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临床分析

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临床分析

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临床分析
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临床分析

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防。方

法对2006年1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行异位病灶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示:镜下可见内膜腺体和间质。与临床诊断相符。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病例。结论剖宫产术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主要的医源性因素,应严格掌握剖腹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手术技巧,规范操作,并加强对腹壁切口的保护,减少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关键词】剖宫产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预防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以25—45岁育龄妇女多见,发病率10%-15%[1],近年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异位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但绝大多数位于盆腔内。盆腔外较为少见。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增加,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在增多。据不少文献报道与子宫内膜种植有关,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关注。现将我院6年来共收治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例,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2006年1月-2011年6月共收治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例患者,年龄24~40岁,平均30.5岁。9例均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中继发于足月妊娠子宫下段剖宫产6例;中期剖宫取胎并行输卵管结扎术2例;卵巢巧克力囊肿剔除术1例;发病时间为手术后10月—5年。

1.2临床症状 9例患者均主诉与月经相伴的周期性腹壁切口附近触及结节或肿块,胀痛,经期增大,经后缩小,肿块活动度差,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病灶直径1.0—4.0cm,均为单发病灶。

1.3辅助检查腹部病灶均行彩超示:切口瘢痕部位或邻近组织低回声包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无完整包膜,包膜内缺少血流信号。

1.4治疗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采用连续硬模外或腰硬联合麻醉,手术选择在月经干净后进行,均切除病灶外0.5-1cm正常组织。术中见病灶位于皮下2例,位于脂肪层3例,位于筋膜层3 例,侵及腹直肌1例,本组患者无累及腹膜及盆腔脏器。所有病例术后均送病理检查。

2 结果

所有患者病灶均完全切除,切口愈合良好,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子宫内膜异位的诊断,在增生的结缔组织中可见内膜腺体和间质。本组病例均未服药,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病例。

3 讨论

3.1发病机制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目前主要学说有:子宫内膜种植学说;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诱导学说;遗传学说;免疫调节学说。经典的为子宫内膜种植学说。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说明其发生与子宫内膜种植有关,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发生也可能与子宫内膜细胞的黏附、侵袭和血管形成能力有关。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绝大多数继发于足月和中孕剖宫手术后,认为其发生与手术操作时将子宫内膜碎片种植于切口所致。属医源性种植。由于异位子宫内膜有周期性出血及周围组织纤维化,反复多次出血和致密粘连形成瘢痕,集聚成大小不等的结节和包块,可在术后数月或数年在腹壁切口疤痕处

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临床分析

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治疗方法及预防。方 法对2006年1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9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本组病例均行异位病灶切除术,术后病理结果示:镜下可见内膜腺体和间质。与临床诊断相符。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病例。结论剖宫产术是子宫内膜异位症最主要的医源性因素,应严格掌握剖腹产指征,降低剖宫产率,提高手术技巧,规范操作,并加强对腹壁切口的保护,减少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关键词】剖宫产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预防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以25—45岁育龄妇女多见,发病率10%-15%[1],近年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异位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但绝大多数位于盆腔内。盆腔外较为少见。近年来随着剖宫产率的逐年增加,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也在增多。据不少文献报道与子宫内膜种植有关,应引起临床医生的高度关注。现将我院6年来共收治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例,总结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2006年1月-2011年6月共收治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9例患者,年龄24~40岁,平均30.5岁。9例均为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其中继发于足月妊娠子宫下段剖宫产6例;中期剖宫取胎并行输卵管结扎术2例;卵巢巧克力囊肿剔除术1例;发病时间为手术后10月—5年。 1.2临床症状 9例患者均主诉与月经相伴的周期性腹壁切口附近触及结节或肿块,胀痛,经期增大,经后缩小,肿块活动度差,与周围组织界限不清。病灶直径1.0—4.0cm,均为单发病灶。 1.3辅助检查腹部病灶均行彩超示:切口瘢痕部位或邻近组织低回声包块,形态不规则,边界不清,无完整包膜,包膜内缺少血流信号。 1.4治疗所有患者均行手术治疗。采用连续硬模外或腰硬联合麻醉,手术选择在月经干净后进行,均切除病灶外0.5-1cm正常组织。术中见病灶位于皮下2例,位于脂肪层3例,位于筋膜层3 例,侵及腹直肌1例,本组患者无累及腹膜及盆腔脏器。所有病例术后均送病理检查。 2 结果 所有患者病灶均完全切除,切口愈合良好,术后病理检查均证实子宫内膜异位的诊断,在增生的结缔组织中可见内膜腺体和间质。本组病例均未服药,术后随访1年,无复发病例。 3 讨论 3.1发病机制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病机制至今尚未阐明,目前主要学说有:子宫内膜种植学说;淋巴及静脉播散学说;体腔上皮化生学说;诱导学说;遗传学说;免疫调节学说。经典的为子宫内膜种植学说。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说明其发生与子宫内膜种植有关,近年来的研究发现其发生也可能与子宫内膜细胞的黏附、侵袭和血管形成能力有关。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绝大多数继发于足月和中孕剖宫手术后,认为其发生与手术操作时将子宫内膜碎片种植于切口所致。属医源性种植。由于异位子宫内膜有周期性出血及周围组织纤维化,反复多次出血和致密粘连形成瘢痕,集聚成大小不等的结节和包块,可在术后数月或数年在腹壁切口疤痕处

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医源性疾病主要是指因医务人员的措施不适当引起的疾病。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主要与种植学说相关,指因医源性穿刺、破裂、手术局部创伤,手术切口未予保护,操作粗糙,未按操作规程,经期妇科检查等引起疾病发生或播散。具体如下。 1 经期妇科检查 虽属“小事件”但若对月经史询问不清,尤对后位后屈子宫等,检查子宫时,挤压易致经血经输卵管逆流至盆腔或留置在输卵管,引起相应病变。 2 穿刺 目前,仍存在一些医师不详细询问病史便进行妇科检查,更对超声检查不重视,不会读片或不亲自阅看超声图像,仅依赖超声医师报告的结论,对肿块性质分辨不清,对肿块的诊断更是采用老观念而行肿块穿刺、抽吸囊液。众所周知,卵巢子宫内膜样囊肿(卵巢巧克力囊肿)的囊液黏稠,细小针头难以抽吸,即使采用输血针头样粗的穿刺针也难以吸净,更不能抽吸完全。但不论针头粗细,拔除后,由于囊内压相对较高,均有囊液会自穿刺口溢出,易致子宫内膜在其他部位种植,致疾病扩散,也是造成粘连及相应盆腔疼痛、影响生育、包裹性积液

等一系列问题的原因。穿刺针通过腹壁也可在腹膜、腹壁各层内种植形成医源性腹壁子宫内膜异位症病灶。此外羊膜腔穿刺,甚至取卵等均应注意医源性问题。 3 开腹或腹腔镜手术 术时切口等未保护,均可能因牵拉、挤压使子宫内膜在盆腹腔、腹壁、肠道、浅表膀胱浆膜层等部位种植,或收集标本袋在盛装标本或取出腹壁时有泄漏,或剥离时囊肿破裂,囊内液外溢,手术中未冲洗干净或使用冲洗液少,均有形成医源性疾病的危险,使临床上原有病灶复发或医源性播散后形成新病灶,有时两者难以区分。 4 人工流产术 釆用负压吸引时,如取出吸管时未解除负压强行拨出吸刮管,宫颈管外突然转为正压,而宫腔处于明显负压状态,瞬时宫腔内由负压突然转为正压,易致宫内血液和子宫内膜组织、蜕膜等经输卵管进入输卵管或流入盆腔,日后形成输卵管或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诊刮或宫腔操作时使用有齿宫颈抓钳等,对宫颈造成损伤,日后可能形成宫颈子宫内膜异位症,也不能忽视。 5 输卵管子宫内膜异位症

医源性疾病案例分析

医源性疾病案例分析 黄仙钟广东省卫生监督所 一、概论 医源性疾病:指在诊治或预防疾病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各种言行、措施不当而造成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疾病。包括医院获得性感染,药物所致的药源性疾病,长期或大量使用某些药物所致的营养缺乏症等。病人由社会角度转变为病人,当医患关系处理不当时易造成医源性损害。另一方面,医护人员在医疗服务中本身受到各种职业因素影响,例如,在职业接触中本身受到感染,常见的乙型肝炎、肺结核等;接触有害的化学物质;放射性照射等。 医源性疾病大致可分为诊断性医源性疾病和治疗性医源性疾病两大类。 医源性疾病按发病环节来分有: ①与诊断有关:如医生在判断力所及的情况下发生的误(漏)诊; ②与药物有关:不合理用药引起,有时合理用药也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③与手术有关:如的术适应证或方法错误,操作失误,以致损伤健康组织或器官,术后处理不当; ④与器械有关:如在使用腔道窥镜或导管等技术中,引起组织器官损伤或各种并发症;非创伤性处理不当,如止血带使用过久,石膏绷带包扎过紧,均可造成损伤; ⑤与放射或理疗有关:包括X线、γ射线、核素及各种理疗方法,如使用不当、照射量过大、防护不周,引起损伤; ⑥与用语有关:医护人员使用医学用语不当引起病人心理创伤; ⑦与预防措施有关:如免疫制剂使用和接种方法不当,引起损伤。 医源性疾病按引起发病因素来分,可分为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医疗服务因素及机体因素五个方面。 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生物因素所引起的医源性疾病主要是医院内感染。 医院是病人集中的地方,他们所携带的微生物种类繁多,且密度高,而病人又是特殊的敏感人群,易感性高,所以生物因素是医源性疾病的主要因素。 物理因素:医院中存在的物理因素主要是放射线和放射性核素。在肿瘤治疗和疾病的诊断中,如果放射性核素和X射线使用过量,很容易给病人造成损伤而引起放射性疾病。

肝源性糖尿病

肝脏是人体内重要的物质和能量代谢器官,对血糖的调节代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无论哪种肝脏疾病,一旦造成肝细胞广泛损伤,均可能导机体的糖代谢紊乱。出现葡萄糖耐量异常或血糖增高现象,由于该类型糖尿病和原发胰岛病变所致的糖尿病不同,有学者称之为“肝源性糖尿病”(HD),意指继发于肝脏实质损害的糖尿病。绝大多数的肝硬化失代偿期的患者糖耐量减低,空腹血糖升高,但常伴高胰岛素血症,而C肽正常,提示胰岛素分泌正常,可能和胰岛素抵抗有关。为了克服胰岛素抵抗,长期的胰岛B细胞代偿功能增加导致其最终的功能衰竭,肝源性糖尿病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 一,肝源性糖尿病发病机制: 1.高胰岛素血症:机体在正常情况下50%一80%的胰岛素经过肝脏清除。肝硬化时肝细胞数目减少,胰岛素灭活也自然减少;同时侧枝循环时部分胰岛素可绕过肝脏进入体循环,使肝脏摄取胰岛素减少,造成“高胰岛素血症”,而高胰岛素水平可引起外周组织胰岛素受体数目的减少以及和胰岛素的亲和力的降低。大部分胰岛素通过肝脏降解,而C 肽则主要在肾内降解。通过对血清中C肽和胰岛素的同时检测,有助于判断胰岛素分泌情况和肝脏胰岛素摄取水平。肝源性糖尿病患者存在明显的高胰岛素血症,而C肽分泌曲线正常,高峰出现在服糖后的120 min,2型糖尿病患者C肽分泌曲线低平,高峰后移至服糖后l 80 min,故通过OGTT实验可初步鉴别肝源性糖尿病及2型糖尿病。 2.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抵抗:肝硬化时,肝细胞超微结构改变及细胞信号传导异常,胰岛素受体减少;加之由于血浆胰高糖素、生长激素及游离脂肪酸等拮抗胰岛素的物质其灭活减少而血浆水平升高,从而产生外周组织的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肝硬化患者糖耐量异常及肝源性糖尿病的最主要原因之一。随着胰岛素抵抗的发展,胰岛B细胞不能相应增加足够的胰岛素分泌,最终导致其功能衰竭。肝病患者摄取和灭活胰岛素作用减弱,慢性高胰岛素血症易产生胰岛素抵抗。3.糖酵解及三羧酸循环的多种酶活性降低:慢性肝病患者糖负荷处理能力低下,肝糖原异生能力减弱,葡萄糖激酶、糖原合成酶活性降低,影响葡萄糖磷酸化和糖原合成。

药源性疾病汇总

药源性疾病 一、概念 药源性疾病又称为药物诱发性疾病或药物性疾病,是一类由于药物在用于诊断或治疗疾病时又成为致病因子,引起人体功能的异常或组织结构的损害并且有相应临床经过的疾病。它一般不包括药物过量导致的急性中毒。药源性疾病是医源性疾病的最主要的组成部分。事实上,药源性疾病是药物不良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后果。 二、药源性疾病的流行病学 (一)药源性疾病的危害 人类对药物不良反应的危害早已有所认识,但对药源性疾病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直到19世纪末和本世纪初才有关于可疑药物不良反应的正式调查报告。1880年英国医学杂志报告了用氯仿麻醉可以导致人突然死亡。1922年英国医学研究会报告了用胂剂治疗梅毒引起黄疸。1935年前后,欧美等地约有一百万人使用减肥药二硝基酚,结果造成很多人患白内障,又有一万人因此而失明。30年代磺胺类药物的出现和随后的广泛应用,引发变态反应性多形态药物性皮炎。40年代后,以青霉素为代表的多种抗生素的研制成功与广泛应用,引起了多次过敏性休克、第八对脑神经损害、肾损害和骨骼抑制等不良反应。1954年,法国由于制售一种用于治疗疮疖的药物二碘二乙基锡,结果造成270人中毒,其中110人死亡。自60年代开始,肾上腺皮质激素在临床上的广泛应用,欧洲、日本、澳大利亚等国的孕妇因服用沙利度胺治疗妊娠反应,结果造成了10000 多例海报肢畸形婴儿的悲惨药害灾难,即“反应停事件”,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极大震撼和对药源性疾病的重视。于是各国的卫生管理部门纷纷建立了自己的药物安全机构,1970年国际药物监察制度开始实施。我国卫生部于1989年也建立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制定和推行药物不良反应监察报告制度。 (二)影响药源性疾病发生的因素 导致影响药源性疾病发生的因素很多,不合理用药和机体易感性是其最主要原因。临床上不合理用药包括药物的滥用、选药不当、违反用药禁忌症、用法不合理、无用和配伍错误。在正常用药情况下尚可发生不良反应,不合理用药更导致对机体的损害。机体易感性则包括种族和遗产多样性、性别因素、年龄因素等。

医院感染知识问答题

1.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的目的、意义是什么? 保证患者的诊疗安全,最大限度地减少医院感染和降低发生医院感染的危险性。 2.何为医院感染管理? 医院感染管理是各级卫生行政部门、医疗机构及医务人员针对诊疗活动中存在的医院感染、医源性感染及相关的危险因素进行的预防、诊断和控制活动。 3.何谓医院感染? 医院感染:是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4.何谓医源性感染?医院感染与医源性感染有何异同点? 医源性感染是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医院感染与医源性感染既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前者强调的是在医院这个场所发生的感染,后者强调的是患者接受医疗服务过程中由病原体所致的感染。在医院感染中,感染发生的场所局限于有住院病人的医院,而在医源性感染中,场所包括了所有从事医院诊疗活动的医疗机构,如门诊部、社区卫生服务机构等。 5.医院感染分哪几类?何谓内源性感染?外源性感染?通过哪些措 施可以得到控制? 根据病人在医院中获得病原体的不同来源,医院感染分为外源性感染和内源性感染。

外源性医院感染也称交叉感染,是指病人感染的病原体来自病人体外,即来自其他住院病人、医院工作人员、探视者、病人家属和医院环境。感染可以散发,也可以爆发。外源性感染通过消毒、灭菌、隔离等切断传播途径的措施可以得到控制。 内源性感染是指病原体来自病人自身储菌库(皮肤、口腔、泌尿生殖道、肠道)的正常菌丛或外来的已定植菌。在医院中当人体免疫功能下降,体内生态环境失衡或发生细菌以为时即可发生感染,这类感染呈散发。就目前水平,内源性感染还难以预防和控制,但可以通过合理使用抗菌药物和免疫抑制类药物等降低感染的风险。 6.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引起医院感染的主要原因有: (1)医院领导不够重视,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及管理制度不健全。 (2)机体免疫功能低下:影响机体免疫机能的疾病如血液病、癌症病人的化疗、器官移植时免疫抑制药物的应用等均能造成机体免疫机能低下而引起医院感染。 (3)侵袭性操作:随着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各种新技术新疗法被广泛引进和应用,如各种导管、插管、各种呼吸治疗仪、内窥镜及血液透析等,在使用后难以清洗,缺少行之有效的消毒灭菌方法。 (4)交叉感染:是导致医院感染的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我国发生的多起医院感染暴发流行均为交叉感染所致。 (5)血液制品、药物被污染也是造成医院感染暴发流行的重要因素之一。

药源性疾病习题

一.单选题 1. 药源性疾病按病因学可分为A型和B型,下列哪项是正确的 A、A型不良反应的特点是不能预测的 B、B型不良反应的特点是可以预测的 C、A型不良反应发生率高,死亡率低 D、B型不良反应发生率低,死亡率 2. 引起药源性疾病的药物指的是 A、西药 B、中药 C、西药、中药、食物 D、西药、中药 3. 血液系统药源性疾病占药物不良反应是 A、5% B、10% C、20% D、40% 4. 血液系统药源性疾病的特点不正确的是 A、一种药物可以引起不同的血液病 B、同一种疾病可由许多不同的药物引起 C、药物之间存在交叉反应 D、一种药物可以引起一种血液病 5. 糖皮质激素、口服避孕药诱发高血压的原因是 A、增强血管阻力 B、收缩血管 C、增强心肌收缩力 D、水纳潴留,增加血容量 6. 硝苯地平,茶碱,硝酸甘油引起头痛的原因是 A、收缩血管 B、扩张血管 C、降低血压 D、引起发热 7. 75岁以上老年人药源性疾病最易发生在下列哪组器官系统 A、心血管系统和造血系统 B、消化和造血系统 C、呼吸和消化系统 D、内分泌和呼吸系统 8. 儿童中应用巴比妥类药、吗啡和其他麻醉剂可引起下列哪种疾病 A、心力衰竭 B、肾功能衰竭 C、呼吸抑制 D、休克 9. 青霉素的过敏反应主要原因是 A、个体对青霉素的不良反应 B、个体对青霉素所含杂志的不良反应 C、个体对青霉素敏感 D、个体免疫力下降 10. 药源性疾病的诊断下列哪项是不正确的 A、首先要正确用药时间与临床症状发生的关系 B、了解病人的用药史以及药物的不良反应史 C、排除除药物以外的其他因素可能造成的假象 D、考虑药物的药代动力学

预防医学特点

1.预防医学特点 ①.研究对象包括个体及群体,重点是群体;②.突出预防为主的观念,着眼环境,面向群体,提倡标本兼顾的三级预防措施;③.研究重点为人群健康与环境的关系;④.重视与临床医学结合,将预防整合与治疗中。⑤.采用的预防对策具有较临床医学更大的人群健康效益⑥.研究方法上注重围观和宏观相结合。 2.简述三级预防概念 ①第一级预防:亦称为病因预防,这是最积极最有效的预防措施.包括非特异 性预防措施和特异性预防措施②.第二级预防:亦称临床前预防,即早期发 现、早期报告、早期诊断、早期隔离、早期治疗。它是在疾病初期采取的 预防措施③.第三级预防:亦称临床预防,主要包括防止病残,康复医疗。 3.预防医学面临的问题 ①.传染病和寄生虫病的危险仍然存在;②.非传染性慢性病对人民健康的危害 加剧;③.地方病和职业并将长期存在,危害严重;④.精神卫生和心理健康问题日益突出;⑤.意外伤害发生率不断提高;⑥.人口与环境面临巨大压力。 4.预防医学的基本观念 ①.预防为主观;②.大卫生观;③.生态平衡观;④.多病因观;⑤.量化研究观 5.环境污染对人群健康影响的基本特征 ①.受害人群广泛;②.对健康影响时间长;③.污染物来源广,种类多;④. 污染物对人体的作用复杂:既可以作用于局部,也可以造成全身反应;作 用方式有急性作用,也有慢性作用;⑤.污染物浓度往往较低,慢性作用 的因果关系不明显,且混杂因素太多,所以真正的致病因素很容易被忽视。 6.环境污染物的来源 ①.生产性污染:包括工业“三废”、农药、化肥残留等;②生活型污染:包括人畜粪便、生活垃圾、生活污水等;③.其他污染:包括交通、医源性、微波、电离辐射和电磁辐射,以及森林火灾、水灾、地震、火山爆发和泥石流等。 7.人与环境的辩证关系 ①.人与环境的统一性:在人类生态环境中,人体通过新陈代谢与周围环境进行 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同时又不断的进行自我调节,保持动态平衡。②.人 对环境的适应性:当环境条件发生对人体“有利”或“有害”的改变时,人体形成一定的调节功能以适应环境状态的变动。③.人改造环境的能动性:人类在适 应环境的同时也会改造环境,但是这种主观上的改造环境也会造成一些不良影响。 8.食物中毒的特征 ①.潜伏期短,起病急,常在短时间内大量患者同事突然出现;②.临床表现相似,且多见胃肠道症状;③.发病者均与某种食物有明显的联系,停止食用该种食物

子宫内膜异位症诊疗常规

第二十一章子宫内膜异位症与子宫腺肌病 子宫内膜异位症 概述: 子宫内膜组织(腺体和间质)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时,称为子宫内膜异 位症,简称内异症。异位内膜可侵犯全身任何部位,绝大多数位于盆腔脏器和壁腹膜,以卵巢、宫骶韧带最常见,其次为子宫及其他脏腹膜、阴道直肠隔 等部位,故有盆腔子宫内膜异位症之称o内异症是激素依赖性疾病,内异症在 形态学上呈良性表现,但在临床行为学上具有类似恶性肿瘤的特点:如种植、侵袭及远处转移等。 诊断要点: 【病因】 1.种植学说,传播途径主要包括: (1)经血逆流:该学说无法解释在多数生育期女性中存在经血逆流,但仅少数(10%?15%)女性发病,也无法解释盆腔外的内异症。 (2)淋巴及静脉播散:远离盆腔的器官,可能就是内膜通过血行和淋巴播散的结果。但该学说无法说明子宫内膜如何通过静脉和淋巴系统,而盆腔外内异症的发病率又极低。 (3)医源性种植:剖宫产术后腹壁切口或分娩后会阴切口出现内异症,可能是手术时将子宫内膜带至切口直接种植所致。 2.体腔上皮化生学说卵巢表面上皮、盆腔腹膜均由胚胎期具有高度化生潜能的体腔上皮分化而来,在受到持续卵巢激素或经血及慢性炎症的反复刺激后,能被激活转化为子宫内膜样组织。 3.诱导学说此学说是体腔上皮化生学说的延伸,在兔动物实验中已证实,而在人类尚无证据。内异症的形成可能还与遗传因素、免疫与炎症因素及其他因素有关。 【病史】 生育期女性有继发性痛经且进行性加重、不孕或慢性盆腔痛史。 【临床表现】 1.症状 (1)下腹痛和痛经:典型症状为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有患者无痛经,因此痛经不是内异症诊断的必需症状。 (2)不孕:引起不孕的原因复杂。 (3)性交不适:一般表现为深部性交痛,月经来潮前性交痛最明显。 (4)月经异常:经量增多、经期延长或月经淋漓不尽或经前期点滴出血。 (5)其他特殊症状:肠道内异症可出现腹痛、腹泻、便秘或周期性少量便血,严重者出现肠梗阻症状;膀胱内异症常在经期出现尿痛和尿频;异位病灶侵犯和(或)压迫输尿管时,出现腰痛和血尿,甚至形成肾盂积水和继发性肾萎缩;手术瘢痕内异症患者常出现周期性瘢痕处疼痛和包块,并随时间延长而加剧。卵巢子宫内膜异位囊肿破裂时,可发生急腹痛。 2.体征 妇科检查子宫后倾固定,直肠子宫陷凹、宫骶韧带或子宫后壁下方可扪及触痛性结节,一侧或双侧附件处触及囊实性包块,活动度差。阴道后穹隆可触及、触痛明显,或直接看到局部隆起的小结节或紫蓝色斑点。囊肿破裂时腹膜

子宫内膜异位症中医观

調理氣血痰不怕子宮內膜異位一名32歲李姓婦人,長期月經前後幾天,陣發性下腹部嚴重悶痛及抽痛並且有經血排出不暢,誤認為“經痛”止痛藥、熱敷及針灸治療等無法緩解,轉至婦產科檢查,發現『子宮內膜異位症』。經『腹腔鏡』處理並給予中藥治療後,經痛明顯改善,持續在門診超音波追踪,才有效減緩病人的長期疼痛感。 『子宮內膜異位症』-即是子宮腔裡面內壁的一層膜組織離開了它的正常位置,跑到子宮腔以外的地方種植下來,繼續生長,因而造成的『疾病』﹙症﹚。當內膜異位在子宮肌肉層或漿膜層則稱『子宮腺肌症』; 若異位在卵巢,形成卵巢囊腫,稱為『巧克力囊腫』。 子宮內膜異位症的主要症狀-慢性骨盆腔疼痛、月經疼痛、性交疼痛和不孕症。近年來由於社會形態的改變,飲食不當、熬夜晚睡、晚婚和延緩生育年齡,促使體內雌激素過高及免疫力系統紊亂有關,因此子宮內膜異位更加普遍性,其發病率呈上升趨勢,嚴重影響著廣大婦女的身心健康,實屬疑難病之一。 此症在中醫病理學上,沒有相應的病名,有關描述多散見於“痛經”、“癥瘕”、“不孕”、“月經不調”等病症的記載中。現代醫學在外科手術切開來看,確實是屬於『瘀血』證為患。並提出活血化瘀、疏肝活血、益氣活血、補腎袪瘀、化瘀通腑、清熱化瘀、温經袪瘀等治療法則。再提出“氣、血、痰”三個字關鍵處,“瘀久挾痰、漸成癥瘕”是其基本中醫病機特癥。代表藥物有:血竭、三稜、莪朮、皂角刺、別甲、丹參、大黃、黃連、梔子、本黃柏、、,可改善全身和局部微循環,使病灶吸收,降低血漿前列腺素的濃度,從而使臨床症狀有所改善,血清性激素在治療前後並無明顯變化,不調整內分泌途徑,與西藥顯著不同,不僅不干擾患者正常生殖週期,對月經失調、月經痛及伴有不孕者,且可調經助孕。 除藥物治療外,醫師建議,月經期間前、後: ﹙1﹚飲食方面,月經期飲食宜以清淡、營養為主,不宜過當的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期及分型的进展(一)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分期及分型的进展(一) 疾病的分期对不同期别应采取何种治疗措施、判断与比较疗效及估计预后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目前尚无一种完善的内异症分期和分型系统来指导诊断、治疗和预后判断,尤其是其特征性的表现:疼痛和不孕。理想的临床分型方法应该基于疾病的自然史﹑病变浸润的深度﹑症状的严重性以及受累器官的最终结局,可以反映病变的严重性,指导临床治疗,预测患者的预后。 人们一直试图对内异症进行分期探讨,这一努力已持续了近一个世纪。目前我国多采用美国生育学会(American Fertility Society,AFS)提出的“修正子宫内膜异位症分期法(r-AFS)”。该分期法于1985年最初提出,1997年再次修正。该分期法有利于评估疾病严重程度、正确选择治疗方案、准确比较和评价各种治疗方法的疗效,并有助于判断患者的预后。但仍有一些不足,理想的临床分期方法应该基于疾病的自然史、病变浸润的深度、症状的严重性以及受累器官的最终结局,可以反映病变的严重性、指导临床治疗、预测患者的预后。理想的EMs分型分期方法应该能够全面描述患者的病变范围和浸润深度,反映其疼痛和不孕相关的病史,能够对其治疗方案、手术范围提供参考和指导,并对患者治疗后疼痛缓解情况、生殖结局以及疾病转归具有预测意义。 一、分期系统的历史回顾和分类 内异症很早就有基于解剖基础的分类描述,而且分类系统多样。各种分类系统参考的标准主要是:组织学类型,解剖学分布,组织病理学和疼痛程度,临床、解剖和组织病理学表现,累积的器官组织,体检及手术发现等。随着对疾病性质认识的深入,很多系统都进行了调整和改进。有些系统已经不再用于临床,但是研究者的经验、智慧和失败的教训对后来新系统的设计都具有重要价值,值得借鉴和尊重。 迄今为止,学者们提出了数十种分期方案,大致以年代为序,基本上反映了人们对EMs 认识的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从感性到理性的上升过程。

药源性疾病的特点及其诊治原则

第二讲药源性疾病的特点及其诊治原则 在医生诊断任何疾病时,不仅要寻找与某种疾病相符合的线索,还要寻找不相符合的线索,在顺其线索追源的同时,要把药源性疾病的诊断贯穿于所有疾病诊断的始终。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日本电影《典子》吧。电影讲述的是一个真实的故事:20世纪60年代,有一个叫典子的日本姑娘,她天生没有双臂,可是她用双脚学会了写字、做饭、穿衣、游泳,完全做到了生活自理。而且还学会了用脚趾握笔绘画,终成一代艺术大家。她的事迹感动了许许多多的人,人们在关心典子的同时也不禁会问;典子的父母都是健康的正常人,为什么典子会天生没有双臂呢?后来发现,之所以会发生这样的悲剧只因为她的母亲服用了一种叫“反应停”的药物…… ——药源性疾病应该引起人们,尤其是医务工作者的高度重视。 药物是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之一,但药物也是主要的致病因素之一,能对患者造成损害,甚至死亡。药源性疾病古来有之,而且严重的药害事件时有发生。例如,众所周知的20世纪60年代初发生的“反应停”事件导致万例海豹肢畸胎,其中5000例死亡:近年的严重药害事件有拜斯亭引起的横纹肌溶解使30例患者死亡,以及含马兜铃酸的中草药如关木通引起急性肾功能衰竭,造成不少患者接受肾移植等。药源性疾病现已成为主要致死疾病之一,在美国,它位于心脏病、癌症、肺病之后居第4~6位。据报道,美国医院患者发生药源性损害而死亡的每年约为10万例。这一切说明,药源性疾病已对人类健康构成威胁,成为一个全球性问题,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因此,为保障患者安全用药,临床医务工作者应全面掌握药源性疾病的临床表现、诊断、鉴别诊断、治疗及预防,以利于处理临床发生的药物性损害。 一、药源性疾病的概念 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 diseases,DID)又称药物性疾病,简称“药物病”,为医源性疾病的主要组成部分,系指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因药物本身的作用、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的使用引致机体组织或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而出现各种临床症状的异常状态。据大量临床观察和研究资料证

医源性异常子宫出血AUB-I

医源性异常子宫出血 AUBAUB -I
2015.7。11 上海
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
任慕兰 renmulan@https://www.wendangku.net/doc/062834903.html,
renmulan

出血 — 从初潮到绝经的 从初潮到绝经的老 老话题
过去: 月经过多 月经失调 功血 不规则出血 血崩 血漏 现在: 异常子宫出血 月经紊乱
renmulan

abnormal uterinebleeding AUB
异常子宫出血AUB:指非妊娠妇女源自子宫腔的出血 排除宫颈 /阴道/外阴/ 泌尿道/ 直肠/肛门出血
(下生殖道病理性的出血abnormal reproductive tract bleeding )
异常子宫出血是涵盖月经紊乱的最合适称呼
第19届开普敦FIGO会议来自17个国家和6大洲的国际团体达成共识(2009)
renmulan

AUB 的出血模式
AUB出血模式:(四要素)
1.月经规律性:不规律 2.月经周期频度:频发(<21天); Cycle Cycle 稀发(>35天但<6个月); 闭经(>6个月) 3.经期:延长(>7天);缩短(<3天) 4.经量:过多(>80ml);过少(< 5 ml) 根据患者主观感觉/描绘失血评估表判断
renmulan

FIGO保留的术语
经间期出血
intermenstrual bleeding IMB:
规律月经之间的出血,可随机或固定时间出血
不规则子宫出血 irregular bleeding IRB :
完全无规律可循的子宫出血
突破出血
breakthrough bleeding BTB:
激素治疗过程中非预计子宫出血 需用卫生巾 bleeding 量少不用卫生巾 spotting
renmulan

药源性疾病与防治

临床常见药源性疾病与防治 药源性疾病(drug-induced diseases,DID):又称药物性疾病,简称“药物病”,为医源性疾病的主要组成部分,系指药物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过程中,因药物本身的作用、药物相互作用以及药物的使用引致机体组织或器官发生功能性或器质性损害而出现各种临床症状与体征疾病。可诱发药源性疾病的药物包括很多种类,大量临床观察和研究资料证实,不仅化学合成药、生物制品,也涉及植物药、中成药,而且很多是临床治疗的常用药物,如抗菌药、激素、解热镇痛药等;药物可引起100多种药源性疾病和(或)综合征(个例),有的可以给患者造成不可逆性损害,甚至死亡。 药源性疾病与药物不良反应有密切的联系,又有不同的区别。药物不良反应特指药物在正常剂量和正常用法下出现的不良反应,在机体的反映程度和持续时间上呈现状况不一,多为一过性,也有时间较长和严重反应者。药源性疾病不仅包括药物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所产生的不良反应,也包括因误用、超剂量应用、错用及应用不合理和药物中毒等情况所引发的疾病,一般呈现反应较严重而且持续时间较长,有些伴随终生。事实上,药源性疾病就是药物不良反应在一定条件下产生的后果。 一分类 药源性疾病尚无统一的分类及分类标准,常见以下分类方法: (一)按病因学分类 1. A型反应涉及影响药效学和药动学及药物类型差异所致的各种情况。指由于药理作用增强所导致和剂量相关的药源性疾病,如在单位时间内药物浓度异常升高,引起有关器官的不良反应;或由于肝脏首过效应的改变与局部组织亲和能力增大,可引起蓄积作用;经肾排泄的药物,当肾清除率降低时亦可使体内药物浓度改变;药物在大循环中与血浆蛋白结合率降低使药物浓度升高等。A型反应特点为发生率高(70%~80%),病死率低。 2.B型反应主要由药物的异常性与病人的免疫反应和遗传药理学因素相关。前者包括药物、辅料及附加剂的分解代谢产物,如降解的四环素可引发类似范可尼综合征。后者主要指病人特异遗传素质,如红细胞中G-6-PD缺乏、遗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规范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治规范 一﹑定义: 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是指子宫内膜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出现﹑生长﹑侵润﹑ 反复出血,或者引发疼痛﹑不育及结节包块等。 二﹑内异症的临床病理类型: 1.腹膜型或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症(Peritoneal Endometriosis, PEM) 2.卵巢型或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Ovarian Endometriosis, OEM) 3.阴道直肠隔型或者阴道直肠子宫内膜异位症(Recto-Vaginal Endometriosis, RVEM 4.其它型或其它部位的子宫内膜异位症(Other Endometriosis, OtEM):I(肠道)类, U(泌尿道)类﹑L(肺)类﹑S(瘢痕)类—A(腹壁)& P(会阴)类 ●腹膜型或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症:指盆腔腹膜的各种内异症种植灶,主要包括红色病变(早 期病变);棕色病变(典型病变)以及白色病变(陈旧病变)。又根据侵润的程度分为表浅型及深部侵润型,后者表现子宫直肠窝的封闭。 ●卵巢型或卵巢子宫内膜异位症(OEM): 又根据囊肿的大小以及囊壁的粘连以及侵润程度 分成I型,II型。I型囊肿多小于3cm, 囊壁多有粘连,手术不易剥离;II型囊肿又分为ABC三种。IIA,卵巢囊壁无明显侵润但合并生理性囊肿如黄体囊肿或滤泡囊肿,手术易剥离;IIB囊壁有侵润,手术仍较易剥离;IIC囊肿明显侵润或多房,手术不易剥离。 ●阴道直肠隔型或者阴道直肠隔内异症:病灶位于阴道直肠之间,在腹腔下阴道直肠窝无 粘连或仅有轻度变形。腹腔镜对其诊断意义有限。三合诊检查更明显。 ●其它部位的内异症: 包括肠道﹑泌尿道﹑肺以及瘢痕内异症(腹壁切口及会阴切口),以及其它少见的内异症。三﹑内异症的发病机制 1.尚未完全明了,以Sampson经血逆流种植及体腔上皮化生学说为主导理论。 2.子宫内膜在宫腔外需经粘附﹑侵袭﹑血管性形成过程得以种植﹑生长﹑发生病变,在 位内膜的特质起决定作用。 3.机体全身及局部免疫状态和功能,激素及细胞因子和酶亦起重要作用。 4.内异症有家族聚集性。外界环境污染(如二恶英,Dioxin)有一定影响。 不同类型内异症其发病机制可能不同 1. 腹膜型内异症:经血逆流种植。 2.卵巢型内异症:种植学说及卵巢间皮化生。 3.阴道直肠隔内异症:苗勒氏管残迹化生。

子宫内膜异位症健康教育指导

子宫内膜异位症健康教育指导 1、什么是子宫内膜异位症? 当具有功能的子宫内膜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时,即为子宫内膜异位症。这种异位的内膜在功能上也受卵巢激素的影响,产生少量“月经”,从而引起种种临床表现。其中,异位与子宫肌层者称子宫腺肌症;异位与子宫肌层以外部位者称外在性子宫内膜异位症。 2、子宫内膜异位症为什么会出现痛经? 子宫内膜异位生长于子宫肌层以外的组织或器官,如卵巢、盆腔腹膜,直肠阴道隔等处,由于异位内膜亦受月经周期中卵巢激素的影响而增厚、出血,但不能引流而刺激周围组织,从而引起子宫收缩,导致痛经。 3、子宫内膜异位症能预防吗? 因病因完全不清楚,预防困难。但若注意以下几点,可起到一定的预防作用。 (1)减少医源性子宫内膜种植的机会。人流最好不做或少做。月经期尽量不做绝育。月经过多者尽量不用宫内节育器避孕。 (2)积极治疗高危因素如宫颈狭窄、生殖道梗阻。月经期不做剧烈运动。积极治疗重度原发性痛经和月经过多。有异位症家族史者应定期做妇科检查,以便及时发现异位症,及时治疗。提倡晚婚,但宜适时生育。 4、如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 (1)药物治疗目前应用的比较多的是假孕疗法和假绝经疗法。 (2)手术治疗①为保留生育功能仅切除异位病灶(包括巧克力囊肿),松解粘连。但由于手术不彻底,复发率高。②为保留卵巢功能,在不需要或不可能保存生育功能的情况下手术切除病灶及子宫,但尽可能保留部分卵巢。可能有复发但少见,可避免过早出现更年期症状。③切除子宫及双侧卵巢,近绝经期及病变严重时采用。可达到根治的母的。 5、诺雷得的用法? 诺雷得是一种可在体内逐渐进行生物降解的多聚缓释植入剂。无菌、白色或乳白色柱形,含醋酸戈舍瑞林(相当于3.6毫克戈舍瑞林),直接在腹部皮下注射3.6mg/支,每28天一次,3针一个疗程。

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的几种类型

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的几种类型 提到子宫内膜异位症大多数患者应该都会觉得是子宫内膜上面发生了病变,与其他的器官并没有什么联系,这你就想错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因为病理改变常常会出现几种不同的表现类型,下面我们就来谈谈,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的几种类型。 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与现在的剖腹产、人工流产、经期检查、腹部手术及性格和情绪等因素均有直接关系。性格内向抑郁和易怒暴躁妇女更易患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内膜异位症病变具有广泛性和多样性的特点,其局部表现也有所差异,常见的有以下几种类型: 1.卵巢内子宫内膜异位症 卵巢是最容易受异位内膜侵犯的器官。卵巢的异位内膜病灶分为微小病变型和典型病变型两种。 2.盆胖腹膜子宫内膜异位症 病灶为多发性,典型病灶呈紫色、蓝色或黑色结节。 3.宫骶韧带、直肠子宫陷凹和子宫后壁下段子宫内膜异位症 轻者局部有散在紫色斑点状出血,宫骶韧带增粗或呈结节样改变。 子宫内膜异位症因病变部位及程度不同,因此治疗比较复杂,各种治疗方法也不尽相同: 1.目前,西医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常用雄性激素类药物来进行,长期服用易使女性呈男性化,因此存在很多的局限性。 2.病情较为严重时,多采取手术的方法来进行治疗。手术治疗一般以切除卵巢和子宫为主。 3.子宫内膜异位症在中医辨证中属于症瘕和痛经症的范畴,因此,多以妇炎丸等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健脾利湿等功效的药物来进行治疗。因为中医治疗的范围较广,且可以从根本上提高患者的免疫力,因此临床效果较好,可以有效地改善疾病的症状或者进行治愈。 了解了子宫内膜异位症常见的几种类型以及治疗方式,相信对于患者朋友们的治疗可以得到一定的帮助或者借鉴。最后,祝患者朋友们可以早日恢复健康。

常见的8大类母源性疾病

作为一名多年的儿科医生,我身边有许许多多的例子,即来源于母爱的疾病。母爱胜过世间所有的爱,”母源性疾病”大都来源于过分的母爱。 1、孕期大补:为了生一个聪明健康的小宝宝,从孕期的那天起,母亲就大补特补,山珍海味,生猛海鲜,高蛋白高营养,水果蔬菜样样齐全,却忘记了科学的膳食结构,又缺乏必要的运动,结果导致巨大儿的增加,增加了产伤和窒息缺氧的风险,增加了剖腹产率,延长了婴儿第一次哺乳时间。母亲高血脂,高血糖,小儿脂肪细胞数目增加,为未来的小胖子,心血管疾患播下了危险的种子。 2、化妆品的潜移:母亲年轻漂亮,免不了轻妆淡抹。工作了一天的妈妈回来了,亲吻一下宝宝的小脸蛋,小宝宝再回敬给妈妈一个吻,真是幸福极了。可天长日久,您的唇膏,您面部的护肤品一点点被小宝贝接受,其中的铅,雌激素,香料进入小儿体内,会引起慢性铅中毒,性早熟等病症,您想到了吗? 3、增智助长品的诱惑:市场上琳琅满目的儿童增智助长品让家长们应接不暇。谁不想让自己的孩子聪明健康呢?且不说那些产品有无伪劣之嫌,即便是真品正品,吃多了吃滥了,非但不会使孩子越来越聪明,反而会干扰孩子的正常生理功能,出现依赖性。聪明不是”吃”出来的,病可是能吃出来。 4、清热解毒成惯例:孩子吃的喝的应有尽有,妈妈还嫌宝宝吃的少。穿的大人过夏天,宝宝还穿着春天的衣服,生怕冻着孩子。结果孩子躁动不安,不思饮食,这时着急的妈妈第一想到的就是宝宝”火大”或”积食”,需要清热解毒。清热解毒药成了孩子的必备药,同时伤了孩子稚嫩的脾胃。 5、高营养,高上加高:没有哪位妈妈嫌自己的孩子胖的,总觉得自己的孩子不如人家的孩子胖。等到孩子成了名副其实的胖墩了,为时已晚。孩子不但要承受肥胖带来的诸多不便和疾病,还要走上漫长而又艰辛的减肥之路。妈妈们要记住胖不是健康的象征,也会缺乏微量元素,缺钙,贫血等。肥胖还会使孩子过早患上”小儿成人病”。合理的膳食结构最重要,吃得清苦一点,粗一点。 6、生活环境不”卫生”:这里所说的不卫生可不是”脏”的意思,是广义的卫生。如:室内空气是否清新,温度湿度是否适宜,有无有害气味和有害物品,豪华的装饰是否是绿色环保型材料,大理石的放射性是否超标,室内灯光是否适合孩子读书写字等。 7、衣服多上加多:在门诊,我常对宝宝的妈妈们说:”您一定是宝宝的亲妈。”这话听起来有些滑稽,是的,看到孩子们满头大汗,满脸通红,把听诊器伸到衣服里,天那!背心衬衣甚至棉衣都是湿的。这要是换了大人准会说”热的真让人难受。”孩子不会说,就只能哭,越哭越热,越热越哭,妈妈却全然不理会孩子的痛苦,还在给孩子捂。这时的理由就更充足了,那就是怕把孩子”闪”着,着凉感冒。孩子要到大自然中去,抵御大自然的侵袭,自身抵抗能力对孩子们是何等的重要。 8、心因病的刺激:从宝宝降生的那一刻起,妈妈就为宝宝编织着伟大的梦想:音乐家,艺术家,科学家,不是”家”也得是名大学生。结果,人就是有千差万别,梦并非都能实现。过分的要求导致对孩子的训斥,甚至暴力,严重损害了孩子尚未成熟的大脑中枢,造成心因性疾病。我想奉劝好心的妈妈们,您应该冷静地,客观地对待您的孩子,孩子的心理承受能力和身体适应能力远比您想象的要脆弱得多。

医源性疾病案例分析

医源性疾病案例分析 黄仙钟省卫生监督所 一、概论 医源性疾病:指在诊治或预防疾病过程中,由于医护人员各种言行、措施不当而造成不利于患者身心健康的疾病。包括医院获得性感染,药物所致的药源性疾病,长期或大量使用某些药物所致的营养缺乏症等。病人由社会角度转变为病人,当医患关系处理不当时易造成医源性损害。另一方面,医护人员在医疗服务中本身受到各种职业因素影响,例如,在职业接触中本身受到感染,常见的乙型肝炎、肺结核等;接触有害的化学物质;放射性照射等。 医源性疾病大致可分为诊断性医源性疾病和治疗性医源性疾病两大类。 医源性疾病按发病环节来分有: ①与诊断有关:如医生在判断力所及的情况下发生的误(漏)诊; ②与药物有关:不合理用药引起,有时合理用药也可发生药物不良反应; ③与手术有关:如的术适应证或方法错误,操作失误,以致损伤健康组织或器官,术后处理不当; ④与器械有关:如在使用腔道窥镜或导管等技术中,引起组织器官损伤或各种并发症;非创伤性处理不当,如止血带使用过久,石膏绷带包扎过紧,均可造成损伤; ⑤与放射或理疗有关:包括X线、γ射线、核素及各种理疗方法,如使用不当、照射量过大、防护不周,引起损伤; ⑥与用语有关:医护人员使用医学用语不当引起病人心理创伤; ⑦与预防措施有关:如免疫制剂使用和接种方法不当,引起损伤。 医源性疾病按引起发病因素来分,可分为生物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医疗服务因素及机体因素五个方面。 生物因素:生物因素是指各种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真菌等。生物因素所引起的医源性疾病主要是医院感染。 医院是病人集中的地方,他们所携带的微生物种类繁多,且密度高,而病人又是特殊的敏感人群,易感性高,所以生物因素是医源性疾病的主要因素。 物理因素:医院中存在的物理因素主要是放射线和放射性核素。在肿瘤治疗和疾病的诊断中,如果放射性核素和X射线使用过量,很容易给病人造成损伤而引起放射性疾病。

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18例临床分析

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18例临床分析 发表时间:2009-07-27T10:40:50.343Z 来源:《中外健康文摘》2009年第17期供稿作者:刘海琴刘雪辉朱西萍(成都市成华区妇幼保健院四川 [导读] 探讨剖宫产腹壁切口、顺产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及预防。【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腹壁切口、顺产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治疗及预防。方法对腹壁切口,会阴切口宫内膜异位症18例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术后随防2-5年效果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措施。结果 18例患者中17例一次性治愈,1例患者服药巩固随防,1年内未复发,效果满意。规范手术操作是预防该病的重要措施。 【关键词】切口宫内膜异位症治疗预防 子宫内膜异位症为妇科常见病,它是一种良性病变,但具有类似恶性肿瘤远处转移和种植生长能力,且极易复发。妇产科手术腹壁切口,会阴切口宫内膜异位症系医源性所致,对患者健康和生活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因此预防尤为重要。我院1997年12月-2007年12月共收治18例,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选择1997年12月—2007年12月在我院因产后腹壁切口,会阴切口子宫内膜异位患者18例,其中会阴切口宫内膜异位5例;剖宫取胎术患者9例;子宫肌瘤剜除术患者1例;剖宫产手术患者3例。年龄20岁—36岁,病程1年-14年。 1.2 临床表现病员因妇产科手术,1年后出现腹壁或会阴疤痕部胀痛,在切口疤痕处或较深处可扪及硬而有压痛的结节或包块进行性增大变硬,压痛或隐胀痛感,经期明显,经后变软缩小,周期性发作。最大异位结节直径6×5×4cm,质硬触痛明显,无边界,该患者疗程长达14年。最小异位结节直径1×1cm,最短病程1年。 1.3 治疗方法 18例切口宫内膜异位患者在完善相关检查,充分术前准备,知情告知后选择持硬麻,或阴部神经阻滞麻醉下行手术病灶切除。手术时间:在经前为宜,此时异位包块界限较清楚,易彻底切除病灶。手术范围:常规消毒铺巾,切除病灶范围超过异位结节至少0.5-1cm,同时切除病灶手术疤痕,以期全部完整切除病灶。1例病程长达14年宫内膜异位患者,病灶6cm浸润广泛,边界欠清,先用内美通药物治疗3个月,待病灶局限后手术,尽量彻底切除病灶,用可吸收线缝合关闭病灶腔隙,术后病灶切除物送病检。 2 结果 2.1 术后情况术后病灶物病检报告:均为宫内膜组织。18例患者中17例均无感染切口,愈合良好,术后5-7天正常出院。1例会阴切口宫内膜异位长达14年患者尽可能去除病灶后创面大,术后伤口水肿明显,10天出院。术后1月随防切口疤痕有硬结,防复发服妈富隆3-6月。 2.2 疗效 18例患者中术后随防2-5年17例,一次性治愈均未复发。1例病程长达14年,包块达6cm患者术后一年内随防未复发。 3 讨论 3.1 妇产科手术后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系医源性疾病。早诊断,早治疗,手术尽可能一次性完全清除病灶达到治愈的目的,做好预防工作是每一个妇产科医务人员应尽的职责,规范性手术操作是杜绝该病发生的重要举措. 3.2 医源性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预防 ①小剖宫产取胎造成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生率远高于剖宫产术,因足月孕高孕酮水平不利于子宫内膜存活,而中孕高雌激素水平可促进子宫内膜种植。因此,临床上尽可能避免作剖宫取胎术。②开腹手术时应用纱垫保护腹壁切口,进宫腔的纱布不能用于切口处;缝合子宫切口的缝线应分层分段缝合,杜绝一根线缝到底或缝完子宫用于关腹;缝合子宫肌层的缝针缝线不宜穿透内膜;关腹膜前用生理盐水冲洗腹腔,然后逐层缝合;③在子宫肌瘤剜除术中,内膜细胞容易通过开放的血窦播散,尽可能避免损伤子宫内膜。④阴道分娩时在无探查宫腔指征时不要常规探查宫腔,手术操作宜轻柔,避免用力挤压宫腔;用生理盐水、甲硝唑液充分冲洗会阴侧切口,可以减少内膜和蜕膜的播散或种植。 参考文献 [1] 曹泽毅主编.中华妇产科学第二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1477. [2] 郑怀美.主编.妇产科手术失误及处理第一版.云南:科技出版社,1998,12.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