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山东城市高校分布表教学提纲

山东城市高校分布表教学提纲

山东城市高校分布表教学提纲
山东城市高校分布表教学提纲

高中地理教学大纲

高中地理教学大纲. 滁州四中高三地理教学复习体系 地理学是研究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理环境,以及人类与地理环境关系的一

门科学。这门科学力图阐明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分布规律、世界和中国的区域特征和区域差异,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地理学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地理课是高中学生必修和选修的课程。学习高中地理课程有助于学生观察和理解与人类发展有关的地理环境变化,为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为适应未来的生存和发展打下必要的基础。 教学目的 1.获得对终身发展有用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基础知识,了解当代中国国土整治和区域发展所面临的重要课题。 2.培养初步的地理技能、地理思维能力,以及地理探究能力;能够和与人合作,运用地理科学观念、知识和技能,对人类与环境之间的问题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适当评价。 3.有助于促进形成科学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以及可持续发展的观念;深化对国情、国力、国策的认识,增强爱国情感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积极参与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活动。 4.深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深厚感情,以及对社会的责任感。 课程安排 按照高中课程计划,高中地理必修课共三本教材,平均每周3课时,根据不同阶段调整。课程内容为关于地理环境的基础知识和人地关系;高中地理选修课,累计周4课时,课程内容为自然灾害。

教学目标和教学要求 必修课 教学目标 .了解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理环境的组成及其主要特征,理解地理环境各组成部1. 分之间的相互关系;了解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相应人文环境的形成和特点;了解人类活动与环境相互作用产生的重大问题,认识人类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重大意义及实施途径。 2.初步掌握必要的地理观察、学习、调查、运用图表和数据分析等基本方法和 技能;学会运用地理基本概念、原理分析评价地理问题 .增强环境意识和全球观念,树立科学的人口观、环境观、资源观和可持续展的观点 教学内 必修自然地理部 一、宇宙中的地 了解地球是太阳系中的一颗既普又特殊的行星。了解地球的宇宙境 理解地球上存在生命的原因 (一地球是宇宙中的一个天了解太阳能量的来源及其对地球重大影响(二)日地关 了解太阳黑子和耀斑对地球的影响.地球在太阳系中的位经纬网补充地球仪与经

旅游客源国概况课程教学大纲

《旅游客源国概况》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编号91425039 二、编写说明 《客源国概况》课程是为旅游管理专业三年级学生第一学期开设的一门学科选修课,是为学生大二后进一步学习其他学科(诸如旅游文化学,英美文化概况,世界遗产概论等课程开设的课程,共开一学期,36学时。本课程也是教学改革的主干课程之一,采用双语教学。考核方式采用考试。 三、课程性质学科选修课 四、教学目标 1、使学生对中国主要客源国的政治、经济、文化、民俗、旅游业以及地理、人文概况等有一个全面的、准确的认识和了解,并进而对世界旅游客源市场和中国海外旅游客源市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有一个较全面的认识,并能够基本掌握中国海外客源国的基本情况,以扩展学生的知识面。 2、培养和训练学生的理论思维和创新能力,为学习旅游文化学,英美概况,旅游市场营销以及其他旅游课程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3、为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学生在专业英语方面进一步深造和学习用英语开设的文化类专业课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教学主要内容 第一章世界旅游客源市场(1学时) 第一节世界旅游业概况(了解世界旅游业的发展情况) 第二节世界旅游区概况(了解世界六大旅游区旅游业的发展情况) 第三节世界旅游客源市场格局及发展前景(世界旅游业发展的特征)第二章中国旅游业和海外旅游市场(2 学时) 第一节中国旅游业概况(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概况及2020年中国将 成为世界旅游强国的原因) 第二节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现状(了解中国海外客源市场的发展状况 及发展前景) 第三章(共19 学时)亚太地区(1课时) 第一节日本(地理位置、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业及与中国的关 系)……4课时 第二节韩国(地理位置、政治、经济、文化、旅游业及与中 国的关系)4课时

中国历史地理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地理学》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历史学的一门基础必修课,主要讲授历史时期地理环境变迁,及环境与人类和人类社会的关系的科学,并培养学生尽全时空、人地互动的理念。 三、课程的教学指导思想 本课程以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指导,以尽全时空和人地互动为学科核心,从人地与时空角度研究中国历史发展的趋势,不仅为历史教学提供空间舞台的支持,而且在复原过去各个时间断面的空间分布演变规律基础上从唯物主义角度讨论历史现象的环境成因机理,为历史现象寻求原动的起始因素,对于我们深化中国历史的学习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课程的教学目的 本课程为历史系必修课,其它专业学生可以作为非学位课程选修。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较全面透彻地了解中国历史地理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方法,使学生对中国历史地理有用于世的作用有一个清晰化的认识,并能掌握一定程度的识图能力,并结合学生的考古学的知识,利用丰富的地理学、历史学的知识和方法,解决历史学和地理学学习中遇到的难题,撰写出一定程度的历史地理学专业的文章,达到历史学学士应具有的专业水平。 其教学的具体目标如下: (一)加强基础理论知识和原始材料的学习,要求对学科性质、归属有认识,了解主要的历史地理文献,特别是阅读部分古代地理文献。 (二)对历史自然地理的气候变化和人文地理中的政区沿革要重点掌握,然后对历史植被地理、历史经济地理和历史文化地理重点学习。 (三)对一些重要的历史地理名词要掌握。 四、课程的教学方法 以传统的教学方法为主,在实际讲授中归纳与演绎相结合,并以多媒体和网络为辅助教学手段。 五、课程内容 导言(2学时) 教学目的 本章主要学习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内容与方法,研究现状。通过教学,要求学生理解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了解历史地理学的研究内容、方法,认识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现状和研究意义。 教学重点和难点: 历史地理学的学科性质 现代历史地理学的尽全时空和人地互动观念 教学内容 一、现代历史地理学的性质、归属和学科发展问题 历史地理学学科性质问题的争论,中国历史地理学由传统历史地理学向现代

中国旅游地理教学大纲

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中国旅游地理》 适用专业:旅游管理执笔人:适用学期:审核人: 学时: 64 制(修)订时间: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课。本课程是旅游服务与管理专业、饭店服务与管理及旅游英语专业的一门主干专业基础课程。 (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旅游从业必备的中国旅游地理基础知识、技能;树立空间地域意识;形成旅游综合动态思维,培养旅游欣赏能力,为今后服务工作和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是旅游专业专业课程,也对旅游管理专业其他专业课程起辅助和补充的作用。 二、教学目的 本课程采取传统讲授及现代化教学方式来组织教学,运用多媒体等教学手段,培养学生成为掌握“大旅游”职业领域内的基础知识及具备一定学习基础知识能力的合格毕业生。 (一)素质(情感)目标 1、有较强的职业道德、职业素养和职业品质,包括爱岗敬业、积极进取、吃苦耐劳、服从分配、诚实守信; 2、能较好地与人沟通,有一定的社交能力和应变能力 3、有较强的集体荣誉感和团队合作意识; 4、有较强的安全意识,包括学习安全、工作安全和人身安全等; (二)知识目标 1、掌握中国旅游资源的概念及分类、中国旅游资源的类别及典型代表、各大旅游区核心旅游城市及经典旅游线路和重点旅游景区的旅游特征等知识;

2、了解旅游资源赏析、中国旅游客源地理、中国旅游交通与旅游路线、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环境保护、旅游信息与旅游地图、 中国旅游区划、自助旅游等知识; (三)能力目标 1、能正确阅读分析旅游资源分布图及旅游景区导游图; 2、能完成简单的旅游线路设计; 3、能对核心旅游景区进行简单旅游讲解;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教学项目 模块教学知识要求重点及难点知识和能力目标学时 第一章 中国旅游资源地理1、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背景 (自然地理背景、人文地理背景) 2、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多样性、差异性、广泛性和集中性、季节性、互补性、文化 性、悠远性、奇特性) 重点: 1、中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 理背景 2、中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 征 难点:无 考核方式:笔试 1、掌握我国旅游资源形成的地理 背景及我国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简答) 2、能运用所学旅游资源形成地理 背景知识分析相关案例,辨析旅游 资源形成的影响因素及形成背景, 培养和提高学生分析问题与解决问 题的能力;(案例分析) 3、应用“职业道德与企业理论”’ 的行业规范与标准,分析企业行为 的善恶,强化学生“职业道德素质”。 (案例分析) 第1周 (4课时)

山东历年高考考点分布(地理)

优秀学习资料欢迎下载 地理考点梳理表 从20XX年开始,山东省新课改已进行了9个年头,历经7次高考的考验。高考文综试题地理部分从最初的雏形到现在的成熟,并且初步形成了山东省高考地理试题的特色。每年新课程改革的理念都对高考地理试题有进一步的修正,但又具有很好的连贯性,对新课程背景下的高中教学也起到了很好的引领作用。现在把山东省近7年的高考试题按考点分布、试题变化特征等进行分析,以期在此基础上揭示一点高考地理命制的趋势、特点,为同学们有针对性的复习指明方向。 一、根据“核心考点年年考,非核心考点轮流考”的指导方针,把7年山东考试说明中必修部分的十大主干知识和47个考点进行重要性排序,选修地理只列了自然灾害与防治部分。必修地理 十大主干知识考点重要性统计(共47个考点) 1.宇宙中的地球核心考点:③考点: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从未涉及的考点:①考点: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地球是太阳系中一颗既普通又特殊的行星。②考点:太阳对地球的影响。 ④考点:地球的圈层结构及各圈层的主要特点 2.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核心考点:②考点: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包含初中地理地形图部分)。 ④考点: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分布、移动规律及其对气候的影响(包含初中地理的气候类型及成因)。⑤考点: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包括初中地理天气预报符号)。非核心考点:⑥考点:水循环的过程和主要环节,水循环的地理意义。③考点:大气受热过程。⑦考点:世界洋流分布规律,洋流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从未涉及的考点:①考点:地壳的物质循环 3.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核心考点:③考点: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非核心考点:②考点:地理环境各要素的相互作用,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从未涉及的考点:①考点:自然地理环境在地理环境形成和演变中的作用 4.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核心考点:③考点:自然资源对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意义。非核心考点:②考点:全球气候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从未涉及的考点:①考点: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④考点:自然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及危害(但在选做题自然灾害与防治中有) 5.人口与城市核心考点:①考点: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主要特点及地区分布。⑥考点:城市化的过程和特点,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非核心考点:②考点:人口迁移的主要原因。④考点:城市的空间结构及其形成原因(城市区位)⑤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从未涉及的考点:③考点: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⑦考点:地域文化对人口或城市的影响。 6.生产活动与地域联系核心考点:①考点:农业区位因素,主要农业地域类型的特点及其形成条件。②考点:工业区位因素,工业地域的形成条件与发展特点。非核心考点:③考点:农业或工业生产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④考点:生产活动中地域联系的重要性和主要方式。从未涉及的考点:⑤考点:交通运输方式和布局的变化对聚落空间形态、商业网点布局的影响。 7、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核心考点:②考点:人类所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虽没有直接呈现但贯穿在每年试题之中)。非核心考点:④考点:走可持续发展之路。从未涉及的考点:①考点:人地关系思想的历史演变。③考点: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8.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核心考点:②考点:比较不同区域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区域差异。非核心考点:①考点:区域的定义。③考点:比较区域不同发展阶段地理环境对人类生产、生活方式的影响。从未涉及的考点:无 9.区域可持续发展核心考点:③考点: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非核心考点:①考点:产业转移和资源跨区域调配对地理环境的影响。 ②考点:区域存在的环境与发展问题及其产生危害,以及有关的治理保护措施。④考点:区域农业生产条件、布局特点、问题及农业持续发展的方法与途径。⑤考点:区域能源、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的关系⑥考点:区域工业化和城市化的推进过程,产生的主要问题及解决措施。从未涉及的考点:无 10.地理信息技术的应用核心考点:①考点:遥感(RS)在资源普查、环境和灾害监测中的应用。非核心考点:②考点:全球定位系统(GPS)在定位导航中的应用。③考点:地理信息系统(GIS)在城市管理中的功能。④考点:数字地球的含义。从未涉及的考点:无 选修地理 选修5(自然灾害与防治)(4个主干知识8个考点) ⑴主干知识:主要自然灾害的类型与分布核心考点:无。非核心考点:①考点:自然灾害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从未涉及的考点:②考点:世界主要自然灾害带的分布

中国历史地理学教学大纲

西北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地理学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中国历史地理学》是面向历史系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该课旨在向学生讲解中国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及其成因,并向学生传授以地理思维模式解释历史问题的方法与视角。 (二)教学目的 使学生在了解中国历史时期的地理现象及其成因基础上,深刻认识人与自然之间的紧密联系,形成“尽全时空”与“人地互动”的思维模式,完善学生知识体系。 (三)教学内容 绪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基础知识;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中国历史时期的土壤与人类社会;中国历史时期的沙漠与沙漠化问题;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中国历史人口地理学;中国历史时期经济地理学; (四)教学时数 本课程共授课36学时。 (五)教学方式 本课程以教师讲授为主,学生讨论为辅;将教师讲授、学生讨论与论文写作有机结合。 二、本文 第1章绪论: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基础知识 教学要点: 中国历史地理学的基本知识点与基本理论 教学时数: 2学时 教学内容: 1.1 导论(1学时) 历史地理学的概念 历史地理学的相关理论 1.2 历史地理学重要典籍与研究动态(1学时) 历史地理学要籍。 历史地理学人物。 历史地理学的研究现状。 考核要求: 历史地理学的概念;历史地理学要籍与人物。 第2章中国近五千年来的气候变迁 教学要点: 中国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气候变化的规律;现代气候变迁的地理学解释 教学时数: 6学时 教学内容: 2.1 中国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3学时)

2.2 气候变化的规律。(2学时) 2.3 现代气候变迁的地理学解释。(1学时) 考核要求: 中国五千年来的气候变化概况;气候变化的规律 第3章中国历史时期的土壤与人类社会 教学要点: 土壤的成因与变迁;中国历史时期的土壤分类与社会发展 教学时数: 3学时 教学内容: 3.1 土壤的成因与变迁。(1学时) 3.2 中国历史时期的土壤分类与社会发展。(2学时) 考核要求: 土壤的形成;中国历史时期的土壤分类。 第4章中国历史时期的沙漠与沙漠化问题 ——以西北地区为主 教学要点: 中国沙漠的分布;中国历史时期沙漠及沙漠化的成因;中国历代治理沙漠的对策与现代启示教学时数; 7学时 教学内容: 4.1 中国沙漠的分布。(1学时) 4.2 中国历史时期沙漠及沙漠化的成因。(4学时) 4.3 中国历代治理沙漠的对策与现代启示。(2学时) 考核要求: 中国沙漠的分布;中国历史时期沙漠及沙漠化的成因。 第5章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 教学要点: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的原因及现代启示 教学时数: 7学时 教学内容: 5.1 中国历史政治地理学的相关原理与理论。(1学时) 5.2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1学时) 5.3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3学时) 5.4 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的原因。(2学时) 考核要求: 中国历代疆域变迁;中国历代行政区划变迁 第6章中国历史人口地理学 教学要点: 历代人口概况;影响中国历代人口数量及分布的原因;中国历代移民与文化 教学时数: 5学时

旅游地理学理论教学大纲

《旅游地理学》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旅游地理学 课程性质:专业选修课 适用范围: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 学时数: 52 其中实践学时:21 一、课程的定位与目标 《旅游地理学》是景区开发与管理专业的专业选修课,面向高职二年级上学期的学生开设。其目标在于奠定学生对作为一种空间现象的旅游产业及其影响的基本知识体系,同时培养学生用地理学的思维和方法分析旅游问题的能力,并为将来学习旅游市场学、旅游景区的开发与规划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旅游地理学》系统全面地反映当代国内外旅游地理学的基本理论、研究方法和最新成果。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旅游地理学的概念及学科性质;了解旅游客源地理,包括旅游者的概念、旅游产生的条件及其背景、旅游者的行为规律及旅游客流分布等;了解旅游资源产生的条件及各类资源的分布规律;对旅游规划开发、旅游环境容量、旅游资源保护、旅游交通和旅游线路设计有基本的认识和了解;了解旅游开发对环境、社会和经济的有利和负面影响。 旅游地理学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要求学生能走出课堂,深入旅游景区,灵活运用,加深对书本知识的理解;同时,该课程具有学科交叉性,要求学生知识面较宽,如对社会学、心理学、历史学、民族学、园林学、美学等都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三、教学方法及其要求 本课程的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课堂讨论及多媒体

手段进行教学。在教学过程中,为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课堂讲授时,引入相关案例讲授和分析,从分析的过程当中得出讲授时的相关结论。同时,考虑到课程教学内容多而课时相对较少的客观实际,就课程学习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讲授,而一般的内容以学生自学为主。 四、学习方法及其要求 课堂认真听讲,积极参与,作好笔记;课后复习,完成作业(复习思考题、课外作业);利用多媒体查阅资料,了解我国主要的旅游资源及开发利用现状。对和本课相关的内容进行实践,从实践中获得真正的价值意义的内容,学会举一反三,融会贯通。 五、课程内容改革 本课程教学知识容量大,涉及内容多,为能充分利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制作并使用旅游地理多媒体课件,发挥景观图片、声频、视频的直观效果,便于学生理解掌握。同时,为加强对书本知识的理解,结合本地旅游资源,到旅游景区去感受,全面掌握旅游地理知识。

初中地理教学大纲设计

初中地理教学大纲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掌握日常生活、生存发展和继续学习所需的地理知识,包括了解家乡、祖国和世界的地理概况,了解地理环境的变化状况,了解人类所面临的人口、资源、环境、发展等重大问题,知道协调人地关系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 2.使学生初步掌握观察地理图像和地理环境的基本方法,初步学会阅读和使用常用的地图,能够进行简单的地理观测和调查统计,能够绘制简易地图和运用适当手段获取地理信息。 3.使学生逐步发展对地理图像和地理事物的思维能力、想象能力和理解能力;逐步发展分析和解决一定地理问题的能力;通过地理实践活动,逐步发展实践能力、团结协作和社会交往能力,并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创新精神。 4.使学生初步形成地区差异观点、因地制宜观点、人地关系观点和可持续发展观点,初步具有全球意识和环境意识。增强对家乡和祖国的热爱,培养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观念,对国家和民族的命运具有责任感,增强对全球环境和资源的保护意识,尊重其他国家和民族的文化传统,对自然美和环境美具有一定的感受力、想象力、判断力和创造力,初步养成健康的情感、积极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和法制观念,并能够遵守社会主义道德准则和行为规。 二、教学容的确定和安排 (一)确定教学容的原则 1.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适应21世纪现代化建设需要的社会主义新人 教学容要体现国家教育方针,有利于提高国民素质,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同时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尊重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 2.以人地关系观点和可持续发展观点为核心,以人类活动与环境、资源和发展的协调为主线 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有着密切联系。这种联系深刻影响着人类的发展。因此,使学生深刻认识人地关系和可持续发展的重大意义,是中学地理课程的主要任务,也是中学地理教学容的核心。在组织地理教学容时,应当以人类活动与环境、资源和发展的协调为主线,着重阐明地理环境组成要素的相互作用和密切联系、地理环境的发展变化规律,以及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对立统一的辩证关系。 3.广度和深度要适当,要有一定的弹性 根据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课程计划的基本要求和初中学生的实际,考虑不同地区教育发展的差异,选择适当的教学容,力效。因此既要有统一要求,又要有学生和教师选择的余地,以适应不同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 4.体现基础性、综合性和实践性 关注学生的经验和兴趣,按照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达到的标准,确定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所必需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展现较为宽泛的科学和人文背景,加强知识的综合,加强教学容与学生现实生活的联系,创造学生自主学习和参与实践的条件,给学生的发展留有充足的时间和空间。 (二)教学容的组成和安排 初中地理教学容的安排,既要注意地理知识本身的科学性和系统性,又要符合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名称 1、中文名称:中国旅游地理 2、英文名称: 二、课程简介 该课程分四大部分。首先,揭示了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任务,叙述了旅游的产生与旅游业的发展历程,分析了中国旅游业的发展现状和前景,阐明了旅游业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其次,阐述了旅游资源的概念及主要类型,分述了各种不同类型旅游资源的特征,分布规律及与旅游的关系;第三,提出了旅游地理区划的一般原则与方法及中国旅游地理区划的对象和主要的旅游区,分析了各旅游经济区中旅游资源的地理分布规律和旅游线路的布局特点,我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发展旅游业的地理条件和经济基础,旅游业的发展水平和旅游产品的特色,旅游景点的开发利用情况等;第四,旅游交通地理,论述了旅游与交通的关系及旅游交通的特点与分类,主要旅游交通的方式及其发展趋势等。 三、适用专业 全校所有专业。 四、本课程在教学计划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本课程是一门任意选修课,在各专业教学中起辅修作用,加强学生文化修养和扩大知识面。 五、课程内容和教学要求 (一)中国旅游地理学概述 1、内容:中国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任务,旅游的产生和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地位与作用等。 2、要求:通过学习,了解中国旅游地理学发展史与我国旅游业发展现状及对国民经济的重大影响。掌握旅游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性质和任务,熟悉与旅游地理学研究相关的一些基本概念,明确中国旅游业发展的方向。 (二)旅游资源概述 1、内容:旅游资源概念,分类原则和基本类型,旅游资源的特性等。 2、要求:通过本章学习,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旅游资源的研究范畴,了解旅游资源的基本类型及分类方法,弄清旅游资源的特性。 (三)自然景观旅游资源 1、内容:自然风光旅游资源的类型及各类型资源的旅游价值。地貌、水域、气候天象、生物等。 2、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自然风光旅游资源中的各类型资源对旅游的作用,掌握自然风光旅游资源中各类型资源形成的原因及特点,各类型资源在我著名景区景点中的分布情况。(四)人文景观旅游资源 1、内容: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的类型及各类型资源的旅游价值。古都及历史文化名城、古迹和建筑、宗教文化、风土民情等。 2、要求:通过本章学习,了解人文景观旅游资源中的各类型资源的特色及其旅游价值,分析各类型人文景观资源在我国旅游业发展中的作用,掌握开发和利用人文景观旅游资源的一般要求。 (五)旅游交通地理 1、内容:旅游交通概念及主要类型、特点,中国旅游交通的特点及发展趋势等。 2、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了解旅游与交通的关系及相互影响;掌握旅游交通网络的结构及

中国山脉和城市对照分布图

大兴安岭 -黑龙江 -内蒙古,太行山 -河北 -山西,吕梁山 -山西 -陕西,巫山 -湖北-重庆,大巴山 -陕西-四川,武夷山 -江西-福建,南岭 -湖南 -广东,祁连山 -甘肃-青海,阿尔金山 -新疆 -青 海秦岭淮河一线也很重要。 大兴安岭是黑龙江和内蒙的界山。 燕山、军都山是北京和河北的界山。 太行山是河北、河南与山西的界山。 伏牛山、桐柏山是河南和湖北的界山。 大别山是河南和安徽的界山。 壶瓶山是湖北湖南的界山。 幕阜山是湖北和江西的界山。 巫山是湖北和重庆的界山。 武夷山是江西和福建的界山。 雁荡山是浙江和福建的界山。 南岭是湖南、江西和广东的界山。 秦岭是陕西和湖北、重庆、四川的界山。 贺兰山是宁夏和内蒙的界山。 祁连山是甘肃和青海的界山。 阿尔金山是新疆和青海的界山。 昆仑山是新疆和西藏的界山。 唐古拉山是青海和西藏的界山。 怒山是云南和西藏的界山。 南岭广东和湖南的分界线 一月平均气温 8°C 等温线 秦岭南方北方分界线水田和旱地分界线一月 0°C 等温线 800 等降水量分界线长江中下游平原和华北平原分界线 水稻种植和小麦种植分界线 大兴安岭松辽平原和内蒙古高原分界线400mm 等降水量分界线 第二阶梯和第一阶梯分界线西北和东北分界线 种植业和放牧业分界线 雪峰山脉第一阶梯和第二阶梯分界线 天山山脉南边是塔里木盆地和北边是准噶尔盆地的分界线

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和南亚平原分界线 东亚和南亚分界线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分界线热带 季风气候和高山气候分界线 第二、三阶级分界线 太行山山脉山黄土高原和黄淮海平原分界线山西 和河北分界线 中国地理重要分界线 1(1)黄土高原:长城以南 -日月山以东 -太行山以西 -秦岭以北 (2)内蒙古高原:东起大兴安岭 -西至马鬃山 -南沿长城 -北接蒙古 (3)云贵高原:我国西南部,包括云南省东部,贵州全省,广西壮族自治区 西北部和四川、湖北、湖南等省边境 (4)青藏高原:向东是横断山脉 -向南和向西是喜马拉雅山脉 -向北是昆仑山脉2(1)200mm 等降水量线:阴山 -贺兰山 -祁连山 -巴颜喀拉山 -冈底斯山一线(2) 400mm 等降水量线:大兴安岭西坡 -经张家口 -兰州 -拉萨附近 -达喜马拉雅山东部 (3) 800mm 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原东南边缘 -向东经过秦岭一淮河一线 3(1)内流区外流区分界线:大兴安岭一阴山一贺兰山一祁连山(东端)一线(2)季风区非季风区分界线:大兴安岭 -阴山 -贺兰山 -喜马拉雅山 (3)农耕区畜牧区分界线:东北松嫩平原西部-辽河中上游-阴山山脉-鄂 尔多斯高原东缘(除河套平原)-祁连山山脉(除河西走廊)-青藏高原东缘(4)小麦水稻种植分界线:秦岭一淮河 4(1)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分界线:昆仑山-祁连山 -巴彦克拉山 -横断山( 2)第二级阶梯与第三级阶梯分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 5(1)棉花种植最北界:南疆 ( 2)甘蔗种植最北界:四川盆地 秦岭——淮河一线, 1、地理分区上:我国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分界线。 2、气候类型上:温带季风气候(北)与亚热带季风气候(南)的分界线。 3、温度带上:暖温带(北)与亚热带(南)的分界线。 4、自然带上:温带落叶阔叶林带(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南)的分界线。 5、典型植被上:温带落叶阔叶林(北)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南)的分界线。 6、土壤上:棕壤(北)和红、黄壤(南)的分界线。 7、水文上:黄河水系与长江水系的分水岭。 8、干湿地区上:半湿润地区(北)与湿润地区(南)的分界线。 9、地形上:华北平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的分界线。 10 、一月份月平均气温0℃等温线经过地区。 11 、年降水量 800 毫米等降水量线。

最新中国旅游地理教案教学内容

厦门安防科技学院教师教案编写规范 教案是教师实施教学的基本依据,是保证课程教学质量的基本前提;教案的规范化建设是课程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进一步加强课程建设,规范对教案的管理,根据教育部《教学管理要点》,制定本教案编写规范。 一、教案编写的原则 1. 科学性原则。教师要认真贯彻课程教学大纲精神,按教材的内在规律,结合学生实际来确定教学目标,确定课程重点、难点,设计教学过程。 2. 创新性原则。教师要在钻研教材的基础上,广泛涉猎多种教学参考资料,消化、吸收别人的经验,精心编写具有个人独特见解的教案。 3. 艺术性原则。就是巧妙构思自己的教案,不仅能让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知识,而且得到艺术的欣赏和快乐的体验。 4. 操作性原则。从实际需要出发,要充分考虑教案的可行性和操作性,教学思路清晰,能力训练层次分明,文字简明扼要,操作性强。 二、教案编写的要求 1. 教案编写应以课程教学大纲为依据,确定具体的教学目标,在深入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学术修养、教学经验,结合所授班级学生的实际水平,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编写出符合教师个人独特风格的教案。 2. 教案的编写必须与教学进度表对应,在章节表述、学时安排、授课内容、方式方法等方面与教学进度表相一致。 三、教案编写的内容 1. 教学目的与要求。根据授课内容和对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等的需要,教师要清楚写出通过教学最终达到什么目的,以及学生应该掌握的知识点,形成何种技能等。 2.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的核心部分就是教学重点,编写教案时教师应明确写出教学重点;难点是学生掌握知识时不易理解的内容,教师应告知学生教学内容的哪部分是难点,并通过怎样的讲授,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 3. 教法与学时分配。教师要通盘考虑教学总学时,并根据教学大纲和教学内容,确定各章具体教学时数。 4. 教学方法与过程。教学方法与过程是教案的主要内容,教师应精心设计教学方法与过程,抓住重点与难点,紧扣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贯彻启发式、讨

全国高校分布图

北京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航人民大学北理工北科大 北师大北京交大北林 中国农大对外经贸北邮 北京化工传媒大学中国政法中国地大(北 京).. 北语中科院 北方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 京.. 中国公安大学.. 中央财经北京信息科技大 学.. 华北电力 中央民族(首经贸北京工业大 学.. 北京科技职业学 院.. 北外首师大 北二外北京工商大学..中国矿大 (北京)..北京印刷学院..中华女院北服 北京体育大学..中青政北京中医药北京吉利大学..北京联大北京电子科 技学院.. 首都医科大北京物资中央美院

北影北京城市学院..首体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外交学院北京石油化 工学院.. 装甲兵工程学 院.. 国际关系学院.. 上海 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华东师大上海财经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上外 华东政法上海师大上海理工上海海事上海电力上海体院上海水产第二军医大学.. 黑龙江 哈工大哈工程黑大东北农大大庆石油哈理工 哈师大东北林大哈尔滨商大八一农垦哈尔滨医科 大.. 黑龙江科院 黑工程佳木斯大学大庆师范学 院.. 齐齐哈尔大学..牡丹江师范哈尔滨学院牡丹江医学院..黑龙江中医黑河学院

药.. 东方学院哈尔滨体院绥化学院 齐齐哈尔医学 院.. 吉林 吉林大学东北师大长春理工长春税务北华大学吉林师范长春工大吉林建筑东北电力长春大学吉林农大吉林化工 延边大学长春师范学 院.. 长春工程学院.. 吉林艺术学院..通化师范白城师范学 院.. 吉林工程师范..吉林华侨外 语.. 吉林医药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人 文. 长春中医药吉林农科院 辽宁 大连理工东北大学辽宁大学东北财经沈阳师范辽宁师大 沈阳建筑大连海事大连大学 辽宁石化大连交大沈阳理工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旅游地理》课程教学大纲 总学时数:50 学分:2.5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 课实用专业:旅游管理 连云港市职业技术学院艺术与旅游系 20XX 年8月30日

一、课程性质和任务 本课程是旅游管理专业中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它着重介绍旅游地理基础理论和我国各主要旅游区的地理要素和旅游景点、旅游资源状况,使学生掌握旅游地理方面的基础知识与技能技巧,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提高他们旅游文化素质,培养他们旅游服务能力。 二、教学目标 了解旅游活动与地理环境的基本关系。了解各地理要素的旅游价值。掌握主要旅游地区的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使学生初步 掌握阅读和绘制旅游地图的技能。 三、教学内容和基本要求 第一章旅游者地理研究 学习目的 了解国际旅游者和国内旅游者最新定义,了解影响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及其影响的地域差异、旅游决策行为与空间行为规和国内外客源市场的地域结特征以及客流产生与变化规律。 主要内容 旅游者概述旅游者产生的地理背景旅游者的旅游行为活动层 次旅游者的行为规律旅游客流的地理研究 教学重点和难点 旅游者及其行为规律 第二章旅游资源的地理研究 学习目的

掌握旅游资源的概念,熟悉旅游资源的范畴,了解旅游资源的分类,认识旅游资源的分布规律。 主要内容 旅游资源概念旅游资源范畴旅游资源分类和分布 教学重点和难点 旅游资源的概念、范畴、分布。 第三章地质地貌旅游资源 学习目的 熟悉地质地貌资源对旅游及人文景观的作用,掌握重要地质地貌的成因和特点。 重要内容 地质地貌与旅游主要地貌类型及其旅游价值 教学重点和难点 地貌类型及其旅游价值。 第四章水景旅游资源 学习目的 熟悉水景资源对旅游的重要作用,掌握重要水景的旅游特点。 主要内容 水景与旅游海洋旅游湖泊旅游江河旅游涌泉旅游瀑布 旅游 教学重点和难点

济南高校分布

济南高校分布 山东财政学院济南市舜耕路40号 山东城市建设职业学院济南市历城区彩石镇彩龙路1号 山东传媒职业学院济南市燕子山西路38号 山东大学济南市山大南路27号 山东省济南市洪家楼5号 南校区:济南市经十路73号 西校区:济南市文化西路44号 南外环新校区:济南市二环东路12550号 高新区:齐鲁软件学院 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院二环南路500号 山东电子职业技术学院济南市燕子山路36号 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济南市千佛山东路23号 山东教育学院历下区历山路36号 山东经济学院济南市二环东路7366号 山东警察学院济南市文化东路54号 山东凯文科技职业学院济南经十东路6196号 山东劳动职业技术学院济南经十路388号 山东力明科技职业学院济南市市中区济微路389号 山东旅游职业学院济南市经十东路3556号 山东轻工业学院济南市长清区西部新城大学科技园 济南市二环东路999号(老校区 山东商业职业技术学院济南市旅游路4516号 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济南市桑园路60号 山东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济南市燕子山东路1号 山东省农业管理干部学院济南市历城区农干院路866号 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济南市经十路16199号 山东圣翰财贸职业学院济南市长清区大学科技园明发路1666号山东师范大学济南市文化东路88号 济南市长清大学城 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济南市二环东路6997号 山东外事翻译职业学院济南市历山北路2号 山东现代职业学院济南市经十东路东首 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济南市工业北路延长线唐治新城 山东行杏林科技技术学院济南市经十东路3028号 山东艺术学院济南市文化东路91号 山东英才学院济南市高新区大正示范区英才路2号 山东政法学院济南市历下区解放东路63号 山东中医药大学济南市经十路53号 济南大学济南市济微路106号(西校区) 济南市舜耕路13号(东校区) 山东交通学院济南市天桥区较校路5号 长清校区海棠路5001路

江苏各个地级城市分布情况

江苏各城市的尴尬 苏州的尴尬:越来越像跨国公司投资上海的加工场。无锡的尴尬:既生苏,何生 锡?南京的尴尬:身在江南,尾巴却在江北,还总是被苏锡常看不起常州的尴尬:苏锡“无常”!”(有人以为“常”是常熟)镇江的尴尬:除了醋还是醋,喜欢往苏锡常阵容里挤。南通的尴尬:身在江北,心在江南扬州的尴尬:三把宝刀仍在,二十四桥仍在,但繁华不在。泰州的尴尬:外省人以为它是扬州的。淮安的尴尬:没人知道他们在忙什么。盐城的尴尬:除了离淮阴近,离哪儿都远宿迁的尴尬:好多人都不知道在哪里连云港的尴尬:靠海但离海还远着呢徐州的尴尬:离江苏太远,离山东太近江苏各市的心态镇江:地理上我是苏南,经济上我是苏北,不上不下,挺好。南京:我是省会城市我怕谁,我再差也无所谓,反正省领导会管的。常州:跟苏锡混在一起,唯苏锡是从,狐假狐威,打肿脸充胖子。无锡:既生苏,何生锡?不过,小苏州,兔子尾巴长不了了。苏州:无锡南京已被我甩下,下个目标就是深圳了,你们不服还不行。南通:受尽江苏 剥削,却得不到任何照顾,三十六计,走为上(上海) 扬州:总书记一退,又回到从前。还是重操旧业,玩玩三把刀吧 盐城:笑傲淮安,我会一直压着你的。 泰州:脱离扬州是我的运气,可总感到中气不足,好象低人一等。 徐州:搞城市建设还可以,可老百姓的日子怎么过啊。 淮安:我的专长是向上要钱,不然我没法面对父老乡亲。 宿迁:香港已经回归中国,我想回归淮阴,我不想在江苏垫底,当十三点。 连云港:靠山吃海,我的小日子不比宿迁、淮安、徐州差。江苏十三市排名

本排名的依据是GDP工业产值,人均收入,知名度和美誉度,文化影响力和个人喜好等。 第一,苏州。苏州排第一是毋庸置疑的,江苏最拽的的城市,GDP吓死 人!无论是GDP还是综合实力或是知名度和美誉度都高居第一,就象济南不好与青岛相比、福州无法与厦门相比一样的。有昆山、吴江、张家港、常熟、太仓这几个有钱的儿子,经济体量省内其它城市根本无法与其相比。自诩上海后花园,把上海苏州以外的地方一律看作贫困地区。 国内最具脂粉气的城市,吴侬语与上海话相近,难听懂可又好听。外资企业在国内仅次于上海深圳,产品连中文标志都不加。苏州在江苏的实力是属于巨无霸型的,在可预见的将来,排名第二的城市没有超过苏州的可能。天堂苏州的江南水乡印象更是深入人心。苏州是繁华,富裕,精致,优雅的代称。 第二,无锡。无锡的特点就是均衡,论外资经济不如苏州,论市区规模不如南京,论知名度不如扬州。但是无锡在这些方面都做的不错,一个近代以前还是县的无锡能成为工商发源地,这说明无锡还是有些底气的。无锡目前的国有经济,外资经济,民营经济基本是三分天下。GDP超过南京居江苏省第二。 同时打太湖牌的成功极大的提高了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但是无锡在历史底蕴方面与苏州差距太大,只能排第二。 第三,南京,南京有省会的优势,经济实力却只在江苏排第三,足够令南京人自卑的,但拥有其它市所没有的优势,如省级机关在南京。高校众多,科技教育实力强,但有这么多优势南京却远不如苏州,甚至落后于无锡。所以南京的地位相当尴尬,在省内被苏州、无锡看不起。被益为国内最没号召力的省会。经济每况愈下,靠吃老本度日。在长三角被杭州取代。面积一半在苏南,一半在苏北,以语言难听出名,民风土俗,被称为最大的农村。最近在吵着撂挑子闹直辖。但面积规模大,有一批有影响力的大企业,可一个省会靠几个大企业就能支撑显然是不现实的,也是远远不够的。南京最近几年发展步伐较快。还有南京的文化底蕴是我欣赏的,虽然知名度与苏州不相上下,但美誉度不如苏州,姑且南京排第三。 第四。常州。常州历史上的地位比无锡高,历史也比无锡辉煌,但是常州的历史缺乏一些著名诗词,典故的衬托,所以城市知名度不算高,比起苏州,徐州来差距不小。

2019全国高校分布图

. 北京 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北航 人民大学北理工北科大 北师大北京交大北林 中国农大对外经贸北邮 北京化工传媒大学中国政法 中国地大(北京).. 北语中科院 北方工业大学..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中国公安大学.. 中央财经北京信息科技大学.. 华北电力 中央民族( 首经贸北京工业大学.. 北京科技职业学院.. 北外首师大 北二外北京工商大学.. 中国矿大(北京).. 北京印刷学院.. 中华女院北服 北京体育大学.. 中青政北京中医药 北京吉利大学.. 北京联大北京电子科技学院.. 首都医科大北京物资中央美院 北影北京城市学院.. 首体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 外交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 装甲兵工程学院.. 国际关系学院.. 上海 上海交大同济大学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华东师大上海财经东华大学上海大学上外 华东政法上海师大上海理工上海海事上海电力上海体院上海水产第二军医大学.. 黑龙江 哈工大哈工程黑大 东北农大大庆石油哈理工 哈师大东北林大哈尔滨商大 八一农垦哈尔滨医科大.. 黑龙江科院 黑工程佳木斯大学大庆师范学院.. 齐齐哈尔大学.. 牡丹江师范哈尔滨学院 牡丹江医学院.. 黑龙江中医药.. 黑河学院 东方学院哈尔滨体院绥化学院 齐齐哈尔医学院.. 吉林

. 吉林大学东北师大长春理工 长春税务北华大学吉林师范 长春工大吉林建筑东北电力 长春大学吉林农大吉林化工 延边大学长春师范学院.. 长春工程学院.. 吉林艺术学院.. 通化师范白城师范学院.. 吉林工程师范.. 吉林华侨外语.. 吉林医药学院..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 长春中医药吉林农科院 辽宁 大连理工东北大学辽宁大学 东北财经沈阳师范辽宁师大 沈阳建筑大连海事大连大学 辽宁石化大连交大沈阳理工 沈阳工大中国刑警学院.. 大外 沈阳农大沈阳大学大连轻工 大连民族大连东软信息学院.. 辽宁科技大学.. 渤海大学辽宁工学院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沈阳化工沈阳航空学院.. 大连水产 中国医科大辽宁警官高等专科.. 沈阳药科 沈阳工程辽宁工大辽宁外经贸 大连医大鞍山科大鞍山师大 锦州医学院辽宁中医药沈阳体院 鲁迅美院辽东学院沈阳音乐学院.. 渤海大学文理学院.. 辽宁科技学院.. 沈阳医学院 大连职业技术学院.. 辽宁交通高等专科.. 天津 天津大学南开大学 河北工大天津工大天津理工天津师大天津科大天津财经天津商学院天外天津建院天津医大天津工程师范.. 天津农院天津体院天津中医药 安徽 中国科大安徽大学合肥工大 安徽财经安徽理工安徽师大 安徽农大安徽建工安徽工程科技..

综合自然地理学教学大纲(地理专业)

楚地理科学与旅游管理系(院、部) 地理科学专业综合自然地理学(理论) 课程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022105104 课程中文名称:综合自然地理学 课程英文名称:Integrated Physical Geography 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使用专业:地理科学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总学时:5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6,实验学时:4) 总学分:2.5学分 预修课程:地球概论、地质学基础、部门自然地理学 课程简介: 本课程是地理科学专业的核心课程。课程系统讲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和分析方法,主要容包括: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环境的时间演化规律、自然地理环境的地域分异规律、自然区划的理论与方法,土地分类与结构、土地评价与土地变化、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和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应用研究。 教材建议:伍光和,蔡运龙编著,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二版),:高等教育,2004年。 参考书: [1]南威、郭有立编著,综合自然地理学(第二版),:科学,2004。 [2] 景贵和主编,综合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1990; [3] 传康,伍光各,昌文编,综合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1933。 [4] 松乔等编著,现代自然地理,:科学,1988。 [5] 南威主编,自然地理学,:科学,2000。 [6] 黄秉维,度,名茶等著,现代自然地理,:科学,1999。 [7] 王建主编,现代自然地理学,高等教育,2001。 [8] 蒙吉军编著,综合自然地理学,:大学,2005。

二、课程性质、目的及总体教学要求 课程的基本特性:综合自然地理学是地理科学专业的主干基础理论课程。它是在各部门自然地理学基础上研究地球表层整体性特征及其结构、功能和演变规律的科学。特别着重研究地球表层各组成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机制、地球表层区域分异规律和地域分异规律。 课程的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生能较好地认识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性质、地位、特点与任务,熟悉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发展过程与趋势,深入认识和掌握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基本理论、基本方法与技能,从而为全面、科学地从事相关工作和开展相应的研究工作奠定较为坚实的理论与方法基础。“综合自然地理学”又是一门操作性很强的专业课程,要求理论与实践并重,故该课程除了课堂理论知识讲授外,还要求通过相关的专题讨论和实践教学等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与实际工作能力。 课程的总体教学要求:学习本课程应着重掌握地球表层系统、耗散结构、时空尺度、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自然地理综合体、地域分异、土地、景观、土地分类、土地分等等基本概念;重点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地域分异规律、时间演化规律、自然区划的理论与方法、土地分类和分级理论等基础理论;应掌握的基本技能有:土地类型划分和应用地域分异原理分析各的地域分异规律。 三、章节教学容与要求 第一章绪论综合自然地理学在地理科学中的地位(2学时)本章的容、地位与作用分析,重点难点、总的教学要求与说明: 本章主要介绍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地位、任务与特点,它是对综合自然地理学的一个总体介绍或概述。本章的重点和难点是:重点在于阐明自然地理环境的概念和综合自然地理学与地理学三分支、三层次、三重性的关系。 教学基本要求: (1)理解并掌握自然地理环境(系统)的概念、围、组成、特征。 (2)了解本学科在地理科学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3)了解本学科的形成及发展趋势。 各节容的教学要求: 第一节综合自然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地位和特点(1学时)理解解地理学的研究对象、分科;理解综合自然地理学的学科地位和特点;掌握自然地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