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伊顿《色彩艺术》序:色彩史概述

伊顿《色彩艺术》序:色彩史概述

伊顿《色彩艺术》序:色彩史概述
伊顿《色彩艺术》序:色彩史概述

伊顿《色彩艺术》序:色彩史概述

向书本和向老师学习就象在乘马车旅行。印度最古的宗教文献和文学作品《吠陀》中这样吿诉我们。这种想法固然一直在继续,然而“一个人只有在大路上时,马车才有用。当他到达大路终点时,就要下车步行了”。在这本书里,我试图制造一种便利的交通工具,它将有助于所有关心色彩艺术问题的人们。一个人可以在没有车马和没有路标的条件下旅行,但是这样进程就慢,旅途就有危险。为了迅速而安全地达到一个远大的目标,先乘一辆马车是可取的。我的许多学生都曾帮助我寻找制造这个交通工具的材料,我对他们深表感谢。本书要发展的学说是一种美学色彩理论,它起源于一个画家的经验与直觉。对于艺术家来说,效果是决定性的,而物理和化学所研究的色彩理论则并非决定性的。由于色彩效果产生于观者的视觉,因而多种色彩的图版是不可缺少的。然而色彩效果最深刻最真实的奥秘甚至肉眼也看不见,它只能为心灵所感受,重要的是避免概念上的公式化。

在美学领域中,有为艺术家所使用的普遍的色彩规律吗?或者说色彩的审美仅是由主观意识所控制的吗?学生常常提出这个问頫,而我的回答总是这样的:“如果你能不知不觉地创作出色彩的杰作来,那么你创作时就不需要色彩知识。但是,如果你不能在没有色彩知识的情况下创作出色彩的杰作来,那末你就应当去寻求色彩知识。”学说和理论在技巧不熟练的时侯是最好的东西,而在技巧熟练的时候,凭直觉判断就能自然而然地解决问题。在认真研究了伟大的色彩大师之后,我坚信他们都掌握一种色彩科学。对我来说,歌徳、龙格、贝措尔德、谢弗勒尔和赫尔策尔的色彩理论都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

我希望能在本书中解决大部分有关色彩的问题。我们不仅要解释客观的原理和规律,还要探索和观察主观的范畴,因为它关系到色彩领域中趣味的评价问题。我们只有通过对客观原理的熟悉和了解,才能从主观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在音乐中,作曲理论早就被认为是重要的,并且列为专业教育的一个组成部分。然而,一个音乐家懂得了旋律配合法,如果他缺乏洞察力和灵感,也仍然是一个蹩脚的作曲家。同样,一个画家可能懂得形状、色彩和构图的所有方法,但是如果没有灵感,他仍然创作不出好的作品。

人们常说:天才是九十九分功夫,一分灵感。几年前报刊上曾出现理査.施特劳斯和汉斯.普菲茨纳之间的争论,内容是关于灵感和对位法在作曲过程中所占的比例。施特劳斯写道:在他的作品中有四至六小节是靠灵感,而其余的是靠理论和勤学苦练。普菲茨纳回答说:“施特劳斯很可能只有四至六小节是靠灵感的启示,而我注意到莫扎特常常是在灵感一来,就一连写出许多页的乐曲。”达.芬奇,丢勒、格吕内瓦尔德、埃尔.格列柯以及许多其他画

家都不敢忽视理智地斟酌他们的艺术手法。《依萨汉姆祭坛画》能够画成,岂不正是由于它的创作者对形状和色彩进行了周密考虑的结果吗?

人们不要太受设计规律知识的禁锢,要能从犹豫不决的和不稳定的感知中解放出来。很显然,我们所说的色彩规律在复杂而又缺乏条理的色彩效果中,只不过是些残缺不全的东西而已。在人类发展过程中,人们的智慧洞察了许多神秘事物的本质和它们的结构,如虹、雷鸣、电闪、地心吸力等等。尽管如此,它们至今仍然是神秘的亊物。德拉克洛瓦曾经写道:“在我们的艺术学校中,对色彩理论的原理既不曾进行分析,也不讲授,因为在法国,按照‘制图员是可以培养的,色彩学家却是天生的’这种说法,学习色彩规律被认为是多余的。色彩理论神秘吗?为什么称这些原理是神秘的?而这正是所有的艺术家都应该懂得并且都应该被教会的。”(见《我们时代的艺术家》)

正如龟在需要时能将它的四肢缩进甲壳一样,艺术家在靠直觉工作时,也保存着他掌握的科学理论法则。难道能说龟没有四肢反而更好吗?

色彩就是生命,因为一个没有色彩的世界在我扪看来就象死的一般。色彩是从原始时代就存在的概念,是原始的无色彩光线及其相对物无色彩黑暗的产儿。正如火焰产生光一样,光又产生了色彩。色是光之子,光是色之母。光——这个世界的第一个现象,通过色彩向我们展示了世界的精神和活生生的灵魂。

什么也不会比天上一种巨大的彩色日华更奇观,对人类头脑更具有戏剧性的影响。雷鸣和电闪恐吓我们,而虹的彩色和北极光却抚慰和鼓舞人们的灵魂。彩虹被当作一种和平的象征。文字及其声音,形状及其色彩,是我们依稀臆测到的幻想的实体。犹如声音赋予语言以情感的色彩那样,色彩也就从精神上赋予形状以决定性的调子。色彩的原始本质是一种变幻不定的共鸣音,光线则是配曲。当思想、概念、公式接触到色彩的那一瞬间,色彩就失去了它的魔力,握在我们手中的只剰下一个躯壳。

我们在过去时代的彩色纪念碑上,可以找到已消失的民族的感情倾向。古代埃及人和希腊人非常喜欢用各种不同色彩的图案。

中国人自古以来就是有才艺的画家。据记载,公元前八十年一个汉朝皇帝(汉昭帝刘弗陵)就设有存放图画的画院,即博物馆,传说这些收蒙品色彩绚丽,美不胜收。在唐代(公元618—907),就出现了色彩鲜明的壁画和镶嵌漆画。大约在同一时期,还发展了新的黄、红、蓝、绿色的“唐三彩”釉陶。在宋代(公元960—1279),色彩感大为提髙,图画色彩变得更加多样,同时也变得更为写实。瓷器和陶器制品有了许多无比美丽的新彩釉,如青花釉

和月光釉等。

公元头一千多年中具有强烈色彩的罗马和拜占庭多种着色镶嵌细工都—直保存在欧洲,镶嵌细工艺术在色彩工艺表现中要求很髙,因为每个色域都由无数的色彩点子构成,而每种色彩都要经过斟酌和选择。公元五世纪和六世纪时,意大利拉文纳地方的镰嵌细工艺术家就能用补色创造出许多不同的效果。加拉.普拉西迪亚陵庙的主色调就是以惊人的灰色的色彩气氛为主导的。这种效果是由于室内蓝色镶嵌花墙壁沐浴在一种橙色光线中而创造出来的,这种光线是通过装有橙色玻璃的狭长窗户透进来的。橙色和蓝色互为补色,两者调合则呈灰色。观众在庙中走动时,接受到不同等量的光线,而交替地突出蓝色或橙色。随着不断变化的角度,墙壁上就反射出这些色彩。这种相互作用就给人一种充满色彩的印象。

公元八世纪和九世纪在爱尔兰僧侣的中世纪初期风格装饰中,我们发现一些有多种变化的精细的色彩。在那些光采夺目的魅力中,最惊人的是那许多不同的色彩被表现为同等明度的画幅,其所达到的那种生动的冷暖效果,一直到印象派画家和凡髙以前是我们所从没有看到过的。在《克尔斯抄本》中,为了表现色彩技巧和每一行结构的旋律节奏,有些书页就象一部巴赫的赋格曲那样堂皇而纯正。这些“抽象的”细密画家们的敏感性与艺术才智,也可在中世纪的彩色玻璃中找到近似的对手。早期的彩色玻璃只便用少数几种色彩,因而看上去比较粗糙,因为到那时为止,玻璃制造技术还只能提供少数几种色彩。任何人只要肯化上一整天功夫去观察夏特教堂的窗子在光线中的变化,看到落日将巨大的玫瑰色窗户照耀成一种辉煌至极的和谐色彩,他都会对那个时刻的非凡美景永不忘怀。

罗马式建筑和早期哥特式建筑的艺术家们,在壁画和绘画图案中,将色彩作为象征性的表现手法。因此他们努力创造出不含糊的、明朗的调子。他们追求简单而淸晰的象征性效果,而不要各种各样的阴影和不同的色彩变化。形体上也接受同样的处理方法。

乔托和锡耶纳画派可能是在形体和色彩上使人类形象具有个性特色的第一批画家。他们开创了一个发展阶段,使得十五、十六和十七世纪的欧洲产生了大批具有个性的艺术家。十五世纪上半叶,胡伯特.凡.爱克和扬.凡.爱克兄弟在再现人体和物体的固有色方面开始形成了构图风格。这些固有色,通过模糊与鲜明、明亮与阴喑的调子,创造出了非常接近于自然的现实主义形象。色彩成为赋予自然物体特色的一种手段。《根特祭坛画》完成于年1432年,1434年扬.凡.爱克画出了哥特时期中的第一幅肖像画《阿诺非尼夫妇像》。

弗兰西斯加用鲜明的轮雕线和清晰的富于表现力的色域画出富于个性的人物,并使用平衡的互补色彩。使用的色相是一些罕见的、这位艺术家所特有的调子。达.芬奇反对强烈对比的着色方法。他用极细微的色调层次作画,在《洞穴圣母》(1485)一画中,他把色彩安

排成二大色域。《圣杰罗姆》(1438)和《礼拜》(1482)这两幅画,整个就是用乌贼墨顔色的明喑色调构成的。提香在他的早期作品中,将同种色域安排在相互对抗的孤立状态中。后来,他遂渐将这样的色域处理成冷暧、明暗、模糊与强烈的转换,也许这在皮蒂陈列馆藏的《贝拉》(1536)一画中表现得最为明显。在他晚期的作品中,用一种主要色相和许多种不同的明暗色调烘托出客观物体。《戴荆冕的耶稣像》(1570)就是一例。埃尔.格列柯是提香的学生。他将他老师的多色调拉回到富于表现的大色域。他那种奇特的,常常是令人毛骨悚然的色彩表演不再表现固有色,而是抽象概括,以适应在精神上富有表现力的主題要求。这就是埃尔.格列柯被看作是非写实派绘画的一位前辈的原因。他的色域并不指明客观物体的类别,它被组织到纯粹的、画面的多旋律色调之中。

比格列柯早一个世纪的格吕内瓦尔德早巳解决了这个问题。凡是埃尔.格列杯—向用灰色和黑色色调来突出并富有特色地描画阴影的地方,格吕内瓦尔德就用色彩对比来处理了。通过客观的对色彩的掌握,他为每幅画的主题找到了适当的色彩。《依萨汉姆祭坛画》的所有部分都表明丁多种多样的色彩明暗、色彩效果和表现力,因而当之无愧地被称为富有才华的包罗万象的色彩构图。《天使乐队》(见图版9)、《耶稣复活与变容》(见图版27)等作品,无论在形体上和色彩上,都是完全互不相同的绘画。事实上,为求各个主题的艺术真实,格吕内瓦尔德从整体上牺牲了祭坛画的装饰性统一。为了作到真实与客观,他将自己置身于学者的规范之外。然而,他的色彩的心理表现力,色彩的象征性真实和瑰实主义含意——即色彩所具有的三种潜力,都以一种更深刻的意义融合成为一个整体。

伦勃朗被认为是明暗对照法画家的典范。尽管达.芬奇、提香和埃尔.格列柯也把明暗对照法当作一种表现手段,但伦勃朗的作品却是完全不同的。他觉得色彩是一种浓密的物质。他用灰色、蓝色或黄色、红色的透明色调,创造了一种具有显著美化了自身生命的深度效果。他用蛋白同油画颜料调成糊状物作画,取得了一种散发着异常感人的现实主义质感效果(见图版6《戴金盔的人》)。在伦勃朗的作品中,色彩变成物质化了的发光能,具有令人感奋的力量。纯色常在模糊的环境中象宝石那样闪光。埃尔.格列柯和伦勃朗使我们进而想到巴罗克色彩的问题。在比较典型的巴罗克建筑中,静止的空间被归结于带有运动节奏的空间。色彩也被纳入同样的用途。它不是用来表现客观物体,而是用作韵律联接的一种抽象手段。说到底,色彩是用来帮助创造深度幻觉的。威尼斯画家莫尔伯奇(1724-1796)的作品表现了这种巴罗克式的着色特点。

在罗马帝国和古典主义时期的艺术中,着色局限在黑、白、灰三种,为了便画面生动,

也有节制地便用少数几种彩色。这种风格产生一种现实主义的严谨效果,尔后被浪漫主义所替代。绘画中的浪漫主义是由英国的透纳(1775-1851)和康斯太布尔(1776-1837)开始的。在德国,浪漫主义最伟大的代表是弗里德里希(1774—1840)和奥托.龙格(1777—1810)。这些画家把色彩用作心灵表现的一种手段,以便在风景画中表现情绪。例如,康斯太布尔不愿将纯一的绿色用于油画,而把它分解成明暗、冷暖、模糊与鲜明色调的瞬间层次变化。这样就使色域变得细微生动。透纳创作了一些非写实性的色彩构图,这样就使人们有理由将他列为欧洲画家中第一位“抽象派画家”。德拉克洛瓦在伦敦时看到了透纳和康斯太布尔的作品。他们的善于用色使他深感兴趣。他回国后,便按照他们的精神对他的某些作品重新加工,从而在1820年的巴黎沙龙展览会上引起轰动。

德拉克洛瓦生前一直积极地关心色彩的问题和原理。对色彩理论的普遍兴趣在十九世纪早期就风靡一时了。1810年龙格发表了他的色彩理论,用球体表示对应的色彩系统。歌德论色彩的主要著作也出现在1810年。1816年叔本华发表了他的论文《论视觉与色彩》。巴黎戈贝兰工厂经理化学家谢弗勒尔(1786-1889)于1839年发表了他的《论色彩的同时对比规律与物体固有色的相互配合》一书。这部作品后来成了印象派及新印象派绘画的科学基础。对大自然的充分研究导致印象派家们达到一个完全新的色彩表现阶段。对于能改变自然物体固有色调的阳光进行的研究,和对风景画气氛环境中光线的研究,给印象派画家们提供了新的基本模式。莫奈认真地探索了这些现象,在一天的各个时辰里,都用一块新的画布来再现同一个风景画面,以便将太阳的移动和随之发生的反射以及光色变化结果真实地反映出来。他画的教堂是这种变化过程的最好体现,这些画现在陈列在巴黎网球场博物馆。新印象派画家们将色域变成色点。他们认为调合的颜料会破坏色彩的力量。这些纯度色彩的点子只有在观画者的眼睛里才会调合起来。谢弗勒尔的色彩理论给予印象派画家们以显著的帮助。

从印象派的观念出发,塞尚使色彩结构的发展达到逻辑的阶段。他的任务是使印象主义形成某种“实质性”的东西,他的作品就是根据形状和着色原理而创作的。他除了对节奏与形体有所贡献外,在色彩上也摒弃了点彩派的分色技巧,重新使用内在调节的连续色域。对他来说,转换一种色彩意味着变化它的冷暖、明暗或模糊与强烈的关系。整幅画面色域的这种调节转换就达到了一种新的、生动的和谐。

提香和伦勃朗曾经对他们的人物面部和形体的色彩转调感到满意,塞尚则是使他的整个画面从形状上、节奏上和色彩上融合一致。在静物画《苹果与桔子》(见图版12)中,这种新的融合就表现得极为明显。塞尚希望将自然物体塑造到更高的水平。为了做到这点,他使

用了具有微妙的音乐效果的冷暖对比。塞尚以及他之后的勃纳尔的某些作品就是完全按照物象的冷暖色调为主题来构图的。

马蒂斯抑制色彩转调,重新以主观的平衡来表现简单的、发光的色域。他和勃拉克、德兰和弗拉芒克一起,都属于巴黎的“野兽群”(野兽派画家)。立方主义画家,包括毕加索、勃拉克和格里斯等人,将色彩用于他们的明暗色调变化上。他们首先是对形体感兴趣。他们将客观物体的形状分解成抽象的几何体形状,用色调的浓淡层次取得浮雕似的效果。表现主义画家,包括蒙克、凯尔希纳、海格尔、诺尔德和青骑士派画家康定斯基、马克、迈克、克利等,都是试图给绘画恢复精神内容的。他们的创作目的是想用形状和色彩的手段来表瑰内心的和精神的体验。康定斯基约在1908年开始创作非写实派的图画,他强烈主张,每种色彩都有它自己恰当的表瑰价值,所以就可能在不画出物体的情况下创造出有意义的真实。阿道夫.赫尔策尔成为斯图加特一群年轻画家的中心,他们聆听他的色彩理论讲演,这些理论都是以歌德、叔本华和贝措尔德的发观为基础的。

1913年至1917年间,在欧洲各个不同地区,艺术家都在分别创造一些作品,这些作品不妨用“具体艺术”这一名称加以概括。他们中间有库普卡、德楼内、马勒维奇、伊顿、阿尔普,蒙德里安和范东格洛等人。他们的绘画表现了非写实主义,通常是用几何体形状和单纯的光谱色来充当真实的物体,可用理智领悟的形状和色彩,成为能够创作清楚的画面的可能手段。

此后,蒙德里安又作出进一步的贡献。他使用纯度的黄色、红色和蓝色,就象用一块块重物那样,来建造图画,它们的形状和色彩在静止平衡效果中相一致。他的目标既不是追求暧昧的表现,也不是理智上的象征主义,而是追求真实的、视觉上明确的、具体而和谐的图形(见图版4)。

超现实主义画家,包括马克斯.恩斯特、萨尔瓦多.达利和其他人等,将色彩用作实现他们的“非现实”图画的表现手段。至于塔希主义画家,他们在色彩和形状上都是“异常者”。色彩化学、时新式样和彩色照相的发展,普遍地引起了人们对色彩的兴趣,个人对色彩的敏感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然而,这种对色彩的暂时兴趣在性质上几乎全是视觉的和物质的,而不是基于理智和感情的体验之上。色彩就是力量,就是对我们起正面或反面影响的辐射能量,而无论我们对它觉察与否。着色玻璃艺术家们使用色彩来创造一种神秘的气氛,它能把崇拜者的冥想转化到一个精神的画面上。色彩效果不仅应该在视觉上,而且应该在心理上和象征上得到体会和理解。因此,可以从好几个方面来研究色彩问题。

物理学家研究光的现象中所包括的电磁能振动和粒子的性质,研究色彩现象的若干起源,如白光的分光色散和色素定积问题。物理学家还研究色光的混合、光谱的原素以及彩色光线的频率和波长,色彩的测定和分类也是进行物理研究的课题。

化学家研究染色和颜料的分子结构、色彩定着、载色剂以及合成染色的调合等问题。今天,色彩化学包括了工业研究和生产中一个特别广泛的领域。

生理学家研究光与色对我们的视觉器官一眼与脑的各种作用以及它们的组织联系和功能。对明暗适应视觉和颜料色彩视觉的研究占有着重要的地位。视觉残象的现象也是生理学的一个课题。

色彩辐射对我们头脑和精神的影响是心理学家感兴趣的问题。色彩象征力、主观感知力和色彩辨别力,都是心理学上的重要问题。富于表现力的色彩效果,即歌德所谓的色彩的伦理美学价值,也同样属亍心理学家的领域。

最后,艺术家对色彩效果的兴趣是从美学角度出发的,需要有生理学和心理学两个方面的知识。揭示由人的眼和脑起媒介作用的色彩实体和色彩效果之间的关系,是艺术家关心的主要问题。视觉的、思想的和精神的现象在色彩和色彩艺术领域中有着多方面的互相联系。

对比效果及其分类是研究色彩美学时一个适当的出发点。主观调整色彩感知力问题同艺术教育和艺术修养、建筑术和商业广告设计都有密切关系。色彩美学可从下列三个方面进行研究:

印象(视觉上)

表现(情感上)

结构(象征上)

有趣的是,在哥伦布发现美洲以前的秘鲁,嘉瓦纳科文化中色彩的使用是象征性的,帕拉卡斯文化中色彩的使用是表现性的,而在奇姆文化中色彩的便用却是印象性的。在某些民族的历史中,有些习惯将色彩仅用于象征意义,不是用来表明社会阶层或社会身分,便是用作神话或宗教思想的象征性语言。

在中国,最明亮的色彩黄色专用于皇帝,即“天子”。任何他人都不得穿黄衣服,黄色

就成了最髙智慧和文明的一种象征。同样,中国人遇到丧事穿白色孝衣,这象征着死亡者升天堂或进入净界之时的一种护卫队伍。白色并非个人悲痛的表示,而是为了帮助死者进入安乐乡才穿戴的。在墨西哥,当哥伦布时代以前的画家将一个穿红衣服的人物放入构图时,人们都知道这是指大地神齐普一托特克,它的意思就是日出、降生、青春和春光。换句话说,这个人物穿红色衣服并非出于视觉美学方面的考虑,也不是要传达情感表现力,它的色彩就如象形文字一样'完全是象征性的。罗马天主教僧侣阶层有他们自己的区别性象征色彩,包括主教的深红色的服装和罗马教皇的白色的服装。在教会的祭礼仪式中,要穿上规定色彩的礼服。正统的宗教艺术就不可避免地要运用象征性色彩。

当研究到色彩的情感表现力时,还是要推崇伟大的画家埃尔.格列柯和格吕内瓦尔德。把视觉上着色的印象成分当作绘画作品基础的画家有:委拉斯开兹和苏巴朗、凡爱克和荷兰、比利时的静物及室内画家以及勒南兄弟,后来又被夏尔丹,安格尔、库尔贝、莱柏尔及其他一些画家当作绘画基础。莱柏尔特别努力地、严密地观察自然界中色彩的细微变化,并且在他的画布上同样细微地把它们画出来。除非面前有一个真实的模特儿,否则他是从不作画的。通常所指的印象主义画家如马奈、莫奈、德加、毕沙罗、雷诺阿和西斯莱,他们研究因受变化着的日光影响而有所变更的物体固有色,最后愈益忽视固有色,而将注意力集中于色彩的颤动上,这种颤动是由表面上的光和一天中不同时刻的气氛所引起的(见图版11,莫奈:《雾中的国会大厦》)。

只有热爱色彩的人才能领会色彩的美及其内在的实质。色彩可供所有的人使用,然而只向热心研究的人显示其更深的奥秘。关于研究色彩目的,有上述三种不同着眼点,即结构的、表现的和印象的,还应补充以下几点:缺乏视觉的准确性和没有感人力量的象征主义只会是一种贫乏的形式主义,缺乏象征性真实和没有情感力量的视觉印象效果只能是平凡的、模仿的自然主义,而缺乏结构的象征内容或视觉力量的情感效果也只会局限在表面的感情表现上。当然,每个艺术家都将按照自己的气质去创作,然而却必须对上述的某一方面有所侧重。为避免混乱,需对以下两个术语加以阐明。

所谓色质,是指它在色轮或色立体内部的位置或部位。纯度的、明亮的色彩及其彼此混合而可能形成的所有色彩,都会产生独特的彩色。例如,绿色可以同黄、橙、红、紫、蓝、白或黑色相调合,每一种调合都可以得出一种特殊的唯一色质。每一种通过同时对比影响而产生的色彩效果的可能改变,也同样会产独特的色质。

当我们要确定一种色彩明或暗的程度时,就不妨称之为色量或明亮度。这就是我有时提到的所谓色调浓淡层次。明亮度可以用两种方法加以改变:第一,把一种色彩同白色、黑色或灰色相调合;第二,可同另一种明亮度不同的色彩相调合。

艺术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新版

《艺术理论》试题 A卷评分标准 一、解词:( 每题5分, 共50分) 1、什么是艺术流派? 艺术流派是指思想倾向、审美观念、艺术趣味、创作风格相近或相似的一些艺术家所组成的艺术派别。她们既要有明确的艺术主张, 还要有具体的创作实践、艺术成果和成就显著的代表人物。 2、什么是艺术作品的内容? 艺术作品的内容, 指的是经过艺术家选择、提炼、加工和改造过的人类生活的外部客观世界和内部主观世界。其构成因素包括题材、主题、人物、情感、环境等诸因素, 其中最为主要的构成因素是题材和主题。 3、什么是艺术批评? 艺术批评是艺术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对艺术作品及一切艺术活动、艺术现象予以理性分析、评价和判断的科学活动。 4、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哪些? 艺术传播的主要方式有三种, 即现场传播方式、展览性传播方式和大众传播方式。 5、什么是美育? 美育即审美教育, 是指运用审美的方式实施教育, 旨在提高

人们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创造力及审美情趣, 以促进其人格的完善以及全民族整体素质的提升。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核心, 也是实施美育的主要途径。 6、什么是艺术中的幽默? 幽默是喜剧性的一种独特形态, 它把内容和形式中美和丑的复杂因素交合为一种直率而风趣的形式外化出来。幽默所引发的笑, 常常带有轻微的讽刺意味。 7、书法的涵义及其艺术特征是什么? 书法是以线组合文字的艺术形式, 它主要经过用笔用墨、结构章法、线条组合等方式进行造型和表现主体的审美情操。书法艺术的基本特征是: ( 1) 线条与组合; ( 2 ) 具象与抽象; ( 3 ) 情感与象征。 8、什么是艺术欣赏的审美效应? 审美效应是艺术欣赏活动具体运作的结果, 也是艺术欣赏的作用和目的。艺术欣赏活动最为显著的审美效应, 是能够产生共鸣; 其二是能够陶冶欣赏者的情绪, 净化她们的灵魂; 其三是能够深化人们的哲思, 提高其精神境界。 9、什么是艺术创作的物化与表现? 即艺术家将自己在艺术构思中已经基本形成的艺术意象转化为艺术符号, 并以物态化的形式得以显现, 使之成为具体的、稳定的、可感的艺术形象、艺术情态或形象体系的过程。

艺术概论论文(优选材料)

我眼中的中国电影及其发展趋势 [摘要]电影《阿凡达》的热映,反映了数码技术对传统电影的冲击。本文从数码科技对电影的影响剖析着手,提出中国电影应注重电影艺术元素与数字科技应用相融合、注重电影原创能力与数码财富成长相融合,从而走出传统电影与数码电影相融合的中国式成长道路,拍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电影。 [关键字] 独立电影,传统电影,数码技术 我从高中的历史书上学到了中国电影艺术的开端是1905年,发展到现在也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期间有数不清的优秀影视作品被我们所熟知。但是,以我一个不太专业的眼光看来,中国电影这些年的发展,一直处在一个跟风模仿的阶段,当然,这些有很多原因。 在我看来,中国电影的特色是我国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我们不应该一味的去以技术来讲述电影,而要发挥我们的特长,扬长避短。我记得成龙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当被问到为什么你的电影不拍3D电影的时候。成龙的回答是,我们的技术比不过老外,怎么拍都是输,但是我们有我们擅长的,总不能以我们的短处去跟被人长处吧。我很赞成成龙说的话,中国社会的发展如此迅速,电影事业也如火如荼的发展着,这就特别需要一个方向去引导。这就对电影创作者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了。 由此,我要说到的是电影里的一个独立分支——独立电影。 文艺跟政治的关系总是很微妙。在今天看来,中国电影的境况依旧如此,一帮不懂电影的官僚们正在严密地审查、监管着中国电影。所以,现在的中国电影绝对不单是简单的艺术问题,而是更多的牵扯到了政治层面。在这样的政治环境下,中国电影的现实境况就是理所当然、不足为奇的了。“物质至上”的社会价值观带来的整个社会的浮躁气息与群

体信仰的迷失在主流电影里表露无遗,电影院里充斥着大量言之无物、脱离现实的电影,用三个字来概括就是:假、大、空。另一方面,作为中国电影的组成部分,独立电影虽然以其犀利的批判态度和毫不妥协的决绝姿态很少得到主流社会的关注和认同,但它却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上成长得有声有色,自成体系。正是独立电影这种特质还原了比起主流商业电影来说更接近于真实的现实生活,但是,由于它太过于直白了,从而陷入了一个不恰当的境地,就是很容易并且经常性的是“充满了悲观色彩、描写社会黑暗、间接性地挑拨阶级仇恨”,也恰恰是它的这些特质触碰到了主流社会的敏感之处,让主流社会感到刺耳和不愉悦,从而招致了打压,日趋边缘。其实,这就像一个孩子本着一颗童真的心做出了一些在大人们看来不应该做的错事一样。不可否认的是,在许多年之后,当我们回过头来看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完整地记录了时代及思想变迁的恰恰是这些童言无忌的孩子们,从他口中所讲出的话更接近于真实。 现在的中国电影正在借鉴好莱坞的模式以极快的速度开始它的产业化进程,我想这正是当前主管中国电影的官僚们布局的总体思路。在这样的思路指引下,当你看到张艺谋和陈凯歌创作风格的变化时就不会觉得诧异和让人费解了。拿《三枪拍案惊奇》来说,前期宣传做得铺天盖地,电影质量却是业余导演的水准,唯一不可否认的是它凭借着前期宣传的噱头赚了不少的钱,记得当时有人给这部电影写的一句话短评是:“为稻粱谋,不为艺谋”,真是精辟之极。随后,张艺谋又拍了号称史

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基础知识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概述 1.色彩基础知识 色彩的概念光从物体反射到人的眼睛所引起的一种视觉心理感受。色彩按字面含义上理解可分为色和彩,所谓色是指人对进入眼睛的光并传至大脑时所产生的感觉;彩则指多色的意思,是人对光变化的理解。 1)常用色彩名词 三原色绘画色彩中最基本的颜色为三种即红、黄、蓝,称之为原色。这三种原色颜色纯正、鲜明、强烈,而且这三种原色本身是调不出的,但是它们可以调配出多种色相的色彩。间色有两个原色相混合得出的色彩,如黄调蓝得绿、蓝调红得紫。 复色将两个间色(如橙与绿、绿与紫)或一个原色与相对应的间色(如红与绿、黄与紫)相混合得出的色彩。复合色包含了三原色的成分,成为色彩纯度较低的含灰色彩。 2)其他色彩名词 对比色色相环中相隔120度至150度的任何三种颜色。 同类色同一色相中不同倾向的系列颜色被称为同类色。如黄色中可分为柠檬黄、中黄、橘黄、土黄等,都称之为同类色。 互补色色相环中相隔180度的颜色,被称为互补色。如:红与绿,蓝与橙,黄与紫互为补色。补色相减(如演练配色时,将两种补色颜料涂在白纸的同一点上)时,就成为黑色;补色并列时,会引起强烈对比的色觉,会感到红的更红、绿的更绿,如将补色的饱和度减弱,即能趋向调和。 3)色彩的基本因素 光源色有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室内光、室外光、人造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称之为光源色。一般在物体亮部呈现。 固有色自然光线下的物体所呈现的本身色彩称之为固有色。但在一定的光照和周围环境的影响下,固有色会产生变化,对此初学色彩者要特别注意。固有色一般在物体的灰部呈现。 环境色物体周围环境的颜色由于光的反射作用,引起物体色彩的变化称之为环境色。特别是物体暗部的反光部分变化比较明显。 4)色彩的三要素 色相色相是指色彩的相貌,是色彩最显着的特征,是不同波长的色彩被感觉的结果。光谱上的红、橙、黄、绿、青、蓝、紫就是七种不同的基本色相。 明度明度是指色彩的明暗、深浅程度的差别,它取决于反射光的强弱。它包括两个含义:一是指一种颜色本身的明与暗,二是指不同色相之间存在着明与暗的差别。 纯度也称彩度、艳度、浓度、饱和度,是指色彩的纯净程度。 其他色彩名词 5)色彩的调和 光源色调和 在带有明显光源色的影响下,统一染上光源色所构成的色彩调和。

艺术概论名词解释总结(必考)

一、名词解释(12分) 1.艺术创作:是艺术的“生产阶段”,它是创作主体(作家、艺 术家)对创作客体( 社会生活) 能动反映的过程 2.艺术作品:是艺术生产的“产品”。 3.艺术鉴赏:是艺术的“消费阶段”,它是欣赏主体(读者、观众、 听众)和欣赏客体(艺术品)之间相互作用并得到艺术享受的过程。 4.艺术风格:是指艺术家在创作总体上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创作个性 与鲜明的艺术特色。1. 艺术语言: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 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事实上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 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如绘 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 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 1. 艺术语言: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事实上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如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 2. 艺术直觉:就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势的不知不觉的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捷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 3. 现代主义创作方法:是指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的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它的基本特征是:艺术描绘的客观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思

想倾向和情感的隐蔽性。 4. 艺术风格:简单地说,风格就是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离不开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审美需求和艺术追求。 5.艺术意境:是艺术作品整体所呈现给欣赏者的景真、情深、意切的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有机整体中偏重于内容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 6.艺术流派: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主X、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的艺术家群体。艺术流派是多种多样的。它是艺术不断发展、多样化与繁荣的表现。 1、艺术意象:是艺术家在艺术构思的过程中,将主体的审美情感,审美认识与把握到的客观物象相融合,并以一定的艺术表现手段和规律作为媒介,所形成的存在于观念中的艺术形象。 2、基形意象:是客观具体事物最基础的局部形态在人脑中经过想象加工形成的局部意象。 3、艺术风格:体现艺术家成熟而稳定的艺术特征的代表性面貌。 4、艺术直觉: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势的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的逻辑过程,直接迅捷地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 5、艺术心理定势:是指艺术工作者在掌握了一定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艺术基础理论与艺术创作的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长期进行艺术修养的过程中逐渐形成的稳定而又习惯成自然的艺术心理态势。 6、艺术思维:艺术思维就是主要利用形象思维来完成艺术构思和艺术意象并最终物化为艺术形象(作品)的思维活动。

艺术概论习题及答案

精心整理 填空: 创作过程可分为生活体验、艺术构思、意象物化三个基本阶段。 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有形象性、想象性、情感性、艺术个性、审美性。 作品主题的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作品的思想内容,二是作者的情感上的偏爱。 朝闻早在50 名词解释: 术语言: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事实上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的物质是作品的外部形式。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如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旋律、和声、节奏等;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

术直觉:就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势的不知不觉的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捷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 代主义创作方法:是指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的再现生活的一种它的基本特征是:艺术描绘的客观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思想倾向和情感的隐蔽性。 术风格:简单地说,风格就是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 术意境 术流派 象思维 型艺术 境 简答题 何理解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统一、互相包容、互相转化的关系。两者都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不可想象内容的形式和没有形式的内容。所以也不存在只有形式或只有内容的艺术作品。“如果形式是内容的和内容紧密的联系着,你要想把它从内容分出来,那就意味着消灭了内容;反过来,你要想把内容从

,那就等于消灭了形式。”另外形式是内容的外观,形式不佳,肯定会影响对内容的鉴赏。所以,在,从这一意义上说,艺术形式确是具有先行性的,而且也是有决定性的,另外,从接受角度来看美术等作品它们的形式本身就是内容,就是说这些作品形式不但体现了作品的内容,同时它们也决定了自已完成的作品中,内容与形式是紧密结合的,成为一个整体的两个方面。【P-398】 述道德、宗教对艺术发展的影响。 2):第一,其次,在 式样中, 现。艺术作品的格调有高下雅俗之分。它们首先体现在作品的思想内容和创作立意方面。对生活中的假、恶、丑的判断能力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创作格调的高低。一般来说,进步的世界观、积极的人生审美理想以及创作上的社会责任感是创作高格调的艺术作品的基础和前提。俗与雅是衡量作品格调高要标准。高格调的艺术作品一般来说有着健康的内容,深刻的思想,也就是说,它能触及生活的本质的丰富性与复杂性,给世界和人生以新的解释,赋予生活以新的意义,在格调高的作品中还能体现艺

《艺术概论》期末论文写作要求

《艺术概论》期末论文写作要求 作业要求: 1.作业在12月20日以前交齐,按学号排列。电子档统一考学习委员处交给任课教师。以 便网上检测是否抄袭。 2.统一要有作业封面,A4单面打印。论文写作格式参照文后范文,要有摘要、关键词和引 文规范。(见文后附件) 3.选择下面其中一个感兴趣的题目方向进行论文创作,题目可再自拟,字数3000字左右。4.同一题目一个班选择人数超过10人,则该题目最高分不高于80分(特别优秀的除外),一个题目选题人数小于3人,则该题目得分最低不低于80分。(抄袭除外) 5、原则上,每个不同专业的同学尽量选择该专业方向的选题,若有跨专业选题或自拟题目, 则必须附加一个简单的开题说明。 一、环境艺术方向 1、中国秦汉建筑的特点 2、中国明代园林的特点 3、西方园林精神 4、从哥特式到巴洛克风格看宗教美学演变 5、埃及造像艺术的影响 6、包豪斯研究 7、明清家具特色之比较 8、美国芝加哥学派的研究 二、视觉艺术传达方向 1、商周青铜器纹饰探幽 2、日本设计精神对于现代西方设计的影响 3、中西字体艺术演变对现代设计的影响 4、从茶(酒、茶饮料)包装设计风格看中国风设计 5、电影海报的历史 6、插画艺术与书籍装帧风格形成的关系 7、网页设计与视觉元素

8、广告摄影在产品推广中的作用 三、动画专业 1、中国动漫产业的困境与期望 2、宫崎骏研究 3、三维动画对传统二维动画的冲击 4、插画艺术的动漫风 5、网游动漫设计的新动向 6、欧洲漫画大师研究 7、从好莱坞动画大片延伸产品的推广看动漫产业的拓展性 8、蒂姆·波顿电影研究 四、绘画专业 1、“艺术本土化”与“艺术无国界”之辩 2、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学说对西方当代艺术的影响 3、绘画语言、材料的运用与艺术风格的形成 4、“油画民族化”的思索 5、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潘(天寿)的历史意义 6、“石涛画语录”研究 7、“徐(悲鸿)蒋(兆和)”教学体系对当下艺术院校基础教学的影响 8、“扬州画派”的商业化倾向——兼论艺术与商业的关系 附:论文封面和论文范文

设计色彩课程标准分析

附件四理实一体课程的课程标准参考格式(非项目课程) 设计色彩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165203 课程类别:基础课程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授课单位:美术系 学时:54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 学分: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一、课程定位 1.课程性质与作用 课程的性质课程是艺术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是学科整合课程。《设计色彩》是近年来新兴起的专为艺术设计专业服务的一门十分重要的基础课程。它是建立在一般色彩写生基础上的对新的写生方式的一种探索,其目的是通过进行富有针对性或规定性的课题训练,使学生了解掌握设计色彩的基础理论以及设计色彩的象征性与设计色彩所产生的心理效应;设计色彩的造型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对客观物象观察、分析和审美选择,使学生将特定的物象进行梳理、提炼,再通过夸张、变形、分解重构等手段表现在画面上。在其过程中,能使学生较系统地认识和学习设计色彩造型在构图、构形、构色以及在画面构成方式、表现技巧、形式风格等方面的问题,以此强化绘画写生与艺术设计的相互关系,使学生对色彩知识融于感性的色彩实践之中,让学生对色彩的感觉由个人的知觉升华到更宽广、更科学的色彩审美观,最终达到在各种专业性的设计中能够灵活运用色彩构成的理论和方法进行符合功能和审美的色彩设计。 课程的作用作为环境设计专业重点基础训练课程的《设计色彩》,主要是通过理论的讲授和严格的训练,培养学生的专业意识、设计意识、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主观意识能力、创造能力和审美水平,为专业设计打下坚实的基础。该课程的定位是侧重从美学、设计学、色彩学多学科相结合的角度,重点论述设计色彩的历史沿革,写生描绘、创造灵感的开发,与审美特征,提高学生的综合艺术素质和艺术设计的表现与创新能力。通过主观意识将大自然复杂纷繁的色彩想象还原成为最基本的色彩要素。我院设计色彩课课程结合专业课程,以艺术设计为主要方向,经过多次改革,与其它高校色彩课教学以传统绘画为基础有着本质区别,除吸收传统绘画中的造型训练因素以外,我院的设计色彩课把专业设计的创新、创造理念纳入教学,建设成为富有艺术设计特色的专业必修基础课。 课程在课程体系中属于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前导课程是色彩基础的学习、后续课程是把色彩构成原理运用到设计中。

色彩概述

色彩概述 1、了解色彩的发展过程。 2、了解学习色彩的目的与方法。 3、了解水粉画的特点。 4、培养学生学习色彩的兴趣。 教学重点:使学生了解色彩学习的目的以及水粉画的特点。 教学难点:色彩融合了感性、理性的知识。 课时:1 教具准备:色彩的图片 教学过程: 内容简介 本章内容介绍了色彩的发展历史、表现手法、常见绘画的使用材料,及其特点,学习色彩的目的与方法等,全章图文并茂,可以为同学们下一步的技法学习打下理论基础。 一、组织教学: 二、可以设置以下题目组织学生讨论导入: 1. 任何事物都有其发展过程,你能描述一下色彩的发展过程吗? 2. 绘画作品表现形式的多样性,极大地满足了大众的视觉,你知道有那些不同的表现方法吗? 3. 你觉得怎样才能学好色彩? 4.油画、水粉画、水彩画各有什么特点? 5.为什么水粉画被广泛地作为基础色彩训练的教学手段? 学法指导:讨论交流、总结经验 三、新课: (一)源远流长的色彩历史 请同学们说说下列作品中主要呈现出哪些色彩。 1、远古时期 (1)原始壁画:野牛(西班牙)——红、紫、黑 (2)公元3到4世纪——拜占庭色彩镶嵌艺术——黄、紫、红、蓝

(3)14到16世纪——欧洲文艺复兴:拉斐尔《西斯廷圣母》(意大利)——暖宗、褐色调 2、科学的色彩观 (1)17世纪60年代:牛顿的日光——三棱镜实验证明:白光是由七种光谱色混合而成的。 (2)19世纪:印象派画家——色彩独立学科 学法指导:欣赏印象派作品,学生谈感受。 (二)绘画色彩的四种表现系统 学法指导:边欣赏边启发。 1、为追求三维立体感的条件表现系统;——色调、色彩变化、质感、体积感、空间感 2、为追求平面感的装饰色表现系统;——高纯度、平面装饰 3、为追求主观感受的表现色表现系统;——强调自我主观情感、色彩强烈 4、为追求自身抽象语言的抽象色表现系统。——点、线、面、色形式构成 作品:《黑鱼》乔治·勃拉克(法) 《静物》魏斯(美) 《都市》费尔南·来热(法) 《布列塔尼海滨中的两个人》夏尔·费利格(法) (三)学习色彩的目的与方法 (1)学习色彩的目的 中等学校绘画色彩的教学要求以条件色表现系统作为主要的色彩训练手段。 问:学习色彩的目的是什么? 学法指导:师生共同探讨。 A. 学会观察色彩,了解色彩变化的基本规律; B. 培养运用色彩语言来表现物象的能力,掌握在特定条件下对客观对象的形体结构、色彩、空间,以及虚实进行真实表现。

色彩艺术概论

论色彩和谐的表现 李春雷 (水利工程学院 200712020426) 摘要:和谐是人们对色彩的一种感性体验,而一切感性事物都是具体的、独特的,又是活生生的。在具体的和谐形式中,对比不会是单一的、单向的,自然的各种对立趋向总是从不同角度同时显示出来,我们所看到的和谐总是包括冷暖、明度、面积等在内的各种对比因素以某种形式的综合。也就是说,和谐并不单单是由能够混合成黑灰色的互补色所产生的。其他各种对比因素与互补色对比因素一样,对和谐的产生起着积极的、不可缺少的作用。 关键词:色彩和谐互补对比关系冷暖明度面积 正文 和谐问题是色彩学中的一个非常重要、非常复杂的问题。早在古希腊就有所谓“美就是和谐”[1]之说。这种把和谐与美等同起来的说法是否恰当姑且不论,至少由此可得知人们对和谐的关注与研究早已是由来已久的了。 我们不能断言和谐就是美,但却可以肯定,我们所要研究的和谐是色彩的一种很有普遍性的审美形式。从审美主体角度讲,它与自然及艺术的其它许多审美形式一样,是一种能引起快感的感性体验。虽然这种感性体验可以用“和谐”这样的名词来概括,但形式本身的构成及其给人的具体感觉却往往是很复杂多样的,尤其难以用理性的语言来表达清楚。这是美的各种形式的共同特点,也是我们说它是个复杂问题的主要原因。 那么是不是说和谐以及艺术的其他形式都是主观随意的,或者说是神秘莫测的东西呢?不是的,任何感性事物的产生都要直接或间接地依赖于客观世界和人类生活,因而它们的产生、发展和变化都应当有其客观的因果联系,只是由于它们也像客观世界一样丰富多彩、千变万化,才至使人们只能抓住它们一些相对的规律,而不能指望哪一天早上醒来会突然发现有关整个和谐问题的绝对真理。 一 十八世纪英国物理学家朗福德提出:如果两种或几种色彩混合后呈白色的

艺术概论论文

对民族艺术失落的反思 摘要:近些年,“国际化”、“与国际接轨”的说法十分时髦,最雄辩的原因莫过于世界已经全球化。各国民族艺术的交流与融合也在不断 加强,外国文化的影响似乎已经已经渗入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所以才会有我们当代绘画的创作背景已经变成了“国际化”的说 法。似乎所有的中国画家作画时都要以“国际”作为背景。在这种 思潮影响下,中国的民族艺术逐渐被人们冷落,本文将阐述一些对 中国现代艺术发展中出现的崇尚“西化”思潮的评判与反思。 关键词:民族艺术国际化评判与反思 Reflections on the National Art Loss MayaJing

(Hubei Normal College of Fine Arts Professional 0802 class) Abstract:in recent years, the "internationalization", "with international standards" very fashionable, most of the way the world has eloquently for globalisation. All national art exchanges and integration in strengthening the influence of foreign culture, seems to have has penetrated into every aspect of our lives, so will we have the creation of contemporary painting background has become a "internationalization". It seems that all Chinese painters paint to all "international" as background. In this trend, the national art was gradually, this paper describes people left some of China's modern art in the development of advocating "westernization" trend and reflection. Keywords: Ethnic arts internationalization Evaluation and reflection 目录

色彩理论概述

色彩理论概述--第一课 收藏本信息发布时间:2010-05-12 为什么要学习色彩理论 如果你有志于创造丰富色彩的作品,包括产品,平面,网页,家庭装潢等等,那么一定的色彩知识会对你的创作有莫大的帮助。 在创作过程中,选择合适的色彩看起来是十分神秘的,有时候设计师自己也说不上来为什么选择这种色彩,“这看起来比较好”,“也许这样比较对”这类的词我们经常听到。 关于色彩系统 首先我们来看一个似乎非常简单的例子:什么是红色?苹果是红的,红酒也是,玫瑰花也是红的,但它们的色彩都不尽相同。这时,我们发现,在没有一种系统下面,来命名一种色彩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鉴于这个缘故,人们建立了各种色彩模型来命名色彩,最早是20世纪初期,Albert Munsell--一位艺术学院的教授,建立了一种色彩系统用来命名色彩,这个系统一直被改进,到现代成为Pantone ,CIE等各类色彩系统的前身。 下面是各色彩系统中的红色,你能分辨它们吗? HTML中的红色 Pantone(潘通)中的红 Pantone(潘通)中的暖红 色彩基础--第二课 收藏本信息发布时间:2010-05-13 一般来说,色彩是由光引起的,而光是由各种称为可视光谱色彩混合的:红、橙、黄、绿、青、蓝、紫。物体吸收了特定波长的光,并把其余的反射到我们的眼睛,因此形成了色彩感。 描述一个色彩有三种途径,按色彩的名称(色相),纯度(饱和度),还有值(亮度)。虽然粉红,砖红,深红都是属于红色,但每种色彩都以色相,饱和度,亮度来区别于另一种。 色相,即各类色彩的相貌称谓,如大红、普蓝、柠檬黄等。色相是色彩的首要特征,是区别各种不同色彩的最准确的标准。事实上任何黑白灰以外的颜色都有色相的属性,而色相也就是由原色、间色和复色来构成的。

色彩艺术概论论文

优雅的紫色 服装的第一印象是色彩,色彩是向人们传递服装中文化、情趣、风格的语言艺术,体现了人们的审美理想、审美情趣和审美水平。人衣着后,色彩起到了视觉醒目作用,人们首先看到的是颜色,其次是服装造型,最后才是服质材料和工艺问题, 下面本文通过自我服装搭配为例,分析得出自我对服装搭配的认识和服装搭配的重要性。只有充分认识到设计过程中色彩搭配的有关艺术规律,才能更好地进行服装的整体设计。 图片中,晶莹同时富于质感的紫色,初映眼帘是仿佛阳光下的一抹水雾,剔透而迷离,给人一种不真实的感觉,你可远观,暗忖,却无法触摸。没有一种颜色比紫色更适合女孩子。它独有的神秘味道和点点风情吧女性的特质表象的淋漓尽致。紫色一直是服装设计师最钟爱的颜色之一,沉郁迷人的紫色仿佛满溢芬芳,总是那么抢眼,令人遐思万千。在人们的印象中,浪漫的紫色是爱情的颜色,让人无法抗拒。 上图,服装款式简洁大方,漫不经心地泄露出一种含蓄的优雅。其亮点在于服装和饰品的色彩搭配。 其大部分色彩都为浅紫色系,与周围深色调的环境形成鲜明的对比,显得轻盈许多,且与上装不同的是下衣出现了纯色调,纯度和明度较高白色小裙穿于红色内衣和紫色外衣之间,形成鲜明对比,更显年轻而富有生气。 戴于头部的粉白色小帽是真正的点睛之笔,给人的感觉是小鸟依人,落落大方但不张扬,可爱圆润,含蓄羞涩,也以服装配件的形式丰富了整体服装效果视觉元素,加强了整体色彩的跳跃性,虽有色彩上的对比,整体上仍未突破协调统一的优雅感觉。 上面服饰的另一主流颜色为白色,服饰用色上,白色是永远流行的主要色,可以喝人体颜色作搭配。在西方白色象征着浪漫,常常和婚姻相连。而在中国,白色常与死亡葬礼联系。此外白色象征纯洁、神圣、清洁与和平,最能表现一个人高贵的气质,因此,想要穿着白色服装而显得更美,对于化妆与配件的配色就要多加考究才行。另外,纯白色会带给人寒冷、严峻的感觉,所以在使用白色时,都会掺一些其他的色彩。白色的搭配原则是可以与任何一种颜色搭配。例如,上图中浅紫色上衣配以白色小裙和深色打底裤,不失为一种成功的配色,可以充分显示自我个性,突显学生的优雅与大方。 在脱离了日常生活中繁琐的作业之后,换一套奢侈恣意的紫衣白裙,尽享作为小女生的骄傲与浪漫。性格内向、细腻温柔的女孩子是紫衣的忠实消费群体。紫色服饰能为我们平添

色彩构成论文

色彩构成学习体会 摘要:在《色彩构成》这十一节课的学习过程中,知道了色彩原理、构成原理,并通过六次的作业学习到各种颜色的搭配以及渐变,另外还有中国美术馆之旅,这一系列的学习让我知道怎样去通过的色彩去绘制一幅能产生美感的图片。这门课中,我受益匪浅,了解到了平时专业课上学习不到的知识。 关键字:色彩、构成、作业、全龙福作品展 一、色彩原理 物体表面色彩的形成取决与三个方面:光源的照射、物体本身反射一定的色光、环境与空间对物体色彩的影响。光源色由各种光源发出的光,光波的长短、强弱、比例性质的不同形成了不同的色光,称为光源色。物体色,物体色本身不发光,它是光源色经过物体的吸收反射,反映到视觉中的光色感觉,我们把这些本身不发光的的色彩统称为物体色。 1、三原色 美术色彩三原色:红,黄,蓝。红、黄、蓝为人们加入了感觉实际,是实际上的三原色。原色以不同比例混合时,会产生其他颜色。在不同的色彩空间系统中,有不同的原色组合。可以分为“叠加型”和“消减型”两种系统。 加色法原理:人的眼睛是根据所看见的光的波长来识别颜色的。可见光谱中的大部分颜色可以由三种基本色光按不同的比例混合而成,这三种基本色光的颜色就是红(Red)、绿(Green)、蓝(Blue)三原色光。这三种光以相同的比例混合、且达到一定的强度,就呈现白色(白光);若三种光的强度均为零,就是黑色(黑暗)。 减色法原理:而在打印、印刷、油漆、绘画等靠介质表面的反射被动发光的场合,物体所呈现的颜色是光源中被颜料吸收后所剩余的部分,所以其成色的原理叫做减色法原理。减色法原理被广泛应用于各种被动发光的场合。在减色法原理中的三原色颜料分别是青(Cyan)、品红(Magenta)和黄(Yellow)。2、色彩要素 客观世界的色彩前边千变万化。各不相同,但任何色彩都有色相、明度、纯

最新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

2艺术创作过程可分为生活体验、艺术构思、意象物化三个基本阶段。 3.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有形象性、想象性、情感性、艺术个性、审美性。 4.艺术作品主题的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作品的思想内容,二是作者的情感上的偏爱。 5.艺术的社会功能主要有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6.艺术作品的内容由题材和主题两种因素构成。 7.艺术创作方法的两大主流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8.《思想者》雕塑的作者是法国艺术家罗丹。 9. 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提出了的“隐含的读者”概念。 10. 艺术典型主要包括典型环境、典型形象等。(典型人物、典型形象或典型性格,自己选着写吧) 11. 王朝闻早在50年代就首先提出艺术接受中“再创造”、“再评论”的理论。 12. 中国画独特美是形式美与意境美相结合。 13. 罗丹的“巴尔扎克”属于艺术中的雕塑美术。 14.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说是劳动说。 15. 艺术创作方法主要有现实主义、古典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和浪漫主义。 16. 顾恺之的《论画》和谢赫的《画品》为代表的著述,是中国最早的绘画理论专著。 二、名词解释: 1. 艺术语言: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事实上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如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 2. 艺术直觉:就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势的不知不觉的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捷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 3. 现代主义创作方法:是指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的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它的基本特征是:艺术描绘的客观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思想倾向和情感的隐蔽性。 4. 艺术风格:简单地说,风格就是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离不开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审美需求和艺术追求。 5.艺术意境:是艺术作品整体所呈现给欣赏者的景真、情深、意切的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有机整体中偏重于内容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 6. 艺术流派: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主张、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的艺术家群体。艺术流派是多种多样的。它是艺术不断发展、多样化与繁荣的表现。 7.形象思维:是指在艺术构思过程中,以表象作材料,通过艺术想象,对表象予以升华,或对表象予以分解、重组、联结等,加工成艺术意象的思维过程。 8.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雕塑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它是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 9.意境:是艺术家的思想、审美观念及审美理想与客观景物的融合。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意境”追求天然之美,追求纯真之美,追求朴素之美,归结为一种自然天真的审美趣味,对于中国传统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简答题 1.如何理解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统一、互相包容、互相转化的关系。两者都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不可想象会存在没有内容的形式和没有形式的内容。所以也不存在只有形式或只有内容的艺术作品。“如果形式是内容的表现,它必和内容紧密的联系着,你要想把它从内容分出来,那就意味着消灭了内容;反过来,你要想把内容从形式分出来,那就等于消灭了

艺术概论论文2

论经典美学和流行文化美学 信工0903班何为经典,被后人所记住的印象深刻的堪称经典,举个例子,后印象派画家文森特梵高的《有乌鸦的麦田》这幅画堪称世界之经典。本幅画上,最赏心悦目的蓝色被重新展示出来。这样的蓝色是深沉,晶莹,迷人和深不可测的。画上的群鸦仅仅是一些用浓重的黑线构成的飞动线条,低低的压向大面积的橙黄色麦田。所有的笔触都是短而粗的直线堆砌。梵高越画越激动,远处悬于天际的落日和提前升起的圆月,就像两个大小不等的光晕,在飞速的旋转着。他还充满着以蓝色“压”蜜黄色的浪漫主义情调,蓝色象征云天,它又具有运动之势,好像在向观众方向逼近。可它又不像是半壁天空,简直就是变了色的火焰,在向大地蔓延。画面上布满密集的短而硬直的粗笔触,它并不象征任何物象,只有一种颤动感。这是怎样的一种孤独和沉寂!这幅经典之作被后人铭记。梵高的绘画精神也不会被后人忘记。 一提到“流行”二字,我们不免想到现在90后经常提起的非主流,非主流指不属于主流的事物,如文化上的次文化,宗教上的异端,人群中的异类等。非主流是相对于主流而存在概念。一个事物既可以从非主流变成主流,也可以从主流变为非主流(比如90年代流行的衣着打扮、语言文化等就从最初的非主流发展成主流);一个事物在某个环境是主流,到了另外一个环境就有可能变成非主流(比如国外街头艺人的街头即兴show,在国内上演肯定令人乍舌)。因此,没有绝对的主流,也不会有绝对的非主流。但是这种非主流就像是过眼云烟,因为生产周期的短暂而无法让人持久的记住。 那么现在就来看看经典美学和流行文化美学的不同之处。

一、创作时间长短的差异,导致产生的底蕴不同 《蒙娜丽莎》是一幅享有盛誉的肖像画杰作,这幅巨作用了达芬奇四年的时间。它代表达·芬奇的最高艺术成就,成功地塑造了资本主义上升时期一位城市有产阶级的妇女形象。画中人物坐姿优雅,笑容微妙,背景山水幽深茫茫,淋漓尽致地发挥了画家那奇特的烟雾状“无界渐变着色法”般的笔法。画家力图使人物的丰富内心感情和美丽的外形达到巧妙的结合,对于人像面容中眼角唇边等表露感情的关键部位,也特别着重掌握精确与含蓄的辩证关系,达到神韵之境,从而使蒙娜丽莎的微笑具有一种神秘莫测的千古奇韵,那如梦似的妩媚微笑,被不少美术史家称为“神秘的微笑”。 达·芬奇在人文主义思想影响下,着力表现人的感情。据资料显示,这幅巨作在构图上,达·芬奇改变了以往画肖像画时采用侧面半身或截至胸部的习惯,代之以正面的胸像构图,透视点略微上升,使构图呈金字塔形,蒙娜丽莎就显得更加端庄、稳重。另外,蒙娜丽莎的一双手,柔嫩、精确、丰满,展示了她的温柔,及身份和阶级地位,显示出达·芬奇的精湛画技和他观察自然的敏锐。深厚的内涵和底蕴造就了这幅画的细腻感。色彩的搭配。层次的凸显。每个部分都精心布置,达芬奇让我们看到了这幅画的重量。 流行文化讲究快感,流行文化是时装、时髦、消费文化、休闲文化、奢侈文化、物质文化、流行生活方式、流行品味、都市文化、次文化、大众文化以及群众文化等概念所组成的一个内容丰富、成分复杂的总概念。这个总概念所表示的是按一定节奏、以一定周期,在一定地区或全球范围内,在不同层次、阶层和阶级的人口中广泛传播起来的文化。这种快感、快节奏加快着人们的生活节奏。笔者认为非主流式的美学文化过于肤浅,往往给人很薄的感觉,比如现在的qq闪图,简单的制作,讲几个流行图片放在一起,用flash编辑即可。

艺术概论定稿(1)

学期论文 论文题目:论莫奈 姓名:魏琳琳 学号:2011101402 系(部):美术系 专业:美术学 班级:2011级四班指导教师:师娟 完成时间: 2012 年 6 月

摘要 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份都有他的推广。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除此之外,莫奈对于色彩的运用相当细腻,他用许多相同主题的画作来实验色彩与光完美的表达 关键词:艺术教育,婚姻,鼎盛时期,人物评价

论莫奈 一、人物生平 奥斯卡·克劳德·莫奈﹙Oscar-ClaudeMonet,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简称克劳德·莫奈。 莫奈是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的理论和实践大部份都有他的推广。莫奈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他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莫奈的画作中看不到非常明确的阴影,也看不到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除此之外,莫奈对于色彩的运用相当细腻,他用许多相同主题的画作来实验色彩与光完美的表达。莫奈曾长期探索光色与空气的表现效果,常常在不同的时间和光线下,对同一对象作多幅的描绘,从自然的光色变幻中抒发瞬间的感觉。印象派运动可以看作是19世纪自然主义倾向的巅峰,也可以看作是现代艺术的起点。克劳德·莫奈的名字与印象派的历史密切相连。莫奈对这一艺术环境的形成和他描绘现实的新手法,比其他任何人贡献都多。这一点是毋庸置疑的,印象派的创始人虽说是马奈,但真正使其发扬光大的却是莫奈,因为他对光影之于风景的变化的描绘,已到出神入化的境地。 二、艺术教育 因为大学的传统艺术教育让他觉醒,1862年莫奈在巴黎加入了夏尔·格莱尔画室。在那里他结认了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弗雷德里克·巴齐耶以及阿尔弗雷德·西斯莉,他们共同创造了一种新的艺术手法,后来被称为印象派,即在户外和自然光线下用浓厚的油彩作画。 1866年,他以卡米耶·东西厄为模特创作了《绿衣女人》。不久之后,东西厄即怀孕并生下了他们的第一个孩子让(Jean)。在普法战争(1870年-1871年)期间,莫奈来到英国避难。在那里他学习约翰·康斯太布尔和J·M·W·透纳的作品。回到法国后,1872年或者1873年,莫奈以勒阿弗尔的一处风景为背景创作了《印象·日出》。它在1874年第一次印象派画家展上亮相,如今它陈列在巴黎马蒙丹·莫奈美术馆。根据这幅画的题目,艺术评论家路易·勒鲁瓦提出了“印象派”的说法。 三、婚姻 1870年,莫奈与东西厄结婚。1873年,他们搬进了塞纳河边阿让特伊的一幢房子。1878年3月17日,他们有了另一个儿子,米夏埃尔(Michael)。1879年,莫奈夫人死于肺结核。AliceHoschede决定帮助莫奈抚养他的两个孩子。他们居住在普瓦西(Poissy),但莫奈不喜欢那里。1883年4月,他们搬到了上诺曼底大区厄尔省的Giverny。他种植了一个大花园并在那里完成了他余生的绘画创作。莫奈和Hoschede在1892年结婚。 四、鼎盛时期 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和九十年代,莫奈开始了系列绘画创作,即在不同的光线和角度连续画同一个物体。他的第一个系列作品《卢昂大教堂》就是在不同的角度和一天中不同的时间来画。1895年,从20个不同角度对大教堂所作的画在迪朗德-吕埃尔

艺术概论试题及答案 (1)

一、填空: 2艺术创作过程可分为生活体验、艺术构思、意象物化三个基本阶段。 3.形象思维的主要特征有形象性、想象性、情感性、艺术个性、审美性。 4.艺术作品主题的产生有两个基本条件:一是作品的思想内容,二是作者的情感上的偏爱。 5.艺术的社会功能主要有认知功能、教育功能、审美功能。 6.艺术作品的内容由题材和主题两种因素构成。 7.艺术创作方法的两大主流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 8.《思想者》雕塑的作者是法国艺术家罗丹。 9. 德国接受美学家伊瑟尔提出了的“隐含的读者”概念。 10. 艺术典型主要包括典型环境、典型形象等。(典型人物、典型形象或典型性格,自己选着写吧) 11. 王朝闻早在50年代就首先提出艺术接受中“再创造”、“再评论”的理论。 12. 中国画独特美是形式美与意境美相结合。 13. 罗丹的“巴尔扎克”属于艺术中的雕塑美术。 14. 马克思主义的起源说是劳动说。 15. 艺术创作方法主要有现实主义、古典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和浪漫主义。 16. 顾恺之的《论画》和谢赫的《画品》为代表的著述,是中国最早的绘画理论专著。 二、名词解释: 1. 艺术语言:指的是它在艺术作品中起到类似语言的表情达意的作用。事实上艺术语言就是艺术作品的物质表现手段,是作品的外部形式。每个种类的艺术都有自己独特的语言。如绘画语言包括线条、色彩、构图等;音乐语言包括旋律、和声、节奏等;电影语言包括画面、声音、蒙太奇等。 2. 艺术直觉:就是在一定的艺术心理定势的不知不觉的导向和作用下,对客观事物感知后,不经过复杂的智力思考的逻辑过程而直接、迅捷的认识和把握事物的思维活动。 3. 现代主义创作方法:是指艺术家按照生活的本来面貌,通过艺术形象的典型化,真实的再现生活的一种创作方法。它的基本特征是:艺术描绘的客观性、艺术形象的典型性、思想倾向和情感的隐蔽性。 4. 艺术风格:简单地说,风格就是艺术作品的因于内而符于外的风貌,是艺术作品在整体上呈现出的具有代表性的面貌。艺术家独特的创作个性,离不开艺术家独特的人生道路、生活环境,阅历修养,审美需求和艺术追求。 5.艺术意境:是艺术作品整体所呈现给欣赏者的景真、情深、意切的出神入化的艺术境界,是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有机整体中偏重于内容方面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 6. 艺术流派:是指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内,由一些思想倾向、艺术主张、创作方法、艺术风格等方面相近或相似的艺术家,自觉或不自觉的形成的艺术家群体。艺术流派是多种多样的。它是艺术不断发展、多样化与繁荣的表现。 7.形象思维:是指在艺术构思过程中,以表象作材料,通过艺术想象,对表象予以升华,或对表象予以分解、重组、联结等,加工成艺术意象的思维过程。 8.造型艺术:是指运用一定的物质材料(如颜料、纸张、泥石、木料等),通过雕塑静态的视觉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与表现艺术家思想情感。它是一种再现性空间艺术,也是一种静态的视觉艺术。它主要包括绘画、雕塑、摄影艺术、书法艺术等。 9.意境:是艺术家的思想、审美观念及审美理想与客观景物的融合。它是情与景、意与境的统一。“意境”追求天然之美,追求纯真之美,追求朴素之美,归结为一种自然天真的审美趣味,对于中国传统关系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三、简答题 1.如何理解艺术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 艺术作品的内容与形式是对立统一、互相包容、互相转化的关系。两者都以对方的存在而存在。不可想象会存在没有内容的形式和没有形式的内容。所以也不存在只有形式或只有内容的艺术作品。“如果形式是内容的表现,它必和内容紧密的联系着,你要想把它从内容分出来,那就意味着消灭了内容;反过来,你要想把内容从形式分出来,那就等于消灭了形式。”另外形式是内容的外观,形式不佳,肯定会影响对内容的鉴赏。所以,在接受活动中,从这一意义上说,艺术形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