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自然美与人性美的和谐统一

自然美与人性美的和谐统一

自然美与人性美的和谐统一
自然美与人性美的和谐统一

自然美与人性美的和谐统一

摘要:大自然和谐美的自然美和人类淳朴爱的人性美到此已真正的珠联璧合,达到了和谐统一,文章中体现出来的自然美和人性美二位一体,共同构建了《荷塘旧事》的美学价值。

关键词:自然美;人性美;和谐

中图分类号:g6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851(2012)-12-0137-01

在北师大版六年级语文上册中有这样一篇值得品味的美文,即第五单元中的《荷塘旧事》,在授课过程中笔者被它深深的吸引,文中字里行间流露出来的美让人感动、震撼。在品读过程中笔者心灵得到高度的精神愉悦,如饮美酒、如吮芳醇。在《荷塘旧事》中作者展示出写景荷塘的自然美与叙事人性美的高度统一,笔者就此作一赏析。

自然美是本文的一大特色,回忆旧事之前作者先描绘出故事发生的地点——荷塘自然风光之美,虽然着墨不多,但景致却极富传神色彩。首先,从荷塘的形美开始,依次呈现出荷塘在夜晚与白天时不同的韵致。文中的“我”见到外祖母家居住村子周围的四个大水塘,相比之下在旧事发生的那个大荷塘更引人注目,因其形与众不同,似“月牙”状,不论是新月还是残月状,它在孩子和大人们中的形态总是美的,总是神奇和富于想象的,“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月的残缺美带给荷塘形象以无限的想象空间。在这样形美的荷塘中又蕴含着内在的质美。接着,作者引领我们去夜晚

社会美与自然美

社会美与自然美 第一节社会美的本质 第二节社会美的基本类型 第三节自然美及其价值 关于美的形态分类的说明—— 1.美的形态,指美的各种表现形式,它是美的具体形式与体现。 2.世界上没有相同的两片叶子。绚丽多姿的美的世界中,每种事物的美都是独特的、不可重复的。 3.社会美与自然美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是现实生活中直接具有的、不需要经过人为的艺术加工即已存在。广泛存在于现实生活领域,为芸芸众生提供作为一个完整的人生存所必需的基本的审美营养。 社会美容易被忽视 社会美需要被发现 社会美应该被张扬 4.从美的存在领域的角度分为现实美(含社会美和自然美)、艺术美和形式美。 第一节社会美的本质 一、社会美的本质 社会美,是指社会生活中客观存在的社会事物、社会现象所具有美。 社会美是现实美的主体部分,与人、人的活动直接紧密相连,它既具有独立的审美价值,又是艺术美的来源之一。 二、社会美的特征 1.直接的社会实践性直接来源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一目了然。 2.鲜明的社会功利性是社会实用功利与道德功利的统一,社会美应该对整个社会系统的生存、发展有利。社会美重在内容,更体现审美的社会功用。 3.突出的社会历史性社会美具有流动性,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美,社会美往往体现为时代差异、民族差异、阶级差异和角色差异。 第二节社会美的基本类型 一、社会主体美

1、人体美 人体美是指人的形体所具有的美。 人体美究竟是自然性的还是社会性的,是一个理论难题。 人的美主要包含了两大构成元素: 外在美:相貌、形体 内在美:道德、情操、气质 在这两个组成部分当中,人类对于自己的审美是从人体开始的。 这种对于人体的审美,经历了从最早的生殖崇拜期到后来的健壮体魄欣赏的转变。 前者是基于人类种族延续的需要,后者往往是因为战争等当时的社会生活的需要。 人的躯体不是一种单纯的自然存在,而是在形状和构造上既表示它是精神的感性的自然存在,又表现出一种更高的内在生活,因此就不同于动物的躯体,尽管它和动物的躯体大体上很一致。 人体美的特点 (1)人体美是物质性的,是和谐的物质性对象 (2)人体美体现了精神与物质的直接统一性 人的物质形态的美,指人的容貌、体态(身材)的美。这是人的一种天然存在的美。 人的精神气质的美,包括人的风度、气质、韵味……是人体美的高级形态。 理想的人体美是上述两种美的融合。 人的美的理想形态是内在美与外在美的统一,内在美永远是关键。 罗曼?罗兰描绘的贝多芬:个头矮小,且眼睛“又细小又深陷”,鼻子“又短又方,竟是狮子的相貌”,“下唇常有比上唇前突的倾向”,下巴“有一个深陷的小窝,使他的脸显得古怪的不对称。” 人的气质、情操等都是后天培养的。一些所谓的“贵族气”、“王气”其实是来自出生后生活环境的熏陶。 随着人类文明进程的变迁,对于人的美的欣赏越来越注重道德、情操、气质等内在的要素,改变了此前偏重于人的自然属性的欣赏习惯,社会属性的比重越来越大。 人的美具有明显的多样性、复杂性,体现了审美的社会性特征。 二、社会活动美 1、社会实践活动美 (1)生产劳动的美的根源在于它体现了人的自由自觉的创造性。

和谐的人格究竟有多重要

和谐的人格究竟有多重要 当一个人的人格分裂时,他是没法获取幸福的。当一个人的人格不和谐不健全时,他是没法实现自由的。 ——题记 作为健全的人,自由的人,我们应该明确自己理性上应该相信什么,决定哪些应该做,而哪些不应该做。同样,一个人格分裂不健全的人,他会压制自己良好而深刻的情绪,削弱理性带给我们的友谊和仁爱,以及对事业的献身精神。 和谐的人格培育人健全发展,促使我们的理性趋向光明。具备这些的人,在对世界的观察和分析时,在运用自己的力量取得外部认可时,都会更容易成功。反之,我们就会变得呆滞和迟钝,对世界麻木而顺从。 那些总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恰恰是人格不健全的表现。他们满足了自己的一时痛快,却不管别人的感受。理性和爱人的心在哪里呢?很显然,照看他人以便让

自己获得幸福和快乐的想法已经被他们抛弃了。他们只想着自己,只想着获取,而忘记了人的高贵和同理心。 那么如何获取和谐人格呢?有位英国哲学家总结了三个要点,一起来了解下。 和谐人格必备条件1:幸福的家庭 父母对孩子的爱,是幸福的最好源泉。但遗憾的是,很多父母没有给予孩子正确和及时的爱,造成了孩子们童年性格的偏执发展。如果成年人想与自己的孩子维持一种快乐关系,或者给予孩子一种幸福的生活,那他就得思考如何做出好的行为。 幸福的家庭大都相同,而不幸的家庭却各个不同。托尔斯泰的这句话放到现代,依然管用。 以前女子很保守,认为婚姻以外的性行为是可耻的,是一种罪恶,但现在呢?看看多少女子因为金钱和物质的引诱,而红杏出墙,不以为耻。这样的女人他们从一开始就没有培养其对家庭的责任感和正确的思想认知。 很多家庭的烦恼来自经济方面,这是个不可忽略的事实,由此造成婚姻的破裂,结果就是孩子的情爱无法得到满足。如此情况下,要想获得纯朴而自然的幸福,对于还未长大的孩子来说,就变得异常困难。

汉语在构建和谐人格中地位与作用

汉语在构建和谐人格中地位与作用

论文关键词:汉语价值观身份人格完善 论文摘要:语言文字是一个民族文化和价值观的载体。汉语是汉民族身份的标识,是中华民族重要的文化资源。汉语学习是个人提高人文素养,完善和谐人格的重要途径,也是构建和谐人际关系和实现个人利益最大化的重要手段。本文就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语言作为文化的一部分其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现代阐释学大师伽达默尔有这样一个论断:“谁拥有语言,谁就拥有世界”。语言深深地植根于民族文化的土壤中,记录着各个民族独特的民族传统,承载着其特有的文化模式。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发展史也证明:语言是治理天下,教化人论的基础。古人对语言在一个社会组织中的维系作用有着深刻的理解。《易》曰:“鼓天下之动者存乎词。”因此“一言可以兴邦,一言可以丧邦”成为春秋时代一种社会警醒意识。 在各种与民族群体有关的人文社会现象中,只有语言是“与生俱来”的。当代新洪堡特学派的代表,德国语言学家威斯格贝尔对语言的民族性有高度的评价。他认为从群体来说,语言是一个群体的文化财富和精神力量,这种力量决定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从个体来说一

个孩子从出生之日起进入了民族语言流,他的母语决定了他一生的精神格局和语言行为。[1]由此可见,“语言不只是一种表达工具,它跟一个民族的文化心理、思维方式密切相关,它记录了一个民族的文化踪迹,成为延续历史与未来的血脉。要认识一种文化,只能从语言出发,那么,保护语言其实就是保护文化,放弃母语其实意味着放弃自己的传统和历史,放弃自己赖以生存的文化基因”。所以身为一个中国人,让我们能时时牢记自己的身份的,除了身体发肤之外,就该是我们的母语汉语了。 一、当前汉语的生存现状 当前社会上的现象是从社会、学校到家庭对英语的学习趋之若鹜。人们已经失去了对汉语汉字的敬畏感,日常表达日益粗鄙化,以及公众对汉语优雅品质的普遍漠视,这都反映出当代中国人与自身文明之间出现了难以弥合的裂痕。文化的西化、本国语言、文化的式微,导致学生母语水平不高,涵养不深,人生态度无所依归,君子之风渐行渐远。许多青少年表现为行为失常,思维和逻辑混乱,语言粗鄙。因此,在人际交往中,就会为只言片语的不入耳而大动干戈,造成人际关系紧张,丧失了应有的礼仪风范,与我们举世闻名的礼仪之邦的国人形象相去甚远。这些与我们当前构建和谐社会

健康让生活更美好

健康让生活更美丽 当前一些爱美的女士为了身体能够有魔鬼一般的身材,不惜花费大代价去整容丰胸,而且丰胸手术后的效果往往会不尽人意,手术后也会产生一些不良后果,这会让这些人吃不少的苦头。也有不少人会使用药物,这些含有大量的雌激素,能够丰胸但不能持续,还会引起乳房疾病等一系列不良的反应。 当前的一些化学药物,当时效果可能会很明显,但是药效过后的结果就往往不尽人意了。在生活中健康才是第一位,没有了健康身体,生活也就没有了意义酒酿中含有的酒酿醣化酵素能促进乳头的乳腺管道不断分支和生长,从而增强乳腺组织的发育,是天然的荷尔蒙;酒酿蛋其中含有的野葛根提取物等高效成分,能加速胸部增大同时增强弹性,向上提拉塑形,令胸部线条效果完美,此外加上宁夏枸杞以及天然土鸡蛋的滋补,因此酒酿蛋不仅仅可以丰胸,还可以美容养颜,调理经期和改善痛经困扰,保养身体,调理气色,均衡营养。而且它的原料是纯天然的,看得见,摸得着食用起来才能更放心。 在酒酿蛋中加入葛根也会有不错的效果,葛根在食用方面被广泛应用,被认为是相当安全的。据了解,它对调节女性荷尔蒙、改善胸部线条、加强乳房弹性及滋润皮肤具有显著疗效,称其为美胸神器应该不为过 酒酿蛋中的微量酒精成分能够改善胸部的血液循环,其中鸡蛋含有大量的蛋白质不仅能够让胸部丰满起来,对肤质也能够有极大的的改善,它还含有多种维生素、糖类、有机酸、蛋白质、酞、无机盐等成分,身体容易吸收,营养零流失。它还有升散通利之功效,经常食用,可以轻身,从而达到减肥的功效。 酒酿蛋对产妇也有非常好的效果一般产妇吃这个,会有很好的效果,产妇的身体有所帮助,有助于产后恢复。中医认为产妇生孩子时气血大耗,阴液耗损,

立意4 从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

从生活中发现美、表现美 有一位作家说:我们这个平凡的世界其实是多么的可爱,我们这个散淡的世界其实是那么默契,而看起来如草芥一样的生命种子,其实是那么坚韧和美丽。是的,我们这个世界主流是真善美,如果没有真善美的主宰,这个世界将不复存在。我们应该善于从生活中发现美、感受美,在作文中表现美、赞颂美。 (一)努力表现美好的事物 美是以善(好)为基础的,是与使人愉悦相联系的;美既是客观存在,同时又是主观感悟投射的产物。我们应当善于寻找绝妙诗词即寻找美的事物,并用我们的笔努力去表现美好的、使人愉悦的自然美、社会美和人性美。 1描绘自然美 我国古代诗词流传下了不计其数的描绘自然美、深情赞美自然美的作品。从《诗经》到《楚辞》,从汉乐府到唐宋诗词,大量诗篇都是脍炙人口的赞美祖国大好河山、自然风光的不朽作品。描绘自然美,赞美自然美。 2.表现社会美 与“自然美”相对应的则是“社会美”,即我们生存的社会中的一切美好事物:美好的生活场景、美好的人际关系、美满的幸福生活。 著名作家乔叶写过一篇短文,题且是“生命常常是如此之美”,其实有三个特别生动的片段。作家选取的内容是极普通极平常的小事,从中感受到的却是如此美丽的生活场景,如此美好的人际关系。这就是生活,也是生命存在的形式。没有豪言,没有粉饰,没有灯红酒绿,没有花枝招展,因为平淡才真,质朴才美,存在才幸福。卖小菜妇人的热情、语,“如深秋的土地,自然而淳厚”,令人回味无穷;车夫的善良、真诚,如冬日的暖阳,总让人心里热乎乎的,以至于泪都要下来了;一个很帅气的男孩子邮递员,“时髦得似乎让人不放心”,实际却勤快得让人感动。就是这些随处可见的普通人群点缀了我们美丽的世界,就是他们顽强、乐观、真诚、职守的品性在震撼我们的同时,美化了我们的心灵,使我们不得不常常感觉到这个平凡的世界真实是那么可爱,那么美丽! 3赞颂人性美 表现人性美是文章的主要的也是永恒的主题品质美、道德美、情感美,是人性的主流,我们应当努力表现这美丽的人性。下面是一位老师描写我们学生的平凡之美的作品。 一个关心社会、关注身边的人和事的学生,一定会从自己的亲身经历中,从种种媒体中,发现许许多多感人的事迹,发现许许多多秀的人物。他们是那么平凡,就像你的家人、同学;他们又是那么高尚,以一种催人泪下的力量让你感动,让你久久地铭记。 一篇文章记叙了旅游途中发生的一件令人难忘的往事,反映了卖花姑娘诚实、纯正,如白兰花般芳香清纯的美好品德。作者把笔墨集中在卖花姑娘的外貌、语言、行动上,生动地刻画了她的朴素纯美的心灵。文中白兰花的淡雅的芳香更衬托出卖花姑娘的美好品质,增强了文章的艺术力量。 本文记叙了旅游途中发生的一件令人难忘的往事,反映了卖花姑娘诚实、纯正,如白兰花般芳香清纯的美好品德。作者把笔墨集中在卖花姑娘的外貌、语言、行动上,生动地刻画了她的朴素纯美的心灵。文中白兰花的淡雅的芳香更衬托出卖花姑娘的美好品质,增强了文章的艺术力量。 4表现艺术美 《老残游记》中有一段描写王小玉演唱曲艺的生动片段。这无疑是极为精彩的文字了。我们中学生也可以用自己的笔去描写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的精美。本文不是所有的同学都能写得出来的。没有对音乐的真爱,没有欣赏音乐的真实体验,没有对音乐的独到的品味、思考,是断然写不出这等文章来的。这再次说明了一个文艺创作的基本原理:艺术是生活的反映。 文中的大量内容都是作者音乐生活的再现,那些优美的文旬都是真实体验的表白。如“在‘滑音’间寻找快感,在‘换把’间聆听呼吸”;如“读巴金的《家》,耳边回荡顺子的《回家》;读南怀瑾的儒雅文苑,而聆听舒曼的钢琴曲;品味《中国文学史》,恰与贝多芬的《命运》相伴……”准确传神,颇有感染力。作者把对音乐的独到的体验和它的价值有条不紊地娓娓道来。先写在或悲或喜时音乐对调节情绪的怍用,再写在读诗读书时音乐对帮助领会诗书内容的作用,三写歌词小调本身的含义给人的教育作用。这样,把音乐的美感和价值充分地表现出来了。 (二)用美好的心灵去发现美 法国艺术家罗丹有一句大家熟知的名言:“对于我们的眼睛来爱.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对美的发现。”清代学者袁枚说:“但肯寻诗便有诗,灵犀一点是我师。夕阳芳草寻常物,解用都为绝妙词。”也就是说,世间美的事物到处存在,只要善于发现,善于表现,都会成“绝妙词”。我们要用美好的心灵去发现美、感受美、欣赏美。 1慧眼独具发现美

自然美才是真得美

自然美才是真得美 ——人是最美的自然美对于美,是人们一直以来不懈的追求。在朱熹《春日》中有: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是对自然的追求。在《诗经·周南·关雎》中也曾写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这是对美人的追求。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样的古句吧。 也因为有这样的传统历史,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通过整容这样的途径来改变自身的一些缺陷。现在我们会不时的听到人造美女的报道,但是惊人的美容费用并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即使能承受高昂的美容费用,美容者也难以承受内心的压力。当夜静更深的时候,想到自己身上这里是人造的,那里是人造的,心情会感到很沉重的,因为人的潜意识是追求自然美的。 一、事件 最近听到超女王贝因为整容而将自己的年轻生命永远的留在了手术台上的报道,我们为此无不感到惋惜。即便是有很大的风险,依然有人愿意去冒风险,究其原因: 1、认为美丽我作主。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整形美容是社会和科学发展的必然,既然能够通过医学的方法让自己变得更美丽,何乐而不为呢?

2、变漂亮让我更有自信 3、漂亮让我有更多的资本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二、美的标准 大家都在说美,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美呢?这里我们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i.审美理解 俗话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这就说明了每个人对美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 它的定义是这样说的:审美理解是指审美中理性能力,审美心理经验中的认识性因素 它的功能:(1)审美理解渗入,溶解于感知,使审美感知成为超感性的直觉能力,以把握形式结构包含的深层意味。 (2)审美理解渗入想象,规范想象的任意自由,给于它以统一、秩序 (3)审美理解溶解于情感,给予情感以理性的调节、制导,是情感从盲从欲望冲动走向有一定意志的情感,而成为审美情感。 通过上述我们知道,对美的理解是建立在自身的感知,想象,情感之中的,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而美的标准也是不断变化的。就像古代社会以“小脚”为美、唐代以胖为美一样,各个时代的美、丑标准都是相对的;而且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对美的评判标准也不同,东方人眼中的丑在西方人眼里可能就是美。美从来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大眼睛、双眼皮”是一种美,但“丹凤眼”又何尝没有它独特的韵

庄子和谐观及对人格培养的价值

黄炎培故居,刘绍棠故居,田间故居,白涤洲故居(青塔胡同17号),曹锟故居,裘盛戎故居;第Ⅲ类:肖龙友故居,张伯驹故居,陈寅恪故居,曹雪芹故居,陈半丁故居,鲁迅故居(砖塔胡同84号),萧军故居,侯宝林故居,李莲英故居(姚家胡同7号、9号),曾国藩故居,袁复礼、袁敦礼故居,高盛麟故居,刘宝全故居,叶盛兰故居,杨宝森故居,奚啸伯故居,阎岚秋故居,张君秋故居,童芷苓故居,新凤霞故居,言菊朋、言慧珠故居,孙毓堃故居,金少山故居,李渔故居,吴佩孚故居(保安寺街17号),言慧珠故居,程长庚故居,程砚秋故居,袁世海故居,吴晓铃故居,徐凌霄故居,杨深秀故居,林旭故居,杨锐故居,李少春故居。 对聚类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以下特征:(1)两城区现存非文物保护项目名人故居分布存在显著聚类差异。东城区该类故居主要分布在第Ⅰ类,分布在第Ⅲ类的故居数量次之,分布在第Ⅱ类的故居数量最少。西城区该类故居主要分布在第Ⅲ类,分布在第Ⅱ类的故居数量次之,分布在第Ⅰ类的故居最少。(2)两城区现存非文物保护项目名人故居特征存在明显差异。通过对聚类结果进行分析,发现两城区第Ⅰ类故居的整体特征是保护现状较好,周边环境比较和谐,但故居的历史文化价值有待挖掘。第Ⅱ类故居的特 征是遗存建筑价值最大、目前保护状况和利 用状况最好。第Ⅲ类故居具有建筑遗存价值 低,目前保护状况和利用状况较差的特点。 四、结论与讨论 1.两城区现存非文物保护项目名人故 居在数量、分布、类型、保护状况、利用状况 等方面各具特征,同时也存在一些共性。 2.两城区现存非文物保护项目名人故 居在历史文化价值、保护现状、利用现状等 方面存在显著聚类特征。选取聚类的6个变 量,把两城区该类故居聚为3类,发现东城 区、西城区该类故居不仅在每类型存在显著 的本区域集聚特征,而且,在区域间也存在 显著的集聚特征。 3.两城区现存非文物保护项目名人故 居的保护及利用措施应该具有差异和针对 性。东城区该类故居的保护应该主要针对第 Ⅰ类故居进行,目前应该监督和督促故居的 利用者和责任者继续保护好故居,维护好故 居的建筑风格,以免对周边和谐的环境造成 破坏,但没有必要把其辟为故居博物馆,对 其内部应该灵活运用,一方面可以筹集保护 维修的资金,另一方面,利用是最好的保护 手段。目前还应该深入挖掘这些故居的历史 文化价值。区别于东城区该类故居的分布, 西城区分布在第Ⅰ类的故居最少。西城区该 类故居的保护应该主要针对第Ⅲ类故居进 行,目前应适当对故居进行维修,根据需求 采取合适的利用方式,但需要挂牌说明该处 曾为谁的故居,故居说明牌将会成为一种特 殊的文化符号,成为研究名人史以及北京历 史文化的要素,成为教育青少年的示范牌。 4.两城区相同类型的非文物保护项目 名人故居的保护与利用措施具有可借鉴性。 从各个聚类类型的角度来看,两城区相同类 型的该类故居的保护与利用措施可以相互 借鉴。对于第Ⅰ、Ⅲ类故居的保护措施如上 所述。对于第Ⅱ类故居,应该将其公布为保 护院落或者文物普查项目,然后升级为文物 保护单位。并应该对外开放,满足人们缅怀 先贤、鼓励自我、教育自我的作用,也可开展 故居游,带来一定的外部效益。 参考文献 [1]王玲.对名人故居开发利用的思考[J].江南论坛,2009(9). [2]周振宇,周公宁.杭州名人故居保护利用研究[J]. 建筑学报,2003(4). [3]丁超,张秀娟.北京名人故居的三重属性及其认 定与保护原则[J].北京社会科学,2006(4). [4]沈实现.地域景观·城市记忆—— —杭城名人故居 的景观特质与保护开发[J].城市规划,2005(9). [5]蔡礼彬,王莹.关于青岛市名人故居现状的调查 与思考[J].兰台世界,2006(11). ★基金项目:本文为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重 点项目(05BJDCS024)的后续成果。 ★作者简介:成志芬,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 所助理研究员,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张宝秀,博 士,北京联合大学应用文理学院院长,教授。 和谐,一直是中华民族追求的生活目标,因为中华民族地域辽阔及多民族构成的特征,所以和谐也是中华民族生存的必要条件之一。从舜帝的“南风之熏兮可以解吾民之愠兮,南风之时兮,可以阜吾民之财兮”的古老诗句里,从老子的“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的治国方略里,从孔子的“和为贵”、“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人性准则里,再到孟子的“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的理论认知中,无不流露出中华民族的“和谐”意识,体现 着中华民族对和谐社会的热爱与向往。 战国思想家庄子是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其思想体系从老子传承而来,老庄历来崇尚自然,崇尚自由,所以庄子的理论中充满了对和谐理念的认知和评价。庄子又作为中国浪漫主义风格的源头,他以博大恢宏的气势与壮丽的想象,再加上行云流水的文字表现着古代知识分子的胸襟,也表现出庄子醉心于逍遥世界、试图超越自然到 达无极限的追求。因此,本文在研读了庄学 理论的基础上,综合了庄子对和谐观的论 述,并试从如下三个方面论证其价值。 一、庄子和谐观的理论基础 首先,庄子和谐观的产生有着深广的社 会背景,庄子生活于战国中期,正是中国奴 隶制度转变为封建制度的社会转型期,随着 周王朝势力的衰微和新兴的地主阶级、自耕 农阶层和士阶层的产生,社会成分构成更加 复杂,社会矛盾增加,很多人因为社会阶层 的变动而难以找到心理的平衡与生活的稳 定,而对社会发出恨恨之声,使整个社会显 示出日益动荡的趋势。庄子所看到的是“争 地所战,杀人盈野,争城所战,杀人盈城”的 现实,感受着生灵涂炭的悲惨人生,在这种 客观现实之下,生存于这个乱世中的思想家 们感到了和谐的缺失和追求和谐的迫切意 义,于是庄子站在哲学的高度,开始了对于 抹平社会矛盾,和谐人与人的关系、国与国 之间的关系、人与自然天地之间的关系的思 考,试图在乱世中重建人的本来面目,为个 体生命寻求一条重建和谐的途径,同时也为 建立融宇宙观、自然观、生命观、人生观为一 体的形而上的生存哲学打下基础。 其二,庄子的思想与老子的思想一脉相 承,“天人合一”是道家的精神内核,也是老 庄宇宙观的出发点,老子思想的核心就是对 “道”的深度思考,在老子的理论体系之中, “道”是一个绝对至上的宇宙本体,曰“有物 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独立而不改,周 台纵横兰lantaizongheng 试析庄子和谐观及对 人 格 培 养 的 价 值□郎旭庄周梦蝶图 86 兰台世界2012·11月上旬

我心中的瓦尔登湖

我心中的《瓦尔登湖》 很多人都向我推荐《瓦尔登湖》,有人说这是一本很安静的书,安静到可以听到银针坠落的声音;有人说这是一本净化心灵的书,字字句句沁人心脾;有人说这是一本很孤独书,又是一本很有趣的书。这些风格迥异的评价不禁挑动了我对这本书的兴趣,我怀着一探庐山真面目的心态翻开了这本书。可是在我阅读到第十页的时候我竟然已经有想放弃它的念头了,“写的到底是什么意思,我怎么没看懂?”“这是中文吗?难道是翻译的不靠谱?”我在心里抱怨着,本来想放弃了,但是看到介绍说“浮躁的人是读不懂书中的奥义的”,心中又有些不服气,于是我随手向后翻,看到这一章节:最高的法则,心中对最高法则充满了好奇便开始读了起来,然后我便深深地陷入到《瓦尔登湖》的宁静中了。 这是一本描绘田园风光的美景画卷,读完全书,仿佛跟作者完成了一次难忘的、纯美的自然之旅。你会走近湖畔,走进松林,你能看到悠然而过的田野上的飞鸟、看到在丛林里四处溜蹿的土拨鼠、欣赏森林深处的蚁群大决战;湖水的静美、雨中的奇景、变幻的雪冰、乡野的美梦,让你在真切的体验中深深沉醉。在这里,没有嘈杂的商业区,没有工厂的浓烟滚滚,没有政治的攻心斗角。如果说一篇优美的文字是我们风沙苍茫的旅程上一处小小的绿洲,那么《瓦尔登湖》赐予我们的是一片辽阔的草原,我们既可以让自然和人的心灵探索野马般狂野地奔腾,又能让个人体会到自力更生过简单生活的那些经验和感悟,是如何在清晨闪动着露珠的光芒。所以在自然界里,独处的梭

罗丝毫不感觉孤独,林中花开花落的声音,一年四季湖边景色的更迭,与松鼠、耗子、野兔、红蚁、梭子鱼、潜鸟等为邻,还有大自然独有的声音:“风向合宜时,我能听到柔和甜美,几近自然的旋律,在很远的树林里,有着震动的嗡嗡声,地平线里的松树针,似乎是竖琴的弦,所有的声音在尽可能远的距离产生了完全相同的效果,这就是宇宙的震动……”这是一幅何等美丽的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景象!《瓦尔登湖》是返璞归真生活的真实记录。梭罗在湖畔自得其乐地种豆耕锄、觅食野果、追猎狐狸。“在温暖的暮色中,我常在船中吹起晚笛,看鲈鱼围着我环游,好像沉醉于我的笛音。月亮徜徉在湖面的粼粼波光之上,湖底倒映着森林的丛丛幽影。”看到这一景象不得不让我想到我国历史上那位有名的“隐居专家”陶渊明,“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这是何等怡然自得心境。 说梭罗是“大自然的挚爱者”也许还不够,因为他常常和大自然融为一体,他就是大自然的一部分。他不把花从枝子上摘下来,但把汗洒进土里。种豆、筑屋、焙制面包,对大多数享受城市文明的人来说,都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在今天,城市生活越来越便捷和考究的今天,又有谁向往这些呢?而且在地皮越来越紧张,自然生态环境日益萎缩的今天,有此梦想的人又能到何处实现呢?联系当今世界范围内层出不穷的因为人类过度发展而出现的自然环境遭受破坏受到污染的事件,我们有理由相信,《瓦尔登湖》所描绘的世界正是人类保护自然、净化心灵的理想目标。从生态学意义上来说,梭罗在湖畔自耕自

自然美

自然美是人类最早意识到的美。自然美是“自然的人化”的结果;自然事物是有多样性的,自然美是无穷尽的,人对自然美的发现与欣赏也是无穷尽的,人从自然美中所获的启示更是无穷尽的。自然美愉悦了人的身心,激发人的创造灵感;自然的理性和神性治愈人的心灵创伤,提升人的道德情操。人与自然要建立平等和谐的关系,也就是天人合一。人类在自然中寻找灵魂的寄托之所,生命的意义在于探求自然,而死亡也只是融于自然的门户。人们对自然美的审美反映最终是决定于社会现实生活的发展的,现今自然美对美学的挑战,这是一个跌宕起伏的过程。自然美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地球地质地貌的千差万别,日月风云的变幻莫测,动物植物的千姿百态,以及这些因素之间千奇百巧的组合,错综复杂的关系,无穷无尽的发展变化,形成了绚丽多彩、景象万千的自然景观。 自然美的魅力和什么是自然?按《说文解字》:“自,始也。”“然”则兼有“是”和“这样”的意思。由此看,所谓的“自然”就是“自是”,即一个事物是他自身。所以,自然状态就是事物原初存在的状态:具有本源性,具有自我敞开的特征。以自然、自由、和谐为主旋律的生活,正是现代社会所缺乏的。对自然美的发现与赞美、领悟生命的真谛、回归心灵自由是人生的追求,是文明发展所不可缺少的。 自然美是指观察者通过感知获得的植物景观的表象之美,是植物造景艺术美的初级阶段。它所带给人们的是感官上的美感。生态的自然美不像人化态自然美那样处处渗透着人为创造因素,彰显着人类的本质力量,也不象共生态的自然美那样暗藏着人类的巧设,达到了人工自然与天然自然的神妙融合,原生态景观的自然美是自然本身和谐本质的一种显现。自然美的美感之源一方面在于自然美形象的独特性,自然美是艺术模仿的对象,也是艺术美存在的前提;另一方面自然美通过艺术美得以传递,除此没有别的办法使其自身得到显现,由此体现了自然美对艺术美的依赖,在于人在实践的基础上与自然形成的和谐关系。 笔者认为,自然美的产生也离不开自然事物的物质属性,因为它是自然美之所以是自然美的物质条件。以物质生产劳动为基础的实践活动是人类社会的起源,所谓的美,就是通过人类生活的实践创造所取得的,感性具体表现着人的自由的各种对象,因此,美的起源来自人类的实践,而美的本质也就是人在实践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创造性自由在其实践对象上的感性表现。在形态上,依据美与实践劳动的距离远近,可区分为纯粹意义的美与非纯粹意义的美,亦可区分为艺术美与现实美,现实美又分为形式美、社会美和自然美等。由于美是人的自由的感性显现,美感是人从他所创造的世界上直观到他的自由获得了实现时所引起的一种精神愉快,是一种由于见到人发挥自己创造的智慧、才能和力量,战胜了种种困难,从客观世界取得了自由而产生出来的愉快。美感有直观性、超功利性、能动性等特性。美感是具有广泛意义的范畴,包括审美趣味、审美理想和审美标准等。 人向自然生成的过程中,通过物我相亲达到物我同化,进入物我两忘的超然。从自然风物来感悟美,植物的生长状态当然就积淀为审美意识,惟其如此,审美意识的自然美境像的特点。是从景切入,归结为以下几点:季节感、色彩感、画面感、动态感、朦胧感、空灵感。以情聚焦,其特点则体现在下列几个层面:景与环境、景与情节、景物与人物、景与情、景物与心理刻画。总之,物化于情,情化于物。因此,自然美的实质是人之情与景,人之心与物的交融合一;比如,人们多么希望观赏一番泰山日出、庐山瀑布、黄山奇峰、桂林山水,而从岳阳楼上望洞庭,鼋头渚畔眺太湖,登龙门瞰滇池,又是何等的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又比如红霞飞涌、金光四射的日出景象,给人带来朝气蓬勃的生命力量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银光融融、朦朦胧胧的月夜景观,又能给人一种宁静温馨的心境和诗意的享受;巍峨险峻、高耸入云的崇山大岭,波翻浪涌、奔流不息的滔滔江河,让人们精神焕发,胸怀开阔,充满浩然正气;大自然中存在着这千姿百态,丰富多采的自然物,吸引着、陶冶着、养育着人类。大自然给人自由、轻松、兴奋和欢乐,也给人风险、灾难、沮丧和悲哀。不管是好是坏,是福是祸,人们总是向往、热爱,离不开大自然。

论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的“失和”原因

论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的“失和”原因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年-2020年)》对高等教育提出了新要求:“着力培养信念执著、品德优良、知识丰富、本领过硬的高素质专门人才和拔尖创新人才”。可见,高校人才培育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小觑,高校人才培养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它包括若干方面的内容,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培育便是其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部分。黄希庭也曾指出人格培育的重要性,即“人格是决定个性心理特征和行为倾向的内部机制,是精神健康的基础,也是影响智力活动效能的关键因素”。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今天,屡屡出现的大学生人格缺失问题也使我们认识到加强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高校是大学生和谐人格培育的主阵地和主战场,为大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奠定了基础。所以,高校理应把追求和谐人格作为教育的真义所在和价值目标,充分挖掘中国古代儒家中和理念的德育智慧,重视加强21世纪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培育。 标签:和谐人格、德育价值、“失和” 一、儒家中和理念的基本内涵与德育价值 (一)儒家中和理念的基本内涵 “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也就是说,中和理念是天下的根本和普遍的准则,如果达到了“中和”的境界,那么天地万物便各在其位,生长繁育了。和谐是中华文化的内核,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和谐的思想十分丰富,尤其是儒家文化。儒家文化极为强调和推崇中和理念,其中和理念理论体系庞杂,内容丰富。理想人格的塑造和培育,自我修养的加强和追求,中庸之道的方法论要求和处事原则是儒家中和理念的三个基本内涵。儒家认为,为了实现人的身心状态的和谐,必须首先实现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相互协调。修身为本,欲理并重,和而不同,以和为贵,仁者爱人以及知行合一等等和谐思想都可以看作是儒家中和理念的基本内涵的展开化和具体化。和谐思想不仅是儒家思想文化的最高价值准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规范,儒家和谐人格典范的完美性和操作性使其具有重要的德育价值和积极的借鉴意义。儒家中和理念对于当今高校开展德育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其为当代大学生和谐人格的培育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基础和实践依据。 (二)儒家中和理念的德育价值 千百年来,儒家中和理念一直是人们追求的普遍价值原则。中和理念在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发展演进历程中,对于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培养青少年的和谐人格,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等都发挥了积极的作用。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儒家中和理念的当代德育价值也进一步的凸显。 天人合一的终极追求塑造理想人格。天人合一的思想是我国传统思想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天人合一要求尊重自然,保

和谐身心 健全人格

心理健康,乃是当今人类普遍关注的问题,也是我们人类发展到今天的一个新课题。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更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大学生给人们的第一印象总是青春飞扬,活力四射!是的,我们如鲜花般绚烂,但同时我们也是脆弱的。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知识地增加,迫使我们不断地进行知识更新;生活节奏正在日益加快,竞争越来越强烈,人际关系也变得越来越复杂;社会和家庭在我们身上寄托了太多太多的期望,付出了太多太多的心血!我们承受着太大的压力。 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这样一个相对宽松但有多变的环境中,极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我们经济上很难独立,掌握的只有无法转换成金钱的基础理论知识;我们情感上大都很苍白,期待着一场完美的恋爱,却又总是受伤;我们学业上很无奈,周边的氛围总是轻易把一切雄心壮志消磨殆尽。环境的剧烈变化,理想与现实的剧烈冲突,家庭的殷切期望,贫穷的困扰,于是,便产生了焦虑、抑郁、恐惧、自闭等问题。如何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 心理问题不仅影响着我们自身的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全民族素质的提高,更关系到跨世纪人才的培养。我们现今的心理问题不能适应社会进步和发展的需要,意志薄弱,缺乏承受挫折的能力、适应能力和自立能力,缺乏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缺乏自信心,依赖性强等。 心理健康问题不仅伴随在我们的身边,而且时时影响着我们的生活。简单举几个我们身边关于心理健康的问题(1)面对公众,人的思维几乎停滞,该怎么办?(2)失眠,该怎么办?(3)课堂神游.该怎么办?(4)某个朋友因为遇到了一些很郁闷的事,对生活失去了热情,觉得干什么都没意思,什么也不想做,只是为了活着而活着,本来很开朗、工作生活都充满热情的他,现在变得郁郁寡欢了,该怎么帮助他呢?假设你身边的朋友遇见了这种情况,你该如何去给他解决啊,让TA从系里阴影中走出来。 拿破仑曾说过:“一个人能否成功,关键取决于他的心理。成功与失败的分水岭往往就是靠心理划分的。”所以,要想赢得成功人生,首先要有一个良好的心理。我们大学生要学会调节自我,保持心理健康。 回首大学逝去的岁月,你迷茫过吗?你孤独过吗?你颓废过吗?你放纵过吗? 在我们的身边有太多的混日子的大学生,整天沉迷在虚拟的网络世界中;湖边的路灯下站着一对对相互依偎的情侣;逃课旷课已经成为了家常便饭……他们过着同龄人向往的潇洒生活,这好像与大学生活格格不相入的。大学里有太多的诱惑,我们需要拒绝这些诱惑,在别人眼里像苦行僧一样在大学里穿行……上天给了我们每个人一双手和一个大脑,就是要让我们去创造与思考。大学这段四年的时光是我们最佳的学习阶段,请放弃享受,努力地重塑自我,为以后的腾飞积聚力量。 欲成才,必先成人。只有时刻保持健康的心理状态,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工作中,才能无愧于心,无愧于父母,无愧于天地。如何摆脱心理上的困境,完善自我,达到成人成才的目的?

自然美才是真得

自然美才是真得

————————————————————————————————作者:————————————————————————————————日期:

自然美才是真得美 ——人是最美的自然美对于美,是人们一直以来不懈的追求。在朱熹《春日》中有: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这是对自然的追求。在《诗经·周南·关雎》中也曾写道: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宨淑女,君子好逑。这是对美人的追求。也正因为如此,才有了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这样的古句吧。 也因为有这样的传统历史,随着当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有越来越多的人会选择通过整容这样的途径来改变自身的一些缺陷。现在我们会不时的听到人造美女的报道,但是惊人的美容费用并不是一般人能承受的。即使能承受高昂的美容费用,美容者也难以承受内心的压力。当夜静更深的时候,想到自己身上这里是人造的,那里是人造的,心情会感到很沉重的,因为人的潜意识是追求自然美的。 一、事件 最近听到超女王贝因为整容而将自己的年轻生命永远的留在了手 术台上的报道,我们为此无不感到惋惜。即便是有很大的风险,依然有人愿意去冒风险,究其原因: 1、认为美丽我作主。爱美之心人皆有之,整形美容是社会和科学发展的必然,既然能够通过医学的方法让自己变得更美丽,何乐而不为呢? 2、变漂亮让我更有自信

3、漂亮让我有更多的资本去争取自己想要的东西。 二、美的标准 大家都在说美,那么什么样的人才算是真正的美呢?这里我们从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i.审美理解 俗话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不同的哈姆雷特”。这就说明了每个人对美的理解是不尽相同的。 它的定义是这样说的:审美理解是指审美中理性能力,审美心理经验中的认识性因素 它的功能:(1)审美理解渗入,溶解于感知,使审美感知成为超感性的直觉能力,以把握形式结构包含的深层意味。 (2)审美理解渗入想象,规范想象的任意自由,给于它以统一、秩序 (3)审美理解溶解于情感,给予情感以理性的调节、制导,是情感从盲从欲望冲动走向有一定意志的情感,而成为审美情感。 通过上述我们知道,对美的理解是建立在自身的感知,想象,情感之中的,具有很强的主观性。而美的标准也是不断变化的。就像古代社会以“小脚”为美、唐代以胖为美一样,各个时代的美、丑标准都是相对的;而且不同的文化背景、社会环境对美的评判标准也不同,东方人眼中的丑在西方人眼里可能就是美。美从来没有一个绝对的标准,“大眼睛、双眼皮”是一种美,但“丹凤眼”又何尝没有它独特的韵味。任何生命形式都有它的尊严,任何个体都有它的不可替代性,每

第八章 社会美

第八章社会审美 社会美的涵义 所谓社会美,就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能够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或是能使人们感到满意、幸福,有利于人们身心健康的社会事、物或个人言行。社会美的本质属性有以下三点: 1、以“真”为基础,即社会美必须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社会美与社会实践直接联系,直接受社会生活、社会环境等各种条件的影响和制约,同一定时代、一定民族、一定阶级的政治理想、道德观念、生活习俗、文化背景直接联系,因此必须以社会发展规律为基础,体现其“真”。 2、以“善”为核心。这里指的“善”不仅仅是伦理上的“善”,更主要是指美学范畴的“善”,是泛指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的社会事物。这构成社会美的本质属性,离开这一本质,便无所谓美了。因此社会美的本质和基础就是善,虽然善并不等于美,但善确确实实是社会美的决定性的因素,人们感受和评价社会事物、社会现象是否美,首先的也是最主要的,要看其内容是否富有生命力,是否符合善,是否对社会有益、有利,是否体现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3、具有完美的形象。社会美除上述两个本质属性外,更重要的是社会美的存在形式。社会事物要成为审美对象,必须同其审美对象一样,具有美的形式、美的形象。社会美的形象不同于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形象,它是以“真”为基础,以“善”为核心而构成的形式和形象。 因此,看一个事物是否具有社会美,其关键在于它是否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方向,是否符合人类的进步、生存和发展的趋势,是否符合先进阶级、人民大众的利益和愿望。凡符合社会发展规律,推动社会发展和进步,具有美的形式和形象的社会事物就具有社会美。

第一节社会美的发展和特征 一、社会美的发展 1、社会美是人类最早的审美对象 在美的各种形态中,人类最早研究的和创造的美是社会美,当原始人把一块普通的石块加工成一把石刀的时候,这便是一种社会美的创造,这种创造具有开天辟地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人们最关心的也是社会美,因为社会美是人类自身的美和人类生活的美,自然美是人的情神和人的生活的一种暗示,艺术美是人情美和生活美的艺术再现,人们从事各种自然美和艺术美的创造,归根结底还是要使人更美,人的生活更美。所以,社会美是人类从事美的创造的首要领域,是人类进行审美活动的主要对象,一切自然美和艺术美,都是从这里慢慢扩展开来。如果把我们所处的这个世界比作一个富丽堂皇的宫殿,那么,社会美就是支持这一宫殿的主体工程。 2、社会实践的深广性使社会美向更高级阶段、更广阔领域发展 二、社会美的特征 社会美与自然美的最大区别在于:自然美以形式取胜,社会美虽然有客观存在的感性形式,虽然需要通过人的外在形象及各种行为形式表现出来,但形式与内容相比,以内容取胜,在社会美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内容,而不是形式。社会美这种以内容为重点的特征,使得我们不能仅凭感官的感知进行审美评价,而必须在用感官感知的同时运用理性思维,去深入把握社会美的内容。 社会美的具体特点表现为: 1、社会美具有时代性、阶级性与民族性。 各个时代的生活不是凝固不变的,?美随着各个时代社会生活的发展而发展。永远处于演变过程中。《东周列国志》中记载:“楚王爱细腰,后宫多饿死。”当时妇女以细腰为美。而唐代妇女以胖为美,现在又以瘦为美。?五代十国的南唐后主李煜要宫女用丝绸裹足,在金莲花上跳舞,于是封建社会妇女以缠足为美,?而我们今天看,那是人为

对欣赏“自然美”的思考

对欣赏“自然美”的思考 一、什么是自然 赵红梅认为,自然有三种形态,一是人工的世界,如城市。城市里虽然也有绿地、公园、湖泊、树木,但是人工管理占据了主导地位。他们体现了人的审美情趣。二是半自然的世界,如农村,那里的自然出于半控制状态。梯田看起来很美那是经过了人类加工的自然。我们在欣赏课上所指的欣赏自磁,多半都是城市城自然或农业业景观的自然,还有被列为世界自然遗产的景观,还包括海洋、山川等,但赵红梅提出了一个我们在美术欣赏中几乎没有涉及的话题词,对荒野的欣赏与认识。在著者眼中,荒野的世界是本原状态的自然,则纯粹的自然,这是自然世界的第三种形态。 二、欣赏自然美的传统模式 作者在书中对欣赏自然美的传统模式进行了考察和分析,根据中外历史上对自然美欣赏的不同理念,总结出传统的欣赏模式主要有三种: 认知式——认知式的欣赏模式把自然视为认识的对象,侧重于对自然的理性把握。这种模式主张如其所是的欣赏办法,如看到一块岩石,它就是岩石,不要把它看成是神女等。 如画式——如画式的欣赏模式注重实效的是对自然进行画意、形与色的把握。它最的方式是人如画的角度对自然风景进行把握,在他们看来,自然的欣赏应立足于风景观画或的角度,否则就不纯粹。 比德式——比德就是以自然的景物的某些牲来比附、象征人的道德情操,就是在对自然的审美把所至中,着重去发掘自然事物与人的品德类似的某些性质,通过审美太体的联想,建立起自然与人的精神联系再版人的和谐振统一。 三、关于如画式的欣赏 欣赏自然美,从美术学科的角度上看,主要是从形与色、构图即美术形式语言的角度上欣赏,还可以从美的法则上,也是从疏密变化对比和谐振等方面进行欣赏,甚至还可以从美的形态上,即从优美、崇高方面欣赏,在美术欣赏教学中,老师多从这样的角度来认识自然美,这就有必要对如画式的欣赏模式多说两句。 四、怎样欣赏自然美 从形式上讲,应当引导学生从认识自然美的形与色入手;对自然美的欣赏,从第一次开始就尽量把学生带到室外,直接接角自然,即使是欣赏校园的景色,也要让他们有机会闻闻的芳香。欣赏表现自然美的艺术作品,也是欣赏自然美的一个重要途径,是预备教育,在美术课上,不只是引导学生从色朦胧构图明暗示等级方面来认识艺术作品。还要让学生了解艺术家创作的经历和对自然的热爱。 因此欣赏自然美的最终目的,除了懂得怎样欣赏自角的美之外,还应能够从心底对自然产生同情心和责任感。这才是审美的最高境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