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问题研究

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健康越来越重视,本文利用泰尔指数,选取医疗卫生资源投入水平和支付水平这两个指标对我国的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进行分解测算。结果表明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的差距明显,且城乡间的差距是造成总体差距的首要因素。

关键词: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泰尔指数

0 引言

十二五规划《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提出,要把基本医疗卫生制度作为公共产品向全民提供,优先满足群众基本医疗卫生需求。笔者认为,强调基本医疗的公共性实质上就是强调基本公共医疗的均等性。

但是从改革开放以来,医疗卫生服务的城乡差距已经严重阻碍我国经济持续稳定的增长,偏离统筹城乡和谐发展的轨道,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义不符。尽快实现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不仅是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关键,也是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关键之所在。基于此,本文企图运用统计分析法,利用泰尔指数和基尼系数对我国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进行实证研究,分析近7年我国城乡医疗均等化进程情况。

1 研究方法介绍

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的实质是公平。回顾已有的关于公平性问题衡量的文献,主要有以下三种测度方法,即份额比例测度法、普通离散系数测度法、收入集中度测度法[1]。本文利用收入集中度测度法中的泰尔指数对我国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进行实证测算。

泰尔指数(Theil index)是衡量个人之间或者地区间收入差距的指标,它是由泰尔(Theil,1967)利用信息理论中的熵概念来计算收入不平等而得名。本文选取国际上通用的一阶泰尔指数进行测算,其数学公式为:[2]

其中n为在样本中个体的数量;yi为个体i的收入,y为均值。参数α代表给予收入分配不同组之间收入的差距的权重。

由于泰尔指数具有分解性质,可以将总体差距性分解为组内差距和组间差距,所以其是差异性或者不公平性分解的一个理想的分析工具。[3]在城乡分组的基础上,按一定标准(区域、人口、收入等)将总体再划分为若干个互不交叉的组。总体差距就分为组间差距和组内差距。泰尔指数的分解公式为:[4]

式中,IW表示组内差距;IB表示组间差距;总体被分成G组:S1,S2,…,

杭州市医养护一体化智慧医疗服务

杭州市医养护一体化智慧医疗服务 促进办法 (市政府常务会议审议稿) 第一条[制定目的]为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医疗、养老、护理服务需求,推进医养护一体化智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根据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适用范围] 本市市区范围内开展医养护一体化智慧医疗服务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定义] 本办法所称医养护一体化智慧医疗服务,是指利用信息技术,整合部门资源,以医疗护理康复进家庭为基础,拓展日托及机构养老健康服务内涵,根据居民不同需求,提供连续、综合、有效、个性化的医疗、养老、护理一体化的健康服务。 第四条[政府职责]市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将医养护一体化智慧医疗服务体系建设纳入本级卫生事业发展规划,保障其与社会经济同步协调发展。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整合医疗、人力社保、民政等方面的政策和资源,保障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事业经费,建立工作协调机制,指导和协调医养护一体化智慧医疗服务改革。 第五条[部门职责] 市卫生计生行政主管部门负责组织

实施本办法,制定实施本市医养护一体化智慧医疗服务的配套政策和管理规范。 市城乡规划主管部门应当会同市卫生计生、人力社保、民政等有关主管部门组织编制与医养护一体化智慧医疗服务空间布局与利用相关的专项规划,报市人民政府批准后实施。 市民政主管部门应当鼓励养老服务机构参与各项居家养服务,积极支持医疗资源进入各类养老服务机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照料中心,推动实现医养护一体化。 市政务信息和社会公共服务信息主管部门负责统筹协调医养护一体化信息资源的建设和整合工作,为医养护一体化智慧医疗服务提供信息保障。 财政、人力社保、物价等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和各区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乡(镇)人民政府应当按照各自职责,整合资源,共同做好医养护一体化智慧医疗服务相关工作。 第六条[基本要求]建设医养护一体化智慧医疗服务体系应当统筹利用各种资源,促进均衡发展,注重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营造平等参与、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满足社会多样化、多层次需求。 开展医养护一体化智慧医疗服务应当立足保障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员的基本需求。参保人员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契约服务关系的,在享受预约转诊服务和签约服务优惠等政

城乡一体化建设状况调研报告(完整版)

报告编号:YT-FS-2331-50 城乡一体化建设状况调研 报告(完整版) After Completing The T ask According To The Original Plan, A Report Will Be Formed T o Reflect The Basic Situation Encountered, Reveal The Existing Problems And Put Forward Future Ideas. 互惠互利共同繁荣 Mutual Benefit And Common Prosperity

城乡一体化建设状况调研报告(完整 版) 备注:该报告书文本主要按照原定计划完成任务后形成报告,并反映遇到的基本情况、实际取得的成功和过程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揭露存在的问题以及提出今后设想。文档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修改和使用。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党的xx届三中全会强调,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这对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富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必须紧密联系实际,积极探索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有效途径,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意义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加快推进。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长期形成的城乡二元机构没有根本消除,工农关系不协调、城乡关系失衡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制约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城乡发展差距呈扩大趋势。xx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加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格局。只有广大农民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农民各项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发展才能真正体现以人为本;只有尽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状况,发展才能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持续。因此,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重大任务。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

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促进县域经济持续稳定发展 调研报告 卢氏县发改委 新型城镇化,就是以城乡统筹为结合点,以城乡一体化为切入点,坚持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城乡统筹发展,推动城镇生产要素和产业链条向农村延伸、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逐步实现农民就业城镇化、农村基础设施城市化、生活服务社区化、城乡经济社会融合发展的城镇化道路。加快推进新型城镇化是扩大内需的战略选择,是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持久动力,是促进资源要素集约开发的着力点。如何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进程,促进统筹城乡发展,带旺一片土地,富活一方经济,已成为我县当前经济建设战略思考的重大课题。 一、我县城镇化建设取得的主要成效 卢氏县地处河南省西部,两省八县交汇处,横跨长江、黄河两大流域,全县辖19个乡镇,352个行政村,3112个居民组,总人口37.3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2.6万,农村剩余劳动力16万人,国土面积4004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1万亩,农民人均耕地1.2亩。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城镇化建设工作,坚持把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带动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协调发展的关键举措,强力推进产业集聚区发展,不断加强基础设施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全县城镇化步伐明显加快。 (一)城乡规划全面启动。坚持高起点编制规划,分阶段实施,多角度宣传,初步形成了“城乡一体化”的规划管理模式。

一是完成了城区总体规划。2003年,县委、县政府委托河南省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卢氏县城市总体规划(2004-2020)》,对县城规划进行了第三次修编。2008年,在总体规划的基础上,又委托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完成了《卢氏县城市控制性详细规划(2009-2020)》。在广泛征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县直各部门、各乡镇、社会各界人士意见的基础上,经县政府常务会、县四大班子会讨论研究及有关专家评审论证后,确定了“一轴一带六组团”的城市空间发展格局,将城区规划控制区由原来的16.6平方公里扩大到120平方公里。同时,我们还对城市局部规划进行专项修编,如城镇供排水、停车场、水体景观、重点建筑等,力求使规划更合理、更完善,体现人民意愿,贴近群众生活。二是完成了产业集聚区总体规划。按照产城融合、产城互动的要求,将产业集聚区建设同城市建设相结合,委托河南省城乡规划设计研究院编制了 3.95平方公里的产业集聚区空间发展规划、总体规划和控制性详细规划,并呈报省政府批准,从而使城区建设用地控制性详细规划覆盖率达到了100%。三是完成了重点集镇、重点村等规划。按照村镇经济发展要求,结合乡镇经济发展特点,由住建、国土等相关部门完成了各乡镇集镇规划和全县确定的61个中心村的规划编制。同时,并积极争取上级业务部门支持,完成了全县所有市、县新农村建设试点村和新农村社区的规划编制工作。 (二)城镇建设步伐加快。坚持县城、重点镇、小集镇同步建设发展,不断加大投入,完善功能,提升层次,各项基础设施得到加强,城镇化水平日益提高。一是城市建设日新月异。按照

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医院“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总结报告 我院根据《湖南省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 作方案》及市卫生计生委《关于印发郴州市实施改善医疗 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方案的通知》,患者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医疗服务,努力缓解人民群众看病贵就医 难问题,我院高度重视、精心组织、认真落实的总方针, 坚持把“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贯穿于医疗服务的每 一个环节,通过自查、互查、积极整改等办法,努力完善 我院医疗服务流程、制度和设施建设,并取得了一定成效。 一、提高认识、统一思想 我院领导对此次全面改善医疗服务的专项行动非常重视,充分认识到“全面改善医疗服务专项行动”是我院今后一 段时间内的重要工作。“服务专项”工作是省厅、市局强 调的战略性工作,要迅速把专项工作推向我院并不断深化,充分调动全院职工的积极性,我院迅速成立了以院长为组 长的“全面改善医疗服务专项行动”领导小组,提出了 “提高认识、统一领导、逐级负责、层层落实”的具体要 求和目标,并积极听取院属各职能科室就专项工作提出的 建设性意见,制定了由院领导分工负责,科室、人员层层 负责的逐级责任制及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二、落实制度,合理改善 “全面改善医疗服务活动”中,我院重点做了以下十个 方面的工作:一、是严格落实诊疗责任制,要求医务人员 严格执行首诊首问负责制;建立新型的住院病人责任医师 和责任护士制,制定诊疗、护理质量评价标准,实行住院 部24小时医师值班制。二、是改进服务流程。门诊大厅和 各门诊候诊区增设导医和分诊护士,在病人挂号、就诊、 交费、检查、取药、住院等过程中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简化程序,减少排队次数,缩短等候时间,实现门诊“一 站式”服务;实行分科、分散候诊,加强力量维护好门诊、急诊秩序,减少病人围观,提高诊疗质量;推行“一医一 患一诊室”、实行门诊服务窗口和诊室弹性工作制,对病 人提供各环节服务;常规检查取消预约,随到随做。三、 是开展延伸服务,各科开展电话咨询服务,减少病人往返 医院的次数;对出院病人实行电话随访,并将反馈意见记 录在案,实行医务公开,解答公众咨询;建立城乡、社区 医疗机构联系点制度,与基层医疗机构建立双向转诊关系,医院大公卫意识,开办常见病、慢性病防治讲座并现场免 费行医,极大的方便了社区患者。四、是医护人员加强了 与病人及病人家属的沟通,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 理念,从病人门、急诊到出入院始终贯穿人性化服务和心 理支持服务,尊重病人的知情权、隐私权和选择同意权。五、是专门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委员会,对各科室护士进行 定期、不定期考核;注重落实整体护理,经常性的对护理 病历进行评比,合理简化病历内容;护理部组织护士长每 周五对危重病人的各项护理措施进行检查;制定护理差错 和安全管理报告制度,鼓励护士主动报告差错和问题,并 及时召开护士长例会予以批评和纠正。六、是提高了急诊 服务的高效性,建立了畅通高效的急诊绿色通道。我院对 急诊科进行不断改善,形成独立的急诊区,设有120急救 呼叫中心,提供24小时服务,急诊科人员相对固定、医生 均是资历较深医师值班,急诊科坚决落实不推诿病人,不 拖延时间的原则,对危急重病人先抢救后补办手续并实行 首诊负责制。七是尽量缩短病人住院时间,使病人的平均 住院日不超过7天,术前平均住院日不超3天。八、是改 善服务态度,向病人提供微笑服务,做到挂牌上岗、礼仪 端庄、态度和蔼;虚心听取病人意见,作出合理解释和指导;努力促进医患沟通和交流,提高服务标准,擦亮医疗 服务窗口。九、是严格控制治疗费用,落实检验检查结果 同城互认制度,医务公开制度;严格实施“三合理”规范;完善单病种限价管理制度,确保病人医疗费用增幅度。十、

城乡一体化建设状况调研报告完整版_1

编号:TQC/K906 城乡一体化建设状况调研 报告完整版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城乡一体化建设状况调研报告完整 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党的xx届三中全会强调,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这对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富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必须紧密联系实际,积极探索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有效途径,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

小城镇建设调研报告 加快小城镇建设,是推进城镇化进程,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措施。今年以来,本人就**镇小城镇建设情况进行了深入调研,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镇位于县城西南部,镇政府驻地距县城18公里,是山东省政府首批命名的中心镇。人口5.1万人,面积92平方公里,耕地4200公顷,小城镇建设区面积为3.6平方公里。辖2个居委会,23个村委会,共25个行政村。 近年来,**镇结合本地实际、科学规划、高标准建设,以工业化的理念来经营小城镇,努力推进小城镇建设,提高小城镇品位,塑造小城镇特色,加快了构筑农村新型城镇体系步伐。主要表现在四个方面: (一)注重编制规划,促进了小城镇建设健康有序发展。**镇以工业强镇为基础,大力加快小城镇建设,镇政府于2000年聘请山东省城镇规划设计院的专家对**的村镇体系、城镇镇区、基础设施进行高标准、高起点规划。小城镇建设区面积为3.6平方公里,工业经济园区占地2000亩。2000年9月份又聘请临沂市规划设计院对镇驻地作出详细规划,做到近期建设与远期目标协调一致,同时对沿街建筑物进行单体设计,规划面积15万平方米,规划覆盖率达到35%。2006

年,又聘请市规划专家对工业区进行详细规划,总规划面积94.2公顷,在规划中利用道路将园区划分为6个板块。镇居住区详细规划由县村镇规划设计室设计完成,总规划面积为5.8平方公里,详细规划覆盖率为85%。 (二)加大投入,全面推进小城镇建设进程。一是基础设施建设,镇驻地规划有二纵三横六条道路,均已全部硬化,有沿街楼2700间,今年新建商住楼1栋,沿街楼19座。二是“绿化、美化、亮化”工程。近年来,先后投资350万元对小城镇环境进行综合整治,全镇共安装路灯200盏,绿化面积16000平方米。其中今年栽植绿化苗木500余株,投资80万元对广场花园及周围道路两侧进行绿化,为镇村居民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 (三)强化管理,营造了小城镇发展的良好环境。在制定优惠政策的同时,小城镇的管理得到进一步加强,主要呈现三个特点:一是完善了管理制度。分别制定了小城镇规划建设管理办法、环境卫生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使小城镇管理初步纳入规范化轨道;二是加强了建设管理。本着合理布局,有序开发的原则,严格建设程序,从批地到设计、建筑实行“一条龙”管理,高起点、高标准建设小城镇。三是加强了环境治理。以镇村环境综合整治为总抓手,加快建设规范有序、卫生整洁、优美和谐的镇村环境,推进城镇建设步伐。先后投资180余万元,上了叉车、垃圾运输车,设置了288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健康扶贫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及健康扶贫 政策宣传 一城乡居民医疗保障基础政策 普通疾病各级医疗机构起伏线及报销比例:一级医疗机构起付线200元,报销比例85%;二级医疗机构起付线400元,报销比例80%;三级乙等医疗机构起付线1000元,报销比例70%;三级甲等医疗机构起付线2400元,报销比例均为60%;参保城乡居民在一个参保年度内多次住院,从第二次住院起,起付标准(原级别标准)依次递减20%,但递减不得低于原标准的50%。 ?重大疾病普通患者支付限额70%,建档立卡户75%。 ?分级诊疗病种普通患者支付限额县级70%、乡级80%,建档立卡户分别提高5%个点。 ? 51种重大疾病按支付限额70%予以报销,建档立卡户提高5%个点。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报销比例基础上提高5%报销。 二大病保险报销 建档立卡户个人自负政策范围内费用超过2000元的部分纳入大病保险,按比例分段递增报销,最高90%。 注: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城乡低保、特困供养人员大病保险报销起付线降低至2000元,超过起付线标准以上的部分为补偿基数。补偿基数0元-1万元(含1万元)报销72%;1万-2万

元(含2万元)报销77%;2万-5万元(含5万元)报销82%;5万-10万元(含10万元)报销87%;10万元以上报销90%。 三建档立卡“一站式”结算 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在各级定点医院就诊均不设起付线,住院实行“零押金”和“先看病后付费”住院模式,并实行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和医疗救助“一站式”即时结报服务,患者出院时只交个人自负费用。 四城乡居民异地就医 兰州市城乡居民异地就医需提前办理备案手续。未办理异地备案的参保患者,执行兰州市原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异地就医政策,即:经专家审核符合急救、抢救的,按照所住医院相应级别进行报销;有转外就医审批表并进行了异地就医备案的,按照所住医院相应级别,报销比例降低5%进行报销;其他异地就医的,住院总费用降低30%后,按照三甲医院标准进行报销。 五分级诊疗病种转诊转院 对符合分级诊疗病种诊断但未按规定办理转诊手续的患者产生的医疗费用,在医保结算标准为三甲(省级)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按分级诊疗病种定额标准的30%报销、三乙(市级)的医保定点医疗机构按50%报销。 六普通门诊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总结

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总结 为贯彻“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工作安排,按照《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卫医发【2015】2号)和《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方案(2015—2017年)的通知》(国卫办医发【2015】33号)要求,我院高度重视,积极行动,认真组织实施“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牢固树立“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加强“平安医院”建设,现将具体情况总结如下: 一、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 1、严格贯彻执行医疗卫生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做到依法执业,对全院职工进行了法律法规专项培训工作,知晓率达到了100%。 2、健全并落实医院规章制度和人员岗位责任制,特别是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的核心制度,包括首诊负责制度、三级医师查房制度、分级护理制度、疑难病例讨论制度、会诊制度、危重患者抢救制度、术前讨论制度、死亡病例讨论制度、查对制度、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交接班制度、技术准入制度、临床用血制度、转诊制度等。 3、严格基础医疗和护理质量管理,强化“三基三严”训练并进行考核。 4、合理检查、合理用药、因病施治。重点是贯彻落实《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坚持抗菌药物分级使用。 5、加强科室能力建设,做到专业设置、人员配备合理,抢救设备设施齐备、提高急危重症患者抢救成功率。 6、规范消毒、灭菌、隔离与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有效预防和控制

医院感染。 7、医院领导定期召开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工作会议,积极整改落实各级质量检查发现的问题,做好提高医疗质量和保证医疗安全工作。 二、改进服务流程,改善就诊环境,方便病人就医 1、在挂号、交费、取药等处设立“65周岁以上老年人专用”窗口并有明显标识,切实提供“一窗式”专门服务,每个服务窗口等候时间不超过10分钟。 2、超声、心电、常规影像、常规检验自检查开始到出具结果时间不超过30分钟,生化等检验项目不超过6小时。 3、药品和医疗器械、手术、麻醉、特殊检查告知率100%,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不超过10分钟,急救物品完好率100%,病历甲级率大于90%,手术安全核查率100%,贯彻落实《执业医师法》、黑龙江省医务人员医德考评办法,医务人员知晓率达到100%。 4、探索实施了急性单纯性阑尾炎等5个病种的临床路径,2014年各病种共实施45例;开展了同级医疗机构检查结果互认,一年来互认检查检验结果185 例;积极开展“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活动,全院病房100%实行了优质护理服务,医护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5、加快推进医疗卫生信息化建设,外地高级工程师历时2个月,完成了HIS电子医疗系统的全面升级和使用。 6、积极实施基本药物制度,自2013年4月1日起实施基本药物制度,配备使用基本药物品种168种,配备使用率45%。 7、实行门诊划价、收费一站式服务,做好门诊和辅助科室之间的流程控制和衔接,加强门诊各科室之间的协调配合,使病人高兴而来满意而归。 8、实行“无假日医院”。在全院范围内开展无假日值班制度,24

城乡一体化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城乡一体化建设状况调研报告 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强调,新形 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要把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作为根本要求。这 对于破解城乡二元结构,加快农业农村发展、促进农民富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 斗目标,具有重大意义。必须紧密联系实际,积极探索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的 有效途径,加快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的重大意义 (一)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深入贯彻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30年来,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工业化、城镇化、现代化加快推进。但由于历史条件的制约,特别是长期 形成的城乡二元机构没有根本消除,工农关系不协调、城乡关系失衡的局面尚未根本改变,制约农村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和城乡发展差距呈扩大趋势。十 七届三中全会指出,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 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因此,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就必须统筹城乡发展,加 快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形成城乡良性互动、协调发展格局。只有广大农民的生活不断得到改善,农民各项权益得到充分尊重和保障,发展才能真正体 现以人为本;只有尽快改变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滞后的状况,发展才能真正做到全面协调可 持续。因此,推进城乡一体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和重大任务。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促进社会和谐,必须在发展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各方利益关系,正确处理各种社会矛盾,保 障社会公平正义。当前,农村安定和谐局面面临许多压力,存在不少不稳定因素。农村富 余劳动力转移压力加大,农民养老等社会保障不健全,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和政权建设需要 加强,一些农民权益受到侵犯成为影响社会和谐的突出因素。只要坚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 发展,从法律、制度、政策上努力营造社会公平正义的环境,从收入分配、劳动就业、社 会保障、公民权利保障、基本公共服务等方面采取措施,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 实的利益问题,才能切实保障农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权益,使广大农民安居乐业、 生活富足,使广大农村安定有序、充满活力。因此,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农村发展,改善农村民生,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实现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 (三)推进城乡一体化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重要保障 近年来,我国经济社会平稳较快发展,为如期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创造了良 好条件。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展不平衡,差距主要在农村。农业基础薄弱,生产力水 平较低,农民增收难度大,农村公共事业发展滞后,城乡面貌反差较大。近年来,随着工 业化、城镇化、市场化步伐的明显加快,农村土地、资金、人才等要素流失的速度也在加快,城乡二元结构矛盾更加突出。这些矛盾和问题,有的是长期历史发展中积累下来的, 有的是在现实发展中形成的,而且互相交织,解决起来难度较大。因此,实现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最广泛、最深厚的基础也在农村。没 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国家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 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必须大力推进城乡一体化,妥善处理工农、城乡关系,加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正式版_1

For the things that have been done in a certain period, the general inspection of the system is also a specific general analysis to find out the shortcomings and deficiencies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正式 版

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正式版 下载提示:此报告资料适用于某一时期已经做过的事情,进行一次全面系统的总检查、总评价,同时也是一次具体的总分析、总研究,找出成绩、缺点和不足,并找出可提升点和教训记录成文,为以后遇到同类事项提供借鉴的经验。文档可以直接使用,也可根据实际需要修订后使用。 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实现城镇化已成为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近年来,我县乡镇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为全县城镇化发展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历史机遇。那么,在新形势下,乡镇城镇化道路究竟怎么走?结合工作实际,通过我们##区县政协小组的调查研究和深入思考,结合##区县城镇化建设实际谈一下对乡镇城镇化建设粗浅的看法。 一、##区县城镇化发展的现状和存在问题

在##区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进程中,城镇化发展步伐不断加快,许多镇政府所在地建设了广场,中心大街安置了路灯,大部分村也都修通了水泥路。全县城镇化率达到30.58%。村镇规划建设有序推进,小城镇建设力度不断加大。但在环境卫生等方面还存在以下一些实际问题: 一是环境卫生投入不足,卫生死角多。完善环境卫生基础设施建设需投入大量资金,而镇村财力十分困难,存在资金缺口问题。 二是环境卫生监督力度不够。农村群众环境卫生意识较薄弱,人畜混居以及改厕不够全面,卫生环境差,垃圾乱扔乱堆的现象比较普遍,住在集镇所在地街道的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宣传资料

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宣传资料 (大学生分册) 第一章参保缴费 一、符合大学生医保参保条件的大学生包括哪些? 符合大学生医保参保条件的大学生,包括杭州市行政区域内各类全日制普通高等院校(包括民办高等院校,以下简称高校)、科研院所接受普通高等学历教育的全日制本专科学生、全日制研究生(以下统称大学生)。在杭就读的外籍留学生不纳入参保范围。 二、大学生如何办理参(续)保手续? 大学生应在每年的6月至10月,由所在高校负责统一代办下一结算年度的参(续)保手续。新符合参保条件的大学生,应按规定及时办理参保手续。大学生转学或退学的,所在高校应及时为其办理注销登记手续。 三、参保期间个人基本信息发生变化如何办理? 参保期间,大学生的姓名、身份证号码等基本信息发生变更的,应及时持变更后的证件原件和复印件至市或区社保经办机构办理变更手续。 四、缴费标准有何规定? 大学生医保费由参保人员按年度缴纳,缴费标准为每人每年240元,其中个人缴纳60元,财政补贴180元。同一结算年度内缴费标准不变。

五、哪些大学生可免缴医疗保险费? 《最低生活保障边缘家庭证》持有者,其个人应缴纳的部分由政府补贴一半,持有效期内杭州市《特困人员救助供养证》、《最低生活保障家庭证》、《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证》、二级及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人证》的人员和重点优抚对象、县级及以上民政部门出具的家庭困难证明的大学生,其个人应缴纳的大学生医保费根据高校隶属关系由同级政府全额补贴。 二、医疗待遇 六、大学生的医保待遇结算期有何规定? 每年9月1日至次年8月31日为参保大学生的医保待遇结算年度。 大学生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参(续)保缴费手续的,可在缴费所属结算年度内享受医保待遇。未在规定时间内办理参(续)保缴费手续的,视为中断参保。属学校原因的,自补办参(续)保缴费手续后的次月起享受该结算年度内剩余月份的医保待遇;属个人原因的,经本人申请,可补办当年度参(续)保缴费手续,并在缴费后满6个月方可享受当年度剩余月份的大学生医保待遇。在参(续)保期内办理下一结算年度缴费手续的,可享受缴费所属结算年度的大学生医保待遇。 新符合参保条件并按规定办理参保缴费手续的,从缴费的次月起享受该结算年度剩余月份的大学生医保待遇。

XX医院关于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实施计划方案

××××医院 关于落实“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 实施方案 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不断加强医疗服务管理,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改善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进一步改善医疗服务行动计划的通知》(国卫医发〔2015〕2号)文件精神,结合我院“三好一满意”活动取得的实际成果,制定本方案。具体如下: 一、总体要求 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问题为导向,以改善人民群众看病就医感受为出发点,围绕人民群众看病就医反映比较突出的医疗服务问题,大力推进深化医改和改善服务;通过改善环境、优化流程、提升质量、保障安全、促进沟通、建立机制、科技支撑等措施,为人民群众提供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服务,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医改成效。 二、工作目标 自20xx年起,利用3年的时间,加强医疗管理,改善服务流程,创新方便群众就医措施,努力做到让人民群众便捷就医、安全就医、有效就医、明白就医,医疗服务水平明显提升,人民

群众看病就医感受明显改善,社会满意度明显提高,努力构建和谐医患关系。 三、主要容 (一)优化诊区设施布局,营造温馨就诊环境。 1.优化诊室布局。根据门急诊患者病种排序及其常规诊查流程,合理分布各专业诊室,分楼层设置缴费窗口,安装自主挂号缴费机,有效引导和分流患者,挂号、划价、收费、取药等服务窗口等候时间原则上≤10分钟。同时医院逐步在挂号室、出入院办理、取药和检查检验等人流聚集区域设立转诊服务窗口、提供流动导医服务。 2.保持环境整洁。做好就诊区域环境卫生整治,加强卫生间等基础环境管理,保持干净、整洁、安全、舒适。严格落实公共场所禁烟要求。 3.设置醒目标识。就诊区域设置建筑平面图、科室分布图,指示标识清晰、明了;为危险、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物品和放射源等设置醒目的安全警示。 4.提供便民设施。在门诊大厅、检查检验等人流密集区域为患者提供饮水、应急、轮椅、座椅、纸笔等便民设施,诊疗区域要设置舒适的候诊区,同时逐步完善自助预约、挂号、查询等服务;完善无障碍设施,放射检查时为患者提供更衣条件和符合规的放射防护。继续开设周末无假日门诊、午间门诊、夜间普通门

关于拆迁改造建设工作中对城市改造与城市化认识的调研报告

关于拆迁改造建设工作中对城市改造与城市化认识的调研报告 积极实施城镇化战略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扩大消费市场,加快工业化进程的战略举措。城市化水平是社会文明程度的标志。推进**城市化进程,关键是加速旧城改造,加快“城中村”改造,完善城市基础设施功能,改善城市环境,拉动城市经济增长,提高**的城市化水平 一、城市改造是提高城市品位,树立城市形象的迫切需要 城市品位、城市形象,是城市的内在素质和文化内涵在城市外部形态的直观标识。建筑是城市凝固的艺术,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息息相关,联系最密切,也是展示一个城市形象、品位的最佳平台 **由于历史、政治、经济等原因,市区街道短、窄、脏、乱;房屋破旧,居住拥挤;;基础设施陈旧,雨污合流;建设标准不高,建筑风格落后;随着城区不断拉大,“城中村”尤为突显。这些问题都直接影响到**经济发展和城市形象。按照**城市规划的要求,城区中的危旧房屋和不适应产业发展的建筑物都应拆迁改造;对那些占地面积大,建筑标准不高的“城中村”必须进行改造;以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提高居住的生活水平 二、城市改造是加快**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城市建设的迫切需要 京广铁路、106、107国道,京珠高速公路纵横南北,312国道、沪陕高速公路、宁西铁路横贯东西,**地处豫南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地位,发达的交通枢纽为**的城市发展提供难得的天机;因此,**的旧城拆迁改造,“城中村”的拆迁改造必须加速。尤其是**撤地改市后,人民群众对城市建设的要求更高。从**路道路拆迁改造后的情况看,加快城市改造应着力解决三个矛盾

一是**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与城市基础设施落后的矛盾;二是旧城面貌与群众所期望发展的山水园林城市形象品位的矛盾;三是旧城区市民居住条件与人民群众日益要求提高生活质量的矛盾 三、城市改造是把住宅建设和房地产培育为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的迫切需要 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扩大内需,拉动经济增长是党中央、国务院的重大战略决策。特别是目 美国的金融危机波及到全世界,我国采取扩大内需的措施应对世界金融危机,内需不足是制约**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通过启动城市拆迁改造,拉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资需求,带动建筑、建材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刺激居民消费,增加社会总需求,带动城市商业和生产的发展,从而实现拉动整个区域经济增长的目的 四、城市改造是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城市功能的迫切需要 **市城区的基础设施陈旧,管理难、维护难,不仅给市民带来诸多不便,也为城市部分从事服务的职能部门增加了工作难度。只有加快城市拆迁改造,积极稳妥地开展“以人为本”的城市社区建设,才能逐渐改变以单位、家属院为基础的城市生活单元,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市民的居住环境,提高市民的生活质量 五、城市改造是改善城市投资环境,发展区域经济的迫切需要 **地处全国东西区域的结合部,南北通道重要位置,区位优势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良好机遇。加快城市改造的步伐,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才能引凤筑巢,才能使**缩小与周边发达地区的差距。创造良好的投资环境,必须有良好的基础设施,完善的城市功能,优良的社区环境,文明的人文环境。**路道路拆迁改造以后,数家投资商到**路选项目搞投资,现已有6家投资商选中项目投资建设,计划总投资6亿元

2017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

2017年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政策指南 一、什么是城镇居民医保?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是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由政府组织引导,采取以居民个人(家庭)缴费为主,政府适当补助的筹资方式,按照缴费标准和待遇水平相一致的原则,重点保障城镇居民住院和门诊大病医疗需求的医疗保险制度。 二、城镇居民医保的参保对象和范围? 具有渭南市临渭区城镇户籍的未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年满18周岁以上的城镇非从业居民;中小学阶段的学生(包括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学生)、少年儿童(包括长期随父母在本区上学、生活,且父母有一方参加了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或城镇职工养老保险的农民工子女);区内城镇集体企业及困难企业中没有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进城务工的农民工,以及区内高校在校学生,在自愿的基础上,都可以参加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 三、如何参加城镇居民医保? 符合参保条件的城镇居民凭户口本、身份证到户籍所在社区或镇劳保所办理参保(续保)手续,特殊人员还应提供相应有效证明(低保证、残疾证(二级或以上)、“三无”身份证明、低收入证明、农民工子女其父母一方参加城镇职工养老保险或医疗保险证明);高校在校学生由学校统一组织集体参保,居民医保费由学校代收代缴。 四、城镇居民医保缴费标准是怎样设置的? 城镇居民医保缴费标准见下表:

五、城镇居民医保缴费时间和待遇享受期有什么规定? 1、居民医保参保缴费时间 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按年度缴费,每年10月1日至12月31日为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次年缴费期。 2、居民医保待遇享受期限 在规定时间内参保缴费的城镇居民,从次年1月1日至12月31日享受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当年缴纳当年医保费用的,从缴费的30天后起(以缴费确认时间为准)至当年12月31日享受城镇居民基

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民营科技 203 MYKJ 创新体制机制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李霞 (唐山市委党校,河北唐山063000) 基本公共服务是指覆盖全体公民、满足公民对公共资源最低需求的 公共服务,涉及义务教育、 医疗、住房、治安、社会保障、基础设施、环境保护等方面。平等地享受基本公共服务是每个公民的基本权利;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共同需要,也是统筹城乡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途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公共服务建设不断加强,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有了较大改观。但是与农民的公共需求相比,农村公共服务仍存在供给不足和供给不均等的问题。城乡收入差距扩大,达到5~6:1;农村中小学的校舍、教学设备、固定资产等“硬件”滞后,师资队伍素质、师资待遇等“软件”较差;乡镇卫生院普遍存在医疗设施差、技术培训少和卫生 技术人员学历低、 职称低、技术低的“三低”现象;公共基础设施,如公共交通设施、农田水利设施、人畜饮水工程、电力基础设施、环保基础设施和文化体育设施等建设不足;农村社会保障覆盖面窄、保障标准低,等等。 从体制机制方面分析造成城乡基本公共服务非均等化的原因,主要是: 1)城乡二元分割的公共服务供给体制。从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历程看,一直存在着农业支持工业、农村支持城市的局面。也就是说,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是建立在忽视农业和农村的发展基础之上的。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导致一些公共服务体制的设计至今仍然没有摆脱城乡分割的思维和城市偏好,城市居民享受大量的公共服务,而广 大的农村居民被边缘化,农村事业农民办,形成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 “先天不足、后天不良”的局面。 2)不合理的公共财政体制。一是中央与地方政府之间事权和财力配 置不对称。分税制改革之后, 财权层层上移,事权逐级下放。县乡政府作为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最直接责任主体,承担着较大的供给责任,但同时又是政府体系中财力最困难的层级,保工资、保运转尚且自顾不暇,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更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二是政府间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尚未完善。财政预算决算尚未把逐步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作为重点目标,支农支出在财政转移支付中所占的比重太小;在中央政府转移给地方政府的收入中,具有均衡性作用的一般性转移支付的数量规模过小;地方政府的行政层次和预算级次过多,使得中央财政的转移支付经地方政府各级次划分和分解后,地方政府的财力分散,导致农村公共投入零星分散,影响了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 3)自上而下的公共服务决策机制。长期以来,我国农村基本公共服 务体系基本上实施 “自上而下”的管理体制,即决定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往往不是来自于农村居民的自身需求,而是来自自上而下的行政指 令,甚至是为了满足各级地方政府决策者的 “政绩”和“利益”的需要。政府行为目标和农民追求目标的不一致性,不可避免地会造成农民急需要的基本公共服务的严重短缺和农民不太需要的公共服务供给膨胀的局面,造成资源的浪费。 4)单一的公共服务供给机制。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非竞争性、非排 他性的特点以及 “搭便车”现象的存在,致使私人不愿意提供此类服务,即所谓的公共服务供给的市场失灵。因此, 由政府提供公共物品或公共服务就成为唯一可行的选择。一直以来,我国政府事必亲恭,是一切事物的统揽者,政府管的范围过宽,事情过多,而没有发挥社会市场的作用,使得政府对于基本公共服务的提供,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时常会导致高成本与低效率。 有鉴于此,创新体制机制对于促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至关重要。 1)建立城乡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党的十七大提出,“建立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据此要求,政府必须打破限制城乡资源有效流动的制度障碍,建立城乡 统一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体制。建立城乡统一的劳动就业制度、户籍管 理制度、 义务教育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和统筹城乡基础设施建设的保障体系,全面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建设,加强农村三级卫生服务网络和农村社区卫生服务体系建设,把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覆盖城乡全体居民,实现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覆盖和城乡社会救助全覆盖。 2)完善公共财政体制,形成可持续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财政支持机制。一是明晰中央和地方的财权和事权。中央政府原则上负责公益性覆盖全国范围的公共服务供给,以城乡和区域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重点,强化再分配职能;各级地方政府主要负责各自辖区内的公共服务供给,应重点关注辖区内居民的实际需求,强化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对中央地方共同承担责任的公共服务事项,也应责任清晰,分工明确。二是调整城乡之间公共服务财政投入结构和内容,改变重城轻乡的投入体制,加大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财政投入。在公共服务财政投入的内容上,将投入的重点放在绝大多数人们直接获益的基本公共服务上,加大一般性转移支付所占比重,压缩非服务性的开支,尤其是行政管理费用等。三是加大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和管理力度,完善政府间转移支付机制,充分发挥政府财政转移支付对于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作用,尤其要加大中央和省两级财政对县乡财政转移支付的力度,重点向县乡级倾斜。加强 中央对地方专项转移支付管理,强化政策规划、 指导和监督职能,着力提高中央财政转移支付效果。四是进一步完善省以下财政管理体制,积极 推进省直管县的财政管理体制改革,探索 “乡财县管乡用”财政管理方式,减少政府间财政关系的层级,切实增强乡镇政府履行职责和提供公共服务的能力。五是加强财政转移支付的法制建设,在法制的框架下解决不同级政府相互之间的职责重叠与缺位问题,消除各地财力不平衡中的不合理因素;建立健全转移支付激励约束监督机制。 3)建立有效的农村基本公共服务供给的决策机制和监督机制。满足农民公共需求是农村公共服务供给的目标,公共服务供给的内容理应由 农民来决定,供给的效能理应由农民来评判。 因此,扩大农民的参与和监督是提高基本公共服务有效性的关键。从公共服务供给决策程序看,应当建立农村公共产品需求偏好表达机制,给予农民充分参与公共产品决策的民主权利,建立“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农村公共服务供给决策机制。 在国家财力有限的前提下,应根据农民对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重要性与满意度排序,优化公共投入对不同基本公共服务的投资顺序,逐步 解决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数量不足和质量低下的问题。为此, 当前应把有限的财政投入优先用于农村义务教育、 农村医疗卫生和农村社会保障的服务提供上。 要建立有效的监督机制来规范地方基层政府的决策行为,加强对公共服务决策活动的监督,提升地方政府公共服务的输出绩效,确保公共资源的合理使用。 4)建立多元化的基本公共服务供给机制。提供基本公共服务是政府的基本职责,但不等于说由政府提供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必须由政府独立生产和供给。 现阶段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目标,仅仅依靠财政力量难以保证农村公共服务的有效供给。这就需要在发挥政府主导作用的同时,充分发挥市场和社会在提供农村公共服务方面的作用,允许外资和民间资 本进入农村公共服务领域,形成政府、 市场、社会相结合的多元复合安排,实现农村公共服务多元化供给格局,提高农村基本公共服务的供给效率。 同时要鼓励社会多方力量参与供给,通过引入市场竞争方式实现公共产品供给的市场化、社会化,形成多元竞争局面,构建多层次的公共产品供给结构,提高政府的公共服务效能,改善公共服务质量,强化公共产品生产和供给的竞争性,提高公共服务的运作效率和专业化水平。 基金项目:本文为2010年度河北省党校系统科研项目、唐山市社科联2010年度立项课题(课题编号为TSSKL2010-017)阶段性成果。 摘要:主要从体制机制创新方面论述推进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性。关键词:体制机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实践·思考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