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劳动工资统计年(月)报表

劳动工资统计年(月)报表

劳动工资统计年(月)报表

劳动工资统计年报表

企业(单位)统一社会信用代码:2016 年

企业(单位)名称:

用工单位填报:

补充资料:1、本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工年末人数人,其中:已统计在本单位从业人员中的人数人。

2、本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工全年平均人数人。

3、本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工劳动报酬千元,

其中:已统计在本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内千元。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

如何做好人力资源月报表

人力资源月报数据 一、人员数量指标: 1、按行政单位划分(总部、区域、)——与编制对照 2、按性质划分(职能部门) 3、按时间划分(期初人数、期末人数、平均人数-例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 4、按职务划分(经理级、主管级、文员及员工级) 二、人员素质指标: 1、学历分布(本科以上、本科、大专、中专高中、初中及以下);平均教育年限; 2、年龄分布(20岁以下、20-29岁、30-39岁、40岁以上);平均年龄; 3、通常统计人员素质指标时,与人员数量指标结合进行二元组合统计。 三、劳动时间利用指标: 1、出勤率(%)=出勤工日(工时)÷制度工日(工时)×100%; 2、加班加点强度指标(%)=加班加点工时数÷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100%。 四、劳动报酬指标: 1、工资总额与平均工资(一般按某个范围统计-总部、区域、城市公司); 2、薪金占人力资源成本、销售额比重; 3、固定与变动薪酬比,用于衡量激励水平; 4、薪金范围分布(某一薪金级别人数分布)。 五、人员流动指标: 1、流失率=报告期流失人数/报告期平均人数*100% 2、同批雇员留存率及损失率(通常用于衡量核心员工的稳定性) 留存率=留下人数/初始人数*100% 损失率=损失人数/初始人数*100% 3、流失人员工龄分布 4、流失人员原因统计分布 5、新进员工比率=报告期入职人数/报告期平均人数*100%(通常与流失率比较,用于衡量员 工流动) 六、其他人事业务指标:

招聘人次、调配人次、晋级人次、招聘来源统计、培训人次、培训费用、招调员工数等 应增加人员结构的分析,例:管理人员、职能人员、技术人员等等。 七、样表: 下面,我们就以一家普通的连锁店为例,试设计一张人力资源月报表的样表,仅供大家参考 一、报表内容:需上报报表的打印件和电子文档,以及相关说明等。报表要按规定审核签字并加盖单位公章后上报。 1、月报: (1)职工人数及工资发放情况统计表(表一) (2)社会保险缴费情况统计表(表二) (3)全日制职工工资表、劳务派遣职工和公司所属农民工工资表。 2、年报: (1)工程项目用工计划及人工费用预算(表三) (2)培训需求计划表 3、其他类报表: (1)用工申请审批单(表四) (2)《员工岗位(职务、工种)变动审批呈报表》(表五) (3)《员工调入(出)审批呈报表》(六) 二、报表说明: (一)职工人数及工资发放情况统计表(表一) 1、全日制职工指公司正式员工,其工资总额应填报为 应发工资-住房公积金-房补 2、劳务派遣职工是制由公司统一与朝阳金源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协议而录用的大中专毕业生。 3、公司所属农民工:是公司各项目部自行录用农民工,该部分农民工必须按公司批复的用工计划录用,分为生产性用工和非生产性用工,一般采用业务外委等用工形式。业务外委要与具有合法资质的劳务公司签订业务外委协议,并报公司人力资源部备案。 (二)社会保险缴费情况统计表(表二) 1、全日制职工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20%;失业保险2%;基本医疗保险7%;工伤保险1.5%;生育保险0.9%;企业年金4%;企业补充医疗保险5%,合计为40.4%。 2、劳务派遣职工企业缴纳的社会保险: 基本养老保险20%;失业保险2%;基本医疗保险6.5%;工伤保险1.2%;工会经费2%;管理费及税金8.5%;合计为40.2%。 其它:残保金人/年400元。 3、公司所属农民工:按协议规定分别填写保险费和管理费及税金。 (三)工程项目用工计划及人工费用预算(表三): 新工程中标后、项目部进点前,要根据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施工工期,结合项目部员工情况,对所需农民工,要及时编报整个工程项目的《工程项目用工计划及人工费用预算》,如跨年度施工的,要按年度申报当年的《工程项目用工计划及人工费用预算》,待公司核准后方可录用。 (四)用工申请审批单(表四)

人力资源月度报表统计内容

人力资源统计指标汇总: 一、人员数量指标 1、按行政单位划分(总部、区域、)-与编制对照; 2、按性质划分(职能部门、); 3、按时间划分(期初人数、期末人数、平均人数-例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 4、按职务划分(经理级、主管级、文员及员工级) 二、人员素质指标 1、学历分布(本科以上、本科、大专、中专高中、初中及以下);平均教育年限; 2、年龄分布(20岁以下、20-29岁、30-39岁、40岁以上);平均年龄; 3、通常统计人员素质指标时,与人员数量指针结合进行二元组合统计。 三、劳动时间利用指标 1、出勤率(%)=出勤工日(工时)÷制度工日(工时)×100%; 2、加班加点强度指标(%)=加班加点工时数÷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100%。 四、劳动生产率指标:实物劳动生产率=报告期销售额/报告期平均人数*100%; 五、劳动报酬指标 1、工资总额与平均工资(一般按某个范围统计-总部、区域、城市公司); 2、薪金占人力资源成本、销售额比重; 3、固定与变动薪酬比,用于衡量激励水平; 4、薪金范围分布(某一薪金级别人数分布)。 六、人员流动指标 1、流失率=报告期流失人数/报告期平均人数 2、同批雇员留存率及损失率(通常用于衡量核心员工的稳定性,) 留存率=留下人数/初始人数 损失率=损失人数/初始人数 3、流失人员工龄分布 4、流失人员原因统计分布 5、新进员工比率=报告期入职人数/报告期平均人数*100%(通常与流失率比较,用于衡量员工流动) 七、其它人事业务指标 招聘人次、调配人次、晋级人次、招聘来源统计、培训人次、培训费用、招调员工数等 应增加人员结构的分析,例:管理人员、职能人员、技术人员等等。

人力资源,人事,HR报表大全2-离职率计算与分析方法

人力资源,人事,HR报表大全2-离职率计算与分析方法 人力资源离职率的定义 所谓离职率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员工离职的数量占“员工”的比率,这个也可以理解为在一定时期内,每100个员工中有几个员工离职。 离职率的计算方法 常见的几种错误的离职率计算方法 在众多的资料中,离职率的算法大多是以某一单位时间的离职人数与正式职工平均人数之比来表示,而正式职工平均人数又为单位时间期初人数与期末人数的平均值。但是,根据上面的离职率定义,不管如何,离职率不应超过100%,如果按上述这种算法来算,很有可能就超过100%。 请看下面的例子(注:本词条中所有相关数据都基于下面所假设的某公司的数据): 现假设某公司一年的前六个月中每个月的期初人数、期末人数、录用人数、离职人数如下表所示: 1、将分母定义为期初数量和期末数量的平均,那么一月份的离职率为: 离职率=35/〔(50+18)/2〕×100%=103% 用这种方法计算出来的离职率有可能大于或等于100%,所以这种算法是错误的; 2、将分母定义为期初数量,那么二月份的离职率为: 离职率=20/18×100%=111% 这个结果可以解释为离职的人数为月初总人数的1.11倍,但如果用每100人中有111个人离职来解释该公司二月份的离职率显得有些牵强,所以这种算法也是错误的; 3、同样的道理,若将分母定义为期末数量,也会出现离职率超过100%的现象。如一月份的离职率: 离职率=35/18×100%=194% 4、在计算半年或一年的离职率时,很多人力资源经理喜欢以各个月的离职率来平均计算: 上半年离职率=(66%+37%+11%+8%+5%+2%)/6=22% 很多人力资源经理之所以喜欢这种方法,因为它所显示的结果更为“漂亮”,然而这种方法科学吗?我们从两方面来分析: 一、从离职率的含义来看,离职率所代表的是每百名员工中有多少人离职,如果以各月的离职率平均来表示则无法显示离职率所代表的意义。以该公司为例,用各月平均计算出的22%离职率代表该公司上半年的离职率,也即是在半年中每100个员工中只有22个员工离职,而我们知道在该公司上半年其员工的离职人数达70人,是上半年起初50人的1.4倍,因此可以明显感到22%的离职率有失偏颇。 二、若以各月平均值计算离职率将使得离职率的大小受员工离职时间的影响。如以上所示的这家公司,若将该公司一月份的离职人数和二月份的离职人数互换,即一月份为20人,二月份为35人,每

劳 动 工 资 统 计 年 报

20 年劳动工资统计年报 表号:I 1 0 2 - 1表 制表机关:国家统计局 企业(单位)法人代码: 企业(单位)详细名称:年 指标名称计量单位代码本年实际 甲乙丙1 一、单位从业人员年末人数人01 其中:女性人02 其中:非全日制人03 (一)在岗职工人04 (二)其他从业人员人05 二、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年末人数人06 三、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人数人07 (一)在岗职工人08 (二)其他从业人员人09 四、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年平均人数人10 五、单位从业人员变动情况——— (一)增加人数人11 1.从农村招收人12 2.从城镇招收人13 3.录用的退伍军人人14 4.录用的大、中专、技工学校毕业生人15 5.调入人16 其中:由外省、自治区、直辖市调入人17 6.其他人18 (二)减少人数人19 1.离休、退休、退职人20 2.开除、除名、辞退人21 3.终止、解除合同人22 4.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人23 5.死亡人24 6.调出人25 其中:调到外省、自治区、直辖市人26 7.其他人27 六、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元28 (一)在岗职工工资总额元29 (二)其他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元30 七、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生活费元31 八、单位数个32 用工单位填报: 补充资料:1、本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工年末人数人,其中:已统计在本单位从业人员中的人数人。 2、本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工全年平均人数人。 3、本单位使用的劳务派遣工劳动报酬千元, 其中:已统计在本单位从业人员劳动报酬内千元。 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填表人:报出日期:20年月日

劳动工资统计调研报告书_调研报告.doc

劳动工资统计调研报告书_调研报告 一、劳动工资统计制度的历史沿革 劳动工资统计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1952年国家统计局成立,随即进行了一次城乡劳动力就业情况调查,之后劳动工资统计历经一系列变革,统计对象的范围不断扩大。 (一)50年代到80年代劳动工资统计范围为城镇集体以上单位,主要统计全民和城镇集体职工人数和工资;1990年-2004年国家统计局把统计范围扩展为城镇非私营单位,其统计对象为全民、集体、其他所有制经济单位(内资:股份合作、联营、有限责任公司、股份有限公司;外资:港澳台商投资;外商投资),不包括乡镇企业、私营单位和个体工商户。 (二)2005年-2007年,劳动工资统计范围除城镇非私营单位外,增加了“三上”私营企业(即规模以上工业,资质以上建筑业、房地产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住宿餐饮业中的私营企业)。2007年开始增加其他私营单位:19人及以下的单位采用典型调查,20人及以上的单位进行抽样调查。 (三)2008年以后,劳动工资统计制度分为两种:城镇非私营单位和私营单位。非私营单位调查范围不变,私营单位调查范围采用以下方式调查:企业一套表单位(即“四上”企业,统计范围是辖区内规模以上工业,有资质的建筑业、全部房地产开发经营业,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和限额以上住宿餐饮业、国家重点服务业和省级服务业)全面调查。其它非一套表私营单位按

就业人员分类,100人以上全面调查,20-99人抽样调查,19人以下典型调查。但全面调查和抽样调查分别实施,数据没有合并使用,且抽样的数据县级没有代表性,不能推算总体,不能对外公布使用。目前劳动工资统计实行网上直报,劳资报表告别纸介质上报方式(除了视同法人的银行等产业活动单位仍延续纸质报表)。 二、劳动工资统计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 1.统计范围存在一定的局限性 随着投资主体日益多元化,多种经济成份共同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已成为经济发展的中坚力量,2013年非国有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达86.1%。而现行劳动工资统计主要偏重反映城镇非私营和“四上”私营企业的劳动情况,规模较小的私营、个体工商户和乡镇企业并不包括在内,这样统计出来的数据不反映或不能切实地反映已逐渐成为吸纳就业主体的私营、个体等经济性质的劳动用工情况和工资水平,统计范围带有明显的局限性。正是由于这种落后于目前经济结构的统计规则,导致了本应给予高度重视的大多数较低工资收入的企业职工没有纳入统计范围,目前已统计的恰恰都是有较高工资收入的人员,在一定程度上拉高了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水平,导致统计部门公布的数据不能被普通百姓接受。以为例:城镇非私营企业绝大多数属于垄断行业,工资水平居高不下,影响全县城镇非私营单位工资水平明显偏高。2013年全县城镇非私营单位就业人员平均工资63848元,分别高出全国、全省和全市12374元、7277元和4065元,而2013年人均GDP仅为39705元,分别低于全国、全省和全市2204元、28757元和6678元,工资水平与经济发展明显不匹配,不能真

劳动工资报表说明模板

劳动工资报表说明 1

劳动工资报表说明 第一部分统计范围 根据劳动统计改革的要求,当前将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劳动统计报表范围逐步扩大的计划, 劳动统计年报城镇以上单位范围将依然与一样扩大到规模以上私营企业。 城镇以上单位范围: 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 以及中央和地方所属的各级企业、事业单位。包括国有经济、城镇集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其它经济单位。( 不包括个体和私营经济单位和乡镇企业局管理的企业) 规模以上私营企业范围: ( 1) 指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私营工业企业( 2) 具有专业资质等级的私营建筑业( 3) 具有专业资质等级的私营建筑业( 4) 房地产开发企业( 5) 年主营业务收入在万元及以上的私营批发业企业( 6) 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私营零售业企业( 7) 年营业额在200万元及以上的私营餐饮业企业( 8) 具有住宿业星级等级的私营住宿业企业。 第二部分统计报表 劳动工资报表包括年报《劳动情况》I101-1表和季报《劳动情况》I102-1表。其中年报上述所有单位均须填报。而季报私营企业无需填写,

只由城镇以上单位填写。 年报: 年报表的”一、在岗职工”项下新增了”临时职工”项。 在补充资料中, 新增”在岗职工受教育培训人数”一项指标。 第三部分指标解释 人数统计 单位从业人员各单位的从业人员是指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业、事业单位中工作, 并取得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兼职人员和从事第二职业的人员。 使用的农村劳动力在国有经济、城镇集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其它经济单位的从业人员中, 现仍保留农村户籍关系的人员。使用的农村劳动力是单位从业人员的其中项。 在岗职工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职工。包括由单位派出学习、劳务及病伤产假且仍由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专业技术人员在企业、事业单位和其它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或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 1、受聘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2、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3、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4、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励; 5、持有政府有关部门认定的创造专利。按照公务员管理或参照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月

人力资源分析报告 一、职责与使命: 人力资源部作为湖南战略执行单位,承载着湖南颐通人资战略策划执行和企业人才育成的使命。通过集团人力资源分析,协调用人机制,系统完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充分发挥集团优势、实现资源共享、控制经营风险。 其具体职能为:人资战略的制定、人才育成、招聘与培训、人资制度建设、薪资福利、绩效管理、监督反馈等。 二、人力资源SWOT分析: 1、SWOT矩阵: S:(优势Strengths ) 享有集团资源条件优势; 管理团队重新调整,优化各项工作程序; 年初销售团队调整,实行高管包管责任制,增强 一线业务员与公司的凝聚力。O :(机会Opportunity ) 年初销售会议圆满成功,业务区域重新划分,实行垂直管理,设定AB 角管理工作; 公司硬件建设成型,有利于人才引进; 体系文件正在推行,有利于各部门制度、流程、 表单统一规范与应用; 各分、子与集团管理同步,争取资源支持。 W:(劣势Weakness) 公司高、精、尖型人才稀少; 中层管理人员管理理念欠跟进; 人力资源本土化,日常管理欠规范; 企业文化建设未落实,企业缺少凝聚力;T:(威胁Threats) 与周边企业之薪资福利有差距,容易造成人才流失; 合同、保险制度未落实,存在安全隐患和劳资纠纷; 2、SWOT分析:

SO :(优势和机会) 实施AB 角管理制度,重新审视公司各部门执行力 度和后备人才的培育; 导入行政服务理念,提升日常工作质量 销售代表考核转正或淘汰,确保销售团队的战斗 力 加大企业文化宣导与公司制度培训力度 ST :(优势和威胁) 遵照总部新的薪资政策,调整部分岗位工资, 确保人才的稳定性; 制定人才储备计划,加强人才梯队建设; 重新审核各部门岗位编制,优化人力,做好人 力成本控制; 加强劳动纪律检查力度,培养好的工作、生活 习惯,孕育良好的企业文化氛围。 WO:(劣势和机会) 推进绩效考核,提升工作效率; 规范新人面试、报道、入职流程,制定劳动合同 签订、保险购买机制确保关键人才的稳定性; WT:(劣势和威胁) 各部门制度进行第二次评审,确保制度的完善 与合理; 加大企业文化宣导与公司制度培训力度,提升 公司综合素质即公司整体竞争力; 开发部分管理培训课程,导入部分管理工具, 加强中层管理能力。 三、人力资源结构分析: (三)、湖南颐通管业目前下属部室17个,分别是总经办、采购部、财务部、人力资源部、办公室、技术部、质量部、工程部、PMC、生产一部、生产二部、生产三部、设备部、物流部、销售部、保卫部、大项目部。共有员工227人(该数据统计截止日期为2011年2月16日)。 各部门人员情况表 部门 总 人 数 管理类技术类职工类 中专以 下 大专本科以 上 中专以 下 大专本科以 上 中专以 下 大专本科以 上总经办 4 2 1 1 0 0 0 0 0 0 办公室19 2 0 0 0 0 0 14 3 0 人资 3 0 1 0 0 0 0 0 1 1 采购部 3 0 1 0 0 0 0 1 1 0 财务部7 0 0 2 0 0 0 1 4 0

劳动工资统计主要指标解释 劳动工资统计主要指标解释

劳动工资统计主要指标解释 一、劳动统计年报、定报部分 (一)主要指标解释 1、劳动力资源 劳动力资源是指劳动年龄内,有劳动能力,在正常情况下,可能或实际参加社会劳动的人口。 2、经济活动人口经济活动人口是指劳动力资源中已经或要求参加社会经济活动的人口,各地区的经济活动人口不包括现役军人。 3、单位从业人员 各单位的从业人员是指在各级国家机关、政党、社会团体及企业、事业单位中工作,取得工资或其他形式的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民办教 师以及在各单位中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兼职人员、借用的外单位人员和第二职 业者。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4、非全日制人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非全日制人员指以小时计酬为主,且其在同一用人单位一般平均每日工作时间不超过四小时,每周工作时间累计不超过二十四小时的从业人员。 5、在岗职工 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以及有工作岗位,但由于学习、病伤产假等原因暂未工作,仍由单位支付工资的人员。 6、其他从业人员 各单位其他从业人员是指劳动统计制度规定不作职工统计,但实际参加各单位生产或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人员。包括: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民办教师以及在各单位中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兼职人员、借用的外单位人员和第二职业者。但不包括在各单位中工作并领取劳动报酬的在校学生。单位其他从业人员与在岗职工之和为该单位全部单位从业人员。 7、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指由于各种原因,已经离开本人的生产或工作岗位,并已不在本单位从事其他工作,但仍与用人单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8、人才资源 具体包括在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和参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党政机关、 人大政协机关、法院检察院机关、民主党派和有关群众团体机关依照公务员制度管理的事业单 位中工作的公务员;在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或专业技

如何做人力资源月报表

如何做人力资源月报表 如何给公司领导做月报?应该有哪些统计指标?人力资源统计指标汇总: 一、人员数量指标 1、按行政单位划分(总部、区域、)-与编制对照; 2、按性质划分(职能部门、); 3、按时间划分(期初人数、期末人数、平均人数-例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末人数)/2); 4、按职务划分(经理级、主管级、文员及员工级) 二、人员素质指标 1、学历分布(本科以上、本科、大专、中专高中、初中及以下);平均教育年限; 2、年龄分布(20岁以下、20-29岁、30-39岁、40岁以上);平均年龄; 3、通常统计人员素质指标时,与人员数量指标结合进行二元组合统计。 三、劳动时间利用指标 1、出勤率(%)=出勤工日(工时)÷制度工日(工时)×100%; 2、加班加点强度指标(%)=加班加点工时数÷制度内实际工作工时数×100%。 四、劳动生产率指标:实物劳动生产率=报告期销售额/报告期平均人数*100%; 五、劳动报酬指标 1、工资总额与平均工资(一般按某个范围统计-总部、区域、城市公司); 2、薪金占人力资源成本、销售额比重; 3、固定与变动薪酬比,用于衡量激励水平; 4、薪金范围分布(某一薪金级别人数分布)。 六、人员流动指标 1、流失率=报告期流失人数/报告期平均人数*100% 2、同批雇员留存率及损失率(通常用于衡量核心员工的稳定性,) 留存率=留下人数/初始人数*100% 损失率=损失人数/初始人数*100%

3、流失人员工龄分布 4、流失人员原因统计分布 5、新进员工比率=报告期入职人数/报告期平均人数*100%(通常与流失率比较,用于衡量员工流动) 七、其他人事业务指标 招聘人次、调配人次、晋级人次、招聘来源统计、培训人次、培训费用、招调员工数等 应增加人员结构的分析,例:管理人员、职能人员、技术人员等等。

完成工程量清单统计表

完成工程量清单 工程名称:通江县王坪村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群修缮复原项目(一标段) 子项工程:轻伤连 建设单位:通江县卫生局 监理单位:四川省巴中市科信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成都市乾亘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时间:11月24日至11月31日 11."噢,居然有土龙肉,给我一块!"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完成工程量清单 工程名称:通江县王坪村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群修缮复原项目(一标段) 子项工程:重伤连 建设单位:通江县卫生局 监理单位:四川省巴中市科信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成都市乾亘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时间:11月24日至11月31日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完成工程量清单 工程名称:通江县王坪村红四方面军总医院旧址群修缮复原项目(一标段) 子项工程:中医部 建设单位:通江县卫生局 监理单位:四川省巴中市科信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成都市乾亘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时间:11月24日至11月31日 2.老人们都笑了,自巨石上起身。而那些身材健壮如虎的成年人则是一阵笑骂,数落着自己的孩子,拎着骨棒与阔剑也快步向自家中走去。 3.石村不是很大,男女老少加起来能有三百多人,屋子都是巨石砌成的,简朴而自然。

劳动工资报表说明

劳动工资报表说明 第一部分统计范围 根据劳动统计改革的要求,目前将在全省范围内实施劳动统计报表范围逐步扩大的计划,2005年劳动统计年报城镇以上单位范围将依然与2004年一样扩大到规模以上私营企业。 城镇以上单位范围:中央和地方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以及中央和地方所属的各级企业、事业单位。包括国有经济、城镇集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其他经济单位。(不包括个体和私营经济单位和乡镇企业局管理的企业) 规模以上私营企业范围: (1)指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私营工业企业 (2)具有专业资质等级的私营建筑业 (3)具有专业资质等级的私营建筑业 (4)房地产开发企业 (5)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私营批发业企业 (6)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私营零售业企业 (7)年营业额在200万元及以上的私营餐饮业企业 (8)具有住宿业星级等级的私营住宿业企业。 第二部分统计报表 劳动工资报表包括2005年年报《劳动情况》I101-1表和季报《劳动情况》I102-1表。其中年报上述所有单位均须填报。而季报私营企业无需填写,只由城镇以上单位填写。 年报: 年报表的“一、在岗职工”项下新增了“临时职工”项。 在补充资料中,新增“在岗职工受教育培训人数”一项指标。

第三部分指标解释 人数统计 单位从业人员各单位的从业人员是指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业、事业单位中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全部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兼职人员和从事第二职业的人员。 使用的农村劳动力在国有经济、城镇集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其他经济单位的从业人员中,现仍保留农村户籍关系的人员。使用的农村劳动力是单位从业人员的其中项。 在岗职工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职工。包括由单位派出学习、劳务及病伤产假且仍由单位支付劳动报酬的人员。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专业技术人员在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或专业技术管理工作的人员。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1、受聘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 2、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3、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 4、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励; 5、持有政府有关部门认定的发明专利。按照公务员管理或参照公务员管理的人员不统计为专业技术人员。 长期职工指用工期限在一年以上(含一年)的职工。包括原固定职工、合同制职工、长期临时工以及国有单位使用的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的人员。 临时职工指用工期限不超过一年的职工。包括各单位根据国家有关规定招用的,签订一年以内的劳动合同或使用期不超过一年的临时性、季节性用工。 其他从业人员各单位其他从业人员是指劳动统计制度规定不做职工统计,但实际参加各单位生产或工作并取得劳动报酬的人员。包括:再就业的离退休人员、民办教师,在各单位中工作的外方人员和港、澳、台方人员以及聘用的外单位下岗职工、外单位的内退人员、兼职人员和从事第二职业的人员。但不包括在单位中工作并领取劳动报酬的在校学生。单位其他从业人员与在岗职工之和为该单位全部从业人员。

劳动工资报表说明

劳动工资报表说明 第一部分统计范畴 按照劳动统计改革的要求,目前将在全省范畴内实施劳动统计报表范畴逐步扩大的打算,2005年劳动统计年报城镇以上单位范畴将依旧与2004年一样扩大到规模以上私营企业。 城镇以上单位范畴:中央和地点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和社会团体,以及中央和地点所属的各级企业、事业单位。包括国有经济、城镇集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其他经济单位。(不包括个体和私营经济单位和乡镇企业局治理的企业) 规模以上私营企业范畴: (1)指年产品销售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私营工业企业 (2)具有专业资质等级的私营建筑业 (3)具有专业资质等级的私营建筑业 (4)房地产开发企业 (5)年主营业务收入在2000万元及以上的私营批发业企业 (6)年主营业务收入在500万元及以上的私营零售业企业 (7)年营业额在200万元及以上的私营餐饮业企业 (8)具有住宿业星级等级的私营住宿业企业。 第二部分统计报表 劳动工资报表包括2005年年报《劳动情形》I101-1表和季报《劳动情形》I102-1表。其中年报上述所有单位均须填报。而季报私营企业无需填写,只由城镇以上单位填写。 年报:

年报表的“一、在岗职工”项下新增了“临时职工”项。 在补充资料中,新增“在岗职工受教育培训人数”一项指标。 第三部分指标讲明 人数统计 单位从业人员各单位的从业人员是指各级国家机关、政党机关、社会团体及企业、事业单位中工作,并取得劳动酬劳的全部人员。包括在岗职工、兼职人员和从事第二职业的人员。 使用的农村劳动力在国有经济、城镇集体经济、联营经济、股份制经济、外商和港、澳、台投资经济、其他经济单位的从业人员中,现仍保留农村户籍关系的人员。使用的农村劳动力是单位从业人员的其中项。 在岗职工指在本单位工作并由单位支付劳动酬劳的职工。包括由单位派出学习、劳务及病伤产假且仍由单位支付劳动酬劳的人员。不包括离开本单位仍保留劳动关系的职工。 专业技术人员在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非公有制经济组织中从事专业技术工作或专业技术治理工作的人员。并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人员:1、受聘初级及以上专业技术职务;2、取得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或专业技术职务资格;3、具有大专及以上学历;4、获得省部级及以上科学技术奖励;5、持有政府有关部门认定的发明专利。按照公务员治理或参照公务员治理的人员不统计为专业技术人员。 长期职工指用工期限在一年以上(含一年)的职工。包括原固定职工、合同制职工、长期临时工以及国有单位使用的城镇集体所有制单位的人员。

劳动工资统计说明及指标解释

劳动工资统计说明及指标解释 一、报送范围和填报单位 委属独立核算的法人单位,武汉市年报仅限在汉单位及在汉工作人员。各独立核算单位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报送报表,委属各二级单位将其下属单位的报表合并后报人事劳动教育局(附原件)。 以下单位(部门)向人事劳动教育局报送报表: 委机关(水政监察总队) 事业单位: 1、长江流域水资源保护局 2、水文局 3、长江科学院 4、水工程生态研究所 5、长江勘测技术研究所(经设计院报送) 6、长江工程建设局 7、陆水试验枢纽管理局 8、综合管理中心 9、网络与信息中心 10、宣传出版中心 11、人才资源开发中心 12、机关服务中心(含文体发展中心) 13、长江流域水土保持监测中心站 14、长江医院 15、驻北京联络处 企业: 1、长江水利水电开发总公司(湖北) 2、汉江水利水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3、长江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

4、长江工程监理咨询有限公司(湖北) 独立核算单位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三个条件: 1、依法成立,自己的名称、组织机构和有场所,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 2、独立拥有和使用(或授权使用)资产,承担负债,有权与其他单位签订合同; 3、会计上独立核算,能够编制资产负债表。 法人单位包括企业法人、事业单位法人、机关法人、社会团体法人和其他法人。 二、统计时间范围 武汉市劳动工资统计年报:2003年12月1日至2004年11月30日 水利部劳动工资统计年报:2004年1月1日至2004年12月31日 三、报送时间 武汉市劳动工资统计年报: 2004年12月8日以前 水利部劳动工资统计年报:另行通知 四、注意事项 1、所有统计均不保留小数,金额单位为千元。 2、统计报表必须有单位负责人、统计负责人、制表人签名,加盖单位公章。 3、统计报表最好附上简要说明:说明的内容包括劳动工资概况、人员变化情况、工资偏低(高)的原因及其它需要说明的事项。 五、通讯方法

人力资源数据统计

人力资源数据统计 1、现状:员工年龄分布、性别、本地非本地、学历分布、部门分布、职别分布 2、变动:录用率(外聘、内聘)、人员流失率(分部门、分区域、分性别等) 3、培训:内训/外训次数、培训人数、培训计划完成率 4、成本:费用(招聘费、培训费、企业文化活动费用)、工资 5、绩效情况 6、企业文化活动情况 7、劳动纠纷情况 1)人员基本情况,包括学历、工龄、年龄、性别的结构、数量分析; 2)HR分模块的常用数据统计,离职率、调薪情况、招聘到位率等; 3)人均创利、人均产能等分析数据,这是能直接反应人与利润及产能的数据 人力资源常用数据分析 一、招聘分析常用计算公式 1、招聘入职率:应聘成功入职的人数÷应聘的所有人数×100%。 2、月平均人数:(月初人数+月底人数)÷2 3、月员工离职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 4、月员工新进率:整月员工新进总人数÷月平均人数×100% 5、月员工留存率:月底留存的员工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 6、月员工损失率:整月员工离职总人数÷月初员工人数×100% 7、月员工进出比率:整月入职员工总人数÷整月离职员工总人数×100% 二、考勤常用的统计分析公式 1、个人出勤率:出勤天数÷规定的月工作日×100% 2、加班强度比率:当月加班时数÷当月总工作时数×100% 3、人员出勤率:当天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 4、人员缺勤率:当天缺勤员工人数÷当天企业总人数×100% 三、常用工资计算、人力成本分析公式 1、月薪工资:月工资额÷21.75天×当月考勤天数 2、月计件工资:计件单价×当月所做件数 3、平时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1.5倍×平时加班时数 4、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2倍×假日加班时数 5、法定假日加班费:月工资额÷21.75天÷8小时×3倍×法定假日加班时数 6、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比率:直接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 7、非生产人员工资比率:非生产人员工资总额÷企业工资总额×100% 8、人力资源费用率: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销售收入总额×100% 9、人力成本占企业总成本的比重: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成本费用总额×100% 10、人均人工成本:一定时期内人工成本总额÷同期同口径职工人数 11、人工成本利润率:一定时期内企业利润总额÷同期企业人工成本总额×100% 四、培训统计分析公式 培训出勤率:实际培训出席人数÷计划培训出席人数×100% HR常用公式分析 1.新晋员工比率=已转正员工数/在职总人数 2.补充员工比率=为离职缺口补充的人数/在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