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电子政务视野中政府行政流程再造分析

电子政务视野中政府行政流程再造分析

电子政务视野中政府行政流程再造分析
电子政务视野中政府行政流程再造分析

电子政务视野中政府行政流程再造分析

文/何振 魏琼?湘潭大学管理学院

 科学、合理的行政流程是电子政务存在和健康发展的前提条件之一。本文对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政府行政流程再造特征进行了基本界定,并阐述了传统行政流程在网络环境下的弊端,进而提出了电子政务环境下行政流程再造的途径。

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建设电子网络政府,推动电子政务的发展,已成为一种世界潮流。电子政务作为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相结合的产物,不仅意味着信息技术在政务领域的普遍推广,更深刻的意义在于推进政府管理理念、管理体制、管理方式的转变,其实质是“一场深刻的政府行政管理模式革命”[1]。目前,政府工业时代所形成的职能化、集权化的政务流程无法适应电子政务对现代政府的要求,因此,适时推进政府行政流程再造是政府应对这场变革的理性选择。

一、电子政务视野中政府行政流程再造特征:基本定位

“流程再造”最初是由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教授迈克?哈默与詹姆斯?钱皮针对企业管理提出的一种管理思想,其要义在于“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性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戏剧性改善,使企业能最大限度地适应以‘客户、竞争和变化’为特征的现代企业环境[2]。”该思想提出后随即成为了学界研究的热点,也引起了政府

管理领域的重视,并在实践中加以运用。在

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行政流程再造是指

运用网络信息技术,以电子政务运作的内

在机理为原理,以最大限度满足用户需求

为核心,对政府部门的行政流程进行根本

的、彻底性的再思考和再设计,使政府适应

信息社会的高效率和快节奏。我们可以从

以下三个方面把握其基本特征:

1.以满足公众需求为根本导向

随着民主政治的发展,“管制型政府”

向“服务性政府”的过渡已是必然,服务成

为了现代政府管理的本质要求。现代行政

管理的实质就是利用公众赋予的公共权力

为公众利益服务。“为国家服务,为公民服

务,为社会服务是政府存在的价值基础”[3]。

电子政务作为政府在信息时代优化和拓展

政府业务形式、管理模式和服务方式的有

效途径,其核心价值之一就是改善政府的

公共服务,提高公共服务的水平和质量。况

且,一个行政流程是一组为特定的公众提

供特定服务或产品相关的、结构化的集合

或链条,其本身就是一个使用户满意的理

念。因此,以满足公众需求为根本导向是电

子政务视野中政府行政流程再造的必然要

求。

2.以整合优化流程为中心

流程再造是根据组织未来发展的战略

规划,对组织各项运作活动及其细节进行

重构、设定与阐述的系统工程,因而特别强

调整体全局最优而不是单个环节或作业任

务最优[4]。在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要实现

“一站式”、“一表式”服务,必然需要各部

门之间最大限度的协作,使公众只要登入

到一个以因特网为依托的政府公众信息网,

进行相关链接就能获得政府所提供的服务。

从这个程度上来说,电子政务就是一种基

于流程的政府管理形态。所以,在电子政务

环境下,政府行政流程再造必须摒弃以职

能为导向的管理理念,坚持以优化流程为

中心,对流程模式中多余的铲除、相似的合

并、破碎的整合,为公众创造有益的服务。

3.以提高政府行政效率为目标

行政效率是衡量国家行政机关和行政

人员行政管理活动的重要标准[5]。

提高行政效率是行政管理者一直所追

求的重要目标。传统的政府组织结构有严格的层级关系和层层传递的信息渠道,组织机构职责明确、边界清晰而又相对封闭。这些特征在传统行政流程中引发了一系列弊端,突出表现在:层次繁多,相互推委,手续烦琐,官僚主义、本位主义盛行,直接导致了公众目前怨声载道的政府部门 “门难进,脸难看,事难办”的局面。这不仅增加了维持政府正常运作的成本,极大地影响了行政活动的效率,而且由于办事成本高,引起了公众的强烈不满。因此,电子政务环境下的政府行政流程再造必须以提高行政效率为依归,通过消除政府管理与服务的间断和空白点,实现政府运行的协调性,进而提高政务流程的速度、效率和准确性。

二、传统政府行政流程的弊端:电子政务视角

利用信息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使政府的事务处理和业务工作发生虚拟整合,使系统运行具有整体性与协调性,这是电子政务本质要求。在传统的行政组织中,基于马克思.韦伯提出的职能分工与层级节制

的思想形成的以任务和职能为核心,以计

划和监督为控制,以命令和指示为手段的

行政流程模式已经不能满足电子政务的需

要,所呈现出来的分散性、机械性和封闭性

的特点在社会环境变化加快、公共管理问

题日益复杂、社会需求趋向多样化的信息

时代日益体现其局限性,具体表现在以下

三个方面:

1.整体效率缺失

在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要真正实现

其对公共利益的维护和增益,就必须通过

统一的政务平台,实现其在职能结构和机

构体系上的优势整合,实现整体效能的不

断提升。而传统的流程设计思想是将政府

的职能按照严格而细化的标准进行横向和

纵向分割。在这种情况下,每个职能部门及

其岗位人员只需要关注自己管辖的局部业

务,而无需去关注其他职能部门的运作情

况以及整个行政流程的最终效果。事实上,

一个流程往往涉及若干职能部门,流程的

有效运作需要各职能部门的通力合作,如

果各部门只对自己的工作负责,对自己的

上级负责,无人对流程负责,那么整个组织

的机能将趋于退化,导致效率低下。并且,

由于各职能部门在信息上的不对称性,使

得任何一个部门企图改善自身行政绩效来

提高整体效能的做法成为梦想。

2.流程对外封闭

以官僚制为核心的传统的政府流程模

式在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已显得笨重

而繁琐。环境中的不确定性特征日益凸现,

传统官僚制所强调的制度化、合理性化,对

任何问题都要设立专门机构按照事先制定

的规矩来办事的做法使得传统的行政流程

呈现相当大的刚性,政府缺乏对外界需求

以及行政环境变迁信息的整体感知能力进

而采取有效回应措施的反应能力。更为重

要的是,电子政务要打造的是“流程清晰、

运行透明、政务公开、监督高效的‘阳光’

政府”[6],打破暗箱操作、消除信息垄断、杜

绝权利寻租成为必然要求。而传统行政流

程往往都披上“神秘面纱”,从政府的政策

制定、执行到政府管理行为的监督、评估,

整个过程透明度很低,这不仅影响行政流

程操作的效率,而且行政官员本身也是经

济人,有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的机会主义趋向,他们会利用行政流程封闭性这一特点为自己谋福利,使公共权力非公共运行。

3.横向协调困难

信息资源对于电子政务来说就如血液对于人一样,没有了血液的顺畅流动,人就不可能健康生存和发展,同样,没有信息资源共享,电子政务就很难得到真正落实和发展。因此,有效开发、整合、利用政府信息资源是电子政务实施的首要目标。在职能分工思想的引导下,传统行政流程中开展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整个信息流不得不按专业及地理位置被肢解至各个部门,多个层级。在“部门主义”、“本位主义”的驱动下,再加上缺乏有效沟通和交流的渠道,各职能部门的信息资源得不到有效的整合和利用,难以发挥应有的功效。而且,在信息分割的状况下,由于各职能部门业务工作的需要,相同的信息往往在不同的部门进行存储、加工和管理,存在大量的重复性劳动。有的部门甚至建立了专门的部门来收集和处理其他部门所产生的信息。这不仅提高了办事成本,而且效率低下,难以满足政府本身工作和公众的需要。

三、电子政务环境下政府行政流程再造

途径:实践维度

传统行政流程弊端已经成为制约电子

政务发展的瓶颈。因此,电子政务环境下政

府行政流程再造必须被提上日程。在对现

有的行政流程进行调研、分析和诊断后,应

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科学界定行政流程的边界

“一个政务流程应该有清晰可辩的输入

与输出,输入在流程中增长增殖后转化为

输出”[7]。因此,科学界定行政流程再造的边

界应成为行政流程再造的首要步骤。科学

界定行政流程的边界就是理清在电子政务

环境下政府到底应该拥有哪些工作流程,

每个流程的起始与终结和空间范围边界是

什么。这样,一方面对于非行政流程而设置

的组织机构就可以拆除,配备的人员可以

裁掉,多余的开支可以节省。另一方面不仅

有利于广大行政人员明确职责范围,而且

有利于广大人民群众对政府工作的监督,

加强对行政人员越界进行的非法操作的惩

罚力度,从而减少甚至消除滥用职权事情

发生。按照公共行政的一般理论,政府在社

会中扮演的角色主要涉及公共领域,即作

为公共利益代表者、公共权利的行使者、公

共事物管理者、公共服务提供者、公共秩序

维护者、公共责任承担者,所以,政府行政

流程主要是公共行政流程。其流程起点应

该是公共管理问题,终点是公共管理问题

的解决,空间范围应该是公法范围内的公

共管理活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指出:

“要完善政府的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

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因此,在行政流

程再造的实践中,以政府的行政职能为依

据,把非公共的行政流程作业从政府行为

中排除,转移给其他社会组织,如企业组

织、事业组织、社会中介组织、各种社会团

体。同时,把本该属于政府职责范围内但目

前仍“缺位”、“错位”的盲点处纳入到政府

运作中,设计相应的流程,解决相关问题。

2.系统整合行政流程内容

在科学界定行政流程边界的基础上,

应重新检讨现存的行政流程,根据行政流

程的性质、目标、活动方式进行重新组合,

该合并的合并,该删减的删减,务必达到行政流程的功能整合、整体优化、高效精干。

首先,清除阻碍政府运作的不必要的流程。这些流程消耗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但是对整个流程运作没有产生积极的影响,对于这些非增殖的环节应铲除。如活动的等待、不必要的文档及信息传递、重复活动、反复的审核等等[8]。

其次,简化行政流程。在电子政务环境下,有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支持,新的科技咨讯将会把若干个管理环节、流程作业线加以重新整合,减少中间环节,实现行政流程集约化、综合化和高效化。如在文档管理的活动中,由于信息系统的采用就可以取消由文档管理员完成的文档归档环节。

再次,合并相似的流程。有些流程原本是属于一个职能范围内,由于组织机构设置中职能重复、权力划分等原因使得在其他的职能部门内出现类似的工作流程,这就使得整个流程紊乱不堪,导致“争功诿过”、“踢皮球”的事时有发生,因此,必须依据政府行政职能来理顺行政流程。划清每个职能部门的职责范围,使各个行政职能部门各司其职,而整个行政流程即相互

联系又各具内在逻辑。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对破碎的流程

重新整合。电子政务提供的一体化平台服

务所倡导的是逻辑模式与物理模式的有机

结合,即不仅要求政府各个部门网站集中

在政府互联网数据中心,而且同一层级政

府部门以及各层级政府部门的信息必须有

效整合来共同构成政府网站的内容。因此,

在电子政务环境下,行政流程设计要改变

过去“铁路警察各管一段”的以任务职能为

中心的分工模式,建立首尾相接,完整连贯

的一体化工作流程模式。基于目前条块分

割、部门林立、等级森严,在电子政务建设

中“信息孤岛”严重的现状,而合理的职能

分工和科学的层级节制是政府管理事物的

复杂性、专业性的本质要求,那么整合破碎

流程最有效也是最现实的途径就是以信息

资源管理为核心,使行政流程数据化。以信

息资源管理为核心,就是通过统一的接口

与标准,将各个部门的内容提炼为统一的

数据来实现集中管理,然后使这些数据能

够与其他部门分享,部门与部门之间互联

互通,从而达到信息资源得到有效利用、各

职能部门业务整合的目的。具体来说,就是

当政府获悉了公众的相关服务请求后,统

一的政务平台根据公众请求问题按其性质

分配到相关的职能部门,各职能部门以统

一数据接口为中介,在源头一次捕获信息,

确定每个流程应该采集的信息,并通过信

息系统的运用,实现信息在整个流程上共

享。更重要的是,通过技术革新,把传统的

串行流程作业转变成并行流程作业,即按

照流程的自然顺序,不同的步骤同时进行。

这样不仅极大提高了行政效率,而且可以

根据网络上相关统计结果如一个审批结果

的回应时间来考核部门和个人绩效,为监

控电子政务实施效果奠定基础。

3.以制度确保各行政流程环节畅通

管理的灵活也许是一种艺术,但流程

的灵活肯定是一种灾难。在传统行政流程

中,由于流程的不规范性所导致的“以权谋

私”、“权钱交易”现象比比皆是。因此,经

过重新整合改造后的行政流程要得以顺利

进行,必须以制度来规范和保障[9]。新制度

经济学代表人物之一道格拉斯?诺斯认为

为失范、失控。

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

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 公管091:陈滢旭 学号:09095104 “电子政务”和“服务型政府”是这几年很流行的词语。我们在电视新闻、报纸杂志、日常生活中经常都能听到这两个词语。但是,我们却没有真正地明白这两个词语是什么意思,也没有想过“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之间的联系和关系。 电子政务(Electronic Government)是近几年来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应用而产生的一个新术语。简单从字面上理解,电子政务就是借助电子信息技术而进行的政务活动,是指政府部门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将政府可公开的信息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公众发布,并使政府的服务工作网络化。它实质上是构建一个电子政府,利用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有效地实现行政、服务及内部管理等功能。目前,关于电子政务的科学概念还没有统一的描述,一般我们将电子政务的概念定义为:政府部门运用现代管理思想对传统“政务”进行改革和业务流程重组,充分利用信息和通信技术,将政府的管理和服务通过网络技术进行集成,实现超越时间、空间、与部门分隔的限制,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和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和服务。这是我们教材第一章中关于电子政务的概念解释。 关于“服务型政府”,有关专家将其定义为:为人民服务的政府。它是在公民本位、社会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在整个社会民主秩序的框架中,把政府定位于服务者的角色,并通过法定程序,按照公民意志组建起来的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以公正执法为标志,并承担着相应责任的政府。是一个能够公正、透明、高效地为公众和全社会提供优质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政府。 从“电子政务”和“服务型政府”它们各自的概念来看,两者有一个共同之处,既它们都是朝着能更好的为人民提供服务为目标的。其中,“电子政务”是构建“服务型政府”的重要途径。我们首先要让将传统的政府转变为电子化的政府,然后由电子化的政府过度到服务型的政府。但是我们不能将“电子政务”等同于“服务型政府”来看待。电子政务是政府行政中所借助的一种工具,它能为实现服务型政府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所以我们要发展好电子政务,更快,更好地实现服务型政府。 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了人们日常生活、工作学习中一个必不可少的部分了。不管是欧洲发达国家还是像我们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我们每天都在接触网络。网络已经浸透了我们的生活,因此在科技新时代要想建立服务型政府,就要使用电子政务。电子政务有其自身的很多功能:1.政子政务可以有力地促进政府的职能转变。2.电子政务可以很好地促进政府提高办事效率3.电子政务可以有效地增强政府的监督力度。4.电子政务可以方便地提供决策支持。5.电子政务可以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优质的公众服务。6.电子政务可以促进政务公开和廉政建设。借助电子政务可以大大增加政府和民众之间的互动和沟通,为政府提供一种全新的为工作服务的方式。我们可以不必进出政府部门,在家点击网页进入政府网站就能了解政府的工作运作和相关手续的办理。任何人都可以平等地获得政府提供的服务。 网络时代的政府承载着大量的公众业务,它已经成为整个社会顺利运行的核心和调节器。加强政府公共服务电子化,提高政府现代化服务效能已经成为一种客观必然趋势。所以政府公共服务电子化有着社会自然发展选择的必然性。创建服务型政府就要克服传统政府所存在的“门难进,脸难看,话难听,事难办”的不良风气。改变政府部门服务效率低,服务态度差,政府办事成本居高不下的负面影响。这些综合因素最终导致民众对政府的认同程度产生了质疑。这样传统的政府办事方法,不仅影响了人民政府的形象,同时也违背了人民

浅析政府流程再造困境及发展策略

浅析政府流程再造困境及发展策略 论文关键词:流程;业务流程再造;政府流程再造;信息技术 论文摘要以业务流程再造为理论支撑的政府流程再造改革模式日益受到极大关注,然而当代中国政府在其改革实践中存在的诸多现实困境,如何分析其产生缘由并探寻出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发展策略,便成为我国行政改革诉求的重要目标和任务之一。 一、政府流程再造的理论检视 最近十几年里,经济全球化的进一步发展、信息技术的迅速应用以及人的素质的大幅度提高,顾客、竞争、变化的压力促使政府部门都面临着崭新而又严峻的挑战,人们越来越被工业时代形成的那种强调职能分工、层级节制的金字塔形组织模式所存在的问题所困扰。与此同时,一些旨在提高管理绩效的企业管理工具渐渐引起了公共管理者的注意,其中就包括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迈克尔·哈默教授所倡导的“业务流程再造”。它是指对企业的业务流程进行根本性再思考和彻底性再设计,从而获得在成本、质量、服务和速度等方面业绩的戏剧性的改善。其中“根本性”、“彻底性”、“戏剧性”和“流程”是核心特征。[1]新的可持续的竞争优势,都将来自于企业所独有的以提高客户满意度为目标的流程变革管理上。流程已经成为这个时代企业管理的关键。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相继将业务流程再造理论引入公共管理领域,实施“政府再造”,从而引发了公共管理革命的新浪潮。顾名思义,政府流程再造要求政府以服务为龙头,以是否直接面对公众提供服务为界限,将政府部门分为前台和后台。前台直接面对外部订单为公众提供服务,后台为前台提供服务。前台一方面是公众服务的供应商,同时又是后台所提供服务的客户,以此类推形成整条服务链。整体来看,在政府内部各岗位之间,以服务为“齿轮”进行相互链结,形成一个全员服务链,最终将政府的服务呈现在公众面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完善,如何建立科学有效的公共行政管理机制和管理方法一直是困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特别是我国政府各个部门之间缺乏及时信息交流和沟通的流程管理模式正日益显露出种种弊端:诸如分工过细,导致管理存在层次重叠、冗员多、成本高、对外界反应迟缓;只注重局部环节,缺乏整体协调,导致了本位主义和相互推诿现象;组织内部信息纵向横向沟通不够,导致资源闲置和重复劳动等。传统的组织结构形式和业务流程使政府部门之间沟通不畅、缺乏协调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只有实现政府流程的有效再造,才能促使我国政府以前瞻的企业经营精神,转变政府职能,整合业务流程。值得庆幸的是,近年来我国地方政府在探索服务型政府建设时也开始尝试政府流程再造,并取得了初步的成绩。如成都市政府以建设“规范化服务型政府”为导向,结合行政审批制度,对有关部门的办事流程进行优化。[2]上海市徐汇区委、区政府以贯彻《行政许可法》为契机,为了建立面向社会的快速回应机制,在13个街道、镇及委办局,对700多项政府传统工作流程进行再造。[3] 二、政府流程再造的困境解读 政府流程再造确实可以改变过去以任务分工和计划控制为核心的流程设计理念,简化行政程序,压缩政府层级,为民众提供便捷和实惠的服务。然而,如果聚焦于现实操作中政府流程再造的运行过程,政府流程再造工程在我国目前尚属于起步阶段,无论是理论铺垫还是框架设计,都还有很多亟待解决的问题。

《电子政务》形考含答案)

第一部分分章练习 第一章绪论 一、单选题: 1、()是中国电子政务的雏形。( D ) A金桥工程 B金关工程 C金卡工程 D三金工程 2、()标志着电子政务在中国正式起步。( D ) A三金工程 B网络技术的应用 C办公自动化和信息化 D政府上网工程3、电子政务产生的时间:( D ) A 20世纪80年代初 B 20世纪80年代中期 C 20世纪80年代末期 D 20世纪90年代 二、多选题: 1、电子政务的特点是:( ABCD ) A以信息技术为工具 B以政府数据为中心 C以业务应用为动力 D以便民服务为目的。 2、电子政务发展的阶段有:( ABCD ) A起步阶段 B政府与用户单向互动阶段 C政府与用户双向互动阶段 D网上处理事务阶段 三、名词解释: 1、电子政务:是政府机构运用现代网络技术和信息技术将其内外部的管理和服务职能进行无缝集成,在政府机构精简、工作流程优化、政府资源整合、政府部门重组之后通过政府网站将大量频繁的行政管理和日常食物按设定的程序在网上实施,打破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制约,全方位的为社会以及自身提供一体化的规范、高效、优质、透明、符合国际惯例的管理和服务。 2、办公自动化:是指利用现代化办公设备、计算机技术和通信技术老代替办公人员的手工作业。 3、电子政府:是指政府有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不同的信息基础设施,在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以时代的方式对政府、企业、社会团体和公众提供信息服务,它是一种政府服务体系。 四、简答题:

1、发展电子政务的意义有哪些? ①行政人员可以突破时间空间的限制完成以前治理、体能无法完成的工作; ②可以缩减甚至取消中间层次,见胡政府运作环节和程序,降低成本; ③可以扩大政府政策的影响; ④可以防止信息垄断,保证下级政府或组织跟好的执行上级政府和组织的决策; ⑤为人民提供便利,密切政府与公众的联系; ⑥可以减少企业行为的盲目性,同时也是一个重要的国际服务的窗口。 五、论述题: 试从国内外公共管理信息化发展状况分析我国发展电子政务的意义。P1-17发展状况:先简单大概一下:美国、日本、德国等以及中国的的情况。 意义: ①行政人员可以突破时空限制,完成以前没法完成的工作; ②可以缩减甚至取消中间管理层,简化行政运作环节和程序; ③树立新的形象,扩大政府影响; ④防止信息垄断和黑箱操作; ⑤为人们提供便利服务。 第二章电子政务理论模型 一、单选题; 1、地方以及政府机构应当将电子政务的重点放在:( B ) A政府决策系统以及政府机构之间的资源共享 B对行业或企业的管理和服务 C营造社区信息化环境 D处理与公众的关系 二、多选题: 3、电子政务的研究机构有:( ABCD ) A发达国家的政府研究机构和县官的非政府研究机构 B IT服务公司和管理咨询公司 C各大学的电政务的研究机构 D庄助于电子政务业务的公司

论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doc

论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 论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 写作提纲 绪论: 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的重要性和关系 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而电子政务是将政府的管理与服务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基础之上,是实施政府改造战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切人点.因此,从服务型政府的主要特征人手,提出构建基于电子政务的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对于发展电子政务,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关系服务型政府是相对于管制型政府而言的,它以一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为价值取向,取代了传统的“官本位、政府本位、权力本位”的价值观,从而成为与传统政府截然不同的现代政府管理模式。 本论: 服务型政府的主要特征 (一)以人为本 (二)依法行政 (三)注重服务 (四)政务公开 电子政务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促进作用 (一)电子政务促进政府组织结构扁平化 (二)电子政务促进政府管理方式的变革 (三)电子政务能够有效提高政府服务的质量 (四)电子政务促进公务员管理理念的更新 结论:

基于电子政务的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思路 (一)转变传统行政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 (二)加大政府机构改革力度,探索实行职能有机统一的大部门体制 (三)优化政府业务流程,加强政府责任与监量机制 (四)建设以人为本的政府网站,积极消除数字鸿沟 (五)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完善法律制度 (六)加强公务员教育培训与公共服务理论研究 论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的建立 【内容摘要】建设服务型政府是党的十七大作出的重大决策,实施电子政 务是促进服务型政府建设的重要手段。有效推进基于电子政务的服务型政府建设,曲须厘清服务型政府的主要特征,明确电子政务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促进作用,认清当前电子政务环境下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转变传统行政观念,加大政府机构改革力度,优化政府业务流程,建设以人为本的政府网站,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公务员教育培训与公共服务理论研究等方面入手,综合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关键词】电子政务;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 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是党的十七大提出的重要任务,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举措。而电子政务是将政府的管理与服务建立在现代信息技术、网络技术和通讯技术基础之上,是实施政府改造战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步骤,也是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切人点.因此,从服务型政府的主要特征人手,提出构建基于电子政务的服务型政府的路径选择,对于发展电子政务,加快服务型政府建设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一、电子政务与服务型政府构建的关系服务型政府是相对于管制型政府而言的,它以一公民本位、社会本位、权利本位”为价值取向,取代了传统的“官本位、政府本位、权力本位”的价值观,从而成为与传统政府截然不同的现代政府管理模式。或者说,服务型政府是以表达和体现公众意志为根本,以解决公共问题、实现公共利益为目标,以公正透明、廉洁高效、诚信守责为基本施政理念,以满足人民群众对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需要为目的,以宏观调控、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为基本职能的政府管理模式,服务型政府将成为中国政府未来发展的方向。电子政务是以互联网、信息处理技术为基础,以为公民、为社会提供方便、快捷服务为宗旨的新型政府管理模式。电子政务的建设为政府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提供了重要的特质设备与技术支撑,它使政府由管制型转变为服务型成为必然。因此,电子政务已经成为建设服务型政府这一现代政府管理模式的驱动力。在2008年7月召开的“数字长江万里行”武汉论坛上,国家信息化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汪玉凯指出:“电子政务的发展促进了政府转型.这一转型反过来促进了电子政务以服务公众为中心的重点发展。电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区别和联系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 电子政务和电子商务是一对有所区别,又紧密联系的概念。所谓“电子商务(E-Business Commerce)是指企业通过在生产经营活动中通过广泛利用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实现整个交易过程的电子化,其过程既包括网上广告、订货、付款、客户服务,也包括货物的投递、销售以及市场调查分析、财务核算等,以达到优化生产经营流程,有效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提高经营管理效率、提升市场开拓能力和增进客户满意度等多方面的目的;而电子政务是指政府机构通过对以互联网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的充分利用以改善和优化行政流程,降低行政成本,提高行政效率,为公众、企业和社会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 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的根本区别在于,前者是要通过充分利用信息技术,以为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服务为宗旨,以最大限度的实现社会公平公正。而后者宗旨是利用电子手段实施商业管理。它从本质上讲是一种经济行为,属于经济范畴,是一种交易活动,那么其最终目的是通过电子方式提高交易事务的效率和交易主体的经济效益。也就是说电子商务的核心价值取向是经济主体的效率和利益最大化,而非社会公正。此外,二者的框架结构也有所区别。电子商务的框架结构是一个相对比较简单的树型结构;而政府部门则不同,它是一个条块结合的网状立体交叉结构。 然而,二者在支撑体系、基础管理、信息技术基础、系统安全与服务理念等方面存在许多相同或相通之处。都是强调充分利用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为客户提供效率更高、成本更低的产品和服务。也就是说二者都是利用电子化手段来实施“政务”、“商务”活动。电子政务与电子商务所包含的内容也是同质的。电子政务的行为主体主要有政府机构(包括政府公务员)、企业和社会公众。因而其业务模式也就包括政府与政府之间(G2G)、政府与公务员之间(G2E)、政府与企业之间(G2B)和政府与公民之间(G2C)四种。类似地,电子商务的行为主体主要包括企业、政府机构以及消费者,电子商务也包括四种业务模式,即B2B (Business-Business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电子商务;B2G( Business-Government.),企业与政府之间的电子商务;B2C (Business-Customer),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C2C (Customer-Customer )消费者与消费者之间的电子商务。随着信息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和更广泛的应用,二者在很多方面还是相互融合、相辅相成和相互促进的。G2B、B2G就是二者的交集。它是既涉及到政府又涉及到企业的相关活动,如电子采购与招标、电子税务、电子证照办理、电子报关、电子报检、信息咨询服务等。它们既有政府的参与,又有企业的参与;既是政府行为,又与商务活动有关。G2B、B2G使政府和企业因此形成一个有机的政企链而相互推动。电子商务的广泛实施可以帮助政府提高宏观监控能力,也是电子政务建设的一大推动力。企业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本经济细胞,促进企业发展提高企业的市场适应能力和国际竞争力是各级政府机构共同的责任。电子政务对传统政府进行信息化改造则为电子商务的正确、有效运行提供了有力保障。政府本身也是电子商务的指导者和监督者。

论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作用

本科生毕业论文题目:论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作用 专业:行政管理学 学生姓名: 准考证号: 指导教师:陈那波 完成时间2012年9 月19 日

论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作用 摘要:20世纪60年代以来,建设服务型政府成为世界各国政府改革的共同趋势。为顺应世界改革潮流,加速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设服务型政府已经成为中国“十一五”时期政府转型的明确目标。有效推进基于电子政务的服务型政府建设,必须厘清服务型政府的主要特征,明确电子政务对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促进作用,认清当前电子政务环境下服务型政府的构建所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大政府机构改革力度,优化政府业务流程,加强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加强公务员教育培训与公共服务理论研究等方面入手,综合推进服务型政府建设。 关键词:电子政务;服务型政府;相互作用

目录 前言 (1) 一、导论 (2) (一)服务型政府的概述 (2) (二)电子政务的内涵 (2) (三)电子政务的研究 (2) 二、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建设的作用 (4) (一)电子政务对政府行政组织的影响 (4) 1、行政组织功能的多样化 (4) 2、组织结构形态的扁平化 (4) 3、政府行政组织运行程序的开放化 (4) 4、行政组织运作方式的民主化 (5) (二)、电子政务对政府管理方式的作用 (5) 1、变革政府决策方式 (5) 2、推动政府领导方式转型 (5) 3、改进公共服务的质量和工作效率 (6) (三)、电子政务对公务员的影响 (7) 1、提高公务员的工作能力 (7) 2、改变公务员的工作方式 (7) 3、减轻公务员的工作负担 (7) (四)、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的反作用 (7) 1、认识偏差导致电子政务的低效率 (8) 2、缺乏统筹发展规划,出现“信息孤岛”现象 (8) 3、数字鸿沟"成为制约服务型政府推广和发展的瓶颈 (8) 4、信息安全隐患成为服务型政府建设的潜在威胁 (8) 5、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决策的负面影响 (9) 三、电子政务在服务型政务建设中的发展方向 (10) 参考文献: (11)

电子政务的改革与发展

电子政务的改革与发展趋势 内容提要:我国电子政务在提高行政效率、促进信息公开、深化政府治理流程、促进政府职能转变;归纳分析了我国电子政务发展趋势,指出我国电子政务下一步将朝着加快电子政务立法、深化政府信息公开、加强信息资源共享、重视电子文件管理及发展移动政务等方向发展。 关键词;子政务;服务型政府;信息公开;信息资源;政府网站 自1999 年政府上网工程正式启动以来,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已经走过了10 年的历程。如果追溯到自1993 年开始的“三金工程”,则这一历程已经有16 年的时间。如果从更早的政府机关办公自动化算起,则电子政务实践已有超过2 0 年的历史。在社会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中,技术与制度的变革是两大推动力量。其中,制度是更为稳定、更为保守的力量,制度变迁具有根本性的决定作用,但是技术变迁则是更活跃、更富有生机的力量,它影响并带动着制度的变迁。这两种力量的作用在我国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发展历程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在这个过程中,信息技术给政府的管理与服务带来的影响是显著而深远的,不仅大大提高了政府行政办公效率与政府服务社会的水平,也正在对政府职能的转变、政府组织结构的变化产生着深层的影响。 一、电子政务的意义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政府改革已经成为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从世界发展的历史来看,政府改革是一项极为艰巨的任务。信息技术在政府的应用为政府改革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力量和前所未有的契机,对经济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提高行政效率,降低行政成本 ①电子政务使无纸办公成为可能,电子文件和网络会议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购买纸 张和举行会议的费用;②电子政务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政府组织的扁平化,减少

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的关系

湖南警察学院 学生毕业实习调研报告 题目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的关系 电子政务这个概念本身而言,尚存在不同的说法;经过几年的发展或淘汰,目前被经常使用,也是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两个概念之间有区别,但是在很多表述中也有相当程度的重合。 从名称上,存在着诸如以下几种相近的称谓:“电子化政府”(李永刚、张成福等);“数字政府”(梁木生);“连线政府”、“网络政府”、“在线(on-line)政府”、“虚拟政府”(李绥州),“电子政府”(赵晖),等等,另外还有政府信息化等类似概念。 在这些说法之间,常常区分的不是那么明确,甚至常常是混为一谈的。有的学者从信息化的角度上,认为“电子政府”(或电子政务)是“政府工作信息化建设下的一个子概念”(姚江);也有说法,“电子政府”(或电子政务)一般也可通俗地称为“政府上网”(王颖);有的说法是,所谓政府上网,也就是政府职能上网,在网上建立一个虚拟政府(virtual government),等等。

“电子化政府又叫虚拟政府、网上政府或政府在线,而在我国是妇孺皆知的‘政府上网’。”[1] “电子化政府最重要的内涵及精髓是建构一个‘虚拟政府’(Virtual Government),即跨越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天候的政府服务体。”[2] 二、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的概念 “与e-commerce一样,e-government也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舶来品,学者和媒体多将其译为‘电子政务’,最近‘电子政府’的称谓有逐渐增多的趋势。”[3]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是诸多说法中最需要加以明晰的两个概念。 诚如上文所言,从缘起上,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的差异,在很大程度是由于对 E-government这个英文名词中文翻译的差异。而在很多人的实际理解中,两者仅仅是翻译 )。 收并解决其部分需求,而将大部分信息传递到后台——实体政府,由其作出响应,具体处理各种事务,并通过“网上政府”反馈给公众,或者就处理结果直接与公众联系。电子政府是虚拟与实体的“无缝隙”结合,是人与组织与现代技术,在社会政治领域的理想统一体。 三、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的比较和关系 对电子政务与电子政府两个概念分别做出一定的明确之后,也更容易明确两者的基本关系。把握两个概念及其关系的关键在于两者的范围或发展的阶段性。 1.范围的区分

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服务型政府电子政务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作者:庞祥云 来源:《电子商务》2019年第02期 摘要:电子政务依靠现代信息技术,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提供了新方法,并且对转变政府管理方式、提升公共服务水平都有着重要作用。分析电子政务应用于服务型政府中存在的问题,以期能为电子政务的发展提出建议,最终实现服务型政府的建设。 关键词:电子政务;服务型政府;应用;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建设人民满意的服务型政府。他早在2016年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谈会中就讲到:“推动我国网信事业发展,让互联网更好造福人民”、“建设网络良好生态,发挥网络引导舆论、反映民意的作用”,这就要求电子政务的发展必须顺应社会的发展,不断进步和完善,也为我国网信事业和电子政务的发展指明了方向。服务型政府,就是在“社会本位”和“公民本位”理念的指导下,建立一个为人民服务的政府。电子政务可以通过对政府内外部的各种资源进行优化配置和整合,实现对政府的有效管理,从而打破对时间、空间和地域的限制。 1、现阶段电子政务应用于服务性政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现阶段,虽然我国电子政务在服务型政府中的应用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着共同的发展困境,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认识存在偏差,政府职能转变来到位 目前,有很多人对电子政务的认识停留在比较浅显的层面,认为电子政务就是有相应的硬件和软件,能上网办公,对电子政务的内容和实质认识不够。部分地方政府不能重视自身职能的转变,没有借助电子政务来科学调整自己的组织结构、管理方式,这导致了电子政务不能被高效运用,政府的行政效率得不到提升,使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建设服务型政府受到了极大的阻碍。 1.2 观念滞后,公务人员运用信息工具的水平较低 通过近些年来的机制改革,政府机构中的公务员学历层次已有大幅提升,但很多公务员依然习惯于传统的办公模式,不能适应电子政务带来的革命性变革,大部分公务员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较低、专业技术欠缺,与电子政务的需要不相匹配。同时具备政府工作管理能力和掌握

公共服务的流程再造_从_无缝隙政府_到_网格化管理_

公共服务的流程再造:从“无缝隙 政府”到“网格化管理” 竺乾威* 【摘要】打破部门、层级以及职能的边界,提供一种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的、精细化的、个性化的全方位覆盖的公共服务是公共管理理论和实践一直在探讨并试图解决的问题。本文探讨了网格化管理在这方面对无缝隙政府的突破和超越,并对公共服务的流程再造进行了分析。 【关键词】无缝隙政府网格化管理流程再造 【中图分类号】D630【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2486(2012)02-0001-21 政府的公共服务如何在现有的官僚制结构下打破部门、层级以及职能的边界,实现一种“纵向到底,横向到边”的全方位提供?西方新公共管理改革中出现的“无缝隙政府”在这一公共服务的流程再造方面做出了可贵的努力,影响深远;而中国本土产生的基于信息技术的网格化管理,更是在政府全方位地提供公共服务方面全面突破和超越了“无缝隙政府”,在公共服务流程再造方面作出了令人瞩目的贡献。本文力图在理论上分析网格化管理对无缝隙政府的突破和超越,同时对公共服务的网格化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和发展前景进行探讨。 *竺乾威,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十二五’时期八大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公共服务体制机制创新研究”(10zd&009)、复旦大学985工程三期整体推进社科项目(2011SHKXZD013)。 1

◆专稿 一、无缝隙政府的流程再造 打破部门、层级以及职能的边界,提供一种以公众需求为导向、精细化、个性化、全方位覆盖的公共服务是公共管理实践一直在探讨并试图解决的问题。问题的缘起在于官僚制组织。官僚制组织的运作以纵向的层级控制和横向的职能分工为最重要的特征,这种集权和专业化的运作方式在带来效率的同时,也带来了层级过多、职能交叉重叠,部门分割和管理的破碎化,并导致公共服务质量的下降。部门、层级以及职能之间的壁垒带来了协调的困难和管理运作的不畅。拉塞尔·林登列举的美国康涅狄格州劳工部的例子可以说是官僚制组织运作的一个典型例子。劳工部的员工在三个互不相关的项目领域里做着非常专业化的工作,这三个领域是:失业救济、培训和提供就业信息。员工无力处理面临的既复杂又涉及多种交叉职能的难题。这种各自为政的制度让劳工部的顾客和失业的市民们不厌其烦。失业的市民必须排着长队等待失业补偿,接着又重新排队获取工作信息和培训的信息(林登,2001:188)。这在官僚制政府的运作中是一个普遍而常见的现象。如果要提高服务质量,让公众满意,就必须改变这种运作方式。 因此,当新公共管理改革狂飚突起时,官僚制组织及其运作方式的再造自然构成了新公共管理改革的一个重要内容,作为这方面改革声名卓著的、以“无缝隙政府”出现的政府流程再造模式也应运而生。正如欧文·休斯指出的,“公共行政的僵死的、等级制的官僚制组织形式如今正转变为公共管理的弹性的、以市场为基础的形式。这不仅仅是一种形式上的变革或管理风格的细微变化,而且是在政府的社会角色及政府与公民关系方面所进行的变革”(休斯,2004:1)。“无缝隙政府”不仅是管理风格以及管理流程的变革,而且也是政府的社会角色及政府与公民关系的变革。这可以在无缝隙政府流程再造的“以结果为取向”和“以顾客为取向”两个方面反映出来。 无缝隙的管理流程变革首先体现在围绕过程和结果,提供整合式的服务运作2

电子政务第一次作业

题号:1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 案)本题分数:2 运用信息及通信技术打破行政机关的组织界限,建构一个电子化的虚拟机关,使得人们可以从不同的渠道取用政府的信息和服务。人们可以利用不同的形式、非特定的时间及地点,与政府进行沟通,这称为() ?A、电子政务 ?B、电子政府 ?C、电子商务 ?D、办公自动化 学员答案:b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2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 案)本题分数:2 电子政务标准化体系以()为主体,由总体标准、应用标准、应用支撑标准、信息安全标准、网络基础设施标准、管理标准等组成 ?A、国际标准 ?B、国家标准 ?C、美国标准 ?D、地域标准 学员答案:b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3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 案)本题分数:2 电子政府的基本运行模式是“前后台、一站式”,它的基本思想在于创造一个虚拟的、统一对外的服务窗口,能够超越职能完成()的服务

?A、独立 ?B、专门 ?C、集成式 ?D、一致 学员答案:c 说明: 本题得分:2 题号:4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 案)本题分数:2 政府通过电子网络系统为公民提供各种服务。如教育培训服务,就业服务,电子医疗服务,社会保险服务及公民电子税务等。这称为 ?A、G to G ?B、G to B ?C、G to C ?D、G to E 学员答案:a 说明: 本题得分:0 题号:5 题型:单选题(请在以下几个选项中选择唯一正确答 案)本题分数:2 在建设政府门户网站时,要充分考虑到从以政府为中心转变为以()为中心的政府治理 ?A、企业 ?B、公民 ?C、政府 ?D、领导 学员答案:b 说明:

电子政务对政府职能转变的作用

电子政务对政府职能转变的作用 摘要: 政府职能是行政系统在社会经济中所承担的职责,转变与更新政府职能是行政系统适应环境变化的基本方式。面对以信息技术为载体、以市场化为动力的全球化浪潮的冲击和以知识创新为内核、以产业信息化为重要特征的知识经济的挑战,电子政府的创建与推动,为政府职能由管理型向服务型的转变提供了重要的物质设备与技术支持,但更重要的是,它使管理型政府转变为服务型政府成为必然。 关键词:职能转变;机构改革;服务 一、引言 电子政府是政府改革的必经之路,在网络载体上实现对政府管理的创新和对政府职能的转变,是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现实问题。通过建立电子政府,可以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在网上树立各级政府的新形象。使各级政府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公众,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电子政府符合政务公开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政府部门转变职能,增加执政透明度,对于建立一个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对促进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电子政务的内涵 电子政务概念产生于90年代末期,是继电子商务后出现的。电子政务在国外称为电子政府,即Electronic Government。电子政务指运用计算机、网络和通信等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实现政府组织结构和工作流程的优化重组,超越时间、空间和部门分割的限制,建成一个精简、高效、廉价、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以便全方位地向社会提供优质、规范、透明、符合国际水准的管理与服务。[1]其核心内容是指在政府内部行政电子化与自动化的基础上,利用现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建构一个虚拟政府,即跨时间、地点、部门的全天候的政府服务体系。 电子政务的含义可从这样三个方面全面理解:第一,电子政务的主体是政府机关。政府担当着管理社会的角色,掌握着80%以上的社会信息,有足够的权威和能力引导、调解、管理社会资源。第二,电子政务并不是将传统的政府管理和运作简单地搬上互联网,而是要对现有的政府组织结构、运行方式、行政流程进行重组和再造,使其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更加高效地运行,并实现政府为公众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第三,电子政务的重点是“政务”而非“电子”。 电子政府是政府改革的必经之路,在网络载体上实现对政府管理的创新和对政府职能的转变,是摆在各国政府面前的现实问题。通过建立电子政府,可以运用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在网上树立各级政府的新形象。使各级政府更好地面向社会、面向企业、面向公众,有利于提高政府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电子政府符合政务公开的发展趋势,有利于政府部门转变职能,增加执政透明度,对于建立一个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政府,对促进改革开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我国电子政务的发展

电子政务对政府工作的影响

电子政务对政府工作的影响 您可能更想看… 政府网站的政府信息公开:内涵?经验?... 政府会计改革的新力量:政府审计的咨... 政府网站与政府效能建设的长效机制 国家法团主义视域下政府与非政府组织... 政府与市场:互动中的地方政府角色变迁 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政策博弈及其治理 "节约型政府"与"服务型政府"的内涵定... 电子政府——政府管理创新的法宝 基于服务型政府视角下的政府形象塑造... 毛泽东政府价值观与当代中国政府价值... 摘要:随着科技、经济及社会的不断发展与进步,电子信息技术在行政工作中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引起了各级领导者、管理学者以及技术人员的普遍重视。电子政务对未来的行政工作正在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关键词: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管理模式 电子政务是与知识经济时代相伴而生的先进政府运作方式。我国电子政务建设取得了很大成绩,为提高行政效率和增加政府工作透明度发挥了重要作用。电子政务要在推进政府管理创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就必须与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紧密结合。 1、地方政府电子政务的重要性 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建立必将大大提高地方政府的服务能力,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奠定物质基础,起到推动作用。地方政府电子政务作为一种全方位、多领域和高耦合度的政务处理手段,主要模式有地方政府与地方政府、企业、公民以及公务员之间的电子政务。它的建立必将大大提高各级地方政府的服务能力,为我国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奠定物质基础,起到推动作用。 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建设提高公众的政治参与度,增强地方政府服务的有效性。地方政府电子政务大大缩短了公众与地方政府之间的距离,他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网上论 相对于传统行政方式,电子政务的最大特点就在于其行政方式的电子化,即行政方式的无纸化、信息传递的网络化、行政法律关系的虚拟化等。 虚拟化。在传统的政府行政方式中,行政法律关系双方当事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与行政相对人)是现实存在的,无论是面对面交谈,作出行政决定,还是通过传统邮寄手段递交申请、送达行政裁决,各方都能清楚地感受到对方的实际存在以及所接收信息的真实性。但电子政务则不同,在某种意义上讲,它是虚拟的。行政相对人仅能从网站的设计以及内容感觉是在与行政机关打交道;行政机关也只能通过行政相对人在自己网站电子表格中填写的复议申请与行政决定书的编号来判断行政相对人的真实性与可信度。 无纸化。减少纸面公文,实现无纸化办公,既能电子政务的特点之一,也是其宗旨之一。政府机关

《电子政务》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 1、信息化是指以信息为主要资源、以( C )为支撑、以信息处理为主要生产方式的过程。 A.计算机技术 B.通信技术 C.信息技术 D.网络技术 2、在组织结构上, 政府再造主张建立一个无缝隙的( B )组织结构。 A.金字塔式 B.扁平式 C.分权式 D.科层制 3、“数字鸿沟”又称为( B )。 A.电脑鸿沟 B.信息鸿沟 C.网络鸿沟 D.资源鸿沟 4、电子政务在( B )中得以孕育和发展,成为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与行政改革有机结合的统一体。 A.政府再造运动 B.新公共管理改革 C.信息技术 D.政府改革 5、新公共管理改革核心思想是把私营部门的管理手段和市场激励结构引入( D )和公共服务之中。 A.政府部门 B.行政部门 C.管理部门 D.公共部门 二、多选题 1、信息技术是以提供信息为主要目标的信息系统的技术层面,包括(ABCD)和其他设备。 A.硬件 B.数据库 C.软件 D.网络 E.管理制度 2、信息化的特征可归纳为(ACDE)。 A.综合性 B.复杂性 C.竞争性 D.渗透性 E.开放性 3、以“新公共管理”为基本取向的政府改革常常被人们描述为一场政府追求(ACD)目标的管理改革运动。 A.经济 B.绩效 C.效率 D.效能 E.公平 4、信息化建设必须有标准化的支持,统一标准是(BCD)的基础。 A.协调一致 B.互联互通 C.信息共享 D.业务协同 E.业务同步 5、我国1993年启动的“三金工程”指的是( ACD )。 A.金桥工程 B.金网工程 C.金关工程 D.金卡工程 E.金税工程 6、新公共管理在20世纪80年代兴起于英国、美国、(AC),并逐步扩展到西方各国乃至全世界。 A.澳大利亚 B.日本 C.新西兰 D.新加坡 E.法国 7、“政府再造”的核心目标就是要通过政府再造,建立一个( ABC)政府。 A.高效率的 B.对公众负责任的 C.更有回应性的 D.服务性的 E.更节省开支的 8、在变革方式上,“政府再造”主张对政府流程进行(AB)设计。 A.根本性的 B.彻底的 C.稳定的 D.渐进的 E.优化的 9、哈默和钱皮在《再造企业》一书中所描述的再造的要点包括(ABCD)。 A.剧烈性 B.彻底性 C.流程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专科)》在线作业一及参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电子政府与电子政务(专科)》 在线作业一及参 中南大学网络教育在线作业及参考答案 说明:试题顺序和选项顺序是随机的,请用Ctrl+F 查找试题与答案 (一) 单选题 1. 以下哪项不属于GtoC模式的电子政务。 (A) 电子身份认证(B) 电子社会保障服务(C) 电子医疗服务 参考答案:(D) 2. 电子政务网络架构中,内网和外网之间采用什么隔离? (A) 不隔离(B) 逻辑隔离(C) 物理隔离(D) 绝对隔离 参考答案:(C) 3. 美国政府最早于哪年提出提出了\这一概念。 (A) 1993年(B) 1996年(C) 1998年(D) 2021年 参考答案:(A) 4. 电子政务中,政府的工作重心是以什么为主? (D) 政府电子化采购 (A) 以服务、指导为中心(B) 以管理为中心(C) 以审批为中心(D) 以职能为中心 参考答案:(A) 5. 以下哪项不属于GtoG模式的电子政务。 (A) 政府内部网络办公系统(B) 电子公文处理(C) 电子就业服务(D) 电子司法档案管理 参考答案:(C) 6. 《国家信息化领导小组关于我国电子政务建设的指导意见》是哪年颁布的?

(A) 2021年(B) 2021年(C) 2021年(D) 2021年 参考答案:(B) 7. 国外的电子政务一般设立专职的电子政务组织领导,主要是指哪个岗位的设置? (A) 首席执行官(B) 首席信息官(C) 首席财务官(D) 首席技术官 参考答案:(B) 8. 电子政务实施中“避免盲目地追求所谓的高端和先进”坚持的是什么原则? (A) 实用为主,适度超前的原则(B) 统筹规划,协调发展的原则 (C) 分步实施,以点带面的原则 (D) 一把手重视和群众参与相结合的原则 参考答案:(A) 9. 中国的“电子政务工程”始于哪年? (A) 2021年(B) 2021年(C) 2021年(D) 2021年 参考答案:(C) 10. 信息技术中,信息处理过程的最后一个环节是? (A) 信息技术包含的内容(B) 信息传递技术(C) 信息处理和再生技术(D) 信息控制和显示技术 参考答案:(D) 11. 实施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的主体是什么? (A) 个人(B) 企业(C) 政府(D) 社会 参考答案:(C) 12. 《关于<电子政务标准化指南> 和六项电子政务标准试用和征求意见的通知》是哪年颁布的? (A) 2021年(B) 2021年(C) 2021年 (D) 2021年 参考答案:(D) 13. 我国政府现行的管理体制,解决电子政务资金困难的最惯用

物联网与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的影响

物联网与电子政务对服务型政府的影响 【摘要】当今世界正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正处在新科技革命的前夜。中国的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科学技术是推动这场变革的重要动力。信息网络产业是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驱动力。全球互联网正在向下一代升级,传感网和物联网方兴未艾。物联网将会是引领中国发展的一个新机遇。 当今世界正遭受金融危机的冲击,也正处在新科技革命的前夜。中国的现代化是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大变革。科学技术是推动这场变革的重要动力。信息网络产业是世界经济复苏的重要驱动力。全球互联网正在向下一代升级,传感网和物联网方兴未艾。物联网将会是引领中国发展的一个新机遇。回顾2009年,中国IT业界最火爆的话题之一就是物联网。它基于众多行业与地方的多年探索、大胆实践与务实工作,得益于国家信息化重大工程的应用推动,这为物联网发展奠定了必要的社会基础。 2009年国家主席胡锦涛、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等领导在不同场合多次强调要依靠科技创新,引领经济发展;要注重经济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变,重视新兴产业的发展等问题;明确提出了“感知中国”的理念,自此物联网提到国家议事日程。政治领袖的高瞻远瞩、战略胆识与及时指引,瞬间点燃了神州大地蕴藏着的星星之火,它必将成为燎原大火,助推我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一、浅析物联网的内涵 物联网是一个由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共同构成的庞大的社会信息系统,是一个涉及国民经济各行各业、社会与生活各个领域的无

所不包的庞大产业链。物联网结构复杂,主要包括三大部分:首先是感知层,承担着信息的采集(通过智能卡、RFID电子标签、识别码、传感器等);其次是网络层,承担信息的传输(无线网、移动网、固网、互联网、广电网等)、第三是应用层,完成信息的分析处理和控制与决策,以及实现或完成特定的智能化应用和服务任务,以实现物/物,人/物之间的识别与感知,发挥智能作用。 物联网连接范围远远大于互联网,它扩大连接到物品,实现物物(也包括人)相连,形成一个连接万亿个物品(设备)和数亿人的无比庞大的数据库,采集和存储着物理与虚拟的海量信息,通过分析处理与决策,完成从信息到知识、再到控制指挥的智能演化,实现处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物联网绝非一个单纯的网络概念,它更像一个融合着各种应用与服务的庞大社会信息化系统。如果一定谈网络的话,它是一个基于感知技术,融合了各类应用的服务型网络系统。由于它的基础与重点是信息的采集、感知与信息的处理决策和应用服务,网络层可以利用现有各类网,通过自组网能力,无缝连接融合形成物联网。 物联网是建立在信息技术与网络技术广泛应用基础上,是为改善民生、惠及百姓、构建和谐社会提供服务的,所以,当今物联网的重点与切入点是在近十年已有工作的基础上,要全力支持并加快制定各相关标准,重点放在核心技术产品的研发及产业化、引导和开拓各类应用,重视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和信息服务业发展,使物联网服务于改善民生、促进经济发展和推动社会信息化进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