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民族采风

民族采风

民族采风
民族采风

《民族采风》校本课程纲要

一、基本信息:

课程名称:民族采风

开发教师:高艳

授课对象:3-6年级

课时安排:15课时

二、课程目标

1.知道中华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中华民族是我国56个民族的总称;

2.了解56个民族的地域分布及居住特点;

3.了解各民族主要风俗习惯及语言文字特点;

4.了解各民族在文化艺术、科技等方面的特色与成就;

5.知道中华各族人民凭借勤劳、勇敢和智慧,共同开拓了祖国的疆土,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和文化;

三、课程简介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在她广阔的疆域上,生活着56个兄弟民族。各民族人民情同手足,和睦相处,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和辛勤劳动,开拓了祖国的疆土,发展了祖国的经济,创造了祖国的历史和文化,共同建设着中华民族灿烂辉煌的今天。由于地域分布、自然环境的差异,生产方式的不同,审美情趣的差异,形成了丰富多彩的中国少数民族文化。每个民族的风俗习惯都包含了无穷的文化魅力,是各民族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不仅南方民族与北方民族有别,草原民族与山区民族异样,就是同一个地区的民族也各不相同,甚至一个民族的不同支系也各有特点。在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像我国保存有如此丰富的民族文化。

一个民族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对于别的民族,是一种区别的标志;而对于本民族,却是互相认同的旗帜、结成整体的纽带。而这一切,都是由于人类历史的遗传而形成的集体无意识的文化模式。这种凝聚力,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发展的本能。一个民族为加强其内部的凝聚力,使族人更加亲密无间。而这种传承至今、历久不衰的传统文化,正是一个民族在千百年的历史进程中,为民族生存、发展而艰苦奋斗的那种顽强的斗争精神的物化。它是一种群体意识的象征,是民

族精神的集体表象,在任何时候都突出自己的特点,强调自己与其他人的不同。

本课程通过对各民族的历史文化,风俗习惯,民族艺术的学习,弘扬中华民族的生生不息的凝聚力,展示了各民族的灿烂的民族文化,不断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四、课程内容:

五、课程实施:

本课程以学生的实践活动为主,以教师讲授和搜集资料为辅。注重对调查信息收集与合作交流能力的培养,引导学生在各种探究、调查的活动中了解少数民族文化,形成56个民族是一家的意识,并通过探究、发现、质疑、调查研究、实验论证、信息收集、设计制作、合作交流等发展性教学活动,给学生创设自主的、创造性的学习时空,从而达到教学目标。

六、课程实施建议

1.本课属于综合实践类的课程,一定要让学生真正走到社会中去观察体验,要充分利用学校已经建立的民族教育基地,不能闭门造车。

2.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通过小组协作、合作共同完成每一课,从而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课堂效率。

3.学生能接触到的少数民族知识有限,因此通过各种渠道搜集一些图片和视频,给学生直观感受以加深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七、课程评价方法

1.学生自我评价、互相评价、教师评价和家长评价。评价中注意鼓励并尊重学生个性的张扬。

2. 从课程的特点出发,观察学生对相关学习领域的知识、方法、技能等学习的效果。

3.学校为学生创设展示机会,使学生感受到参与实践活动的喜悦与收获。

回归自然采风活动方案(10篇)

回归自然采风活动方案第一篇: 活动名称:xx大学xx文学社2010年春季采风活动――寻春 活动时间:20xx年4月25日 活动地点:聊大南门――姜堤乐园――运河一线 活动负责人:xx(文学院)联系方式:xxx 活动目的:旨在以春天为契机,以文学创作活动为宗旨,以xx社员为主体,举行一次集文学性与娱乐性相结合的大型采风活动。期望社员在踏春、寻春的过程中,感受到大自然的完美,体会春天的生机与期望,认识到大学生活的完美。另外,在采风的过程以及活动结束之后,社员会以群众创作以及个人创作的形式,奉献出超多的文学作品,提高社员的创作水平,提高文学素养。此次活动是在文学院分团委的支持下,xx文学社覆盖全社的活动,活动涉及范围广,人数多,影响大。 活动具体形式: 1.以每个部处为单位,具体分为6―8个小组,以部长为主体开展活动。 2.从聊大南门出发,到姜堤乐园,后经运河沿线回校。预计活动时间为上午8点半至下午5点。 3.其中在姜堤乐园内会开展一些集文学性与娱乐性相结合的小游戏,如猜谜,成语接龙等。 4.在运河码头会组织诗歌朗诵等活动。 活动注意事项: 1.始终以社员安全为主,包括交通安全,饮食安全等。 2.根据当天的天气状况,具体增减活动资料的多少。 3.充分思考到全体到场社员的动态,认识到因人数多产生的问题。 回归自然采风活动方案第二篇: 为近距离感受xx城乡建设的新面貌,进一步加强团结和带领摄影家协会会员用心投身于摄影事业,同时,丰富xx县摄影家协会会员的文化生活,培养高雅的艺术情操,加强会员之间的交流,中共xx县委外宣办、县文联及县摄影家协会拟组织xx县摄影,家协会会议开展“走进秀丽乡村”摄影采风活动。具体事宜如下:

贵州民族建筑赏析西江千户苗寨

《贵州民族建筑赏析》课程 调研报告 题目:贵州民族建筑调研报告 ——以西江苗寨为例 学生: 专业: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年级:建筑学000班 学号: 指导老师:李杰 完成时间: 2014年06月 题目:贵州民族建筑调研报告 ——以西江苗寨为例调研时间:2014年6月2日 调研地点: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雷山县东北部的雷公山麓 调研对象:西江千户苗寨苗族建筑 调研目的:通过研究贵州传统苗族民居建筑的生态特点的同时,关注苗族传统民居在历史、文化、地理的综合作用下,分析苗族传统民居的生态特点,挖掘苗族传统民居中普遍而朴素的生态价值, 历史意义及现实意义. 西江千户苗寨建筑特色 摘要苗族居民建筑是苗族人生存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建筑样式反映了苗族特有的文化背景,蕴涵着丰富的审美元素。文章主通过对西江千户苗寨民居 建筑的研究进而对苗族民居进行了深入剖析,更好的了解苗族民居建筑所固有 的地域文化和审美价值。

关键字西江千户苗寨民居建筑吊脚楼现代建筑 苗族有着悠久的民族历史,早在蚩尤时期就已存在。我国的贵州、湖北、湖南、海南、云南、广西等地是苗族主要分布地。而西江千户苗寨位于贵州省凯里市雷山县,坐落起伏在群山之中,由十余个自然村寨依山而建相连而成,是贵州也是全国甚至是世界最大的苗寨,素有“苗都之称”。贵州处于云贵高原,各族人们因地制宜修葺了形态各异的山地民居,这种民居建筑文化是由经济、文化、历史、家庭、社会和宗教观念等多种因素共同作用下产生的。纵观中华大地,各具特色的民居,恰如一幅幅的水墨画,令人萌生诗意,回味无穷。 一、苗寨的选址 苗寨是根据村民的生活习性和生产特性而决定的村寨选址,尽可能选择接近土地和水源的地方,周围环境不仅要适宜居住耕种,而且要利于防御。在苗族的历史上不断受到压迫和驱逐,所以多居于山地,便于观察。苗族人对土地十分的珍惜,为了减少对耕地的占用,多把村寨建在山坡上,苗族人在大部分的山坡地形都能建造房屋,从而节省出大量的耕地。西江苗寨所处地形为河流谷地,自然条件并不优越,但却能合理利用环境创造适宜居住的家园。 简说苗族聚落方式 在此以西江苗寨为例。西江是全国最大的苗寨,有5600多人,1250多户。所以称为“千户苗寨”。因此其聚居形式是最具代表性的。西江苗寨依山就势,由山脚建至山腰。户与户之间有小青石铺砌的小道连接,整济卫生、舒适清爽,吊脚木楼栉比相连,次第升高,部分吊脚楼建于田地旁边,方便农作。整座苗寨天然地形成一对偌大的铆,为山区坡地房屋建筑的典范,被建筑界赞为"民族建筑之瑰宝"。而通常苗寨是建于半山腰,山脚是田地,山顶即树林。

人种志 民族志

人种志 ethnography 对人类特定社会的描述性研究项目或研究过程。当代人种志的研究工作,几乎完全根据实地调查,因此要求从事这项工作的人类学家,彻底置身於他所研究的民族的文化和日常生活之中,做全面的调查研究。人种志本身是一门多科性学科,因此必然是比较的。一个人类学家从事调查工作时必然会保留著自己某些文化上的偏见,所以他的观察和描述也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具有比较的性质。这样,关於文化的概括叙述和文化的比较描写就必然成为人种志的组成部分。近代人类学家往往把人种志看成一门专业学科,并与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ronislaw Malinowski)在美拉尼西亚的超布连(Trobriand)群岛上做的先驱工作(1915?)联系在一起。人种志的实地调查工作从那时以後,便成为进入文化人类学科这一专业的过渡礼仪。 许多人种志学者都在调查地区居住一年或更长的时间,学习当地的语言或者方言,而且尽最大的可能投入当地人的日常生活之中。但同时还要保持一个观察者的不偏不倚的立场。这种方法叫做「参与观察法」,要想彻底了解某一种外国文化,这种方法是必须而有效的,但在实际应用中却是很困难的。当代的人种志通常是以社会为中心,而不著眼於个人,著重於当前环境的描述(即所谓人种志的现实),而不强调历史事件。 传统人种志多强调描述居民中的普通人,而现代人种志则已注意诸文化系统内变化的重要性。人种志工作者使用的工具,自马林诺夫斯基时代以来已经有了根本的改变。详细的笔记当然还是调查工作的主要手段,但是人种志工作者已经充分地利用了技术发展的有利条件,使用诸如电影和录音机等以增加自己笔记的内容。 民族志,是一种写作文本,是人类学独一无二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在在人群中田外野地工作基础下第一手观察和参与之上的关于习俗的撰写。或者通常说是关于文化的描述,以此来理解和解释社会并提出理论的见解。 民族志是人类学独一无二的研究方法。是建立在在人群中田外野地工作基础下第一手观察和参与之上的关于习俗的撰写。或者通常说是关于文化的描述,以此来理解和解释社会并提出理论的见解。民族志既是一种研究方法,也是一种文化展示的过程与结果。 民族志,是一种写作文本,它运用田野工作来提供对人类社会的描述研究。民族志呈现一个整体论研究方法的成果,这套方法建立在一个概念上:一套体系的各种特质未必能被彼此个别地准确理解。这种写作风格在形式上与历史上,均与旅行家书写与殖民地官员报告有所关联。某些学术

摄影采风活动方案

共青团绵阳市投资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委员会“聚焦发展、岗位建功”青年职工 主题摄影米风活动方案 青年职工是集团建设、发展的主力军,为进一步团结和带领广大青年职工积极投身集团各项事业,立足本职岗位建功立业,近距离感受集团蓬勃发展脉搏,同时,丰富青年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加强青年职工之间的交流,培养高雅的艺术情操,按照集团团委年度工作安排,拟组织青年职工开展“聚焦发展、岗位建功”主题摄影采风活动,特制订如下活动方案: 一、活动时间 2012年10月31日 二、米风地点 集团已建、在建重点工程现场及所属各公司。 三、参加对象 集团本部及所属各公司青年职工代表、摄影爱好者共 计40人 四、活动具体安排 1、车辆。由集团团委办公室负责联系车辆2台。 2、摄影器材。参加活动的职工自带摄影器材。 3、人员安排。活动共分别两个小组,按照活动路线开 展采风活动。 4、具体路线。 第一组: 第二组:

五、作品征集 摄影采风活动结束后,团委青年工作部将面向全体参加人员征集此次活动摄影作品,并择优在集团及所属公司范围内巡展。 征集的作品须进口此次采风活动主题,力求内容和艺术性具佳。作品必须出自本人创作,提倡创新。作品须用数码格式的JPEG文件报送,其文件大小不小于3M。作 品仅可做亮度、对比度、饱和度等适度调整,不得做合成、添加、改变色彩等技术处理;每人可交作品组照4—6幅,单照5幅,并在作品下方注明作品名称、作者姓名、部门及联系电话。 六、经费预算 1、车辆租用:800.00元 2、作品展出:2000.00元 3、其他费用:1000.00元 总计:3800.00元 七、注意事项 1、各基层团组织要广泛发动、全方位征集活动参加人员,协助做好组织工作。 2、全体活动参加人员要按照团委安排,按时参加,服从统一安排,不得中途离开和私自驾车。 3、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在施工现场采风时,要严格遵守 现场安全规程。 青年工作部

胡杨的精神、文化与价值

胡杨的精神、文化与价值 新疆林业2010?3 近几年来,在祖国神州这块古老而文明的土 地上,特别是在西部新疆等广大地区,始终有一 种树木像民族英雄一样被人们学习祟拜,始终有 一 种精神像民族精神一样被人们继承发扬,始终 有一种文化像民族文化一样被人们研究挖掘,始 终有一种力量像民族力量一样被人们团结凝聚 …. 新 这种树木,叫胡杨;这种精神,叫胡杨精神;疆 这种文化,叫胡杨文化;这种力量,叫胡杨力量.林 学习胡杨精神就要认识胡杨.不但要知其,II, “模范事迹”,知其历史与现状,更要知其精神实I]【I. 质和文化内涵.IJ 那么,胡杨究竟是一种怎样的树木,有着怎_i 样的精神,有着怎样的文化内涵,又有着怎样的_;+ 力量,而倍受人们学习祟拜,继承发扬,研究挖掘瞎 和团结凝聚呢?

胡杨精神的形成与发展 任何一种精神的形成与发展,都离不开大地容 母亲的哺育,都离不开各族人民的劳动和创造.三 在我们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历史长河中,每个时 期都会形成一个激励人民热情,焕发人民斗志, 凝聚人民力量,统领时代风骚的精神支柱.其中, 有精忠报国,为国捐躯的爱国精神,有为民办好 事,大公无私的雷锋精神,有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的抗洪精神和抗击非典精神……正是这些精神 的形成与发展,才挺起了民族的脊梁,熔铸了民 族精神,才使我们的伟大祖国虽历经艰难困苦,却始终能坚如磐石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胡杨,这个来自于大自然的精灵,就是吸吮日月之精 华和大地之营养,在经历亿万年生与死,荣与辱,绿与枯, 成与败的考验之后,涌现出来的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植物. 脆弱的区域生态环境,使人们对胡杨有着更多的依靠和眷恋.神奇的胡杨,造就了人们改造自然,战胜自然,适应自 然的深厚情结,同时也对人们的生活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蕴含着丰富的人文内涵.如今,新疆各族人民从胡杨的生物学特征,分布区域和功能作用等多角度进行深入思考, 结合区域特点,把胡杨这一具代表性的植物作为生态文化建设的着力点,并经过各行各业长期的学习和实践,已形

2020年智慧树知道网课《贵州民族建筑》课后章节测试满分答案

第一章测试 1 【判断题】(10分) 贵州平均海拔在1100米左右,是一个海拔较高、纬度较低、喀斯特地貌典型发育的山区。 A. 对 B. 错 2 【判断题】(10分) 贵州的地貌类型主要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三种基本类型为主。其中92.5%的面积为高原山地、丘陵。 A. 错 B. 对 3 【单选题】(10分) 从点上看,贵州省最高点是()。 A. 黎平水口河出省处 B. 威宁草海

C. 赫章韭菜坪 D. 铜仁梵净山 4 【判断题】(10分) 贵州是苗族人口最多的省份,主要集中分布在黔西南和松桃、咸宁自治县。 A. 对 B. 错 5 【判断题】(10分) 贵州黔东南州共有409个村寨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数量为全国第一。 A. 对 B. 错 6

【判断题】(10分) 侗族风雨桥是寨中青年男女相互交往、谈情说爱的地方,是侗家村寨的重要标志。 A. 对 B. 错 7 【多选题】(10分) 贵州野生植物种类繁多,下列属国家一级保护的植物有()。 A. 银杉 B. 马尾松 C. 珙桐 D. 贵州苏铁 8 【判断题】(10分) 布依族建造房屋的类型多种多样,主要有石板房、吊脚楼、风雨桥、鼓楼等。 A. 错 B.

对 9 【判断题】(10分) 贵州民族文化宫的建筑造型着力强调贵州、旅游、文化三个内涵,颇具贵州地域及民族色彩。 A. 对 B. 错 10 【单选题】(10分) 三都怎雷古建筑群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场所。 A. 苗族 B. 布依族 C. 水族 D. 侗族

第二章测试 1 【多选题】(10分) 苗族民居中间层的房间有()。 A. 书房 B. 堂屋 C. 卧室 D. 厨房 2 【判断题】(10分) 苗族民居中厨房和火塘间指的是一个地方,它们是对同一个地方的不同称呼。 A. 对 B. 错 3

民族志研究方法

民族志研究方法 据柯塔克(Kottak 2008)的归纳,民族志研究方法有下列几类(十类): 观察与参与观察 对于日常行为的直接、第一手的观察,包括参与观察。民族志研究者在各种场合观察个人行为与集体行为。他们往往在田野地点停留超过一年,可因此观察一整年的循环。 相处共话、访谈 研究者运用许多正式程度不同的访问方式进行访谈。包括有助于维持互信关系的闲话家常、提供当下活动的知识、长时间访谈。访谈可能是有结构或无结构的。 系谱法 早期研究者发展出系谱记号与象征,来研究亲属、继嗣与婚姻。系谱是非工业化社会的组织基础,当地人每天都与近亲共同生活及工作。人类学家需要搜集系谱资料,以了解社会关系并重建历史。 重要文化报道人 每一个社群都有某些人,由于他们的机运、经验、天份或训练,而能提供某些生活面向的全部讯息或有用讯息。也因此成为重要文化报道人。 生命史 某些村民比起其他人,对研究者更感兴趣,而且更有助益、风趣与愉快。当某个人特别引起人类学家的兴趣,他们可能会搜集他﹙她﹚的生命史。 主位观点与客位观点 民族志研究者往往结合两种研究策略:主位观点﹙emic,当地人取向的观点﹚、客位观点﹙etic,科学家取向的观点﹚。这些语汇源自于语言学,主位观点探究当地人如何思考感知与分类这个世界。客位观点则是观察者所注意到的且重要的事情。 问题取向的民族志研究

民族志的趋势,已从全貌观的叙述转向更具问题取向与实验性质。想要研究全部事情是不可能的。大多数的人类学家在进入田野前,往往带着一个准备处理的问题,搜集关于这个问题的资料。 长期研究 长期研究是针对某个社区、区域、社会、文化或其他单位的长时间研究,这往往建立在多次重访的基础上。现在的民族志多半包括二次以上田野研究的资料。 团队研究 新进的研究者以先前学者的接触与发现为基础,以增进关于当地人如何因应与经营新环境的知识。学术应是一项集体事业,先行者将过去的资料放在这整个事业中,让新世代学者继续运用。 调查研究 越来越多人类学家在大规模社会中从事研究,他们发展了结合民族志研究与调查研究的创新方式。由于调查研究处理大型复杂群体,其研究结果必须运用统计分析。民族志研究可补充并微调调查研究。

采风策划书

摄影协会采风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主题 用心灵品悟自然,用相机定格美景! 二、活动目的 丰富大学生活,促进会员间的交流,感受春天的来临,用实践来巩固拍照的理论知识,从而提升拍照技术。 三、活动时间及地点 2014年4月12日(星期天),在合肥植物园。 四、活动对象 安徽水电学院在校大学生,以摄影协会会员为主。 五、预计人数 30-50人左右 六、活动内容 1、增进会员间的交流与沟通,以小组的形式使会员之间进一 步认识,增强会员间的凝聚力和团体意识。 2、通过拍照来巩固一些相机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巧,并对照 片进行点评。 3、活动中途大家共享午餐(期间穿插些小游戏) 七、活动安排

1、由会长申请活动及召集组织人员商谈相关事情(如安全问 题和如何组织的问题等) 2、活动前召集全体会员开一次关于采风的会议,确定报名人 数,收取费用,交代相关事宜,会后根据人数来安排车辆。 4、到达植物园对所有会员简单的介绍下植物园的概况,然后 后分发物品,对会员进行分组并选出小组长,由小组长负责本小组的一切事情,以小组为单位行动,教会会员使用相机后方可离开。 5、活动中途组织者留意寻找聚餐地点,并确定好时间,然后 传达给所有会员。 6、下午三点半到指定地点集合,留影,然后统一乘车返校。 6、回学校后对照片进行收集整理,总结得失,并选出好的作品进行展览。 安徽水电学院摄影协会 2014年4月1日会员活动须知 1、本活动本着自愿参与的原则,若在采风临时 有时不能参与则须提前告诉组织者,组织者 事后退还费用。 2、会员可携带同学朋友参加,但其费用照常收 取,活动期间若产生额外费用(如聚餐),则

胡杨精神永存演讲稿

胡杨精神永存 曾经读过一篇气势磅礴,真挚动人的散文《西风胡杨》:胡杨“能在40℃的烈日中娇艳,能在-40℃的严寒中挺拔,不怕侵入骨髓的斑斑盐碱,不怕铺天盖地的层层风沙······” 读着这些文字,不禁深深地为胡杨的品格所感动,为胡杨的命运所系怀,为胡杨的志气所激励。我想,胡杨的这些天然的素质和品格,不正是人们永远追求的高尚情怀吗?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不正需要这种平凡,奉献,正直,清廉吗?不正需要这种即使霜风击倒、沙尘掩盖,仍然挺着一副铁铮铮的风骨、显着一股硬朗朗的本色的精神吗?今天我演讲的题目是《我们需要胡杨精神》 胡杨,是我平生所见最平凡,最无私奉献的树。胡杨是挡在沙漠前的屏障,身后是城市,是村庄,是青山绿水,是喧闹的红尘世界。身后的芸芸众生,是它们活下去斗到底的唯一意义。它们并不期望人们知道它们,它们将一切浮华虚名让给了牡丹,让给了桃花,让给了所有稍纵即逝的奇花异草,而将这摧肝裂胆的风沙留给了自己。 我们的工作中正需要胡杨这种平凡,奉献的精神!和平年代,一般工作,我们很平凡。但我要说,伟大正寓于平凡之中,平凡中,我们一样能够奉献!奉献并不一定体现在轰轰烈烈的大事中,生与死的决择、刀光剑影的战斗中,其实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处处都体现着平凡的奉献。有位哲人说过:平凡与真情是锻造人生的两件法宝。任何平凡的岗位都是展示各种才华的舞台。” 在本职岗位上恪尽职守、埋头苦干,是一种奉献,是一种真诚自愿的付出,是一种愉悦人心的获得;是一种纯洁高尚的精神,更是一种升华自我的境界。记得古人说过一句话: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不善小事,何以成大器。社会这个大机器能正常运转正是由一件件小事而组成的,任何一件小事都懈怠不得。在社区我和大多数同志一样从事着一些极为普通工作,入户调查,走访慰问、办理合作医疗等都是一些平常小

民族志的写作读书报告讲解

民族志如何书写?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第一中学语文组杨林 人类学民族志(Ethnography)就是“把关于对异地人群的所见所闻写给自己一样的人阅读,这种著述被归为‘民族志’”1通过民族志将不同族群的生活方式、思维心性、制度体系以及文化创造性等方面以文本的形式系统加以描述。人类学把田野调查作为看家本领,以收集第一手的资料作为研究的基础。也许田野之行收获颇多,但“民族志”的写作问题却困扰一代代学人。在人类学学科史上,不同时代、不同流派的人类学家都对民族志的写作有不同的主张和实践。高丙中认为民族志的发展经历了三个时代:“第一个时代的民族志是自发性的、随意性的和业余”;第二个时代“经过专业训练的人类学者来撰写民族志,……,也就是通过学科规范支撑起“科学性”的时代”;第三个时代是“反思以“科学”自我期许的人类学家的知识生产过程”。2本人也同意他的这一划分,现以读过的一些人类学史上经典的民族志为例,做一个读书报告,以窥探各个阶段民族志的主张与实践。 一、古典主义时期的“民族志”方法 以泰勒、马雷特、哈登、弗雷泽为代表早起人类学进化论学派,试图在人类心性一致的原则下,构拟人类文明是发展史。他们以欧洲文明为中心,将社会进化的最初阶段直指非西方、无文字的原始部落。研究资料大多来源于探险家、传教士、殖民官员和旅行家的游记和报告。他们以地理大发现为目标,跟土著人遭遇的时间很短,又不懂当地的语言,对土著只有肤浅的了解。这一阶段的人类学家除了少数(摩尔根)愿意从事实地调查外,多数人没有直接跟研究群体有过接触。他们往往以广泛收集世界各地的风俗信仰见长,弗雷泽就是其中的一位。 1詹姆斯·克利福德,乔治·E·马尔库斯编:《写文化:民族志的诗学与政治学》[M],高丙中,吴晓黎,李霞等译,商务印书馆2006年版,第6页。 2高丙中.民族志发展的三个时代[J],西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3).

摄影活动策划方案

摄影活动策划方案 篇一:摄影活动策划方案 滨海旺辉十五周年庆典系列活动 —踏青摄影活动策划书 一、活动目的: 恰逢滨海旺辉15年诞辰,组织一次别开生面的踏青摄影活动,在活动中拉近员工间的距离,促进员工之间的交流,增强公司的凝聚力。在春季盎然的季节,公司领导与员工一起走进大自然,一起享受大自然,一起去捕捉大自然,用一张张充满朝气的照片拉开摄影比赛的序幕。 踏青活动后,可以组织摄影比赛,比赛以“幸福瞬间美丽永恒”为主题,参赛作品可以是历年来公司旅游中的精彩瞬间,也可以是平时公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通过员工的相机和手机,展现出建司15年来一个个令人难忘的瞬间,让那些稍纵即逝的感动与幸福,化成永恒的美丽。 二、活动方式: 1.踏青摄影活动: 每年4月下旬至5月上旬是梨木台自然风景区梨花、杜鹃花盛开的时节,漫山遍野白色的梨花和红色的杜鹃花,把梨木台分染成一片一片的“香雪海”和“红粉山峦”奇观。我们可以借助“梨花暨第三届杜鹃花节”这个平台,组织员工到蓟县“梨木台自然风景区”参观。梨木台还是“红色旅

游”基地,有抗日战争纪念馆,可以组织公司党员进行活动和合影,为公司党组织活动增彩一笔。 此次活动可以打破以往以公司为单位的方式集体出行,采取自愿报名的方式。员工还可以带上自己的爱人和孩子一起享受大自然的美丽馈赠。希望通过这种“家庭出游”的方式,不仅拉近员工与员工之间的距离,更加拉近员工家属与公司的距离,让滨海旺辉15年庆典的热情感染更多的人。 交通及费用方面可以采取三种方案: 方案一:员工到达公司后,统一乘坐公司租赁的班车集体出行,携带家属的员工,家属费用自理。(人力行政部需预算出每人的旅游费用) 方案二:员工可自由选择交通工具,但要求员工在规定时间达到目的地。公司将于活动后为员工报销其个人旅游费用。 方案三:报名员工可免费携带一名家属参加此次活动,公司将承担一切费用。此方案支出费用最多,但影响力最大。 2.摄影比赛活动: 1)参赛作品以“幸福瞬间美丽永恒”为主题,呈现滨海旺辉成立15年以来的精彩瞬间。 2)参赛作品可以是陈年老照片、人文照片、旅游活动照片、工作资料照片等能够展现滨海旺辉风貌的各种类型作品。

“走进美丽乡村”摄影采风活动方案(1)

张家川县“走进美丽乡村”摄影采风活动 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加强团结和带领摄影家协会会员积极投身于摄影事业,近距离感受张家川县城乡建设的新面貌,同时,丰富张家川县摄影家协会会员的文化生活,加强会员之间的交流,培养高雅的艺术情操,中共张家川县委外宣办、县文联及县摄影家协会拟组织张家川县摄影家协会会议开展“走进美丽乡村”摄影采风活动。具体事宜如下:一、活动主题 “走进美丽乡村”----张家川县摄影家协会摄影采风 二、活动时间:2014年9月20日(星期六全天)。 三、活动地点:县内新农村、关山景区 四、活动成员: 组长:马浩瑜(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兼文联主席) 惠文辉(县委宣传部副部长、县委外宣办主任)副组长:窦亚龙(县摄协副主席兼秘书长) 后勤:王耀文窦小龙马映辉 成员名单如下: 李玉明、李德海、李德杰、李连喜、王永红、付国斌、何芳芳、马德海、沈维民、马小龙、窦苗苗、惠仰贵、李建军、王异尘

五、活动安全事宜 1、车辆。组织单位统一安排。 2、摄影器材。由参加摄影活动的成员自带,自行负责财产安全。 3、全体成员要严格按照活动安排自觉遵守纪律,按时参加,服从统一安排,不得私自驾车和中途离开。 4、严格遵守现场采风的安全规程,参与人员的安全各自负责,有特殊情况应向组长告知。 6、活动期间,一切听从组织人员的安排,否则视为自动退出张家川县摄影家协会。 六、作品征集: 摄影采风活动结束后,摄影家协会将面向全体成员征集此次活动摄影作品。力求内容和艺术性具佳,作品必须出自本人创作,提倡创新。作品需用数码格式的JPEG文件报送,其文件大小不少于3M。作品仅可做亮度、饱和度、对比度等适度调整;不得做合成、添加、改变色彩等违背事实技术处理;每人可交组照4-6张,单照5张,并以作品名称及姓名命名报送县文联、县委外宣办。 七、活动安排:见附件1 张家川县摄影家协会 二〇一四年九月十七日

胡杨方案

轮台县第二小学第一届“校园胡杨文化节”实施方案 一.活动背景及指导思想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构建健康、文明、和谐的校园,并展现师生精神风貌,培养学生多元化知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陶冶情操,自我锻炼,自我增值,扩大视野,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二.活动主题及活动时间 1.我们以“我爱家乡美,我学胡杨强”为口号,同时以“创和谐校园,展胡杨风采”为主题。 2.活动时间(暂定) 三.活动项目和内容 活动项目: 1.校园文化节开幕(倡议书)和闭幕仪式 2.“胡杨精神”征文大赛(五、六年级每班5名同学参赛) 3.“书法.绘画.摄影”大赛(1—6年级每班至少各5幅作品,教师摄影、书法各年级组至少各5幅作品) 4.胡杨树叶“拼贴画”大赛,胡杨精神手抄报(4—6年级每班至少6幅作品) 5.“胡杨魂”诗歌朗诵比赛(四年级组2个个人节目,五年级两个集体节目,语文组一个集体节目) 七.组织工作 1、成立领导小组,组长:司颖华副组长:姚惠芳朱金善阿布都维力成员:王学先刘静王静王万祥周美兰李玉玲

2、总策划:学校德育处 评奖:姚惠芳王学先,周美兰,景榆林,刘海英,魏永强 手抄报评委:德育处人员 摄影比赛评委:王学先周美兰姚泓刘晓萍景榆林 绘画比赛评委:王学先刘晓萍景榆林姚泓周美兰麻洲田作文评委:语文组 八.活动要求 1. 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本次胡杨文化节作为校园文化内涵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是展示我校师生良好精神风貌的重要窗口对于进一步激发广大师生工作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对于创造和谐、求知、进步的育人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部门各位老师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周密安排,要按照学校的统一部署制定具体活动方案和工作措施,确保各项活动顺利进行。 2、搞好宣传发动工作 德育处和少先队要发挥骨干作用,强化措施,组织得力、注重实效。在开展活动时要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创造性,增强活动的实效性,扩大学生的参与面,争取使每位同学都能参加一项活动,把本次文化节办成学生参与面广、活动开展质量高的一届盛会,让学生真正在活动中施其所长,发展个性,使学生在活动中得到教育和熏陶。 3、突出主题、多出精品

_史记_叙事范式与民族志书写的本土化_吴宗杰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 URNAL OF G UANGXI UNIVERSITY FO R NATIO NALIT I E S 第33卷第1期t 2011年1月 70 人 类 学 吴 宗杰Y 余 华f 史记g 叙事范式与民族志书写的本土化 5史记6叙事范式与民族志 书写的本土化 t 吴宗杰,余 华 [摘 要] 通过司马迁5史记6叙事范式探讨,意在为困扰西方人类学家的一系列问题提供重要启迪,具体包括:以文本而非客观事实为对象的/辨章学术、考镜源流0认识论方式、/述而不作0通过裁剪与实录呈现文化原生态、以/行事深切著明0为特点的超概念深度描述,以及/厥协六经异传,整齐百家杂语0多声部情节植入。这一本土叙述范式是反观西方民族志表述的一面镜子,也是人类学研究为保持中国文化原生态不被错误表征和歪曲解释的重要前提。在经过一系列对西方话语的批判和人类学本土化的讨论后,本文意在开始构建基于几千年传统的中国本土人类学叙事范式。 [关键词] 表述危机;司马迁;民族志;叙事;本土化 [中图分类号] C9121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3-8179(2011)01-0070-08 Narrative Paradigm of Shiji and Indigenization of Ethnography WU Zong -jie,YU H ua (Zhej iang Univ er sity ,H angz hou 310058,China) Abstract:In response to anthro polo gists'reflection on the "crisis of r epre -sentation",issues of objectivity,authenticity,intertextuality,and cultur al inter -pretation ar e ex plored by dr aw ing up Sima Qian's narrative strategies in his w ork T he H isto rical Reco rds.Aspects o f narrativ e in term s of authentic language frag -ments as the object of know ing,perfo rmance descr iption instead of conceptualiza -tio n as the w ay of revealing profound meaning ,and em plo yment through "cutting and pasting"po lypho nic voices ar e elabo rated in or der to search for Chinese para -digm of cultural narration.It is argued that T he H istorical Records may pro vide an alternativ e w ay of w riting culture for maintaining the authenticity and indig e -neity o f Chinese culture. Key Words:crisis of presentation;Sima Qian;ethnog raphy;narr ative;in -digenization 在 /人类学0这样的学术术语流传到中国之前,中国没有人类学学科,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人类学的实践。中国自上古时代设立的史 官其实就担任了某种人类学家的角色。/史0这一词的原始意义其实是来自/事0,引申为叙事。/殷人卜辞皆以-史.为-事.。0 [1](P3295) 从/史之本义为事,文史 之史,乃引申之义0,[2](P113)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史官并不只是整理编撰过去的历史,他们的重要角色是记录君主的言行与政务得失,5礼记#玉藻6中有: /动则左史书之,言则右史书之0。[3](P1022) 5史记#孟尝 君列传6载:/孟尝君待客坐语,而屏风后常有侍史,主记君所与客语。0[4](P1847)这样的侍史进行的就是当下、现场的社会事件记录,类似于今天人类学家的田野记录。天子之侧、诸侯之旁、盟会之时、燕私之际,皆有史官在旁记录。此外中国修史也是与人类学田野考察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司马迁周游各地,访求古迹,访寻轶事,扮演的就是人类学家的角色。他特意去看春申君故城,印证了春申君门下宾客众多之说。他采访田叔儿子田仁,书写下田叔/居是国必闻其政0的故事。

采风活动策划书_0

采风活动策划书 篇一:摄影采风活动策划书 @@学生通讯社 外出摄影采风活动策划书 @社作为学校新闻宣传战线的主力军,担负着学校大部分新闻的采编工作。图片新闻作为最直观的新闻表现形式,客观上要求我们新闻记者必须提高摄影水平。在@社组建五周年之际,特开展一次摄影采风活动。让全体@社记者了解这一特定时刻,并在此基础上熟练掌握摄影技巧、摄影交流,提高大家的摄影水平,更好的为学校提高高质量的图片新闻。另一方面,加强@社成员之间的交流、扩大我校@社在校内外的影响,为以后支持和促进学校各项工作的展开打基础。 一、活动主题:学习新闻摄影技巧,在理论与实际的融合中提升 二、活动意义: 1.目前@@社新闻图片采集环节稍显薄弱,此次活动将对此进行提供一个训练平台; 2.促进成员间的交流,增强整个团队的凝聚力; 3.给我们带来一次展现自己的机会,抓住每一分每一秒,多多关注环境中“美”的一面; 4.活动中的作品可作为新闻宣传材料; 5.丰富我们的课外生活,展现我们的校园文化。

三、活动时间:20XX年@月@日周@(根据天气情况可做更改) 四、采风地点:++植物园 五、参加对象:++社全体成员、指导老师(合计29人) 六、采风活动学习目标:1.了解相机(单反\卡片机)基本原理及电子结构;2.掌握摄影基本技巧,主要包括:四种常用拍摄模式、四种基本曝光模式、(白平衡、感光度、曝光补偿、对焦模式等)基本设置技巧、光圈与快门搭配技巧;3.活动期间成员相互了解,多加认识; 4.返校后要求写一篇学习感受(800字左右)。 七、活动具体安排: 准备工作: 1.车辆。4月13号之前,负责联系司机并确认接送时间和地点,并向总负责人报告情况。采风当天负责跟司机保持联系。(负责人:a)2.摄影器材。向学校申请或租借10部相机(单反或卡片均可),有相机的同学自备相机。4月13号之前跟相关部门联系并确认具体情况,并向总负责人联系。采风当天负责器材的分配、保管、归还工作。(负责人:a、S) 3.人员安排。通知大家活动的具体时间、集合地点、注意事项等一切人事安排。并将成员合理分为5组,小组为单位进行活动。(负责人:a) 4.财务。跟指导老师沟通,并着手活动经费的申请并保管好财务。(负责人:a)活动内容及形式: 1.活动分为3小组(指导a、B、c为组长,各自带7-8人)。

民族志民俗志的书写及其理论和方法

民族志·民俗志的书写及其理论和方法 一、我的学术经历促使我思考民俗志与民族志的规范 十几年来,我在民族志和民俗志方面一直很困惑,每一次都因挫折而产生下一个选择。我在北师大念博士学位,去一个村里做田野,做完了搜集了一些资料,回来准备写一份民俗志,当然会有一些想法怎么写,但我想写的这种方式与当时的学术预期有一个距离,这样的话,我就觉得写这个东西可能通不过博士学位,于是想着先把这样写民俗志的道理和它的正当性说出来。所以我的博士论文写了一篇理论性的文章,算是为我想写的民俗志做正当性辩护。算是为自己准备一个台阶,可是台阶准备好了,只听楼梯响,不见人下来,这个民俗志也一直没做出来。 博士毕业后,我转向文化人类学,先后在做满族和土族的实地调查研究中见习民族志的方法和文体。2000年我又去原来那个村做了一年田野调查。规范的田野调查做了,理论准备也有了,那就该写出这个民族志,可是最后还是没有写出来。那个时候我思考的是,研究我群的话,我们做一个民族志,它有没有正当性?这个时候又是民族志的一些理论和方法的问题摆在我的面前。 后来几年,一些同仁也浏览到,我发了几篇关于民族志的历史发展与规范的文章。离我做田野又有六年了,我还是一个字也没写过。因为我还没有想清楚该怎样把它写出来或者说把它写成什么样子。这段时间,我成为博导了,指导学生做研究,按照人类学通常的规范,派学生到国外的异国他乡去做民族志。他们这样做民族志是合适的,合的是人类学的国际规范。那我如何在自己的家乡做民族志呢?问题就在这里。正好刘老师要我来开这个研讨会,我把自己的经历,多年的困惑、挫折以及念书的体会融合在一起,有一些想法,想讲一讲民族志与民俗志在我们中国当代学术中如何分工和合作,这种分工与合作如何可能,现在如何是这样一个时机。这是我个人的一些经历,我想说明的是,我的想法都是从自己的苦处和痛处挤压出来的。 二、中国的民俗志传统:古典的与现代的类型 一个社会的知识界总是在迎合、满足社会的知识需求,评价中国学术界的水平,你尽可以把它跟谁比,说它水平怎么样,但我个人认为,这是个很难说的事情。看一国的学术,关键要看是否符合自己社会内部的预期,是否对年轻人有感召力。或者说老一代想玩的东西年轻人还有没有兴趣接着玩,就像我们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一样,做得怎么样,要看你这个圈子有没有好的学生和好的后备力量进来,是不是有吸引力。中国学术界已经做出了很多成就,体现在很多方面,这里不用多说。但是,中国学术界突出地呈现一个严重的缺陷,那就是往往缺乏一些共同话语,不能呈现大家能分享的经验事实来作为话语的基础。个中要害,则是“志”这样一个文体,这样一种方法,在整个学术界没有发育起来,没有被广泛接纳。粗略地评估,我们基于实地调查的“志”做得少,做出来的也大多不够好,即使做了好东西,也难以成为学术界共同的经验事实来支撑形成共同话语的讨论。 1

摄影采风活动及推广方案

摄影采风活动及推广方 案 Document number:NOCG-YUNOO-BUYTT-UU986-1986UT

探丹霞奇观,访非遗鼓韵之源 ——烟霞山摄影采风活动 导言: 日啖荔枝三百颗,不枉奇趣烟霞行。又到了一年一度的“灵山荔枝节”,正是大力推广烟霞山旅游休闲大好时节,烟霞山的丹霞地貌,形态丰富、类型齐全、具有雄、奇、秀、险、幽、奥、旷等特点,如神似老人脸庞的老子峰、阳刚奇特的擎天一柱、秀丽雄伟的花龙岭等奇观。奇山中亦有妙水,如流觞曲水般的银柳瀑布,柳暗花明处的洞天瀑布,潺潺如歌的梦蝶瀑布,无一不彰显着6000万年前的史前地质生态之美...... 一、活动主题:探丹霞奇观,访非遗鼓韵之源 ——烟霞山摄影采风活动 二、活动目的: 1、通过摄影师镜头,聚焦烟霞山丹霞地貌之大美。 2、以媒体的视角,推广传播烟霞山的美丽神奇,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一壮乡风情岭南旅游胜地,从而转化为烟霞山旅游的行动。 三、活动形式 由钦州市摄影家协会挑选约45名(其中摄影40名+摄像5名)最具实力的摄影家自驾游前往烟霞山,以摄影家的独到眼光对烟霞山的美景进行全方位地拍摄。同时,邀请5家钦州本地媒体进行跟踪报道和宣传推广。

另外,为增强摄影摄像的美感和传播力度,考虑邀请3—5名平面模特随行。 四、活动时间: 7月2日—7月3日(共2天) 时间预安排: 2号上午钦州起程出发——2号中午到达; 2号下午、晚上,3号上午进行开始活动摄影; 3号下午返回。 五、活动流程 荔枝采摘摄影、荔枝林景观摄影、模特人物摄影 ●松鼠城堡动物逗玩摄影 模特人物动物逗玩摄影、游客动物逗玩摄影 ●在景区内举行篝火晚会 晚上天黑后举行篝火晚会 ●野外露营看日出体验 组织10名摄影家去“擎天一柱”拍摄日出景观(自愿参与体验,提前报名;3辆SUV四轮驱动越野车提前进入,于“擎天一柱” 山峰脚下农家院落处露营,第二天清晨上山顶拍日出)

胡杨的感悟

这是山师的题. 写评论的方法 (一)仔细读一遍原文 (二)然后按我的秘诀答就行了。是: 如果考试时让你赏析一篇文章或诗词,无论古代现代、诗歌散文,你只要按照我的公式来写就行了:(1)简述文章内容。(2)分析文章主题。(3)分析文章结构。(4)分析文章语言。(5)分析文章的总体风格。(6)分析文章承传,即它受前代哪些作品的影响,对后世作品有何影响,与同时代作品有何联系。(7)总结(所谓总结,就是写到最后忽然又想到了什么,赶紧添上就行了。)。 具体分析:(一)这显然是一遍咏物散文,和我们小时候学的《白杨礼赞》一模一样。好了,按我的公式套就行了。 (1)简述文章内容。 敬一兵的《胡杨的感悟》是一篇咏物散文。作者亲赴沙漠,对胡杨的生存环境及生命力进行了详尽的描绘……(下面是缩写原文至200字,这个不用我示范了吧,小学生都会,句子段落保留主干就行了)。 (2)分析文章主题。 通过……描绘,作者揭示出胡杨坚韧而达见的生命态度:“生的时候就要随心所欲地生,而一旦死亡降临,就把自己的一切托付给自然。”……对胡杨的描绘,使读者真切感受到人类对环境的破坏,所以作者深情地呼吁:“人类应该做的就是尊重自然的法则和规律,努力保护生态并与自然和谐相处。”这正是本文的主旨所在。 (3)分析文章结构。 整篇文章是按时间顺序加以结构。文章一开头,并没有点出胡杨,而是按照旅行的路线,先展现辽阔的沙漠,高悬的蓝天,给人一种……的感觉,然后才……引出胡杨。接着,作者…… (4)分析文章语言。 这篇文章的语言很有特色,优美、绵密、深情而有张力。笔触细致,想像丰富,比如这一段:……(抄原文就行了)。作者在写感悟时与先前的描绘衔接非常自然,不是无病呻吟,而是有感而发,溶描写议论于一体,比如:……(抄一段原文)。描绘中处处体现着作者浓烈的情感,比如……(抄原文)。首先作者被感动。才能打动读者,这是本篇文章动人的根本原因所在。 (5)分析文章的总体风格。 总体上,整篇文章充满了诗意,诗的描述,诗的情感,可以说是一首优美的散文诗……比如…… (6)分析文章承传,即它受前代哪些作品的影响,对后世作品有何影响,与同时代作品有何联系。 应该说,咏物散文这种体裁并不稀见,从古到今,名篇佳作实为不少,精彩纷呈,比如……。在现代,如茅盾的《白杨礼赞》……都是名篇。本篇从章法到语言显然都从前人的佳作汲取的营养,比如…… (7)总结(所谓总结,就是写到最后忽然又想到了什么,赶紧添上就行了。)。 胡杨的感悟

民族志研究浅议

民族志研究浅议 陈一榕 (广西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民族经济2008级) 摘要:民族志是人类学家的田野调查的成果,是兼具人文性和科学性的独特文体。民族志研究是在描述一个种族或一个团体中的人的生活方式,研究行为的意图和文化共享团体的互动关系。 关键词:民族志,研究对象,方法论 民族志(ethnography)作为民族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完整地表现了人类学家田野调查的记录、描述、分析和解释。民族志被视为人类学学科的产品。马林诺夫斯基的功能主义学派认为,民族志研究包含着两个相互关联的部分:人类学家对研究对象进行的参与性观察,即所谓的“田野调查”,以及民族志者在调查的基础上进行描述性文本写作。马氏民族志被称之为“科学民族志”或“传统民族志”,成为了标准人类学实践和书写民族志的原型。 科学民族志既有对事实、事件、现象进行记录、描述的“志”,也有对事实、事件、现象进行分析、解释和理解的“论”,是兼具人文性和科学性的独特文体。民族志的人文性(艺术性)使得用建立在虚构艺术基础上的叙述理论来分析解释它成为了可能,这也是当前西方主流的“认知人类学”(congnitive anthropology)的主要研究领域和研究方式之一。 一、民族志的研究对象 民族志研究是在描述一个种族或一个团体中的人的生活方式,重视他们原本的真面目,叙述他们如何行动,如何交互作用,如何建构意义,如何加以诠释等问题。其目的在发现他们的信念、价值、观点和动机等,而且要从团体中的成员观点,来了解这些信念和价值如何发展和改变。 民族志研究重视结构的动态过程之整体分析,而非游离的个别事实,是一种研究者与被研究者间的互动性研究,研究者需要实地参与、观察、纪录、描述,这有助於了解社会过程的内容及形式,也与化约式的实证主义研究切入点不同。 综合而言,民族志研究是一项产品,也是一个过程。就产品而言,它是研究的产物,典型的以一本书长度呈现;就过程而言,它是在团体中长期的观察,经研究者日复一日地观察人们的生活或与团体成员进行一对一的访谈,研究行为的意图和文化共享团体的互动关系。 无论是社会学还是人类学,在乡村社会研究中常常采用的分析性概念都是“社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微型社区”。这种方法传播到中国,就成了所谓的“微型社区研究法”。王铭铭认为:“一个区域性的范式被认定为人类普同性的范式之后,又被运用到另一个区域性范式的建构之中,这就是马林诺夫斯基的民族志方法论成为中国社区论的实质过程”。[2] 在西方,社会学和人类学的传统研究领域是不同的。前者研究的是现代工业化社会,后者则是研究前工业社会。而吴文藻和他的学生们认为,芝加哥学派主张的“社区研究法”不仅适合都市社区,也适合中国的乡村社会。虽然从本质上说,当时的中国是一个传统的农业社会,但19世纪以来又面临着以工业化为主导的社会变迁。为了研究这样一个社会的现实状况,就要结合从传统社会研究中发展而来的社会人类学和从变迁的工业化社会研究中发展而来的社会学。要使社会学更细致地反映中国社会,社区研究的办法是值得采纳的。 然而,一般认为,中国的村落是相对封闭的聚落空间,因此传统人类学对乡村社会的研究,在田野工作范围上往往只局限于一个小村落,注重村落社会的“共时性”研究,忽略了村落以外的广大区域社会,而且普遍都是根据功能主义的观点来解释社会文化现象。自20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