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新文化运动 习题(含答案)

新文化运动 习题(含答案)

新文化运动 习题(含答案)
新文化运动 习题(含答案)

新文化运动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0分)

1. 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指()

A. 反对尊孔复古

B. 继续反封建

C. 主张民主共和

D. 向西方学习

2.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 《青年杂志》的创办

B. 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

C. 李大钊发表《青春》一文

D. 鲁讯发表《狂人日记》.

3. 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下列报刊杂志与“第三期”有关的是()

A. 《申报》

B. 《万国公报》

C. 《民报》

D. 《新青年》

4. 在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同一年,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发生的一件大事是()

A. 京师同文馆成立

B. 京师大学堂创办

C. 科举制度废除

D. 《明定国是诏》颁布

5. “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来了,风息了,我应在院中唱歌。”这是末代皇帝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和文言文相比,这种通俗易懂的文风离不开下列哪一运动的倡导()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6. 严复曾说:“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他所说的“此事”评价的是()

A. 剪发辫

B. 办《申报》

C. 废科举

D. 改称呼

7.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 《药》

B. 《阿Q正传》

C. 《文学改良刍议》

D. 《狂人日记》

8. 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掀起了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的是()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9.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这是严复对哪一事件的评价()

A. 剪发辫

B. 改称呼

C. 废科举

D. 辛亥革命

10.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 《海国图志》的出版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C. 《新青年》的创办

D. 《文学改良刍议》的发表

11. 下列对如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戊戌变法留下的成果

B. 后来改名为北京大学

C. 新文化运动的产物

D.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最高学府

12. 假如你要为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作序,那么你将要在序言中向读者推荐哪一人物?()

A. 陈独秀

B. 胡适

C. 李大钊

D. 鲁迅

13. 爷爷让小华给他介绍一下新文化运动的作用,小华可以介绍下列哪些内容()

①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②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③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

④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A. ①②④

B. ①③④

C. ②③④

D. ①②③

14. 下列是一位同学默写的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正确的是()

①提倡民主②提倡新道德③提倡科学④提倡新文化。

A. ①②

B. ①②③

C. ①③

D. ①②③④

15. 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是如图谁的作品?()

A. B. C. D.

16. 历史兴趣小组的同学要查找有关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资料,应选的刊物是()

A. 《新青年》

B. 《申报》

C. 《我的马克思主义观》

D. 《民报》

17. 中国近代史上曾有过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像漫漫黑夜中的一道闪电,猛烈冲击着封建专制思想,它是()

A. 洋务运动

B. 义和团运动

C. 太平天国运动

D. 新文化运动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8. 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______ (判断对错)

三、辨析改错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0分)

19. 1918年俄国十月社会土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李大钊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颂扬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______ (判断对错)

四、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5.0分)

20.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陈独秀材料二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狂人日记》(1)材料一中“德先生”和“赛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它们分别指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狂人日记》的作者是谁?在反对旧文学的过程中,这篇文章的发表有何意义?

【答案】

1. B

2. A

3. D

4. C

5. D

6. C

7. D

8. C

9. C

10. C

11. C 12. D 13. D 14. B

15. B

16. A 17. D

18. √

19. √

20. (1)据材料一“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伦理、旧政治.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艺术、旧宗教.要拥护德先生又要拥护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国粹和旧文学”可知,材料中“德先生”和“赛先生”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大旗.“德先生和赛先生”“德先生”指的是“Democracy”(民主),“赛先生”指的是“Science”(科学).“民主”是指民主思想和民主政治;“科学”主要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资产阶级宣扬民主,反对封建专制,把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的理论支柱儒家思想;宣扬科学,反对封建迷信和愚昧.

(2)据材料二“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可知,《狂人日记》的作者是鲁迅.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短片小说《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控诉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罪恶,号召人们打倒人吃人的封建旧礼教.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

故答案为:

(1)民主;科学.

(2)鲁迅;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解析】

1.

根据所学可知,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都是反封建运动.戊戌变法没有涉及反对尊孔复古、没有主张民主共和,A不合题意;新文化运动和戊戌变法都没有主张民主与共和,C不合题意;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改革与革命也不属于是纯粹的文化运动.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就其作为反封建运动来说的,B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了新文化运动的相关史实.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2.

通过学过的知识知道: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后改名《新青年》,是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故选A.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

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开始时间、标志、主要阵地和旗帜、历史意义.

3.

第一期机器上不足,兴起了洋务运动;第二期制度上不足,掀起了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第三期文化上不足,掀起了新文化运动.A是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刊物;B是戊戌变法时期创办的刊物,C是辛亥革命时期创办的刊物,D是新文化运动时期创办的刊物.

故选D.

本题考查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中国近代化的历程.

4.

中国同盟会成立于1905年,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故选C.

本题考查的是废除科举.

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中国同盟会成立与科举制度废除的时间.

5.

据“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来了,风息了,我应在院中唱歌.”可知是白话文新诗.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提倡民主科学,反对专制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1917年,胡适在《新青年》上发表《文学改良刍议》一文,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提出写文章“不作无病之呻吟”“须言之有物”等主张.

故选D.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中国近代化探索的历程以及特点.

6.

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05年,清政府宣布废除沿用了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严复在《论教育与国家之关系》一文中深有感触的写道:废止科举“乃吾国数千年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意思是说:科举制度的废除是中国几千年历史中最重要的举动,说到它的重要性,与废除古代的封建陋习制度、开拓土地一般无二.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科举制废除的有关内容.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科举制的有关内容.

7.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白话短片小说《狂人日记》,借“狂人”之口,控诉几千年封建专制统治的罪恶,号召人们打倒人吃人的封建旧礼教.是鲁迅的第一篇白话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把反封建的革命内容,同新文学形

式结合起来,树立了新文学的典范.

故选D.

本题考查《狂人日记》.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内容、性质以及意义.

8.

1915年,由陈独秀、李大钊、胡适和鲁迅领导的新文化运动,以《新青年》为主要阵地,高举“民主”“科学”两面大旗,向尊孔复古的封建逆流展开猛烈的进攻,在社会上掀起了一股生气勃勃的思想解放潮流.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但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方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相关史实.

9.

依据材料“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可知,这句话是严复对科举制度的废除的评价,科举制度是隋以后各封建王朝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

故选C.

本题考查科举制的废除.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熟练掌握清末民初的文化教育社会生活上的变化.

10.

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称《新青年》),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故选C.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内容、性质以及意义.

11.

图中是京师大学堂的匾额,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京师大学堂是戊戌变法留下的成果,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最高学府,后来改名为北京大学.

故选C.

本题主要考查京师大学堂的有关内容.

本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本题的关键点是分析题干,注意准确识记京师大学堂的有关内容.

12.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短片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因此会在序言中向读者推荐的人物是鲁迅.

故选D.

本题主要考查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以及分析问题的能力.注意掌握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

小说《狂人日记》.

13.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新文化运动中也有对东西文化绝对否定或绝对肯定的偏向,这一直影响到后来.建立民主共和制是辛亥革命的作用.所以①②③正确.

故选D.

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的作用.

本题掌握新文化运动的作用.重点区分辛亥革命意义.

14.

新文化运动前期以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为主要内容,把斗争矛头指向尊孔复古的封建思想逆流即孔孟之道.因而④应该是提倡新文学,而不提倡新文化.所以①②③均符合题意.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知道新文化运动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思想解放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

15.

1918年,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短篇小说《狂人日记》,这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鲁迅在小说中愤怒揭露了延续几千年的封建礼教吃人的真面目,对封建统治和封建道德进行丁深刻批判.鲁迅的对应图片为B.

故选B.

本题考查的是鲁迅.

解答本题需要准确识记鲁迅在《新青年》上发表短篇小说《狂人日记》并准确识别人物图片.

16.

1915年,《青年杂志》创刊于上海,标志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青年杂志》从第二卷开始改名为《新青年》,并从上海迁到北京.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先后成为《新青年》的编辑和主要撰稿人.主要宣传民主和科学,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十月革命后,《新青年》开始宣传十月革命,介绍马克思主义,为五四运动作了思想准备.

故选A.

本题主要考查新文化运动.

本题主要考查对新文化运动的准确识记能力.

17.

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等,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新青年》杂志和北京大学为主要阵地,掀起了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新文化运动.

故选D.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内容、性质以及意义.

18.

中国新文化运动有着深远的历史意义,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

条件.

故答案为:

√.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应重点把握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意义.

解答本题注意识记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19.

1917年,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使中国先进知识分子看到了“新世纪的曙光”,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1918年,李大钊在《新青年》上连续发表了《庶民的胜利》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两篇论文,热情歌颂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热情宣传“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

故答案为:√.

本题主要考查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了扩大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底,李大钊等还在北京创办了《每周评论》.

本题以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为背景,主要考查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判断分析的能力,理解并识记中国近代化的探索的相关史实.

20.

本题考查新文化运动的相关知识.

本题考查学生识记和分析历史知识的能力,熟练掌握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内容、性质以及意义.

第9课新文化运动练习题

新文化运动练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一战期间,陈独秀等人在上海出版的一份以新青年为对象的刊物,发刊词中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已”。作者“求变”主要针对() A 思想观念 B 军事技术 C 经济组织 D 教育制度 2 、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A 它是我国近代史上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B 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 C 它是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的产物 D 陈独秀在运动后期举起了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大旗 3 、胡适先生曾说:“《新青年》杂志代表和创造了一个新时代”这个“新时代”指的是() A 君主立宪时代 B 民主共和时代 C 民主科学时代 D 社会主义时代 4 、“八荣八耻”中提出“以崇尚科学为荣,以愚昧无知无耻”,下列哪一事件中也曾提出过类似的思想主张() A 洋务运动 B 维新变法运动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5、鲁迅在《狂人日记》中有如下描述:“我翻开历史一查,这历史没有年代,歪歪斜斜的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几个字。我横竖睡不着,仔细看了半夜,才从字缝里看出字来,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下列关于该书及所引材料的解读,最恰当的是() A 作者描写的是一个精神不正常的狂 B 作者喜欢看历史书,并且看书比较仔细 C 估计该书成语五四运动以后 D 作者借狂人之口,抨击儒家思想的虚伪 6、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 A 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 B 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 反对北洋军阀的群众运动 D 一次反帝爱国的学生运动 7 、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意义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 它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B 它促使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C 它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D 它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8 、如果查阅有关新文化运动的资料,你应该选择() A 《中外纪闻》 B 《时务报》 C 《民报》 D 《新青年》 9、新文化运动在中国近代史上最突出的贡献是() A 开启了近代化进程 B 解放了人们思想 C 维护了民族尊严 D 挽救了民族危亡 10 、“比较”是历史学习和研究的一种重要方法。新文化运动与维新变法运动相比较,不同之处在于() A 深化了民主科学意识 B 促进了中国社会的思想解放 C 有利于中国近代化的发展 D 有利于近代思想文化的传播 11、陈独秀、李大钊等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下列新文化运动的评价正确的是() A 启发者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15221252 文琪凯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新文化运动开始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后演变为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二十世纪初期, 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救过强国之根本是改造国民性,因此决心发动一场思想启蒙运动,要把更多人从蒙昧的封建思想中解放出来。《新青年》的创立为前期的新文化运动提供了阵地,李大钊、鲁迅、胡适等知识分子的先进观念首先在文学领域掀起了改革的风潮,并随之蔓延到各个领域,以燎原之势冲击着封建主义。新文化运动主要围绕着“四提倡和四反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后期,随着十月革命的成功,新文化运动开始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社会主义。不仅培养了许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力。 新文化运动的意义: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彻底的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将国民从五千年的思想禁锢中解放了出来。更为重要的是,新文化运动树立了民主与科学的两面旗帜,启发着人们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新思想、新理论的广泛传播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国人,使国人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从而使中国有了脱离封建思想、勇于改革的新一代!此外,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促成了五四青年运动。新文化运动后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大力宣传,对众多有志之士造成了启发,并改造了不少先进知识分子,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埋下了坚实的民众基础,培养了一大批国之栋梁。最后,新文化运动为文学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新文化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场文学革命,它推广了白话文、促成了一批优秀报刊的面世,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旧文学的弊端,对不少文学社团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而言之,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意义深远的运动,它对近代的中国,对各个社会领域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并孕育了新中国的希望。新文化运动是沿着两条战线展开的,一条是思想战线,一条是文学战线。两条战线交织进行,因而它既是一场思想革命,又是一场文学革命。作为思想革命,它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作为文学革命,它倡导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后期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意义:新文化运动中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的树立,使中国许多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并且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也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如今,中国比已往强大了,弘扬传统是应该的,在国外,办孔子学院,传播中国文字、中国文化,这是很有必要的,在国内,让少年儿童熟悉中国古典文化,了解优秀的文化传统也是应该的,但不能走向五四新文化运动的反面,疯狂读经,守旧维统。否则,就有可能绕回去,抱住旧的文化不放,在思想上留着长辫子,拒绝接受新思想,影响我们现代化、国际化的改革步伐。

第21课《新文化运动》-教学设计(精品课程)上课讲义

岳麓版必修Ⅲ第五单元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 教学设计 【课标要求】 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教材分析】 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又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它继维新变法、辛亥革命之后,在思想领域中反对封建斗争的继续,是中国资产阶级为打破封建束缚而开展的启蒙运动。其目的是在中国实行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其特点是高举“民主”、“科学”两大旗帜,斗争矛头直指封建专制赖以生存的封建文化。因此其性质是封建斗争。后期新文化运动在十月革命的影响下,突破了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局限,开始寻求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的经验,探索救国图存的新道路。 【教学重难点】 1、重点: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2、难点:新文化运动的影响 【学情分析】 虽然学生在初中时已学过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还很有限,因此对新文化运动这段历史还不能形成理性认识。高中阶段的学习要求学生能够深刻理解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并进而分析、探讨其对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所以,教师需要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理解能力,采取深入浅出、生动形象的方法进行教学。高二学生的自我意识不断增强,有进取心,富有激情,感情丰富,爱冲动,爱幻想。 【教学方法】 本课主要采取了“创设问题”教学法和学生的自主性学习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史料教学,力争论从史出;创设情景,巧妙设问、引导和点拨;自主学习、探究和合作学习相结合。同时,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可以提供大量的图片、文字或视频等材料,引导学生进行知识的迁移和深化,以拓展学生的视野,提升学生的思维。 【设计环节】 1.介绍概况:《北大钟声》油画介绍 2.寻找背景:学生读1911——1915年大事年表,提炼信息,填写表格 3.探究内容:解读史料,合作探究,代表发言 4.讨论影响:解读史料,合作探究,代表发言 5.课堂小结:新课知识梳理和课堂小测 6.师生朗读,感悟历史 【课前准备】播放歌曲《兰花草》 《希望》(又名《兰花草》)作者:胡适 我从山中来,带着兰花草。种在小园中,希望花开早。 一日看三回,看得花时过。兰花却依然,苞也无一个。 转眼秋天到,移兰入暖房。朝朝频顾惜,夜夜不相忘。 期待春花开,能将夙愿偿。满庭花簇簇,添得许多香。 【导入新课】 教师:上课,同学们好! 学生:老师好! (展示图片:油画《北大钟声》) 教师:我们今天的新课学习是从沈嘉蔚1988年创作的一副油画开始,这幅油画的名称是《北

新文化运动 习题(含答案)

新文化运动习题(含答案)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7小题,共34.0分) 1. 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指() A. 反对尊孔复古 B. 继续反封建 C. 主张民主共和 D. 向西方学习 2.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 《青年杂志》的创办 B. 蔡元培任北京大学校长 C. 李大钊发表《青春》一文 D. 鲁讯发表《狂人日记》. 3. 梁启超说:“近五十年来,中国人渐渐知道自己的不足了,……第一期,先从机器上感觉不足;……第二期是从制度上感觉不足,……第三期便从文化根本上感觉不足。”下列报刊杂志与“第三期”有关的是() A. 《申报》 B. 《万国公报》 C. 《民报》 D. 《新青年》 4. 在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同一年,中国近代教育史上发生的一件大事是() A. 京师同文馆成立 B. 京师大学堂创办 C. 科举制度废除 D. 《明定国是诏》颁布 5. “灯闪着,风吹着,蟋蟀叫着,我坐在床上看书。月亮出来了,风息了,我应在院中唱歌。”这是末代皇帝溥仪(1906年2月7日~1967年10月17日)在17岁时写的一首新诗,和文言文相比,这种通俗易懂的文风离不开下列哪一运动的倡导() A. 洋务运动 B. 戊戌变法 C. 辛亥革命 D. 新文化运动 6. 严复曾说:“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他所说的“此事”评价的是() A. 剪发辫 B. 办《申报》 C. 废科举 D. 改称呼 7. 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 《药》 B. 《阿Q正传》 C. 《文学改良刍议》 D. 《狂人日记》 8. 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掀起了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的是() A. 戊戌变法 B. 辛亥革命 C. 新文化运动 D. 五四运动 9. “此事乃吾国数千年中莫大之举动,言其重要,直无异古者之废封建,开阡陌。”这是严复对哪一事件的评价() A. 剪发辫 B. 改称呼 C. 废科举 D. 辛亥革命 10. 新文化运动兴起的标志是() A. 《海国图志》的出版 B.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颁布 C. 《新青年》的创办 D. 《文学改良刍议》的发表 11. 下列对如图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戊戌变法留下的成果 B. 后来改名为北京大学 C. 新文化运动的产物 D. 中国近代第一所国立最高学府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及评价

新文化运动的基本内容与评价 新文化运动是指20世纪初反对封建文化的一场思想启蒙运动。由一部分激进的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发起,目的是要打破封建主义的束缚,力争实现名符其实的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它产生的背景: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败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国家情况一天天坏下去。中国的先进分子为改变这种局面寻找新的出路。经济方面: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有了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更好的发展资本主义。思想文化方面: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介绍到中国,而辛亥革命又使民主共和思想深入人心。但是,袁世凯在文化领域掀起尊孔复古逆流,使具有民主思想的知识分子不能容忍。新文化运动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新文化运动以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1916年9月起改名为《新青年》,1917年初迁到北京)为起点和中心阵地,以民主和科学(“德先生”和“赛先生”)两面旗帜,向封建主义展开了猛烈的进攻。运动的代表人物是: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易白沙、吴虞、钱玄同等。他们大多接受了西方民主和科学的思想,这些思想成为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运动的基本内容是:提倡民主,反对封建专制和伦理道德,要求平等自由,个性解放,主张建立民主共和国;提倡科学,反对尊孔复古思想和偶像崇拜,反对迷信鬼神,要求以理性与科学判断一切;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和文言文,开展文学革命和白话文运动。陈独秀在《青年》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大声疾呼,提倡民主与科学,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他指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羞为浅化之民也,则急起直追,当以科学与人权(民主)并重。”陈独秀勇猛地向封建主义的政治和文化进行冲击,成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新文化运动的另一个主要倡导者李大钊,也相继发表文章,反对旧礼教、旧道德。他指出:“吾人为谋新生活之便利,新道德之进展”,“虽冒毁圣非法之名,亦所不恤。”吴虞猛烈抨击封建宗法制度,高喊“吃人的就是讲礼教的!讲礼教的就是吃人的呀!”被称为“只手打倒孔家店的老英雄。”文学革命是新文化运动的一个主要内容。1917年1月,胡适发表了《文学改良刍议》,首先提出文学改良的主张,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以白话文学代替仿古文学。2月,陈独秀发表了《文学革命论》,明确提出反对封建主义的文学,并把文学革命的内容与形式统一起来。他提出文学革命军的“三大主义”,即:推倒贵族文学,建设国民文学;推倒古典文学,建设写实文学;推倒山林文学,建设社会文学,真正举起了文学革命的旗帜。1918年5月,鲁迅发表的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对吃人的封建礼教进行了血泪控诉和无情鞭挞,树立了把文学革命的形式和内容相结合的典范,开拓了中国新文学的道路。 “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更是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及各种社会主义流派的思想运动,使旧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转变为由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的新民主主义的文化运动。在“五四”以后,全国各地的进步报刊和进步社团,如雨后春笋,脱颖而出。“五四”以前,倡导新文化的刊物,只有《新青年》、《每周评论》和《新潮》等少数几种。“五四”后的一年里,全国新出版的期刊猛增至400余种。其中影响较大的有:上海的《星期评论》、《民国日报》副刊《觉悟》;北京的《少年中国》、《曙光》;天津的《天津学生联合会报》、《觉悟》;湖南的《湘江评论》;浙江的《浙江新潮》等等。“五四”前的进步社团较著名的有:北京的“少年中国学会”、“国民杂志社”、“新潮社”、“北京大学平民教育讲演团”;湖南的“新民学会”;湖北的“互助社”等。“五四”以后一年中出现的进步社团,约有三四百个,较著名的有:北京的“工读互助团”;湖南的“文化书社”、“俄罗斯研究会”;湖北的“利群书社”、“共存

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上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 教学设计

第20课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教学设计【教学理念】 以新课改下的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为目标的教学新理念,贯彻落实《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基本要求。在教学结构设计上体现基础性的同时,构建多视角、多类型、多层次的课程体系,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策略,具体以问题为中心引领教学、在教与学的互动中逐步形成具有历史学科特征的思维品质和关键能力,通过情境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从多个层面进行探讨,深入认识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影响,同时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提高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培养其正确的历史观。 【教科书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属于第六单元辛亥革命与中华民国的建立中的第二课,主要内容是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与文化,包括三部分内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这一时期的基本脉络是北洋军阀实行专制独裁统治、破坏民主共和与以孙中山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党人反对专制独裁、维护民主共和的斗争。包括袁世凯统治时期与北洋军阀割据时期,袁世凯统治时期的政治特征是:对内专制统治、对外投靠帝国主义,相对统一状态;北洋军阀割据时期的基本特征是:军阀割据,分崩离析,政局动荡,人民困苦;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经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较快发展(黄金时期);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文化:新文化运动的开展。本课内容处于近代中国探索史的范畴,政治民主化在此阶段遭遇挫折,中国的民主化进程遇到逆流;以工业化为主体的经济近代化获得显著发展,民族工业出现短暂春天;思想文化的近代化也有了长足发展,开始由传统文化向近代文化转型。本节课在整体上处于承上启下的作用,上承辛亥革命中国民主制度的确立,下启五四运动与中国共产党的诞生。总之,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近代化步伐在缓慢前行,中国民主革命的新生力量也在悄然孕育。 【学情分析】 本节课的授课对象为高一4班,班级共40人,全班只有十六个学生选历史课,通过前期问卷调查发现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学生对北洋军阀统治时期这段历史几乎一片空白、对民族工业等概念不清楚,对新文化运动的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的认识。通过短期接触发现高一新生对于历史学习有一定的兴趣,课堂上喜欢思考问题,善于表达自己的见解。但是他们学习历史还停留在感性认识上,缺乏理性思维和建构知识的能力,对知识的领悟和理解还需要教师的帮助,特别是面对新教材中许多新概念、新名词会茫然无措、难以消化,为尽快适应高中学习,一方面可以提前布置一些内容让他们课下展开学习,另一方面在课堂上创设教学情境,让他们融入历史、走进历史,在探究、探讨、交流中突破认知上的瓶颈,形成自己的理解和认识。 【教学目标】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历史 第12课 新文化运动 同步练习题 有答案

第12课新文化运动 一选择题 1.史学家陈旭麓认为:“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数十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反思则是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第二次反思”开始于( ) 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 C.辛亥革命D.新文化运动 2.下列有关新文化运动的表述正确的有( ) ①以《新青年》杂志为主要阵地 ②陈独秀、李大钊等知识分子发起 ③高举“民主”与“科学”大旗 ④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 A.①②③④B.①②③ C.①③④D.①②④ 3.史学界认为: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继续,主要是就其() A.是一场文化运动来说的 B.作为反复辟运动来说的 C.要求民主与科学来说的 D.作为反封建运动来说的 4.新文化运动中陈独秀等人拥护的“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A.民主与科学 B.民主与法制 C.民主与自由 D.博爱与人权 5、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看……每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请你说出它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A.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B.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6.100多年前,我国历史上掀起了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次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 A.《民报》和北京大学 B.《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C.《国闻报》和北京大学 D.《时务报》和北京大学 7行一场彻底的思想变革,就不可能有良好的政府和社会。”在此背景下() A.义和团运动兴起B.辛亥革命兴起 C.新文化运动兴起D.戊戌变法兴起 8.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9.1915年,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吹响新文化运动号角的人物是() A.蔡元培 B.陈独秀

新文化运动的两阶段及内容

新文化运动的两阶段及内容 第一阶段:1915年9月到1919年五四前的新文化运动 内容: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 基本口号——“民主”与“科学” 当时提倡的民主:一是指民主精神和民主思想;二是指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当时提倡的科学:一是指科学思想、科学精神以及认识和判断事物的科学方法;二是指具体的科学技术、科学知识。 主要武器:进化论观点和个性解放思想 基本内容: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 文学。 五四以前新文化运动把批判的矛头集中指向封建主义的正统思想—孔学,因而排孔、反孔成为观念形态革命的起点。 第二阶段:五四以后的新文化运动 内容:已经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马克思主义开始逐步地在思想文化领域中发挥指导作用了。民主不再是指狭隘的资产阶级民主,而是指多数人的民主、劳动阶级的民主。科学指除自然科学外,就社会科学而言,主要是指马克思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马克思主义传播逐步成为五四新文化运动的主流。继续并发展了反封建的启蒙运动。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工人阶级相结合的产物 在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以后,着重进行了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主张中国必须建立工人政党来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 (2)到工人中去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使马克思主义思想运动成了知识分子与工人相结合的运动,使工人的觉悟程度和组织程度在马克思主义领导的斗争中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3)进行关于建党问题的讨论和实际组织工作。 共产党早期组织成立后进行的这些活动,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传播及其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在这个过程中,初步确立了共产主义信念的知识分子,其思想感情进一步转变到工人阶级方面来;同时,一部分工人由于受到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教育而提高了阶级觉悟。这样,就形成了一批工人阶级的先进分子,为党的成立作了干部上的准备。 这种结合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从五四运动到共产主义小组成立为初步结合。第二阶段,从共产主义小组 的建立到党的成立为进一步结合阶段。 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与中国工人阶级的这种结合,才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 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党内连续出现左倾错误的原因 (1)八七会议后党内一直存在着的浓厚的“左”倾情绪始终没有得到认真的清理,共产国际对中国共产党内部事务 的错误敢于和瞎指挥; (2)全党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准备不足,理论素养不高,实践经验也很缺乏,对于中国的历史状况和社会状况、中国革命的特点、中国革命的规律不了解,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和中国革命的实践没有统一的理解,即不善于把马 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实际全面地、正确地结合起来。 (3)王明等人破坏党的民主集中制、压制党内民主,大搞宗派主义,对坚持正确意见的货不对他们随声附和的同志,采取“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使“左”倾教条主义错误无法及时地得到纠正。 民主革命时期中共的土地革命路线、方针、政策

高中历史必修课第五分册备课笔记第20课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第20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知识:陈独秀创办《青年杂志》《新青年》提倡民主与科学胡适发表《文学改良刍议》陈独秀发表《文学革命论》鲁迅发表《狂人日记》李大钊等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 技能:从背景、内容和发展深度理解新文化运动是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2、过程与方法 (1)归纳整理: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标志、代表人物、主要阵地、主要内容、发展阶段等。 (2)阅读鉴赏:选读新文化运动的文学革命中的典范作品。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新文化运动弘扬民主和科学,抨击旧封建和旧文学,有力的促进了人民的思想解放,促使更多的进步人士积极追求救国救民的真理,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2)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为打破封建守旧思想的精神枷锁,挺身而出,大声疾呼。这种对国家对社会勇担重任的责任心和使命观使得后人推崇。新一代要确立积极进取、敢于创新的民主精神和求真务实、学以致用的科学态度。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其历史影响。 2、难点:恰当评价新文化运动的思想解放作用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偏激倾向。 三、教学过程 导入:问题:民国初年的社会与政局情况如何?由学生回答,老师完善。 (1)社会:民国初年的社会风俗变革包括剪辫子、易服饰、改称谓、变礼仪和倡女权等,这次变革是思想道德观念的改革和社会发展的缩影,也是近代中国走向世界、文明进步的一个标志。 (2)政局 二次革命和护国运动的结果,反映了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捍卫民主共和而付出的不懈努力,也证明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逐步深入民心,独裁专制必将被时代所淘汰。 北洋军阀割据局面的出现有其内外原因(内因是小农经济为军阀生存提供物质条件,外因是帝国主义来华争夺利益培植代理人为军阀混战提供政治支持),反映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特殊性与复杂性。北洋军阀的混战使国家陷于分裂和动乱,成为了阻碍中国社会进步的绊脚石。 动荡的政局使生灵涂炭、民不聊生。中国的出路在哪里?许多先进的知识分子从思想文化层面拷问,掀起了一场动天地、泣鬼神的思想解放运动。 第20课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一、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 北洋军阀统治前期,在中国满布阴霾的天空中,响起一声春雷,爆发了一场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猛烈抨击几千年封建思想的文化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那么,这场运动爆发的背景是什么呢? 1、政治方面:辛亥革命失败后,列强支持袁世凯称帝,加紧侵略中国,中国先进分子为改变这种局面寻找新的出路; 2、经济方面:中国资本主义在民国初年和一战期间进一步发展,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在中国实行民主政治,以更好地发展资本主义(根本原因); 3、思想文化方面:洋务运动、维新变法运动和清末新政等时期,随着新式学堂的建立和留学风气日盛,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被介绍到中国,而且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思想深入人心,

新文化运动练习题

第9课新文化运动练习题 一、选择题 1、曾发表《狂人日记》的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2、“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我们送来了马克思主义”。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对此作出突出贡献的是() A.陈独秀B.李大钊C.胡适D.鲁迅 3、新文化运动提出的口号有( D ) ①“自强”②“民主”③“求富”④“科学”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4、、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是() A.《新青年》 B.《敬告青年》 C.《每周评论》 D.《民报》 5、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发生于辛亥革命之后 B.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 C.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条件 D.工人阶级在运动中登上政治舞台 6、近代中国最早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论著是() A.《敬告青年》 B.《文学改良刍议》 C.《庶民的胜利》 D.《孔子与宪法》 7、近代中国白话小说的典范是() A.《文学改良刍议》 B.《敬告青年》 C.《狂人日记》 D.《文学革命论》 8.近代中国首先提倡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的人物是() A.胡适 B.陈独秀 C.李大钊 D.鲁迅 9、新文化运动的内容是() ①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 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①②③ B.②④ C.③④ D.①②③④ 10、新文化运动后期的主要内容是() A.提倡民主和科学 B.马克思主义在中国迅速传播 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D.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11、《每周评论》的主要创办人是() A.陈独秀 B.李大钊 C.胡适 D.鲁迅 12、下表中的“运动名称”一栏应该填写() A.洋务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 土地改革运动 近代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渐进过程,也是近代中国人思想不断解放 的过程。据此回答第13~15题。 13、1920年秋开始,全国各学校一二年级的国文都改成了白话文,到1922年冬季,所有的文章课本一律废止。这与下列哪一事件的大力倡导有关() A.洋务运动 B.戊戌变法 C.辛亥革命 D.新文化运动 14、陈独秀在《敬告青年》一文中提出:“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该文应发表于() A.维新变法时期 B.新文化运动时期 C.北伐战争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新文化运动听课评课记录

《新文化运动》听课评课记录 2010.10.29,有幸得以参加普陀教育讲坛(第一讲)活动。听特级教师周飞老师执教的《新文化运动》一课,与他所作的《教学资源开发与课堂设计》专题讲座。受益良多。 一、课堂印象 周老师使用的教材为岳麓版,学生对象为高中学生。 印象之一:对教材的利用与取舍。 岳麓版历史教材内容十分丰富。教材框架为:陈独秀与《新青年》、“德先生”与“赛先生”、“打倒孔家店”、鲁迅与《狂人日记》、胡适与白话文、文化平民化。在教材原文上,我看到了周老师的圈划、注解痕迹。从中可以清晰地看出周老师在解读教材时的思路与关注重点。通过课堂上周老师的板书,我们看到了他对教材取舍之后的重组: 一、运动的缘起 1、胡适的苦闷(危机、复辟、萌动) 2、陈独秀的首倡 3、蔡元培的包容 二、运动的深化 1、文学革命(胡适倡导【形式】——陈独秀呼应【内容】——鲁迅实践【两者结合】) 2、德先生和赛先生 3、打倒孔家店 三、运动的意义——“人”的运动 重组后,教学脉络清晰,重点突出。有利于学生掌握。 印象之二:具有吸引力的切入 在整个教材重组后,周飞老师找到了一个特殊的切入口——胡适。

上课之前,周老师首先播放了视频《晋元中学百年历史》,其中提到了胡适曾在该校任教国文。为正式上课的切入做好了铺垫。整堂课使用了大量的胡适日记,通过师生共同研讨日记及相关史料信息,准确地描绘了整个新文化运动的由缘起到尾声的全部过程。这就是周飞老师在讲座里提到的,要找到一个最适切的教学创意,而且,这个创意从导入开始,就要给学生以冲击力。引发学生的兴趣与热情。 印象之三:史料运用 课堂留给我最深印象的,是大量史料的使用。这些史料,除了胡适日记,还有引自当时的杂志及报纸的相关文章,有来自博物馆美术馆的油画,甚至有来自晋元中学校史陈列馆的照片。来源之多,令人咋舌。尤其是这些史料都很典型。学生通过解读它们,能够获得明确的认识。这令我非常惊讶。在我平日的教学中,寻找典型史料一直是一大苦恼。有时找到一幅图片或一段文字,又往往不能确定其来源。讲座中,周老师也提到了这一点。这些史料,大部分并非专为这节课而寻找得来,更多的是平日生活中的积累。平时读报读书,看到了可作教学资源的内容,就作笔记,或留下线索,以备今后上课之用。晋元中学校史陈列馆的照片以及几幅油画,就是这么积累而来的。周老师也提到了有时找到一个合适的史料,却查不到来源的 情况。他的解决办法是想尽各种办法一 定要查到。去图书馆,上网,询问所有可以给予帮助的人。课堂中使用的一幅名为《宽容》的油画,其来源及相关信息,就是由一位英语老师为他解决的。这些话,引起我的深思。 印象之四:不断调整教学设计,不断进行自我挑战 在讲座的末尾,周老师给我们出示了他为这堂课做的一些其他设想。并解释了最终选择使用“胡适创意”的理由。他的经验是,要在不停的试讲中,找到学生最能理解也最有兴趣的方式,据此调整教学设计,寻找上课的感觉。日常教学中,历史教师常常任教多个班级,并非没有不断调整的机会。但要真的做到把每一堂课都当作试讲来提高自身教学水平,不仅要有这方面的强烈愿望,还要有持之以恒的长久努力与积累。 二、教学片段节录 片段一: 教学目的:明确新文化运动产生的时代背景 教师出示《华童公学师生合影》(晋元高级中学校史陈列馆),提示学生观察、提取历史信息——年代:辛亥革命前(判断根据:留辫);人物特征:中间一位外国人姿态散漫、神情倨傲,其余的中国人正襟危坐(提取信息:此时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 方法启示:读图中教师的引导很关键。重要图片信息放大,让学生观察得更加仔细。

最新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新文化运动的内容和意义 一、新文化运动的内容: 新文化运动开始是资产阶级民主主义的新文化反对封建主义的旧文化的斗争,后演变为一场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二十世纪初期,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认为,救过强国之根本是改造国民性,因此决心发动一场思想启蒙运动,要把更多人从蒙昧的封建思想中解放出来。 《新青年》的创立为前期的新文化运动提供了阵地,李大钊、鲁迅、胡适等知识分子的先进观念首先在文学领域掀起了改革的风潮,并随之蔓延到各个领域,以燎原之势冲击着封建主义。 新文化运动主要围绕着“四提倡和四反对”:提倡民主,反对专制;提倡科学,反对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后期,随着十月革命的成功,新文化运动开始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以及社会主义。 不仅培养了许多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也扩大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影响力。 二、新文化运动的意义: 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它彻底的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将国民从五千年的思想禁锢中解放了出来。 更为重要的是,新文化运动树立了民主与科学的两面旗帜,启发着人们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新思想、新理论的广泛传播给中国社会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它从根本上改变了国人,使国人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了空前的解放,从而使中国有了脱离封建思想、勇于改革的新一代! 此外,新文化运动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开辟了道路,促成了五四青年运动。 新文化运动后期对马克思主义的大力宣传,对众多有志之士造成了启发,并改造了不少先进知识分子,为后来的无产阶级革命埋下了坚实的民众基础,培养了一大批国之栋梁。 最后,新文化运动为文学进步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新文化运动在一定程度上是一场文学革命,它推广了白话文、促成了一批优秀报刊的面世,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旧文学的弊端,对不少文学社团产生了深远影响。 总而言之,新文化运动是一场意义深远的运动,它对近代的中国,对各个社会领域都造成了深远的影响,并孕育了新中国的希望。 参考资料: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新文化运动是沿着两条战线展开的,一条是思想战线,一条是文学战线。两条战线交织进行,因而它既是一场思想革命,又是一场文学革命。作为思想革命,它倡导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作为文学革命,它倡导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前期的新文化运动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后期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 意义: 新文化运动中民主和科学两面旗帜的树立,使中国许多方面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还造成了新思想、新理论广泛传播的大好机遇。民主和科学思想的弘扬,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并且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使人们的思想尤其是青年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后期传播的马克思主义,为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所接受,成为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对五四运动的爆发起到了宣传动员作用,也有利于文化的普及和繁荣。

第20课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教材出发还原历史的真实,体现出专制与反专制的斗争。 教师讲解袁世凯称帝史实和护国战争爆发的原因与过程,同时利用地图来帮助学生理解护国战争历程。 【设计意图】利用地图培养学生的历史空间能力与思维逻辑。 教师提问:袁世凯复辟帝制失败的原因有哪些? 学生思考并回答,得出结论: (1)不惜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违背民主共和的历史发展潮流,遭到全国人民的唾弃和历史的惩罚——根本原因。 (2)民主共和的观念已深入人心——复辟帝制的倒行逆施。 (3)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派和以梁启超为代表的立宪派组织反袁——全国人民支持护国运动。 贰、北洋时期的军阀割据 (一)军阀割据原因 教师讲解军阀割据形成的原因,同时给出材料,提问学生总结出军阀割据时期的政治特点。 材料二直皖战争前,皖系拥有3师4旅的兵力;直皖战争后,直系崛起,其嫡系兵力即有7个师、5个混成旅。第一次直奉战争前直系兵力已近10万,到第二次直奉战争前夕,经过大事扩充,殆达25万人之众。奉系在1921年时拥有5个师、23个混成旅、三个骑兵旅的兵力,而到了1925年奉系鼎盛时期,兵员增至36万余人。 ——来新夏《北洋军阀史》材料三军阀割据,政局动荡,国会党争,民众因为军队扩张,互争地盘,内战频仍,的确比之清末时期负担加重而且痛苦程度加剧。 ——张鸣《共和中的帝制》学生通过阅读教材和材料,总结出北洋军阀统治时期的特点:

叁、民国初年经济、社会生活的新气象 (一)民国初年的经济发展 教师展示两则材料,提问民国初年经济发展的原因有哪些。 材料四从1912-1916年间,北京政府所颁发的有关发展实业的条例、章程、细则、法规等达96项之多。……有关工商业方面的重要法令有:《暂行工艺品奖励章程》《公司条例》《公司注册规则》《商人通例》《商业注册规则》《商会法》《商标法》……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中国社会之变迁》材料五欧洲列强对华商品输出表 学生总结得出: ①内部原因: ·中华民国建立,扫除了政治上的一些束缚和障碍; ·南京临时政府成立后,鼓励民间兴办实业; ·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的推动,特别是1915年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②外部原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战,中国民族工业得到迅速发展。 【设计意图】通过史料分析和教材阅读,培养学生的总结和归纳能力,加深对历史知识的认识与理解。 (二)民国初年的社会生活新气象 教师通过图片展示,讲授该时期社会风俗的变化。

新文化运动教案

课题:岳麓版教材·必修III·第五单元·第21课《新文化运动》授课教师:广东省东莞市石龙中学李四华 《新文化运动》 ——以“百度”新闻来呈现史料 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能力: 掌握新文化运动的基本概念:背景与原因、过程与特点、作用与影响 2、过程与方法: (1)“百度”新闻的方式呈现史料,组织学生从史料中提取信息,分析并提出问题,形成认识。 (2)创设情境让学生参与体验,在过程中形成感悟。 (3)通过分组抢答比赛的过程来激发学生敢于表达自己想法的勇气,既锻炼学生的思维,又提高学生的胆量,也培养学生竞争意识合作意识,引导学生成为历史课堂的主人。 (4)用新文化运动“打倒孔家店”与今天全球祭孔作对比,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引导学生思考我们应如何对待传统文化这一重大课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感受到新文化运动中主要代表人物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和先锋作用,形成对“新文化运动”及其先驱的敬仰和赞赏。 (2)通过学习本课,使学生认识到新文化运动是我国历史上空前的一次思想大解放运动,“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从而增强在新时代条件下民主与科学的意识。(二)教学内容分析 1、教材内容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本课属于必修Ⅲ文化发展历程的“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这一单元中的第二部分,它上承“西学东渐”,下启“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新文化运动既是资产阶级领导的旧民主主义革命的补课,又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序曲。运动中民主与科学旗帜的树立,刷新了国民的观念,重铸了国魂,形成了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马克思主义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乘着俄国革命胜利之风,在中国广泛传播。由于这一时期的文字和图片资料比较丰富,所以在教学时适当地进行引入,引导学生从新文化运动兴起的背景出发,联系具体内容,分析新文化运动的作用及影响。 2、教材的编排特点、重点和难点: 重点: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难点:新文化运动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 (三)教学对象分析 虽然学生在初中时已学过新文化运动的有关知识,但大多数学生的历史知识储备和认知水平还很有限,因此对新文化运动这段历史还不能形成理性认识。高中阶段课标要求学生能

1、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口号是什么

1、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基本内容和基本口号是什么? 新文化运动初期的基本内容是:提倡民主和科学,反对专制和迷信盲从;提倡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礼教;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实行文学革命。新文化运动提出的两大基本口号,一曰民主,二曰科学,即德先生(Democracy)和赛先生(Science)。 2、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它启导了广大人民的觉悟,准备了革命力量的团结,是中国革命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开端。 3、党的一大通过的纲领是什么?意义是什么? 党的一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纲领,确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规定党的纲领是: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承认无产阶级专政,直到阶级斗争结束,即直到消灭社会的阶级区分;消灭资本家私有制,没收机器、土地。厂房和半成品等生产资料,归社会公有;联合共产国际。纲领明确提出要把工人、农民和士兵组织起来。并确定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 党的一大通过的纲领,表明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开始就旗帜鲜明地把实现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中国的先进分子经过长时期的艰苦探索,找到马克思主义这个正确的革命理论,认识到只有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才能救中国。这是他们对中国革命问题认识的一次具有划时代意义的飞跃。 4、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意义是什么?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适应了近代以来社会进步和革命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开天辟地的大事变。中国共产党作为中国最先进的阶级——工人阶级的政党,不仅代表着工人阶级的利益,而且代表着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从一开始就拥有马克思主义这个最先进的思想武器,因而能够为中国革命指明前进的方向。正是这个党,给灾难深重的中国人民带来光明和希望。虽然这时它的力量还很弱小,但它满怀信心地以改造中国为己任,为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共同富裕,开始了艰苦卓绝的斗争历程。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目就焕然一新。 5、什么是香港海员罢工? 香港海员罢工,是中国工人阶级第一次直接同帝国主义势力进行的有组织的较量。1922年1月,香港海员为要求增加工资举行罢工。他们在苏兆征、林伟民等领导下,克服港英当局的种种阻挠和破坏,将罢工坚持了56天,使香港的海上航运,市内交通和生产事业全部陷入瘫痪,终于迫使港英当局取消封闭海员工会的命令,答应为海员增加15%—30%的工资。这次罢工由于它的反帝性质,得

八年级历史上册《新文化运动》同步练习1 人教新课标版

新文化运动习题精选一、选择题 1.掀起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 A.提倡民主 B.提倡文学革命 C.提倡科学 D.反对北洋军阀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 2.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在() A.《新民丛报》 B.《新华日报》 C.《民报》 D.《新青年》 3.中国历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是() A.《文学改良刍议》 B.《狂人日记》 C.《阿Q正传》 D.《孔乙己》 4.《文学改良刍议》的作者是() A.胡适 B.鲁迅 C.陈独秀 D.李大钊 5.新文化运动开始的标志是() A.《每周评论》的创刊

B.《新青年》的创刊 C.《科学》杂志的创刊 D.《天演论》的发表 6.新文化运动的矛头所向是() A.北洋军阀的统治 B.专制愚昧和迷信 C.儒家传统道德 D.封建文学和文言文 7.新文化运动是() A.空前的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B.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 C.学生的反帝爱国运动 D.反对北洋军阀的群众运动 8.前期新文化运动与戊戌变法、辛亥革命相比,就其作用而言,主要“新”在()A.传播了资产阶级民权平等思想 B.较为彻底地批判了封建正统思想 C.绝对肯定了西方文化的进步性 D.深入研究和传播了马克思主义 9.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是①提倡民主,反对独裁专制②提倡科学,反对迷信盲从③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④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10.新文化运动高举的“两面大旗”是()

A.科学 B.马克思主义 C.民主 D.达尔文的进化论 (潜江市2001年) 11.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高举“科学”的大旗,其直接目的是()A.反对专制 B.反对愚昧 C.反对旧道德 D.反对旧文学 (黄冈市2001年) 二、填空题 12.从_________年起,陈独秀等激进的民主主义者,高举“________”和“_________”两面大旗,以《__________》为主要阵地,掀起了新文化运动。 13.胡适发表《_____________》,主张用白话文代替文言文;陈独秀提出“_____________”的口号;鲁迅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_____________》,推动了新文化运动的发展。 三、动脑筋 14.你读过鲁迅的哪些文学作品?请列举出来。 15.材料: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道德上、学术上、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回答: (1)材料中的“两位先生”是指什么?陈独秀发起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历史上被称为什么运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