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一生物第9讲 光与光合作用

高一生物第9讲 光与光合作用

高一生物第9讲 光与光合作用
高一生物第9讲 光与光合作用

第9讲 光与光合作用

考点一 捕获光能的色素和结构及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1.捕获光能的色素及色素的吸收光谱

(1)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可见光,而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等不吸收。

(2)叶绿素对红光和蓝紫光的吸收量大,类胡萝卜素对蓝紫光的吸收量大,对其他波段的光并非不吸收,只是吸收量较少。 [诊断与思考]

1.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

(1)光合作用需要的色素和酶分布在叶绿体基粒和基质中( ) (2)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都含有镁元素( )

(3)叶绿素a 和叶绿素b 在红光区的吸收峰值不同( ) (4)植物呈现绿色是由于叶绿素能有效地吸收绿光( ) (5)叶片黄化,叶绿体对红光的吸收增多( ) 2.为什么叶片一般呈现绿色?

3.为什么无色透明的大棚中植物的光合效率最高?

2.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 (1)结构模式图

(2)结构?????

外表:①双层膜内部????? ①基质:含有与暗反应有关的酶

①基粒:由类囊体堆叠而成,分布有 色素和与光反应有关的酶

↓决定

(3)功能: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3.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连线)

下面是光合作用探索历程中恩格尔曼和萨克斯的实验示意图,请分析:

(1)恩格尔曼实验在实验材料的选取上有什么巧妙之处?

(2)恩格尔曼实验要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进行的原因是什么?

(3)萨克斯实验中进行“黑暗”处理的目的是什么?

(4)萨克斯实验中在染色前通常用酒精对叶片进行脱色处理,目的是什么?

(5)两实验设计中是如何形成对照的?

考点二光合作用的基本过程

1.概念: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2.过程

3.反应式

(1)产物为(CH2O):

(2)产物为C6H12O6:

4.光反应和暗反应的比较

5.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的比较

(1)H2O在光下分解为[H]和O2的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

(2)叶肉细胞在叶绿体外膜上合成淀粉()

(3)离体的叶绿体基质中添加A TP、[H]和CO2后,可完成暗反应过程()

(4)番茄幼苗在缺镁的培养液中培养一段时间后,与对照组相比,其叶片光合作用强度下降的原因是光反应强度和暗反应强度都降低()

(5)正常生长的绿藻,照光培养一段时间后,用黑布迅速将培养瓶罩上,其叶绿体内CO2的固定立即停止()

(6)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均能产生[H],二者还原的物质不同()

(7)土壤中的硝化细菌可利用CO2和H2O合成糖()

1、分析光合作用的过程图解

(1)图中的甲表示光反应阶段,发生在叶绿体的类囊体薄膜上。

(2)乙表示暗反应阶段,又称作卡尔文循环。

(3)图中的物质a是[H],物质c是CO2。

(4)图中的ATP不能(填“能”或“不能”)运出所在的细胞器,用于其他生命活动。

2.光合作用C、H、O的转移途径

(1)H :3H2O――→光反应[3H]――→暗反应

(C3H2O)。

(2)C :14CO2――→CO2的固定14C3――→C3的还原

(14CH2O)。

(3)O :H182O――→光反应18O2; C18O2――→CO2的固定C3――→C3的还原

(CH182O)。 3.环境改变时光合作用各物质含量的变化分析

(1)分析方法:需从物质的生成和消耗两个方向综合分析。 示例:CO2供应正常,光照停止时C3的含量变化

(2)物质含量变化的比较

1.光照强度

(1)原理:光照强度通过影响植物的光反应进而影响光合速率。光照强度增加,光反应速度加快,产生的[H]和ATP增多,使暗反应中还原过程加快,从而使光合作用产物增加。(2)曲线分析

①A点:光照强度为0,此时只进行细胞呼吸。

①AB段:随光照强度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也逐渐增强,CO2释放量逐渐减少。

①B点:为光补偿点,细胞呼吸释放的CO2全部用于光合作用,即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

呼吸强度。

①BC段:表明随着光照强度不断增强,光合作用强度不断增强,到C点后不再增强了。

①D点:为光饱和点,限制D点以后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加的内部因素是光合色素含量、酶的数量和最大活性,外部因素是CO2浓度等除光照强度之外的环境因素。

(3)应用:①温室生产中,适当增强光照强度,以提高光合速率,使作物增产;①阴生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较阳生植物低,间作套种农作物,可合理利用光能。

2.CO2浓度

(1)原理:CO2影响暗反应阶段,制约C3的形成。

(2)曲线分析

图1中A点表示CO2补偿点,即光合速率等于呼吸速率时的CO2浓度,图2中A′点表示进行光合作用所需CO2的最低浓度。B点和B′点对应的CO2浓度都表示CO2饱和点。(3)应用:在农业生产上可以通过“正其行,通其风”,增施农家肥等增大CO2浓度,提高光合速率。

3.温度

(1)原理: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光合作用,主要制约暗反应。

(2)曲线

(3)应用:温室栽培植物时,白天调到光合作用最适温度,以提高光合速率;晚上适当降低温室内温度,以降低细胞呼吸速率,保证植物有机物的积累。

4.水分和矿质元素

(1)原理

①水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如植物缺水导致萎蔫,使光合速率下降。另外,水分还能影响气孔的开闭,间接影响CO2进入植物体内。

①矿质元素通过影响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化合物的合成,对光合作用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如镁可以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从而影响光反应。

(2)曲线

(3)应用:农业生产中,可根据作物的生长规律,

合理灌溉和施肥。

据图分析多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1)三条曲线在P点之前限制光合速率的因素分别是什么?

(2)三条曲线在Q点之后横坐标所表示的因子还是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吗?此时的限制因素分别是什么?

(3)在北方的冬暖大棚中施用有机肥有哪些益处?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相关习题

高二生物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1、关于ATP 1 2??→←??酶酶ADP +Pi +能量的反应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上述过程中存在着能量的释放和贮存 B .所有生物体内ADP 转变成ATP 所需能量都来自细胞呼吸 C .这一反应无休止地在活细胞中进行 D .这一过程保证了生命活动的顺利进行 2.下表是为了认识酶作用的特性,以20%的过氧化氢溶液为反应底物的一组实验方法 ( ) A B .酶具有高效性 C .酶具有专一性 D .高温会使酶失去活性 3.ATP(甲)是生命活动的直接能源物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 .在主动运输过程中,乙的含量会显著增加 B .甲→乙和乙←丙过程中,起催化作用的酶空间结构相同 C .丙中不含磷酸键,是RNA 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D .丁由腺嘌呤和核糖组成,而戊可用于甲的合成 4.ATP 中的化学能储存于 ( ) A .腺苷内 B .磷酸基内 C .腺苷和磷酸基连接的键内 D .普通磷酸键和高能磷酸键内 5.如图为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示意图,请据图判断下列有关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A .叶片呈绿色是由于Ⅰ上含有大量色素 B .能够将光能转换为稳定的化学能的过程是在Ⅰ上完成的 C .Ⅱ中CO 2被固定并还原成图中的甲物质 D .Ⅰ、Ⅱ上酶的种类、功能不相同 6.下图表示绿色植物细胞内部分物质的转化过程,以下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

A.①②两物质依次是H2O和O2 B.图中产生[H]的场所都是线粒体 C.用18O标记葡萄糖,则产物水中会检测到放射性 D.图示过程只能在有光的条件下进行 7.右图所示的图解表示真核细胞呼吸的部分过程,可以在细胞质 基质中发生的是() A.①②③B.②③④ C.①③④D.①②④ 8.有氧呼吸与无氧呼吸的相同点是() ①反应场所都有线粒体②都需要酶的催化③反应场所都有细胞质基质④都能产生ATP⑤都经过生成丙酮酸的反应⑥都能产生水⑦反应过程中都能产生[H]⑧都能把有机物彻底氧化 A.②③④⑤⑥⑦B.①②③④⑤⑦ C.②③④⑤⑦D.②③④⑤⑧ 10.下图表示有氧呼吸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①②④中数值最大的是① B.③代表的物质名称是氧气 C.产生①②的场所是线粒体 D.原核生物也有可能完成图示全过程 11.利用地窖贮藏种子、果蔬在我国历史悠久。地窖中的CO2浓度较高,有利于() A.降低呼吸强度B.降低水分吸收 C.促进果实成熟D.促进光合作用 12.下列关于酶和ATP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酶是由具有分泌功能的细胞产生的 B.ATP的组成元素和核酸的一致 C.温度或pH改变可以导致酶结构的改变 D.ATP转化为ADP时要消耗水 13.下图为ATP的结构和ATP与ADP相互转化的关系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图1中的A代表的是腺嘌呤,b、c为高能磷酸键 B.ATP生成ADP时图1中的c键断裂并释放能量 C.ATP与ADP相互转化过程中物质是可逆的,能量不可逆 D.酶1、酶2具有催化作用,不受其他因素的影响 14.下图表示在最适温度和最适pH条件下,反应物浓度与酶促反应速率的关系。据图分析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2019-11-16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一、应牢记知识点 1、追根溯源,绝大多数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太阳光能. 2、将光能转换成细胞能利用的化学能的是光合作用. 3、叶绿体中的色素及吸收光谱⑴、叶绿素(含量约占3/4)①、叶绿素a ——蓝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②、叶绿素 b ——黄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⑵、类胡萝卜素(含量约占1/4)①、胡萝卜素——橙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②、叶黄素——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 4、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⑴、提取方法:丙酮做溶剂. ⑵、碳酸钙的作用:防止研磨过程中破坏色素. ⑶、二氧化硅作用:使研磨更充分. ⑷、分离方法:纸层析法⑸、层析液:20份石油醚:2份酒精:1份丙酮混合⑹、层析结果:从上到下——胡黄ab ⑺、滤液细线要求:细、均匀、直⑻、层析要求: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 5、叶绿体中光和色素的分布——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6、光合作用场所——叶绿体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叶绿体基粒类囊体膜上,分布着与光化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 7、光合作用概念: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8、光合作用反应式:光能 CO2 + H2O ——→ (CH2O)+ O2 叶绿体光能 6CO2 + 12H2O ——→C6H12O6 + 6H2O + 6O2 叶绿体 9、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J .Priestly,1773—1804)实验证实:植物能更新空气. 10、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J .Ingen – housz)发现:只有在阳光照射下,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 11、1785年明确了: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2、1845年,各国科学家梅耶(R .Mayer)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13、1864年,德国科学家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知识点梳理名词: 1、光合作用:发生范围(绿色植物)、场所(叶绿体)、能量来源(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和氧气)。 语句: 1、光合作用的发现:①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容易窒息而死,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②1864年,德国科学家把绿叶放在暗处理的绿色叶片一半暴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③1880年,德国科学家思吉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④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第一组相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第二组提供H2O和C18O,释放的是O2。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来水。 2、叶绿体的色素:①分布: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上。②色素的种类:高等植物叶绿体含有以下四种色素。A、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黄绿色);B、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包括胡萝卜素(橙黄色)和叶黄素(黄色)

3、叶绿体的酶:分布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光反应阶段的酶)和叶绿体的基质中(暗反应阶段的酶)。 4、光合作用的过程:①光反应阶段a、水的光解:2H2O→4[H]+O2(为暗反应提供氢)b、ATP的形成:ADP+Pi+光能─→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②暗反应阶段:a、CO2的固定:CO2+C5→2C3b、C3化合物的还原:2C3+[H]+ATP→(C H2O)+C5 5、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①场所:光反应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②条件:光反应需要光、叶绿素等色素、酶,暗反应需要许多有关的酶。③物质变化:光反应发生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暗反应发生CO2的固定和C3化合物的还原。④能量变化:光反应中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在暗反应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⑤联系:光反应产物[H]是暗反应中CO2的还原剂,ATP为暗反应的进行提供了能量,暗反应产生的ADP和Pi为光反应形成ATP提供了原料。 6、光合作用的意义:①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②维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③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总之,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7、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光照(包括光照的强度、光照的时间长短)、二氧化碳浓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作用)和水等。这些因素中任何一种的改变都将影响光合作用过程。如:在大棚蔬菜等植物栽种过程中,可采用白天适当提高温度、夜间适当降低温度(减少呼吸作用消耗有机物)的方法,来提高作物的产量。再如,二氧

高一生物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课时练习题(有答案)

1.下图示叶绿体的亚显微结构示意图,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 A.1与2均有选择透过性 B.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全都分布在3上 C.光反应是在3上进行的 D.暗反应是在4中进行的 答案:B 2.下列关于植物光合作用和细胞呼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无氧和零下低温环境均有利于水果的保鲜 B.CO2的固定过程发生在叶绿体中,C6H12O6分解过程发生在线粒体中C.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转变成化学能,细胞呼吸过程中化学能转变成热能和ATP D.夏季连续阴天,大棚中白天适当增加光照,夜晚适当升高温度,可提高作物产量 答案:C 3.在下列有关光合作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光反应不需要酶,暗反应需要多种酶 B.光反应消耗ATP,暗反应还原CO2 C.光反应固定CO2,暗反应还原CO2 D.光反应消耗水,暗反应消耗ATP 答案:D 解析:光合作用是一系列酶促反应过程,不管是光反应还是暗反应,都需要酶的

参与。光反应主要将H2O光解生成O2和[H]并产生ATP,暗反应则是CO2的固定,及利用光反应产生的[H]和ATP合成有机物。 4.在光合作用中,不需要酶参与的过程是( ) A.CO2的固定 B.叶绿素吸收光能 C.三碳化合物的还原 D.ATP的形成 答案:B 解析:光合作用包括了一系列生化反应,这些生化反应大多都需酶的参与,物质的合成都是在相应酶的催化作用下迅速完成的,在光反应阶段也有酶的参与。但叶绿素分子不需酶的参与就能够接受光能被激发放出高能电子,经过电子的一系列传递把光能变成电能,再形成活跃的化学能。叶绿素分子吸收光能的过程不需酶参与。 5.下图表示研究NaHCO3溶液浓度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实验,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将整个装置放在光下,毛细管内的红色液滴会向左移动 B.将整个装置置于暗室,一段时间后检查红色液滴是否移动,可以证明光是光合作用的必要条件 C.当NaHCO3溶液浓度不变时,在B内加入少量蠕虫,对红色液滴移动不产生明显影响 D.为使实验更具说服力,应将伊尔藻置于蒸馏水中(不含NaHCO3)的烧杯中答案:C 6.将生长状况相同的轮藻分成4等份,在不同的温度下分别暗处理1h,再光照

高中生物专题复习—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

高中生物光合呼吸综合专题 1.在某一时刻,将两株植物移入没有二氧化碳的环境 中,下图表示的是其体内三碳化合物和五碳化合物的变 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 、c 代表C 3植物,b 、d 代表C 4植物 B .a 、d 代表 C 3植物,b 、c 代表C 4植物 C .b 、c 代表C 3植物,a 、d 代表C 4植物 D .b 、d 代表C 3植物,a 、c 代养C 4植物 2.离体的叶绿体在光照下进行稳定的光合作用,如果突然中断CO 2的供应,短暂时间内叶绿体中的C 3和C 5相对含量的变化是 A .C 3增多,C 5减少 B . C 3增多,C 5增多 C .C 3减少,C 5增多 D .C 3减少,C 5减少 3. 下面各图表示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环境因素与水稻叶片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其中错误的是 4 .将川芎植株的一叶片置于恒温的密闭小室,调节小室CO2浓度,在适宜光照强度下测定叶片光合作用的强度(以CO2吸收速率表示),测定结果如下图。 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 点左移,b 点左移 B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降低,a 点左移,b 点右移 C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 点右移,b 点右移 D .如果光照强度适当增强,a 点左移,b 点右移 5、在相同光照和温度条件下,空气中CO2含量与植物光合产量(有机 物积累量)的关系如下图所示。理论上某种C3植物能更有效地利用 CO2,使光合产量高于m 点的选项是 A 、若a 点在a 2,b 点在b 2时 B 、若a 点在a 1,b 点在b 1时 C 、若a 点在a 2,b 点在b 1时 D 、若a 点在a 1,b 点在b 2时 6.右图表示水稻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整体表现出的吸收2O 和释放2O 量的状况。如果在相同条件下,分别绘出人参、甘蔗两种植物其整体表现出的吸收2O 和释放2O 状况的曲线,其中a 、b 、c 、d 点位置的变化应是 A .人参:a 点上移 B .人参:b 点右移 C .甘蔗:c 点左移

最新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高中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知识点 一、应牢记知识点 1、追根溯源,绝大多数活细胞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太阳光能. 2、将光能转换成细胞能利用的化学能的是光合作用. 3、叶绿体中的色素及吸收光谱 ⑴、叶绿素(含量约占3/4) ①、叶绿素a ——蓝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②、叶绿素b ——黄绿色——主要吸收蓝紫光和红光 ⑵、类胡萝卜素(含量约占1/4) ①、胡萝卜素——橙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 ②、叶黄素——黄色——主要吸收蓝紫光 4、叶绿体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⑴、提取方法:丙酮做溶剂. ⑵、碳酸钙的作用:防止研磨过程中破坏色素. ⑶、二氧化硅作用:使研磨更充分. ⑷、分离方法:纸层析法 ⑸、层析液:20份石油醚:2份酒精:1份丙酮混合 ⑹、层析结果:从上到下——胡黄ab ⑺、滤液细线要求:细、均匀、直 ⑻、层析要求:层析液不能没及滤液细线.

5、叶绿体中光和色素的`分布——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6、光合作用场所——叶绿体 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 叶绿体基粒类囊体膜上,分布着与光化作用有关的色素和酶. 7、光合作用概念: 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8、光合作用反应式: 光能 CO2 + H2O ——→ (CH2O)+ O2 叶绿体 光能 6CO2 + 12H2O ——→C6H12O6 + 6H2O + 6O2 叶绿体 9、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利斯特利(J .Priestly,1773—1804)实验证实:植物能更新空气. 10、荷兰科学家英格豪斯(J .Ingen – housz)发现:只有在阳光照射下,只有绿叶才能更新空气. 11、1785年明确了:绿叶在光下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12、1845年,各国科学家梅耶(R .Mayer)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13、1864年,德国科学家萨克斯

高中生物 必修1 光合作用 高三一轮复习知识点全面总结

第三单元之—光合作用 一、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 (一)叶绿体的结构模型. (二)相关知识 1、.叶绿体是真核细胞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 2、叶绿体由两层膜(内膜和外膜)包围而成,内部有许多基粒,基粒和基粒之间充满了基质。 3、每个基粒都有许多个类囊体构成,类囊体薄膜上含有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的色素以及光反应所需的酶,是光反应的场所。 4、基质中含有暗反应所需的酶,是进行暗反应的场所。 5、光合色素的相关知识。 (1)叶绿体色素的种类及含量: 叶绿素a 叶绿素(3/4) 叶绿素b 叶绿体色素 胡萝卜素 类胡萝卜素(1/4) 叶黄素 (2)叶绿体色素的分布: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 (3)叶绿体色素的功能:吸收,传递(4种色素),转化光能(只有少量的叶绿素a把光能转为电能) (4)影响叶绿素合成的因素: ①光照:光是影响叶绿素合成的主要条件,一般植物在黑暗中不能合成叶绿素,因而叶片发黄。(例如韭黄,蒜黄) ②温度:温度可影响与叶绿素合成有关的酶的活性,进而影响叶绿素的合成。低温(秋末)时,叶绿素分子易被破坏,而使叶子变黄。 ③必需元素:叶绿素中含N、Mg等必需元素,缺乏N、Mg将导致叶绿素无法合成,叶变黄。另外,Fe是叶绿素合成过程中某些酶的辅助成分,缺Fe也将导致叶绿素合成受阻,叶变黄。

(5)叶绿体色素的吸收光谱: ①叶绿体中的色素只吸收可见光,而对红外光和紫外光等不吸收。 ②叶绿素a和叶绿素b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胡萝卜素和叶黄素)主要吸收蓝紫光。色素对绿光吸收最少。对其他波段的光并非不吸收,只是吸收量较少。 经过色素吸收后,光谱出现两条黑带。说明:叶绿体中的色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 (6)叶绿体色素的性质:易溶于酒精、丙酮和石油醚等有机溶剂,不溶于水,叶绿素的性质不稳定,易被破坏,类胡萝卜素性质相对稳定。 (7)植物叶片的颜色与所含色素的关系: 正常绿色正常叶片的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比例约为3∶1,且对绿光吸收最少,所以正常叶片总是呈现绿色 叶色变黄寒冷时,叶绿素分子易被破坏,类胡萝卜素较稳定,显示出类胡萝卜素的颜色,叶子变黄 叶色变红秋天降温时,植物体为适应寒冷,体内积累了较多的可溶性糖,有利于形成红色的花青素,而叶绿素因寒冷逐渐降解,叶子呈现红色 6、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1)原理解读: ①色素的提取:叶绿体中的色素溶于有机溶剂而不溶于水,可以用无水乙醇(或丙酮)作溶剂提取绿叶中的色素,而不能用水,因为叶绿体中的色素不能溶于水。 ②色素的分离原理:利用色素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进行分离,溶解度大的在滤纸上扩散得快,反之则慢。从而使各种色素分离。 (2)选材:应选取鲜嫩、颜色深绿的叶片,以保证含有较多的色素。 (3)过程:省略。 (4)结果分析:

高一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

高一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 高一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归纳 光和光合作用 一、捕获光能的色素 叶绿体中的色素有4种,他们可以归纳为两大类: 叶绿素(约占3/4):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 类胡萝卜素(约占1/4):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 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白光下光合作用最强,其次是红光和蓝紫光,绿光下最弱。因为叶绿 素对绿光吸收最少,绿光被反射出来,所以叶片呈绿色。 二、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实验原理:绿叶中的色素都能溶解在层析液(有机溶剂如无水 乙醇和丙酮)中,且他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 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绿叶中的色素随着层析液在滤纸上的扩散 而分离开。 2方法步骤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步骤要记准确) 三、捕获光能的结构——叶绿体 结构:外膜,内膜,基质,基粒(由类囊体构成)。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于基粒的类囊体及基质中。光合作用色素分布于类囊体 的薄膜上。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和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就分布在类 囊体的薄膜上。类囊体在基粒上。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内部的巨大膜表面上,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须的酶。

四、光合作用的原理 植物更新空气。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 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同位素标记法) CO2中的碳在光合作用中转化成有机物中的碳的途径,这一途径称为卡尔文循环。 暗反应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转化为(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 联系: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H],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合成ATP的原料ADP和Pi 五、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及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光对光合作用的影响 ①光的波长 叶绿体中色素的吸收光波主要在红光和蓝紫光。 ②光照强度 植物的光合作用强度在一定范围内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但光照强度达到一定时,光合作用的强度不再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加 ③光照时间 光照时间长,光合作用时间长,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发育。 (2)温度 温度低,光合速率低。随着温度升高,光合速率加快,温度过高时会影响酶的活性,光合速率降低。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重点考点知识点总结及练习答案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重点考点知识点总结及练习答案 光合作用:发生范围(绿色植物)、场所(叶绿体)、能量来源(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和氧气)。 1、光合作用的发现: ①1771 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容易窒息而死,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②1864 年,德国科学家把绿叶放在暗处理的绿色叶片一半暴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 ③1880 年,德国科学家思吉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 ④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第一组相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第二组提供H2O和 C18O,释放的是O2。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来水。 2、叶绿体的色素: ①分布: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上。 ②色素的种类:高等植物叶绿体含有以下四种色素。A、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B、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包括胡萝卜素和叶素 3、叶绿体的酶:

分布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光反应阶段的酶)和叶绿体的基质中(暗反应阶段的酶)。 3、光合作用的过程: ①光反应阶段a、水的光解:2H2O→4[H]+O2(为暗反应提供氢)b、ATP的形成:ADP+Pi+光能—→ 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 ②暗反应阶段:a、CO2的固定:CO2+C→5 2C3b、C3化合物的还原: 2C3+[H]+ATP→(CH2O)+C5 4、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①场所:光反应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 ②条件:光反应需要光、叶绿素等色素、酶,暗反应需要许多有关的酶。③物质变化:光反应发生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暗反应发生CO2的固定和C3 化合物的还原。 ④能量变化:光反应中光能→ 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在暗反应中ATP中活跃的化学能→ 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⑤联系:光反应产物[H] 是暗反应中CO2的还原剂,ATP为暗反应的进行提供了能量,暗反应产生的ADP和Pi 为光反应形成ATP提供了原料。 5、光合作用的意义: ①提供了物质来源和能量来源。 ②维持大气中氧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 ③对生物的进化具有重要作用。总之,光合作用是生物界最基本的物质代谢和能量代谢。 6、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 有光照(包括光照的强度、光照的时间长短)、二氧化碳浓度、温度(主要影响酶的作用) 和水等。这些因素中任何一种的改变都将影响光合作用过程。如:在

高一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练习题

必修一第5章细胞得能量供应与利用 呼吸作用与光合作用练习题 1、如图就是真核细胞内呼吸作用过程得图解,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物质X就是_______,它可以通过植物得_______作用产生。 (2)物质Y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发生得颜色变化为由蓝色变成绿色再变成________。②与⑤过程中物质Y产生得场所分别就是________。 (3)人体内不能进行________(填序号)过程。 (4)在细胞呼吸过程中,实现得能量转换就是有机物中稳定得化学能转换成________。 (5)花盆里得土壤板结后,需要及时松土,其目得就是促进________(填序号)过程得进行,从而产生大量能量,有利于________得吸收。 2、某研究小组想测量萌发得小麦种子、蚯蚓呼吸速率得差异,设计了以下得实验装置。实验中分别以20粒萌发得种子与4条蚯蚓为材料,每隔5 min记录一次有色液滴在刻度玻璃管上得读数,结果如表1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有色液滴移动得距离/mm 生物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萌发得种 子 0 8 16 23 29 34 蚯蚓0 4、5 9 11、5 13、5 15、5 表1 (1)装置图中得Y溶液就是________,其作用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置乙装置得目得就是__________。 (2)实验开始后保持注射器得活塞不移动,有色液滴将向_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以蚯蚓为材料时有色液滴移动得最大速率就是________。

(3)另一组该实验装置每隔5 min测量时,将注射器活塞往_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待有色液滴回到实验开始时得位置停止,根据活塞移动距离可测出气体得变化量,其中以小麦为材料得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分析数据可知该段时间小麦种子得有氧呼吸速率为________,在此过程中,有氧呼吸得强度越来越________。

高一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练习题

必修一第5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 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练习题 1、如图是真核细胞呼吸作用过程的图解,请据图回答有关问题: (1)物质X是_______,它可以通过植物的_______作用产生。 (2)物质Y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发生的颜色变化为由蓝色变成绿色再变成________。②和⑤过程中物质Y产生的场所分别是________。 (3)人体不能进行________(填序号)过程。 (4)在细胞呼吸过程中,实现的能量转换是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转换成________。 (5)花盆里的土壤板结后,需要及时松土,其目的是促进________(填序号)过程的进行,从而产生大量能量,有利于________的吸收。 2、某研究小组想测量萌发的小麦种子、蚯蚓呼吸速率的差异,设计了以下的实验装置。实验中分别以20粒萌发的种子和4条蚯蚓为材料,每隔5 min记录一次有色液滴在刻度玻璃管上的读数,结果如表1所示。请回答以下问题: 有色液滴移动的距离/mm 生物时间/min 0 5 10 15 20 25 萌发的种 子 0 8 16 23 29 34 蚯蚓0 4.5 9 11.5 13.5 15.5 表1 (1)装置图中的Y溶液是________,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设置乙装置的目的是__________。 (2)实验开始后保持注射器的活塞不移动,有色液滴将向________移动(填“左”或“右”),以蚯蚓为材料时有色液滴移动的最大速率是________。

(3)另一组该实验装置每隔5 min测量时,将注射器活塞往________(填“上”或“下”)移动,待有色液滴回到实验开始时的位置停止,根据活塞移动距离可测出气体的变化量,其中以小麦为材料的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分析数据可知该段时间小麦种子的有氧呼吸速率为________,在此过程中,有氧呼吸的强度越来越________。

人教版高一生物必修一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案

第4节《能量之源一一光与光合作用》 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1、说明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2、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3、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 用强度的环境因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通过研究科学家对光合作用原理的探究历程,认同科学是在不断的观察、实验、 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研究成果,还要具有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 能力方面:在有关实验、资料分析等问题讨论中,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鉴别、选择、运用和分享信息的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1、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 2 、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 【教学方法】学案式教学+过程式教学+多媒体辅助教学 【课时】1课时_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光合作用的概念 【知识框架】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丿光合作用的反应式 光合作用的过程:光反应和暗反应 厂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因素 L -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L提高光合作用强度的措施 【教学过程】 上课前分好学习小组、指定好小组长。 I导入 时间:4min 教学设计:导言+情景剧 设计意图:创设学习情境,拉近与学生间的距离 讲授:

我小时候就知道咱们桓台县是全国闻名的吨粮县,最近我又听说咱们桓台县要推广种植大棚蔬 菜,这不,我刚到咱桓台二中,就碰到了菜农老王和老李,老王兴高采烈,但I 老李:王大哥,咱都 是种黄瓜的,你家黄瓜和俺家黄瓜咋差别这么大呢? I 老王:(洋洋得意的)大兄弟,种啥也得讲科学 I 老李:(焦急的)种个大棚还讲啥科学啊?那你快说说你那科学! | 老王:(胸有成竹的)你可听好了,要提高产量,就得提高光合作用的强度,大棚里 |的温度要适当提高,光照要适当增强,二氧化碳浓度要适当加大。 ' 老李:(满脸疑惑的,板着指头数着说)温度?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光合作用? |这与产量啥关系啊! I 老王:不知道了吧,淄博实验中学的徐老师今天正好要带着大家一起探究《光合作 I用的原理和应用》,好好听听吧!听完后你就茅塞顿了! 老李却愁眉哭脸,这是为何呢?让老王、老李来给大家说说,有请老王和老李。 非常感谢老王和老李的精彩表演,谢谢! 就让我们开始《二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的探究吧!(板书) 啥是光合作用呢?不仅老李想知道,早在300多年前,科学家们就开始了光合作用原理 的探究历程,让我们沿着科学家的足迹,一起来揭开光合作用神秘的面纱吧!(板书:(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请拿出学案,看学案的第一部分内容一一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请按要求完成该内 容的学习,5分钟后,找小组汇报学习情况。 n主要内容 (一)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时间:10min 教学设计:自学+小组合作学习+教师适当讲授 设计意图:体验光合作用探究历程艰辛和巧妙的同时,培养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批判性思维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学法:自学+小组合作学习 教法:学案导学+讲授 教法:学案导学 讲授: (边讲授边板书,分别找小组同学起来回答,并及时评价):通过问题1,我们知道了 光合作用的原料有水,通过问题2、3,我们知道了光合作用的原料还有二氧化碳,并且有氧气生成,

高一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整理

高一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整理 高一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整理 光合作用名词:1、光合作用:发生范围(绿色植物)、场所(叶绿体)、能量来源(光能)、原料(二氧化碳和水)、产物(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和氧气)。语句:1、光合作用的发现:①1771年英国科学家普里斯特利发现,将点燃的蜡烛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密闭的玻璃罩内,蜡烛不容易熄灭;将小鼠与绿色植物一起放在玻璃罩内,小鼠不容易窒息而死,证明:植物可以更新空气。②1864年,德国科学家把绿叶放在暗处理的绿色叶片一半暴光,另一半遮光。过一段时间后,用碘蒸气处理叶片,发现遮光的那一半叶片没有发生颜色变化,曝光的那一半叶片则呈深蓝色。证明:绿色叶片在光合作用中产生了淀粉。③1880年,德国科学家思吉尔曼用水绵进行光合作用的实验。证明: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氧是叶绿体释放出来的。④20世纪30年代美国科学家鲁宾卡门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了光合作用。第一组相植物提供H218O和CO2,释放的是18O2;第二组提供H2O和C18O,释放的是O2。光合作用释放的氧全部来自来水。2、叶绿体的色素:①分布:基粒片层结构的薄膜上。②色素的种类:高等植物叶绿体含有以下四种色素。A、叶绿素主要吸收红光和蓝紫光,包括叶绿素a(蓝绿色)和叶绿素b(B、类胡萝卜素主要吸收蓝紫光,包括胡萝卜素和叶素3、叶绿体的酶:分布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光反应阶段的酶)和叶绿体的基质中(暗反应阶段的酶)。4、光合作用的过程:①光反应阶段a、水的光解:2H2O→4[H]+O2(为暗反应提供氢)b、ATP的形成:ADP+Pi+光能―→ATP(为暗反应提供能量)②暗反应阶段:a、CO2的固定:CO2+C5→2C3b、C3化合物的还原:2C3+[H]+ATP→(CH2O)+C5 5、光反应与暗反应的区别与联系:①场所:光反应在叶绿体基粒片层膜上,暗反应在叶绿体的基质中。②条件:光反应需要光、叶绿素等色素、酶,暗反应需要许多有关的酶。③物质变化:光反应发生水的光解和ATP的形成,暗反应发生CO2的固定和C3化合物的还原。 ④能量变化:光反应中光能→ATP中活跃的化学能,在暗反应中ATP 中活跃的化学能→CH2O中稳定的化学能。⑤联系:光反应产物[H]是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光与光合作用

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光与光合作用 摘要:今天小编给同学们整理了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光与光合作用,期末考试快来了,同学们可提前做好复习! 做笔记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适用于任何学科,笔记不仅能及时查漏补缺,更是很好的复习资料。每个学生都应该养成做笔记的好习惯,下面文都中小学的老师给大家带来高一生物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光与光合作用,同学们可学习参考! 一、对于绝大多数生物来说,活细胞中所需能量的最终源头是来自太阳的光能。将光能转化为细胞能利用的化学能就是光合作用。 二、实验——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分离 1、实验原理:绿叶中的色素都能溶解在有机溶剂如无水乙醇中,且都可溶解在层析液中,它们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溶解度高的随层析液在滤纸上扩散得快。 2、方法步骤中需要注意的问题:(步骤要记准确) (1)称取新鲜的绿叶,叶子中叶绿素容易分解,不新鲜叶子中叶绿素减少。 (2)研磨时加入二氧化硅有助于研磨得充分,加入碳酸钙可防止研磨中的色素被破坏。 (3)在滤纸条一端剪去两角,防止层析液在滤纸条的边缘扩散过快而形成弧形色素带。 (4)滤纸上的滤液细线为什么不能触及层析液?防止细线中的色素被层析液溶解。 (5)滤液细线干燥后再画一两次,增加色素含量使分离出的色素带清晰分明 2.试分析分离 (6)色素时色素带颜色过浅的原因。叶片颜色太浅;叶片放置时间太久;研磨不充分;未加CaCO3粉末;加入提取液量太多。

3、实验结果: 三、捕获光能的结构——叶绿体 结构:外膜,内膜,基质,基粒(由类囊体构成,类囊体在基粒上)。 与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分布于基粒的类囊体及基质中。 光合作用色素分布于类囊体的薄膜上。 吸收光能的四种色素和光合作用有关的酶,就分布在类囊体的薄膜上。 叶绿体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它内部的巨大膜表面上,不仅分布着许多吸收光能的色素分子,还有许多进行光合作用所必须的酶。 四、恩格尔曼通过研究水绵和好氧细菌得出结论,氧气由叶绿体释放,叶绿体是光合作用的场所。(课本100页) 五、光合作用的原理 1、光合作用是指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 普利斯特利和英格豪斯发现,植物可以更新空气。 梅耶指出,植物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化成化学能储存起来。 萨克斯遮挡一半植物叶片实验证明,光合作用的产物除氧气外还有淀粉。 鲁宾和卡门证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水。(同位素标记法)

高一生物光合作用知识点总结

光合作用知识点总结 反应式:CO 2 + H 2O ??→?叶绿体 (CH 2O) + O 2 光反应:光解水,产生[H]、ATP 和O 2 暗反应:[H]和ATP 还原CO 2,生成有机 2. 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 (1)光:光照强弱直接影响光反应; (2)温度:温度高低会影响酶的活性; (3)CO 2浓度:CO 2是光合作用的原料,直接影响暗反应; (4)水分:水既是光合作用的原料,又是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介质,特别地,水分还 影响气孔的开闭,间接影响CO 2进入植物体; (5)矿质元素:矿质元素是光合作用产物进一步合成许多有机物所必需的物质如叶绿 素、酶等。 光照、CO 2浓度、温度与光合速率基本关系见下图: 4.意义: 二、典例分析 1.下图为光照和CO 2浓度改变后,与光合作用有关的C 5化合物和C 3化合物在细胞内的 变化曲线。

(1)曲线a表示,在无光照时其含量下降的原因是;曲线b表示,在CO2浓度降低时含量下降的原因是 (2)由(1)得出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与光合作用的关系是:前者主要影响;后者主要影响。 2.光合作用受光照强度、CO2浓度、温度等影响,图 中4条曲线(a、b、c、d)为不同光照强度和不同CO2 浓度下,马铃薯净光合速率随温度变化的曲线。a光 照非常弱,CO2很少(远小于0.03%);b适当遮荫(相 当于全光照的1/25)CO2浓度为0.03%,c全光照(晴 天不遮荫),CO2浓度为0.03%;d全光照,CO2浓度为 1.22%。请据图回答: (1)随着光照强度和CO2浓度的提高,植物光合 作用(以净光合速率为指标)最适温度的变化趋势 是。 (2)当曲线b净光合速率降为零时,真光合速率 是否为零?为什么? (3)在大田作物管理中,采取下列哪些措施可以提高净光合速率?() A. 通风 B. 增施有机肥 C. 延长生育期 D. 施碳酸氢铵 3.图甲、乙、丙分别表示某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温度与光合速率之间的关系及叶绿体色素对不同波长光线的相对吸收量: (1)若甲图所示曲线为阴性植物,则阳性植物曲线与此相比较C点___(填“上/下/左/右/不变”)移,A点____(填“上/下/左/右/不变”)移 (2)由乙图知,40℃时,植物体___(能/不能)显示生长现象;而5℃时状态可用甲图中____(填“A/B/C”)点表示 (3)用玻璃大棚种植蔬菜时,应选择光强为_____(填“A/B/C”)、温度为____℃(填一个具体数值),及____颜色______(填透明或不透明)的玻璃。 三、基础训练 1. 生长旺盛的叶片,剪成5毫米见方的小块,抽去叶内气体,做下列处理(见图及图注),这四个处理中,沉入底部的叶片小块最先浮起的是()

高一生物必修一教案: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选择专题:必修课本1 第五章细胞的能量供应和利用一,本专题新旧内容变更情况:本章原有内容是新陈代谢与酶、新陈代谢与ATP、光合作用、细胞呼吸、植物的水分和矿质营养、三大营养物质代谢、新陈代谢的类型等八个内容。新教材内容变更为:第1节降低化学反应活化能的酶;第2节细胞的能量“通货”——ATP;第3节 ATP的主要来源——细胞呼吸;第4节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二,《能量之源——光和光合作用》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 1、说出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 2、说出叶绿体的结构和功能。 3、说出光合作用以及对它的认识过程。 4、说出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 5、简述化能合成作用。能力目标:尝试探究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研究科学家对光合作用原理的探究过程,认同科学是在不断地观察、实验、探索和争论中前进的;认同科学家不仅要继承前人的科研成果,而且要善于吸收不同意见中的合理成分,还要有质疑、创新和勇于实践的科学精神与态度。(二)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⑴绿叶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⑵光合作用的发现及研究历史。⑶光合作用的光反应、暗反应过程及相互关系。⑷影响光合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2、教学难点:⑴光反应和暗反应的过程。⑵探究影响光作用强度的环境因素。(三)教学课时 3课时(四)教具准备课件(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1,导入【教师活动】借助教材光合作用的概念,阐明任何科学结论的得出都需经过漫长的求索过程,借势引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展示“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

幻灯片【学生活动】观看幻灯片,领会前人的实验设计思路,自主思考得出结论2, 实施过程:⑴播放1771年普利斯特利实验。设疑引导学生得出实验结论:植物可以更新空气⑵展示1779年,荷兰的英根豪斯实验。提醒学生与普利斯特利实验做对比,自主总结实验结论:a,普利斯特利的实验只有在阳光照射下才能成功,只有在光下植物才能更新空气b,植物体的绿叶在光下才能更新空气⑶ 1782年,拉瓦锡实验证明参与光合作用气体是CO2和O2。⑷ 1864年,德国植物学家萨克斯实验。补充讲解实验过程中几种常见的对照方式:空白对照﹑条件对照﹑自身对照等。学生换位思考引出结论:a,光合作用的产物是淀粉b,光合作用需要光⑸1845年,德国科学家梅耶指出: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换成化学能储存起来。【设疑过渡】问题一:光能转换成化学能,贮存于什么物质中呢? ⑹ 1880年德国科学家恩吉尔曼实验。鼓励学生针对实验现象进行预测分析:现象:在没有空气的黑暗环境中,好氧细菌只集中在被光线照射的叶绿体附近。分析:光线照射部位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了氧气。结论:叶绿体是绿色植物进行光合作用的场所。问题二:光合作用释放的O2到底是来自H2O ,还是CO2呢?⑺1939年美国科学家鲁宾和卡门实验证实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于水。问题三:光合作用产生的有机物中的碳,是否来自CO2呢?⑻ 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卡尔文采用同位素标记法研究,证明光合产物中有机物的碳来自CO2。【总结回顾】光合作用探索历程年代科学家结论1771 普利斯特利植物可以更新空气1779 英格豪斯只有在光照下只有绿叶才可以更新空气1845 R.梅耶植物在光合作用时把光能转变成了化学能储存起来 1864 萨克斯绿色叶片光合作用产生淀粉 1880

高中生物学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多媒体教学设计方案 (高中生物)《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作者姓名:王瑾 单位:平罗二中 地址:宁夏平罗二中生化组 邮编:753400 电话: E-mail:

《光合作用》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光合作用的发现过程。 2、理解叶绿体中色素的种类和作用,光合作用的概念、反应方程式。 3、掌握光合作用的过程、实质和重要的意义。 4、应用所学的光合作用的知识,知道植物栽培与合理利用光能的关系。 (二)技能目标: 1、通过光合作用发现史的学习,了解科学家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增强学生对科学认识模式的理解能力。 2、通过叶绿体色素的提取与分离实验,初步训练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及相关仪器、药品的使用能力。 3、通过探讨光合作用的氧的来源,初步训练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 4、利用精心设计的光合作用过程的多媒体动画,培养学生的比较、归纳、综合能力。 5、利用巧妙设计的练习题,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教育目标: 1、通过科学家锲而不舍的追求真理精神的描述和再实验,进行人文精神教育及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初步培养学生具有勇于探索、不断创新和合作等科学精神。 2、借助光合作用的物质和结构及动态变化全过程的分析,认识普遍联系、运动变化、内因与外因等辨证唯物主义观点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3、借助光合作用意义分析,增强学生关心爱护绿色植物,关心发展农业的意识,渗透生物学进化观点、生态学观点、生命科学价值观等的教育。 4、通过学生“讨论如何利用光合作用的原理提高作物的产量”这一问题,加强对科学、技术、社会(STS)的关注。 二、教学重点、难点:

(完整版)高中生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专题训练(附答案)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专题训练 1、如图表示某植物非绿色器官在不同氧气浓度下氧气的吸收量和二氧化碳的释放量,N点后O2的 吸收量大于CO2释放量,据图分析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M点是贮藏该器官的最适氧气浓度,此时无氧呼吸的强度最低 B、该器官呼吸作用过程中不只是氧化分解糖类物质 C、N点时,该器官氧气的吸收量和二氧化碳的释放量相等,说明其只进行有氧呼吸 D、O点时,该器官产生二氧化碳的场所是细胞中的线粒体基质 2、某校生物兴趣小组以玉米为实验材料,研究不同条件下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绘制了如 A、B、C、D所示的四幅图。除哪幅图外,其余三幅图中“A”点都可以表示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 速率相等( ) 3、下图甲中Ⅰ、Ⅱ、Ⅲ曲线分别表示夏季某一天24 h的温度、某植物的光合速率、表观光合速率 的变化,乙图中曲线表示放有某植物的密闭玻璃罩内一天24 h的CO2浓度的变化,以下分析错误 的是( )

A.甲图曲线中12点左右D点下降的原因是温度过高,气孔关闭 B.乙图曲线中EF段玻璃罩内CO2浓度下降加快是由于光照强度增加 C.植物一天中含有机物最多的时刻在甲图中是E点,在乙图中则是H点 D.植物在甲图中的C、E两点的生理状态与乙图中D、H两点的生理状态相同 4、如图表示甲、乙两种植物的CO2吸收量随着光照强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曲线图。下列叙述正确的 是( ) A.甲、乙两植物的最大光合作用强度一样 B.如果在图中M点突然停止光照,短期内叶绿体中五碳化合物的含量将会增加 C.当平均光照强度在X和Y之间(每日光照12 h),植物一昼夜中有机物量的变化是甲减少、乙增加 D.当光照强度为Z时,光照强度不再是乙植物的光合作用限制因素,但仍是甲植物的光合作用的 限制因素 5、如图表示的是某植物的非绿色器官呼吸时O2吸收量和CO2的释放量之间的相互关系,其中线段xy=Yz.则在氧浓度为a时有氧呼吸与无氧量呼吸()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