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220kV西泾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设计

220kV西泾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设计

220kV西泾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设计
220kV西泾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设计

第39卷第5期2011年5

月Vol.39No.5 May2011

220kV西泾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设计

娄悦,秦华,孙纯军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南京211102)

摘要:简要介绍了常规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表达需求。针对智能变电站网络化信息共享的特点,根据220 kV西泾智能变电站实施方案,提出“SV/GOOSE信息流图+SV/GOOSE信息逻辑配置表+装置光缆联系图”的智能化变电站二次施工图设计方法。SV/GOOSE信息流图表达逻辑原理,SV/GOOSE信息逻辑配置表将原理映射为虚回路的具体输入输出信号关联,装置光缆联系图描述物理介质连接方法。指导了西泾变电站工程的数据模型配置、施工及调试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开发智能站二次系统设计工具的需求。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表达;信息流图;逻辑配置;SV/GOOSE

作者简介:娄悦(1983-),女,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变电站电气设计工作。

中图分类号:TM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9529(2011)05-0732-05

基金项目: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变电站试点依托工程项目

Secondary System Design Technology for220kV Xijing Intelligent Substation

LOU Yue,QIN Hua,SUN CHun-jun

(Jiangsu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Nanjing211102,China)

Abstract:General introduction is made about the design expression requirements for conventional substation secondary system.And based on the implementation scheme of220kV Xijing intelligent substation,this paper proposes a de-sign method for network information sharing,"SV/GOOSE information-flow charts+SV/GOOSE information logic configuration tables+Optical cable connection charts"method:SV/GOOSE information-flow charts describe logical principle of virtual circuit;SV/GOOSE information logic configuration tables map the principle to concrete link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 signals;Optical cable connection charts show physical connection of equipments.This method provides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data model configuration,construction and commissioning for the Xijing project.With the implementation experience,this paper also points out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design tools for the secondary system of intelligent substation.

Key words:intelligent substation;secondary system;design expression;information-flow charts;logic configuration;SV/GOOSE

Foundation items:The Experimental Intelligent Substation Project of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智能变电站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1],网络化信息共享是智能变电站的重要特征[2]。基于IEC 61850标准的智能变电站通过数据模型配置及数据流连接实现功能,网络通信实现多路信息复用,少量光纤代替大量电缆[3,4]。但与此同时,依赖于电缆接线的大量硬件回路的取消,也导致传统基于设备和回路的二次系统设计方式不再适用[5]。本文基于220kV西泾变电站设计方案,在现有技术可支持的前提下,提出了“SV/GOOSE 信息流图+SV/GOOSE信息逻辑配置表+装置光法,使设计人员在智能化变电站施工图设计过程中能准确反映二次设备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物理连接,同时根据实施经验分析目前设计方式的弊端并提出改进建议,为智能变电站设计技术的发展提供思路。

220kV西泾变电站是国家电网公司首批智能变电站试点之一,自动化系统在逻辑功能上由站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3层设备组成,采用分层、分布式网络系统实现连接,整个体系为“3层设备2层网络”结构。220kV过程层采样值采用点对点方式,GOOSE采用组网方式,220kV线路

娄悦,等220kV西泾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设计0733

过程层采用采样值、GOOSE、IEEE1588三网合一方式。220kV、110kV系统均采用测控保护一体化装置,各间隔的过程层和间隔层设备下放布置于GIS现场智能控制柜。

1常规变电站二次设计表达需求

传统的变电站功能由设备和回路共同确定。设备具备特定的功能,且定义了外部的输入输出接口,在变电站建设时通过电缆回路实现了变电站需要的各种功能,而此后变电站生命周期内重要工作就围绕着这些设备和回路而展开[3]。

常规变电站中施工图一般通过电流、电压回路图,控制信号回路图等表达二次设备原理、功能及电气一、二次设备连接关系;通过端子排图、安装接线图及电缆清册等反映设备电缆接线情况,直接指导施工接线和运行检修维护。

信息的网络化传输使智能变电站的回路在视觉上变得抽象,变电站功能实现基于数据模型配置和数据流连接,数据模型包括反应一次接线的SSD文件和包含SSD、ICD及数据流配置的SCD 文件[5],数据流连接包括通用面向对象的变电站事件GOOSE(Generic Object Oriented SubStation Event)和采样SV(Sampled Values)的虚端子连接。其中以包含全站虚回路[3,6]信息的变电站配置描述(SCD)文件为核心,SCD文件的生成来源于站内二次设备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物理连接,而这种逻辑关系和物理连接又是传统继电保护、自动化等技术在智能变电站的应用。因此在智能化变电站施工图设计过程中,如何表达二次设备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物理连接尤为重要。

逻辑关系体现继电保护和自动化方案,通过在IED制造厂商提供的装置原理图和虚端子图基础上设计数据流连接体现,设计表达应能够指导厂商的ICD、SCD数据模型配置,满足调试信息需求,便于运维、扩建等对全站方案的理解。

物理连接主要反映为二次装置的光缆联系,少量光缆代替大量电缆是智能变电站的主要特点之一,也是施工当中与常规站的主要区别之一,设计表达应能准确指导施工接线,同时方便调试、运维中的接线核查。

2220kV西泾变二次系统设计表达方法程,本文提出通过“SV/GOOSE信息流图+SV/ GOOSE信息逻辑配置表+装置光缆联系图”表述智能站二次设备间逻辑关系和物理联接的施工图设计方法,图纸按间隔划分,设计流程见图1

图1智能站二次施工图设计流程

首先根据间隔设计方案,通过分析设备类型,保护原理及自动化方案,绘制SV信息流图及GOOSE信息流图,表达设备间逻辑关系。类似常规变电站的保护原理图、电流电压回路图及控制信号回路图,SV信息流图反映了设备间电流电压数据流的连接,GOOSE信息流图反映了设备控制原理和信号传输要求等内容,即设计方案的逻辑原理。在SV/GOOSE信息流图基础上,再根据IED制造厂商提供的具体设备虚端子图及原理接线图,分别绘制SV/GOOSE信息逻辑配置表和装置光缆联系图。前者结合设备输入输出的确定数据模型,以表格形式具体体现上述逻辑关系,为厂商完成全站数据模型配置及工程调试提供依据。后者根据具体的设备物理端口配置,反映设备间光缆接线,直接指导施工接线。

以下以220kV西泾变电站110kV线路间隔施工图设计为例,说明本方法的具体实施。

(1)SV/GOOSE信息流图

SV/GOOSE信息流图包括两部分:信息传输回路图和信息流向表。前者表示SV和GOOSE 信息的实际传输路径,包括中间环节交换机,为使信息流向清晰,以信息集编号代表装置A至装置B的所有信息。后者包括每个信息集编号对应的发送方、接收方及信息内容。两者结合,既包括了保护原理和控制、信号、闭锁等自动化信息,也表示出了信息在网络中传输的具体路径。

以110kV线路SV信息流图为例,如图2所示,本间隔线路OCT电气单元电流、EVT合并单元电压、母线EVT合并单元电压均经线路OCT 合并单元数据汇总后接入线路过程层交换机。保

07342011,39(5)

计量电流、电压等数据取自该交换机,故障录波器

及母线保护所需保护电流数据、网络记录分析仪所需全部电流电压取自和过程层交换机级联的110kV 过程层中心交换机。以信息集SV-A01为例,它包括线路保护电流、测量电流、切换后的母线电压和线路EVT 抽取电压,就原理而言,它表示保护测控装置所需的所有采样值信息由线路OCT 合并单元提供;就数据传输路径而言,采样值信息经由线路过程层交换机实现从合并单元到保护测控装置的传输

(2)SV /GOOSE 信息逻辑配置表

SV /GOOSE 信息流图表示出保护及自动化方案,

而要生成变电站数据模型文件,还需结合厂商提供的虚端子图,提供装置具体的开入开出虚端子连接关系,

SV /GOOSE 信息逻辑配置表的作用就是把方案映射为具体输入输出信号的关联。

SV /GOOSE 信息逻辑配置表参考常规二次回路按照模拟量开入、开关量开入、开关量开出的分

类,

将智能设备之间的虚端子通过表格的形式连接起来。表格共设置信息集编号、信息内容、起点设备名称、起点设备虚端子号、起点设备数据属性、终点设备名称、终点设备虚端子号、终点设备

数据属性八列。信息集编号与SV /GOOSE 信息

流图中信息集编号对应,设备数据属性为系统集成商根据IEC 61850规范建模后形成的数据。每条信息为配置表一行,通过起点设备虚端子号与终点设备虚端子号将智能设备关联。仍以图2中SV-A01信息集为例,共有采样额定延迟时间、采样额定延迟时间品质、每相保护电流、每相保护电流品质等32条信息内容,对应SV 信息逻辑配置表的32行。

以采样额定延迟时间为例:

信息集编号—

——SV-A01;信息内容—

——采样额定延迟时间;起点设备名称———110kV 线路OCT 合并单元;

起点设备虚端子号—

——SVOUT01;起点设备数据属性———MU3261/MU.LLN0.DelayTRtg.instMag.i ;

终点设备名称———110kV 线路保护测控装置;

终点设备虚端子号—

——SVLD01:SIN01、SV-LD02:SIN01;

终点设备数据属性—

——SVLD01/SVING-

娄悦,等220kV 西泾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设计0735

GIO1.DelayTRtg1.instMag.i ,

SVLD02/SVINGGIO1.DelayTRtg1.instMag.i 。SV /GOOSE 信息逻辑配置表是生成SCD 文

件的关键,是智能变电站虚回路的具体体现,厂商根据表中的虚端子号即可关联虚回路并生成数据

模型文件,

设备数据属性同时为调试提供了必要信息

(3)装置光缆联系图

装置光缆联系图主要反映二次设备之间光缆连接关系,其前提条件为网络方案和设备光接口配置。设备之间的光缆通过柜内光配单元来进行配线,根据SV /GOOSE 信息流图,以屏柜为单位,先分析光缆走向并选择光缆类型,再根据站内智能设备装置插件和光接口配置,完成光配单元配置图并关联相应信息集。

图3为110kV 线路间隔光缆联系图,大部分二次设备均安装于就地智能控制柜,

因此选择以智能控制柜为出发点绘制光缆联系较为清晰。每个不同去向采用1根光缆,

先根据SV /GOOSE 信息流图表示的收发需求确定光缆规格,对纤芯编号(通过纤芯套管颜色区分);再分配接入的光配

单元端子号;然后完成实际接入的柜内设备配线,

内容包括装置名称、尾纤编号和具体的装置插件/端口号;最后通过使用说明,描述纤芯对应的信息集编号或信息内容,与SV /GOOSE 信息流图或信息逻辑配置表产生关联。以图3中智能控制柜至110kV 电能表柜的光缆为例,具体去向为过程层交换机至电能表的光缆,编号为Y-G101A ,规格4芯(用2芯备2芯),交换机收发端口利用端口12,传输信息集SV-A04,根据SV /GOOSE 信息流图可知传输内容为计量电流、计量电压,根据信息集编号可查阅SV /GOOSE 信息逻辑配置表获取具体设备数据属性。

施工单位根据本图即可完成光纤熔接及光缆接线,调试或运维当中,如有问题也可根据使用说明查阅具体信息对应的物理传输介质。

3实施效果分析

220kV 西泾变电站全站二次系统施工图设

计采用上述“SV /GOOSE 信息流图+SV /GOOSE 信息逻辑配置表+装置光缆联系图”的方法,实施结果表明:SV /GOOSE 信息流图对站内智能设

07362011,39(5)

备进行了结构性描述,并用信息集方法描述相关逻辑关系,对于组网或点对点等不同自动化系统方案,信息集的描述方法具有一定的通用性;SV/ GOOSE信息逻辑配置表采用EXCEL表格实现,接口通用简单,便于厂商数据模型文件配置,同时可以通过筛选、排序等简单方法,实现设计校核、施工调试中的问题核查;装置光缆联系图过对装置端口、插件及信息集的关联,将每条信息记录关联至装置端口、光缆纤芯,方便了调试、运行等生产环节。

值得注意的是,本设计方法建立于现有技术条件,且适用于现有的设计方式:即与原有的常规变电站的方式类似,由IED制造厂商提供装置原理图和组屏图,由设计院负责根据工程规划绘制一、二次系统接线图、网络接线图等工程图纸,再由系统厂商二次输入生成系统模型文件,并完成模型配置。但这种设计方式本身有以下弊端:(1)严重依赖设备厂商,由于设计院提供的图纸不直接涉及模型文件,必须由厂商辅助完成站内数据信息流的设计及模型配置,基本上由厂商掌握联调工作进度和工程进度,带来大量厂商协调问题及工作;(2)带来对照图纸人为输入信息的重复劳动和可能差错,设计院提供的工程图纸交由集成商生成模型文件过程中,需要多次人工输入信息,增加了出错可能性;(3)限制变电站改扩建灵活性,由于系统集成由设备厂商完成,且装置配置工具和系统配置工具缺乏通用性,改扩建时若更换厂商则原有的配置继承会非常有限。

4建议

建议加快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工具的开发,将智能变电站设计及系统集成工作融合,将施工图中的网络系统图、SV/GOOSE信息流图及SV/GOOSE信息逻辑配置表等与各设备厂商提供的ICD模型文件通过数据库关联,实现由设计工具自动生成全站完整的数据模型配置和变电站的数据流连接,不仅能大大降低施工、调试、维护中对厂商的依赖,避免二次输入的差错可能性,同时由于设计人员直接设计并生成模型文件,扩建时也不再局限于原工程厂商的配置工具,厂商选择更为灵活。

5结语

智能变电站以网络化信息共享替代了传统的二次回路,导致传统设计图纸难以指导变电站的二次施工调试,本文依托220kV西泾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方案,从基于IEC61850的智能变电站功能实现基础———数据模型配置和数据流连接出发,提出了“SV/GOOSE信息流图+SV/ GOOSE信息逻辑配置表+装置光缆联系图”的二次系统设计方法,实施结果表明,施工图方案表述清晰,正确指导了厂商对设备及全站数据模型的配置、工程施工及调试。同时根据实施经验,针对现有设计方式弊端,提出加快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工具的开发,从而实现设计直接完成变电站数据模型的建议,为今后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设计提供了参考和借鉴。

参考文献:

[1]Q/GDW383-2009,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S].

[2]高翔.数字化变电站若干关键技术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08.

[3]胡道徐,沃建栋.基于IEC61850的智变电站虚回路体系[J].电力系统自动化,2010,34(17):78-82.

HU Dao-xu,WO Jian-dong.Virtual Circuit System of Smart

Substations Based on IEC61850[J].Automa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10,34(17):78-82.

[4]徐成斌,孙一民.数字化变电站过程层GOOSE通信方案[J].电力系统自动化,2007,31(19):91-94.

XU CHeng-bin,SUN Yi-min.A Communication Solution of

Process Layer GOOSE in Digitized Substation[J].Automa-

tion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s,2007,31(19):91-94.

[5]陈淑芝.数字化变电站中的电气二次设计[J].高科技与产业化,2010(12):84-85.

[6]张沛超,高翔.智能变电站[J].电气技术,2010(8):4-10.

ZHANG Pei-chao,GAO Xiang.Intelligent Substations[J].

Electrical Engineering,2010(8):4-10.

收稿日期:2011-03-03

本文编辑:

杨林青

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介绍

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介绍 一、二次系统防雷的意义 变电站二次系统指变电站内保护设备、自动化设备、通信系统、计算机网络设备及监控系统、交直流电源系统等各种二次设备的总称。二次系统集中了变电站自动化监控管理的重要设备, 具有微机监测、监控、保护、小电流接地选线、故障录波、低频减载、“四遥”远传等功能, 在电力调度自动化领域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随着现代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微机保护和自动化设备在电力系统中得到大量的应用,调度通讯、网络等信息设备越来越多,规模越来越大,一方面自动化系统、计算机网络、通讯系统等设备核心元件耐过电压、过电流和抗雷电电磁脉冲的能力越来越差,敏感性提高;另一方面由于信号来源路径增多,系统较以前更易遭受雷电波侵入,致使雷电灾害频繁发生,影响二次系统正常运行,特别是雷电多发区,轻者导致设备损坏、性能下降,重者造成系统瘫痪。 变电站二次系统遭受雷击的事例及原因分析如下: 1、重避雷轻接地 事故过程:2008 年7月11日,威海辖属石岛某35kV变电站1#避雷针遭雷击后,其附近电缆沟内二次电缆起火,导致保护装置完全失灵,造成灾难性的事故。 事故分析:我们通常所说的避雷针并不能起到躲避雷击的作用,相反称之为引雷针或接闪器似乎更恰当。它只是把周围强大的雷电能量泄放到大地,起到引雷入地的作用,从而避免周围被保护设备遭到损害。当避雷针遭雷击后,强大的雷电流沿避雷针和接地引下线进入变电站的接地网,再经接地网流入大地时,造成接地网的局部电位迅速

升高。如果该接地网的接地电阻太大,局部电位升高超过一定数值时,就会对附近电缆沟内的电缆产生反击或旁侧闪击,引起电缆着火,造成灾难性的事故。 2、重直击雷轻感应雷 事故过程:2012年7月,汾西矿业集团某110kV变电站在雷电活动时造成该站综合自动化插件损坏,并使35kV开关误动。 事故分析:变电站内的通讯、自动化控制系统的损坏大都是由感应雷造成的。当雷电活动时其周围的磁场发生强烈的变化,雷电所形成的强电场会以静电感应的方式在附近的导体上感应出很高的感应电压,而计算机等电子器件又是对干扰非常敏感的元件,因此极易造成微机保护和综合自动化系统模块损坏,或者导致微机保护误动或拒动。 3、重高压设备轻弱电系统 事故过程:2012年9月,同煤浙能集团某煤矿办公楼10kV变电所遭雷击,高压设备安然无恙,保护装置电源模块损坏。 事故分析:雷电活动时,雷电波沿10kV线路侵入到10kV母线,再经过10kV所用交变电磁耦合,闯入低压出线。由于雷电波的电压、能量极高,虽然经过10kV线路避雷器、母线避雷器和所用交变避雷器三级削锋和所用交变低压出线的平波作用,电压幅值大大降低,但雷电波仍以高幅值、尖脉冲的形式,瞬间加到低压电源系统。由于大多数变电站在低压电源系统没有过电压保护措施,雷电过电压得不到有效抑制,因而在低压电源系统中绝缘薄弱处造成击穿。 相对于二次系统的快速发展,二次系统的的雷击防护工作还存在不少认识误区,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在这种环境下,更凸显出变电站二次设备雷击防护工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二、雷电入侵二次系统途径

220kV GIS 变电站电气设计

2.1 电气部分 2.1.1 变电站规模 (1)本期建设2台220kV、240MVA变压器,最终规模3台220kV、240MVA三相三绕组变压器; (2)220kV出线,本期4回,远景6回; (3)110kV出线,本期4回,远景12回; (4)35kV出线,本期6回,远景8回; (5)无功补偿,本期装设6×1.0万千乏电容器,电容器电抗率按3组5%、3组12%考虑;远景按装设9组电容器预留场地,电容器串联电抗率按12%的位置预留。 2.1.2 电气主接线及主要电气设备选择 采用国网A1-1方案,根据系统要求,对通用设计电气主接线进行调整。 2.1.2.1 电气主接线 220kV本期采用双母线接线,远景采用双母线接线。 110kV本期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设分段断路器,装设2组母线设备,远景单母线三分段接线。 35kV本期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远景采用单母线分段+单母线接线。 根据国家电网生[2011]1223文件“关于印发《关于加强气体绝缘金属封闭开关设备全过程管理重点措施》的通知”附件1第二章第八条“采用GIS的变电站,其同一分段的同侧GIS母线原则上一次建成。如计划扩建母线,宜在扩建接口处预装一个内有隔离开关(配置有就地工作电源)或可拆卸导体的独立隔室;如计划扩建出线间隔,宜将母线隔离开关、接地开关与就地工作电源一次上全。”本工程110kV侧有出线间隔的GIS母线一次建成,建成母线的远景扩建间隔本期预装空间隔。 本工程主变220kV、110kV中性点采用经隔离开关直接接地或经避雷器、放电间隙的接地方式;35kV系统中性点采用经消弧线圈接地方式。由于主变35kV侧为三角形接线,在35kV母线上配置接地变。

变电站二次设计规范

第一章概述 1典型组屏的适用范围 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的组屏方案,适用于110kV及以下电压等级的继电保护、元件保护及自动化装置,根据不同的工程主接线形式,不同的工程要求提供推荐组屏模式。对于35kV及10kV线路、所用变、备自投等设备可考虑分散安装或集中组屏两种方案。 2依据性文件 《国家电网公司110kV变电站典型设计》(2005版) 《国家电网公司输配电工程典型设计110kV变电站二次系统部分》(2007版) 第二章二次系统设备设备通用技术要求 1 使用环境条件 海拔高度:≤2000m; 环境温度(室内):-5~+45℃; 最大日温差:95%(日平均); 90%(月平均); 抗震能力:水平加速度0.30g,垂直加速度0.15g; 安装方式:室内安装,房间无专门屏蔽和抗静电措施,室内设置空调; 地板荷载:400Kg/㎡。 2 二次屏(柜)技术要求 2.1 端子排布置 (1)屏(柜)内设备的安装及端子排的布置,保证各间隔的独立性,在一套装置检修时不影响其他任何一套装置的正常运行。 (2)端子排由我公司负责,外部端子排按不同功能进行划分,端子排布置充分考虑各插件的位置,避免接线相互交叉,可按交流电压输入、交流电流输入,输入回路、输出回路,直流强电,交流强电分组布置端子排。 2.2 直流电源小开关 采用双极快速小开关,并具有合适的断流能力。 2.3 屏(柜)体要求 (1)屏(柜)内的所安装的元器件具有型式实验报告和合格证,采用标准化元件和组件。装置结构模式由插件组成插箱或屏(柜)。插件、插箱的外尺寸符合GB3047的规定。装置中的插件牢固、可靠,可更换。屏(柜)体及包括所有安装在屏(柜)上的插件、插箱及单个组件满足防震要求。并留有足够的空间。对装置中带有调整定值的插件,调整机构具有良好的绝缘和锁紧设施。 (2)屏(柜)体下方设有接地铜排和端子。接地铜排的规格为25×4平方毫米,接地端子为压接型。屏(柜)具有良好的方电磁干扰的评比功能。 (3)屏(柜)体防护等级不低于IP30级,选用高强度钢组合结构,并充分考虑散热的要求。屏(柜)具有良好的防电磁干扰的屏蔽功能。 (4)内部配线的额定电压为1000V,采用阻燃聚乙烯绝缘铜绞线,其最小截面不小于1.0平方毫米(计量电压回路不小于2.5平方毫米),但对于电流回路的截面应不小于1.5平方毫米(计量电流回路不小于4.0平方毫米)。导线无划痕和损伤。提供配线槽以便于固定电缆,并将电缆连接到端子排。所有连接于端子排的内部配线,以标志条和有标志的线套加以识别。 (5)所有端子均采用额定值为1000V,10A,压接型端子。电流回路的端子

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设计【最新】

变电站电气二次系统设计 摘要:变电站作为电力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其电气二次设备的安装质量在关系到变电系统正常运行的同时,也直接影响到电力系统的运行质量。但是现在对于变电站中的电气工程,特别是其中电气二次设备的安装现状仍需要社会各界人士的关注,因为只有这样才能在有效提高变电站电气二次设备安装、调试和校验质量的同时,促进变电站及整个电力系统的正常和高效运行。 关键词:变电站,二次系统,安装,调试,校验 引言 变电站二次部分的安装、调试以及校验工作中,存在大量的容易出错的关键点,变电站设备经常发生过电压损毁事件,对电网的安全运行带来了较大影响,加强和改进电子系统(设备)的防护,严格控制这些关键点,避免重复犯错,减小其遭受雷电等冲击干扰损害造成的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是提高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安装、调试及校验水平,提高工程质量等级的关键。本文就从变电站二次系统的安装、调试、校验三方面全面的进行论述其系统设计,力求提高系统的运行质量。

一、变电站二次设备安装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 现如今,计算机技术在社会各行各业中的普遍使用,使各项工作的处理和运作效率都得到了大大提高,而计算机在电力系统的应用,不仅为电能的控制及调度提供了自动化的手段,还为其高效运作创造了智能化的途径。结合这点我们不难看出,电力事业在不断发展、进步,并已在原有的基础上取得了很大成效。但是尽管如此,我们仍要时刻提高警惕,预防在现有的工作中出现不好的变故;而且我们还要预见在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不断会出现新的问题等待我们去解决。所以,我们应就变电站的二次设备在目前应用中所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力求在此基础上总结出对变电站二次设备运用和管理的一些经验。 (一)变电站接地不良引起二次设备烧毁 无论是在电厂中,还是在变电站内,合格、有效且良好的接地是促进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基本保证,而现在,多数变电站因其接地不良引起二次设备的烧毁,从而导致了电力系统的无法正常运行,最终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不利影响。 (二)变电站二次设备选择不达标

220kV西泾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设计

第39卷第5期2011年5 月Vol.39No.5 May2011 220kV西泾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设计 娄悦,秦华,孙纯军 (江苏省电力设计院,南京211102) 摘要:简要介绍了常规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表达需求。针对智能变电站网络化信息共享的特点,根据220 kV西泾智能变电站实施方案,提出“SV/GOOSE信息流图+SV/GOOSE信息逻辑配置表+装置光缆联系图”的智能化变电站二次施工图设计方法。SV/GOOSE信息流图表达逻辑原理,SV/GOOSE信息逻辑配置表将原理映射为虚回路的具体输入输出信号关联,装置光缆联系图描述物理介质连接方法。指导了西泾变电站工程的数据模型配置、施工及调试情况。在此基础上提出加快开发智能站二次系统设计工具的需求。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设计表达;信息流图;逻辑配置;SV/GOOSE 作者简介:娄悦(1983-),女,工程师,硕士,主要从事变电站电气设计工作。 中图分类号:TM63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1-9529(2011)05-0732-05 基金项目:国家电网公司智能变电站试点依托工程项目 Secondary System Design Technology for220kV Xijing Intelligent Substation LOU Yue,QIN Hua,SUN CHun-jun (Jiangsu Electric Power Design Institute,Nanjing211102,China) Abstract:General introduction is made about the design expression requirements for conventional substation secondary system.And based on the implementation scheme of220kV Xijing intelligent substation,this paper proposes a de-sign method for network information sharing,"SV/GOOSE information-flow charts+SV/GOOSE information logic configuration tables+Optical cable connection charts"method:SV/GOOSE information-flow charts describe logical principle of virtual circuit;SV/GOOSE information logic configuration tables map the principle to concrete link be-tween input and output signals;Optical cable connection charts show physical connection of equipments.This method provides an effective solution to data model configuration,construction and commissioning for the Xijing project.With the implementation experience,this paper also points out that it is necessary to speed up the development of design tools for the secondary system of intelligent substation. Key words:intelligent substation;secondary system;design expression;information-flow charts;logic configuration;SV/GOOSE Foundation items:The Experimental Intelligent Substation Project of State Grid Corporation of China 智能变电站以全站信息数字化、通信平台网络化、信息共享标准化为基本要求[1],网络化信息共享是智能变电站的重要特征[2]。基于IEC 61850标准的智能变电站通过数据模型配置及数据流连接实现功能,网络通信实现多路信息复用,少量光纤代替大量电缆[3,4]。但与此同时,依赖于电缆接线的大量硬件回路的取消,也导致传统基于设备和回路的二次系统设计方式不再适用[5]。本文基于220kV西泾变电站设计方案,在现有技术可支持的前提下,提出了“SV/GOOSE 信息流图+SV/GOOSE信息逻辑配置表+装置光法,使设计人员在智能化变电站施工图设计过程中能准确反映二次设备之间的逻辑关系和物理连接,同时根据实施经验分析目前设计方式的弊端并提出改进建议,为智能变电站设计技术的发展提供思路。 220kV西泾变电站是国家电网公司首批智能变电站试点之一,自动化系统在逻辑功能上由站控层、间隔层和过程层3层设备组成,采用分层、分布式网络系统实现连接,整个体系为“3层设备2层网络”结构。220kV过程层采样值采用点对点方式,GOOSE采用组网方式,220kV线路

变电站电气二次部分设计设计说明

变电站电气二次部分设计设计说明

110KV变电站电气(二次部分)设计 摘要 ................................................................................................................................................... - 2 - 一、设计任务书........................................................................................................................... - 4 - 二、原始资料分析....................................................................................................................... - 5 - 三、一次部分的相关设计........................................................................................................... - 6 - 一、主变压器的选择极其参数 (6) 二、电气主接线设计及其参数 (7) 四、短路电流计算....................................................................................................................... - 9 - 一、概述 (9) 二、短路计算 (11) 三、短路电流计算: (14) 四、短路电流计算结果 (17) 五、线路保护............................................................................................................................. - 17 - 一、电力系统继电保护的作用 (17) 二、输配电线保护 (21) 三、线路末端短路电流 (22) 四、线路保护整定 (23) 六、变压器的保护..................................................................................................................... - 24 - 一、变压器装设的保护 (24) 1、变压器装设的保护种类 ................................................................................................. - 24 - 二、变压器保护的整定方法 (26) 1、变压器电流速断保护 ..................................................................................................... - 26 - 四、纵差保护的整定计算 (30) 五、变压器过流保护整定计算 (33) 七、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 - 35 - 八、母线保护............................................................................................................................. - 38 - 一、母线保护简介 (38) 二、母线的保护方式 (38) 九、防雷保护和接地设计......................................................................................................... - 40 - 一、直击雷保护 (40) 二、雷电侵入波保护 (41) - 1 -

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关键问题分析

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关键问题分析 发表时间:2018-07-03T10:34:10.910Z 来源:《电力设备》2018年第2期作者:桑文杰王民现尹发海张永军[导读] 摘要:220kV智能变电站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和技术特征,在实时、在线监测的技术运用和集成化的设备模块条件下,可以较好地保障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安全与稳定。 (云南能鑫电力设计有限公司云南昆明 650000) 摘要:220kV智能变电站有其不可比拟的优势和技术特征,在实时、在线监测的技术运用和集成化的设备模块条件下,可以较好地保障智能变电站的运行安全与稳定。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220kV智能变电站的运行要求,加强设计优化,促进220kV智能变电站运行的稳定性及安全性,以促进我国的智能电网的建设,提升智能变电站的运行效果。基于此本文分析了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关键问题。 关键词: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 1、智能变电站综述 智能变电站在计算机网络时代显现出信息化共享、集成化结构模块的特征,它在运用自动化设备的前提下,实现了对相关信息数据的实时采集、计量检测、控制保护等操作,是基于实时自动控制、在线分析决策的高级智能化调节变电站。 220kV智能变电站是一个复杂的多系统结构,围绕其终极目标而运行。具体包括以下架构内容:(1)站控层。在光纤电缆传输的前提下,实现站控层与间隔层的通讯传递,通过其通信子系统、对时子系统、站域子系统模块实现对智能变电站的实时监测、闭锁操作、智能诊断、控制保护等。(2)间隔层。它是在站控层的制约和控制的前提下运作的部分,重点实现对变电站设备的保护控制、故障控制等内容,并且在继电保护装置、测控装置、故障录波等二次设备的应用条件下,可以较好地实现信息数据的传输与接收作业。(3)过程层。它也同样处于站控层的控制下,由复合传感器、基于罗科夫斯基的TA、接地开关、隔离开关、分压型VD等一次设备构成。 2、智能变电站设计中的关键技术 2.1、IEC62850标准 随着大规模集成电路的出现,为微型处理器的发展提供了平台,也是变电站自动化的基础。变电站在处理通讯信息、保护信息、系统监控信息时,急需一种互操作性强、高效的通讯协议来保证智能变电站各种信息传输的标准化。IEC61850标准为智能变电站信息共享和交互提供了国际标准并且是实现电力系统无缝通信的基础。IEC61850标准在智能变电站中的应用实现了信息的互操作性,同时也为变电站功能的扩展和自由分布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其功能的实现具有以下技术支撑:智能变电站功能分层、信息模型、数据自描述和配置语言。 2.2、电子式互感器 电子式互感器是智能变电站重要的技术环节。传统电磁式互感器由于其成本高、绝缘复杂精度低不适用于智能变电站中。其暂态输出电流的畸变可能导致电网运行的安全性受影响,同时PT也会由于电磁谐振而产生过电压,使得电气设备无法正常运行。智能变电站中的电子式互感器可以适应小功率信号和数字信号的输入,其得以广泛应用的基础即IEC61850标准。目前所用的电子式互感器可以分为两种,包括光电式电子互感器和线圈式电子互感器。这两种电子互感器的传感原理有所不同。其中光电式互感器又可以分为光学电压互感器、光学电流互感器和组合式光学互感器。光电式互感器的技术要点是光纤传感技术。线圈式电子互感器采用的原理为电容、电感和电阻的分压原理,其主要的技术要点是利用空心线圈或者磁铁芯感应得到二次电流。电子式互感器具有很多传统电磁式互感器不具备的优点,其抗电磁干扰性强,测量精确、频率响应范围宽、不会出现PT谐振和体积小的优势使得电子式互感器得以广泛应用于智能化变电站中。 2.3、智能化开关 智能开关是智能化变电站中的重要设备。智能开关是利用计算机技术、电子式互感器以及电力电子技术将信息技术与传统的高压电器设备组合起来的智能化高压电器。智能开关是有微机控制的,其执行单元为电力电子器件,智能开关可以测量大量的数字量和模拟量信息,其控制装置必须就地安装。具有的功能包括:智能感知,波形精确控制的跳、合闸角度和时间,故障预报,运行状态的智能化评估和监测,专家人工智能判定和信息网络化共享。 3、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方案优化 3.1、解决电子式互感器接入合并单元规约存在的问题 现阶段,智能电网在运行过程中,存在电子式互感器接入合并单元规约问题,当电流互感器与电压互感器接入到一起时,会发生延时现象。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应解决电流及电压输出问题,将电子式互感器的输出信号与到达合并单元之间的时间控制在2m/s内,在220kV智能变电站中要适当的增加合并单元数量,性控制好智能组件柜的体积。 3.2、优化二次接线方式 为了确保二次回路功能设计的合理性,在对220kV智能变电站进行设计时,应加大对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做好优化设计工作,改进后的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的接线形式有两种,一种是利用网络方式来形成网路跳闸方式,通过对二次回路线路进行分析可知,该种方式下的线路较为简单,凸显了网络的共享性,并且网络延时不会对点对点跳闸方式产生任何影响。另外一种保护线路的方式是光纤线路,能够将跳闸信息快速的传输到智能终端设备中,该种传输形式信息的稳定性较强,提升了信息传输效率。在对220kV智能变电站进行优化设计时,要做好二次设计及电气施工工作,严格按照标准的施工要求,开展各项施工及设计工作。 3.3、加强细节问题优化 (1)构建全站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高级应用功能 建立全站一体化信息平台,实现顺序控制、智能操作票及全景智能防误、智能告警及事故辅助分析决策、状态检修、经济运行与优化控制、站域控制等高级应用,提高生产运行的自动化、智能化水平,为生产运行提供辅助决策。(2)设置智能辅助控制系统,实现全站联动控制 在220kV变电站利用智能辅助控制系统建立传感测控网络,实现图像监视、安全警卫、火灾报警、采暖通风、运行温度监测等辅助系统的集成应用和联动控制。整合原有分散的各子系统资源,提高智能化和自动化水平,满足智能变电站无人值班的要求。(3)采用智能交直流一体化电源系统,实现电源系统统一管理 将交流、直流、UPS、通信电源系统统一设计、生产,建立电源系统统一监控平台,统一智能监控。

1103510.5变电站接入系统设计

目录 摘要 (1) 1.电气主接线的设计原则和要求 (2) 1.1主接线的设计原则 (2) 1.1.1设计依据 (2) 1.1.2设计准则 (2) 1.1.3考虑负荷的重要性分级和出线回路多少对主接线的影响 (3) 1.1.4考虑主变台数对主接线的影响 (3) 1.1.5考虑备用量的有无和大小对主接线的影响 (3) 1.2主接线设计的基本要求 (3) 1.2.1可靠性 (3) 1.2.2灵活性 (4) 1.2.3经济性 (4) 2主接线的设计 (4) 2.1原始材料及分析 (5) 2.2 设计步骤 (5) 2.3初步方案设计 (6) 2.4最优方案确定 (7) 2.4.1技术比较 (7) 2.4.2经济比较 (9) 心得体会 (10) 参考文献 (12)

摘要 本次设计为110kV变电站电气主接线的初步设计,并绘制电气主接线图。该变电站设有两台主变压器,站内主接线分为110kV、35kV和10kV三个电压等级。110KV 电压等级采用双母线接线,35KV和10KV电压等级都采用单母线分段接线。 110kV、35kV和10kV三个电压等级的变电站接入系统,而电气主接线设计是一个综合性问题,必须结合电力系统和变电所的具体情况,全面分析有关因素,正确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经过技术、经济比较、运行可靠,合理的选择主接线方案。 变电站电气主接线是指变电站的变压器、输电线路怎样与电力系统相连接,从而完成输配电任务。变电站的主接线是电力系统接线组成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接线的确定,对电力系统的安全、稳定、灵活、经济运行及变电站电气设备的选择、配电装置的布置、继电保护和控制方法的拟定将会产生直接的影响。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设计方案 1.1.2 研究现状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是利用先进的计算机技术、现代电子技术、通信技术和信息处理技术等实现对变电站二次设备(包括继电保护、控制、测量、信号、故障录波、自动装置及远动装置等)的功能进行重新组合、优化设计,对变电站全部设备的运行情况执行监视、测量、控制和协调的一种综合性的自动化系统。通过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内各设备间相互交换信息,数据共享,完成变电站运行监视和控制任务。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替代了变电站常规二次设备,简化了变电站二次接线。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是提高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水平、降低运行维护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向用户提供高质量电能的一项重要技术措施。 如今变电站综合自动化已成为热门话题,研究单位和产品也越来越多,国内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和产品有:北京四方公司的CSC 2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南京南瑞集团公司的BSJ2200计算机监控系统,南京南瑞继电保护电气有限公司的RCS一9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国电南自PS 6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武汉国测GCSIA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许继电气公司的CBZ一8000系列综合自动化系统。国外具有代表性的公司和产品有:瑞典ABB的MicroSCADA自动化系统等。现在的变电站自动化系统将站内间隔层设备(包括微机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测控、直流系统等)以互联的方式与主机实现数据交换与处理,从而构成一种服务于电网安全与监测控制,全分散、全数字化和可操作的自动控制系统。 本系统站控层用的软件工具是瑞典ABB公司开发的用于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的MicroSCADA和COM500,COM500作为前置机,它是整个系统数据采集的核心,MicroSCADA用于后台监控;间隔层测控装置用的主要是芬兰ABB公司生产的是REF54_系列和瑞典ABB公司生产的REC561等自动化产品,远动装置用的是浙江创维自动化工程有限公司自主研发CWCOM200。

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方案

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接地 解决方案 设计单位

广州市中能通信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07年7月 目录 一、概述 (3) 二、防雷理论和设计依据 (3) 2.1 雷电对电气设备的影响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 完善的雷电保护系统.................................................................................... 错误!未定义书签。 2.3 防雷方案设计依据........................................................................................ 错误!未定义书签。 三、变电所低压用电系统防雷接地方案 (4) 3.1外接地网 (5) 3.2室内等电位连接 (5) 3.3 通过防雷器建立等电位连接 (6) 3.3.1 交流电源的防雷 (6) 3.3.2 直流电源的防雷 (6) 3.3.3 信号系统防雷 (7) 3.3.4 GPS天馈线的防雷 (7) 3.3.5RS232端口的防雷 (8) 3.3.6 PT回路的防雷 (8) 四、工程图纸 (10) 室内的等电位连接见工程图CSZY-SNJD (11) 变电所电源防雷器配置图CSZY-SPD (12) 五、技术说明 (14) V20-C/3+NPE-AS 声光报警 (15)

一、概述 雷电是一种自然放电现象,它具有极大的破坏力,对人类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巨大的危害。自从人类进入到电气化时代以后,雷电的破坏由以直击雷击毁人和物为主,发展到以通过金属线传输雷电波破坏电气设备为主。随着微机保护系统进入变电站自动控制系统,变电站自动化设备越来越先进,其精密程度越来越高,但从防雷角度来说,其防雷电电磁脉冲侵害的能力却明显下降,近年来,电力二次系统遭雷击灾害的事故也时有发生。因此,广东省电力公司也对此情况越来越重视,并针对变电站自动化的防雷制定了关于广东省电力二次系统的防雷规范。本公司根据对变电站自动控制系统的特点,结合省公司的防雷规范,制定出本方案,旨在最大程度下减轻雷电对二次系统的危害。 二、设计依据 1. 广东电网公司变电站二次系统防雷接地规范(Q/GD001 112 2.03-2007) 2. 建筑物防雷规范(GB50057-94) 3. 计算机房防雷设计规范(GB50174-93) 4. 计算机信息系统防雷保安器(GA173-1998) 5. 通信局(站)雷电过电压保护工程设计规范(YD5098/T-2001) 6. 雷电电磁脉冲的防护(IEC1312) 7. 过电压保护器(VDE0675) 8. 低压配电系统的电涌保护器(SPD)第一部分:性能要求和试验方法GB18802.1-2002

220kV智能变电站方案

浙江220kV 智能变电站过程层解决方案江苏西电南自智能电力设备有限公司

目录 一.智能一次设备说明 (3) 1.1智能一次设备的概念 (3) 1.2设备智能化演变 (3) 1.3智能一次设备在智能电网中的作用 (4) 1.4智能一次设备现况 (4) 1.5变压器智能化 (5) 1.6断路器智能化 (6) 二、智能一次设备解决方案及建议 (9) 2.1PSSC600系列智能组件简介 (9) 2.2互感器及智能组件技术方案 (13) 2.2.1 220kV及110kV线路、母联电子式互感器技术方案 (13) 2.2.2 变压器220kV侧电子式互感器技术方案 (16) 2.2.3 变压器110kV侧电子式互感器技术方案 (17) 2.2.4变压器35kV侧电子式互感器技术方案 (17) 2.2.5 35kV出线电子式互感器技术方案 (18) 2.2.6 35kV母线电压技术方案 (19) 2.3TDC-05户外柜 (19) 2.3.1 户外柜的技术特点 (20) 2.3.2 户外柜的专利 (21) 三.组屏方案及即插即用方案 (21) 四.在线监测方案分析 (23) 4.1概述 (23) 4.2在线监测及状态检修系统配置的必要性及可行性分析 (23) 4.3主变压器在线监测范围及参量选择必要性分析 (23) 4.3.1主变压器油色谱在线监测配置的必要性分析 (23) 4.3.2主变压器局放在线监测配置的必要性分析 (24) 4.3.3主变压器套管介损在线监测配置的必要性分析 (27) 4.3.4主变压器绕组光纤测温在线监测配置的必要性分析 (27) 4.4断路器三相分合闸同期性监测的的必要性分析 (27) 4.5避雷器 (28) 四.过程层设备配置一览表 (29)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及研究 1康赫然

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及研究 1康赫然 发表时间:2018-11-14T07:36:19.35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0期作者: 1康赫然 2王悦臻 3孙永辉 [导读] 摘要:在我国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现在的社会在持续的进步,因此需要迎合有关的工业化的需求,所以要高度重视对于智能变电站的使用。 13国网内蒙古东部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 2巴彦淖尔电业局乌拉特前旗供电分局内蒙古巴彦淖尔乌拉特前旗 015400 摘要:在我国不断发展的过程中,由于现在的社会在持续的进步,因此需要迎合有关的工业化的需求,所以要高度重视对于智能变电站的使用。智能变电站的使用,可以让人们更好的认识到有关的发展状况以及发展变化,通过有关的研究分析,将所得信息数字化,进而使得内部结构更加紧凑,所以智能变电站跟一般的变电站相比,是比较先进的,可以弥补之前的一些不足,还有就是,在对于有关信息的接收上,它的接收能力跟之前相比也大幅度提升,进而促进了电网系统的智能化发展。这篇文章对于智能变电站的二次系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和讨论。 关键词: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设计 引言 自从第二次工业革命以来,电力在人们生产生活中得到了广泛运用,并且逐渐融入到了人们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无论是工业发展还是人们的生活都离不开电力。随着第三次工业革命中的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人们意识到了可以将电能和信息化结合起来,这样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实现电力资源的优化。在电能的传输过程中,变电站的建设是其发展的核心要素。变电站的主要作用是连接电力用户和发电网,常见的核心技术是在电网运行的过程中实现数字化控制。如今在极大程度上起到了维持电网安全运行的作用。由此可见,变电站的建设对于国家电网发展来说极其重要,这样才能更好地建设我国的智能电网。在建设智能变电站的过程中,二次变电系统是工作人员极为重视的部分,也是实现变电站智能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本文针对智能电网的定义以及该如何实现我国智能变电站的优化做出探讨。 1智能变电站的实质 1.1什么是智能电网 电力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和保障人民生活需求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如今,电力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的影响越来越大。为了保证我国电力运输网络的稳定运行,保证居民的安全,保证电力消费的稳定。为了完善变电站的建设,变电站发挥网络与互联网和空间连接的作用,在电网建设过程中实现优化配置,保证电网传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现今,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需要越来越多的电力,这就要求相关研究人员提高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传输稳定性,同时尝试延长我国电力网络的使用寿命,提高交通运输过程中的电网自动化水平。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实现电力资源的最大利用,减少电力运输过程中的浪费。同时可以减少电力传输中的操作失误,降低后期维护成本,避免人力、物力、财力的浪费。因此,这是电力改善的主要发展方向。 1.2智能变电站二次系统优化的重要性 就我国目前电力发展情况而言,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二次变电系统是将变电设备的保护工作与自动化相连接。电网运输过程中实现集成的交通工具,测量和控制和保护。通过一系列复杂的工作设备实现电流互感器和电压互感器连接。同时也可以实现两个不同的变电站之间的信息交换。但是我国目前的二次变电站技术仍然以传统的变电技术为主。这就导致其发展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在电力的运输过程中,不能对其进行系统的管理,也无法很好地监控电力运输流程。这对我国电力事业的发展产生了非常不利的影响。电力运输的有效性和可靠性大大降低,从而影响了居民的用电情况,也不利于减少工业加工过程中的电力成本。智能变电站技术可以实现变电站自动化和信息化。这是因为,在智能变电站技术中,主要采用环保、智能化、集成化、先进的设备。 2变电站自动化系统网络优化 目前好多地方所使用的智能变电站都是差不多的,运用的方法也大相径庭,具体的相同之处是将很多的光缆集中到一起组成统一的组网,但是组成的这个统一组网不能实现二次设备网络化以及集成化,还有就是这样的一种形式存在着很多的不足,不足之处是所接的电线不仅数量多,而且线路也特别的复杂混乱,还有就是电缆成本高,跟之前的变电站相比,并没有进行很大的提升而且没有比之前突出的部分。因此智能变电站才是未来的发展趋势,智能网络中有这样两种形式:一种是 SV 网一种是 GOOSE网,这两种形式在今后都会得到广泛的使用,还有就是可以运用当下的技术条件通过一系列的手段来让SV 网和GOOSE 网进行联合。然后参考一定的标准来进行有关的接口和标准数据线的连接。通过对于智能变电站的优化,进而使得智能变电站的监控主机有了更加专业更加齐全的功能和设施,就是发生了一些问题也能在短时间内做出反应进而解决有关的问题。 3二次设备功能整合和配置的优化 智能变电站主要是通过将信息化技术与变电技术相结合,通过信息共享功能实现不同数据的集合化,提高运输装置集成化。除此之外还可以建设电力传输过程中的一体化信息网,从而实现变电站技术的自动化进程。通过全局的数据对其进行监控,从而实现对电路装置的保护,只有这样以信息一体化为载体才能实现变电传送过程中的运行监控、运行管理、辅助系统应用、调度控制等几大应用方式。这些应用方式在变电站技术中是通过将标准数据接在一起来实现终端智能化的,这种终端智能化有诸多好处,它不仅能对电力运输进行检测,还可以实现信息传递过程中的层层递进,这样一来就能实现二次变电技术对电力设备运行的良好把控。在智能变电站技术中,通常情况下会将变电站分为站控层、间隔层、过程层,而且在这个过程中,随着变电站之间不同站点集成度的上升,其功能会逐渐扩散。最开始是由间隔层逐渐扩散到过程层,最后再传送到站控层。这样传递的过程中实现一级一级的递进,并在过程层中实现智能变电的多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体现智能变电站技术像两极化发展的趋势,实现站控统一层的建设。除此之外间隔层的功能一般是,通过间隔层完成对变电检测工作中信息的检测工作,这就可以更为及时地了解电力传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从而做好定点工作,以便工作者能及时进行维修。也能减少维修人员的工作量,同时也更有利于电力的稳定运行,从而保证人们的生活质量。除此之外还有利于优化我国电网的建设工作,延长电力设备的使用寿命,从而实现了资源利用效率的提高,实现我国电力运输过程中的高效性和安全性。现在最需要保证的就是信息一体化,通过达成信息一体化来进行各项数据的交流,然后互相转换,通过使用各项功能信息来进行有关的信息的自由交换。①经过完善的智能变电站,它的站控层监控主机可以进行保护工作,还有就是对于信息子站功能、集成操作员以及工程师站的掌控,因此不需要在进行额外的配置备用的电源自动投入装置。这些功能都可以通过自动化系统来进行达成。②线路、母联保护测控以及保护一体化设施。通过整体的改

变电站二次设备简介

变电站二次设备简介 1P远动通信及GPS对时屏:内含远动通信装置、规约转换装置和GPS对时装置。远动通信装置负责将站内信息上传至调度监控系统,规约转换装置负责将不同厂家(规约不同)的设备信息转换成本站监控系统可读取的信息,并通过远动通信装置传输至跳读监控系统。GPS对时装置是依靠GPS系统对全站装置进行实时对时。 2P公用测控屏:内含公用测控装置。负责测量直流系统和母线电压(多未35kV变电站)等公用信息。 3P低频低压减载屏:内含低频低压减载装置。它是安自设备,负责在母线电压过低或者频率过低是减载负荷。 4P继电保护试验电源屏:内涵继电保护试验电源。负责在开展保护装置实验时,提供可控的直流电源。 5P 35kV#2主变保护测控屏:内涵主变非电量保护装置、主变差动保护装置、主变高后备保护装置、主变低后备保护装置和主变测控装置。通过采集主变区域的非电气量和电气量,对一侧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保护。 7P 35kV线路保护测控屏:内涵线路保护测控装置。通过采集线路区域的电气量,对一侧设备进行实时监控和保护,在线路发生故障致,及时切除故障,从而保护人身、设备和电网安全。

10P 10kV线路电度表屏:内涵电度表。负责实时监控各间隔的计量信息。 11P 直流系统充电屏:内涵直流充电模块和直流监控装置。充电模块负责将交流站用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供站内保护测控装置使用。直流监控装置负责监控各条直流馈线是否正常。 12P 直流系统馈线屏:内含直流馈线回路空开,负责向各条直流回路提供可靠直流电。 13P 蓄电池屏:内含蓄电池组。当站用变停电时,为各条直流回路提供可靠直流电,保持保护测控装置等能够正常运行。 15P UPS及通信电源馈线柜:内涵UPS装置。负责向后台监控系统、五方系统和视频监控系统等提供交流不间断电源。 17P 所用电进线柜:负责提供站内所需的交流电。 19P 通信机柜:负责站内与站外的通信互联。 20P视频监控屏:按规定在站内布置摄像头,对站内设备和环境进行实时监控。

220kV变电站设计说明书

220kV变电站设计说明书1.1 220kV变电站在国发展现状与趋势 电力工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部门之一,它是负责把自然界提供的能源转换为供人们直接使用的电能的产业。它即为现代工业、现代农业、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国防提供不可少的动力,又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电力工业的发展必须优先于其他的工业部门,整个国民经济才能不断前进。但是,随着近年来我国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与人民生活用电的急剧增长,电力行业的发展水平越来越高,特别是在电的输送方面有了更高的要求。因此,确定合理的变压器的容量是变电所安全可靠供电和网络经济运行的保证。在选择主变压器时,要根据原始资料和设计变电所的自身特点,在满足可靠性的前提下,要考虑到经济来选择主变压器。 1.2 220kV变电站设计规 (1)国家电网公司《关于印发<国家电网公司110(66)~500kV变电站通用设计修订工作启动会议纪要>的通知》(基建技术〔2010〕188号) (2)《国家电网公司220kV变电站典型设计》(2005版) (3)《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通用设备(2009年版)》 (4)《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典型设计-220kV变电站二次系统部分》(2007年版)(5)Q/GDW166-2007 《国家电网公司输变电工程初步设计容深度规定》 (6)Q/GDW204-2009 《220kV变电站通用设计规》 (7)Q/GDW383-2009 《智能变电站技术导则》 (8)Q/GDW393-2009 《110(66)~220kV智能变电站设计规》 (9)Q/GDW161-2007 《线路保护及辅助装置标准化设计规》 1.3变电站位置的选择 图1为广西大学西校园用电量比较大的建筑物简化地图,对于变电站位置的选取,我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