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环境化学考试重点

环境化学考试重点

环境化学考试重点
环境化学考试重点

环境化学考试重点

1.光化学烟雾(洛杉矶型烟雾)

含有氮氧化物和碳氢化合物等一次污染物的大气,在阳光照射下发生光化学反应而产生二次污染,这种由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混合所形成的烟雾污染现象,称为光化学烟雾*特性:烟雾呈蓝色,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橡胶开裂,刺激人的眼睛,伤害植物的叶子,并使能见度降低

2.硫酸烟雾型污染(伦敦型烟雾)

它主要是由于燃煤而排放出来的SO2,颗粒物以由SO2氧化所生成的硫酸盐颗粒物所造成的大气污染现象

3.温室效应

大气中的CO2吸收了地面辐射出来的红外光,把能量留于大气之中,从而使大气温度升高,这种现象称为温室效应

4.水体富营养化

指生物所需的氧、磷等营养物质大量进入湖泊、河口、海湾等缓流水体,引起藻类及其他浮游生物迅速繁殖,水体溶解氧量下降,鱼类及其他生物大量死亡的现象

5.影响重金属在土壤—植物体系中迁移的因素

(1)土壤的理化性质(PH,土壤质地,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土壤中有机质含量)

(2)重金属的种类、浓度及在土壤中的存在形态

(3)植物的种类、生长发育期(4)复合污染(5)施肥

6.生物富集

指生物通过非吞食方式,从周围环境(水、土壤、大气)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的物质,使其在集体内的浓度超过周围环境中浓度的现象

7.生物放大

指在同一食物链上的高营养级生物,通过吞食低营养级生物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数提高而增大的现象

8.生物积累

生物从周围环境(水、土壤,大气)和食物链蓄积某种元素或难降解物质,使其在机体内的浓度随营养级数提高而增大的现象

9.毒物

是进入生物机体后能使体液和组织发生生物化学的变化,干扰和破坏机体的正常生理功能,并引起暂时性或持久性的病理损害,甚至危及生命的物质

10.毒性的影响因素

(1)有毒物的化学结构及理化性质(2)毒物所处的机体因素

(3)机体暴露于毒物的状况(4)生物因素(5)生物所处的环境

关键因素之一是毒物的剂量(浓度)

11.持久性有机物(POPs)

POPs是指通过各种环境介质(大气、水、生物体等)能够长距离迁移并长期存在于环境,具有长期残留性、生物蓄积性、挥发性和高毒性,对人类健康和环境有严重危害的天然或人工合成的有机污染物

特性:(1)能在环境中持久地存在(2)能蓄积在食物链中对有较高营养等级的生物造成影响(3)能够经过长距离迁移到达偏远的极地地区(4)在相应的环境浓度下会对接触该物质的生物造成有害或有毒效应

12.大气稳定度

气层的稳定程度,或者说大气中某一高度上的气块在垂直方向上的相对稳定程度

13.光化学烟雾的控制对策

(1)控制反应活性高的有机物的排放(2)控制臭氧的浓度

14.降水的化学组成

(1)降水的组成:a.大气中固定气体组成b.无机物c.有机物d光化学反应物e.不溶物(2)降水中的离子成分:最重要离子是SO42-、NO3- 、Cl- 、NH4+ 、Ca2+、H+

15.影响酸雨形成的因素

(1)酸性污染物的排放及其转化条件(2)大气中的NH3

16.大气颗粒物的消除:干沉降和湿沉降

(1)干沉降:指颗粒物在重力作用下沉降,或与其他颗粒物体碰撞后发生沉降

(2)湿沉降:指通过降雨、降雪等使颗粒物从大气中去除的过程

17.大气颗粒物按粒径分类

(1)总悬浮物颗粒(TSP,d<100um)(2)飘尘(d<10um)

(3)降尘(10un

18.碱度:水中能与强酸发生中和作用的全部物质,即能接受质子H+的物质总量

总碱度=【HCO3-】+2【CO32-】+【OH-】-【H+】

19.水体富营养化发生的主要机理

(1)流域污染物排入湖泊是湖泊富营养化发生最关键因素之一

(2)富营养化湖泊中水化学平衡发生变化

(3)湖泊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生物群落发生明显变化

(4)湖泊内源营养物质的释放

20.水中无机物的迁移和转化

(1)吸附(2)聚集(3)溶解和沉淀(4)氧化还原(5)配合作用

21.水中有机污染物的迁移转化

(1)分配作用(2)挥发作用(3)水解作用

(4)光解作用(5)生物降解作用(6)生物富集作用

22.土壤胶体的性质

(1)土壤胶体具有巨大的比表面和表面能(2)土壤胶体的电性

(3)土壤胶体的凝聚性和分散性(a.为减小表面能相互吸引、凝聚 b.因相同电荷而相互排斥,呈现分散性)

23.毒物的联合作用通常分为四类

(1)协同作用{M>M1+M2} (2)相加作用{M=M1+M2}

(3)独立作用{M=M1+M2(1-M1) (4)拮抗作用{M

24.毒作用的生物化学机制

(1)酶活性的抑制:毒物进入机体后,一方面在酶催化下进行代谢转化,另一方面也可干扰酶的正常作用,包括酶的活性、数量等,从而有可能导致机体的损害。在干扰酶的作用中最常见的是对酶活性的抑制

(2)致突变作用:是指生物细胞内的DNA改变,引起的遗传特性突变的作用。这一突变可以传至后代。具有致突变作用的污染物称为致突变物。致突变作用分为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突变两类

(3)致癌作用:致癌是体细胞不受控制地生长。能在动物和人体中引起致癌的物质称为致癌物(可分为化学性、物理性、生物性致癌物)

(4)致畸作用:人或动物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所形成的形态结构异常,称为先天性畸形或畸胎。遗传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生物因素、母体营养缺乏或内分泌障碍等都能引起先天性畸形,并称为致畸作用

25.表面活性剂的分类

(1)阴离子表面活性剂(2)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3)两性表面活性剂(4)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26.天然水的组成(八大离子)

K+,Na+,Ca2+,Mg2+,HCO3-,NO3-,Cl-,SO42-

27.重金属元素

(1)汞—水俣病(2)镉—痛痛病

28.多氯联苯(PCBs)在环境中的迁移和转化:光化学分解和生物转化

29.天然水环境和水处理过程中所遇到的颗粒物聚集方式:

(1)压缩双电层凝聚(2)专属吸附凝聚(3)胶体相互凝聚(4)“边对面”絮凝

(5)第二极小值絮凝(6)聚合物黏性结架桥絮凝(7)无机高分子的絮凝

(8)絮团卷扫絮凝(9)颗粒层吸附絮凝(10)生物絮凝

30.电子活度

αH+——氢离子在水溶液中的活度,它衡量溶液接受或迁移质子的相对趋势

αe——水溶液中的活度,它衡量溶液接受或迁移电子的相对趋势

*PH=-lg(αH+)、pE=-lg(αe) pE越大,电子浓度越低,体系接受电子的倾向就越强,pE越小,电子浓度越大,体系给出电子的倾向就越强

31.环境污染物的类别

(1)按受污染物影响的环境要素分为:大气污染物、水体污染物、土壤污染物

(2)按污染物的形态分为:气体污染物、液体污染物、固体污染物

(3)按污染物的性质分为:化学污染物、物理污染物、生物污染物

*优先污染物:一些毒性强、难溶解、残留时间长、在环境中分布广的污染物优先进行控制*化学污染物(9类):元素、无机物、有机化合物和烃类、金属有机和准金属有机化合物、含氧有机化合物、有机氮化合物、有机卤化物、有机硫化物、有机磷化物

32.大气层的结构

对流层(h+T-)、平流层(h+T+)、中间层(h+T-)、热层(h+T+)

33.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

(1)按物理状态分为:气态污染物和颗粒物

(2)按形成过程分为:一次污染物和二次污染物

(3)按化学组成分为:含硫化合物、含氮化合物、含碳化合物、含卤素化合物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