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八讲:《牡丹亭 惊梦》

第八讲:《牡丹亭 惊梦》

第八讲:《牡丹亭 惊梦》
第八讲:《牡丹亭 惊梦》

第八讲《牡丹亭·惊梦》

一、中国古代戏曲基本常识:

由先秦宗教歌舞,到汉魏百戏、隋唐参军戏、宋杂剧,金院本,中国戏曲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大致到宋、金时期,中国才有了成熟的戏曲样式:南戏和北杂剧。它们分属于不同的声腔系统。宋元南戏、元明杂剧、明清传奇,代表了中国戏曲的三个主要发展阶段。

(一)元明杂剧

它是在宋、金杂剧的基础上,历经百余年的发展,至金末元初始宣告成立的一种戏曲形式。它主要以北方的声腔系统来连缀曲文,登台表演。杂剧一般是一本四折,外带一个楔子。通常一人主唱。由“正末”主唱的叫“末本”戏,由“正旦”主唱的叫“旦本”戏。

北杂剧创作及表演的高峰期是在元代前期,它也是中国戏曲发展的第一个高峰期。著名的杂剧作家及作品都出现出现在这一时段。据统计,现存元代杂剧剧目约有五百三十种,但大多散佚,保存下来的仅有一百五十余种。明代臧懋循的《元曲选》,收元杂剧一百种,是一个颇受关注的元杂剧选本。元代已有“元曲四大家”之称(周德清《中原音韵》),这四大家分别指关汉卿、郑光祖、白朴、马致远。王实甫的《西厢记》,更赢得“天下夺魁”的美誉。另有所谓“元代四大悲剧”的说法,它们是关汉卿的《窦娥冤》、白朴的《梧桐雨》、马致远的《汉宫秋》、纪君祥的《赵氏孤儿》。

元后期之后,杂剧创作出现了衰微。在明代杂剧发展中,徐渭的《四声猿》成就最为突出,它们分别是《雌木兰替父从军》、《女状元辞凰得凤》、《玉禅师翠乡一梦》、《狂鼓史渔阳三弄》。

(二)宋元南戏

南戏是“南曲戏文”的简称,它的出现可推至北宋末年。“南戏”是对以南曲为唱腔的戏文的简称。它是在东南沿海地区发育成熟起来的。由于它最初出现在浙江温州(旧名永嘉)一带,所以又称之为“温州杂剧”、“永嘉戏曲”;又因为它主要以南方的音乐曲牌来演唱,

所以又称之为“南词”。后人为有别于北曲杂剧,所以简称之为“南戏”。

元代南戏最重要的作品有“荆、刘、拜、杀”和《琵琶记》。前者被称为“四大南戏”,即《荆钗记》、《白兔记》、《拜月亭记》、《杀狗记》。高明的《琵琶记》是元代乃至后世创作成就最高的戏曲作品,被称为“词曲之祖”。

(二)明清传奇

是宋元南戏在明代规格化、文雅化、声腔化和全国化之后的产物,是对明清时期戏曲创作中以“南曲”为主谱成的中长篇戏曲的称谓。

传奇自明中叶后出现大盛。最著名的作品当推汤显祖的“临川四梦”,即《紫钗记》、《牡丹亭》、《邯郸记》、《南柯记》。其中《牡丹亭》影响最大。在戏曲理论上,沈璟重格律、尚本色的戏剧理论,非常值得关注。

清代最有影响的传奇作品是“南洪北孔”,即洪昇的《长生殿》、孔尚任的《桃花扇》,它们把传奇创作推上了顶峰。乾隆年间出现的《雷峰塔传奇》,是中国戏曲史上优秀的经典剧目之一。

清中叶后,出现“花、雅之作”,传奇衰微,地方戏开始大盛,中国戏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二、汤显祖及《牡丹亭》

(一)作者概况

汤显祖(1550—1616)字义仍,号若士、海若、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晚年自号茧翁。所居书堂名玉茗堂、清远楼。抚州临川(今属江西)人。汤显祖是明代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剧作家,他创作的“临川四梦”达到了同时代戏曲创作的高峰。

汤显祖出身于一个文人士大夫家庭。祖父汤懋昭,中年以后笃信道教;父亲汤赏贤,是位举行端方的儒者。汤显祖十四岁进学,二十一岁中举,文名卓著。因不肯依附首辅张居正,所以直到张死后的1583年才中进士,先后任南京太常寺博士,南京礼部主事。万历十九(1591)年,天下灾异相连,汤显祖借机上了

《论辅臣科臣疏》,弹劾大学士申时行等人,并于行文中婉转地讽刺了皇帝,为此,被贬为徐闻县典史,两年后,任遂昌县知县,在遂昌五年,他政绩卓著,受到老百姓的爱戴。但他始终对朝廷的腐败政策持以严厉的批判态度,所以得不到当权者沈一贯等人的赏识。1598年,汤显祖投劾回乡。1610年,沈一贯等人借察政之机,以“浮躁”罪名,把汤显祖追论削籍。自此以后,汤显祖在临川过着隐居著述的生活,直到老死。

总体来说,汤显祖受儒、道、释多方面影响,思想较为复杂。他最初师从泰州学派代表人物罗汝芳,罗氏对程朱理学的叛逆和接近于禅学的哲学观念对他的思想有较大影响。在南京任职的后期,他又结识了神交已久的著名禅师达观﹙即紫柏﹚,成为挚友,与此同时,他又读到了李贽的《焚书》,深表倾慕。辞官以后,他和李贽曾会于临川。李贽和达观在晚明思想界被称为“两大教主”(《万历野获编》卷二十七),汤显祖也声言:“如明德先生者,时在吾心眼中矣。见以可上人(达观)之雄,听李百泉(贽)之杰,寻其吐属,如获美剑。”(《答管东溟》)可以说,在汤显祖的思想中,既有明末舒张个性的进步思潮的特点,又不乏传统文人入世出世之间的矛盾情结。

(二)《牡丹亭》的创作宗旨及其故事情节

据陈继儒《眉公先生晚香堂小品卷二二〈牡丹亭题词〉》说,汤显祖的老师张位读了《牡丹亭》传奇以后,劝汤显祖说:“以君之辩才,握廛而登皋比,何渠出濂、洛、关、闵下?而逗漏于碧箫红牙队间,将无为青青子衿所笑?”汤显祖回答说:“某与吾师终日共讲学,而人不解也。师讲性,某讲情。”张位无言以

对。

《牡丹亭记题词》

天下女子有情,宁有如杜丽娘者乎!梦其人即病,病即弥连,至手画形容传于世而后死。死三年矣,复能溟莫中求得其所梦者而生。如丽娘者,乃可谓之有情人耳。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梦中之情,何必非真?天下岂少梦中之人耶?必因荐枕而成亲,待挂冠而为密者,皆形骸之论也。……嗟夫!人世之事,非人世所可尽。自非通人,恒以理相格耳!第云理之所必无,安知情之所必有邪!”

1、理学观念对杜丽娘的规训

年光到处皆堪赏,说与痴翁总不知。------杜宝及陈最良为代表的理学观念。(1)杜宝的思想和作为:杜丽娘是杜太守夫妇的独生女儿,不仅才貌端妍,且

对父母、老师十分尊敬和孝顺。杜丽娘在官衙里住了三年,未曾去过后花园;白天睡一会,也要遭到父亲的训斥:“你白日睡眠,是何道理?假如刺绣余闲,有架上图书,可以寓目。他日到人家,知书识礼,父母光辉。这都是你娘亲失教也。”杜丽娘工于女红,在衣裙上绣了一对花、一对鸟,都会引起母亲的担忧:“怪她衣裙上,花鸟绣双双。”为了使女儿将来“嫁一书生,不枉了谈吐相称,”杜宝决定对女儿延师相教。关于女儿受教育的科目,杜宝认为“男、女《四书》,他都成诵了。则看些经旨罢。《易经》以道阴阳,义理深奥;《书》以道政事,与妇女没相干;《春秋》、《礼记》又是孤经;则《诗经》开首便是后妃之德,四个字儿顺口,且是学生家传,习《诗》罢。其余书史尽有,则可惜他是个女儿。”

丽娘游园病后,杜宝埋怨老夫人云:“我请陈斋长教书,要他拘束身心。你为母亲的,倒纵她闲游。”老夫人云:“若早有了人家,敢没这病。”杜宝云:“咳,古者男子三十而娶,女子二十而嫁。女儿点点年纪,知道个什么呢?”“忒恁憨生,一个哇儿甚七情?则不过往来潮热,大小伤寒,急慢风惊。”

杜丽娘还魂后,杜宝并不相信人会起死回生,所以在金銮殿上请求皇帝:“愿吾皇向金阶一打,立见妖魔”。

(2)老师的思想和作为:老师陈最良,是杜丽娘除父亲之外可接触的唯一男人,他更是一个迂腐的老学究。他向杜丽娘讲述《诗经》的目的,就是为了向其灌输“有风有化、宜室宜家”的伦理思想。如他说:“论《六经》,《诗经》最葩,闺门内许多风雅:有指正,姜嫄产哇;不嫉妒,后妃贤达。更有那咏鸡鸣,伤燕羽,泣江皋思汉光,洗净铅华。有风有化,宜室宜家。”“《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没多些,只‘无邪’二字,付于儿家。”他斥责杜丽娘不该游园时说:“论娘行,出入人观望,步起须屏障。春香,你师父靠天也六十来岁,从不晓得伤个春,从不曾游个花园。孟夫子说得好,圣人千言万语,则要人收其放心。但如常,着甚春伤?要甚春游?你放春归怎把心儿收。”

2、杜丽娘的追求和结果。在严格的封建家庭教育下,杜丽娘表面上是一个标准的封建淑女,但其对自由、对美的追求并未完全泯灭。老师讲了《毛诗》后,引发了她对自己被“禁锢”处境的伤感。在春香引逗下,她去后花园游玩。游玩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的审美体验,更使她对自己被深深禁锢的人生状况的伤感。伤感之下,她在梦中与柳梦梅有了“美妙幽香不可言”

的极乐体验。梦醒之后,现实一切如故。杜丽娘对梦中的景况终不可望怀。在“情”的激励下,她先寻梦,再题真、最后伤感而亡。死后,她的魂对“情”念念不忘,仍在执着地追求,终于与柳梦梅相遇,再度有了男女之乐。起死回生后,面对父亲的质疑,杜丽娘据理力争。后在皇帝的主持下,杜丽娘与柳梦梅结为夫妻。

3、故事所蕴涵的主旨:

含有对理学教条观念纠偏的目的。在中国哲学史上,“情”和“理(礼)”的关系,一开始是“情”和“性”的关系。“先秦的人性论,虽大体上分为性与情的两个层次,但在本质上却多认为是相同的。”自秦汉大一统帝国建立之后,二者关系发生了变化。董仲舒曰:“情者,人之欲也。人欲之谓情,情非制度不节。”《孝经》援《神契》曰:‘性生于阳,以理执,情生于阴,以系念。’”此时的“情”,大致相当宋人所说的欲,偏于恶的意味重,情、性关系出现了分裂。到了宋明理学时期,随着“性,即理也”命题的提出,情、性关系遂转变为情、理关系。在情、理关系认知中,理学家们虽然承认情之存在的必然性,指出“若是饥而欲食,渴而欲饮,则此欲亦岂能无?”(朱熹《近思录》集注卷五)但却普遍把情看作消极的、恶的因素,从而置其于理的规范和框架之下。理学家的这一认识,不仅使得情、理间的对立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紧张状态,而且在面对丰富多彩的现实人生时,极易产生以“理”杀人的消极后果,此诚如清代戴震《孟子字义疏证》所言:“此理欲之辨使君子无完行者,为祸如是也。……此理欲之辨,适成忍而残杀之具,为祸又如是也。”

《牡丹亭》传奇中,作者正是通过青春少女杜丽娘因情而死、又因情而生的离奇演绎,充分展现了对“理学”以“理”格“情”及以“理”灭“情”思想观念观念的纠偏。当然,作者对“情”之歌颂,并不在于提倡纵欲。杜丽娘还魂之后,对于柳梦梅的痴望。杜丽娘拒绝云:“姑姑,这事还早。扬州问过了老相公、老夫人,请个媒人方好。”“秀才可记的古书云:‘必待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秀才,比前不同。前夕鬼也,今日人也。鬼可虚情,人须实礼。”由题词之“理”到此处之“礼”,正体现出作者对先秦时期“情”、“性”合一极美境界的追求。此亦即是作品以《诗经》启蒙及以《诗经》为药方的哲学依据。

(三)《牡丹亭·惊梦》赏评

1、曲文讲解

【绕池游】…旦上?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贴?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乌夜啼?“…旦?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贴?你侧着宜春髻子恰凭阑。…旦?翦不断,理还乱,闷无端。…贴?已分付催花莺燕借春看。”…旦?春香,可曾叫人扫除花径?…贴?分付了。…旦?取镜台衣服来。…贴取镜台衣服上?“云髻罢梳还对镜,罗衣欲换更添香。”镜台衣服在此。

【步步娇】…旦?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停半晌、整花钿。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行介?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贴?今日穿插的好。

【醉扶归】…旦?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恰三春好处无人见。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贴?早茶时了,请行。…行介?你看:“画廊金粉半零星,池馆苍苔一片青。踏草怕泥新绣袜,惜花疼煞小金铃。”…旦?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

【皂罗袍】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贴?是花都放了,那牡丹还早。

【好姐姐】…旦?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蘼外烟丝醉软。春香啊,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的先!…贴?成对儿莺燕啊。…合?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翦,呖呖莺歌溜的圆。…旦?去罢。…贴?这园子委是观之不足也。…旦?提他怎的!

…行介?

【隔尾】观之不足由他缱,便赏遍了十二亭台是枉然。到不如兴尽回家闲过遣。…作到介?…贴?“开我西阁门,展我东阁床。瓶插映山紫,炉添沉水香。”小姐,你歇息片时,俺瞧老夫人去也。…下?…旦叹介?“默地游春转,小试宜春面。”春啊,得和你两留连,春去如何遣?咳,恁般天气,好困人也。春香那里?…作左右瞧介?…又低首沉吟介?天呵,春色恼人,信有之乎!常观诗词乐府,古之女子,因春感情,遇秋成恨,诚不谬矣。吾今年已二八,未逢折桂之夫;忽慕春情,怎得蟾宫之客?昔日韩夫人得遇于郎,张生偶逢崔氏,曾有《题红记》、《崔徽传》二书。此佳人才子,前以密约偷期,后皆得成秦晋。…长叹介?吾生

于宦族,长在名门。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泪介?可惜妾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

2、本出对杜丽娘青春觉醒的实现途径

《牡丹亭》第十出《惊梦》是由“游园”和“惊梦”两部分组成的。该出以杜丽娘内心情感的变化为经,以杜丽娘的深闺生活与明媚的春光间的强烈对比为纬,重点展示了杜丽娘青春觉醒的过程。这一觉醒主要通由两个渠道来展现:

一是春光的感召。在中国哲学史上,人性论一般分为“情”和“性”(理)两个层次。在人们一般看来,“性”为静,“情”为动,“性”如平静的湖面,而“情”则如湖面上荡起的涟漪。涟漪之所以能够兴起,是因为外力触动的缘故。出于对此观念的认同,在《游园》中杜丽娘一出场,作者首先展现的便是一派春光明媚的场面:“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这两句,就其字面含义来讲,属于单纯的景物描写。“梦回莺啭”句中,黄莺婉转的叫声将大地从沉睡中叫醒,周围是一篇烂漫纷繁、令人眼花缭乱的春光。“袅晴丝吹来闲庭院”句中,所谓“晴丝”,指的是春天明朗的日子里虫类所吐的、飘荡在空中的游丝,它们袅袅娜娜,使得大好春光似线如丝一般可触可感。这两句的景物描写表面来看,似为杜丽娘的出场设计一个环境,其中实际上则借鉴了传统的比兴手法,蕴涵着以春光之“晴丝”逗起杜丽娘之“情丝”的叙事功能。对此,清代的李渔心领神会,所以在《闲情偶记》中,他曾就此评点说:“《惊梦》首句云:‘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以游丝一缕,逗起情丝,发端一语,即费如许深心,可谓惨淡经营矣。”换言之,在这一环境描写中,作者以同音相谐一语双关的修辞手段,以外在的“晴丝”勾出主人公内在的“情丝”,从而打破了个体原始的谐和状态,迸发出“情”来。这是一个由“自在的存在”走向“自为的存在”的过程,这一过程即是人的青春意识的觉醒。此曲如此,该套其他曲子对“姹紫嫣红开遍”、“遍青山啼红了杜鹃,荼縻外烟丝醉软”、“闲凝眄,生生燕语明如剪,呖呖莺歌溜的圆”的景物描写,也都隐藏着这样的诱发机能,此套用曲中杜丽娘的话语来讲,即“春色恼人,信有之乎!”

二是情绪的发展变化。“因春感情,遇秋成恨”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心理之一。在中国古典诗词、戏曲里,对春的礼赞与“春去的忙”的恐惧是往往交织在一起的。[千秋岁]中,秦观慨叹:“春去也,飞红万点愁如海”。〈西厢记〉

中,莺莺一上场,即云:“可正是人值残春蒲郡东,门掩重关萧寺中。花落水流红,无语怨东风。”如此之故,《牡丹亭》对杜丽娘青春的觉醒,正是通过其探春——惜春——伤春的情感变化实现的。“春来”之际,杜丽娘虽然表现出“炷尽沉烟,抛残绣线,恁今春关情似去年”、“晓来望断梅关,宿妆残”、“剪不断,理还乱,闷无端”的烦乱,但总体而言,在父母及老师的规训下,她的“春情”仍处于“情不知所起”的沉睡状态。这一状态在“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的“春光”感染下,首先引起的是主人公对自然之“春”的探求。探求中,杜丽娘梳妆打扮时“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不堤防沉鱼落雁鸟惊喧,则怕的羞花闭月花愁颤”的震撼,体现的正是对“青春”之美的发现与礼赞。所谓“你道翠生生出落的裙衫儿茜,艳晶晶花簪八宝填,可知我常一生儿爱好是天然”的告白,正是对此“青春”正当性存在的宣言式说明。“青春”的发现,引起了杜丽娘对自身生存空间与生存时间的反省:“梦回莺啭,乱煞年光遍,人立小庭深院”、“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恰三春好处无人见”。这一反省,进而引起了杜丽娘“惜春”情绪的发生,她在自己“独立小庭深院”与后花园“原来姹紫嫣红开遍,似这般都付与断井颓垣”之间建立起了同病相怜的类比联想。联想的结果,使得杜丽娘“伤春”的情绪油然滋生:“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恁般景致,我老爷和奶奶再不提起。(合)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牡丹虽好,他春归怎占得先!”“天呵,春色恼人,信有之乎!常观诗词乐府,古之女子,因春感情,遇秋成恨,诚不谬矣。吾今年已二八,未逢折桂之夫;忽慕春情,怎得蟾宫之客?昔日韩夫人得遇于郎,张生偶逢崔氏,曾有《题红记》、《崔徽传》二书。此佳人才子,前以密约偷期,后皆得成秦晋。〔长叹介〕吾生于宦族,长在名门。年已及笄,不得早成佳配,诚为虚度青春,光阴如过隙耳。〔泪介〕可惜妾身颜色如花,岂料命如一叶乎!”

在此两渠道之下,这一出实,现了对杜丽娘的“青春”觉醒。所以总体而言,在这一出中,杜丽娘的“游园”,不是对“姹紫嫣红”的审美,而是对自我青春价值的寻找与确证。“游园”的结果,没有导向物我合一、情景交融的境界,而是撩起了她“锦屏人忒看的这韶光贱”的哀伤,一种无法迎春占先的青春焦虑,殷殷在目,跃然而出。这一切,便促成了杜丽娘“白日梦”的诞生。

3、艺术特征

1、绘景抒情,妙合无间;心理描摹,惟妙惟肖。

在游园中,作者紧紧扣住大自然美好春光对杜丽娘心灵的启示和情感的震撼来细致入微地刻画她的形象。特别是[步步娇]、[醉扶归]、[皂罗袍]三支曲子,在写景的同时把杜丽娘的情怀烘托了出来,在情景的自然融合中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作者还特别注意寓情于景,并随景致的变化刻画人物的心理变化。如[步步娇]曲子,描写杜丽娘决心违反家规偷偷去游园,但礼教的规范及长期处于深闺的习惯,又使她心存顾虑:“停半晌,整花钿”,“步香闺怎便把全身现”。这便含蓄细致地表现了她内心的矛盾。“没揣菱花,偷人半面,迤逗的彩云偏”,又把其顾影自怜而又娇羞难胜的心理和天真烂漫的情态刻画无遗。又如“袅晴丝吹来闲庭院,摇漾春如线”借“晴”与“情”的谐音双关,以春景喻春情,既是绘景又是抒情,深院中难得一见的袅袅晴丝,与丽娘心中产生的一丝丝春情,都在摇漾飘荡,既显出她内心的寂寞,又表达出心灵深处对自由与爱情的朦胧渴望。[山坡羊]则以含蓄相间的语言,把丽娘难以压抑的热情和梦想,以及深感自己十分孤独的幽怨心情,都以诗的气氛很细致地渲染出来了。[山桃红]以下写出梦中情人欢会,花神用落花惊醒幽梦,作者采用了浪漫主义的象征手法,色彩浓丽,气氛热烈。

2、语言上,汤显祖既注意保持元杂剧“本色”的优良传统,又注意发挥自己在满怀激情创作时的“灵气”,将自然真切的语言与个别字句的精工琢磨融合起来,即所谓“掇拾本色,参错丽语,境来神

往,巧凑妙合”(王骥德《曲律》)。语言既自然真切,又婉丽精工,曲词往往形成诗的意境,具有极强的感染力,很适合作者以奔放的热情,去描绘人物细腻复杂的感情。【皂罗袍】中的“良辰美景奈何天,赏心乐事谁家院”是所公认的名句,“良辰美景”、“赏心乐事”不过是两个成语,“奈何天”、“谁家院”更不是什么艰深险奥的词句,然而,这四组词语一经组合,便将杜丽娘既惊诧于春光的无限美丽,又感叹春光易逝,惋惜春光被辜负的百感交集的复杂心理,准确完满地表现出来。而[山桃红]一曲虽是柳梦梅所唱,但仍是杜丽娘梦中所生,因此,仍是杜丽娘自己的感情和语言,“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一句,“如花美眷”是用他人的眼光来审视赞叹自己的美丽,“似水流年”一变而为对生命之花绚丽而短暂的花期和时光流转的慨叹。确有“不思而至”的灵动,又妙合杜丽娘梦中的情思跳跃、超越常情的思维特点。无怪乎曹雪芹在《红楼梦》第二十三回写林黛玉听了[皂罗袍]“不觉点头自叹,心下自思:原来戏上也有好文章,可惜世人只知看戏,未必能领略其中的趣味。”当听到“则为你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时,竟“仔细忖度,不觉心痛神弛,眼中落泪。”

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填空)

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填空) 1、警察的发展阶段分为()时期、()时期、()时期。 1、警察的发展阶段分为()时期、()时期、()时期。 2、()年,由英国人()建立的首都伦敦警察系统,标志着近代警察行政的建立。 3、中国近代警察行政始建于清朝末年,最早的全国性统一的中央警察机关是()年在 北京建立的()。 4、公安学的理论基础中,()学说和()理论,是最重要、最直接的指导思想。 5、公安学是关于()的知识体系,是公安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6、公安现象是()与()互相作用的社会现象。 7、公安主体是()的实施者,是依据公安法规系统地进行()的社会力量。 8、公安主体广义上包含从事公安控制的()及()其指导下的()。 9、公安客体是我国()中公安行为的()。 10、公安客体分为()和()。 11、公安第一客体是公安主体的()和()的对象。 12、公安第二客体是公安主体的()和()的对象。 13、公安客体实质上是公安第一客体与公安第二客体的()关系。 14、公安第一客体与公安第二客体是()与()的关系。 15、公安主体的工作围绕()的关系开展,是调整()的工作。

16、公安第一客体的构成要件是()、()、()。 17、公安第一客体的基本类别是()、()、()、()。13、治安危害 从造成危害动机区分为()和()。 18、公安第二客体从外在形式上可区分为()、()、()。 19、公安第二客体从内在实质上可归纳为()。 20、1927年12月,党在()建立的第一个保卫机关是()。 21、公安机关的宗旨是()。 22、公安机关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中具有()性质的治安行政和()的执法机 关。 23、1938年,陕甘宁边区首府建立的(),成为最早的、较正规的、着装的人民警察 队伍。 24、()年,党中央书记处作出决定,在党的高级组织中建立()。 25、1949年10月9日,中央人民政府任命()为公安部部长,()为副部长。 26、公安机关基本职能是:对敌人()的职能和对人民()的职能。 27、公安机关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的基本关系主要表现为:专政职能是实现民主职能的 (),民主职能是发挥专政的职能()。 28、民主职能的内容是:依靠人民,保护人民,(),(),为民服务。 29、1931年11月,中华苏维埃临时中央政府成立,同时成立了人民革命政权的第一个公安 机关,这就是()。 30、公安机关专政职能的手段依据法律和政策对专政对象实行镇压、制裁、

人民警察初任培训内容

公安系统人民警察初任训练大纲 (适用于录用及调入公安机关任正科级以下职务人员) 依据《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条令》制定本大纲。 【说明】 一、训练对象 经考试录用或者从非公安机关调入公安机关任正科级以下职务的人员。 二、训练目标 人民警察初任训练旨在训练和培养人民警察基本素质和从警能力。通过教育和训练,使参训人员树立忠诚于祖国,忠诚于人民,忠诚于法律,忠诚于中国共产党的坚定信念;深刻理解邓小平理论的基本观点和“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牢固树立大局意识、公仆意识、法治意识和职业道德观念;全面了解并重点掌握与公安工作密切相关的有关法律及规章制度;学会并掌握基本警务技能与战术要领,养成良好的作风和组织纪律观念,达到初任人民警察资格标准,初步具备从事警察职业的基本素养和能力。 三、训练方式和时间 经考试录用以及从非公安机关调入公安机关任正科级以下职务人员实行集中食宿,封闭训练。训练时间22周,110个训练日。每天训练7学时,总计770学时,其中,理论业务课350学时,队列、体能和警务技能战术训练350学时(均含复习和考核)。开学、结业、个人总结鉴定及有关活动70学时。日常体能训练时间不在正式训练的学时之内。 四、训练方法 初任训练强调基础性、实战性、针对性,突出重点,根据学员特点和基层警务工作要求,妥善处理知识系统性与公安实战需要的关系,突出养成教育和警察职业能力的训练。在训练中,应实行精讲多练、练讲结合,启发式与互动研讨,现场情景模拟训练,案例评析与论辩式,反复练习、及时讲评等训练方法。 五、训练考核 坚持“训考分离”原则,实行公安部和省级公安机关两级统考制度。国家公务员基础知识和法律法规部分的考试由公安部统一命题。公安业务的考试,体能和警务技能战术的考核由省级公安机关统一命题(考试考核的具体科目见附件1)。考务工作由省级公安机关政工部门统一组织实施。 考试科目均采用闭卷笔试形式,实行百分制,60分及格。体能和警务技能战术考核,实行“优良、及格、不及格”等级制。 考核全部合格者,颁发《国家公务员培训证书》和《公安系统人民警察初任训练合格证书》,具有人民警察资格,授予警衔。考核中有两项(含)以下科目不及格的,准予补考;有三项(含)以上科目不及格的,确定为初任训练不合格。不合格者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补训。经过补考或补训仍有两项科目不及格的,不予结业,不得授予警衔,不允许上岗。 六、训练教材 《国家公务员初任培训读本》(人事部公务员管理司编) 《公安系统人民警察初任训练法律法规教程》(公安部政治部编) 《公安系统人民警察初任训练公安业务教程》(公安部政治部编) 《公安系统人民警察实战基础训练教程》(公安部政治部编) 七、训练评估 评估的目的是检查初任训练的实际效果,督导训练工作规范有序进行。 评估工作要严格按照《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评价标准》(见附件2)和《公安机关人民警察训练评估工作实施方案》(见附件3)执行。未达到评价标准和要求的公安院校和训练学

公安基础理论

第一章 一、需要掌握的知识 掌握警察的含义、警察的本质、警察的基本职能、警察产生的条件、近代警察与古代警察的区别;公安机关的性质、公安机关与剥削阶级国家警察机关的区别;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公安机关的宗旨。 二、需要理解的知识来源: 弄清公安机关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的关系;理解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公安机关性质的必然要求,公安工作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三、需要了解的知识 了解警察的起源、古代警察的特点、近代警察的建立、新民主主义时期人民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建国后人民公安机关的成就。 第二章 一、需要掌握的知识 掌握公安机关任务的含义及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掌握公安机关职责的含义和特点、公安机关的9个警种的概念及其职责范围;掌握公安机关权力的含义、特点和内容;掌握治安行政处置权、治安行政处罚权、治安监督检查权、劳动教育审批权、治安行政强制权、刑事立法权、刑事侦查权、刑事强制权、刑罚执行权、紧急优先权和紧急征用权、紧急排险权、管制权、戒严执行权等概念及相关的规定。 二、需要了解的知识来源: 了解公安机关职责的内容;了解人民警察在非工作时间履行职责的要求;了解警戒、武器使用权及相关规定。 第三章 一、需要掌握的知识 掌握公安工作、国家安全、社会治安秩序的概念;掌握刑事执法工作、治安行政管理工作、保卫工作、警卫工作的含义;掌握公安工作整体上的主要特点和公安专业工作的特点。 二、需要了解的知识

了解公安领导工作、公安秘书工作、公安指挥工作、公安政治工作、公安法制工作、公安教育与科研工作和公安后勤保障工作等的含义与内容;了解刑事执法工作、治安行政管理工作、保卫工作的内容。 三、需要理解的知识 理解公安工作的以下特点:隐蔽性与公开性相结合、打击与保护相结合、强制性与教育性相结合、集中性与分散性相结合、政策性与法律性相结合、复杂性、艰苦性、危险性和易受腐蚀性。 第四章 一、需要掌握的知识来源: 掌握党对公安工作的绝对领导的含义;掌握坚持党对公安机关的绝对领导的必要性、坚持党对公安机关的绝对领导的途径;掌握正确处理党的领导与政府领导的关系的原则;掌握公安工作的群众路线的含义、坚持群众路线的必要性、贯彻公安工作群众路线的途径;掌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含义、基本内容和任务。 二、需要理解的知识 深刻理解“公安机关服从党的领导,必须是绝对的、无条件的、全面的和直接的”这句话;理解群众路线是公安工作的根本路线这个命题。 三、需要了解的知识 了解公安机关必须置于党委实际的、直接的领导之下的意义;了解公安机关坚持群众路线的新经验;了解公安机关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作用。 第五章 一、需要掌握的知识来源: 掌握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即坚持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掌握政策、公安政策的概念和公安政策的作用;掌握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含义与总精神;掌握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基本精神;掌握依法从重从快惩处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的政策的含义和必要性;掌握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政策的含义。 二、需要理解的知识 深刻理解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即坚持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理解严肃与谨慎相结合政策的总精神是不枉不纵。 三、需要了解的知识

公安基础知识(结构图)

公安基础知识 一、总则 要学好公安基础知识,首先应清楚以下的关系: 有了国家,同时也有了警察,国家Array不能没有警察 与国体一致,国体即人民民主专政 与国家意志一致,国家意志的表现 形式即国家法律与党的政策 词义是“警之于先,察之于后” 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 执行统治阶级的意志 是国家政权的重要组成部分 统治阶级专政的暴力工具 具有暴力性,但不是惟暴力 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维护者 其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根本路线是群众路线 对人民要民主 保护人民的合法财产 服务于社会,警察在社会治安综合治 理中应发挥骨干的和职能的作用。公 安机关在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中的任 务是: 打击:首要环节,是落实综合治理 其他措施的前提条件 防范:是……的基本措施 教育:是……的战略性措施 管理:是……的重要手段 建设:是落实综合治理的关键 改造:是教育人、挽救人和防止重新 犯罪的特殊预防工作

二、考点图解 第 一 章 第 二 章 第 三 章 公安机关的任务 维护国家安全 维护社会治安秩序 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和人身自由 保护公共财产和个人合法财产 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 公安机关的职责 公安机关职责的含义和特点 公安机关职责的内容 公安机关主要警种的职责 公安机关权力的概念和特点 公安机关的治安行政管理权 公安机关的刑事执法权 警械、武器使用权 紧急状态处置权 公安机关的职责 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 警察的起源和作用 我国人民公安机关的建立与发展 公安机关的性质 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 公安机关是国家的治安行政机关和刑事执法机关 公安机关具有武装性质 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 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 公安机关的民主职能 公安机关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的关系 公安机关的宗旨 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公安机关的宗旨是公安机关性质的必然要求 公安工作必须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学基础理论考研大纲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学基础理论考研大纲 一、警察与公安 (一)警察概述1、警察警察学 (二)公安概述 1.公安 2.公安学 (三)警察的起源与发展阶段 1.警察的起源 2.警察的发展阶段及特征 3.警察与国家 (四)警察与公安的关系 1.警察与公安概念辨析 2.公安学与警察学 二、我国公安机关的创立与发展 (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前的公安机关 1.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公安机关 2.抗日战争时期的公安机关 3.解放战争时期的公安机关(二)新中国成立以后到改革开放前的公安机关 1.新中国成立初期的公安机关 2.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公安机关 3.“文化大革命”时期的公安机关 (三)改革开放以来的公安机关 1.公安机关的拨乱反正工作 2.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 3.加强和改革公安工作 三、公安机关的性质和宗旨 (一)公安机关的性质 1.公安机关的性质 2.公安机关性质辨析(二)公安机关的宗旨 1.公安机关宗旨的含义 2. 公安机关坚持宗旨的要求

四、公安机关的组织机构与管理体制 (一)公安机关组织机构 1. 公安机关组织机构的设置 2. 公安机关组织机构设置的原则 (二)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 1.世界各国警察管理体制的主要类型 2.我国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概述 五、公安机关的职能和任务 (一)公安机关的职能 1.警察职能的概念 2.公安机关职能的概念3.公安机关职能与基本职能的内容 4.公安机关民主职能与专政职能的关系 (二)公安机关的任务 1.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 2.公安机关的任务与维护社会稳定 3. 维护社会稳定是公安工作的首要任务 六、公安机关的职责与权力 (一)公安机关的职责和义务 1.公安机关职责的概念 2.公安机关职责内容和特点 3.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法定义务 4.公安机关人民警察正确履行职责问题的辨析 (二)公安机关的权力 1.公安机关的权力概念 2.公安机关权力的特点 3.公安机关权力的构成 4.公安机关权力实施的基本要求 七、公安工作 (一)公安工作概述 1.公安工作的概念 2.公安工作的内容

公安基础理论知识点

公安学基础教程 一、绪论 (一)警察与警察学 1.警察的概念: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为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设置的、武装性质的国家政治行政和刑事司法力量。 警察行为的警察概念: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运用武装的、行政的、刑事的手段,以强制性实力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 2.警察的起源与发展阶段:自然起源观:警察的起源是自然的,超阶段、超国家的现象。马克思主义起源观:国家的产生才有了警察(生产力发展,私有制的产生;阶级矛盾不可调和性;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萌芽时期(奴隶制国家产生)、古代警察时期(警察出现后到资产阶级近代警察前,三特点:尚未集中于统一的专门机关;在法律上不严格,皇权神灵长官意志主导;私刑普遍存在)、近代警

察时期(四特点:行政职能独立化;形成专门警察组织;强调法治;有统一的制式服装) 3.警察与国家:警察必须与国家一致;是国家机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有实力的国家力量;警察的职能由国家职能决定。题目示例:论述警察与国家的一致性 答:1)警察必须与国体一致; 2)警察必须与国家意志一致; 3)公安机关在国家政权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重要行政部门,担负着保卫国家安全和人民财产安全的重大责任; 4)公安机关要坚持正确方向,站在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立场之上; 5)公安机关阶级属性要求必须坚持廉政勤政,防止队伍变质。 4.警察学:以警察为专门研究对象,关于警察行为的科学。 (二)公安概述 1.公安概念:狭义:公安是社会治安和国家安全的状态及与之有关的事务或活动。 广义:指的是公共安全,即社会公共秩序安定及与之有关的活动,包括国家安全、社会治安、生产安全、环境安全、自

全国自考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及答案解析.doc

??????????????????????精品自学考试资料推荐?????????????????? 全国 2018 年 10 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 课程代码: 003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 1923 年,最早的无产阶级专政的警察机关“契卡”改名为() A .全俄肃反委员会 B .国家政治保卫局 C.国家巡警部 D .国家工农民警局 2.下列公安业务中,主要面对公安第二客体的是() A .看守工作 B .警卫工作 C.预审工作 D .侦查工作 3.公安机关接受报案、报警,属于() A .公安秘书行政工作 B .公安政治工作 C.公安专业工作 D .公安指挥工作 4.下列属于治安行政处罚权的是() A .命令 B .许可 C.取缔 D .罚款 5.在公安行为必须具备的四个基本要素中,居于主导地位的是() A .公安组织要素 B .公安意识要素 C.公安实物要素 D .公安信息要素 6.我国公安机关的行政领导体制不能..实行() A .多重领导 B .集体领导 C.垂直领导 D .组织领导 7.群众治安积极性的激励方式有很多,其中居于首位的是() A .需要激励 B .义愤激励 C.义务激励 D .功利激励 8.死缓的政策体现了() A .依法从重从快的方针 B .给出路的政策 C.教育与处罚相结合的原则 D .惩办与宽大相结合的政策 9.公安法制的权威性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表现出来的() 1

A .强制效应 B .整体效应 C.规范效应 D .部门效应 10.某刑警队一年中,通过办案缴获赃款60 万元,缴获赃物折合人民币40 万元,追回经济损失100 万元,一年中全部经费支出为20 万元,则其治安成果与投入要素之比应为 ()A . 2 倍 B .3 倍 C. 5 倍 D .10 倍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2 分,共 20 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 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1.警察的防护性实力主要用于() A .防范 B .保卫C.救护 D .秘密调查E.抢险救灾 12.公安机关在斗争方式上较之解放军更具有明显的() A .分散性 B .普遍性C.隐蔽性 D .机动性E.专门性 13.下列公安工作中,属于公安专业工作的有() A .刑事司法性质的工作 B .治安行政管理工作C.突发事件的现场处置与救助 D .公安法制宣传E.武装保卫与专门公安工作 14.公安权力的制约机制是多方面的,主要表现在() A .群众制约 B .领导制约C.规范制约 D .司法制约E.监督 15.群众在治安方面的义务主要有() A .道德上的义务 B .行政上的义务C.法律上的义务 D .契约上的义务E.组织上的义务 16.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方针,具体体现在() A.有反必肃,有错必纠 B.稳、准、狠,准是关键 C.当严则严,当宽则宽 D.内紧外松 E.防止偏差,不要冤枉一个好人 17.对公安机关及其人员的监督,主要包括() A .党纪监督 B .法律监督C.工作监督 2

公安基础知识(重要知识点)电子版本

公安基础知识(重要知 识点)

1,公安机关任务的分类: 从时间上分,目前任务和长远任务 从范围上分,局部任务和全局任务 从层次上分,基本任务和具体任务 2,公安机关权力的特点:法定性、强制性、特许性、单向性 3,公安机关职责的特点:法律性、政治性、行政性、有限性、责任性 4,治安行政处置手段包括:命令、禁止与取缔、许可(审核批准、决定、登记、颁发证照、指挥) 5,治安行政处罚的种类:警告、罚款、行政拘留、吊销公安机关发方的许可证,可以附加限期出境或者驱逐出境 6,治安行政强制权的种类:强制传唤、强制带离现场和强制拘留、强制隔离、约束特定人、盘问检查(留置时间自带到公安机关之时不超过24小时,在特殊情况下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批准可以延长至48小时。继续盘问的情形:被指控有犯罪行为的、有现场作案嫌疑的、有作案嫌疑身份不明的、携带物品肯是赃物的。) 7,公安机关紧急状态处置权包括:紧急优先权和紧急征用权、紧急排险权、管制权(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为预防和制止严重危害社会治安秩序行为可在一定区域内和时间限制人员车辆采取交通管制;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经上级公安机关和同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进行现场管制)、戒严执行权(戒严:一般是指因战时或平时面临重大紧急事件为维护政治稳定所采取的非常措施。戒严,涉及地区大小分别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国务院作出决定。戒严期间可以再戒严地区采取交通管制、宵禁等管理措施) 8,公安工作的主要内容 (1) 公安领导工作,是公安机关行政首长领导工作。主要有政治领导工作、行政领导工作、业务领导工作。 (2) 公安秘书工作, 主要是指公安秘书行政工作和公安对策研究工作。组织实施领导决策、为各项任务的完成进行督促检查、为领导提供信息咨询、协调各项工作

公安学基础理论教学大纲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公安学概论》 教学大纲 大纲制订人:__ _ 大纲审定人:_____ _____ 20XX年 3 月1 日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编号:

课程名称:公安学概论 英文名称:public security learn basic theory 课程类型:(必修) 课程性质:(学科基础课) 适用专业:公安学科各个专业 适用对象:公安学科各个专业 总学时:32 学分:2 开课单位:治安系公安基础教研室 开课时间:第一学年第一或第二学期 先修课程:法理学、社会学、犯罪学、社会心理学 并修课程:公安管理学、公安史、中外警察制度、警察心理学 后续课程:各专业课程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目标 了解公安学的学科性质、学科地位、学科体系、学科发展的前沿问题,明确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职责、权力、任务、公安机关的管理体制,掌握公安工作的路线方针,政策策略,公安法制,公安队伍的正规化建设、森林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责、权力等基本知识和基本原理,能够把握公安工作的基本规律和工作对策的知识体系。 (二)能力培养目标 通过本课程学习,培养学生树立警察意识,法制意识,民本意识;提高运用公安学基本知识和观点分析复杂公安现象的思辨能力;促进学生善于学习、勤于思考良好习惯的养成,为学习后续课程、提高警察岗位职业技能打下坚实基础。 三、教学时数分配建议表

四、教学内容、要求及方法 第一部分公安学基础理论概述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公安学的概念及公安学基础理论的学科意义;掌握公安与警察的区别和联系,理解新形势下公安工作改革的发展趋势。 [教学方法建议] 讲授法,提问法、影视观摩 [本节的重点] 警察的本质 [本章的难点] 公安工作改革的趋势 第一节公安学基础理论概述 公安学概念、公安学基础理论的涵义、性质;公安学学科体系、公安学的研究对象,学科地位,学习意义等。 第二节警察和警察制度的历史沿革 警察的两种起源观,警察制度的演变发展过程,警察的本质;国际警务合作的主要形式,警务合作的主要趋势;我国的警察学和公安学的异同。 第三节中国公安机关的创立和发展 公安机关的创立发展的几个阶段;公安机构改革的主要内容;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公安工作改革的趋势。 第二部分公安机关的性质与公安工作 [教学基本要求] 了解公安机关的任务;掌握公安机关的性质;理解公安机关的宗旨。 [教学方法建议] 讲授法,案例法 [本章的重点] 公安机关的性质 [本章的难点] 公安机关的基本职能之间的关系 第一节公安机关的性质与职能 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的基本涵义;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公安机关的民主职能和专政职能的关系。 第二节公安机关的任务与公安工作 公安机关的任务,公安机关维护社会稳定的三大责任;公安工作基本涵义,动态警务工作系统,静态警务工作系统,公安专业工作内容;公安工作特点。

(完整word版)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

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题及答案(单项选择题) 1、下列公安工作的成果带来经济方面的治安效益( B )。 A、维护公民的民主权力 B、维护经济秩序 C、惩办贩毒分子 D、帮教工作 2、公安工作下列成果取得的治安效益属于公民权利方面的治安效益者( B )。 A、保障了合法的经济关系 B、维护了公民的人格尊严 C、提高了公民的守法观念 D、提高了公民同犯罪行为的斗争勇气 3、治安效益有多种类型。其中,以成果与投入要素相比,会构成( A )。 A、正效益或负效益 B、宏观效益或微观效益 C、长期效益或短期效益 D、直接效益或间接效益 4、治安效益属于( C )。 A、建设性效益 B、生产性效益 C、保障性效益 D、生活性效益 5、治安效益( C )。 A、是建设效益的反映 B、是建设成果的增值 C、是以折射的形式得到反映 D、是建设成果的直接反映 6、以下属于政治方面的治安效益的是( B )。 A、维护教学秩序取得的效益 B、警卫中央首长取得的效益 C、追回被盗文物取得的效益 D、帮教青少年取得的效益 7、以下属于文化方面的治安效益是( D )。 A、公安工作维护公共场所取得的效益 B、维护公民财产取得的效益 C、维护公民人身安全取得的效益 D、维护历史文物取得的治安效益 8、“效率评价”的治安效益的是( B )。 A、治安效益即是治安成果 B、治安效益=取得的治安成果/投入的要素 C、治安效益与治安成果成反比 D、以治安成果的社会作用来评价 9、治安效益有以下的特点( A )。 A、需以折射形式得到反映 B、属建设性效益 C、与公安目标是没有区别的 D、都是可以计量的 10、公安法规是( D )。 A、所有性质法规的总称 B、各部门制定的所有规章的总称 C、所有地方性法规的总称 D、关于公安工作的全部法律文件的总称 11、适用公安法规的基本要求是( C )。 A、严格、公正、无私 B、严肃、谨慎、合理 C、正确、合法、及时 D、合理、公正、迅速 12、在公安法规汇编工作过程中( A )。 A、不可以对原法律规范进行修改 B、对某些过时的条文经批准后可以修改 C、可以修改法律规范的某些词句 D、可以对原法律规范进行补充 13、公安法规的实施,包括( )两个方面。C A、公安立法与公安执法 B、公安法规的遵守和监督 C、公安执法和公安守法 D、公安立法和公安守法 14、公安法规的适用是指( C )。 A、公安法规适用于我国情况 B、公安法规条文尚未过时 C、公安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和职权具体运用公安法规对社会关系的调整 D、根据违法程度决定处罚轻重 15、公安法律规范( C )。 A、简称公安法规 B、公安法律条文 C、是国家颁布的以公安机关强制力保证实施的有关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准则 D、是有关公安工作的全部法律 16、公安工作的总政策是( B )。 A、惩办与宽大相结合 B、严格区分和正确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的矛盾 C、专门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 D、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 17、严肃与谨慎相结合的总的精神是( D )。 A、从重从快 B、防止偏差 C、重证据重调查研究严禁逼供信 D、不枉不纵 18、公安政策具有( C )。 A、指导作用、规范作用、教育作用 B、强制作用、教育作用、调整作用 C、指导作用、规范作用、调整作用 D、规范作

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资料

公安学基础理论复习资料 导论: 公安学属于社会科学的范畴,是一门相对独立的、综合性很强的社会科学。 2011年3月,经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和教务部批准,公安学被列为国家一级学科。 第一编: 第一章: 马克思主义警察起源观:在原始社会既没有国家,也没有警察,警察随着国家的产生,才成为必要。 警察产生的历史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出现,是警察产生的经济条件(2)阶级矛盾的不可调和性,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是警察产生的阶条件(3)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是警察产生的社会条件(4)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政治条件 古代警察的特点:(1)军警不分,警政合一(2)行使职权在法律上及不严格,神权、皇帝或长官的意志起决定作用(3)刑讯逼供是法定的办案手段(4)私刑、私狱普遍存在 一般认为西方近代警察制度最早出现于英国

近代警察制度建立的标志是1829年英国内政大臣罗伯特比尔建立的大伦敦警察厅 中国近代警察制度的萌芽是黄遵宪1898年6月在长沙创设的湖南保卫局 1905年10月,清政府为统一控制和领导全国的警察系统,下令撤销“工巡总局”,在中央设立巡警部,作为全国竞争的最高管理机构,这是中国最早的专职中央警察机关,1906年改名为民政部 现代警察的特点:(1)加强现代化建和集中统一的指挥(2)实现情报与治安行政和刑事侦查分开(3)建立防暴警察组织(4)注重社区警务(5)建立严格的、正规的警察人员录用制度与警察教育训练,使警务人员的素质有了明显提高(6)对警察工作进行全方位的科学研究(7)国际警察交流与警务执法合作不断加强 国际刑警组织是规模仅次于全球最大的国际组织——联合国的第二大国际组织,中国于1984年加入国际刑警组织,同年组建国际刑警组织中国国家中心局即公安部刑侦局 第二章: 党的第一个保卫机关是1927年在上海建立的中央特科 国家政治保卫局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代表人民大众利益的公安保卫机关,具有鲜明的新民主主义国家政权专政工具的性质,他的领导体制是单一集权制即垂直领导,单一垂直领导的失误给党和革命带来了难以估量的损失 延安市警察队是我党领导下的第一支正式着装的人民警察队伍 公安双重领导机制在抗日战争时期开始实行 1949年10月9日任命罗瑞卿为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公安部部长,11月1日公安部正式成立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公安学基础理论真题

公安学基础理论 2011年 一.名词解释 1.警察 2.公安机关的性质 3.公安机关的职责 4.公安政策 5.公安守法 二.简答题 1.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 2.公安机关在紧急状态处置方面的权力有哪些 3.近代警察的特点 4.群众治安积极性调动起来的标志有哪些 5.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目标 三.论述题 1.公安工作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的必要性 2.维护稳定是公安机关的首要任务

一名词解释: 1.公安学 2.公安机关性质 3.公安机关职责 4.社会治安秩序 5.社会法制 二简答: 1.公安机关实现其基本任务和目标应抓好的事项 2.公安机关在紧急状态处置方面的权力有哪些 3.近代警察的特点 4.群众治安积极性调动起来的标志有哪些 三论述: 1.论我国公安政策的进步性和科学性

一.名词解释 1.社会稳定 2.公安工作的基本方针 3.公安政策 二.简答 1.比较警察职能与军队职能的区别(大致这个意思) 2.公安工作的基本目标 3.简述公安工作系统 4.简述公安紧急状态处理的权力 5.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目标 6.处理群众纠纷的原则(具体记得不太清楚) 三.论述: 1.公安机关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的关系

一、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30分) 1、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一票否决制 2、警察 3、公安行为 4、公安意识要素 5、公安法律规范 6、“给出路” 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公安工作中有关治安管理方面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2、简述公安机关的性质。 3、简述警察的基本职能。 4、公安机关阶级属性的要求有哪些? 5、为什么严禁把侦查手段用于党内? 6、简述公安机关专政职能与民主职能的关系。 三、论述题(每题20分,共60分) 1、怎样理解警察必须与国家一致? 2、论公安机关坚持党的绝对领导的必要性。 3、论公安机关的首要任务是维护稳定。

公安学基础名词解释

公安学基础 1.公安学:公安学是关于我国公安工作的规律和对策的知识体系,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下公安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和概括。 2.警察:既是国家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运用武装的,行政的,刑事的手段,以强制性实力维护国家安全与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1.警察是阶级专政的行为。2.警察综合体现行政,刑事和武装的作用。 3.警察拥有实力性强制手段。) 3.公安:既是公共安全,公共治安,公众安全。(1.在我国,公安是我国公安机关的人民警察2.在外国,public security是广义的公共安全,包含广泛的公共安全事务的管理和服务,而不仅限于治安或警察) 4.公安机关性质: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中,具有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和刑事执法的专门机关。 5.公安机关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1.公安民警来自人民,属于人民 2.为人民服务是全部公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3.人民的评价是衡量公安机关及其工作的最高标准4.公安机关是党和政府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 6.公安机关专政职能:公安机关依法对蓄意破坏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严重危害人民利益的敌对势力和敌对分子实行镇压,制裁,控制和改造,以巩固人民民主专政,保卫人民的权利。 7.公安机关民主职能:公安机关服从人民的意志,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做人民的公仆和卫士,依靠人民当家做主的主人翁精神,调动人

民的治安积极性,正确处理有关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方面的人民内部矛盾问题。 8.公安机关的基本任务:维护国建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保障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9.公安工作:是我国人民民主专政政权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据党和国家的政策和公安法规保卫国家安全与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专门工作。(1. 公安工作是我国政府的重要行政行为。 2.公安工作是依据公安法规保卫国家安全和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专门工作) 10.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职责:国家依法规定的公安机关的管辖范围和责任义务。 11.公安机关人民警察的权力:公安机关人民警察在国家法定的职责范围内依法可以行使的权威性行为。它与国家其他权力一样,具有支配的和要求服从的意义。 12.公安工作的根本原则:公安工作必须坚持党的绝对领导(1.我国各种政治力量中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公安工作2.公安机关服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13.专门工作与群众路线相结合: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中,要把公安机关的职能作用发挥与依靠人民群众的主动参与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进行。双方目标是一致的,公安机关处于主导地位。 14.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针:在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

公安学基础理论章节复习资料汇总

目录 公安学基础理论第一讲第一节 (2) 公安学基础理论第一讲第二节 (8) 公安学基础理论第二讲第一节 (9) 公安学基础理论第二讲第二节 (10) 公安学基础理论第二讲第三节 (11) 公安学基础理论第三讲第一节 (12) 公安学基础理论第三讲第二节 (14) 公安学基础理论第三讲第三节 (15) 公安学基础理论第四讲第一节 (15) 公安学基础理论第四讲第二节 (17) 公安学基础理论第四讲第三节 (19) 公安学基础理论第五讲第一节 (21) 公安学基础理论第五讲第二节 (22) 公安学基础理论第五讲第三节 (24) 公安学基础理论第六讲第一节 (24) 公安学基础理论第六讲第二节 (25) 公安学基础理论第七讲第一节 (26) 公安学基础理论第七讲第二节 (27) 公安学基础理论第七讲第三四节 (29) 公安学基础理论第八讲第一节 (29) 公安学基础理论第八讲第二节 (30) 公安学基础理论第八讲第三节 (32) 公安学基础理论第九讲第一节 (34) 公安学基础理论第九讲第二节 (35) 公安学基础理论第九讲第三节 (36) 公安学基础理论第九讲第四节 (37)

公安学基础理论章节复习资料汇总 第一讲绪论 公安学基础理论第一讲第一节 第一讲绪论 公安学是一门研究我国公安现象的学科。其中,关于公安现象中基本关系与基本对策的理论概括,形成公安学基础理论,它是公安学的基础学科。 第一节警察与警察学 一、警察的起源 (一)警察起源观 1.警察自然起源观。有的警察学者认为,“人类自从有了群体生活,应有了警察作用”。还有的认为,“警察是人类与原始俱来的天性的道德行为”,“警察将永远伴随着人类”。这种理论把警察说成是一种自然现象,即超阶级、超国家的现象。认为警察与国家将永远存在。 这种观点抹煞了警察是私有制、是阶级斗争的产物,抹煞了警察的阶级本质。 我们认为:原始社会没有警察。这是因为: 第一,生产力低下,没有私有财产,不能产生警察。 在二三百万年前,地球上开始有了人。在人类社会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的第一阶段。在原始社会时期,人类认识自然的水平低下,生产工具极为简陋,个人显然无法与自然、猛兽相抗衡,人们为了生存和繁衍,只有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共同生产和生活,所以,社会结构是以血缘亲族为基础的氏族公社。 由于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获取的生活资料非常少,只能维持本身生存的最低水平,没有任何剩余。“在没有阶级的社会中,每个人以社会成员的资格,同其他社会成员协力,结成一定的生产关系,从事生产活动,以解决人类物资生活问题。 在这种情况下,不可能产生私有制,也不可能产生阶级,因而也不可能产生作为阶级斗争工具的国家和警察。 第二,社会管理靠习惯,不需要强制力量。 原始社会虽然没有国家这个凌驾于社会之上的权力机构,但存在着管理各种事务的社会组织——氏族、部落、部落联盟,它们是以人们的血缘关系组成的集团。在氏族中,人们的生活是有秩序的,这种秩序是人们在日常生活、生产、分配、消费过程中形成的习俗和信仰,世代相传就形成了氏族社会的习惯规范。这些行为规范调整着人们的相互关系,维持着当时的社会秩序。原始社会的氏族习惯,反映着全体氏族成员的共同意志和利益,它靠人们自觉遵守或社会舆论的力量及氏族首领的威信来维持,不需要警察这样的强制机关作后盾。 第三,氏族首领由选举产生,没有必要设立维护统治的警察。 在原始社会,人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而且首领由选举产生,他们也没有特权,不存在专门从事管理社会的特殊机构。所以,不存在争权夺位和反对统治关系的问题,也没有必要设置保护统治关系的警察。 第四,没有阶级,不需要警察等专政工具 在氏族社会中,大家共同劳动,共同生活,共同消费,就连首领也和大家一起平等地劳动和分配产品,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户是平等的,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阶级,也不可能有阶级统治的专政工具。 2.马克思主义的警察起源观。在原始社会既没有国家,也没有警察;人类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之际,随着国家的产生,警察才成为必要;警察是和国家一样古老的;国家是不能没有警察的。这是科学的警察起源观。 从中国奴隶制的建立看警察的起源中国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之一。中国的原始社会经

全国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

全国公安学基础理论试 题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全国2004年10月公安学基础理论试题 课程代码:00354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国家机器的形成,是警察产生的() A.经济条件B.政治条件 C.阶级条件D.社会条件 2.下列选项属于古代警察时期特点的是() A.警察行政的职能独立化B.私刑普遍存在C.强调法治D.有统一的制式服装3.各项公安业务,主要面对公安第一客体的是() A.看守工作B.警卫工作 C.保卫工作D.侦查工作 4.下列属于公安机关民主职能特点的选项是() A.扩张性B.特定性 C.直接性D.间接性 5.公安工作是由多种分工、多个层次联结成的工作系统,其中武装保卫工作属于() A.公安政治工作B.公安专业工作C.公安法制工作D.公安后勤保障工作6.在下列选项属于紧急状态处置方面权力的是()

A.预审权B.封闭权 C.拘留权D.侦查权 7.公安基本要素不平衡的状况,经常导致公安工作总和效果“就低”的现象,为加强弱项提高总和效果,则要依照() A.齐备的原则B.互补的原则 C.补缺的原则D.协调的原则 8.群众治安积极性的激励方式有很多,其中居于首位的是()A.义愤激励B.义务激励 C.功利激励D.需要激励 9.维护社会治安的战略性措施是() A.管理B.建设 C.防范D.教育 10.教育改造违法犯罪分子所取得的治安效益属于() A.文化方面的治安效益B.公民权利方面的治安效益 C.法制方面的治安效益D.社会心理方面的治安效益 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有二个至五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11.警察的防护性实力主要用于()

公安学基础理论考试重点

警察和警察学,起源、本质与职能,制度的产生于发展警察:以警察强制力维护社会公共安全秩序的专门力量 警察指警察行为:在国家的统治和管理中,按照统治阶级的意志,运用武装、行政、刑事的手段来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的行为。(社会行为角度) 两种对立的警察起源:1、自然起源观:警察与人类共生,并将永远伴随人类。2、马克思主义:原始社会没有国家,也没有警察;人类社会进入奴隶社会之际,警察与国家同时产生。警察是作为统治阶级进行统治的工具而产生的。警察产生的历史条件:1、生产力的发展,私有制的产生,经济条件;2、阶级矛盾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不可调和性,阶级条件;3、维护统治秩序与惩罚犯罪的客观需要,社会条件;4、国家机器的形成,是政治条件。古代警察的历史特点:(1)无警察之名而行警察之实(警察职能尚未能集中于统一的专门机关,而是同时由军队、审判机关、行政机关行使)(2)法外行权(警察行为的采取,在法律上是极不严格的)(3)私刑普遍存在。警察体制:地方自治性,中央集权型(地方政府一般不直接管理)近代警察历史特点:1,行政职能独立化;2,组织机构系统化;3,行使职权法治化;4,外观标识统一化。 九条方针:首长负责,自己动手,领导骨干与广大人民群众相结合,一般号召与个别知道相结合,调查研究,分清是非轻重,争取失足者,培养干部,教育群众。国家政治保卫局的经验教训:1、坚持垂直领导原则,独立系统2、特权地位3、错误采取逼供做法4、肃反扩大化 1、中央特科——党的第一个保卫机关(特科在周恩来同志领导下的光辉业绩及宝贵经验。) 2、国家政治保卫局——第一个人民公安机关 (国家政治保卫局实行“垂直领导”体制和肃反扩大化等错误及其严重历史教训。) 公安部成立:1949年10月9日,部长:罗瑞卿,副部长:杨奇清 新时期公安机关的改革与发展: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并自觉为其服务;开展严厉打击严重刑事犯罪活动的斗争;加强和改革公安工作;扩大对外交往和合作公安机关的性质、职能和任务 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人民警察是武装性质的国家治安行政力量和刑事司法力量。 公安机关的性质:1>公安机关的阶级属性(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来源于国家的阶级属性,即公安机关是人民民主专政的重要工具,这是公安机关最根本的性质。明确阶级属性:1强化人民警察的政治意识,坚持政治建警,反对警察非政治化的思想倾向;2、强化公安机关的专政职能,运用国家机器的暴力手段,打击、惩罚一切敌对势力、敌对分子及严重刑事犯罪分子,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治安秩序,维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弘扬社会正气,实现和谐社会的公平正义;3、牢记“立警为公、执政为民”的核心理念,坚持对人民群众实行民主;4、坚定不移的贯彻公安部政治建警的方针,全面加强队伍建设,最大限度的实现勤政廉政 2>公安机关的组织属性(公安机关是武装性质的治安行政机关和刑事执法机关),不等同于一般行政机关,由其特有的组织属性决定的。1.公安机关是具有武装性质的组织2.又是各级政府的职能部门,是国家行政机关的组成部分3.是国家刑事司法力量明确组织属性:1,坚持公安机关是国家行政机关的性质,防止在工作中引入商品交易的关系2,不同于一般行政机关的特点,防止把公安机关等同于一般行政机关3,坚持法制权威,合理设置,改革公安组织机构4,坚持法定权限,防止越权行事。 公安机关的宗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如何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1、强化宗旨意识,牢记执法为民,做人民的忠诚卫士;2、贯彻群众路线,密切联系群众,建立和谐警民关系;3、广泛听取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增强警务工作的透明度,自觉接受人民群众的监督 注:阶级属性,要做到:1、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反对“警察非政治化”;2、坚持对敌人实行专政;3、坚持对人民实行民主;4、廉政勤政。组织属性要做到:1、公安机关是治安行政管理机关;2、公安机关具有武装特点;3、公安机关参加刑事司法活动。宗旨要做到:1、是由公安机关的性质决定的;2、是人民公安的必备条件;3、要正确处理好国家、集体和个人三者之间的关系。 国家机关的专政职能:国家是阶级统治的工具,构成国家的最基本的社会关系就是统治和被统治的关系。国家必须具备对被统治阶级的专政职能,否则,国家的阶级统治就无法维持。国家的专政职能是通过人民军队、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检查机关、审判机关、司法机关等部分来实现的。 专政职能的手段:镇压、制裁、控制和改造。国家的基本职能:民主和专政。 民主职能的具体内容:1.依靠人民群众2.维护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3.做好法制方面的宣传教育工作4.增强为民服务意识。民主职能的特点:直接性,广泛性,公开性。民主职能的重要性1、充分发挥公安机关民主职能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2、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民主职能是改善警民关系、树立公安机关良好执法形象的需要;3、充分发挥公安机关的民主职能是增强全体公安民警的民主意识,树立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的需要。专政职能的重要性1、国内安全和稳定面临严峻的形势;2、刑事犯罪仍然处在高发态势;3、社会矛盾和不安定因素加剧专政职能和民主职能的区别,具体反映在其含义范畴、对象、目的、手段、作用等方面。联系,它们是对立统一的,相互依存、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