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做舟

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做舟

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做舟
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做舟

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做舟

一、问?}的提出

笔者在习?}教学中发现以下一些现象:学生普遍厌烦习?}教学课;有些?}目,学生在教师引导、分析后恍然大悟,但时间一久,依旧做错;教师对习?}解?}方法的归纳总结能提高学生解?}的准确率,但学生的思维却被束缚了,易犯经验主义错误. 在找寻以上现象产生的原因时,习?}教学的方法引起了笔者的思考.

建构主义理论认为,中学物理习?}教学的特点是对学生原有的物理认知结构进行重组和整合,帮助学生构建一个相对概括化、稳定化、清晰化的物理认知结构. [1]而传统的习?}教学方法是学生模仿、被动构建知识结构的过程,无法使学生对知识和方法达到较高的内化层次.在物理习?}课中应用

科学探究的教学模式,可以帮助学生养成主动构建良好认知结构的习惯,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素养.

二、科学探究在物理习?}教学中应用的策略

1. 在习?}教学中提出探究性问?}的策略

(1)通过习?}信息,学生主动发现和构思探究问?}

最近发展区理论认为:好的问?}的设计,应该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如果探究的问?}太简单,就失去了探究的价值,也激发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如果探究的问?}太难,则

无法引起学生共鸣,达到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结构的效果.[2]

学生主动构思和提出的探究问?},往往是他们最感兴趣的,

也最接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好的探究问?}能为学生在

探究活动中主动构建知识结构打下扎实的基础.

例?}1 某细绳,一端系住盛水的小桶,小桶的质量为

0.2kg,桶中盛有0.5kg的水,手持细绳的另一端,使小桶在竖直水平面做半径为0.9m的圆周运动,计算小桶在圆周最

高点的线速度为多少,水才不会流出来?

?}目的信息,与学生原来的认知结构相矛盾,学生能立

刻提出探究问?}:过最高点时的速度到底与什么因素有关.

学生主动提出探究问?}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设计实验,体验

水流星竖直平面内的转动.这样比教师提出探究问?}让学生

进行实验效果要好得多.

(2)教师创设问?}情境,引导学生提出探究问?}

科学探究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知识的内化. 在习?}教学中,一些不易理解的?}型,学生很难提出探究问?}. 若教师主动提出探究问?},会削弱学生探究的热情,而且也很难与学生原来错误的认知结构形成碰撞.这种情况下,教师应扮演好引导者的角色,创设一些有关的物理情境,引导学生自主提出探究问?},让学生由“去探究”转变为“要探究”.

例?}2 合力一定时,两个分力的夹角越大,则这两个分

力大小如何变化?

对于刚学力的合成和分解的学生,要分析清楚这道?}目有一定的难度.教师如果仅将?}目作为一个数学模型去分析,学生很难真正理解,而且这种分析方法不能体现物理学与生活实际的结合;学生对知识的构建,也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

针对这一问?},笔者在教学过程中采取了如下措施.

首先,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小组讨论“该?}可能来源于哪些生活实际?”

其次,从学生的例子中挑出比较有典型性的例子(如一个学生由体育课想到的例子:手握杠杆,改变两手间的夹角,感受两个手臂的用力情况).

再次,引导学生提出探究问?}:手握杠杆,两手受到的力的大小与两手的夹角有何关系?

就这样,在创设问?}的情境中,探究性问?}在学生的讨论中产生了.而且学生很容易对这个问?}进行探究,接下来的理论分析、方法总结,就是学生主动构建认知结构的过程.

(3)筛选、整合学生提出的问?},使探究的问?}具有可操作性、针对性

在习?}教学中,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但并不是每个问?}都可以或者值得探究的.这就要求教师做好筛选、整合工作,使探究的问?}既具有针对性,又具有可操作性.

例?}3 如图1所示,一轻质杆上有两个质量相等的小球A、B,轻杆可绕点O在竖直平面内自由转动. OA=AB=l,先将杆拉至水平面后由静止释放,则当轻杆转到竖直方向时,A、B球的速度大小为多少?

对这道?}目,学生会提出很多问?}:“两根杆与一根杆有何不同?”“杆对球作用的力有何特点?”“整个过程中能量如何转变?”等等,但是这些问?}并不是理解该?}目的关键.

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分析:A、B球的速度应该有何关系?若两球机械能守恒,则下落后的速度是多少?

问?}的悖论形成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很快能筛选、总结出该?}的探究问?}:“整个过程中,两个球的机械能是否守恒?”

在习?}教学中,科学探究形式的选取和探究性问?}提出方式的选取同样重要.

2. 习?}教学中科学探究类型的选取策略

(1)引导学生设计实验,通过实验对问?}进行探究

①习?}教学中实验探究和新课教学中实验探究的不同

新课教学中,教师往往会针对某个规律的发现过程,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知道规律、概念的形成过程.但是在习?}教学中,实验探究则是针对学生对某一类型问?}的理解超出其最近发展区而设计的.

②习?}教学中实验探究的优点

很多?}目学生一错再错,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对物理规律本质的错误理解.在习?}教学中,实验探究一方面能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并让实验的结果与原来错误的经验主义思维发生碰撞,主动修复原有的认知结构;另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交流协作能力,更好地在习?}教学中落实新课程的三维教学目标.所以对于习?}中一些由于学生

习惯性思维影响而难以理解的问?}进行探究,可以采取实验探究的方式.

例?}4 如图2所示,倾角为θ的斜面是光滑的,点O为斜面上的一个固定点,细绳的一端固定于点O上,另一端系一个小球,小球球心到点O的距离为L.当小球在平衡位置附近的斜面上摆动时,摆角α控制在5°的范围内,则此摆的振动周期为多少?

常规的习?}教学,教师往往直接告诉学生解?}方法:T=2π公式中,g为等效重力加速度,然后求解等效重力加速度. 这样的教学方法,学生理解程度不高,时间久后,容易犯相同的错误.错误的原因是学生不理解公式中的g为何是等效

重力加速度.笔者在教学中为了能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结构,组织学生进行实验探究,让学生测量同一个单摆在竖直平面内以及在斜面摆动的周期,然后让同学讨论、分析、比较两种情境下测得的周期有何不同.

通过实验探究,学生纠正了原来错误的思维过程,为接

下来的理论分析提供了认知和情感基础.学生通过实验自主探究,主动修复、构建知识结构,真正做到了知识的内化.

(2)理论探究

很多新的物理规律、物理现象的发现都离不开科学家理论的分析和探究. 例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后,人们就运用万有引力定律解释天文现象,预言海王星和冥王星的存在. 对于物理理论的分析不仅在解释自然现象中是重要的形式,而且在我们高中的习?}教学中同样是一种重要的方式.习?}教学中的实验教学由于受时间、器材、场地等的限制,操作起来相对复杂,而理论探究,则更加简单、快捷、高效.所以针对很多实验探究相对复杂的?}型,教师往往采取理论探究的方式.

习?}教学中理论探究的具体步骤如下.

①学生提出具有探究价值的问?}.

②启发、引导学生开展分析思考和交流协作,进行理论性的探究解答,暴露学生的思维过程.

③对错误的探究结果,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进行错误原因的分析评价,并进行新的探究、解答和判断;对正确的探究结果,教师引导学生做总结性评价.

④拓展探究问?},进行新的探究解答,重组原有的知识和方法,构建新的认知结构,通过一道?}目,解决一类问?}.

理论探究是教师在习?}教学中常用的一种方式.像类比

法、悖论法、一?}多解、一?}多变、多?}归一等方法都是习?}教学中很好的理论探究方法.

(3)将问?}转化为科学实践进行探究

在习?}教学中,对于一些难以理解的问?},理论探究并不能让学生真正的理解;而由于时间、器材、场地等因素的限制,实验探究又不可能很全面.针对这类问?},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探究的问?}转化成课外实践探究,与新课程开设的研究性学习相结合,引导学生组成学习小组在课余时间继续拓展、验证.

通过以课?}形式的实践探究,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过程,尝试运用所学的规律解决一些实际问?}.这种方式既可以充

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培养学生分析解决问?}的能力和交流合作的能力,又可以通过课?}研究的结果,反过来促进学生主动构建知识结构.

习?}教学是物理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做舟”,传统的教师讲述,学生模仿,?}海战术的习?}教学方式给学生带来了很大的负担.在习?}教学中应用科学探究的方法,能提高习?}教学的有效性,如果教师能在不同类型的习?}教学中,合理地选取探究问?}的提出方式和科学探究的形式,相信学生能更有效地构建合理的知识体系.“书山有路‘巧’为径,学海无涯‘乐’做舟”,这才是新课程背景下学生应该体验到的.

参考文献:

[1] 黄国龙. 新课程背景下中学物理探究教学模式构建和策略探讨[M]. 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2005年.

[2] 邵晓明,等. 高中物理探究式课堂教学设计与实验[M]. 北京:中国科技出版社,2004.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