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计算机基础公开课教案

计算机基础公开课教案

计算机基础公开课教案
计算机基础公开课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开课教案

授课人:袁涛授课对象:机电工程系2011级学生

时间:2011年12月8日星期四上午一、二节

课题:excel中数据的基本处理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一些常见函数的使用方法

2、会对一组数据排序、筛选

(二)过程与方法

1、锻炼学生恰当、自如地使用函数的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3、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课堂,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学生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和欲望,给思维以动力。通过利用EXCEL工具软件制作出数据图表,提升学生对使用计算机软件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

1、基本函数的使用方法

2、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

三、教学难点:

1、用公式进行计算

2、高级筛选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工作簿、工作标的基本操作和数据的格式化,然而在我们学习和工作中知道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我们接下来一些常见函数的使用和如何对一组数据进行简单的处理。

(二)实例引课

实例:

1、基本函数的使用

(1)讲述Sum函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演示使用sum函数求和(附带讲述自动求和);

(2)讲述Average函数的功能和使用方,演示使用average函数求平均值;

(3)讲述Max函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演示使用max函数求最高分;(4)讲述Min函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演示使用min函数求最低分。

2、如何用公式对数据进行相应的计算

3、数据的排序和筛选

(1)排序

功能:按要求对一组数据进行排序

操作步骤:选定将要排序的数据区域→数据菜单→选择关键字和排序方式

演示:对实例进行排序操作

(2)数据的筛选

功能:按要求把符合条件的数据筛选出来

自动筛选:选定所要筛选的数据→数据菜单→筛选→自动筛选→筛选项目→筛选条件

演示对实例进行自动筛选

高级筛选:数据菜单→筛选→高级筛选→筛选方式→列表区域(所要筛选的数据区域)→条件区域→筛选结果所放区域

演示对实例进行高级筛选

(三)学生练习

结合上节课和本节课的内容,按要求对下列数据进行处理

六、课堂小结:

本节课学习了Sum、Average、Max、Min这5个函数以及数据的筛选和排列,知道了如何使用电脑快速的对数据进行一些基本的处理,也增强了我们工作和学习的能力。

七、作业:

P.150

操作题:4、5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分析情况

计算机基础教育的理论与实践 系别: 专业: 作者:

电脑对于现代人来说,早已不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它是20世纪40年代在美国诞生的,是当时科学家厌倦了大量的数据计算而创造出来的智力成果。半个世纪以来,它以不可抵挡的气势渗透了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每一领域并渐渐地占据着科技最前沿的位置,同时,也以令人难以想象的速度实现着自身的更新换代。自1946年首次运用于美国陆军武器实验场弹道计算的ENIAC开始,从肖克莱等人发明晶体管到仙童公司的集成电路研制成功,从霍夫的4004微处理器问世到苹果电脑大行其道,从IBM-PC的新潮一族到英特尔的286-386-486-奔腾-奔腾Ⅱ-奔腾Ⅲ-奔腾4……的追云逐月,人类新文明的万般风情都因此而更加绚烂迷人! 由此可见,计算机科技的最大特点是发展极快、应用更广。鉴于此,《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就成了各大专院校学生的必修科目;而它的基本内容也就随着计算机的发展而不断更新着。从原来的BASIC语言、五笔字型、DOS、WordStar、WPS、Lotus1-2-3以及dBaseⅡ/Ⅲ到早期的Windows3.1/3.2、Word6.0、Excel5.0、FoxBASE/FoxPro又到Windows95/98/2000、Office97/2000……等等。时至今日,Windows XP和Office XP已经风行全球并深入人心,Windows Server2003、Linux……也似排山倒海之势袭来! 计算机基础课教学的主要内容通常是Windows+Office;而且我们在计算机基础课程教学的开始,总要谈论三个问题:计算机能干什么?我们学什么?怎么学?狭义的答案是:计算机无所不能;我们学Windows和Office;上机。接着是尽可能多地电脑演示,以此来升华学生对电脑知识的学习兴趣。 但是Windows时代,计算机操作技术的学习早已不是那么困难,再也无须死记硬背那么多的命令和格式,只需用一个手指点击鼠标,利用菜单就可以打开一个又一个窗口并在窗口中得到五彩斑斓的世界。可是,这个过程却很难通过传统的方法用粉笔在黑板上来讲明白。单就操作系统来说,从Windows3.2到Windows95的飞跃,从Windows95到Windows98的进化,从Windows98到Windows2000的换代,以及从Windows2000到WindowsXP的“体验”,都使“黑板+粉笔”的教学方式陷于绝境。 但总有必要尽可能地把最新的知识和技能传授给学生。例如学了Windows95,还要讲讲InternetExplorer和Windows98、学了Office97还要谈谈FrontPage

计算机基础公开课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开课教案 授课人:袁涛授课对象:机电工程系2011级学生 时间:2011年12月8日星期四上午一、二节 课题:excel中数据的基本处理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一些常见函数的使用方法 2、会对一组数据排序、筛选 (二)过程与方法 1、锻炼学生恰当、自如地使用函数的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3、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课堂,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学生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和欲望,给思维以动力。通过利用EXCEL工具软件制作出数据图表,提升学生对使用计算机软件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 1、基本函数的使用方法 2、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 三、教学难点: 1、用公式进行计算 2、高级筛选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工作簿、工作标的基本操作和数据的格式化,然而在我们学习和工作中知道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我们接下来一些常见函数的使用和如何对一组数据进行简单的处理。 (二)实例引课 实例: 1、基本函数的使用 (1)讲述Sum函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演示使用sum函数求和(附带讲述自动求和); (2)讲述Average函数的功能和使用方,演示使用average函数求平均值; (3)讲述Max函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演示使用max函数求最高分;(4)讲述Min函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演示使用min函数求最低分。

2、如何用公式对数据进行相应的计算 3、数据的排序和筛选 (1)排序 功能:按要求对一组数据进行排序 操作步骤:选定将要排序的数据区域→数据菜单→选择关键字和排序方式 演示:对实例进行排序操作 (2)数据的筛选 功能:按要求把符合条件的数据筛选出来 自动筛选:选定所要筛选的数据→数据菜单→筛选→自动筛选→筛选项目→筛选条件 演示对实例进行自动筛选 高级筛选:数据菜单→筛选→高级筛选→筛选方式→列表区域(所要筛选的数据区域)→条件区域→筛选结果所放区域 演示对实例进行高级筛选 (三)学生练习 结合上节课和本节课的内容,按要求对下列数据进行处理

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 适用专业:各专业通用

说明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各专业计算机公共课。它的应用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在国家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许多非计算机专业,如航空、财会、数控、电子、建筑等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本课程正是以立足于培养21世纪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为重点,着重满足各类专业学生的培养需要而开设的。 本课程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式教学法,利用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将学习活动过程的设计融入教学过程中,以使学生借助教师的指导能够独立地完成学习活动,《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内容比较杂、多,但中专的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单元为主,按照教学内容设立单元项目,把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关于计算机应用技能的掌握,分为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应用、演示文稿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网络交流、等七个单元项目,涵盖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知识点,同时确定了每一个单元项目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根据能力的要求,将每个单元项目又划分为若干个工作任务。项目划分好后,教师要进行课前教学准备工作。在每一个单元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自己先将项目设计开发出来,为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做好案例的准备工作。 在项目实施前,教师可以向学生作简要的实施动员工作,向学生说明项目的意义与作用,引导学生上网欣赏优秀的作品,收集相关资料,从而激发学生完成项目开发的兴趣。针对项目的难度不同,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等项目的实施由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而针对网络技术、网络交流等稍大的项目成立项目小组,推选小组负责人,制定计划,并落实分工,参考项目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个人能力,确定小组成员(一般4-5人)。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并且进行过程性评价,帮助学生在独立研究的道路上探索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应付大量的信息,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任务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而且又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培养了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总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本课程不是单一机械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同时向学生传授着对工作任务的理解方法,对完成工作任务流程的设计方法和完成工作任务时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技巧;它不再是一种向学生灌压式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一种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总结、体会知识和技能的过程。随着社会的发展,知识和技术是会老化的,本课程力求从思想方法、思维方式,知识和技术自我再生、自我创新方面塑造学生,教会学生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创造、如何生存,着力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课程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课程 提高Windows系统内存效率的优化方法 化内存,提高内存的使用效率,尽可能地提高运行虚度,是我们所关 心的问题。下面介绍在windows操作系统中,提高内存的使用效率和优化内存管理的几种方法。 是保持虚拟内存的连续性。因为硬盘读取数据是靠磁头在磁性物质上读取,页面文件放在磁盘上的不同区域,磁头就要跳来跳去,自然不利于提高效率。因为系统盘文件众多,虚拟内存肯定不连续,因此要将其放到其他盘上。改变页面文件位置的方法是:用鼠标右击“计算机”,选择“属性→高级→性能设置→高级→更改虚拟内存”,在驱动器栏里选择想要改变的位置即可。值得注意的是,当移动好页面文件后,要将原来的文件删除(系统不会自动删除)。 了页面文件的位置后,我们还可以对它的大小进行一些调整。调整时我们需要注意,不要将最大、最小页面文件设为等值。因为通常内存不会真正“塞满”,它会在内存储量达到一定程度时,自动将一部分暂时不用的数据放到硬盘中。最小页面文件越大,所占比例就低,执行的速度也就越慢。最大页面文件是极限值,有 时打开很多程序, 内存和最小页面文件 都已“塞满”,就会自 动溢出到最大页面 文件。所以将两者设 为等值是不合理 的。一般情况下, 最小页面文件设得小 些,这样能在内存 中尽可能储存更多 数据,效率就越高。 最大页面文件设得大 些,以免出现“满员 ”的情况。 512MB以上的内存时,页面文件的作用将不再明显,因此我们可以将其禁 用。方法是:依次进入注册表编辑器“HKEY_LOCAL_MAC 优 HINESystemCurrentContronlSetContronlSession Ma-nagerMemoryManageme nt”下,在”DisablePa_gingExective”(禁用页面文件)选项中将其值设为“1”即可。 Windows环境提高效率系统内存优化方法

公共课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公共课计算机基础知识点归纳总结 为了使不同计算机厂家生产的计算机能够相互通信,以便在更大的范围内建立计算机网络,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在1978年提出了“开放系统互联参考模型”,即著名的OSI/RM模型(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Reference Model)。它将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的通信协议划分为七层,自下而上依次为:物理层(Physics Layer)、数据链路层(Data Link Layer)、网络层(Network Layer)、传输层(Transport Layer)、会话层(Session Layer)、表示层(Presentation Layer)、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其中第四层完成数据传送服务,上面三层面向用户。 除了标准的OSI七层模型以外,常见的网络层次划分还有TCP/IP四层协议以及TCP/IP五层协议,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如下所示: TCP/IP协议、三次握手和四次握手 TCP/IP协议是Internet最基本的协议、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由网络层的IP协议和传输层的TCP协议组成。通俗而言:TCP负责发现传输的问题,一有问题就发出信号,要求重新传输,直到所有数据安全正确地传输到目的地。而IP是给因特网的每一台联网设备规定一个地址。 TCP协议中有著名的三次握手和四次握手规则,如下所示: TCP连接建立过程 首先Client端发送连接请求报文,Server段接受连接后回复ACK报文,并为这次连接分配资源。Client端接收到ACK报文后也向Server段发生ACK报文,并分配资源,这样TCP连接就建立了。 TCP连接断开过程 假设Client端发起中断连接请求,也就是发送FIN报文。Server端接到FIN 报文后,意思是说''我Client端没有数据要发给你了'',但是如果你还有数据没有发送完成,则不必急着关闭Socket,可以继续发送数据。所以你先发送ACK,''告诉Client端,你的请求我收到了,但是我还没准备好,请继续你等我的消息''。这个时候Client端就进入FIN_WAIT状态,继续等待Server端的FIN报文。当Server 端确定数据已发送完成,则向Client端发送FIN报文,''告诉Client端,好了,我这边数据发完了,准备好关闭连接了''。Client端收到FIN报文后,''就知道可以关闭连接了,但是他还是不相信网络,怕Server端不知道要关闭,所以发送ACK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设计方案

一、课程概况 本课程是讲授计算机文化知识和微机基本使用方法的入门课程,内容着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和基本操作技能,并兼顾实用软件的使用和计算机应用领域的前沿知识,为学生熟练使用计算机和进一步学习计算机有关知识打下基础。 本课程为模块化结构设计,课内72学时,4学分,一学期开设。其中:电视课(或CAI)10学时,上机实习52学时,定期辅导10学时。 二、课程教学媒体设置及内容安排 本课程采用模块化结构设计,课程内容目前由5个知识模块组成,不同地区和不同教学机构可根据不同的专业需求自由选择不同的知识模块组合。课程内容及教学课时安排如下: 本课程教学媒体包括文字教材、录像教材、CAI课件及网上动态教学信息等。 文字教材: 《计算机应用基础(本科)》 录像教材: 《计算机应用基础(本科)》 录像教材内容安排

CAI教学光盘: 包括全部7个知识模块(含相应的学习效果测试系统),采用引导和交互方式教授课程内容。 三、教学手段及学习建议 本课程的教学手段应主要依靠已有的教学媒体。知识性的内容主要通过自学文字教材完成;操作技能必须通过上机实习完成;CAI教学光盘及学习效果测试系统的使用应贯穿学习过程的始终;录像教材将讲授课程的重点、难点和学习方法;定期辅导讲解普遍存在的问题和集中答疑。 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应首先理解教学大纲内容,其次了解教学媒体的种类和功能,再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在学习过程中,应根据文字教材中提供的教学媒体配合使用方法和学习建议,采取下列步骤循序渐进地学习: 1. 阅读和预习学习内容; 2. 观看录像教材或CAI教学光盘; 3. 完成思考和作业题; 4. 上机实验; 5. 集中辅导和答疑; 6. 使用学习效果测试系统自测学习效果; 7. 通过自测结果发现问题,返回上述相关的步骤解决问题。 由于本课程特别注重对学生再学习能力和实际操作技能的培养,因此,上机实验在本课程的教学效果中起决定性作用,否则将可能无法通过考试。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37759

教案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案 学院计算机学院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主讲教师肖燕 职称讲师

第1章计算机基础 【教学目标】 1、解计算机发展概况; 2、熟悉计算机的分类、特点及应用; 3、掌握计算机中常用数制及计算机中数和字符的表示。 【教学重点】 数制及编码 【教学难点】 数制转换 【教学方法】 讲授+讨论 【教学工具】 粉笔+多媒体 【教学学时】 2学时 【教学过程】 1.引入 计算机已经成为人们办公、娱乐的重要工具,了解关于计算机的工作方式,以及会使用计算机成为大学生必须掌握的知识。 2.教学内容与设计 1.1 计算机的概述 1.1.1 计算机的基本概念 1.1.2 计算机的产生和发展 ①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 ②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 ③第三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④第四代:大/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1.1.3 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①字长 ②运算速度

③主频 ④存储容量 1.1.4 计算机的类型和特点 ①计算机的类型 按照计算机处理数据的方式分类:模拟计算机和电子数字计算机 按照计算机的应用范围分类:专用计算机和通用计算机 按照计算机性能指标分类:巨型机、大型机、中/小型机、工作站、微型机、单片机 ②计算机特点 运算速度快、运算精度高、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具有自动控制能力 1.1.5 计算机的应用 ①科学计算 ②数据处理 ③过程控制 ④计算机辅助系统 ⑤人工智能 ⑥电子商务 1.2 计算机中的常用数制 1.2.1 进位记数 ①进位记数制 ②进位记数特点:十进制、二进制、八进制、十六进制 1.2.2 不同进位记数之间的转换 ①十进制数与二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整数:除2取余法小数:乘2取整法 ②十进制数与八进制数、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例(725) 10=(1325) 8 =(2D5) 16 ③二进制数、八进制数与十六进制数的相互转换 例(1011010101.0101) 2=(1325.24) 8

计算机基础教案

导入新课(5分钟) 布置任务(2分钟)知识点一(10分钟) 学生模仿(10分钟) 任务十文档处理的综合操作(二) 首先让学生说说样式的作用。 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文档处理过程中一些比较复杂的操作,这些操作 是我们以往没有使用过的,经过练习之后,我们会发现,WOR还有很多 功能需要学位学习。今天我们主要围绕题注、书签、目录进行练习和操 作。 完成KS3-6、KS3-7、KS3-8、KS3-9、KS3-10 以KS3-6为例 1.样式的新建和修改 按照样文,以正文为基准样式,新建“要点段落01”样式,字体为 仿宋,字号为小四,加下划线,字体颜色为梅红;段前、段后间距为0.5 行,行距为1.5倍行距,并应用在正文第1段。 按照样文,将“正文01”样式修改为字体为黑体,字号为小四,字 形为倾斜,字体颜色为粉红、阳文;行间距为固定值18磅;自动更新对 当前样式的修改,并应用于正文第2段。 2.创建题注 在WORD中打开WIN2008GJW\KSML1\KS3-6a.DOC,“另存为”自 己文件夹中,文件名为A3-A.DOC。在文档中每个插图下方的图题位置 设立“图1”、“图2”等题注。 (1)将文件打开并按要求保存 (2)将光标定位在文档中第一个插图下方的题注位置,执行“插 入”|“引用”|题注命令,打开“题注”对话,在“标签” 文本框中输入“图”,依次单击“确定”按钮,即可在第一 个图题位置插入题注“图1”。 (3)将光标定位在文档中第二个插图下方的图题位置,执行“插 入”|“引用”|“题注”命令,打开“题注”对话,在“题注” 文本框中显示出“图2”,单击“确定” 3.创建书签 在A3-A.DOC文档的标题1.1 WINDOWS XP的桌面位置处插入书签 “第一节标题”。 (1)将光标定位在“1.1 WINDOWS XP”前面,执行“插入” |“书签”命令,打开“书签”对话框。 (2)在“书签名”文本框中输入“第一节标题”,单击“添加” 按钮。 学生模仿教师操作,完成KS3-1的前三项内容 教师示范 学生操作 教师指导

大学计算机基础上机实践报告册

1.1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 【思考与实践】 1.将一个文件删除,然后清空回收站,该文件还可以恢复到原来位置吗? 答:一般情况下不能 2.在桌面上新建一个名称为“计算器”的快捷方式。 答:桌面空白处右击,新建→快捷方式,打开“创建快捷方式”对话框,单击“浏览”按钮,打开“浏览文件夹”对话框,选中计算器文件名,单击“确定”→“下一步”→完成 3.如何查找文件名中第三个字符是“A”的所有文件? 答:单击“开始”→“搜索”→“文件或文件夹”,在“全部或部分文件名”中输入“??A*.*”,单击“搜索” 3.如何查看隐藏文件、文件夹? 答:单击“工具”菜单,选择“文件夹选项”,单击“查看”标签,在隐藏文件和文件夹中选择“显示所有文件和文件夹”,单击“确定”按钮。 1.2Windows XP的管理与维护 【思考与实践】 1.如果Windows XP系统中没有附件和常用工具,如何安装它们? 答:控制面板→添加/删除程序→添加/删除Windows组件→选中“附件与工具”,单击“下一步” 2.用户帐户和组有何不同? 答:用户帐户是针对个体管理,组帐户是对一个特定类型的帐户的管理. 3.什么叫磁盘碎片?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其实磁盘碎片应该称为文件碎片,是因为文件被分散保存到整个磁盘的不同地方,而不是连续地保存在磁盘连续的簇中形成的。当应用程序所需的物理内存不足时,一般操作系统会在硬盘中产生临时交换文件,用该文件所占用的硬盘空间虚拟成内存。虚拟内存管理程序会对硬盘频繁读写,产生大量的碎片,这是产生硬盘碎片的主要原因。其他如IE浏览器浏览信息时生成的临时文件或临时文件目录的设置也会造成系统中形成大量的碎片。 1.3 Word2003的基本操作 【思考与实践】 1.Word文档的视图有哪几种? 答:普通视图、Web版式视图、页面视图和大纲视图 2.文本的移动与复制有哪几种方法? ①左键拖动(移动),左键拖动+Ctrl(复制) ②右键拖动 ③Ctrl+X→Ctrl+V(移动),Ctrl+C→Ctrl+V(复制)

计算机基础公开课教案(完整资料).doc

此文档下载后即可编辑 计算机应用基础公开课教案 授课人:袁涛授课对象:机电工程系2011级学生 时间:2011年12月8日星期四上午一、二节 课题:excel中数据的基本处理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掌握一些常见函数的使用方法 2、会对一组数据排序、筛选 (二)过程与方法 1、锻炼学生恰当、自如地使用函数的能力; 2、培养学生收集、分析、处理数据的能力; 3、培养自主探索,合作交流能力。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这课堂,通过情境的创设,使学生明确探究目标,给学生思维以方向,同时产生强烈的探究兴趣和欲望,给思维以动力。通过利用EXCEL工具软件制作出数据图表,提升学生对使用计算机软件的热情。 二、教学重点: 1、基本函数的使用方法 2、自动筛选和高级筛选 三、教学难点: 1、用公式进行计算 2、高级筛选 四、教学方法 讲授法、演示法、练习法 五、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前面我们学习了工作簿、工作标的基本操作和数据的格式化,然而在我们学习和工作中知道这些是远远不够的,那么我们接下来一些常见函数的使用和如何对一组数据进行简单的处理。(二)实例引课 实例: 1、基本函数的使用 (1)讲述Sum函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演示使用sum函数求和(附带讲述自动求和); (2)讲述Average函数的功能和使用方,演示使用average函数求平均值; (3)讲述Max函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演示使用max函数求最

高分; (4)讲述Min函数的功能和使用方法,演示使用min函数求最低分。 2、如何用公式对数据进行相应的计算 3、数据的排序和筛选 (1)排序 功能:按要求对一组数据进行排序 操作步骤:选定将要排序的数据区域→数据菜单→选择关键字和排序方式 演示:对实例进行排序操作 (2)数据的筛选 功能:按要求把符合条件的数据筛选出来 自动筛选:选定所要筛选的数据→数据菜单→筛选→自动筛选→筛选项目→筛选条件 演示对实例进行自动筛选 高级筛选:数据菜单→筛选→高级筛选→筛选方式→列表区域(所要筛选的数据区域)→条件区域→筛选结果所放区域演示对实例进行高级筛选 (三)学生练习 结合上节课和本节课的内容,按要求对下列数据进行处理

计算机基础-应用案例与实践指导知识要点概述1

案例实践1 知识要点概述 Copyright?2012 College of Computer(HDU)

案例实践1 Windows XP文 件与文件夹的管理 ●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 ●资源管理器 ●文件搜索 ●回收站 ●文件关联 ●文件压缩 Copyright ?2012 College of Computer(HDU)

Windows XP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 ——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 ●Windows XP桌面的组成 ●打开电源,当用户选择启动Windows XP后,将会自动进入 Windows XP; ●桌面,就是指启动Windows XP后的整个屏幕; ●桌面由背景画面、快捷图标和任务栏组成; ●背景画面就好像是办公桌上的桌布,用户可以设置自己喜欢 的图片作为背景画面,而且Windows XP也提供了许多好看的图片; ●快捷图标是将一些常用的应用程序、文件或文件夹的图标放 在桌面上,通过鼠标的双击来启动它; ●任务栏:从任务栏出发可以使用Windows XP的所有功能。 Copyright ?2012

Windows XP文件与文件夹的管理 ——Windows XP的基本操作 Copyright ?2012

●任务栏 ●“开始”按钮 ●单击【开始】按钮可以打开【开始】菜单。“开始”菜单包括所 有程序、我的文档、控制面板、搜索、帮助和支持、运行、关闭 计算机和设置等菜单项。 ●“应用程序”栏 ●显示已经启动的应用程序名称, ●“通知”栏 ●显示时钟等系统当时的状态。 Copyright ?2012

计算机基础(公共课)实验课程标准

《计算机基础》实验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计算机基础 英文名称:The Basic Knowledge of Computer 课程编号:20190042 学时数:24 学分数:1 适用专业:全校文科类专业 课程性质:公共必修课程 一、实验课程教学目标 通过课程实验,使学生能够加深对计算机及计算思维的理解,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基本应用,提升计算机操作技能,增强信息安全意识,提高信息素养,具备利用计算机获取信息、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及日常应用奠定良好的基础。 课程教学目标如下: 1.熟悉计算机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及应用,加深对计算机及计算思维的理解。 2.掌握计算机的基本操作及常用软件的使用,提高利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3.熟练使用互联网,提高利用互联网查找资料和获取信息能力。 4.熟悉计算机病毒的特征,掌握计算机病毒的基本防治,增强信息安全意识。 课程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对应关系

二、主要实验仪器设备(含主要教学软件) 主要实验仪器设备:计算机 主要教学软件:金山打字通,Windows 7,Office 2010,360安全卫士,360杀毒软件等。 三、实验项目信息

实验项目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 实验项目与课程教学目标的对应关系

四、实验报告 该门课程实验不要求学生提交实验报告。 五、实验成绩的评定 实验不单独考核。 课程成绩为学生参加全国高等学校计算机水平考试(一级)成绩。 六、实验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实验教材: 《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程》 教学参考书: [1]《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程》 [2]《大学计算机基础实践教程》 20XX年3月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 《计算机基础与应用》是2010年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王世伟。 内容简介: 本套教材的使用对象主要为护理学专业的高起本、高起专和专升本三个层次的学生。其中,对高起本和专升本层次的学习要求相同,对高起专层次的学习要求在每章导学部分予以说明。本套教材中的一些基础课程也适用于其他相关医学专业。 目录: 第一章计算机与信息技术基础/1 第一节计算机、信息与社会/1 一、计算机文化/2 二、计算机的特点/4 三、计算机的发展史/5 四、计算机的分类/7 五、21世纪计算机发展趋势/8 六、信息的数字化/9 第二节计算机内信息的表示与编码/10 一、二进制/10 二、八进制与十六进制数/11 三、二进制数与十进制数的转换/12 四、数在计算机的表示方法/12

五、计算机的编码/13 第三节计算机硬件组成及其工作原理/15 一、计算机硬件组成及其工作原理/16 二、微型计算机的硬件组成/16 第四节计算机软件系统/20 一、系统软件/20 二、应用软件/22 实践与解析/22 第二章Windows操作系统/30 第一节操作系统基本知识/31 一、操作系统概述/31 二、个人计算机操作系统和网络操作系统/32 三、微机操作系统操作环境的演变与发展/32 四、Windows操作系统/33 第二节Windows的基本操作/33 一、Windows运行环境简介/33 二、Windows的启动和退出/34 三、Windows桌面及桌面操作/34 四、窗口和对话框的操作/38 五、Windows的帮助系统/40 六、Windows中文输入法/41 第三节Windows的资源管理/42

初中计算机基础教案设计

时磊忖呎… [教学标题]第三篇文字处理软件WORD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Microsoft Office 2000组件;掌握Word的窗 口组成;掌握在Word中进行文本录入、编辑等操作方法;熟练掌握Word中文档排版方法-------------- 文字排版、段落排版;掌握Word中表格数 据的输入、编辑;Word中表格边框和底纹的设置;图文高级混排; [教学重点]掌握Word的窗口组成;掌握在Word中进行文本录入、编辑等操作方法;熟练掌握Word中文档排版方法——文字排版、段落排版;掌握Word 中表格数据的输入、编辑;Word中表格边框和底纹的设置;图文高级混排;[教学难点]在Word中进行文本编辑操作方法;Word中文档排版方法文字排版、段落排版;Word中表格数据的输入、编辑;Word 中表格边框和底纹的设置以及图文混排; [教学方法]讲授法、启发式、实物演示(或投影演示)等直观教学 法 [教学过程] 第七章WORD基本操作 第一节Office 2000组件 一、Microsoft Word2000 字处理软件 1、能够处理各种类型的文本文件,比如书信、备 忘录、商务计划、论文、研究报告等等; 2、文本中插入表格、图片集、图形等等。

时需Sr彳 二、Microsoft Excel2000 电子表格处理软件 制作数字报表,广泛应用于财务、统计等工作领域。 三、Microsoft Powerpoi nt2000 幻灯演示软件 创建多媒体演示文稿,应用于教学、广告宣传等领域。 四、Microsoft Outlook 桌面信息管理系统 收发电子邮件,管理约会、计划、任务等商务信息, 并可通过网络和小组其他人共享信息等 五、Microsoft Accessd2000桌面数据库管理系统输入、组织 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查询、排序、搜索 生成报表 第二节Word窗口 一、窗口组成 二、命令的组成1、工具栏 (1)常用工具(P120) (2)工具栏的消隐和定制操作:视图/工具栏 2、主菜单 主要功能的介绍(P120) 3、快捷菜单操作:右击对象 4、联机帮助三、退出Word

中职计算机基础课程标准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 课程类别:公共基础课 适用专业:各专业通用 说明 计算机应用基础是各专业计算机公共课。它的应用水平直接反映了一个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在国家信息化发展的进程中,计算机应用基础扮演了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为了适应信息社会对人才培养的需要,“计算机应用基础”是许多非计算机专业,如航空、财会、数控、电子、建筑等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本课程正是以立足于培养21 世纪高素质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自身素质为重点,着重满足各类专业学生的培养需要而开设的。 本课程采用基于工作过程导向的项目式教学法,利用任务驱动的教学理念,将学习活动过程的设计融入教学过程中,以使学生借助教师的指导能够独立地完成学习活动,《计算机应用基础》这门课程的内容比较杂、多,但中专的学生有一定的基础,根据课程的特点和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单元为主,按照教学内容设立单元项目,把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关于计算机应用技能的掌握,分为计算机应用基础知识、操作系统、文字处理、电子表格应用、演示文稿制作、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网络交流、等七个单元项目,涵盖了非计算机专业学生应该掌握的计算机应用能力知识点,同时确定了每一个单元项目学生应该掌握的基本能力,根据能力的要求,将每个单元项目又划分为若干个工作任务。项目划分好后,教师要进行课前教学准备工作。在每一个单元项目实施的过程中,教师首先要自己先将项目设计开发出来,为项目教学法的实施做好案例的准备工作。 在项目实施前,教师可以向学生作简要的实施动员工作,向学生说明项目的意义与作用,引导学生上网欣赏优秀的作品,收集相关资料,从而激发学生完成项目开发的兴趣。针对项目的难度不同,文字处理、电子表格、演示文稿、基础知识、操作系统等项目的实施由每个学生独立完成,而针对网络技术、网络交流等稍大的项目成立项目小组,推选小组负责人,制定计划,并落实分工,参考项目的难易程度以及学生的个人能力,确定小组成员(一般4-5 人)。项目实施过程中教师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并且进行过程性评价,帮助学生在独立研究的道路上探索前进,教会学生怎样应付大量的信息,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发现新知识,掌握新内容。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通过独立完成项目任务把理论与实践有机地结合起来,提高理论水平和实操技能,而且又在教师有目的地引导下,培养了合作、解决问题等综合能力。 总之,本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应用基础的的基本理论和实际操作技能,本课程不是单一机械地向学生传授知识和技能,而是同时向学生传授着对工作任务的理解方法,对完成 工作任务流程的设计方法和完成工作任务时知识和技能的综合应用技巧;它不再是一种向学生 灌压式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一种启发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学习,总结、体会知识和技能的过程。

计算机基础知识教案

计算机操作基础知识 第一部分Word 文字处理 第一节创建文档 、新建、打开文档 启动Word2003 :○1单击常用工具栏〔新建〕按钮 ○2单击〔文件〕菜单中〔新建〕――右侧“新建文档”――选“空白文档” ○3快捷键〔Ctrl +N〕 二、页面设置 ○1直接用标尺进行页面设置 ○2在〔文件〕下的〔页面设置〕进行设置纸张大小、左右边距、上下边距以及纸张的打印方向 ○3在输入文字的过程中可能会出现需要设计表格,而且页面是横排,在页面设计时要注意选择〔页面设置〕――〔页边距〕--预览〔应用于整篇文 档〕――选下拉式箭头{插入点之后} 三、文本输入 ○1 输入文字――输入法,在不会五笔操作的情况下,最好使用Pyjj ○2插入时间、日期。如:a.输入当年的年份,月日就会自动显示,按 {Enter}就自动生成当天的时间2007-8-2 。b. {插入}――{日期和时间}-点击自己需要的格式 即可。 c.如果时间需要随系统的更新,只需将第二种方式的 {自动更新}勾选上即可。 ○3插入数字:{插入}――{数字},输入自己需要的数字、再选自己需要的格式即可 ○4插入符号、特殊字符:{插入}――{符号},根据需要自选。 四、文本编辑 选择文本○1选定整个文件――〔Ctrl +A〕 ○2选定一部分――将鼠标放于始端,拖至末端即可 ○3不连续选择――选择一部分以后,按〔Ctrl 〕键,再接着选下一块文本编辑修改○1快捷键操作:〔Ctrl +C〕――复制 〔Ctrl+X〕――剪切

〔Ctrl +V 〕――粘贴 〔 Ctrl + Z 〕――撤销 〔Ctrl +Y 〕――重复上一次操作 〔 Delete 〕――删除 ○2 鼠标和键盘的结合操作:移动――选中――鼠标拖至目的地 复制――选中――〔 Ctrl 〕+鼠标拖动 ○3 右键快捷操作:点击右键选择复制、粘贴、剪切等 五、保存文档 ○1 {文件}――{保存}――选择保存路径――命名文件名称 ○2 〔Ctrl +S 〕也是保存文件 注意:经常保存的文件在同一路径下,但每次都需要一步一步操作时,可将你要保存 的文件夹设为默认路径。 {工具}――{选项}――{文件位置}――{确定} 第二节 格式化设置 一、 字符格式设置 字体、字号 :字体下拉――选择;字号下拉――选择(字号最大为 72 号字,需要更大时 直接在字号上输入自己需要的字号 字形 :在格式栏上有六个字母全是表示字形的。 加粗 、斜体、下划线、外加边框、底纹、 调节字符宽度 (按需要设置比例) 颜色:设置颜色―― 字体 颜色(格式栏 A )和底纹颜色(格式栏 ab ) 综合设置 :将自己需要修饰的文本选中,单击鼠标右键,出现字体对话框,根据需要字 形设置 二、 段落格式设置 对齐方式 :总共四种对齐方式――两端对齐、居中、左对齐、分散对齐 行距 :默认行距为 1.0,需改变时单击格式栏的行距按钮自行调剂 缩进量 :利用标尺进行设置或使用段落进行设置 综合设置 :利用段落――选中文本内容点击右键出现段落对话框,按照需要自行设置 三、 分栏 利用常用“工具栏”的分栏按钮进行设置,每栏的宽度根据需要用标尺即可进行调整 也可以使用格式下的分栏进行综合设置 四、 中文版式 j i āp īn y īn 需加拼音的中文版式――格式栏“带拼音的文”字; 带圈 或三角 等的设 置――格式栏“圈字” ○你 □你 △你 ◇你 ◇欢 ◇迎 ◇光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研究与实践

《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研究与实践 ◆刘敏天津市第一商业学校300180 我利用课下时间对所教班级学生做了调查,有50%的学生对自己所学的专业课程缺乏兴趣或不太感兴趣,只有20%的学生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和浓厚的学习兴趣,本人结合自己从事计算机教学的实践谈几点自己的看法,希望更多的老师能在教学实践中关注学生学习兴趣的提高,提高学生学习效率,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明确学习目标,突出专业特色 不为学习而学习,要为社会需求而学习。近几年,在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下,许多初中毕业生更多地选择了职业教育来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但大部分学生基础理论知识相对较弱,对于进入职业学校的选择,家长和社会起了决定性作用,许多学生是在不知所从的情况下被动选择了职业学校的某些专业,学生对所需学习的课程内容及就业导向并不十分明确,在此情况下,学生缺乏学习目标和动力也就不足为奇。 学校每年都要举行技能大赛,其中有一项就是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我认为这就是对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的教育机会,所谓磨刀不误砍柴功,我将自愿参加转变为人人要参加,使用“指导”、“讨论”和“自我规划”的模式,使学生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面对专业,80%的学生已经决定自己的职业定位。 在不同的职业方向的观点,对特定主题的内容应有具体目标的进一步规划,并尽可能的量化。一是让学生明白学什么的问题,这是问题的广度;另一个是让学生了解问题的严重程度,这是问题的深度。 这些目标的制定与社会需要是紧密相连的,当学生做好职业规划,明确学习目标之后,我经常在网上搜集一些从事这些行业的从业者从事工作情况的一些资料,如他们的工作是什么样的,了解就业门槛情况和工资待遇情况,这些都极大提高了学生对专业取向的了解,也进一步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当我们在

计算机基础优秀教案2(键盘鼠标操作)

计算机基础优秀教案2(键盘鼠标操作)

————————————————————————————————作者:————————————————————————————————日期: 2

授课教师:杜承蔚 第 3 页 共 7 页 Windows XP 的基本操作 教学课题:键盘的基本功能和输入规则 教学目的:1.认识键盘上常用键并会运用 2.启动与关闭计算机 3.掌握键盘和鼠标的使用方法 教学重点:1.启动与关闭计算机的方法 2.鼠标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鼠标的使用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多媒体演示 教学时数: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清点人数 班级: 应到: 实到: 请假: 班级: 应到: 实到: 请假: 二、安全提示 三、讲授新课 (一)键盘手指分布图 (二)键盘与鼠标的使用 1. 键盘的使用 标准的计算机键盘主要由字符键区、功能键区、方向键区、小键盘区和辅 助键区组成。

授课教师:杜承蔚 第 4 页 共 7 页 (1)字符键区: Tab 键:跳格键,在表格中按Tab 键,可以使光标沿单元格往前(右)一步一步地跳动。按“Shift+Tab”组合键则反向跳动;按“Ctrl+Tab”是复原。 Caps Lock 键:大写锁定键。 Shift 键:上档键,又称转换键。用以配合有上符的键盘输入上符键盘上的符号,还可以配合其他的键共同起作用,例如,Shift+F3是大小写转换;Shift+F5是使光标回到此前状态;按住Shift 键拖文本时是移动所选的文本;放光碟时,连 按数下shift 键,可以跳过自动播放;删除文件时,按shift 键可以不经过回收站直接删除。。按shift +F10可以代替鼠标右键;shift+空格,输入法全/半角切换等。 Ctrl 键:控制键。需要配合其他键或鼠标使用。有多种功能。例如Ctrl+s 是保存文件;Ctrl+V 是粘贴;Ctrl+A 是全选;Ctrl+=是把锁选定的字变为下标字;Ctrl+C 是调出保存24条信息的剪贴板;按住Ctrl 键拖动选定的文本时是复制等。 Alt 键:可选键。它需要和其他键配合使用来达到某一操作目的。例如,若同时按住Alt+ Ctrl+Del ,是打开Windows 的任务管理器。 Enter 键:回车键,也称确认键。 Space 键:空格键。按一下空格键,就会输入一个空格,光标也就向右移动一个字符。 Backspace 键:后退格键。可以删除当前光标位置前的字符,并将光标向左移动一个位置。如果按Shift+Backspace 键,就是删除整个表格。 (2)功能键区 Esc 键:一般起退出或中止某个程序或某种操作的作用。 F1键:在Word 中按F1可以得到“Word 帮助”。 F2键:在Word 中,如果你选定了一组文本或图形,随后再按一下F2键,你想把这组文本或图形移到本文档的哪个位置,就把光标转移到哪里,再按一下Enter 键,移动就成功了。 F3键:在桌面或文件夹中按F3是打开“搜索文件和文件夹”的窗口。 F4键:在Word 中,是重复上一次操作。如果你按组合键“Alt+F4”,就是关闭这个窗口。 F5键:在Word 中,按F5可以调出“查找、替换和定位”对话框;在Web 页面,F5键用来刷新IE 或资源管理器中当前所在窗口的内容,Ctrl+F5是强制刷新。 F6键:在Word 中,用它来撤消F8的扩展选择功能。 F7键:在Word 中,按F7可以出现拼写和错误提示窗口。

计算机基础教案(完整版)-计算机基础

课程名称:计算机应用基础学期授课计划教师:

一、组织教学 点名,清点人数,安定课堂秩序 二、复习旧课 这是同学们学习计算机的第一门课程,通过提问等方式了解学生以前对计算机的了解学习情况,让同学们了解为什么要学习计算机基础这门课程,介绍本门课程的内容及学习安排,鼓励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和新的面貌投入到新的课程中开始学习。 三、讲授新课 (一)计算机的发展历程 1.第一台计算机:“ENIAC”1946年诞生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 2.计算机的发展阶段 第一代计算机: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第二代计算机: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第三代计算机: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第四代计算机: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可简单介绍我国计算机的发展) 3.计算机的特点 运算速度快 计算精度高 存储能力强 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 具有自动执行程序的能力 (二)计算机的典型应用 1.科学计算 2.数据处理 3.过程控制 4.计算机的辅助功能(CAI、CAD、CAM) 5.计算机网络 6.人工智能 四、巩固新课: 计算机的发展历程;计算机的特点 计算机的应用 五、布置作业 课后习题 教案首页

一、组织教学 点名,清点人数,安定课堂秩序 二、复习旧课 计算机的发展;计算机的应用 三、讲授新课 (一)计算机系统结构(五大部件) 1.计算器:计算机中进行算术运算和逻辑运算的部件 2、控制器:用以控制和协调计算机各部件自动、连续执行各条指令 3.存储器:用来保存各类程序和数据信息 4.输入设备:用于从外界将数据、命令输入到计算机的内存供计算机处理 5.输出设备:用于将计算机处理后的结果信息,转换成处界能够识别和使用的数字、文字等信息。(二)计算机工作原理 冯·诺依曼原理 (三)微型计算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1.字长:计算机运算部件一次能处理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 2.速度 3.存储系统容量 存储容量以字节为单位,1个字节由8位二进制位组成 位(Bit)字节(Byte) 1KB=1024B 1MB=1024KB 1GB=1024MB 提问:1MB容量能存储多少汉字? 4.可靠性 5.可维护性 6.性能价格比 (四)计算机的软、硬件系统 1.计算机的硬件系统 (1)中央处理器(CPU) 包括运算器和控制器两面大部件,是计算机的核心部件 (2)存储器 1)内存储器 RAM:随机存储器 ROM:只计存储器 2)外存储器:磁盘、光盘、磁带等 (3)输入设备:键盘、鼠标、扫描仪、光笔等 (4)输出设备 显示器:阴极射线管显示器(CRT) 液晶显示器(LCD) 打印机 (5)总线:指系统部件之间传送信息的公共通道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