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公共气象服务不足分析

公共气象服务不足分析

公共气象服务不足分析
公共气象服务不足分析

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不足及分析

姓名:孙威虎学号:20091333014 班级:09市场营销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气象服务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找出我国气象现今服务的优势和不足,具体分析公共气象服务的各个方面,对气象存在的不足进行分类,然后针对问题,提出建议对策,为使我国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的完善提出建议,指导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进一步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不断开拓服务领域、丰富服务产品、完善服务体系,强化气象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公共气象服务对现代气象业务和气象事业的引领作用,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关键词:公共气象服务现状问题分析对策

一: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

1.1:公共气象服务的意义和作用:公众气象服务是气象服务系统及时地为社会各界各部门指挥生产、组织防灾减灾,以及在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气象信息。具体包括:日常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和预警信号、沿海天气预报、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天气热点、天气周报、双休日天气预报、天气实况、百姓生活气象指数预报等。

1.2: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分析:中国气象局党组历来重视公共气象服务,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水平取得长足进步,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不断增强。决策气象服务为各级政府防御和减轻气象及相关灾害、气候变化应对、重大工程建设、气象能源开发利用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其面之广,内容之丰富,手段之多样,独具中国特色。初步建成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电话、手机短信、网络、警报系统、海洋预警电台等多种传播手段的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气象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专业气象服务已覆盖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电力、环境、能源、旅游、体育等行业,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都较以往大大降低。1990年至2000年,气象灾害年平均死亡人数为4500人,本世纪以来年平均死亡人数约在2000人至3000之间,1990年至2000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 的百分比年平均为3.4%,2001年至2006年平均为1.4%。

二:我国现阶段公共气象服务的不足

由于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立的较晚,因此当前公共气象服务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抵御能力、减灾能力与国家防灾减灾的总体要求不适应;公共气象服务的定位不清晰、体制机制创新不够,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不适应;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滞后、科技支撑薄弱、机构不健全、人才匮乏,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建设气象现代化强国的要求不适应。面对气象服务的不足,应该加快改进和建设,争取把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完备欣赏一个台阶。

公共气象服务的不足具体有几下方面:

一)公共气象服务理念有待加强,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存在

公共气象服务理念的缺失和体制机制障碍的存在,直接导致政府在提供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方面,“越位”、“缺位”、“错位”的现象依然存在。

从服务理念方面看:一些公务人员的服务意识和能力还不能很好地适应服务型政府建设的要求,公共服务的理念还要进一步增强,素质能力建设和政风建设有待强化。如受传统观念的影响,一些公务人员存在重权力、轻责任,重管理、轻服务的现象;对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缺乏足够的了解;在履行公共服务职能时,缺乏开拓精神和创新性思维;

从体制方面看:政府在许多领域依然承担着决策者、生产者、监控者等多种角色,集裁判员与运动员于一身,制约了政府职能向公共服务转型的进程;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仍然比较薄弱,进一步重视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的职能和理念尚待强化;经济发展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成为制约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不可忽视的因素;中央和地方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责界定还不够明确,全民均等地享有公共服务的体制机制尚待进一步完善。

(二)公共气象服务供给主体过于单一,企业等社会经济组织参与责任意识不足,社会化程度不高

传统意义上,政府是公共气象服务的唯一提供者,私营部门、非盈利性组织基本没有条件和机会参与到社会公共服务当中去。同时,公共气象服务准入障碍性条件较多,非政府组织参与相当困难。

(三)公共气象服务机构设置不尽合理,职责需进一步理顺

1: 政府所属公共服务机构设置数量偏少。

2:公共气象服务机构类型分布不尽合理。社会公益类比重相对较低,生产经营类比重过高,与社会整体发展不够协调。

3:公共气象服务部门监管体系不健全。首先是监管规则不完善。规则体系缺乏统一性,不同位阶和部门的法律法规之间存在冲突,地方法规与国家法规之间存在矛盾;法规体系陈旧落后,不能适应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形势的要求。其次是监管规则的执行机制不健全。监管者与被监管者之间关系过于密切,政事不分,使得监管规则执行缺乏公平性和有效性。在政府对公共气象服务监督管理的过程中,政府部门仍然发挥着主导甚至唯一的作用,行业协会、消费者保护群体、媒体等的积极性未得到有效调动。

(四)公共气象服务资源分配不均衡,区域城乡差距较大

公共资源大部分集中在人口相对集中的中心城区,其中优质公共服务机构集中分布在主城区,资源分布不均衡,区域城乡差距较大。

三:对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的建设性提议

(一)根据各地差异建设重点服务任务:公共气象服务重点任务包括面向防灾减灾的气象服务,应对气候变化的气象服务,面向公众的气象服务,面向农业农村的气象服务,城市气象服务,海洋、水文、交通、能源、旅游、卫生等专业气象服务,重大活动和重大工程等专项气象服务,突发公共事件应急气象服务,以及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等。(二)应对气候变化的气象服务:做好国家级应对气候变化的气象服务。组织开展气候变化监测、检测与分析业务,尤其是加强全球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监测和诊断;开展气候变化情景模拟和预估,集成气候变化对敏感经济社会领域和区域影响评估成果,着力加强我国气候变化适应和减缓对策综合分析,深入分析气候变化对经济布局、农业生产、煤电油气运、生态环境、土地利用、能源政策调整、国际谈判的影响,为国家制定科学的战略对策提供决策依据,提高我国对气候变化的适应能力和气象灾害的防御能力。

做好省级应对气候变化的气象服务。建设省级气候变化数据集,包括现有台站气候观测资料的均一化处理和长序列气候资料的构建;组织开展气候变化事实的分析,加强气候变化对当地农业、水资源、能源、生态系统的影响评估,开展区域人口、经济、农业、水资源、交通、能源等气候承载力分析,提出调整经济生产布局和优化功能分区的适应与应对措施,提供具有地方特色的气候变化决策服务产品;为风能、太阳能等清洁能源开发利用提供优质气象服务;针对当地经济发展实际和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紧迫要求,研究制定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对经济发展不利影响的措施。

(三)面向公众的气象服务:提供与公众生活息息相关的气象服务。做好气象实况监测产品的服务,向公众提供温度、降水、风速、风向等气象实况监测产品,气象卫星、天气雷达、闪电定位等监测产品,台风、暴雨、雷电、冰雹、大风、大雪等灾害性天气的种类、出现地点、时间和强度的图示性描述产品。做好常规天气要素预报预测的服务,向公众提供暴雨、雷暴、冰雹、大风等灾害性天气及强对流天气0-2小时的临近预报和3-12小时的短时预报,12小时-7天的常规气象要素预报,未来10-30天延伸期环流形势特征及演变趋势预报、降水及温度趋势预报。做好灾害性天气和气象灾害预警服务,以图文并茂、通俗易懂的表现形式描述灾害性天气事件发生、发展及演变过程,提供暴雨洪涝、台风等灾害性天气预警信息。开发与公众工作、出行、健身、医疗和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公众气象服务产品,如人体舒适度指数、紫外线指数、风寒指数、花粉浓度、中暑指数,提供空气质量、污染物汇聚、扩散的预报预测及其对居民生活的影响等信息。

面向公众普及气象知识。发布公众关心的重大天气、气候、环境和空间气象事件信息及气象新闻,传播和普及天气、气候、气候变化科学知识。以新闻发布会、电视、网络等方式发布公众关心的重大气象灾害事件。加强对公众的气象知识培训,增强公众科学应用气象产品的意识和能力。

(四)面向农业农村的气象服务:强化农村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加强农村的山洪、滑

坡泥石流、雷电、大风等气象及其次生灾害防御工作。建立和完善农村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系统,建设多渠道气象服务信息传播平台,着力解决信息发布“最后一公里”问题。依托气象信息系统,发展“政府主办、部门承办、涉农部门协办”的农村经济信息网。推动乡镇农村信息服务站建设,发展农村气象信息员队伍。加强农村气象灾害普查,推进农村气象灾害防御规划的编制和实施。编制农村气象灾害应急预案,建立健全农村气象灾害应急管理工作体系。

加强农业防灾减灾体系建设。加强农业气象灾害监测、预报、预警和评估,重点加强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的定量分析评估技术研发,发展农业气象灾害信息系统,提高针对关键农事季节和具体农业生产活动的农业防灾减灾服务能力。围绕现代农业生产各个环节和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具体需求,开展关键农事活动气象预报和农业重大病虫害气象等级预报,提供农业病虫害气象服务,包括主要作物病虫害发生发展的气象等级、范围、时间、影响对象和防御措施等。探索和发展农业气象灾害风险评估业务,积极参与政策性农业保险、农业再保险和巨灾风险管理。

(五)加强城市气象服务:做好城市生命线运行保障的气象服务。主动加强与城市交通、给排水、电力、旅游、航空等运行部门的沟通与联系,及时、主动、准确地将城市最新天气实况、天气预报和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提供给城市运行部门,做好城市高影响天气的气象服务,为城市运行部门的调度、指挥、联动提供决策参考依据,确保城市运行安全有序。

做好城市规划和建设的气象评价。开展城市规划和建设、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气象环境评价工作与气象灾害风险评估,尤其是对沿江沿海等洪涝设防城市,科学确定不同城市的气象灾害防御设防标准,合理规划城市防台、防洪排水管网和大型工程建筑防风抗灾基础建设,修订完善现行规划、建筑设计、人居环境等涉及气象参数的标准。

做好城市居民生活环境的气象评价。分析与城市空气质量、紫外线辐射、花粉、人

体舒适度、气溶胶扩散等影响城市居民生活质量和健康有关的气象要素,开展城市居民

生活气象评价服务。分析与城市建筑关系密切的城市边界层风谱特性及其对城市高层建

筑风荷载的脉动影响,为城市高层建筑的设计提供服务;分析城市建筑群的排列方式、

密集度、高度等要素间的相关关系,为创造舒适的城市居民生活温度和风环境提供服务;

分析城市排放的温室气体对气候、环境的影响。

四:保障气象服务建设强有力的持续

(一)增强气象综合观测、预报预测业务对公共气象服务的基础作用

以公共气象服务发展需要为引领,加强气象预报预测业务建设,积极探索气象灾害预报业务,发展气象衍生灾害预报业务,建立满足公共气象服务需求的各类预报预测业务系统,努力提高预报预测准确率、精细化程度和预警时效,尤其要提高对灾害发生具体时段和强度的预报能力。加强气象综合观测业务建设,优化站网布局,充实观测项目,提高地面和高空台站自动化观测水平;加快推进新一代天气雷达加密布设,发展风廓线雷达、雷电监测、GPS/MET 水汽观测、专用飞机探测和气象卫星构建的遥感气象探测系统和空间天气探测系统。同时,主动与其他部门联合,建设交通、水文、地质、生态、输变电路等专业气象监测网。通过气象综合观测、预报预测业务能力的增强,为公共气象服务发展提供强有力信息和技术支持。

(二)提高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的科技支撑能力

鼓励并支持开展公共气象服务的学科体系研究,逐步建设比较清晰的公共气象服务学科体系结构,为公共气象服务的学科发展奠定基础。积极引导高等院校建设与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相适应的学科,逐步在高等院校增设与公共气象服务相关的课程。支持高等院校、职业院校、科研院所与有条件的单位建立实习实训基地,鼓励建立公共气象服务人才培养基地。加强中国气象学会气象服务分会建设,通过全行业力量推动公共气象服务学科建设。

积极推进在国家级科研单位建设公共气象服务的研究团队,鼓励省级科研单位立足本地的气象服务需求,明确定位,发展成为具有地方特色的专业化气象科研机构,推进公共气象服务研究机构的实体化建设。

(三)加大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的资金投入

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公共财政投入,建立和完善公共气象服务稳定财政投入机制,实现公共气象服务投入与整个气象事业投入增长相协调;积极争取国家和地方各类项目的立项支持,并在中国气象局及地方各级政府各类重大气象工程项目和业务系统建设项目中加大公共气象服务制作平台、预警信息发布平台、气象灾害防御管理、各类专业气象服务、重大活动气象保障服务等方面的经费支持,保障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建设持续稳定推进;积极通过科技部、自然科学基金委等经费渠道,加强公共气象服务理论的研究以及专业气象服务指标、服务制作分发技术、气象灾害风险评估技术和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方法的研发。

五:小结

本文列数了我国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现状及不足和建议,学生我查阅了大量资料,和参考一些老师们的学术专著和论文,自己通过总结写出,其中许多观点是老师的观点。写完后发现我国的公共气象却是还存在许多不足,正是由于这些不足,我们做学生的才要努力学习,为我国的气象服务做出贡献努力。

(六)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马鹤年《气象服务学基础》气象出版社

[2] 黄宗捷蔡久忠《关于气象服务产品社会属性的认识》成都信息工程学院学报

[3] 中国气象局 2011专题《气象现代化体系政策》

公共气象服务不足分析

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不足及分析 姓名:孙威虎学号:20091333014 班级:09市场营销 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气象服务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找出我国气象现今服务的优势和不足,具体分析公共气象服务的各个方面,对气象存在的不足进行分类,然后针对问题,提出建议对策,为使我国公共气象服务体系的完善提出建议,指导公共气象服务业务发展,进一步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不断开拓服务领域、丰富服务产品、完善服务体系,强化气象部门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充分发挥公共气象服务对现代气象业务和气象事业的引领作用,特制定本指导意见。 关键词:公共气象服务现状问题分析对策 一: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 1.1:公共气象服务的意义和作用:公众气象服务是气象服务系统及时地为社会各界各部门指挥生产、组织防灾减灾,以及在气候资源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科学决策提供气象信息。具体包括:日常天气预报、灾害性天气预报、警报和预警信号、沿海天气预报、森林火险等级预报、天气热点、天气周报、双休日天气预报、天气实况、百姓生活气象指数预报等。 1.2: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分析:中国气象局党组历来重视公共气象服务,制定了一系列促进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措施,取得了明显成效。气象灾害监测预报和预警水平取得长足进步,气象灾害防御能力不断增强。决策气象服务为各级政府防御和减轻气象及相关灾害、气候变化应对、重大工程建设、气象能源开发利用等提供了科学依据,其面之广,内容之丰富,手段之多样,独具中国特色。初步建成包括广播、电视、报纸、电话、手机短信、网络、警报系统、海洋预警电台等多种传播手段的气象服务信息发布平台,气象服务覆盖面不断扩大。专业气象服务已覆盖农业、林业、水利、交通、电力、环境、能源、旅游、体育等行业,服务领域不断拓宽。气象服务的社会经济效益显著,气象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都较以往大大降低。1990年至2000年,气象灾害年平均死亡人数为4500人,本世纪以来年平均死亡人数约在2000人至3000之间,1990年至2000年气象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占GDP 的百分比年平均为3.4%,2001年至2006年平均为1.4%。 二:我国现阶段公共气象服务的不足 由于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立的较晚,因此当前公共气象服务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特别是气象灾害监测预警能力、抵御能力、减灾能力与国家防灾减灾的总体要求不适应;公共气象服务的定位不清晰、体制机制创新不够,与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不适应;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滞后、科技支撑薄弱、机构不健全、人才匮乏,与发展现代气象业务、建设气象现代化强国的要求不适应。面对气象服务的不足,应该加快改进和建设,争取把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体系建设完备欣赏一个台阶。

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_提高基层公共服务能力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 夯实农村经济基础 **镇**村党支部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坚强支柱,推动农村生产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的物质基础,也是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凝聚力和战斗力的重要保障。近年来,由于村组干部思想不够解放、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单一和集体资产管理不规范等因素,导致村级集体经济无实力,发展生产无财力,干部说话无底气,严重影响了村级组织的向心力、凝聚力和号召力。针对这些问题,我村从以下三个方面狠下工夫,全力破解制约集体经济发展的现实问题,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保障。 一、架通“共识桥”,为发展集体经济“鼓劲” 发展壮大集体经济,思想认识是关键。只有深入解放思想,彻底扭转村组干部对发展集体经济的认识偏差,形成发展集体经济的共识,才能聚智聚力、全力推动集体经济发展。 (一)先进典型带动。为解决村组干部在发展集体经济中存在的“不愿搞”和“无力搞”倾向,我村组织村组干部到集体经济发展好、带动能力强的地方进行考

察,学习他们发展集体经济、增加集体收入的先进经验和做法;通过现场学习感受,村组干部认识到:“只有发展好集体经济,才有条件提高群众的生活水平,村党支部的领导核心和战斗堡垒作用才能有效发挥”,作为农村干部,不抓集体经济是失职,抓不好集体经济是不称职,以“村富民富、村民共富”的精神,全力抓好集体经济的发展。 (二)宣传引导促动。从抓宣传教育入手,把发挥和调动村组干部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放在首位。通过会议、广播、专栏等多种途径,宣传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重要意义,让村民认识到:“农村各项事业的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村庄环境整治、新农村建设都离不开村级集体经济的支撑”,使农民在心理上和行动上接受集体经济;鼓励群众在发展生产,增加收入的同时,自觉支持、参与和维护村集体经济的发展,形成个人致富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良性互动。 二、打好“优势牌”,为发展集体经济“谋路” 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必须坚持因地制宜,扬长避短,打优势牌,谋特色路,积极探索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多种形式,广辟集体经济增收的来源渠道,提高村级运转保障。 (一)壮大主导产业。坚持走“支部+合作社+企业+

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提升公共气象服务水平,增强气象防灾减灾能力 摘要:气象现代化是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既是实现气象现代化的一个重要内容,也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需求。本文就如何建立我国现代气象业务体系中的公共气象服务与气象防灾减灾略作探讨,以期推动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的快速、健康发展。 关键词:提升服务水平完善灾害防御体系 建设气象事业现代化是社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一五至十二五期间,中国气象事业要按照“一流装备、一流技术、一流人才、一流台站”的要求,建设具有世界先进水平的气象事业现代化体系,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实现从气象大国向气象强国的跨越,推动气象事业科学健康发展,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一流的气象服务和保障。 1.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目标 新一代气象服务体系的总体战略目标是:以气象基本业务系统为主要依托,以资料与信息共享为主要特征,实现服务手段现代化、服务产品专业化、服务队伍专职化、服务管理规范化。中国现代公共气象服务系统建设的主要目标就是提高气象信息覆盖面、提高气象服务满意度、提高气象服务效益。 公众气象服务是通过各种媒体为社会公众提供的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的对象是社会,是广大社会公众。公众气象服务是为提高防灾减灾能力,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人民谋福利的重要措施,是公益性气象服务的重要体现。公众气象服务一方面要从规范公众的防灾减灾行为着手,提高社会公众的防灾减灾意识,使全社会在气象灾害到来之际都能采取自觉、科学、规范的防灾避灾行动;另一方面,要从提高全民生活水平着手,制作更加贴切人民生活和实际的气象服务产品。建设现代气象业务体系,最根本的就是提升气象业务水平、科技实力和全面服务能力,巩固和加强气象工作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作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为人民福祉安康提供服务。 坚持“公共气象、安全气象、资源气象”的发展理念,以增强气象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服务能力为核心,以满足我国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为目标,完善公共气象服务业务系统、气象预测预报预警业务系统和综合气象观测业务系统;提供气象信息、防御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和开发利用气候资源;做好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气象服务。要把工作的重点放在扩大气象服务覆盖面、增加公共气象服务产品、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质量上。 2.公共气象服务发展面临的新要求 气象服务问题始终是气象工作的核心问题。公共气象服务是气象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整个气象服务的关键和核心之一。公共气象服务是政府公共服

2013年度气象服务典型案例

附件3: 案例编号: 案例类型: 2013年度气象服务典型案例 分析评价报告 案例名称:2013年6月7日暴雨天气过程服务分析评价报告所在部门: 负责人: 入库日期: 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制 二Ο一三年四月

索引 —2—

2013年6月7日安徽省暴雨天气过程 气象服务分析评价报告 姓名1 姓名2 姓名3(宋体、五号字、单倍行距、居中) (单位1;单位2;单位;城市邮编)(宋体、小五号字、单倍行距、居中) 摘要 2013年6月6日午后起,大别山区和沿江江南出现强降雨,强降雨中心位于安庆、池州、黄山等地,464个乡镇达100毫米以上,14个乡镇超过250毫米,安徽省气象局发布今年以来首个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受强降水影响,安庆、池州、黄山、宣城、铜陵5市21个县(市、区)不同程度受灾。此次暴雨过程,安徽省气象局预报准确,预警信息发布及时,暴雨天气过程前后,气象部门通过手机短信、电视节目、声讯电话、网站等渠道及时发布了各类预警预报信息,水利、电力等行业部门积极配合,引起社会的高度关注,为公众和水利、电力等行业部门提供了有效的准备时间,为减少灾害影响做出了较大的贡献。另外,此番强降水过程恰逢高考,省气象局采取多种服务手段,接受考生及家长的咨询,提供贴心服务为莘莘学子护航。 1. 概述 2. 灾情及影响 3. 致灾因子分析 4. 预报预警 4.1 预报预警准确性 4.2 预报预警及时性 4.3 预报预警发布传播 5. 气象服务特点分析 6. 社会反馈 6.1 决策服务效果 —3—

6.2 公众评价 6.3 媒体评价 7. 思考与启示 —4—

如何提高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

如何提高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能力 基层政府作为最基层的政权机构,积极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认真落实各项惠民政策,化解各类矛盾纠纷,带领群众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脱贫致富步伐,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当前,基本上履行以下五项职能:一是贯彻落实党的方针政策。贯彻执行党在农村的方针政策,落实上级党委、政府安排部署的各项工作任务,向上级反应基层的各种情况等;对上级部门派驻的机构,履行代管或协调、协助、服务等职能。二是维护辖区社会稳定。理顺群众情绪,调解矛盾纠纷,应对和处置群体性事件,负责辖区内的生产安全等。三是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指导农业结构调整,开展招商引资,实施项目建设,发展农村经济等。四是提供农村综合服务。为农业生产提供产前、产中、产后服务,提供公共产品、劳务输出等服务。五是抓好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履行农村基层党建职责,开展思想教育活动,加强村干部和农村党员队伍建设等。 制约基层政府公共服务作用发挥的主要因素是管理体制不顺、干部整体素质不高、财政困难、历史遗留等。另外,村级组织薄弱、矛盾纠纷较多、农村维稳工作难度加大、政府诚信缺失带来的干群关系紧张、站所职能发挥不明显等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能力的发挥。

当前,基层政府尤其是欠发达地区公共服务能力进一步提升,迫切需要取得三方面的支撑,即通过完善责权统一和转移支付等制度、加强乡镇政府自身建设等三方面有效联动。 完善权责一致体制。明确各级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责,界定、细化基层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责,明确基层政府的行政权限,做到权随责走,人随责配,并通过法律、法规的形式规范基层政府需承担的法律责任;规范基层的责任,对不应由基层承担的职责,不再列入基层目标责任考核,把基层政府不该管、管不了的事交给企业、社会组织和中介组织承担;加强上级委托授权的监督和管理,加快确认基层执法主体地位,提高执法效率与质量。 完善转移支付制度。加大转移支付力度,弥补欠发达地区的财政能力缺口。对欠发达地区,应更多地采用专项转移支付来实现基础性公共服务的完全覆盖,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避免将大部分一般性转移支付资金用于养机构、养人,而不是用于公共服务的投资,同时,减少专项转移支付基层配套资金的比例;通过发达地区与欠发达地区的项目合作,提高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进而提高其财政收入,使基层政府能够有更多的可支配财力,根据当地公众对公共服务的需求偏好进行公共服务的投资决策;增加财政转移支

气象传播研究现状调研报告完整版

编号:TQC/K833 气象传播研究现状调研报 告完整版 Daily description of the work content, achievements, and shortcomings, and finally put forward reasonable suggestions or new direction of efforts, so that the overall process does not deviate from the direction, continue to move towards the established goal. 【适用信息传递/研究经验/相互监督/自我提升等场景】 编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时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象传播研究现状调研报告完整版 下载说明:本报告资料适合用于日常描述工作内容,取得的成绩,以及不足,最后提出合理化的建议或者新的努力方向,使整体流程的进度信息实现快速共享,并使整体过程不偏离方向,继续朝既定的目标前行。可直接应用日常文档制作,也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对其进行修改。 气候的变化关系到国计民生,做好气 象信息的传播非常紧迫,我国气象事业自 建国后开始发展,已经有了长足的进步, 气象信息的传播也不断地走向正规,实践 需要理论的指导,我国对气象传播的研究 在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发轫,近几年发 展势头迅猛。在这种形势下,对当前气象 传播研究的现状做一分析已是非常必要。 研究现状分析 总结上世纪末期以来关于气象传播的 论文,大体可以分为这样三大类:一是对

公共气象服务导论

公共气象服务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公共气象服务工作关系到人们群众生活的细节部分,研究公共气象服务中用户的需求,发现公共气象服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可以取得更好的社会经济效益和经济效益。本文通过对公共气象服务中存在的几大问题的探讨,提出发展基本公共气象服务的建议和对策,以 促进公共气象服务水平的提高。 关键词:公共气象服务;问题;对策;创新 一、引言 又好又快地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是我国气象事业影响深远的战略决策。随着我国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发展,公共权益保障不断强化,公共服务需求不断增长,公共服务政策的透明度不断提高,亟需对现阶段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存在问题进行 充分的认识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以指导公共气象服务的科学发展。 气象事业作为基础性、科技型社会公益事业,只有始终坚持公共气象的发展方向不动摇,根据国家和社会对气象防灾减灾和应对气候变化的需求,强化公共气象服务,气象事 业才有生命力,才能实现又好又快地发展。长期以来,气象部门将公共气象放在首要位置,并在我国经济、社会、生态、防灾减灾、国家安全、可持续发展、人民生活等方而发挥了 重要作用。 二、公共气象服务中的主要问题 1.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供给不足,覆盖面存在明显空隙 基本公共气象服务尚不能满足气象防灾减灾广泛覆盖的需求。相关数据显示:我国目 前仍有0.36%的公众无法收到气象信息,这些人群大多分布在经济落后,社会事业发展严 重滞后的地区。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信息最难覆盖到群体是最需要气象灾害预警信息来防御 气象灾害的弱势群体。 基本公共气象服务的手段落后。突发性气象灾害发生后,气象部门虽然通过电视、广 播等方式做了广泛的宣传工作,但还有很多人不能及时了解或引起重视。 2.基本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与公共基础设施抵御气象风险的现实不相适应 普遍存在着基础设施抵御气象灾害风险方而的脆弱性问题。局地山洪灾害在当时的监 测站网密度下难以识别,若能加密测站网,在易发山洪的“上游”地区建设若干个自动观 测站,当上游降雨达到警惕的上限,尚未出现灾害时,把信息及时传递到即将受影响地区,灾害将会减轻。 3.没有处理好公益性气象服务与盈利性气象服务之间的关系 气象部门本质上是公益性服务部门,气象服务的出发点和归宿是为了提高气象服务质量。同时应该兼顾到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等多方面利益。就目前而言,公益性 气象服务不可避免的与盈利性气象服务发生冲突,公益属性增加,则气象部门收入不足, 若公益属性下降则偏离了工作性质,这种矛盾导致气象部门进入两难选择。气象部门应妥 善处理好两者之间的关系,一方面提高经费利用效率,避免浪费。另一方面提高日常工作 中的服务质量,使公益性发挥到更好。此外,值得注意的是,气象服务部门应防止个别人 员为盈利非法提供错误气象信息,影响气象部门信誉事件的发生。 4.防治灾害的能力较弱 由于我国的气象服务工作开始运行的时间较短,目前很多的技术条件和服务都还存在 很多的问题,使原本包含在公共气象服务中的灾害防御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没有得到有效

如何提高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质量为人民服务

如何提高基层政府公共服务质量为人民服务 突发公共事件基础知识(一) 一、什么是突发事件,分为几类?共有几个级别? 突发事件是指突然发生,造成或者可能造成重大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生态环境破坏和严重社会危害,危及公共安全的紧急事件,分为自然灾难、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和社会安全事件四大类。 按照社会危害程度、影响范围等因素,自然灾害、事故灾害、公共卫生事件分为特别重大、重大、较大和一般四级。 二、什么是应急管理?具体有哪些内容? 应急管理是指政府及其他公共机构在突发事件的事前预防、事发应对、事中处置和善后管理过程中,通过建立必要的应对机制,采取一系列必要措施,保障公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社会和谐健康发展的有关活动。 应急管理是对突发事件的全过程管理,根据突发事件的预防、预警、发生和善后四个发展阶段,应急管理可分为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四个过程。应急管理又是一个动态管理,包括预防、预警、响应和恢复四个阶段,均体现在管理突发事件的各个阶段。应急管理还是个完整的系统工程,可以概括为“一案三制”,即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应急机制、体制和法制。 三、应急管理工作的重要意义 加强应急管理,提高预防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是关系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和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大事,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

会的重要内容;是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重要体现;是全面履行政府职能,进一步提高行政能力的重要方面。通过加强应急管理,建立健全社会预警机制、突发事件应急机制和社会动员机制,可以最大程度地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及其造成的损害,保障公众的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四、《突发事件应对法》的重要意义 《突发事件应对法》由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自2007年11月1日起施行。《突发事件应对法》共7章70条,是一部规范突发事件应对活动的基本原则和预防与应急准备、监测与预警、应急处置与救援、事后恢复与重建等内容的重要法律,对于预防和减少突发事件的发生,控制、减轻和消除突发事件引起的严重社会危害,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环境安全和社会秩序,具有重要意义。 五、中央和有关领导关于应急管理工作的精神与指示 (一)中央十六届六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 完善应急管理体制机制,有效应对各种风险。建立健全分类管理、分级负责、条块结合、属地为主的应急管理体制,形成统一指挥、反应灵敏、协调有序、运转高效的应急管理机制,有效应对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提高危机管理和抗风险能力。按照预防与应急并重、常态与非常态结合的原则,建立统一高效的应

气象服务产业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分析(精)

目录 CONTENTS 第一篇:气象服务业需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 1 第二篇:前瞻浅析气象服务行业发展前景 --------------------------------------------------------------- 2 第三篇:2014年中国十大气象服务企业排名 ------------------------------------------------------------ 3 2014年中国十大气象服务企业排名 ------------------------------------------------------------------------ 3 1华风气象传媒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4 2北京维艾思气象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 4 3中国华云技术开发公司 -------------------------------------------------------------------------------------- 4 4富景天策(北京)气象科技有限公司 -------------------------------------------------------------------- 4 5深圳市气象有限服务公司 ----------------------------------------------------------------------------------- 4 6北京华新天力能源气象科技中心 -------------------------------------------------------------------------- 4 7石家庄广天气象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 4 8西安思拓新气象科技有限公司 ----------------------------------------------------------------------------- 4 9广东天文防雷工程有限公司 -------------------------------------------------------------------------------- 4 第四篇:中国气象服务产业发展模式与投资规划分析报告 ------------------------------------------ 4 本文所有数据出自于《2015-2020年中国气象服务行业发展趋势与投资机会分析报告》第一篇:气象服务业需改进服务质量提高服务水平 提高决策气象服务针对性、敏感性、综合性和时效性。建立与相关部门的多渠道沟通协作机制,制定和完善《年度决策气象服务方案》,明确年度决策气象服务重点,确立各时段固定上报的服务产品,提高决策气象服务针对性; 牢牢把握防御和减轻自然灾害、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开发和利用气象能源等事关人民群众福祉

公共气象服务效益系统

公共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系统 ( ) 典型单位名称 (根据单位名称和评估年份查询数据库,如有记录,则显示,否则录入) 所属行业 (所属行业共8个,下拉选:A-农、林、牧、渔业;B-采矿业;C-制造业;D-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E-建筑业F-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H-批发和零售业;S-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 评估日期 典型单位主要生产环节与流程

= 单位产值 (下拉选:气象服务减少的损失;气象服务节省的成本;对比分析法;专家评估法) “S (2)”行业典型单位“s(1)”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E= % (第二 行业气象服务效益评估) 行业名称 评估年份 (根据行业名称和评估年份查询数据库,如有记录,则显示,否则录入) ( 行业共8个,下拉选:A-农、林、牧、渔业;B-采矿业;C-制造业;D-电力、燃气及水的生产和供应业;E-建筑业F-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H-批发和零售业;S-公共管理与社会组织)

典型企业气象服务效益贡献率 行业当年GDP 评估日期 专家人数 专家姓名 专家单位 专业 (说明:1、档次1~10,k=1,2,3,4,5,6,7,8,9,10 2、各档次贡献率取中间值b(10),b(1)=0.5*2e/10,b(2)=1.5*2e/10,b(3)=2.5*2e/10,b(4)=3.5*2e/10,b(5)=4.5*2e/10 b(6)=5.5*2e/10,b(7)=6.5*2e/10,b(8)=7.5*2e/10,b(9)=8.5*2e/10,b(10)=9.5*2e/10 3、专家选择档次c(10)累加:赋初值c(1)=0, c(2)=0….c(10)=0;n 个专家共选了n 次,对专家选定的每个等次进行累加, 如勾选档次4,则c(4)=c(4)+1 等等。勾选了n 次后,c(1)…c(10)都变成新值。 ) N 个专家录入完毕?

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

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 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中国气象局领导分别率七个调研组奔赴基层开展广泛深入细致调研 来源:中国气象报社发布时间:2008年11月16日 编者按: 9月28日,中国气象局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启动以来,气象部门的学习实践活动正在扎实、创新、热烈地进行。按照中国气象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领导小组的部署,11月上旬,中国气象局领导班子成员分别带队,行程数万公里,分别赴四川、黑龙江、新疆、浙江、北京、上海、山东、安徽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和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国家气象中心、国家气候中心等业务单位进行调研。调研组来到地震灾区、艰苦台站、海岛、农村,围绕中国气象局提出的"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这一学习实践活动载体和"气象防灾减灾"、"应对气候变化"两个着力点和七个抓手进行了深入细致的调研。各调研组沉下心、蹲下身,坚持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实事求是地开展调研,从细节入手、从全局把握,围绕气象职工反映强烈的问题开展调研,确保摸清情况、找准问题。调研组形成多方面富有成效的调研成果,为解决突出问题,创新体制机制奠定坚实的基础。现摘编如下: 充分发挥公共气象服务对气象事业发展的引领作用 --赴四川省气象部门调研报告 根据中国气象局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调研工作安排,11月2日至4日,中国气象局党组书记、局长郑国光率领调研组,以"充分发挥公共气象服务对气象事业发展的引领作用"为主题,到四川省气象部门进行调研,与省、市、县气象部门管理干部、业务技术骨干、老专家等进行专题座谈,交流观点,分析问题,剖析案例,研讨思路,寻找办法。 11月3日上午,调研组首先听取了四川省气象局党组关于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

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调查表

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调查表 天气与我们日常的工作生活和社会经济发展联系紧密。为了更好地使公众及时获得更准确且符合工作与生活需要的气象信息,进一步改进气象服务工作,增进政府及社会各界对气象事业发展的支持,提高气象服务水平和效益,使气象事业更好地服务于经济社会发展和广大人民群众,需要准确把握受众对气象服务产品的应用和需求情况,以便定量评估气象服务的效益。为此,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气象服务效益评估方法与技术研究”课题组特编制本调查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气象服务效益调查。您的宝贵意见和看法,对我们客观评估气象服务效益、提出相关政策建议具有极其重要的贡献。谢您注意三个细节:(1)本次调查是无记名调查,因此填写调查表格时可以没有顾虑地按照自己的意愿填写;(学生问卷此处改为填写学号)(2)问卷填写时,除有特殊说明的以外,均为单选,请在相应备选项目前的框中打√。(3)问卷每项都需要填写,填写过程中如有疑问,请及时与联系人联系。 谢谢您的支持! 调查人基本信息表

一、基本信息 1.您的性别: □A男□B女 2.您的年龄: □A 13-17岁□B 18-23岁□C 24-29岁□D 30-39岁□E 40-49岁□F 50-59岁 3.您的最高学历: □A 初中及以下□B高中□C中专□D 大专□E本科□F 硕士研究生□G 博士研究生 4.您现在居住地: □A城市□B乡村 5.您在本地居住的时间: □A一年以内□B一年以上但三年以内□C三年以上 6.您的职业是: □A工人□B农民□事业单位行政人员□D学生□E教师□F干部□G 军警□H医务人员□I商业人员□J个体人员□K国家公务人员□L离退休人员□M 其他人员 7.您每天平均在室外的时间为: □A 1小时以内□B 1-2小时□C 2-3小时□D 3-4小时□E 4-5小时□F 5-6

气象局突出特色公共气象服务现状调研材料

气象局突出特色公共气象服务现状 调研材料 气象局突出特色公共气象服务现状调研材料 公共气象服务是指气象部门使用各种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生产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的过程。 一、前言 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是中国气象局党组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3号文件和国办49号文件精神,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气象事业发展改革的经验而提出的战略任务,是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和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迫切需要,是气象部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

共职能的有效途径,是增强气象服务在整个气象业务中主导地位、实现气象综合实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 大力发展公共气象服务,不仅是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广大气象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也是我们气象部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我们作为发展公共气象服务的促进者和实践者,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的目标,切实转变作风,不断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二、调研方法 1、时间:4月21日—5月5日 2、地点:市气象台、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怀宁县气象局、岳西县气象局 3、调查对象:在职职工及外聘人员 4、调研方法:座谈会与发放调查问卷 5、分析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

三、结论与建议 结论 通过调研发现我市气象事业发展面临着不少突出的问题。一是气象业务水平和服务能力与防灾减灾的需求不相适应,灾害性预报的准确率不高,特殊天气预报能力很弱,气象服务产品单一,专业服务产品精细化严重不足,服务缺乏针对性;二是气象现代化体系中业务、创新、人才三者不平衡,科研与业务服务不结合、人才结构与工作实际不适应,各个方面优秀人才缺乏,自主创新能力弱,气象科研实际应用不够;三是受区域经济、业务量、人员现状和历史原因影响,职工待遇与工作不一致,重点项目在争取地方支持力度不够,地方政府投入严重不足,一些县局多年地方支持没有变化,县局气象事业发展不平衡。 建议 继续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以服务需求为牵引,大力推进三个体系建设,加快气象现代化建设,增强公共服

气象服务发展现状

气象服务发展现状 近年来,泉州市气象局始终坚持公共气象服务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安全福祉服务的宗旨,从决策气象服务、公众气象服务、专业专项气象服务、气象科技服务方面积极进行探索和实践。气象科技服务工作是气象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气象部门开展公共气象服务、充分发挥气象服务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全面、协调气象事业可持续发展的可靠保障。预报预测业务和综合观测业务所关注的是人们生存的大气空间,是自然科学领域的问题,而气象服务的对象是各种不同类型的用户。从业务技术角度来看,气象服务属于自然科学领域范畴。本文从分析气象服务的社会环境条件影响的角度,介绍泉州公共气象服务发展的存在的问题及应对对策。 标签:公共气象服务发展问题 1气象科技服务发展现状 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经过不断的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建立发展了主导性项目,逐渐形成了以气象信息服务为主,多种服务并存的新格局。 目前的气象科技服务不断开拓服务领域,以气象信息为主服务项目得到较快发展。利用气象科技服务这一孵化器,逐步把专业气象服务、电视天气预报、12121气象信息电话、气象短信、气象微博微信、防雷检测与工程等项目,培育成气象科技服务的支柱项目,取得了市场优势和发展的主动权,为气象科技服务稳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气象科技服务的不断发展,一方面有力地支持了气象基础业务,稳定了职工队伍,促进了气象事业的发展;另一方面也使自身不断发展壮大,成为气象事业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 2气象科技服务发展中存在问题 2.1投入不足对气象科技服务能力提高的制约性 长期以来,虽然气象科技服务的快速发展为气象事业的全面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经济基础,但由于规划理念上的缺乏,思想解放、观念转变的程度跟不上快速发展的新形势,不符合中国气象事业发展战略和气象业务技术体制改革的要求,对发展气象科技服务工作的认识仍然仅仅停留在弥补事业经费不足上,缺乏长期发展的意识和思维。 对资金的投入不足是发展气象科技服务最大的障碍,资金的欠缺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基础设施的不完善。投入不足的主要表现为,气象部门没有专门的资金用于科技服务发展,再加上没有国家财政上的扶持,致使其在发展中只能依靠自己的实际积累来解决实际情况。

三种公众气象服务经济效益评估常用方法的比较

三种公众气象服务经济效益评估常用方法的比较 文章利用2010年中国气象局委托国家统计局开展的全国公众气象服务评价调查统计数据,根据经济学中费用-效益分析的有关理论,采用“支付意愿法”、“节省费用法”和“影子价格法”,定量评价分析了2011年全国公众气象服务经济效益。通过分析比较,文章认为“支付意愿法”的估算值则可以相对“真实”的代表全国公众气象服务经济效益,即2170.4亿元,约占2010年全国GDP的0.55%。 标签:经济效益评价;支付意愿;节省费用;影子价格 1 概述 20世纪90年代,气象服务效益评价的术界研究开始兴起,1990年、1994年和2007年WMO分别召开了3次研讨会[1,2],探讨天气、气候和水服务的社会和经济效益。各国专家和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气象服务效益进行分析和评估,但迄今为止仍未形成一种公认的评价方法和评价模式[3]。 1985年,中国气象局第一次以社会调查问卷的形式进行了公众气象服务效益评估的探索。随后又于1994年、2006年和2008年,利用“支付意愿法”、“影子价格法”和“节省费用法”对公众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估[4]。 为科学定量地对气象服务效益进行客观评价,2010年中国气象局公共气象服务中心委托国家统计局开展了全国公众气象服务评价调查,调查内容中涉及到全国31个省(区、市)公众气象服务的经济效益。文章将利用该调查数据,应用“支付意愿法”、“影子价格法”和“节省费用法”,对全国公众气象服务的经济效益进行定量评价。 2 评价方法 2.1 支付意愿法 3 数据来源 此次调查范围覆盖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全国有效调查样本为23100个。其中,西藏的有效调查样本为600个,其他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有效调查样本为750个。 4 评价模型参数的修正 4.1 支付意愿法(节省费用法)中Pi取值的改进 Pi为模型的矫正系数,区别与以往采用第i类公众可以接收到气象服务的比例,如电视覆盖率、广播电视覆盖率作为矫正系数;文章将矫正系数定义为第

突出特色公共气象服务状况调研报告

突出特色公共气象服务状况调研报告 合理调配公司后勤资源,着力改善职工厂区生活条件,抓好餐饮、班车、信息、福利 四大项,提供有力的后勤保障,反应迅速、真抓实干,让领导放心、让职工舒心。 中国每年无论中考还是高考,教育局或是高校都会公布年度体艺特长生招生计划和方案,要招多少,怎么招,考什么内容,怎么考,等等,每年都会累坏一批特长生和他们的 家长。 三字经中有这样一句话:“为人子,方少时,亲师友,习礼仪。”意思是说:做子女的,年少时就应当学会尊敬师长,亲爱同学,学习人与人之间交往的礼节。 (四)加强行业管理,服务水平有所提高。一是采取特许经营制度,与企业签定合同, 明确企业责任、权利与义务,明确政府监管责任,防止无序竞争,维护广大市民的利益。 二是督促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健全完善安全管理、学习培训等相关制度,搞好从业人 员培训,建立车辆管理档案、台账,采用gps对车辆和驾驶员实行动态管理。截至目前, 未发生出租汽车、公交车盗抢等治安刑事案件,连续七年未发生死亡交通事故。公交车、 出租车文明服务、诚信经营已逐步成为企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业人员素质逐步提升,服务水平有所提高。 要建立后备干部培养机制。各级领导班子要把培养、建设后备干部队伍放在重要议事 日程,依照素质良好、数目充足、结构公道的要求,建立、充实后备干部队伍。加强后备 干部的培养与锻炼,完善后备干部管理工作,同一调配和使用后备干部,优化后备干部资 源配置。 公共气象服务是指气象部门使用各种公共资源或公共权力,向政府决策部门、社会公众、生产部门提供气象信息和技术的过程。 一、前言 发展公共气象服务,是中国气象局党组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 院3号文件和国办49号文件精神,总结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特色气象事业发展改革的经 验而提出的战略任务,是防御和减轻气象灾害、应对气候变化和建设更高水平小康社会的 迫切需要,是气象部门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职能的有效途径,是增强气象服务在整个气象 业务中主导地位、实现气象综合实力整体跃升的必由之路。 大力发展公共气象服务,不仅是党和政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对广大气象工作者的殷切期望,也是我们气象部门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我们作为发展公共气象服务的促 进者和实践者,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和“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能力,保障经济社会发 展和人民安全福祉”的目标,切实转变作风,不断提高公共气象服务的能力和水平。 二、调研方法 1、时间:4月21日—5月5日 2、地点:市气象台、市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怀宁县气象局、岳西县气象局

论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a6601468.html, 论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现状、问题及对策 作者:陈佩雯毛科孙川 来源:《环球人文地理·评论版》2015年第04期 摘要:公共气象服务指的是通过各种手段对开发利用气候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进行科学的研究和决策,在向社会各界来提供相关的信息。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市场的发展,公共权益保障也不断的强化,当下需要对公共气象的服务现状来进行仔细的分析和研究,保障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的发展。本文主要对我国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和当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试图找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此来指导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的平稳发展。 关键词:公共气象;服务;现状;对策 前言: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快速发展,气象事业也逐渐的实现快速、深远的发展,要想进一步发展长期战略目标,一定要重视科学技术的融入。公共气象服务中包含了很多方面,包括:广播、电视和网络等,要想真正的实现发展,还需要将这当中所存在的问题进行逐一分析并解决。下面将对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的现状进行分析。 一、公共气象服务现状及问题 目前,我国已经建立起了相对完善的天气预报和其他的预警服务系统,基本上可以满足公众对气象服务的要求。电视是公众获得气象服务信息的主要渠道,但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手机、网络等也成为了公众获取信息的重要方式。虽然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已经发展到了一定的程度,但这当中仍然存在一些问题,只有将问题解决才能更好的促进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发展。 (一)气象服务的供给不足 目前来看,我国的基本公共气象服务仍然不能满足气象防灾的要求,相关资料显示,在我国目前仍有一部分的公众是无法获得气象信息的,他们所在的地区偏远,经济落后,而这些没有覆盖公共气象服务的地区,恰恰是最容易出现问题的地方。此外,我国的基本公共气象服务的手段也不够先进。像一些自然气象灾害出现后,虽然气象部门采用了电视、广播等形式进行了宣传,但起到的效果不佳,一部分人仍然无法认识到当中的重要性[1]。 (二)气象预报、预警存在的问题 公共气象预警不能广泛的传播及送达服务对象。在气象灾害发生后,相关气象部门虽然做了相应的灾害描述,但公众仍然没有对预警给出一定的关注。 (三)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无法达到基本服务的要求

公共气象服务论文

学业论文 题目浅析国外气象服务商业化趋势对我国的启示 学生姓名周娘娘(记得在最后致谢部分加上你们老师的名字) 学号 院系 专业 指导教师 二O一三年六月十号

目录 一、摘要 (2) 二、关键词 (2) 三、气象服务商业化的作用和意义 (2) 1.1将气象服务产品以商品形式推向市场 (2) 1.2气象为相关行业服务产生效益的科学依据 (2) 四、我国气象服务的发展历程 (3) 2.1我国气象服务起步较晚 (3) 2.2我国气象服务发展缓慢 (3) 五、世界气象服务的商业化趋势 (3) 3.1气象服务类型整体介绍 (3) 3.1典型国家的商业性气象服务 (4) 六、我国气象服务商业化发展的启示 (5) 七、总结 (5) 八、参考文献 (6)

浅析国外气象服务商业化趋势对我国的启示 周亚磊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传媒与艺术学院,南京210044 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气象服务迅猛发展。公共气象服务以技术发展为基础,以需求拓展为动力,与社会经济共同成长。近20年来,随着世界经济、社会以及气象科学技术的发展,气象服务的商品性逐渐显现,气象服务产业发展迅速,呈现出从无偿免费的公益性服务逐步向有偿收费的商业性服务发展的趋势,公共气象服务商业化趋势显著。同时,国内外气象服务的发展程度还是有较多不同,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外气象服务商业化程度的不同来从中探讨我国气象服务发展的缺点,同时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气象服务;商业化;启示 “气象服务”一般是指从事气象业务工作的组织和个人向社会或某个组织、个人提供天气预报警报、气候应用分析、农业气象、人工影响局部天气、气象资料等多种服务活动的总体。从经济学的角度看,气象服务是气象部门的劳动者向社会所提供的服务性劳动。这种服务性劳动的产出物,主要是气象科技信息。国外的商业气象信息服务起步于20世纪初,到了20世纪80年代后,商业性气象服务呈现出迅速发展趋势。与国外气象服务发展相比,我国气象服务起步较晚,20 世纪80 年代才逐渐发展起来,而此时,国外商业性气象服务已呈现出迅速发展趋势。本文通过比较国内外气象服务商业化程度的不同来从中探讨我国气象服务发展的缺点,同时提出建议。 一、气象服务商业化的作用和意义 由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与天气、气候变化密切相关,经济社会发展对气象服务的紧迫需求与日俱增,更好地发挥气象对经济社会发展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对于保持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气象服务领域已经渗透到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气象经济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整个社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 1.1将气象服务产品以商品形式推向市场 气象服务商业化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会发挥十分重要的作用,是气象事业发展的必由之路。根据我国气象事业结构调整战略性目标模式,我国气象事业结构由气象行政管理、基本气象业务系统、气

我国农村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分析

我国农村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分析 一、农村公共气象服务 气象部门以公共权力为基础,利用相应的资源对公众以及相关部门提供气象信息,这一提供气象信息的过程就代表公共气象服务。它有利于我国与气象相关的部门做出科学的决策,也有利于农民群众提前接收到气象灾害预警报告,良好应对气象灾害。天气预报、农业气象预报、气象灾害预警、海洋天气预报以及地质防灾预警等是农村公共气象服务的主要内容,这些内容为农民群众的生产、生活作出了科学的指引。农村公共气象服务得以发挥的方式是通过媒体进行气象信息的传播,报纸、电视、网络、广播等工具是气象信息传播的主要途径,农村公共气象服务通过及时的气象信息传达实现其服务价值。 二、我国农村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的现状 在我国社会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政府致力于公共气象服务建设,并取得了颇为显著的成效,我国的中央气象台成立于上个世纪二十年代,正式的天气预报是从三十年代开始,在这十年期间,就有近200个气象监测站得以建成;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能力更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公共气象服务还不能对全国进行全方位的覆盖,特别是发展较为落后的农村地区,气象信息无法及时传达,这极为不利于当地防灾减灾工作的开展。同时,虽然我国的公共气象服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在信息化手段建设上仍与国际水平存在一定的差距,在气象灾害预警能力上仍有待进一步提高。尤其对于广大农村地区来说,农民群众对气象灾害的相关知识的认识不足,缺乏自我防御意识,这极大的制约了农村公共气象服务效力的发挥。 三、公共气象服务能力建设 (一)风险防范能力建设 开展气象知识宣传工作,强化农民群众的气象灾害风险意识;完善相关风险普查制度,根据各个地区不同的气象与地质环境,建立健全城镇、乡村的气象灾害风险图,提示农民群众注意气象灾害,加强风险防范;气象部门应该对公共基础的设计与施工环节给予气象预防指导;对现有老化的基础设施则应该及时进行改造优化,从而提高农村地区的公共基础设施的抗灾害能力。调动并发挥社会机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