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九年级物理之机械功和机械能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之机械功和机械能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之机械功和机械能知识点
九年级物理之机械功和机械能知识点

第13章机械功和机械能知识点学习要求

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使用简单机械变化力的大小和方向。

2.结合实例认识。

3.知道做功的过程就是能量转化或转移的过程。

4.结合实例理解。

5.能用实例说明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他们的转化。

6.能用实例说明机械能和其他形式的能的转化。

7.知道机械功的概念和功率的概念。

8.能用生活、生产中的实例解释机械功的含义。

9. 了解机械使用的历史发展过程。

10.认识机械的使用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学习重点

1.功的、功率、机械效率的概念及测算。

2.物体的动能和势能以及他们的转化

机械能

1.一个物体能够做功,这个物体就具有能(能量)。

2.动能: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叫动能。

3.运动物体的速度越大,质量越大,动能就越大。

4.势能分为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

5.重力势能: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

6.物体质量越大,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就越大。

7.弹性势能: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具的能。

8.物体的弹性形变越大,它的弹性势能就越大。

9.机械能:动能和势能的统称。(机械能=动能+势能)单位是:焦耳

10,动能和势能之间可以互相转化的。方式有:动能→←重力势能;动能→←弹性势能。11.自然界中可供人类大量利用的机械能有风能和水能。

机械功

1. 功的两个必要因素:一是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二是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

2. 功的计算:功(W)等于力(F)跟物体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s)的乘积。(功=力×距离)

3. 功的公式:W=Fs;单位:W→焦;F→牛顿;s→米。(1焦=1牛·米).

4. 功的原理:使用机械时,人们所做的功,都等于不用机械而直接用手所做的功,也就是说使用任何机械都不省功。

5. 机械效率:有用功跟总功的比值叫机械效率。

计算公式:η=W有用/W总

6. 功率 (P):单位时间(t)里完成的功(W),叫功率。

计算公式:P=W/t。单位:P→瓦特;W→焦;t→秒。(1瓦=1焦/秒。1千瓦=1000瓦)

九年级物理第十三章机械功与机械能单元试题

班级:姓名:分数:

一、单项选择题(共24分,每小题3分)

1、下列现象中,力没有对物体做功的是()

A、用力将铅球掷出

B、将书包背上楼

C、骑自行车匀速前进

D、人提着水桶在水平路面上行走

2、一台机器的功率是1000W,它表示的意思是()

A、这台机器每次只能做1000J的功

B、这台机器每小时做1000J的功

C、这台机器每秒做1000J的功

D、这台机器每秒做功是1000W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机器的功率越大,做的功越多

B、机器的功率越大,机械效率也就越大

C、机器做功越快,功率越大

D、机器的机械效率越低,做的有用功就越少

4、一个初中生从教学楼的一楼跑上到四楼,他克服自身的重力做的功约为()

A、50J

B、500J

C、5000J

D、50000J

5、城市街道上一台正在水平公路进行洒水工作的洒水车,下列关于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

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减小

C、动能减小,重力势能不变

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

6、某建筑工地要将同一个箱子从地面搬上二楼,

如果分别采用如图4所示的两种方式搬运,F1和

F2做功的情况,以下判断正确的是()

A、两种方式机械效率一定相等

B、两种方式功率一定相等

C、两种方式所做的总功一定相等

D、两种方式所做的有用功一定相等

7、小明用两个相同的滑轮组成不同的滑轮组(如图5所示),分别将同一物体匀速提高到相

同高度,(忽略绳重及摩擦)滑轮组的机械效率分别为η1、η2。

F2

F1

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

A .F 1 > F 2,η 1 = η2

B .F 1 > F 2,η 1 > η2

C .F 1 < F 2,η 1 = η2

D .F 1 < F 2,η 1 > η2

8、如图6所示,铅球从出手到将要落地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不计空气阻力)

A .铅球由a →b 时,动能逐渐增大

B .铅球在b 点的机械能大于a 点的机械能

C .铅球由

b →

c 时,机械能逐渐减小 D .铅球在c 点时动能最大

二、多项选择题(共12分,每小题4分)

9、如图,物体G 在平直路上受水平向右的恒力F 作用,由A 经B 到C ,且AB =BC ,已知AB 段较粗糙,BC 段较光滑,则在拉力下在AB 段与BC 段对重物做功大小关系不可能的是( )

A 、W A

B >W B

C B 、W AB =W BC

C 、W AB <W BC

D 、以上三种情况都有可能

10.下列过程中,物体的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的是( ) A .地球同步卫星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动的过程 B .热气球上升的过程

C .汽车在水平路面上匀速行驶的过程

D .铅球自由下落的过程

11、如图8所示,粗略测量小明同学引体向上运动的功率时, 下列物理量需要测量的是( )

A.小明的质量

B.单杠的高度

C.每次身体上升的高度

D.做引体向上的时间

三、填空题(共18分,每空1分)

12、用50N 的水平拉力着重200N 的物体以5m/s 的速度在水平面上匀速前进了20m ,其中、拉力做功 ,重力做功 ,拉力的功率是 。

13、跳伞运动员在空中打开降落伞后,匀速下落的过程中,他的动能 ,势能 ,机械能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4、一个水桶掉到了井里,在打捞水桶的过程中,则对水桶做的功叫做 功,对水做的功叫 功,对水桶和水一共做的功叫 功。 15、高空抛物现象被称为“悬在城市上空的痛”。据报道:一个30g 的鸡蛋从18楼抛下来就可以砸破行人的头骨,从25楼抛下可以使人当场死亡。这是因为从空中下落的鸡蛋具有 能,鸡蛋的重力势能与 有关,下落过程是将重力

C

F

A

B a

b

c

图6 图9

· · 图8

图24

势能转化为 。

16、某工人用如图9所示的装置把重240N 的物体提高1m ,所用的拉力为150N ,则该工人克服重力所做的有用功为 J ,总功为 J ,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

17、水电站修筑高高的拦河坝是为了 ,来增加水的 能;利用风力可以发电,是因为风具有 能。

四、计算题(共18分,每小题9分)

18、如图23所示(滑轮组的绕绳未画出),人以600N 的力向下拉动绕在滑轮组的绳子一端10秒,使绳端向下移动了1.5m 、重物匀速上升了0.5m ,已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70%(g =10N/kg ).

(1)人的拉力的功率多大? (2)被吊起的重物质量多大?

(3)按题意画出滑轮组的绕绳.

19、如图24所示,物体A 的质量m =12kg ,在拉力F 的作用下,物体A 以0.1m/s 的速度在

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2N ,忽略滑轮与绳子的摩擦力以及滑轮、弹簧测力计和绳子所受的重力,并且绳子足够长。求: (1)物体A 与水平面间摩擦力f 的大小; (2)拉力F 的大小;

(3)物体A 运动10s 的过程中,拉力F 所做的功。

五、实验探究题(共28分)

20、(7分)下图是小明同学斜面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实验时他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物块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的部

分数据如下:

实验 次数 斜面的 倾斜程度 物块重量 G/N 斜面高度 h/m 沿斜面拉力 F/N 斜面长

s/m 机械效率

1 较缓 10 0.1 5.0 1

2 较陡 10 0.

3 6.7 1 45% 3

最陡

10

0.5

8.4

1

60%

⑴小明探究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跟 的关系。在第1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

为 ,物块和斜面的内能增加了约 J 。

⑵分析表格中数据可以得出结论:在斜面粗糙程度相同时, 。 若要探究斜面机械效率跟斜面的粗糙程度的关系,应保持 不变。 21、同学在测定滑轮组机械效率时其装置如图所示:(每空2,共14) (1)表中第______次实验的数据有错误,改正后的计算机械效率并填入表中。 实验次数 物重G/N 物体上升的高度h/m

拉力F/N 绳子自由端上升的距离s/m

η 1 2 0.1 1.1 0.2 2

4

0.1

2.0

0.3

(2)对另一组正确的数据计算出机械效率,并填在表中相应位置,比较两次机械效率可以得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实验时拉弹簧测力计时要注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小明发现实验中拉动弹簧测力计时,有忽大忽小变化的现象,因而他采用了让弹簧测力计静止时读数,他测得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_______(偏大、准确、偏小)

(5)增大物体被提高的高度h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_________________(变大、不变、变小) 22、(7分)小明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他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

(1)让质量相同的两个小球沿同一光滑斜面分别从A 处和B 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甲所示。

(2)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沿同—光滑斜面分别从B处开始向下运动,然后与放在水平面上的纸盒相碰,纸盒在水平面上移动一段距离后静止,如图乙所示。

上述甲、乙两组实验中:

(1)要探究动能与物体运动速度的关系应选用图。(填“甲图”或“乙图”)(1分)

(2)乙图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同一高度滚下的目的是。(1分)

(3)甲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乙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4分)(4)该实验采用的实验方法是。(1分)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