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九年级语文题库 九年级古诗词阅读练习

九年级语文题库 九年级古诗词阅读练习

九年级语文题库 九年级古诗词阅读练习

古诗词阅读练习

对这十首古诗词的要求是:

1.理解词义和句意。

2.划分朗读节奏。

3.欣赏词语和句子。

4.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5.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十首古诗词典型试题:

(1)《望岳》

1.用“∕”划出下面的诗词的朗读节奏。(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

①决眦入归鸟眦:②一览众山小小:

3.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4.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作赏析

5.选出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此句写近望所见,未了,有绵绵不尽之意。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秀美,是虚写,下句写泰山的高大,是实写。

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富有哲理,表达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2)《钱塘湖春行》

1.这首诗以_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西湖________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第______句和第______句是颔联,______联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用“∕”划出下面诗词的朗读节奏。(每句只能划分三次)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暖树: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不足:

4.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

5.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

6.概括这首诗的主旨。

7.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写出这首诗中押韵的字。

2.诗中写“杨花”的作用是什么?

3.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景。“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飘零,子规啼叫。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B.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

C.这首诗想像丰富而奇特。

D. 因为李白和王昌龄一样,都是不得志,所以说是“愁心”。

(四)《使至塞上》

1.用“∕”划出下面诗词的朗读节奏。(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五)江城子密州出猎

1.用“∕”划出下面诗词的朗读节奏。(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会挽雕弓如满月

2.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

①老夫聊发少年狂聊:

②会挽雕弓如满月会:

3.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有人认为这首词的词眼为“狂”字,你是否同意?试作简要赏析。

5.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江城子”为词牌名。B.上阕首句中的“老夫”为作者自称。

C.词的结句表达了作者企望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

D.这首《江城子》和晏殊的《浣溪沙》都是豪放词。

6.对这首词的解说不恰当的一项是:()

A.该词起句着一"狂"字,贯穿全篇,统摄了全词。

B."亲射虎,看孙郎"是词人以孙权比况自己虽"鬓微霜",但仍英武有为,希望能建功立业,报效朝廷。

C."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冯唐自比,表示自己敢于为蒙冤受屈的将领直言,使他们重新复职。

D."天狼"喻指西北方的敌人。

(六)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1.用“∕”划出下面诗词句的朗读节奏。(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

2.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

①八百里分麾下炙炙:

②沙场秋点兵沙场:

3.“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怎样的氛围?

4.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5.对这首古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辛弃疾写这首词寄给陈亮,既是对好友不得志表示慰解,也是借此抒发自己失意的感慨。

B、“五十弦翻塞外声”中的“翻”意思是“弹奏”,这个词准确形象地表现出弹奏热烈、乐声响彻云霄的情景。

C、“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这两诗句分别从听觉、视觉两个角度概括而生动地写出战斗紧张激烈。

D、这首词借剑寄意,表现抗金救国的主题,即是壮词又是悲歌,基调愤激。

(七)天净沙秋思

1.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是怎样的?

2.把这首诗的主旨句抄在下面。

3.“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描写出温馨恬静的景象,联系全诗,谈谈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4.对这首小令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一个长期在外漂泊的游子的悲哀。

B.这首诗运用了景物烘托的写法。

C.“枯藤老树昏鸦”给人以“冷”的感觉,而“小桥流水人家”则给人以“暖”的感觉。

D.这首小令全是写景,始终没有出现抒情主人公。

(八)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1.用“∕”划出下面的诗词的朗读节奏。(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2.“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中的两个典故,分别用来表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历来受到人们的赞赏,你怎样理解这两句诗?

4.这首诗情感浓郁,但前后基调不同,前四句,后四句。(九)《赤壁》

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首诗前两句写兴感之由,后两句发议论感慨。

B. “前朝”指的是“三国时期”。

C. 这里“二乔”的命运形象代表了东吴的命运。

D.这首诗热情歌颂了“周郎”在赤壁之战中的丰功伟绩。

(十)《己亥杂诗》

1.用“∕”划出下面诗词的朗读节奏。(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2.“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3.“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是这首诗的精华所在。请自选一个角度(或语言,或诗意,或情感,或哲理)写一段鉴赏性文字。(40字以内)

4.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是诗人辞官归乡路上根据见闻感受写的组诗中的一首。

B.首句极力渲染了诗人辞别京师返乡时无边的离愁别绪。

C.“落红”即落花,诗人以“落红”自喻,咏物抒情。

D.诗人含蓄地表达了对社会、对生活的厌倦之情。

九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

九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 望江南[唐] 温庭筠 [诗中言志]表现了思妇不见归舟的惆怅之情。 [名句赏析] 1、赏析“独倚望江楼”的“独”:“独”字表现了女子的孤寂寥落之情。 2、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蘋洲:这两句写景抒情,生动含蓄地刻画了思妇对爱人刻骨铭心的思念之情。“过尽千帆”可见思妇望江时间之长。“皆不是”三个字包含了多少情思。斜晖脉脉水悠悠:即景抒情,表面写水,实际上暗示望穿秋水的眼神——那每天不知疲倦的注目的眼神(意境)。这两句诗以拟人手法写斜晖﹑流水含情脉脉的样子,生动,形象,肠断白蘋洲:生动含蓄地刻画了思妇盼望之切,相思之苦,忧愁之深。 渔家傲秋思[宋] 范仲淹 [诗中言志]表达了边疆将士决心抵御敌人、保卫家园的英雄气概和爱国情怀,也反映了他们思念家乡的凄苦心情。 [名句赏析] 1、词的上片以白描的手法勾勒了一幅塞外边关图。首句点名季节,并用“异”字统领全文,又从三个方面分别叙述:一是大雁南飞,二是边声四起,三是孤城落日,渲染了边塞的荒漠的悲凉,也暗示了将士们的思乡之情。 2、词的下片着重抒情,“浊酒一杯家万里”表现深深的思乡之情。“羌管悠悠霜满地”使思乡之情绵绵深沉。意境分析:深夜,所见的是严霜在地,所听的是悠悠不断的羌笛声,越发的思念家乡无法入睡。“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 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重重叠叠的山峦犹如道道屏障。斜阳西沉,烟雾弥漫,在这千山万壑之中,一座孤城,伶仃而立,城门紧闭。描绘出边塞苍凉肃瑟的景色,抒发慷慨悲壮的情怀。 4、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燕然未勒”指边患未平,功业未成。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的思乡报国之情。 5、“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中为什么戍边将士彻夜无眠、头生白发?答:爱国激情,浓重乡思。 江城子密州出猎[宋] 苏轼 [诗中言志]通过太守出猎场面的描写,表现了作者渴望亲临战场、卫国杀敌、建立功业的豪情壮志。 [名句赏析] 1、赏析“千骑卷平冈”的“卷”:“卷”字极言行走之快,可见出猎者情绪高昂,精神抖擞。 亲射虎,看孙郎:作者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射虎,运用典故,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狂气。 2、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里作者是以魏尚自喻,表达作者希望朝廷能像派冯唐赦魏尚那样重新重用自己;“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射天狼”,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 3、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运用典故,表达了作者要报效国家,抵抗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

九年级语文题库 九年级古诗词阅读练习

古诗词阅读练习 对这十首古诗词的要求是: 1.理解词义和句意。 2.划分朗读节奏。 3.欣赏词语和句子。 4.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5.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十首古诗词典型试题: (1)《望岳》 1.用“∕”划出下面的诗词的朗读节奏。(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 ①决眦入归鸟眦:②一览众山小小: 3.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4.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作赏析 5.选出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此句写近望所见,未了,有绵绵不尽之意。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秀美,是虚写,下句写泰山的高大,是实写。 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富有哲理,表达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2)《钱塘湖春行》 1.这首诗以_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西湖________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第______句和第______句是颔联,______联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 2.用“∕”划出下面诗词的朗读节奏。(每句只能划分三次)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暖树: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不足: 4.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 5.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 6.概括这首诗的主旨。

7.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七言律诗。它描绘了刚刚披上春装的西湖生意盎然的景色,抒写了作者对西湖美好春光的喜爱。 B.三、四句中,诗人抓住了“争”、“啄”这两个极具表现力的词语,勾画、渲染了一幅早莺争向暖树、新燕啄泥衔草的动态画面。 C.五、六两句,作者看到的是一派繁花盛开、花团锦簇的美丽景象,而浅浅的小草,翠绿如茵,刚刚能将马蹄埋没。 D.结尾处写诗人来到绿树成荫的白沙堤上,这里的景色美不胜收,让人久久不忍离去,他不禁发出“最爱”这样的赞叹。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 1.写出这首诗中押韵的字。 2.诗中写“杨花”的作用是什么? 3.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句写景。“杨花落尽子规啼”,杨花飘零,子规啼叫。诗人撷取这两种景物加以描写,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 B.这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同情和关切。 C.这首诗想像丰富而奇特。 D. 因为李白和王昌龄一样,都是不得志,所以说是“愁心”。 (四)《使至塞上》 1.用“∕”划出下面诗词的朗读节奏。(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2.“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五)江城子密州出猎 1.用“∕”划出下面诗词的朗读节奏。(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会挽雕弓如满月 2.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 ①老夫聊发少年狂聊: ②会挽雕弓如满月会: 3.这首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有人认为这首词的词眼为“狂”字,你是否同意?试作简要赏析。 5.对这首词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九年级语文阅读理解答题技巧

九年级语文现代文阅读解题方法归类 ■一、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说明、议论 ■二、表现手法:象征、对比、烘托、设置悬念、前后呼应、欲扬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 情、联想、想象、衬托(正衬、反衬) ■三、修辞手法:比喻、拟人、夸张、排比、对偶、引用、设问、反问、反复、互文、对比、 借代、反语 四、记叙文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五、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六、描写角度:正面描写、侧面描写 ■七、描写人物的方法:语言、动作、神态、心理、外貌 八、描写景物的角度:视觉、听觉、味觉、触觉 ■九、描写景物的方法:动静结合(以动写静)、概括与具体相结合、由远到近(或由近到远) 十、描写(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间接) 十一、叙述方式:概括叙述、细节描写 ■十二、说明顺序: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十三、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打比方、作比较、下定义、分类别、作诠释、摹状貌、 引用 十四、小说情节四部分: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十五、小说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节、具体环境 十六、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社会环境 ■十七、议论文三要素:论点、论据、论证 ■十八、论据分类为:事实论据、道理论据 ■十九、论证方法:举例(或事实)论证、道理论证(有时也叫引用论证)、对比(或正反对比)论证、比喻论证 二十、论证方式:立论、驳论(可反驳论点、论据、论证) 二十一、议论文的文章的结构:总分总、总分、分总;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递进式 二十二、引号的作用:引用;强调;特定称谓;否定、讽刺、反语 二十三、破折号用法:提示、注释、总结、递进、话题转换、插说。 二十四、其她: ■(一)某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1、文首:开篇点题;渲染气氛(记叙文、小说),埋下伏笔(记叙文、小说),设置悬念(小说),为下文作辅垫;总领下文; 2、文中:承上启下;总领下文;总结上文; 3、文末:点明中心(记叙文、小说);深化主题(记叙文、小说);照应开头(议论文、记叙文、小说) ■(二)修辞手法的作用: (1)它本身的作用;(2)结合句子语境。 1、比喻、拟人:生动形象; 答题格式: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对象+特性。 2、排比:有气势、加强语气、一气呵成等;

中小学语文古诗词鉴赏答题模板

中小学语文古诗词阅读万能答题模板 修辞手法 1.本诗在表达感情时主要运用了什么修辞(表现)手法?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2.诗的第X句/X联运用了什么表现(修辞)手法?有何作用?试结合全诗作简要赏析。 ①先答出具体运用的某修辞手法, ②再答该修辞的作用术语+诗句内容, ③最后点出运用该修辞所表达的诗人的情感。 本诗(或第X句或第X联)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该修辞的作用术语)地写出了…(诗句解说),表达了诗人…的情感。 【公式】表现手法赏析的表述:具体手法+作用术语+诗句内容+表达情感 描写手法 1.这首诗的细节描写很成功,试结合诗句作简要简要析。

2.这首诗在景物描写上有何特色和作用? 3.这首诗在描写方面有何特色? ①先找准描写的特色(细节描写、白描、正面与侧面描写;景物描写的特色还须考虑动静、虚实、上下、远近、高低等顺序); ②后相关诗句简要解说; ③再作用分析 (1)本诗在描写上成功地运用了…描写,写出了…(诗句解说),烘托了诗人…的感情。 (2)本诗在景物描写上的特色是…,这样的描写使景物…(答作用,如动静结合,虚实相生),同时渲染了…的气氛,表达出诗人…的感情。【公式】同上 抒情方式 1.诗歌在抒情方式上有何特点?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 2.这首诗诗人是怎样抒发感情的?请结合诗句作简要赏析。3.第X句值得玩味,请从情与景的角度作简要赏析。

①先确定诗是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若是间抒,则再确定具体又是哪一种; ②后结合诗句简要解说所写内容和所抒感情; ③最后点明这种抒情方式的作用,要用到术语,如含蓄蕴藉、淋漓尽致等。 这首诗运用了…的抒情方式,全诗主要写了…(内容),抒发了…的感情,这种方式使诗人情感的抒发显得…(用术语) 【公式】抒发情感的理解的表述:通过什么(表达技巧[间接考查点])+抒发(寄寓、揭露)什么感情。 【说明】此公式是对未知情感的分析。 思想感情 1.本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2.这首诗的主旨是什么? ①先感悟这首诗是乐诗还是哀诗;

2020年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

2020年最新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古诗词鉴赏 《渔家傲.秋思》范仲淹 1、上阕中塞下风景“异”在哪里?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异”在 (1)秋天边塞的大雁过早飞向衡阳,且毫无稍事逗留之意。实际上写塞下极寒,与家乡吴 地大不相同。 (2)风吼马嘶同不断起伏的号角声混杂,构成塞下特异的“边声”也是中原所没有的。坐 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当暮霭生成、夕阳西下时,便紧闭城门,和内地城市华灯初上时的景象迥然不同。 表达了词人思念家乡、渴望建立军功的思想感情,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 2、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边塞秋色,下阕写思乡之情,笔力雄健,感情沉郁。 3、“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 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表现了边塞的悲凉。 4、“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 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 5、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 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 6、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限2个字)。 雁去。 7、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 a、慨叹功业未立; b、思念家乡。其它如“壮志难酬、有家难归”、“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之类的意思也得全分 (7)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1分) 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 (8)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2分) 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 9、“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此句形象描绘了坐 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2分)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 10、“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此时此刻,驻守在边关重镇、满怀乡愁的将士们个个难以入睡,将军整日操劳,白发染白 了双鬓;久征在外的士兵们艰苦异常,止不住悄悄地流泪。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 国的情怀 11、(1)一个“”字,概括了塞外景色的总体特征;“,”概括描写了边地荒凉冷落的景色。 (1)异;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12、请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作一简要分析。 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尚未达到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课外古诗文阅读训练题

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中考古诗文阅读训练题 一、阅读下列古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一)途经秦始皇墓(唐)许浑 龙盘虎踞树层层,势入浮云亦是崩。 一种青山秋草里,路人唯拜汉文陵 1、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有误的是() A.这是一首怀古咏史诗,抒发了诗人途径秦始皇墓时的感想。 B.一、二句先写秦始皇墓气势宏大如生前煊赫声势,后写其覆灭迅速,两者形成讽刺性鲜明对比。 C.三、四句写汉文陵普普通通而普通人纷纷拜祭,表现对汉文帝谦和、仁爱和俭朴的敬仰。 D.诗中的“崩”既指秦始皇已死,又指秦王朝迅速灭亡,还指秦始皇墓因年代久远已经崩塌。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有误的一项() A.这首诗主要采用对比手法,通过对比抒发诗人情感。 B.诗歌后两句笔锋突转,诗作旋即别开生面,令人称绝。 C.全诗感情激烈,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 D.全诗语言犀利,用词准确,在浓墨重彩的笔触中显示出厚重的力量。 (二)北山(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 北山输绿涨横陂,直堑回塘滟滟时。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细数落花因坐久,缓寻芳草得归迟。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注释】排闼:把门挤开直撞进来。 3、下列对两首诗中语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北山》中一、二句写春天来了,绿水涨满湖河及水塘,让人感到春水盈盈,春意浓浓。 B.《北山》中三、四句,叙述诗人因长时间欣赏落花及芳草以致回去得太晚。C.《书湖阴先生壁》中一、二句写自然环境,点明湖阴先生住处的清雅幽静。D.《书湖阴先生壁》中三、四句写碧绿的水环绕着田地,高山也急迫地把绿色送给人们看。 4、下列对两首诗的艺术特色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北山》一诗意境宁静明丽,表现诗人对美好大自然的热爱。 B.《书湖阴先生壁》诗歌格调新鲜活泼,表现了春天山水风光带给人的美好享受。C.两首诗都运用拟人手法,把自然景物状写得生动可爱。 D.两首诗都写景抒情,将生动的描写和热烈的抒情、议论有机融合在一起。 (三)恨别(杜甫) 洛城一别四千里,胡骑长驱五六年。 草木变衰行剑外,兵戈阻绝老江边。 思家步月清宵立,忆弟看云白日眠。 闻道河阳近乘胜,司徒急为破幽燕。 5、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不正确的是() A.首联领起“恨别”,“四千里”写了战乱之久,“五六年”写了离家之远。B.颔联中“草木变衰”写出了草木的盛衰变易,与下一句“老”相呼应,暗比自己的飘零憔悴。 C.颈联通过宵立昼眠,忧而反常的生活细节描写,曲折地表达了诗人思家忆弟

九年级语文记叙文阅读专项练习(含答案)

初中阅读练习——记叙文(九年级一)

(二) 掌心化雪 ①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 ②她丑得名副其实,肤黑牙突,大嘴暴睛,神情怪异,好像还没发育好的类人猿,又像《西游记》里被孙悟空打死的那个鲇鱼怪。爸爸妈妈都不喜欢她,有了好吃的好玩的,也只给她漂亮的妹妹。她从来都生活在被忽略的角落。 ③在学校,丑女孩更是倍受歧视,坐在最后面,守着孤独的世界。有一回,班里最靓的女生和她在狭窄的走廊遇上,一脸鄙夷,小心翼翼地挨着墙走,生怕被她碰着,哪怕是衣角。丑女孩满怀愤懑,又无处诉说,回家躺在黑暗里咬牙切齿,酝酿复仇——她要买瓶硫酸,送给同班的靓女;甚至妹妹也要“变丑”,逼着父母学会一视同仁。 ④不是没有犹豫。她一直善良,碰见走失的猫狗都会照顾。于是,她蒙着纱巾,遮盖住丑陋的面孔,去见中科院心理研究所的老师。哪怕对方有丁点厌恶,都足以把她推下悬崖。 ⑤老师眼神明净,声音柔和,鼓励她解下纱巾。她踌躇地照做了。老师微笑着起身,走过来,轻轻拥抱住她。那一刻,陌生温暖的怀抱,化解了她身上的戾气,让她莫名落泪。从此,丑女孩一改阴郁仇视的眼神,微笑的她最终被父母、同学接受。 ⑥只需一个拥抱,就能改变一个人的一个小时、一天、一个月,乃至一生。 ⑦平凡的我们,都需要这样的爱,相互鼓舞慰藉。 ⑧记得有一次,我去医院看眼睛,被点了药水之后,刚才熟悉的世界陡然陷入黑暗。身外一片人声扰攘,脚步杂乱,我却战战兢兢不敢举步,恍惚只觉面前横亘万丈深渊。幸好有只手伸过来,轻轻把我送到长椅上坐定。这只陌生的手让我渐渐安心,心情坦然。 ⑨我的先生只是市井小人物,但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的精神,深入骨髓。他每月工资少得可怜,从不

九年级古诗词赏析复习

天目初中九年级古诗词鉴赏复习 一鹭图(刘羽) 芳草垂杨荫碧流,雪衣公子立芳洲。 一生清意无人识,独向斜阳叹白头。 1.诗中“雪衣公子”是什么?根据诗歌的意境说说“清意”指什么。 答:“雪衣公子”是白鹭。“清意”指清高、高洁的志向。 2.这首诗歌托物言志,说说作者借这个形象抒发了什么情感。 答:本诗以“芳草”“垂杨”“碧流”组合成一幅春意盎然的图画,有声有色,动静结合,以优美的背景烘托(或从正面衬托)白鹭美好的形象。后两句又以“无人识”,尤其是末句的“独”“叹”二字直抒作者以白鹭自况,心存高洁而无人理解的愁苦之情。 夕阳楼 李商隐 花明柳暗绕天愁,上尽重城更上楼。 欲问孤鸿向何处,不知身世自悠悠。 1.“花明柳暗绕天愁”一句运用了什么手法?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 答:这句诗运用反衬(衬托、对比)的手法。以花明柳暗的春色反衬自己的一腔哀愁,表达了一种愁苦之情。 2.诗中的“孤鸿”这一形象表达了作者的什么心情?请简要分析。 答:以“孤鸿”喻自己,以“孤鸿”的形单影只表达自己的孤独寂寞;以“孤鸿”的不知身世喻自己前程未卜。 绝句漫兴九首(其一) 杜甫 眼见客愁愁不醒,无赖春色到江亭。 即遣花开深造次,便教莺语太丁宁。 【注】深造次,即太轻率;丁宁,同“叮咛”。 1.诗中哪二字是全诗之纲,概括地说明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答:“客愁”,表达了诗人饱受乱离、客居他乡郁闷忧愁的心情。 2.此诗在情与景的表现方面与《春望》中“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句有异曲同工之妙,试作简要分析。 答:本诗中花开莺啼本是春天美景,但客愁在心的诗人见花开则深感其“造次”,闻莺啼则嫌其过于“丁宁”。“感时”二句中,诗人感伤时乱,怅恨离别,却特意描写花开鸟鸣的乐景。二处通过“乐景写哀情”的反衬手法,都达到增加烦恼忧愁的艺术效果,确有异曲同工之妙。 晚春韩愈 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

2020年九年级语文专项练习—古诗词阅读练习

2020年九年级语文专项训练 古诗词阅读练习 对这十首古诗词的要求是: 1.理解词义和句意。 2.划分朗读节奏。 3.欣赏词语和句子。 4.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5.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十首古诗词典型试题: (1)《望岳》 1.用“∕”划出下面的诗词的朗读节奏。(每句只能划分两次)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2.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 ①决眦入归鸟眦:②一览众山小小: 3.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4.对"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作赏析 5.选出对诗句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此句写近望所见,未了,有绵绵不尽之意。 B、“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上句写泰山秀美,是虚写,下句写泰山的高大,是实写。 C、"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写的是实景,乃细望所见。 D、"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富有哲理,表达作者不怕困难,俯视一切的雄心壮志。 (2)《钱塘湖春行》 1.这首诗以_________为线索,描写了西湖________的明媚风光,抒发了诗人________的感情。第______句和第______句是颔联,______联运用了________的修辞手法。2.用“∕”划出下面诗词的朗读节奏。(每句只能划分三次)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3.解释下面句中加着重号词的意思。 ①几处早莺争暖树暖树: ②最爱湖东行不足不足: 4.找出诗中体现初春特点的词语(任选两个),并加以品析。 5.这首诗的第二联和第三联分别从怎样的角度描写钱塘湖初春景色?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不求甚解》阅读训练(含答案)

阅读训练 一. 学校积极参加“书香校园”系列活动。下面是“经典阅读”活动的倡议书,请阅读后认真完成第(1) — (3) 题。 ①人生的高度取决于阅读积淀的厚度。②与书籍相伴的人生.一定有生机,有价值;书香飘溢的校园,一定有活力,有内涵。③今年,我校的“书香校园”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被评为全市“书香校园”示范学校。④为了进一步引导全校师生吸收经典著作的营养,提升人生境界为宗旨,学校决定开展“经典阅读”活动。 本期“经典阅读”活动推荐的名著是:《童年》(高尔基)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 、《名人传》(罗曼?罗兰) 、《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 。 阅读经典吧,经典著作会像雨露一样,滋润你干渴的心田,绽放你理想的花朵;。 1. 标序号的四句话有两个病句,请找出并提出修改意见(不必抄录原句) 。 第句,修改意见: 第句,修改意见: 2. 仿照画线部分补写语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要求:语意连贯,结构基本相同,修辞手法一致。 3.为配合“经典阅读”活动的开展,校刊《萌芽》将开辟专栏绍这四部名著,请为 二.阅读《善读可医愚》,完成以下问题。 ①关于读书的话题,前人已讲过许多。几乎人人都能讲出一套为什么要读书的道理。近来又出现一种的“读书无用论”,说什么“打开互联网,能知天下事,还看什么书?”诚然,互联网可以给人很多信息和知识,也可以达到实用的目的。但我认为不能全代替读书。为什么要读书?我想起了我国汉代大学者刘向的一句话。他说:“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我认为,这话切中要害,颇有深意。刘向是位大学者,也是位大编辑家。他是汉高祖刘邦的弟弟刘交的四世孙。他一辈子的主要工作是当编辑,读书。应该说,刘向读了很多书,对读书的意义和作用有深刻领悟,他关于读书的警语是有很

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赏析

人教版初中语文必背古诗词赏析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七年级上册】 观沧海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汉献帝建安十二年(207)八月,曹操大破盘踞在我国东北部的乌桓族及袁绍的残余势力,统一了北方;九月,在归途中经过碣石山,写下了这首诗 汉代乐府诗一般无标题,《观沧海》这个题目是后人加的乐府诗原来是可以歌唱的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诗的正文可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两句)交代观海的地点,这是继承《诗经》中直陈其事的写法,显得很质朴 第二层(“水何澹澹”至“洪波涌起”)描写海水和山岛海水荡漾,是动态;山岛耸立,是静态,相互映衬,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和威严;再写草木,仍然是静态,次及“洪波”,又回到动态,显示了大海的惊人力量和宏伟气象这一层全是写实景 第三层(最后四行)借助奇特的想像来表现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这写的是虚景即诗人的主观感受,是从两个“若”字看出来的 这首诗的基调是苍凉慷慨,历来被视为“建安风骨”的代表作 1、“澹澹”是形容水波动荡的样子,“竦峙”是写山岛巍然屹立的形象“丛生”、“丰茂”给人以生机蓬勃的感受 2、“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的意思是( B ) A 日月星辰好像在沧海中运行 B 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 C日月星辰好像从沧海中升起,最后又落入沧海 3、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观”字统领全篇的写景写景的十句中,前六句是实写,后四句是虚写,其中总写沧海全景的诗句是“水何澹澹,山岛竦峙”;分写部分,先写岛上的树木百草,次写海面上的秋风洪波,最后写天空中日月星辰诗中将“大海”称为“沧海”,是因为海水呈青苍色 4、这首诗的主旨是通过勾画大海的壮观景色,抒发诗人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次北固山下王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失,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古时交通不发达,流落外乡或在外任职的人久不得归,自然会产生故园之思,因此乡愁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主题这首诗就是写乡愁的作者王湾,生卒年不详,只知道他是洛阳人,先天元年(712)中了进士,以后曾往来于吴、楚间,不得归家,故有此作。 开头两句点题“青山”当指北固山,在镇江之北,面临长江,三面环水诗人此刻在船上,“客路”即驿道,既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到的,可见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他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平”“阔”“正”“悬”四字炼得好:“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有悬空的态势“潮平”一语,又是为颈联中“江春”一语作铺垫颈联既写景又点明了时令,“残夜”指夜将尽而未尽之际残夜而东方海日已升,旧年而江上已是春天──时间过得这么快,怎能不令人感慨系之!何况诗人离家日久,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旅食他乡,见到此景,情何以堪?由此他自然想到要借雁足来给他传递家书了全诗层层相因,浑然一体 1、对这首诗语句的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 ) A 题目中的“次”本是“停驻”之意,这里指“停宿”在北固山下的旅馆之内 B 首联中的“客路”指的是诗人要去的路,“青山”指的是题目中的北固山 C 颔联中“两岸阔”的“阔”是表现潮平之后的景象,随着春潮的起涨,放眼望去,江面似与岸平,舟中人的视野也因此而开阔 D 颈联透露出诗人是于岁暮腊残,连夜行舟的此联表现了江上行舟即将天亮的情景 2、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C ) A、诗歌以对偶句开头,既显工丽,又觉跳脱,先写“客路”后写“行舟”,那种人在江南、神驰故里的漂泊羇旅之情已流露于字里行间 B、第二联的“风正一帆悬”写得尤为精彩诗正是通过这一小景,呈现了平野开阔、大江泛舟、波平浪静等大景 C、第三联写得妙绝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显露春意两句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无比喜悦之情,令人想像到诗人已被江南的美景所陶醉了 D、尾联写诗人正放舟于绿水之上,正向着青山之外的绿水进发,看到北归的大雁正掠过晴空,想托雁儿捎信给在洛阳的家人,诉说自己内心深处的乡愁 3、品读全诗,发挥联想和想象,描绘第二联所展现的画面 示例:江水浩淼,春潮涌涨,放眼望去,江岸齐平顺和的江风中,一叶白帆端端直直地高悬在广阔无边的江天上 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赏析整理

九年级下册课外古诗词赏析 1、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导读】 这首诗描写一位书生从军边塞,抵御外患的全过程。写战斗,激烈悲壮,有声有色;写感慨,情真意切,出自内心。行文明快流畅,风格刚健雄浑。 【注释】 1.从军行:为乐府《相和歌·平调曲》旧题,多写军旅生活。 2.西京:长安。 3.牙璋:古代发兵所用之兵符,分为两块,相合处呈牙状,朝廷和主帅各执其半。 4.凤阙:皇宫。汉建章宫的圆阙上有金凤,故以凤阙指皇宫。 5.龙城:汉代匈奴聚会祭天之处,此处指匈奴汇聚处。 6.凋:暗淡,模糊。 7.百夫长:一百个士兵的头目,泛指下级军官。 【译文】 报警的烽火传到了长安, 壮士的心怀哪能够平静。 调兵的符令刚出了宫门, 将军的骑士就直捣龙城。 雪搅昏天军旗褪了彩色, 风狂刮的声音裹着鼓声。 我宁作百夫长冲锋陷阵, 谁还耐守笔砚做个书生。 【作者简介】 初唐四杰之一。擅长五律,其边塞诗写得雄浑刚健,有《盈川集》。唐汝询曰:“此盈川抱才不遇而发愤于从军也,不平之感者,正以朝廷尊宠武臣,使穷深入,虽未免风雪之苦,而有茅士之封,是百夫之长胜吾辈矣。” 杨炯与王勃、卢照邻共同反对宫体诗风,主张“骨气”“刚健”的文风。他的诗也如“四杰”其他诗一样,在内容和艺术风格上以突破齐梁“宫体”诗风为特色,在诗歌发展史上起到承前启后的作用。他的诗篇不多,所写《从军行》等几首边塞诗,均表现出了雄健风格。 【赏析】 这首诗借用乐府旧题“从军行”,描写一个读书士子从军边塞、参加战斗的全过程。仅仅四十个字,既揭示出人物的心理活动,又渲染了环境气氛,笔力极其雄劲。 前两句写边报传来,激起了志士的爱国热情。诗人并不直接说明军情紧急,却说“烽火照西京”,通过“烽火”这一形象化的景物,把军情的紧急表现出来了。一个“照”字渲染了紧张气氛。“心中自不平”,是由烽火而引起的,国家兴亡,匹夫有责,他不愿再把青春年华消磨在笔砚之间。一个“自”字,表现了书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语文古诗词中考阅读

初中语文试卷 马鸣风萧萧 古诗词中考阅读 一、《关雎》 1.作者作品介绍 1)《诗经》我国最早的一部总集。收集了约500年间的诗歌,共篇,也称“”。原称“诗”,汉代始称 《诗经》,儒家经典之一,编定者相传是——孔子。《诗经》六义: 。汉武帝将称为五经。 2)《关雎》选自,是“周南”里的第一首诗,也是《诗经》的第一篇。 2. 理解词义和句义 1)词义关关洲窈窕 淑好逑荇菜流 寤寐寤寐思服 友辗转芼乐 2)成语①窈窕淑女 ②求之不得 ③辗转反侧 3)句义①关关雎鸠 ②左右流之 ③琴瑟友之 ④钟鼓乐之 3.划分朗读节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参差/荇菜, 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求之/不得,寤寐/思服。 悠哉/悠哉,辗转/反侧。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 琴瑟/友之。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4.欣赏词语和句子

1)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开篇起兴,写鸠鸟和鸣,象征男女欢爱,又给诗歌染上了一层浓浓的欢乐氛围。“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统摄全文,写出河边偶遇,爱慕之情油然而生。 2)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描写求之不得彻夜不寐的状态,抒发强烈的相思之苦。 3)“琴瑟友之”“钟鼓乐之”——是写他寤寐求其实现的愿望,也就是他想像结婚时的热闹情景。体现了健康明朗的情调。 5.理解诗词的基本内容和作者所表达的情感 1)第一章:河边邂逅,一见钟情。第二章:写男子追求时日夜不安的苦闷和焦灼的心情。第三章:写男子对采荇菜的姑娘的深切思慕和美好愿望。 2)全文内容情感:写的是一男子对一女子的思念、追求过程,写他求之不得的痛苦和求而得之的喜悦。 6.体会诗词的语言和写法 1)这首诗抒发的情感健康明朗,生动质朴,率直而细腻,淳朴而自然。 2)着重于“叙事”,我们从诗中可以清晰地看到小伙子从爱上“窈窕淑女”到追求她,追求不到又在幻想中得到她这样一条线索。 3)“兴”的手法 4)运用重章叠句形式,深化意境,渲染气氛,强化感情,突出主题。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音乐感,形成了一种回环往复的美,带给人一种委婉而深长的韵味。 7、关雎《诗经》 译文:关关鸣叫的水鸟,栖居在河中沙洲。善良美丽的姑娘, 好男儿的好配偶。 长短不齐的荇菜, 在船左右两旁捞。善良美丽的姑娘,醒来做梦都想她。思念追求不可得,醒来做梦长相思。悠悠思念情意切,翻来覆去难入眠。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采。善良美丽的姑娘,弹琴鼓瑟亲近她。长短不齐的荇菜,姑娘左右去摘取。善良美丽的姑娘,敲钟击鼓取悦她。赏析:比兴手法,表现了古代青年对爱情婚姻的大胆执着追求,感情坦率、朴实。 二、《蒹葭》 1.作者作品介绍: 《蒹葭》选自,是一首爱情诗。 2.理解词义和句义 1)词义蒹葭苍苍伊人

九年级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及答案

九年级初中语文阅读理解专题训练及答案 一、现代文阅读 1.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①20世纪四十年代末,由于美国科学家发明了一种利用测量原子稳定能级之间跃迁的方式来计时的方法后,计时方式进入了所谓的“原子钟时代”。 ②原子钟的计时方式是采用测量一种稳定的原子能级之间的跃迁频率作为计时的方法。在1967年,国际度量衡大会决定采用原子钟来定义基本时间单位。到20世纪末,一方面通过进一步对原子钟的使用条件进行严格规定,另一方面通过技术改进,例如使用激光冷却和原子俘获,以及更精密的激光光谱技术,使原子钟的精确性有了更大的提高。这种精确的计时装置使时间的计量更加统一和准确,为科学技术研究、现代生产活动和人们的日常生活都带来了很大的方便,于是有人将之称为“时间魔盒”。 ③进入21世纪,科学家不但在原子钟的准确性方面继续努力,还在原子钟的微型化和节能化方面狠下功夫,使得新一代原子钟实现了芯片级的跃升,所需能量也大大降低,从而在稳定性和精密性方面再一次得到了极大的优化,并进入到了商业化推广阶段。 ④当前,原子钟在工作物质方面也开始多样化,不再限于铯元素。工作模式则分为光学原子钟和量子原子钟等多种不同的模式。原子钟甚至已经突破了单纯原子的界限,开始朝着原子核和单个离子特性测量的方向发展。特别重要的进展还在于,如今的原子钟________已作为一种精确的计时装置得到应用,________成为科学家研究宇宙天体乃至地形地貌等更广泛科学领域的新型探测工具。 ⑤我们已经知道时间并非绝对均匀的流逝过程,在不同的引力条件下时间流逝是有一定差异的。反映到原子钟的运行上,其时间快慢也由于引力场的作用而有所差异。但一般原子计时装置可能无法觉察到这种微小差异,只有超精密的原子钟才有可能探测到这个差异。基于这个思路,在目前更新一代原子钟技术的基础上,科学家开始通过探测其时间差异来研究不同宇宙天体的变化所引起的引力波现象。据英国《自然》杂志的报道,科学家也在利用便携式微型精密原子钟来测量山脉的高度,其原理也是基于山峰和谷底引力变化所导致的时间差异。 ⑥可以预见,随着原子钟技术的不断发展,一方面其为更广阔的科学技术领域,例如宇宙天体、人造卫星、地形地貌、半导体芯片等的研究应用创造新的机会,另一方面也将普及到更广泛的生产和生活领域,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更多的便利。 (1)①请用比喻的修辞为本文拟写一个恰当的标题,要求题目中包含本文的说明对象。________ ②从全文看,本文依次介绍了原子钟的发明、特点、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第②段划线句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说明了技术改进的方式和作用。 B. 直到21世纪,新一代原子钟实现了芯片级的跃升,才使得原子钟在精确性方面有了极大的提高。 C. 第⑤段援引英国《自然》的报道,说明了原子钟在科研上的应用原理。 D. 在原子钟的运行上,其时间快慢也由于引力场的作用而有所差异。但只有超精密的原子

语文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古诗词赏析

古诗词赏析专项训练 教学目标: 1.了解考试常见题型。 2.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和技巧,提高诗歌的鉴赏能力。 分析考试说明 在诵读古诗词基础上,对古诗词有赏析能力,主要考查分析古诗词的所蕴含的意境、情感、哲理、思想内容等,品味古诗词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近三年试卷出现的试题 古诗赏析题: 2014年(4分):《春望》(1)“深”字的妙处。(2)对尾联诗人形象作简要赏析。 2015年(4分,结合综合性学习考查)《行路难》(1)“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妙处。(2)作者的感情。 2016年(4分)《望岳》(1)展开想象,描绘”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所展现的景象。 (2)“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 明确:“深”字写出了虽然春天已降临长安城,然而眼前乱草丛生的景色,令人满目凄然,痛切地传达了诗人忧国伤时的感情。(2分) 尾联描绘了一个头发花白,稀疏到“不胜簪”地步的诗人形象,透过这一形象,可以想见其内心的凄怆、悲凉,其苍老之态是忧国、伤时、思家所致。(意近即可)(2分 (1)诗人运用典故,委婉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从政仍有所期待。(意近即可得2分) (2)本诗抒发了诗人怀才不遇的情怀,在悲愤中不乏豪迈气概,在失意中仍怀有希望。 大自然对泰山神奇秀丽的景致情有独钟,山是如此巍峨,山前山后仿佛被从中割断一般,云霞明灭一昏一暗,形成截然不同的景象。 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方法,写细望泰山。见山中云气层出不穷,故心胸为之荡漾;因长时间目不转睛地望着,故感到眼眶有似决裂。

一、题型归纳 1.寻找意象题。 2.描绘画面题。 3.赏析字句题。 4.体会情感题。 5.表达技巧题。 二、解题方法与规范 1.寻找意象题 第一步:找名词,意象以名词形式出现。 第二步:名词应体现作者思想感情。 典型考题 (寻找意象类)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3分) 这首诗写了早春时节的哪些景物? 春雨(小雨)、春草(小草) 2.描绘画面题 答题要点:要正确理解诗词,抓住诗词中的主要景物;借助联想与想象,在忠实于诗词原意的基础上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以丰富画面的境界。 格式:抓主要景物+想象与联想(画面)+优美表达 典型考题 (描绘画面类) 请描绘出诗句:“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展现的景象?山脚下兰草嫩芽浸在小溪里,松林间沙路干净得没有泥,傍晚细雨中传来布谷鸟阵阵啼叫声。

【精品初中语文试卷】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北京市各区九年级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 古诗文阅读+答案

北京市各区2020届初三期末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古诗阅读) 2020东城期末 (二)阅读《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完成10-11题。(共4分)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10.古人认为:“诗者,吟咏情性也。”意思是诗歌创作要抒发作者的思想感情。刘禹锡的这首诗,颔联就借典故,既表达了他对故人的怀念之情,又抒发了他对_①的感慨;尾联则点明酬答之意,既表达了他对友人关怀的感谢,也体现了他②的精神。(2 分) 11.白居易在《刘白唱和集解》中称赞“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这-联“神妙”。请简析这一联诗句好在哪里。(2 分) 答: 10.【答案】①岁月流逝,人事变迁②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解析】本题为赏析填空题。诗中所表达情感较复杂,综合全诗可以看出,诗歌的基调从低沉愤懑到高昂乐观,前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颔联借“闻笛赋”这个典故映射出作者对当时统治者迫害旧友的不满,也流露出对旧友的不尽思念,抒发了对岁月流逝、人事变迁的感叹。尾联点明了酬赠的题意,既是对友人关怀的酬谢,也是和友人共勉,表现了诗人坚定的意志和乐观的精神。结合以上诗句赏析同学们便可得出结论。 11.【答案】①哲理方面:借用自然景物的变化暗示社会的发展,蕴含着深刻的哲理。意思是说,个人的沉沦算不了什么,社会总是要向前发展的,未来肯定会比现在好。②情感方面:情感由先前的伤感低沉转变为慷慨激昂,表现了乐观的精神。 【解析】本题为诗句赏析题,可以从诗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景、情、理相结合的角度来评析。结合诗句具体内容与本诗的表现手法等作答,言之有理即可。 2020西城期末 2020海淀期末 1 / 8

九年级语文阅读计划

九年级语文阅读计划 为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学生读书的兴趣,让每一个学生都想读书、爱读书、会读书,养成热爱书籍,博览群书的好习惯,以便陶冶情操,获取真知,树立理想,形成良好的校园文化,营造书香校园,特制订文学名著阅读计划如下: 一、活动目的: 1.让学生养成“爱读书、会读书、读好书”的好习惯,引导学生达到从“阅读”到“悦读”的境界,引导学生书香相伴成长。 2.开辟语文学习的更广阔的天地,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构建有特色的书香校园文化,构建最理想的成长文化生态。 3.引导学生积累知识、培养语感,促进其语文素养的全面提高。 二、必读阅读任务 1、九年级课外xx背诵 2、根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实际,参照语文版教材中“名著引读”评介的书目,遵循经典、循序渐进和课内外结合的原则,九年级特选定课外名著书目如下:《水浒传》、《傅雷家书》、《培根随笔》(上述书目要求全体学生按时按量共同阅读,教师进行统一的指导和评价。 3、课外阅读推荐书目: (一)杂志: 《读者》、《杂文选刊》、《小小说》、《视野》、《中华散文》、《意林》、《青年文摘》、《短篇小说》、《诗刊》、《散文诗》(二)书籍: A.散文类 毕淑敏散文(备一本)

1.《异乡的天籁》(赵丽宏)2.《两代人的热爱》(华姿)3.《雅舍小品》(梁实秋)4.《林清玄散文》(林清玄)5.《文化苦旅》(余秋雨)6.《守望的距离—周国平散文集》(周国平) 7.《墉精品书坊——花季卷》(刘墉)8.《一个人的村庄》(刘亮程) 9.《人间草木》(汪曾祺)⒑《缘缘堂随笔》(丰子恺)B.小说类 1.《我们仨》(杨绛)2.《傅雷家书》(傅雷) 3.《老猫》(季羡林)4.《窦蔻的年华》(窦蔻) 5.《女生日记》(杨红樱)6.《我是农民》(贾平凹)7.《活着》(余华)8.《狼图腾》(姜戎) 9.《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10、《彼得潘》(杨玲玲)C.诗歌类 1.《普希金诗选》(普希金)2.《泰戈尔抒情诗选》(泰戈尔)3.《顾城诗集》(顾城) D、励志类 1.《目击中国100年》成勇2.《斯蒂芬霍金传》迈克尔怀特3.《品人录》易中天4.《假如给我三天光明——海伦凯勒自传》 5.《哈佛铜像前的故事》王周生6.《犹太名人读本》E.名著导读类 1.《爱的教育》亚米契斯2.《繁星》《春水》冰心3.《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马克吐温4.《童年》高尔基5.《家》巴金6.《昆虫记》法布尔7.《马克吐温中短篇小说选》8.《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法)雨果9.《契诃夫短篇小说选》10.《莫泊桑短篇小说选》11.《海底两万里》凡尔纳12.《麦田里的守望者》(美)塞林格13.《傅雷家书》傅雷14.《培根随笔》培根15.《欧·亨利短篇小说选》16.《简爱》夏洛蒂勃朗特 三、阅读要求 1.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阅读过程中,应适当在作品中对重点、难点、精彩语句作批注,还可将好句、好段或自己感兴趣的内容摘抄下来。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及答题技巧

初中语文古诗词鉴赏方法及答题技巧 古诗词鉴赏的技巧和答题步骤: 鉴赏四步法 一抓修辞 古诗词奖赏中的修辞,最多的当算比喻、拟人、用典、对比了。 1.比喻 为了表现所咏之物在某一方面的特征,以达到生动形象的目的。 答题格式:诗人运用比喻的修辞,把什么比作什么,生动形象的表现了什么在哪一方面的特征。 举例: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运用比喻的修辞,诗人把民族危亡比作“风中絮”,把个人的人生坎坷比作“雨打萍“,生动形象的表达了作者对民族危亡的忧虑及个人身世的感慨。

又如: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运用比喻的修辞,诗人以“病树、沉舟“自比,既生动形象的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又揭示了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深刻哲理。 2.用典 诗人运用典故,大都是为了表达自己的愿望,观点,或起作借古讽今的效果。 举例: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诗人运用典故,表达了自己渴望重用,为国建功立业的愿望。 又如: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诗人运用“闻笛赋“、”烂柯人“德的典故,表达了自己既有见到老朋友的欣喜,也有被贬久远的怨恨。 3.夸张 运用夸张的修辞,是为了突出表现事物在某一方面的突出特点。

举例: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孟浩然《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蒸“、“撼”突出表现了洞庭湖雾气蒸腾,波涛汹涌,声势浩大的特点。 又如: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杜甫《望岳》) 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一个“割“字,突出了泰山的高大雄伟、遮天蔽日的景象。 再如: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杜甫《春望》) 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诅咒,同时也由于安史之乱导致的诗人妻离子散,家书的宝贵,对家人的无限思念之情。 如: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李清照《武陵春·春晚》) 诗人运用夸张的修辞,化无形为有形,表达了诗人国破家亡,丈夫早逝的深重哀愁。 4.拟人 诗歌中的拟人修辞往往和作者的抒情相结合,传达诗人的情感,或触景生情,或寄情于景,以达到情景交融的目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