餐品,对于一个很小的东西,我们去吃他的原因一定是追求个性化,如果你追求个性化,传统的餐饮是永远不会被颠覆,就怕你是做标准餐品,又没有成本优势,又没有个性化优势,你很容易被大的企业所颠覆,因为他是做标准餐品的。标准餐品我们又把早中晚餐做了一个分析:早餐的随意性比较强,一般在家里;晚是场景比较分散,可能同学聚会等等;午餐的就餐时间则比较集中,就餐的区域也比较集中,临近工作场地。因此我们就聚焦在午餐,做了一个标准的午餐产品。3优化流程,改变传统 三全提出用三年时间,把一个纯粹的生产企业转变成一个生产服务型企业。为此借鉴了很多传统的模式,包括便利店模式,连锁快速售卖模式,还到国外做了一些考察,后来发现每一种模式都有他的缺陷,因为这个行业已经比较成熟、稳定了,线下的资产也比较重,而

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思考

对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思考 摘要:小微企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在扩大就业、增加收入、改善民生、促进稳定等方面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近年来,小微企业发展迅速,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增强,已成为兴化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小微企业在经营方面有较大的灵活性,能规避不少大企业无法回避的风险。但是由于其自身规模小,经营分散,融资困难,多为劳动密集型、微利型企业,在经济出现较大波动时更易受到冲击。在当前宏观经济环境下,面对原材料价格上涨、劳动力成本上涨,利润空间缩小,资金短缺融资困难,自身素质不高等因素影响,企业发展空间受到限制,部分企业生存和发展举步维艰,小微企业转型升级势在必行。本文运用第三次经济普查数据,对兴化市的小微企业的基本现状、发展情况进行全面分析和研究,对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提出具体建议措施。 一、前言 小微企业是小型企业、微型企业、个体工商户的统称。目前我国小微企业规模已近5000万家,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增长、扩大城乡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满足社会消费需求等方面的主要力量。有关数据表明,全国小微企业创造了80%的就业、60%的GDP和50%的税收。因此,小微企业是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是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增长的重要推手。如果小微企业发展不好,我国经济转型也会受阻;小微企业的生存环境不改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也难以实现。当前小微企业转型升级既面临着挑战,也是难得的发展机遇。小微企业想要真正实现转型升级,面临着融资困难、信息不足、技术落后、人才短缺等多方面的制约,这些已成为小微企业转型升级的瓶颈。小微企业具有生产经营方式灵活、组织成本低廉、转移进退便捷等优势,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和突破口。小微企业在转型升级中既有优势,但也有天不足,阻碍了其转型升级和发展壮大。各级政府要加大财税政策扶持力度,为小微企业减轻负担,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要拓宽融资渠道,缓解企业资金难题;要调整优化结构,规划小微企业发展时要有明显的产业意识,增强企业竞争优势,提高企业抵御风险的能力。 二、我市小微企业的发展的现状 按照国家四部委下发的中小企业划型标准,人数少于300人或年营业收入小于2000元的工业企业全部是小微企业。人数小于20人或营业收入小于300万元的企业是微型企业。 2013年经济普查汇总资料显示,截止2013年底,兴化市共有企业法人单位5722户,在泰州市三市四区中列第四位,低于靖江市(7370户)、泰兴市(6889户)、海陵区(6201户),但高于姜堰区(5601户)、高港区(4111户)和医药高

企业转型文化思考

企业转型文化思考 当前,企业转型已经进入实质阶段,从传统基础网络运营商向现代综合信息服务提供 商的企业战略转型,是中国电信发展战略的一次重大调整,也是谋求企业长远发展的一项 重要举措。在战略决策之后的执行过程中,企业文化究竟应该扮演什么样的角色呢?笔者 认为,企业文化的转型和重塑将对企业战略转型的精确实施,起到全面的推动作用,中国 电信的各级企业都要建设与转型战略相匹配的转型文化,通过企业文化的适变创新,为实 现企业战略转型提供强有力的文化支撑和思想动力,以文化转型助推战略转型。 一、什么是转型文化 关于转型文化的概念,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由于各个企业所在的行业、发展阶段及所处的环境等方面的不同,对转型文化的认识和理解也不尽相同。笔者认为, 从狭义上讲,转型文化可以理解为,是指企业战略转型的过程中培育形成的,由企业倡导 和全体员工积极认同并付诸实践所形成的企业最高目标、经营理念、价值取向和行为规范,是企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转型文化作为企业文化的亚文化,具有企业文化个异性、共识性、非强制性、变革性等特征。 二、为什么要建设转型文化 充分理解建设转型文化的深层次动因,是我们建设转型文化的前提和基础。 (一)建设转型文化是保证转型成功的内在需求。转型过程中,企业必然会遇到来自 业务与服务、网络与技术、运营机制与商业模式、组织与人力资源等方面转型的种种挑战 和困难,在所有挑战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莫过于企业文化的变革。之所以说它最 重要,是因为转型过程中的所有变革,如果没有文化的支撑,没有员工的理解和支持,将 导致企业改革无法顺利进行,最终使企业转型难以实现。转型文化的建设就是要改变广大 员工在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已经明显落后于时代和企业转型发展的固有的观念和 行为方式,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与时俱进、与企业转型战略相适应的企业文化。 (二)建设转型文化是企业文化自身发展的必然要求。企业文化被称作是对企业经营 业绩有重要影响的第三种力。一般认为,凡是有利于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提升企业经营 业绩的文化就是我们需要坚持和倡导的文化;凡是不利于甚至阻碍企业增强核心竞争力、 提升企业经营业绩的文化就是我们需要摒弃的文化。由此可见,有生命力的企业文化不是 一层不变的固化模式,具有发展性。“适者生存,优胜劣汰”,企业文化只有根据企业内 外经济条件和社会文化的发展变化而不断得到调整、完善和升华,才能在不断适应新的环 境和目标中得以进步并充满生机和活力。 (三)建设转型文化是提升企业形象的有力支撑。企业形象是企业文化的外显形态, 它既是企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又是企业文化的载体。作为企业的无形财富,企业形象 已经越来越被证实是企业之间一种高层次、高品味的有效竞争手段。公众心目中的企业形象,是一个由以产品服务为主的“硬件”和以企业文化为主的“软件”所组成的复合体。

经济新形势下传统制造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研究

经济新形势下传统制造企业绿色转型升级研究 摘要:在经济新形势下,由于近年来我国大力宣传可以持续发展理念,因此导 致传统制造企业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无法实现预期的经济效益。基于此, 本文将在经济新形势下,对传统制造企业的绿色转型进行研究,针对制造企业在 绿色转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作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从而实现制造企业的可持续发 展目标。 关键词:经济新形式;制造企业;绿色转型 前言: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各种新型的工业技术相应崛起,这一现象的出 现导致了我国传统制造企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而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便需 要积极的对传统制造企业进行绿色转型升级,通过绿色转型升级,提升制造企业 在经济新形式下的市场竞争力,提升企业的经济效益,使传统制造企业可以获得 长期稳定的发展。 一、在经济新形势下传统制造企业绿色转型的必要性 近年来,由于一些环境安全事件的发生,使得消费者对于环境问题越来越加 以重视,并且更加热衷于绿色产品的消费。而据相关学者分析指出,现阶段市面 上的“绿色产品”比例约为5-10%。但是在未来的十年,市面上的产品都会向着绿 色的方向发展,成为可回收的环保产品[1]。在这一基础上,绿色转型的概念被提 了出来。将绿色转型这一理念运用到企业生产的过程之中,主要指的是在产品从 设计到报废的整个生命周期内,利用新型技术手段与系统优化可以使产品实现高 效利用,从而降低产品对环境的影响,使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和环境效益之间可 以实现协调发展。基于以上的因素,在经济新形势下传统制造企业实施绿色转型 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制造企业绿色转型动力分析 (一)环境承载能力超限 现阶段全球的经济生长缓慢并呈下降的趋势,这一问题的出现也直接对社会 消费能力造成了影响。因此如果制造企业不积极的进行绿色转型,面对持续上升 的生产成本,将会导致自身企业的经济利益不断的被压缩。从生产力的方面来看,我国近年来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劳动力不断减少,这就导致了生产力成本不断 提升,这也将对企业的经济利益造成一定的影响。除了经济因素外,我国对于煤 炭能源的使用量也较大,将煤炭直接燃烧也将对我国环境造成严重的污染。因此 基于以上问题,对传统制造企业开展绿色转型问题则显得至关重要。 (二)消费者对高品质生活的追求 由于近年来可持续发展理念在我国逐渐得到普及,使公众逐渐认识到了保护 环境的重要性,并且逐渐的改变了原有的生活方式,开始追求一种更高品质的绿 色生活方式。基于这一现状,绿色消费的理念逐渐深入人心,这就使制造企业为 了迎合客户与市场的需求,树立企业的绿色品牌形象,因此必须积极的对自身的 企业进行转型,通过这一方式赢得消费者的信任,并且可以履行企业的社会责任。 (三)地方政府绩效考核目标和指标的“绿色化”转变 由于之前的“唯GDP论”会导致地方政府盲目的招商引资,使大量的企业在实 际生产的过程中会出现高耗能重污染的情况出现,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 的破坏。而为了响应近年来我国推广的可持续发展理念,使当地的环境可以得到 改善,便需要地方政府转变绩效考核的目标和指标,使地方政府的绩效考核方式 也可以实现“绿色化”的转变。

关于加强和改进政府服务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意见

关于加强和改进政府服务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意见 各区、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市直各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全市转方式调结构步伐,根据省政府《关于加强和改进政府服务促进企业转型升级的意见》(鲁政发〔2011〕37号)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若干重要问题的意见》(青发〔2010〕10号)精神,现就加强和改进政府服务,进一步优化企业经营环境,促进我市企业转型升级提出以下意见: 一、加大政策落实和支持力度 (一)落实支持企业自主创新和技术改造的税费减免政策。企业为开发新技术、新产品、新工艺发生的研究开发费用,符合税法规定的,可以按规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税额时加计扣除。鼓励企业依照国家税收相关规定加速研究开发仪器设备的折旧,落实新产品财税返还等政策。落实好企业增值税转型政策、小型微利企业所得税率优惠政策和国家鼓励发展的技改项目进口设备免税政策。认定为高新技术企业并符合规定条件的,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企业从事技术转让、技术开发业务和与之相关的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业务取得的收入,可按规定免征营业税。按照国家财政部、税务总局《关于居民企业技术转让有关企业所得税政策问题的通知》(财税〔2010〕111号)规定,符合条件的技术转让所得免征、减征企业所得税。涉及企业转型升级的相关审批、备案事项,按规定的审批规程及时办理。对符合相关规定列入省重点技改1000个项目和列入市产业振兴项目的,加大土地、资金、税收、人才、技术等方面的支持。纳税人在资产重组过程中,通过合并、分立、出售、置换等方式,将全部或者部分实物资产以及与其相关联的债权、债务和劳动力一并转让给其他单位和个人的行为,不属于营业税征收范围,其中涉及的不动产、土地使用权转让,不征收营业税。 (二)落实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综合政策。市级财政要进一步优化现有专项资金支出结构,每年调整一定数量的资金,主要采取风险补偿方式,引导金融资源配置,撬动金融资本重点支持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产业化示范工程、创新能力建设、产业链和产业基地培育等。各区市要进一步加大支持力度,形成上下配套联动的资金投入机制。设立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投基金,争取设立中央财政参股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投基金,有条件的区市要积极设立地方财政参股的创投基金,鼓励山东半岛蓝色经济产业投资基金等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倾斜。优先保障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用地,对属于优先发展产业且用地集约的工业项目,在确定土地出让底价时,可按不低于所在土地等别相对应工业用地出让最低价标准的70%执行。 (三)加大企业转型升级的财政支持。市和区市要统筹安排财政专项资金,采取风险补偿方式,引导金融资源配置,撬动金融资本加大对企业转型升级的投入,支持企业加强技术改造、自主创新、人才引进及培养、工业设计、品牌培育、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创新,支持已纳入政府采购目录的高新技术及项目,加快推进企业转型升级。积极组织企业申报各类专项资金、基金等,争取国家支持。加强对财政专项资金使用情况的监督,确保财政专项资金按规定及时拨付到企业账户,并专款专用。 (四)加大企业转型升级的金融支持。加强与金融机构总部对接力度,促进驻青银行扩大信贷投放总量,鼓励银行业金融机构增加对企业转型升级项目的信贷额度,扩大委托贷款、信托贷款、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