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社会心理学第二讲 社会认知-归因.

社会心理学第二讲 社会认知-归因.

社会心理学第二讲 社会认知-归因.
社会心理学第二讲 社会认知-归因.

护理教育学练习册2013版及答案

护理教育学课程练习册 专业:护理学层次:本科(专升本) 第一章导论 一、单选题1B 2B 3A 4E 5C 6A 7A 8A 9E 10C 11B 12A 1.教育者在教学活动中的地位: A.主体 B.主导 C.客体 D.物质基础 E.媒体 2.1632年出版的《大教育学》的作者是: A.桑代克 B 夸美纽斯 C 卢梭D亚里士多德E.苏格拉底 3.学校教育工作的基本途径是: A. 教学 B.社会实践 C.科学探究 D.课外活动 E.科学实践 4.教育的跟本立足点是: A.传授经验B.关心下一代C.结合社会D.促进生产E.培养人 5.护理教育学与护理学的关系: A.简单与复杂的关系B.一般与特殊的关系C.并行及同等的关系 D.母学科与子学科的关系E.局部与整体的关系 6.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我国古代的: A.《学记》B.《荀子》C.《说文解字》D.《中庸》E.《论语》 7.教育的两大功能 A.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的发展: B.促进人的发展和促进学校的发展C.促进家庭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的发展D.促进家庭的发展和促进社区的发展E.促进社区的发展和促进社会的发展 8.护理教育学既有护理学的属性,又有: A.教育学的属性B.心理学的属性 C.医学的属性 D.社会学的属性 E.人文学科的属性 9.教育的基本要素中如下哪项除外: A.教育者 B.受教育者 C.教育内容 D.教育手段 E.教育成本 10.现代护理教育的创始人是: A.约翰逊女士 B.弗里德尔牧师 C.南丁格尔 D.保罗E席曼博士

11. 教育起源于: A.意识B劳动 C. 认知 D.社会经验 E.生活 12. 为教育走向科学化奠定基础,提高科学的方法论的是 A. 马克思主义的产生 B. 赫尔巴特的教育理论体系 C.夸美纽斯的教育理论 D. 苏格拉底的教育主张 E. 孔子的教育思想 二、填空题 1教育学是研究,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1860年创办了世界上第一所护士学校,护理成为一个专业。 3教育的两大功能为促进和促进 4在教育与社会政治关系的性质中,的性质决定了 的性质 5护理教育是具有很强的教育,是一种护理院校与医院临床密切结合、共同完成的教育。 三、简答题 1.简述护理教育的任务 2.请简述护理教育的层次结构。 3.请简述教育的发展阶段。 四、问答题 1. 结合实践论述21世纪我国护理教育发展的主要趋势 第二章护理学专业的教师与学生 一、单选题1.C 2.C 3.E 4.D 5.B 6.A 7.B 8.A 9.E 10.A 1. 以下哪项不属于护理学专业学生在临床实习的权利: A.知悉实习安排 B.提供良好的学习环境 C.拒绝执行不熟练的操作 C.申请奖学金 E.询问实习成绩 2.护生在临床实习中对带教老师的讲解提出疑问,属于护生的哪个特点 A.发展潜能 B.发展需要 C.发展的主观能动性 D.发展的多样性 E.发展的敏感性 3. “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体现教育劳动的特性 A.高度责任心 B.复杂性 C.繁重性 D.创造性 E.示范性

(完整版)课题研究方法

课题研究的基本程序 一、研究的准备 1.确定选题 研究选题的确定包括研究内容与研究样式这两个方面。研究内容的切入点一定要小,不能太过宽泛,如果切入点很大,文章会变得泛泛而谈,就不能行之有效地解决相应的问题,研究内容的确定可以从教学大纲、教材、学习策略、课堂话语、教学方法等小的切入点入手,以小见大,从一个小的点来展开,这样研究会更有针对性、有效性。 好选题的基本标志为有价值、有创新。有价值体现在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同时也具有实践意义。研究内容的确定可以从教学大纲、教材、学习策略、课堂话语、教学方法等小的切入点入手,以小见大,从一个小的点来展开,这样研究会更有针对性、有效性。在教师教学中亟待解决的问题例如:阅读能力如何提高?怎样有效运用多媒体?怎样增加英语课堂中的语言互动?此外还包括一些热点现实话题,例如:新课程标准、评价制度改革、任务型教学、教材评价、自主性学习、课程教学与素质教育、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等。 有创新体现在理论新、视角新、对象新和方法新,“理论新”可以从二语习得理论(语言学途径、认知学途径、社会学途径)、社会语言学分支理论、交际语言教学理论、跨文化交际理论、社会互动理论等入手;“视角新”可以从教师教学的角度和学习者

的角度这两个方面入手,教师(教学)行为如:教师提问(或反馈)方式、教师情感教学策略、教师课堂交际能力、教学活动的选择、课堂组织形式的选择、教师角色等。学习者的角度可以选择像情感因素包括焦虑、性格,认知因素包括智力、学习风格、学习策略这些方面入手。 其次是研究样式的确定,研究样式的选择要符合科学性、可行性和实用性这三个原则。研究样式分为“写文章”与“做研究”两种,“写文章”是一种重理论轻实际的哲学思辨或者综述评论,它更多的是基于一些已有的理论基础进行评论或者提出改进的意见。“做研究”则是以实际的数据为支撑,经过大量的数据分析和思考,得出具有现实意义的可供参考的有效对策。“做研究”包括描写研究和实验研究两种,描写研究是对研究对象就某一研究项目在过去和现在反应出的不同状态的对比研究,比如“浅析阳光体育的实施对中学生身体素质的意义”这一选题,研究对象为中学生,对比的内容为阳光体育项目实施前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与现阶段实施后学生的身体素质水平的对比,研究是基于大量的实验数据进行的一系列探究与思考。实验研究是就某一个理论基础,提出两种不同的理论假设,然后选取实验对象进行实验,从而根据实验结果进行的一系列探究与思考。 选题的方向来源于研究者长期关注、实践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献阅读中受到启发的问题、从教育部课题中派生出的子课题以及已经完成课题基础上产生的后续性课题。此外,选题的确定一

北师大社会心理学课件翻译-第3章-归因-下-陈晓上课讲义

三.基本归因偏差/一致性偏差 1.概念 基本归因偏差:观察者高估内部因素的作用,而低估控制行动者行为的环境因素的作用的倾向。 比如:我们更喜欢将别人的行为归为他们的内部因素,而不他们所处的环境。 一致性偏差:从别人的可见的行为中推断别人的人格因素的倾向,即使这样的推断没有被证明是正确的,因为存在着其它可能造成行为的原因。 比如:我们更喜欢把他人的行为归于比有根据的,更多的内部原因。 2.实验证据: Jones and Harris(1967) 书写小短文的研究:评估对Castro的真实态度 参与者被要求读学生写的小短文 这些短文既不是反Castro的(社会期望的态度),也不是赞成Castro的(社会不期望的态度)组1:被试被告诉说作者可以自由的选取角度来写; 组2:被试被告诉说作者不可以自由的选取角度; 要求被试对作者对待Castro的真实的态度进行评定,从10(极度反对)到70(极度支持) 被试倾向于推测作者的态度与短文一致,即使是在没有选择的情况下; 他们似乎对环境考虑得很少(可以自由选择或是不可以选择:在美国反Castro的运动),而对作者的内在考虑得更多。 Ross等(1977)对Stanford学生的“问答比赛”的研究: 被试被随机的分为实验组和控制组;在每一组中的被试被随机的指定为提问者和回答者。在控制组,实验者给了提问者十个问题去问回答者; 在实验组,提问者被要求创造十个很难的问题,从百科全书中,去问回答者。 在“问答比赛”后,四组不同的被试被要求对他们自己以及他们的伙伴的,相对于别的Stanford 的学生的智商,作出评价。 Control Group Self Intell. Partner Intell. Questioner 54.1 52.5 Contestant 47.0 50.3 Experiment Group Self Intell. Partner Intell. Questioner 53.5 50.6 Contestant 41.3 66.8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南开大学第四版)

社会心理学复习提纲 社会心理学的研究范围:1.个体社会心理和社会行为:①研究人的社会化和自我意识②研究人的社会动机③研究人的社会认知④研究社会态度的改变 2.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包括人际关系、人际沟通、社会影响等方面。 3.群体心理 4.应用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自20C20’由“社会经验论”阶段进入“社会分析论”阶段。其主要特征是社会心理学已从描述转变为实证,从定性研究转变为定量研究,从理论转变为应用,从大群体分析转变为小群体研究。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理论 他将人的精神世界划分为意识和潜意识两大部分。意识是可以直接感知到的有关心理部分,潜意识包含了人的原始冲动和本能。根据这一设想,有三个相应的人格组织结构: 本我、自我、超我。本我是心理能量的基本与源泉,它奉行“快乐的原则”而不受理智、逻辑、道德的约束,以满足本能的需要;自我位于本我和超我之间,主要对两者加以统治和统辖,它遵循“现实原则”,其作用是将“快乐原则”现实化,以此调整与外部世界的关系,达到真正能满足需要的作用;超我是人格的最上层,主要以道德的原则为准绳,它发端与自我并将父母的道德观

内化于己,以便使自己的行为符合于父母的要求。 将潜意识冲动归于性的趋利:口唇区、肛门区、生殖器区及生殖欲等。 乔治米德:符号互动理论 是以两个假设为前提的:1.人类在生理上的脆弱迫使他们在群体中互相合作,以求生存。 2.存在于有机体内部或有机体之间的有利于合作因而最终也有利于生存与适应的行为将被保存下来,因此。。。。。。 主观我与客观我。“主观我”是与生俱来的一种本能冲动,具有主动性与创造性;“客观我”是在与他人的交往中形成的,由于个人具有扮演他人角色的能力,因此客观我就成为“一般化的他人”。 自我的发展必须经历三个阶段,即准备、玩耍和游戏。 班图拉:社会学习理论 格式塔学派与勒温的场论:社会认知理论 场:包含了个人的主观因素、心理环境和行为,而行为则是前两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社会化:是个体通过与社会的交互作用,适应并吸收社会的文化,

公共关系学课程标准

课程标准 全面分析本课程后,进行归纳总结,对本课程教学任务情况进行说明,对整体课程有明确的教学思路。课程标准具体应包含以下几点内容。 1.教学对象 本书可作为本科院校各专业四年制学生的公共基础课教材。 2.学分与学时 指课程在教学计划进程表中的学分为3学分、学时共55课时。 3.课程模块类别及课程属性 课程模块主要包括情境导入、知识链接、课堂讨论、拓展阅读、正文中适当穿插案例精选模块。 本课程属于一门必修的公共课。 4.课程性质、任务和目的 公共关系学是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和人文教育的公共基础课。公共关系(公众关系)就是组织在经营管理中运用信息传播沟通媒介,促进组织与相关公众之间的双向了解、理解、信任与合作,为组织机构树立良好的公众形象,保证事业成功的一门不可缺少的学问。它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由经营管理科学、信息传播学、人际关系学构成其理论基础,它的思想原理又吸收了现代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行为科学、广告学等学科的最新成就。学生通过学习公共关系的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将有助于公关实践能力的提高,并使公共关系成为一种有理论指导的自觉行动。 目的: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基本技能,了解公共关系的涵义、历史、职能、构成要素、工作程序等,明了公关人员应该具备什么样的条件与素质,掌握公共关系的某些应用技术,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公关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技能。 5.主要先修与后续课程 先修课程:社会心理学大学语文综合英语秘书实务文秘英语 后续课程:秘书技能实训外事接待模拟人力资源管理商务谈判口语 6.教学目的要求和主要内容 此部分内容详见(教学参考内容) 7.建议教学安排

社会知觉和认知归因练习题(标准答案)

社会知觉与认知练习题 一.说出下列现象属于社会认知中的什么原理/现象? 1.一个人因为牙齿长得不好看,她笑的时候会习惯于抿着嘴巴 印象整饰 2.一个智慧的教授如果还给人以热情、幽默的印象,那么人们就会提高对他的整体印象。 加权平均模式 3.人们在出席某个重要的晚会时,经常会穿戴高贵、典雅或性感的服饰。 印象整饰/印象控制 4.从事公安、警务工作的人会不自觉地对他人有一种习惯性的警觉。 投射效应/认知对象的职业习惯与认知 5.疑心重重的人,往往也会认为别人不怀好意,而对他人缺乏信任。 自我图式与认知/投射效应 6.“他我”意识浓重的日本人会在平时的为人处世中特别谨慎。为了不破坏自己在别人心中的印象,所以行为相当谨慎,为的是避免功亏一篑。 印象整饰 7.每个人对他人进行认知判断时通常根据一个最重要的特征据此进行推断。 印象形成的中心原则 8.日本是个典型的男尊女卑的社会。 刻板印象/类化原则 9.以己度人。///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 投射效应 10.同样是老师的评分,在教学效果基本相同时,我经常会给教授级别的老师打分比讲师级别的高。 仁慈效应 11.某个名人演讲,即使你心理实在不敢恭维,你也不敢在众人面前评价他的不是。或者,你会尽量思考他的演讲内容包含什么深刻含意。 仁慈效应 12.不管有多大的缺点,选男朋友只认富二代的认知心理是? 印象形成的平均模式 13.河南出骗子,我们公司不招河南人。刻板印象 14.俗话说:“天上九头鸟,地上湖北佬。”湖北人太精明,我不喜欢跟湖北人打交道。刻板印象/类化原则 15.只要你认为自己行,你就一定行。心理暗示//皮格马利翁效应(自验预言) 16.以偏概全。晕轮效应 17.相貌影响人们对他/她的其它方面的判断。晕轮效应 18.所谓爱屋及乌,我喜欢她也喜欢她的朋友。晕轮效应 19.上一次他给我留下很坏的印象,以后我不想理他了。近因效应 20.人在进行社会认知时并不对关于他人的所有信息进行感知,而是倾向于走捷径,有选择性地感知那些最明显、对形成判断最有帮助的信息。 21.吃中国菜,娶日本老婆,住英国的房子,到美国赚钱。刻板印象 22.情人眼里出西施。晕轮效应

《汽车消费心理学》课程标准

编码:DQZY/ZY-7.1-05课程代码:JD2120 《汽车消费心理学》课程标准 学分)学时年制市场营销专业适用/2(建议303高职 一、课程定位与作用 《汽车消费心理学》是针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开设的一门岗位能力课程。该课程是一门专门研究市场营销活动中商品销售对象—消费者心理活动的产生、发展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主要培养从事汽车企业销售活动或相关工作的专业应用型人才。其功能是让学生通过观察消费者,分析消费者心理活动,采用观察法、市场调查法的方式,培养学生研究消费者营销活动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与前序市场营销学课程的学习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的市场营销活动分析能力。与后续汽车市场营销策划相衔接,共同培养学生市场营销策划能力。 前修课程:市场营销学 后续课程:汽车售后服务、顶岗实习训练 二、课程设计思路 以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为目标,通过以项目制为特色的实践教学,将课程目标定位:本课程专业知识系统地融于实践全过程。教学内容按市场营销活动的规律划分为相互关联的若干学习项目,结合社会、企业需要解决的实际项目,把一个个项目转换成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交予学生独立 完成。从而培养学生独立与协作工作的能力,提升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锻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掌握 工作思路与方法的能力,切实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和处理实际问题的综合素质;注重将“大庆精神、 铁人精神”融入到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吃苦精神,在获得营销职业岗位资格证书的同时,逐步具备市场营销的职业素质。通过对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工作岗位分析,确定汽车消费心理学课程的设计教学内容设计:思路为: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并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学会完成相应工作任务,并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发展职业能力。课程内容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的训练,理论知识的选取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进行,同时又充分考虑了高等职业教育对理论知识学习的需要。项目设计以市场为线索来进行。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专业课程体系”的教学组织设计:总体设计要求,教学过程中,主要通过任务描述——任务分析——任务实施——成果考评模式来进行,紧紧围绕工作任务完成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岗位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 0.

心理咨询基础培训-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

关于“心理咨询基础培训项目”的合作框架说明 1、背景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心理咨询师职业资格鉴定取消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回应各方面的呼声,在人社部国家心理咨询师专家组的指导下,组织专家开发了一套“心理咨询基础培训课程”作为替代产品,由心理所继续教育学院负责项目运营和管理,通过支持社会机构开展培训和实施综合考试检验学员培训质量的方式,推广本项目,继续满足社会各界学习心理学和心理咨询知识的入门需要。 各地培训机构具备条件,并愿意按照本项目课程标准和规范组织培训的,经心理所继教学院审查合格予以本项目培训资质认可,可合作组织学员参加培训后的综合考试。 2、培训机构资质要求 (1)必须是合法培训机构,具有培训教育资质; (2)曾经有国家人社系统认可的心理咨询师培训资质者优先; (3)以往有相关的心理咨询培训办学经验,且服务质量和口碑良好; (4)机构健全,财务健康。 3、合作框架 心理所继教学院(甲方)与各地培训机构(乙方)的合作框架主要包括: (1)心理所继教学院审查认可培训机构资质,双方签订协议后,在继教学院官网上公布培训机构名单,后期进行监督; (2)公布培训质量要求、相关标准、课程大纲,由培训机构参照执行; (3)由培训机构代学员报名参加心理所继教学院组织的心理咨询基础培训综合考试,心理所收取学员注册管理费和考试费,学员考试通过后颁发心理所心理咨询基础培训合格证书。

1.中科院心理所向社会 公布培训大纲,社会培训机构通过自荐或他荐向心理所提出项目对接申请,提交相关材料; 4、运作流程 5、费用 在心理咨询基础培训过程中,招生与教学由培训机构自主实施,心理所不向机构和学员收取费用。 培训机构可代学员报名参加心理所组织的心理咨询基础培训综合考试,心理所收注册管理费和考试费(300 元/人);学员考试通过后颁发心理所证书,收证书费(60 元/人)。 6、保证金 心理所继教学院将通过学员反馈、社会舆论和实地考察等方式监督合作机构的培训过程和质量,同时向乙方收取一定保证金,以督促培训机构规范操作。保证金依乙方招生培训地点不同,设为三个不同水平:(1)主要在一线大城市(北上广深)招生者,保证金5万元;(2)主要在二线城市(含天津重庆、各省会城市和自治区首府城市、以及区域性中心城市(大连青岛烟台淄博唐山苏州无锡宁波温州厦门佛山东莞))招生者,保证金3万元 9.项目组按班级电子 归档学员信息,并为 学员和用人机构提供 证书查询。 8.项目组为考试合格的学 员制作统一编号的证书 (盖心理所章),将证书寄送 培训机构转交学员; 7.心理所继教学院将考 试合格的学员信息反馈 给相关培训机构,由培 训机构通知学员并代缴 证书费; 2.心理所继教学院审查 机构资格并提出初选名 单,然后提交继教学院 办公会审查确定终选名 单,在学院官网公布; 3.心理所继教学院与培 训机构签署协议,认可 机构资质并同意机构代 学员报考,机构缴纳保 证金服从监督; 6.培训机构组织学员 参加心理所统一组织 的心理咨询基础培训 综合考试(初定每年 2 次); 5.培训机构代学员报名参加考 试,并向心理所财务交注册管 理和考试费,报送学员信息 (包括单元考试成绩)进行登记 备案; 4.培训机构参照心理 咨询基础培训教学大 纲,组织招生、实施教 学培训;

社会认知与归因

社会认知与归因 Social Cognition and Attribution 任课教师:武欣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本章主要内容 ● 社会认知的基本概念以及在组织行为学中的意义 ●社会认知的基本规律和特点●归因与归因的偏差● 归因理论 ● 归因的文化差异 2 认知 ● 认知:信息加工活动● 我们构建起社会现实 ● 我们所感知到的不是客观的社会现实,而是受到我们对社会环境的解读和主观建构的影响。 34 社会认知(social cognition ) ● 社会认知:对社会情境中的信息进行加工的过程。具体地说,就是人们如何选择、诠释、记忆和使用社会情境中的信息来做出判断和决定。● 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人们形成了对人、人际关系、社会事件等的知觉,即社会知觉(social perception )。个体通过社会知觉来解读关于他人和环境的信息。 组织行为的分析框架 5 情境因素 Contextual factors 制度设计领导行为社会规范 个人特征因素Dispositional factors 个性特征能力行为风格 社会知觉态度与行为组织绩效 组织情境中的社会认知 ●员工对公司中的制度和决策的认识和理解●下属对上司察言观色 ● 领导者如何评价下属的工作绩效●人际冲突的形成 ● 招聘面试中对候选人的判断● ………… 6

7人类认知活动的基本特点 ● 人类的认知活动是在两个水平上同时进行的:一个是有意识的有意图的,另一个是无意识的和自动的。 ●有意识:理性,逻辑严谨的推理,需要付出努力●无意识:直觉,自动加工,启发式(Heuristic )● 无意识的活动往往优先于有意识的活动。为什么? ●人的信息加工能力尽管有很大的潜力,但仍然是有限的。●自动化加工提高认知效率。●现实社会情境中的信息不完全。 ● 在社会认知的过程中,人们往往会设法走一些“捷径”。 8 社会知觉的特点 ● 1、社会知觉是一个寻找意义的过程。 ●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 倾向于将人或事件相互联系 ● 2、人们在社会知觉中遵循图形-背景原则。 9 社会知觉的特点 ● 如何运用图形背景原则? 10 社会知觉的特点 ● 3、人们在社会知觉过程中倾向于对信息进行归类。 ●类别化是一种有效率的认知过程。 ●类别化的后果:刻板印象(Stereotype )。 ● 所谓刻板印象,就是指人们对某一个群体的人形成某种概括性的固定化的印象。 11 社会知觉的特点 ●4、人们在社会知觉中善于运用图式。 ● 自动化思维最核心的特点:运用图式(Schemas ) ● 什么是图式? ●心理模板、脚本 ●信息组织,认知架构● 解释新情况 ●图式是一种类别化的信息加工● 图式导致刻板印象(stereotype ) 12 我们在社会知觉中是如何运用图式的? (1)图式填充信息的空白:运用内隐人格理论 ● 内隐人格理论(implicit personality theory ):人们认为具有某种人格特点的人也同样具有另外一些人格特点。 ●运用内隐人格理论作出判断时往往会产生晕轮效应。●凯利的教授实验 ● 当情境越模糊时,就越多用图式填充空白。

军人心理学课程标准(审核)

《军人心理学》课程标准 一、课程基本信息 二、课程概述 (一)课程定位 《军人心理学》是一门军事基础课,是必修课程,是以知识讲解、行为训练、心理体验与个体咨询、团体辅导等内容为一体的课程。本课程针对定向培养直招士官生的心理特点,运用科学有效的心理学知识与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素质训练,将课程的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与课程的互动性、活动性、开放性相结合,旨在提高士官班学生关注心理健康的意识,促进其心理成长、潜能开发,增进其自我认知能力、人际沟通能力、自我调节能力,全面提高学生心理素质,为进入军营工作和生活打下心理基础。 军人心理学广泛应用心理学和军事科学的知识研究军事活动中的心理学问题。除应用普通心理学和一般军事理论知识外,还综合地运用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青年心理学、犯罪心理学、心理卫生学、管理心理学、工程心理学、教育心理学和军事训练、军事管理、思想政治工作和作战理论等。但是,军人心理

学不是心理学的一般原理在军事实践中的直接应用,不是生理心理学、社会心理学等邻近学科内容的剪裁与汇编,而是具有明确的研究对象与特点,具有独立的理论体系的一门学科。随着军人心理学应用领域的拓宽,逐步形成了一个比较完整的科学体系,如军人社会心理学、军人教育心理学、军人管理心理学、军人心理卫生学等。 (二)课程基本理念 《军人心理学》本着“预防为主、教育为本”的理念,遵循高职工科士官班大学生心理发展规律,开展心理健康教育,使学生在学习心理健康知识的同时,学会调适心理困惑,避免心理事故,解决心理困惑,开发心理潜能,维护心理健康。 (三)课程设计思路 1.关注心理健康的意识 激发学生对军人心理健康的重视,学会自我分析,培养内省意识,引导学生体验和领悟自己的成长,积极主动地塑造自我,实现自我教育、自我建设、自我突破。 2.探寻心理成长的途径 以高职定向培养直招士官班大学生心理特点为立足点,以学生普遍关注的心理问题为课程的切入点,以提升学生心理素质为目标而开展的专题式体验教学,通过课堂当下的知识讲述、问题讨论、案例分析、心理测验、心理游戏以及课内实践为课程支点开展教学,使学生学会自我心理的调节,促进自我心灵的成长。

中图分类号(教育)汇总

G 文化、科学、教育、体育 G4 教育 G40 教育学 {G40-01} 教育理论 G40-011 教育职能 G40-011.8 教育立法与教育政策 G40-012 全面发展教育 [G40-012.9] 德育 G40-013 智育 [G40-013.9] 体育 G40-014 美育 G40-015 劳动教育 G40-02 教育哲学 G40-03 教育科学研究 G40-032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论 G40-034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 G40-05 教育与其他科学的关系、教育学分支G40-051 教育统计学 G40-052 教育社会学 G40-052.2 教育与社会 G40-052.4 教育环境 G40-053 教育政治学 G40-054 教育经济学 G40-055 教育与文化 G40-056 教育生物学 G40-057 教育技术学 G40-058 教育管理学 G40-058.1 教育评价 G40-059.1 教育伦理学 G40-059.2 教育未来学 G40-059.3 比较教育学 G40-059.9 其他 G40-06 教育学派 G40-09 教育学史、教育思想史 G41 思想政治教育、德育 G410 德育理论 G411 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教育 G412 人生观、世界观与理想教育 G413 阶级教育、革命传统教育 G414 国际主义、爱国主义教育 G414.1 形势教育 G415 纪律、民主与法制教育 G416 思想品德教育 G417 社会公德教育

G418 军事训练教育 G42 教学理论 G420 教学研究和改革 G421 教学过程 G422 教学原则 G423 课程论课程设计、课程标准等入此。 G423.02 课程类型与设置 G423.04 课程研究与评价 G423.06 课程管理 G423.07 课程改革 G423.1 教学计划 G423.2 教学大纲 G423.3 教材研究与管理 G424 教学法和教学组织 G424.1 教学法 G424.2 教学组织 G424.21 课堂教学(班级教学) G424.22 个别教学 G424.23 分组教学 G424.24 协作教学 G424.25 观摩教学(公开教学) G424.26 巡回教学 G424.27 开放课堂(开放计划) G424.28 第二课堂 G424.29 现场教学 G424.31 实验 G424.4 实习 G424.6 辅导与自习 G424.7 学绩管理和考试 G424.71 学绩管理制度 G424.74 考试 G424.75 评分方法 G424.79 试题 G426 各派教学法 G427 各科教学法(分科教学法) G428 教研室(组)工作 G43 电化教育 G431 视听教学(电化教学) G432 广播、电视教学 G433 程序教学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G436 电化教材 G44 教育心理学 G441 教学心理学(课堂教育心理学)

《旅游心理学》课程标准

《旅游心理学》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课适用专业:旅游管理 授课单位:学分:学时:120课时 编写执笔人及编写日期:审定负责人及审定日期: 一、制定课程标准的依据 二、课程的性质与作用 本课程为旅游类专业学生必修课,专业核心课之一,主要为学生毕业后从事旅游服务与管理等工作打下专业背景下的心理学知识与技能。本课程前位课程为旅游学概论、管理学,后位课程为旅游市场营销、旅游策划等。 三、课程设计理念及思路 课程开设依据为旅游学院人才培养方案与08旅游类教学计划。本课程教学整体设计思路是以培养学生在旅游服务工作中对旅游者心理的基本分析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和自身的心理调适能力及较高的心理素质为主线,以传授一定的旅游心理知识为辅线,再配之于相应的心理素质测试和心理辅导。旅游者心理的基本分析能力、心理调适能力和旅游服务人员的心理调适能力的提高以旅游服务工作过程为基础设计教学,旅游服务人员心理素质的提高以旅游心理知识的应用为基础设计教学。 四、本课程与其它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的前导课程为《导游基础知识》,《景区导游》任务主要立足于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导游讲解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之后的后续课程《旅行社经营》、《模拟导游》等课程打下坚实的地基。同时也为考取全国导游资格证及为新疆旅游事业服务打下良好基础。 表1 与前期课程的关系 五、课程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掌握知觉和社会知觉的概念、特征和影响因素(2)掌握旅游需要和动机的概念、特征和影响因素(3)掌握态度的构成、特性和转变态度的途径,(4)掌握性格和气质的概念、特征、形成和对旅游的影响(5)掌握人际关系的概念、建立和发展途径(6)

社会心理学主要理论

社会心理学的主要理论 一、强化理论溯源 强化导向的理论,早期有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原理,华生的行为主义,桑代克的刺激-反应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行为主义,多拉德和米勒的模仿论。 后来,出现了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和霍曼斯的社会交换理论,扩大了强化理论对人的社会心理现象的解释范围和深度。 从学习角度看待和研究人的心理与行为,是欧美许多社会心理学家多年来采用的视角。学习理论是一种强化理论,最早可追溯到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原理。20世纪初,学习理论流行,并成为行为主义的基础。后来,赫尔、斯金纳、米勒、多拉德,将其运用到社会心理学。20世纪70年代以来,班杜拉将其应用范围扩大,提出社会学习理论,又称为观察学习理论,在解释人类社会行为方面取得重大成功。 二、强化理论的核心概念 (一)联结 是两种刺激在大脑形成的暂时神经联系。用联结可以解释人的社会心理现象和行为。(二)强化 这是强化理论最核心的概念,其含义是,人们之所以学会某种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能产生令人愉快的后果,或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人们之所以避免某种行为,是因为这种行为会给人带来不愉快的后果。 (三)模仿 个体在社会生活中,主动仿效他人言行的社会心理现象。米勒和多拉德认为,可以通过延伸刺激—反应关系与强化的概念来理解模仿的心理机制。 强化理论的评价: 强化理论假定,行为主要由个人过去的学习经验获得,倾向于将行为原因归于外在环境,忽视个人对环境的主观感受,注重解释外表行为,而忽视解释主观心理状态。 三、社会学习理论 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又称为观察学习理论),接受了行为主义心理学的多数原理,但是更加注意线索对行为、对内在心理过程的作用,强调思想对行为和行为对思想的作用。 社会学习的过程: (一)注意过程(二)保持过程(三)复制过程(四)动机过程 社会学习理论的评价: 社会学习理论也被批评为借用认知概念,但没有揭示导致认知活动结果的过程与条件,并且其交互决定论带有二元论色彩。 四、社会交换理论 霍曼斯采用强化心理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把人际相互作用比作经济交易,提出了社会交换理论。 他将强化理论的元素引入交往,认为交往本质上是“收益”与“代价”的“社会交换”,人们的交往通常会尽量扩大收益,缩小代价;扩大满意度,缩小不满意度。 收益和代价需要维持平衡与合理,若收益大大超过代价,人会内心不安;但若代价大大超过收益,就产生气愤。因此,公平和互惠方能使相互作用长期保持。 社会交换理论的评价: 社会交换理论与整个刺激-反应理论一样,忽视对中介心理过程的探讨,又不像社会学习理论有系统的实验证据,其理论的视角也倾向于将人看成是简单实惠驱动。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课程标准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 适用专业:心理学专业授课单位:人文社科系 学时:36学时学分:2学分 第一部分课程性质与作用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这本书既是一部高水平的学术著作,又是一部通俗的心理学读本,具有科普性。因为全书内容生动、形式活泼、可读性强,所以这本书很适合心理学专业学生研读。大多数心理学教材因篇幅有限,无法详细介绍作为学科基础的心理学实验研究过程,这本教材正好添补了教科书与科学研究之间的沟壑。本课程也是心理学研究成果在实践具体应用的反映,既有基础性又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学习本课程应具备必要的普通心理学、生理学、发展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前导课程为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后续课程为变态心理学与心理咨询技术。 第二部分课程设计思路 (一)课程设计理念 《改变心理学的40项研究》选读这门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发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实践——体验——感悟”中,以较少的课时达到更有效的教学目的,真正做到知识传授以“必需、够用”为度,为学生在学习基础课程和以后研读相关文献打下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本专业的培养目标以及学生实际,主要选取能够运用到今后心理学相关实际工作过程、工作方法的实用性知识与技能的教学内容,采用活动途径,在教师引导下,通过感知、体验、实践、参与和合作等方式,在学习过程中进行情感和策略调整,以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使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的专业素养与文献阅读能力的提高。 第三部分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了解什么才是科学的心理学,心理学家是如何发现问题,如何定义问题,如何解决问题,如何概括自己的研究成果,又是如何激发他人进一步研究的。 (二)能力目标 提高学生从事心理学专业的研究素养,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 (三)素质目标 通过阅读本书,能够为自己从事心理学应用工作找到依据,并能激发在应用中研究,在研究中应用的热情,促进更多新的、对实践有指导价值的研究出现。

尔雅通识课社会心理学答案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一) 1.你生理上是男性或者女性长大 以后就应该符合男性的社会规范或者 女性的社会规范。这属于()C A、民族社会化 B、个体社会化 C、性别角色社会化 D、角色扮演 2.个体的社会心理和社行为包括()个人在社会当中社会认知的过程,人 的社会态度三个方面D A、个体与群体的关系 B、群体的社会化 C、个体的成长 D、个体的社会化 3.从宏观角度看,影响一个人社会化 的因素是()。D A、社会组织结构 B、社会政治制度 C、社会教育理念 D、社会文化环境 4.社会心理学是对人的心理和社会行为规律进行研究的一门学科,这里的 人既包括个体也包括()C A、组织 B、社会 C、群体 D、他人 5.社会心理学主要研究个体心理和个体行为、社会交往心理和行为、群体 心理和()A A、应用社会心理学 B、特定群体的心理行为 C、社会组织的心理行为 D、社会心理认知 6.()将角色的概念引入社会心理学说社会就是一个大舞台B A、吴江霖 B、乔治米德 C、潘菽 D、迪尔凯姆 7.从新生儿、幼儿、儿童、青年、中年、老年的过程是人随着年龄()变 化的过程A A、生理 B、角色 C、心理 D、身体 8.传统认为,社会心理学源于希腊。()×

9.性别角色社会化就是个体成人之后的行为要符合其性别的社会规范。()√ 10社会化的过程是一个一生的过程√ 11社会化完全是一个自动化的过程× 社会心理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二) 1.一个歌星一首歌唱得好,我们就认为他所有歌唱的好,进而认为他满腹经纶,这是()D A、首因效应 B、近因效应 C、晕轮效应 D、光环效应 2.人在社会中,()怎样去认识别人,怎样去认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这个就是社会认知C A、怎样去认识自然 B、怎样去认识社会 C、怎样去认识自己 D、怎样去认识动物 3.人际交往心理和行为不包括()D A、人际关系 B、人际沟通 C、利他与侵犯行为 D、角色扮演 4.应用心理学研究环境社会心理学、法律社会心理学、军事社会心理学和()A A、消费社会心理学 B、学习社会心理学 C、政治社会心理学 D、群体社会心理学 5.以下哪个不是在研究社会态度()B A、态度的构成成分 B、心理状态 C、态度改变的过程 D、怎么样让人去改变态度 6.影响社会认知的因素有认知者的因素、认知对象的因素和()B A、认知环境的因素 B、认知条件 C、认知方式 D、认知内容 7.个体因素会影响我们的认知准确度,造成认知偏差。√ 8.广告对人的影响其实就是一个态度改变的过程。()√ 9.社会认知揭示我们在社会当中认识别人,认识人际关系规律。√

第三节社会知觉与归因

第二单元印象形成与整饰 一、印象及其形成的概念 印象是指在个体(认知主体)头脑中关于认知客体的形象。 印象形成:个体首次接触新的社会情境时,按照个体以往的经验,将情境中的人或事进行归类等,明确其对个体的意义,以使个体的行为获得明确定向。 第一印象,初次印象:素不相识的两个个体第一次见面时形成的印象。 二、印象形成的效应 首因效应与近因效应 首因效应:在与他人接触过程中,先获得的印象(第一印象)起较大的作用。第一印象对其后的信息组织、理解与解释起定向作用。一般发生在陌生、不熟悉的人之间。 近因效应:较近(或较后)获得的信息起较大的作用。一般发生在较熟悉、亲密的人之间。 二、印象形成的效应 洛钦斯实验(1957) 材料一:吉姆走出家门去买文具,他和他的两个朋友一起走在充满阳光的马路上。他们一边走一边晒太阳。吉姆走进一家文具店,店里挤满了人。他一边等待店员对他的注意,一边和一个熟人聊天。他买好玩具向外走的时候遇到了熟人,就停下来和朋友打招呼。后来告别朋友走向学校。在马路上遇到了一个前天晚上刚认识的女孩,他们说了几句话就分手了。 材料二:放学后,吉姆独自离开教室出了校门。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路上阳光很耀眼,吉姆走在马路阴凉的一边。他看见马路上迎面而来的是前天晚上刚认识的那个漂亮女孩。吉姆穿过马路进了一家饮食店,店里挤满了学生。他注意到那儿有几张熟悉的面孔。吉姆安静地等待着,直到店员注意了他,买了饮料。他坐在一张靠墙的椅子上喝饮料,喝完就回家了。 上述两段材料作如下不同的组合,然后给四组被试阅读。 A.热情外向的描述在前,冷淡内向的描述在后; B.冷淡内向的描述在前,热情外向的描述在后;

浅谈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心理学在教学中的应用 金坪中学郁胜男 教师在教学中应用心理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通过近半年的专业心理学培训,结合以前的教学经验。让我对教师教学有了新的认识,心理咨询师的责任是助人自助。教师的责任不是同样教人自教吗.下面我就如何将心理学与教学的结合过程具体谈谈。 一、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教学的重要基础。正确的教学态度是教学过程的核心内容。因为一个老师即使能力再强,如果学生不喜欢,不信服,同样达不到想要的效果。如何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呢?教师在学生面前扮演者两种角色,一种是教师。一种是朋友。如何协调这两种角色间的关系很重要。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尊重,积极关注的态度公平对待每一个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二、建立教学目标 如何建立有效的教学目标是教学正常进行的前提。新课改提倡建立三维目标正是为了积极有效的让学生掌握现阶段的知识,提高个人素质,发展健全人格的有效目标。但这是远期目标,教师如何让每一堂课的近期目标做到积极有效可行就非常重要了。如何让学生有所学,有所知,有所悟,才是一堂有效课堂的关键。在建立教学目标少不了以下几方面的要求:1、教学目标是积极的,2教学目标是有效的目标。3.教学目标是可以量化的目标,如掌握什么知识点,学会方法的运用等等。4教学目标是教师与学生双方比较适宜的,学生不会茫然

不知,教师不会空洞重复。5教学目标以学生为主。6教学目标的近期目标与远期目标必须统一。7教学目标是可以评估效果的。 三、开展目标教育 动机是激发人们去行动并达到一定目的的内在因素。如果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需要内因和外因的同时刺激,内因,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尊的社会需求,而自尊水平的高低与他的抱负水平以及成功对他的意义有关,自尊水平高的学生对学习动机更强烈一些。所以提高学生的自尊水平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学生有了学习动机,才能成为学习的主人,才能积极主动地学习。由“要我学”转化为“我要学”由“苦学”转为“乐学”。这样的学习效率自然就上去了,所以,对学生的教育不仅仅停留在课堂上,可以带他们认识课堂外的世界与相关学科的联系。如数学学科作为一门重要的基础学科在生活中,在科技中发挥的巨大作用。神奇的数学现象等等,让学生认识到数学扮演着如此重要的角色。这样更能激发强烈的学习动机。自发学习。 四、适当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优秀的学生并不是教师的担心对象,相反学困生才是教师担心,关注的焦点,每个班级都有一部分学困生被同学挤压,被老师忽视。我曾经做了一次调查,通过谈话,发现学困生个性大多自卑或偏激,他们认为别人因为他的成绩差就看不起他,因此而内心痛苦,无法摆脱这一现状,于是寄情与网络,在虚拟世界寻找精神寄托。如此恶性循环下去导致打架斗殴,赌博,盗窃等恶性行为的产生,由此可以学生的不良行为,与家庭和教师的不正确的对待是分不开的。

旅游服务心理学课程标准

旅游服务心理学课程标准 1.课程名称 旅游服务心理学 2.适用专业 中等职业学校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 3.课程性质与任务 旅游服务心理学是为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开设的学科专业课。 旅游服务心理学是心理学的应用分支学科,是研究旅游活动中人的心理现象的科学。旅游服务心理学是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的专业学科。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旅游活动过程中人的心理活动的规律,掌握心理学有关的基本理论和观点、了解研究旅游活动过程中人们心理及行为的基本方法和手段;明确影响旅游者旅游行为的心理因素包括感知、动机、学习、态度和个性五个方面以及社会因素的群体、家庭、社会阶层和文化四个方面;掌握提高人的心理素质的基本方法,为今后服务工作和管理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4.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课程的性质、任务及其研究对象,全面了解课程的体系、结构,对旅游服务心理学有一个总体的认识。使学生掌握旅游服务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知识,学会用旅游服务心理学理论分析和解决旅游服务中遇到的心理问题。使学生能够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把学科理论的学习融入对旅游管理活动实践的研究和认识之中,切实提高实践能力。真正掌握课程的核心内容,为企业经济效益的提高服务,为毕业后更好的从事管理工作打下基础。 5、课程内容和要求: 第一章绪论 [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应当了解心理学的学科性质,研究对象、任务和方法。理解研究旅游服务心理学的目的和重要意义。 [本章主要内容]: 1.1 旅游服务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1.2 旅游服务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1.3 旅游服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1.4 旅游服务心理学的研究步骤 [本章重点]:旅游服务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本章难点]:旅游服务心理学的概念 第二章旅游服务心理学的理论基础 [教学目的与要求]: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