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产品外侧咬花所需的拔模角

产品外侧咬花所需的拔模角

产品外侧咬花所需的拔模角
产品外侧咬花所需的拔模角

產品外側咬花所需的拔模角

目前咬花最大的公司是Mold-Tech.,幾乎所有國外廠商給的咬花規格皆是以這家公司為準。以下建立常用的產品有咬花時所需的拔模角。在模具設計之前即應確認咬花型號與拔模角度,避免咬花後產品咬花面產生拖花的現象。

制定工艺规程步骤和方法(参考)

制定工艺规程步骤和方法 .分析设计对象 阅读零件图,了解其结构特点、技术要求及其在所装配部件中的作用(如有装配图,可参阅)。分析时着重抓住主要加工面的尺寸、形状精度、表面粗糙度以及主要表面的相互位置精度要求,做到心中有数。 .确定毛坯制造方法及总余量,画毛坯图 确定毛坯种类和制造方法时应考虑与规定的生产类型(批量)相适应。对应锻件,应合理确定其分模面的位置,对应铸件应合理确定其分型面及浇冒口的位置,以便在粗基准选择及确定定位和夹紧点时有所依据。 查手册或访问数据库,确定主要表面的总余量、毛坯的尺寸和公差。如若对查表值或数据库所给数据进行修正,需说明修正的理由。 绘制毛坯图。毛坯轮廓用粗实线绘制,零件实体用双点画线绘制,比例尽量取1:1。毛坯图上应标出毛坯尺寸、公差、技术要求,以及毛坯制造的分模面、圆角半径和拔模斜度等。 .制定零件工艺规程 零件的结构、技术特点和生产批量将直接影响到所制定的工艺规程的具体内容和详细程度,这在制定工艺路线的各项内容时必须随时考虑到。 (1)表面加工方法的选择 针对主要表面的精度和粗糙度要求,由精到粗地确定各表面的加工方法。可查阅工艺手册中典型表面的典型加工方案和各种加工方法所能达到的经济加工精度,选择与生产批量相适应的加工方案和加工方法,对其它加工表面也作类似处理。 (2)定位基准的选择 根据定位基准的选择原则,并综合考虑零件的特征及加工方法,选择零件表面最终加工所用精基准和中间工序所用的精基准以及最初工序的粗基准。 (3)拟定零件加工工艺路线 根据零件加工顺序安排的一般原则及零件的特征,拟定零件加工工艺路线。在各种工艺资料中介绍的各种典型零件在不同产量下的工艺路线(其中已经包括

常见的压铸模具结构及设计

压铸模具材料与结构设计 压铸模具材料与结构设计目录 1 压铸模具的结构 压铸模具一般的结构如图 1.导柱 2.固定外模(母模) 3分流子镶套 4.分流子5固定内模6角销7滑块挡片 8滑块9.可动内模10.可动外模(公模) 11.模脚12.顶出板13.顶出销承板14.回位销 15.导套 2.压铸模具结构设计应注意事项 (1)模具应有足够的刚性,在承受压铸机锁模力的情况下不会变形。 (2)模具不宜过于笨重,以方便装卸修理和搬运,并减轻压铸机负荷。 (3)模穴的压力中心应尽可能接近压铸机合模力的中心,以防压铸机受力不均,造成锁模不密,铸件产生毛边。 (4)模具的外形要考虑到与压铸机的规格的配合: (a)模具的长度不要与系杆干涉。 (b)模具的总厚度不要太厚或太薄,超出压铸机可夹持的范围。 (c)注意与料管(冷室机)或喷嘴(热室机)之配合。 (d)当使用拉回杆拉回顶出出机构时,注意拉回杆之尺寸与位置之配合。 (5)为便于模具的搬运和装配,在固定模和可动模上方及两侧应钻螺孔,以便可旋入环首螺栓。 3 内模(母模模仁) (1)内模壁厚 内模壁厚基本上不必计算其强度,起壁厚大小决定于是否可容纳冷却水管通过,安排溢流井,及是否有足够的深度可攻螺纹,以便将内模固定于外模。由于冷却水管一般直径约10mm,距离模穴约25mm,因此内模壁厚至少要50mm。内模壁厚的参考值如下表。 内模的高度应该比外模高出0.05-0.1mm,以便模面可确实密合,并使空气可顺利排出。其与外模的配合精度可用H8配h7,如下图所示。 (3)内模与分流子的配合 分流子的功用是将熔汤由压铸机导至模穴内,因此其高度视固定模的厚度而定。分流子的底部与内模相接,使流道不会接触外模,如下图,内模与分流子的配合可用H7配h6。 4外模 (1)固定外模

(完整版)咬花标准

蚀纹标准 一.Mold-Tech Mold-Tech A Mold-Tech B Ptn.#Depth Angle Ptn.#Depth Angle MT-110000.00041°MT-112000.003 4.5°MT-110100.001 1.5°MT-112050.00254°MT-110200.0015 2.5°MT-112100.0035 5.5°MT-110300.0023°MT-112150.0045 6.5°MT-110400.003 4.5°MT-112200.0057.5°MT-110500.0045 6.5°MT-112250.0045 6.5°MT-110600.003 4.5°MT-112300.00254°MT-110700.003 4.5°MT-112350.0046° MT-110800.0023°MT-112400.0015 2.5°MT-110900.0035 5.5°MT-112450.0023°MT-111000.0069°MT-112500.00254° MT-111100.00254°MT-112550.0023° MT-111200.0023°MT-112600.0046° MT-111300.00254°MT-112650.0057° MT-111400.00254°MT-112700.0046° MT-111500.002754°MT-112750.00355°MT-111600.0046°MT-112800.00558° Mold-Tech C Mold-Tech D Ptn.#Depth Angle Ptn.#Depth Angle MT-113000.0025 3.5°MT-114000.0023°MT-113050.0057.5°MT-114050.00254°MT-113100.0057.5°MT-114100.0035 5.5°MT-113150.001 1.5°MT-114150.0023° MT-113200.00254°MT-114200.00254° MT-113250.003 4.5°MT-114250.0035 5.5°MT-113300.0023°MT-114300.00710° MT-113350.0023°MT-114350.01015° MT-113400.003 4.5°MT-114400.0005 1.5°MT-113450.003 4.5°MT-114450.0015 2.5°MT-113500.0035 5.5°MT-114500.00254°MT-113550.00254°MT-114550.003 4.5°MT-113600.0035 5.5°MT-114600.0035 5.5°MT-113650.00457°MT-114650.0057.5°MT-113700.0046°MT-114700.0023° MT-113750.0046°MT-114750.0023°

工程图标注方法与技巧

1.轴套类零件 这类零件一般有轴、衬套等零件,在视图表达时,只要画出一个基本视图再加上适当的断面图和尺寸标注,就可以把它的主要形状特征以及局部结构表达出来了。为了便于加工时看图,轴线一般按水平放置进行投影,最好选择轴线为侧垂线的位置。 在标注轴套类零件的尺寸时,常以它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由此注出图中所示的Ф14 、Ф11(见A-A断面)等。这样就把设计上的要求和加工时的工艺基准(轴类零件在车床上加工时,两端用顶针顶住轴的中心孔)统一起来了。而长度方向的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接触面(轴肩)或加工面等。 如图中所示的表面粗糙度为Ra6.3的右轴肩,被选为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由此注出13、28、1.5和26.5等尺寸;再以右轴端为长度方向的辅助基,从而标注出轴的总长96。 2.盘盖类零件 这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扁平的盘状,一般有端盖、阀盖、齿轮等零件,它们的主要结构大体上有回转体,通常还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局部结构。在视图选择时,一般选择过对称面或回转轴线的剖视图作主视图,同时还需增加适当的其它视图(如左视图、右视图或俯视图)把零件的外形和均布结构表达出来。如图中所示就增加了一个左视图,以表达带圆角的方形凸缘和四个均布的通孔。

在标注盘盖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通过轴孔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 3.叉架类零件 这类零件一般有拨叉、连杆、支座等零件。由于它们的加工位置多变,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对其它视图的选择,常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且还要用适当的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来表达零件的局部结构。踏脚座零件图中所示视图选择表达方案精练、清晰对于表达轴承和肋的宽度来说,右视图是没有必要的,而对于T字形肋,采用剖面比较合适。

咬花规格

咬花MT版常用規格表 ( 每千分之一英寸, 拔模為1°-1.5°) Mold-Tech A Mold-Tech B Ptn.#Depth Angle Ptn.#Depth Angle MT-110000.00041°MT-112000.003 4.5°MT-110100.001 1.5°MT-112050.00254°MT-110200.0015 2.5°MT-112100.0035 5.5°MT-110300.0023°MT-112150.0045 6.5°MT-110400.003 4.5°MT-112200.0057.5°MT-110500.0045 6.5°MT-112250.0045 6.5°MT-110600.003 4.5°MT-112300.00254°MT-110700.003 4.5°MT-112350.0046°MT-110800.0023°MT-112400.0015 2.5°MT-110900.0035 5.5°MT-112450.0023°MT-111000.0069°MT-112500.00254°MT-111100.00254°MT-112550.0023°MT-111200.0023°MT-112600.0046°MT-111300.00254°MT-112650.0057°MT-111400.00254°MT-112700.0046°MT-111500.002754°MT-112750.00355°MT-111600.0046°MT-112800.00558° Mold-Tech C Mold-Tech D Ptn.#Depth Angle Ptn.#Depth Angle MT-113000.0025 3.5°MT-114000.0023°MT-113050.0057.5°MT-114050.00254°MT-113100.0057.5°MT-114100.0035 5.5°MT-113150.001 1.5°MT-114150.0023°MT-113200.00254°MT-114200.00254°MT-113250.003 4.5°MT-114250.0035 5.5°MT-113300.0023°MT-114300.00710°MT-113350.0023°MT-114350.01015°MT-113400.003 4.5°MT-114400.0005 1.5°MT-113450.003 4.5°MT-114450.0015 2.5°MT-113500.0035 5.5°MT-114500.00254°MT-113550.00254°MT-114550.003 4.5°MT-113600.0035 5.5°MT-114600.0035 5.5°

拔模角度的深度分析

孔的问题 a. 孔与孔之间的距离,一般应取孔径的2倍以上。 b. 孔与塑件边缘之间的距离,一般应取孔径的3倍以上,如因塑件设计的限 制或作为固定用孔,则可在孔的边缘用凸台来加强。 c. 侧孔的设计应避免有薄壁的断面,否则会产生尖角,有伤手和易缺料的现 象。 基本设计守则 塑胶产品在设计上通常会为了能够轻易的使产品由模具脱离出来而需要在边缘的内侧和外侧各设有一个倾斜角为出模角。若然产品附有垂直外壁并且与开模方向相同的话,则模具在塑料成型後需要很大的开模力才能打开,而且,在模具开启後,产品脱离模具的过程亦相信十分困难。要是该产品在产品设计的过程上已预留出模角及所有接触产品的模具零件在加工过程当中经过高度抛光的话,脱模就变成轻而易举的事情。因此,出模角的考虑在产品设计的过程是不可或缺的,因注塑件冷却收缩後多附在凸模上,为了使产品壁厚平均及防止产品在开模後附在较热的凹模上,出模角对应於凹模及凸模是应该相等的。不过,在特殊情况下若然要求产品於开模後附在凹模的话,可将相接凹模部份的出模角尽量减少,或刻意在凹模加上适量的倒扣位。 出模角的大小是没有一定的准则,多数是凭经验和依照产品的深度来决定。此外,成型的方式,壁厚和塑料的选择也在考虑之列。一般来说,高度抛光的外壁可使用1/8度或1/4度的出模角。深入或附有织纹的产品要求出模角作相应的增加,习惯上每0.025mm深的织纹,便需要额外1度的出模角。出模角度与单边间隙和边位深度之关系表,列出出模角度与单边间隙的关系,可作为叁考之用。此外,当产品需要长而深的筋及较小的出模角时,顶针的设计须有特别的处理,见对深而长加强筋的顶针设计图。 出模角度与单边间隙和边位深度之关系表 拔模斜度:为便于拔模,塑件壁在出模方向上应具有倾斜角度α,其值以度数表示(参见表2-4)。

学习模具

1. 使用FUTABA标准模座结构组模座。 2. 使用正钢或同规格标准模具零件、配件。 3. 所有导销(GUIDE PIN),衬套(BUSHING)必须在尾端有凸型。 4. 所有模具设计图面纸张尺寸需统一使用全开规格尺寸,并等核准后,才开始制作。 5. 模具上成品部分加工时,应以成品图中尺寸公差的半值来做为加工公差,不得使用 成品图上之公差来加工。 6. 所有度量单位以英制为准,长度使用毫米,重量使用公斤,温度使用摄氏(C)。 7. 压力以英制PSI为单位,1PSI=1磅/平方英寸=14.2公斤/平方公分。 8. 确认模厚,夹模板行程,顶出行程。 9. 公母模四侧面吊模孔位置,“A”“B”板每一相邻两侧最少有一吊模孔,其他模板最少 有一侧面有吊模孔。 10. 四支导销中之任一支,必须做成偏心,即不与其他三支对称,以防止公、母模反向 合模。 11. 打印钢材规格及硬度於模仁底面。 12. 详列材料表并标示材料与表面处理规格,并标示电热器瓦数规格与电压大小。 13. 打印,编号所有模具零件。 14. 模具两侧面,应与装箱前以铁条固定,以免模面分开。 15. 同一成品模穴超过一个穴时,应采用连续编号以便识别模穴。 16. 在模座上需有一吊模孔於模具重心位置,以避免吊模时模具倾斜,并确定螺纹与深 度足够负荷模重。

17. 除模仁有大面积梯阶靠破外,均应装置模面锁定块(PARTING LINE LOCKS)。 18. 肋片深度超过5mm时,需於肋底部加逸气销或以镶件制作,以利塑料充填。 19. 以销子做平面靠破时,应将销子顶端加长伸入钢材内,避免销子顶面压损或变形。 20. 成品重要处,应稍预留尺寸,避免加工尺寸过大而导致补焊。 21. 模仁未经许可不准补焊。 22. 在特殊情况下以补焊修补模具时,应选用模具同材料做焊条,以免材质不同影响成 品之外观及留下痕迹。 23. 各项装配组立均应确实控制公差,不得有敲击之痕迹留下。 24. 所有的模板除分模面外,其余角落应倒角。 25. 使用电热器之模具,均需附电路图以便生产单位正确接线。 26. 模具需咬花处理时,拔模角度至少需要2度以上,咬花深度则每深0.001”需增加1度 拔模角,例如:深度为0.003”时需有5度拔模角度,咬花前模穴表面至少要以#300 砂纸打光。 27. 确认模穴,模座强度足够。 28. 模具设计应符合成品图面附注要求。 29. 提供所有不属于标准规格零件详细图面。 30. 模仁表面经电镀处理后,应加热模仁至500F以1英寸厚度加热1小时计算,以防止模 仁脆化。 31. 电镀件之厚度及附着强度均需特别注意,不得在使用后有剥落的现象。 32. 美式塑胶机顶出杆位置图,主料头末端倒钩设计,及三片模或使用剥料板模具其拉 杆设计须设计倒钩请。

切削用量及基本时间

1.粗车Φ155端面: 粗车刀具:刀片材料为YT15硬质合金可转位车刀,刀杆尺寸为16mm ×25mm ,主偏 角?=90r k ,负偏角?='10r k ,前角?=120γ,后角?=60α,刃倾角?=0s λ,刀尖圆弧半径mm r R 8.0=。 机床:CA6140卧式车床。 确定端面最大加工余量:已知毛坯长度方向的加工余量为3mm ,不考虑1o 拔模斜度的影响,则毛坯长度方向的最大加工余量mm Z 3max =。由于粗车要满足mm a p 3≤,取 mm a p 3=,可一次加工。 确定进给量f :根据《切削用量简明手册》(第三版)(以下简称《切削手册》)表1.4,当刀杆尺寸为16mm ×25mm ,mm a p 3≤以及工件直径为155mm 时 =f 1.0~1.4mm/r 按CA6140车床说明书(见《切削手册》表1.31)取 =f 1.02mm/r 计算切削速度:按《切削手册》表1.27,切削速度的计算公式为(根据《切削手册》表1.9,寿命选T=60min ) (m/min) v y x p m v c k f a T c v v v = 式中,158=v c ,15.0=v x ,4.0=v y ,2.0=m 。修正系数v k 见《切削手册》表1.28,即 85.0=mv k ,8.0=sv k ,04.1=kv k ,73.0=krv k ,0.1=Tv k ,0.1=tv k 所以0.10.173.004.18.085.002.1360158 4 .015.02.0???????=c v =30.25(m/min ) 确定机床主轴转速: min)/(84.59min /161 25 .3010001000r r d v n w c s ≈??== ππ 按机床说明书(见《工艺手册》表4.2-8),与59.84r/min 相近的机床转速为63r/min 及50r/min 。现选取=w n 63r/min ,如果选50r/min ,则速度损失较大。所以实际切削速度 min)/(85.311000 63 1611000m dn v =??= = ππ 计算切削工时:按《工艺手册》表6.2-1,取

产品表面装饰技术-咬花工艺

产品表面装饰技术-咬花工艺 第一节印字 若需在工程塑料的表面上印字或图案时,有以下几种方法。 一.曲面印刷 、/一 前言作为在塑料成型品的表面进行文字或图案的印刷方法,曲面印刷法常常被采用。曲面印刷是指用一块柔性橡胶,将需要印刷的文字、图案印刷至含有曲面或略为凹凸面的树脂成型品的表面。 (一)曲面印刷的原理

曲面印刷是先将油墨放入雕刻有文字或图案凹版内,随后将文字或图案复印到曲面上,再利用曲面将文字或图案转印至成型品表面,最后通过热处理或紫外线光照射等方法使油墨固化。 曲面印刷工艺: 1. 成型品的脱脂 2. 成型品的表面处理(必要时) 3. 印刷 4. 油墨的固化处理 5. 涂布过多等后处理(必要时) 印刷流程 1. 将油墨放入凹版内 2. 刮去过量的油墨 3. 挤压曲面取得油墨 4. 将曲面的油墨转印到成型品的表面 5. 清洗曲面、版面(必要时) (二)前处理工艺 要想得到美观、耐久性的印刷品,则有必要对成型品进行前处理。前处理包括成型品表面的油脂及垃圾的清洗,以及为了改善油墨的润湿性和粘合性的表面处理。 前清洗(脱脂): 采用有机溶剂清洗成型品表面渗出的油污。因为成型品的表面易受模具防锈剂、脱模剂、人的油脂,树脂的添加剂等的污染,导致油墨开裂,降低了油墨与成型品的密接性。特别是当出现印刷不均匀问题时,则表明成型品表面受污染的可能性极高。 表面处理: 绝大多数的合成树脂与油墨的密接性不如金属和纸。为此有必要对成型品的表面进行适性处理 特别是“夺钢”,必须事先采用电晕放电处理方法对表面进行处理。 (三)油墨固化处理在多数情况下,采用某些方法使油墨固化。特别是工程塑料,为了防止受油或溶剂等的污染,仅

模具设计规范标准规范标准

模具设计标准规范 1﹑目的: 确保模具设计规范化,统一化.能将设计意图正确的传达给制造部门.避免或减少失误。 2﹑范围: 工程部设计组接收工程部产品组转交的图文件、样品等资料到图纸发行为止之阶段均属之。3﹑权责: 3.1 工程部设计组:负责模具开发设计及设计变更、2D/3D产品图面设计、3D建模、设计模具的组立图、3D拆模与拆电极、绘制零件图. 3.2 现场加工各组:加工各组的组长,在加工前需先审视加工图,若发现与原先检讨的不符合或有误,甚至不合理,需立即反应工程部检讨查核后,方可继续加工。 4. 名词释义: 无 5﹑作图环境标准: 5.1文字标准 5.1.1字体。数字及英文使用“Arial”字体,中文使用“标楷体”。 5.1.2文字大小。为了使整套图面文字视觉效果一致,在标准图框(即1:1图框,A4为297*210)中,设定字高为3.0,宽0.85。 5.2 图面标准 5.2.1 图框:为了便于查阅,装订,保存,图框统一标准如下: A0图框:841*1189横印(附件一) A1图框:594*841横印(附件二) A2图框:420*594横印(附件三) A3图框:420*297横印(附件四) A4图框:297*210直印(附件五) 5.2.2 图面要求 5.2.2.1零件图面按照其在模具当中的位置分类摆放,以便于查找。 5.2.2.2尺寸标注方式。除了圆以外,所有模板、模仁之尺寸均采用坐标标注方式。 5.2.2.3 视图投影关系:第三视角法。 5.2.3图档版本

版本编号采用大写字母“A”加上一位数字序号,数字序号按照图文件完成的时间先后顺序进行排列。例如A1、A2、A3等。 5.2.4 图层与线型:为了便于图形与尺寸的识别,图层与线型统一标准如下:

工程图标注方法与技巧

1.轴套类零件 这类零件一般有轴、衬套等零件,在视图表达时,只要画出一个基本视图再加上适当的断面图和尺寸标注,就可以把它的主要形状特征以及局部结构表达出来了。为了便于加工时看图,轴线一般按水平放置进行投影,最好选择轴线为侧垂线的位置。?在标注轴套类零件的尺寸时,常以它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由此注出图中所示的Ф14 、Ф11(见A-A断面)等。这样就把设计上的要求和加工时的工艺基准(轴类零件在车床上加工时,两端用顶针顶住轴的中心孔)统一起来了。而长度方向的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接触面(轴肩)或加工面等。? 如图中所示的表面粗糙度为Ra6.3的右轴肩,被选为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由此注出13、28、1.5和26.5等尺寸;再以右轴端为长度方向的辅助基,从而标注出轴的总长96。 2.盘盖类零件 这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扁平的盘状,一般有端盖、阀盖、齿轮等零件,它们的主要结构大体上有回转体,通常还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局部结构。在视图选择时,一般选择过对称面或回转轴线的剖视图作主视图,同时还需增加适当的其它视图(如左视图、右视图或俯视图)把零件的外形和均布结构表达出来。如图中所示就增加了一个左视图,以表达带圆角的方形凸缘和四个均布的通孔。 ?

在标注盘盖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通过轴孔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 3.叉架类零件?这类零件一般有拨叉、连杆、支座等零件。由于它们的加工位置多变,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对其它视图的选择,常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且还要用适当的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来表达零件的局部结构。踏脚座零件图中所示视图选择表达方案精练、清晰对于表达轴承和肋的宽度来说,右视图是没有必要的,而对于T字形肋,采用剖面比较合适。

塑胶产品模具的拔模角度确定

角度没有太大的规定!一般做整数方便加工就可! 不过落差一定要0.02以上!大的高度落差就做大一点!角度一般做2-3度之间!大的产品做到5度! 讨论拔模角度 讨论一下拔摸斜度,请发表高见,多大的产品需要多大的拔摸斜度。 请大家举例说明。 拔摸斜度和产品的深度有关系.看你要达到什么目的了.而且对于产品外观的拔摸斜度和产品的表面处理有关系.相同的深度,表面咬花需要的拔摸斜度比光面要大. 而BOSS柱和加强肋就不是要求很严,以容易脱模和不缩水为原则. 我们外形一般用1~2度左右 以下是我的经验值: 电视产品缺省的斜度是1:40,前壳为1.5度(我刚做了一个2度的)。后盖因为牵扯到皮纹,如果深度不大(小于30毫米),一般不等小于3度。深度较大,一般不小于6~8度。至于有什么理论公式,还请版主赐教 这个话题刚好我在别的论坛上发表过 先转贴过来了: 「拔模角」这个问题对机构人员来说,是个非常重要的课题 .什麼情况要画拔模斜度?什麼情况不需要斜度?外观斜度要多少?补强肋,螺丝驻斜度要多少?真的都需要经验,及和模具设计人员讨论对机构人员来说,不要画拔模角是最好的因為在画所有的结构时,标尺寸的参考只有「一条线」加了斜度后,正式图看起来就有「二条线」万一选错条,以后就麻烦了(有经验的人应该听的懂吧!)提供一下个人的经验:拔模斜度可以在所有的结构都完成后,再来一次画出来一方面可以避免出错一方面可以加快软体运算的速度.其实一个负责任的机构人员 .应该是要把「该有」的「所有拔模斜度」都画出来 .如果你把这项工作交给模具设计人员来画的时候 .他怎麼知道你哪些地方是做「紧配合」,哪些有「间隙」?而且拔模基準面应该是以「底部」,还是「顶部」為準呢?一旦「猜错」了,有可能成品就会有干涉了 .还有有些比较高,比较深的结构是做「入子」的以及有些螺丝孔是做「套筒」的那时需不需要做斜度,那裡不需要做斜度就要跟模具人员好好讨论了 「拔模斜度」这个话题还有很多可以讨论的常常為了这个问题会让模具设计人员对机构设计人员有很大的抱怨 这个可以多听听版上那些模具设计人员的心声 一般我的经验是:能不作斜度的尽量不作!原则是:1、作模具的时候容易加的!2、作大作小关系不大的! 外观的如果是出模方向的,斜度一定要作!如果是行位上出的,可以作直的!一些柱子、筋等,如果不是很深也不作! 需要配合的,斜度一定要作!斜度的大小一般根据蚀纹的型号,有具体的数值,可以查的!基本全是经验值,要考虑模具的制作方法!。。。 "出模角"的大小我看了上面大家的意见,也都认同,隻是想讲一句"高精度的模具是没有出模角的啦" 有人玩过"咩咩"的积木吗?那就是答案! 我想应為无咬花在成品表面上吧?若有的话当脱模时不就表面刮花了! 我想应為无咬花在成品表面上吧?若有的话当脱模时不就表面刮花了! 有咬花时也行,不过要跟据咬花大小适当加大脱模角 我试过在结构设计的时候不画斜度,结果就出事了,现在一般外 形部分会拔模,有配合的地方也要。其他的一些就留给模具设计人员了。 赖皮wrote:

模德标准咬花对照表

AVERAGE DEPTH THEORETOCAL AVERAGE DEPTH THEORETOCAL PATTERN (Pt,um)MININUM PATTERN (Pt,um)MININUM NUMBER MICRONS DRAFT ANGLE NUMBER MICRONS DRAFT ANGLE MT 11000101MT 11200756MT 1101025 2.5MT 11205605MT 1102040 3.5MT 112151108.5MT 11030504MT 11230605MT 11040756MT 112351008MT 110501108.5MT 11240353MT 11060756MT 11245504MT 11070756MT 11250605MT 11080504MT 1055-1101MT 11090907.5MT 1055-215 1.5MT 1110015011.5MT 1055-320 1.5MT 11110605MT 1055-425 2.5MT 11120504MT 1055-525 2.5MT 11130605MT 105540 3.5MT 11140605MT 1055-645 3.5MT 11150706MT 1055-7706MT 11155 50 4 MT 1055-8 80 6.5 AVERAGE DEPTH THEORETOCAL AVERAGE DEPTH THEORETOCAL PATTERN (Pt,um)MININUM PATTERN (Pt,um)MININUM NUMBER MICRONS DRAFT ANGLE NUMBER MICRONS DRAFT ANGLE MT 11600756MT 11400504MT 11605756MT 11415504MT 116101008MT 1142065 5.5MT 11620756MT 1143018014MT 11630756MT 1143525517.5MT 11640756MT 1144015 1.5MT 116501008MT 1144540 3.5MT 116601008MT 1145065 5.5MT 112601008MT 11470504MT 1126513010MT 11475504MT 1128014011MT 11550756MT 1131013010MT 11555907.5MT 11315252MT 1156065 5.5MT 11340756MT 11565756MT 11345756MT 1157013010MT 11350907.5MT 115751108.5MT 11365 110 8.5 MT 11580 90 7.5 AVERAGE DEPTH THEORETOCAL AVERAGE DEPTH THEORETOCAL PATTERN (Pt,um)MININUM PATTERN (Pt,um)MININUM NUMBER MICRONS DRAFT ANGLE NUMBER MICRONS DRAFT ANGLE K 9000G 81MT 9050252K 9070G 101MT 9051353K 7000G 14 1.5MT 9052403K 7050G 15 1.5MT 905355 5.5K 5000G 16 1.5MT 9054655K 5024G 27 2.5MT 9055907K 2400G 353MT 90561108K 1600G 45 3.5MT 90571209.5MT 903640 3.5MT 904514011MT 903745 3.5MT 90461058.5MT 903855 4.5MT 90471108.5MT 903955 4.5MT 904818014MT 9040706MT 904914011MT 9041907.5MT 906013010MT 904255 4.5MT 906113510.5MT 9043756MT 906215011.5MT 9044 75 6 MT 9063 150 11.5 PLAQUE NO. ‘P’ PLAQUE NO. ‘I’ PLAQUE NO. ‘N’ PLAQUE NO. ‘H’

PROE拔模特征详细教程

工程特征系列教程——拔模特征 1、拔模特征理论 1.1基本概念 在塑料拉伸件、金属铸造件和锻造件中,为了便于加工脱模,通常会在成品与模具行腔之间引入一定的倾斜角,称为“拔模角”或“脱模角”。拔模特征就是为了解决此类问题,将单独曲面或一系列曲面中添加一个介于 -30°和 +30°之间的拔模角度。可以选择的拔模有平面或圆柱面。 如下图: 1.2操控板简介 在工具栏上单价拔模按钮或单击主菜单“插入”—“斜度”即可打开拔 模工具,操控板各项含义如下:

1.3拔模特征基本术语 拔模曲面 - 要拔模的模型的曲面。可以拔模的曲面有平面和圆柱面。拔模枢轴 - 曲面围绕其旋转的拔模曲面上的线或曲线(也称作中立曲线)。可通过选取平面(在此情况下拔模曲面围绕它们与此平面的交线旋转)或选取拔模曲面上的单个曲线链来定义拔模枢轴。 拖动方向(也称作拔模方向)- 用于测量拔模角度的方向。通常为模具开模的方向。可通过选取平面(在这种情况下拖动方向垂直于此平面)、直边、基准轴或坐标系的轴来定义它。 拔模角度 - 拔模方向与生成的拔模曲面之间的角度。如果拔模曲面被分割,则可为拔模曲面的每侧定义两个独立的角度。拔模角度必须在-30到 +30 度范围内。 2、创建基本拔模特征

2.1以下以具体实例说明拔模特征的创建过程。 (1)打开配套文件draft_select.prt.1。如下图 (2)选择该零件前表面,如下图 (3)单击工具栏“拔模”工具,弹出拔模操控板选项,如下图所示,系统缺省拔模枢轴参照收集器处于选中状态。

(4)选择下图所示平面为拔模枢轴 (5)系统自动选择该平面为拖动方向,如下图所示 (6)调整拔模角度,将拔模角度改为10度

机械零件的表达方法

机械设计中尺寸标注类知识,毕业前一定读懂它 1.轴套类零件 这类零件一般有轴、衬套等零件,在视图表达时,只要画出一个基本视图再加上适当的断面图和尺寸标注,就可以把它的主要形状特征以及局部结构表达出来了。为了便于加工时看图,轴线一般按水平放置进行投影,最好选择轴线为侧垂线的位置。 在标注轴套类零件的尺寸时,常以它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由此注出图中所示的Ф14 、Ф11(见A-A断面)等。这样就把设计上的要求和加工时的工艺基准(轴类零件在车床上加工时,两端用顶针顶住轴的中心孔)统一起来了。而长度方向的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接触面(轴肩)或加工面等。 如图中所示的表面粗糙度为的右轴肩,被选为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由此注出13、28、和等尺寸;再以右轴端为长度方向的辅助基,从而标注出轴的总长96。 2.盘盖类零件

这类零件的基本形状是扁平的盘状,一般有端盖、阀盖、齿轮等零件,它们的主要结构大体上有回转体,通常还带有各种形状的凸缘、均布的圆孔和肋等局部结构。在视图选择时,一般选择过对称面或回转轴线的剖视图作主视图,同时还需增加适当的其它视图(如左视图、右视图或俯视图)把零件的外形和均布结构表达出来。如图中所示就增加了一个左视图,以表达带圆角的方形凸缘和四个均布的通孔。 在标注盘盖类零件的尺寸时,通常选用通过轴孔的轴线作为径向尺寸基准,长度方向的主要尺寸基准常选用重要的端面。 3.叉架类零件 这类零件一般有拨叉、连杆、支座等零件。由于它们的加工位置多变,在选择主视图时,主要考虑工作位置和形状特征。对其它视图的选择,常常需要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基本视图,并且还要用适当的局部视图、断面图等表达方法来表达零件的局部结构。踏脚座零件图中所示视图选择表达方案精练、清晰对于表达轴承和肋的宽度来说,右视图是没有必要的,而对于T字形肋,采用剖面比较合适。

蚀纹前注意事项及常见纹路拔模角度

蚀纹前注意事项及常见纹路拔模角度 温馨提示:您的前期工作是否到位,直接影响蚀纹工作的顺利进展。 一、模具蚀纹报价注意事项: 1、请将模具或产品3D图蚀纹区域染色后截图做成PPT。 2、提供纹理编号、模具材质、模具穴数、产品尺寸。 3、蚀纹面是否有镶件、行位、斜顶等辅助成型部件?如果有,请提供图片并注明数量。 4、如果是汽车项目,请提供项目编号或车型。 5、模德根据贵司提供的信息,进行估价。正式报价单需等模具到达模德并药检后提供给贵司。药检后,发现蚀纹区域有严重火花、烧焊等大问题,正式报价价格可能会比前期估价偏高;如果实际模具大小、结构与前期报价资料一致,且药检后未发现大问题,正式报价与前期估价基本一致。 二、欲蚀纹模具递送模德前须注意: 1.模具试模样件是否已经OK?如果NG,请修模改善至OK。 2.蚀纹面是否有残留火花纹、省模线、刀割线尚未省干净?如果未省干净,请继续省模到位。 3.蚀纹面是否有碰穿位?如果有,请务必作划线处理。 4.蚀纹面是否有烧焊?如果有,请将烧焊部件进行整体回火处理,

如果部件太大,须局部回火。(注意:焊条材质请选用与模芯同样的材质) 5.请再次确认纹理编号、蚀纹区域是否已经确定无误。 6.请确认关键部位出模角度是否足够?如出模角度偏小,请事先知会我司,以便我司将纹理浅化处理,以免出模拉伤。 7.请在试模样件上画好蚀纹区域并标明蚀纹编号,连同模芯一起递送至我司,部件递送地址如下。 感谢您的耐心配合,我们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做好蚀纹工作,并及时通知贵司提货。 模德模具(东莞)有限公司 东莞市清溪镇厦坭村江背路8号 2012/6/15

常见纹路深度及拔模角度

锻件毛坯计算

锻件毛坯计算 如图,根据零件图绘制锻件图。 在1吨模锻锤上模锻,生产批量为成批生产,材料45钢。 解:计算过程如下 1、确定机械加工余量和公差 (1)计算锻件质量m ()2223313290463610036100107.8510222m kg πππ--????????=??+??--??????? ? ? ??????????? 5.76kg = (2)计算锻件复杂系数S ()2222132904636100361002220.5361321002S ππππ??????????+??--???? ? ? ???????????= =???? ???

S 在0.32~0.63G C =范围内,所以复杂系数为2S 级。 (3)材质系数M 45钢含碳量c%=~%<% 所以材质系数为1M 级。 (4)由表2-2、表2-3查得零件加工余量 锻件厚度尺寸100mm ,余量~,取。 锻件长度尺寸132mm ,余量~,取。 内孔直径尺寸46mm ,余量。 (5)根据锻件质量m 、复杂系数S 、材质系数M ,由表2-4、2-6查公差 锻件尺寸132mm ,公差 2.11.13.2mm + -; 锻件尺寸90mm ,公差 1.90.92.8mm + -; 厚度尺寸100mm ,公差 2.70.93.6mm + -; 厚度尺寸36mm ,公差 1.90.62.5mm + -; 内孔直径46mm ,公差0.81.72.5mm + -; 错差; 残留飞边公差; 表面缺陷,不允许超过1.2mm 。 2、确定模锻斜度 由零件尺寸,查得,内表面拔模斜度10,外表面拔模斜度7。 3、圆角半径 外圆角半径r=余量+a=+2=,取r=5mm 。 内圆角半径R=(2~3)r ,根据需要,取R=8mm 。 4、冲孔连皮(当孔径为25~80mm 时,冲孔连皮厚度取4~8mm)

蚀纹

蚀纹前表面处理 A. 垂直壁面 拔模斜度要求 我们最常被问到的问题是:"我需要多大的拔模斜度?" 常规经验是每.001"深度纹需要 1 度的拔模角,在薄壁成型件的设计和高压模塑中则需增大拔模斜度。 重要事项: 垂直壁是内壁还是外壁?如果是内壁,成型件在成型中会收缩粘着在壁上,因此需要更大的拔模斜度,以完成纹形或浅纹形。 凹口 在表纹加工过程中,会从模具上除去部分金属。有时纹形区的垂直壁上有封闭区域,或者你需要在分型线位置的纹形上留一段不加纹区域。此时就会因纹刻时除去部分金属而形成“凹口”或反拔模角。从而引起擦痕,拉痕,成型件粘着或更严重问题如:模具闭锁。 金属切除和成型深度需注意的重要一点是: 任何纹形的成形深度并不一定等于需切除的金属量。对车纹来说尤其如此,很多纹形的金属切除量和纹形深度有很大差别。为达到汽车外观标准,很多纹形需多次蚀刻使成型件符合母版。每次蚀刻都会去掉金属,甚至成型件上适应拔模需要的较浅区域也需去除大量金属。对潜在凹口也需考虑此因素,表纹加工后对纹刻时除去金属的区域进行手工修复使该区域融合时同样应注意这点。 B. 分离线处理 分离线保护 不同类型的部件要求采用不同的分离线处理方法。我们可以为您提供及时的分离线的蚀刻,或者为您的分离线留一个0.005”—0.750”的边距。 C. 表纹加工后电镀/ 表纹加工后电镀 完成表纹加工后,可对很多纹样进行电镀而不影响它的完整性和功能。快速镀硬铬或镍的镀层厚度通常为.0003" to .0005",它不会使纹样变浅或有明显外观变化。 如果你需在纹形加工后电镀模具,最好在纹形加工前通知我们以获得帮助。 D. 蚀纹处理前电镀/涂层模具表面精度要求 如果需纹刻的模具表面已镀镍、硬铬、特氟龙或有其他能提高模具耐磨性和/或抗腐蚀性的表面涂层,则此涂层必须完全清除以保证模具蚀纹加工处理效果。 E.显著部件 您可以在蓝本或聚脂薄膜上作精确、完事的标注,指导我们需要怎样蚀刻,要确保图档显示了各个不同区域的交叉部分。否则可能引起如何处理未显示在图上的区域的问题(而臆测是危险的) F. 光泽 部件的光泽是该部件的外观或感官的品质要求的一个重要因素。光泽也全影响蚀刻的观感,尤其是在精制无光保护层上的蚀刻。如果部件的光泽太暗,蚀刻会看起来更浅,如果部件很有光泽,蚀纹会看起来比实际深度更深;有许多因素影响光泽模具的光泽, 我们将多年以来的测试信息汇总如下: 部件光泽的决定因素: 1. 加工的塑料型号 ; 2. 模温; 3. 材料温度; 4. 材料成分 5. 注塑压力-是主要因素

切削力的计算

金属切削中的物理现象及基本规律(3)二、切削力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切削力是金属切削过程中的基本物理现象之一,是分析机 制工艺、设计机床、刀具、夹具时的主要技术参数。 (一)切削力的来源、切削分力 金属切削时,切削层及其加工表面上产生弹性和塑性变 形;同时工件与刀具之间的相对运动存在着摩擦力。如图 2-15 所示,作用在刀具上的力有两部分组成: 1. 作用在前、后刀面上的变形抗力 F nγ和 F nα ; 2. 作用在前、后刀面上的摩擦力F fγ和 F fα 。 这些力的合力F称为切削合力,也称为总切削力。总切削力F可沿x,y,z方向分解为三个互相垂直的分力Fc、Fp、Ff,如图2-16所示。主切削力Fc 总切削力F在主运动方向上的分力;背向力Fp 总切削力F在垂直于假定工作平面方向上的分力;进给力Ff 总切削力在进给运动方向上的分力。 车削时各分力的实用意义如下: 主切削力 F c 作用于主运动方向,是计算机床主运动机构强度与刀杆、刀片强度及设计机床夹具、选择切削用量等的主要依据,也是消耗功率最多的切削力。

背向力 F p 纵车外圆时,背向力F p不消耗功率,但它作用在工艺系统刚性最差的方向上,易使工件在水平面内变形,影响工件精度,并易引起振动。 F p是校验机床刚度的必要依据。 进给力 F f 作用在机床的进给机构上,是校验进给机构强度的主要依据。 (二)切削力计算的经验公式 通过试验的方法,测出各种影响因素变化时的切削力数据,加以处理得到的反映各因素与切削力关系的表达式,称为切削力计算的经验公式。在实际中使用切削力的经验公式有两种:一是指数公式,二是单位切削力。 1 .指数公式 主切削力(2-4) 背向力(2-5) 进给力(2-6) 式中F c————主切削力(N); F p————背向力(N); F f————进给力(N); C fc、C fp、C ff————系数,可查表2-1; x fc、y fc、n fc、x fp、y fp、n fp、x ff、y ff、n ff ------ 指数,可查表2-1。 K Fc、K Fp、K Ff ---- 修正系数,可查表2-5,表2-6。 2 .单位切削力 单位切削力是指单位切削面积上的主切削力,用kc表示,见表2-2。 kc=Fc/A d=Fc/(a p·f)=F c/(b d·h d) (2-7) 式中A D -------切削面积(mm 2);

咬花规格表

Ptn.#MT229MT392MT585MT889MT1013MT1015MT1039MT1055MT-11370MT-11375MT-11380MT-11350MT-11365MT-11330MT-11335MT-11340MT-11345MT-11355MT-11360MT-11310MT-11315MT-11320MT-11325Ptn.#MT-11300MT-11305MT-11140MT-11150MT-11160MT-11100MT-11110MT-11120MT-11130MT-11060MT-11070MT-11080MT-11090Ptn.#MT-11000MT-11010Plaque #6咬花MT版常用規格表 每千分之一英寸, 拔模為1°-1.5° MT-11020MT-11030MT-11040MT-11050Depth Angle Depth Angle 0.00041°0.003 4.5°0.001 1.5°0.00254°Ptn.#MT-11200MT-11205Mold-Tech A Mold-Tech B 0.0015 2.5°0.0035 5.5°0.0023°0.0045 6.5°0.003 4.5°0.0057.5°0.0045 6.5°0.0045 6.5°MT-11210MT-11215MT-11220MT-112250.003 4.5°0.00254°0.003 4.5°0.0046°0.0023°0.0015 2.5°MT-11230MT-11235MT-112400.0035 5.5°0.0020.0069°0.0025 0.00254°0.002 MT-11245MT-11250MT-112553°4°3°0.0023°0.0040.00254°0.0050.00254°0.004MT-11265MT-11270MT-112606°7°6°0.002754°0.00350.0046°0.0055MT-11280Mold-Tech C MT-11275Mold-Tech D 5°8°Depth Angle Depth 0.0025 3.5°0.0020.0057.5°0.0025Ptn.#MT-11400MT-11405Angle 3°4°0.0057.5°0.00350.001 1.5°0.0020.00254°0.0025MT-11410MT-11415MT-11420 5.5°3°4°0.003 4.5°0.00350.0023°0.0070.0023°0.01MT-11425MT-11430MT-11435 5.5°10°15°0.003 4.5°0.00050.003 4.5°0.00150.0035 5.5°0.0025MT-11440MT-11445MT-11450 1.5°2.5°4°0.00254°0.0030.0035 5.5°0.00350.00457°0.005MT-11455MT-11460MT-11465 4.5°5.5°7.5°0.0046°0.0020.0046°0.0020.0046° 0.003 MT-11475MT-11480 MT-114703°3°4.5° Depth Ptn.#Depth Ptn.#Depth Ptn.#0.003MT3250.003MT5880.0085MT980Pla Plaque #7Plaque #8 Depth 0.004que #10 0.004MT9640.003MT8880.013MT9010.0035MT10380.002MT10280.0035MT9450.004MT10430.002MT10670.013MT9700.0030.00650.0020.003MT11700.0025MT11490.013MT9720.0055MT11920.0015MT11530.0075MT9730.003MT12390.003MT12110.0095MT9740.00250.00350.00250.0055 MT12400.003MT12260.0035MT9780.003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