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亚洲四小龙的往昔与现状

亚洲四小龙的往昔与现状

亚洲四小龙的往昔与现状
亚洲四小龙的往昔与现状

亚洲四小龙的往昔与现状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香港先后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所谓“东亚模式”引起全世界关注,它们也因此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然而,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将“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带入了低谷。如今,10年过去了,“亚洲四小龙”的现状

如何呢?

韩国:物价上涨,生活质量随之下降

“昔日经济高速增长时,钱包鼓鼓的,敢大把花钱,如今钱包瘪了,物价涨了,花钱就得精打细算。”一位韩国人感慨地对说。

韩国从上世纪60年代起,经济实现腾飞。1995年,韩国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1万美元,被誉为“亚洲四小龙”综合实力最强的一个。就在韩国正踌躇满志之时,历史却开了一个“大玩笑”: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国经济受到重创,经济低迷已达10年之久。

亚洲金融危机引起了韩国举国上下的深刻反思。韩国国家均衡发展委员会的官员成京龙认为,韩国原来的经济增长模式至少存在三个弊端。首先是“资源拼搏”型发展模式不能可持续发展。具有韩国特色的“舰队式”大企业集团通过拼劳力、资本、土地等资源,虽然初期能飞速发展,但后劲不足。其次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为在短期内取得业绩,韩国曾实施了“不均衡发展战略”,把主要力量集中在首都圈内的发展上,造成了“首尔地区肥大症”。第三是过于依赖出口,国内消费却没有拉动起来,这个问题至今仍非常突出。

为了摆脱旧有模式的束缚,韩国开始探索并推行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国家均衡发展战略。新模式主要内容包括:迁移政府机关,建设革新城市;整合全国行政区域的力量,形成区域经济圈等。

均衡发展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效果。韩国去年经济增长率为3.9%。然而,韩国大多数媒体认为,贫富差距拉大、产业竞争力下降等问题都是不可回避的难题,韩国仅仅才迈出第一步。

新加坡:“搭乘中国经济顺风车”,逐步走出低谷

“对现在的生活还算满意啦,政府在金融危机和SARS风暴等多次紧要关头处理得不错,经济也迅速恢复起来。”很多新加坡人都这样说。新加坡国家统计局刚刚发布了第五次全国群众安全感抽样调查结果:91.9%的被调查者认为社会环境“安全”或“基本安全”,与上次调查相比上升了一个百分点。

民众的满意度和新加坡政府的表现也有关系。由于对外贸的依存度过高,新加坡经济在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一度出现自独立以来最为严重的经济衰退。新加坡政府及时推出“经济重组计划”,在控制劳动力成本、产业结构调整以及加强外部经济联系等方面做出多方面改革。自2004年下半年起,新加坡经济逐步走出低谷。去年,新加坡经济增长速度达到6. 4%,超过预期。

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经济系教授顾清扬博士说,金融危机之后,新加坡政府连续数年实行赤字预算政策,并大力推动产业结构的升级,培养新兴产业部门。

电子业、化工业和工程业是新加坡的三大支柱产业。政府计划在2010之前将生物医药发展成为第四大产业部门,届时,生物医药产值占制造业产值的比重将达到20%左右。

新加坡一家会计公司负责人吴乔青先生告诉记者,新加坡目前经济形势走好,很大程度上还是从中国经济发展中受益。新加坡专门提出了“搭乘中国经济顺风车”的“中国策略”。政府制定了多项政策措施,包括设立中国商业资讯中心、在中国建立新加坡总商会办事处、派遣官员赴华进修以及提供学习华文的环境与设备等。

新加坡经济仍然面临着不少挑战。新加坡的产业过于集中在电子、化学、金融等方面,与此同时,随着“新亚洲”的浮现,新加坡将面临诸如马来西亚吉隆坡、泰国曼谷和中国上海等新兴城市的挑战,这种地区竞争已经影响到新加坡中小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

香港:内地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挑战

香港和其他出口导向型的经济体一样,香港在亚洲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香港经济连续好几年在低谷徘徊。回归祖国之后,依托内地的支持,香港经济逐步摆脱困境,强劲复苏,在“亚洲四小龙”中处于领先地位。2 004年香港经济增长率高达8.1%;去年,香港经济增长率为7.3%。今年2月22日,香港财政司司长唐英年宣称,香港已经正式走出亚洲金融危机的阴影,重新恢复了活力。

也有专家指出,近年来内地经济不断发展,既给香港带来机遇,也带来了挑战,香港经济特别是支柱产业如航运物流、金融保险和旅游等,受到内地各大城市竞争的压力也正日益增加。

不久前,一位香港学者说,在今年召开的“两会”上,中央政府把香港发展纳入“十一五规划”,正是希望力保香港的国际金融、航运中心地位,尽量消除香港与内地城市之间的不健康竞争。

台湾:民进党上台六年,从“龙首”变为“龙尾”

与韩国相比,台湾岛内民众的失落感更加明显。“台湾变得越来越穷了!”台湾建华保险公司总经理陈瑀珊说,“台湾天天搞政治大革命,严重拖累经济。经济搞不好,搞政治怎么能得人心!”在台湾,持类似看法的人越来越多。

台湾曾经是“四小龙”中表现最为优异的经济体,多项经济指标名列第一。然而,在民进党执政的短短6年时间,经济却一路走向衰退,各项指标均为“四小龙”之末,早已失去昔日的活力。

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一切呢?专家认为,首先仍然是亚洲金融危机给台湾带来的巨大冲击:台币贬值,出口衰退,失业率大幅上升……除此之外,台湾岛内媒体做了更深刻的思考。《联合报》指出,陈水扁当局一直坚持“去中国化”,拒绝“三通”和直航,使两岸的经济关系没有快速发展,台湾产业和民众孤守一岛,断了许多生路。

随着岛内生产成本的上升与投资环境的恶化,岛内企业逐渐将生产基地转向岛外,尤其是大陆,使得台湾经济运行模式发生重要变化,从原来的“三角贸易”转变为“四角贸易”,由原来的“海外接单,岛内生产”,变为“海外接单,大陆生产”,或者“大陆接单,大陆生产”,结果是台湾外贸出口增长与外销接单增长脱节,出口增长放慢。

现在台湾还有石化、钢铁、半导体、光电等重要产业的支撑,但这些增长优势也在消失之中,未来面临的挑战更大。在两岸不能直航的背景下,台湾经济发展的区位优势无法发挥,出现严重的经济边缘化危机。台湾离大陆越远,台湾经济就越是没有出路。

亚洲四小龙的往昔与现状

亚洲四小龙的往昔与现状 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韩国、新加坡、中国台湾和香港先后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所谓“东亚模式”引起全世界关注,它们也因此被称为“亚洲四小龙”。然而,1997年的亚洲金融危机将“亚洲四小龙”的经济带入了低谷。如今,10年过去了,“亚洲四小龙”的现状 如何呢? 韩国:物价上涨,生活质量随之下降 “昔日经济高速增长时,钱包鼓鼓的,敢大把花钱,如今钱包瘪了,物价涨了,花钱就得精打细算。”一位韩国人感慨地对说。 韩国从上世纪60年代起,经济实现腾飞。1995年,韩国人均GDP(国内生产总值)已经达到1万美元,被誉为“亚洲四小龙”综合实力最强的一个。就在韩国正踌躇满志之时,历史却开了一个“大玩笑”: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使韩国经济受到重创,经济低迷已达10年之久。 亚洲金融危机引起了韩国举国上下的深刻反思。韩国国家均衡发展委员会的官员成京龙认为,韩国原来的经济增长模式至少存在三个弊端。首先是“资源拼搏”型发展模式不能可持续发展。具有韩国特色的“舰队式”大企业集团通过拼劳力、资本、土地等资源,虽然初期能飞速发展,但后劲不足。其次是地区经济发展不平衡。为在短期内取得业绩,韩国曾实施了“不均衡发展战略”,把主要力量集中在首都圈内的发展上,造成了“首尔地区肥大症”。第三是过于依赖出口,国内消费却没有拉动起来,这个问题至今仍非常突出。 为了摆脱旧有模式的束缚,韩国开始探索并推行一种新的发展模式———国家均衡发展战略。新模式主要内容包括:迁移政府机关,建设革新城市;整合全国行政区域的力量,形成区域经济圈等。 均衡发展战略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效果。韩国去年经济增长率为3.9%。然而,韩国大多数媒体认为,贫富差距拉大、产业竞争力下降等问题都是不可回避的难题,韩国仅仅才迈出第一步。 新加坡:“搭乘中国经济顺风车”,逐步走出低谷

亚洲四小龙

亚洲四小龙作业17广告吴郁文 “亚洲四小龙”是指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香港、台湾、新加坡 和韩国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一跃成为全亚洲发达富裕的地区。 1998年爆发亚洲金融危机,国家陷入衰退。其利用西方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机会,吸引外国大量资金和技术,迅速走上发展道路,成为东亚和东南亚地区的经济火车头四小龙经济发展特点,属于幅员不大、工矿资源很少,但地理位置优越且同西方发达国家有特殊关系的地区,并均为东亚或东南亚强国(或地区),政治中心也都是亚洲数一数二的大城市.它们的经济发展 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 ①增长速度快.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都接近或超过10%. ②出口扩张迅速 . ③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④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 ⑤失业人数减少,失业率都降到4%以下 对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的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有以下因素: ①外部世界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上世纪50~70年代,世界主要发达 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为亚洲四小龙的出口导向发展提供了良好外部条件.科学技术革命使发达国家生产转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工业,亚洲四小 龙拥有质高价廉的劳动力资源,发展劳动密集工业.东亚地区的稳定。

②实行正确经济政策.台湾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放弃凯恩斯主义政策,采用货币贬值以利出口,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货膨胀,并刺激居民储蓄以增加投资来源等政策.韩国也仿效台湾货币贬值提高利率等方法.新加坡与中国香港则抓住有利时机,将消费城市转变为工业城市. ③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政府都为经济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并积极参予投资,适当进行经济管理. ④中国优良的文化传统.亚洲四小龙同属中华文化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注意发扬了注重教育、甘于吃苦、勤俭节约等传统. ⑤西方价值观影响:香港地区与新加坡受到英国殖民统治,在法律、教育、经济各方面都深受影响;. (1)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出口增长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带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 (2)产业部门的结构转换具有跨越性特点。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快速下降,第二产业中的新兴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陡然上升,产品高度面向出口。第三产业超前性跨越性发展,并向国际化、信息化迅速迈进。 (3)具有较强的外部平衡能力。除韩国外,其他三个经济体的对外贸易均为顺差 (4)反映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指标,有的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地区稳定,然后有精力发展经济,当局有发展经济的魄力和才华,自身优异的地理位置,来自欧美经济大国的支持,

当代韩国设计的崛起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617630708.html, 当代韩国设计的崛起 作者:刘杨 来源:《艺海》2010年第02期 韩国设计是在20世纪70年代才萌芽的,但在短短的时间内就有了三星、LG、现代等这样的设计品牌。虽然韩国设计从全方位上还不能与日本、意大利、德国相比,但是韩国设计在学 习和借鉴外来元素的同时还结合了本国的人文文化,也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让人在不经意 中惊叹设计作品爆发的视觉冲击力。中国和韩国的文化艺术在某些方面类似、同源。中国设计也正处于探索阶段,目睹了韩国设计取得的进步之后,在有着相同文化背景的前提下,中国设计师也应不断借鉴吸收韩国设计崛起的有益经验,从而走出一条属于本国特色的设计道路。 一、韩国文化艺术的特性 溯源韩国艺术文化历史,在与中国装饰图案纹样上的对比上看,尤其是在文化共识方面,无论是古代、近代、现代,还是当代两国都有许多相同或者近似之处。如果要用一句话来定义的话,可以说韩国文化是包含中国北方大陆文化(特别是儒家文化)与南方海洋文化的混合体。民族的血泪历史和原汁原味的儒教侵染,让韩国呈现出集体主义的大一统;而民主社会自由开放的空气,又让韩国社会充满多元化和创造性,儒家思想的外包装,自由创意的精神内核,这是韩国文化形成的原因。首先是儒家文化对韩国文化的影响。在韩国,儒学现已成为一种宗教——儒教。儒家 文化的核心内容便是仁义礼智信,因此,韩国文化的道德标准也是几乎以这个仁义礼智信为基本内容的。 其次是西方文化对韩国文化的影响,这影响主要来源于美国。尤其是二次大战对韩国起到 了直接影响。六十年代以前,美国在政治军事经济各方面对韩国的援助是巨大的,由此而带来的在精神文化方面的影响也不可低估。近半个世纪以来,韩国每年都有大量的学生到欧美各国留学,这些知识精英回国时,他们带回了很多先进的科学技术,还有更多的是各种西方文化的理念。对韩国影响最大的西方思想是自由、平等和民主思想。所以韩国文化的最大特征之一便是“混性”:就是把很多东西掺和在一起形成的文化。在时间上,是讲过去与现在混合;空间上,讲东方与西方相混合,特别是儒家文化和美国文化的大杂烩。在空间与时间上,传统与现代、后现代,东方与西方,这一切都掺和在韩国的文化里。而在这混性文化中,给人的感觉就是略带点似曾相识的文化归属感。因为无论是东方人还是西方人都可以在混性文化中寻找到自己文化的共鸣点,这 就为人们接受这一文化铺好了心理之路。在这基础上,韩国懂得把握机会,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风格。但以此同时,却暴露出这种文化中缺少自主创新因素的弱点。

后追赶亚洲四小龙

“后追赶亚洲四小龙时期”广东经济发展思考 中国统计信息网2007-07-17 10:24:07 内容提要:2007年广东GDP预计超过亚洲四小龙平均经济总量,即将步入“后追赶亚洲四小龙时期”。比较分析表明,广东具有总量优势,也有水平差距;主要原因是广东经济起步晚、结构偏、分布散。通过借鉴和学习亚洲四小龙的成功经验,坚持科学发展、协调发展,实现总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全面超越亚洲四小龙。 追赶亚洲四小龙是广东的历史使命。以2007年广东GDP将超过亚洲四小龙平均经济总量为标志,追赶的重心逐步从经济总量转到经济质量上,广东经济将步入“后追赶亚洲四小龙时期”。 新格局:总量超越,水平落后 广东在追赶亚洲四小龙中,总量优势和水平差距均比较明显。 (一)主要成绩 1、2007年广东GDP将超过亚洲四小龙平均水平。亚洲四小龙的GDP差距较大,2005年最高的韩国GDP有7142亿美元,最低的新加坡只有1168亿美元,两者相差近7倍。如果我们以GDP达到中国三份之一的韩国作为追赶标准,难度过高;从目前情况看,以四小龙平均经济总量作为追赶标准更合理。以此为标准,我们对当前广东追赶水平进行判定:2005年,广东GDP达到2730亿美元,略低于亚洲四小龙平均GDP的3387亿美元。根据增长趋势和人民币升值趋势测算,2006年广东GDP现价增长17.2%,2007年现价增长也将在17%左右;而亚洲四小龙增幅在4.1%-7.9%之间,明显低于广东。测算结果如下表: 2007年广东GDP将达到3900亿美元,超过了亚洲四小龙平均GDP的3806亿美元,从而初步完成对亚洲四小龙的总量追赶;其中,1998年广东GDP达到1030亿美元,超过新加坡的828亿美元;2003年广东GDP达到1914亿美元,超过香港的1585亿美元;2007年,广东GDP将超过台湾的3766亿美元。至此,追赶四小龙17年,总量超其三,对韩国也形成紧逼之势。

东亚模式对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

……………………………………………………………最新资料推荐………………………………………………… 东亚模式这个概念属于历史学与社会学、经济学等多学科范畴,旨在探究东亚后进国家与地区,特别是“亚洲四小龙”实现现代化的历程。东弧模式特指“亚洲四小龙”在相类似的历史、宗教以及文化背景条件下,釜底依托政府干预手段,重视教育与人力资源发展,通过经济社会生活各方面的超越发展战略实现现代化的一种模式。本文站在促进中国经济发展的角度,尝试东亚模式与中国经济发展内在关联的探究。一、东亚模式的基本特征及其局限性分析(一)东亚模式的基本特征东亚模式的特征可有不同的表述,概括起来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1、在经济上,主张国家对经济进行适度干预,市场调节与政府干预有机结合,倡导经济立国,通过实施出口导向型的外向经济发展战略,实现经济的高速增长。2、在政治上,实行集权主义和精英治国。严厉的压制性体制成功地维持了一种稳定的政治环境和社会环境,而训练有素的技术精英则可以保证决策的合理化和科学化,获得经济增长。3、在文化上,倡导儒家传统文化。儒家传统文化被称为东亚发展的“文化影响模式”,又称“东方情感型模式”,与被称为“现代型模式”的西方型文化迥异。根植于西方文化的现代型模式追求效率,强调个性。而东方型情感模式则强调人际关系的重要性;崇尚集体意识,强调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宣扬和谐精神,主张用伦理道德信条来规范人的行为和协调人际关系。(二)东亚模式的缺陷东亚模式与“亚洲四小龙”的崛起紧密相关,它的历史成就客观存在,但东亚模式自身也有其难以克服的缺陷:1、东亚模式本质上是一种赶超模式。为实现赶超发达国家的目标,不少国家政策上片面追求经济增长速度和经济规模的扩张,而忽视宏观经济的稳定和协调发展;重视物质的增长,而忽视社会、环境和资源的可持续发展。2、东亚国家发展基本上都实行外向型战略。由于以出口为导向,以外资为增长动力,常常导致对同外资本、技术和市场的过度依赖而忽视内部资本积累和国内市场的开发;一旦外资进入减少或国际市场萎缩,经济增长就失去动力,甚至会出现经济衰退现象。3、东亚各经济体的工业化进程一般从发展劳动密集型的消费品产业入手,这种产业的比较优势是难以持久的。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国际竞争的加剧,劳动密集型产业必将实现向资本密集型产业,而后向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转变。4、政府对经济干预过多。政府对经济的过分干预容易导致政府包办一切,忽视甚至违背市场经济规律。政府的决策失误必将带来经济的非正常发展,不利于市场主体的公平竞争,也极易滋生腐败现象。二、东亚模式对当代中国经济发展的启示(一)它山之石,可资中国经济发展借鉴东亚经济增长的魅力体现在很多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其在经济体制上的独特属性,这些独特属性对中国经济发展不乏借鉴意义:1、跨越性特征。许多东亚国家、地区自摆脱殖民地经济、依附经济,建立自己的民族经济以来,到东亚金融危机爆发前,基本上没有经历过严重的市场失灵危机和政府失灵危机的发展阶段。从总体上看,东亚模式的形成,跨越了市场经济的古典体制”。而且政府采取的符合市场经济发展规律的干预活动,无形中创造了政府和市场的合力,创造了政府和市场二元机制优化组合的新体制。下一页2、兼容性特征。这里主要谈经济体制上的兼容:“东亚模式”是对传统的无政府的市场经济、政府刺激有效需求的膨胀型的市场经济及完全由政府直接支配的计划经济的扬弃。它是有政府管理的非财政金融膨胀型的非单一计划调节的经济,承袭了无政府经济中的市场竞争制度、有效需求管理型经济中的政府宏观调控职能、计划经济中的政府计划指导机制。3、多元性、差别性特征。东亚国家、地区间及国家范围内的地区间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参差不齐,在较长的时期内,电子计算机与算盘并存,高科技与原始的农耕技术并存。这里有最富裕的人口和地区,也有最贫穷的人口和地区。由于经济体制改革的时间不同,经济起飞的时间各异,形成了阶梯多样性特征。我国经济发展也存在着很大的地区性差异,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科技等各方而发展迅速,而中西部地区则相对落后。所以,中国应借鉴东亚模式在多元性、差别性的背景下发挥差异性的优势,充分发挥各地区的优势,促进整个经济的发展。

儒家文化与亚洲四小龙经济

儒家文化与亚洲四小龙经济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617630708.html, 2006年08月18日 16:04 中外企业文化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亚洲的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的经济突飞猛进,成为国际市场上强有力的竞争者。经过文化性格的重塑后,韩国形成以准军事管理为特征的企业文化;新加坡形成以奋力拼搏求生存为核心的企业文化;融合中西方文化精华,港台形成以竞争务实求发展为核心的企业文化。 众所周知,亚洲四小龙地域面积不大、人口稠密、经济底子较薄,自然资源也并不丰富,那么他们是靠什么在短短的时间里取得了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促使他们经济增长的共同因素是什么?而在这诸多影响因素中最重要的因素又是什么呢? 国际学术界对亚洲四小龙的崛起作了大量研究。大致可分为三大派别:第一派认为是东亚独特的文化模式造就了其经济奇迹;第二派认为是东亚抓住并利用好国际机遇,采取了正确的经济政策;第三派是制度学派,以宏观调控功能来解释东亚的经济起飞。目前虽然学术界对促进“亚洲四小龙”腾飞的原因仍未完全达成共识,但有一个观点却是基本一致的,即儒家文化是“亚洲四小龙”乃至整个东亚经济崛起的精神支柱。 日本现代企业管理的开山祖之一涩泽荣一曾说过:“要把现代企业建立在算盘和《论语》的基础上。”这形象地表明了儒家文化对东亚企业管理的指导作用。与日本相似,“亚洲四小龙”经济的腾飞除了引进西方现代科学技术之外,无不伴随着儒家价值观的继承和发扬。新加坡国立大学中文系主任陈荣照认为,“亚洲四小龙”的起飞在动力上是西方的,在精神上却是儒家的。韩国釜山大学教授金日坤指出:“儒家文化的最大特征是依赖家族集体主义的社会秩序。”他们认为儒家的一些传统伦理价值观念,如和谐、忠诚、重视教育、勤劳节俭、鼓励储蓄等,是亚洲四小龙经济高速增长的主要推动因素。 儒家学说是东方文化的瑰宝,其源流无疑是自孔子开始。孔子继承殷国奴隶制时期的天命观和祖先崇拜,对源于巫术神化的“周礼”作了进一步的改造和完善,剔除原始宗教的虚幻色彩,更多地保留了其中符合血缘、祖先崇拜的礼仪形式和内在含义,并将其广泛推及到日常伦理生活中,使之内在的宗教意识进一步生活化、日常伦理化,从而创立了儒家文化。 西方学者多对儒家文化持赞美欣赏态度,他们以西方文化为立足点,高度肯定儒家文化中包含着可弥补西方文化不足的诸多因素。一些学者甚至曾乐观而自信预测:21世纪将是儒家文化圈的世纪。亚洲学者有别于西方学者偏于赞赏高度评价的态度,他们更清醒理智地评价儒家文化,他们把亚洲经济的崛起与儒家文化的影响联系起

“四小龙”首席设计师办“高档家装推介会”

“四小龙”首席设计师办“高档家装推介会” 由现代快报《现代家居》主办的“别墅、跃层、大户型高档家装推介会”将在天丰大酒店7楼中会议室举行。来自爱华装饰、千里马装饰、广东星艺装饰和悦恒装饰别墅四小龙企业的首席设计师及业内著名设计师将亲自坐镇,为有别墅、跃层、大户型装修需求的业主提供一对一的设计咨询服务。记者了解到,本次推介会将主要针对江北的别墅、跃层、大户型业主提供服务。 总结了前几次推介会到场消费者的咨询热点,四小龙企业的相关负责人提醒,大户型装修需要特别重视装修风格选择、水电线路设计和高新技术运用这三大要点。 要点一:装修风格不宜天马行空 不少消费者在挑选别墅的时候,只是单纯地考虑别墅的外部环境、户型等,而忽视了别墅的建筑风格,直到做家装设计的时候,才发现自己喜欢的风格跟别墅原有的风格并不协调。 爱华装饰总经理顾爱华告诉记者,他们就遇到过这样的客户。“别墅原有的建筑风格是以欧式为主,可是业主却对红木家具十分偏爱,想把家里祖传的一套红木家具也搬进别墅。”顾爱华说,如果选择红木家具,那就只能选择中式或者新中式风格,与别墅本身的欧式风格比较冲突,会破坏别墅的整体效果。 千里马装饰的总经理陈高文也认为,别墅装修风格的选择要结合别墅建筑风格,不宜天马行空。他建议还没有购买别墅的消费者在选购的时候,就应充分考虑这一点,选择自己能接受的建筑风格。 要点二:水电设计不可马虎大意 别墅设计还要特别考虑防水层和防潮。广东星艺装饰的总经理孟春忠提醒说,在普通居室的装修中,水电设计比较简单,大都只当做是施工重点而没有当做设计重点加以重视。但对于别墅来说,由于面积大,空间穿插交错复杂,那就要注意主光源、辅助光源、艺术点光源的合理配置,加上强电、弱电两个系统的协调与统一考虑,以及照明度的计算、插座开关的分配、照明的分组,特别是楼层间照明的双回路控制,等等,所有这些专业配置,必须要以较高的专业水准来设计和施工,才能确保万无一失。

2019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第八集伟大转折观后感

2019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第八集伟大转折观后感 ----WORD文档,下载后可编辑修改---- 2019专题片我们走在大路上第八集伟大转折观后感一 主要内容:粉碎“”,举国欢庆,大快人心。恢复高考,改变了一代人的命运。批判“两个凡是”,开展检验真理标准的讨论,拨乱反正,正本清源。党的第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确定把全党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标志进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新时期。 解说词: 1976年,是中国的龙年,也是让中国人的记忆深刻的年份。 这一年的10月6日,党中央采取果断措施,一举粉碎“”,结束了十年动乱,举国欢庆,大快人心。 《祝酒歌》词作者韩伟是天津歌舞剧院的一名文艺工作者,他和同事们参加庆祝游行回来后,看到食堂里已经准备了饭菜,每桌还配备了一瓶白酒。平时滴酒不沾的韩伟,也按捺不住心中的喜悦与同事们举起酒杯。几杯下肚后,脱口吟出的几句词。同事听到,忙说这两句好,应该编成歌词。韩伟当晚就写出了初稿。韩伟的老搭档、曲作者施光南一样滴酒不沾,但久积于心的激情喷薄而出,谱出的曲子同样如此醉人。这首歌写的是人心。它是当时人们一扫心中阴霾的表露,也是对即将开始的美好生活期待的表达。 1977年7月,中共十届三中全会,七十三岁的邓小平再度出来

工作。 1977年7月30日,邓小平出现在北京工人体育场足球比赛的看台上。日本共同社记者描述道:数万观众撇开比赛,霎时都站立起来,向他报以热烈的掌声。刚刚复出的邓小平,主动要求分管科技教育工作,以科技教育为突破口推动拨乱反正。 1977年8月4日,邓小平主持召开科学和教育工作座谈会,会上一批学者强烈要求中央下决心恢复高考。 珍藏在中科院档案馆的这些会议记录,真实记录了与会者急切的心情和拨乱反正的决心。当时有学者提出了一个招生的十六字方针:“自愿报考,单位同意、统一考试、择优录取”。邓小平挥笔把“单位同意”四个字去掉了。一锤定音,中断11年的高校招生制度得以恢复。这一年,540多万人报名考试,27万多名考生被录取,高考改变了他们的命运。 1978年3月,27万多名大学新生沐浴着春天的阳光,走进了他们梦寐以求的大学校园,开始了新的生活。 从此,校园里,树林下,又响起了朗朗的读书声。高考的恢复,极大地激发了青年人热爱学习、崇尚科学的热情。 1978年3月,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5500多位代表汇聚一堂。他们之中有的是阔别多年的老友,有的是校友、师生,在中断联系、阔别十多年之后重逢在这里,万分激动,百感交集。 “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使科学和生产的关系越来越密切了,科学技术作为生产力越来越展示出

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的原因

亚洲四小龙经济腾飞的原因 韩国、台湾地区、香港地区、新加坡号称亚洲四小龙,在20世纪60、70年代经济开始腾飞,在几十年内,走向了高度富裕。 其一,存在良好的社会制度。这些地区社会制度虽然不是最好,还是不错的。广泛的私有制加市场经济是现代经济发展的最佳结合模式。良好的法制体系可以为市场经济保驾护航。私有制、市场经济、法制化是经济发展的制度保障,是经济快速发展的基础。 具备类似社会制度的国家或地区,在当时世界占大多数,亚洲四小龙是这大多数群体中的佼佼者,四小龙成为佼佼者的原因是其它因素导致的,社会制度因素是亚洲四小龙成为佼佼者的前提条件。 其二,临海的地理位置。在现代社会,在全球自由贸易时代,海洋能提供方便、廉价的运输模式,是外向型经济的重要保障。临海因素对亚洲四小龙的迅速崛起,帮助很大。 事实上,世界绝大部分国家都是临海国家或岛国,真正的内陆国是很少的。大部分国家在临海这个因素上,站在同一起跑线上。亚洲四小龙在临海国家或地区群体中,出类拔萃的原因是其它因素导致的,临海因素只是没有拉亚洲四小龙的后腿。 其三,适合经济发展的人口天赋。亚洲四小龙的人口天赋,非常适合现代社会经济发展,这才是四小龙经济腾飞的根本因素。亚洲四小龙人口,节俭、勤劳、高智商,这三个人口天赋对于现代经济发展,是完美的结合。这三个人口天赋是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速度特别快的根本原因。 事实上,东亚地区还有两个地区与四小龙一样富裕或更富裕。小小的澳门,富裕程度不亚于四小龙,由于太小,不算小龙。日本高度富裕,经济腾飞时期的经济发展速度,不亚于四小龙,甚至更高。由于人口经济规模太大,人口数量太多,也不算小龙。日本与澳门与四小龙很类似,地理状况类似,人文类似,制度类似。日本经济腾飞的原因与四小龙经济腾飞的原因是一样的,都是人口天赋非常适合现代经济发展。 其四,重视教育。政府重视教育,国民重视教育。教育是百年大计,具有长远影响,是实现经济发展水平高度发达的基础。国民受教育水平达不到较高水平,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就难以达到较高水平,二者具有一定的对应关系。 政府与国民重视教育的潜在原因是人口智商高。 其五,良好的国际经济形势。二战以后,世界进入最自由的贸易时期,二战以前,国际贸易受到的限制因素很多。关贸总协定的签订,美元的国际贸易地位,传统殖民地体系的崩溃,海盗的减少,水上航运技术或设备的前进,航空运输的发展,通讯的便利,极大的便利了国际贸易,降低了国际贸易的成本,促进了国际贸易的发展。这为四小龙发展外向型经济奠定了基础。这样环境的产生,不是想有就有的,四小龙的幸运就是,当时有了这样的国际贸易环境。 当时的大部分国家都具备这个国际环境,这不是亚洲四小龙特有的,但是四小龙充分利用了

亚洲四小龙的过去与现在

亚洲四小龙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亚洲的韩国、新加坡和中国台湾、中国香港推行出口导向型战略,重点发展劳动密集型的加工产业,在短时间内实现了经济的腾飞。所谓“东亚模式”引起全世界关注,它们也因此被称为“亚洲四小龙”。 四地区地理 四小龙经济发展特点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都属于幅员不大、工矿资源很少,但地理位置优越且同西方发达国家有特殊关系的国家(或地区),并均为东亚或东南亚强国,政治中心也都是亚洲数一数二的大城市。它们的经济发展具有一些鲜明的特点: ①增长速度快。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速度都接近或超过10%。 ②出口扩张迅速。台湾1970年出口总值是1960年的9倍,1980年为1970年的13倍;韩国1980年出口总值是1960年的534倍;新加坡1980年出口总值是1965年的20多倍。 ③经济结构发生重大变化。韩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从1961年的47.4%降为1985年的15% ,工矿业从16.5%上升为33.4% ;中国台湾农业比重从1952年的35.7%降为1978年12.1%,工业比重从17.9%上升为40.3%。中国香港与新加坡也从转口港变为工业城市。 ④人均国民收入水平迅速提高。 ⑤失业人数减少,收入分配相对平均。80年代这些国家和地区的失业率都降到4%以下,收入分配与美、日等国相比较为平均。 对韩国、新加坡、台湾、香港的经济发展起促进作用的有以下因素: ①外部世界比较有利的发展环境。上世纪50~70年代,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经济高速发展,为亚洲四小龙的出口导向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外部条件。科学技术革命使发达国家生产转向技术和资本密集工业,亚洲四小龙拥有质高价廉的劳动力资源,正好发展劳动密集工业。东亚地区的稳定也使它们可以把主要精力放在经济发展上。 ②实行正确的经济政策。台湾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放弃凯恩斯主义政策,采用货币贬值以利出口,提高利率以抑制通货膨胀,并刺激居民储蓄以增加投资来源等政策。韩国也仿效中国台湾货币贬值提高利率等方法。新加坡与中国香港则抓住有利时机,将消费城市转变为工业城市。 ③发挥政府的积极作用。亚洲四小龙的政府都为经济发展创造各方面的有利条件,并积极参予投资,适当进行经济管理。 ④中国优良的文化传统。亚洲四小龙同属中华文化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都注意发扬了注重教育、甘于吃苦、勤俭节约等传统。

初中地理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试题(附答案)100

一、我们生活的大洲——亚洲选择题 1.(云南)下列有关亚洲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受地势的影响,河流自西向东流 B. 以热带气候为主,被称为“热带大陆” C. 地形单一,以平原为主 D. 东部、南部季风气候显著 【答案】D 【解析】【分析】亚洲大河多发源于中部的高原山地,顺地势呈放射状向四周奔流入海,亚洲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温带大陆性气候,亚洲地形复杂,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亚洲的东部和南部季风气候显著,选项ABC叙述错误,不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亚洲东部和南部常受夏季风的影响,当夏季风势力强的年份,它从南向北推进的速度很快,出现北涝南旱的局面,相反则出现北旱南涝的局面。亚洲东部主要受来自太平洋东南季风的影响,亚洲南部主要受来自印度洋西南季风的影响。 2.读“世界局部图和四种气候类型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序号代表的海域名称正确的是() A. ①亚丁海 B. ②阿拉伯海 C. ③安达曼海 D. ④爪哇海 (2)上图中e、f、m半岛及n岛与下图中的气温年变化曲线和逐月降水量图对应正确的是( ) A. e—甲 B. f—丙 C. m—乙 D. n—丁

(3)“一带一路”重要节点的岛国n,扼守马六甲海峡。该国地理特征有() A. 经济发达,以出口石油为主 B. 人口稀疏,以华人为主 C. 地处亚洲和非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 D. 国际贸易和金融业发达 (4)f半岛的自然地理特征是() A. 地势低平,平原广阔 B. 东侧降水量多于西侧 C. 旱季盛行西南季风,雨季盛行东北季风 D. 气候炎热,旱涝灾害频繁 【答案】(1)B (2)B (3)D (4)D 【解析】【分析】(1)从图中可知,①是红海;②阿拉伯海;③是孟加拉湾;④是南海。所以,A、C、D是错误的,故B符合题意。(2)从图中可知,e是西亚,该地是热带沙漠气候,对应的是丁。f 是南亚,该地是热带季风的气候,对应的是丙。m是中南半岛,该地是热带季风气候,对应的是丙。n是在赤道附近,是热带雨林气候,对应的的是甲。所以,A、C、D是错误的,故B符合题意。(3)该国是新加坡,地处亚洲和大洋洲、太平洋和印度洋的“十字路口”;该国亚洲重要的服务和航运中心之一,不出产石油;人口密集,以华人为主;国际贸易和金融业发达。所以,A、B、C是错误的,故D符合题意。(4)f是印度半岛,该半岛以高原位置;属于热带季风气候,终年炎热,分、旱、雨两季,雨季盛行西南季风,旱季盛行东北季风;西侧降水量多于东侧;由于夏季风不稳定,旱涝灾害频繁。所以,A、B、C是错误的,故D符合题意。 【点评】(1)南亚指位于亚洲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中、西段以南及印度洋之间的广大地区。东濒孟加拉湾,西濒阿拉伯海。位于0°-37°N,60°E―97°E之间,共包含7个国家,尼泊尔、不丹为内陆国,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为临海国,斯里兰卡、马尔代夫为岛国。(2)南亚大部分地区位于赤道以北和北纬30°以南,除印度西北部和巴基斯坦南部属热带沙漠气候外,其它大部分地区属热带季风气候。南亚季风气候的形成,与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性移动以及青藏高原的地形作用等都有密切关系。 (3)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的最窄处,交通位置尤其重要,是沟通印度洋和太平洋的“十字路口”、咽喉地段。新加坡是是一个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被誉为“亚洲四小龙”之一,是继纽约、伦敦、香港之后的第四大国际金融中心。 (4)由于西南季风不稳定,南亚地区常发生水旱灾害,当西南季风强盛,来得早,退得晚,持续时间长,则容易发生洪涝,当西南季风风力较弱,来的晚,退得早,持续时间短,则容易发生旱灾。 3.读“朝鲜半岛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亚太地区新兴工业化国家经济迅速发展的背景原因以亚洲四小龙为例

<<前言>> 近幾世紀以來,新興工業化國家(NICS)快速興起,且在世界經濟體系中扮演越來越重要的角色,經濟潛力極被看好,在這些國家中,「亞洲四小龍」─台灣、韓國、香港、新加坡的表現尤其搶眼。在1970年代,這四國的平均年度經濟成長率是9.4%,比日本的3%,美國的6%都要高;在1980年代,即使面臨經濟不景氣的影響,仍以倍於先進國家的速度向前衝,到底是什麼樣的背景因素,造就了這四條龍的興起?這將是我們這篇報告要探討的重點。 壹、韓國 從1960年代開始,韓國經濟突發猛進,創造了所謂的「漢江奇蹟」,我們把它成功的因素歸納為以下五點: 一、政府政策的領導:韓國政府為求經濟的快速成長,實行了一連串的經濟政 策,包括了降低稅率,貶值韓幣,實行低利優惠貸款,補貼外銷…等,積極地保護國內新興工業、限制外國產品進口,以政策領導經濟的發展。 二、文官制度健全:在韓國,文官制度相當健全,因此所有的政策都是早就擬定 好的,不會因為換了經理或部長,而影響到整個國家的制度和政策的推行,此點有助於維持經濟的穩定。此外,他們的分層負責做得相當好,在交涉事情時,科長級或局長級就相當有擔當,科長告訴你可以,就是可以;不必再拿給次長、部長核准,有相當完善的制度。 三、以大企業帶動經濟成長:在經濟的發展過程中,韓國政府集中資源,以關稅 保護、管制進口、低利又易得的融資,扶持大企業,使其鶴立雞群,帶動國家經濟快速成長。例表一,在1982年列名財星雜誌上美國以外的世界前五百大關係企業中,韓國就有十家,且全是民營企業,此時的台灣才只有兩家,且其中一家還是國營企業。 四、戰鬥精神:有人說「戰鬥精神」是韓國模式之所以能致勝的關鍵,不論一般 勞工或是民間企業,都秉持著「做了,就有成果」、「錯了,再改就好」的一

少林四小龙观后感

少林四小龙观后感 少林四小龙观后感(通用3篇) 细细品味一部作品以后,从中我们可以吸收新的思想,这时候最关键的观后感不能忘了。到底应如何写观后感呢?下面是精心的少林四小龙观后感(通用3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看了《少林四小龙》这部影片,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我记得李连杰曾经说过:最强的功夫是仁爱,而我不这样认为,我认为最强的功夫是“德”,“尚武尚德”才最是少林功夫的精髓。而这部影片正着重宣传了这个方面,从小苗,小兵,小强,小豪这些孩子们身上,我们可以看到少林功夫“德”的一面。 我以前看的很多功夫片,印象就是飞来飞去,神神鬼鬼的,而《少林四小龙》没有这些场景,没有吊威亚,也没有电脑特技,全是真实的功夫,这是这部影片最吸引我的一点。 真希望以后能多看到类似的影片,使我们在观赏精彩刺激的场面之后,还能明白一些道理。 前几天,我们学校我们观看了电影《少林四小龙》,让我体会到了一种努力顽强的力量。

《少林四小龙》这部电影告诉我们不论遇到什么事情,什么挫折,我们都要坚强。如果想要达到自己的什么目的,就应该努力,就像影片中的小人物一样: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这是一部弘扬中国功夫的片子,以习武人习武精神而制作的,里面主要是四个小孩子。故事说的有一家习武学校收到了四名学生,而这四名学生就是四小龙,他们在学校中和平相处,经过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学校准备安排学校里的一个队去参加xx年的奥运会表演,发扬中华民族的爱武精神。为此,学校挑选出一些好的小队进行选拔比赛,教练练习他们这个小队争取了一个机会。听到这个消息,他们无比的欢喜,觉得不能辜负老师的期望。他们加强了练习,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们被选上了,参加奥运会。 在这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只要我们想要做的事,没有做不了的,但是,我们必须学会坚强。不单单是习武,学习也是。我们应该好好学习,长大了要报效祖国,报答父母。因为是祖国给予了我们温暖的家,父母的爱让我们茁壮成长。我们要努力,我们要把学习搞好,不辜负老师和父母还有祖国的希望,就像《少林四小龙》中主要人物一样,不辜负老师的希望。

中国模式和东亚模式的比较

从“东亚模式”到“中国模式” 王金路 (商学院国贸 10级2班 20101611365) 摘要:通过分析日本以及“亚洲四小龙”发展模式和中外对比,结合世界上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立足中国现实国情,探讨研究中国今后发展的方向。比较“东亚模式”与“中国模式”之异同,阐述和思考“中国模式”以及中国发展的未来。最后强调文化和教育对于中国崛起与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东亚模式;大国崛起;社会市场经济;理性政府;科教强国;兼容并蓄 引言 20 世纪是一个风起云涌的世纪。世界的重心也随着这波澜壮阔的画卷的展开,而悄然 改变着。进入 20 世纪后半期,随着日本以及“亚洲四小龙”的兴起,更因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大步跃进,以及冷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政治经济重心向东亚的转移,无怪有人高呼:“亚洲时代即将来临!” 日本及“亚洲四小龙”凭借其特有的发展模式,在不同时期里领一时之风骚,获得了经 济的快速增长进而提高了区域竞争力,成为 20 世纪发展模式的典范。很显然因为国情以及国家目标的不同,我们不能生搬硬套,“拿来主义”般地直接套用别国模式。但是全面了解这些模式,剖析其成功和不足,无疑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索“中国模式”的发展,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东亚模式”的内涵及基本特点,以及从宏观上分析大国崛起的基本 规律,然后从经济模式、政治体制、教育与文化几个方面比较中国与上述东亚国家,进而探究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 一、“东亚模式” 面对日本、“亚洲四小龙”以及其他东南亚国家在战后取得的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人 们将东亚的现代化进程总结为“东亚模式”。尽管东亚模式极大地繁荣了上述国家的经济,然而 1997 年亚洲金融风暴重创了上述东亚和东南亚的亚洲经济大国,使得一些经济学家对于东亚模式有了更多的质疑。因此对于如何看待东亚模式,我们需进一步认真思考。 那么,什么是“东亚模式”呢?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东亚模式”的解释是观点不一的。主要的观点有: 1、它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指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化战略或外向型的经济发展 战略。 2、它本质上是一种“体制模式”,指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实现经济现代化的一整套发 展措施和体制结构,其最显著的特色是强力政府具有强烈的经济建设意识和强大的导向作用。 3、它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模式”,认为东亚工业化地区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它们共同的儒

从“东亚模式”到“中国模式”——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对中国发展的意义

从“东亚模式”到“中国模式” ——日本和“亚洲四小龙”对中国发展的意义 摘要:通过分析日本以及“亚洲四小龙”发展模式和中外对比,结合世界上其他国家发展的经验和教训,立足中国现实国情,探讨研究中国今后发展的方向。比较“东亚模式”与“中国模式”之异同,阐述和思考“中国模式”以及中国发展的未来。最后强调文化和教育对于中国崛起与民族复兴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东亚模式;大国崛起;社会市场经济;理性政府;科教强国;兼容并蓄 20世纪是一个风起云涌的世纪。世界的重心也随着这波澜壮阔的画卷的展开,而悄然 改变着。进入20世纪后半期,随着日本以及“亚洲四小龙”的兴起,更因中国在改革开放之后的大步跃进,以及冷战后唯一的超级大国美国的政治经济重心向东亚的转移,无怪有人高呼:“亚洲时代即将来临!” 日本及“亚洲四小龙”凭借其特有的发展模式,在不同时期里领一时之风骚,获得了经济的快速增长进而提高了区域竞争力,成为20世纪发展模式的典范。很显然因为国情以及国家目标的不同,我们不能生搬硬套,“拿来主义”般地直接套用别国模式。但是全面了解这些模式,剖析其成功和不足,无疑将有助于我们进一步探索“中国模式”的发展,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有着很好的借鉴意义。 本文主要通过分析“东亚模式”的内涵及基本特点,以及从宏观上分析大国崛起的基本规律,然后从经济模式、政治体制、教育与文化几个方面比较中国与上述东亚国家,进而探究中国未来的发展道路。 一、“东亚模式” 面对日本、“亚洲四小龙”以及其他东南亚国家在战后取得的举世瞩目的经济成就,人们将东亚的现代化进程总结为“东亚模式”。尽管东亚模式极大地繁荣了上述国家的经济,然而1997年亚洲金融风暴重创了上述东亚和东南亚的亚洲经济大国,使得一些经济学家对于东亚模式有了更多的质疑。因此对于如何看待东亚模式,我们需进一步认真思考。 那么,什么是“东亚模式”呢?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对于“东亚模式”的解释是观点不一的。主要的观点有: 1、它本质上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指出口导向型的工业化战略或外向型的经济发展战略。 2、它本质上是一种“体制模式”,指亚洲新兴工业化国家实现经济现代化的一整套发展措施和体制结构,其最显著的特色是强力政府具有强烈的经济建设意识和强大的导向作用。 3、它本质上是一种“文化模式”,认为东亚工业化地区成功的根本原因是它们共同的儒家文化背景,儒家传统是保持东亚工业化地区经济发展的有决定意义的天生本性。 4、它本质上是一种“制度模式”,认为东亚各国、各地区的经济增长和工业化是它们致力于经济增长和现代化的政府理性地进行制度创新和制度安排并有效地予以实施的结果。 5、它本质上是一种综合的现代化模式,具有众多的要点,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均有其独有特色。 以上诸多观点,从不同的视角、层面和侧重点对东亚的经济奇迹进行总结与概括,有些观点与分析甚至相当的精辟和深刻。 尽管上述观点看起来百花齐放、众说纷纭,但是在我看来,东亚模式的基本特点可以总

从蒋氏家族四代来看家族的兴衰与如何崛起

从蒋氏家族四代来看家族的兴衰与如何崛起

————————————————————————————————作者:————————————————————————————————日期:

蒋氏家族四代 --从台湾蒋氏来看家族的兴衰与如何崛起 摘要: 随着时间的流逝,蒋氏家族在台湾政坛呼风唤雨的地位已经不再,其也就成为一道被人们逐渐遗忘的风景。经历了蒋家二代的力挽狂澜,和蒋家三代的差强人意,蒋家的第四代的蔣友柏以“橙果”设计公司上市台湾,同时喊出了蒋家不一定要在政治上复兴的口号,他也以商坛新秀的身份同时出现在新闻版和娱乐版的时候,蒋氏家族又重新吸引人们的眼球。 蒋氏第一代: 先是蒋氏家族的根基,蒋家的第一代。 代表人物是我们都熟悉的蒋介石先生,同时也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呼风唤雨的人物。蒋介石曾在抗日战争期间,任国防最高委员会主席,同盟国中国战区最高统帅,掀起第三次反共高潮。1943年参加美、英、中三国开罗会议。抗日战争胜利后,与中共代表团在重庆进行和平谈判。1946年撕毁“停战协定”、“政协决议”,命令进攻解放区,单独召开制宪国民大会,通过宪法。1948年擅自召开第一届国民大会,当选“总统”。1949年1月21日,被迫发表《引退谋和文告》,由副总统李宗仁代行总统职权。1949年败退台湾后,历任“总统”与国民党总裁。即使在败退到台湾之后,蒋介石在国际上还是有相当

大的影响力的。 然而蒋介石的风光也为之后自己家族的起伏埋下了伏笔。因为大家都比较的熟悉这里就不再赘述蒋介石的生平。 蒋氏第二代: 蒋家的第二代是经营的一代,代表人物为蒋经国。 蒋经国的在位期间为台湾的发展,和台湾的回国做出了不小的贡献。 蒋经国在“行政院长”任内推动十大建设,台湾经济发展迅速,使台湾成为“亚洲四小龙”之一。在推行十大建设之前还在行政方面进行十项革新,使行政执行更为简廉有效,此外也颁布“政治在其主政台湾期间较重视本土人才,大量启用台湾本省籍官员,积极推行“本土化政策”。在其执政晚年逐步开始民主改革,即解除“戒严”、开放党禁和报禁,以及实行“民意机构改革”等,开启了台湾政治民主化之路。 蒋经国坚持“一个中国”立场,反对“台湾独立”。1987年11月宣布开放部分人士赴大陆探亲,结束了近40年两岸同胞不相往来的局面。 在担任“行政院长”期间,蒋经国主张改革台湾人铺张餐饮陋习,提倡“梅花餐”(即五菜一汤),使餐饮奢侈风气有所收敛。 较关心基层民众的生活,据报道,其每年超过200次亲自下乡走访,以了解地方实际需要。同时也很注重偏远乡村建设,落实水电及基

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的特征与原因

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的特征与原因 “亚洲四小龙”经济发展模式呈现出有别于其他类型发展模式的特征:(1)高储蓄、高投资和高出口增长之间形成了良性循环,带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人均GNP接近中等发达国家的水平,被世界银行列为高收入国家与地区。(2)产业部门的结构转换具有跨越性特点。第一产业在GDP中的比重快速下降,第二产业中的新兴制造业在GDP中的比重陡然上升,产品高度面向出口。第三产业超前性跨越性发展,并向国际化、信息化迅速迈进。(3)具有较强的外部平衡能力。除韩国外,其他三个经济体的对外贸易均为顺差,经常账户长年持续巨额盈余,外汇储备丰裕,无外债负担。(4)反映经济发展的社会经济指标,包括人均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医疗卫生与营养、人民大众受教育程度、收入分配和贫困缓解等普遍得到明显改善,有的达到甚至超过发达国家的水平。 然而,从特性角度来考察,“亚洲四小龙”的人均GNP显然处在两个不同的档次上,新加坡、香港要比台湾、韩国高出1至2倍。经济增长源要素组合差异也很大。在经济发展早期,新加坡和香港主要依靠劳动投入与资本投入,韩国和台湾则主要依赖美国提供的军事和经济援助、土地改革、进口替代工业和农产品出口等全要素生产率。60年代之后,全要素生产率在新加坡和香港的经济增长过程中发挥愈益重要的作用。新加坡倚重面向出口工业政策、外国直接投资带来的技术创新和金融深化。香港则主要得益于金融业先行发展与深化以及自由贸易政策。技术创新对台湾与韩国的经济快速增长也起了关键

性作用。台湾主要通过引进外国直接投资与当地企业合作的方式获得先进的技术,韩国则着重利用国外贷款购买成套设备技术,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模仿、改造、创新。经济结构的演变过程折射出不同的特点。韩国和台湾表现为从农业部门向工业部门再向高新技术制造业部门 转换的特点。香港和新加坡则从服务业部门低生产率活动(如仓储贸易和非正式城市部门)向制造业部门、现代金融部门、现代商业贸易、运输与通讯等部门迅速转移,工业化发展进程呈非同步性。香港的工业化发展过程只经历了两个阶段,即从资源与劳动密集型制成品出口(1950~1970年)到资本密集或技术密集型产品出口混合(1970年至今)。新、韩、台的工业化进程虽然都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但是,阶段的划分、产业扶持重点并非一致。新、港、台的外部平衡要比韩国强势,国际收支中的经常项目长期以来都呈盈余,外汇储备额充裕,大大超出3个月进口贸易总额的国际标准,均无外债负担。韩国的国际收支经常项目呈长期赤字,债务负担沉重。反映经济发展水平的社会经济指标因各自情况差异而有所不同。新加坡、香港的生活水平指标被认为是除日本之外亚洲最高的,有的指标甚至超过发达国家,韩国和台湾较为逊色,但台湾与韩国的收入分配要比新加坡、香港相对公平一些)。地理上,都有大型港口,货流量和货物中转量大,新加波,香港,本身就是世界级港口,台湾有高雄,基隆等世界大港,韩国有釜山等大港口。香港,以前是英国殖民地,可以说是欧洲在东亚的一个门户,地理位置一直很重要,而且是自由港,相关费用较低。新加坡,扼守马六甲海峡,地理位置不用说,很重要。台湾,是中国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