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8届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调考最后一次语文试题(解析版)

2018届浙江省台州中学高三调考最后一次语文试题(解析版)

台州中学2018年第二学期高考模拟试题高三语文

命题:高三语文备课组审题:高三语文备课组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1. 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 世事纷扰,人生坎坷。在这纷烦芜杂的现实中,独处让人摈.(bìng)弃各种陈规陋习,让心灵从尘嚣转向淡泊,它让思想在天空里自由翱翔,让智慧在跋涉(sha)中得到提升。

B. 世界色彩斑斓(lán),变幻莫测,谁拥有了一双慧眼,具有明辨是非的能力,谁就能洞察世事真相,占领思想

高地,就能得到命运的亲睐.(lài)。

C. 网络社会中,一个小事件容易在论坛中被围观,被热炒,以致不断发酵,上升为论坛主题帖(tiē),并被更多的论坛转载(zǎi),成为网络社会的一时热点。

D. 日本名将羽生结弦在本届冬奥会成功实现了卫冕,迅速蹿(cuān)红网络,羽生结弦的广告身价更是一路飙(biāo)升,连日本体育圈和娱乐界的顶级明星都望尘莫及。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汉字的字形和字音。考生应结合语境辨析正误。A项,“纷烦芜杂”的“烦”应为“繁”,“纷繁芜杂”意思是“是指多而杂乱,没有条理,形容文章内容芜杂,没有条理,或者是事情杂乱无章,没有头绪”。“摈弃”的“摈”应读bìn,抛弃,多用于人和具体事物。B项,“亲睐”的“亲”应为“青”,“青睐”,睐,看,青,眼,指人高兴的时候正看着,黑色的眼珠在中间。用正眼相看,指喜爱或重视。C项,“帖”读音应为tiě,“帖”如tiē的时候,指妥适,顺从,驯服;读tiě的时候,指便条,邀请客人的纸片,写着生辰八字的纸片。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这是一个真理容易动摇的时代,【甲】?一毕业就失业??科研穷三代,读博毁一生?等令人沮丧的说

法让好几代人为之坚守的?读书改变命运?的信念在短时间内分崩离析

....。那么谁是造成这一切的罪魁祸首呢?

【乙】我最近看了一部名为?读书致贫?的影片(《为什么贫穷》系列公益纪录片最后一集),其旨趣

在于唤起人们对贫困问题的关注,纪录片提到,在一些情况下,教育不但无法助人脱贫,甚至

..使人更贫困了。穷人成了教育产业捕食的猎物。片中一个私立学院的?讲师?说,他们一般只挑偏远、消息闭塞的地

方宣讲招生,因为那里的学生寡闻少见

..。同样天资的学生,由于家庭不同就

....,根本没办法识破其中的玄机

注定了在将来的求学道路上,【丙】会比其他人更为艰难——他们需要更好的成绩才能进入同样层次的大学;假如他们成绩一般,则可能要支付更高的学费,以进入那些教育水准非常可疑的学校。

2. 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分崩离析

B. 甚至

C. 寡闻少见

D. 玄机

3. 文中画线句的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甲

B. 乙

C. 丙

【答案】2. A 3. B

【解析】

2.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文段中的加点词,运用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词语的运用。考生应结合词语的意思、使用对象、情感色彩进行辨析。“分崩离析”,形容集团、国家等分裂瓦解。句中说的是“信念”,使用对象不当。“甚至”,表示所提出的是突出的、进一步的事例。句中使用正确。“寡闻少见”,听的少,见的少。形容学识浅薄,见闻不广。使用正确。“玄机”,佛家、道家称奥妙的道理,神妙的机宜。句中使用正确。

3. 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选出“文中画线句的标点使用不正确的一项”,这是考查标点符号的运用。考生应结合句子之间的关系进行辨析。B项,“读书致贫”应为《读书致贫》,引号应为书名号。因为此处“读书致贫”是影片的名称,故应使用书名号。书名号是用于标明书名、篇名、报刊名、文件名、戏曲名、歌曲名、图画名等的标点符号,亦用于歌曲、电影、电视剧等与书面媒介紧密相关的文艺作品。

4. 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神话故事更是其中的瑰宝,不仅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的美好品质,更体现了他们天马行空的浪漫想象。

B.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使得网络购物成为人们越来越喜欢的购物方式,然而随之而来的也有大量的诈骗事件,这让人防不胜防。

C. 移动数据流量与生活的关联度越来越高,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移动互联网用户

累计使用流量达88.9亿G,平均下来,每个人用掉了好几个G。

D. 一批以跨国公司为投资主体、具有高科技开发能力的项目正落户昆山,初步形成了电子资讯、精密机械、精细化工、新型建材等几大主导产业。

【答案】D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应先浏览选项,排除有明显错误标志的句子,然后按照主谓宾的成分压缩句子,先观察主干部分,是否存在搭配不当、残缺等问题,再分析修饰成分。A项,“不仅展示了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的美好品质,更体现了他们天马行空的浪漫想象”语序不当,“不仅……更”是表示递进关系的关联词,故应改为“不仅展示了他们天马行空的浪漫想象,更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勤劳勇敢的美好品质”。B项,“随着……使得”介词滥用造成成分残缺,应去掉“随着”或“使得”。C项,“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句式杂糅,“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与“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两种句式杂糅,可保留其一。

点睛:语病主要分为两大类:结构性语病和语义性语病。对于结构性病句,考生应多从语法角度分析,先压缩,再看搭配。比如B项,属于滥用介词导致主语缺失。要认真细致审读每个选项,重点注意分析并列短语作句子成分与其他成分的搭配,可以将并列短语拆开逐一与其他成分搭配,验证其当否。对于句式杂糅的句子,先凭语感判定其不协调,再分别造成句子,再放回原文中,验证其当否。比如C项把“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显示”与“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最新数据”两句杂糅为一处。对于语序不当的句子,先也要凭语感检测,再将不协调的词语或句子调换位置,看是否通畅自然。对因不明词义而造成前后矛盾的语句,应尽力推敲出这个关键词语的含义,推敲方法是拆字组词。

5. 阅读下面一则新闻,请给“妈妈”“女儿”各拟写一条建议,每条不超过40字。

小卢的妈妈学会了微信,成了女儿的微信好友。结果没过多久,小卢诉苦说:“微信聊天时,我妈总发一些中老年表情包,又说我发的表情莫名其妙。同学聚餐时,我在朋友圈发了张美食照,我妈说这菜太油了不健康;男同学送我一束花,我妈说先找到工作,恋爱可以放放……我感觉背后时刻有双眼睛。”后来小卢将她妈妈设为分组可见,妈妈发觉后很委屈。

给妈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给女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 给妈妈的建议:不要让微信的关爱,变成“监控”,要尊重孩子的独立人格。(2). 给女儿的建议:妈妈想借微信走进自己的女儿,不合适的举动对父母而言是一种伤害。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阅读下面一则新闻,请给…妈妈?…女儿?各拟写一条建议,每条不超过40字”,这是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阅读语段,圈出妈妈和女儿各自的做法以及让对方不满的原因,然后就这些内容拟写建议。如材料中提到妈妈的做法是“我妈总发一些中老年表情包,又说我发的表情莫名

其妙。同学聚餐时,我在朋友圈发了张美食照,我妈说这菜太油了不健康;男同学送我一束花,我妈说先找到工作,恋爱可以放放”,小卢的感觉是“背后时刻有双眼睛”,无疑母亲的出发点是好的,都是出于对女儿的关爱,但这种关爱变成了监控,这是小卢不能忍受的地方,觉得自己没有了独立的空间,没有了独立的人格,时时刻刻出于母亲的监控之下,考生可以从这些方面对妈妈提出建议;再看小卢的做法,“将她妈妈设为分组可见”,妈妈的表现是“发觉后很委屈”,可见妈妈应是对小卢的做法感到伤心,觉得女儿在防备自己,感受不到自己的爱,故考生可以就小卢的举动和做法提出建议。

6. 根据下面的摄影作品,写一段以“父爱”为主题的短文。要求:从父亲或者孩子的视角来写;语言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不超过100字。

【答案】示例:阳光明媚的郊外。自行车后座的男孩看着“嗖嗖”地旋转不停的风车,额头紧贴着父亲如山的脊背,正咧嘴微笑,满脸荡漾着快乐。看着如此温馨的场景,恍惚间,风车仿佛在我的记忆深处慢慢地旋转,转出一副优美的画卷,画卷里流淌着深深父爱!

【解析】试题分析:题干要求“根据下面的摄影作品,写一段以…父爱?为主题的短文”,要求“从父亲或者孩子的视角来写;语言生动,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运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这是考查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首先要观察画面,看画面上的对象,人物的表现,周围的环境。考生在写作时须重点抓住构图要素“郊外、花草、父子、风车”中的“我”与“风车”“父亲”,将“我坐在父亲的自行车后座玩风车”这一主要事件拉长,补充相关细节,拟写的时候要使用修辞,且修辞须准确,所写的画面宜温馨,因为虚实有要求,故考生应明确“虚”的是什么,“实”的时候,同时字数有限制。明确了这些要求,再来拟写就容易多了。

二、现代文阅读(共30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各题。

中国进入?新穷人?时代

汪晖

按照户籍统计,现在有2.4亿从农村移民城市的打工者,伴随着土地流转政策的实施,这一打工群体正在从拥有一点农村土地的半无产阶级化的工人群体向无产阶级化的工人群体过渡。这一新工人群体是经典意义上的穷人,同他们一道诞生的是那些曾在社会主义时期占据着特殊地位但如今衰落了的工人阶级,他们从具有某种主体地位的城市阶层迅速滑落至失业者,成为城市贫民。较之20世纪的工人阶级,新工人群体的人数与规模要庞大得多,但这一群体在政治和文化领域却几乎没有自己的位置,以至于他们究竟是一个阶级还是阶层至今仍然是学者们争论的问题。

而今,一种不同于上述经典意义上的穷人的?新穷人?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例如廉思在发表的著作中描写的青知?蚁族?:他们大学毕业,聚居于城市边缘或中心,拥有一定的工作和收入,却在消费社会的碾压下辗转反侧。用陈国战的话说,?‘新穷人’大都受过高等教育,工作于高档写字楼,外表光鲜亮丽,对自己的白领身份有很高的期待和想象?;但?在工作的枯燥程度上和收入水平上,他们都已与蓝领工人没有实质性的区别?。与物质上的消费不足相伴随的,是所谓?精神贫困?、价值观的缺失等。如果说经典意义上的穷人是资本主义经济生产过程的产物,那么?新穷人?则是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的伴生物,但他们同样是资本主义经济从工业经济向金融资本、从实物经济向虚拟经济过渡过程中的产物。我们可以预期的是:这两者之间将会出现越来越多的重叠地带。

如果仅仅从消费的角度看待?新穷人?就有可能忽视了这个群体的政治能量。与欧洲和美国在去工业化过程中诞生的?新穷人?有所不同,中国的?新穷人?萌芽于社会主义体制向后社会主义体制的转变过程之中。但与欧洲和美国的状况相似,这一群体是新兴媒体的积极参与者,显示出较新工人群体强烈得多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动员能力。过去,我们不难在阿拉伯的反抗运动、美国占领华尔街的运动和莫斯科的街头示威游行中看到?新穷人?的身影,如今,中国的?新穷人?也异常活跃,从微博和各种网络传媒直至纸面媒体,其话题遍及各个社会领域。但中国?新穷人?的身份似乎更不确定,?新穷人?身上的政治潜力也是一个有待探索的领域:他们是不满的源泉,却又未能展开全新的政治想象;他们在消费不足中幻灭,却又不断地在生产着与消费社会相互匹配的行动逻辑。

对于新工人群体而言,由于社会主义国家的历史遗产,他们与乡村的联系仍然维系着。就?新穷人?群体而言,他们是市场扩张中拥有一定教育背景的、怀抱上升梦想的、消费不足的群体,他们对个人权利及其相关变革十分关注,与这个正在生成中的新的社会经济体制的基本价值观没有根本性的冲突。恰恰是在媒体高度发达的当今时代,分隔现象日趋严重,在新工人群体与?新穷人?之间难以产生真正的社会团

结和政治互动,从而也无从通过团结或互动产生新的政治。不过一切才刚刚开始,离真正的戏剧还有一段距离,各种新因素迅猛涌现,规模空前,它们预兆着一个正在降临的时代,在这个时代里,新工人、?新穷人?将是历史变动的重要力量。

7. 下列选项中关于“新穷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拥有一定的教育背景,心怀期待和上升梦想,与蓝领没有实质性差别的白领阶层。

B. 是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的伴生物,同时也是资本主义经济转变发展时期的产物。

C. 消费能力有限,也未能展开全新的政治想象,但不能否认其在政治上存在潜力。

D. 对社会有不满,但与正在生成的社会经济体制的基本价值观没有根本性的冲突。

8. 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新工人群体尽管已经失去了土地,但他们仍然与乡村维系着联系,是经典意义上的穷人,并且与“新穷人”存在一定的重叠地带。

B. 城市里的穷人包括新工人群体、从具有某种主体地位的城市阶层滑落至失业者并成为城市贫民的衰落的工人阶级和“新穷人”。

C. 中国的“新穷人”和欧洲、美国的“新穷人”诞生背景不同,但都不难在反抗活动或者示威游行中找到他们的身影。

D. 新工人群体和“新穷人”虽然都是穷人,但他们之间可以产生社会团结和政治互动,通过团结或互动产生新的政治。

9. 与新工人群体相比,“新穷人”存在着诸多不同。请列举出三点。

【答案】7. A 8. B

9. ①教育水平整体较高,工作环境相对优越。②比新工人群体有更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动员能力。③是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的伴生物。

【解析】7. “与蓝领没有实质性差别的白领阶层”表述有误,仅仅“在工作的枯燥程度上和收入水平上,他们都己与蓝领工人没有实质性的区别”

8. A “新工人群体虽然己经失去了土地”表述有误。C “但都不难在反抗活动或者示威游行中找到他们的身影”表述有误。D“他们之间将难以产生社会团结和政治互动”中的“将”表意有误

7. 试题分析:A. 拥有一定的教育背景,心怀期待和上升梦想,与蓝领没有实质性差别的白领阶层。“与蓝领没有实质性差别的白领阶层”表述有误,仅仅“在工作的枯燥程度上和收入水平上,他们都己与蓝领工人没有实质性的区别”。

点睛:考核概念的题目的命题点注意集中在概念的内涵、外延,注意的错误主要是范围不当、

偷换概念、无中生有、强拉因果、曲解文意、答非所问等类型。命题的方式经常是对文中相关概念的要点进行组合,或对文中的句子进行转换,或是改变文中句子之间的关系。此题A项属于曲解文意。

8. 试题分析:A “新工人群体虽然己经失去了土地”表述有误。C “但都不难在反抗活动或者示威游行中找到他们的身影”表述有误。D“他们之间将难以产生社会团结和政治互动”中的“将”表意有误。

9. 试题分析:本题属于筛选整合文章中的信息类试题,考生要注意立足原文分析和概括,本题可以作答为,(1)教育水平整体较高,工作环境相对优越。(2)比新工人群体有更强烈的政治参与意识和动员能力。(3)是消费社会和消费文化的伴生物。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害羞的V先生

〔阿根廷〕法比安·塞比亚

⑴阿其瓦多非常非常害羞,害羞到连照镜子都要先说声?不好意思?。他邂逅了一个女孩,这女孩从周一到周五上下班都和他乘坐同一辆公交车。她很漂亮,有一双忧郁的眼睛,总是在六十路车第七排临窗而坐。

⑵他从来没有和她说过话,或者正面看过她。这些都是坐在她旁边观察到的。最近五年来,在从周一到周五上下班的路上,他总是鼓足勇气地坐在她旁边挨着走廊的位置。有一次他清了清嗓子想引起她的注意,但是那女孩根本没听见。她总是在读日报。另一次,阿其瓦多想给她一块薄荷糖,但是太紧张了,结果在一次刹车时糖块滚得满车都是。而她,依然在看报,似乎一点都没察觉。

⑶一天,这个害羞的人壮起胆子,在日报的第三版刊登了一则启事:

致从周一到周五乘坐六十路车往返,坐在第七排临窗位置,有一双忧郁的眼睛的姑娘:

您有男朋友吗?

害羞的V先生

⑷第二天上午,在公交车上,他期待着她有所反应,结果什么也没有。

⑸但是第三天早餐时,阿其瓦多突然在日报第三版发现了这则启事:

致害羞的V先生:

没有。

从周一到周五乘坐六十路车往返,坐在第七排临窗位置,有一双忧郁的眼睛的姑娘

⑹他一下子把报纸浸到了咖啡里,把一个羊角面包往腋下一夹就飞奔来到了街上。车上依然如故:他沉默不语,她埋头看报。

⑺又一天,出现了这则启事:

致从周一到周五乘坐六十路车往返,坐在第七排临窗位置,有一双忧郁的眼睛的姑娘:

您叫什么名字?

害羞的V先生

⑻再一次,阿其瓦多在早餐时得知了她叫玛佳丽塔。于是他又去刊登了这一条:

多美的名字!像花朵一样。

害羞的V先生

⑼在第二天日报的第三版,这个害羞的人读到:

致害羞的V先生:

是的,您看到了?

⑽就这样一则又一则启事,你来我往,他们开始互相了解。他们通过铅字谈论听过的音乐、喜欢的电影、昨天的午餐与今天的晚餐、对花园里的动物和小精灵的相同喜好、在政治或地理上的一致看法、冰淇淋的相同口味,以及在文学、鞋子款式或?ch?算不算一个字母等问题上的分歧。

⑾一个星期一,用眼角的余光看到她在抚摸着那天的启事,阿其瓦多精神一振。

⑿他假装不经意地看了一眼说:?真是疯了!不是吗??

⒀?啊,是疯了,不过也很美。?

⒁启事依然一则连一则,结果产生了一种出人意料的多米诺效应。忽然全城所有有着忧郁眼睛的姑娘都认为自己就是那个从周一到周五乘坐六十路车往返,坐在第七排临窗位置的女孩;而每个腼腆的单身汉都以为自己就是害羞的V先生。这样,像阿其瓦多那样有了心上人的人都鼓起勇气表白自己的爱,那些有着忧郁眼睛的姑娘都仔细地观察谁会是自己害羞的王子,然后她们总是会发现有人在暗恋自己却羞于表白。

⒂这样成就了一对又一对有情人。报纸标题新闻中公布的相爱的人的数量不断增长,害羞的人和有着忧郁眼睛的人的数量则持续下降。在第三版,启事仍在继续。

⒃同时,阿其瓦多和玛佳丽塔在车上也开始交谈了。她给他读各种消息,他则谈谈自己的看法。他们也谈论那些启事。例如,谁会是害羞的V先生和从周一到周五乘坐六十路车往返,坐在第七排临窗位置,有一双忧郁的眼睛的姑娘?他们会住在哪里?他们是金发?是黝黑皮肤?是光头?是高是矮?是胖是瘦?他们有一天会相识吗?

⒄这样,他最终取得了她的信任;而她,开始喜欢每天的旅途中有他陪伴。因此,有一天阿其瓦多(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