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内涵与价值_与马丁_特罗教授的对话_邬大光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内涵与价值_与马丁_特罗教授的对话_邬大光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内涵与价值_与马丁_特罗教授的对话_邬大光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内涵与价值_与马丁_特罗教授的对话_邬大光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内涵与价值

与马丁 特罗教授的对话

邬 大 光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福建厦门361005)

摘 要:大众化理论不仅仅是关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量的理论,而且是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目标的一种预警理论,同时也是描述高等教育活动变化的一种理论。在西方学者眼里, 大

众化理论 被认为是一个 学术概念 ,而非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高等教育;马丁 特罗;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4203(2003)06 0006 04

Connotation and value of mass higher education theory

The conversation with Mr.Martin Trow

WU Da guang

(Resear ch Center of H igher Education Develop ment,X iamen University ,X iamen 361005,China)

Abstract:Mass hig her education theory is not only the quantitative theory about scale ex pan sion of higher education,but the forew arning theory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target.At the same time,it s also a kind of theory w hich describes the chang es of higher education activ i ties.In w estern scholars v iew points,mass higher education theory is an academic term rather than a complete theoretical system.

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M artin T row ;mass higher education

二战之后,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是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之一。马丁 特罗教授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甫一介绍到我国,就有学者指出 大众化理论是一种误导 。作为2002年美国富布赖特项目高级访问学者,笔者于2002年9月 2003年6月赴伯克利 加利福尼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访问研究,有机会见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创始人、伯克利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原主任马丁 特罗教授,我们就高等教育大众化话题

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交流。通过多次与特罗教授的 零距离 接触,笔者对大众化理论有了新的认识,或者说,通过特罗教授对大众化理论的直接解释,自己才感受到大众化理论的 真谛 以及我们过去在大众化理论理解和运用上的失误。大众化理论本身并不是一种误导,而是我们对大众化理论理解的偏差造成了某种误导,在自觉或不自觉中 神话 和 泛化 了特罗教授关于大众化理论的概念和内涵,从而也影响了大众化理论的价值。

6 2003年11月第24卷 第6期 高等教育研究Journal of Hig her Education

N ov.,2003

Vol.24 N o.6

收稿日期:2003 09 01

作者简介:邬大光(1957 ),男,辽宁锦州人,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理论、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一、与马丁 特罗教授的对话

马丁 特罗教授的大众化理论是在何种背景下提出来的,以及该理论提出的指向和目的是什么,这是我们在以往的研究中难以真切把握的。在与特罗教授的多次交谈中,特罗教授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作了直接解释,他在一定层面上回答了大众化理论的内涵和价值。他的回答可以修正我们原来对大众化理论的认识,还大众化理论以本来面目,更为重要的是,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以下是整理后的对话录。

问:特罗教授,你在1973年发表的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论文,于1999年由我们厦门大学高教所的研究人员翻译成中文。之后,你的大众化理论引起了许多中国学者的关注,你的理论对中国高等教育的发展有许多借鉴意义。尤其是对你提出的精英高等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普及化高等教育的划分标准,中国政府和学者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但同时也有一些学者对你的划分标准提出了不同的看法。北京师范大学的一位学者就提出,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标准应该为20%,而不是15%。我们很想知道你是如何得出5%、15%和50%的划分标准的,你的这个划分标准是否有数学计算的支撑?

特罗:这个划分标准没有任何数学工具的支撑,或者说没有统计学上的意义。它是我的一种想象和推断,是一种根据事实而进行的逻辑判断,是我根据自己从事高等教育的经验对当时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形势的一种判断。数字并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并不一定具有实际的意义,5%、15%和50%并不是一个固定的区别标准,它们并不代表一个点,而是一个区间。你同样可以认为6%、7%属于精英教育阶段,也可以对大众化15%的标准进行新的划分。

问:在你提出这个划分标准之后,在你的国家和世界上其他国家,你是否遇到有学者对你的这个划分标准提出不同意见?

特罗:没有。他们知道这个划分标准代表的意义是什么。克拉克 科尔教授曾引用了我的划分标准和研究方法。我曾经去日本讲学,日本学者也接受了我的划分标准,他们对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的划分,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研究,基本上采用了我的理论和划分方法。

问:如果像你刚才说的那样,你的三个阶段的划分标准没有任何统计上的意义,那么,你提出高等教育发展的三个阶段及其划分标准的意义何在呢?

特罗:我是在说明由于高等教育规模在量上的增加,高等教育的全部活动都要发生变化。大众化是揭示变化的一种理论,是揭示变化的一个信号,它具有一种预警功能。就像你驾车即将进入隧道,在隧道的入口处,你往往会见到一个警示牌,它提示你进入隧道之后,要注意隧道里的新情况。大众化理论的意义就在于此。我是要说明,当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达到15%这个区间的时候,高等学校的活动会发生较大的变化。我注意到,当美国高等教育的毛入学率在20世纪30年代末期达到这个区间的时候,高等学校的活动开始发生变化,但是,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并不是所有的人都认识到了已经和即将发生的变化。我要提醒他们,高等教育要发生重大变化,对即将发生的变化,我们要有所准备。大众化理论就是提醒你做好准备的一种预警理论。

问:我们同时也注意到,你关于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主要是根据西方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你认为你的理论和分析对发展中国家,例如像中国这样的国家,有借鉴意义吗?

答:我长期在美国和英国大学进行教学和研究,因此对西方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态势比较熟悉。在对美国高等教育发展规模和速度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对西欧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也进行了预测和分析,但西欧国家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并没有完全按照我的预测发展,因此我在1978年对我过去的分析进行了修正。今天回过头来看,我的修正是必要的,也是及时的。由于我对发展中国家,尤其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实际状况不是很了解,我无法预测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中国的高等教育规模总有一天会有一个较快的发展,中国高等教育也需要预警。

问:目前,中国政府已经提出目标,到2005年左右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即毛入学率达到15%。在一定意义上说,中国政府是把15%的毛入学率当成一个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你是如何看待中国的这种现象的?

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不是一个目标理论,它是对已经发生的高等教育现象进行的一种描述,是对历史和现实高等教育现象的一个总结。我不知道中国为什么会对15%的入学率如此感兴趣,并列出了达到这个目标的时间表。这也许是由于一种思维模式,或者是中国有其自己的特殊情况。高等教育规模在量上的增加,对经济和社会发展肯定会有好处,但这是教育经济学研究的范畴,是人力资本研

7

究的范畴。我提出大众化是要说明高等教育规模在量的增加之后,高等教育和大学的 内部活动 要产生变化。从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经验来看,高等教育大众化应该是一个 自然 的过程,它依赖于教育民主化意识的觉醒,也依赖于现有的高等教育制度和结构。对于这一点,在我1973年的论文中已经有了说明。

问:中国启动高等教育大众化以来,许多学者表示了对高等教育质量的担忧,尤其是担心大众化会冲击精英教育的水平。

特罗:你们中国不是有大熊猫吗?中国政府为了保护大熊猫,花了很大精力,大熊猫在中国保护得很好。这个现象可以用来说明精英教育。大众化高等教育的发展,不是不要精英教育,而是要更加保护精英教育,政府必须支持、保护、发展精英教育,这是政府和全社会的责任。美国是世界上最早实现大众化教育的国家,美国今天的精英教育不是发展得很好吗?精英教育和大众化教育可以共处于一个高等教育体系中,甚至共处于一所大学中。你刚才告诉我,你们厦门大学高教所的生师比是6 1,厦门大学的生师比是16 1,中国现阶段高校的生师比是18 1。目前在美国,哈佛大学、斯坦福大学、伯克利大学的生师比是8 1,这些大学基本上属于精英教育,它们的教育质量并没有因为大众化的发展而降低。但是在这些大学内部,不同学科和专业的师生比是不一样的,我想你们厦门大学恐怕也会有这种情况。

问: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一步发展,高等教育的经费出现了问题。我来美国已经几个月,发现整个加利福尼亚大学的财政拨款还不到30%,伯克利大学的财政拨款只有28%。你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实施,也面临着教育经费不足的问题,你对中国实现大众化有何建议?

特罗:现代大学的功能越来越多,过去政府通过拨款对大学的控制也越来越强。虽然美国目前大学的财政拨款减少,但大学的自主性越来越多,大学的独立性在增强,这对大学来讲,未必是一件坏事。根据美国大学发展的经验,大学完全可以在市场中获得支持,大学的融资渠道不是少了,而是多了。美国大学的经费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财政拨款、学费、公司和企业捐赠、课题经费等。现在企业和公司对大学提供的经费越来越多,大学的市场能力在增强。中国大学的财政状况我不是很清楚,但我最近注意到,刚才也听你讲到,中国的私立高等教育最近发展比较快,我认为这是中国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一条途径。美国的私立大学在这个过程中发挥了较大的作用,日本也很好地利用了私立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

二、重新认识大众化理论的内涵和价值

特罗教授对大众化理论的直接解释,对我们认识大众化理论的内涵和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自马丁 特罗教授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介绍到中国以来,我国对于高等教育规模的研究以及由此引发的所有问题,都采用了大众化这一概念和理论,甚至出现了一种倾向,人们试图从大众化理论的视角解释和回答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全部问题。人们把研究的目光集中在特罗教授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 三个阶段 的划分上,而相对忽视了大众化理论的内涵及潜在价值,从而在一定层面上降低或夸大了大众化理论的适用范围和价值。

在国际上,对于接受高等教育人数增加这种现象,主要有两种概念体系和基本描述:其一就是特罗教授的描述 称之为高等教育大众化(mass high er education);其二是西方大多数学者的描述 称之为高等教育规模扩张(w idening participation)。前者对高等教育规模在量上的增加有明确的定量指标和划分标准,后者则没有明确的定量分析和划分标准,只是泛指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但两种理论体系的指向基本上是一致的,就是回答和解决高等教育由于量的增加所引发的新的矛盾。在一部分西方学者眼中,特罗教授的大众化理论,在整个高等教育理论体系中,只是一个概念(term) 一个学术概念 ,并非具有特殊的涵义。因此,作为一个概念范畴的大众化,在整个西方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研究中,其影响和适用范围也是相对有限的。与此相反,更多的西方学者往往采用规模扩张这一描述,而非大众化。而特罗教授对大众化量的划分,在西方国家并没有被广泛采用。

我国对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分析,基本上是采用特罗教授的理论和分析方法,尤其是对大众化的量化标准予以极大的关注,并赋予15%的量化指标以 特殊的意义和价值 ,把大众化的量化标准看成是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理论。实际上,特罗教授本人并没有赋予15%的毛入学率更多的涵义,而更多的只是一种象征和符号。但在我国,把15%的目标的早日实现,看成是大众化理论的 精髓 ,并在一定程度和范围内,将之理解和强化成衡量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标准,以至于国家和地方政府在制定 十五 高等教育发展规划过程中,都不约而

8

同地把15%的毛入学率作为 十五 期间高等教育的发展目标,甚至作为高等教育发展的 业绩 。与特罗教授的对话告诉我们,大众化理论不是一种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理论,15%的涵义是告诉人们,当高等教育的发展规模达到这个区间时,在大学的内部,教育和教学活动即将发生重大的变化。在大众化的理论体系中,并没有涉及如何实现大众化以及为何要实现大众化等问题,而是提醒人们面对已经到来的大众化等问题,如何进行应对和准备。当我们赋予15%这个并不具有内在价值的数字以特殊的涵义时,无形当中也就夸大了大众化理论的价值。

特罗教授已经清楚地告诉我们,在本质上,大众化理论是一种预警理论,是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张之后人们对此发生的各种变化毫无准备的一种预警,是对已经进入和尚未进入高等教育大众化国家的一种预警,是揭示和解释高等教育活动变化的一种预警。虽然特罗教授三个量化指标的提出,是国际上第一个界定大众化的标准,但它的价值既不在于三个阶段的划分及其量化标准,也不在于由此形成的 质的规定性 (虽然比较而言,特罗教授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15%之后所作的质的分析,比三个阶段的划分更有价值,我国在对大众化的理论探讨中也强调了特罗教授的质的规定性),后者似乎也不足以代表大众化理论的深层含义。其深层含义在于:大众化理论不仅仅是关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量的理论,而是预警理论 是关于高等教育规模达到一定发展目标之后的一种预警。在特罗教授看来,对高等教育发展的预警,是大众化理论的价值所在。在这个层面上理解和分析大众化理论,无疑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因为我们对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张,自始至终,都存在着乐观的判断。当我们忽视了大众化的预警功能,也就忽视了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潜在危机,从而降低了大众化理论的价值。

大众化理论是对高等教育内部活动所发生的变化的一种分析,在特罗教授看来,大众化所引发的大学与社会外部关系的变化,是高等教育研究的另一个话题,并非大众化理论的内涵。也就是说,大众化理论并非是一种包罗万象的理论,它研究的视角是大学内部的活动变化。尤其需要引起我们重视的是,在特罗对大众化质的分析中,从专业到课程,从管理到质量,几乎涉及大学内部活动的所有方面和层次。但所有这些分析,基本上是建立在西方大学制度和组织结构基础上的分析,或者说它是一种对美国高等教育发展和变化的分析。因为,特罗的大众化理论的构建,是基于美国高等教育的经验,是对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的总结。因此,我们也就不难理解,当特罗教授试图用他的大众化理论展望西欧国家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时,也就出现了他意想不到的偏差,由此迫使特罗教授不得不修正他对西欧高等教育发展的预测。这一现象告诉我们,大众化的进程,在不同的国家,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和发展道路。

三、几点启示

特罗教授的大众化理论的价值是显而易见的,它实际上为我们展现了西方国家高等教育的发展状况,给我们提供了西方国家高等教育规模发展的一个参照系,使我们看到了我国高等教育规模与世界其他国家的差距。但任何一种教育理论,都有其特定的适用范围,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也不例外。

就世界范围内来看,特罗教授的理论在亚洲国家的影响远远超过在西方国家的影响,在亚洲国家中,大众化理论首先是在上个世纪70、80年代,被日本学者普遍采用,而后,在韩国和部分东南亚国家,尤其是在中国更是获得了概念和理论上的认同。大众化理论在我国引起了广泛关注,有其特殊的历史背景。我国高等教育规模偏小、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偏低,为大众化理论提供了极好的土壤。但是,由于两种文化和政治制度以及高等教育基础的不同,无论是大众化理论还是其他任何理论,对我国高等教育的解释力都会有所降低。因此,无论是 泛化 还是 神话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现象,都会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损失。

特罗教授的大众化理论及其对高等教育研究的贡献,就在于他提出了一个新的描述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概念。西方学者对特罗大众化理论的这一评价,应该是我们认识和把握大众化理论的基础。同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无论是采取何种高等教育概念和体系,尤其是在借鉴西方国家的理论时,关键是要把握其理论的内涵和价值。由此反思我国对大众化理论的理解和研究,不难发现,我们在一定程度上,我们对大众化理论的理解发生了偏差。当我们采用特罗教授的理论和研究方法时,就必须真正了解大众化理论的涵义,把握大众化理论的真正价值。

(本文责任编辑 邓建生)

9

教育科研的内涵与意义

教育科研的内涵与意义 一、教育科研的内涵 1、什么是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是教育科学研究的简称,是指人们运用科学的方法探求教育事物的真相 和性质,摸索和总结其教育规律,并取得科学结论的研究活动过程。 教育科研是以教育科学理论为武器,教育领域中发生的现象为现象,以探索教育规律为目的的创造性的认识活动。简言之,是用教育理论去研究教育现象,探索新的未知的规律,以发现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为实施素质教育, 深化教育改革服务。 2、什么是教育科研 教育科研是教育工作者对教育领域的对象、现象及其规律的一种创造性认识活动。教师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逐渐地认识教育现象及其规律性、进一步探求科学的教育教学方法,以最新的教育理念指导教育教学工作实践,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获取最佳的教育效益。 二、教育科研的特点 认识和把握中小学教育科研的特点,是开展教育科研的基础,有助于教育工作者全面正确地认识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 教育科研具有以下基本特点: 1、教育性 教育科研的教育性,是由学校的教育任务和教育目标所决定的。教育科研总是服务于一定的教育任务和教育目标的,以一定的教育任务和教育目标为导向。它是根据中小学生接受教育的特点,研究和探索更科学、更合理的教育内容和方法,

努力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学生身心主动地、生动地、活泼地发展。教育科研必须 把教育人、培养人、塑造人作为出发点和归宿,把教育性贯穿于教育科研的全过 程,体现在教育科研的各个环节中。 2、科学性 教育科研的科学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研究方法的科学性。 教育科研从本性上说,是按着教育科研方法的规定进行的,而这些方法经过多年的实践证明是科学的、有效的,是教育科研规律的反映。研究方法的科学性决定了研究过程的科学性,从而使教育科研成为一种理论的科学探索。第二,研究成果的科学性。教育科研的本质在于探求教育事物的真相、性质和规律,以便更深刻地认识教育事物,运用教育规律,进一步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益。从而获 得科学的认识,形成科学的理论或观点,是教育科研的首要目的。 3、探索性 教育科研是在已知的基础之上,探索未知的认识过程。其具体表现在:第一,教育科研需要一定的教育理论基础和教育实践经验。原有的教育理论基础、教育教学水平和研究能力越高,就越容易取得高水平的成果。为此,教师搞教育科研最好是选择那些自己非常熟悉并有一定研究基础的问题作为科研课题。第二,教育科研的计划需要不断完善,不断修改。搞教育科研都要制定研究计划,但这种计划是凭着过去的经验制定的,在教育科研过程中,要坚持主观计划服从于客观实 际的原则,发现问题要及时地对计划进行补充与修改。 4、创新性 教育科研不能走别人走过的路,重复别人已经做过的研究,复述前人已经解决的问题,而是在接受前人成就的基础上,要进入前人没有进入或者没有完全征服的领域,解决前人没有解决或者没有完全解决的问题。教育科研的创新性主要体现

心得体会: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思考(最新)

心得体会: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的思考(最新)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成为了我国高等教育的主题词,我们不仅需要思考“实现什么样的内涵式发展”这一问题,更要探索“怎样实现内涵式发展”的办法。 满足高校实践之需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政府和高校在选择高等教育发展方式上进行了艰难的探路摸索,呈现出移植借鉴、数量增长、重点提升、质量发展等四大阶段性特征,可称之为以学习借鉴欧美高等教育经验为主要特征的“模仿式发展”、以数量增长为主要特征的“外延式发展”、以“211”“985”工程为主要特征的“非均衡”发展、以“双一流”建设为主要特征的高质量内涵发展。 从历史溯源上来看,“内涵式发展”是一个具有浓郁中国意境的“本土”政策语汇,是基于我国经济社会和高等教育双重发展历程而出现的一个概念。25年来,尽管“内涵式发展”的议程时有时无、目标时重时轻、含义时大时小,但政府和高校对内涵式发展的追求“一直在路上”,对高等教育根本属性及功能的认识也在不断深化。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实现高等教育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既是高校实践之需要,也是教育规律之诉求。 适应高校需求之变 服从和服务于政治、经济与社会的需要,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逻辑起点,高校要走出“象牙塔”,主动步入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 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是迎接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的必然要求。当前,世界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与我国经济结构转型、发展方式转变、发展重心转移、发展动能转换形成历史性交汇,必将引发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深度调整,重塑民族国家的国际竞争力和领导力,颠覆传统产业的形态、分工和组织方式,也将重构人类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模式。回应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是我国高等教育确定发展方向、制定教育政策、深化综合改革的根本依据。 高质量内涵式发展是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必然要求。高等教育是一个开放、复杂、非线性的社会子系统,与区域经济社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推动经济社会变革的重要力量。美国的“硅谷”,法国的索非亚科技园,日本的“筑波”和我国北京的“中关村”、武汉的“光谷”、台湾的“新竹”等,都是高等教育为全球产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内涵与价值_与马丁_特罗教授的对话_邬大光

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内涵与价值 与马丁 特罗教授的对话 邬 大 光 (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福建厦门361005) 摘 要:大众化理论不仅仅是关于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量的理论,而且是关于高等教育发展目标的一种预警理论,同时也是描述高等教育活动变化的一种理论。在西方学者眼里, 大 众化理论 被认为是一个 学术概念 ,而非一个完整的理论体系。 关键词:高等教育;马丁 特罗;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 4203(2003)06 0006 04 Connotation and value of mass higher education theory The conversation with Mr.Martin Trow WU Da guang (Resear ch Center of H igher Education Develop ment,X iamen University ,X iamen 361005,China) Abstract:Mass hig her education theory is not only the quantitative theory about scale ex pan sion of higher education,but the forew arning theory of higher education development target.At the same time,it s also a kind of theory w hich describes the chang es of higher education activ i ties.In w estern scholars v iew points,mass higher education theory is an academic term rather than a complete theoretical system. Key words:higher education;M artin T row ;mass higher education 二战之后,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是世界范围内高等教育发展的特征之一。马丁 特罗教授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甫一介绍到我国,就有学者指出 大众化理论是一种误导 。作为2002年美国富布赖特项目高级访问学者,笔者于2002年9月 2003年6月赴伯克利 加利福尼亚大学高等教育研究中心进行了为期10个月的访问研究,有机会见到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创始人、伯克利高等教育研究中心原主任马丁 特罗教授,我们就高等教育大众化话题 进行了广泛和深入的交流。通过多次与特罗教授的 零距离 接触,笔者对大众化理论有了新的认识,或者说,通过特罗教授对大众化理论的直接解释,自己才感受到大众化理论的 真谛 以及我们过去在大众化理论理解和运用上的失误。大众化理论本身并不是一种误导,而是我们对大众化理论理解的偏差造成了某种误导,在自觉或不自觉中 神话 和 泛化 了特罗教授关于大众化理论的概念和内涵,从而也影响了大众化理论的价值。 6 2003年11月第24卷 第6期 高等教育研究Journal of Hig her Education N ov.,2003 Vol.24 N o.6 收稿日期:2003 09 01 作者简介:邬大光(1957 ),男,辽宁锦州人,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高等教育理论、民办高等教育研究。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地方高校人才培养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地方高校人才培养研究 □孙彩霞李占稳 【摘要】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才市场对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才培养是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对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的质量。地方高校在办学层次和人才培养上,是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要任务和目标的办学层次。实现这个目标的策略包括教育理念、课程设置、知识结构、教育模式等方面的调整与改革。【关键词】大众化阶段;地方高校;培养目标 【基金项目】本文为河北省社会科学发展研究课题(编号:201101347)项目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孙彩霞(1957 ),女,河北清河人,衡水学院中文系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教学 李占稳,衡水学院中文系教授;研究方向:高教改革 我国的高等教育已步入大众化阶段,高等教育正在实现从精英教育向大众化教育的转变。人才培养目标是高等教育目的的反映,还反映了一定时期国家、社会对高等教育的要求。地方院校在高等院校总数中约占70%以上,地方高校的人才培养问题,不仅关系到高校能否为社会培养大批高素质人才,同时也对自身的生存和发展有直接的影响,如何把地方院校打造成高素质人才培养基地,并找到自己生存与发展的空间,这是摆在地方高校面前值得深思和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地方高校的定位 高校定位指一所大学在高教系统整体结构中的位置,其内涵丰富,涉及层次定位、类型定位、学科定位、人才定位、面向定位和规模定位。一所“错位”的高校,将直接影响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甚至不能为社会培养真正意义的人才。人才培养目标直接关系到人才培养标准的确定。 (一)地方高校的类型和人才培养层次。地方高校必须明确自己学校的定位和类型,从而进一步明确学校的人才标准和服务方向的具体内容。地方高校作为大众化阶段的一种特别重要的高等教育类型,是以教学为主的教学型高校,担负着实现高等教育大众化的重任。在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人才培养目标可分为研究型、通识型(复合型)、应用型 被关心,这样就不会在阳光下产生阴影。首先新生刚到校时,辅导员深入到学生的宿舍去了解学生的到校情况,会使学生有一种见到老师有又回到家的感觉。感到老师的的亲切关怀而觉得温暖;同时要关注学生的学习,从新生抓起,鼓励学生要热爱学习。在第一学期期中的一段时间,要做好阶段性总结,对前段时间的学习活动、行为等方面表现做分析、点评,采取适当方法帮助学生改正缺点克服不足,发扬长处,继续努力。其次,在期末考试阶段到学生放假离校的一段时间,要深入了解学生在校情况,了解他们在学习生活所产生的困难,使学生感到老师的关心和爱护;从这些点滴小事中让学生感受到身边总有关心他的人,使小爱变大爱。 七、协助班级做好学生的考核评比工作 考核评比工作涉及到学生利益及荣誉,诸如奖学金、助学金、优秀学生干部、三好学生及入党积极分子等等,这些工作应做到民主公开、公平、公正。辅导员因充分重视和尽力做好对学生帮教工作。从思想方面、学习方面、生活方面、就业指导等各方面做好教育、引导工作。加强学风、班风建设,努力营造团结具有很强凝聚力的班级体。辅导员与学生之间能够建立良好、融洽的和谐的关系,那么对于建立具有积极向上的班风、学风的班集体,增强班级凝聚力、加强班级团队精神、提高学生学习知识的兴趣、掌握专业技能的动力和积极性将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 八、努力创新辅导员的学生管理工作是当前社会赋予辅导员的重要使命 目前微博用户中学生已占有很大比例,由于微博的实时交互功能比较强大,且信息交流更具便利性,这就给辅导员在与学生交流中运用新媒体提供了新机遇。同时利用这样的新媒体增进了辅导员与学生的平等性和参与性,也可以让学生畅所欲言,同时也可以获得其他教师和学生的持续关注,这也能快速从辅导员的说教式管理转变为互动式管理,这样的方式不会使学生产生面对面的难言情绪,学生的思想和行为的变化是在潜移默化中转变,实现了学生的自我管理。 辅导员是班级日常的一个管理者,不仅仅是劳动辛苦的付出,而更多的是心血与情感的投入,因为他承担的是对学生品行教育和人格塑造的重要职责,优秀的辅导员是以自己独特的优秀的人格魅力影响和教育学生。因此,辅导员工作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门艺术。 【参考文献】 1.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 2.教育部高教司司长张学尧畅谈中国高职教育十年发展改革[N].中国青年报,2009 · 291 ·

高等教育国际化内涵

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内涵、影响和对策 作者:转载添 加时间: 2009-11-26 访 问量:122 经济全球化步 伐的加快,知识经 济的蓬勃发展,特 别是信息高速公路 的建设,高等教育 被WTO纳人服务贸 易总协定GATS,跨 国办学和大规模留 学潮以及国际间高 等教育的合作与交 流日益扩大,这一 切使高等教育国际 化的趋势不可阻 挡。研究高等教育 国际化的内涵和它 对发展中国家的双 重影响,因势利导 地制订符合本国高 等教育水平的正确 策略具有重要的理 论和实践意义。 一、高等教育国际 化的丰富内涵 联合国教科文 组织(UNESCO)所 属的国际大学联合 会(IAU)对高等教 育国际化给予了以 下定义:“高等教 育国际化是把跨国 界和跨文化的观点 和氛围与大学的教 学、科研和社会服 务等主要功能相结 合的过程,这是一 个包罗万象的变化 过程,既有学校内

部的变化,又有学校外部的变化;既有自下而上的,又有自上而下的;还有学校自身的政策导向变化。”高等教育国际化本身有着丰富的内涵,它强调各国要提高高等教育的水平,使之能被国际社会承认和接受;它同时强调空间上的开放性,要求各国都能开放国内教育市场,既能在国外办学又能容纳外国在本国办学;它强调国际教育资源的共享性,要求各国能广泛地开展国际交流与合作;它还强调各国的高等教育要不断改革,在教育理念、内容和方法上主动调整并适应国际交往和发展,正如UNESCO于2001年9月在日内瓦召开的国际教育大会的主题所宣示的:各国要在教育国际化的浪潮中“学会共存”。 伴随着经济全球化高等教育国际化同样具有双重性,它既为发展中国家的高等教育发展带来了机遇,同时又使其面临冲击和挑战。对于高等教育国际化带来的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的建议

关于加强高等学校内涵建设的建议 江苏科技大学王彬 非常感谢省教育厅给予我们广大师生这个机会,让我们能为《江苏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建言献策,畅所欲言。我的建议就是希望《规划纲要》能够更加注重我省高等学校的内涵建设与发展。高等学校的内涵建设与发展,是相对于其外延建设而言的。世界上的任何事物,都有其内涵和外延,都有其质和量的规定性。所谓内涵,就是反映事物本质属性的总和,是事物本身包含的主要内容,是决定事物品质的规定性。所谓外延,就是事物所属的范围、规模、类别等数量方面的规定性。就高等学校而言,其外延建设就是指教育的各种硬件设施的改善以及招生规模的扩大等等,而其内涵建设则是指高等学校教育质量的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提高以及科研成果数量的增加等等。 之所以建议要加强省内高等学校的内涵建设与发展,主要是基于以下三个理由: 第一,内涵建设能够推进高等学校的科学定位,帮助高校发展出自己的特色。自从上个世纪90年代开始,“升格”就一直是许多高校为之努力的目标和相当一段时期工作的中心任务,学校之间不分类型、不分层次,互相攀比,都向综合型大学发展,千篇一律。加强学校的内涵建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提醒各高校减少盲目的扩张行为,转而

注重发展自己原有的基础与特色; 第二,内涵建设有利于高校的可持续发展,满足社会对高等优质教育的需求。实行改革开放以来,我省的经济发展速度就一直居于全国前列,省内居民的生活日益改善,人们对优质高等教育的需求凸显,择校的社会心态剧增。面对这种情况,我省高校应作出内涵发展的应对,追求有品质的教育,发挥出我省先进的高校文化与特色; 第三,内涵建设有助于建设和谐校园,培养出各高等院校自己的校园文化和主体精神。大学作为教育领域中层次最高的教育机构,不仅要使学生在知识层次、智慧层次上有一个质的飞跃,还要使学生的道德思想、社会责任等方面达到一个较高的标准。而内涵发展主要依靠的是高校教育思想新、道德面貌好、主体精神强等校园文化内功的积淀,这就意味着高校内涵建设的过程,也是一个培养各高校主体精神的过程。 对于如何加强省内高等学校的内涵建设,我觉得可以采取以下几个办法和措施: 首先,就是在《纲要》中引导各高校在现有基础上,制定出学校自己的发展规划,努力发展自己的专业特色。“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校发展的方向、目标、项目、策略、措施等都是各高校首先要明确的,绝不能不从实际出发,而要根据自己的特点,运用科学方法,制定出科学性、实践性、先进性都比较强的学校发展规划,并与全校的师生员工进行论证,形成上下一致的共同愿望,产生强大的凝聚力和发展力。同时《纲要》还要从省内全局的角度出发,结合各高

年江苏省高校高等教育学试题及答案

2013年江苏省高等学校教师岗前培训 《高等教育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把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干的括号内。 1、教育史上片面强调传授知识重要性的学派是( C )。P93 A. 个人本位论 B. 形式教育论 C. 实质教育论 D. 社会本位论 2、“教学、科研和服务,都是大学的主要职能”,首先提出这个论点的是( D)。P29 A.柏林大学 B.霍普金斯大学 C.剑桥大学 D.威斯康星大学 3、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我国学位分为( A )。P239 A..学士、硕士、博士. B.硕士、博士、博士后 C.协士、学士、硕士 D. 协士、学士、硕士、博士 4、高等学校的教学组织形式的发展趋势是教学活动的小规模化、场所多样化和( C )。 A. 高关联化 B.综合化 C. 短学程化 D.融合化 P143 5、教师指导学生通过直接感知获得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是( C )。P152 A.讲授法 B. 谈话法 C.演示法 D.发现法 6、高等教育的大众化阶段是指高等教育入学人数和适龄人口的比例为( C )。 A.<15% B.>15% C.15%~50% D.>50% 7、决定高等教育发展速度和规模的主要因素是( B )。P53

A. 政治 B.经济 C. 文化 D.法律 8、高校课程的纵向结构包括普通教育课程、基础课、专业课程和(C )。P115 A.必修课程 B.选修课程 C.专业基础课程 D.实业实训课程 9、第一次提出“教学科研相统一”,原则的学者是( D )。P24 A.布鲁纳 B.杜威 C.范海斯 D.洪堡 10、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别差异,做到( C. )。P137 A.循序渐进 B. 教学相长 C.因材施教 D.防微杜渐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 1、高等教育的本质特征是专业性。(P3) 2、美国在改革高等教育入学制度方面表现突出,形成了面向不同背景人士的高等教育入学通道,包括考试入学、推荐入学和注册入学 3、我国古代提出“有教无类”思想的是着名教育家孔子 P187 4、《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规定,国家举办的高等学校在管理体制上实行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P216 5、高等教育对文化的发展作用主要表现在传承文化、改造文化和创新文化。P75 6、欧洲中世纪大学主要有三大专业,即法学、医学和神学P97 7、高等学校管理模式中,学术权力主导模式以欧洲大陆国家为代表。P211 8、高等教育研究应该侧重的方面是教育对象、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管理制度和教学方法。P177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思考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思考 [摘要]近年来随着高校的不断扩招,其教育教学质量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冲击和影响。如何在高等教育走向大众化的进程中,切实保障和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是值得关注和讨论的重要问题。文章指出加大教育投入,改善高校办学条件;深化课程改革,构建科学合理的课程体系;注重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优良的教风和学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高校教师队伍的素质和水平等是提高高校教学质量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高等教育大众化高校教学质量 我国高校1999年开始扩大招生规模,开始了高等教育向大众化阶段迈进的历程。几年来,各个高校在为社会培养大批人才的同时,其教育教学质量也成了社会和高校自身关注的重要问题。 一、大众化背景下高等教育质量问题的现状 尽管让学生适当负担教育成本已成为国际高等教育发展的一个趋势,我国的一些学者也提出实行成本收费的建议。但调查结果表明实际情形并非想象中的那样乐观。虽然家长把子女的教育支出摆在重要位置,但有能力承担高等教育成本的家庭比例较小,贫富悬殊很大,可开发的潜力有限。从我国的现状来看,高等教育的物力和财力资源仍然主要由政府负担。据统计,现在高校每位学生缴的学杂费仅是教育成本的1/4,国家要补贴3/4。①而国家投资教育的经费非常有限,近年来财政性教育经费总在GNP的2.5%左右徘徊(1995年占2.4%、1996年占2.44%、1997年占2.49%),低于低收入国家平均4%和高收入国家平均5.7%的水平,②况且中国高等教育的经费投入在国家财政预算的整个教育经费中已经占到了20%,进一步增大比例不大可能,即使今后的财政性教育经费占国民生产总值的比例有较大幅度的提高,但也会被高等教育的大规模发展抵消,生均经费仍难以提高。这样,大规模的高等教育和低水平的教育投入将会带来教学、科研设施不齐全;设备低劣、公用经费短缺、图书资料陈旧等低水平办学条件。更重要的是有限稀薄的教育资源将不得不平摊给更大的受教育群体,生均占有的教育资源逐渐缩减,可能造成高等教育发展速度与低质量相伴。 著名思想家雅斯贝尔斯曾说:“精神因其散漫于群体之中而衰亡,知识则由于被合理地处理到让一切浅薄的理解能力均能接受的程度而贫困化,除非所追求的目标可以实用和物质的价值来表达,否则人们是不愿付出努力的。”③这一观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的关键阶段,长期困扰高校发展的体制机制性障碍,特别是用人机制的瓶颈性因素进一步凸显。全面推进教育事业科学发展,迫切要求进一步加快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步伐。深入推进新一轮高校人事制度改革,也不可避免地被提上教育综合改革的日程。 从今日起,我们将陆续转发教育部人事司司长管培俊发表在《中国高等教育》2014年第10期的署名文章《新一轮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走向与推进策略》,让我们共同学习、把握大势,为学校改革发展建言献策、贡献力量。 伴随着国家改革开放的进程,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渐进式的高校人事制度改革走过了20多年风雨历程。梳理改革的脉络和进程,大体可分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上世纪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前期。这一阶段改革的重点是政府简政放权,高校自主管理,健全学校内部管理制度,打破铁交椅、铁饭碗、铁工资,体现按劳分配原则。改革的策略和路径是自下而上,发展到政府部门与高校共同推进;由点到面,从少数学校、个别领域的探索发展到全方位改革,形成了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第一次高潮。这一阶段具有标志性意义的是,国家相继出台相关法律法规和推进高校内部管理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教育部陆续向学校下放多项人事管理权限,从具体事务的过程管理转向目标管理;直属高校内部积极探索校院系权责清晰、运转有效的管理模式,实行灵活多样的用人方式,扩大校内薪酬分配自主权;上海交通大学、南京大学等部属高校和北京市所属高校率先推进以人事分配改革为重点的高校内部管理改革。这一阶段改革的主要成效是开始落

实高校人事分配自主权,推动从政府直接管理、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向政府间接管理、学校自主管理的转变。 第二阶段:20世纪90年代中期之后的10年左右时间。这一阶段改革重点是高校用人机制改革,全面推进人力资源配置方式改革,逐步实现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的深刻转变。这个阶段国家层面具有标志意义的举措:一是1998年实施“长江学者奖励计划”,这一革命性的改革举措,不仅在高校人才引进领域具有开创性,而且在“象牙塔”内再次起到了解放思想的作用,带动了高校人事分配制度改革方面的“多米诺骨牌”效应;二是教育部及时召开全国高校人事制度改革座谈会,并会同有关部门先后发布两个关于深化高校人事制度改革的指导性文件,有力地促进改革在更大的广度深度上展开。之后,随着“985”工程、教育振兴行动计划的实施,高校大力推进编制管理、岗位管理、人员聘用、薪酬分配改革,教育部在武汉大学、厦门大学等五所高校部署职员改革试点。高校改革以其前所未有的广度和深度,引起社会强烈关注。 第三阶段:自2006年开始至今。这一阶段改革强调完善机制制度,强调高校岗位管理与聘用制改革结合,与转换用人机制结合,与高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结合。高校进一步实行岗位分类管理,全面推行公开招聘和聘用制,加强合同管理,探索多种分配激励方式,调动教职工的积极性。改革校内管理体制,推进教学科研基层组织建设。这个阶段的标志性事件:一是浙江大学等高校率先探索教师分类管理,根据不同岗位特点采取相应的管理办法;二是高层次人才计划进一步发挥示范引领作用,面向全球延揽人才,带动了高校创新团队建设、年薪制探索、协议用工和合同管理等一系列用人机制改革举措。高校普遍根据自身发展状况和办学特色,构建定位明确、层次清晰、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支持与培养体系。

高等教育学(河北省两学考试)

《高等教育学》试题(李晓萍整理) 选择题: 1.首次以法律形式确定的“教师资格证”制度作为我国教师职业许可制度的法律是( B ) A 教育法 B 教师法 C 高等教育法 D 教师资格条例 2.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B)。 A.素质教育B.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C.应试教育D.著名学者的学说 3.我国目前公办高校的领导体制是( D ) A 董事会制 B 校长负责制 C 校务委员会制 D 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4.我国高校内部管理的重心应放在( C )层级 A 教师 B 教研室 C 院系 D 校级 5.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举措的重点是( C ) A 全面可持续性发展 B 建世界一流大学 C 发展高校创新能力 D 加强校园硬件建设 6.《莫里尔法案》在美国高等教育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代表高等学校直接为社会服务职能的出现,该法案颁布的年份是( A )年。 A 1862 B 1762 C 1861 D 1772 7.在一段时间的教学结束后,用于确定教学目标达到的程度,评定学生的发展水平的教学评价是(D )。 A定位性评价B形成性评价C诊断性评价 D总结性评价 8.学分制的主要缺点是(B ) A. 不利于发挥学生的特长 B. 容易造成教学秩序混乱 C. 灵活性差 D.不利于发挥教师的特长 9.我国高等教育总体发展处于(A )。 A.大众化教育阶段 B.英才教育阶段 C.英才教育发展为大众化 D.英才教育向大众化转变 10.(A )在高等学校社会职能体系中处于中心地位。

A.培养专门人才 B.发展科学 C.服务社会 D.引领文化 11.高等学校实施全面发展的教育的最基本的途径是(A)。 A.教学 B.发展素质 C.科研训练 D.生产劳动 12.高等学校教师只有(C )才能在本学科领域处于领先地位。 A.社会活动频繁 B.师生关系良好 C.科研成果处于本学科前沿 D.教学成绩突出 13.1810年( B )首先提出“通过研究进行教学”的教学原则,使大学具有科研的职能。 A 威斯康星大学 B 柏林大学 C 牛津大学 D 萨莱诺大学 14.我国近代最早的新型大学是1895年创办的(B)。 A、京师同文馆 B、天津中西学堂 C、京师大学堂 D、北洋大学堂 15.人们溯源现代高等学校时,一般都认为是(C)。 A、西方古希腊时代 B、中国的殷商时代 C、欧洲中世纪大学 D、资产阶级工业革命时期; 16.(B)决定着高等教育体制。 A、政治体制 B、经济体制 C、文化 D、人口 17.(A)是现代高等学校的根本使命。 A、培养专门人才 B、发展科学 C、服务社会 D、国际合作 18.(B )是实现高等教育目的的手段。 A、德育 B、智育 C、体育 D、美育 19.高等教育入学率(C)属于大众型教育阶段。 A、5%内 B、15% 内 C、15%—50% D、50%以上 20.当前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是(D )。 A、计划分配 B、双向选择 C、市场配置 D、自主择业 21.高校教师面对的是青年和成年人,劳动职责也是多方面的。体现出大学教师工作的(A )特点。 A、复杂性 B、创造性 C、长效性 D、协作性 22.(D )是教育活动中最基本和最核心的位置。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精神探析

高等教育大众化阶段的大学精神探析 大學精神是大学活的灵魂,是大学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阶段,我国大学精神受到前所未有的冲击,出现迷失,对此,基于高等教育正逐步进入大众化阶段这一实际,概括当代大学精神迷失的现状,分析其原因,提出具有针对性、可行性的建议将会有着现实的意义。 标签:高等教育;大众化;大学精神;迷失;重建 马丁·特罗教授于1973年6月在世界经济合作组织主持召开的“关于中等教育的未来结构”的会议上提出著名的“精英一大众一普及”的高等教育发展阶段理论,即高等教育适龄人口(18-21岁)入学率在15%以内为精英型高等教育阶段;15%-50%阶段为大众型高等教育阶段;50%以上为普及型高等教育阶段,而我国高等教育自1999年扩招以来,经过几年的发展,使高校在校生占同龄人口的比例从1998年的9.8%上升到2003年的17%,标志着我国高等教育已由精英教育正逐步转向大众化教育阶段。 伴随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步入到大众化阶段,大学已经从社会经济生活的边缘走向社会经济生活的中心,市场因素也已渗入到办学中,为适应这种趋势,各大学不断地调整自己的办学理念、组织形式以及内部结构,然而在此过程中,我们大学的大学精神却在不断迷失,大学的价值取向出现偏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进程,因此,研究我国大学精神的迷失现状以及在此基础上提出对策对现阶段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 大学精神的内涵与基本内容 1.1大学精神的内涵 对大学精神含义及内涵的界定,学术界有不同的见解,王翼生认为,“大学精神是一种科学理论,它是建立在对办学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苗素莲认为,“大学精神是在大学发展的形成和过程中,经长期的历史积淀而形成的对大学自身的角色定位,它体现了大学人对大学存在价值和意义的思考,同时它又以价值观念和文化规范的形式约束着大学的行为,显示着大学区别与其他组织机构的独特气质。”还有学者认为,“大学精神是大学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约束大学生行为的价值和规范体系,以及体现这种价值和规范体系的独特气质。” 在综合以上不同专家学者的观点之后,笔者进行了一番思考,并从大学精神的形成、发展所依托的载体,它的传播、体现所依靠的媒介,以及它最终的归宿、实质三个方面来解读大学精神。 所谓载体,即大学精神以何为依托,可以说大学是大学精神的形成、发展的土壤和温床。

高等教育学相关知识点汇总

高等教育学(浙大版顾建民) 高等教育内涵: 1.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之上的教育。 (从高等教育在整个教育系统中所处的位置来看,它的基础应确定为中等教育)2.高等教育是由大学和其他各类高等院校提供的教育。 (从高等教育的组织方式来看,它应涵盖各种院校类型、授学形式和教育类型)3.高等教育史以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为目标的教育。 (高等教育的培养布标应确定为培养各种高级专门人才) 现代大学的许多特征主要来自中世纪的大学,当时大学的三个重要特征: 1.大学拥有自治权和学术自由。 2.大学具有宗教性和国际性。 3.大学兼具专业性和学术性。 柏林大学:第一所具有现代意义的大学。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高等教育发生了变化,其特点主要为: 1.高等教育的战略地位开始受到政府重视。 2.由精英高等教育过度到大众高等教育阶段。 3.高等教育体系的多样化特征更加显著。 4.高等教育从注重数量增长转向强调质量提升。 高等教育是一门以高等教育的现象、问题和矛盾为研究对象,旨在揭示高等教育规律的科学。高等教育根据目的的不同可以区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前者旨在扩展理论知识,后者着力解决实践问题。 当代高等教育的发展趋势:高等教育大众化和普及化、法治化、终身化、民主化、国际化。 1901年,书院被统一改为学堂,延续千年左右的古代书院制度自此终结。 官办的京师同文馆是我国近现代第一所高等学堂,标志着近代高等教育的产生。 近几年,浙江高等教育变化显著,成就明显: 1.顺利实现了由精英高等教育向大众高等教育阶段的跨越式发展。 2高等教育质量和水平有了较大提高。 3.高等教育体制创新成果较为显著。 4.高等教育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高等教育的学科性质:高等教育是基础理论和教育原理在高等教育领域的特殊运用,具有应用性。区分高等教育学的学科性质具有实际意义,因为它隐含着高等教育研究的方法论和学术价值取向。定位在“基础学科”,要关注知识的完整性和系统性,追求理论化和学术性;定位在“应用学科”,则要关注现实问题,追求研究的应用价值。从学科发展上讲,基础与应用是可以转化的,理论与实践需要相互结合。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是任何社会科学研究都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高等研究的真谛在于解决高等教育实践中提出的需要解决的各种理论

高等教育学选择题题库(附答案)

高等教育学选择题题库 一、单选题 1. 潘懋元主编的《高等教育学》中写到高等教育学的研究对象是 A、高等教育 B、高等专业教育的特殊规律 C、教育科学 D、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标准答案:A 2. 高等教育学是属于什么领域的应用学科(30分) A、自然科学 B、人文科学 C、社会科学 D、思维科学 标准答案:C 3. 古埃及亚历山大城的缪司翁博物馆,该馆创建于公元前三世纪,下设文学、数学、天文、医学四部,由皇室提供丰厚的待遇,吸引著名学者来此讲学。后被史家称之为:(30分) A、亚历山大大学 B、哈佛大学 C、麻省理工学院 D、爱资哈尔大学 标准答案:A 4. 在霍普金斯大学的激励之下,美国大学协会于何时成立(30分) A、 1920年 B、 1930年 C、 1900年 D、 1910年 标准答案:C

5. 中国近代第一所具有高等教育性质的专门学校是(30分) A、江南水师学堂 B、江南制造局工艺学堂 C、京师同文馆 D、广州同文馆 标准答案:C 6. 从上世纪50年代初开始,我国仿照苏联高等教育的模式,进行了几次大规模的“院系调整”(30分) A、一 B、二 C、三 D、四 标准答案:B 7. 主地决定自己的一切事务的权利,指的是哪个理念(30分) A、学生自治理念 B、教授治校理念 C、管理专业化理念 D、大学自治理念 标准答案:D 8.以培养从事某种专门职业为目的的教育的是(30分) A、自由教育理念 B、通识教育理念 C、专业教育理念 D、职业教育理念 标准答案:C 9.中国最著名的杜威思想的解读者是(30分) A、陈鹤琴 B、陶行知

10. 实用主义的代表人物有(30分) A、博克 B、杜威 C、克拉克·克尔 D、德雷克·博克 标准答案:B 11. 在软件方面,基本逻辑是(30分) A、“越发达、越复杂” B、“现存即合理” C、“教育受制于社会” D、“突出差异” 标准答案:C 12. 在习俗方面,基本逻辑是(30分) A、“越发达、越复杂” B、“现存即合理” C、“教育受制于社会” D、“突出差异” 标准答案:D 13. 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提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多少时称为精英型高等教育发展阶段(30分) A、 15%以下 B、 20%以下 C、 25%以下 D、 30%以下 标准答案:A

教育的内涵.

教育的内涵 大连大学师范学院周成海 zhouchenghai@https://www.wendangku.net/doc/0a7405268.html, 引言 一、校长应该成为终身学习的表率 二、校长不应忽略教育理论学习的价值 拒斥抽象理论,会减少心智思考和主动探索的空间,导致“心智简单性”,把教育教学现象背后的复杂原因进行简单化的理解,使教育实践诉诸经验、直觉和浅层次思考。 第一节有关教育内涵的若干命题 一、夸美纽斯、卢梭、裴斯泰洛齐:“教育就是促进人的自然天性遵循它固有的方式发展的艺术。” ◆夸美纽斯的名言是:“自然并不性急,它只慢慢前进。比如,一只鸟儿并不把它的卵放在火上,去让它们快些孵化,而让它们在更加自然的状态下慢慢地发展”。 ◆卢梭指出:“自然的真正进程是比较缓慢地逐渐前进的,血液一点一点地开始沸腾,心思一点一点地趋于细致,性情一点一点地慢慢形成。”;“大自然希望儿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儿童的样子。如果我们打乱了这个次序,我们就会造成一些早熟的果实,它们既不丰满也不甜美,而且很快就会腐烂。我们将造成一些年纪轻轻的博士和老态龙钟的儿童。” ◆张文质、肖川等学者倡导“教育是慢的艺术”,创办《慢教育》杂志,认为教育需要“等待”,知识的获得通常是困难、艰苦、缓慢的过程;人的成长更是曲折、艰难,有时候我们简直就没有办法使一个人学得更多、学得更好,也没有办法让他迅速形成所谓“良好的”习惯。 ◆一位美国教育专家曾非常感慨地说:“中国的幼儿园教育使我感到可怕。”原因是他在参观中发现两个严重的问题,一是在上课时从不让幼儿随便动,背着小手,比看谁坐得稳;二是内容小学化,甚至有的幼儿园在让孩子们学习小学二年级才该学的数学内容。 ◆“早熟者既没有真正的力量,也没有深厚的根基,他们不过是撒在地表面而早萌芽的种子,未到收获季节就变黄而结出干瘪的种子,就他们的年龄来说,他们的成就令人高兴,但他们的进步已到此为止,而我们的惊奇就随之减退。” 讨论问题一: 教育是有节奏的,这个节奏就是人的身心发展的阶段性。多年来,我国“减负”呼声高涨,而学生课业之重又令人心痛。我国中小学生的体质标准三十年前强于日本,而今近视率、身高、耐力、爆发力、柔韧性等等各项指标均落后于日本。虽然我们小学四年级的学生能轻松做出美国初中生才会的数学题,虽然我们拿到了很多奥赛金牌,然而“赢在起点,输在终点”也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作为学校管理者,请思考:怎样才能使学生在负担不太重的情况下还能学得很好?怎样才能尽可能地减少学生在青少年时代所受的“摧残”? 二、斯宾塞、凯兴斯坦纳:“教育即为人的完满生活作准备。”;“教育是一种职业训练。” ◆斯宾塞批评以往的教育只具有“装饰功能”,是空疏无用的,他强调教育的实用功能,要求通过教育来训练人谋生的技能,将教育与技能、教育与就业、教育与财富紧密联系起来。 ◆在当代,谋生技能越来越专门化,“生存恐慌”日渐加剧,从“平民”的视角考虑,追求生存权,免于贫困的恐惧使人从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立场出发理解教育,在接受教育时权衡收益,有其必然性。“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就是这种民众心态的写照。 ◆仅仅关注实用的教育是短视的教育。教育更为重要的功能是心智的发展和人格的养成,普通知识(不是专业知识)赋予心灵以理智的形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据以思维、想象的概念仓库,一个缺乏普通知识训练的人,他的想象力必然贫乏,他的思考必然单维而肤浅,他对于自然社会和人生的意义缺乏更深的解释力。有用技能的用途早已被规定;而无用的

浅谈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和发展现状分析

浅谈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涵和发 展现状分析 【论文关键词】高等教育信息化 【论文摘要】教育信息化是信息时代高等教育发展的目标和趋势,本文针对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内涵,进行深入的分析,剖析目前高等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发展现状,并提出建议,旨在促进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建设和发展。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其在教育领域的广泛应用,高等教育的体制和模式等诸多方面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化。目前,教育信息化建设已成为高等教育发展的趋势。 一、高校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内涵[1] 何为教育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是指在先进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充分的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利用信息资源进行教学,培养适合信息时代所需的创新型、复合型人才。针对高等院校而言,信息化建设包含三个基本内容:信息化环境建设、信息资源建设、信息化体制建设。 1、环境建设。信息化环境建设包括信息化硬件建设和信息化软件建设。信息化硬件建设包括校园网、多媒体教室、网络教室、电子阅览室、计算机终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信息化软件的建设包括办公系统、教务管理系统、财务管理系统、人事管理系统、档案管理系统、校园

一卡通系统等应用系统的建设。软、硬件建设是教育信息化的基础和前提。 2、资源建设。信息化资源建设是指各种电子资源的建设,具体包括多媒体教学素材、网络课程、网络题库、数字图书馆等。这是在已有的硬件和基础软件的前提下更高层次的建设,目前各高校的信息化建设水平基本在这个层次。 3、管理体制建设。信息化建设要想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而不仅仅停留在软件和硬件的购置上,相应的管理体制建设尤为重要。如信息化建设的管理队伍和专业技术队伍的建设、具有信息化意识和信息化操作本领的教师队伍的培养等。如果说环境建设是基础,资源建设是核心,那么管理体制建设就是信息化建设的关键。 二、教育信息化发展现状[2] 1、基础设施建设初具规模。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相关部门对教育信息化建设的重视程度不断提高,信息化建设的投入大幅增加。目前我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初具规模,并以较快的步伐向前发展。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目前高校跨越式发展的重要方式和手段。各高校的信息化建设已经从单机应用、基础软硬件建设发展到向数字化、一体化整合。校园网的覆盖范围和出口带宽、多媒体教学的种类与科目均大幅增加,应用管理系统的水平和使用率也有较大程度的提高。 2、信息化资源建设由数量到质量逐步转变。起初进行信息化资源建设主要集中在大量的购置和使用各种数字化软硬件资源,如今已经发

马丁_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述评_谢作栩

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述评 α 谢作栩 摘 要:本文介绍了马丁?特罗于20世纪70年代初创建的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阶段论和模式论的主要观点,以及此后特罗教授对其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修正与发展,并对特罗教授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的影响与局限性做了简要的评价。 关键词:马丁?特罗;高等教育;大众化 中图分类号:G 6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01)03-0013-06 美国著名的教育社会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公共政策研究生院教授马丁?特罗(M ar 2tin T row ,1926-)博士,在战后欧美发达国家先后掀起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热潮中,发表了一系列有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论著,引起了欧美学者,以及亚洲、拉丁美洲学者的关注,并得到广泛的流传。迄今,他的论著已有日文、希腊文、西班牙文、德文、希伯莱文、法文、波兰文、俄文、意大利文、中文、 丹麦文和瑞典文等多种文字的译本。[1] 1999年,我国国务院批转教育部的《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吹响了向大众化高等教育进军的号角。国际上有关高等教育大众化的理论引起了我国教育界学者和行政管理人员的密切关注。本文就特罗教授高等教育大众化的思想核心——高等教育发展阶段论和模式论及其影响做一简要评介,以供读者参考、指正。 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阶段论 二战之后,美国的高等教育规模发展迅速,至60年代末,在学大学生数超过18~21岁青年人口的一半。60年代,西欧国家高等教育规模也在成倍 增长。[2] 规模的扩张引发了高等教育观念、职能、管理、入学与选拔等方面的一系列质变。值此之际,特罗教授以战后美国和西欧国家高等教育发展为研究对象,探讨了这些国家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量变与质变的问题,接连撰写了《从大众高等教育向普及 高等教育转化的思考》(1970)、《高等教育的扩张与转变》(1972)、《从精英向大众高等教育转变中的问题》(1973)等长篇论文。逐步深入地阐述了以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指标将高等教育发展历史分为“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的基本观点。首先,他论述了高等教育的规模扩张与系统性质变化的关系,他认为:“一些国家的精英高等教育,在其规模扩大到能为15%左右的适龄青年提供学习机会之前,它的性质基本上不会改变。当达到15%时,高等教育系统的性质开始改变,转向大众型;如果这个过渡成功,大众高等教育可在不改变其性质下,发展规模直至其容量达到适龄人口的50%。当超过50%时,即高等教育开始快速迈向普及时,它必然 再创新的高等教育模式”。[3] 接着,他从量的积累到质的飞跃这一辩证发展观出发,进一步剖析了精英、大众和普及三个阶段高等教育观念、功能、管理和课程等方面所存在的质的变化。他认为: 第一,在观念上,当入学人数极为有限时,接受高等教育被普遍认为是出身好或天赋高或两者兼备的人的特权;而在入学率达到或超过适龄人口15%的大众教育阶段,人们开始逐渐把接受高等教育看作是那些具有一定资格者的一种权利;当入学率达到或超过适龄人口50%的普及教育阶段时,接受高等教育逐渐被看作是一种义务。 第二,在功能上,精英高等教育主要是塑造统治阶层的心智和个性,为学生在政府和学术专业中充当精英角色做好准备。而大众高等教育的对象则 3 12001年第3期 现代大学教育 α收稿日期:2001-08-25  作者简介:谢作栩,(1950-)福建仙游人,厦门大学高等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教授,教育学博士,研究领域:比较高等教育。厦门, 361005。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