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信息素养详解

信息素养详解

2007年12月教育技術學報Dec.2007 第1卷第6期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 V ol.1 No.6

信息素养详解

李艺钟柏昌

南京师范大学信息化教育研究所江苏南京 210097

[摘要] 以国际范围内信息素养研究成果为基础,参照有关心理学与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信息素养可以被详细解析为有机的六个部分:知识、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评价调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关键词]信息素养;详解;信息技术;课程标准

我国新近推出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将信息素养的培养作为课程目标,从理念到实践都给出了描述。新的课程目标必然要在不断的解说、议论、实践中逐渐明晰,逐渐深人人心。基于这个原因,本文尝试着推出一个力求既详尽又容易理解、落实的信息素养解析方案,供一线的信息技术教师参考。

一、信息素养解析的基本办法

(一)对信息素养的详细解析,首先是建立在国际范围内信息素养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的。

自1974年美国信息产业协会主席保罗·泽考斯基(Paul Zurkowski)首次提出信息素养这一概念开始,世界各国对信息素养的研究就从来没有停止过,产生了众多的信息素养定义和成分界说。例如,1989年,美国图书馆协会(American Library Association)下属的“信息素养总统委员会”在总结报告中给信息素养下的定义是“要成为一个有信息素养的人,他必须能够确定何时需要信息,并且他具有检索、评价和有效使用所需信息的能力”;1990年,美国的Mike Eisenberg博士和Bob Berkowitz 博士提出了著名的Big6方案;1992年,Doyle在《信息素养全美论坛的终结报告》中给信息素养下过定义;1995年,英国教育部颁布了英国中小学信息技术的各级水平标准(共九级);1998年,全美图书馆协会和美国教育传播与技术协会在其出版物《信息能力:创建学习的伙伴》中,制订了学生学习的九大信息素养标准,这一标准分信息素养、独立学习和社会责任三个方面[1];2000年,美国高等教育图书研究协会发布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素养能力标准”,包括五大标准二十二项执行指标和若干个子项[2]。国内有代表性的论著也很多。例如,华南师大的李克东教授提出,信息素养应当包括三个最基本的要点一一信息技术的应用技能、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能力、能够运用信息并具有融人信息社会的态度和能力;桑新民教授从三个层次、六个方面描述了信息素养的内在结构与目标体系;张义兵等分别从技术学、心理学、文化学、社会学角度对信息素养给出了综合分析[3]……。

我国新近推出的《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认为,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与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并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给出了多达11条的较详细的描述。

(二)对信息素养的详细解析参照了有关心理学与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

解析工作参照的有关心理学与学习理论的研究成果包括:梅瑞尔(M. D. Merrill)目标一内容分类理论,加涅(R. M. Gagne)的学习结果分类理论,普通心理学对心理过程的论述,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等。此外,解析中坚持了如下原则:

(1)要与课程改革精神和课程标准的目标相呼应,顺应课程改革的需要。

(2)要方便教师理解和操作(理解信息素养所包括的各个方面,便于指导教学)。

(3)信息素养解析不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避免描述上的僵化,保证信息素养的普适性。

(4)分解出的信息素养各个部分应具有相对独立的核心成分,具有与其他各部分不同的特征和价值。

(5)为使本解析对各个学段都可以适用,各条目只作绝对描述,不分等级层次。

(6)信息素养是一个丰富的体系,包括多个方面和条目,这些方面和条目本身体现了不同的能力水平,也体现了人的智能的多元性。需要注意,信息素养是整个基础教育阶段受教育人群的总体培养目标,但是具体到某一个人和某一阶段,并不要求在各个方面和条目上都达到某一特定水平,允许和提倡个性化的选择和发展。

(7)信息素养是一个完整的整体,各个部分存在功能和水平上的差异,但同时又是紧密联系、相互促进的,对它的解剖是理论认识的需要,也是方便指导实践的需要。反对机械割裂信息素养培养内容关系的做法,也反对牵强附会地在一堂课或某部分教学内容中将信息素养的各个部分都列入教学目标的做法。

二、信息素养详解方案

根据上述原则和理论基础,我们对信息素养作了进一步的解析,认为信息素养由知识、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评价调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六个部分组成。其中,知识为其他五个部分提供基础准备,而评价调控则为其他各个部分(包括知识部分)提供必要和重要的形成保证。因此,知识和评价调控这两部分组成了其他四个部分的共同承载;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三部分有机相联并呈现一定的层级;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是一种精神的领航,渗透于技术、人际互动、问题解决之中,并相互影响。由此,六个部分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如图所示。

(一)知识(主要心理素质基拙:注意、感知、I己忆、想象、思维)

一种观点认为,知识包括陈述性知识和程序性知识。[4]前者指个人有意识地提取线索,因而可以直接陈述的知识,这类知识主要用来回答世界是什么的问题,如“WPS2000是著名的国产软件”;后者指个人没有有意识地提取线索,只能借助某种作业形式间接推测其存在的知识,它主要用来解决怎么办的问题,如“使用WPS2000的打印功能打印一篇文档”。狭义上,人们通常将知识理解为陈述性知识,而不包括程序性知识。此处的“知识”使用的是它的狭义概念,指与信息技术有关的陈述性知识。

信息素养详解

注:术语“描述”指可以用文字、图表、曲线或口头语言(加身体动作)等方式描述;学生能描述的前提,一是学生能接受教师或同伴呈现的现成结论,二是学生能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观察、比较、类比、分析、综合、演绎、归纳、抽象、概括等思维活动自己得出结论。我们提倡教师在教学中较多使用后一种方式。下同。

(二)技术(主要心理素质基础:注意、记忆、想象、思维)

从技术的角度看信息素养,它应该包括作为客体的技术本体内容以及作为主体的人反映和驾驭客体的技能和能力。其中,技术本体的内容又包括信息技术的一般思想、理念、原理、共性、规律等。

(三)人际互动(主要心理素质基础:注意、想象、思维、情感、意志)

信息技术存在的价值不仅在于其自身的内在属性,它还具有鲜明的社会性,这种社会性价值理所应当体现在个体使用信息技术进行人际互动的过程中,即能利用信息技术进行人际互动是社会个体必备的素质。

注:合作是一个相对广泛的概念。在合作活动过程中,可能包括如下几种情形:从合作任务来看,不同参与者所负责的部分任务可以是同质的也可以是异质的;从成员组成来看,有同质分组和异质分组;从活动目标来看,有的通过共同的任务达到共同的活动目标,也有的通过相互帮助和相互支持完成成员自定的任务、达成各自的活动目标。对于异质任务、异质分组和异质目标的合作活动,人们也常称其为协作。

(四)问题解决(主要心理素质基础:注意、思维、意志)

就信息技术的社会意义而言,只有将信息技术的学习与社会活动中各种问题的解决结合起来,才能显示巨大价值。离开了问题解决,信息技术将失去意义;离开了信息技术,产生于信息时代的问题也将难以解决;[5]离开了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社会中的个体必将被动甚至被淘汰。

(五)评价调控(核心心理素质:注意、感知、思维、意志)

信息技术的应用及其过程是一种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具有动态性和发展性,而学会评价和调控是实现这种主观活动有序性、有效性、客观性、科学性、合理性和可接受性的必要保证,也是了解优势、发现不足和进一步改善的必经途径。

(六)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主要心理素质基础:注意、想象、情感、意志)没有脱离人的信息活动,也就没有脱离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信息活动,它们既反映了人类在信息社会中的基本生存状态,也是信息活动正常进行的动力来源和航标。信息素养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明显的针对性,特指与信息活动有关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由于三者不可孤立,它们合并组成了信息素养的一个相对稳定的部分,与课程改革的思想也是一致的。

注释

[1][3]李艺.信息技术课程:设计与建设[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50-53, 54-55.

[2]http//https://www.wendangku.net/doc/046292058.html,/acrl/nili/ilitlst.html[EB/OL].

[4]皮连生.学与教的心理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102.

[5]张义兵,李艺.“信息素养”新界说[J].教育研究,2003,(3).

主要参考资料: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技术课程标准(实验稿)[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R·M·加涅.学习的条件和教学论[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

[3]庄为其,谢百治.电化教育与教学设计[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1992.28

(本文原刊载于《课程·教材·教法》2003年第10期)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