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粗糙的力量

粗糙的力量

生活的外壳| OBSERVATION观察

专栏题:

生活的

外壳

金秋野,清华大学博士,北京建筑工程学院讲师。从事建筑评论实践和建筑理论研究,探索建筑评论在当代建筑话语中的可能性。持续关注当代北京的城市公共空间状况,尤其是宗教空间在当代中国城市中的地位和作用。2007年开始为《苏州日报》撰写随笔,2009年在该报开设城市建筑文化评论专栏。同年,为时尚杂志Vlife撰写“建筑与曲线”专栏,2010年,在本刊开设城市与建筑评论专栏。三年来,在专业和非专业媒体发表建筑评论文章40余篇。业余时间从事国外文献的翻译工作,完成佐尼斯的《机器与隐喻的诗学》、罗伯?克里尔的《城镇空间》,柯林?罗的《透明性》,以及《阿尔瓦?阿尔托作品全集》等十余部专业著作的翻译。

陈绮贞那首《旅行的意义》里有这么一句歌词:“你流连电影里美丽的不真实的场景”。每个幻想开始一次旅行的人,都对外面的世界怀有不切实际的预期,由于虚荣心作祟,人们往往不敢承认旅行的空洞乏味。人们去往异地,为的是不一样的风景,结果非但牺牲了宝贵的睡懒觉时间,而且发现远处的景物和身边一模一样,那里的居民并没有因为距离而变得更加纯朴,货品没有变得更加精致,甚至天空也没有变得更蓝——无论走到哪里,目力所及,都像是同一条流水线上的产品。在这片土地上旅行,其意义或许就在于从感觉上不断重复“粗糙”的体验。

如果非要在当代的中国城市和乡村中看出点耐人寻味的东西,那就是一种“粗糙的力量”。

粗糙也是有分量的。

粗糙的力量离不开环境的细节,单凭一两栋冲天而起的建筑,无法让人感受到它。错杂的楼群、紊乱的马路、蜿蜒的车流、悠然抗拒交通规则的人们,以及那些张牙舞爪的路标、满天飞撒的小广告、七扭八歪的地砖、痰迹、灰土和烟尘。这一切都让人心怀感动。有的时候,我们对一样事物刮目相看,不是因为它可爱,而是因为它桀骜;不是因为它温良,而是因为它混账。今日的中国城乡就像水浒传中的108条好汉,目不识丁却不见得没有想法,大大咧咧却不见得没有决断。这里没有矫情的精致,只有坦诚的粗糙,和赤裸裸的欲望;这里没有推敲,只有直觉;这里是城市,更是山寨;这里的一切规则都是为了被打破,在这里,懂得如何打破规则就是好样的;不管黑老鼠还是白老鼠,只要不被猫抓住,就是好老鼠。

粗糙的力量不是拿来给人欣赏的。没人会真心喜欢涎皮赖脸的无赖,或死缠烂打的莽夫。这是一个现实的世界,却不见得是诚实的世界。假如游戏规则不鼓励过分遵守规则,无赖和莽夫就比君子来的有理有据。粗糙是一种感觉,如果运用得当,会让人害怕、震撼、憎恨、敬畏、崇拜。人们对粗糙的欣赏,如同对暴风雨的欣赏,人们躲在玻璃窗后面,被暴风雨的声浪和气势所震撼,却不见得会喜欢冲进雨中淋成落汤鸡。同样的,粗糙的城市给人的冲击,是精神力量上的一种震荡,无论是反感还是嫌恶,它不会让人无动于衷。粗糙会让人麻木,却不会让人过敏;会让人失去理智,却不会让人失去勇气;会让人失去尊严,却不会让人失去生存的本能。细腻和品味固然是值得追求的,可是美的真谛却蕴含在粗糙里。粗糙而有尊严,比华美而纤细更高明。精致的东西打磨人细微的感官,久之令人迷惑。然而,粗糙只是成就美好的条件,它本身可一点都不美好。如果有的选,没人会愿意居住在粗糙的环境中。

然而我们没的选,所以不得不继续在这里生活。既然如此,那么让我来告诉你,如何去体验一片环境的粗糙。你要在非常时刻来到城市核心,凌晨或者拂晓,倾听那里寂静的声音。白日里嚣张的声浪和气流归于沉寂,灯火全部熄灭,城市像卸了妆的女人,再也没有缤纷的姿容,只有皱纹和黑眼圈。你要留心旅游手册上的照片,和电视广告里粗糙的力量

金秋野

北京规划建设175

176 北京规划建设观察 OBSERVATION | 生活的外壳

的场景,然后到现场去对照,看拍摄者如何巧妙地回避了不许观众看到的信息。你要到边疆小镇去拍那里的住宅区和杂货店,然后跟自己家旁边的住宅区和杂货店比上一比,看看建筑的外观和店里的商品到底有什么不同。粗糙是一种力量,粗糙的力量在于制造粗糙的过程,而不是它的产品。对于精致,人们可以无穷无尽地赞叹下去;对于粗糙,甚至评价的愿望都很难聚集。粗糙的产品不值一提。在乡村生活的人,往往会向往城市生活的丰饶饱满。与乡村的粗糙原始相比,城市中到处都是文明的痕迹,每一块土地都被小心的整理过,贴上标签,划分归属,穿戴整齐。城市人向往乡间生活,闭上眼睛仿佛听见微风吹过树林。为此,他们在公园里苦心经营了一点自然风景。乡下人见样学样,在村口的开阔地铺上草坪,还堆了一座假山。自然本身并不是粗糙的,粗糙是错误的人工的结果。当人们还不懂得如何代替自然力去经营环境,就会剽窃、删减和歪曲,挥汗如雨,用粗糙来满足对新事物的期冀。可是粗糙的华丽耐不住久看。对粗糙的心灵而言,解决粗糙的唯一方式就是用一种粗糙取代另一种粗糙。因此,粗糙的环境注定

什么都留不下来。

何以会如此粗糙呢?也许是我们跑得太快,踩错了鼓点;也许是我们吃得太急,尝不出好坏;也许是我们分辨力太弱,辨不

出真假。也许,这是时间的玩笑,恰好被我们碰上。有时候,我们被精致的古玩和泛滥的溢美所蒙蔽,忘记了我们的祖先中绝大多数原本就是这么粗糙;况且,我们传统的不求甚解跟现代的生产方式之间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让这片土地彻底沦为仿制品的陈列场。这种俗丽的粗糙只是一个沉重的问号,让我们不断留意几代人内心中未曾稀释的焦虑。

侯麦拍了一辈子电影,却注定不会被大多数人所认识,这似乎有点可悲,我却觉得他并不寂

寞。因为他专心给少数人拍电影,而自己也是不折不扣的少数派。不错,电影和其他文艺作品一

样,并不是奉献给所有人的艺术。导演有导演的立场,编剧有编剧的生活,别人的体验永远也不

会成为自己的感受。侯麦的聪明之处在于只写自己熟悉的生活,结果他的影片所表现出真实,却并不

令人揪心。那里永远都没有公路飞车、群情激愤、冲锋陷阵、千钧一发和死去活来。故事发生的

舞台永远是城市,顶多是郊区。安安静静的,精致但不奢华,恰如其分,绝无夸大。连城市的喧

闹,都表现得有条不紊,这是一种沉静,只有内心很静的人才能这样耐心端详城市,相看两不厌。

在这样的城市中生活,主人公们也不慌张,他们既不为生计发愁,也不为命运担忧;宏大主题和

撕心裂肺,侯麦的电影里也都没有。电影总是开始于生命里最平常的一天,主人公要么坐在办公

桌旁接一个无关紧要的电话,要么行走在午后的广场之上,内心盘算即将到来的周末或假期。如

果你心平气和,就会忍过前半个小时如堕五里雾中的对话,开始附身在主人公身上,随着他/她喜

怒哀乐。这个时候,你就开始体会到那种真实,那是春风化雨、是斗转星移,不知不觉间,侯麦

在巴黎的家常中带我们体验人生。

可以给侯麦的电影打上以下标签:小布尔乔亚的、衣食无忧的、感情充沛的、自我克制的、执

着的、优雅得体的、点到为止的、喋喋不休的、有点神经质的,等等。因为没有大主题,所以都

可以算作喜剧。大多数侯麦影片都有着轻松的调调。侯麦关注的是我们这个时代城市人的内心。他

们并不浮躁、也不压抑,但多多少少有点空虚。生活似乎没有什么不足,可就是有那么一点无法

填补,填上了也会从别的地方又生空虚出来。就这么一点小空虚,带着朦胧的欲望,掩盖在体面

的社会属性之下,彼此之间展开动作,或者交换,或者排拒,或者等待,或者观望,不可胜数。侯

麦带着慈悲之心,安静地、系统地记录着和平时期大城市社会生态的方方面面,理智又富于感情。

对于他所关注的这个人群,他可真是仁至义尽了,他轻松地调配着地域性,又巧妙地超越于地域

之外,引起一个思维层次观众的共鸣。

电影、文学和历史之间,有着复杂而彼此纠结的关系。侯麦文学批评出身,难免会同法国此

起彼伏的各种文化思潮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对于有追求的导演来说,如何绕过这一切寻找自己

的声音,实在是个令人头疼的问题。侯麦反其道 而行之,年纪越大越简单,拍出来的电影越容

易让人产生共鸣,慈悲心也越明显。从这一点上来说,跟其他新浪潮导演相比,他有着特别真实

的态度,不喜欢用故弄玄虚的概念和似是而非的情节来吓唬人。可是怎样才能绕过术语,满足一

群曲高和寡的粉丝的审查,尊重自己的语言旨趣,同时又能把一个故事讲述得分外迷人呢?侯麦

城市笔记侯麦的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