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_知道_与_认为_句法差异的语义_语用解释

_知道_与_认为_句法差异的语义_语用解释

_知道_与_认为_句法差异的语义_语用解释
_知道_与_认为_句法差异的语义_语用解释

《当代语言学》第11卷2009年第3期244-251页,北京

“知道”与“认为”句法差异的语义、语用解释3

张家骅黑龙江大学

提要 “知道”和“认为”是表达认知模态的基本命题态度谓词。“知道”在词汇语义中不仅包含

(a)‘认知状态主体在其意识中有命题P’,而且包含(b)‘P的所指在现实世界里是有的’,在语

用层面上“知道”主要充当述位。“认为”只表示成分(a),不含成分(b),在句子中大多充当主位

的成分。两个谓词在句子交际结构位置、从属命题表达手段和替代方式、疑问标记、与否定词的

意义关系、修饰语类型以及能否构成对比主位疑问句等方面,有一系列对立表现,这些句法差异

都可以从它们的语义、语用特征中求得解释。

关键词 预设 命题 叙实谓词 主位 述位

1.引言

现代汉语表达知识和信念(意见)的主要认知模态谓词是“知道”和“认为”。作为特殊的系词,它们连接认知状态主体和命题,表示‘认知状态主体在其意识中有命题P’,语义中包含客体命题配价,句法上支配体现客体命题配价的小句宾语,是典型的命题态度谓词。关于这两个谓词,汉语学界在讨论“谓宾动词”及其虚化等问题时常涉及(吴为章1981;蔡文兰1987;杨成凯1992;王冬梅2003;方梅2005;陶红印2003)。

本文着眼于“知道”和“认为”用于基本义时在句法方面的一系列显著的对立差异,借鉴俄罗斯语言学相关研究的思想和方法,寻求对这些差异的语义、语用解释。

2.语义、语用特征

命题态度谓词按照宾语小句内容对于言语行为主体是否是事实,区分为叙实谓词和非叙实谓词(Karttunen1973)。“知道”属于叙实谓词,语义中不仅包含(a)‘认知状态主体在其意识中有命题P’,而且包含事实预设──(b)‘对于言语行为主体(我),P的所指在现实世界里是有的’:他知道P﹦‘他知道P﹢我知道P’。其中的“他”指认知状态主体,“我”指言语行为主体。“认为”不是叙实谓词,不包含事实预设,即只表示(a),不表示(b) (Булыгина,Шмелев1988;王冬梅2003;李明2003)。

由于“知道”的语义包含事实预设,其从属命题内容既属于认知状态主体,又属于客观世界。就这个意义而言,P具有客观性质。“认为”的语义不包含事实预设,其从属命题内容只属于认知状态主体,不属于客观世界,因而是主观性质的。它们的所指不是现实世界的客观事况,而是认知主体的主观精神产物,被称为“主观知识”(Дмитровская1988:14)。

3感谢匿名审稿人提出的宝贵意见。本研究得到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5年度重大项目(05JJD740181)资助。文中例句大多取自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CCL语料库检索系统(网络版)》,未标出处的为作者自拟。

442本刊网址:htt p://https://www.wendangku.net/doc/0517761089.html,

使用“知道”描写认知状态时,言语行为主体通常将语义成分‘有’作为信息焦点:‘P在认知状态主体的意识中是∥有的’。换言之,“知道”句向受话人通报的不是P本身,而是P 在认知主体意识中有;P本身则被作为语用预设处置,即被“我”看作在该交际情境中已给受话人的信息。就这个意义而言,他知道P﹦‘他知道P+我知道P+你知道P’。其中‘他知道P’是陈说(asserti on),‘我知道P’是事实预设,‘你知道P’,确切地说‘我认为你知道P’,则是语用预设。语用预设只是言语行为主体“我”认为在该交际情境下受话人已知的“信息”,但并不必须是“我”知悉的事实(Падучева1998):

(1)站长知道火车什么时间到(,问他去吧)。

例(1)用间接疑问小句而不是陈述小句作宾语,不含事实预设,但却含语用预设:“火车什么时间到”说话人虽然未知,但他清楚这是受话人已知(已提出)的问题。

使用“认为”描写认知状态时,言语行为主体通常将句义中的P作为信息焦点:‘认知主体在其意识中有的是∥P’。‘有’在这里则被当作预设的成分,“认为”句向受话人通报的只是P本身。“认为”不是句子的必需语义成分,可以略去。

区分信息焦点/语用预设是“我”的语用操作,与认知主体无关。二者是纯粹交际层面的范畴。在未参与言语行为的情况下,认知主体只限于一般地‘在其意识世界中有P’。

3.句法差异解释

“知道”的宾语小句由于通常占据主位,不是信息焦点所在,因而允许略说,将其代名化,构成间接特指疑问小句,语义由具体变得笼统(我知道森林公园在净月潭区/我知道森林公园在哪里),或仅使用其中的名词短语(我知道森林公园),甚至把宾语小句完全略去(你知道森林公园在哪里吗?──知道)。陶红印(2003)统计的117个“知道”用例中,无宾语用例,包括宾语在上文已经出现过的和没有任何宾语的,共58个,约占50%。

在肯定的“知道”句中,间接特指疑问小句疑问代词通常有具体所指,如须明确指出,认知状态主体大部分能够将其用具体语词替换。

“知道”可接受名词性短语作宾语(蔡文兰1987;吕叔湘1999[1980]:676),因为语言中存在一些专门的抽象名词,如“想法、处境、原因、时间”等,意义相当于缩略命题,句法功能类似语义笼统的代名化小句,可以用在“知道”后作宾语(Арутюнова1976:128):

(2)她知道你的想法(=‘她知道你怎么想’){你知道去森林公园的路(=‘你知道去森林公园怎么

走’){我知道他们的姓名(=‘我知道他们姓甚名谁’)。

代名化小句或名词短语常取代陈述小句作“知道”的宾语,还因为说话人无意公开详细信息,无法将复杂的知悉内容纳入容量有限的小句中,或者缺少足够的信息(Булыгина,Шмелев1997:402)。这与操纵类动词“打退、粉碎”、模态类动词“进行、开始”等支配的谓宾名物化(“打退敌人的进攻,进行热烈的讨论”)不同:前者是宾语小句的缩略,信息量趋向笼统;而后者则是谓宾的扩充,信息量趋向详尽(蔡文兰1987;王冬梅2003)。

“认为”在陈述句中不接受代名化小句、名词性短语作宾语(蔡文兰1987;吕叔湘1999 [1980]:464),因为句中的P占据述位,是通报给受话人的未知内容,语义应充分、明确,

542 2009年第3期

不允许简说:“我认为他明天能来/3我认为他什么时候能来/3我认为他”。即使须简说,也只能略去宾语小句的主语,而不是谓语:“3我认为这本书(好)/我认为(这本书)好”。

由于句法位居前的“知道”通常是述位的成分,后面的宾语小句充当主位,句子的交际结构语序和常规句法结构语序(VO)不一致,因而允许按照已给信息在前、新给信息在后的惯常逻辑顺序,将二者调换位置:

(3)a.他知道(述位)∥你来了(主位)。(CCL)

b.你来了(主位)∥他知道(述位)。

“认为”通常是主位的成分,其后的小句充当述位,句子的交际结构语序和常规句法结构语序一致,主位与述位的位置是非自由的,在“认为”用于基本义时不能随意调换①:

(4)a.你认为(主位)他能来(述位)。

b.3他能来(述位)你认为(主位)。

把“知道”置于句尾,意在凸显语句的潜在对话性,是受上文制约的、非自由的主观语序,常见于口语体中,句尾的“知道”不能认为是自然焦点,试比较:

(5)a.你有你的苦处,我知道。

b.甲:我有我的苦处。──乙:这我知道。(CCL)

宾语小句能否提升到句首充当主位,一个重要的因素是谓词的语义、语用特征。这不仅表现在认知谓词句中,言语行为谓词句也是如此。如用于‘对某种主张∥表示相(不)同意见’的“同意、赞成、反对”等,和“知道”一样,因词义原因通常充当述位。实现语义配价‘某种主张’的宾语小句表语用预设,通常充当主位,因而可提升到句首:

(6)a.我赞成你和她分开。

b.你和她分开我赞成。

而另外一些言语行为谓词,如表示‘向人说出∥自己的意见是什么’的“建议、主张”等,则与“认为”一样,因词义原因而一般充当主位的成分。实现语义配价‘自己的意见是什么’的表层宾语小句是句子的新给信息所在,一般充当述位,不提升到句首:

(7)a.我主张高校管理首先要抓校风问题。(CC L)

b.3高校管理首先要抓校风问题我主张。

否定词在“知道”句中只说明命题态度谓词“知道”本身,不跨越“知道”说明宾语小句谓语(例8a),在“认为”句里通常跨越“认为”说明宾语小句谓语(例8b):

(8)a.我不知道他来了≠我知道他没来。

b.我不认为他能来≈我认为他不能来。

关于否定词跨越句法主导词,在语义上说明从属命题,语言学界曾有深入、广泛的讨论。早期生成语法学者称之为否定提升(Horn1978)。另有观点认为,否定主导谓词较之否

①有时可见“认为”置句尾并用停顿隔开的用例(“人类社会总是向前发展的,我认为”吕叔湘1999[1980]:464),这时的“认为”已由基本意义用法向表达说话人主观态度的语用标记虚化,其主语的所指对象总是说话人(方梅2005)。

642当代语言学

定从属命题语气缓和,是语用需要(Jackendoff1971)。还有人认为,“我并不认为他过得好”不一定就是“认为他过得不好”,也有“认为他过得不好不坏”的可能(李明2003)。

否定的语义对象在事物名词作主位的一级判断句里,是述位内容(Жалковский1964: 15;吕叔湘1985;徐杰、李英哲1993)。“知道”在句中通常作述位的成分,因而是否定的对象。否定的语义对象之所以通常是述位而不是主位,原因在于否定与肯定一样,要以语境的若干选项为前提。肯定从选项中保留其一,排除其他:“这是绿色”。否定与之相反,排除其一,保留其他:“这不是红色”。说话人用来表达选项抉择的交际结构成分恰恰是述位。主位是句子的预设,没有选项,因而不接受否定(Шатуновский1996:62)。“不认为P”在通常的情况下只可理解为“认为不P”。仅在特殊情况下,如在以推翻刺激话轮预设为言语意图的反应话轮中,“认为”才可能充当述位,成为元语否定的对象:

(9)不是认为,是我知道。(CCL)

既然“知道”句中的P不仅属于认知状态主体,而且属于说话人、受话人、客观世界,可以脱离认知状态主体而存在,P对X不存在不等于对“我”、受话人、客观世界不存在,因而否定词不能越过“知道”说明P的谓词:X不知道P≠X知道不P。“认为”的情况不同,其语义结构中不包含事实预设、语用预设。句中的P只属于认知状态主体,对认知状态主体存在就等于自身存在,反之亦然,所以否定词通常跨越“认为”否定P。

言语行为谓词“赞成、同意、反对”等,在词义中包含预设‘有某种主张’:“他不赞成你去”(CCL)预设‘有人主张你去’,“他赞成你不去”预设‘有人主张你不去’(Зализняк,Падучева1987)。“他不赞成你去”蕴涵的应不是‘他赞成你不去’,而是‘他主张你不去’。这可用“赞成、同意”等用于基本义时多充当述位、可置句尾的语用特征来验证(例6)。既然“赞成”在句中多作述位成分,因而本身可接受否定,其前的“不”并非由小句宾语提升而来。反之,“建议、主张”等谓词则不包含类似预设,在句中多作主位,一般不置句尾(例7),通常不是否定的对象:“他不主张你去”蕴涵‘他主张你不去’。

疑问通常也指向述位。“知道”加间接特指疑问小句构成的疑问句,大多将疑问指向“知道”,句尾选用疑问语气词时,从是非问,用“吗、吧”,一般不用“呢、呀”等(例10a);“认为”加间接特指疑问小句、正反疑问小句等构成的疑问句,疑问只指向小句宾语的疑问词,是特指问句,句尾用语气词“呢、呀”,不用“吗、吧”(例10b):

(10)a.你们知道声波是怎样产生的吗?(CC L)(?你们知道声波是怎样产生的呢?)

b.您认为哪几支队有希望进入四强呢?(CCL)(3您认为哪几支队有希望进入四强吗?){你认为

我猜得对不对呢?(CCL)(3你认为我猜得对不对吗?)

例(11)的“不知道”已虚化为话语标记,意思相当于“请告诉我”(陶洪印2003;方梅2005)。整个句子是特指问句,因而句尾可用疑问语气词“呀”:

(11)你的武功真不错,不知道你究竟是谁呀?(CC L)

“知道+特指疑问小句+吗?”可用于实施间接言语行为:

(12)你知道黄昆是谁吗?有的说是钢琴家,有的说是电影演员,有的说是搞美术的。(百度搜索)

742 2009年第3期

例(12)中问句语法上是是非问句,按理只须回答“知道”或“不知道”,但语用上是特指问句,相当于“黄昆是谁呢?”问句建构在“询问”类言语行为的成功条件上。“询问”行为的一个成功条件是,说话人认为受话人知道答案。形式上问成功条件———“你知道不知道”,事实上问“黄昆是谁”,类似句子的语用意义已规约化,因而例(12)中的回答都不针对形式上的是非问。

“知道”可受一些认知程度副词修饰:很知道、太知道;大概知道、约略知道,出现在:

(a)名词作宾语时(吕叔湘1999[1980]:676);(b)间接特指疑问小句作宾语时。后者如例(13):

(13)老太太很知道该怎么和和睦睦的过日子{大致知道闪电离你有几千米。(CC L)

名词、间接特指疑问小句宾语与陈述小句宾语不同,表示近似的、宽泛的“事实”域。因而,“知道”既可受表示信息占有量充分的语词(很、非常、太)修饰,又可受表示信息占有量不足的语词(不大、不太、大概

2

、约略)修饰。如果说受前者修饰时,“知道”尚且允许陈述小句作宾语的话(“我心里很知道主人的福气可羡”(CCL)),那么受后者修饰时,“知道”只以名词性短语、间接特指疑问小句作宾语(例14a),不以陈述小句作宾语(例14b):

(14)a.他大概知道火车几点开。

b.他大概知道火车3点开。

例(14a)允许有两种理解:(a)他可能(大概

1)知道火车几点开;(b)他约略(大概

2

)知道

火车几点开。(b)理解成立的原因是,间接特指疑问小句不表示精确事实,其模糊语义与

“大概

2

”一致。而例(14b)排除(b)解释的原因是,陈述小句宾语表示精确的事实,其“精

确”义与“大概

2

”的“约略”义相抵触。

“认为”由于只允许语义精确的陈述小句作宾语,通常不受认知程度副词修饰。

“X﹢认为”由于在句中通常充当主位,因而可与疑问助词“呢”连用,构成对比主位疑问句:你认为呢?位居句子中间的语气词“呢”是一种“准主位标记”,用在主位之后,常带对比重音,有转换话题或谈话角度的作用(方梅1994)。在一定的上下文里,“呢”前边可以只有一个名词性成分,与之构成疑问句(吕叔湘1999[1980]:412)。疑问助词“呢”在这种情况下与名词性成分构成的常常是对比疑问句,其中的名词性成分多是对比主位,“呢”是对比主位的标记,句中的述位以蕴涵的方式存在(李大勤2001):

(15)你们都回来了,小卫呢?(吕叔湘1999[1980]:412)(小卫怎么没回来呢?)

“认为”句用“呢”构成对比主位疑问句时,对比主位(=话题)既可只是名词性成分:我∥认为这本书好,你呢?又可由“认为”与主语一起充当主位(≠话题),“呢”则置于“X﹢认为”后:我认为∥这本书好,你认为呢?

“X﹢知道”由于在句中通常充当述位,因而不能与疑问助词“呢”连用构成对比主位疑问句,不能说a,但可以说b,c:

(16)a.3你知道∥我来了,他知道呢?

b.你∥知道我来了,他呢?

c.他要知道呢?

842当代语言学

例(16b)中“你知道我来了”的交际结构与例(16a)不同,对比的特殊语境使“你”在句中成为主位,“知道”和小句宾语一起作述位,“呢”则与“他”构成缩略的对比疑问句。例(16c)“呢”前的句子虽含“知道”,但整体表示假设,与蕴含的小句(怎么办呢?)构成偏正复句,在复句中充当主位。关于假设小句与“呢”构成疑问句参见陆俭明(1982)。

“认为”句中命题小句表达的意见只属于特定认知主体,不同认知主体可能持完全不同的意见。“知道”句中命题小句表达的知识不属于个别认知主体,而属于或大或小的群体(Апресян2004:395)。这是“X﹢认为”可与疑问助词“呢”连用,构成缩略对比疑问句,而“X﹢知道”不能与疑问助词“呢”连用构成缩略对比疑问句的语义方面的原因。

代替“认为”后的宾语,要在“认为”前用“这么、那么”之类(杨成凯1987;吕叔湘1999 [1980]:464);而代替“知道”后的宾语,则要在“知道”后用“这个、那个、一件事、一个情况”等(杨成凯1987)。“认为”和“知道”宾语小句的代替手段为什么不同?

“知道”句的宾语小句主位,是句子描写的对象,反映客观世界,具有广义的“事物”属性,而“事物”是以个体形式独立存在的,因而在需要复指时,应用表示同指关系的体词性成分,如例(17a),疑问句用“什么、什么事”等,如例(17b):

(17)a.我知道他来/我知道这件事

b.你知道他什么事?

“认为”句的宾语小句述位,是对广义“事物”的描写,反映认知者的主观意见,具有广义特征属性,而特征是依附性质的,不能剥离“事物”独立存在,特征与特征之间只有类同的关系,没有同一的关系,因而复指宾语小句要使用表示类同关系的代形容词性状语“这样、这么(样)、那样、那么(样)”:克林顿不这样认为∣你怎么认为?

许多由“猜测、判断”义动词(意见谓词)引出的宾语小句,都不能用体词性宾语成分取代,而要用“这样”等代形容词性状语成分取代(杨成凯1987),原因也是如此。

从语义角度看,“认为”句宾语小句内容不属事实预设,是特定认知主体的个人“创意”,只属于他个人,不同人对同一情况可能持各种各样的、当然也包括类同的意见,因而可以说:

(18)对此我这样认为{他那样认为{老王也这么认为{你怎么样认为?

“知道”句中从属小句命题多是事实预设,表达的知识不是特定认知主体的个人“创意”,不仅仅属于他个人,因此对于同一知识,不同认知主体只可能有或没有,但不能说:

(19)3我这样知道{3他那样知道{3老王也这么知道{3你怎么样知道?

“知道”属叙实谓词,小句宾语的事实内容(事实预设)通常是认知主体被动接受的,从外向内,有渠道而无原因,因而通常说:从哪儿知道的?不宜说:﹖为什么知道?

“认为”属意见谓词,小句宾语的主观意见是认知主体积极构建的,从内向外,有原因而无渠道,只说:为什么认为?不说:3从哪儿认为?

942 2009年第3期

疑问代词“怎么”与“知道”搭配时,用以询问知识获得的渠道,而不是原因②:

(20)a .你怎么(会)知道(呢)?(CC L )

b .你怎么认为这件事不重要(呢)?

例(20a )中的“怎么”不宜用“为什么”替换(﹖你为什么(会)知道(呢)?),意义与“你怎么知道的(呢)?”大体相当;回答“你怎么(会)知道(呢)?”与回答“你怎么知道的(呢)?”一样,要指出信息的渠道。例(20b )的“怎么”问的则只是原因,意义与“为什么、根据什么”等同:你怎么认为这件事不重要(呢)?=你为什么(根据什么)认为这件事不重要(呢)?句中的“怎么”不宜用“怎么……的”替换:﹖你怎么认为这件事不重要的(呢)?例(20a )的“怎么”涉及的主要是具有致使性质的前因事件;例(20b )的“怎么”则与人们对世界的知识相关(蔡维天2007)。

例(21)中的各条件小句与疑问代词“怎么”相呼应,也都表示缺少“知道”所需要的直接或间接的信息渠道:

(21)你没去怎么会知道呢?{你没有试过,怎么知道自己不喜欢呢?{我没说呢,你怎么会知道?{

连生身父母是谁都不知道,怎么知道生辰八字呢!(百度搜索)

4.结语

“知道”与“认为”在句法行为上的对立关系不是个别的现象,涉及一系列同类的命题态度谓词,具有普遍性。

吕叔湘(1987:305)曾注意到(a )“不知道他不在家≠知道他在家”,(b )“不希望他不参加=希望他参加”这类现象。沈家煊(1989)通过分析情态、意愿语词在“语义强度”上存在的弱项(可能,可以)、中项(很可能,该)、强项(肯定,必须)的等级差别指出:弱项、强项语词构成的“不V 1不V 2”只能属于(a )类(不可能不去≠可能去);中项语词构成的“不V 1

不V 2”

(不很可能不去=很可能去)则属(b )类,从而对这种现象作出合理的语义解释。本文对“知道”和“认为”句法行为提供的语义、语用分析,对于一些知识、信念(意见)谓词等表现出来的这类现象,或可起到某种补充的解释作用。

参考文献

052当代语言学

②《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把“你怎么会知道这件事?”作为“怎么”用于询问原因的一例(吕叔湘1999[1980]:

651)。

Horn,L.R.1978.Re marks on neg2raising.I n P.Cole,ed.,Syntax and Se m antics9:Pragm atics.Ne w York:Acade m ic Press.Pp.129-220.

Jackendoff,R.1971.On s ome questi onable argu ments about quantifiers and negati on.L anguage47,2:282-

97.

Karttunen,https://www.wendangku.net/doc/0517761089.html, l ogique des constructi ons anglaises a comp le ment p redicatif.L anguages8,30:56-80.蔡维天,2007,重温“为什么问怎么样,怎么样问为什么”———谈汉语疑问句和反身句中的内、外状语。《中国语文》第3期,195-207页。

蔡文兰,1987,带非名词性宾语的动词。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研究室编,《句型和动词》。

北京:语文出版社。327-43页。

方梅,北京话句中语气词的功能研究。《中国语文》第2期,129-38页。

————,2005,认证义谓宾动词的虚化———从谓宾动词到语用标记。《中国语文》第6期,495-507页。

李大勤,2001,“W P呢?”问句疑问功能的成因试析。《语言教学与研究》第6期,52-61页。

李明,2003,试谈言语动词向认知动词的引申。见吴福祥、洪波主编,《语法化与语法研究(一)》。北京:商务印书馆。350-70页。

陆俭明,1982,由“非疑问形式+呢”造成的疑问句。《中国语文》第6期,435-8页。

吕叔湘,1985,疑问?否定?肯定。《中国语文》第4期,241-50页。

————,1987,《语文近著》。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

————,1999[1980],《现代汉语八百词》(增订本)。北京:商务印书馆。

沈家煊,1989,“判断语词”的语义强度。《中国语文》第1期,1-8页。

陶红印,2003,从语音、语法和话语特征看“知道”格式在谈话中的演化。《中国语文》第4期,291-302页。王冬梅,2003,动词的控制度和谓宾的名物化之间的共变关系。《中国语文》第4期,315-28页。

吴为章,1981,与非名词性宾语有关的几个问题。《中国语文》第1期,432-8页。

徐杰、李英哲,1993,焦点和两个非线性语法范畴:“否定”“疑问”。《中国语文》第2期,81-92页。

杨成凯,1987,小句作宾语的划界问题。见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研究室编,《句型和动词》。

北京:语文出版社。225-41页。

————,1992,广义小句宾语的类型研究。《中国语文》第1期,26-36页。

作者简介

张家骅,男,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教授。研究兴趣为体貌学、语义学。代表作为《现代俄语体学(修订本)》和“标尺两极规律与词汇语义偏移”。电子邮件:aliubi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0517761089.html,

ZHANG J iahua,male,is a p r ofess or at the Center for Russian Language and L iterature Studies,Heil ongjiang University.H is research interest includes as pect ol ogy and se mantics.H is maj or publicati ons are:M odern R ussian A spectology(revised editi on)and“Scale ter m s in languages and the lexical2se mantic deviati on”.E2 mail:aliubing@https://www.wendangku.net/doc/0517761089.html,

作者通讯地址: 150080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学府路74号黑龙江大学俄语语言文学研究中心

152

2009年第3期

and s ocial affective factors.A ls o discussed is the relevance t o the Chinese context.

Key W ords:neurolinguistics,language attrition,first language teaching

ZHANG Ren,Toward a dynam ic perspecti ve on the na ture of lex i ca l ca tegor ies

An outstanding p r oblem in the study of Chinese grammar concerns the status of lexical categories in the structure of Chinese,which has kep t Chinese linguists locked in debate for about a century due to the apparently flexible alignment bet ween word classes and grammatical functions.Under the assump ti on of the usage2based app roach to grammatical rep resentation as adop ted in cognitive grammar and related app roaches,I argue that what is traditi onally regarded as a lexical category actually embraces a net work of categorizing relationshi p s bet ween s pecific lexemes,lo wer and higher2 level lexical schemas,lexically2filled constructi onal schemas and fully abstract constructi onal schemas.On this app r oach,traditional lexical categories p lay a very li m ited r ole,for flexible uses of words are often categorized and sancti oned directly by lower2level units.The point is elaborated with illustrative analyses of several types of lexical flexibility in Chinese.The mental status of flexible uses is deter m ined by frequency of use,and hence much of the dis putes regarding categorial status would dissi pate.

Keywords:Chinese lexical categories,categorizati on,usage2based app r oach

ZHANG J i a hua,A seman tic and pragma tic accoun t of the d ifferences between syn t actic character isti cs of zh idao(知道)and renw ei(认为)

Zhidao and renw ei are both basic p redicates of p r opositional attitude,exp ressing the ep istem ic modality.I n the semantic structure of zhidao the ep istem ic subject has the p roposition P,and moreover,what P refers to exists in reality.Prag matically speaking,zhidao p lays a r ole of rheme in the communicative structure.Renw ei has a si m ilar semantic structure,but its P does not refer to s omething real in reality.Renw ei usually occup ies the theme positi on in the communicative structure. The differences bet ween the t wo verbs have so me serious effects on semantic negation, p resuppositi on,interr ogati on,and s o on.

Keywords:zhidao(知道),renw ei(认为),p ropositional attitude,rheme,theme

L I U J i esheng,Ex isten ti a l con struction:Its forma ti on,i n terpret a tion and pragma tic st a tus This paper holds that existential construction is A(agent)2off in contrast with transitive clause,and C(causer)2latent as far as causative clause is concerned,with its p lace occup ied by Loc elements. It therefore argues that the syntactic constraints of the existential constructi on,whose definite effect adm ittedly does exist,is barely noticeable in Chinese due t o the p re2verb adverbials,the verbs and the post2verb nor m inal.The P AS(p referred argument structure)effect can exp lain why the post2verb NPs have a str ong tendency to exp ress new infor mation.

Keywords:existential construction;p resentati onal structure;p referred argument structure

L U B i ngfu,The am b i gu ity of markedness and its d is am b igua ti on rev isited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various meanings of the notion‘(un)marked’in the linguistic literature and the related noti ons such as‘default’,‘nor mal’etc.It argues that the most theoretically indispensable noti ons in linguistic analysis are‘initial’,‘si mp lest’and‘least2conditioned’. keywords:un2marked,default,nor mal,initial,descri p tive p r ocedure

682当代语言学

TEST语法语义规则

TEST语言语法语义规则 程序中最后的声明必须是一个函数声明,名字为main。没有原型说明, 约定:主调函数的定义必须在被调函数的定义之前。 1.→{ fun_declaration } 2. → function ID’(‘‘ )’< function_body> 3.→main’(‘‘ )’ < function_body> 4.→ ‘{‘’}’ 5.→{} 6. →int ID; 7. | ε →{} 8.||| || | | < call _stat> 9. → if ‘(‘) [else < statement >] 10. → while ‘(‘’)’ < statement > 11. → for’(‘;;’)’ 12. →write ; 13. →read ID; 14. →’{‘’}’ 15. →< expression >;|; 16. < call _stat>→call I D’(‘’‘) 17. < expression >→ ID=| 18. -> |< additive_expr >(>|<|>=|<=|==|!=)< additive_expr > 19. < additive_expr>→{(+|-)< term >} 20. < term >→{(*| /)< factor >} 21. < factor >→’(‘< additive_expr >’)’|ID|NUM 有待扩充: 1.函数名、变量名都不可以重名。(有待修改:同一函数内部变量名不能相同,但不同函数的变量名可以相同,符号表的处理会更复杂) 2.考虑函数带返回值的情况; 3.考虑函数带参数的情况。

语义学笔记整理

第一章作为语言学一个分支的语义学 语义学的建立以法国学者米歇尔·布勒阿尔1897年7月出版《语义学探索》为标记。 该书1900年翻译为英文“语义学:意义科学的研究(Semantics:Studies in the Science of Meaning)”。 这本专著材料丰富,生动有趣,重点在词义的历史发展方面,兼顾词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全书共三编:1,讲词义变化的定律,介绍变异、扩散、类推等概念;2,讲如何确定词义,介绍释义、比喻、多义、命名等;3,讲词类、词序、组合规则等,涉及语法意义。 除了语言学的语义学,还有逻辑学的语义学,哲学的语义学,还有心理学家对语义的研究。 a,逻辑学的语义学是对逻辑形式系统中符号解释的研究,又称“纯语义学”,对象并非自然语言的语义。 b,哲学的语义学围绕语义的本质展开涉及世界观的讨论。“语义学”或“语义哲学”又是本世纪前半叶盛行于西方的至今仍有影响的一个哲学流派的名称。 c,心理学家研究语义,主要是想了解人们在信息的发出和接收中的心理过程。 d,语言学的语义学把语义作为语言(乃至言语)的一个组成部分、一个方面进行研究,研究它的性质,内部结构及其变异和发展,语义间的关系等等。 布勒阿尔的书给语义的发展以重要地位,声称研究语义的变化构成了语义学。同时它把语义限制在“词语”的意义上,主要是词义上。这两个特点一直贯穿在他以后半个多世纪的若干代表性著作里。 继布勒阿尔之后,一部有世界影响的语义学专著是两位英国学者奥格登和理查兹合写,1923年出版的《意义的意义》(The Meaning of Meaning)。这两位学者还曾共同创制了后来遭到各种非议的“基本英语”(Basic English).

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

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 学习要点:掌握句法结构分析中运用语义关系、语义指向、语义特征三种语义分析方法,并且能够运用这些分析法解释一些常见的语言现象。 句法结构是句法形式和语义内容的统一体。对句法结构不仅要做形式分析,如句法层次分析、句法关系分析、以及句型分析等,还要做种种语义分析。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分析主要指语义关系、语义指向、语义特征三种分析法。 一、语义关系 (一)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 在句法结构中,词语与词语之间不仅发生种种语法关系,主谓、述补、述宾、偏正、联合等,而且发生种种语义关系。语义关系,语义学中指语言成分所表示的客观对象之间的关系,我们所说的语义关系是指动作和动作者、动作和受动者、动作和工具、动作和处所、事物和事物之间的关系等。句法关系和语义关系可能一致,也可能不一致。 ⑴吃面条。/削苹果。(句法、语义关系一致。) ⑵我吃完了。/饼干吃完了。/文章写好了。(句法、语义关系不一致) 前者“我”与“吃”是动作者(施事)和动作的关系,后者“饼干”和“吃”是受动者(受事)和动作的关系,结果和动作的关系。 一种句法结构关系,可能包含着多种语义关系,如:修理家具。/挖了一个坑。/来了一个客人。/写毛笔。(述宾关系,受事、结果、施事、工具。)反之,一种语义关系也可能构成多种句法结构关系。 ⑶沙发上坐着一个人。 ⑷那个人坐在沙发上。 ⑸那个人在沙发上坐着。 这几个句法结构的语义关系基本相同,“人”“沙发上”与“坐”之间都是“施事”“处所”与“动作”的关系;但句法结构关系却不一样。 (二)动词和名词语义关系的类别 汉语句法结构中的语义关系是多种多样的,句法分析的重点是动词跟名词性词语之间的语义关系。在各种语义关系中,名词性成分担任了一定的语义角色,如“受事、结果、施事、工具”等,这实际上也就是揭示了名词性成分跟动词之间的关系。名词性词语经常担任的语义角色主要有: 1、施事:指动作的发出者(可用介词“被、叫、让、给”引进) 他在看书。/小狗啃完了骨头。/敌人被我们打败了。 2、受事:指动作行为的承受者(可用介词“把、将”引进)。 小牛吃草。/张三修桌子。/毛把花瓶打碎了。 3、系事:指连系动词联接的对象(?) 我们是教师。/小王成了大学生。 4、与事:指动作行为的间接的承受者(送、还?)(可用介词“给”引进)。 张三还李四一支笔。/我给兰兰送去一些巧克力。 5、结果:指动作行为产生的结果。 编草帽。/烙饼。/做烟斗。/打毛衣。/盖大楼。

语义学和语用学练习1

Chapter 5 Semantics Ⅰ. Decide whether each of the following statements is True or False: 1. Dialectal(方言的)synonyms(同义关系)can often be found in different regional dialects such as British English and American English but cannot be found within the variety itself, for example, within British English or American English. F 2. Sense is concerned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nguistic element and the non-linguistic world of experience, while the reference deals with the inherent meaning of the linguistic form. F 3. Linguistic forms having the same sense may have different references in different situations. T 4. In semantics, meaning of language is considered as the intrinsic and inherent relation to the physical world of experience. F 5. Contextualism is based on the presumption that one can derive meaning from or reduce meaning to observable contexts. T 6. Behaviourists attempted to define the meaning of a language form as the situation in which the speaker utters it and the response it calls forth in the hearer. T 7. The meaning of a sentence is the sum total of the meanings of all its components. F 8. Most languages have sets of lexical items similar in meaning but ranked differently according to their degree of formality. T 9. “It is hot.” is a no-place predication because it contains no argument. T 10. In grammatical analysis, the sentence is taken to be the basic unit, but in semantic analysis of a sentence, the basic unit is predication, which is the abstraction of the meaning of a sentence. T Ⅱ. Fill in each of the following blanks with one word which begins with the letter given: 11. Semantics can be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meaning. 12. The conceptualist view holds that there is no direct link between a linguistic form and what it refers to. 13. Reference means what a linguistic form refers to in the real, physical world; it deals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linguistic element and the non-linguistic world of experience. 14. Words that are close in meaning are called synonyms. 15. When two words are identical in sound, but different in spelling and meaning, they are called homophones(同音/形异义词). 16. Relational opposites are pairs of words that exhibit the reversal of a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items. 17. Componential(指数)analysis is based upon the belief that the meaning of a word can be divided into meaning components. 18. Whether a sentence is semantically meaningful is governed by rules called selectional restrictions, which are constraints on what lexical items can go with what others. 19. An argument is a logical participant in a predication, largely identical with the nominal element(s) in a sentence. 20. According to the naming theory of meaning, the words in a lan-guage are taken to be labels of the objects they stand for. Ⅲ. There are four choices following each statement. Mark the choice that can best complete

语义学和语用学的区别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As a branch of linguistics, semantics can be simply defined as the study of linguistic meaning, which studies literal, structural or lexical meaning conveyed by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What we concerned with is the denotation of the word, namel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words , phrases and sentences not the possible connotations. It is context independent, de-contextualized.and it deals with what is said. while pragmatics is a study which can be defined as the analysis of meaning in a particular context, which studies non-literal, implicit meaning. It deals with the relations between language and context that are basic to language understanding. pragmatics is context dependent, contextualized. What we concerned is what is communicated by a speaker and interpreted by a listener. Through the definition of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we can see that semantics and pragmatics both concern the meaning of language. But they research the different sides of language, and they have different study methods. The study objects of semantics is words, phrases and sentences, what we need to know is their meaning, sense , reference and presupposes. Different words may have the same or similar meaning, the same one word may have more than one meaning. And one word may belong to another word. So we can conclude the words to these relations, Such as synonymy, polysemy, homonymy,hyponymy and antonymy. And when we talk about the sense relations between sentences ,we may think of presupposes. Whether it is right under the presupposes. All those are semantics. It would not change with the

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与句法语义的动态性-COLIPS

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与句法、语义的动态性 (提要) 北京大学陆俭明 §1. 引言 “词语在结构中的句法、语义多功能性”,是指词语在相同的词类序列中,可体现不同的功能,在句法上是如此,在语义上也是如此。 §2. 词语在句法上的多功能现象 1 出租汽车 2 坐这儿两个人 拉车上一把雨伞 3 吃了他三个苹果 修了王家三扇门 4 肝炎,急性好治,慢性难治。 彩色贵,黑白便宜。 5 他比阿Q还阿Q。 很中国 6 高他一个头 大他三岁 词语在句法上的多功能现象,早已为人们所注意,只是没有意识到这是词语在句法上的多功能性的表现。例如过去汉语语法学界说,“出租汽车”既可看作是述宾关系,“出租”是述语,“汽车”是宾语;也可看作是“定-中”偏正关系,“出租”是定语,“汽车”是中心语。 §3. 词语在语义上的多功能现象 1 大衣口子 “大衣扣子”,在语义上我们既可以分析为隶属关系(意思相当于“大衣上的扣子”,扣子是大衣有机的组成部分,个儿有的大,有的小——如袖口上的扣子),也可以分析为类属关系(意思相当于“大衣上专用的扣子”,个儿都是大大的)。 诗人风度 2 芯儿蛀了的 儿子参军的 3 人吃饭*饭吃人 十个人吃一锅饭一锅饭吃十个人 一张床睡两个人两个人睡一张床 两个活儿干四个钟头四个钟头干两个活儿 一条板凳坐三个人三个人坐一条板凳 (A)表示容纳量 (B)表示“每” 4 台上坐着许多人 门上贴着一幅画

§4. “语法的动态性”理论 该用什么理论,该怎样解释上述词语的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我们觉得,可以用郭锐提出的“语法的动态性”理论来进行解释。 “语法的动态性”理论是郭锐(2002)最近提出的,这个理论对解决上面所提出的问题很有帮助。什么叫“语法的动态性”呢?郭锐指出,词在句法层面上会产生词汇层面未规定的语法性质,我们把这种语言现象称为“语法的动态性”。先前郭锐(2000)就认为,词语的语法性质应区分为“词汇层面的语法性质”和“句法层面的语法性质”。词语在词汇层面的语法性质,是词语固有的词性,可以在词典中标明;而词语在句法层面的语法性质,是词语在具体使用中产生的,由句法规则控制。词语在上述两个层面的语法性质一般情况下是一致的,例如: (1)小王有一撮黄头发。 “小王”、“黄头发”在词汇层面是名词性的,现在在句法层面上,即具体在上面例(1)里,呈现的也是名词的语法性质。但有时会不一致,例如: (2)小王黄头发。 例(2)里的“黄头发”就跟词汇层面的词性不一致,它在上面这个句子里,即在句法层面呈现的是谓词性质。 归纳郭锐(2002)所说的语法动态性的种种表现,我们可以把“语法的动态性”概括为以下两方面的表现: 一、某个词类里的词在句法层面其语法功能发生变化。例如区别词,从词汇层面说,它固有的句法功能是只能作定语或跟助词“的”构成“的”字结构(朱德熙1982);但是,有些成对的区别词,如“急性”、“慢性”等,到了句法层面,在一定条件下(含对比意),可以作主语。例如: (3)肝炎,急性好治,慢性难治。 (4)那柜子,我觉得框式好看。[意味着板式不好看] 二、动词或形容词的论元数(或说“配价数”)发生变化。例如: (5)张三跑了一身汗。 (6)张三高李四一个头。 例(5)里的“跑”,从词汇层面说,它是一价动词,不能带宾语,但在这里增加了一个论元(或说“配价成分”)──“一身汗”。例(6)里的“高”,从词汇层面说,它固有的语法功能是一价形容词,但在比较句里它后面可以带上两个论元──“李四”和“一个头”。换句话说,“跑”由一价动词变成了二价动词;“高”由一价形容词变成了三价形容词。 再如“总共/一共修了王家三扇门”里的“修”和“总共/一共吃(了)他三个苹果”里的“吃”。这里的“修”、“吃”就表现出了语法的动态性——它们原先在词汇层面都是二价动词,后面只能带上一个宾语;而在这里则表现为三价动词,后面带上了两个宾语。但它们跟“给”还是有本质的不同——“给”,从词汇平面说,本来就是三价动词,到句法层面也实现为三价动词;而“修”和“吃”,从词汇平面说,本来是二价动词,只是到了句法层面才呈现为三价动词。 §5. 关于Goldberg 等的“句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 “句式语法”(construction grammar,亦称“架构语法”、“框架语法”、“构块式语法”),源于C.J.Fillmore,而真正对句式语法作深入论述的,是Paul Kay(1995)和Adele E.Goldberg (1995)。“句式语法”理论的主要观点是,句式有独立的语义;一个句子的意义,并不能只根据组成句子的词语的意义、词语之间的结构关系赋予的意义所能完全推知的,因为句式本

紧缩及其句法语义后果

紧缩及其句法语义后果 综观学界目前对紧缩研究的现状,成果比较丰富的是复句紧缩(如果你饿了,你就吃吧。——饿了就吃。)和构词紧缩(政治协商会议——政协),可以说这两个领域已经研究得比较充分了。相比之下从词组到词组的紧缩(排队分房子——排房子)尚未引起学界的充分关注,是紧缩研究最薄弱的部分,本文重点研究的就是这个部分。全文共八章,十点五万字。第一章是引言。这一章我们首先在紧缩理论方面做些建设性的工作。这些工作包括:(一)对紧缩的界定,对紧缩涉及到的原形式和紧缩形式的界定,并在此基础上给出了紧缩的判定标准。(二)将紧缩的性质概括为三点。(三)讨论了紧缩的动因。其次,我们论述了研究紧缩的意义,说明了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及本文所持的语法观念、研究方法和使用的理论。第二章是对相关研究成果的综述。本文只研究从词组到词组的紧缩,但是考虑到本文学术背景的完整性,我们将其他两类紧缩(复句紧缩和构词紧缩)的已有成果也做了梳理。这样做也可以方便读者将本文研究的紧缩和其他类型的紧缩进行比较。第三章我们讨论了连动结构“动1 +(宾1)+ 动2 +宾2”紧缩为“动1+宾2”以后导致的句法语义后果。句法后果是“动1 +(宾1)+动2 +宾2”从一个句法语义透明的结构(分析性结构)变成“动1+宾2”这个句法语义不透明的结构(动词与宾语错配的综合性结构)。语义后果是“动1”的词义增值了。词义增值以后“动1+宾2”重新变成一个句法语义透明的结构,整个过程是一个连环的语义句法互动过程。“动1”的词义增值发生在“动1+宾

2”这个结构里,其动因是人们追求构式的可推导性,其机制是人们把一个综合构式的意义重新分配,这导致剩下的动1多承担了一部分意义。“动1 +(宾1)+动2 +宾2”紧缩为“动1 +(宾1)”的限制是多方面的:a.“动1 +(宾1)”所代表的过程必须与“动2 +宾2”所表示的过程相重合;b.“宾2”在认知上具有较高的关注度;c.要通过语言系统的核查:当语言系统中已经有一个形式与紧缩操作要生成的形式相同,为了维护语言的清晰度,这个紧缩形式会被拒绝;d.“动1 +(宾1)+动2 +宾2”所代表的事件要有一定的熟知度。最后,用我们建立的词义增值理论讨论了已经争论多年的“去”的“往”义如何获得的问题,“非”的肯定意义从哪里来的问题以及“承”如何会衍生出“听闻”意义的问题,结论是这些无法从引申角度得到论证的词义都是紧缩的结果。第四章讨论形式动词删略造成的紧缩。实际语言运用中大量存在的“A个B”结构,很多AB是词,比如“汇报”“表态”,有的还是单纯词,如“浪漫”“幽默”,有的是词组,如“洗手”。本章主要讨论了“A个B”结构的生成机制。给出了两个规则:规则(一):作个AB→个AB→A个B规则(二):个AB→A个B把“A 个B”结构分为两种,一种是在实际语言运用中存在原形式的,一种是实际语料中找不到原形式的,前者用规则(一)生成,后者用规则(二)生成。而规则(二)是规则(一)的一部分,这样就将两种“A 个B”结构的生成机制做了统一的解释:都生成于紧缩。我们通过追索“浪个漫”这个结构体中“浪”功能的来源,证明了轻动词的存在。并基于汉语实际对形式语法的轻动词理论提出了修改建议,在承认轻

语用语义学题目

1. 1.What is the connotative meaning advanced by Leech? Discuss it in detail with examples. The word “meaning”itself has different meanings. This is a big difficulty in the study of meaning. In their book The Meaning of Meaning in 1923 , C. K. Ogden and I . A. Richards presented a “ representative list of the main definitions which reputable students of meaning have favored”. There are 16 major categories of them, with sub-categories all together, numbering 22. Leech recognized 7 types of meaning in his Semantics, first published in 1974, as follows: a)Conceptual meaning: It is concerned wit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 word and the thing it denotes, or refers to. In this sense , conceptual meaning overlaps to a large extent with the notion of REFERENCE. But Leech also uses “sense”as a briefer term for his conceptual meaning. As a result, Leech’s conceptual meaning has two sides: sense and reference. b)Connotative meaning: connotative meaning means what is communicated by virtue of what language refers to, over and above its purely conceptual content. c)Social meaning d) Affective meaning e) Reflected meaning f) Collocative meaning g) Thematic meaning 2. 1. What is the Cooperative Principle and its four maxims. How does the flouting of maxims give rise to conversational implicature? (书P101) 3. Make a critical comment on Leech’s politeness principle? 4. In the study of meaning, why should we consider context?

语言学知识_语义学

语义学 一.语义学(Semantics)的定义: 研究语言单位的意义,尤其是词语和句子的意义。 二.词汇意义(Lexical Meaning): 1)意义与指称(sense and reference): 意义与指称是语言研究中的两个术语,它们之间既相互联系,又相互区别。意义(sense)是一系列抽象语义特征的集合,与语境无关,可以在字典中查到。而指称(reference)是语言形式在现实物质世界中所指的事物;它涉及语言形式与非语言的现实世界之间的关系。 意义与指称是意义的两个相关但不同的方面,例如“morning star”和“evening star”的意义虽然不同,但其指称一样,都指代天空中的同一颗星星。 2)外延意义(denotative meaning): 指词语所指称的外部世界的事物、状态、抽象情感。例如:dog(狗)的外延意义是指“一种四肢、有毛、会汪汪叫的哺乳动物”,这种意义在任何国家、任何时代都不会改变。 3)内涵意义(connotative meaning): 指源于语言使用者的个人经历、情感、评价、语境等外部因素的意义。例如dragon一词,在汉语文化中象征着“高贵”、“权利”,但在某些英语国家文化中,其内涵意义则为“残暴”和“邪恶”。 三.意义关系(Sense Relationship): 1)同义关系(Synonymy): 方言同义词(Dialectal synonyms):意义相同但方言有差异的词,例如:autumn(BrE)= fall(ArE)。 文体同义词(Stylistic synonyms):意义相同但在文体上或者正式程度上有差别的词,例如:buy(较为随意)——purchase(较为正式)。 搭配同义词(Collocational synonyms):指意义上相同,但是搭配不相同的词。例如:provide和supply,provide sth. for sb.和supply sth. to sb. 在情感或评价意义方面存在差异的同义词(Synonyms with different emotive or evaluative meaning):意义相同,但在情感或评价意义方面存在差异的词,例如:politician (政客)含贬义色彩,statesmen(政治家)含褒义色彩。 存在语义差异的同义词(Semantically different synonyms):意义大致相同,但存在一些细微差异的词。例如:enough强调“足够”,ample强调“富足”。 2)反义关系(Antonymy): 等级反义词(Gradable antonymy):语义相反但语势可变的词对,其相反的词义并非绝对的而是相对的,两极中间可插入表示中间程度的词,体现了对立意义的层次性。例如:hot和cold这对反义词的界定是相对的,且在hot和cold中还可插入warm,lukewarm,cool 等中间词。 互补反义词(Complementary antonyms):一对反义词中,否定其中一个即肯定另一个。例如:boy —girl。 关系反义词(Relationship antonyms):一对反义词之间并不构成对立或否定关系,而是两实体之间的一种反向关系。例如:医生(doctor)和病人(patient)。

语义学与语用学中的“意义”含义之比较

语义学与语用学中的“意义”含义之比较 }5南腰:暑牛j吏2oo7年第12期高校论坛 语义学与语用学中的"意义"思义含义之比较 房丽君 (上海理工大学外语学院) 摘要本文着重阐述了语义学与语用学中"意义"的含义,并对其进行了多方面比较,清晰地得出两者相关及相异之处. 关键词意义语义学语用学语境 "意义"一直是人类探求的一个中心话题早在公元前5世 纪,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就已经在他的着作中提到了有关意义的话 题,中国古代哲学家老子甚至在更早的时候就讨沦过类似的问题 千百年来,在人类历史上出现的无数的字典都是为了解释词汇的意 义而产生的.在本文中,语义学与语用学中"意义"的含义是讨论 的重点. 1语义学中"意义"的含义 语义学是研究如何通过语言进行意义交际的学科,是交际研究 中至关重要的一环."意义"本身就是一个常见词汇.比如,我们 可以i兑:"这个词的意义是什么?",也可以说:"这个词指的是什 么?".根据约翰?里昂的理论,词与句子的意义会根据交际场景 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人们有时所说的话与真正的意义相去甚远. 杰弗里?里奇在他1974,年出版的着作《语义学》中对意义进行如 下七种分类:①概念意义;②内涵意义;③社会意义;④情感意义 ⑤反映意义;⑥搭配意义;⑦主题意义.. 里奇认为第一种意义,即概念意义,是最核心的.概念意义是外 延性的,主要表现在它所关注的是一个词汇和它所指的事物之间的关 系.从这个意义上来讲,概念意义与指称的概念有很大一部分重合的 地方.但是第二种意义中所用到的"内涵"一浏与在哲学的范畴内所

讨论的"内涵"是不同的.相对于"外延"一渊,哲学家用"内涵" 来表示—个词汇所指示的实体的性质.比如说,"人类"一词的外延 意义是指任何一个像你我一样的人,而它的内涵意义就是指"两足的","无羽毛的","有理性的"等的性质.然而,在里奇的理沦 系统中,内涵意义是指在日常会活中额外表现出来的情感意义.比如,"政客"与"政治家"这两个词在内涵意义上的区另q就是前者具 有贬损意义,而后者具有称赞意义.内涵意义与社会意义,情感意 义,反射意义和搭配意义一起共同归属于联想意义,而最后一种主题意义,由于它仅由句子中的词汇的顺序和词汇的重要性来决定,故而属于比较外围的意义. 但是,即便我们从概念意义的角度来解一个词汇的意义,也还 是有不f司的方法来解释它的.在日常会话中,至少可以用以下的四种方法来理解一个词汇的意义.假设你不知道英语词汇"desk"的意 义,并向他人询问这个词汇的含义,对方可以指着此词汇所表示的物体,并告诉你"这就是desk";也可以向你描述"desk"就是"一件 有一个平面和四条腿的家具,可以用在阅读和书写的时候";或者向 你这样解释,说"desk"就是"桌子的一种,带有抽屉";如果对方 是一名英语教师,他通常会告诉你"desk"的中文含义就是"书 桌".第一种方法会出现在大人和小孩的对话中,因为孩子的词汇量 太少,用实物的方法便于他们理解;第二和第三种方法通常会用于单语字典对于词汇的解释,并有时辅助以插图以便于读者理解;第四种方法会出现在双语字典或外语教学的教科书中. 2语用学中"意义"的含义 对于i吾用学,可以有多种定义方法.一个比较普遍的定义是语用 学是研究说话人如何通过语言来达到成功交际的学科.交际的过程对于在一定的语境中传达和理解意义是十分重要的,所以语用学可以被看作是一种研究意义的学科. 在前文中,我们已经从语义学的角度讨论了"意义"的含义, 但是还有一种重要的含义我们尚未涉及假如有人对你说"你是个

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与句法,语义的动态性

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与句法,语义的动态性

词语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与句法、语义的动态性 (提要) 北京大学陆俭明 §1. 引言 “词语在结构中的句法、语义多功能性”,是指词语在相同的词类序列中,可体现不同的功能,在句法上是如此,在语义上也是如此。 §2. 词语在句法上的多功能现象 1 出租汽车 2 坐这儿两个人 拉车上一把雨伞 3 吃了他三个苹果 修了王家三扇门 4 肝炎,急性好治,慢性难治。 彩色贵,黑白便宜。 5 他比阿Q还阿Q。 很中国 6 高他一个头 大他三岁 词语在句法上的多功能现象,早已为人们所注

意,只是没有意识到这是词语在句法上的多功能性的表现。例如过去汉语语法学界说,“出租汽车”既可看作是述宾关系,“出租”是述语,“汽车”是宾语;也可看作是“定-中”偏正关系,“出租”是定语,“汽车”是中心语。 §3. 词语在语义上的多功能现象 1 大衣口子 “大衣扣子”,在语义上我们既可以分析为隶属关系(意思相当于“大衣上的扣子”,扣子是大衣有机的组成部分,个儿有的大,有的小——如袖口上的扣子),也可以分析为类属关系(意思相当于“大衣上专用的扣子”,个儿都是大大的)。 诗人风度 2 芯儿蛀了的 儿子参军的 3 人吃饭*饭吃人 十个人吃一锅饭一锅饭吃十个人 一张床睡两个人两个人睡一张床 两个活儿干四个钟头四个钟头干两个活儿

一条板凳坐三个人三个人坐一条板凳 (A)表示容纳量 (B)表示“每” 4 台上坐着许多人 门上贴着一幅画 §4. “语法的动态性”理论 该用什么理论,该怎样解释上述词语的句法、语义的多功能性?我们觉得,可以用郭锐提出的“语法的动态性”理论来进行解释。 (1)“语法的动态性”理论是郭锐(2002)最近提出的,这个理论对解决上面所提 出的问题很有帮助。什么叫“语法的动 态性”呢?郭锐指出,词在句法层面上 会产生词汇层面未规定的语法性质,我 们把这种语言现象称为“语法的动态 性”。先前郭锐(2000)就认为,词语的 语法性质应区分为“词汇层面的语法性 质”和“句法层面的语法性质”。词语在 词汇层面的语法性质,是词语固有的词 性,可以在词典中标明;而词语在句法

语义学与翻译

语义学与翻译 【摘要】语义学是从哲学和语言学方面研究意义的一门学科。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由于不同学科的相互影响,对语义的研究迅速发展。20世纪20~30年代盛行的逻辑实证主义对以后的语义研究产生了重大影响。以卡纳普为代表的“学院派”语义哲学家认为,现代逻辑的主要任务是对“理想”的语言作语法(句法)的语义描写和分析。所指“理想”语言的语义即联结语言符号和世界可见现实或可感知经验的纽带。在他们看来,自然语言在某种程度上是原始的、模糊的、不精确的和容易混淆的。美国人类语言学家沃夫提出了语言相对论,认为说话者学习和使用的语言决定了说话者的感知和思想框架。到40年代,剑桥学派代表人物g.e.穆尔及l.维特根斯坦又提出了“普通语义学”理论。50年代,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斯、乔姆斯基等创立转换-生成语法理论,对自然语言的句法结构提出更深刻的见解。 【关键词】语义学;翻译;转换生成语法理论 一、定义 胡壮麟的《语言学教程》里是这样给语义学定义的“semantics examines how meaning is encoded in a language. it is not only concerned with meanings of words as lexical items, but also with levels of language below the word and above it, e.g. meaning of morphems and sentences. the following are what the key concepts look like: semantic components, denotation of

“除了……还……”和“除了……也……”的句法语义对比10页word文档

“除了……还……”和“除了……也……”的句法语义对 比 一、引言 肖奚强(2005)对从400万字的语料中抽取的396个“除了”句式进行了考察,发现含“还”类词的句式占47.5%,是自然语言的各种“除了”句式中使用最多的①。肖奚强统计的“还”类词包含了“还”以及与其同义的“也、又、亦”等,对它们之间的具体使用情况并未做出细致的划分。根据语感,这些“还”类词在具体使用频率上是有所不同的。为了找出不同的“还”类词在具体使用上的不同,我们从北京大学汉语语言学研究中心网络在线语料库的现代汉语语料库中随机检索了500个含“除了”的例句②,经过进一步辨别,其中有451句是与介词“除了”有关的句式③,再从其中辨别甄选出含“还”类词的句子,一共是165句,其中含“还”字的126句,占76%,含“也”字的33句,占20%,含“又”字的4句,含“亦”和“尚”的各1句。 很明显,含“还”和“也”的“除了”句式比其他句式更常用。“除了……还……”和“除了……也……”在语义和用法上的区别到底是什么?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各国汉语学习者(赵燕皎,2000)。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对语料中具体用例的分析,对比“除了……还……”和“除了……也……”在语义和句法上的差异。 二、文献综述 (一)“除了”“还”“也”的语义研究 关于“也”的语义,目前普遍接受的是马真(1982)提出的表示“类

同”的观点。 陆俭明、马真(1985)在《“还”和“更”》中指出“还”语义很多,并主要论述了表示程度的语义,既可以表示程度高,如“我比他还高”,也可以表示程度浅,如“她唱得还可以”。刘月华(2001)概括出了7种,我们认为,有的并不是“还”本身的语义,而是它所在句式的语义。如表示“名不副实”义的应该是“还……呢”这个格式的作用,而不是“还”。李晓琪(2005)在频率副词中列有“还”,指出其本义是“持续”,有时也表重复。高增霞(2002)认为“还”的基本义是“延续”。 马真(1981)在讲解虚词“除”的时候,指出它有两种用法,一种表“排除”,一种表“递进追加”,后边常用“还、又、也”等连接。关于“除了”,刘月华(2001)指出它表示“不计算在内”,常与“还、也、又”配合使用,这种句子有补充作用。李晓琪(2005)概括为3点:1.表示“不计算在内”,后面用“都、全”或“不、没有”呼应;2.表示“除此之外,还有别的”,常与“还、也”呼应,这一种其实相当于刘月华说的有补充作用的包容式。3.列出“除了……就是……”的固定格式。马真(2004)提出在对虚词进行研究时要“警惕将虚词所在的格式的意义归到那虚词身上”,并分析说表示“补充”义的并不是“除了”这个虚词本身,而是它所在的格式。因此,我们认为,介词“除了”只表示“不计算在内”,至于排除或包容或追加都是它所在的格式所具有的意义。 (二)“除了”句式的研究 已有的研究多是从不同角度对“除了”句式的整体考察,如郑懿德、陈亚川(1994)的“除了”句式用法研究,殷志平(1999)的语义辨析,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