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温超导储能实验装置研究

高温超导储能实验装置研究

高温超导储能实验装置研究
高温超导储能实验装置研究

z{-|}’J (lcNO

$AB (!C’9$!5T3$!i !D $!EF E (

!(94=$%&’,-E "z j T =,/$(""A 1#$9-&)*+o ".$=1N D LM "z j T =,/$("""!

%./!.|6+L 1K /2V F c iy L *C ’L 1K /.3!]W *%f R )SG N %&a !$"^$6($

[L O 56G B ’"*L M M Z K /.i 451)p "K -<=)I #

K /.3E C 6_M $L Q 7~%K /8e c #N "K -<=)g }~p 9#EF#L 1K /+F J j g3"‘/Z W #{|W F AB +‘+kl "

012!L 1K /2V $)

klmn %$""!’($’()$opmn %$""0’"!’()"

q !89

‘f ;5!E 5D +,>./?5>I C /-=3-/+I C >+/+,-S E I .,3-+&&&L &B L %X 3_.a &)E x k l ?v \’7K]u +,M c E 6+’A 3&b _‘e f l &5)}G A X?R ;X 3

)(*

(G H $A &H "L &B L :o "n H

L ^8l (-*_O 5x ::o ",ZeT _v h Q +(V -=%.&,o ")M DE $%_i W C

J ]Z oK %]H L &B L 5,)$"!*

(&)‘f z Q

@A c R ^L &B L @A :o "T L ^?D o "O R :\]D G (

]H L &B L _k -&)E x C .d $9D z Q :=>j o ^z {:.N M XY _{"(G -J @"k -:{s N X &"_?$-K e 9s G z Y "XY Z W |/($}}W ’&K }F ^5I/B "]5gd s A$")oK X 3:*l\5e X *a (o K o X #p l ‘x Q z ~:a H L &B L E x +5n H m ]k --[(

U i "_a H ‘f z Q o "G A "O :=>xQ *L M M Z M V *M Z C 6!,(a H ‘f !,?G "\#$^)"X?+D C Z ,\)"?x K T X?9Q Z O &I:‘f 5((A 6A C P ]K h D L "(A A $C %&E ’=%&(0%.0{O O o ",Z ‘H )P "K *2+_@#$"\:O ,(k -e G $""(C u +f 5V B }&%g h %V "9D e *C E ‘f 5

:K y m-t <,[+)(y m *C E a H ‘f 5t&%X C "]-G R XY a ’Z O &I [K A ]")y=>QG a =@x :]H a G ‘f 5,(’z P -I -t oK %XQ z{‘xQ K }F k I }?:EF2W Z =-:a H L &B L E x (y e u 5I o "3@e T _~9z ~a H L &B L X 3:o

",Z )0*

(4=$%M -&)*+o ".7]oK

%5b ‘34a H L &B L 9[X 3"

NO 9>^d OG A :,Z (

r !z{8N F 8J (lc *D +

a H L &B L 9[X 3-*C E a H ‘f 5,’+[Sv -’m }z ~E x ’c d ]c ’]W *%E F 1q ,e [L O J K ,@T (!6"7+J &N ~-1

b ,\71"7"mH Z 7]W *%n I U 13^(4)Q 1b ,z F A$"i T5%&F ,q J (n I E x -y 4W ’W ST (

.%‘f 5,(‘f 5:/v r 4^Y "O 6‘f 5!+g @0"H ‘I (]-G &%m-Vxy MN :X ,-\"z ~H K 49D Z O &I .2$)H "

)oK :‘f 5,-W [‘f ‘9K w T (;%]H g ,(v -:&.’*/0Q 0]c x K Z "X?8}y ’]H 4H K a ’123I cT "X ^

1%EF 1q ,()Q :E F 1q ,2s =:

&)&%,q (C G N O./:a H L &B L X 3‘QG 9["=3?3"k Q O \&&I 4U 1,(5%J K ,(J K ,=>-%]L M :!$K

[L O 8.%&a !$"^$6($@T "

t 2?r }89*B "o u m 78.)‘:M H :Z Y (O M F :M H :u J C "Q ;3Q 3*5C 8?+,6b -9_,-JK (

#

6@$6A !@((B

$""0C 1D ("E

!!!!

!

s !o ~!"z{8N F 8lc 01ij

s 9r !-|##*N h

G -t f Q 5t ?F c ?o z j &%/)D :@$O a H ‘f 5!!5t ?F V *M Z o z j y m @A x K A$"]&%:‘f 5,-\p "!,P Q Fa "p l G B }&%!((^G -&%:5‘M NO Z E Q N ?F c ?o z j o K :V *M Z ‘!W

\

!

!

)&%R y !]L &B L E x :Z Q ?,$G

L %H %M Z&"

qr =%@A :.Q !W ’&K }F :\X @;X #.a !4y [f R o K a H L &B L 9Q E x !o D k X?"}\:z~M K }F C b E x o{,Z :[\!y e 0Q X ?S S \5:&-*$#^+‘f 54K Q K }F }?:34;5E x !H R L &B L _&)E x V:9Q +z-"

{|p }

(!]4,3F C =[K !R C >F 3,?&*!2F C /%L 90""&\L &B LO .T +,

M ./?C I C ./C /-L S E I +=[+Q +8.D

=+/I3/?L C =583I C ./9]B B B %,3/E ./O .T +,B 8+>I ,./C >E 9(A A !!6$!%&$!#!$06$!;C 3/-a C 3.F 53!M F 5a 5!\5a 5+_F C !+I389L &B LL S

E I +=P .,L I 5?S ./Y I C 8C I S 3/?M 5E I .=+,O .T +,H D D

8C >3I C ./E 9]B B B%,3/E ./H D D 8C +?L 5D +,>./?5>I C Q C I S 9$""(!(($(%&(#1)!(#16!!Y :E !J !4!7%8!I $;C 3/-a

C 3.F 53!M F 5a 5!\5a 5+_F C

!+I 38%9$"2;#()<\+J ‘f ;59[X 3$H$"<;#()<\L &B LL S

E I +=%9&)E x )*+$H 5I .=3I C ./.PB 8+>I ,C >O .T +,L S E I +=E %!$""0!$6$0%&66!A (0!^,C +?=3/H !L

F 3<+?:9K %’L &B LZ D +,3I C /-3I U C ‘5C ?:C I ,.-+/%+=D +,3I 5,+E P .,B 8+>I ,C >O .T +,i 538C I S ]=D ,.Q +=+/I [+=./E I ,3I C /-9]B B B %,3/E ./H D D 8C +?L 5D +,>./?5>I C Q C I S 9$""!!(!$$%&(6#)!(6#6

)!N O E !N !K !s Y L !I $U C 5\+/F 53!U C 5*C /-!\3/-X F C S ./-!+I38%9t G ]W *%+&r U 1,:t (""

8+Q +8]/Q +,I +,%9&)E x )*+$H 5I .=3I C ./.PB 8+>I ,C >O .T +,

L S

E I +=E %!$""$!$1$(%&#"!#!1!I N T !N O E !K Y L $W +/-;5/>

F +/-!U C 5\+/F 53!V 53/X F C >F 3/-%9p 3L %H %M Z&&g &b X r s _b o "&$5%v 5M 4[$R +E +3,>F./I F +7.8I 3-+Y /4383/>+.P[MM 3D 3>C I .,E .P M 3E >3?+L %H %M Z&&O 3,I Z /+!L C =583I C ./3/?

B f D +,

C =+/I E %9&)E x )*+$H 5I .=3I C ./.PB 8+>I ,C >O .T +,L S

E I +=E %!$""!!$#$(1%&)!!)##!%O m !N O E !M "N !I $\+C \+/

F 5C !U C 5\+/F 53!%+/-%C 3/8+!+I38%9t)"&Q 3,p 3L %H %M Z&

:?l c \o "$L I +3?S L I 3I +L I 5?S .Pt )"&Q 3,L %H %M Z&T C I FM F 3C /’>C ,>5C I %.D .8.-S %9&)E x )*+$H 5I .=3I C ./.P B 8+>I ,C >O .T +,L S

E I +=E %!$""0!$6$!%&$6!!(?E :!(A )1"#$y $z{$,-$P 8(-23%=’/0%I t w 6%ab #n %-M 34NK /;<(%*J #c +|}&B ’=3C 8’-f T 85"E +59+?59>/=0%!(A 0A "#$y $,-$/023>>{$P 8(-23%O a X >j %-&’93456N -&K /*J k l #c +|}&

|}/!(A 10"#$y $z {$,-9L 9230$P 8(-23%O a X >j N-&K /*J kl #c +|}&

8:V K MD C Y J T Y:F N H F I L :V I F8N F 8F b H F I J N F C :L :J D CF c

V J H N F C :$/3/:-6F 0:-6(7<(5-3/4_4-6$7#(5-6S /V 0-6$7

7<(:-S /:-I :(b (e L .5I F +3E IY /C Q +,E C I S c :3/N C /-$

(""A 1c M F C /3d b $e :3/N C /-H 5I .=3I C ./R +E +3,>F ]/E I C I 5I +c :3/N C /-$

("""!c M F C /3d L ;60(.10O %F +E I 5?C +?F C -FI +=D +,3I 5,+L 5D +,>./?5>I C /-&3-/+I C >B /+,-S L I .,3-+b L &B L d +f D +,C =+/I 3I C ./+‘5C D =+/IC E >./E C E I .P 3/K C -F%+=D +,3I 5,+L 5D +,>./?5>I .,b K %L d >.C 8=3?+P ,.=*C ’$$$!I 3D +c ]W *%>5,,+/I E .5,>+>./Q +,I +,3/?!$’4C I [L O%&a !$"^$6($43E +?>./I ,.88+,P .,E S E I +=>./I ,.8e%F +>,C I C >38>5,,+/I?+/E C I S .P*L M M Z T C ,+C EQ +,S 8.T 3II F +I +=D +,3I 5,+.P 8C ‘5C ?/C I ,.-+/c 3/?I F +=3-/+I C >P C +8?E3I I F +>.C 8+/?E3,+38=.E I D +,D +/?C >583,I .I F +I 3D +m E D 83/+cT F C >F P 5,I F +,?+>+3E +I F +>,C I C >38>5,,+/I ?+/E C I S c 3/?C /P +>I E I F +D ,3>I C >38C I S >.5,E +.P F C -F I +=D +,3I 5,+L &B L e %F C E D 3D +,?C E >5E E +E E .=+<+S I +>F /.8.-S I

.E .8Q +I F +E +D ,.48+=E C /?+I 3C 8E e P ’9>

)(56O F C -F I +=D +,3I 5,+E 5D +,>./?5>I C /-=3-/+I C >E I .,3-+g >./Q +,I +,g +f D +,C =+/I g [L O ’43E +?>./I ,.88+,A

6!+ij+e /!!;&U I !a H ‘f ;59[X 3o "

微电网中的储能技术研究

微电网中的储能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17-11-16T20:32:52.097Z 来源:《电力设备》2017年第20期作者:桂宝利 [导读] 摘要:面对日益复杂的电力系统和日趋严重的生活环境,微电网对电力发展越显重要,它可促进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的并网,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对当下我国新能源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微电网中的储能技术这一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介绍储能技术在微电网中的作用和几种常用储能方式,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超级电容器这种储能方式。 (国网冀北电力有限公司唐山供电公司河北唐山 063000) 摘要:面对日益复杂的电力系统和日趋严重的生活环境,微电网对电力发展越显重要,它可促进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的并网,有利于可再生能源的应用,对当下我国新能源建设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针对微电网中的储能技术这一方面进行研究分析,介绍储能技术在微电网中的作用和几种常用储能方式,在此基础上着重介绍超级电容器这种储能方式。 关键词:微电网;储能技术;超级电容器 引言: 微电网是对大电网出现的某些问题的有效补充,开展微网技术的研究不但有利于推动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对目前电网建设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而微电网中储能系统又是其重要的环节,有很大的市场前景,利用储能技术将太阳能、风能等无污染可再生能源储存在储能系统中,适时提供电能,不需要投资大的发电站,又能有效应用可再生能源,对电网的电能质量、电网稳定性以及供电可靠性都有很大的提升。本文阐述了储能技术在微网中的作用,对常用几种储能方式的优缺点进行了分析,着重对超级电容器这种储能方式的应用前景进行分析介绍。 1储能技术在微电网中的作用研究 微电网一方面利用了可再生能源分布式发电,但另一方面因为大部分可再生能源不稳定,很容易跟随外界条件的变化而变化,降低了电网电能质量,对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造成了影响。而将储能技术应用在微网中,将极大的有利于微电网的快速发展。 (1)提供短时供电 微电网存在两种典型的运行模式:并网运行模式和孤岛运行模式。在正常情况下,微电网与常规配电网并网运行;当检测到电网故障或发生电能质量事件时,微电网将及时与电网断开独立运行。在两种模式的转换中,往往会有一定的功率缺额,在系统中安装一定的储能装置储存能量,就能保证在这两种模式转换下的平稳过渡,保证系统的稳定。 (2)电力调峰 由于微电网中的微源主要由分布式电源组成,其负荷量不可能始终保持不变,并随着天气的变化等情况发生波动。另外一般微电网的规模较小,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较差,电网及负荷的波动就会对微电网的稳定运行造成十分严重的影响。对于微电网,如果使用调峰电厂,运行昂贵,实现困难,并不现实。储能系统可以有效地解决这个问题,它可以在负荷低落时储存电源的多余电能,而在负荷高峰时回馈给微电网以调节功率需求。 (3)改善微电网电能质量 微电网要作为一个微源与大电网并网运行,必须达到电网对功率因数、电流谐波畸变率、电压闪变以及电压不对称的要求。此外,微电网也必须满足自身负荷对电能质量的要求,保证供电电压、频率、停电次数都在一个很小的范围内。通过对微电网并网逆变器的控制,就可以调节储能系统向电网和负荷提供有功和无功,达到提高电能质量的目的。 (4)提升微电源性能 多数可再生能源诸如太阳能、风能、潮汐能等,由于其能量本身具有不均匀性和不可控性,输出的电能可能随时发生变化。这就决定了系统需要储能装置来储存能量,起到过渡的作用,提升微电源性能。 2储能技术的几种方式 微电网中的储能方式有下面几种: (1)蓄电池 蓄电池储能是目前微电网中应用最广泛、最有前途的储能方式之一。蓄电池储能可以解决系统高峰负荷时的电能需求,也可用蓄电池储能来协助无功补偿装置,有利于抑制电压波动和闪变。但蓄电池的充电电压、电流不能太大,要求充电器具有稳压、稳流和限压、限流的功能,所以它的充电回路也比较复杂。另外充电时间长,充放电次数仅数百次,因此限制了使用寿命,维修费用高。如果过度充电或短路容易爆炸,不如其他储能方式安全。由于在蓄电池中使用了铅等有害金属,所以其还会造成环境污染。 按照蓄电池电源使用化学物质的不同,又可以分为:铅酸蓄电池、锂离子电池、其他电池,诸如钠硫电池、液流钒电池、石墨烯电池等。 (2)超导储能 超导储能系统(SMES)利用由超导体制成的线圈,将电网供电励磁产生的磁场能量储存起来,在需要时再将储存的能量送回电网或直接给负荷供电。SMES与其他储能技术相比,由于可以长期无损耗储存能量,能量返回效率很高;并且能量的释放速度快,通常只需几秒钟,因此采用SMES可使电网电压、频率、有功和无功功率容易调节。但是,超导体由于价格太高,造成了一次性投资太大。 (3)飞轮储能 飞轮储能技术是一种机械储能方式。早在20世纪50年代就有人提出利用高速旋转的飞轮来储存能量,并应用于电动汽车的构想。但是直到80年代,随着磁悬浮技术、高强度碳素纤维和现代电力电子技术的新进展,才使得飞轮储能才真正得到应用。 (4)超级电容器储能 超级电容器是由特殊材料制作的多孔介质构成,与普通电容器相比,它具有更高的介电常数,更大的耐压能力和更大的存储容量,又保持了传统电容器释放能量快的特点,逐渐在储能领域中被接受。下面专门就超级电容器进行详细介绍。 3 超级电容器储能方式简介 超级电容器作为一种新型的储能器件,因为其无可替代的优越性,成为微电网储能的首选装置之一。超级电容器储能系统在电力充足

储能技术的应用心得

储能技术应用的发展前景阅读报告 摘要:针对电的储能技术主要分为三种:物理储能(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和飞轮储能)、电化学储能(液流电池、铅酸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和超级电容器等)和电磁储能(如超导电磁储能等)。 一、概述 目前我国储能行业刚刚起步,比较成熟的储能技术是抽水蓄能和铅酸电池,技术进步最快的是电化学储能,其中以液流电池、锂离子电池和钠硫电池最为显著。在实际生产和应用方面,我国已经在实验以及试用不少电化学储能技术,但从整体来看,在实际生产中主要以中低端的镍氢动力电池和铅酸电池为主,更大容量的液流电池、锂离子电池、超级电容器等领域的关键技术虽有突破,但由于缺乏政策支持,未发展到商业化运作和大规模运用的阶段,部分储能技术如磷酸铁力、液流电池等真正的大规模工业化适用刚刚开始,产业化水平很低。 二、能量型和功率型电池分析 能量型储能以高比能量为特点,主要用于高能量输入、输出场合;功率型储能以高比功率为特点主要用于瞬间高功率输入、输出场合。 据了解,功率型储能电池主要用于调频,其特点是能够在短时间内,满足大功率充放电要求。各种电池技术中,以飞轮储能和超级电容的效果最好,前者理论上没有寿命限制,后者单体循环寿命为100万次。 风电一般每年运行2000-3000小时,要保证功率平滑输出,大概每10秒就要充、放电一次,那么储能电池1年的充放电次数就是100万次。高度频繁的充放电情况目前只有飞轮能够承受。但飞轮电池在高温下寿命缩短,具有较低的比能量和比功率,且存在一定的环境污染,镍镉电池与铅酸电池相似存在重金属污染。新兴化学储能如液流电池与钠硫电池是目前适合大规模发展的电力化学储能技术。全钒液流电池循环寿命长、能量转换效率较高,选址和设计灵活,安全环保但比能量和比功率较低适用于可再生能源储能和调峰电源以及应急电源。 近年来,风力发电在中国发展得十分迅猛。截至2012年底,风电累计装机容量达到7532.4万千瓦;但是,由于风能等可再生能源具有不连续、不稳定的非稳态特性,大规模并网后对电网调峰、调频及电能质量均会带来不利影响。因此,随着风电装机容量占电网电力比例的提高,弃风限电现象也频频出现。

储能在电网发展中的作用

储能在电网发展中的作用 ——Jon Wellinghoff 先生的演讲题目 1.目前世界上有很多种储能技术,可以提供多种服务。 这些技术包括超级电容(Supercapacitors)、超导磁储能(SMES)、铅酸电池(Lead-Acid)、锂电池(Li-Ion)、钠硫电池(NaS)、液流电池(Redox Flow)、飞轮储能(Flywheels)、压缩空气储能(CAES)、抽水蓄能(Pumped Hydro)等。 这些不同技术可以提供多样化供电功率(从kW级到GW级)和供电时长(从秒级到小时级),可以在UPS 系统(不间断电源系统)、削峰填谷电网输配系统及大容量电力管理系统等三个层面加以应用。在提供大容量能源服务方面,储能技术可以大幅度提升电网供电能力并使电力运营商通过峰谷电价差获利。 另外,储能技术还可以为输电基础设施、配电基础设施、用户能源管理等方面提供诸多辅助服务功能,如:给风光系统补充旋转备用能力、黑启动、配合监管等。 2. 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各环节都可以发挥作用。 一是在发电端与传统发电技术配合,提升清洁能源的并网率。在发电端,大容量储能系统可以作为发电厂的辅助服务设施,对太阳能、风电等不稳定电源起到稳压、稳流作用。 二是在输配环节,储能技术可以用在变电站上起到削峰填谷的作用。这一环节的应用在美国正变得日益重要。储能技术可以作为配电网中变电站的技术升级,推迟电网的更新换代,降低成本。 三是在消费环节,在“电表前”和“电表后”,都有储能技术的应用。 3. 在联邦层面,监管政策做出了及时的调整来支持储能设施的应用。 在服务计量方面,不光要计算总共接收到的电量,还要根据反应速度、调频准确度来计算报酬。这一规定主要考虑到储能技术的需求响应速度比常规发电技术要快很多这一特点。能源监管委员会的第719号法规要求独立电力系统运营商(ISO)和区域输电组织(RTO)接受来自需求侧所提供的辅助服务,这使商业和工业用户利用储能设施作为需求侧响应手段成为可能。能源监管委员会的第745号法规则要求电力公司和零售商支付大客户利用储能来替代电网调峰的费用。 4. 在州层面,美国也对储能设施的利用有一定的监管政策激励。 加州电网系统运行商(CAISO)制定了采购灵活电源的政策,鼓励装配和使用具有储能功能的灵活电源,以保证大量清洁能源的并网和有效使用(加州通过立法要求清洁能源的装机在2030年必须达到50% 。)。加州公用事业委员会( CPUC)制定了储能法规(AB2514),要求加州境内的三家公共电力公司(PG&E,SCE,SGD&E)必须在2020年前采购至少1.325GW的储能设备。这项法规还设立了评估储能服务、成本效益的框架规则,并且制定了可能的电网储能指标。这个法规直接帮助加州上马了一大批储能项目,很多新的储能技术在这些项目中得到了体现。CPUC制定的“自发电奖励激励计划规定”给予储能$2,000/kW补贴,这项补贴每年递减10%。

储能技术的三类价值体现

储能技术的三类价值体现 在过去相当长一段时间,储能在电网的应用技术主要是抽水蓄能,应用领域主要是移峰填谷、调频及辅助服务等。近年来,随着新能源发电技术的发展,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等波动性电源接入电网的规模不断扩大,以及分布式电源在配网应用规模的扩大,储能及其在电网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技术都发生了很大变化。储能技术类型不断增多,应用范围也在扩大,本文就从储能技术的类型与应用范围谈起。 储能技术即能量存储和再利用的技术,按其基本原理分类,可分为物理储能、化学储能以及一些前沿储能技术,其中物理储能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超导储能等,化学储能有铅炭电池、锂离子电池、液流电池、钠硫电池、超级电容器等,液态金属电池、铝空气电池、锌空气电池等属于比较前沿的技术。不同的储能技术其特征和应用范围也有所区别。单从储能技术评价指标来看,就包括功率规模、持续时间、能量密度、功率密度、循环效率、寿命、自放电率、能量成本、功率成本、技术成熟度、环境影响等。可以说,没有一种单一储能技术可以适应所有的储能需求,应按需选择合适的储能技术或技术组合。 1、储能技术简介 1.1抽水蓄能电站 抽水蓄能使用两个不同水位的水库。谷负荷时,将下位水库中的水抽入上位水库;峰负荷时,利用反向水流发电。抽水储能电站的最大特点是储存能量大,可按任意容量建造,储存能量的释放时间可以从几小时到几天,其效率在70%——85%。 1.2压缩空气储能 压缩空气储能系统主要由两部分组成:一是充气压缩循环,二是排气膨胀循环。在夜间负荷低谷时段,电动机—发电机组作为电动机工作,驱动压缩机将空气压入空气储存库;白天负荷高峰时段,电动机—发电机组作为发电机工作,储存的压缩空气先经过回热器预热,再与燃料在燃烧室里混合燃烧后,进入膨胀系统中(如驱动燃气轮机)发电。 1.3飞轮储能系统 飞轮储能利用电动机带动飞轮高速旋转,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储存起来,在需要时飞轮带动发电机发电。近年来,一些新技术和新材料的应用,使飞轮储能技术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例如:磁悬浮技术、真空技术、高性能永磁技术和高温超导技术

储能技术研究进展

储能技术研究进展 能源短缺和环境恶化是全球性问题,开发可再生能源,实现能源优化配置, 发展低碳经济,是世界各国的共同选择。但是,可再生能源受天气及时间段的影响较大,具有明显的不稳定、不连续和不可控性。需要开发配套的电能储存装置,来保证发电、供电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国外有关研究表明,如果风电装机占装机总量的比例在10%以内,依靠传统电网技术以及增加水电、燃气机组等手段基本可以保证电网安全。但如果所占比例达到20%甚至更高,电网的调峰能力和安全运行将面临巨大挑战。储能技术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新能源发电的随机性、波动性问题,可以实现新能源发电的平滑输出,能有效调节新能源发电引起的电网电压、频率及相位的变化,使大规模风电及太阳能发电方便可靠地并人常规电网。 现有的储能技术主要包括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电磁储能、氢储能、相变 储能和热化学储能等类型。其中,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电磁储能和氢储能主 要储存电能,物理储能包括抽水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级飞轮储能等;电化学储能包括铅酸、锂离子、镍镉、液流和钠硫等电池储能;电磁储能包括超导储能和超 级电容储能;为了实现氢储能完整的转换链,就要从氢气的制取、储存、发电等 方面整体规划,在关键技术上进一步突破。而相变储能和热化学储能主要储存热能或由电能转化的热能,相变储能按材料的组成成分可分为无机类、有机类(包括高分子类)以及复合类储能材料;热化学储能基于热化学反应,而热化学反应体系主要包括金属氢化物体系、氧化还原体系、有机体系、无机氢氧化物体系以及氨分解体系。 1. 物理储能 物理储能一般用于大规模储能领域,主要包括抽水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其中抽水储能是主要的储能方式。物理储能是利用天然的资源来实现的一种储能方式,因此更加环保、绿色,而且具有规模大、循环奉命长和运行费 用低等优点。缺点是建设局限性较大,其储能实施的地理条件和场地有特殊要求。而且因为其一次性投资较高,一般不适用于小规模且较小功率的离网发电系统。1.1 抽水储能 目前在电力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物理储能技术,即为抽水储能。它是一种间接的储能方式,用来解决电网高峰与低谷之间的供需矛盾。水库中的水被下半夜过剩的电力驱动水从下水库抽到上水库储存起来,然后在第二天白天和前半夜将水闸打开,放出的水用来发电,并流入到下水库。即使在转化间会有一部分能量因此而流失,但在低谷时压荷、停机等情况下,使用抽水储能电站仍然比增建煤电发电设备来满足高峰用电而来得便宜,具有更佳的效果。除此以外,抽水

飞轮储能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飞轮储能技术的现状和发展前景 飞轮储能系统(FESS)又称飞轮电池或机械电池,由于它与化学电池相比所具有 的巨大优势和未来市场的巨大潜力,引起了人们的密切关注。它结合了当今最新的磁悬浮技术、高速电机技术、电力电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使得飞轮储存的能量有了质的飞跃,再加上真空技术的应用,使得各种损耗也非常小。 飞轮电池的发展开始于20 世纪70 年代,当时正处于石油禁运和天然气危机时期。此时,美国能量研究发展署(ERDA) 及其后的美国能源部(DoE) 资助飞轮系统的应用开发,包括电动汽车的超级飞轮的研究。 Lewis 研究中心(LeRC) 在ERDA 的 协助和美国航空航天局(NASA) 的资助下专门研究用于真空下的机械轴承和用于复合车辆的飞轮系统的传动系统。NASA 同时也资助Goddard 空间飞行中心(GSFC) 研究适用于飞行器动量飞轮的电磁轴承。80 年代,DoE 削减了飞轮储能研究的资助,但NASA 继续资助GSFC 研究卫星飞轮系统的电磁轴承,同时还资助了Langley 研 究中心(LaRC) 及Marshall 空间飞行中心(MSFC) 关于组合能量储存和姿态控制的动量飞轮构形的研究。 近10 年来,一大批新型复合材料和新技术的诞生和发展,如高强度的碳素纤维 复合材料(抗拉强度高达8. 27 GPa) 、磁悬浮技术和高温超导技术、高速电机/ 发电机技术以及电力电子技术等,使得飞轮能够储存大量的能量,给飞轮的应用带来了新的活力。它可应用于国防工业(如卫星、电磁炮和电热化学枪、作战侦察车辆等) 、汽车工业(电动汽车) 、电力行业(如电力质量和电力负载调节等) 、医疗和电信业(作UPS 用) 等1NASA 的应用有航天器(宇宙飞船) 、发射装置、飞行器动力系统、不间断电源(UPS) 和宇宙漫步者。

储能技术应用和发展前景

储能是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接入、分布式发电、微电网以及电动汽车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撑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需求侧管理、消除昼夜峰谷差、平滑负荷,可以提高电力设备运行效率、降低供电成本,还可以作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应用,提高电网运行稳定性、调整频率、补偿负荷波动的一种手段。智能电网的构建促进储能技术升级、推动储能需求尤其是大规模储能需求的快速增长,从而带来相应的投资机会。 随着储能技术的大量应用必将在传统的电力系统设计、规划、调度、控制方面带来变革。储能技术关系到国计民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目前储能在中国的发展刚刚起步。国家应该尽快研究储能技术的相关产业标准,加强储能技术基础研究的投入,切实鼓励技术创新,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从规模储能技术发展起始阶段就重视环境因素,防治环境污染;充分发挥储能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把对新能源的鼓励政策延伸到储能环节。 近年来,我国电网峰谷差逐年增大,多数电网的高峰负荷增长幅度在10%左右,甚至更高。而低谷负荷的增长幅度则维持在5%甚至更低。峰谷差的增加幅度大于负荷的增长幅度,在电网中引入储能系统成为了实现电网调峰的迫切需求。 储能技术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实现规模化储能当前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目前,我国约有40个储能示范项目,而规模在1000千瓦级的项目为数不多。这些储能项目多起到示范、探索性作用,并不具备产业化意义。 储能产业的发展机遇

由于我国的能源中心和电力负荷中心距离跨度大,电力系统一直遵循着大电网、大电机的发展方向,按照集中输配电模式运行,随着可再生能源发电的飞速发展和社会对电能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储能技术应用前景广阔。储能技术主要的应用方向有:风力发电与光伏发电互补系统组成的局域网,用于偏远地区供电、工厂及办公楼供电;通信系统中作为不间断电源和应急电能系统;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电能质量调整;作为大规模电力存储和负荷调峰手段;电动汽车储能装置;作为国家重要部门的大型后备电源等。随着储能技术的不断进步,安全性好、效率高、清洁环保、寿命长、成本低、能量密度大的储能技术将不断涌现,必将带动整个电力行业产业链的快速发展,创造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国家电网公司近期确定的智能电网重点投资领域中包括了大量储能应用领域,如发电领域的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中应用储能技术项目,配电领域储能技术,电动汽车充放电技术等。无论是风电还是太阳能发电,其自身都具有随机性和间歇性特征,其装机容量的快速增长必对电网调峰和系统安全带来不利影响,所以,必须要有可靠的储能技术作为支撑和缓冲。先进储能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新能源发电的波动性问题,使风电及太阳能发电大规模的安全并入电网。 并网逆变器作为光伏电池与电网的接口装置,将光伏电池的直流电能转换成交流电能并传输到电网上,在光伏并网发电系统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并网逆变器性能对于系统的效率、可靠性,系统的寿命及降低光伏发电成本至关重要。 储能技术发展有利于推进风电就地消纳,在当前产业梯度转移的大背景下,可考虑在大型风电基地附近布局供热、高耗能产业,同时加快建立风电场与这些大电力用户和电力系统的协调运行机制。国家电网近期确定的智能电网重点投资

储能技术及其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储能技术及其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内容摘要 从电力系统安全高效运行的角度论述了电能存储技术的重要性,介绍了目前常用的几种储能技术的发展现状,指出了该领域当前的热点研究问题。 现代电力系统中的新问题 安全、优质、经济是对电力系统的基本要求。近年来,随着全球经济发展对电力需求的增长和电力企业市场化改革的推行,电力系统的运行和需求正在发生巨大的变化,一些新的矛盾日显突出,主要的问题有:①系统装机容量难以满足峰值负荷的需求。②现有电网在输电能力方面落后于用户的需求。③复杂大电网受到扰动后的安全稳定性问题日益突出。④用户对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⑤电力企业市场化促使用户则需要能量管理技术的支持。⑥必须考虑环境保护和政府政策因素对电力系统发展的影响。 2000年到2001年初,美国加州供电系统由于用电需求的增长超过电网的供电能力,出现了电力价格大范围波动以及多次停电事故;我国自2002年以来,已连续四年出现多个省市拉闸限电的状况;在世界上的其他国家和地区,也不同程度地出现了电力供应短缺的现象。系统供电能力,尤其是在输电能力和调峰发电方面的发展已经落后于用电需求的增长,估计这种状况还会在一段时间内长期存在,对电力系统的安全运行将带来潜在的威胁。 加强电网建设(新建输电线路和常规发电厂),努力提高电网输送功率的能力,可以保证在满足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向用户可靠地输送电能。但是,由于经济、环境、技术以及政策等方面因素的制约,电网发展难以快速跟上用户负荷需求增长的步伐,同时电网在其规模化发展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在一段时间甚至长期存在结构上的不合理问题;另一方面,随着电力企业的重组,为了获取最大利益,企业通常首先选择的是尽可能提高设备利用率,而不是投资建设新的输电线路和发电厂。因此,单靠上述常规手段难以在短时间内有效地扭转电力供需不平衡的状况。 长期以来,世界各国电力系统一直遵循着一种大电网、大机组的发展方向,按照集中输配电模式运行。在这种运行模式下,输电网相当于一个电能集中容器,系统中所有发电厂向该容器注入电能,用户通过配电网络从该容器中取用电能。对于这种集中式输配电模式,由于互联大系统中的电力负荷与区域交换功率的连续增长,远距离大容量输送电能不可避免,这在很大程度上增加了电力系统运行的复杂程度,降低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 目前,电力系统还缺乏高效的有功功率调节方法和设备,当前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发电机容量备用(包括旋转备用和冷备用),这使得有功功率调控点很难完全按系统稳定和经济运行的要求布置。某些情况下,即使系统有充足的备用容量,如果电网发生故障导致输电能力下降,而备用机组又远离负荷中心,备用容量的电力就难以及时输送到负荷中心,无法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在传统电力系统中,当系统中出现故障或者大扰动时,同步发电机并不总是能够足够快地响应该扰动以保持系统功率平衡和稳定,这时只能依靠切负荷或者切除发电机来维持系统的稳定。但是,在大电网互联的模式下,局部的扰动可能会造成对整个电网稳定运行的极大冲击,严重时会发生系统连锁性故障甚至系统崩溃。美国和加拿大2003年8月14日发生的大停电事故就是一个惨痛的教训。如果具有有效的有功和无功控制手段,快速地平衡掉系统中由于事故产生的不平衡功率,就有可能减小甚至消除系统受到扰动时对电网的冲击。 在现代电力系统中,用户对于电能质量和供电可靠性的要求越来越高。冲击过电压、电压凹陷、电压闪变与波动以及谐波电压畸变都不同程度地威胁着用户设备特别是敏感性负荷的正常运行。电力市场化的推行也促使电力供应商和用户一起共同寻求新的能量管理技术支

微电网储能技术研究综述

第 39 卷第 7 期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 Vol.39 No.7 2011 年 4 月 1 日 Power System Protection and Control Apr.1, 2011 微电网储能技术研究综述 周林,黄勇,郭珂,玉 (大学输配电装备及系统安全与新技术重点实验室, 400030) 摘要:对储能技术在微电网中的应用研究进行了综述。简要回顾了储能技术的发展历程,阐述了微电网中储能技术研究的意义和价值。分析了储能技术在微电网中的作用,比较全面地介绍了蓄电池储能、飞轮储能、超导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混合储能和其他储能在微电网中的应用研究现状,分别说明了各种储能方式的优点和不足之处,并对各种储能方式的性能指标进行了比较。根据微电网的特点和要求,指出了微电网储能技术研究目前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趋势。关键词:微电网;储能技术;蓄 电池储能;超导储能;飞轮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SMES);混合储能 A survey of 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 for micro grid ZHOU Lin,HUANG Yong,GUO Ke,FENG Yu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Power Transmission Equipment & System Security and New Technology,Chongqing University, Chongqing 400030,China) Abstract: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academic research of storage technology applied to micro grid.Firstly,it reviews the development of storage technology,expounds the research meanings and values, and analyzes the role of the energy storage in micro grid.Then the application research of the battery storage,flywheel storage,superconductive magnetic energy storage,supercapacitor storage,hybrid storage and other energy storage in micro grid are discussed.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various storage methods are introduced, and their

超导磁储能系统(SMES)及其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高温超导磁储能系统及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一、超导磁储能基本原理 1、什么是超导磁储能系统? 超导储能系统(Superconducting Magnetic Energy Storage, SMES)是利用超导线圈将电磁能直接储存起来,需要时再将电磁能返回电网或其它负载的一种电力设施,一般由超导线圈、低温容器、制冷装臵、变流装臵和测控系统部件组成。 超导储能系统可用于调节电力系统峰谷(例如在电网运行处于其低谷时把多余的电能储存起来,而在电网运行处于高峰时,将储存的电能送回电网),也可用于降低甚至消除电网的低频功率振荡从而改善电网的电压和频率特性,同时还可用于无功和功率因素的调节以改善电力系统的稳定性。超导储能系统具有一系列其它储能技术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1)超导储能系统可长期无损耗地储存能量,其转换效率超过90%; (2)超导储能系统可通过采用电力电子器件的变流技术实现与电网的连接,响应速度快(毫秒级); (3)由于其储能量与功率调制系统的容量可独立地在大范围内选取,因此可将超导储能系统建成所需的大功率和大能量系统; (4)超导储能系统除了真空和制冷系统外没有转动部分,使用寿命长; (5)超导储能系统在建造时不受地点限制,维护简单、污染小。 目前,超导储能系统的研究开发已经成为国际上在超导电力技术研究开发方面的一个竞相研究的热点,一些主要发达国家(例如美国、日本、德国等)在超导储能系统的研究开发方面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推动着超导储能系统的实用化进程和产业化步伐。 2、储能工作原理 SMES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首先是由Ferrier在1969年提出的。最初的设想是将超导储能用于调节电力系统的日负荷曲线。但随着研究的深入,人们逐渐认识到调节现代大型电力系统的日负荷曲线需要庞大的线圈,在技术和经济上存在着困难。现在,SMES在电力系统应用中的研究重点主要着眼于利用SMES四象限的有功、无功功率快速响应能力,提高电力系统稳定性、改善供电品质等。超导磁能储存的概念最开始来自于充放电时间很短的脉冲能量储存,大规模能量储存开始于电器元件,其原理就是电能可以储存在线圈的磁场中。如果线圈是由超导材料制成,即保持在临界温度以下,即使发生变化,电流也不会发生衰减。线圈卸载荷,可以将电流释放回电路中去。 电流I循环储存在线圈中的能量E为

专利视角下储能技术研究热点分析

专利视角下储能技术研究热点分析 随着我国新能源产业的兴起,作为重要支撑和辅助技术的储能技术在产业发展的道路上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而专利是技术创新的重要信息载体,是评价技术创新水平和分析技术创新热点的重要途径。研究基于近年我国在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以及电磁储能三个方面专利申请数量的分布及变化趋势,发现飞轮储能技术、锂离子电池技术和超级电容储能技术是未来研究的热点方向,特别是超级电容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将会备受关注。 标签:储能技术;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电容储能 随着不可再生能源一天天的减少,地球上人口数量的增多,人们对于资源的需求越来越多,可再生能源与能源的储存成为一个新型研究热点问题,储能技术也随之备受瞩目。目前可再生能源在通信系统的不间断电源和应急电能系统、智能电网、微电网、偏远地区供电、分布式发电、电动汽车储能装置、大型后备电源等方面均得到应用[1]。在我国,由于能源中心和电力负荷中心距离跨度大,在电力系统向大电网、大电机发展的情况下,储能技术显得尤为重要。专利作为技术创新的重要信息载体,可以直接反应出一个技术领域创新的能力和现状。为了确定储能技术目前的研究现状和热点方向,本文试图通过对专利数据的分析,探讨各类型储能技术的地位和未来研究趋势。 1 储能技术的发展趋势 通过对2009-2013年储能技术方面专利的申请数量进行年度对比,发现我国储能技术无论是在实用新型专利方面还是发明型专利方面,均保持了较快速度的增长,如图1所示。这与整个储能产业的发展态势密切相关。 图1 储能专利申请年度分布情况 由于电能可以转化为化学能、电磁能、势能、动能等形式存在,按照其储存的方式又可以分为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电磁储能以及热力储能四大部分。物理储能包括抽水储能、压缩空气储能和飞轮储能;电化学储能包括铅酸蓄电池、钠硫电池、液流电池、水锂电、锂离子电池;电磁储能主要包括超导电磁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等[2];热力储能包括熔盐储能和热点储能等。根据申请专利数量分析来看,热力储能技术近5年的专利申请数量远不及其它三种储能技术,因此,研究重点对物理储能、电化学储能以及电磁储能三方面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2 物理储能热点技术分析 抽水储能是指在电力负荷低谷期将水从下池水库抽到上池水库,将电能转化为重力势能储存起来;当负荷高峰时,利用存在上游水库的水进行发电。抽水储能电站储能释放时间小则几小时,多则可以几天,综合效率高达70%~85%。但抽水储能电站对地形条件、岩石强度、水质、库区情况、防渗性以及水源充足程

我国电力系统对大规模储能的需求分析

我国电力系统对大规模储能的需求分析 摘要:电化学储能作为一种调节速度快、布置灵活、建设周期短的调节资源日 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推动 GW 级电化学储能建设应用,构建更加灵活高效的电力系统,是保障“十四五”以及未来新能源健康发展和电力系统稳定运行的 必然要求。本文所研究的大规模储能指的是技术上的电化学储能,所提及 的储能电站指的工程上的电化学储能电站。 关键词:电力系统;大规模储能;需求分析 常见储能技术 (1)物理储能包括抽水蓄能、压缩空气储能、飞轮储能等,其中最成熟的也是最普及 的是抽水储能,其主要的应用场景是在电力系统中参与削峰填谷、调频调相等。抽水储能的 时间长短各异,从几个小时一直到几天,其能量转换效率为 70%~85% 之间。但抽水储能电 站也有其不利因素,其建设受到地形的限制因素较多,建设周期也因地形地貌而异,一般周 期都较长。当用电的区域与抽水蓄能电站相距较远时,其效率也得不到保证,过程中的消耗 较大。压缩空气储能早在 1978 年就实现了应用,但由于受地形、地质条件制约,没有大规 模推广。飞轮储能是将电能转化成机械能,以能量转换的方式将能量储存起来,在需要时飞 轮运转使发电机发电产生电能。飞轮储能的有点是寿命较长且无污染,但是其可发出的能量 密度较低,可以考虑作为蓄电池方式的补充方案进行建设。(2)化学储能的方式是现有的 几种储能方式中最多的。在化学储能范围内其技术水平和应用的条件也各有不同。首先,蓄电池储能是最成熟,最被广泛大众所应用的技术,根据其化学组成部分的不同可分为铅酸电池、镍镉电池、镍氢电池、锂离子电池、钠硫电池等。铅酸电池的技术在现阶段已经成熟, 可以作为大容量大规模储能系统,其单位成本和储能成本都很低,安全性可靠性也十分优秀,已经与小型的风力、光伏发电系统和中小型的分布式发电系统中得到了应用,但是铅酸电池 有一个致命弱点就是铅是重金属,会对环境造成污染,不符合当下绿色能源、清洁能源的发 展趋势,所以其不具备未来的发展空间,仅能在现阶段小范围使用。锂离子、钠硫、镍氢电池等这些蓄电池存在着其制造成本过高的问题,作为大规模的储能电站还不成熟,产品的性 能目前尚无法满足储能的要求,其经济性也无法实现商业化运营。最后超级电容是 1970 年 来开始产生的储能器件,其原理是使用特殊的电极材料和电解质,这种超级电容是普通的 20-1000 倍,其优点是容量巨大,而且还保留了传统的电容器的释放能量快的特点,目前已 经不断应用于高山气象站、边防哨所等电源供应场合。 我国电力系统对大规模储能的需求分析 特高压电网过渡期面临的问题 随着大容量直流、高比例新能源的发展,我国电源、电网格局都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低 惯量、弱支撑为特征的新能源机组在电网中的比例不断增加,跨区输送的大容量直流替代了 受端电网的部分常规电源,导致电网中传统的同步发电机组占比逐渐降低,同步电网的惯量支撑和一次调频能力不断下降,频率的支撑和调节能力难以应对大容量直流闭锁造成的功率 不平衡量冲击,造成频率跌落深度增大,频率恢复困难,系统安全稳定受到威胁。在跨大区 交直流混联电网中,跨区直流的闭锁还可能引发大区间交流联络线上的大规模潮流转移,造成跨区同步互联电网之间的失稳和解列事故。2015 年 9 月 19 日锦 苏特高压直流发生双极闭锁,引起华东电网瞬时损失功率 490 万千瓦 ( 设计容量 720 万 千瓦 ),当日负荷水平 1.5 亿千瓦,网内开机容量

储能技术应用和发展前景

储能技术应用和发展前景 深圳市中美通用电池有限公司网址:WWW+中美通用电池首字母+COM General Electronics Battery Co., Ltd. 网址:WWW+中美通用电池首字母+COM 储能是智能电网、可再生能源接入、分布式发电、微电网以及电动汽车发展必不可少的支撑技术,可以有效地实现需求侧管理、消除昼夜峰谷差、平滑负荷,可以提高电力设备运行效率、降低供电成本,还可以作为促进可再生能源应用,提高电网运行稳定性、调整频率、补偿负荷波动的一种手段。智能电网的构建促进储能技术升级、推动储能需求尤其是大规模储能需求的快速增长,从而带来相应的投资机会。 随着储能技术的大量应用必将在传统的电力系统设计、规划、调度、控制方面带来变革。储能技术关系到国计民生,具有越来越重要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目前储能在中国的发展刚刚起步。国家应该尽快研究储能技术的相关产业标准,加强储能技术基础研究的投入,切实鼓励技术创新,掌握自主知识产权;从规模储能技术发展起始阶段就重视环境因素,防治环境污染;充分发挥储能在节能减排方面的作用,把对新能源的鼓励政策延伸到储能环节。 近年来,我国电网峰谷差逐年增大,多数电网的高峰负荷增长幅度在10%左右,甚至更高。而低谷负荷的增长幅度则维持在5%甚至更低。峰谷差的增加幅度大于负荷的增长幅度,在电网中引入储能系统成为了实现电网调峰的迫切需求。 储能技术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但实现规模化储能当前仍是一个世界性难题。目前,我国约有40个储能示范项目,而规模在1000千瓦级的项目为数不多。这些储能项目多起到示范、探索性作用,并不具备产业化意义。 储能产业的发展机遇

微电网储能技术研究综述

电力系统新技术 专业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 班级研1109班 学号1108080392 学生周晓玲 2012 年

电力储能技术 摘要: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具有削峰填谷、一次调频、提高电网稳定性、改善电能质量、提高电网利用率、提高可再生能源的利用率等重要作用。本文主要介绍了抽水储能、飞轮储能、压缩空气储能、钠硫电池储能、液流电池储能以及超导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等典型储能技术以及各自的国内外研究动态,比较了各种储能技术的优缺点,并对储能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不同应用进行了综述。 关键词:储能技术,可再生能源发电,消峰填谷,一次调频ABSTRACT:Power storage technology serves to cut the peak and fill valley,regulate the power frequency,improve the stability,and raise the utilization coefficient of the grid in the power system.This paper introduces various types of storage technology such as pumped hydropower,flywheel electricity storage technology,compressed air energy storage,sodium sulfur(NaS)battery,,Flow Battery Technology,super conductive magnetic energy storage and super capacitor storage discusses their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The development trend and the Different applications of storage technology in the power system are also summarized. KEY WORDS:energy storage technology,renewable energy Resources power generation,peak load shifting,primary frequency 1.背景意义 近几十年来,电能存储技术的研究和发展一直受到各国能源、交通、电力、电讯等部门的重视。电能的存储是伴随着电力工业发展一直存在的问题,其实到现在为止也没有一种非常完美的储能技术,但经过几代科学家的努力,一些比较成熟的储能技术在各行各业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储能的优点有很多,节能、环保、经济。比如火电厂要求以额定负荷运行,以维持较高的能源转换效率和品质,但用电量却随时间变化,如果有大容量、高效率的电能存储技术对电力系统进行调峰,对电厂的稳定运行和节能是至关重要的。另外,由于分布式发电在电网中所占的比例越来越高,基于系统稳定性和经济性的考虑,分布式发电系统要存储一定数量的电能,用以应付突发事件。随着电力电子学、材料学等学科的发展,现代储能技术已经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在分布式发电中已经起到了重要作用。储能已经成为除发、输、变、配、用五大环节的第六大环节。如下图即为储能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池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电池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 孔令怡1,廖丽莹1,张海武2,赵家万3 (1.广西大学电气工程学院,南宁530004;2.德清县供电局,德清313200;3.遵义 供电局,遵义市563000) 摘要:电池储能系统(BESS)是一种新兴的FACTS器件。具有控制有功功率流的能力,能够同时对接入点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进行调节,为高压输电系统提供快速的响应容量,有效提高了电力系统的稳定性、可靠性和电能质量。介绍了电池储能系统的基本原理、特点和国外的应用情况,并对它在电力系统中的不同应用进行了综述。 1引言 迄今为止,由于电力系统缺乏有效地大量储存电能的手段,发电、输电、配电与用电必须同时完成,这就要求系统始终处于动态的平衡状态中,瞬间的不平衡就可能导致安全稳定问题。大功率逆变器的出现为储能电源和各种可再生能源与交流电网之间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接口。从长远的角度看,由各种类型的电源和逆变器组成的储能系统可以直接连接在配电网中用户负荷附近,构成分布式电力系统,通过其快速响应特性,迅速吸收用户负荷的变化,从根本上解决电力系统的控制问题。 可用在电力系统中的储能电源种类繁多,比较常见的有超导储能(SMES)、电池储能(BESS)、飞轮储能、超级电容器储能、抽水储能、压缩空气储能等。在各种类型的储能电源当中,电池储能系统是一种比较适合电力系统使用的储能电源,具有技术相对成熟、容量大、安全可靠、无污染、噪声低、环境适应性强、便于安装等优点。 2电池储能系统的基本原理 电池储能系统主要有电池组和变流器两部分组成,其变流器主要是基于电压源型变流器,其基本结构如图1所示。

电池组部分一般采用技术比较成熟的钠硫电池或铅酸电池,其中钠硫电池在能量密度、使用寿命、运行效率上有较明显优势,所以钠硫电池的应用更广泛。钠硫电池与铅酸电池特性参数比较如表1所示。 变流器的实质是大容量的电压逆变器,它是连接储能电池和接入电网之间的接口电路,实现了电池直流能量和交流电网之间的双向能量传递。电池储能系统的电路原理图如图2所示。 图2中电池储能系统等效为一个理想的电压源,其电压的幅值为U1,电压相角为H;串联的R、L代表总的功率损耗、线路损耗等;电池储能系统注入电力系统的电流的幅值为I L,电流相角为U;电力系统的接入点的电压幅值为U S,电压相角为D。 在电池储能系统中,电压幅值U1和电压相角H都是可以控制的,当我们需要向系统注入有功功率时,便可以控制H>D,这时电池储能系统的电压相角超前于系统接入点的电压相角,所以有功功率由电池储能系统流入系统;反之亦然。当我们需要向系统注入无功功率时,便可以控制U1>U S,这时电池储能系统的电压幅值高于系统接入点的电压幅值,所以无功功率由电池储能系统流入系统;反之亦然。可见,适当的调整换流器来控制电池储能系统的电压幅值U1和相角H,便可以实现电池储能系统与接入的电力系统之间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的交换。 3电池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应用的目的 电池储能系统在电力系统中有着极为广泛的应用,因为它本身可以快速的对接入点的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进行调节,所以可以用来提高系统的运行稳定性、提高供电的质量,当其容量足够大时,甚至可以发挥电力调峰的作用。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