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铁塔组立质量与安全措施

铁塔组立质量与安全措施

铁塔组立质量与安全措施
铁塔组立质量与安全措施

铁塔组立施工质量与安全措施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共新建铁塔219基,起于长合220kV变电站,止于江津分输压气站110kV 变电站;分为二条单回路设计,长合变终端塔出线采用同塔双回设计;其中一回线路长为36.116km,二回线路长为37.561km。其中直线塔123基,耐张塔96基。

二、质量保证措施

2.1现场构件应分类、分段号摆放。

2.2不得用角钢作其他承力使用,如:当撬棍等。防止构件弯曲变形。

2.3如因运输造成局部镀锌层磨损时(小于100mm2),应喷防锈漆,进行防锈处理。

喷前应将磨损处清洗干净并保持干燥。

2.4检查构件的弯曲度,角钢的弯曲度不应超过相应长度的1/800。

2.5螺栓防盗栓槽统一朝上。

2.6螺栓连接构件组装规定

1、铁塔各构件的组装应牢固,交叉处有空隙者,应按设计图纸加装对应厚度的垫片。

2、螺栓应与构件面垂直,螺栓头平面与构件不应有空隙。

3、螺母拧紧后螺杆露出螺帽的长度,对单螺母不应小于两个螺距,对双螺母可与螺母相平。

2.7螺栓数量不得缺少,规格必须符合设计图纸要求,穿向应符合本工程的统一规

定和铁塔图纸会审纪要的要求。

2.8螺杆与螺母的螺纹有滑牙或螺母棱角磨损以至扳手打滑的螺栓必须更换。

2.9铁塔组装有困难时,严禁强行组装,应查明原因。对于有误的板件应划印,逐

件登记交材料站退回厂家处理。

2.10塔材需切角时,其边距尺寸应满足表78-1的要求,切角后应涂漆防锈。

2.11地面组装完成以后,应对组装质量做一次全面检查,如发现有质量缺陷应按

规定处理后再转入下一道工序。其内容包括

1、构件是否齐全,缺少的构件是送料缺件,还是原构件加工尺寸错误装不上;

2、各部位尺寸是否正确,特别是分段连接处包钢是否正确;

3、组装的构件有无歪扭和弯曲,是否有空隙未加垫圈;

4、螺栓是否齐全,紧固;

5、镀锌层有无剥落。

2.12铁件与钢丝绳的接触面必须垫麻袋等软物,保护镀锌层。

2.13断面较大或主材单薄的塔片必须用圆木补强。

2.14节点螺栓规格必须一致,在复紧全塔螺栓时应检查。

2.15脚钉的弯钩应一致向上,由塔腿沿主材向上望,逐个调整,方向一致后再紧

固螺栓。

2.16四角主材节点弯曲是否超标,直线塔k节点主材是否有弯曲,整基塔的倾斜,

均要一一检查处理。

2.17严格执行三级验收制度

1、项目施工队铁塔组立完后,进行自检、消缺、填写自检记录表,自检后的

塔位填写验收申请报项目部进行验收;

2、项目部验收后,填写缺陷表交项目队进行消缺,消缺后再进行复检并填写

验收记录表;

3、项目部验收合格后,填写验收申请报公司进行验收,并组织项目队对公司

验收意见进行消缺。

4、完成三级验收并消缺后,由项目部报工程监理部进行铁塔验收。

2.18 各立塔队必须对每基塔立好后及时检修,及时发现质量问题,在其余桩位的

立塔施工改进施工工艺,以保证质量控制。

三、铁塔组立的质量要求

3.1铁塔组立后,各相邻节点间主材弯曲不得超过1/800。

3.2铁塔组立后,塔脚板应与基础面接触良好,有空隙时应垫铁片,并灌注水泥

沙浆。

3.3铁塔组立结束后,必须将螺栓全部紧固一次,架线后应再复紧一次。复紧并

经监理检查扭矩合格后,应随即按要求加装防盗螺栓及防松罩。根据铁塔施工图纸和铁塔施工图纸会审纪要要求,螺栓扭矩值采用4.8级—6.8级螺栓扭矩值规定如下:

表3-1 6.8级螺栓施加的扭矩值如下:

3.4铁塔组立完成后,应测量其倾斜值,转角塔不应向受力侧倾斜。

3.5铁塔组立的允许偏差应符合表7-4的规定。

表3-3:铁塔组立的允许偏差

四、铁塔组立的质量检查方法

4.1螺栓紧固使用扭力扳手检查,扭力扳手使用前应经送检合格后方准使用。

4.2本工程使用带响声的扭力扳手,将扭力扳手调整到欲检查的螺栓规格相对应

的扭矩标准值上。加大扭力后,听到响声即达到规定的扭矩值。检查时,当听到响声但螺母未转动,即合格;如果在听到响声前螺母转动,即不合格。

4.3倾斜检查必须架线前及架线后分别进行,并做好记录。

4.4铁塔结构倾斜是指整个塔结构中心与结构中心铅垂线间的偏离。检查方法是

先检查结构正面(即垂直于线路中心线),再检查结构侧面(即顺线路中心线)。

最后按下式计算出该塔的结构倾斜值:

图7-2

铁塔结

4.5正面倾斜的检查

1、将经纬仪支于线路中心线上且距离铁塔基础约两倍铁塔高度的地方。先以目测铁塔腿部上方水平材处,移动仪器,便能见腿部前后面水平材与相对应的斜材相交的交点,处于一铅垂线上。调平仪器后用望远镜十字丝对准X 点,如X ′也同时在十字丝的纵线上,即说明支放仪器的位置正确。如稍有偏差,将仪器左右移动,直至望远镜中观看X 、X ′都在十字丝的纵线上。

2、找出塔腿根部的结构中心。用线按图7-2将四个腿主材连两对角线的交点即铁塔结构中心O ,检查铁塔倾斜以O 点为准。

3、将经纬仪十字丝中心对准O 点,用望远镜在铁塔正面由下向上移动,检查交叉材上的交叉螺栓是否在一直线上,直线塔对横担中间螺栓,耐张塔对支架中间螺栓,进行观察并记录。

4、倾斜值计算如下:

A ,

B ,

C ,

D 为四根主材,在该断面处X1、X2两点BC 及AD 面的实际中点。如经纬仪望远镜十字丝与BC 及AD 面交于X1′及X2′,则该断面的倾斜值X 为: ,式中同方向相加,不同方向相减。

7.3.6

将经纬仪支于横线路方向,对准铁塔的侧面,用上述方法测得断面的倾斜

值: ,式中同方向相加,不同方向相减。

()()'22'112

1Y Y Y Y Y ±+±=

铁塔结构的倾斜率△C 为该塔倾斜值与视点高度h 之比,如下式:

式中:h —视点高度。

五 、安全目标、安全管理体系

5.1.安全目标:

◆ 实现死亡事故“零”目标; ◆ 杜绝重伤事故; ◆ 消灭群伤事故; ◆ 工伤事故频率≤1‰;

◆ 消灭重大机械设备事故和火灾事故; ◆ 杜绝重大交通事故;

◆ 减少一般设备事故、火灾事故和机械交通事故; ◆ 杜绝在同一施工现场重复发生相同性质的事故;

5.2 安全指导思想、方针:

安全工作方针是: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管理”,要从思想上意识到:“隐患险于明火,防范胜于救灾,责任重于泰山。”认真执行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以及南方电网有限公司《安全生产工作规定》(2003-29)、《安全生产工作监督规定》(2003-30)、《安全生产工作奖惩规定》(2003-32)、《中国南方电网有限责任公司电力生产事故调查规程》等有关文件规定,工程的现场安全文明设施必须按照广东电网公司颁发《电网工程建设标识和安全文明施工规范手册》,管理上严格遵守南方电网公司《电网建设工程达标投产考核评定标准》。完善健全安全

)(10000002

2?+=

?h

Y X C

网络,组织、落实各级安全责任制,确保工程安全。

5.3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及主要职责

5.3.1安全管理组织机构

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

5.3.2 主要安全责任人职责

项目经理:

工程施工的第一安全责任人。负责制订本工程安全目标、管理方针,对工程安全生产及安全体系建立、健全负全面领导责任;负责审定、批准安全生产重要活动及重大举措,主管安全监督部门并支持安监人员认真履行安全职责,贯彻国家有关安全生产的法规、法令,贯彻项目法人、监理工程师有关安全生产的指令。

项目总工:

工程安全技术总负责人。协助项目经理制订工程安全目标和管理方针;对工程安全技术工作负全面领导责任,负责审批重要的施工技术方案和安

全技术措施,审批安全新技术或改进措施;领导技术管理工作,在安全技术上贯彻项目法人、监理工程师有关安全生产的指令。

质、安负责人:

负责工程施工的日常安全管理工作,并向项目经理汇报工作情况;对贯彻落实项目法人、监理部门、项目经理的安全指令进行监督、检查,对生产中的人员、机具的安全状态进行控制和监督。组织安全检查,对安全隐患提出改进措施。安监专职协助部长搞好质安部的安全管理工作,并负责安全制度制订、安全施工技术措施编写。

队长的职责

1、负责组织技术交底,组织学习安全规程、施工验收规范和有关的技术措施;

2、根据人员的思想、技术、身体状况明确分工,尽量做到相对固定;

3、每基塔组立前,组织技工认真检查运到施工现场的立塔工器具,不合格的不准使用;

4、检查立塔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完成,没有做好准备的铁塔不应安排立塔;

5、遇有特殊地形或特殊情况,或是本队在本工程不同塔型的首基铁塔组立,必须亲临现场检查指导;

6、接受监理的有关安全指令,并组织有关人员学习、落实。

地面组装负责人的职责

1、明确参加组装的施工人员的分工,交待安全措施和进行技术指导;

2、组织施工人员严格按施工图及工艺设计要求进行组装;

3、对断面较大或主材较为单薄的塔片,做好补强措施;

4、组装中发现的缺孔、切角、弯曲、掉锌等缺陷及缺件应登记清单,上交项目部材料站,报监理联系塔材厂处理。

立塔指挥人的职责

1、负责宣读立塔安全工作票,向参加立塔施工人员讲解质量要求、安全措施及特殊注意事项,分析危险点及防范措施;

2、组织检查地面组装质量,组装不合格者不应组立;

3、按施工技术措施要求对立塔现场布置及组织人力对所用的工器具进行全面检查;

4、立塔过程中照顾全局,随时听取各岗位报来的信息并提醒各岗位人员的操作;

5、立塔前及构件吊离地面后对牵引系统作全面检查;

6、发现异常情况或异常声音,应停止牵引。会同安全监督人进行诊断后派人处理;

7、应掌握抱杆、各部绳索的受力情况,严格控制起吊重量。

立塔安全监督人的职责

1、安全监督人在施工中对现场的安全起监督作用;

2、协助立塔指挥人检查组装质量,检查立塔现场的布置,检查所用的工器具,检查各岗位操作人员是否到岗位;

3、对各岗位操作人员任何违反安全规程和施工技术措施的作业有权制止,并报告立塔指挥人;

4、安全监督人进入现场应配带安全员袖章;

5、对可能出现的险情要提醒立塔指挥人。

机动绞磨操作人的职责

1、立塔前检查绞磨各部件特别是刹车是否操作灵便,检查绞磨尾部与锚桩连接的钢绳及锚桩是否牢固可靠并报告立塔指挥人;

2、按技术措施要求布置牵引系统;

3、操作人随时观察立塔指挥人的信号和旗语,做到看准旗号、动作快速、听从指挥;

4、绞磨使用中如发生故障,应暂停牵引,将牵引绳在机前锚固,再进行维修或更换;

5、在起吊过程中,操作人不得离开岗位,不得找人顶替操作,随时监视各部机件的运转。

塔上作业人员的职责

1、登塔前必须检查并带好的安全保护用具;

2、必须站在安全位置进行操作,密切与地面工作人员取得联系;

3、严格执行高空作业的安全规定。

六、构件运输安全措施

6.1 汽车运输

6.1.1严禁无证驾驶,驾驶员必须有从业资格证。

6.1.2构件装车时,应有顺序地摆放,长一头放置在车箱底板;各联板必须用铁丝或加长螺栓穿成一串并用螺帽拧固,防止丢失。

6.1.3置于汽车车箱前架上的构件,在构件下方应垫方木,且应将构件、方木、车架三者绑扎牢固,防止磨损构件。

6.1.4凡用钢丝绳或8号铁线绑扎镀锌构件时,其绑扎部位应用麻带缠绕保护,防止磨损镀锌层。

6.1.5运输人员应加强途中检查,防止捆绑松动;通过山区或弯道时,防止超长部分与山坡或行道树碰刮,超长2米应在尾部设警示标志。

6.1.6汽车运输禁止超载及人货混载。

6.1.7多人同时装卸同一车构件时,必须有一人负责指挥。工作人员要互相配合,互相监督,防止构件压、碰、刮工作人员。

6.1.8对需通过的桥梁和雨、雪天气路况运输前必须进行调查。如超过桥梁

荷载的,须改道运输或卸载转运;对影响行车安全的路面必须进行修整。

6.2 人力运输

6.2.1所有施工人员必须参加安全考试、安全交底及进行体检,不得随意请当地人参加施工。

6.2.2一人肩扛多件塔材时,塔材应绑扎成捆,肩扛处应缠绕麻包带。

6.2.3两人及以上抬运长或较重构件时,应有专人在工作前检查小运输通道情况;障碍物必须清除,转弯处应加宽,险峻陡壁处应设临时扶手。

6.2.4两人抬运构件时,应同肩同步,并做到同起同落。

6.2.5四人及以上抬运构件时,应明确一人指挥,务求步调一致,不得直接用肩扛。

6.2.6雨天抬运时,山坡道路应挖有小阶梯,选择好行走路线,防止滑倒,必要时设扶手。

6.2.7人力肩扛构件时应量力而行,一般单人肩扛的重量不宜超过50kg,人与人保持5m的距离。狭窄道路不得超人行进。

6.2.8搬运前应观看周围是否有人工作及其它障碍,避免相互碰撞。

6.2.9搬运时注意观察行走道路,有无沟坎,避免踩空、踩滑、跌倒。

6.2.10途中休息时,应选择道路较宽处,将塔材置于路边不妨碍行人通过。

6.2.11马帮运输时,每匹马驮运的构件重量应视马的能力,要考虑道路的崎岖,不得超重运输。

6.2.12每匹马必须有一个马主人跟随,构件在马身上应绑扎牢固。

七、分解组塔安全措施

为防止出现倒抱杆等事故,参加施工人员应遵守以下三项纪律:①遵

守施工组织纪律。做到分工明确,一切行动听指挥。②遵守劳动纪律。做到坚守岗位,精神集中,尽心尽责完成本岗位工作。③遵守技术纪律。坚持按规程规范办事,坚持按设计图纸施工,坚持按工艺设计操作。

开工前必须对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并签字认可。第一基铁塔由项目部技术负责人组织试点。参加组塔人员必须做到“三熟悉”。熟悉铁塔安装图,熟悉立塔方法的操作要点,熟悉本安全措施。

铁塔组立施工必须严格执行安全工作票制度。每个桩位每工序每5天由现场负责人填写1张安全工作票并签字齐全、宣读。更换现场负责人必须更换安全工作票。

7.1 现场布置

7.1.1现场布置和起吊方案必须执行施工技术措施规定。

7.1.2组塔施工过程中,非施工人员严禁在塔高范围内逗留。

7.1.3绞磨应安置在合适的位置,以便于观察和操作。地锚所在地方应平整,距离基础一般应在1.2倍塔高之外。

7.1.4不准用露出地面的岩石或树桩作立塔地锚。绞磨不得使用角铁桩锚固,必须使用地锚。

7.1.5各部位的工具,应按施工技术要求进行布置,各种绳索的穿向要正确,连接要可靠,安全监督人在吊塔前应作一次全面检查。

7.1.6邻近公路和村庄的桩位施工时,应在施工范围内设置安全围栏,公路两端设置明显的施工警告牌。施工用的横跨公路的钢丝绳等应有足够的净空距离,保证道路的通行,并在钢丝绳上设置红旗等明显的警示物。

7.2 地面组装安全措施

7.2.1现场施工人员应戴手套及正确配戴安全帽。

7.2.2组装场地应平整,障碍物应清除。

7.2.3在成堆的角钢中选料应由上往下搬动,不得强行抽拉。

7.2.4组装断面宽大的塔片时,在竖立的构件连接牢固前,应采取临时固定措施。

7.2.5严禁将手指伸入孔内找正螺孔。

7.2.6分片组装铁塔时,带铁应能自由活动,螺帽应出扣;自由端朝上时,应绑扎牢固。

7.3 抱杆组立、提升措施

7.3.1升降抱杆必须有统一指挥,四侧拉线应均匀放出并由技工操作。

7.3.2抱杆提升前,应将提升腰滑车处及其以下塔身的辅材装齐,并拧紧螺栓。

7.3.3提升抱杆时,抱杆垂直下方不得有人,塔上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上。

7.3.4提升应设置两道腰环,其四根拉绳要固定在已组塔段身上。提升抱杆时,严禁以人力控制拉线系统或腰环拉绳。

7.3.5内拉线组塔提升抱杆时,塔上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上。四根内拉线按预定长度成松弛状态绑在铁塔四根主材顶端的节点下方,作为防抱杆倾倒的后备保护。

7.3.6调整抱杆倾角时,必须用链条葫芦调整拉线。同时,应检查拉线连接处及地锚受力变化情况。

7.4 铁塔吊装措施

7.4.1被吊构件要绑扎牢固。如果钢丝绳与角钢直接绑扎时,应在角钢内侧垫方木外侧缠绕麻带,防止割断钢丝绳。

7.4.2起吊构件的下方不得有人逗留。塔上作业要尽量和地面组装作业不同时进行。如必须同时进行时,在构件起吊过程中地面应暂停作业,防止发生高空物件坠落伤人。

7.4.3塔片吊离地面时应暂停牵引,检查各受力部位有无异常。

7.4.4在起吊过程中,严禁将手脚伸进吊件的空隙内或在吊件上作业。

7.4.5起吊过程中,指挥员应站在起吊方向的侧面,监视被吊塔片与塔身间的距离,一般应控制在0.3~0.5范围内,严防塔片拴住塔身。连接主材时,塔上操作人员应站在安全位置,然后再操作。

7.4.6主材和侧面大斜材未全部连接之前,不得到被吊构件上作业。

7.4.7单面塔片已吊装完毕,大斜材安装好及有临时拉线固定后,方准登塔解起吊绳。两面塔片间的斜材连接固定后,方准拆除临时拉线。

7.4.8起吊构件时,腰环拉绳不得受力。

7.4.9塔腿组立后,应及时将铁塔接地装置与塔腿连接,避免雷害事故。7.5 高处作业措施

7.5.1凡在坠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有可能坠落的高处进行的作业均称为高处作业。

7.5.2高处作业人员穿软底鞋,并正确配戴个人防护用具,工作前严禁饮酒。

7.5.3有高处作业合格证且经体格检查允许高处作业者方准登高作业。7.5.4高处作业人员必须系好双保险安全带,安全带必须栓在结实牢固的构件上,并不得低挂高用,施工过程中,应随时检查安全带是否拴牢。

7.5.6多人在一处作业或双层作业,应相互照应,密切配合,作业区下方不得有人。

7.5.7高处作业所用的工具和材料应放在工具袋内或用绳索绑牢;上下传递物件应用绳索吊送,严禁抛掷。

7.5.8在雨天或冰冻之后进行高处作业,应采取防滑措施,如:弄干净鞋底的泥、清除塔材上的冰、高处作业时扎好安全带、延长绳等。

7.5.9遇有雷雨、暴雨、浓雾及六级以上大风天气不得进行高处作业。

7.5.10铁件及工具严禁浮搁在塔上及抱杆上,以免误抓误踩酿成事故。

7.5.11高处作业人员上下铁塔应沿脚钉攀登,不得沿单根构件上爬或下滑。

7.6 临近带电体作业施工措施

7.6.1靠近带电体的桩位应用内悬浮抱杆内拉线分解组立。

7.6.2塔上垂落的绳索应拉紧固定好,防止飘近带电体,发生触电事故。7.6.3在带电体附近高空作业时,距带电体的最小安全距离必须满足表2-1的要求。

距带电体最小安全距离(米)

八、文明施工

8.1施工人员着装整齐,特殊工种挂牌上岗.

8.2施工过程中,应遵守国家现行的有关文明施工、施工现场整齐,工器具、构件摆放整齐。多余工具、剩余材料应搬离立杆塔的范围之外,做到文明

施工。

8.3施工现场必须设置安全警示牌和施工标志牌,并插彩旗及安全标语。

8.4避免与当地居民发生纠纷,青赔问题应及时通知项目部派人协调解决。

8.5注意环境保护方面的有关规定,尽量减少铁塔组立所占用的施工场地,避免不必要的青苗损失;地锚坑使用完毕及时回填;机械加柴油、机油应使用漏斗,防止泻漏到地上污染环境。

九、工程防火

9.1山林施工严禁使用明火,严禁在山区吸烟及煮饭。地网焊接时,必须划定工作范围,清除易燃杂物,配备灭火器材并设专人监护。

9.2材料站、驻地施工用电应符合有关规定,严禁乱拉乱接。

9.3项目部、材料站、驻地必须配备足够的消防灭火器材。

9.4开关箱负荷侧的首端处必须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9.5熔丝的规格应按设备容量选用,且不得用其他金属代替。

十、危险因素的识别及防范措施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