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有机化学实验教案

有机化学实验教案

有机化学实验教案
有机化学实验教案

预习报告:15%;操作规范:50%;实验结果:10%;实验报告:15% ;卫生情况:10% 总分 = 平时成绩×60% + 考试成绩×40%

实验一 减 压 蒸 馏

一、实验目的

1. 理解减压蒸馏的原理

2.了解减压蒸馏的意义和使用范围

3. 熟悉减压蒸馏的装置和操作

4. 了解油泵的结构、使用及维护

二、实验原理

液体的沸点是指它的蒸汽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时的温度,所以液体沸腾的温度是随外界压力降低而降低的,因而如用真空泵连接盛有液体的容器,使液体表面上的压力降低,即可降低液体的沸点,这种在较低压力下进行蒸馏的操作称为减压蒸馏。一些液体有机物沸点较高,加热到沸点时往往发生分解或氧化,应用减压蒸馏可以在比它正常的沸点低很多的情况下,蒸出这些有机物。

三、实验仪器及药品 5mL环己醇 标准磨口仪,油泵车

四、实验步骤

减压蒸馏装置

1.首先按图安装好装置,在未装样品前应检查是否漏气。打开安全瓶和压力计上的活塞,用螺旋夹夹住毛细管上端的橡胶管,然后开动泵,慢慢关上安全瓶上的活塞,观察压力计上的读数是否达到所要求的真空度。如果达不到所需的真空度,可检查各部分塞子、橡皮管等处的连接是否紧密不漏气,直到真空度达到所需要求,然后慢慢打开安全瓶活塞,内外压力平衡后可关闭泵。

2.装入待蒸馏样品,安上毛细管,再开启真空泵,关上安全瓶活塞,调整毛细管上端橡皮管上的螺旋夹,控制毛细管的进气量使蒸馏瓶内液体中有平稳的小气泡溢出并保证真空度达到要求。

3.待压力稳定后,开始加热进行减压蒸馏,控制馏出速度,以每秒一滴为宜,根据不同的沸程转动多头尾接管收集不同的馏分,记下馏分沸程温度及相应的真空度。蒸馏过程中,应严密关注真空度与温度的变化。

4.蒸馏完毕,停止加热,移开热源,稍冷后缓慢放松毛细管活夹子,再慢慢开启安全瓶活塞通大气,内外压力平衡后停止真空泵,最后拆除仪器。

五、注意事项

1.减压蒸馏装置的严密不漏气。

2.液体样品不得超过容器的1/2。

3.先恒定真空度再加热。

4.开泵与关泵前,安全瓶活塞一定要通大气。

5.沸点低于150℃的有机液体不能用油泵减压。

七、思考题

1.冷却阱有什么作用?

2.环己醇在常压下的沸点是多少?希望在70℃左右蒸馏出来,预计真空度大致在多少mmHg,

约为多少Mpa?

3.蒸馏烧瓶和接受瓶为什么不能用锥形瓶?能否用有裂纹的仪器?为什么?

4.在减压蒸馏时,为什么不能直接火加热?

5.在减压蒸馏时,为什么必须有安全瓶和保护装置?

6.减压蒸馏时为什么要使用油泵,在什么情况下可使用水泵?还有哪些泵可使用?

7.哪些因素会降低油泵的使用性能?在实验中采取了哪些措施保护油泵?

实验二 苯甲酸乙酯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掌握酯化反应原理及苯甲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2.学习分水器的使用,复习减压蒸馏、萃取等液体有机化合物的精制方法。

二、实验原理

COOH+CH3CH2OH COOCH2CH3

三、实验药品

苯甲酸 3g ;无水乙醇7mL;浓硫酸约1.5mL;环己烷约10mL;乙醚约10mL;饱和Na2CO3溶液若干;无水CaCl2若干。

四、实验步骤

1.粗产品的制备

安装好带有分水器的回流装置(如下图所示。可选用三颈瓶或圆底烧瓶)。在反应器中加入3g苯甲酸、7mL乙醇、 5mL环己烷、1mL浓硫酸,摇匀,加沸石,在分水器中加入环己烷至支管口。缓慢加热回流约2h,至无水滴分出,分出的下层液体并记录其体积,继续蒸出多余的环己烷和乙醇,移去热源,冷却。

2.粗产品的精制

搅拌下往残液中加水约10mL,滴加饱和Na2CO3溶液中和至中性,除去硫酸和未反应完的苯甲酸。分液,有机层留存,水层用10mL乙醚萃取。合并有机层,用无水氯化钙干燥(有水滴时可用水洗,分净水层后再加干燥剂)。水浴蒸出乙醚回收,再加热蒸馏,收集210-213℃的馏分。或减压蒸馏,收集90-100℃/20mmHg的馏分。

分水回流装置图

五、注意事项

1. 回流要慢一些,一开始回流快了容易形成液泛。

2. 水-乙醇-环己烷三元共沸物的共沸点为62.6℃,其中含水4.8%、乙醇19.7%、环己烷

75.5%。根据理论计算,生成的水(包括95%的乙醇的含水量)约为1g。

3. 多余的环己烷和乙醇由分水器放出。

4. 加碳酸钠时要慢,否则,过于剧烈会产生大量气泡而使液体溢出。

5. 若初产物中含有絮状物难以分层,可直接用适量乙醚萃取。

6. 本实验也可用微波炉进行:装置同上,反应器置于微波炉中,650W反应约6-7分钟,直到无水滴分出。其它步骤同上。

六、思考题

1.本实验采用何种措施提高酯的产率?

2.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常用酯化反应的催化剂有哪些?

3.在萃取和分液时,两相之间有时出现絮状物或乳浊液,难以分层,如何解决?

实验三 己二酸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 学习用环己醇氧化制备己二酸的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电动搅拌(或磁力搅拌)、浓缩、过滤及重结晶等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

OH

+ 8 KMnO4 + H2O3HOOC(CH

3

2)4COOH +8MnO2 + KOH

三、实验药品及仪器

药品:1.3mL环己醇,1.9g碳酸钠,6g高锰酸钾,浓硫酸

仪器:电动搅拌器(或磁力搅拌器)、循环水泵、电热套、标准磨口仪

四、实验步骤

按装置图装好实验装置。在三颈瓶中加入高锰酸钾固体6g、碳酸钠1.9 g碳酸钠和17.5 mL水,温水加热使反应物的温度约为40℃,并不断搅拌,使固体几乎全部溶解。

移去水浴,在搅拌下,从恒压漏斗中滴入4~5D环己醇,反应开始,然后慢慢滴入剩余的环己醇,控制滴加速度,使瓶内温度维持40~60℃,温度过高时则用冷水浴冷却,温度低于40℃时则用温水浴加热。

环己醇加完后,继续搅拌约10分钟,然后在60~70℃的水浴中加热约20分钟,高锰酸钾紫色完全褪去,同时有大量的褐色二氧化锰生成,冷却。

抽滤,滤渣用60~70℃的热水洗涤三次(每一次2 mL),将滤液浓缩至10 mL左右。冷却,在搅拌下慢慢滴入浓硫酸至PH=2,析出白色晶体。冷却、抽滤、少量水洗、烘干、称重、计算产率。

(因环己醇量少,可不用滴液漏斗,直接用滴管加样)

带滴加和电动搅拌的回流装置

五、注意事项

1.该反应为放热反应,反应一当开始,则会放出大量的热,开始时温度不能超过40℃,否

则不易控制。

2.滴加环己醇的速度必须控制1~2D/秒,否则反应速度太快不易控制。

3.用玻璃棒蘸取反应混合物,滴到滤纸上,没有紫色就表明反应已完成。

4.酸化必须充分PH=2,且加浓硫酸速度不要太快。

六、思考题

1. 环己醇很黏,怎样来转移比较好?

2. 如果反应很久高锰酸钾的紫色也不退去,可能是什么原因,怎样处理?

3. 反应中加入碳酸钠有什么作用?

4. 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制备己二酸?

5. 请列举一些常见的氧化体系,并说明环己醇被氧化后,主要生成什么产物?

实验四 2-甲基-2-丁醇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学习Grignard试剂的制备、应用和进行Grignard反应的条件;

2.掌握电动搅拌(或磁力搅拌)、回流、萃取、蒸馏(包括低沸点物蒸馏)等操作技能。

二、实验原理

C H3C H2B r +M g C H

3

C H2M gB r C H3C O C H3

C H3C H2C C H3

C H3

O M gB r

C H3C H2C C H3

C H3

O H

H/ H2O

+

无水乙醚

三、实验药品及仪器

药品:1.7 g镁屑,6.5mL溴乙烷 ,5mL丙酮 ,20mL无水乙醚,8mL5%碳酸钠,30mL20%硫酸,无水碳酸钾,无水氯化钙,普通乙醚

仪器:电动搅拌器(或磁力搅拌器),电热套,标准磨口仪

四、实验步骤

1. 乙基溴化镁的制备

按图安装好装置,在三颈瓶中放入1.7 g镁屑及一小粒碘。在恒压滴液漏斗中加入6.5mL 溴乙烷和15mL无水乙醚,混匀。从恒压漏斗中滴入约1.7mL混合液于三颈瓶中,溶液呈微沸,随即碘的颜色消失(必要时可用温水浴温热)。开动搅拌,慢慢滴加剩下混合液,维持反应液呈微沸状态。滴加完毕后,用温热回流搅拌30min , 使镁屑几乎作用完全。

2. 与丙酮的加成反应

将反应瓶置于冰水浴中,在搅拌下从恒压漏斗中缓慢滴入5mL丙酮及5mL无水乙醚混合液,滴加完毕后,在室温下搅拌15min,瓶中有灰白色粘稠状固体析出。

3. 加成物的水解和产物的提取

将反应瓶在冰水冷却和搅拌下,从从恒压漏斗中滴入30mL20%硫酸溶液以分解上述产物。滴加完毕,用分液漏斗中分离出醚层,水层用乙醚萃取2次,每一次6.5mL。合并醚层,用8mL5%碳酸钠溶液洗涤,再用无水碳酸钾干燥。用热水浴蒸去乙醚,再直接加热蒸馏,收集95~105℃馏分。称重,计算产率。

带干燥管和电动搅拌的回流装置

五、注意事项

1. Grignard反应所用的仪器和药品必须经过干燥处理;实验装置与大气相连处需接上装有无水氯化钙干燥管。

2.滴加溴乙烷的速度必须控制,以免挥发。

3.硫酸分解完后往往有大量盐生成,萃取时避免固体进入分液漏斗。

4. 2-甲基-2-丁醇与水能形成共沸物,最后用无水碳酸钾干燥时一定要完全。

5.乙醚容易燃烧,必须远离火源。

6.乙醚和溴乙烷的沸点都很低,操作时,应尽量防止其挥发。

六、思考题

1.制备格氏试剂的关键是什么?为此你采取了什么措施?

2.制得的粗产品为什么不能用氯化钙干燥?

3.本实验有哪些副反应,如何避免?

实验五 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酸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学习由呋喃甲醛制备呋喃甲醇与呋喃甲酸的原理和方法,从而加深对Cannizzaro 反应的认识。

二、实验原理 O 2

CHO NaOH O CH 2OH +O COONa O COOH +O COONa HCl

三、实验药品

43%NaOH 溶液 3mL,新蒸馏呋喃甲醛3.3mL,乙醚约16mL,无水硫酸镁约1g,1:1盐酸约7mL

四、实验步骤

1. Cannizzaro 反应:将43%氢氧化钠溶液3ml 置于100mL 的烧杯中,将烧杯置于冰水浴中冷却至5℃左右,不断搅拌下滴加新蒸的呋喃甲醛3.3mL(3.9g,0.4mo1,)约10分钟滴加完毕,保持反应温度在8~12℃之间。滴加毕继续搅拌15分钟,得淡黄色浆状物。

2.呋喃甲醇的获得:在搅拌下加入约10mL 水至固体全溶,将溶液转移入分液漏斗中,用乙醚分三次(12mL,7mL,5mL)萃取,合并萃取液(水层保留)并加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后水浴蒸除乙醚,然后直接蒸馏收集169~172℃的馏分得呋喃甲醇。称重并计算产率。

3.呋喃甲酸的获得:经乙醚萃取后的水溶液(主要含呋哺甲酸钠)用约6mol ·L -1 的盐酸

酸化至pH=3,析出白色固体。充分冷却后,过滤,用少量冷水洗1~2次。粗产品用适量热水溶解,稍冷后加适量活性炭,煮沸10分钟脱色,趁热过滤,滤液冷却后即有白色针状晶体析出。抽滤,干燥,称重并计算产率。

呋喃甲醇的沸点为171℃, 呋喃甲酸的溶点为133~134℃。

五、注意事项

1.该歧化反应一定要注意控制好温度,保持在8-12℃;

2.酸化时,酸量一定要加足、保证PH=3,使呋喃甲酸充分游离出来。

3.呋喃甲酸100℃时有部分升华,最好自然晾干。

六、思考题

1.实验中醇的产率往往低于酸,试分析可能的原因。

2.查阅苯甲醛的康尼察罗实验条件,并比较与此实验的异同点。

实验六 肉桂酸的制备及水蒸气蒸馏

一、实验目的

1. 通过肉桂酸的制备学习并掌握Perkin 反应机理及其基本操作;

2. 学习水蒸气蒸馏的原理、操作和用途;

3. 巩固固体有机化合物的提纯方法:脱色、重结晶等。

二、实验原理

1. 肉桂酸的制备原理: CHO

+C O

CH 3O C O CH 3CH 3COOK 140-180。CH=CHCOOH +CH 3COOH

2.水蒸气蒸馏原理:

根据分压定律,当有机物与水一起共热时,整个系统的蒸汽压等于各组分蒸汽压之和, 即P=P (H2O)+P A 当总蒸汽压(P)与大气压力相等时,则液体沸腾。显然,混合物的沸点低于任何一个组分的沸点,因此有机物可在低于100℃的温度下被蒸馏出来。

三、实验药品

新蒸馏过的苯甲醛1mL,新蒸馏过的醋酐2.7mL,研细的无水碳酸钾1.4g,10%NaOH 溶液约6.7mL,浓盐酸,刚果红试纸等。

四、实验步骤

按图安装实验装置。在100mL 圆底烧瓶中加入1.4g 研细的无水碳酸钾、1.0mL 新蒸馏的苯甲醛和 2.7mL 乙酸酐,振荡使其混合均匀。装上带有干燥管的球形冷凝管,回流反应约40min。

取下冷凝管,向圆底烧瓶中加入40 mL 热水,3.0g 碳酸钠,摇动烧瓶使固体溶解。然后进行水蒸气蒸馏(本实验直接用蒸馏装置),使馏出液中无油珠为止。

卸下蒸馏装置,向烧瓶中加入~0.5g 活性炭,加热沸腾2~3min,趁热过滤。将滤液转

移至干净的200mL 烧杯中,慢慢用浓盐酸酸化至明显的酸性(Ph = 2)。冷却至肉桂酸充分结晶,抽滤。用少量冷水洗涤晶体。在100℃以下干燥,可得到1-2g 白色或乳白色固体。

实验装置图

五、注意事项

1.苯甲醛,醋酐使用前应重新蒸馏。

2.回流反应所需的仪器必须干燥。

3. 加热回流初期应控制反应呈微沸状态,否则会因泡沫过多和激烈沸腾易使乙酸酐蒸出而影响产率。

六、思考题

1. 什么结构的醛能发生Perkin 反应?呋喃甲醛和丙酸酐在无水碳酸钾的存在下发生

Perkin 反应得到什么产物?

2.在提纯过程中,水蒸气蒸馏除去什么?为什么能用水蒸气蒸馏进行提纯?

3.制备肉桂酸时,往往出现焦油,它是怎样产生的?又是如何除去的?

4.在提纯过程中,能否用浓NaOH 溶液代替碳酸钠溶液来中和水溶液?

实验七 二氯卡宾与环己烯反应制备7,7-二氯双环[4.1.0]庚烷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相转移催化、卡宾的生成及加成反应。

2.进一步熟悉机械搅拌装置。

3.掌握萃取、蒸馏、减压蒸馏等操作。

二、实验原理

碳烯(又称卡宾carbene)是一类活性中间体总称,其通式为CX2︰,最简单的卡宾是亚甲基CH2︰。卡宾存在的时间很短,一般是在反应过程中产生,然后立即进行下一步反应。卡宾是缺电子的,可以与不饱和键发生亲电加成反应。

二氯卡宾(︰CCl2)是一种卤代卡宾。氯仿和强碱作用,发生α-消除反应得到。

二氯卡宾与环己烯作用,即生成7,7-二氯双环 庚烷:

HCCl3CCl2

上述反应一般应在强碱而且高度无水的条件下进行。但若利用相转移催化技术则可使反应条件温和,并提高产率。在相转移催化剂存在下,在有机/无机界面产生的二氯卡宾立即和环己烯作用,生成7,7-二氯双环[4.1.0]庚烷,产率可达60%。为使相转移反应顺利进行,反应必须在强烈的搅拌下进行。

三、实验药品

环己烯3.2g(0.04mol),氯仿6.5mL(0.08mol),TEBA 0.2g,50% 氢氧化钠溶液8mL,氢氧化钠5g,石油醚,无水氯化钙2g。

四、实验步骤

在100mL的三颈瓶上,依次装配好机械搅拌,回流冷凝管及温度计。在三颈瓶中加入环己烯、氯仿和TEBA。快速搅拌下滴加氢氧化钠溶液,约15min滴完。此时反应液温度慢慢上升至60℃左右,继续保温反应1.5h。反应液渐渐变成棕黄色并伴有固体析出。将反应液冷至室温,加入50mL水使固体溶解,加入20mL石油醚,分液,水层用20mL石油醚萃取两次,合并有机层,加入5g氢氧化钠干燥,继而加入2g无水氯化钙干燥。安装蒸馏装置,蒸出溶剂,然后进行减压蒸馏,收集80~82℃/16mmHg馏分或直接蒸馏收集197~200℃的馏分。产量约3.9g。

五、注意事项

1.本反应为非均相的相转移催化反应,必须在强烈的搅拌下进行。

2.若天冷不能自然升温至60℃,可用热水浴稍作加热。

六、思考题

1.相转移催化反应的原理。

2.二氯卡宾是一种活性中间体,容易与水作用,本实验在有水存在下为什么可与环己烯发生加成反应?

实验八 甲基橙的制备

一、实验目的

1.通过本实验掌握重氮化反应和偶合反应的实验操作。

2.巩固盐析和重结晶的原理和操作。

二、实验原理 SO 3H NH 2+Na OH SO 3Na NH 2

NaNO 2 + HCl N HO 3S N +Cl N=N HO 3S N(CH 3)2AC NaOH

N=N NaO 3S N(CH 3)2

三、实验药品

药品:对氨基苯磺酸1g,亚硝酸钠0.4g,浓盐酸1.3 mL,N,N-二甲基苯胺0.65mL,冰醋酸0.5mL,10%NaOH 7.5mL,5%NaOH 5mL,饱和氯化钠10mL,冰

四、实验步骤

1. 重氮盐的制备:在烧杯中放置 5mL5% 氢氧化钠溶液及 1.05g 对氨基苯磺酸晶体,温热使其溶解。另溶 0.4g 亚硝酸钠于 3mL 水中,加入上述烧杯中,用冰盐浴冷至 0-5 ℃。在不断搅拌下,将 1.5mL 浓盐酸与 5mL 水配成的溶液缓缓滴加到上述混合溶液中,并控制温度在 5 ℃以下。滴加完后,用淀粉-碘化钾试纸检验 ,然后在冰盐浴中放置 15min ,以保证反应完全 。

2. 偶合:在试管内混合 0.6g N,N- 二甲基苯胺和 0.5mL 冰醋酸于不断搅拌下将慢慢加到上述冷却的重氮盐溶液中。加完后继续搅拌 10min ,然后慢慢加入 12.5mL 5% NaOH 溶液,直至反应物变为橙色,这时反应液呈碱性,粗制的甲基橙呈细粒状沉淀析出 。将反应物在热水浴中加热 5min ,冷却至室温后,再在冰水浴中冷却,使甲基橙晶体完全析出,抽滤,收集结晶,依次用少量水、乙醇、乙醚洗涤、压干。

3. 纯化:若要得较纯产品,可用溶有少量氢氧化钠的沸水进行重结晶。待结晶析出完全后,抽滤收集,依次用少量乙醇、乙醚洗涤 ,得到橙色小叶片状甲基橙结晶产量约 1.3g 。

五、注意事项

1.重氮化反应一定要控制好温度在5℃以下,因为生成的重氮盐不稳定影产率。

2.对氨基苯磺酸是两性化合物,其酸性比碱性强,以酸性内盐形式存在,能与碱作用生成盐而不能与酸作用成盐,所以在酸性溶液中进行重氮化反应时,应先将其转变成水溶性的对氨基苯磺酸钠盐.

3.最后产品结晶速度不宜太快,且不要搅拌,否则颗粒太细,难以抽滤。

六、思考题

1. 什么叫偶联反应?试结合本实验讨论一下偶联反应的条件。

2. 如果偶合时将加料顺序颠倒过来,将重氮盐加到胺的醋酸溶液中,结果会怎样?

3.写出对氨基苯磺酸重氮盐与1-萘胺偶合的产物结构式。

4. 试解释甲基橙在酸碱介质中的变色原因,并用反应式表示。

对苯二甲酰氯与己二胺的界面缩聚

具体见: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f7644502.html,/p-647851860281.html 药品减半操作。

有机化学实验教案

预习报告:15%;操作规范:50%;实验结果:10%;实验报告:15% ;卫生情况:10% 总分 = 平时成绩×60% + 考试成绩×40% 实验一 减 压 蒸 馏 一、实验目的 1. 理解减压蒸馏的原理 2.了解减压蒸馏的意义和使用范围 3. 熟悉减压蒸馏的装置和操作 4. 了解油泵的结构、使用及维护 二、实验原理 液体的沸点是指它的蒸汽压等于外界大气压时的温度,所以液体沸腾的温度是随外界压力降低而降低的,因而如用真空泵连接盛有液体的容器,使液体表面上的压力降低,即可降低液体的沸点,这种在较低压力下进行蒸馏的操作称为减压蒸馏。一些液体有机物沸点较高,加热到沸点时往往发生分解或氧化,应用减压蒸馏可以在比它正常的沸点低很多的情况下,蒸出这些有机物。 三、实验仪器及药品 5mL环己醇 标准磨口仪,油泵车 四、实验步骤 减压蒸馏装置 1.首先按图安装好装置,在未装样品前应检查是否漏气。打开安全瓶和压力计上的活塞,用螺旋夹夹住毛细管上端的橡胶管,然后开动泵,慢慢关上安全瓶上的活塞,观察压力计上的读数是否达到所要求的真空度。如果达不到所需的真空度,可检查各部分塞子、橡皮管等处的连接是否紧密不漏气,直到真空度达到所需要求,然后慢慢打开安全瓶活塞,内外压力平衡后可关闭泵。 2.装入待蒸馏样品,安上毛细管,再开启真空泵,关上安全瓶活塞,调整毛细管上端橡皮管上的螺旋夹,控制毛细管的进气量使蒸馏瓶内液体中有平稳的小气泡溢出并保证真空度达到要求。 3.待压力稳定后,开始加热进行减压蒸馏,控制馏出速度,以每秒一滴为宜,根据不同的沸程转动多头尾接管收集不同的馏分,记下馏分沸程温度及相应的真空度。蒸馏过程中,应严密关注真空度与温度的变化。 4.蒸馏完毕,停止加热,移开热源,稍冷后缓慢放松毛细管活夹子,再慢慢开启安全瓶活塞通大气,内外压力平衡后停止真空泵,最后拆除仪器。 五、注意事项 1.减压蒸馏装置的严密不漏气。 2.液体样品不得超过容器的1/2。 3.先恒定真空度再加热。 4.开泵与关泵前,安全瓶活塞一定要通大气。 5.沸点低于150℃的有机液体不能用油泵减压。 七、思考题 1.冷却阱有什么作用? 2.环己醇在常压下的沸点是多少?希望在70℃左右蒸馏出来,预计真空度大致在多少mmHg, 约为多少Mpa? 3.蒸馏烧瓶和接受瓶为什么不能用锥形瓶?能否用有裂纹的仪器?为什么? 4.在减压蒸馏时,为什么不能直接火加热?

有机化学实验讲义

实验一 乙醇─水溶液的分馏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分馏原理及其应用。 2、正确掌握简单分馏操作。 二、实验原理 蒸馏和分馏都是分离提纯液体有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然而普通蒸馏主要用于分离两种以上沸点相差较大的液体混合物,而分馏是分离和提纯沸点相差较小的液体混合物。从理论上来讲,只要对蒸馏的馏出液经过反复多次的普通蒸馏,也可以分离沸点相差较小的液体混合物。但这样做,操作既烦琐,费时又浪费很大,而应用分馏则能克服这些缺点,提高分离效率。 分馏操作是使沸腾的混合物通过分馏柱,在柱内蒸汽中高沸点组分被柱外冷空气冷凝成液体,流回烧瓶中,使继续上升的蒸汽中含低沸点组分相对增加。冷凝液在回流途中遇到上升的液体,两者之间进行了热量与质量的交换,上升的蒸汽中高沸点组分又被冷凝下来。低沸点组分继续上升,在柱状晶中如此反复地汽化、冷凝。当分馏效率足够高时,首先从柱上面出来的是纯度较高的低沸点组分。随着温度的升高,后蒸出来的主要是高沸点组分,留在蒸馏烧瓶中的是一些不易挥发的物质。分馏原理也可通过二元沸点一组成图(如下图)来说明。图中下面一条曲线是A 、B 两个化合物不同组成时的液体混合物沸点,而上面一条曲线是指在同一温度下,与沸腾液体平衡时蒸汽的组成。例如某化合物在90℃沸腾,其液体含化合物A56%(mol ),化合物B44%(mol ),见图中V1,该蒸汽冷凝后为C2,而与C2相平衡的蒸汽相V2,其组成A 为90%(mol ),B 为10%(mol)。由此可见,在任何温度下气相总是比与之相平衡的沸腾液相有更多的易挥发的组分。若将C2继续经过多次汽化,多次冷凝,最后可将A 和B 分开。但必须指出,凡能形成共沸组成的混合物都具有固定沸点,这样的混合物不能用分馏方法分离。 三、试剂和装置 试剂:60%乙醇水溶液100mL 装置:下图为分馏装置。 温度/℃ 10 50 20 B 0 20 40 60 80 100 A 100 80 60 40 20 0 组分% V1 V2 C1 C2 C3

有机化学实验

有机化学实验预习指导 实验二熔点的测定 1.测熔点时,若有下列情况将产生什么结果? 答: (1)熔点管壁太厚,则热传导时间加长,会产生熔点偏高。 (2)熔点管底部未完全封闭,尚有一针孔,则不易传热,造成熔程变大。 (3)熔点管不洁净,会使熔点偏低,熔程变大。 (4)样品未完全干燥或含有杂质,会使熔点偏低,熔程变大。 (5)样品研得不细或装得不紧密,则不易传热,造成熔程变大。 (6)加热太快,则会使熔点偏高。 2.可否用第一次测熔点后已经冷却重新结晶的试样,再做第二次测定?为什么? 答:不可以。因为在测熔点加热时,有时某些化合物部分分解,有些经加热会转变为具有不同熔点的其他结晶形式。这使得样品不纯,所测得的熔点不准确。 3.如何观察试样已经开始熔化和全部熔化? 答:试样塌陷并在边缘部分开始透明时就说明开始熔化;全部透明时说明全部熔化。 4.测定熔点对确定化合物的纯度和鉴定有机物有何意义? 答:当化合物含有杂质时,其熔点下降,熔距变宽,因此,通过测定熔点不仅可以鉴别不同的有机化合物,而且还可以判断有机化合物的纯度,同时还能鉴定熔点相同的两种化合物是否为同一化合物。 5. 沾有浓硫酸的温度计能否直接用水冲洗?为什么? 答:不能。因为浓硫酸溶于水会放出大量的热,这样容易使温度计破裂。应使温度计上的浓硫酸充分冷却后用布擦去,再用水小心地冲冼。 实验三蒸馏及沸点的测定 1、什么叫沸点?液体的沸点和大气压有什么关系? 答:当液体的蒸气压等于外界对液面的总压力(通常是大气压力)时,就有大量气泡从液体内部逸出,即液体沸腾。这时的温度称为液体的沸点。 2、用蒸馏法测定沸点时,加热过猛,蒸馏速度太快,所测数据会发生什么误差? 答:加热过猛,蒸馏速度太快,使蒸气成为过热蒸气,造成温度计所显示的沸点偏高。 3、蒸馏时加入沸石的作用是什么?如果蒸馏前忘记加沸石,能否立即将沸石加至将近沸腾的液体中?当重新蒸馏时,用过的沸石能否继续使用? 答:加入沸石的作用是为了形成许多气化中心,防止爆沸。若在加热后才发现忘了加沸石,则应停止加热,待烧瓶内液体温度降到低于沸点几十度后再补加。用过的沸石已经失效,不能再用。

九年级化学下册《有机合成材料》教案

课题3 有机合成材料 【教学目标】 1.了解有机物的概念,能区分有机物和无机物。 2.知道塑料、合成纤维、合成橡胶是重要的有机合成材料及其生产和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1.通过塑料性质的探究及鉴别天然纤维和合成纤维的实验,发展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 1.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特点、用途和对环境的危害,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认识有机合成材料对人类社会进步所起的重要作用,体会学习化学的价值。 【重点难点】 1.知道什么是有机物,了解有机高分子材料的分类和用途。 2.了解有机合成材料的种类和用途以及塑料对环境的影响,认识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教学方法】讨论法、实验法 【教学过程】 [创设情景] 我们日常生活中用的最多的一类物质是什么?请举例说明。 [提出问题]什么是有机化合物?请同学们完成课本P102探究。 [学生活动] 讨论有机化合物和无机化合物的区别 [提出问题]什么是有机合成材料?请同学们阅读课本P103 [归纳总结]有些有机物的相对分子质量较大,通常称它们为有机高分子,用有机高分子制成的材料称为有机高分子材料,它又分天然有机高分子材料和有机合成材料,合成材料的用途很广,下面一起来研究:有机合成材料 [板书]三大有机合成材料 1、塑料 [学生实验] 探究塑料的一些性质:聚乙烯为例 【归纳总结】按受热时的表现,塑料可以分为热塑性塑料和热固性塑料。加热后又可以熔化

的塑料称为热塑性塑料;一经加工成型就不会受热熔化的塑料称为热固性塑料。 【应用】根据刚才的实验和生活经验,讨论下列问题: ①雨衣 ②根据你到书店或超市买东西的生活经验,谈谈用于包装的塑料袋是如何封口的?它们是热塑性塑料还是热固性塑料? ③手电筒的外壳 ④炒菜用的锅的手柄是热塑性塑料还是热固性塑料? 2、合成纤维 [提出问题]买衣服时,怎样知道面料的种类呢?穿不同布料的服装时,你有什么不同的感觉?学生收集衣服标签,通过查看标签,了解纤维的种类,并根据生活经验,区分天然纤维与合成纤维。 [学生实验]:燃烧棉花、纯羊毛线与涤纶、锦纶 [得到结论]天然材料和合成材料的区别 3、合成橡胶 【图片投影】橡胶树→天然橡胶 【介绍】介绍合成橡胶的优点。 【引导交流】引导学生交流合成橡胶在生活和生产中的应用。 [幻灯片展示]塑料垃圾对大自然的污染。 [提出问题]什么叫“白色污染”?废弃塑料带来的污染叫“白色污染” [学生讨论]使用塑料的利与弊。 [得到结论]防止“白色污染”的措施 1.减少使用不必要的塑料制品 2.重复使用某些塑料制品 3.使用一些新型的、可降解的塑料 4.回收各种废弃塑料

2020年高考化学有机化学实验重点讲义

高中有机化学实验 一、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特点 1.加热方法的变化水浴加热的特点: 2.产物一般需分离提纯 3.温度计的使用注意温度计的位置 4.常用到冷凝、回流装置* 二、有机制备反应 1.乙烯的制备 (1)装置 (2)反应原理、浓硫酸的作用可能的副反应(3)气体收集(4)实验现象及解释 3.乙酸乙酯的制备 (1)装置 (2)反应原理、浓硫酸的作用

(3)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减少乙酸乙酯的溶解、除去乙酸等杂质、增大乙酸乙酯与水溶液的密度差,有利于液体分层。 4.溴苯的制备 (1)装置 (2)反应原理(3)溴苯的提取 5.硝基苯的制备 (1)装置 (2)反应原理、浓硫酸的作用 (3)浓硝酸与浓硫酸应怎样混合? 三、有机分离、提纯实验 1.分液用于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同)的液体的分离。 2.蒸馏用于沸点不同的液体的分离。分馏的原理与此相同。

3.洗气 用于气体的吸收。一般用液体吸收(即洗气)、也可用固体吸收。 其他不常用的还有如:盐析、渗析、过滤等 四、有机性质实验 1.卤代烃水解及卤原子的检验注意水解后溶液的酸化 2. 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注意现象(Cu丝先变黑后变红)及现象解释3.银镜反应注意银氨溶液的制备、水浴加热、银镜的洗去 4.乙醛与新制氢氧化铜共热实验注意新制氢氧化铜的配制、反应原理5.糖类水解及产物的检验注意产物检验前用碱溶液中和酸 五、有机物的分离和提纯 1.气态混合物的提纯---洗气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括号中的为杂质): a.乙烷(乙烯):溴水(注意:高锰酸钾以及氢氧化钠的使用) b.乙炔(硫化氢):硫酸铜溶液或氢氧化钠溶液 c.甲烷(甲醛):水(甲醛易溶于水)※家居装修 d.乙烷(水蒸气):浓硫酸或碱石灰、五氧化二磷、氯化钙(注意:干燥管的使用) 2. 液态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 1.分离溴水中的溴和水萃取分液(四氯化碳、苯、直馏汽油、乙酸乙酯、乙醚等)

大学化学大学有机化学实验书

《有机化学实验》指导书一、实验项目: 二、各实验的主要内容及要求 实验一 实验项目名称:常用仪器介绍、熔点测定 实验项目性质:基本操作 所属课程名称:有机化学实验 实验计划学时:3学时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熔点测定的意义;

2.掌握毛细管测定熔点的操作方法。 二、实验原理 熔点是固体有机化合物固液两态在大气压力下达成平衡的温度,纯净的固体有机化合物一般都有固定的熔点,固液两态之间的变化是非常敏锐的,自初熔至全熔(称为熔程)温度不超过0.5-1℃。 加热纯有机化合物,当温度接近其熔点范围时,升温速度随时间变化约为恒定值,此时用加热时间对温度作图(如图1)。 图1 相随时间和温度的变化图2 物质蒸气压随温度变化曲线化合物温度不到熔点时以固相存在,加热使温度上升,达到熔点.开始有少量液体出现,而后固液相平衡.继续加热,温度不再变化,此时加热所提供的热量使固相不断转变为液相,两相间仍为平衡,最后的固体熔化后,继续加热则温度线性上升。因此在接近熔点时,加热速度一定要慢,每分钟温度升高不能超过2℃,只有这样,才能使整个熔化过程尽可能接近于两相平衡条件,测得的熔点也越精确。 当含杂质时(假定两者不形成固溶体),根据拉乌耳定律可知,在一定的压力和温度条件下,在溶剂中增加溶质,导致溶剂蒸气分压降低(图2中M′L′),

固液两相交点M′即代表含有杂质化合物达到熔点时的固液相平衡共存 点,T M′为含杂质时的熔点,显然,此时的熔点较纯粹者低。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a)测定二苯胺的熔点,测二次; b)测定乙酰苯胺的熔点,测二次; c)测定未知样品的熔点,测二次。 四、实验主要仪器设备和材料 毛细管、提勒管、温度计、酒精灯;待测样品、液体石蜡等。 五、实验方法、步骤及结果测试 1.毛细管的封口:将毛细管用酒精灯的外火焰加热,一段封好。 2.装样品:将少许样品放于干净表面皿上,用玻璃棒将其研细并集成一堆。把毛细管开口一端垂直插人堆集的样品中,使一些样品进入管内,然后,把 该毛细管垂宜桌面轻轻上下振动,使样品进人管底,再用力在桌面上下振动,尽量使样品装得紧密。或将装有样品、管口向上的毛细管,放入长约50一60CM垂直桌面的玻璃管中,管下可垫一表面皿,使之从高处落于表面皿上,如此反复几次后,可把样品装实,样品高度2—3 mm。熔点管外的样品粉末要擦干净以免污染热浴液体。装入的样品一定要研细、夯实。否则影响测定结果。 3.装置的安装: 按图搭好装置,放入热浴所用的导热液。用温度计水银球蘸取少量导热液,小心地将熔点管粘附于水银球壁上,或剪取一小段橡皮圈套在温度计和熔点管的上部(如下图)使装试料的部分正靠在温度计水银球的中部。温度

鲁科版化学选修五 有机化学 全册教案

第1章有机化合物的结构与性质烃 【课时安排】共8课时 第一节:3课时 第二节:3课时 第三节:3课时 本章复习:2课时 第一节认识有机化学 【教材与学情分析】本节教材是学生在学完《化学2(必修)》中有机化学知识的基础上,向他们展示有机化学发展历程、研究领域;系统介绍了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方法。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和命名方法是学生学习有机化学有机化学的基础。本节还介绍了许多有机化学的概念,如烷烃、烯烃、炔烃、芳香烃、官能团、同系物等,对这些概念的理解和掌握对后续化学课的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要求: (1)知道有机化学的发展,了解有机化学的研究领域。 (2)掌握有机物的三种分类方法,建立烃和烃的衍生物的分类框架。 (3)理解同系物和官能团的概念。 过程与方法要求: (1)通过对有机化合物分类方法的研究,能够对有机化合物结构从多角度进行分析、。对比和归类。 (2)通过对典型实例的分析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与价值观要求: 通过有机化学发展史的教育,体会科学研究的艰辛和喜悦,感受有机化学世界的奇妙与丰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习后续的新、相关内容做好准备。 【教学重、难点】本课时的重点是有机物的分类。难点是官能团的认识几同系物的判断。 【教学媒体与教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有机物的分类 【问】同分异构体的种类我们已经学过,那么分子式为C3H8O的有机物有几种可能的同分异构体?写出结构简式。 CH3CH2CH2OH CH3OCH2CH3CH3CHCH3 其中能发生酯化反应的有哪些?你是根据什么得出这个结论的? 【答】结构中有(醇)羟基,能发生酯化反应。 由此,我们知道,有机物的化学性质主要跟它所具有的基团的性质有关。 我们把这种反映一类有机物共同特性的的原子或原子团叫做官能团。 【问】你知道还有哪些官能团呢?它们存在于哪些物质当中? 【学生举例】—COOH 羧酸中存在

有机化学下册教案讲解

【课题】有机物的概念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使学生了解有机化化学的研究对象和有机化合物的特殊性质。 2.使学生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结构表示方法和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能够正确书写有机物的电子式、结构式和结构简式;能给单官能团有机化合物分类。 3.使学生了解杂化轨道概念,能判别简单有机物分子中碳原子的杂化类型。 4.使学生熟悉共价键的键能、键长、键角、偶极矩及断裂方式,了解价键理论。 能力目标: 1.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有机化合物的特性 2.有机化合物的分类及结构表示 【课时安排】 2课时.(90分钟) 【教学重点】 1.键能、键的极性与偶极矩 2. 杂化轨道概念、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 【教学难点】 启发式+讲解 【教学设计】 教学步骤、内容(详细内容见课件) 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与任务 有机化学和有机化合物简述:从人类生存、生产的历史阐明有机物的历史性与广泛性,人类生存离不开有机物的事实。给出有机物的原始概念、演变后的现代概念及其演变历程。 阐明有机物与无机物在结构和性质上的差异。分析有机物与无机物互相转化的关系及相对性。归纳出有机化学的研究对象为烃及其衍生物的组成、结构、制备、性质及其变化规律。 有机化学任务之一是分离、提取自然界的各种有机物,测定它们的组成、结构和性质以便加以利用。 有机化合物中的化学键 1.价键理论 回顾中学化学键概念,写出几种简单无机物、有机物的电子式;简述价键理论要点。成键三原则:对称性匹配、能量近似、最大重叠。 2.碳原子杂化轨道理论 详细讲述杂化轨道理论要点,从价键理论过渡到杂化轨道理论, 用轨道式(方框)表示碳原子的价层电子(基态、激发态和SP3杂化态)的排布。 讲述杂化轨道概念及SP3杂化、SP2杂化态、SP杂化态。(可以以图形或模型表示S、P轨道和杂化轨道的电子云形状) 简述共价键的四个参数:键能、键长、键角与偶极矩。 简述分子几何构型、极性与分子化学键的关系。 分子间力(范德华力)决定物质的物理性质、包括偶极力、色散力和氢键。 有机化合物的一般特点

有机化学实验讲义.

有机化学实验讲义深圳大学材料学院(2012) 脚踏实地,自强不息

第一章有机化学实验基本知识 1.1实验须知 有机化学实验教学的目的是训练学生进行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技能和基础知识,验证有机化学中所学的理论,培养学生正确选择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分离与鉴定的方法以及分析和解决实验中所遇到问题的思维和动手能力。同时它也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作风,实事求是、严格认真的科学态度与良好工作习惯的一个重要环节。 安全实验是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求要求。在实验前,学生必须阅读本书第一章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知识,了解实验室的安全及一些常用仪器设备。在进行每个实验以前还必须认真预习有关实验内容,明确实验的目的和要求,了解实验的基本原理、内容和方法,写好实验预习报告,知道所用药品和试剂的毒性和其它性质,牢记操作中的注意事项,安排好当天的实验。 在实验过程中应养成细心观察和及时记录的良好习惯,凡实验所用物料的质量、体积以及观察到的现象和温度等所有数据,都应立即如实地填写在记录本中。记录本应顺序编号,不得撕页缺号。实验完成后,应计算产率。然后将记录本和盛有产物、贴好标签的样品瓶交给教师核查。 实验台面应该经常保持清洁和干燥,不是立即要用的仪器,应保存在实验柜内。需要放在台面上待用的仪器,也应放得整齐有序。使用过的仪器应及时洗净。所有废弃的固体和滤纸等应丢入废物缸内,绝不能丢入水槽或下水道,以免堵塞。

有异臭或有毒物质的操作必须在通风橱内进行。 为了保证实验的正常进行和培养良好的实验室作风,学生必须遵守下列实验室规则。 1.实验前做好一切准备工作。 2.实验中应保持安静和遵守积序。实验进行时思想要集中,操作耍认真,不得擅自离开,要安排好时间,按时结束。实验结束后,记录本须经教师签字。 3.遵从教师的指导,注意安全,严格按照操作规程和实验步骤进行实验。发生意外事故时,要镇静,及时采取应急措施,并立即报告指导教师。 4.保持实验室整洁。实验时做到桌面、地面、水柑、仪器四净。实验完毕后应把实验台整理干净,关闭所用水、电、煤气。 5.爱护公物。公用仪器及药品用后立即归还原处。节约水、严格控制药品用量。 6.轮流值日。值日生的职责为整理公用仪器,打扫实验室,老师检查后方可离开。 1.2 实验室的安全,事故的预防、处理与急救 在有机化学实验中,经常要使用易燃溶剂,如乙醚、乙醇、丙酮和苯等;易燃易爆的气体和药品,如氢气、乙炔和金属有机试剂等;有毒药品,如氰化钠、硝基苯、甲醇和某些有机磷化合物等;有腐蚀性的药品,如氯磺酸、浓硫酸、浓

有机化学实验(1)-同济大学化学化工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有机化学实验(1)》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3280 学分:1.5 学时:51 大纲执笔人:于辉大纲审核人:蒋忠良 一、课程性质与目的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教学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掌握实验基本技能和技术、提高动手能力的必修课。本课程的目的是通过实验使学生加深理解有机化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掌握有机化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基本实验操作技能。掌握有机化学前沿学科的实验方法。培养学生具有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具有实事求是的科学作风和严谨踏实的科学态度,为在后期专业课程学习、专业实践以及未来工作中奠定基础。 二、课程面向专业 应用化学、化学工程与工艺。 三、实验基本要求 掌握常用仪器、设备的使用,掌握有机化合物的物理性质及结构鉴定方法,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方法,各类有机化合物的制备与反应。 四、实验教学基本内容 简单玻璃工操作,熔点和沸点的测定及温度计的校正,液体化合物折光率的测定,旋光度的测定,蒸馏,水蒸气蒸馏,减压蒸馏,重结晶及过滤,分馏,升华,干燥和干燥剂的使用,萃取,色谱分离,各类简单有机化合物的制备及反应。 五、实验内容和主要仪器设备与器材配置

* 六、能力培养与人格养成教育 将专业标准中能力标准和人格养成贯穿到实验教学当中。 七、实验预习和实验报告的要求、考核方式 1. 实验预习:将本实验的目的、要求、反应式(正反应,主要副反应)、主要反应物、试剂和产物的物理常数、用量和规格摘录于预习报告中;写出实验简单步骤;列出粗产物纯化过程及原理。 2. 实验报告:要求写出下列内容 实验目的和要求;反应式;主要原料及产物的物理常数;主要物料用量及规格;实验步骤及现象记录;产率计算,结果讨论。 3.考核:根据实验操作、实验报告、实验结果、实验考试情况综合评分。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根据实验预习的充分性、操作的规范性、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及实验报告的完成情况,综合给出平时成绩(占60%);第二部分,期末或期中组织一次实验理论、基本常识等书面测验,考核成绩也作为评分依据(占20%);第三部分,期末或期中单独组织一次实验操作基本技能的考核(占20%)。以上三部分累加,得学期总分。 八、学时分配

高中化学选修5全册教案

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教案 第一章认识有机化合物 【课时安排】共13课时 第一节:1课时 第二节:3课时 第三节:2课时 第四节:4课时 复习:1课时 测验:1课时 讲评:1课时 第一节有机化合物的分类 【教学重点】 了解有机化合物的分类方法,认识一些重要的官能团。 【教学难点】 分类思想在科学研究中的重要意义。 【教学过程设计】 【思考与交流】 1.什么叫有机化合物? 2.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 有机物的定义:含碳化合物。CO、CO2、H2CO3及其盐、氢氰酸(HCN)及其盐、硫氰酸(HSCN)、氰酸(HCNO)及其盐、金属碳化物等除外。 有机物的特性:容易燃烧;容易碳化;受热易分解;化学反应慢、复杂;一般难溶于水。

从化学的角度来看又怎样区分的机物和无机物呢? 组成元素:C 、H 、O N 、P 、S 、卤素等 有机物种类繁多。(2000多万种) 一、按碳的骨架分类: 有机化合物 链状化合物 脂肪 环状化合物 脂环化合物 化合物 芳香化合物 1.链状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分子中的碳原子相互连接成链状。(因其最初是在脂肪中发现的,所以又叫脂肪族化合物。)如: 正丁烷 正丁醇 2.环状化合物 这类化合物分子中含有由碳原子组成的环状结构。它又可分为两类: (1)脂环化合物:是一类性质和脂肪族化合物相似的碳环化合物。如: 环戊烷 环己醇 (2)芳香化合物:是分子中含有苯环的化合物。如: 苯 萘 二、按官能团分类: 什么叫官能团?什么叫烃的衍生物? 官能团:是指决定化合物化学特性的原子或原子团. 常见的官能团有:P.5表1-1 CH 3CH 2CH 2CH 3CH 3CH 2CH 2CH 2OH OH

《有机化学实验》教案

《有机化学实验》教案 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及安全教育 一、教学目的 (1)使学生在有机化学实验基本操作方面获得较为全面的训练,掌握实验操作技能和技巧; (2)养成正确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的习惯,学会真实记录实验现象和正确书写实验报告的方法; (3)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进一步学习专业课和科研工作打下基础。 二、教学重点 1、有机化学实验的特点:有机化学实验室所用的药品大多有毒、可燃、有腐蚀性或容易爆炸,所以要加强安全措施,严格遵守操作规程,防止事故发生。 2、实验室安全守则:对易燃、易爆、剧毒、易腐蚀的物品,应按规定领取和存放;对霉变、粉尘、有毒、有害气体,应妥善处理 3、实验室事故的预防及处理:防中毒、防触电、防烧烫伤、防溢水和防盗;处理:浓酸,浓碱不经处理,沿下水道流走,对管道产生很强的腐蚀,又造成水质的污染,一般要中和后,倾倒,并用大量的水

冲洗管道、有机溶剂,吡啶,二甲苯,氯份能破坏人体机能失调,做完实验,回收,并蒸馏后,再利用。 4、有机化学的实验预习、实验记录和实验报告。 三、教学难点 玻璃仪器的洗涤、干燥;玻璃仪器的保养与使用。 四、教学方法:讲授和演示 五、授课内容 (一)有机化学实验室:1、药品多数是有毒、可燃、有腐蚀性或有爆炸性的;2、仪器设备大部分是玻璃制品;必须认识到化学实验室是潜在危险场所,必须经常重视安全问题,提高警惕,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二)介绍实验室的安全守则和实验室事故的预防和处理。 实验室事故的预防 ①火灾的预防 ②爆炸的预防 ③中毒的预防 (三)事故的处理和急救 ①火灾的处理:若一旦发生着火事故,不要惊慌失措,根据着火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一般首先熄灭附近所有火源,切断电源。迅速移开附近易燃物质,采用沙子、石棉布或灭火器等灭火。灭火时应从火的四周向中心扑灭。衣服着火,切勿奔跑,应立即用厚的外衣包裹熄灭,或立即脱去衣服,或立即在地卧倒打滚起到灭火作用。必要时,要报警。

有机化学实验讲义

有机化学实验讲义

有机化学实验讲义 琚辉 2006年12月 天津中医药大学 有机化学实验室

实验一蒸馏及沸点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学会常量法测定液体的沸点 2.掌握蒸馏装置的安装 3.学会利用蒸馏的方法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 二、实验原理 饱和蒸汽压、沸腾、沸点的概念。 蒸馏:所谓蒸馏就是将液体物质加热到沸腾变为蒸汽,又将蒸汽冷凝为液体,这两个过程的联合操作。如:将沸点相差30℃以上的混合液体蒸馏时,沸点较低的先蒸出,沸点较高的随后蒸出,不挥发的物质留在蒸馏瓶内,这样可达到分离和提纯的目的。 纯液体有机化合物在蒸馏过程中,沸点范围很小0.5~1℃,所以可以利用蒸馏测定沸点。 气化中心及沸石的使用。 三、实验步骤 升降台的作用,电热套的使用及注意事项, 选用适当容积的蒸馏烧瓶,温度计的选择和使用,冷凝管的种类及使用,接受器和前馏分。 仪器的安装顺序:由下到上,由左到右。 如图安装 磨口部分连接紧密,与大气联通。 1.250ml低烧瓶加入100ml乙醇水溶液,加入 1-2粒沸石,通入冷凝水 2.打开电源,节电压至100v 3.溶液沸腾,观察温度计示数变化 4.收集馏分,72-78℃ 5.量取收集馏分体积,计算产率

6. 仪器的拆除(顺序与安装顺序相反) 四、实验重点 1.蒸馏的原理 2.仪器的合理使用 3.沸石的使用 4.产律的计算 5.仪器的安装和拆除 6.蒸馏时温度计的位置 实验二熔点测定及温度计的校正 一实验目的 1. 学会使用熔点仪测定有机物的熔点。 2. 掌握绘图法校正温度计的方法。 3. 通过测定有机物熔点,判断物质的纯度。 二实验原理 熔点:通常把晶体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即可以从固态转变液态,此时的温 度就为该晶体的熔点。 纯净的晶体从开始熔化(其现象为塌落并有液体产生)即为始熔,至完全熔化(其现象为晶体完全消失变为液体)即全熔的温度范围叫熔距或熔程。当达熔点时,纯化合物晶体几乎同时崩溃熔化,熔距很短,一般在0.5~1℃;不纯的化合物晶体,即当有少量杂质存在时,其熔点一般会下降,熔距增大。因此,测定固体物质的熔点可鉴定其化合物的纯度。熔点是反映有机物纯度的指标,

基础化有机学实验讲义

生物与化学工程系 基础有机化学实验 指导书 2011级各专业适用

有机化学实验须知 1、学生要提前5分钟进入实验室,进入实验室必须穿实验服。 2、实验前必须认真做实验预习,并写好预习报告,预习报告写在专门的实验预习笔记本上,每个实验的预习报告须在实验前交实验指导老师审查,预习报告不合格不允许做实验。做实验时只能按照预习报告设计的实验方案和步骤进行,不能看实验教材。 3、在进行实验预习时除了阅读实验指导书意外,还应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相关知识有更全面的了解。本实验指导的电子版中,在每个实验中都链接有实验操作演示, 打开链接的方法是:按住ctrl用鼠标点击 图标即可打开链接 的内容。(播放视频需要安装较高版本的视频播放器如暴风影音5、迅雷看看、realplayer 等)。 4、实验时应听从实验指导教师的指导,遇到问题及时报告。不听从指导者,教师有权停止其实验,本次实验按不及格纶。 5、学生不能自己擅自决定重做实验,应在老师的指导下作出是否重做的决定,否则本次实验按不及格论。 6、实验中不得有任何作弊行为,否则本课程按不及格论。 7、实验现象和实验数据记录在预习笔记本上,试验完成后交实验指导查阅签字。 8、实验成绩计算方法:考勤5分(迟到扣5分),预习报告25分(包括实验原理、实验装置草图、实验操作流程和步骤、回答提问等),实验操作及记录40分、实验报告30分。

目录 有机化学实验预备知识┈┈┈┈┈┈┈┈┈┈┈┈┈┈┈┈┈┈┈ 4 实验十三呋喃甲醇和呋喃甲酸的制备及熔点的测定┈┈┈┈┈┈┈5实验十四柱色谱分离偶氮苯和邻硝基苯胺┈┈┈┈┈┈┈┈┈┈┈8 +┈┈┈┈┈┈┈┈┈┈┈┈┈┈┈┈┈┈┈┈┈┈┈11 实验十六从茶叶中提取咖啡因┈┈┈┈┈┈┈┈┈┈┈┈┈┈┈┈17实验十七乙酸乙酯的制备┈┈┈┈┈┈┈┈┈┈┈┈┈┈┈┈┈┈21实验十八熔点的测定及温度计校正┈┈┈┈┈┈┈┈┈┈┈┈┈┈25

有机化学实验教案(水蒸气蒸馏)

有机化学实验教案 实验名称:水蒸气蒸馏 10 化学班第2组:龙顕灼梁海淼梁敏怡 【实验原理】 水蒸气蒸馏是将水蒸气通入不溶于水的有机物中或使有机物与水经过共沸而蒸出的操作过程。水蒸气蒸馏是分离和纯化与水不相混溶的挥发性有机物常用的方法。当水和不(或难)溶于水的化合物一起存在时,整个体系的蒸气压力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为各组分蒸气压之和。即p=pA+pB,其中p为总的蒸气压,pA 为水的蒸气压,pB为不溶于的化合物的蒸气压。当混合物中各组分的蒸气压总和等于外界大气压时,混合物开始沸腾。所以混合物的沸点比其中任何一组分的沸点都要低。因此,常压下应用水蒸气蒸馏,能在低于100℃的情况下将高沸点组分与水一起蒸出来。 适用范围: (1)从大量树脂状杂质或不挥发性杂质中分离有机物; (2)某些沸点高的有机化合物,在常压蒸馏虽可与副产品分离,但易将其破坏; (3)从固体多的反应混合物中分离被吸附的液体产物; 被提纯物需具有以下条件: (1)不溶或难溶于水; (2)共沸腾下与水不发生化学反应; (3)在100℃左右时,必须具有一定的蒸汽压[至少666.5~1333Pa] 本实验是利用水蒸汽蒸馏法从八角茴香果实中提取八角茴香油。八角茴香油主要成分为大茴香醚(占85%以上),胡椒酚甲醚、黄樟醚、茴香醛、茴香酸等 【仪器和药品】 仪器:研钵,金属制的水蒸气发生装置,T形管,直三颈烧瓶,直形冷凝管,接液管,锥形瓶,量筒,玻璃管。 药品:10g八角茴香 【实验过程和步骤】 ①安装实验装置(如右图所示)

②实验过程和步骤: 【注意事项】 1、T 形管保持水平;安全管,水蒸气导入管必须插入液面以下,并接近底部处。 2、实验加热前,应先打开T 形管支管的螺旋夹,待有水蒸气从支管处冲出后,关闭螺旋夹。实验结束时,首先打开螺旋夹,然后再停止加热,以免发生倒吸现象。 3、在操作时,要随时注意安全管中的水柱是否发生不正常的上升现象,以及水蒸气发生器中的液体是否发生倒吸现象,蒸馏部分混合物溅飞是否厉害。一旦发生这种现象,应立刻打开螺旋夹,移去热源,找出发生故障的原因;必须把故障排除后,方可继续蒸馏。 4、水蒸气发生器中的水约占容积的3/4,直三颈烧瓶中的液体体积不超过1/3。 5、蒸馏过程中,如由于水蒸气冷凝,而使瓶内液体增加,以至超过容器容积的2/3,或者水蒸气蒸馏速度不快,则将直三颈烧瓶隔石棉网加热。 6、加热蒸馏部分时,要注意瓶内崩跳现象,若崩跳剧烈,则不应加热,以免发生意外。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个有机实验完整版汇总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全12个有机实验完整版) 试验一蒸馏和沸点的测定 一、试验目的 1、熟悉蒸馏法分离混合物方法 2、掌握测定化合物沸点的方法 二、试验原理 1、微量法测定物质沸点原理。 2、蒸馏原理。 三、试验仪器及药品 圆底烧瓶、温度计、蒸馏头、冷凝器、尾接管、锥形瓶、电炉、加热套、量筒、烧杯、毛细管、橡皮圈、铁架台、沸石、氯仿、工业酒精 四.试验步骤 1、酒精的蒸馏 (1)加料取一干燥圆底烧瓶加入约50ml的工业酒精,并提前加入几颗沸石。 (2)加热加热前,先向冷却管中缓缓通入冷水,在打开电热套进行加热,慢慢增大火力使之沸腾,再调节火力,使温度恒定,收集馏分,量出乙醇的体积。 蒸馏装置图微量法测沸点 2、微量法测沸点 在一小试管中加入8-10滴氯仿,将毛细管开口端朝下,将试管贴于温度计的水银球旁,用橡皮圈束紧并浸入水中,缓缓加热,当温度达到沸点时,毛细管口处连续出泡,此时停止加热,注意观察温度,至最后一个气泡欲从开口处冒出而退回内管时即为沸点。 五、试验数据处理 六、思考题 1、蒸馏时,放入沸石为什么能防止暴沸?若加热后才发觉未加沸石,应怎样处理? 沸石表面不平整,可以产生气化中心,使溶液气化,沸腾时产生的气体比较均匀不易发生暴沸,如果忘记加入沸石,应该先停止加热,没有气泡产生时再补加沸石。 2、向冷凝管通水是由下而上,反过来效果会怎样?把橡皮管套进冷凝管侧管时,怎样才能防止折断其侧管? 冷凝管通水是由下而上,反过来不行。因为这样冷凝管不能充满水,由此可能带来两个后果:其一,气体的冷凝效果不好。 其二,冷凝管的内管可能炸裂。橡皮管套进冷凝管侧管时,可以先用水润滑,防止侧管被折

有机化学实验指导书重庆邮电学院生物信息学院

有机化学实验指导书 化学教学部 重庆邮电学院生物信息学院 2002年6月23日

前言 本书参考了多门实验教材,主要参照中山大学化学系许遵乐、刘汉标主编的《有机化学实验》。并根据自身的需要,选择了其中部分实验内容,也增添了部分趣味性的实验,如阿司匹林的合成、从茶叶中提取咖啡碱等实验。另外增设了设计性实验,以提高学生实验综合能力。 本教材共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第一部分为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包括实验室规则、安全注意事项、有机实验常用仪器装置的介绍等,第二部分为有机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介绍常用有机化学实验单元操作的技术要点等。第三部分为有机化合物的实验,安排有19个不同的实验,分为基本有机合成实验、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实验等,由于编写时间仓促,加之我们的业务水平有限,书中定有不少错误及万安之处,敬请各校教师和同学们在使用过程中提出批评指正;以不断提高本教材的质量。

目录 第一部分有机化学实验的一般知识 (4) 一、有机化学实验室的安全知识 (4) 二、有机化学实验常用仪器 (7) 三、玻璃仪器的清洗、干燥和塞子的配置 (11) 四、简单玻璃工操作 (14) 五、有机化学反应的常用装置 (16) 六、加热和冷却 (22) 七、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和实验报告的书写 (24) 第二部分有机化合物的分离提纯 (27) 一、重结晶 (27) 二、蒸馏 (31) 三、分馏 (35) 四、萃取与洗涤 (37) 五、干燥 (41) 第三部分实验 (44)

一、基本操作训练 (44) 实验一简单玻璃工操作 (44) 实验二蒸馏和沸点测定 (45) 实验三重结晶 (46) 二、合成实验 (48) 实验四1-溴丁烷 (48) 实验五环己稀 (50) 实验六苯乙酮 (51) 实验七己二酸 (53) 实验八乙酰苯胺 (54) 实验九乙酰乙酸乙酯 (55) 实验十β-萘乙醚 (57) 实验十一乙酸乙酯 (58) 实验十二乙醚 (59) 实验十三乙酸正丁酯 (60) 三、有机化合物的性质实验 (61) 实验十四卤代烃的化学性质 (61) 实验十五酚的化学性质 (61)

有机化学实验教案

有机化学实验教案 Document number:WTWYT-WYWY-BTGTT-YTTYU-2018GT

有机化学实验教案 目录 实验一蒸馏及沸点的测定(3学时) 实验二薄层色谱分离法(4学时) 实验三萃取(3学时) 实验四 1-溴丁烷的制备(4学时) 实验五乙酸乙酯的制备(4学时) 实验六甲基橙的制备(4学时) 实验七卤代烃的性质(2学时) 实验一蒸馏及沸点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 1、了解测定沸点的原理与意义 2、学习并掌握蒸馏操作 3、学习并掌握常量法(即蒸馏法)测定沸点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 1、沸点 (boiling point, .)——液态物质的蒸汽压与其所处体系的压力相等时的温度物质处于沸点时: 液态物质沸腾 液态与气态平衡 纯净的液态化合物在一定的压力下均有固定的沸点 不同化合物有不同的沸点

沸程范围反映液态物质的纯度 2、蒸馏(distillation) 将液态物质加热到沸腾变为蒸气,再将蒸气冷凝为液体的过程 常用术语: 沸程始馏温度~终馏温度 馏分不同温度范围的馏出液 前馏分某一馏分之前的馏出液 残留物最后没有蒸馏出来的物质 蒸馏的用途: 液体物质的分离与纯化 测定化合物的沸点 回收溶剂或浓缩溶液 蒸馏方法: 常压蒸馏适于沸点较低且比较稳定的液体化合物 减压蒸馏适于沸点较高或较不稳定的液体化合物 分馏适于沸点较为接近的液体化合物 水蒸气蒸馏适于沸点较高(但有一定蒸汽压)、容易分解且不溶于水的化合物蒸馏及沸点的测定 样品:60 mL工业酒精,采用100 mL圆底烧瓶做蒸馏瓶。 沸程的记录: 初沸温度:第一滴样品馏出的温度。 末沸温度:记录蒸馏结束前温度计显示的最高温度。

最新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全12个有机实验完整版)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全12个有机实验完整版)

大学有机化学实验(全12个有机实验完整版) 试验一蒸馏和沸点的测定 一、试验目的 1、熟悉蒸馏法分离混合物方法 2、掌握测定化合物沸点的方法 二、试验原理 1、微量法测定物质沸点原理。 2、蒸馏原理。 三、试验仪器及药品 圆底烧瓶、温度计、蒸馏头、冷凝器、尾接管、锥形瓶、电炉、加热套、量筒、烧杯、毛细管、橡皮圈、铁架台、沸石、氯仿、工业酒精 四.试验步骤 1、酒精的蒸馏 (1)加料取一干燥圆底烧瓶加入约50ml的工业酒精,并提前加入几颗沸石。 (2)加热加热前,先向冷却管中缓缓通入冷水,在打开电热套进行加热,慢慢增大火力使之沸腾,再调节火力,使温度恒定,收集馏分,量出乙醇的体积。

蒸馏装置图微量法测沸点 2、微量法测沸点 在一小试管中加入8-10滴氯仿,将毛细管开口端朝下,将试管贴于温度计的水银球旁,用橡皮圈束紧并浸入水中,缓缓加热,当温度达到沸点时,毛细管口处连续出泡,此时停止加热,注意观察温度,至最后一个气泡欲从开口处冒出而退回内管时即为沸点。 五、试验数据处理 六、思考题 1、蒸馏时,放入沸石为什么能防止暴沸?若加热后才发觉未加沸石,应怎样处理? 沸石表面不平整,可以产生气化中心,使溶液气化,沸腾时产生的气体比较均匀不易发生暴沸,如果忘记加入沸石,应该先停止加热,没有气泡产生时再补加沸石。 2、向冷凝管通水是由下而上,反过来效果会怎样?把橡皮管套进冷凝管侧管时,怎样才能防止折断其侧管? 冷凝管通水是由下而上,反过来不行。因为这样冷凝管不能充满水,由此可能带来两个后果:其一,气体的冷凝效果不好。

有机化学课程实验指导书改革探索

有机化学课程实验指导书改革探索 发表时间:2020-03-13T20:07:06.673Z 来源:《教育学文摘》2019年第17期作者:崔庆荣 [导读] 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教学在不断的改革完善,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可以辅助有机化学理论教学摘要:在我国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我国的教学在不断的改革完善,有机化学实验课程可以辅助有机化学理论教学,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理论知识,同时锻炼学生地动手操作能力,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创新创造能力,然而在实际教学中效果不尽如人意,通过分析实际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从教学内容、教学方式、考核方式上提出改进方法,以期达到理想效果。 关键词:课程衔接;翻转课堂;考核方式 引言 有机化学是高校化学系四大基础化学之一,主要分布在化学化工、轻工、制药、材料、生物、药化等领域,是一门必修的基础课程。目前,有机化学已经渗透到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处处体现着有机化学的重要研究地位与学习意义,因此学好有机化学显得异常重要。作为化学学科的活跃领域,有机化学的发展非常迅速,内容也越来越丰富,从而对现有的教学方法与教学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如何在有限的学时内,出色地完成教学计划、保证教学质量,同时提高学生的综合实力与创新能力,成为有机化学改革的重要命题。 1“有机化学”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 “有机化学”是化学中极其重要的一个分支,是研究有机化合物组成、结构、性质、制备方法与应用的一门学科。“有机化学”课程理论性和系统性较强,知识联系紧密,内容信息量大,反应机理抽象,是应用化学专业最难的基础课程之一。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均采用教师上课讲、学生听的授课模式。尤其近年来,随着多媒体教学的快速发展,对“有机化学”的教学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多媒体教学降低了教师书写板书需要的时间,看似提高了教学效率,实则严重降低了学生的学习效率。由于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教师无需进行大量板书的书写,使其授课的速度相对变快,这将对学生的基础和学习能力均有较高的要求。广东海洋大学的生源质量相对于国内的一流大学较差,使得学生很难适应教师的讲课速度,学习效率较低。因此,在“有机化学”课程教学中采用传统的多媒体教学存在诸多弊端,极有可能给学生造成一种教师上课翻课件的错觉。“有机化学”课程中反应类型较多、尤其典型的人名反应多。对于地方院校学生而言,整体基础相对薄弱,大多数学生不能很好地理解其反应机理,而采用死记硬背的方式以应对最终的考核,学习效率低下。 2有机化学课程实验指导书改革探索 2.1实验器材图片化 在传统的实验指导书中,关于实验用的器材都是用文字描述,如烧杯、蒸发皿、分液漏斗、布氏漏斗、抽滤瓶、蒸馏烧瓶、冷凝管、水浴锅、石棉网、茶叶、1%Pb(Ac)2溶液、氯仿、饱和食盐水。按照高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前很少接触的实验器材只看文字学生并不一定会知道是什么,因此建议将实验器材除了有文字描述外还配有彩色的实物图对照,方便高职的学生快捷的明确实验准备工作。 2.2考核方式的改革 教学效果和学习效果的检验必然需要一个完善的考核方式。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有的“有机化学”课程考核方式已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现代企业需要基础知识扎实且具有较强动手能力的综合型人才,因此必须进一步完善现有的考核体系。应该从多方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效果,以促使学生认真完成学习任务。目前,我校应用化学专业将“有机化学”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分别管理,分别考核,强化理论教学,突出实践环节的重要性。理论教学的成绩由期末考试成绩和平时成绩两部分组成,其中期末考试成绩占60%,平时成绩占40%。平时成绩包含考勤、作业、测验和课堂表现四个部分,并对其进行量化。实验教学的成绩由考勤、实验报告、实验操作、实验结果和突发问题处理四部分组成。注重实践教学环节,将理论知识与实践相结合,不仅使学生认识到有机化学课程在应用专业中的重要性,而且促进了学生学习有机化学的兴趣并培养了其探索精神。 2.3丰富教学内容,培养学生兴趣 在教学工作中,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每位授课教师都需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教学方法,方能高效地引导学生领悟知识、掌握知识。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而成功的老师更应该对其所讲授的课程充满激情、充满兴趣,从而用自己的热情去感染学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在授课初期,重点介绍有机化学的发展史、有机化学的学习价值,提高学生对有机化学的认识。之后,在每一章的教学过程当中补充有机化学的学科新发展,拓宽学生的知识领域,同时引导学生查阅相关资料,与所学知识进行关联融合,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增强学生的求知欲。有机化学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在授课过程当中,补充有机化学的日常应用及与之相关的生命现象,丰富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活跃课堂气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2.4实验步骤碎片化 建议将实验步骤分解为若干子步骤。如茶叶中咖啡因的提取实验,其实验步骤可以分为以下9个子步骤:1)烧杯中茶叶3g+热水100mL→煮沸15~20分钟;2)过滤→茶叶渣(弃去)→滤液→逐滴加入10mL10%Pb(Ac)2;3)加热5分钟→抽滤→滤渣(弃去)滤液(转移至蒸发皿中)浓缩至30mL;4)冷却;转移分液漏斗;5)加入氯仿15mL及饱和食盐水10mL;6)剧烈振荡;7)静置片刻;8)分离→氯仿层(转入蒸馏烧瓶)水层(弃去)→水浴蒸馏(回收氯仿约10mL);9)转入小烧杯中,水浴蒸去氯仿→咖啡因粗品。然后每一段子步骤的文字描述配备一段微视频及其二维码。学生按照实验操作子步骤的文字说明逐项操作,能理解的就对照文字直接操作。遇到有疑问的、难以理解的子步骤,则使用手机扫描二维码(5分钟以内),边看标准操作录像边对照操作。 2.5考核方式 考试的目的是为了发现学生在学习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之后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以改进,让学生不断改进自己,完善自己。有机化学实验操作的规范性只是最基础的要求,重要的是学生的思维能力,设计能力和创造能力,因此要改变传统的根据实验操作水平给学生打分的方式。教师应该根据学生所学的理论知识,筛选出一些重要但合成步骤较少的药物分子结构,把这些结构布置给学生,让学生以组为单位选择一个药物分子,学生可以通过自由讨论查阅文献等方法设计合理的合成路线,然后整理成一份预实验报告,其中每一步反应都要写出详细步骤,阐明原因,考试前让每组学生对自己设计的路线进行讲解并接受其他同学的提问和质疑,最后在大家讨论的基础上形成一份最终的实验方案,大家以这一方案进行实验,实验过程中学生要随时观察,记录出现的问题,对一些讨论中没有发现的问题一定要及时讨论解决。在这一过程中可以让学生们充分参与进来,调动起来兴趣,让他们认为这是“自己的实验”而不是老师布置的任务。在教学中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