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浅谈如何进行科研创新

浅谈如何进行科研创新

浅谈如何进行科研创新
浅谈如何进行科研创新

浅谈如何进行科研创新

发布时间:2014-9-30 16:10:22 阅读数:127

哈工大报讯(王永靖/文)我21岁进入哈工大-伯明翰大学联合培养计划,23岁获得哈工大和伯明翰大学双学士学位,本科毕业后转专业进入智能材料领域开始博士生涯。我的简历其实在中国的大学生中并不出彩,没有获得很多的奖项和奖学金,没有发表过学术论文,也没有参与过大型研究计划,只是千万莘莘学子中的一员,也曾是迷茫的大多数。但让我感到非常幸运的是,我同时接受了中国和英国先进大学的本科教育,在英国和哈工大都认识了很多思想开放、知识渊博的同学和师长,并且我的两位导师:米特斯劳·布勒迪斯教授(本科生导师,国际自控联大规模复杂系统技术委员会主席)和德张·范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英官佐勋章,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都是世界知名的学者和专家。更有趣的是,他们两人是完全不同风格的学者,做事情想问题风格迥然不同。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和对比,所以我只想从我的经历谈谈科研创新,希望可以抛砖引玉。

什么是科研?

在我刚上大学时,从未考虑过自己会踏上科研这条道路,似乎科研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并不光鲜,一方面我们觉得科研人员太过高大,一定是智力和勤奋程度超群的人才能够胜任;另一方面又过于苦行、清贫,和社会强劲的经济发展格格不入。我从来都对自己的智力没有信心,对于科研完全没有兴趣。对于我在科研和商业的选择上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交通学院的王东升老师。当我把我的疑惑告诉他的时候,他顿了顿说:做科研好的人做商业也会好,反之亦然,两个不矛盾。我在读了博士之后对这句话的感受越来越深刻。其实在英美的经济体系下,科研和企业是一样的,只是企业生产的是商品,科研生产的是知识,其他的环节,比如前期的投资、产品的推广、内部的管理都有着相似之处。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兰迪·鲍什教授罹患了胰脏癌,在他人生的最后一节课上他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年轻时的他并不想读博士,他认为自己有很强的推销能力,会成为一个出色的销售经理,而当时他的导师说:既然你有很强的推销能力,不如来销售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来销售知识怎么样?

相信在英美有过研究经历的同学都有类似的经历,在一个世界顶级的研究组中会有若干位教授,而这些教授或学者都或多或少具有一定分工,其中会有一个在本领域基本功扎实、坐得住冷板凳的教授搞理论突破,为整个组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会有一个口才好、亲和力强、人脉广的教授拉项目,为研究组提供资金支撑;会有一个有着世界影响力、经验丰富、涉猎广泛、眼光深远的老学者,对发展的重点和方向进行筛选;还有一个很会发表文章、无论是学术上的还是通讯上的都很抢眼的写手,扩大研究结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他们都是出色的科研人员。当然,尽管大家分工不同,这些人都拥有基本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很多大学生会说,自己的成绩不好,基础不好,不适合做科研。我认为大可不必如此担心,我在本科学习的是控制,博士时我准备跟随范教授继续研究控制和优化。范教授看到我在控制方面的成果后同意了我的申请,但入学后第一天他却用充满信心的语气问我:想不想做一点更有前景的学科?我们来试一试做XXX智能材料吧。控制与优化的基础学科为数学,而材料的基础科学是物理与化学。这样的跨度在研究初期对我挑战很大,高中那点可怜的物理和化学基础过了4年本科都还给了老师,不仅学术论文看不懂,甚至一些基本的名词都不清楚。我不止一次向导师阐述了我的担忧,导师笑着对我说:第一,我进入过很多领域,一开始也不了解,可慢慢都获得了一席之地,重要的是勤奋;第二,你在一个领域可以取得成果,在别的领域也可以取得同样的成就,具体知识不重要,思考方法、学习方法、做事习惯是更重要的;第三,我已经指导了超过100名博士生,看看我身后书架上的博士毕业论文,我有信心,你也应该有信心。此外,他还亲授他自己读文献、想问题和写论文的心得。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在没有任何人的引导下,我们师徒从零开始就一路摸清了XXX 智能材料这个领域,并在6个月后写出了这个领域的一篇综述论文,渡过了重要而艰难的开创期。在中国人的印象中,本科要打好基础,学好基础学科,然后到博士才有能力大施拳脚。但随着交叉学科越来越成为科研的前沿,已经很难面面俱到地把众多领域的基础都打牢固了。有着优质的教科书、优质的网络资源和先进的自学方法,任何知识缺陷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补起来,关键是要有下定决心的勇气和勤奋的态度。

所以,希望现在的大学生多多进入科研领域,这并不像想象的那么高不可攀、枯燥无味,这是一个充满新奇、充满机遇的世界。此外,我们需要各种各样的科研人才,我们常常说企业要国际化,可我们的科研也是需要国际化的。我们在国际顶级杂志发表论文数量已经居于世界前列了,但那些世界顶级的期刊杂志、出版集团,世界顶级的研究中心,决定科学技术进步方向的标准仍在西方国家。科研需要持续不断的优秀人才,并充满空间和机遇。

什么是科研创新的土壤?

在经济学中有一个著名的小游戏,在一个教室中教授让学生选择1-100中任何一个整数字,优胜者为最接近全班平均数2/3的人。这个游戏很有意思,因为当1-100随机选择,如果人数够多,平均数肯定是50,那么获胜的数字就是33。而当大多数人选择33时,获胜的数字就该是22,以此类推。所以最优方案应该是:所有学生都选择1。这个游戏曾经被认为可以测试一个集体的平均智力水平,最后的平均数字越小,平均智力水平越高。据我所知,这个数字在美国的耶鲁大学测试时是9,美国伊利诺伊州立大学是23,伯明翰大学是21,而在哈工大是15。可以说,无论是这个数字还是我自己的观察结果来看,中国学生在智力水平、逻辑思维能力绝对是世界一流的。很多人在争论世界最好的学生在哈佛、牛津,还是剑桥、麻省理工,我觉得这些选项都不对,他们应该在中国少有的几所高校。当我们放眼世界各个大学、研究所,华人面孔从来都不陌生,他们中很多人都在国内有过教育经历,却最后在海外做出了骄人的科研创新成果,甚至现在绝大多数在国内做出先进成果的专家学者都有一定的海外经历,这又是为什么?我对一系列亲身经历的小故事很有感触,或许能够看到一些答案。

第一个小故事是关于教学与科研的关系。我有一位师兄,也是哈工大和伯明翰大学2+2联合培养来到英国的,比我大一届。他来到伯明翰以后对一门关于数据挖掘的课程很感兴趣,老师讲课清晰有趣,把这样一门数学很复杂的课程讲得轻松愉悦,师兄也很享受上课的过程。在英国读大学自由的时间很多,每天的课程只有半天左右,剩下的半天要自学、写作业、写报告等等,每年6~9月还有长达4个月的时间供学生灵活支配。师兄觉得4个月的时间很无聊,不如去找这位有趣的老师讨点事情干,丰富一下经历。这位老师欣然答应,让他假期留在自己的实验室帮忙做研究,并给了他一个很小的语音识别项目让他试着做。由于这门数据发掘课程由老师自己教授,连教学内容也完全自己编写,很多语音识别的常用方法都在课程中介绍了,这位师兄做得得心应手并深受赏识。在本科毕业时,师兄就已经对语音识别领域非常了解,国际研究进展也了然于胸,并且提交了一篇学术论文,准备发表在语音识别领域的一流期刊上,而且全部研究成果都由他自己利用假期和空余时间完成。更重要的是,这并不是一个个例,很多同学都会利用课余时间去实验室参加研究,或者通过毕业设计的机会参与导师的科研工作。若成果突出的话,学校会给予学生奖学金鼓励本科生发表论文,在本科毕业时全班50人会有5人左右的科研成果发表或即将发表在国际学术期刊或会议上。我知道一位英国同学,他在本科期间发表了6篇高影响因子的SCI论文——这甚至超过了很多博士生。

把教学与科研结合是德国人最先提出来的,一方面是教学支撑科研,另一方面是科研指引教学,研中学,学中研。这对于科研创新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教学可以保证科研队伍的潜力和人才储备,而科研可以促进教学内容的更新换代,指引学生发现核心问题和国际热点问题,保证学生可以无缝对接当今科研,这二者相得益彰。重要的是,教学对于科研人员并不是很大的负担——课时少、多引导、少细节、重自学,再加上往往好的课程可以吸引优秀的学生进入自己的实验室,所以很多顶级的学者仍然活跃在基础课程的教学中。学生也可以因为课时少、自由时间多进行充分地、有针对地自学专业知识和从事科研工作。

第二个小故事是关于企业与学校的关系。有的同学会在假期进入捷豹路虎公司、欧洲原子能中心等等开始短期的研究工作(半年或一年),然后回到学校继续上学。学校每年的毕业展示会也很重要,这像一个热闹的节日,因为很多企业都会来学校看看有没有他们感兴趣的东西——这只是本科生的毕业展示会。甚至有的同学在短期实习研究后了解了相关领域的发展方向,在毕业设计时实现了其中的一种方法,这个成果在毕业设计展示会上直接被参观的企业研发部门以5万英镑买下。这种通过人才培养、储备的方式实现了教学与研究的结合,同时建立了企业与学校的人才纽带。在伯明翰大学的电子电气工程领域中还有一位很有趣的老师,上课讲得非常透彻,非常轻松,喜欢讲一些具有英国文化特色的笑话和谚语,还喜欢穿着西装皮鞋盘着腿坐在讲桌上讲课。此外他还拥有很高的学术地

位,学校很多的研究方针和教学规划他都会参与,他的推荐信也是分量很重的金字招牌。可奇怪的是这位老师的头衔只是一位先生,即不是博士,也不是教授——这意味着他没有取得博士学位。现在没有博士学位来大学担当这样的角色简直是不可思议。直到后来我们通过多方打听才知道,这位老师出生于企业世家,毕业后直接进入家族的高科技企业工作,后来该企业长期参与了英国军方的深水、深空探测项目,对于极端环境的传感技术简直如数家珍。可这位“富二代”还是喜欢学校不喜欢企业,于是在人到中年后学校聘请他来学校教课。他先后把多个世界级的高科技企业带入校园,开办讲座和座谈会,告诉大家企业的技术需求,什么是企业的核心技术障碍——这些需求就是科研主要的创新点。

我的本科生导师布勒迪斯教授是一位控制与数学领域的专家,他是波兰人,具有波兰人惯有的深厚功底和倔强性格。年轻时不幸发生车祸导致他后半生只能在轮椅上生活,可这丝毫没有影响他对科研的热情。他很早就在我们闲聊时指出了现在全球控制科学发展的“跑偏”现象——理论过于臃肿而不切实际。他认为现在那些高深复杂的控制理论发展得不平衡,有的领域控制技术很成熟,有的领域完全不知道还有控制技术这条路。他在60岁左右的时候意识到,可以把控制理论引入水处理尤其是供水网中污染物的控制,这个过程数学模型很复杂,扰动多,监测技术有限,正好是很多高深控制技术大施拳脚之地。可是认同他的人并不多,企业也对于做控制的这个老头来做水处理心存怀疑,但随着他在一些著名的期刊杂志上发表论文并在一些国际会议上作演讲,企业也慢慢开始考虑他的科研成果,而且今年他的一个重要创新获得了重大的资金支持。通过合理的理性分析,科研的方向也会改变企业的发展方向,这种转向也是重要的创新点。

伯明翰大学和很多企业都有合作,与企业从科研到教学全方位的合作让科研和课程一直很“接地气”,我对英国在这方面做出的努力感到钦佩。通过企业和学校的相互支持,学校可以通过企业了解科技发展的热点与难点,一旦可以满足这样的创新点,企业愿意大笔投资来支持学校在相关领域的研究,建立联合实验室来进一步支持科研创新——事实上,这是学校的主要科研经费的来源,而来自英国和欧盟的各大研究基金提供的科研经费只是一个相对较小的数字。学校很多独创的成果通过这种联系也可以被企业承认,一旦被企业采纳产生价值,也就成为科研的创新点,否则自己的创新成果没有施展平台,无法产生价值,纵然多么原创多么具有革命性,也只好孤芳自赏。

最后我来谈谈关于评价标准与态度,这也是科研创新土壤的关键。先谈评价标准,我们这批留学生刚刚来到国外时总是会让外国学生很汗颜,因为当他们写的实验报告只有薄薄20页的时候,我们能写40页,字很多,装订精美,厚厚一沓犹如鸿篇巨制。我们在上面花的精力和时间比外国学生多,可最后的报告评价却没有他们高。我们的学术演讲会非常专业、非常复杂,有大量的公式和动画,最后评价也没有他们高。为什么?因为在国内的时候,往往这样的文章和报告才能够获得高分,而在国外,教授认为报告的核心价值是研究的初衷和结果的价值。一篇好报告,哪怕是最复杂的概念,也应该具有广泛的大众可读性,而一篇充满了天书般的过程推导但目的阐述不明的报告是没有价值的。就像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如何制造石墨烯一样,就是简单地用胶带一层层把石墨粘下来,很简单,这就变成了可以获得诺贝尔奖的科研创新。而可惜的是,我们这些刚刚到国外的大学生,在过程推导的过程中优势很大,数学理论功底都足够好,但在研究结果的讨论、研究意义的阐述、对需求的分析、对结果价值的分析、文章的条理性、目标的一贯性却很欠缺。这些方向性的分析内容,我想需要成为评价标准中重要的一环。

再谈态度,当布勒迪斯教授把控制科学和给排水工程结合时,当范教授一生跨了五六个学科时,人们会用欣赏的眼光来探讨,他们是那么感兴趣,而不是觉得——你跨度太大做不出来;或者认为,你这只是个噱头。尽管他会怀疑可行性,但不会否认你的研究价值,这对研究者是极大的鼓励。我难以想象,当研究已经非常困难时,周围人又时常泼冷水,需要多么强大的决心才敢去做这个有挑战性的课题。我想,一个对多元化、新事物、新观念尊重的态度,甚至敬畏的态度,也是科研创新的基础。

对于大学本科生,如何开始科研创新?

很多大学本科生想要做一些科研创新工作,但往往我们并不知道从何处下手,什么都想看,什么都想学,但什么都看不懂,于是慢慢这件事就耽搁下来了。我尤记得自己在本科期间对金融与控制的结合、交通与控制的结合、人口流动与控制的结合这3个主题感兴趣,但胡乱地看了几本专业书,发现难度太大,加上时间有限,最后都不了

了之。现在想起来这些仍然是很好的主题,但是当时采取的方法是非常错误的。所以若大学生有了做研究的想法,也有了一些兴趣点,我想有以下的一些建议。

1.兴趣点是不够的,要先锁定一个具体的问题

发现具体问题是做科研创新的第一步,我们常常说对什么什么东西感兴趣,对新材料感兴趣、对新能源感兴趣、对机器人感兴趣、对智能电网感兴趣、对3D打印感兴趣,但是如何做科研就无从下手了,为什么?没有锁定具体的问题。比如说,我当时想要做交通流量与控制的结合,这就是一个领域,但不是一个问题,具体的问题应该是这样的:如何通过控制理论解决北京火车站附近的拥堵问题?拿着这样一个问题去查阅相关资料,比如统计信息和可能的数学模型,然后尝试用控制理论去解决,一步步都围绕着这个具体问题,这样才能更好上手。但若无法锁定一个具体的问题怎么办,比如说对机器人感兴趣,但是如何发现问题呢?所以我建议本科生多去参加一些科技创新的比赛或者活动,如哈工大机器人代表队、电子设计大赛等等,甚至去科研机构实习,这些活动对于一个领域的初级了解是很有帮助的。在机器人代表队会有机会做一些具体的机器人项目,你就会慢慢发现一些问题,比如传感器不准有噪声,或者运动控制不精准,这些具体的问题都是科研的具体问题,然后再去尝试解决这些问题。

若更不幸一点,连这样的活动也接触不到怎么办?其实这才是最常见的状况。这就需要去阅读文献,自学一下相关领域来发现具体问题。这个过程是枯燥乏味、艰难的,需要强大的毅力和自制力。但我认为在这个阶段,看文献的目的是发现问题,而不是解决问题,所以要甄选好,绝大部分教材和文献都在探讨解决方案,对问题的描述和总结却惜墨如金。因此,当你不知道具体问题时就堆积了很多解决方案,看得云里雾里也是可以理解的。好在阅读外文文献和学英语是有技巧的,可以大大降低工作量,这就涉及了以下这个问题。

2.如何学英语和看文献

现在的大学生英语水平已经很高,我们可以随意踏入一个酒吧和外国人谈笑风生,但绝大多数本科学生的英语都不足以阅读专业文献,这需要我们自己努力,这也是自学、看文献的基础。可是如何学习英语却众说纷纭,从我的经验来看,从小学一年级到大学学了14年的英语,而这14年的英语学得很苦,却赶不上在英国3年的英语进步。做一个俯卧撑背一个单词的傻事我曾经也做过,过几天照样什么都记不住。现在我认为,学英语要苦,但不要苦行主义。英语作为一种工具,要符合学习语言的基本规律,一定要多看多练,不要强硬地蛮记,比如词汇量的增加就要靠阅读来积累,在阅读的过程中查字典,多看几遍这个词,不用背自己就记住了。另外要学会做读书笔记,总结出各个概念之间的关系。读英文书就要写英文的笔记,因为用同样的文字来记录更加准确。至于看什么资料,我认为要推行实用主义,不要为了阅读而阅读。很多人推荐很多英语学习资料,比如什么必读英文美文,甚至经典的BBC和VOA,我认为这并不是很好的英语学习方法。因为你读的内容你不感兴趣,纯粹为了阅读而阅读,读着读着就忽视内容和逻辑了,查字典后单词也不进脑子,前后搭配也无所谓了,变成为了阅读而阅读的机器,非常耽误时间,学习效果也不好。我认为若想看懂文献,不要去刻意学英语,应该直接看文献。因为对于文献的内容你是感兴趣的,想弄明白文章究竟讲的什么内容,精力可以高度集中。但这个过程是先苦后甜的。我记得刚开始看文献的时候,每一句话都有很多词不认识,一篇文章密密麻麻写满了中文注释,看懂了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就不要再看了,换另一篇读,也不要背那些单词。看的文章多了,慢慢发现同一个领域用的词都差不多,注释越来越少,后来也就零星几个了,不仅对这个领域的了解过关了,英语也同时过关了。此外,看文献一定要运用好现代的信息技术,要多用互联网,多用电子辞典。一切能够提升学习效率的东西都要尽量运用,有很多人不推崇用电脑看论文看教材,不推崇用电子词典,仍然坚持阅读纸制资料,这一方面有个人的习惯因素,但我认为大学生还是尽量习惯在电脑上看文献,用电子辞典。为什么?因为当文献出现不熟悉的概念时,可以迅速在网络上找到相关的信息和解释,尤其是很复杂的概念,可以迅速找到在线的课程、视频、动画等多媒体形式来解释这些晦涩的概念,这可以大大提升阅读的效率。

一旦锁定了具体问题,科研创新就成功一大半了,甚至在国外,一个成功的研究是要花80%的研究时间和经费发现核心问题的,只会用20%的时间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接下来就很简单了:查阅相关的资料看看别人的解决办法,这些方法各有什么优缺点,随后在这些基础上设计自己的解决方案。这个流程就是本科生进行科研创新的

简单步骤。

3.机会是争取来的,没有人会因为好奇心或好胜心而被瞧不起

前面谈的都是一些步骤和技巧性的东西,最后我觉得最核心的是大学生的心态。哈工大有一个精英团体——英才学院,课程用双语教学,学生大二时就开始跟随老师做研究,研究生还有可能被推荐去海外名校进修。我个人水平有限,没有资格进入这个团体。可当我到了大二以后,发现有的学生尽管不是英才学院的成员,却也进入了实验室和课题组,后来才得知这是这些普通学生争取的结果。他不断地联系一位老师,自学他所在领域的知识并且表达了自己想要进入实验室的愿望。老师看学生是个好苗子也就欣然答应了——这点国内和国外是一样的。只是在国外,自由的时间比较多,逼着学生去自己找事情干,而在国内,哪怕不进入实验室,学习任务也是非常重的,所以很多学生从未想过做一些其他的事情。在我看来,课堂上学习知识是一方面,要想做出科研创新成果,实打实的研究经历更加关键。

我们很多学生有这样的心态——是我的就是我的,不是我的拿也拿不到。不是英才班的,就不要去实验室了;不是班干部,就不要组织活动了;不是优等生,就不要主动联系老师问问题了;不是竞赛队的,就不要参加竞赛了等等。这种消极的心态我曾经也有过,我在哈工大并没有参加外教课的资格,但是自认为英语还不错,很想上外教课但是没有争取过。一次偶然的机会要去采访学校的外教老师,我们很轻松地聊了聊,老师发现我英语还不错,问我是哪个班的,我只好不好意思地说我没有上外教课的资格,而那时老师却提醒我:你应该争取。当时我脸皮很薄,口头上答应,心里却不想去求人家。后来我在学生社团工作,有一次招新成员,200人报名我们只录取24人,在最后一轮淘汰下来的成员中有一名同学后来专门找到我,谈了谈他的想法和他的愿望,希望我能够破例允许他加入。这名同学并不是我希望的成员类型,但看他勤恳和积极的态度,我并不觉得他很卑微,反而觉得很伟大,这才是一名大学生应该有的上进心。于是我破例招他进入团队,他之后的表现也足够积极、优秀,让所有人都很信服。

做科研也是这样,要多和外界沟通交流,要多“求人”,这种追求的过程本身就值得尊敬。我在上了博士之后广泛地咨询了很多国家在相关领域的学者,大家都很慷慨地指导了我的工作,为我提供了很多非常有价值的信息——甚至是合作机会。所以希望现在的大学生一旦有了想法,有了计划一定要去争取,不要害怕问题很傻或觉得别人会瞧不起你。相反,这是一个赢得尊重、赢得资源的机会。

目前有很多文章在探讨如何读研究生,如何在研究生期间做出科研创新成果,其中有很多文章也适用于本科生,其中我着力推荐:彭慧胜老师的《如果再读一次研究生》。

■作者简介

王永靖,英国伯明翰大学机械与制造学院在读博士生。2009年进入哈工大航天学院自动化专业学习;2011年加入哈工大-伯明翰联合培养计划,进入英国伯明翰大学电子与电气工程专业继续学习;2013年获哈工大工学学士学位,并获伯明翰大学一等荣誉学士学位、学院最优毕业项目奖。本科毕业后继续在伯明翰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现从事智能先进材料相关的研究工作。

创新的重要性及创新能力的提高

如何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 创新,当代大学生的一个必备能力,在大学生学习生活以及以后走向社会中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创新的知识体系不在于拥有的知识信息量,而在于有一个基础雄厚布局合理的知识结构。要打破原来的专业狭窄、文理分家的不合理性,塑新型的知识结构。创新能力结构是指:人在观察、思考活动的基础上形成的掌握知识、运用知识,进行创新的本领。具体由创造性观察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等组成。 自己有了一定的专业知识以及一定的课本理论知识,付诸实践,在自己的学习生涯中感觉到创造性观察能力还是比较重要的,对一些事物有强烈的好奇心,并能发现事物的一些基本特点,观察出事物在构造,附属于自己的一些想法,创造性思维能力,要有创新精神,要大胆去创新,敢于去创新。敢于标新立异,善于发现新问题,开辟新思路,建立新理论、提出新设计等等,要具有敢于创新精神。 影响自己创新能力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创新学习能力、基出知识积累,思维能力、创新技能等。 创新学习能力是指在学习者在学习已有知识的过程中,不拘泥于书本,不迷信于权威,以已有知识为基础并结合当前实践,独立思考、大胆探索,积极提出自己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方法的学习能力。

创造性个性品质是创新者各种心理品质的总和,主要表现为具有很强的创新意识、强烈的好奇性、坚忍不拔的毅力、科学理性的独立精神以及热情洋溢的合作精神。良好的创新个性品质,是形成和发挥创新学习能力的动力和底蕴。 创新离不开知识积累,知识积累是创新的基础,离开了它,创新能力的形成和发展便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为创新并不是从无到有全新的东西,而是在对前人的经验成果进行综合分析利用基础上提出的新观点、新理论和新方法,从而取得新的突破,产生新的成果。 创新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进行有价值的求新探索而获得独创成果的思维过程,是创新能力的灵魂和核心。大学生的创新思维处于核心地位。大学生的观察、发现、联想、想象需要创新思维的指导;大学生的创新动机、创新目标的确立需要经过创新思维的审视;大学生的创新活动需要创新思维进行全程判断、分析和验证。创新思维是一种突破常规的,能动的思维发展过程,求新的、无序的、立体的思维方式,是发挥人的自主创新能力,以超越常规的眼界从特异的角度观察思考问题、提出全新方案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它是人类思维的一种高级形式。 创新技能是创新能力成果转化的重要途径,它反映创新主体行为技巧的动作能力。创新性技能主要包括动手能力或操作能力以及熟练掌握和运用创新技法的能力、创新成果的表达能力和表现能力及物化能力等。创新技能同样也居于创新教育的核心地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 [摘要]: 科技辅导员对青少年创新意识的提高、创新能力的培养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怎样做一名优秀的科技辅导员呢?我们应该从四个方面发挥自己的作用:整合资源、配合教学;激发兴趣、科学探究;鼓励创新、活动开路;创设和谐,共同合作。 [正文]: 在素质教育深入发展的过程中,科技辅导员是一支至关重要的队伍。他们努力推进现代教育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促进青少年科技素质的提高。我们作为科技辅导员,要从以下方面努力: 一、整合资源、配合教学 首先,现代教育技术是以信息技术为主要容的,它还包括电视、电影、录音、幻灯等多媒体,还有实验教学。这些现代教育技术的资源建设、发展是不平衡的。有的学校信息技术设备比较完善,实验室建设也比较规;有的则缺这少那,特别是农村小学,现代教育技术建设大多不到位;有的资源建设比较好,但由于多种原因,设备长期闲置,造成了资源的浪费。科技辅导员要积极配合校领导,制订好资源建设的整体规划。 其次是抓好资源的管理,对现有资源进行鉴别、取舍、维修,对新添的资源建设要有系统的“管理使用制度”,构建现代教育技术资源体系。

第三,抓好资源使用率,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的优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此,科技辅导员既要协助校领导抓好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应用能力和水平,还要努力协助学科教师制订好“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进行教学改革的计划”,为他们写好教案,提供方便,包括制作教学课件,选择音像教材资源等。 二、激发兴趣、科学探究 如何让学生热爱科学、提高科学素养,这需要科技辅导员付出更艰辛的劳动。 1、要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往往是靠老师通过多种形式去激发的。如在数学教学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可以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现实出发,使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育生活化。如在教“周长和面积”的容时,我设计了一个课件,即教师买了一套住房(多媒体展示高楼大厦),要进行装修,有几个问题请你帮忙解决。问题一:计算出这套房子的总面积;问题二:用边长5分米的石铺地需要多少块?每块石售价8元,需要多少钱?学生听后跃跃欲试,学生的积极性提高了。 2、引发科学探究。小学生对上科学课普遍很感兴趣,都能自发地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而其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来源于对事物观察后所产生的科学问题。他们想了解这个问题,解决这个问题,就引发对这一问题的探究活动。如《比较水的多少》一课,学生经过观察,发现要比较出水的多少,不能只从容器的大小,液面的高低来确定,而是要综合地考虑到多种因素,液面虽高,但由于容器的体积(底面积)小,所以所装的水不一定多。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用什么办法可以帮助我们准确地判断出哪瓶水多,哪瓶水少呢?此时学生就迫不及待地想亲身探究一

对科研创新的几点思考

对科研创新的几点思考 科研创新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要进行科研创新,首先需要明确为什么要进行科研创新、什么是科研创新以及怎样进行科研创新。在这里,我们对科研创新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抛砖引加深对该问题的理解从而更好的指导我们的科研事业。 1.为什么要进行科研创新? 为什么要进行科研创新?可能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1)人与自然的矛盾,这类问题不论何时何地都存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障碍,没有科研创新,人类在这些问题面前不可能前进一步。2)人与社会的矛盾,这类问题主要涉及人类内部的竞争问题,人类历史无数次证明:不断创新是个人、团体、社会和国家生存和发展重要源泉,没有创新,必然落后挨打。鉴于上述两方面问题,科研创新自然成为严肃的课题,同时,这些问题也指明了科研创新的目的、方向和意义。 2.什么是科研创新? 既然科研创新的目的主要是解决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矛盾,那么,科研创新就应当是用科学的方法促进解决或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同样,只有促进解决或更好的接解决这些问题的研究才算的上真正的科研创新。 3.怎样进行科研创新? 将科研创新定义为促进解决或更好的解决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矛盾问题,那么科研创新问题就必然成为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问题。不论怎样,要解决问题必然要经过:1)提出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2)设计方案来解决。

首先谈谈怎样提出问题。刚进入科研领域的研究人员常常忽视提出问题这个重要问题。其实怎样提出问题和提出怎样的问题是科学研究首先要重视的问题,因为该问题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方向、价值和意义。提出好的问题,对于问题的解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可能费时费力,甚至无功而返。虽然提出问题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提出解决某个难题需要解决那个具体问题就成为非常艰难的问题。从那里开始搜集资料和系统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成为一个难题。况且要有所创新,需要研究人员对该问题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有很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甚至要求其非常熟悉在解决该问题方面的每一步进步是谁做出来的,什么时候做的,当时该研究者怎么想和怎么做的等等。对于初入门的研究人员来说,没有好的方法,要从如此海量和复杂的信息中理出头绪将成为一项非常困难的事情。事实上,人类在认识新事物方面一般总是从少数人开始,这些人在认识清楚之后再将其获得专门的知识传输给大众,进而促进人类在总体上知识的增长。在认识新事物方面走在最前面的一般只是少数优秀的科学家,因此只要能够找到这些着名科学家发表的文献,了解他们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历史,基本上就能够清楚该领域的研究历史和进展脉络。通过学习这些科学家过去发表的科学文献,学习他们怎样一步步解决这方面的问题,不但会不知不觉学会重要的科研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也会逐渐认识到那些问题重要,那些不重要,以至于最后觉得提出重要的科学问题不再成为难题,而需要做的只是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因此,开始自己的科研创新事业从研究优秀科学家的研究历史开始可能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当然,这并不是要我们盲从他人,只是说从优秀科学家的研究历史出发会快速了解该领域的研究历史和现状,从而快速发现重要科研问题,进而开始自己的研究事业。 深刻了解某研究领域或某个问题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是发现重要科研问题的基础,也是科研创新的起点,但这并不等于创新,只有促进解决或更好的解决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和目的汇编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和目的 在现在激烈的就业竞争压力下,很多大学生因为某些因素而无法就业,而创新则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墨守成规终将被淘汰,企业在选择雇员时逐渐注重其创新能力,创新能给企业带来更大的利益,也能给科技进步,产品的更新换代带来更好的速率。因此,在当代社会背景下,对于培养大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意义和目的显得尤为重要。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意义 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它的到来使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创新和知识广泛传播发展的,以智力资源来创造财富的经济。创新是它的灵魂,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无论是经济竞争还是科技竞争,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大量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是时代的迫切需要,也是一个国家富强及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人才来源于教育,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摇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发展个性特长的需要。应试教育只能培养出记忆力好、善于考试和只会模仿的学生,不能培养出富有创造性和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因此应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特长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去考虑,把协调发展上升为一种现代教育观念。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教育的深刻变革,是一项关系全局的系统工程,须要在人成长的各个阶段始终贯彻素质教育,着眼于培养创新素质。 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障碍因素。高校目前的教学内容仍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仍以课堂讲授为主。这种教学,学生学得较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一部分教师的思路狭窄,创造性不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造成学生思维滞塞,缺乏质疑的品质,不会变通。而且,现在高校评价学生的标准主要是学业成绩,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片面追求成绩,忽视其它能力尤其是科研能力的培养,造成动手能力不强、实践活动能力薄弱的后果。高校专业的设置,对培养高等专业性人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专业的束缚与学生的压力依然存在。专业范围狭窄,专业的束缚对学生的创新也会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虽然近几年许多高校增加了选修课和辅修课,但由于专业课任务繁重,大学生还是在本专业的狭窄范围内活动,忽视了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以及相邻学科的学习,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视野,影响了创新能力的培养。大学教育普遍重视学生的认知发展,在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和思维能力方面起了较大作用,为学生的创新能力的发展打下了一定的基础。但同时却忽视了学生的情感培养,忽视了最丰富、最有活力的情感因素,将教育过程变成了枯燥的发展智力过程,这种过程对培养创新人才极为不利。 创新人才应该是有理想、有抱负、有决心,勇于前进,并能有效地进行自我激励的人。但某些学生由于所在高校不是自己的志愿学校而产生心理上的不平衡,学习上缺乏动力,没有明确目标,专业思想不牢固,成才意识差,缺乏创造精神,这是成才的绊脚石。 二、培养大学生创新能力的方法跟目的。 学校方面应该有目的地利用校园文化传播方式,营造一种平等、民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文化氛围。要充分利用电影、电视、广播电台、多媒体、图书馆、板报、墙报等信

浅谈如何进行科研创新

浅谈如何进行科研创新 发布时间:2014-9-30 16:10:22 阅读数:127 哈工大报讯(王永靖/文)我21岁进入哈工大-伯明翰大学联合培养计划,23岁获得哈工大和伯明翰大学双学士学位,本科毕业后转专业进入智能材料领域开始博士生涯。我的简历其实在中国的大学生中并不出彩,没有获得很多的奖项和奖学金,没有发表过学术论文,也没有参与过大型研究计划,只是千万莘莘学子中的一员,也曾是迷茫的大多数。但让我感到非常幸运的是,我同时接受了中国和英国先进大学的本科教育,在英国和哈工大都认识了很多思想开放、知识渊博的同学和师长,并且我的两位导师:米特斯劳·布勒迪斯教授(本科生导师,国际自控联大规模复杂系统技术委员会主席)和德张·范教授(博士生导师,大英官佐勋章,英国皇家工程院院士)都是世界知名的学者和专家。更有趣的是,他们两人是完全不同风格的学者,做事情想问题风格迥然不同。在他们身上我看到了很多有趣的故事和对比,所以我只想从我的经历谈谈科研创新,希望可以抛砖引玉。 什么是科研? 在我刚上大学时,从未考虑过自己会踏上科研这条道路,似乎科研在大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并不光鲜,一方面我们觉得科研人员太过高大,一定是智力和勤奋程度超群的人才能够胜任;另一方面又过于苦行、清贫,和社会强劲的经济发展格格不入。我从来都对自己的智力没有信心,对于科研完全没有兴趣。对于我在科研和商业的选择上起到关键作用的是交通学院的王东升老师。当我把我的疑惑告诉他的时候,他顿了顿说:做科研好的人做商业也会好,反之亦然,两个不矛盾。我在读了博士之后对这句话的感受越来越深刻。其实在英美的经济体系下,科研和企业是一样的,只是企业生产的是商品,科研生产的是知识,其他的环节,比如前期的投资、产品的推广、内部的管理都有着相似之处。卡内基梅隆大学的兰迪·鲍什教授罹患了胰脏癌,在他人生的最后一节课上他讲述了自己的经历:年轻时的他并不想读博士,他认为自己有很强的推销能力,会成为一个出色的销售经理,而当时他的导师说:既然你有很强的推销能力,不如来销售一些更有价值的东西,来销售知识怎么样? 相信在英美有过研究经历的同学都有类似的经历,在一个世界顶级的研究组中会有若干位教授,而这些教授或学者都或多或少具有一定分工,其中会有一个在本领域基本功扎实、坐得住冷板凳的教授搞理论突破,为整个组的研究提供理论支撑;会有一个口才好、亲和力强、人脉广的教授拉项目,为研究组提供资金支撑;会有一个有着世界影响力、经验丰富、涉猎广泛、眼光深远的老学者,对发展的重点和方向进行筛选;还有一个很会发表文章、无论是学术上的还是通讯上的都很抢眼的写手,扩大研究结果的知名度和影响力。他们都是出色的科研人员。当然,尽管大家分工不同,这些人都拥有基本的研究和创新能力。很多大学生会说,自己的成绩不好,基础不好,不适合做科研。我认为大可不必如此担心,我在本科学习的是控制,博士时我准备跟随范教授继续研究控制和优化。范教授看到我在控制方面的成果后同意了我的申请,但入学后第一天他却用充满信心的语气问我:想不想做一点更有前景的学科?我们来试一试做XXX智能材料吧。控制与优化的基础学科为数学,而材料的基础科学是物理与化学。这样的跨度在研究初期对我挑战很大,高中那点可怜的物理和化学基础过了4年本科都还给了老师,不仅学术论文看不懂,甚至一些基本的名词都不清楚。我不止一次向导师阐述了我的担忧,导师笑着对我说:第一,我进入过很多领域,一开始也不了解,可慢慢都获得了一席之地,重要的是勤奋;第二,你在一个领域可以取得成果,在别的领域也可以取得同样的成就,具体知识不重要,思考方法、学习方法、做事习惯是更重要的;第三,我已经指导了超过100名博士生,看看我身后书架上的博士毕业论文,我有信心,你也应该有信心。此外,他还亲授他自己读文献、想问题和写论文的心得。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在没有任何人的引导下,我们师徒从零开始就一路摸清了XXX 智能材料这个领域,并在6个月后写出了这个领域的一篇综述论文,渡过了重要而艰难的开创期。在中国人的印象中,本科要打好基础,学好基础学科,然后到博士才有能力大施拳脚。但随着交叉学科越来越成为科研的前沿,已经很难面面俱到地把众多领域的基础都打牢固了。有着优质的教科书、优质的网络资源和先进的自学方法,任何知识缺陷都可以在很短的时间里补起来,关键是要有下定决心的勇气和勤奋的态度。

关于高校科研组织模式创新的思考

关于高校科研组织模式创新的思考 摘要:在高校中,通过跨学科的教育,实现科研组织模式创新,能够促进各个学科沟通,实现不同学科知识的融合,从而能够使不同的学科相互借鉴,提高创新能力。本文分析高校科研组织模式的创新方法,认为通过建立创新基地、强化科研的管理,创新科研组织的思想观念,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我国高校的科研进一步发展。 关键词:高校;科研组织模式;创新要素;运行效果 创新高校科研组织模式能够使各个学科结合起来,实现跨学科的研究,使学生学习到更加综合的知识,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科技的发展。所以,在高校中建立科研组织模式,对科研组织模式进行创新,能够提高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在创新高校科研组织模式的过程中,相关部门应该提供政策、人才和资金的支持,从而使我国高校能够实现快速发展,培养出复合型人才。 一、创新高校科研组织模式的基础 1.创新高校科研组织模式的必要性 高校一般以系为单位,学院管理不同的系,在这种组织模式下,学科之间界限明显,但也阻碍了教师和学生实现跨学科式的发展。在高校中,各个学科相互独立,学校的

研究基地也不同,不同学院甚至是不同学科都明确划分了自己的研究基地,这导致教师和学生不能充分利用研究基地的条件进行研究。高校分成若干学院和若干学科,导致无法集中科研力量,不能整体利用研究条件,而且在研究的过程中,由于各个学科相互独立,缺乏沟通,导致不同学科的研究内容具有重合部分,很难通过集体的力量实现重大的科研突破。所以,在高校内应该实现跨学科的研究,完善高校科研组织模式。 2.创新高校科研组织模式的基础 高校拥有完善的设施和物质基础,而且学术氛围浓厚,科研成果较多,教师和学生在进行进一步研究的过程中,可以在以往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继续深化,这样就节省了研究时间,提高了研究效率。另外,高校具有实验室,为教师和学生进行科研提供了有力的平台。 二、高校科研组织模式的探索分析 1.创新高校科研组织模式的思路 创新高校科研组织模式应以先进的技术为依托,在此基础上,结合高校自身的发展情况,分析创新要素,运用科学技术手段创建高校科研组织平台,从而起到对高校科研组织的管理作用,将科研项目渗透到教学中,运用科研组织平台,实现信息共享。教师和学生能够登录平台为科研项目建言献策,从而使不同专业的学生和教师都参与到科研项目

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

浅析当代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几点因素 【摘要】创新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决定一个国家国际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因素。高校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优秀人才的重任,青年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是高校工作的重中之重。本文就如何培养当代大学生的创新能力做了粗浅探析。【关键词】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影响因素方式方法 一、培养大学生创新素质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它的到来使我国高等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知识经济是主要依靠知识创新和知识广泛传播发展的,以智力资源来创造财富的经济。创新是它的灵魂,而创新的关键在于人才。无论是知识创新还是技术创新,无论是经济竞争还是科技竞争,归根到底还是要靠大量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培养具有创新素质的人才是时代的迫切需要,也是一个国家富强及在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因素。 人才来源于教育,高等学校是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的摇篮。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原有的教育观念、教育体制、教育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发展个性特长的需要。应试教育只能培养出记忆力好、善于考试和只会模仿的学生,不能培养出富有创造性和综合素质高的人才。因此应把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提高素质、发展个性特长作为一个有机整体去考虑,把协调发展上升为一种现代教育观念。培养高素质的创新型人才是教育的深刻变革,是一项关系全局的系统工程,须要在人成长的各个阶段始终贯彻素质教育,着眼于培养创新素质。 二、大学生创新素质发展的障碍因素 1.侧重于知识传授,忽视能力的培养 高校目前的教学内容仍以传授知识为主,教学方法仍以课堂讲授为主。这种教学,学生学得较被动,学习积极性不高。而且,一部分教师的思路狭窄,创造性不强,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造成学生思维滞塞,缺乏质疑的品质,不会变通。而且,现在高校评价学生的标准主要是学业成绩,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学生片面追求成绩,忽视其它能力尤其是科研能力的培养,造成动手能力不强、实践活动能力薄弱的后果。 2.专业课设置过细,限制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高校专业的设置,对培养高等专业性人才发挥了一定的作用。但专业的束缚与学生的压力依然存在。 专业范围狭窄,专业的束缚对学生的创新也会产生诸多不利的影响。虽然近几年许多高

如何提高科研创新能力

如何提高自身的科研创新能力 摘要:硕士是人才培养的重要阶段,是高校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提高硕士研究生的科研创新能力,对国家的科研实力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有重大影响。本文结合自身工科专业的学习及经历,对如何提高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方法和途径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提高;科研创新能力;途径和方法 引言 做科研工作其实就是在摸索别人没走过的路,有较高的无收益的风险,尤其在充满了物质诱惑的时代,做科研需要一种献身精神。一段时间以来,在我国大学和科研院所中,弥漫着一种浮躁的空气。搞科学、做研究不是为了追求真理,而是仅仅是为了眼前利益,而科研创新水平却没有明显的提高。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繁荣富强的不竭动力。硕士研究生是国家科技创新的开拓者和承担者,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时代的呼唤和国家发展的要求。作为一名工科研究生,提高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迫在眉睫。但是对大多数同学来说,缺乏丰厚的知识理论体系,缺乏挑战困难、不具备突破自我的勇气和魄力,于要对付出艰苦努力的科研创新工作望而却步,这些问题屡见不鲜。对于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不足,我认为我们应该从以下方面努力。 1树立危机意识 “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寥廓而深邃;那无穷的真理,让我苦苦地求索、追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庄严而圣洁;那凛然的正义,让我充满热爱、感到敬畏。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自由而宁静;那博大的胸怀,让我的心灵栖息、依偎。我仰望星空,它是那样壮丽而光辉;那永恒的炽热,让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响起春雷。”这是温家宝总理发表的《仰望星空》一诗。从这首诗,我们可以读到一位大国总理的所思所想。全诗平白质朴而又意味深长,诗中所透露的对真理、正义、自由、博爱的思考,对国家民族人类共同命运的关怀,令人动容,发人深省。当前,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最大国情没有变,再加之西方社会不断宣扬“中国威胁论”,西方帝国主义亡我中国之心不死。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应该树立危机意识,努力奋斗以提高自己的科研创新能力,为国家层面的高精尖技术贡献自己的力量。此外,人类需要一小部分人站出来,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点事,我们从前人的身上能够看到,真正的大科学家都是有献身精神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做一个关注天空的人,这样我

关于科研创新的几点思考(doc 6页)

关于科研创新的几点思考(doc 6页)

对科研创新的几点思考 科研创新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要进行科研创新,首先需要明确为什么要进行科研创新、什么是科研创新以及怎样进行科研创新。在这里,我们对科研创新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抛砖引加深对该问题的理解从而更好的指导我们的科研事业。 1.为什么要进行科研创新? 为什么要进行科研创新?可能主要存在两方面问题:1)人与自然的矛盾,这类问题不论何时何地都存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主要障碍,没有科研创新,人类在这些问题面前不可能前进一步。2)人与社会的矛盾,这类问题主要涉及人类内部的竞争问题,人类历史无数次证明:不断创新是个人、团体、社会和国家生存和发展重要源泉,没有创新,必然落后挨打。鉴于上述两方面问题,科研创新自然成为严肃的课题,同时,这些问题也指明了科研创新的目的、方向和意义。 2.什么是科研创新? 既然科研创新的目的主要是解决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矛盾,那么,科研创新就应当是用科学的方法促进解决或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同样,只有促进解决或更好的接解决这些问题的研究才算的上真正的科研创新。 3.怎样进行科研创新?

将科研创新定义为促进解决或更好的解决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矛盾问题,那么科研创新问题就必然成为怎样解决这些问题的问题。不论怎样,要解决问题必然要经过:1)提出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2)设计方案来解决。 首先谈谈怎样提出问题。刚进入科研领域的研究人员常常忽视提出问题这个重要问题。其实怎样提出问题和提出怎样的问题是科学研究首先要重视的问题,因为该问题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方向、价值和意义。提出好的问题,对于问题的解决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可能费时费力,甚至无功而返。虽然提出问题并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但是提出解决某个难题需要解决那个具体问题就成为非常艰难的问题。从那里开始搜集资料和系统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成为一个难题。况且要有所创新,需要研究人员对该问题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有很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甚至要求其非常熟悉在解决该问题方面的每一步进步是谁做出来的,什么时候做的,当时该研究者怎么想和怎么做的等等。对于初入门的研究人员来说,没有好的方法,要从如此海量和复杂的信息中理出头绪将成为一项非常困难的事情。事实上,人类在认识新事物方面一般总是从少数人开始,这些人在认识清楚之后再将其获得专门的知识传输给大众,进而促进人类在总体上知识的增长。在认识新事物方面走在最前面的一般只是少数优秀的科学家,因此只要能够找到这些著名科学家发表的文献,了解他们的研究思路和研究历史,基本上就能够清楚该领域的研究历史和进展脉络。

科研创新的几点思考

对科研创新的几点考虑 科研创新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和进展至关重要,要进行科研创新,首先需要明确什么缘故要进行科研创新、什么是科研创新以及如何样进行科研创新。在那个地点,我们对科研创新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抛砖引加深对该问题的理解从而更好的指导我们的科研事业。 1.什么缘故要进行科研创新? 什么缘故要进行科研创新?可能要紧存在两方面问题:1)人与自然的矛盾,这类问题不论何时何地都存在,是人类生存和进展的要紧障碍,没有科研创新,人类在这些问题面前不可能前进一步。2)人与社会的矛盾,这类问题要紧涉及人类内部的竞争问题,人类历史许多次证明:不断创新是个人、团体、社会和国家生存和进展重要源泉,没有创新,必定落后挨打。鉴于上述两方面问题,科研创新自然成为严肃的课题,同时,这些问题也指明了科研创新的目的、方向和意义。 2.什么是科研创新?

既然科研创新的目的要紧是解决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的矛盾,那么,科研创新就应当是用科学的方法促进解决或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同样,只有促进解决或更好的接解决这些问题的研究才算的上真正的科研创新。 3.如何样进行科研创新? 将科研创新定义为促进解决或更好的解决人与自然以及人与社会矛盾问题,那么科研创新问题就必定成为如何样解决这些问题的问题。不论如何样,要解决问题必定要通过:1)提出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2)设计方案来解决。 首先谈谈如何样提出问题。刚进入科研领域的研究人员常常忽视提出问题那个重要问题。事实上如何样提出问题和提出如何样的问题是科学研究首先要重视的问题,因为该问题直接决定了研究的方向、价值和意义。提出好的问题,关于问题的解决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反之,则可能费时费劲,甚至无功而返。尽管提出问题并不是一件专门难的情况,然而提出解决某个难题需要解决那个具体问题就成为特不困难的问题。从那儿开始搜集资料和系统研究这方面的问题成为一个难题。况且要有所创新,需要研究人员对该问题的研究历史和现状有专门深刻的理解和认识,甚至要求其特不熟悉在解决该问题方面的每一步进步是谁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习题(含答案)

《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复习题 一、单选题 1、以下哪些关于创新的描述是错误的:(B) A.创新符合符合社会意义和社会价值 B.创新的本质涵是,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遵循人的创造活动的规律,发挥创造的能力和人格特质,创造出新颖独特,具有社会或个人价值的产品的活动 C.创新的标志是技术进步 D.独创性和革新性创新的本质涵 2、以下哪项不属于技术创新的类型:(D) A.工艺创新和产品创新 B.渐进型创新 C.原始性创新 D.发展模式创新 3、以下公案,哪项是关于管理创新?(B) A.3M的创新产品 B.IT组织创建学习型组织和组织流程再造 C.玫琳凯推销产品的成功 D.SONY公司基于市场开发新客户和产品 4、创新人员所需要具备的能力,不包括:(C) A.高效的信息获取能力 B.知识产权意识 C.市场投资意识 D.风险意识 5、以下哪些不属于新时代专业技术人员胜任力结构:(D) A.创新精神与创新能力 B.多元复合的实践能力 C.获取信息和资源的商务技能 D.独特的个性化 6、以下哪些不属于新时代专业技术人员胜任力特征:(B) A.与众不同的思维方式 B.多元复合的实践能力 C.信息广泛 D.独特的个性化

7、以下哪些方面不属于创新文化围:(B) A.组织鼓励 B.团队协作能力 C.创建学习氛围 D.知识共享网络的创建 8、建立针对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的规划体系对企业带来的良性影响,以下哪项影响不是:(C) A.人力资源管理有序化 B.更好地控制人工成本 C.确保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不会流失 D.培养员工的创新能力 9、华为提倡的“狼”性特征的创新型专业技术人员不应该具有以下什么样的特征:(C) A.敏锐的嗅觉 B.不屈不挠,奋不顾身的进攻精神 C.凶猛好斗 D.群体奋斗 10、蒸汽机被燃机车所取代,电子管被晶体管所取代,都是:(C) A.市场竞争的结果 B.市场成熟的结果 C.技术变革的结果 D.制度发展的结果 11、对产品的改进,使之适应不同市场和政府的要求,是属于:(D) A.拓展新的经营领域 B.扩大技术能力 C.使组织获得可持续的竞争优势 D.支持和扩展现有的经营领域 12、根据创造力的起源不同,下面哪个选项不属于创造力的类型:(B) A.标准式创造力 B.持续式创造力 C.探索性创造力 D.意外式创造力 13、为什么说创造力对组织而言至关重要,因为:(A) A.它打开变革和创新之门 B.能有效解决组织问题

科研创新心得体会

浅谈科研创新 摘要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富强发达的不竭动力。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是时代的呼唤和国家发展的要求。本文主要分析一下当前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不足之处, 提出相应对策略, 即完善研究生教育创新机制是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根本; 课程创新与探究性教学是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基础; 良好的科研资源环境和学术环境是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保障;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多样化培养模式是培养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的关键。 关键词科研;创新;研究生 一、科研创新的定义 科研方法是科研能力的核心竞争力,学习科研方法是专业技术人员提高自身科学素养、提高自身适应能力、不断应对挑战、实现自我价值的需要。培训和提高科研方法,是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国家创新工程和提高国际科技竞争力的重要举措[1]。 那么什么是科研创新呢,可以说科研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活动,它是一个创新的整个体系,它包括理论的创新,技术的创新,还有制度的创新。那么这是在科研创新的内容上讲。另外从它的形式上讲,还有科研方法的创新,那么我们根据创新的内容,不同侧

重点,我们的科研论文也分成几个层面,有着重体现理论创新成果的,那么我们称为是学术论文,着重体现技术创新成果的,我们也称为科技论文,还有体现一些制度创新的,那么我们也可以升华成是一些管理制度。在科技论文的基础上来,可以还涉及到各种各级应用,那么这些科研创新,又可以体现为像专利啊,商标啊,还有专有的设计啊等等,那么这些都是我们科研创新的主要内容和载体[2]。 研究生科研能力即研究生在各科学领域进行旨在探究真理的普遍理智创造活动所需的能力。简言之,指研究生顺利完成科研活动任务所需的能力精神和创新思维, 并能综合运用知识创造性解决问题的能力。科研能力和创新能力不仅表现为一种智力特征, 更是一种综合素质, 不可能作为一种孤立的、单一的能力来培养, 也不是一蹴而就的, 需要渗透在整个教育培养环节, 通过一系列有针对性地培养和实践。科研创新能力的培养对于提高研究生培养质量, 提高高等教育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二、当前科研创新能力不足的原因 1.1 研究生选拔和淘汰机制的局限性 我们在研究生招生考试中是以考知识为主而不是考能力,主要是通过严格的统一考试初选, 然后进行复试后录取。而统考成绩起了决定性作用, 主要是针对基础理论和知识的考查,很少有反映知

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的心得体会

【篇一】创新能力培养与提高的心得体会《创新能力》培训心得体会 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创新能力心得体会 徐沟中学郭建刚 通过《创造的秘密》学习,使我对创新能力的内涵、意义和重要性有比较全面的认识,从而进一步深入了解和把握创新、创新的基本内容及主要的方法。有助于增强自己的创新能力与创新意识,从而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以创新的精神开创教育教学工作的新局面。教育需要创新,教师是教育工作创新的重要力量,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培养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一批创新型人才,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创新就要不断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创新能力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它是依据人的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以全面提高学生的能力为根本目的,以尊重学生主体和主动精神,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和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我们应不断加强创新能力的培养,以适应知识经济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面对新世纪的教育,我们必须要有创新思

维。创新能力是教师核心素质。创新能力具体包括1、丰富的知识和较强的学习能力。2、强烈的创新意识和多维的创新思维。3、科学的批判精神和探索精神。 4、高瞻远瞩的战略思维能力。 5、强烈的实践意识和较强的实践能力。 联系实际,对于创新,我有几点感受就是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一所学校是否受社会和家长的肯定,其教育成效就是重要的指标之一。而如何衡量教育成效,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这所学校所培养的学生的成才量,不用说最主要、最直接的培养者便是教师,具备创新能力的教师成为学校发展的关键。 一、营造创新环境,搭建培训平台。 教师要积极营造环境,建立互动的、人性化的知识交流,达成教师之间知识的交流、传递、共享,学校要把培训目标和教师专业发展的共同愿望紧密联系,使教师的切身利益和学校发展、培训目标的达成等休戚相关,尽管每个人做的事情不同,但都是为了共同的愿景,要会协调沟通,发挥团队优势,群体优势,使创新思维和创造力升华,在合作中升华。 二、克服思维障碍,不断自我超越,提升创新能力 创新是一种意识。教师由于过于依赖传统的教学方式,习惯了熟悉的教学理

浅谈如何做一个具有创新精神教师

浅谈如何做一个具有创新精神教师 创新人才的成长靠教育,创新素质的发展需要创新教育来培养。而创新同样离不开“人类灵魂的工程师”。从这个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创新是教师的首要必备素质、不可或缺的师表。要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自身必须做名创新型的教师。试就如何做名创新型的教师谈点自己的体会,以期与同仁商榷。 做创新型教师,首先要做个有“心”人。 要有爱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对生活的热爱,对学生的热爱,一切都无从说起。教师对学生要有博爱之心,爱每一个学生,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学生,绝不“以家庭出身分高低,以智力高低定亲疏,以成绩好坏分优劣”。只有对教育事业,对学生深深的“爱”,才会有创新的热情,创新的动力。 要有诚心。教师之间要真诚相待,对学生也要真诚相待,如果说创新教育是一项高尚的事业,那么教师对创新教育也要真诚相待,绝不能说空话套话假话,创新来不得半点虚情假意。只有真心实意,才会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真正增强。 要有恒心。创新教育不是一阵风,一场雨,一道闪电。创新教育是一个需要持久不懈的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挫折和困难,这就要求我们保持恒心,坚定信心,不怕挫折,克服困难,让“创新”的旗帜,在自己的思想领地,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领地高高飘扬。 要有宽容之心。宽容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它能够化解许多矛盾。学生正处于成长和不断走向成熟的关键阶段,思想活跃,敢想敢做是其最大特点,出现一些问题是很正常的。如果教师一味按照所谓的规则条例来衡量和约束学生,势必给学生创造力的开发造成客观上的阻滞甚至扼杀。宽容学生,允许学生犯“错误”,才能为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习惯创造一个良好的人文环境。 要有进取之心。安于现状,不思进取,乃创新之大忌。唯进取才有创新。 要处处留心,处处用心。蒸汽机的发明,万有引力定律的产生,都是科学家“处处留心”的结果。教师的创新也是如此,处处留心,处处用心,才能让自己的创新思维始终处于激活状态,才能让自己对新事物保持敏锐的观察力,进而不断积累素材,为教育教学各环节打好创新的基础,这是教师创新能力得到切实提高的必要条件。

论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意义

论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国家兴旺发达的不蝎动力。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国际竞争将主要体现为创新人才的竞争。当今社会科技进步日新月异,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在这样的新的环境下,对当代大学生综合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学生是21世纪我国现代化建设的生力军,在党和国家大力强调自主创新的今天,科技创新能力成为高素质人才的核心和灵魂。所以,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创新能力的问题更加突出地摆在我们面前。 培养造就创新型科技人才“首先要从教育这个源头抓起”。“科技创新,关键在人才”,关键在于要有自主创新意识和自主创新能力的人才。在知识经济时代,科技创新更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发展重要的基石。科技创新教育是高校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也是高校教育发展的需要。因此,培养当代大学生的科技创新意识,创新精神以及创新能力,是目前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 一、科技创新能力及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科技创新能力是指通过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创新性思维不仅能揭示客观事物的本质内在联系,而且能够在此基础上产生新颖的、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它是一种开创性的探索未知的心理活动,是人类智慧升华的表示。当代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非常重要而且必要的。 创新教育中,注重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创新精神的培养、潜能

的开发、个性的发展和实践能力的提高,对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加学生就业机会有重要意义。在拥有一流的人才、一流的科研设备、全新的知识和高新技术的高等学校,对新世纪人才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研究和实践,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一大批有素质、有创新意识、有创新能力的人才,不仅是教育事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更是国家兴旺、民族振兴的要求;对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对于加快我国的现代化建设、加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战略意义。 第二,培养大学生科技创能力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需要。深化教育改革,加快培养具有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我们在未来竞争中赢得主动权的关键。当代大学生是将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力军,高等教育必须尽快担负起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历史责任,把增强大学生创新能力上升到关系中华民族兴衰存亡的高度来认识。而对于肩负振兴中华历史使命的当代大学生来说,只有培养高度的科技创新精神,在学习和工作中大胆创新,才能担当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重任。 第三,培养大学生科技创新能力是高校教学内在规律的体现和学生工作的内在要求。高校的教学过程应该是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学习与创造相结合的过程。一方面,学生参与科技活动,可以促进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也为应用所学知识提供了条件。另一方面,通过开展科技创新活动,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完善知

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如何因地制宜提高自主科技创新能力

请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如何因地制宜提高自主科技创新能力创新,顾名思义,指创造新的事物。创新是指人类为了满足自身需要,不断拓展对客观世界及其自身的认知与行为的过程和结果的活动。或具体讲,创新是指人为了一定的目的,遵循事物发展的规律,对事物的整体或其中的某些部分进行变革,从而使其得以更新与发展的活动。创新是人类特有的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是人类主观能动性的高级表现形式,是推动民族进步和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科技自主创新能力是医院保障力形成和事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是医院核心竞争力的第一构成要素,也是医院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长远动力。 作为一名为广大病患服务的医务工作者,本人所在的医院,经过二十余年发展,由小变大、由大变强,如今已发展成集医疗、保健、科研和急救为一体的综合医院,是县级医保、新农合定点医疗机构。作为一名医院的医务工作者,应当不断学习、更新观念,因地制宜,努力提高自主创新科技能力,医院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医院近几年的发展实践表明,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摆在突出位置,坚持自主创新的正确方向,探寻有效途径,大力加强自主创新的环境建设,对于实现经济社会又快又好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在工作实践中我又深深感到,作为一名为广大病患服务的医务工作者,提升个人业务能力,是极其重要的,而在当今已步入知识化、信息化社会的大背景下,提升个人业务能力的核心就在于提高自主创新

科技能力。结合自己的本职工作来看,要提高自主创新科技能力,需要从发下方面入手: 首先,要更新观念,不断解放思想。一切行动都是先从思想的解放开始的。要坚持以病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所谓医者仁心,我们的医务工作要以广大病人的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立足点,切实维护好、实现好广大病人的根本利益。为此就要变被动服务为主动服务的观念,变一般性服务为多层次的个性化服务的观念,变身体服务为包括心理安慰在内的综合服务观念,变诊疗服务为包括生活服务在内的延伸服务观念等等,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好服务病人,赢得病人,使医患关系得到良好处理,对我院声誉的提高也有重大意义。 第二,要注重知识体系的积累和更新。坚持发展的观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促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必须坚持发展的观点,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反对固步自封、因循守旧、抱残守缺。创新不是信马由缰的胡思乱想,更不是脱离实际的恣意妄为,创新必须建立在扎实而牢固的知识积累的基础上。所以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必须刻苦钻研自己的专业知识,不断在知识的海洋中汲取营养,丰富自己的知识体系,巩固自己的专业知识基础。只有这样,才能为自主创新科技能力的提升提供丰富的素材和知识技能上支撑。 第三,要不断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升创新意识。实践不仅是认识的源泉,还是认识的动力,更是检验我们认识是否正确的唯一标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必须爱岗敬业,扎实做好基础业务工作,

关于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

关于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建议 一、我县企业科技创新中存在的问题 (一)核心技术的研发能力不强。企业专利申请多数是实用型或外观型的,发明专利不多,特别是关键技术、核心技术少。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总体水平仍处于较低层次,产业核心技术不强,没有形成上规模的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主导产业。尤其是面广量大的中小企业研发能力更是非常薄弱,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二)技术创新投入不足。全县研发经费投入达到销售额5%以上的企业只有少数几家,大多数中小企业,受困于资金、县场、效益等综合因素的影响,研发投入难有保障,企业平均研发投入只占销售收入的1%左右。政府引导性投入效应难以对各个层次上的企业发挥作用。 (三)技术创新人才匮乏。中高级技术人员不多,而且主要集中在一些规模较大的企业,民营中小企业中分布少,特别是面多量广的中小企业中科技人才更少,高新技术人才匮乏,更缺乏高素质的技术带头人、学术带头人和创新型企业家队伍,国内技术领军人物更是少之又少。 (四)技术创新服务体系有待完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滞后,服务功能不足,政府部门和各类社会中介组织尚未充分发挥各自的优势,在投入引导、沟通协调、信息传播,以及咨询、招标、风险投资、融资担保等综合服务方面,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

(五)扶持政策尚需进一步落实。为了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我县已经制定了一定的扶持政策,但有些政策落实有难度。如技术开发费税前扣除政策,虽财政、科技部门已作了广泛的宣传,但企业受多种因素影响,执行比较困难,在部分企业不易落实。 二、对提升企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几点建议 科技创新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是我县实现跨越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企业增强县场竞争力的客观选择,也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必由之路。我县在科技创新工作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与加快发展的要求相比,仍需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实施进度,不断取得新的成效。 (一)进一步突出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激发自主创新的内在动力。 企业是科技创新的主体,切实引导企业树立强烈的科技创新意识,使企业真正成为科技创新决策、投资、开发、成果转化和受益的主体。促进企业建立良好的科技创新机制,加强以企业研发中心为主要形式的研发机构建设,使其成为企业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引进与转化科技成果的主体力量。引导企业主要依靠自身力量在自主创新上有所突破,在一些关键领域掌握更多的知识产权和核心技术,促进“技术企业化、企业技术化”。充分调动企业家的科技创新热情,发挥企业家在科技创新中的组织作用。大力引进创新人才,支持企业将创新能力、创新成果及其产业化程度作为重要的分配标准,充分调动科技人才的创新创业积极性。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