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017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7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7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7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7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

【2017中考语文模拟试题及答案】一、语文知识积累(本大题含1—6小题,其中1—5小题为选择题,每小题2分,必须使用2B铅笔,将正确答案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第6小题8分,共18分)

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狡黠(á) 潜力(án) 提防(dī) 恪尽职守(kè)

B.纤细(ān) 嗤笑(ī) 勾当(ɡōu) 黎民百姓(mín)

C.拮据(é) 藻饰(zǎo) 称职(èn) 气冲斗牛(dǒu)

D.抽噎(yē) 发窘(ǒnɡ) 干系(ɡān) 越俎代庖(páo)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2014年索契冬奥会开幕式出现失误——五环变四环,真让人叹为观止。

B.春晚舞台上,蔡明那幽默滑稽的语言表达,令人忍俊不禁。

C.正因为具有自命不凡的崇高理想,他才在工作中取得了出色的成绩。

D.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介绍了各地美食,丰富多彩,让人莫衷一是。

3.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文段中的横线处,排序正确的一项是( )

有人把人生比喻为一部丰富多彩的作品:幼年像,充满着天真的幻想;少年像,可以尽情地抒情;青年像一出快乐的喜剧,

追求生活的情趣;中年像,经历着种种世态炎凉与人情冷暖;老年像,静静地品味那逝去的岁月。

①一本沉甸甸的回忆录②一首浪漫的诗歌③一篇美丽的童话④一部严肃的小说

A.②③④①

B.③②①④

C.②③①④

D.③②④①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党的十八大报告用24个字概括了中国人民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B.我市的灯饰将从“亮起来”变为“美起来”,目前正在实施让灯饰“动起来”的目标。

C.为了防止恶性交通事故不再发生,交警部门对道路交通安全加大了监管力度。

D.卫视《爸爸去哪儿》热播后,林志颖的儿子小小志和湘的女儿王诗龄立即迅速蹿红网络。

5.下列关于名著容及相关知识的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俄国文学家契诃夫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们学过的长篇小说《变色龙》就是他的作品。

B.诸亮是三国时期蜀汉的政治家、军事家,他的《出师表》历来受到人们的高度评价,被视为“表”中的杰作。

C.《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又称为“诗三百”,后被儒家尊为经典。

D.“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是鲁迅赞誉司马迁历史巨

著《史记》的名言。

6. 根据提示填空。(每空1分,共8分)

(1)何当共剪西窗烛,。(商隐《夜雨寄北》)

(2) ,甲光向日金鳞开。(贺《雁门太守行》)

(3) ,西北望,射天狼。(轼《江城子》)

(4)大漠孤烟直,。(王维《使至塞上》)

(5)禹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

(6)碧波万顷,帆影点点,这样的美景曾多次出现在诗词里,给人以美的享受。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帆”字的连续两句:,。

二、口语交际与语文综合运用(本大题含7——8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为响应红河州委开展“我们的中国梦?文化进万家”活动的号召,某校九年级(3)班组织“我是文化小使者”活动,老师带领同学们到社区向居民做宣传。请你也参加这次活动。

7.【我宣传】(4分)

(1)文化是一个大概念,囊括了一个国家或民族的方方面面的容,比如思想、艺术、科

学、文艺、生活等。文化名人是文化的主要传承者,也是文化的代表者。宣传文化名

人就是宣传文化。请从下列文化名人中选择一位作宣传(从

成就和对社会的影响两方

面进行介绍宣传)。(2分)

孔子司马迁祖冲之鲁迅邓稼先

(2)社区将举行一场文艺演出,旨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如果由你来担任这场文艺演出的

主持人,请你自己设计一段开场白。(2分)

8.【我行动】(2分)

传承中华传统文化是每一个中国人应尽的责任,作为中学生,你认为自己在传承传统文化方面应该做些什么?

三、阅读(本大题含9—23小题,共36分)

(一)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第9~10小题。(共3分)

泊淮

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9.对本诗的赏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1分)

A.此诗前半段写淮夜景,后半段抒发感慨。

B.全诗寓情于景,意境悲凉,感情深沉含蓄,语言精当锤炼。

C.这首诗是即景感怀的,金陵曾是六朝都城,繁华一时。目睹当朝统治者昏庸荒淫,不免要重蹈六朝覆辙,作者无限感伤。

D.诗歌借后主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历史,讽刺那些不从中汲取教训而醉生梦死的晚清统治者,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

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的情怀。

10.“烟笼寒水月笼沙”这句诗连用两个“笼”字,描绘了一幅什么样的画面,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2分)

(二)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1—14小题。(共10分)

【甲文】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三峡》)

【乙文】

①崇祯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②是日更定矣,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心亭看雪》)

1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字的含义。(任选两个解释,每个1分,共2分)

①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阙:②沿溯阻绝溯:

③湖中人鸟声俱绝绝:④是日更定矣是:

12.将甲乙两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每句2分,共4分)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余挐一小舟,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13.下面分析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甲文第①段“重岩叠嶂,隐天蔽日”句,是通过侧面描写的方法,表现山远山多。

B.甲文第③段“清荣峻茂”四字状四物,表现了“水之清澈,树之繁密,山之高峻,草之茂盛”,体现了本文语言简约凝练的特点。

C.甲文布局巧妙,前后照应。如末段写“空谷传响,哀转久绝”,巧妙照应了首段的“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D.乙文“独往湖心亭看雪”中的“独”字,映衬出环境的幽静、空旷,也暗示作者的“痴”。

14.甲文第④段和乙文第①句中画波浪线的两处景物描写各有什么作用?(2分)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18小题。(共10分)

说一说“好声音”

①“中国好声音”节目的前期投入是人民币六千万,最后的收益达到了三亿。作为最受瞩目的电视娱乐节目,我们可以换个

角度来“听”。

②“好声音”里的“声音”是狭义的,单指歌唱之人声。在中国,早在春秋战国之前,“声”和“音”两个字是分开使用的。

③构成声音的是声源,构成声源的是能量,而能量的表现形式之一——振动,使空气分子和其他分子产生摩擦,声音就此出现。

④请不妨运用想象视觉化一下这个只有一瞬间的“漫长过程”——能量的碰撞产生声音(振动),通过或远或近的空间——声源与你耳朵之间的媒介(通常就是大气),以每秒182.88米的速度抵达你的耳廓,通过你的耳道,于是这两者开始产生共振,然后你的耳膜开始振动,耳膜侧的小听骨对声音进行限幅和衰减以免声能传送到耳时对其造成损害。现在,声音的振动传送到了幽暗潮湿的耳,分子的机械振动变成了液体振动,海螺状的耳蜗开始工作。它开始分辨声音振动的信息,14000个长短不一的毛状声音感知细胞开始对不同频率进行处理,长的对应低频,短的对应高频。耳朵把声音这一犹如絮乱线团的混沌整体条分缕析地拆解成一根根声音组成的最细小的声音丝线,重新组合。刹那间,声音完成了从声源到接收系统的旅程,神经元的能量电流在我们的头脑中雷声四起、纤毫毕现——声音由振动变成了大脑能感受到的信息——声音的物理属性到此结束,而接下来的征程则变得愈加波云诡谲。

⑤听觉是被动的,别无选择的。而听音是主动的,有所取舍的。听觉就像一块巨大的海绵,吸收所能吸收的所有声音,而我们的大脑对声音的轻重缓急进行组织排序,有选择地过滤、注意、集中、记忆,然后再做出反应,亦即,我们对声音的反应其实是我们的”欲望”——大脑的偏好对声音所做出的,要不然江州司马如何会在听了一曲其实并无太多过人之处的琵琶曲后青衫尽湿,随后触景生情地写道:“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揉搓麻将牌的“哗哗”声反之在牌友的耳朵里恐怕就有提神醒脑之效了。正所谓,甲之熊掌乙之砒霜。

(摘自《科学》2013年10月号,有改动)

15.仿照下面划线的语句,根据第④段中的相关容填空,概括声音从声源到接收系统的过程。(每空1分,共2分) 能量碰撞产生声音——————耳蜗分辨振动信息。

16.为什么说“听觉是被动的,别无选择的。而听音是主动的,有所取舍的”?(2分)

17.第③段划线句中加点的词“之一”能否删去?为什么?(3分)

18.第④段中划线的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3分)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3小题。(共13分)

良心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