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鸡新城疫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及其免疫效果研究

鸡新城疫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及其免疫效果研究

鸡新城疫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及其免疫效果研究
鸡新城疫母源抗体的消长规律及其免疫效果研究

关于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的思考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htt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610869865.html, Chin J Cancer Biother ,Feb.2011,Vol.18,No.1 DOI :10.3872/j.issn.1007?385X.2011.01.002 ·专家论坛· 关于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的思考 任秀宝(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生物治疗科,天津300060) 任秀宝,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现任天津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生物技术应用 研究中心副主任、生物治疗科主任、生物技术研究室主任,兼任中国免疫学会肿瘤免疫与生物 治疗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医药生物技术协会临床应用专业委员会秘书长。2008年被评为天津市“131创新型人才”,2009年获国家人事部“新世纪百千万人才”称号。从事肿瘤生物治疗和内科治疗15年,在肿瘤临床治疗和基础研究方面都有很深的造诣,特别是在常规化疗的基础上将细胞免疫治疗、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免疫治疗、肿瘤疫苗治疗以及分子靶向药物治疗等现代生物治疗技术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此为突破点逐步形成了个体化的肿瘤治疗模式。 主持和参与了国家级和省部级重点项目十余项,获得天津市科技进步奖、中华医学科技奖等多项科研成果奖。发表学术论文81篇,其中被SCI 收录论文共13篇。E?mail :rwziyi@https://www.wendangku.net/doc/0610869865.html, [摘 要] 肿瘤免疫治疗有着与传统治疗方式不同的作用机制和疗效表现形式,因此该治疗的疗效评估是否能沿用传统治疗的评估体系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其中主要包括以下三方面的问题:一是免疫反应评价是否应被列入免疫治疗疗效评价体系?二是免疫治疗疗效评价的时间点应如何确定?三是新型免疫治疗疗效评价体系应包括哪些主要评价指标?免疫治疗在肿瘤治疗中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因此,尽快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对于肿瘤免疫治疗的发展和临床应用具有重要意义。[关键词] 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 [中图分类号] R730.5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7?385X (2010)01?07?04 Response criteria of tumor immunotherapy REN Xiu?bao (Department of Biotherapy ,Cancer Institute &Hospital of Tianjin Medical University ,Tianjin 300060,China ) [基金项目]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No.30872986/H1611)。Project supported by the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No.30872986/H1611) [网络出版] 2011?01?25;http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610869865.html, /kcms /detail /31.1725.R.20110125.1124.035.html [Abstract ] Both the mechanisms and responses of tumor immunotherapy are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the traditional thera?py.Therefore ,whether the traditional clinical response criteria are suitable for assessing the efficacy of immunotherapy is worth exploring.First ,whether the immune response should be included in the response criteria of immunotherapy ?Sec?ondly ,how to determine the time point for evaluating the efficacy of immunotherapy ?Thirdly ,which indices should be in?cluded for the new immune?related response criteria of tumor immunotherpay ?Immunotherapy is showing an increasingly important role in clinical therapy of tumor ,and it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establish a scientific response criterion system for the development and clinical application of tumor immunotherapy. [Key words ] neoplasms ;immunotherapy ;response criteria [Chin J Cancer Biother ,2011,18(1):7?10] 近年来,随着对机体免疫系统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并且在肿瘤综合治疗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当肿瘤免疫治疗进入临床试验之后,仍然以传统的评价体系如WHO 或RECIST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alid tumor )标准去评价其疗效,导致最终不能确切地认识和评价其治疗效果,使部分进入Ⅲ期试验的免疫治疗项目宣告失败。免疫治疗在临床试验中遭遇的尴尬处 境,使得国内外学者开始反思,套用传统肿瘤治疗疗效评价体系去评价免疫治疗这一新兴肿瘤治疗方法是否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 7·

医学免疫学简答题论述题大题

1 、简述补体系统的组成与主要生物学功能。 组成: ①补体系统的固有成分 ②补体调节蛋白 ③补体受体 功能:补体旁路途径在感染早期发挥作用,经典途径在感染中、晚期发挥作用。 ①、细胞毒作用:参与宿主抗感染、抗肿瘤; ②、调理作用: C3b/C4b 可作为非特异性调理素介导调理作用; ③、免疫复合物清除作用:将免疫复合物随血流运输到肝脏,被吞噬细胞清除; ④、炎症介质作用:C3a/C5a 的过敏毒素作用、 C5a 的趋化和激活作用、 C2a 的激肽样作用,引起炎症性充血和水肿; ⑤、参与特异性免疫应答。 2 、补体激活的三个途径: 经典途径: ①激活物为抗原或免疫复合物, C1q 识别 ② C3 转化酶和 C5 转化酶分别是 C4b2a 和 C4b2a3b ③其启动有赖于特异性抗体产生,故在感染后期或恢复期才能发挥作用,或参与抵御相同病原体再次感染机体 旁路途径: ①激活物为细菌、真菌或病毒感染细胞等,直接激活 C3 ② C3 转化酶和 C5 转化酶分别是 C3bBb 和 C3bBb3b ③其启动无需抗体产生,故在感染早期或初次感染就能发挥作用 ④存在正反馈放大环 MBL (凝激素)途径: ①激活物非常广泛,主要是多种病原微生物表面的 N 氨基半乳糖或甘露糖,由MBL 识别 ②除识别机制有别于经典途径外,后续过程基本相同

③其无需抗体即可激活补体,故在感染早期或对免疫个体发挥抗感染效应 ④对上两种途径具有交叉促进作用 3 、三条补体激活途径的过程及比较: 经典途径 / 旁路途径 /MBL 途径 激活物:抗原抗体复合物 / 内毒素、酵母多糖、凝聚 IgA/ 病原微生物、糖类配体 参与成分: C1-C9/ C3 、 C5-C9 、 B 、 D 、 P/ C2-C9 、 MBL 、 MASP C3 转化酶: C4b2a/ C3bBb/C4b 2a 、 C3bBb C5 转化酶: C4b 2a 3b/ C3bBb3b/ C4b 2a 3b 、 C3bBb3b 作用:特异性免疫 / 非特异性免疫 / 非特异性免疫 4 、试述补体经典激活途径的全过程。 经典激活途径指主要由 C1q 与激活物( IC )结合后,顺序活化 C1r 、 C1s 、 C4 、C2 、 C3 ,形成 C3 转化酶( C4b2b )与 C5 转化酶( C4b2b3b )的级联酶促反应过程。它是抗体介导的体液免疫应答的主要效应方式。 5 、补体系统可通过以下方式介导炎症反应 激肽样作用: C2a 能增加血管通透性,引起炎症性充血; 过敏毒素作用: C3a 、 C4a 、 C5a 可使肥大细胞、嗜碱性粒细胞脱颗粒,释放组胺等介质,引起炎症性充血、水肿; 趋化作用: C3a ,C5a 能吸引中性粒细胞和单核巨噬细胞等向炎症部位聚集,引起炎性细胞侵润。 6 、简述补体参与宿主早期抗感染免疫的方式。 第一,溶解细胞、细菌和病毒。通过三条途径激活补体,形成攻膜复合体,从而导致靶细胞的溶解 第二,调理作用,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的 C3b 、 C4b 、 iC3b 能促进吞噬细胞的吞噬功能。 第三,引起炎症反应。补体激活过程中产生了具有炎症作用的活性片断,其中,C3a C5a 具有过敏毒素作用, C3a C5a C567 具有趋化作用。 7.简述I g生物学功能。 一、V区功能

鸡新城疫临床诊断及治疗

鸡新城疫临床诊断及治疗 新城疫(ND)是危害养鸡业的最主要疾病之一。各种品种、性别、年龄的鸡都易感, 发病率和死亡率极高,常在90%以上。近年来,由于饲养管理水平的提高和ND免疫接种的普遍开展,ND暴发流行已很少见,但免疫鸡群发生非典型ND造成鸡只死亡或生产性能下 降的病例仍屡见不鲜。由于非典型ND缺乏特征性的临诊症状和病理变化,容易发生误诊,导致NDV得不到及时消除,ND难以扑灭,给养鸡生产带来更大的经济损失。 现将非典型ND的发病特点、病因及防制措施介绍如下: 1 发病特点 1.1 流行特点 主要发生在已免疫接种ND疫苗的鸡群,以二免20~35日龄和40~60日龄发病最为严重,成年鸡多发生在抗体滴度小于3log2的鸡群。发病率和死亡率不高,明显低于典型ND。 1.2 临诊症状 日龄小的鸡比日龄大的症状明显,但均比典型症状缓和。发病初期出现呼吸道症状, 病鸡呼吸困难,咳嗽气喘,气管有“呼噜”声响,口鼻炎性分泌物增多,病鸡不时甩头, 企图将渗出物排出,倒提病鸡常有酸臭味粘液从口中流出。咳嗽时,咳出浓痰,病重的甚 至咳出血痰,容易误诊为传染性喉气管炎。此时会有零星少量病鸡死亡,大部分病鸡经一 周左右病情好转,病程稍长者往往出现拉白色或淡绿色稀粪。慢性经过的多数有神经症状,表现为运动失调或转圈,有的呈头向后仰嘴向上的观星状姿势。成年鸡症状不明显,产蛋 鸡主要表现为产蛋量急剧下降,产蛋高峰上不去,蛋壳颜色变浅,软壳蛋、薄壳蛋和畸形 蛋较平常明显增多,个别鸡出现拉稀,极易误诊为减蛋综合征。 1.3 病理变化 剖检无明显的病理变化,很少见到腺胃乳头出血、肠粘膜出血及溃疡等特征性病变。 部分病鸡喉头、气管有粘液,气囊混浊并有干酪样渗出物,肠道出血较少,盲肠扁桃体肿大、出血以及泄殖腔粘膜有出血点等。产蛋鸡输卵管粘膜充血或出血,卵巢变软,有的卵 黄呈半煮熟状。 2 发病原因 2.1 鸡场受病毒污染,病毒毒力增强 在我国,大、中、小型鸡场集约化饲养与广大农户散养鸡群并存,饲养管理和防疫水 平参差不齐。许多大、中型养鸡场防疫制度较严格,对发病鸡和死亡鸡只处理适当。而小 型养鸡场和个体养鸡户往往任意出售病鸡,到处乱扔死鸡,造成病原的人为传播。NDV能 随空气、带病毒野鸟广泛传播,有调查表明,我国商品鸡群中普遍存在ND强病毒。NDV污

动物母源抗体与免疫程序精编版

动物母源抗体与免疫程 序 公司标准化编码 [QQX96QT-XQQB89Q8-NQQJ6Q8-MQM9N]

动物母源抗体与免疫程序 朱瑞良牛钟相崔治中赵宏坤(山东农业大动物科技学院 271018) 1 动物母源抗体 母源抗体的概念: 通过胎盘、初乳或卵(禽类)从母体所获得的抗体称为母源抗体。由于母源抗体的存在,幼小动物或婴幼儿对某些疾病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例如新生仔猪在二三个月内对猪丹毒杆菌,新生羔羊对布氏杆菌具有较强的不感受性,关键在于获得了母源抗体。母源抗体不仅在抗病免疫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疫苗接种后机体的免疫应答也有严重干扰,因而对免疫程序有巨大影响,应当引起注意。 母源抗体的转移途径: 母源抗体从母体到达胎儿的途径,取决于胎盘屏障结构的组成。人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的胎盘是血绒毛膜性的,也就是母体血液直接和滋养层相接触。这种类型的胎盘允许IgG通过,而不允许IgM、IgA和IgE转移到胎儿。母体的IgG可以经胎盘进入胎儿的血液循环,所以从母乳获得少量IgG(5~10%),但大部分是从母体中获取。反刍兽的胎盘呈结缔组织绒毛膜型,胎儿与母体之间组织层次为5层,而马、驴和猪的胎盘则为上皮绒毛膜型,胎儿与母体之间的组织层次为6层,具有这两种胎盘的动物,免疫球蛋白分子通过胎盘的通路全被阻断,母源抗体必须从初乳获得。犬和猫的胎盘是内皮绒毛膜性的,胎儿与母体之间组织层次为4层,这些动物能从母体获得少量IgG,大量抗体也来自初乳。禽类的抗体可以经卵传给下一代,产卵前一周,母鸡的抗体通过卵胞膜进入卵黄,因此产卵时抗体(IgG)在卵黄内。鸡卵孵化的第4天,抗体转移到卵白内,12-14天抗体在鸡胚中出现。出壳后的3-5天内,继续从残余的卵黄中吸收剩余的抗体,因此母源抗体滴度的高峰在出壳后的第三天左右。 未吃奶的新生动物正常血清中只含极低水平的免疫球蛋白。成功地吸收了初乳免疫球蛋白的动物,立即得到免疫球蛋白供应,尤其是IgG,使其接近于

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

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治 鸡新城疫(New castle Disease)又称亚洲鸡瘟,是由新城疫病毒(New castle Disease Vires,NDV)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传染病。除鸡可发病外,其它家禽和许多野禽也可发病,水禽和海鸟通常抵抗力强,呈隐性感染。国际兽医局(OIE)将其列为A类传染病。随着我国养鸡业的高速发展,新城疫在鸡群中的流行特点和发病情况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1流行病学 本病以鸡感受性最高,其他易感动物包括鸽子、火鸡、珍珠鸡、鸭、鹅等,水禽、野生鸟如野鸡、麻雀和观赏鸟也易感染此病。主要传染源是带毒禽和病禽,经消化道和呼吸道感染。病毒存在于病鸡的所有组织器官、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中。轻症病鸡和临床健康的带毒鸡,是危险的传染源。当鸡抵抗力低时,可使鸡群80%以上的鸡感染发病,90%以上的病鸡死亡或淘汰。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春秋两季居多。新城疫病毒的抵抗力不强,容易被消毒药、日光及高温杀死。在室温或高温条件下存活期较短,在阴冷、潮湿的环境中,病毒可以长时间生存。常用的消毒药,如l%~2%甲醛、2%烧碱、3%石炭酸溶液、l%臭氧水和l%来苏儿等,均可于几分钟至20min内将其杀死;加热至80℃,经5min即可致死,但在30℃环境下能存活数月。 2 临床症状 自然感染的潜伏期一般为3~5d,人工感染2-5d。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长短,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或陛3种类型。 2.1最急型 突然发病,常无特征病状,突然死亡,多见于流行初期和雏鸡。 2.2急性型 病初体温高达43℃—44℃,突然减食或不食,鸡冠和肉垂呈深红色或紫黑色,精神萎顿,离群呆立,整天缩颈或翅膀下垂,腹泻,粪便呈黄绿色或黄白色,有时混有血液,病鸡口、鼻、咽、喉头积聚大量粘液,摇头,张口呼吸,发出咯咯的喘

中药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的疗效评价及免疫干预的研究

中药治疗小儿EB病毒感染的疗效评价及免疫干预的研究 目的探讨中药治疗EB病毒感染的疗效和免疫干预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EB病毒感染患儿74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的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观察组患儿给予中药治疗,对照组患儿给予西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有效率、IgG、IgM、IgA等免疫功能指标以及退热时间、咽充血持续时间、扁桃体肿大持续时间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EB病毒感染患儿实施治疗的过程中,中药治疗的运用可以提高治疗有效率,改善患儿各项免疫功能指标,缩短患儿各症状持续时间,具有显著的疗效,值得临床应用。 标签:中药治疗;西药治疗;EB病毒感染;免疫干预 EB病毒属于γ-疱疹病毒家族,在人群中广泛的存在,与大多数人建立了终身潜伏的状态,与鼻咽癌的发生有着密切的关系。而小儿EB病毒感染是我国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小儿疾病,可能导致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的发生,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会导致恶性疾病的发生,并影响患儿的自身免疫性情况,我国临床上在对这一疾病患儿实施治疗的过程中常用的方法有抗病毒治疗和免疫调节治疗等,但是疗效并不明显,因此应该对更好的治疗方法和药物进行探讨和分析[1-2]。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EB病毒感染患儿74例作为研究对象,对中药治疗EB病毒感染的疗效和免疫干预效果进行探讨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我院收治的EB病毒感染患儿74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39例,女35例,年龄1~15岁,平均年龄5.68岁,病程9~28天,平均病程16.9天,所有患儿均符合EBV感染的中医辨证分型标准以及西医的诊断标准,根据患儿的治疗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7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以及病程等一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给予中药治疗,药方为:鲜芦根15 g、连翘10 g、薄荷6 g、生石膏15 g、银花10 g、柴胡 10 g、丹皮10 g、黄芩6 g、夏枯草10 g、薏苡仁15 g、青蒿10 g、栝蒌15 g、僵蚕10 g、焦山楂10 g、丹参10 g、炒栀子6 g,可根据患儿治疗阶段不同调整药物,1剂/d, 2次/d,用水煎服,体重20 kg者,200 ml/次。

动物母源抗体与免疫程序修订稿

动物母源抗体与免疫程 序 WEIHUA system office room 【WEIHUA 16H-WEIHUA WEIHUA8Q8-

动物母源抗体与免疫程序 朱瑞良牛钟相崔治中赵宏坤(山东农业大动物科技学院 271018) 1 动物母源抗体 母源抗体的概念: 通过胎盘、初乳或卵(禽类)从母体所获得的抗体称为母源抗体。由于母源抗体的存在,幼小动物或婴幼儿对某些疾病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例如新生仔猪在二三个月内对猪丹毒杆菌,新生羔羊对布氏杆菌具有较强的不感受性,关键在于获得了母源抗体。母源抗体不仅在抗病免疫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疫苗接种后机体的免疫应答也有严重干扰,因而对免疫程序有巨大影响,应当引起注意。 母源抗体的转移途径: 母源抗体从母体到达胎儿的途径,取决于胎盘屏障结构的组成。人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的胎盘是血绒毛膜性的,也就是母体血液直接和滋养层相接触。这种类型的胎盘允许IgG通过,而不允许IgM、IgA和IgE转移到胎儿。母体的IgG可以经胎盘进入胎儿的血液循环,所以从母乳获得少量IgG(5~10%),但大部分是从母体中获取。反刍兽的胎盘呈结缔组织绒毛膜型,胎儿与母体之间组织层次为5层,而马、驴和猪的胎盘则为上皮绒毛膜型,胎儿与母体之间的组织层次为6层,具有这两种胎盘的动物,免疫球蛋白分子通过胎盘的通路全被阻断,母源抗体必须从初乳获得。犬和猫的胎盘是内皮绒毛膜性的,胎儿与母体之间组织层次为4层,这些动物能从母体获得少量IgG,大量抗体也来自初

乳。禽类的抗体可以经卵传给下一代,产卵前一周,母鸡的抗体通过卵胞膜进入卵黄,因此产卵时抗体(IgG)在卵黄内。鸡卵孵化的第4天,抗体转移到卵白内,12-14天抗体在鸡胚中出现。出壳后的3-5天内,继续从残余的卵黄中吸收剩余的抗体,因此母源抗体滴度的高峰在出壳后的第三天左右。 未吃奶的新生动物正常血清中只含极低水平的免疫球蛋白。成功地吸收了初乳免疫球蛋白的动物,立即得到免疫球蛋白供应,尤其是IgG,使其接近于正常成年动物的水平。在生后的12~24小时,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水平达到高峰。在吸收终止后,这种被动获得的抗体水平,通过正常的降解作用开始下降,而下降的速度取决于免疫球蛋白的种类,而降到无保护力的水平所需的时间,也因为原有的浓度而不同。 从初乳中最早获得的IgG是幼畜抵抗败血性疾病所必需的。继续摄取IgA到肠管中则可以保护幼畜免于发生肠道疾病。以上任何一种免疫球蛋白吸收量小或吸收失败都会导致幼畜发生感染。 新生动物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水平,可以应用测定血清中免疫球蛋白试验,如用硫酸锌浊度试验或辐射状态免疫扩散试验等来检查。对缺乏免疫球蛋白的新生动物可以进行人工补给,如补给冷冻贮存的初乳,成年动物的正常血清以及粗制的免疫球蛋白制剂等。 虽然初乳转移的免疫对幼龄动物的防病与保健是重要的,但也会发生问题。如母畜被其胎儿的红细胞免疫,产生了抗红细胞抗体,而初乳中的抗体可以引起胎儿红细胞的大量破坏,造成新生动物的溶血性贫血等。除此之外,每毫升的牛乳中含有107左右的淋巴细胞,其中5%为T淋巴细胞。这些淋巴细胞在新生动物的肠道中可以存活36h左右,并有可能穿越肠壁进入肝脏。实验证明,

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的思考

关于肿瘤免疫治疗疗效评价的思考 近年来,随着对机体免疫系统认识的不断深入以及生物技术的迅速发展,免疫治疗已成为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并且在肿瘤综合治疗体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位置。但是,当肿瘤免疫治疗进入临床试验之后,仍然以传统的评价体系如WHO 或RECIST( response evaluation criteria in salid tumor) 标准去评价其疗效,导致最终不能确切地认识和评价其治疗效果,使部分进入Ⅲ期试验的免疫治疗项目宣告失败。免疫治疗在临床试验中遭遇的尴尬处境,使得国内外学者开始反思,套用传统肿瘤治疗疗效评价体系去评价免疫治疗这一新兴肿瘤治疗方法是否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 1 肿瘤免疫治疗独特的作用机制和疗效表现形式 与传统肿瘤治疗如化疗等直接作用于肿瘤细胞本身不同,肿瘤免疫治疗一方面可以直接杀伤肿瘤细胞,而更为重要的是通过作用于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免疫应答,并最终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免疫治疗发挥作用主要通过以下 3 步: ( 1) 治疗后即出现免疫细胞活化和 T 细胞增殖; ( 2) 数周或数个月后产生由活化免疫细胞介导的临床可测量的抗肿瘤效应; ( 3) 治疗几个月后产生对患者生存期的影响。 正是基于肿瘤免疫治疗不同于传统治疗的特点,在肿瘤免疫治疗临床试验设计和疗效评价中,是否仍套用传统疗效评价体系成为值得深入思考的问题。 2 亟需建立肿瘤免疫治疗评价体系 建立适用于肿瘤免疫治疗的新型评价体系,主要有以下 3 个问题需要考虑: ( 1) 免疫治疗所诱导的抗肿瘤反应,如机体的免疫应答,并未包括在传统的疗效评价体系内,而这些恰恰是肿瘤免疫治疗发挥作用的基础,因此需建立新型的

动物母源抗体与免疫程序

动物母源抗体与免疫程序 朱瑞良牛钟相崔治中赵宏坤(山东农业大动物科技学院 271018) 1 动物母源抗体 1.1母源抗体的概念: 通过胎盘、初乳或卵(禽类)从母体所获得的抗体称为母源抗体。由于母源抗体的存在,幼小动物或婴幼儿对某些疾病具有较强的抵抗力,例如新生仔猪在二三个月内对猪丹毒杆菌,新生羔羊对布氏杆菌具有较强的不感受性,关键在于获得了母源抗体。母源抗体不仅在抗病免疫中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疫苗接种后机体的免疫应答也有严重干扰,因而对免疫程序有巨大影响,应当引起注意。 1.2母源抗体的转移途径: 母源抗体从母体到达胎儿的途径,取决于胎盘屏障结构的组成。人和其他灵长类动物的胎盘是血绒毛膜性的,也就是母体血液直接和滋养层相接触。这种类型的胎盘允许IgG通过,而不允许IgM、IgA和IgE转移到胎儿。母体的IgG可以经胎盘进入胎儿的血液循环,所以从母乳获得少量IgG(5~10%),但大部分是从母体中获取。反刍兽的胎盘呈结缔组织绒毛膜型,胎儿与母体之间组织层次为5层,而马、驴和猪的胎盘则为上皮绒毛膜型,胎儿与母体之间的组织层次为6层,具有这两种胎盘的动物,免疫球蛋白分子通过胎盘的通路全被阻断,母源抗体必须从初乳获得。犬和猫的胎盘是内皮绒毛膜性的,胎儿与母体之间组织层次为4层,这些动物能从母体获得少量IgG,大量抗体也来自初乳。禽类的抗体可以经卵传给下一代,产卵前一周,母鸡的抗体通过卵胞膜进入卵黄,因此产卵时抗体(IgG)在卵黄内。鸡卵孵化的第4天,抗体转移到卵白内,12-14天抗体在鸡胚中出现。出壳后的3-5天内,继续从残余的卵黄中吸收剩余的抗体,因此母源抗体滴度的高峰在出壳后的第三天左右。 未吃奶的新生动物正常血清中只含极低水平的免疫球蛋白。成功地吸收了初乳免疫球蛋白的动物,立即得到免疫球蛋白供应,尤其是IgG,使其接近于正常成年动物的水平。在生后的12~24小时,血清中免疫球蛋白的水平达到高峰。在吸收终止后,这种被动获得的抗体水平,通过正常的降解作用开始下降,而下降的速度取决于免疫球蛋白的种类,而降到无保护力的水平所需的时间,也因为原有的浓度而不同。

动物微生物及免疫学复习题

《动物微生物及免疫学》复习题 一、多选题 1.中枢免疫器官有ABD A 胸腺 B 腔上囊 C 脾脏 D 骨髓 2.中枢免疫器官的特点有ACD A 胚胎早期出现 B 胚胎晚期出现 C 控制机体免疫反应 D 能诱导淋巴细胞分化 3.抗原具有BD A 特异性 B 免疫原性 C 专一性 D 反应原性 4.抗原按性质分为AC A 完全抗原 B 自身抗原 C 不完全抗原 D 异嗜抗原 5. 全菌抗原或整个病毒粒子抗原所制备的血清为C A 多联血清 B 单价血清 C多价血清D --- 6.免疫球蛋白的种类有ABCD A IgG B IgM C IgA D IgE 7.单克隆抗体的特点ABCD A纯度高 B专一性强 C 重复性好 D能在动物体内外持续产生同质性抗体 8.抗体具有亲细胞性质,能与下列细胞结合ABC A 肥大细胞 B T细胞 C B细胞 D 神经细胞 9. 血清学反应的类型有ABCD A 凝集反应 B 沉淀反应 C 中和反应 D 补体结合反应 10.沉淀反应的类型有ABC A 电泳 B 琼脂扩散试验 C 环状沉淀试验 D ELISA 11.试管凝集的特点有ACD A 方法简单 B 特异性不强 C 可定性 D 可定量 12.常用于检测炭疽病的实验方法是B A 琼脂扩散试验 B 环状沉淀反应 C 对流免疫电泳 D 血凝试验 13.间接凝集反应的类型有AD A 乳胶凝集 B 试管凝集 C 平板凝集 D 间接血凝 14.补体结合实验中,如果最终出现溶血现象,其结果应为C A 阳性 B 不确定 C 阴性 D A或B 15.血清学反应的一般特点 AC A 特异性强 B 特异性不强 C 抗原间血缘越近交叉程度越高 D 不会出现带现象 16.免疫原性:能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和致敏淋巴细胞的特性 17.下列有关非特异性免疫应答说法正确的有AC A 先天的,遗传的 B 作用慢,范围窄 C 为第一线防御作用 D 有再次反应的能力,有记忆 18.干扰素的特性有AC A 可溶性蛋白 B 对热不稳定 C 对酶敏感 D 对病毒种类有特异性 19.非特异性免疫的防御屏障有BD A 血脑屏障 B 皮肤 C 胎盘屏障 D 黏膜 20.影响非特异性免疫的因素有ABCD A 遗传 B 年龄 C 环境(温度、湿度) D 动物种类 二、名词解释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精编资料

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一、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 当第一次用适量抗原给动物免疫,需经一定潜伏期才能在血液中出现抗体,含量低,且维持时间短,很快下降,称这种现象为初次免疫应答。若在抗体下降期再次给以相同抗原免疫时,则发现抗体出现的潜伏期较初次应答明显缩短,抗体含量也随之上升,而且维持时间长,称这种现象为现次免疫应答或回忆应答。由于对抗体分子结构研究的进展,发现初次应答产生的抗体主要是IgM分子,对抗原结合力低,为低亲和性抗体。而再次应答则主要为IgG分子,且为高亲和性抗体。TD抗原可引起再次应答,而TI抗原只能引起初应答。对初次和再次应答现象机制的研究,对抗体特异性、多样性、免疫记忆以及对自身抗原而受性机制等问题的研究,都必须以抗体生成的细胞学为基础(图11-1,表11-2)。 图11-1初次及再次免疫应答 表11-2初次与再次免疫应答特性

特性初次再次 抗原呈递非B细胞B细胞 抗原浓度高低 抗体产生 延迟相5~10天2~5天 Ig类别主要为IgM IgG、IgA等 亲和力低高 无关抗体多少 二、抗体产生的细胞学基础 抗体产生是由多细胞完成的,Miller等在60年代,首先证明了淋巴细胞是不均一的细胞群。他用早期摘除鸡的胸腺和法氏囊的方法证明了有二类不同的的淋巴细胞,即T和B细胞。前者与细胞免疫有关,后者与抗体形成有关(表11-3)。 表11-3 新生期摘除胸腺及法氏囊对免疫功能的影响(鸡) 全身X-线照射周围血淋巴细胞数Ig浓度抗体产生移植物排斥反应 未身X-线照射148 000 ++ +++ ++ 胸腺摘除9 000 ++ + - 法氏囊摘除13 200 --+ +阳性反应;-阴性反应 Claman给经X-线照射小鼠移入同系骨髓细胞(B细胞来源)和胸腺细胞(T 细胞来源),然后用羊红细胞免疫,结果证明只有同时移入两种细胞才能产生抗体。因此证明了抗体产生需要T和B细胞共同参予。

母源抗体对雏鸡的重要性

母源抗体对雏鸡的重要性 新孵出的雏鸡由于免疫系统还不成熟,其产生抗体的能力、抵抗疾病的能力和免疫后的反应都比成年鸡弱。因此,如果没有提供辅助性免疫,新孵出的雏鸡可能会很快死于感染。辅助性免疫由母鸡通过母源抗体的方式传递给雏鸡,雏鸡以此方式获得的免疫力通常被称作“获得性被动免疫”或者“母源免疫”。那么母源抗体在雏鸡中起什么样的作用呢? 在一个消毒不彻底、管理不善的鸡场,雏鸡从孵出的第一天开始就可能被传染上各种疾病,此时母源抗体在避免小鸡得病甚至死亡上能发挥极其重要的作用。 新孵化小鸡的免疫能力还没有完全发育,因为对新生雏鸡免疫不会产生最佳免疫反应。如果体内来自母源抗体的水平较高,那么给雏鸡注射疫苗的时间可根据亲本抗体的半衰期推迟到其2、3周龄时进行。届时,雏鸡将能很好地对免疫接种产生反应并能对付免疫应激反应。 母源抗体可以预防雏鸡被传染上疾病。如果雏鸡得了这些疾病,即使长大也不会产生经济效益。例如雏鸡感染上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后,其生殖系统往往发生异常。 母源抗体可以保护雏鸡免于像(IBD,病毒性关节炎)等破坏免疫系统的病毒的攻击,这些由病毒和细菌引起的疾病会使雏鸡死亡而造成经济损失。母源抗体的性质IgG是目前所发现的母体血液循环中含量最高的一种免疫球蛋白,它的分子较小能轻易的从血管进入并贮留在卵黄中。IgM是血液中含量处于第二位的免疫球蛋白,它因为分子较大而局限于血液中因此它对雏鸡传递被动免疫的作用不大。但在一日龄的雏鸡羊膜囊液中也发现有IgM单体分子。而IgA则是母鸡血清中的含量很少的抗体,在雏鸡中也一样。母源抗体的转移 母源抗体转移到雏鸡体为雏鸡提供被动免疫力是一个分为两个步骤的过程。第一步,IgG 从母体血液中通过质膜被转送到成熟卵泡的卵黄中。第二步,卵黄中的IgG通过卵黄囊被一种选择性受体转运到正 在发育的胚胎中。IgG的吸收主要发生在雏鸡出壳前的最后几天内。 除了卵黄中的IgG,当鸡蛋通过输卵管时,IgM和IgA被分泌到蛋清中。胚胎发育时,蛋清中的IgM和IgA被吸收到羊膜液中然后被胚胎吞下。因此,雏鸡被孵出后,血清中存在有IgG,肠道内则存在有IgM和IgA。母源抗体的变化 后代的抗体水平与母亲体内的抗体水平是直接相关的。种用母鸡疫苗接种时间离产蛋时间越长,雏鸡的母源抗体水平越低。来自不同群体、不同年龄种母鸡的蛋孵出的雏鸡,其体内的母源抗体水平也将不同。 种鸡群中以及在雏鸡群中保持稳定水平的母源抗体对雏鸡的成功免疫是非常重要的。对此,通过使用灭活油苗对鸡群进行免疫接种可以产生最好的效果。灭活油苗长时间释放少量抗原,使得母鸡长期产生稳定的抗体水平,雏鸡也因此长期具有稳定的母源抗体。母源抗体的特异性和选择性 母源抗体的作用具有特异性和选择性。每一种抗体只是特异性地针对激发其产生细菌或病毒。一种病原微生物产生的母源抗体不会保护雏鸡免除其他病原微生物的危害。例如,抵抗IBD病毒的抗体不会使小鸡免受ND病毒的伤害。 因此,存在于雏鸡血液循环中的母源抗体对于防止败血病是有选择性的。存在于血液中的抗体不能破坏呼吸道中的病毒或细菌。例如,局部的呼吸道免疫在抵抗传染性支气管炎时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与血液循环中的抗体的作用是无关的。母源免疫力的持续时间母源免疫力的持续时间是很短的,随着雏鸡日龄的增长,雏鸡体内的母源抗体不断减少并且浓度也随之下降是使母源免疫力逐渐丧失。母源抗体对雏鸡的作用通常持续1—3周,母源抗体的半衰期一般是四天。到孵出后三周,母源抗体就不起作用了并且通常第四周后期就在雏鸡体内完全消失。如果用油苗加强免疫母鸡,将能延长母源抗体在雏鸡体内存在的时

免疫学检验复习题库.doc

一、名词解释 1、抗体(Ab):机体接受抗原刺激后B细胞分化为浆细胞,由浆细胞分泌的一种能与抗原特异性结合的具有免疫功能的球蛋白。 2、补体:存在于人或动物血清屮的一组不耐热、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由于它是抗体溶菌作用的必要补充,故称补体。 3、超敏反应:源于变态反应,指机体受同一抗原物质再次刺激后产生的一种异常或病理性反应表现为机体生理功能紊乱或组织细胞损伤。 4、半抗原:能与对应抗体结合出现抗原抗体反应、乂不能单独激发人或动物产生抗体的抗原,只有免疫反应性而没有免疫原性,又称作不完全抗体。 5、cutoff值:即临界值,是指被检测分析物的量值,用确定结果高于还是低于临床或分析的决断点。 6、细胞因子(CK):是由免疫细胞或非免疫细胞合成、分泌的一类小分子多肽或糖蛋白,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应答调节剂。 7、钩状效应:由于抗原抗体比例严重失调而导致假阴性的现象,其屮抗体过量称为前带效应,抗原过量称为后带效应。 8、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编码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物(MHA)的基因是一组呈高度多态性的紧密连锁的基因群,称为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 o 二、选择题 仁不能激活补体替代途径的物质是 A、细菌内毒素 B、酵母多糖 C、衙聚糖 D、凝聚的IgA E、甘露聚糖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由病原微生物等细胞壁成分提供接触面直接激活补体C3,启动替代途径。其激活物主要是细胞壁成分,如肽糖昔脂、多糖及酵母多糖等。 2、免疫应答过程不包括 A、B细胞在骨髄内的分化成熟 B、效应细胞和效应分子的产生和作用

C、T、B细胞的活化、增殖、分化 D、巨噬细胞的抗原的处理和递呈 E、B细胞对抗原的特异性识别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免疫应答的基本过程为:①识别阶段:巨噬细胞等抗原递呈细胞对外來抗原或口身变性抗原进行识别、摄取、降解和递呈抗原信息给T辅助细胞及相关淋巴细胞的阶段,是诱导细胞活化的开始时期。②淋巴细胞活化阶段:接受抗原信号后的T、B淋巴细胞在一系列免疫分子参与下,发生活化、增殖和分化的阶段。③效应阶段:浆细胞分泌特殊性抗体,执行体液免疫功能;T淋巴细胞中Th细胞分泌细胞因子等效应因子,T杀伤细胞执行细胞毒效应功能。 3、IgE主要的抗体效应是 A、阻断中和作用 B、调理作用 C、裂解细胞作用 D、A DCC E、参与超敏反应 【正确答案】E 【答案解析】IgE为单体结构,正常人血清屮IgE水平在五类lg屮最低,仅为(0.1?0.9) mg/Lo IgE为亲细胞抗体,介导I型超敏反应,在特界性过敏反应和寄生虫早期感染患者血清中可升高。 4、在抗体产生的一般规律屮,初次应答产生最早,具有早期诊断价值的lg是 A、I gG B、I gM C> slgA D、I gE E、I gD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IgM为五聚体,主要存在于血液中,是lg中分子量最大的。分子结构呈环形,是个体发育最早合成的抗体,也是抗原刺激后体液免疫应答中最先产生的抗体,感染过程中血清lgM水平升高,说明近期感染;新生儿脐血中若IgM增高,提示有宫内感染。 5、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血清及组织液中的一组具有酶样活性的球蛋白是 A、补体 B、抗体 C、免疫球蛋白 D、细胞因子 E、白细胞介素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补体是存在于人和脊椎动物正常新鲜血清及组织液中的一组具有酶样活性的球蛋白。

非典型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制

非典型鸡新城疫的诊断 与防制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非典型鸡新城疫的诊断与防制 樊立超 近年来,随着养禽业的迅速,饲养密度的提高,引入品种的增多,各种疾病也日趋增多,许多传统的老病在流行趋势上出现了新的变化。鸡新城疫仍是威胁养鸡业发展最严重的疫病之一,但目前的新城疫发病不表现急性暴发型或造成毁灭性群体死亡,多数呈非典型缓发性经过,发病后不表现典型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因按照传统的经验诊断容易误诊,从而延误时机,造成严重的损失。今天就如何预防非典型鸡新城疫病的问题给大家作一介绍 一、请你说说非典型新城疫的流行情况 在商品化养鸡场发生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春秋季节由于气温突变,发病相对增多。该病的发生无品种差异,种鸡、商品鸡都可发生,产蛋鸡多在开产前和产蛋高峰期发病。该病初发时无群体性,呈散发性。病程表现进行性缓发过程,除陆续波及同伴鸡群外,并向相邻其他鸡舍蔓延。同群鸡流行可持续10~15 d,死亡率达5%~30%。如诊断不及时会诱发大肠杆菌、慢性呼吸道病、传染性支气管炎等其他疾病,死亡率可达50%以上。 二、临床症状 1、症状特点 非典型新城疫在临床上首先表现为呼吸道症状,气管罗音明显,伴有甩鼻、咳嗽、呼吸困难现象(许多养殖户认为是呼吸道疾病,如传

支、传喉、传鼻、霉形体、气囊炎、黏膜型鸡痘等,应用一些抗菌药物,症状有所缓和,但药物停止使用,症状又表现出来),随着出现呼吸道症状之后,表现为下痢,拉黄白色、黄绿色稀粪,粪中带有泡沫或少量血液,随着病程延长,出现神经症状,如扭头、翅腿麻痹、转圈、倒退等。 2、生产性能下降 产蛋鸡发病后产蛋量急剧下降10%~40%,且持续数周,薄壳蛋、无壳蛋、畸形蛋突然增多,然后慢慢恢复,15~20 d后开始缓慢回升,经2~3个月才能恢复正常。种蛋的受精率和孵化率降低,同时种蛋的品质下降。 3特征性病理变化 剖检时可见气管黏液增多,黏膜增厚,气囊浑浊(少数鸡气囊增厚,内有干酪样渗出物),多数两侧盲体扁桃体肿胀、出血,泄殖腔点状或条纹状出血。非典型新城疫不表现腺胃乳头出血和纤维素性坏死肠炎典型病变,而是腺胃乳头发生水肿、溃疡,十二指肠或者空肠的一段或多段处肠黏膜局部脱落,肠壁明显变薄并被胆汁染成黄色,伸展时手感有韧性,严重时肠黏膜、黏膜下层甚至肌层全部脱落,局部只剩浆膜,外观透明,呈充气肠衣样(排出脱落的肠黏膜,颜色呈肉红色血便,许多养殖户误认为是球虫病)。 三、如何鉴别典型新城疫和非典型新城疫 典型新城疫的症状特点

淋巴细胞培养后主动免疫治疗反复自然流产疗效评价

#生殖医学# 淋巴细胞培养后主动免疫治疗反复自然流产疗效评价 武美丽 柳肃芬 作者单位:730050 甘肃,甘肃省妇幼保健院生殖免疫诊疗 反复自然流产(recurrent sp i n taneous abo rtion,RSA )是妇科常见病之一,除遗传、内分泌、感染、自身免疫、解剖因素外,80%以上原因不明 [1] ,成为临床难治性不育症。近年来国内外学 者根据Beer 等[2] 在1981年创立的淋巴细胞主动免疫疗法,对原因不明的反复自然流产(unexpla i n ed recurrent spontaneous aborti o n ,URSA )患者大胆采用丈夫和无关个体淋巴细胞进行主动免疫治疗,大大提高了URSA 的临床诊治水平。2006年3月~2007年6月,我们运用配偶淋巴细胞培养后皮内注射法对40例URSA 患者进行治疗,并观察妊娠预后,取得了较好的治疗效果,现报道如下。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2006年3月至2007年6月,就诊本院生殖免疫诊疗中心门诊的RSA 患者。详细询问病史、经妇科检查、子宫输卵管造影或宫腔镜检查证实无生殖器器质性病变,内分泌化验正常,体温双相,黄体期不少于12d,且较平稳,夫妻染色体核型正常,TORC H 常规检查无异常,排除血型不合,自身免疫无异常(抗心磷脂抗体、抗核抗体、抗精子抗体、抗透明带抗体等阴性),配偶精液常规在正常范围者诊断为URSA 。对其符合条件的66例URSA,经征求意见表示愿意参加研究,并签知情同意书,根据患者的自愿分为3组,孕前实行主动免疫治疗(孕前治疗组)20例,确诊妊娠后实行主动免疫治疗(孕后治疗组)20例,对照组26例。对照组采用黄体酮保守治疗。3组年龄(23~35岁,平均年龄29岁)、健康状况、流产次数(既往曾发生自然流产2~10次,平均流产次数314次)及流产时间(流产时孕周为5~12周,平均孕周7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105)。 21淋巴细胞的培养:全部采用RSA 患者配偶 为供血对象,身体健康,传染病4项正常(甲肝病毒、乙肝病毒、梅毒螺旋体、爱滋病病毒检测阴性)。无菌技术抽取配偶外周抗凝全血30m ,l 常规肝素抗凝,与等量磷酸缓冲液(phosphate ba-l anced so l u ti o n ,PBS)混合,使用Fico ll-H ypaque 法密度离心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eriphera l b l o od m ononuc lear cel,l PB M C)。用RP M I 1640培养液洗涤离心2次,加入培养液后置于培养瓶中于37e 5%CO 2培养箱内。培养液配制,每1m l 含RP M I 1640为0173m ,l 其中含重组人C -干扰素0105万U /m ,l 植物血凝素(phytohe m agg l u ti n i n ,P HA )0102m g /m ,l 5%小牛血清(012m l)。培养细胞内毒素和细菌培养阴性,酚红染色细胞活率\85%,培养72h 后的细胞再用019%氯化钠溶液洗涤2次,调整至细胞数为20~30@106 /m l 方可用于治疗。 31免疫治疗方法:孕前治疗组20例孕前治疗3次后嘱其妊娠,如3月内未受孕,行输卵管通液,并在排除不育症的情况下重新加强1次主动免疫治疗。妊娠35d 加强免疫1次,此后每3周治疗1次。孕后治疗组20例在确定怀孕后开始主动免疫治疗。2组均每3周给患者双侧前臂皮内多点免疫注射1次,每次每点为013~015m ,l 直至妊娠14周。课题组人员固定,接受本免疫疗法者不接受对该病的其它治疗。对照组26例URSA 患者再次妊娠后仅以黄体酮常规保胎药物治疗到妊娠12周停药。 41疗效判断标准:妊娠达28周以上,或分娩正常新生儿为成功妊娠,再次流产、死胎及新生儿畸形作为妊娠失败。 51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 1010软件进行数据 分析,分析方法为V 2 检验,P <0105判定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40例URSA 患者经配偶淋巴细胞免疫治疗后,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期末考试试卷

医学免疫学与病原生物学 班级:姓名:学号: 一、名词解释: 1.抗原: 2.抗体: 3.ADCC作用: 4.超敏反应: 5.条件致病菌: 6.病毒的复制: 7.脓毒血症: 8.鞭毛: 9.细胞因子: 10.败血症: 二、单项选择题: 1.人类B细胞分化成熟的场所是( ) A.骨髓 B.胸腺 C腔上囊 D.淋巴结 2.正常人体无菌的部位是( ) A.外耳道 B.小肠 C.胆囊 D.眼结膜 3.下列细菌中,繁殖速度最慢的细菌是( ) A.链球菌 B.大肠杆菌 C.破伤风杆菌 D.结核杆菌 4.识别与清除病原微生物是免疫系统的重要功能,这一免疫功能被称为( ) A.免疫监视 B.免疫稳定 C.免疫防御 D.免疫耐受 5.T细胞表面标志不包括( ) A.CD2 B.CD3 C.MHCⅡ类分子 D.有丝分裂原受体6.MHC限制性是指( ) A.抗原与抗体结合受自身MHC限制 B.补体激活受自身MHC控制 C.免疫细胞间相互作用受MHC限制 D.IgG调理巨噬细胞杀伤靶细胞受MHC限制 7.属Ⅰ型超敏反应( ) A.新生儿溶血症 B.血清过敏性休克 C. 血清病 D.系统性红斑狼疮 8.补体参与的超敏反应( ) A.Ⅰ型和Ⅱ型 B.Ⅱ型和Ⅲ型 C.Ⅲ型和Ⅳ型 D.Ⅰ型和Ⅲ型9.Ⅳ型超敏反应特征( ) A.IC沉积血管壁 B.中性粒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 C.血管扩张水肿 D.单核细胞、淋巴细胞浸润为主的炎症 10. 细菌致病性强弱主要取决于细菌的( ) A.基本结构 B.特殊结构 C.分解代谢产物 D.侵袭力和毒素11.对机体非特异性免疫的描述错误的是( ) A.生来在种系发育和进化过程中形成 B.对某种细菌感染针对性强 C对侵入的病原菌最先发挥作用D.生来就有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