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加法和减法之间的意义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加法和减法之间的意义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加法和减法之间的意义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加法和减法之间的意义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加法和减法之间的意义

2、使学生明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进而使学生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3、学习了加地各部分间的关系可以利用这一关系验算加法。

4、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减法的意义。

明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教学过程:

准备训练。

说出算式各部分名称。

40 + 30 = 70

( ) ( ) ( )

- 40 = 30

( ) ( ) ( )

新授。

出示课题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出示例1

(1)

先让学生说出每幅线段图的表示的意思,列出算式40+30=70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和与加数=关系。

在算式下面写出加数+加数=和。

从而引出加法的意义;

说清图意,列式。

引导学生把(2),(3)与(1)比较。

谁是已知的,谁是未知的,已知,未知有什么变化。明确第(2)题是求第二加数,

第(3)题是求第一加数。

从中引导减法的意义。

引导学生看书,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着重引导学生想,为什么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将加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称与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加以比较。

得出:一个加数=和一另一个加数

师:学习了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可以利用这一关系验算加法。

试做:验算 743+257=1000,对不对?

出示例2

求□中的未知数

□+6=13 根据一个加数等于和减另一个加数由生填,讲清怎样想的?就可以求出□中的数。

再完成

478+522=1000

1000-478=522

生完成后,回答怎样想的。

三、小结:

什么叫加法?什么叫减法?

加法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运用这一关系可以验算加法。

四、巩固练习

根据加,减法的关系,在下面算式的□里填数。

(1) 237+69=306 (2)5002-3875=1127

306-□ =237 3875+□=1127

□-237=69 □-1127=3875

求□中的未知数

□+378=1082 4657+□=7102

□+265=930 1896+□=3024

□+489=814 2743+□=5000

坚式计算,并验算。

3748+627 9134-514

课后作业:

1.根据560+430=990,写出两道减法算式。

□-□=□

□-□=□

2.根据500-240=260,写出一道加法算式和一道减法算式。□+□=□

□-□=□

3.求□中的未知数

589+□=1062 □+495=702 298+□=594 □+324=500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加法和减法之间的意义

小学一年级数学教案:加法和减法之间的意义 2、使学生明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进而使学生知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3、学习了加地各部分间的关系可以利用这一关系验算加法。 4、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加法,减法的意义。 明确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教学过程: 准备训练。 说出算式各部分名称。 40 + 30 = 70 ( ) ( ) ( ) - 40 = 30 ( ) ( ) ( )

新授。 出示课题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出示例1 (1) 先让学生说出每幅线段图的表示的意思,列出算式40+30=70 引导学生说出这是和与加数=关系。 在算式下面写出加数+加数=和。 从而引出加法的意义; 说清图意,列式。 引导学生把(2),(3)与(1)比较。

谁是已知的,谁是未知的,已知,未知有什么变化。明确第(2)题是求第二加数, 第(3)题是求第一加数。 从中引导减法的意义。 引导学生看书,理解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着重引导学生想,为什么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将加法算式及各部分名称与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加以比较。 得出:一个加数=和一另一个加数 师:学习了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可以利用这一关系验算加法。 试做:验算 743+257=1000,对不对? 出示例2 求□中的未知数 □+6=13 根据一个加数等于和减另一个加数由生填,讲清怎样想的?就可以求出□中的数。

再完成 478+522=1000 1000-478=522 生完成后,回答怎样想的。 三、小结: 什么叫加法?什么叫减法? 加法之间有怎样的关系? 运用这一关系可以验算加法。 四、巩固练习 根据加,减法的关系,在下面算式的□里填数。 (1) 237+69=306 (2)5002-3875=1127 306-□ =237 3875+□=1127 □-237=69 □-1127=3875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准备 1. 教学目标 1、利用已经学过的减法知识,概括出减法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能在实际生活中得到运用。 3、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 理解减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 掌握并巩固加减法的关系及其意义。 3. 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4. 标签 加减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感知逆运算。 1、导入:上新课之前,老师要出一道题考考你们。 [课件出示]请利用数字6、7、8、9、15中的任意3个数字组成2个加法算式和2个减法算式。 2、让学生举手回答自己想到的算式,老师给予相应的表扬。 3、揭示课题。 教师:同学们真不错。是啊,我们以前就已经对加、减法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其实减法就是加法的逆运算,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二、新课教学 1、[课件出示例题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读题,理解题意 已知条件是什么?求什么? (2)画线段图 (3)怎么列算式呢? [课件出示]算式:814+1142=1956(千米) 总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是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2、变换例题 [课件出示]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读题列式计算:1956-814=1142 (千米)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 米? 读题列式计算:1956-1142=814 (千米) (2)提出思考问题 与例题1题相比,例题2、例题3题分别时已知什么?求什么?怎么算?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并总结: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 (3)整理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课件展示)

加减法的意义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教案

第一单元四则运算 单元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加、减、乘、除四则运算的意义,掌握四则运算中各部分间的关系,对四则运算知识进行较系统的概括和总结。 2.认识中括号,掌握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能进行简单的四则混合运算。让学生经历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四则混合运算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感受解决问题的一些策略和方法。 3通过数学学习,提高抽象概括能力,养成认真审题、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 内容分析: 这一单元是这册书中一个重点单元。本单元主要教学并梳理混合运算的顺序。混合运算前面学生已经学会按从左往右的顺序计算两步式题,并且知道小括号的作用,这里主要教学含有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并对所学的混合运算的顺序进行整理。其主要内容有:整理同级运算的顺序,教学并整理含两级运算的顺序及含有小括号的运算顺序、有关0的运算。 学情分析: 四则运算的知识和技能是小学生学习数学需要掌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学生在一到三年级时已经学习了较多关于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在解决现实问题的过程中,能初步理解混合运算的作用,体会运算顺序。在第二学段本册的教学内容中,学生已经具备较丰富的感性经验基础,能够较好的理解比较抽象的运算顺序,符合学生的学习认知规律。 教学重点:熟练掌握四则混合运算顺序加带有括号的混合运算顺序。 教学难点:四则混合运算顺序的学习。课题: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第一课时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教科书2—3页例1与“做一做”,练习一第1-5题。 教学目标: 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

加法的意义

加法的意义)

————————————————————————————————作者: ————————————————————————————————日期: ?

走进花果山 ——加法的意义 中心发言人:崔晓阳 教学内容:青岛版义务教育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一册第29—30页。 教学目标: 1、学习10以内的加法,初步体会加法的含义; 2、能够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法; 3、通过创设的花果山的学习情境,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并初步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体会加法的含义,能熟练地口算10以内的加法。 教学难点:理解与体会加法的含义。 教、学具的准备:课件、挂图、小棒。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首先请大家欣赏《西游记》的动画歌曲片段。(欣赏完毕)同学们,你们知道动画中本领最大的是谁吗?它的家乡在哪里,知道吗? 生:齐天大圣——孙悟空 生:它的家在花果山…… 以此导入新课,板书课题:走进花果山。 二、探索新知: 体会加法的含义 1、课件出示课题的主题图:观察花果山上有什么? 生自由发言,说出花果山上有猴子、小鸟、桃树、……之后,引导学生观察到主题图上的一个问题,即解决“有多少只猴子?”的数学问题。 师:哪个同学能解决这个数学问题?一共有多少只猴子?(板书此数学问题) 生:有5只猴子。 继续让学生想一想如何来计算出“5只猴子”,引导列出算式:3+2=5(只),并说出3和2各表示的含义。然后教师用小棒演示:用1根小棒表示一只小猴子。先摆3根小棒,再摆2根小棒,然后把它们合起来就是一共的5只小猴子。

2、师:看着美丽的花果山,大家这么聪明地解决了数学问题。你想提出什么样的数学问题呢? 生:天上一共有几只小鸟? 指名学生来回答这个数学问题,师板书算式:5+1=6(只)。让学生独立利用学具小棒来操作5与1合起来是6的过程,并让一位同学来演示给同学们看。生:花果山上一共有几个小朋友? 此问题由学生在练习本上写出算式,并操作小棒来演示计算过程。 师:同学们,我们刚才解决的数学问题都是运用了加法符号列出的算式,这就是今天学习的10以内数的加法。大家既能提出这么多的数学问题,并能顺利地解决,花果山的小猴子们都为我们一年级一班的同学感到高兴! 三、应用练习 师:为了奖励大家的出色表现,小猴子愿意作导游,带我们游览花果山上的百果园。你们说好吗? 1、苹果园 师:小猴子说苹果园里的苹果又红又大,你们相信吗? 师出示苹果的挂图,只要说出苹果上算式正确的得数,就能得到又大又红的苹果。同学们积极踊跃地投入“摘苹果”的活动中。 2、樱桃园 师:小猴子说百果园里有许多许多的水果。下面要带我们到樱桃园去,你们想去吗? 出示课件中的樱桃园:观察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由学生自己独立列出算式,看谁解决的问题多! 之后,进行互相交流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 四、课堂小结 说说你的收获?

小学数学分数的意义与性质及分数加减法

天天向上学堂精品个性化辅导教案

教学部主管签字:______________天天向上学堂精品一对一辅导数学 7月18、19日家

作 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复习卷 一、填空题。 1.把一根5米长的钢管截成7段,每段是这根钢管的( )( ) ,每段长( ) ( ) 米。 2.把一根4米长的绳子剪成5段,每段长( ) ( ) 米,每段是这根绳子的( )( ) 。 3.48÷60= ( )30 = ( ) ( ) (最简)= ( )(用小数表示) 4. ( )( ) = 0.75 = ( )( ) =( )÷( ) 5. 0.64=( ) ( ) =( )÷( )= ( ) ( ) (最简) 6.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分数。 710g = ( )kg 2030ml =

( )l 125dm2=( )㎡ 175cm3=( )dm34cm = ( )dm = ( )m 7. 中分子和分母的最大公因数是(),最 小公倍数是()。 8.一个最简真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的和是18,这个最简真分 数可能是()和()。 二、约分和通分。 1.把下面分数化为最简分数。 = = = = 2、把`下面各组分数通分,再比较大小。 和和 3和3、和 三、分数和小数互化。 1.把分数化为小数。(除不尽的保留两位小数) = = = = = = 2.把小数化为最简分数。 0.8= 0.75= 0.375=

0.91= 1.05= 3.25= 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 0.91 0.5 1.01 ( )<( ) <( ) <( ) <( ) <( ) <( ) <( ) 四、解决问题。 1、天鹅每小时飞行88千米,刺尾雨燕每小时能飞行170千米,天鹅的速度是刺尾雨燕的几分之几?刺尾雨燕的速度是天鹅的几倍? 2、五(1)班有男生22人,女生13人,女生人数是男生的几分之几?男生人数 占全班的几分之几? 3、李师傅制作一批零件,经检验合格的有94个,不合格的有4个。不合格的占零 件总数的几分之几?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案 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四年级下册数学教科书第2、3页例题及课堂活动。 二、教学目标 1、利用已经学过的减法知识,概括出减法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能在实际生活中得到运用。 3、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三、教学重点 理解减法的意义。 四、教学难点 掌握并巩固加减法的关系及其意义。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感知逆运算。 1、导入:上新课之前,老师要出一道题考考你们。 [课件出示]请利用数字6、7、8、9、15中的任意3个数字组成2个加法算式和2个减法算式。 2、让学生举手回答自己想到的算式,老师给予相应的表扬。 3、揭示课题。 教师:同学们真不错。是啊,我们以前就已经对加、减法已经有了一些了解。其实减法就是加法的逆运算,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二、新课教学 1、[课件出示例题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读题,理解题意 已知条件是什么?求什么? (2)画线段图 (3)怎么列算式呢? [课件出示]算式:814+1142=1956(千米) 总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是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2、变换例题 [课件出示]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 ,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 ,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读题列式计算:1956-814=1142 (千米)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 ,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 , 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读题列式计算:1956-1142=814 (千米) (2)提出思考问题 与例题1题相比,例题2、例题3题分别时已知什么?求什么?怎么算?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并总结: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 (3)整理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课件展示)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被减数=减数+差 三、巩固练习 (1)做一做 根据2468+575=3043,直接写出下面两道题的得数。 3043-2468= 3043-575= (2)根据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写出另外两个等式。 28+19=47 47—19=28 47—28=19 203+147=350 四、课堂总结 今天的学习,你是否重新认识了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呢?说说你的新收获吧! 67—55=12 850—239=611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利用已经学过的减法知识,概括出减法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能在实际生活中得到运用。 3、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2.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减法的意义。教学难点 掌握并巩固加减法的关系及其意义。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课件 4.标签 加减法的意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感知逆运算。 1、导入:上新课之前,老师要出一道题考考你们。 [课件出示]请利用数字6、7、8、9、15中的任意3个数字组成2个加法算式和2个减法算式。 2、让学生举手回答自己想到的算式,老师给予相应的表扬。 3、揭示课题。 教师:同学们真不错。是啊,我们以前就已经对加、减法已经有了一

些了解。其实减法就是加法的逆运算,这节课我们就来好好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二、新课教学 1、[课件出示例题1]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1)读题,理解题意已知条件是什么?求什么?(2)画线段图(3)怎么列算式呢? [课件出示]算式:814+1142=1956(千米)总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相加的两个数是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2、变换例题[课件出示]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读题列式计算:1956-814=1142(千米)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 米?读题列式计算:1956-1142=814(千米)(2)提出思考问题 与例题1题相比,例题2、例题3题分别时已知什么?求什么?怎么算?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并总结: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 (3)整理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课件展示)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和计算法则 【知识要点精讲】 1.小数加减法的意义 小数加减法的意义,与整数加、减法的意义相同。 2.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要使相同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从低位加减起,最后在得数里对齐横线上的小数点点上小数点。 3.小数加、减法的验算 小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加、减法的方法相同。 4.用计算器计算 用计算器做小数加、减法与用计算器做整数加、减法的方法基本相同;只是要加按小数点键。 【重点难点点拨】 本节知识的重点是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本节知识的难点是列竖式计算小数退位减法时,本位不够减,要向前一位退1当十在本位上加十再减。 【典型例题示解】 例1 计算4.375+0.245= 分析:先算将小数点对齐,从千分位加起,满十向百分位进一,百分位满十向十分位进一,和的小数点与加数小数点对齐。 解:4.375+0.245=4.62 例2 计算0.4-0.125,并且验算 分析:连续退位时,注意退一作十,验算方法有两种:差+减数=被减数被减数-差=减数 解: 0.4-0.125=0.275 【解题技巧传经】 小数加减法的关键把握三点:①小数点对齐;②不要错位,不忘结果的小数点;③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有0,一般要把0去掉。

【课本难题提示】 P114~115 练习二十六 10.0.5 0.17 0.53 0.09 12.2.12亿(平方千米) 13*.注意题中的a指同一个数,a-34.6结果相同,变化之处7.2变成72,所以后面的实际多加上72-7.2=64.8,即结果比正确结果多64.8。 【课后作业设计22】 一、计算 (1)直接写结果 6.8+3= 0.7+0.5= 7.2+0.42-1.2= 43.5-4.35= 0.87-0.8= 1.4+0.6+0.4= 0.78-0.78= 1.001+0.1= 5.23×10= (2)用竖式计算(其中第③小题要验算) ①8.4+15.72=②20-5.46= ③8.32+112.7=④24.19-8.7+0.89= 二、判断改错 (1)48.5-2.34=25.1 (2)13.08+2.4=16.2 (3)37.8-24.59=13.39

(完整)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习题(有答案)-数学四年级下第一章四则运算第1节人教版

第一章四则运算 第1节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习题 一、填空。 1、一个加数是45,另一个加数与它相同,它们的和是()。 2、在一个减法算式中,差是150,减数是64,被减数是()。 3、减法是()的逆运算。 4、两个加数的和是579,其中一个加数是278,另一个加数是()。 5、被减数是354,差是79,减数是()。 二.根据给出的算式填空。 1、476—168=308 308+()=476 476—()=168 2、256+128=384 384—()=128 384—()=256 三.填表。 加数25 32 加数26 498 和74 84 被减数43 805 减数27 58 差268 234 四. 1、买两个足球和一个篮球一共要多少元? 篮球125元足球115元排球148元

2、.滨海实验小学举行花式篮球比赛,明明用240秒完成比赛,东东用了215秒完成比赛,两个人一共用了多少秒完成比赛? 3、.有甲乙两个仓库,从甲仓库里运送120千克食物,甲仓库里的货物就和乙仓库里的货物一样多了,那么甲乙仓库里一共有多少货物? 五.小明所能接触到的最高高度是182cm,他有一把320cm的梯子,那他能否拿到高500cm的屋檐上的羽毛球?为什么? 六.智力乐园 小芳做作业时遇到一道加法题,一不小心把37错写成了137,结果得到的和293,问原来的两个加数分别是什么?

【参考答案】 一 1 90 2 214 3 加法 4 301 5 275 3 3×7=21 4 2×7+28=42 二 1 168;308 2 256;128 三 1 49;60;530 2 16;537;292 四 1、115+115+125=355(元) 2、240+215=455(秒) 3、120+120=240(千克) 五 能,因为182+320=502(cm),502大于500,所以他能拿到。 六 因为把加数37看成137得到293,所以多加了100,按“多加要减”的原则,原来的加法答案是293-100=193,因为一个加数是37,所以另一个加数应该为193-37=56.

完整版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分数加减法知识点

知识点分数的意义和性质及分数加减法 一、分数的意义 1、分数的意义: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2、分数单位: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典型例题: (1)七分之六里有()个七分之一,1里面有()个五分之一,4里面有几个三分之一。 (2)十五分之七表示把()平均分成()份,表示这样的()份。(3)把一根5米长的绳子平均截成7段,每段是这根绳子的(),每段长()米。 (4)把16块巧克力平均分给4位同学,则每人分得()块,每人分得的巧克力是这盒巧克力的()。 (5)一又五分之三的分数单位是(),它有()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添上()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3。 二、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真分数和假分数 1、分数与除法的关系:除法中的被除数相当于分数的分子,除数相等于分母。 2、真分数和假分数: ①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②分子比分母大或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1或等于1。 ③由整数部分和分数部分组成的分数叫做带分数。 2、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 ①把假分数化成带分数,用分子除以分母,所得商作整数部分,余数作分子,分母不变。 ②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用整数部分乘以分母加上分子作分子,分母不变。 典型例题: (1)30分米=( )米 35分=( )小时(填上合适的分数)(2)要使九分之x 是真分数,八分之x 是假分数,x=()。 (3) (4)3块橡皮泥做了4个飞船模型,平均每个飞船模型用多少块橡皮泥?平均每块橡皮泥做多少个飞船模型? (5)分母是11的真分数有()个,假分数()个。 (6)如三分之二、四分之三、五分之四。。。。。一百分之九十九,这样的分子分母相差一的分数,分子分母数字越大,这个分数就越大。 (7)写两个分数值是3的假分数()(),写两个分母是9,分数值比1大又比2小的假分数()()。 三、分数的基本性质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 典型例题: (1)八分之三的分子增加6,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分母要增加()。 (2)比八分之一大,比七分之一小的分数有多少个?举例。 (3)大小相等的两个分数,分数单位必须一样么?

四年级数学下册加减法的意义教案

2015四年级数学下册加减法的意义教案 加减法的意义 教学目标: 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与关键: 1.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 2.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师:今天是开学的第一天,我们大家经过了一个开心的寒假,相信大家都有充足的精力来投入今天的学习,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节有关加法和减法的知识。 板书:加法与减法

【通过学生交流准备的信息这一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探究新知 1、理解加法的意义 (1)出示:(第2页)例一(1) 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师: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让学生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2)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1142=1956(千米) 师:为什么用加法呢? 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加法。 (3)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出示加法的意义) (4)加法各部分的名称:相加的两个数叫做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2、理解减法的意义 (1)出示例一(2)、(3)

②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1956km,其中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③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其中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2)与第(1)题相比,第(2)、(3)题分别是已知什么?求什么?怎样算? 根据学生的回答,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师: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3)问:怎样的运算是减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 (4)小结: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出示) 【通过两道简单的例题,让学生深入浅出的理解加减法之间的关系,并且能够归纳出加减法的意义。】 三、探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1、师:上面的这些算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观察上述四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 (小组讨论。个别汇报)

四年级数学减法的意义

减法的意义 课题: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的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7—19页上面的内容,练习四的第1—7题。 教学目的:1.使学生在已学过的减法知识的基础上,概括出减法的意义,对减法的认识从感性上升到理性。 2.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概括出减法的意义。 教学难点: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学习减法的意义 1、减法的意义。 教师:我们在前三年已经学过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来学习一些有关减法的规律性知识。首先学习减法的意义。 教师出示第19页上面的题: (1)一班有男生24人,女生有19人。 2 4 + 1 9 = 4 3(人) 全班共有多少人?。加数加数和 (2)一班有43人,其中男生24人, 4 3 — 2 4 = 1 9(人) 女生有多少人? 和加数加数 (3)一班有43人,其中女生19人。 4 3 — 1 9 = 2 4(人) 男生有多少人? 和加数加数 先做第(1)题,让学生自己分析数量关系,进行解答,然后提问: “这道题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谁能说出加法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学生回答后,教师在第(1)题的右边板书出加法算式,并在算式下面写出“加数”、“加数”、“和”(如右上)。 接着让学生解答第(2)、(3)题。 全班分组讨论: (1)与第(1)题比较,第(2)、(3)题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2)用什么方法计算?” (3)如果撇开题里讲的具体的事,每道题各是已知什么,求什么? 各组分别派一个代表汇报,各组间可以互相补充。 “根据第(2)、(3)题的算式与第(1)题的算式的联系,你们能说一说减法是什么样的运算吗?” 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总结:减法是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的运算。 让学生看书上第17页,读一读书上的结语。然后提问 “在减法中已知的和叫做什么?”(被减数)

四则运算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解读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目标: 1 ?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的互逆关系。 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 3 ?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教学难点: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一、复习铺垫 加减5分钟口算。 二、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1、理解加法的意义。 出示例1 (1) 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问: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让学生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2)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 814+ 1142= 1956 或1142+ 814= 1956 师:为什么用加法呢?

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加 法。 (3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出示加法的意义说明加法各部分名称 2、理解减法的意义 能不能试着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呢? (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例1(2)(3)尝试用线段图表示:师: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1956— 814= 1142或1956—1142 =814 (2问:怎样的运算是减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 (3小结: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出示 说明减法各部分名称三、探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1 ?问:上面的这些算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观察上述四道算式中数字位置间关系,思考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然后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 (小 组讨论。个别汇报 3 ?师归纳并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板书

(完整word版)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与分数加减法综合测试题

五年级数学下册分数的意义与分数加减法综合测试题 第二次月考 姓名: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得分: 一、填空。(每空1分,共22分) 1、26 7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再加上( )个这样的分数单位就是最小的合数。 2、a b =3 ,则a ,b 的最小公倍数是( ),最大公因数是( )。 3、x 8 中当x x 时,它是个假分数。 4、0.25=( )8 =3 ( ) = 14÷( )。 5、一条路要24天修完,平均每天修这条路的( ),14天修了它的( )。 6、8 14 的分子加上12,要使分数大小不变则分母应该加上( )。 7、用最简分数表示下列数量关系。 300ml=( )L 3月=( )年 24分=( )时 300dm 3=( )m 3 8、将16、 612、 12、 26 12、 在数轴上表示出来。 0 1 2 9、用分数表示下列图形的有色部分。 ( ) ( ) 二、判断。(每题1分,共6分) 1、相邻的两个非零自然数一定是互质数。( ) 2、小明的年龄是妈妈年龄的1 3 ,妈妈的年龄是小明年龄的3倍。( ) 3、假分数就是指分子比分母大的分数。( ) 4、互质的两个数一定都是质数。( ) 5、3米的18 ,与1米的3 8 一样长。( ) 6、37 米和3 7 的大小相同,意思不同。( ) 三、选择。(每空1分,共7分) 1、将一根长5米的铁丝平均分成9份,每份是整段铁丝的( ),是( )米。 A 、59 米 B 、59 C 、19 D 、1 9米 2、池塘里有鹅15只,鸭子7只,鹅的只数是鸭子只数的( ),鸭子的只数是鹅只数的( )。 A 、 722 B 、715 C 、157 D 、15 22 3、17 ﹤( )﹤1 3 ,满足条件的分数有( )个。 A 、 没有 B 、 3个 C 、 1个 D 、无数个 4、A=abc ,B=acd 则,A,B 的最小公倍数是( ) A 、abc B 、ac C 、abcd D 、bd 5、一根绳子,对折3次以后每份是这根绳子的( ) A 、13 B 、16 C 、1 8 D 、无法判断 三、计算(34) 1、口算(8分) 1-13 = 25 + 23 = 0.35-14 = 1712 -1310 = 79 — 16 +23= 3 — 512 —56= 12 + 34 +58= 715 — 1 +815= 2、用短除法找出下列每组数的最小公倍数和最大公因数。(8分) 8和14 12和28 39和42 78和24

减法的意义_四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减法的意义_四年级数学教案_模板 教学目标 (一)使学生理解减法的意义及加法和减法互为逆运算的关系. (二)使学生掌握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并会应用这些关系对加、减法进行验算. (三)培养学生初步的归纳、推理、概括的能力. (四)养成良好的验算习惯. 教学重点和难点 理解减法的意义和掌握加、减法的各部分关系及其应用是教学的重点;对加、减法互为“逆运算”的概念是理解的难点. 教学过程设计 (一)引入问题情境 前3年半我们已经学过一些减法的计算方法,现在继续学习一些有关减法的规律性知识.(板书课题:“减法的意义”) 全班口算(卡片): 35+75=150-80= 110-75=150-70= 110-35=80+70= (二)设置问题情境 1.教学减法的意义. (1)从直观的线段图引入,概括减法的意义. 按图意列式: 学生独立分析数量关系,说明为什么用加法计算,并指出各部分名称.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 学生独立分析并列式解答. 提问:这两道题为什么用减法计算?说明减法各部分名称. 随着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2)观察、比较3个图之间的关系. 提问: ①三个算式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②第2,3两个图与第1图有什么联系,各用什么方法计算? 引导学生说出,3个图中的数都一样.第1图是已知男、女生人数,求全班人数用加法;第 2、3图是已知全班人数和男生人数(或女生人数)求女生人数(或男生人数),都用减法计算. ③第2,3图中的被减数是第1图中的什么数呢?减数与差各是第1图中的什么数? 随着学生的回答,教师板书、连线(补前面). (3)引导思考. 从上面减法的算式看,减法是一种什么样的运算? 进而让学生说出减法的意义. 教师归纳总结: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怀化市红星路小学教案 主备人: 杨力忺 教学内容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一单元 第 1 课时 构 建 以 学 生 为 主 体 的 课 堂 教 学 模 式 教学目标 1.从实例中归纳加减法的意义和关系,初步理解加法与减法的意义以及它们之间 的互逆关系。2.初步学会利用加减法算式中各部分之间的关系求解加减法算式中的未知数。3.培养学生发现数学知识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 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和利用加减法的关系求加减法中的未知量。从实例中探究加、减法的互逆关系。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个性设计 一、复习铺垫加减5分钟口算。 二、理解加减法的意义 1、理解加法的意义。 出示例1(1) 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 km ,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 km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问:根据这道题你收集到了哪些信息? (让学生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2)请学生根据线段图写出加法算式。 814+1142=1956 或 1142+814=1956 师:为什么用加法呢? 那怎样的运算叫做加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什么是加法。) (3)小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出示加法的意义)说明加法各部分名称 2、理解减法的意义 能不能试着把这道加法应用题改编成减法应用题呢? (1)根据学生的回答,出示例1(2)(3)尝试用线段图表示: 师:根据线段图写出两道减法算式,并说说这样列式的理由。 1956-814=1142 1956-1142=814

怀化市红星路小学教案 教学过程 个性设计 构 建 以 学 生 为 主 体 的 课 堂 教 学 模 式 (2)问:怎样的运算是减法?(小组讨论) (根据这两个算式,结合已有的知识讨论并试着用语言表示) (3)小结:已知两个加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出示)说明减法各部分名称 三、探究、理解加法和减法之间的关系。 1.问:上面的这些算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小组讨论。个别汇报) 2.根据学生的汇报,出示: 加数 + 加数 = 和 被减数 - 减数 = 差 3.师归纳并小结: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板书) 4.加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出示:814+1142=1956 814=1956-1142 1142=1956-814 问:观察算式,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和=加数+加数 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5.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被减数=差+减数 减数=被减数-差 6.练习“做一做” 四、总结 师:谁来说说我们这节课学习了些什么?你知道了什么呢? 板书设计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 加法的意义: 减法的意义: 加减法各部分的意义: 教学后记

分数的意义与加减法的总复习题

分数的意义与加减法的总复习题 一、填空题 1.分数加法的意义与整数加法的意义( )。 2.127 的分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单位,再添上( )个这样的单位就是1。 3.910 米比( )米短25 米 比45 米长3 20 米的是( )米。 4.分数单位是81 的最简真分数有( )个,它们的和是( )。 5.把5米长的铁丝平均截成6段,每段长( )米,每段是这根铁丝的( )。 6. 12 7 的分数单位是( ),再加上( )这样的分数单位就变成了最小的质数。 二、选择题 1.25 + 2 5 可以直接相加,是因为两个加数( )。 A .分子相同 B 。分母相同 C 。都是真分数 D 。都是最简分数 2.16-64 5 =( ) A .1045 B 。1015 C 。945 D 。915 3.计算513 -0.6+31 7 时,第一步是( )。 A .把小数化成分数 B 。把分数化成小数 C 。用加法运算定律直接计算 D 。用减法运算性质直接计算 4.514 与21 3 的和减去它们的差,结果是多少?正确的算式是( )。 A .514 +213 -514 -213 B 。514 -213 +514 -213 C .514 +213 -(514 -213 ) D 。514 +213 +(514 -21 3 ) 5.王师傅做一件工作要20天完成,他做了5天,还剩下这件工作的( )。 A .41920 B 。1945 C 。14 D 。34 6.某商店八月份利润是415 万元,比七月份多7 8 万元,两个月利润共多少万元?正确的算式是( )。 A .415 +78 B 。415 -78 C 。415 -78 +415 D 。415 +78 +415 7.一根绳子,第一次截去52米,第二次截去绳子的5 2 ,( )截去的多。 A .第一次 B .第二次 C .一样多 D .无法确定 三、判断题。正确的在题后的括号里画“√”,错的画“×”。 1.分数单位相同的分数才能相加减。………………………………………( ) 2.分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加减法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相同。( ) 3.整数加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对分数加法不适用。………………………( ) 4.一个最简分数,如果分母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它的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 5.1-25 +3 5 =1-1=0……………………………………………( ) 四.计算题 1、直接写出得数。 59 +89 = 18 +78 = 1924 -1324 = 1936 +336 = 37 +47 = 118 -18 = 14 -19 = 1213 -313 = 89 +411 +19 = 1-16 -16 = 34 +14 +14 = 78 -38 +38 = 2.计算(能简算的要用简便方法计算) 1415 -1315 +815 41517 +8712 +3217 618 -156 -31516 6.5+116 -4.8 1538 -534 +4.8 9.28-3313 -2213 -18 13 10314 -(2314 +3.9) 1016 -311 20 -2.45+1.6 3.解方程 (1)X -3120 = 3120 (2)6.75+3X= 183 4 4、列式计算。 (1)56 与718 的差比12 与4 9 的和少多少? (2)一个数加上25 ,再减去14 ,结果是17 20 ,求这个数是多少?(用方程解)

《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设计【人教版四年级数学下册】

《加减法的意义》教学设计 本节教材的内容主要讲授减法的意义和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以及加减法的简便运算。这一节安排了一组问题和2道例题。这组问题共分为3道小题。第1小题是学生已经学过的已知两个加数求和的应用题,第2道和第3道是由第1题变换条件和问题而形成的减法关系的应用题。教材力图通过学生熟悉的3个问题,以加法为基础,从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的角度来了解减法的意义,这样有利于学生理解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此外还通过2道例题的讲解使学生更好地把握加、减法的简算方法。 本小节不仅通过一些练习题,使学生在理解减法意义的基础上,把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还通过两道例题的讲解使学生在计算中能够正确运用简算的方法,从而培养学生逻辑推理的能力、计算能力及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利用已经学过的减法知识,概括出减法的意义。 2.理解并掌握加减法之间的关系,能在实际生活中得到运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操作中加深对所学平面图形的对称轴的认识。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总结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 使学生理解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分数意义的不同。 相应课件 ◆教材分析 ◆教学目标 ◆课前准备 ◆ ◆教学过程

一、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例题1 一列火车从西宁经过格尔木开往拉萨。西宁到格尔木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1142km。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读题,理解题意,已知条件是什么?求什么? (2)怎么列算式呢? 课件出示算式:814+1142=1956(千米) 总结: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做加法。 相加的两个数是加数,加得的数叫做和。 2.课件出示例题2 西宁到拉萨的铁路全长1956km,西宁到格尔木的铁路长814km,格尔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1)读题,理解题意,已知条件是什么?求什么? (2)怎么列算式呢? 课件出示算式:1956-814=1142 (千米) 二、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1.提出思考问题 例题2、例题1相比,分别是已知了什么?求什么?怎么算? 问题: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你认为什么是减法? 根据学生回答引导并总结: 已知两个数的和与其中的一个加数,求另一个加数的运算,叫做减法。其中已知的和叫做被减数,减去的已知加数叫做减数,求出的未知加数叫做差。 2.整理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课件展示) 加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和=加数+加数加数=和-另一个加数 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差=被减数-减数减数=被减数-差被减数=减数+差 问题:你认为加法与减法间有什么关系? 根据学生的交流回答,减法是加法的逆运算。

加减法的定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

《加、减法的定义及各部分间的关系》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结合具体情境通过对算式变换的比较,理解和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二)过程与方法 在探索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的过程中,发展抽象、概况的能力,进一步建立代数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在用抽象文字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的过程中,感受数学的内在逻辑性,体会数学的价值。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加减法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教学难点:表示加、减法各部分间的关系。 三、教学准备 课件、学习单。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中国新世纪四大工程之一,被誉为“天路”的工程是什么吗? 预设: 生:青藏铁路 2.师:青藏铁路的建设创造了很多高海拔地区铁路建设的奇迹,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从数学的角度一起走近青藏铁路。 (出示主题图)

3.师: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吗? 预设: 生1:西宁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生2:格力木到拉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生3:西宁到格里木的铁路长多少千米? (随着学生提出问题,课件随机显示)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数学思考,鼓励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在课的开始,引导学生自主提出数学问题,在激发学生研究兴趣的同时,引出研究问题。 (二)自主探究,加减定义 1.师:同学们提出的问题能够解决吗?我们先来看看第一个问题,请每个同学自己动手试一试。 2.学生独立解题 3.汇报交流,展示解题过程: 预设:814+1142=1956 4.师:为什么用加法计算? 预设: 生:把两段合在一起计算。 5.师:你还能提出什么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 (学生提出数学问题) 6.师:用你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加法? 预设: 生:把两个数合并成一个数的运算叫加法。 (板书:加法定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