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学习体会-17届三中全会

学习体会-17届三中全会

学习体会-17届三中全会
学习体会-17届三中全会

学习体会

昨日,在南校区大礼堂参加了2011年预备党员培训班,学习贯彻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推动我校文化强校战略。主讲人是高文兵书记,颇有体会,现向党组织汇报下我的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于10月15日至18日在北京举行。此次会议主要是全面分析形势和任务,总结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丰富实践和宝贵经验,研究部署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进一步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对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全会作出决定如下:一、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三、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四、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五、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六、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七、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八、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九、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

下面我就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谈谈我的想法。坚

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到2020年,文化改革发展奋斗目标是: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深入推进,良好思想道德风尚进一步

弘扬,公民素质明显提高;

近期社会上也发生了诸多大事,例如甘肃校车事件,校长撑腰体等,都说明了社会价值观亟待提高,公民素质及道德水平需要加强。当然前者也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我们国家对教育的投入仍然有待加强

以及校车司机的黑心,为了贪图方便而酿成了这样的惨剧;而后者,面对摔倒在地的老人,我们由该不该扶而导致撑腰体的出现,本来理所应当的事情还需要特别强调,不由感叹社会的道德建设仍存在不足。对此,我觉得接下来的重心就应该转移到文化建设方面,具体针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的可吸收的传统美德,纠正社会上存在的“撞伤不如撞死”等错误的认识。加强文化建设迫在眉睫,只有文化建设也跟上了经济建设的脚步,才算是真正的小康社会。

2.适应人民需要的文化产品更加丰富,精品力作不断涌现。

如今,浮夸的文化产品已然在社会文化产品中站稳了脚步。前不久看央视还评选了10大垃圾歌曲,其中包括不知所谓的歌词,各种各样的歌手卖萌等,而相反每首歌竟然都有着不错的销量,这很容易误导大家,认为这些歌曲文化才是社会的主流文化,恶俗反而能引起社会大众的共鸣。针对这些现象,我认为应该急迫打造一些精品文化,去引导社会广大群众,例如最近翻拍的四大名著,获得一致的好评。

创作生产更多无愧于历史、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这才是文化大繁荣的标志,根本满足了人民的文化产品需求。

3.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立,

努力实现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

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对我们高校来说,我觉得首先要免费开放图书馆等资源,让这些文化资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其次,可以选择性地将教学资源对外界开放;再者,多深入开展一些文化普及讲座,学校出资组建队伍,招募一些志愿学生或者老师等方法。通过以上措施,至少在中南大学附近做到文化事业全面繁荣,若切实可行,则向外扩张范围。

4.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整体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显著

增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全面形成

所谓支柱性产业,指在国民经济中生产发展速度较快,对整个经济起引导和推动作用的先导性产业,简单点就是说文化产业的经济生产值在国民经济生产总值中占5%以上。要想达到这一目标,我认为:首先,必须首先将发展重心由经济建设转移到文化建设来;其次,大力发展自身的特色文化产业;再者,鼓励并促进在全社会形成一种文化上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格局。

5.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发展壮大,文化繁荣发展的人才保障更加有

力。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队伍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如

何加快培养造就德才兼备、规模宏大的文化人才队伍,要做到以上要求,我认为:首先,实施人才强国战略,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思想;其次,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再者,既要早就高素质的领军人物,又要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然后,培养人才的过程要加强道德建设和作风建设。

通过学习十七届六中全会的精神,思考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强国的过程中,作为一个预备党员,我认为我在学习技术的同时,不能放下自身的文化修养,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道德文化水平,不断领会党的精神,跟着与时俱进的党组织,向着党所指出的方向前进,争取早日改正自身所存在的错误,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汇报人: 2011年12月5日

历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

党的历届三中全会回顾(十一届到十七届■十七届三中全会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心政治局向中心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题目。时间: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召开。会议重点:审议《中共中心关于推动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题目的决定》,作为推动农村改革发展的指导性文件,它主要包括三个议题:土地管理制度、农村金融体系和城乡一体化建设。■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心议题:讨论研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题目和修改宪法部份内容的建议时间: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会议重点: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题目的决定;中共中心政治局向中心委员会报告工作,讨论研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题目和修改宪法部份内容的建议,实施东北地区等老产业基地振兴战略等题目。■十五届三中全会中心议题: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新农村时间:1998年10月12~14日会议重点:1.中共中心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题目的决定2.农村改革二十年的基本经验3.坚持十条方针实现我国农业和农村跨世纪发展目标 4.长时间稳定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5.深化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全会提出了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确定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的方针。全会夸大,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必须长时间坚持。■十四届三中全会中心议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时间:1993年11月11~14日会议重点:1、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题目的决定;2、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要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应市场经济要求,产权清楚、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

教师学习三中全会心得体会

教师学习三中全会心得体会 导读:本文教师学习三中全会心得体会,仅供参考,如果能帮助到您,欢迎点评和分享。 教师学习三中全会心得体会 11月8日是全中国人民的重大日子,党的十八大于上午9点整正式开幕,我怀着十分激动的心情,观看了十八大视频转播。 自己作为一名教育教学工作者,由衷感到对十八大不应只是一次新热点新闻的浏览者,更应该是见证者、参与者、行动者。而这关键在于自己是否真正用一颗充满激情的心去感知这一次令所有人欢欣鼓舞的大会?是否用热情去感知、贴近、理解、甚至融入大会精神。 其实,“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并不是在首次在十八大提出,也不是一个新鲜的教育主张,作为教育工作者,最近几年一直能在大小报告、会议上听到,现在重又在十八大提出,无疑再一次论证了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一直是中国共产党不懈追求的目标,是教育工作者的和谐教育愿景,这一目标随着十八大的召开帮助每个教育工作者越来越肯定、清晰和明确。 “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反复掂量这句话的分量,直感思绪五味杂陈。随着课改下的教育要求越来越高,优质教育质量挑战着每一位老师的专业化水平,更让教师承担着来自社会、学校、家长、孩子等多方面的压力,教师的职业追求越来越明确、工作越来越具有挑战性,但类似来自网络的“虐童事件”等一些极少数败坏教师形象、违背教

师职业操守的恶劣事件,将大部分教师做的大量的呕心沥血的工作挥之一炬,虽然我们所有教师都感到教师队伍中出现这些这样的人和事都是极大违背师德、违背道德,需要驱逐出教师队伍的,但这类极少数事件的发生却依然极大挑战社会的神经,挑战着“让人民满意教育”这一说。 所以我感到“办人民满意的教育”,可能说不到那么高深的层面,从字面意思理解就是“如何让人民满意?”,而如何让人民满意这点上来说,我觉得最基本的需要教师注意三个方面的意识。 首先,我觉得教师要充分认清自己这份职业的特殊性,尤其是党员教师更应该认识到教师工作所蕴含的社会责任。教育部袁贵仁提到:教师要把立德做人作为最根本的任务。我感到教师工作是良心活,如果真正做到认真尽责是需要付出大量精力和自我时间的。我记得,从师范开始就被教育“教师的工作是清苦的。”现在看来,社会复杂性以及以变化莫测的吸引力足以还要教师自我告诫“要耐得住寂寞”,应该潜心修为党性和师德。吃得起苦,受得了怨,积极在实践中开创研究教育的新局面,不断促使自我教育专业水平的提高,对得起受教育的孩子。 其次,我认为“办人民满意的教育”,还要加强对社会、家长等的教育服务。我们在学校里潜心研究教育,但可能运用教育在服务社会、服务家长方面,我们不如思考教学法那样来得钻研,如何拓展服务项目,创新性的对社会、家长等进行教育服务使我们在十八大以后需要不断思考和践行的。

《申论》考前押题试卷一(十七届三中全会)

《申论》考前押题试卷一(十七届三中全会) 一、注意事项‘ 1.申论考试是对考生阅读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和解决问题能力、文字表达能力的测试。’‘ 2.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 3.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然后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 二、给定资料’ 1.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08年10月9日至l 2日在北京举行。 出席这次全会的有,中央委员202人,候补中央委员l 66人。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委员和有关方面负责同志列席了会议。党的十七大代表中从事农业农村工作的部分基层同志和研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部分专家学者也列席了会议。 全会由中央政治局主持。中央委员会总书记胡锦涛作了重要讲话。 全会听取和讨论了胡锦涛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回良玉就《决定(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 全会充分肯定党的十七届一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一致认为,中央政治局全面贯彻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一中、二中全会精神,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继续解放思想,坚持改革开放,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团结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紧紧抓住发展机遇,积极应对来自国际国内形势复杂变化和自然界的严峻挑战,奋勇夺取抗击南方部分地区严重低温雨雪冰冻灾害和四川汶川特大地震抗震救灾斗争重大胜利,成功举办北京奥运会、残奥会,圆满完成神舟七号载人航天飞行任务,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各项工作取得新进展,.社会安定团结大局得到巩固和发展。‘, 全会全面分析了形势和任务特别是经济形势,强调我国总体形势是好的,经济保持较快增长,金融业稳健运行,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没有改变。当前,国际金融市场 动荡加剧,全球经济增长明显放缓,国际经济环境中不确定不稳定因素明显增多,国内经济运行中也存在一些突出矛盾和问题.'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积极应对挑战。最重要的是要把我国自己的事情办好。要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抓好发展这个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更加自觉、更加坚定地推动科学发展,坚定信心、冷静观察,多管齐下、有。效应对,采取灵活审慎的宏观经济政策,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特别是消费需求,保持经济稳定、金融稳定、资本市场稳定,保持社会大局稳定,做好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继续推动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全会研究了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若干重大问题,认为在改革开放30周年之际,系统回顾总结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光辉历程和宝贵经验,进一步统一全党全社会认识,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大力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对于全面贯彻党的十七

历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及会议主要议程和意义

历届三中全会召开时间及会议主要议程和意义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12月18日-22日 关键词:实现伟大历史转折 全会否定了“两个凡是”,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作出了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这也是一次历史意义深远的转折,它是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开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道路从此正式开始。 十二届三中全会 1984年10月20日 关键词:实行有计划的商品经济 全会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之际召开的,讨论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方针政策,是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全会对促进中国的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具有历史转折性意义。 十三届三中全会 1988年9月26日-30日 关键词:为深化改革扫清道路 全会批准了中央政治局向这次全会提出的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政策和措施,原则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建议国务院在今后五年或较长一些时间内,根据严格控制物价上涨的要求,并考虑各方面的实际可能,逐步地稳妥地组织实施。 全会还原则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 全会确定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要求把明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上来。 十四届三中全会 1993年11月11日-14日 关键词:勾画市场经济基本框架 全会审议并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全会认为,《决定》把党的十四大确定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和基本原则加以系统化、具体化,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是20世纪90年代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 全会是在中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召开的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重要会议。 十五届三中全会 1998年10月12日-14日 关键词: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 会议集中研究农业和农村问题,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并提出了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确定了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坚持的方针。 全会高度评价农村改革二十年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创造的丰富经验。一致认为,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废除人民公社,突破计划经济模式,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极大地调动了亿万农民的积极性,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带来了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历史性巨大变化。 十六届三中全会 2003年10月11日-14日 关键词:经济体制改革踏上新征程

十三届三中全会

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 时间:1988年9月26日-10日 主要议题:全会同意中央政治局对我国当前政治经济形势的分析,批准中央政治局向这次全会提出的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政策和措施。 全会听取并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总书记赵紫阳代表中央政治局作的报告。全会同意中央政治局对我国当前政治经济形势的分析,批准中央政治局向这次全会提出的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政策和措施。 全会原则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建议国务院在今后五年或较长一些时间内,根椐严格控制物价上涨的要求,并考虑各方面的实际可能,逐步地稳妥地组织实施。全会还原则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 全会听取并审议通过了赵紫阳代表中央政治局作的工作报告。全会同意中央政治局对我国当前经济形势的分析,批准中央政治局向这次全会提出的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政策和措施。全会还原则通过了《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和《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企业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对《初步方案》,全会建议国务院在今后5年或较长一些时间内,根据严格控制物价上涨的要求,并考虑各方面的实际可能逐步地、稳定地组织实施。 全会确定,把明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上来。当前我国总的经济形势是好的,但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不少,突出的是物价上涨幅度过大。为了创造理顺价格的条件,为了经济建设持续、稳步、协调地发展,必须在坚持改革、开放总方向的前提下,认真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治理经济环境,主要是压缩社会总需求,抑制通货膨胀。整顿经济秩序,就是要整顿目前经济生活中特别是流通领域中出现的各种混乱现象。在这两方面都要采取坚决有力的措施。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必须同加强和改善新旧体制转换时期的宏观调控结合起来,必须同努力增加农副产品、适销的轻纺产品以及能源原材料等方面的有效供给结合起来。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是长期要注意的大问题,最要紧的是明后两年一定要抓出成效。明年价格改革的步子较小,务必确保明年的物价上涨幅度明显低于今年,明年一切工作都要服从这一点。 全会指出,必须有领导有秩序地推进相互配套的全面改革。不理顺价格就谈不上真正确立新经济体制的基础,但深化改革又不仅仅是一个价格改革问题,而是多方面的综合改革。在多方面的综合改革中,应当特别注重深化企业改革,尤其是大中型国营企业的改革。明年企业改革必须抓紧。一要进一步推动政企分开,使有条件的企业真正开放经营;二要认真完善承包制,进行以公有制为主体的股份制试点和发展企业集团试点。通过建立在国家宏观控制下的企业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约束的机制,提高经济效益,那些对治理通货膨胀有重大作用的改革要抓紧推进。 全会指出,为了保证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和深化改革任务的顺利完成,必须加强党的领导,充分发挥我们党的政治优势。要特别强调党的领导核心作用和党的纪律,特别强调局部利益服从全局利益。同时,通过治理环境、整顿秩序和深化改革的实践来加强党的建设,提高党组织的战斗力,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要以治理环境、整顿秩序和深化改革为中心内容,进行一次广泛、深入的形势教育,并以此作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的新起点。要充分发挥民主监督的作用,并运用法律的、制度的、纪律的、教育的手段,综合治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

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下称《决定》)对各界关注的最热点问题——土地改革——作出了具体的表达,给出了明确的方向。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研究员刘守英看来,三中全会文件既提出了实现城乡一体化的目标和方略,更突出了通过改革消除城乡二元结构的主题,其中土地制度改革的内容是文件的亮点和突破点。 刘守英长期研究中国土地制度和政策,他认为,十七届三中全会并不是首次为土地承包权流转“开闸”,而是已有政策的完善。 充分保护农民土地权益 《21世纪》:《决定》全文已对外发布了。作为长期研究土地问题的专家,你怎么理解三中全会提出的土地制度改革思路? 刘守英:强调对农民土地权益的充分而全面的保护,是落脚点,也是改革的主线。 文件在改革基本原则的第二条就提出了“必须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文件继续强调了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稳定。这是深化土地制度改革的前提和基础。也就是说,下一步土地制度改革首先是巩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制度成果,不是另搞一套。因此,我不同意当下媒体和某些观点提出的“转折性变革”,甚至“第三次土地改革”等说法。十一届三中全会可以用“转折性”变化,因为那一次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根本改革了传统集体所有制,实现了家庭土地承包经营。实践证明,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农民欢迎的制度,只需要稳定、完善和深化。 在稳定和完善农民土地承包权方面的表述也值得关注。 一是“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何谓“更加充分”,就是要“完善土地承包经营权权能,依法保障农民对承包土地的占有、使用和收益等权利”。 二是“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将“长期”改为“长久”,一字之差,意义深远。两者的根本区别是,前者是有期限的,承包期再长也是有年期的,后者是无期限的,意味着我们在政策上以后就不要老再琢磨延长多少年合适了,农民也不用担心承包期到期的问题了。这是革命性的一步,更有利于稳定农民对土地的预期。 《决定》是已有政策的完善

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知识问答

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知识问答党支部名称:复肥包装党支部姓名: 一、填空题: 1、十六大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是深化改革的和。 2、《决定》明确提出:要适应经济市场化不断发展的趋势,进一步增强公有制经济的活力,大力发展国有、集体和非公有资本等参股的混合所有制经济,实现投资主体多元化,使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3、推动改革的原动力是。 4、集体企业和国有企业一样,其改革的基本方向是建立 的现代企业制度。 二、名词解释: 1、现代产权制度 2、混合所有制经济 三、简答题: 1、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深化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2、建立现代产权制度要推进哪些方面的改革? 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知识问答答案 一、填空题: 1、总方向依据 2、股份制 3、群众的首创精神 4、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二、名词解释“ 1、产权制度是关于产权界定、运营、保护等的体制安排和法律规定的总称。现代产权制

度则是与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股份制经济出现是主要标志)相适应的产权制度。其主要特征是:归属清晰,即各类财产权的具体所有者明确并为相关法律法规所认定;权责明确,即产权具体实现过程中各相关主体权利到位、责任落实;保护严格,即保护产权的法律制度系统、完备,各种性质、各种形式的产权一律受到法律的严格保护;流转顺畅,即各类产权以谋求利益最大化为目的,依法在市场上自由流动、有效运营。 2、混合所有制经济指由不同性质的资本联合、融合或参股而形成的经济成分。一般采取股份制的资本的组织方式。它以社会中存在多种所有制经济成分为前提,通过各类性质的产权在市场中以多种形式自主流动和重组形成,并适应竞争的需要不断变化资本结构。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有利于形成规范的现代企业制度,从而有利于实现企业运营的高效益;有利于推动生产资源的优化配置,从而有利于实现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 三、简答题: 1、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全面落实十六大精神,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2、建立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的现代产权制度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推进一系列改革: 第一,要根据谁投资、谁所有的基本原则,依法依规、合情合理地认真清产核资,理清产权属性。第二,要结合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保障国有资本出资人权益,落实企业作为市场主体和法人实体应享有的各项权利。第三,规范发展产权交易市场,健全产权交易规则和监管制度,推动产权有序流转。第四、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第五,建立健全产权保护法律法规,确保各类产权不受侵犯,维护其合法权益和平等发展的权利。

十七届三中全会主题是什么

十七届三中全会主题是什么? 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召开的中共中央十七届三中全会,将审议《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一决定将为未来的农村改革确立方向。 2008年09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讨论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一中全会以来中央政治局的工作,研究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等问题。这些内容值得关注:推进新形势下的农村改革发展,必须巩固和加强农业基础地位,始终把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作为治国安邦的头等大事,切实保障农民权益,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广大农民根本利益作为农村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以人为本,尊重农民意愿,着力解决农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充分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和首创精神,紧紧依靠亿万农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健全符合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使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活力;必须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始终把着力构建新型工农、城乡关系作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重大战略,统筹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设,加快建立健全以工促农、以城带乡长效机制,使广大农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等等。 中国农村在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以后,农业领域再也没有进行过根本性的改革。改革的突破口在于土地、户口和金融,而土地制度改革至为关键。他说,土地制度变革虽然不能马上出现很大效益,但从长期来看,有利于农业效率的提高。现有的土地制度是典型的城乡二元结构,城市土地可以对价取得贷款,农村土地就不行;农民的土地、房屋等财产不能交易,不能形成资产。那么,农民怎么扩大再生产呢?就只能维持现有的小农经济模式。 附:七届三中全会的主题 1、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1978年12月18~22日):全会的中心议题是讨论把全党的 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2、中共十二届三中全会(1984年10月20日):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 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3、中共十三届三中全会(1988年9月26~30日):十三届三中全会确定了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要求把明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 放到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上来。 4、中共十四届三中全会(1993年11月11~14日)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重大决定:《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 5、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1998年10月12~14日)全会提出了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确定了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坚持的方针。 6、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2003年10月11日至1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 会报告工作,讨论研究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问题和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建议。

历届三中全会主要内容

1978-2013 历届三中全会改革之路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 会议时间:1978年12月18~22日 中心议题:讨论把全党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 会议重点:拨乱反正。全会否定“两个凡是”,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事实就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这个不适用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口号,否定了中共十一大沿袭的“文化大革命”中的所谓“无产阶级专政下继续革命”,以及“文化大革命”今后还要进行多次等“左倾”错误观点。作出把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和实行改革开 放的决策。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此后六年间农村掀起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为代表的农村体制改革浪潮。 二、十二届三中全会 会议时间:1984年10月20日 中心议题: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开放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 会议重点:改革从农村走向城市。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决定》,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方针政策,是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全

会指出我国实行的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改变企业的领导体制,在国营企业中实行厂长(经理)负责制。 三、十三届三中全会 会议时间:1988年9月26~30日 中心议题: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 会议重点:为深化改革扫清道路。全会通过的《关于价格、工资改革的初步方案》建议国务院在今后五年或较长一些时间内,在考虑物价上涨因素的同时组织实施该方案。全会确定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要求把今后一段时期的改革和建设的重点放到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上来。 四、十四届三中全会 会议时间:1993年11月11~14日 中心议题: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会议重点:制定市场经济基本框架。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制定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提出包括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培育和发展市场体系、建立宏观经济调控体系、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和扩大对外开放等政策方向。全会指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结合在一起的,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就是要使市场在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臵起基础性作用,要进一步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适

历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内容和经济政策

历届三中全会的思想内容和经济政策 十一届三中全会: 批判了“两个凡是”的错误方针,高度评价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确定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方针;做出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并决定健全党的民主集中制,健全党规党法。 在经济建设问题上,要求从纠正急于求成的错误倾向和全党要注意解决好国民经济重大比例严重失调等问题出发,对陷于失调的国民经济比例关系进行调整,对过分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着手认真的改革;并同意将《中共中央关于加快农业发展若干问题的决定(草案)》发到各省、市、自治区讨论和试行。 十二届三中全会: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阐明了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必要性、紧迫性,规定了改革的方向、性质、任务和各项基本方针政策,是指导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纲领性文件。 会议提出要增强企业活力,发展社会主义商品经济,建立合理的价格体系,充分重视经济杠杆的作用。还要进一步完善税收制度,改革财政体制和金融体制。 十三届三中全会: 批准了中央政治局提出的治理经济环境、整顿经济秩序、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方针、政策和措施,确定把其后两年改革和建设的重点突出地放到治理经济环境和整顿经济秩序上来。 十四届三中全会: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是中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总体规划,是20世纪90年代进行经济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其中提出要转换国有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转变政府职能,建立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等。 十五届三中全会: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到2010年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奋斗目标,确定了实现这些目标必须坚持的方针;并强调要长期坚持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营制度。 十六届三中全会: 通过《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首次提出建立现代产权

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要点

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要点 1.十七届三中全会于什么时候召开? 答:中国共产党的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08年10月9日至12日在北京举行。 2.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哪个决定? 答: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3.《决定》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答:《决定》的核心内容就是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深化改革,创新发展,走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道路,解决“三农”的深层次矛盾问题,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4.解决“三农”矛盾问题的要求是什么? 答:一是实行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战略。二是坚持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的方向。三是坚持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四是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5.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推进农村改和发展作出了哪些部署? 答:(1)大力推进改革创新,加强农村制度建设。(2)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3)加快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6.实现农村发展战略目标,推进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的“两个必须”是什么? 答:(1)必须按照统筹城乡发展要求,抓紧在农村体制改革关键环节上取得突破,进一步放开搞活农村经济,优化农村发展外部环境,强化农村发展制度保障。(2)必须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的要求,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创新,加快农业物质技术装备,健全农业产业体系,提高土地产出率、资源利用率、劳动生产率、增强农业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能力、可持续发展能力。 7.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形成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一体化新格局的基本要球是什么? 答:必须扩大公共财政覆盖农村范围,发展农村公共事业,使广大农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劳有所养、住有所居。要繁荣发展农村文化、大力办好农村教育事业、促进农村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健全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强化农村社会管理。 8.新形势下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意义? 答: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农业是安天下、稳民心的战略产业,没有农业现代化就没有国家现代化,没有农村繁荣稳定就没有全国繁荣稳定,没有农民全面小康就没有全国人民全面小康。只有坚持把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基础地位,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坚持走中国特设农业现代化道路,坚持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和民主权利,才能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社会生产力,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1

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和核心要义

准确把握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和核心要义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阐述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全面总结了改革开放35年来的伟大成就和历史经验,鲜明提出了下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总体思路、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是我国新时期全面深化改革的行动纲领,是一份具有里程碑和划时代意义的宣言书。 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全党全国的重大政治任务。 一、三中全会的基本精神和核心要义 三中全会《决定》回答了“怎么看、怎么办”这样的两个问题。一是对过去的改革怎么看,注重的是价值判断,对不对,行不行;二是今后的改革怎么办,探求的是路径选择,改什么,怎么改。这两个基本问题,贯穿于改革的全过程。也是我们学习《决定》精神应该把握的要点。 (一)《决定》的结构组成 在框架结构上,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以当前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为提领,按条条谋篇布局。除引言和结束语外,共16个部分,60条,2.1万多字。分三大板块。第一部分构成第一板块,是总论(1-4条),主要阐述全面深化改革的重大意义、指导思想、总体思路。即怎么看的问题。用六个紧紧围绕,深刻阐述了改革顶层设计和总体思路,另外四个必须长期坚持,系统总结了35年改革开放历史进程、取得的主要成果和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意义。第二至第十五部分构成第二板块,是分论,主要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国防和军队6个方面,具体部署全面深化改革的主要任务和重大举措。【其中,经济方面开6条(第2-7部分),政治方面开3条(第8-10部分),文化方面开1条(第11部分),社会方面开2条(第12-13部分),生态方面开1条(第14部分),国防和军队方面开1条(第15部分)】。第十六部分构成第三板块,讲组织领导,主要阐述加强和改善党对全面深化改革的领导。5+2的改革布局回答了怎么办的问题。内容十分丰富,既要全面把握,又要突出重点,着力把握精神实质,掌握核心要点。 1、牢牢把握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目标就是指引,有了明确的目标,才能促进思想的统一,汇聚改革的目标。全会明确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就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 第一,这个总目标着眼未来的发展,体现了改革的决心,解释了改革的方向。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相衔接,是全面深化改革总的引领,也是我们必须要把握好的第一位的要求。我们的总目标就是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第二,这个总目标强调的是基本制度的坚持和完善。既涉及经济基础,又涉及上层建筑。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全国人民长期奋斗的根本捷径,是当代中国发展的重要方向。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要求我们通过深化改革,不断的自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心得体会 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于2013年11月9日至12日在北京胜利召开。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会指出,“经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 可以看出经济体制改革仍是重中之重,是龙头,说明发展才是核心问题。其核心思想是解决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提法跟过去不同,原来市场是基础性作用,是铺垫,现在是决定性作用,是市场说了算。政府职能作为市场秩序的维护者、守夜人,更符合市场关系。由此我想到,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共同治理大中国必须始终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党章规定: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这是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于2012年11月14日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新的规定。概括起来就是"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党的基本路线,是相互贯通、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统一整体,须臾不可偏离、丝毫不可偏废,

必须全面坚持、一以贯之。 党的基本路线是党和国家的生命线,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政治保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是兴国之要,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兴旺发达和长治久安的根本要求;四项基本原则是立国之本,是我们党、我们国家生存发展的政治基石;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我们党、我们国家发展进步的活力源泉。要坚持把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同四项基本原则、改革开放这两个基本点统一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任何时候都决不能动摇。否则其他改革都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甚至一旦偏废于此就有可能让改革进度甚至方向得不到掌控。就真的会失去最最基础的力量的支持。引起中国历史上新的翻天覆地的具有很多不确定性的革命。当那时,普通百姓又要处在水深火热之中,又要苦苦探寻救国之路,又要在发展与倒退中反复,而现在经济发展了,人民受益了,并且一直受益下去,党的执政地位就在大中国的各个角落得到认可,得到维护,不容任何反党、反社会,破坏今天来之不易的各个方面都取得历史性,阶段性重大发展成果的大好局面。 党的理论一直在实践中发展,在发展中创新,一直保持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前瞻性的高度敏感,并善于总结发展实践中的经验教训,意在总结出其中的客观规律,并及时的上升到国家意志来指导中国的发展实践。相信中国的未来会更美好,只要我们都不懈努力。

学习党三中全会心得体会

学习党三中全会心得体会 xx届三中全会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即将出台的改革"路线图"以及"时间表",将会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再上新台阶、再创新辉煌。下面是带来的学习党三中全会心得体会,欢迎查看。 学习党三中全会心得体会一: 纵观中共党史,历届党代表大会之后的三中全会往往有特殊意义,中央及各级领导通过调研等活动,基本掌握了国家内外部事务的大致情况。一些影响全局的问题在酝酿讨论中达成了共识,完成了各方面的设计准备工作,可以正式交由全会批准并向全民发布。一些具有重大转折性的决策,多是在三中全会上做出。今年11月9日中国共产党第xx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将在北京召开,主要议程是,中共中央政治局向中央委员会报告工作,研究全面深化改革重大问题。 战鼓擂响,即将踏上新的征程。笔者认为,党员干部应该做好以下一些准备。 一是做好思想准备。深化改革,是xx届三中全会最重要的关键词。改革进程,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新一轮改革要"闯关",需要"清障"。思路决定出路态度决定成败。首先要有坚定地思想信念,改革势在必行,每位领导干部都应该紧紧围绕在党中央周围,对于党中央的政策方针坚定不移地维护和扎扎实实地执行。其次要有风摧不垮,雨打不折的刚毅。困难、问题会随时随地出现,刚毅能让思想更深刻,心灵更坚韧,品德更高尚,让改革路上的贪恋、犹疑、怯懦和

所有的困厄销声匿迹。其三,改革,是对利益格局的调整。要破解不想改、改不动的窘境,有闯关破难的勇气,以大局为重,以党的中心工作为重,为群众利益为重。 二是要做好学习的准备。xx届三中全会对于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继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必将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所提出的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政策,将成为全党全国人民和世界人民关注的重点和焦点。这对于领导干部来说,有的是新的,有的是继续深化的,是需要领导干部认真、深入、扎实学习的。学习好了,才能深刻领会,才会付诸行动。 三是要做好务实推进的准备。"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作风和传统,是我们党"务实"、"高效"的自信心的展示和彰显,也是党的各项事业取得成功的必由手段。要扎实开展学习调研,深刻领会中央精神,准确把握中央、各级党委部署,掌握了解群众的所思所盼;征求各方意见,真正做到把问题找准、把现象摸透,让"等一等、看一看、缓一缓"的惰性思维根本消除,为民、务实、清廉的作风蔚然成风。有了高效的的执行力,定会与中央和各级党委的精神和部署保持高度的一致,定会以群众意见和建议为基础,真正把xx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各项政策、决策落到实处,推动各项工作顺利开展。 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xx届三中全会必将是对中国发展起关键的作用,也将备受全国人民和世界关注的关注。领导干部是

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解读:“一个长久不变”和“两个转变”

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解读:“一个长久不变”和“两个转变” 光明日报北京10月25日电(记者李金桀、颜维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是我国农村的基本经营制度,是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创新的主要成果。农村改革已走过30年,农村经营体制如何稳定完善,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决定》明确提出,在充分强调“毫不动摇”的基础上,做好“一个长久不变”和“两个转变”。 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是党的农村政策的基石,对农业生产发展具有决定性的意义,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30年来农村发展的实践已经充分证明,这一制度有利于推动农村生产力发展。《决定》特别强调,“赋予农民更加充分而有保障的土地承包经营权,现有土地承包关系要保持稳定并长久不变。”这是全会决定的一大亮点,是送给广大农民的一颗长效“定心丸”。目的就是要更好地稳定农民对土地经营的预期,调动广大农民增加土地投入的积极性,树立长期经营、持续发展的理念。 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信息化的推进,随着现代农业的发展,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也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完善。在强调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决定》提出“推进农业经营体制机制创新,加快农业经营方式转变”,正是顺应了这一客观要求。 人多地少是我国农业的基本特点。据统计,我国农户平均承包土地7.5亩,分为5.7块。耕地规模小、地块零碎,是农业生产社会化的根本制约因素。扩大土地经营规模,发展设施农业,调整农业种植结构,提高土地产出率,加快实现由自然半自然经济向社会化生产的转变,成为发展和完善家庭经营的迫切需要。为此,《决定》提出,“家庭经营要向采用先进科技和生产手段的方向转变,增加技术、资本等生产要素投入,着力提高集约化水平”。 与家庭经营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统一经营,能够有效弥补家庭经营势单力薄、缺乏竞争力的不足。但由于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尚未完全建立起来,统一经营层次成为农村经营体制突出的薄弱环节。着眼于此,《决定》要求,“统一经营要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发展集体经济、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培育农民新型合作组织,发展各种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鼓励龙头企业与农民建立紧密型利益联结机制,着力提高组织化程度”。 《决定》提出的“两个转变”是对今后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作出的一个方向性概括,是一个新的重大政策表述,有利于进一步优化农村发展外部环境,激发农村发展活力。

学习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点

学习十八大三中全会精神要点 学习要点: 1、“解放和增强社会活力”放在了指导思想部分“解放思想、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之后,与之相伴随的是后边社会建设部分”社会治理“的提法。 点评:“社会治理”的提出,较之以前社会管理,有了很大的进步,治理的去中心化或多中心在中国还不敢奢望,在西方也不过是一种理论设想而已,但是与之相伴随的增强社会活力,发展社会组织,还社会自治的空间,构建“国家-社会-市场”的新型关系,是现代国家发展的趋势。相对于媒体把眼球吸引至“政府与市场的关系”上,当然这是这次全会的重点,但如果过分突出而忽视政府与社会的关系,那就大错特错,前几天评价“383”报告我已说过,不能没有国家—社会这个层面的改革,希望那个顶层设计团队能够把三者协同起来。 2、第一次用了“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并提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表述,同样意义深远,这些和后边提到的“加强顶层设计和摸着石头过河相结合”“中央成立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负责改革总体设计、统筹协调、整体推进、督促落实”都是一体的。

点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或者说什么是现代化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值得探讨。这必然带来整个执政理念的变化, 政府不是万能的,起码在这个文字上得到体现,政府如何和市场、社会一起构建现代化国家治理体系,成为必须考量。这个理念是首要推广的,然后是体系建设,再谈与之伴随的能力提升。改革的协同性是必须的,是系统、整体后的新提法,协同的概念从去年申报社科项目开始关注,的确剑指关键问题,改革形不成合力!这也是为什么要成立全面改革领导小组,加强顶层设计的原因所在,希望有所突破,但是如我论证,改革方略、制度设计的协同的实质是知识协同,核心是理念协同,也可以说常以联盟所言“信念体系”的协同,这也是改革共识的形成,但共识从何而来?既得利益固化、部门利益坐大,如何突破?都不容易!触动利益比触动灵魂还难的表述可见一斑。 4、财税体制改革媒体已反复报道,不说了。”法治中国“的提法只不过换个说法而已。”着力清除市场壁垒“”由市场决定价格的机制“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这都是未来相应方面制度设计的主要思路,最后城乡统一的建设用地市场和后边“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是呼应的,参照开会前后媒体热议足可了解详情。 5、“放宽投资准入,内陆沿边开放”。

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要点解读

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要点解读 今年11月,将迎来党的十九届三中全会。这是自1978年以来,第三次在11 月份召开的三中全会。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要点解读,欢迎参考~ 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要点解读回顾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要点 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导思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 全面深化改革政治方向: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 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全面深化改革的根本目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作出重大改革的主要内容 ——经济建设: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重要组成部分,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合理确定国企管理人员薪酬水平,鼓励非公企业参与国企改革,允许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出让、租赁、入股,工商注册改为先照后证,推进农民住房财产权抵押、担保、转让,加快房地产税立法推动环境保护费改税。 ——政治建设:最大限度减少中央政府对微观事务的管理, 推广政府购买服务,逐步取消学校、科研院所、医院等单位行政级别,探索推进省直管县体制改革,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废止劳动教养制度,探索建立与行政区划适当分离的司法管辖制。 ——文化建设:实行院士退休和退出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对按规定转制的重要国有传媒

企业探索实行特殊管理股制度,允许制作和出版、制作和播出分开,推动新闻发布制度化,推动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科技馆等组建理事会。 ——社会建设:实行公办学校标准化建设和校长教师交流轮岗,不设重点学校重点班,全国统考减少科目、不分文理科、外语等科目社会化考试一年多考,研究制定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允许医师多点执业,允许民办医疗机构纳入医保定点范围,启动一方是独生子女夫妇可生二胎政策,改革行政复议体制,实行网上受理信访制度,建立最严格的食品药品安全监管制度,设立国家安全委员会。 ——生态文明建设:建立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对领导干部实行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划定生态保护红线,建立国家公园体制,实行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制度,实行企事业单位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 ——国防和军队建设:深化军队体制编制和军队政策制度调整,推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 ——党的建设:纪委加强对同级党委监督,强化上级纪委对下级纪委的领导,巡视对地方、部门、企事业单位全覆盖,新提任领导干部有关事项公开制度试点,探索实行官邸制,区分实施选任制和委任制干部选拔方式。 , 独特网更多 > 与“十九届三中全会”有关的文章 1十九届三中全会什么时候召开2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要点32017十九届三中全会精神要点分享到: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