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重庆智能交通平台规划方案

重庆智能交通平台规划方案

重庆智能交通平台规划方案
重庆智能交通平台规划方案

重庆智能交通平台IT规划方案

目录

1.项目简介 (3)

1.1建设背景 (3)

1.2建设目标 (3)

1.3建设任务 (5)

1.4项目建设原则 (6)

2.项目需求整体理解 (8)

2.1总体业务理解 (8)

2.2关键业务流程 (9)

2.3平台业务功能需求 (10)

2.4平台接口需求 (13)

2.5本项目的安全性要求 (13)

2.6本项目的性能和稳定性要求 (14)

3.总体设计方案 (15)

3.1技术方案的特点和优势 (15)

3.2系统关系分析 (18)

3.3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19)

3.4系统数据架构设计 (21)

3.4.1系统数据架构 (21)

3.4.2数据主题域与数据实体 (22)

3.5系统技术架构设计 (25)

3.5.1系统技术架构设计 (25)

3.6系统技术路线 (27)

3.7安全架构 (40)

4.系统设计方案 (47)

4.1智能交通应用服务系统 (47)

4.2智能交通视频服务系统 (48)

4.3智能交通数据服务系统 (49)

4.4智能交通业务运营系统 (50)

4.5智能交通运营支撑系统 (52)

4.6智能交通信息采集系统 (53)

4.7智能交通数据分析系统 (55)

4.8智能交通支付服务系统 (56)

4.9智能交通公众信息发布系统 (57)

4.10智能交通地理信息服务系统 (60)

4.11智能交通客户服务系统 (61)

4.12智能交通数据安全保证系统 (62)

5.硬件和网络规划 (63)

5.1性能及容量估算 (63)

5.2硬件及网络规划建议 (63)

6.业务推广与实施规划 (65)

6.1业务模式 (65)

6.2应用场景 (66)

6.3运营模式与收益分析 (73)

6.4实施规划 (74)

1. 项目简介

1.1 建设背景

交通运输部在交通运输信息化“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明确提出:着力在信息化环境下强化各种运输方式高效衔接,提高公众信息服务水平,规范市场运行秩序,增强安全监管和应急处置能力,提升政府决策管理效能,促进行业可持续发展。

在国家的政策背景下,为了缓解越来越大的城市交通压力,智能交通系统在我国城市交通管理中得到了重视和应用。充分运用物联网、云计算为代表的智能传感技术、信息网络技术、通信传输技术和数据处理技术等高新技术,建设覆盖全面的信息监测体系、可视化的交通监控指挥体系、方便实用的交通信息服务体系,最终建成新型的、智慧的综合交通运输系统,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近年来,重庆市通过推广一系列智能交通示范工程,城市交通管理水平已经得到了很大提升,如道路监控、交叉口渠化、局部区域的停车引导系统、公交出行信息平台等;但全市目前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智能交通平台,这些独立的系统在各自领域都发挥了一定作用,但由于分属各个部门,资源无法共享,难以达到高水平阶段,同时也出现了各部门重复采集资料所带来的浪费,应该说重庆现在的发展仍处在“各自为阵”的起步阶段。

为了解决以上问题,重庆城投金卡交通信息产业有限公司响应重庆市政府大力鼓励云计算技术发展的政策号召,开始规划实施重庆智能交通云平台的建设项目。该项目是国家发改委首批列入国家信息化应用大型项目,是目前全国唯一在省级区域大规模实施的国家级信息化项目,是真正意义上的第一例电子车牌应用项目。本项目在城市交通领域大规模应用RFID技术的相关经验,在全国都有借鉴和推广意义。特别是依托电子车牌系统所建立的庞大的车载网,正是物联网在交通领域应用的现实样例,本项目的顺利实施必将为全国物联网建设提供一个具有现实意义的样板工程,推动各地物联网的发展。

重庆市100万辆机动车已全部安装电子车牌,近50个车管所建立了电子车牌发行系统,年内重庆主城区及郊县即将安装300个路面采集点。

1.2 建设目标

以国家智能交通系统体系框架为指导,采用无线射频(RFID)、高速影像识别处理、GPS等技术形成的综合解决方案,使高速运行的车辆能够被“感知”,相关数据能够实时采集、整理和分析,有效解决车辆自动识别、动态监测及流量精确预测等难题;在此基础

上,通过交通信号控制、出行诱导、公交信息服务等一系列交通管理及服务系统,引导交通流合理分布,实现城市交通的动态组织管理,提高交通运行效率,保障城市畅通有序。

建成国内领先、世界一流、具有地方特色的综合智能交通体系,形成智慧城市与云计算中心的重要基础架构,有效促进全市城市管理水平的提升,有效带动全市智能交通技术研发及产业化发展。

通过重庆智能交通平台的建立,我们最终将实现:

通过重庆智能交通平台的建立,我们最终将实现:

1.一体化

整合交通资源,加强各种公共交通工具之间、快速道路与城市环线之间、地面交通与地下交通的衔接等,使整个城市交通体系一体化,放大交通基础设施的功能和效应,整个城市交通如同一个系统。构建“外通内畅”的交通网络,突出国家中心枢纽城市的地位。

2.高体验度

市民出行便捷、行程畅通。出行前,可以通过交通网站、交通电台、手机定制信息的方式获取与其出行相关的交通信息,使出行者能合理地选择出行时间、出行方式,更有效地规划其出行路径;出行过程中,通过可变信息板(VMS)、车载导航系统、PDA 等方式,实时获取道路状况信息,使出行者能避开交通拥堵路段,选择出行时间最短路径到达目的地。

3.高效利用

通过感知城市的交通状况,实现车流的自动引导,提高道路利用效率。

4.可控

为城市管理者提供城市交通管理的手段,可以依据交通数据信息,实施交通管理限制措施,如通过征收交通拥堵费,缓解城市热点区域的交通拥堵状况。

5.安全

实时识别交通事件,及时发现城市交通的安全隐患,适时通知城市交通的参与者并采取应对措施。

6.科学的交通规划与运营

7.以实际交通数据(如:交通流量、路段平均速度等)为基础,准确分析、判别城市交

通瓶颈问题(如:交通拥堵路段/路口,交通事故高发区等),有助于交通管理者快速解决交通问题,同时也为科学、合理地进行城市交通规划和运营提供保障。环保

通过智能化的交通监控和交通诱导方式,优化网络交通流量,减少交通拥堵,从而降低汽车碳排放量,降低城市交通能源消耗,为城市创造可持续发展的环境。

1.3 建设任务

重庆智能交通平台建设总体目标是建设安全、高效、服务大众、方便出行的智能交通系统,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整合建设交通信息中心与采集交换平台

交通信息中心与采集交换平台是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基石,是建设全国一流水准的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先导工程,也是物联网应用的重点示范项目。主要建设内容是:采用射频识别(RFID)技术,为本市注册的所有汽车安装电子标签,统一建设动态信息采集点(基站)、传输网络及后台数据中心,为交通信息服务、交通行业管理部门提供基础数据服务。

2.大力提升交通行业管理水平

交通行业管理智能化是全市智能交通系统的核心应用之一,其目标是在全面感知城市交通状态的基础上,实现交通指挥调度科学化、交通信号控制自动化、相关部门涉车管理动态化等功能。主要建设内容:构建先进的智能交通指挥系统,强化交通应急指挥能力,加快推进环保限行管理系统建设,稳步推进不停车收费及车辆收费管理系统建设

3.以公众交通优先,推广交通信息服务

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最终目的是为广大市民提供顺畅、快捷的出行服务。在项目建设过程中,要将公众出行服务应用作为重点加以推进,主要建设内容是:加快建设智能公交系统,优化提升交通诱导服务系统功能。

4.建立技术标准体系,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

通过项目实施,强化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攻关,形成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RFID

应用技术及相关标准规范;同时,不断推进应用模式及商业服务探索与实践,在产生

良好社会效益的同时为商业投资创造更多的经济效益,推动物联网产业的整体发展。

1.4 项目建设原则

一直以来,城市交通总是将过多的人力、物力投入到基础建设上,粗放型建设发展所带来的后遗症是投入的浪费、资源的枯竭、环境的污染等,在倡导和谐的今天,我们更应将眼光从“硬件”转到“软件”上,从技术方面来充分挖掘已有资源的潜力使其更好地服务社会。

全市智能交通系统规模较大且技术复杂。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以制度创新和技术创新为动力,着力推进交通管理相关部门各类系统的整合与协同,从整体上提升全市交通系统规划、建设和管理水平。

1.统筹规划,资源共享

从城市发展全局出发,以整合交通资源为重点,统筹规划实施,防止重复建设和资源

浪费。通过基础信息采集与交换共享平台建设,强化跨部门交通信息资源的有机整合

和高效利用;同时,要进一步完善管理机制,加强对共享数据的集约化管理,发挥智

能交通系统整体效益。

2.需求导向,技术先进

项目建设应紧扣交通相关管理部门及市民交通出行实际需求这一主线,梳理当前交通

管理发展状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和“瓶颈”。在此基础上,引入物联网等先进技术,

并通过自主创新或集成创新,制定出针对全市交通实际需求的解决方案,努力形成基

于海量信息和智能过滤处理的新型交通服务体系和管理架构。

3.分步推进,注重实效

坚持“急用先行、实用为重、效率为先”方针,紧扣交通管理与公众出行服务两大核

心应用,根据全市交通发展阶段的实际,优先实施需求迫切、条件具备、效益明显的

子项目,使整个项目建设相互衔接、有序推进。

4.政府主导,市场运作

交通是政府城市管理的一项重要职能,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必须在政府主导下推进实施。

同时,要借鉴国际、国内城市的经验和商业模式,采用市场化机制,积极引入社会资

金参与项目建设,有效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面临的资金、技术等问题。此外,政府应

与企业共同探索、创新建设运营机制和商业模式,建立全市公共管理工程可持续发展的运作模式,避免出现“重建设、轻运维”等老问题。

2. 项目需求整体理解

2.1 总体业务理解

智能交通框架的基础上,结合重庆交通的实际情况,重庆智能交通平台建设应包括四个大块,分别为信息数据收集、数据融合、数据发布、数据应用,根据使用者的不同,提供的服务也不相同。该平台的主要使用者包括:

1.交通管理者:政府管理部门,如交委、公安、环保、建委、规划局等

2.交通相关企事业单位:运输企业、保险公司、媒体、科研机构等

3.社会大众:出行者等与交通相关的部门、组织和个体等

4.运营者:指城投金卡公司

据此可将业务需求分为四类:

1.公权应用类

主要对应政府部门的城市交通管理需求。根据国家智能交通整体规划,结合重庆现有情况,主要包括八类:

●交通法规执行管理

●交通规划支持

●公交规划与管理

●基础设施的维护管理

●交通控制

●需求管理:

●紧急事件管理:

●交通信息发布与诱导

2.商权应用类

主要对应基于智能交通信息的增值业务,如有偿信息使用收费、停车场诱导与收费、保险管理、运营车辆增值业务等运营项目。

3.自有应用类

主要对应城投金卡公司运营的面向社会大众提供的资讯类服务。

4.运营维护类

主要对应平台内部的业务经营管理和系统维护需求。

2.2 关键业务流程

智能交通平台包括三大业务主线,分别是:

1.主线1--从交通信息采集到交通服务

依据逻辑关系,流程是:基础资源管理->交通信息采集与处理->数据分析->交通信息服务(公用交通信息服务、行业交通信息服务)。

2.主线2--从智能交通业务开发到提供客户服务

3.主线3---从电子卡片发行到交通费用清算

依据逻辑关系,流程是:卡片发行->缴费->消费->计费与账务->清算。

2.3 平台业务功能需求

根据平台建设目标,平台目前的主要业务需求包括:

1. 公安应用需求

以交通动态实时信息采集与分析为基础,结合地理信息及视频传输技术,为交通管理部门提供路网状态、交通流量、交通设施、警力分布等动态信息,并对各类信息进行统计监测,为交通指挥提供有力的决策支持,提高全市交通的宏观管控能力。同时,加快推进交通信号智能控制系统升级改造工作,在现有基础上,结合动态采集与交换平台所提供的流量、车速、车型等实时数据,科学预测分析交通状态,进一步优化路口配时方案,使交通信号智能控制系统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用。具体内容包括:

1.依据“电子牌”采集点提供的数据统计路网实时和历史交通流量;流量按车型、使用

性质或行业分类。

2.通过分布在道路上的“电子牌”采集点的关联分析,计算关联路段的平均车速。

3.实现机动车年审查验把关。

4.建立肇事逃逸等涉案车追查系统;重放涉案车辆路径。

5.建立套牌车、克隆车侦测系统。

6.建立禁行路段电子通行证管理系统。

2. 市政应用需求

重庆智能交通平台将与市政收费处的次票系统和年票系统实时联动,实时分析主城活动范围内的次票车是否购买年票,或者是否超期,对占道停车收费管理系统提供接口,实现占道停车收费业务功能。

3. 交委应用需求

将安监部门危化品运输管理、交通部门的客运车辆管理、交管部门特种车辆管理等部门垂直管理系统互联互通,充分发挥电子围栏体系自动识别与动态监测的功能,为突发事件处置过程交通指挥调度、危险品物流过程的跟踪、监控、管理等提供更有效的技术保障。具体包括:

1.道路运输管理局

出租车、客货运车辆套牌、克隆监控系统;

●公交车辆动态监管系统

●化危品运输及重点营运车辆动态监管系统。

●重点客运站(火车站、长途汽车站、码头等)非法运营车监测。

2.高速公路综合执法应用需求

●交通量实时分析与预警

●交通事件检测

●车辆运行信息实时监测、采集、跟踪技术;

●利用RFID“电子牌”实时监测上下坡路段、长隧道、隧道群中化危品、大型

客运、特种车辆;

●大、小车分道行驶监管。

4. 建委应用需求

通过平台提供的交通基础数据如:

●路面流量统计:分时段、分地点、分车型统计。

●路段平均车速

●路段/路径行程时间

可以对城市交通状况的分析,对城市交通整体规划决策提供科学依据。此外,通过该平台提供的数据和技术,可以预测道路建设工程对周边交通的影响分析和分流方案仿真分析。

5. 规划局应用需求

平台通过RFID系统采集的交通流量,计算市内各个区域的交通发生和吸引量,估算出行OD信息。系统也可以分时段、分地点、分车型统计路面流量以及平均速度,为交通规划和基础设施布设提供数据支撑。另外,该平台可以提供与驾驶员行为有关的信息(如:路径选择行为),可以对这些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出行者出行选择行为。利用获得的出行者行为的历史数据,可以更好地对路网的状态进行预测。

6. 环保局应用需求

通过基础平台提供的车辆时空信息,准确判断各类排放标准车辆的运行轨迹,为环保部门控制机动车污染、建设低碳交通区提供技术与信息保障。

7. 交通诱导信息服务

交通诱导信息服务,一般可分为两大类:出行前交通信息和在途交通信息。出行前向公众提供交通信息,可以帮助出行者更好地选择出行时间、出行方式、出行路径。在途交通信息可以为出行者提供下游道路的交通状况,如:交通拥堵状况、车辆排队情况、行程时间信息等,帮助出行者合理选择行驶道路,既为出行者提供了出行诱导服务,同时调节了交通流的分配,改善交通状况。交通信息服务主要面向出行公众,其信息提供方式包括:

●出行前:互联网、交通电视台、广播、手机定制等方式;

●出行过程中:路边可变信息板(VMS)、车载导航系统、手机定制个性化诱导

服务、PDA等。

信息形式主要包括:文字、图形、语音、实时视频。

8. 非现金支付服务

为城市交通相关领域应用提供统一、快捷、安全的支付手段,具体包括:

1.电子支付前端系统(车道、POS机);

2.电子支付服务受理系统(关联银行和好运通服务网点系统);

3.构建统一的基于“电子牌”的汽车通行、停车收费清分结算系统。

9. 运营维护

为了保证平台的正常运行与业务经营,其主要需求包括两种:

1.业务运营类需求,如经营分析、账务管理、用户管理、客户服务、内容管理、产品管

理等

2.支撑维护类需求:如安全管理、系统配置与管理、运行监控与管理

2.4 平台接口需求

为了满足城市各级管理部门及社会大众对智能交通信息与服务的需求,实现智能交通数据共享与交换,整合现有城市信息化资源,本平台与各信息化系统之间的接口包括:

●公安交管局的“机动车卡”发行系统接口,同步车辆档案数据

●公安`交管局“驾驶人卡”发行系统接口,同步驾驶人档案数据

●公安交管局“电子牌”发行系统,同步电子牌档案数据

●城投金卡公司“好运通”客户服务系统接口,同步客户档案数据

●银行支付接口,与银行系统生成交易并进行结算。

●视频信息源接口:与公安、交通、电信运营商等部门的视频监控网络接口同步,

实时获取卡口对应的视频信息。

●城市路桥费收费系统接口:与市政收费处的次票系统和年票系统实时联动,实

时分析主城活动范围内的次票车是否购买年票,或者是否超期。

●短彩信接口:由电信运营商提供资讯类消息上下行通道

●视频信息服务接口:向电信运营商提供视频内容

●内容服务接口:向媒体提供交通资讯

2.5 本项目的安全性要求

1.网络和基础设施安全

本平台位于电子政务网、互联网、物联网、电信网的交汇点,不仅需要保证本平台的网络与基础设施的安全性,还需要根据对接网络的安全要求级别,保障网络安全性。

2.应用安全

本平台包含政务应用、商务应用和个人应用,需要保证各应用的安全级别要求。

3.数据安全

本平台中存储大量的交通基础信息、政务信息、企业信息和个人信息,为了保证政务信息安全、企业信息安全和个人隐私,要求严格保证平台整体数据安全性。

2.6 本项目的性能和稳定性要求

1. 稳定性要求

系统运行稳定可靠,根据业务量分析和预测,考虑系统设备的处理能力,具有过负荷控制能力。考虑系统在平时和峰值情况下,安全可靠运行的设备和数据备份机制,确保不死机,没有数据丢失,支持无间断服务。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备份、冗余和容错能力,保证系统全年365×24 小时不间断运行,并在系统出现问题时能够自动告警并迅速作出反应,及时解决问题;

2. 性能要求

1.综合运营平台支持实时数据1000个以上的并发查询;

2.支持20个拥堵路段车流及路段平均车速的并发实时分析,响应时间不超过秒,且能

在7:00~22:00期间持续运行;

3.支持30个并发车辆轨迹跟踪查询请求(用于公安、交委执法及签约客户单位的实时

查询请求),单车轨迹查询平均响应时间小于10秒;

4.支持15个并发车辆历史跟踪查询,单车轨迹查询响应时间不能超过10秒;

5.支持15个并发日终OD分析统计任务,单个统计请求响应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

6.综合运营平台支持600路视频流的接入,32路视频流的同步接入;

7.综合运营平台支持视频广播发布;与移动、联通、电信等运营商通过点对点的方式将

视频实时予以提供,第一期64路,每一路带宽预计为512K~1M,第二期128路,第三

期256路。平台的设计性能至少将保证:客户通过浏览器进行实时路况的访问,2012

年年内被访问的视频路数预期为64~128路,2012年年内预计每天访问量为1万次人

次;2013年被访问的视频路数预计将增加至128~256路,2013年预计每天访问量为

10万人次,每人次在网站逗留时间预计为3分钟。

3. 总体设计方案

3.1 技术方案的特点和优势

本方案结合实际需求形成的重庆智能交通平台总体规划方案,其主要特点与优势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科学先进

●基于业务基础平台的多层次体系结构

系统总体上采用基于业务基础平台的多层次体系架构,业务基础平台除了在很

大程度上保证了软件系统的质量,也充分保证了系统未来的可扩展性、适应技

术变化的能力和以非常低的成本更新系统的可能性;而多层次体系架构历经业

务多年的发展,已经证实是目前最成熟的技术架构。

●先进的海量数据存储方案

海量数据存储是面临的重大技术难题,单纯采用传统的技术难以适应未来系统

的数据存储要求,而如果全部采用面向特有数据的分布式海量数据存储技术又

导致整个系统的设计和开发成本提高,甚至难以实现传统技术很容易实现的灵

活查询等功能。本系统采用的技术方案可结合两种技术的特点和系统业务数据

的实际特点,把数据划分成海量数据区和常规数据区采用不同的技术方案来处

理,保证了先进性和实用性的高度统一。

●先进的可伸缩性方案设计

本系统在中心管理平台部分属于面向Internet开放的移动互联网应用,可能出

现大量并发用户访问的场景;即使在批发市场和屠宰场这样的区域性网络,在

交易的高发时段,用户的并发访问量也是很大的。同时这种并发访问的情况是

随着不同的时间和不同的位置而发生变化难以提前作出估计的。本系统的可伸

缩设计在传统方案基础上充分融入计算资源的动态配置管理特性,技术方案上

充分保证了系统随着压力的变化做出伸缩调整的能力,具备高度的先进性。

2.稳定可靠

●高质量的设计和实现保证了稳定可靠

系统的稳定性并不是单纯通过几个高品质的产品或技术来保证的,稳定性的要

求贯穿在系统设计和实现的每个环节上。重庆智能交通平台在业务的设计到技

术和产品的选择上充分关注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在每个业务环节上

预估了各种出现的异常情况,在设计和实现上加以重点关注,定义明确了应对

策略。

●充分的负载均衡和备份策略保证了可靠性

负载均衡和备份是保证系统可靠性的常规手段,负载均衡使得系统有机会分散

面临的计算压力从而避免系统性能低下甚至崩溃,而备份策略避免系统在单一

软件系统上出现单点故障而导致系统不可用。但另一方面,负载均衡和备份策

略的使用要在系统所有关键点上进行设置才能真正保证系统稳定可靠。应用的

动态加载策略保证了系统的连续运行能力

系统的连续工作运行能力是系统稳定可靠的关键指标,在系统需要调整配置参

数或者增加设施甚至更换系统功能组件的时候,如果需要系统进行停机重启这

样的操作,那么系统的连续运行能力将受到很大挑战。重庆智能交通平台在各

个环节上充分分析了配置和资源变化的可能性,尽可能通过动态配置和加载的

策略来实现相应的改变,这样使得系统有能力在不重启动、保持业务连续运转

的条件下作出调整,使得系统的稳定性得到最大限度的保护。

3.实用易用

●技术方案设计上充分关注实用性

只有能够实用的才是好的技术方案。重庆智能交通平台是个复杂的分布式系统,

综合考虑各个节点的业务需求和技术需求,给出切实可行而不是华而不实的方

案至关重要。在重庆智能交通平台的方案设计、技术选型和产品选型等多个环

节,我们都本着保证实用性的原则,采用符合实际需求的、经过系统实际验证

过的和有能力在系统建设能接受的时间内实现的技术方案。

●应用设计和实现上充分关注易用性

重庆智能交通平台的使用者是非常宽泛的人群,其中不乏对计算机系统缺少了

解的一般工作人员,相对一般IT系统来说对操作的易用性具有更高的要求。

本系统结合使用者的人群特点和工作特点来设计切实方便易用的用户界面,充

分保证系统用户使用中反馈的及时和合理性。

4.灵活扩展

重庆智能交通平台的建设不是一劳永逸的,随着系统的上线运行,会不断产生新的功能需求,系统在容量和运行效率上也会产生新的要求,我们通过组件化的业务基础平台和

在系统设计到实现各个环节上的面向可扩展性的考虑来充分保证系统未来的功能扩展和非功能扩展上能够尽量平滑演变而不是推倒重新建设。从技术上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体现。

●组件的可扩展能力

系统的功能是以组件的形式来封装的,子系统之内包含界面组件、控制组件业

务组件和混合性的组件。这些组件把系统的功能分割成一个个具有相对独立性

的逻辑单元,这些逻辑单元具备封装系统功能和屏蔽内部复杂性的能力,在未

来系统由于功能需求和性能需求改变需要作出调整的时候,开发商只要在保证

兼容性的前提下,进行组件级的局部更新或者替换就可以达到扩展目的,可以

说组件化根本上为系统高扩展能力提供了可能性。

●功能设计和实现的可扩展能力

在系统的功能设计和实现上对系统的可扩展性进行了充分的考虑。如果设计成

简单的表格,那么在系统未来面临数据结构变化的时候,就要在各个节点上做

数据结构级的调整,这样的方法可能对系统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在实施部署方

面要付出高昂代价并不可避免地影响系统的连续运行能力。我们通过对非关键

性数据采用动态属性存储的方式,根本解决了这种可扩展性的问题。

●服务接口的可扩展能力

面向服务是保证系统可扩展能力的另一个重要手段,设计上充分遵循面向服务

的思想,系统的对外接口(也包括系统内部之间的调用接口)设计为以合理粒

度的服务形式来提供,当系统未来面临功能和性能上的优化和调整时,只要保

证服务接口的向前兼容性,即可通过更换组件或者其他方式来重新提供服务实

现,从而把系统的内部影响和外部影响减到最小,而面向组件化的业务基础平

台技术使得面向服务开发、封装和运行具备充分的可行性。

●基础设施的可伸缩能力

采用PAAS的云计算平台作为基础设施构架,通过计算资源、存储资源和网络

紫资源的动态管理,以及集群技术的高扩展性,能够灵活自如地面对业务需求

对基础设施不断增长的性能压力。

3.2 系统关系分析

图3-1系统关系

智能交通平台的用户包括政府机关、企事业单位、社区大众。

与本平台相关的IT系统可分为三类:

●智能交通物联网(前端)

位于城市交通的各个环节,如测速路段的感应线圈、RFID采集设备、基于RFID

的卡口收费系统视频监控设备,主要为本平台提供基础数据

●电子政务网

政府交通、城市建设规划、公安等各部门的IT系统都可根据需要与本平台进行信

息交互与共享。

●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及企业内网

如交通相关企业、电信运营商、内容提供商、第三方支付、传媒可以为本平台提供

支撑能力,同时也可根据需要与本平台进行信息交互与共享。

3.3 系统总体架构设计

根据项目建设目标和内容,重庆智能交通平台作为一个典型的智能交通系统(ITS),是全市的智能交通数据中心,也是面向政务管理和公众服务的智能交通云应用服务平台。其总体架构如下图所示:

图3-2系统总体架构

平台整体可分为五大部分:

1.智能交通基础设施

建设智能交通平台的前提,需要各种基础设施的支撑保障。

交通信息物联网:包括在全市在测速路段、车站、卡口、停车场等铺设的RFID传感

器、感应线圈、数据采集终端、视频监控设备等各种前端设施和传输网络

现有交通信息系统:包括已经建设的分散在各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的城市交通管理系统和其他依赖于交通信息的应用系统。

第三方支付系统:包括银联、各大银行、互联网第三方支付平台

2.智能交通数据中心

智能交通数据中心是整个智能交通平台的核心

智能交通视频监控系统解决方案

智能交通视频监控系统 、概述 视频智能分析监控系统是道路交通指挥系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能为交通指挥人员提供道路交通的直观信息与实时交通状况,便于及时发现各种交通违章和其他可疑情况,有利于交通指挥人员迅速作出响应;视频智能分析监控系统的实时录像功能同时也是处理交通事故和协助社会治安整治的取证手段。可以说,视频智能分析监控对于加强安全防范和交通管理至关重要。 伴随经济增长和城市化进程的发展,新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的不断兴建,人、车流量都不

断增长,相应的,视频智能分析监控系统也一再扩容。在监控系统越来越庞大、监控信息量越来越多的情况下,单纯依赖有限的交管人力资源来实现全时、全面的监控,成为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本方案的提出,旨在利用当今最前沿的智能视频分析技术,对目前的城市道路交通监控系统进行改造,实现道路交通中异常行为的智能识别、提前发现和自动报警,从而减轻交管监控人员的工作负担,提高监测准确度,使城市道路交通管理工作更加有效。

需求分析 2.1 城市道路交通智能视频智能分析监控系统的主要作用: 1)路况监视:各路口的摄像机会及时将所监控区域的实时图像传回交通指挥中心,使交通指挥人员实时掌握各路口和路段的交通状况 2)智能分析:针对整个监控系统的路口较多,出现许多违反交通规则行为的情况下,以传统的监控模式,只凭人的肉眼和事后查,例如:路段人车流量、信号灯是否正常工 作、是否有违章行为和交通事故发生。这些信息能帮助交通管理部门及时采取合适的 处理方式。看录像来做到,任务量是相当多。所以我们所说的智能监控就是通过智能 视频分析设备来代替人力完成监视和查询违章的交通事件。 3)录像:视频智能分析监控的图像会保存到交通指挥中心的录像服务器上,作为处理交通事故、违规行为甚至是治安犯罪等各种突发情况的取证依据。 2.2 对视频智能分析监控系统的主要要求: (1)满足7*24 小时运行要求。系统运行必须稳定可靠,故障率低,检修方便。 (2)画面延迟小,图像清晰度高。 (3)技术领先,有一定前瞻性,满足较长期间的需求。 (4)多层级联网,并能适应灵活扩容的需要。 (5)能有效减轻交管部门工作负荷,缓解城市增长迅速与交通警力不足间的矛盾。 2.3 智能交通客户功能需求分析: 违章或故障、事故停车: 在车道上或禁止停车区域出现停车现象,不论是因车辆故障停车或违章停车,都或属于极为危险的事件,或属于易引起交通阻塞的违章行为,需要及时进行处理,而事故停车也需要管理部门及时知晓尽快处理以恢复交通,视频分析技术可以及时发现停车行为,提醒交通管理部门及时处理。(使用弃置规则) 违章左转右转:在某些道口,是不允许进行左转或右转,否则不但容易引起交通阻塞,也容易引起交通事故导致生命财产的损失,通过视频分析技术自动检测违章左转或右转行为,可以对这

智能交通建设系统总体设计

智能交通建设系统总体设计 1.1 总体设计原则 在本次系统的总体设计中,要求在总结同类型项目建设经验的基础上,统筹规划,将遵循以下总体设计原则。 ?标准性 本系统与其它应用系统和数据库之间存着大量的数据交互,因此强调信息系统的标准化,系统应保证与现行业务系统实现有效的衔接,实现信息的共享和集成。在系统建设中将遵循各类业界标准,从数据结构、技术架构、数据库存储等多个方面标准化建设。 ?先进性 采用当前成熟且先进的技术,保持系统硬件、软件、技术方法和数据管理的先进性,保证系统建成后在技术层次上3~5年内不落后。同时具有较强的可移植性、可重用性,在将来能迅速采用最新技术,以长期保持系统的先进性。 ?可靠性 一是以可靠的硬件、成熟的软件产品为基础,结合具体需求进行配置、定制和二次开发的方式进行实施,保证有效缩短项目实施时间,降低项目实施的风险。 二是系统应能够支持较大并发用户同时进行浏览、操作等与数据库的交互式的操作,并且相对占用较少的硬件资源。当意外事件发生时,能通过快速的应急处理,实现故障

修复,保证数据的完整性,避免丢失重要数据。 三是系统应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容错能力,确保系统在运行时反应快速、安全可靠。 ?安全性 一是保证系统的安全性。首先,选择先进、可靠的主流硬件产品和成熟、领先的软件产品构建系统,为系统的安全性奠定良好的基础;其次,必须考虑到各种特殊情况下的恢复机制和备份机制,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完整性以及灾难恢复;再次,严格管理制度,为系统安全性提供制度保证。 二是完整的权限控制机制、考虑充分的系统保密措施也是保证安全的重要因素。需依据信息访问权限,向用户提供授权查询,有效避免越权使用。 系统后台用户分层次管理,并且具有可灵活调整、可细分的权限控制。可对信息内容进行严格的角色权限管理,保证每个用户能够看到且只能看到自己权限范围内的所有信息。对系统的管理操作有详实的历史记录。 ?扩展性 系统真正符合多层浏览器/服务器体系结构,不仅基于当前的需求,而且应保证在系统的体系结构不需做较大改变的前提下,实现今后的平滑升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数据的扩展:可以利用可视化的工作界面,进行数据的添加,或通过数据库管理工具,创建新的数据库、词典。 应用的扩展:考虑到和其它信息系统的连接,系统应具有良好的外接接口,将来随着业务的不断扩充,整个系统中应能够方便地添加新的业务模块;利用开放标准的应用开发接口可以进行更加个性化的二次应用开发。 ?易用性 系统应具有一致的、友好的客户化界面,易于使用和推广,并具有实际可操作性,使用户能够快速地掌握系统的使用。除特殊的、必须的应用外,用户终端全部采用浏览器方

中国城市智能交通

中国城市智能交通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研究起步较晚,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来,在国家相关部委的组织下,我国交通运输领域的科学家和工程技术人员开始跟踪智能交通系统相关技术,经过20年左右的发展和积累,在智能交通技术研发、产业化、系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纵观我国智能交通发展历程,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四个阶段:2000 年之前,中国智能交通基本处于城际智能交通的科技攻关、国家智能交通体系框架和标准的研究等层面,城市道路智能交通系统示范或开工建设的项目不多,主要围绕北京、上海、大连、广州等地展开。 2000~2005年,城市道路交通信息采集、信号控制与诱导、视频监控等示范工程逐步实施,有力地推动了国内科研机构及企业在技术攻关、产品研发、市场化等方面的发展,由此阶段开始,中国智能交通发展进入实质性建设、应用实验阶段。 2005~2010年,智能交通进入高速发展期,交通高清视频检测、营运车辆联网联控等多种主流技术在国内得到应用。国家道路交通安全科技行动计划、国家“863”计划智能交通系统专题等国家级科研项目的设立和执行也都推动了产业发展。 2011年以后,随着云计算、移动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的成熟,智能交通产业专业化分工日趋明确,专业性解决方案逐步成熟,增长服务运营成为新的发展目标。 中国城市智能交通系统产业化发展趋势 智能公交系统 “公交都市”的提出为全国公交事业发展提供了前所未有的历史机遇,2012 年以来,乌鲁木齐、银川、连云港、兰州、枣庄、宜昌、武汉等十余个城市正在建设和即将建设BRT工程,继深圳、郑州之后,有20多个城市将“公交都市” 作为激励“公交优先”发展的重要政策之一[4]。各地大力开展公交都市示范 工程,智能公交系统建设呈蓬勃发展之势,预计未来的5年内,智能公交系统每年的市场容量为50亿元以上。在这些项目的基础上,GPS运营调度、车载视频 监控、客流统计、电子站牌、公共交通领域的车载终端、通信系统、智能调度系统等科技手段将会得到全面应用,能够极大地提升公交优先的可实现度。目前,国内涉及智能公交领域的厂家至少超过300家,而随着公交车辆对社会交通分担比例的不断提高,公交智能化需求会愈发旺盛,在产品标准化程度进一步提高,行业运作模式进一步成熟的前提下,智能公交产业将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交通大数据技术 大数据是继云计算、物联网之后IT产业的又一次颠覆性革命。智能交通作为计算机、控制、通信技术在交通运输领域集成应用的产物,其系统建设的核心是数据的采集、存储与计算。数据采集涉及人、车、路、环境等诸多对象,包括基于互联网的公众出行服务数据、基于行业运营企业生产监管数据、基于物联网、车联网的终端设备传感器采集数据、基于交通气象数据的城市交通规划与管理交通出行环境数据等,数据来源广泛、数据形式多样、数据量十分庞大,是云计算、大数据、智能终端等新技术典型的应用环境,利用大数据分析技术从海量交通数据挖掘潜在有价值的信息,成为智能交通系统充分发挥作用的关键。 目前北京、上海、广东等地都在广泛地研究和应用大数据技术。北京市交通iFFF-r-F-FFF…一扌彳-F-FFF-i - F.-F- - - XFFF*FFXF* " ~ '

指挥中心与智能交通系统工程实施计划方案与项目管理

指挥中心及智能交通系统工程实施方案及项目管理

1工程实施方案及项目管理 遵循国际项目管理协会(IPMP)提出的现代项目管理理念,为了确保项目目标顺利实现,我公司将委派具有丰富项目管理经验以及相关行业从业资历的专职项目经理,对xx市指挥中心及智能交通系统建设进行科学、严格、规的管理,根据项目建设任务的要求,编制切实可行的进度计划,设定科学的、可测量的阶段性目标,对项目实施的全过程进行监控,并且在整个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按照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进行质量管理与控制。同时,对监理提出的建议和意见,给予充分的尊重和重视,理解并配合监理方的工作,确保在合同规定的时间,高质量的完成项目。 1.1编制依据 本项目采购招标文件。 国家有关部门颁布的施工规,技术标准及验收标准。 现场位置,交通条件,工程材料。 我公司的技术力量、资金能力、机械设备,施工管理水平等综合项目实施能力。 1.2编制目的 贯彻国家工程建设的各项方针政策,严格执行工程建设管理程序。 遵守设计和施工规的原则,确保工程质量和工期。 科学组织施工,合理安排进度,确保高质、高效、按时完本项目。 严格的安全保证措施和管理体系,确保实现项目实施安全目标。 使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提高施工水平和工程质量。 加强环境保护和文明施工管理。 向采购人提供优质的服务与支持。

1.3项目目标 1.3.1项目总体目标 在合同规定的期限完成xx市指挥中心及智能交通系统项目的安装、部署和试运行;完成项目的培训。 1.3.2主要阶段性目标 针对项目的总体目标要求,我们计划在合同签订后一个月交货、安装验收完毕。为了便于管理和控制,我们将总体目标划分成如下的主要阶段性目标:1.3.2.1系统设备供货 完成系统设备的供货,进行到货验收,签署到货验收报告。 1.3. 2.2硬件设备安装 完成系统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1.3. 2.3系统联调 完成软件应用系统的安装与调试,提交系统调试报告及试运行申请。 1.3. 2.4系统试运行 试运行结束时提交系统试运行报告。 1.3. 2.5人员培训 试运行期间完成人员培训工作,提交培训记录。 1.3. 2.6系统终验 终验工作主要包括:系统设备(含软件)的验收、项目文档验收、系统运行效果评价、系统运行效果定性和定量分析。

对智能交通的一点认识

对潍坊市智能交通管理系统的一点认识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城市化、汽车化步伐的加快,城市交通拥挤、事故增多、环境污染等问题日益恶化,长久以来,人、车、路的矛盾激化已影响到了整个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虽然道路运输增长的需求可以靠提供更多的路桥设施来满足,但是在资源紧张、环境恶化的今天,道路设施的增长将受到限制,这就需要依靠提供除设施以外的技术方法来满足这一需求,智能交通系统便是解决这一矛盾的途径之一。 智能交通技术是一项起源于美国的新兴技术,各个国家地市区在引进的时候都必须考虑本地的实际情况,充分考虑引进技术与本地文化的整合,考虑技术位差。任何新技术如果没有现有技术对之消化吸收就是失败的,所以各个地区在制定本地区ITS发展内容时,必须对本地区现有技术进行整合,然后再把与现有技术相近的内容作为自己的近期发展目标。本文就结合智能交通体系在国内外各地的发展状况,对潍坊如何发展智能交通系统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 一、智能交通发展概况 智能交通系统是以信息通信技术将人、车、路三者紧密协调,和谐统一,而在建立起的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管理系统。目前,智能交通在全球形成以美国、日本、欧洲为代表的三大研究中心,并成为继航天航空、军事领域之后高新技术应用最为集中的领域。现阶段,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与汽车化进程迅猛发展,并由此产生了交通、环境等众多问题,因此发展智能交通,特别是城市智能交通UITS,在我国具有重大意义。 当前,智能交通在我国仍处于探索阶段,由于我国特定的交通特点,智能交通的发展在我国面临众多问题。首先,我国城市交通成分复杂,自行车拥有量大,公共交通服务水平较低;其次,城市交通路网结构不合理,道路功能不完善,道路交通设施及管理水平不能跟上机动车的增长速度;再次,我国交通运输业面临着经济发展与资源制约的双重压力。因此,我国发展智能交通必须在借鉴国际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立足于本国实际,走属于中国的智能交通发展之路。 二、潍坊市智能交通的现状 2010年初潍坊市建设并启用了道路交通智能管理系统。潍坊市道路交通智

重庆大学智能交通系统考试必备

(七)交通信息平台 1.ITS共用信息平台概述 集成(Integratiuon)——ITS的重点内容之一,集成是充分利用已有资源,促进ITS整体效益发挥的重要途径共用信息平台——集成的途径:信息集成是系统集成的基础和前提 ITS共用信息平台的作用:ITS系统协调、整合的重要技术手段;为社会提供信息服务的基本信息平台 智能交通系统信息集成体系结构框架:

信息采集与监控自动化系统 集成管理系统 计算机支撑系统——城市交通信息高速传输网络和数据库支撑平台 不停车联网 自动收费系 统 其他应用系统 交通管理系统 保险车辆电子稽查系统

ITS虚拟共用信息平台的关键技术: 基于XML、CORBA、AGENT等技术的智能分布式信息交换引擎服务映射与共用信息交换标准 接入代理 服务水平与权限管理 平台的管理控制机制

1.问题的提出: 综合信息检测匮乏——线圈、视频、GPS等等都要逐步安装运行,但检测信息相互独立,数据共享困难,各种检测设备不能互相协作 信息资源的独立分散导致共享困难——单一业务部门或业务系统掌握的信息资源往往是不全面的,无法反映真实、全面的情况,不能对业务工作起到较好的支撑工作 相关业务系统之间缺乏协同性 公众信息服务的水平尚待提高 2.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研究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 采集数据实现集中存储存在一定的难度 数据转换效率低:数据环境的不一致,数据结构设计的各异、所支持数据类型的不同 数据实时性难以保障:“点对点”的数据引用模式 中央服务器投入成本较大 3.交通信息资源整合数据流图

八、车辆自动驾驶 (一)车辆自动驾驶概述 1.车辆自动驾驶系统的含义 技术手段:应用现代传感、检测、通信、计算机、自动控制技术,装备车辆及公路系统,并通过车—路间通信和车—车间通信; 达到目的:打到车辆可以自动控制方向、速度、车间距等,从而使汽车自动行驶在智能化公路上; 2.车辆自动驾驶系统本质 使公路系统具有一定的智慧,并依靠车辆的智能系统控制车辆的自动驾驶 将交通调整到最佳状态,减少人工驾驶引起的交通问题,提高公路系统的安全性和运行效率 3.车辆自动驾驶的作用: 对事故早起探测与早期操作,排除驾驶人员人为错误、心理影响及个别车辆控制的可能性 寻求从根本上解决交通事故、交通堵塞及环境污染的汽车交通问题 老龄化社会,AVCS(先进的车辆控制系统)可在高龄者辅助驾驶、高龄者移动上发挥重要作用 (二)车辆自动驾驶工作机理 车辆自动驾驶系统分为四部分:车道状态数据层,车辆行驶环境信息层、辅助驾驶接口层、车辆控制层

智能交通系统设计方案

智能交通系统设计方案 随着经济建设的日新月异,经济的迅猛发展,现有的机动车和驾驶员增长快速与城市道路信息化管理建设的相对滞后,造成了现有的交通管理模式与急剧增长的交通需求不相适应,给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因此,建设智能交通信息化系统,为城市的经济发展增添后劲,切实解决城市的投资环境,制定城市现代化交通管理规划,采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实现科学管理已成为城市交通管理建设的当务之急。 目录 1.智能交通系统的目标 2.智能交通系统案例展示 3.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 1.智能交通系统的目标 智能交通系统(ITS)应用在城市交通中主要体现在微观的交通信

息采集、交通控制和诱导等方面,通过提高对交通信息的使用和管理来提高交通系统的效率,主要是由信息采集输入、策略控制、输出执行、各子系统间数据传输与通信等子系统组成。信息采集子系统通过传感器采集车辆和路面信息,策略控制子系统根据设定的目标运用计算方法(例如模糊控制、遗传算法等)计算出较好的方案,并输出控制信号给执行子系统(一般是交通信号控制器),以引导和控制车辆的通行,达到预设的目标。所谓智能交通,主要是通过综合手段,对城市道路通行进行智能化管理,包括根据通行情况实时指挥车辆通行顺序、疏导道路拥堵的智能化交通拥堵解决方案。 2.智能交通系统案例展示 “全国公路出行信息服务系统升级改造”项目,是基于英唐众创

方案公司研发的地图数据,整合多源交通出行信息数据、路网运行信息、高速公路运行信息、气象信息等各类动态信息,完成全国城际与主要城市交通流信息汇聚。全国公路出行信息服务系统的建成,将满足公众的出行信息服务需求;全国公路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将提供权威的电子地图服务;多源交通信息数据自动接入的实现,将完成全国城际与主要城市交通流信息的汇聚。 3.智能交通系统的应用 智能交通系统在充分整合、简化公安交警现有业务流程基础上,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信技术、电子控制技术及计算机处理技术等综合运用于地面交通管理,建设面向交警业务,具备交通管理数据采集与分析、交通控制、交通管理辅助决策等功能的智能交通系统,

互联网+城市智能交通发展趋势探讨

互联网+城市智能交通发展趋势探讨 一、行业背景概述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15年2月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达6.49亿人(全球网民约30亿),居世界第一,互联网普及率为47.9%,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网络大国,互联网已经在深入影响着人民的生活。“互联网+”战略最早由马化腾于2015年3月两会期间首次提出,其核心理念就是利用互联网的平台和现代信息通信技术,把互联网和传统行业结合起来,在新领域创造一种新生态,以“互联网+”为驱动,鼓励产业创新、促进跨界融合、惠及社会民生。2015年07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批准印发《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这是推动“互联网+”由消费领域向生产领域拓展、加速提升产业发展水平、构筑经济社会发展新优势和新动力的重要举措,也是“互联网+”战略成为国家战略的重要标志。指导意见共提出了11个具体行动内容,其中第9项“互联网+便捷交通”,明确了未来几年,将由发改委和交通运输部牵头,将互联网+交通运输行业深度融合,提升交通基础设施、运输工具、运行信息的互联网化水平,推进交通运输资源在线集成,增强交通运输科学治理能力,创新便捷化和一体化的交通运输服务体系。而城市智能交通恰恰是交通运输行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本文将就互联网在城市交通中的应用和发展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传统的互联网能给城市智能交通行业多大的惊喜呢?互联网提供了一个开放、透明、共享、互赢的合作平台,能否取得价值,我们要以“互联网新思维”来看待这一问题,美国作家Dave Kerpen在《互联网新思维》一书中提出的互联网6大新思维观,即用户思维、简约思维、迭代思维、社会化和服务思维、平台思维。其核心思维是用户思维,即“以人为本、用户至上”的服务理念,围绕用户展开对传统互联网的颠覆和再造,充分了解和持续满足用户需求。“互联网+”对城市交通行业的影响,从UBER、滴滴和快的的普及可见一斑,这些移动互联网催生的打车、拼车软件,虽然仍有争议,但的确大大改善了人们出行的方式,增加了车辆的使用率,推动了互联网共享经济的发展,提高了效率。如同商品销售领域的淘宝、京东,金融领域的支付宝一样,这些都是“互联网+”在不同领域的应用,它们真实而深刻地影响着人民的生活。 二、互联网与城市智能交通

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现状、前景及趋势分析

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现状、前景及趋势分析 我国智能交通产业发展现状 智能交通系统经过近二十年的发展,逐步从技术研究开发走向应用。智能交通标准化,作为推动传统交通向现代交通转化的主要手段之一,日益受到国际社会和世界各国的重视。智能运输系统标准的应用效果,是衡量产业发展程度的重要手段,无论是在国际社会、发达国家,还是在中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制定过程中的竞争正日益白热化。 目前,涉及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的国际性组织主要有: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国际电信联盟(ITU)、欧洲电信标准化协会(ETSI)、美国电气工程师协会(IEEE)等。这些国际标准化组织由原来的分别独立工作,逐渐走向协作工作,共同制定标准并实施标准的检测。其中,大型跨国集团(如汽车企业、通信设备制造企业)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纷纷建立了智能交通标准化组织,积极推动产业发展。 我国于2003年正式成立了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开始组织实施智能运输系统的标准研究及制定工作。 作为发展中国家,我国的地理、人文、经济及交通基础设施,与国外发达国家存在巨大差异,采用国际标准和国外先进标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一种既经济又实用的技术引进方法。但是,无论是ISO、IEEE还是ITU中,大型跨国集团都是标准制定的主要力量,制定标准的目的无非是为了扩大其市场份额,不加分析地采用这些标准,往往会直接把中国市场拱手让人。 目前,在交通运输部、科技部等相关部委的支持下,全国智能运输系统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已经完成了智能运输系统标准体系,并两到三年修订一次。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已经发布了70项国家及行业标准,涉及数据字典、地理信息、信息安全、电子收费、交通专用短程通信、交通信息服务、交通管理、公交智能化、物流电子单证、汽车辅助驾驶。 例如道路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是解决公路收费站拥堵的有效手段,也是节能减排的重要技术措施,二十世纪末,国际上以欧洲CEN/TC278、日本ISO/TC204为主体开展地区或国家ETC标准研究和制定工作。由于缓解高速公路收费站拥堵和提高高速公路管理现代化水平的需求迫切,我国急需确立ETC的国家标准。相对于欧洲、日本等ETC技术,我国实际的应用环境对ETC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ETC收费车道的布设更灵活;在保证通行效率、可靠性等基本前提下应具有更高的安全性、更低的成本;车载设备应具有更低的能耗,以便可以通过电池供电。甚至欧洲、日本、美国等国家和地区的ETC技术标准都难以满足上述应用条件。

智能交通完整解决方案

智能交通解决方案 第1章概述 1.1 方案背景 1.1.1 物联网产业分析 物联网(无线传感网)是集计算机、通信、网络、智能机算、传感器、嵌入式系统、微电子等多个领域综合交叉的新兴学科,它将大量多种类传感器组成自治的网络,实现对物理世界的动态协同感知,它将成为继计算机及通讯网络之后推动信息产业的第三次浪潮。 据国家重大专项专家组对传感器网络的行业应用市场调查,其国内行业市场在数千亿的规模,潜在市场巨大,更具有极大的产业集群带动效应。 2009年8月7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江苏考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研发中心并作重要指示:“要把传感系统和3G中的TD技术结合起来,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中,加快推进传感网发展,尽快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者叫“感知中国中心”。 2009年11月,温家宝总理在《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中将物联网列为我国五大新兴战略性产业之一,并指示,“我相信一定能够创造出‘感知中国’,在传感世界中拥有中国人自己的一席之地。 我们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的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全国各地纷纷行动都在积极推进物联网的发展。 2010年3月,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今年要大力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此次政府工作报告对物联网的重视,被认为将对产业发展带来积极影响,物联网的研发应用有望踏上快车道。 1.1.2 智慧交通行业分析 一、智慧交通系统产业发展阶段分析 目前,物联网民用上除RFID等少数领域,鲜有大规模成熟应用。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智能交通系统运营更是行业空白。智能交通系统产业目前处于产业发展的初级阶段,根本特征是技术手段落后、部署规划匮乏、商业模式缺位。

(完整版)重庆市百师联盟2019届高三下学期3月联考语文试题

语文试卷 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智能互联网有强大的服务能力,其应用发展势头迅猛,如智能交通管理、移动电子商务等。国家治理本质上也是服务,微观服务与宏观调控可以高度融合协调。以智能互联网和大数据技术为支撑,推进国家治现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已是一个水到渠成的选择。 目前,世界上有影响的关于国家治理的指数都是由西方国家主导发布的。在西方有色眼镜下,中国近年的发展成就并未在指就排名中得到充分体现。中国学术界完全可以利用智能互联网和大数据构建科学客观、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国家治理指数,为我国重大国际战略的制定和实施提供科学可靠的参考依据。 音先,构建国家治理指金,能够使“国家治理“这一概念可测量、可操竹,并把表国在治程上取得的有益经验,以及学者对治理的理解反映在其中,使其在国际上产生积极的社会和学术的影响。增强国家软实力,形成自己的话语权。 通过年度排名和社会发布,指数的相关信息和内涵会对别的国家产生影响,被评信的国家也会对排名的先后顺序以及背后的成因于以关注。同时,一些国家也可能会参照相关指标和排名来调整治理行为。通过构建国家治理指数,可以将中国对国家治理的一些做法及经验传播至世界。 其次,“一带一路”合作为指数设置提供广阔场景。“一带一路”合作涉及60多个国家和地区,目前我国学术界对其研究特到是比较研究还比较薄弱。在大数据时代,对这些国家和地区的比较研究不能仅停留在对某一般性知识进行总结的定性判断上,而需要建立在跨国大数据的采集和挖掘之上。在大数据采集的基础上,国家治理指数可以为“一带一路”所涉及国家和地区的投资风险评估提供支撑。 第三,指数设置要系缺化、分层级。对国家治理指数的设计可分或三个级别,各级指标具有逐级的覆盖性,第三级指标具有直接的可测量性和数据可得性。一级指标由设施、秩序、效率、法治和创新构成。前三项属于“基础指标”,后两项属于“优化指样”。 五项一级指标是相互联系的统一体。设施是第一位的基础项条件。没有基础设施保障,国家治理使是空谈。秩序可以保障人、设施以及社会的稳定运行。在设施和秩序的基础上,效率成为国家治理的核心。法治是前三项基础性条件长期有效运行的制度化保障,而创新则是国

智能交通系统完整解决规划方案.docx

智能交通系统解决方案

目录 一、概述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二、智能交通系统总体设计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智能交通系统建设必要性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目标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智能交通系统整体架构 ...........................................错误 !未定义书签。 4.智能交通系统应用架构图 .........................................错误 !未定义书签。 三、主要子系统应用设计 ...........................................错误 !未定义书签。 1.高清卡口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2.高清电子警察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3.道路监控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4.信号灯控制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5.交通诱导和信息发布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6.智能公交系统 ...................................................错误 !未定义书签。

国外城市智能交通发展现状

国外城市智能交通发展现状 国外智能交通发展状况 一、美国ITS发展状况 美国是应用ITS较为成功的国家之一。 发展重点:1995年3月,美国交通部出版了“国家智能交通系统项目规划”,明确规定了智能交通系统的7大领域和29个用户服务功能,并确定了到2005年的年度开发计划。7大领域包括出行和交通管理系统、出行需求管理系统、公共交通运营系统、商用车辆运营系统、电子收费系统、应急管理系统、先进的车辆控制和安全系统。 应用状况:据报道,目前ITS在美国的应用已达80%以上,而且相关的产品也较先进。美国ITS应用在车辆安全系统(占51%)、电子收费(占37%)、公路及车辆管理系统(占28%)、导航定位系统(占20%)、商业车辆管理系统(占14%)方面发展较快。 投资:美国联邦政府1990~1997年用于ITS研究开发的年度预算总计为 12.935亿美元,20年发展规划投资预算

约为400亿美元。美国政府要求将ITS的发展与建设纳入各级政府的基本投资计划之中,大部分资金由联邦、州和各级地方政府提供,也注重调动私营企业的投资积极性。 二、日本ITS发展状况 日本早在1973年就开始了对智能交通系统的研究。 发展重点:日本ITS规划体系包括先进的导航系统、安全辅助系统、交通管理最优化系统、道路交通管理高效化系统、公交支援系统、车辆运营管理系统、行人诱导系统和紧急车辆支援系统。 应用状况:日本的ITS主要应用在交通信息提供、电子收费、公共交通、商业车辆管理以及紧急车辆优先等方面。目前在日本已有超过1800万人的汽车导航系统用户。 投资:日本政府1996~1997年用于ITS研究开发的预算为161亿日元,用于 ITS实用化和基础设施建设的预算为1285亿日元。1996年“推进ITS总体构想”推出了一个投资预算7.8兆日元的20年规划。日本走政府与民间企业相互合作的道路,如车辆信息通讯系统(VICS)的运作方式极大

最新智能交通行业市场情况及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最新资料,WORD文档,可编辑修改】

目录 一、概述 (一)概念及内涵 智能交通系统(ITS)是将先进的信息技术、数据通讯传输技术、电子传感技术及计算机软件处理技术等有效地集成运用于整个地面交通管理系统而建立的一种在大范围内、全方位发挥作用的高效、便捷、安全、环保、舒适、实时、准确的综合交通运输管理系统,是一种提

高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减少交通事故、降低环境污染,信息化、智能化、社会化、人性化的新型交通运输系统。它将有助于最大程度地发挥交通基础设施的效能,提高交通运输系统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为公众提供高效、安全、便捷、舒适的出行服务。 智能交通系统主要由以下子系统构成: 1)智能化交通信息服务系统。即面向公众的智能交通信息服务系统。 2)智能化车辆控制系统。包括车载通讯设备、电子地图、全球定位系统、紧急制动、危险防护警告系统、防盗报警系统等。 3)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包括智能交通管制系统、动态路径引导系统、智能信号系统、公共交通优先系统、智能车辆管理等。 4)智能收费系统。自动识别、不停车自动收费。 5)智能应急管理系统。即紧急情况处理系统。 6)智能公共交通运营系统。包括高速公路、城市轨道交通、铁路、航运、空运的中央管理控制、指挥调度、信号信息系统。 7)智能商用车辆运营系统。货运及车队的调度、管理。 (二)行业概况 为解决城市交通拥堵和提高交通安全水平,近年来,我国各级地方政府对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的投入逐步加大。2009年县级市及以下级别城市智能交通建设投资较2008年有明显增加,市场份额约增加15亿元,市场覆盖面拓展。2010年第一季度中国智能交通市场项目数量634个,市场规模57亿元,其中城市智能交通市场项目数量451个,

XX市智能交通系统设计方案

XX智能交通项目设计方案

目录

第1章项目总论 1.1项目建设背景 随着XX市经济的飞速发展,近年来城市地区人口和机动车保有量迅猛增长,城市安全管理、交通供需矛盾逐渐突出,因此对城市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减轻城市的交通拥堵现象、降低交通事故的发生率、有效地进行交通视频监控、及时准确地进行非现场执法,XX交警部门积极地利用当今先进适用的技术,规划对中心平台系统、电子警察、卡口、监控等各子系统进行建设以实现技术强警的各项具体目标。 我方根据XX市综合治理、科技强警的需求,以及现场实际情况对城市治安监控及城市智能交通系统建设项目进行设计,严格遵照国家、公安部以及XX市的相关技术标准、规程,综合运用电子信息、计算机网络、视频监控等领域的前沿技术进行制定,充分考虑到系统建成后在使用、维护保养及系统扩展等方面的方便性、经济性等要求,最终的工程将达到一方建设、多方受益、灵活扩展的目的。 通过本期项目的建设可以从政治上、经济上符XX市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需要,符合政府职能的转变和社会进步的需要。实践证明,要缓解日益增长的交通管理压力,维护人民群众安定平和的出行和治安环境,快速接警处警,应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提高管理和服务效率,仅靠增加警力的数量扩张是远远不行的,必须走质量扩张即科技强警之路,实现管理模式由体能型向智能型、管理方式由经验型向科技型、管理手段由管理型向管理服务型转变和飞跃,才能与政府职能的转变保持同步,更加密切把握住社会进步的脉搏。通过此项目的成功建设,对于发掘呼伦贝尔市潜在经济和社会效益,提升城市形象和地位,将产生难以估量的正面影响和积极意义。 1.2项目现状 1.2.1平台部分 基于上千路的外场子系统点位建设的基础上,平台的中心设备显示出宇视

智能交通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报告编号:1597871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完整的调研分析工作,使决策者在阅读完行业研究报告后,能够清楚地了解该行业市场现状和发展前景趋势,确保了决策方向的正确性和科学性。 中国产业调研网https://www.wendangku.net/doc/0b7595935.html,基于多年来对客户需求的深入了解,全面系统地研究了该行业市场现状及发展前景,注重信息的时效性,从而更好地把握市场变化和行业发展趋势。

一、基本信息 报告名称: 报告编号:1597871←咨询时,请说明此编号。 优惠价:¥8100 元可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 网上阅读:ongHangYeXianZhuangYuFaZhanQianJing.html 温馨提示:如需英文、日文等其他语言版本,请与我们联系。 二、内容介绍 中国智能交通系统已从探索进入到实际开发和应用阶段,且保持着高速的发展态势。2012年中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保持了高速增长态势,包含智能公交、电子警察、交通信号控制、卡口、交通视频监控、出租车信息服务管理、城市客运枢纽信息化、G PS与警用系统、交通信息采集与发布和交通指挥类平台等10个细分行业的项目数量达到4527项;市场规模达到163.3亿元,同比增长21.68%。2013年,我国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为192.9亿元,同比增长20.6%。预计,2014年城市智能交通市场规模将达到230.98亿元,到2018年市场规模将达488.21亿元左右。各地政府高度重视智能交通建设,市场持续增长,从目前智能交通行业整体发展来看,预计到2015年,我国智能交通领域规模将达到1500亿元左右,智能交通市场正在不断扩容,为各类相关智能交通软硬件提供商带来了巨大的发展商机。 从发展趋势来看,物联网和智能交通的结合将是必然的选择,物联网、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处理能力将成为未来智能交通发展的核心技术。从行业的投资机会来看,由于智能交通项目往往地域性较强,因此在投资时可关注区域内领先的企业以及拥有有效核心技术的企业。其中,从长期发展趋势来看,一线城市的智能交通市场竞争相对更加激烈,而未来二三线城市的智能交通也将获得更快的发展。同时,从风险投资机构的投资细分市场来看,预计智能交通前端的视频监控设备厂商、整体解决方案厂商以及城市智能交通运营商将获得更多的关注。 我国的智能交通系统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未来几年,ITS主要应用于我国的城市交通和城际交通这两个领域。随着公路、铁路、城轨、水路、航空建设的进一步加快,智能交通行业的发展必将加快其步伐,预计未来几年仍将以超过25%的年增长率高速增长。目前在全国2300个县级以上城市中,近半数以上的城市不同程度地安装了现代化的交通管理技术系统,“十二五”期间,我国将在200个以上的大中型城市建立城市交

智能交通整体解决方案

智能交通整体解决方案 1.智能交通建设目标 交通的本质是将“人、车、路”的内部要素进行相互关联,其结果的好坏不仅取决于内部要素之间的整合协同,还受地理环境、产业结构及社会环境等诸多外部环境的制约。经济的快速发展,使系统中不确定的因素越来越多,如何有效的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成为交通系统高效运行的关键。基于此,智能交通的整体框架主要划分为物理感知层、软件应用平台及分析预测及优化管理的应用。其中,物理感知层主要是对交通状况和交通数据的感知采集;软件应用平台是将各感知终端的信息进行整合、转换处理,以支撑分析预警与优化管理的应用系统建设;分析预测及优化管理应用主要包括交通规划、交通监控、智能诱导、智能停车等应用系统。 智能交通系统利用先进的视频监控、智能识别和信息技术手段,增加可管理空间、时间和范围,不断提升管理广度、深度和精细度,以达到以下4各目标: ?提高通行能力; ?减少交通事故; ?打击违章事件; ?出行信息服务; 智能交通整体应用框架图如下图1所示: 球机 ... 高清摄像机 ... 交通信号、诱导屏

2. 智能交通组成部分 智能交通整体系统主要组成部分包括:信息综合应用平台、信号控制、视频监控、智能卡口、电子警察、信息采集和处理、信息发布和信息服务等板块。 2.1 信息综合应用平台 信息综合应用平台并非将各个子系统在数据和空间信息在物理上的简单堆砌,而是在数据层面实现真正的融合和统一,并基于这些统一的数据实现城市交通的综合管理职能,真正成为“无缝集成管理、综合信息分析”的应用平台。 通过整合集成各个子系统,集视频监控、事件检测、数据分析、诱导发布、违章记录为一体的先进交通综合控制平台。达到可视化智能管理与控制和管理决策辅助支持,实现常态下的日常综合交通管理和违章执法,以及面向事件的联动控制和应急处置具有系统监控功能、事件检测功能、交通诱导功能、电子警察功能、事故处理功能等。大幅提高交通网络的运行效率,有效地解决交通拥挤的问题。 当一个事故或报警产生上报或者发生时,由监视模块负责向管理员工作站发出警报提示,之后根据事故的级别地点等在地里信息系统上标注出相应的信息,并根据相应规则标注出有效的监控摄像机、信号机、GPS警车、卡口等电子设备为综合指挥提供支持。同时根据相应的预案提出需要通知的相关人员名单,由管理员确认后对相关人员发出通知。之后,指挥决策者可以根据电子地图上反映的情况快速合理的部署解决方案。直至事件处理完成。整个操作过程都会有相应的日志记录,以便为以后更好的处理同类事件提供依据。 2.2 信号控制系统 城市交通信号控制系统是智能交通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交通管理系统的中枢,其管理和控制手段的优劣直接影响城市道路交通拥堵或疏通的效果。虽然城市道路交叉口信号控制有改善交通流秩序与保障安全的优点,但是若不能提供优化的控制,将会产生交通流停顿与拥堵的负面效果,会成为城市交通拥堵的一个重要原因。 信号控制通常具有控制系统和网络发布控制指令,业务应用软件根据业务要求和规则提供现场及周边状况,与专业控制系统如“动态信号灯控制系统”联动发布控制指令,或者直接与技术信号设备如“特殊通道信号灯”联动发布控制指令。随着技术信号设备管理使用应用模型得以建议、验证和修正后,才会依据预案或是说方案,根据现场情况是说智能控制。 2.3视频监控系统 交通监控系统对摄像头实时采集交通路口信息,系统将传回的交通视频信息进行智能化提取和行为分析。根据城市监控区域的不同,根据不同的场景部署相应的采集设备。通常选择高清枪型网络摄像机对固定区域进行监视,选择高清至高云台摄像机作为至高点远距离大范围监控,或者高清高速球型网络摄像机

浅谈智能交通对于构建智慧城市的影响

浅谈智能交通对于构建智慧城市的影响 发表时间:2019-01-15T15:11:35.207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34期作者:沈新锋[导读] 摘要:随着当代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也在大跨步向前迈进,交通行业一直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浙江网新电气技术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7摘要:随着当代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的交通运输行业也在大跨步向前迈进,交通行业一直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发展,促进社会水平的不断提高。目前我国城市的智能交通系统是社会发展和科技发展的共同产物,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动,我国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在此大背景下,智能交通建设对于构建智慧城市担负了重要使命。 关键词:智慧城市;智能交通;发展作用一、智能交通和智能城市的概述智能交通是指把交通管理系统中的通讯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传感控制技术等综合到一起,充分发挥它们各自的作用,这样就可以更大范围的实现高效、实时、准确以及全方位的管理和运输,智能交通是当代城市交通建设发展的必然趋势。智能城市也可以称之为网络化城市或者是信息化城市,它是一个系统化的工程,与人脑的智慧、物理的设备以及网络等方面的因素融合在一起,从而形成了一个全新的社会形态以及经济结构系统。针对城市智能体系建设的工作来说,城市的智能化管理是其最重要的内容,它首先是用城市智能化的管理系统来辅助城市管理的相关工作;然后包含智能交通、智能建筑以及智能电力等一些智能化的设施,同时还包括智能家庭、智能医疗、以及智能银行等社会智能化。 二、建设智能交通的必要性随着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不断推进及人们生活理念不断改变,城市内部机动化程度逐渐提高,道路交通量大幅增加,部分城市已逐渐表现出严重交通拥堵、交通环境不良等问题,对城市内部稳定有序运行及宜居城市建设工作造成了诸多阻碍。尤其是在大城市中,交通阻塞、拥挤现象已十分常见,同时因交通压力过大导致的环境污染加剧与交通事故大幅增加现象已屡见不鲜,且已成为我国较为普遍的城市病,同时对国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严重阻碍。目前,城市交通已成为广大群众与管理人员广泛关注的问题。在对交通问题予以解决的传统方案中,道路修建是主要方法,然而在城市区域十分有限的环境下,可进行道路修建的空间不断减小,同时,由于交通系统属于庞大而复杂的体系,若只从道路或车辆方面对交通问题进行单独考虑,往往无法将城市交通问题有效解决。在这一背景下,将道路与车辆综合起来,构建现代化智能交通系统对交通问题加以解决,已经成为普通市民对出行条件予以改善,促使生活质量提高的普遍要求与愿望,同时也是促使城市功能提高,保证城市经济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必然工作。 三、城市智能交通对智慧城市发展的作用表现 1.改善城市交通状况。智能交通对现代智慧城市中的交通安全、拥堵状况有着非常积极的作用。它通过对交通事故和拥堵情况快速反应,实行对交通运行情况的快速调整,同时能将交通信息反馈给交通部门,指导道路规划和设计、改造工作。智能交通在改善城市交通状况中的建设可以归纳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侧重基础设施设备建设,主要目的是减少道路交通事故;第二个阶段侧重电子警察、卡口、监控等非现场执法系统建设,主要目的是改善交通出行秩序;第三个阶段侧重智能信号、交通指挥调度等系统建设和整合,主要目的是减少拥堵、实现精细化管理。 2.提高城市和交通服务效率。智能交通作为智慧城市感测市民生活的神经愈发敏锐,为市民提供安全、高效、便捷、舒适和环保的交通服务,提高城市交通的运营效率,是城市建设与交通管理的目标。目前,部分经济发达的城市已经开始推进交通管理科技深化应用,通过智能交通为市民提供实时、准确、高效的交通信息服务,结合城市功能,综合全面的城市交通信息,合理配置和调控城市中交通载体,例如大数据分析、交通诱导、交通情报显示、手机app等,以方便公众出行,适应市民日益增长的对交通的需求。 3.促进智慧城市可持续发展。智慧城市建设是继大规模实体基础设施投资之后的又一次城市的升级换代、产业结构升级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契机。智能交通对智慧城市未来发展有利影响包括:带动科技创新潮流、提供更美好的城市生活,推动智慧城市的经济、社会、生态可持续发展,促进智慧城市的整体性、全面性和系统性。 四、城市智能交通发展关注重点 1.轨道交通的发展将持续火热因为城市轨道交通具有运量大、速度快、安全、准点、保护环境、节约能源和用地等特点,世界各国普遍认识到: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根本出路在于优先发展以轨道交通为骨干的城市公共交通系统。当下我们可以看到,除了一线城市在继续加大轨道交通的建设外,二三线城市的轨道交通建设也越来越得到重视,上线的轨道线路越来越多。相信随着轨道系统的发展,系统包括的综合监控、综合安防、乘客资讯、自动售票、通信及信号等系统产品,都将具有广阔的前景。 2.公共交通的发展迫在眉睫智能公交概念的提出,让民众对公共交通又多了几份期待。公交智能化系统除了要解决公交数量、公交到站时间可查询等日常要求外,公交的数据采集和发布、智能调度、行业监管与服务都是隐藏在后面的深层次需求,如何利用现有的产品和技术,将数据采集和发布、智能调度、服务做成一个三位一体的完整体系,是值得企业去尝试的地方。 3.针对行业市场,开发简单、实用的功能城市智能交通领域技术因素还是占据较多份量,客户很关心智能化的前端和中心平台会不会给使用、维护带来麻烦。确实如此,城市智能交通领域前端的使用,目前基本上只能交给厂家的技术人员或经过专门培训的技术人员来操作,原因就是很多的功能在使用方面还是不易于理解和操作。有鉴于此如果针对行业市场能开发出更加简单、实用的功能,相信会受到客户的欢迎。结束语 城市智能交通是智慧城市的组成部分,直接影响智慧城市的发展水平和质量。信息技术为智能交通发挥作用提供了技术支撑,以构建现代化和谐社会的共同愿景,促进相互作用。智能交通对智慧城市发展的作用从基础上改善城市状况,从而提高城市和交通服务效率。参考文献: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