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论文

论文

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考籍号:910809200468 姓名: 刘思

题目: 浅谈小学生学习兴趣指导教师:李爱良

的培养

专业: 教育管理联系电话:135********

地址: 吉首大学师范学院邮编: 416000 初教系07小教4班

二〇一一年三月

目录

摘要 (1)

关键词 (1)

一、从教师自身入手培养学习兴趣 (3)

(一)、教师要不断地为自己充电,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3)

(二)、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爱”点燃学习兴趣 (3)

(三)、要从多角度评价学生 (4)

二、从学生入手培养学习兴趣 (4)

(一)、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教育,使间接兴趣转为直接兴趣 (5)

(二)、适当的表扬学生,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5)

(三)、启发学生自觉培养学习兴趣 (5)

三、从课堂入手培养学习兴趣 (5)

(一)、教师要处理好教材,做到“深入浅出” (5)

(二)、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说” (5)

(三)、改变传统的从概念到概念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活跃起来 (5)

(四)、巧设提问 (6)

(五)、创设问题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6)

(六)、开展智力竞赛 (6)

四、从作业入手培养学习兴趣 (7)

(一)、作业设计要灵活 (7)

(二)、让学生互改作业 (7)

参考文献 (7)

浅谈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摘要:《浅谈小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分析了小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一、学生不喜欢教师,从而不喜欢学习;二、认为学习没有用,只是为了完成家长和教师的任务;三、学习方法不恰当,达不到预期目标,产生自卑心理;四、教学方法死板、枯燥无味;五、教师评价学生方式单一,学习负担重。接着从古人的研究出发论述了学习兴趣的重要性。然后提出了培养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一、从教师自身入手培养学习兴趣:(一)、教师要不断为自己充电,提升自身的素养;(二)、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爱”点燃学习兴趣;(三)、要从多角度评价学生。二、从学生入手培养学习兴趣:(一)、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教育;(二)、适当表扬学生,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三)、启发学生自觉培养学习兴趣。

三、从课堂入手培养学习兴趣:(一)、教师要处理好教材,做到“深入浅出”;(二)、让学生“说”;(三)、让课堂活跃起来;(四)、巧设提问;(五)、创设问题情境;(六)、开展智力竞赛。四、从作业入手培养学习兴趣:(一)、作业设计要灵活;(二)、让学生互改作业。

关键词:小学生学习兴趣师生关系活跃课堂气氛

兴趣,就是喜好的情绪。从心理学角度说,是人力求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种活动的认识倾向。学习兴趣就是指一个人对学习的一种积极的认识倾向。

兴趣按目标可分为直接兴趣和间接兴趣。直接兴趣是由某种事物或活动本身引起的兴趣。间接兴趣是由活动的目的、任务或活动的结果引起的兴趣。根据兴趣维持的时间可将兴趣分为短暂的兴趣和稳定的兴趣。短暂的兴趣随着某种活动而产生,又随着某种活动的结束而消失。稳定的兴趣是长期的、稳定的对一个人产生积极作用的兴趣。

小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有很多,具体有以下几种:

1、教师自身的素质不高,学生不喜欢教师,从而不喜欢学习

很多学生并不是一开始就对学习不感兴趣,而是由于教师的问题致使他们不喜欢教师,爱屋及乌,自然就不喜欢教师所教的那门学科。老师偏心、经常骂学生、打击学生等致使学生怕老师,对老师反感。

2、认为学习没有用,只是为了完成家长和教师的任务

有的学生错误的认为学习没有用处,只是为了完成家长和教师的任务,因而产生抵触的情绪,抱着无所谓的态度,对学习不感兴趣。

3、学生的基础不好,学习方法不恰当,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产生自卑心理

有的学生花了很多的时间,很努力地去学习,想以优异的成绩来报答父母。但由于他们的基础薄弱、学习方法不对,所以事倍功半,达不到预期的目标,从而产生自卑的心理,对学习失去了信心,也就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4、教学方法死板、枯燥无味,课堂气氛不活跃,死气沉沉

很多教师都是采用传统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只是一味地只顾自己。有的老师甚至照本宣科地朗读一节课。学生则像个木头人一样坐在凳子上听。教师没有让学生参与到课堂上来,课堂气氛不活跃,这是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的主要原因。

5、教师评价学生方式单一,作业多,负担重

现在大多数学校、教师为了追求升学率,就对学生施加压力,作业布置得很多。形式多、数量多。比如:语文方面的有日记、抄写生字词、基础训练、阅读训练、预习笔记、周记等。有的学校为了追求升学率甚至把美术、音乐、体育等升学考试不用考的课程所安排的时间也用来上语文、数学。学校教师是依据分数来评价学生的好坏,对学生的考试进行排名,对学习好的学生和对学习成绩相对来说差一点儿的学生态度截然不同,所以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压力很大。大家都想成为教师和家长心目中的“好学生”“好孩子”,都不想受到教师的不公正待遇,所以都在努力地记、背、熬夜做作业,这就使学习失去了它本质的意义,使学习变成了是学生为了完成家长和教师的一项任务,从而使学生失去了学习的兴趣。

兴趣是活动的一种动力,它是鼓舞人从事活动的重要力量。学习兴趣是学习的动力,这一点,古人早有研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南宋朱熹在《小学集注》种指出“教人未见趣,必不乐学”。现代教学更是强调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皮亚杰说:“所有智力方面的工作都依赖于兴趣。”

兴趣影响着一个人的智力发挥。科学家曾做过这样的研究,一个人做他感兴趣的工作,他的全部才能可以发挥百分之八十以上,做不感兴趣的工作,只能发挥百分之二十。小学生的学习活动也是如此。从心理学角度看,兴趣是学生学习积极性中很现实、很活跃的因素,是完成学习任务的重要前提。直接兴趣能直接满足人的需要。例如:老师采用新颖的教学方法,讲解明白易懂等能引起学生的直接兴趣。间接兴趣可以转化为直接兴趣。例如:有的学生对某学科的学习不感兴趣,但认识到这门学科对他发展的重要性后也就对这门学科有了兴趣。所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使学生自主地、专心致志、持之以恒、热情地进行学习,让学生获得更多的知识,从而提高教学效率,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

那么,该如何培养小学生的学习兴趣呢?

我们可以根据学生对学习不感兴趣的原因来采取对策改变这些状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愉快地学习。我认为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应该做好以下几点:

一、从教师自身入手培养学习兴趣

(一)、教师要不断地为自己充电,努力提升自身的文化素养

教师要不断地充实自己,使自己的知识越来越渊博。这样的教师在课堂上才能为学生解决各种学生觉得奇怪的问题,彰显教师的魅力,才能让学生信服。

(二)、要有一颗爱学生的心,与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以“爱”点燃学习兴趣

师生间建立融洽的情感是培养、诱发学习兴趣的先决条件。撇开和谐的师生情感这个土壤,兴趣的培养则无从谈起。教学是一种教师的叫和学生的学的双边活动的过程,师生双方的情感无条件表露于整个过程之中,而教师的指导地位决定了和谐情感建立的基础。

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树立正确的师生观,把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能动性结合起来

教师是教育者、领导者,又是服务者;学生是受教育者、被领导者,又是学习的主人。因此,教师要高度尊重学生的人格,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主动性和积极性,要热爱学生,全心全意为学生服务。另一方面,虽然学生是学习的主人,但他们又是不成熟的,学生离不开教师的扶持和指导。

2、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是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基础

没有深入到学生中间经常与学生交往,就无从产生师生间亲密无间的情感和建立亲密无可的关系。师生之间一般要经历“接触——亲近——共鸣——信赖”四个步骤,才能建立起较为亲密的关系。师生初次接触难免有生疏之感,学生难免有敬畏心理,经过多次良好地接触,学生感到教师平易近人,而产生愿意同教师亲近的感情。在共同活动中就能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从而把学生引上学习与进步的成功之路。

3、在平等基础上树立教师威信

建立教师威信,对于形成正常的师生关系、建立正常的学校秩序、提高教学效果,都是十分必要的。

(1)、教师要建立自己的威信,首先要有童心,即在教师心灵和生活世界。只有这样,才能了解儿童,从生活到思想和儿童打成一片,从而获得教育儿童的条件。

(2)教师要建立自己的威信,特别要坚持公正。教师公正就是要求教师对于不同相貌、性别、智力、个性,对于不同家庭社会背景、不同籍贯、不同亲疏关系的学生,要一视同仁。公正是学生依赖教师的基础。教师对待学生公正、平等、无私,不仅给学生道德上以极其有益的影响,而且大大有益于提高教育工作的效果。

(3)、教师要建立教师威信,还要具有自制力。自制就是要求教师懂得,教师是教育者,学生是受教育者,无论学生犯多么明显的错误,又多么无理,也无论学生如何“顶撞”或“冒犯”,作为一个人民教师,始终不能忘记自己的身份,不允许也没有权利对学生发脾气以至于做出失去理智的行为,而是耐心地对学生进行指导教育,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诱发,达到对所学知识产生强烈的爱好和追求意向,从而达到主动探索、积极思维的目的。其关键是教师首先要爱自己的学生。“爱”产生的积极性转化为动力,推动学生有效地学习,教师热爱学生,给他们寄予希望,使学生在心理上得到满足而无压抑感,从而“乐”学。这种师爱具有广泛的内容。

首先,师爱是教师对学生的亲近感,是教师对学生以生活上的关怀体贴为起点而产生的爱的情感。教师对学生的亲近感是师爱的最基本的内容,是教育的起点和基础。其次,师爱在较高层次上是理解感和尊重感。教师只有尊重和理解学生,才能在师生间产生心灵的共鸣,是教师得到学生的认同,并甘愿听从教师的教导。第三,师爱在更高层次上是由衷的期待感。它是教师期望学生获得较快的进步和成长的情感。教师的这种深沉的情感触动学生的心灵,不但可以诱发和鼓舞学生克服困难、积极向上,而且对学生的智力、品德和个性的发展产生直接的影响。

当学生因为贪玩儿忘了作业或作业做得潦草时,不要骂他们,而是耐心地教育他们,从他们身上找出闪光点表扬他们,鼓励他们下次做好。

(三)、要从多角度评价学生

评价学生的方法要多样,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不要总是以分数来评价学生。否则只会让学生为了学习而学习,只会临时记一些理论知识而忽略了实践能力,很容易让学生失去学习兴趣。

二、从学生入手培养学习兴趣

(一)、对学生加强学习目的教育,使间接兴趣转为直接兴趣

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教育就在于帮助学生认识学习社会意义,把自己的学习于远大的理想、社会的需要联系起来,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使他们的间接兴趣转化为直接兴趣。不要让他们错误地认为学习只是为了完成家长和教师的任务。

(二)、适当的表扬学生,使学生树立学习的信心

教师对学生的肯定性评价具有积极地强化作用,能增强学生学习的信心,鼓励学生产生再接再厉、不断前进的力量。例如:教师在批改作业时,除给以分数和等级之外,再加上简短的评语,会有良好的效果。但表扬或奖励过多或使用不当,也会产生消极的结果。有的研究表明,表扬的效果的大小取决于许多中介因素,诸如学生过去受表扬的历史,学生对活动积极参与的程度,学生对教师的看法以及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关系等。因此,教师在评价时务必要客观、公正、恰到好处,既要赏罚分明,又要以理服人,这样才能收到预期的效果。

(三)、启发学生自觉培养学习兴趣

教师应重视启发学生自觉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外界环境与教育条件必须通过个人的自我教育才能成为起作用的因素。只有当外界环境和教育条件变成个人兴趣时,才能对兴趣的培养具有意义。生活实践证明,学生可以自觉地、积极主动地在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中培养一些积极而有益的兴趣,克服不良的消极兴趣。

三、从课堂入手培养学习兴趣

(一)、教师要处理好教材,做到“深入浅出”

教师在上课之前要认真备课,深入分析教材、处理教材,要把概念、专业术语等用学生能理解的知识语言解释给学生听,这样他们才容易接受新知识。

(二)、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说”

教师要转变一下传统的一教师为主体的教师说、学生听的观念,要以学生为主体。可以和学生换一下地位,让学生“说”。小学生课本上有很多插图,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这些插图多说,听听学生的想法,走进学生的心理、了解学生。学生说错了也不要骂他们,而是给予纠正,耐心地讲解。这样既能为学生解答他们心中的疑问,纠正他们理解有误的地方,又能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

(三)、改变传统的从概念到概念的教学方法,让课堂活跃起来

教师要改变传统的从概念到概念的“填鸭式”教学方法。小学生爱动、注意力保持不长久、容易转移,所以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玩一些游戏,把要学的知识点串插在游戏之中。让学生通过玩游戏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教师不要马上给出问

题的答案。而是让学生先动脑筋想一下,然后分组讨论,从而得出问题的答案。这样既活跃了课堂的气氛,不至于使学习变得枯燥乏味,激起学生的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又能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他们学会学习。例如: 一位数学教师上《质数与合数》时,基本上不讲话,只用手势,首先,他在黑板上出示要求:

必须用乘法;

限用整数;

不能用“1”。

接着教师写出:4=?学生提出:4=3+1,教师摇摇头,用手指点不能用“1”。学生思索后提出:=2×2教师满意地点点头。然后教师用同样的方式出示:6=3×2;8=×2;9=3×3……接着他出示:3=?要求学生根据上面的形式写出来,学生摇头写不出。教师便在“3”的后边写上一个“质”字。又用同样的方式出示:2=?5=?7=?学生均表示不能按黑板上的要求写出来。最后教师问了一句话:“你们发现了什么特点?”学生纷纷发言,教师归纳总结,阐明质数于合数的概念。这种“无声”的独特教学方式使学生感到兴趣盎然。

(四)、巧设提问

在课堂上,教师的提问也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提的问题不能太深也不能太浅。太难的问题学生回答不出来,就会厌烦;而太简单的问题,学生不用经过思考就能回答出来的问题学生也不太感兴趣,况且那样的问题也没有意义,达不到训练学生思维的效果。教师提的问题还要富有趣味性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例如:

有位教师教学“年、月、日”时,上新课前设问:“小明的爷爷到今年(1992)只过了18个生日,谁知道小明的爷爷今年多少岁了?”同学们利嘴快舌地答:“18岁。”紧接着老师又问:“爷爷18岁,他的儿子几岁?能有孙子吗?”学生们立刻笑着回答:“不可能有孙子。”那么小明的爷爷到底有几岁呢?矛盾产生了,老师告诉大家学习了“年、月、日”(板书)一节便可知道。这种设问的方式使学生产生一种神秘的心理,一开始就对新问题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五)、创设问题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

教师要善于利用教学工具(如:图片、声音、视频等)创设情境,让学生深刻体验,仿佛身临其境,激发学生的兴趣。

(六)、开展智力竞赛

儿童的好胜心自尊心强,爱表现自己。教师可以根据这一特点,有意引进竞

争意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在练习巩固时,教师尽可能运用知识竞赛的形式,将学生应该理解的内容设计成一个个小问题,要求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抢答比赛。并在黑板一角留出一个计分的地方,将每组的积分随时现实出来。还可以开展接力比赛、背口诀比赛等等,使全班学生全力以赴,踊跃参加,这样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激起了他们的兴趣,还培养了他们自觉学习的习惯。

四、从作业入手培养学习兴趣

(一)、作业设计要灵活

教师布置家庭作业时要灵活一点,不要总是叫学生吧某个题目抄写多少遍,而是要理论联系实际。否则会让学生认为所学的知识没有用处。如:学了数的运算后,可以让学生回家后跟着家长上街去买生活用品或买菜,然后帮家长算账。这样的作业学生或许更感兴趣,也会让学生体会到所学的知识在生活中的重要性,把间接兴趣转化为直接兴趣,从而更努力地学习。

(二)、让学生互改作业

小学生最喜欢找别人的错误,而又怕别人找出自己的错误。所以如果教师布置有书面作业给学生,可以让学生们当老师,让学生互相批改作业。这样,他们就会很认真地做作业。在批改同学的作业时会很认真地检查。当他们批改作业发现了错误时,可以先让他们自己去和同学沟通,讨论出正确答案。然后教师再把学生改过的作业本收上来检查有没有改错的地方。这样既能让学生把间接兴趣转化为直接兴趣,又能督促学生认真、仔细地完成作业。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师范教材中心组织编写:《心理学(修订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

[2]古敏:《论语》,北京燕山出版社2009年11月版.

[3]吴博:《让学生在愉快中享受教育》,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4 人民教育出版社师范教育中心组织编写:《小学教育学》,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12月版.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