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六上第二单元第6课《形状与结构》建高塔

六上第二单元第6课《形状与结构》建高塔

六上第二单元第6课《形状与结构》建高塔
六上第二单元第6课《形状与结构》建高塔

小学科学教学设计(样表)

第二单元课内阅读

6、梅花魂姓名 文段一 边、手背。这时候我会拍着手笑起来外公哭了外公哭了老人总是摇摇头长叹一口气说莺儿你还小呢不懂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词语的意思。 颇负盛名: 能书善画: 2 3、给文中空白处加上标点。 5、外祖父认为我小,不懂什么? 文段二 人碰也碰不得。我五岁那年,有一回到书房玩耍,不小心在上面留了个脏手印,外祖父顿时拉下脸。有生以来,我第一次听到他训斥我妈:“孩子要管教好,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训罢,便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1、写出下面词语的近义词。 摆弄()唯独()爱惜()分外() 顿时()训斥()清白()慈祥() 2、把下面的反问句改为陈述句。 (1)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 (2)一枝画梅,有什么稀罕的呢? 3

4、请用△△标出外祖父表情的词语,用横线画出描写外祖父语言的语句,用波浪线画出描写外祖父动作的语句,并说说你从中体会到什么? 5、文中把“用保险刀轻轻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慢慢抹净”改为“用保险刀刮去污迹,又用细绸子抹净”好不好?为什么? 6、短文从哪三个方面写出外祖父分外爱惜墨梅图? 7、“这清白的梅花,是玷污得的吗?”这句话的意思是() A、外祖父认为这么白的梅花不应该弄脏 B、外祖父认为这幅梅花图价值连城,不应该弄脏 C、外祖父认为梅花是中国最有名的花,梅花代表的是祖国,祖国是不容玷污的 8、看见慈祥的外祖父大发脾气,我心里又害怕又奇怪, 9、从墨梅图这件事,你感受到了外祖父对祖国的、之情。 10、你积累了哪些关于梅花的诗句呢?请认真抄写下来 文段三 离别的前一天早上,外祖父早早地起了床,把我叫到书房里,郑(zhèn zhèng)重地递给我一卷白杭绸包着的东西。我打开一看,原来是那幅墨梅,就说:“外公,这不是您最宝贵的画吗?” “是啊,莺儿,你要好好保存!这梅花,是我们中国最有名的花。旁的花,大抵(dǐ dī)是春暖才开花,她却不一样,愈(yù yuè)是寒冷,愈是风欺雪压,花开得愈(),愈()。她是最有()、最有()、最有()的!几千年来,我们中华民族出了许多有气节的人物,他们不管历经多少磨难,不管受到怎样的欺凌,从来都是顶天立地,不肯低头折节。他们就像这梅花一样。一个中国人,无论在怎样的境遇里,总要有梅花的秉(bǐng pìng)性才好!” 1、给文中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美术课程教案第二单元第6课

美术鉴赏课程教案 第二单元辉煌的美术历程 第六课从传统到现代 周翠梅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了解由于受西方文化影响,中国20世纪绘画在传统绘画的基础上所发生的变化。 2、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中国现代绘画名家名作,了解中国美术现代化进程中所经历的主要过程和中国艺术家突破传统、追求创新的主要思路及观念,能正确理解作品的内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感悟与情感的体验中国现代主义绘画作品,了解画面记录的时代变迁以及各个时代人们的喜怒哀乐,培养学生对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感知,激发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4、从传统到现代了解东西方文化的碰撞对中国艺术的发展产生的影响和中国美术走向“现代”的一些主要表现形式;了解西方现代主义的一些主要流派和代表艺术家;了解现代美术作品如何借鉴传统形式;学会用个案分析的方法来研究绘画作品。 教学难点: 1、在现代社会文化背景下的中国艺术是如何突破传统,走向创新的。学习画家怎样用技术情感表现画家的爱国热情。 2、难点:美术“现代化”的方式和原因的分析理解。 教学方法:互助法、启发式、合作探讨法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5分钟) 对课程题目“传统”与“现代”进行解释并让学生思考实现生活中与这两个词相匹配的事物。 根据学生对问题的思考与讨论教师对作出阐述和总结,因为现代生活方式的改变,带来了很多新的事物(出示相应的图片来说明时代的发展对传统的影响),美术作为人们生活中的一部分,美术创作必然会反映这些新的事物(出示反应传统绘画的作品)引出主题“从传统到现代”美术作品的发展过程。 二、对课程内容的讲解:(20分钟) 1、由古代人物画作品中对人体的表现手法,引出1914年上海画院刘海粟使用人体模特写生引发的一场轰动,随后在新文化运动红提出美术革命的要求故事。 2、教师播放幻灯片,通过幻灯片向学生展示人民大会堂中的巨幅山水画《江山如此多娇》。以启发谈话法与学生交流作品所具有的强烈的民族风格和时代感,由此得出现代中国山水画既保留了传统山水的一些创作技巧,又进行了合理的突破,更多地从作品与环境的整体关系去权衡,具有更宏观的现代意识。 通过讲述日寇侵华时中国人民悲惨的生活,并伴随着音乐展示爱国画家蒋兆和的《流民图》将学生带到当时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情境中,使其对人民流离失所的生活产生一定的体验。采用小组合作形

五年级总复习第二单元课内阅读

第二单元的课内阅读题 (一)课内阅读。 那只大虫咆哮着,发起性来,翻身又扑过来。武松又一跳退了十步远。那只大虫恰好把两只前爪搭在武松面前。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往下按去。那只大虫想要挣扎,武松使尽气力按定,哪里肯放半点儿松!武松把脚往大虫面门上眼晴里只顾乱踢。那只大虫咆哮起来,不住地扒身底下的泥,扒起了两堆黄泥,成了一个土坑。武松把那只大虫 一直按下黄泥坑里去。那只大虫叫武松弄得没有一些气力了。武松用左手紧紧地揪住大虫的顶花皮,空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使尽平生气力只顾打。打了五六十拳,那只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一点儿也不能动弹了只剩下口里喘气。 1.这段话选自古典文学名著《》,它的作者是。 2.课文按喝酒——( )——( )——( )四个部分来写的。 这段话在文中属第部分,是按的顺序来写的。 3.“武松把半截哨棒丢在一边,两只手就势把大虫顶花皮揪住往下按去。”句中的“势”指的 是。 4.找出这段话中描写武松打虎的动作的词、、、、 二、阅读理解。 景阳冈(节选) 又筛下一碗,恰好吃了三碗酒,再也不来筛。武松敲着桌子叫道:“主人家,怎的不来酒?”酒家道:“客官要肉便添来。”武松道:“我也要酒,也再切些肉来。”海家道:“肉便切来,添与客官吃,酒却不添了。”武松道:“却又作怪。"便同主人家道“你如何不肯卖酒与我吃?”酒家道:“客官,你须见我门前招旗,上面明明写道'三碗不过冈'。”武松道:“怎地唤做三碗不过冈?”酒家道:“俺家的酒,虽是村酒,却比老酒的滋味。但凡客人来我店中吃了三碗的,便醉了,过不得前面的山冈去。因此唤做三碗不过冈。若是过往客人到些,只吃三碗,更不再问。”武松笑道:“原来恁地。我却吃了三碗,如何不醉?”酒家道:“我这酒叫做透瓶香”,又唤做‘出门倒”。初入口时,醇融好吃,少刻时便倒。”武松道:“休要胡说。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 1.写出下列词语的意思。 酒家( ) 筛酒( ) 主人家( ) 2.读句子,完成练习。 (1)武松敲着桌子叫道:“主人家,怎的不来筛酒?” 这句话是对武松的和的描写,表现出他 的性格特点。 (2)武松道:“休要胡说。没地不还你钱,再筛三碗来我吃。” 这句话生动地写出了武松的特点,他身体好,酒量大,为下文借着酒劲打死老虎做了铺垫。 3.店家在门前挑着写了“三碗不过冈”的旗子的目的是什么? 1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课内阅读训练习题

第二单元课内阅读训练 主题百花园(48分)) 一、主题达标。(30分) 1.重温革命故事,读拼音写词语。(10分) 二万五千里长征中,红军翻过xuán yá()峭壁,强渡dà dùhé(),战胜千难万险,取得了长征的胜利。抗日战争中,为掩护群众和连队转移,狼牙山五壮士lūn qǐ()shǒu liú dàn(),朝敌人扔去,敌人纷纷坠落shān jiàn()。解放战争中,郝副营长在qiān jūn yí fà()的时刻,牺牲了自己的生命,换来了战斗的胜利。1949年10月1日,在北京天安门广场举行了开国大典,当毛主席出现在主席台上时,全场bào fā()出一阵pái shān dǎo hǎi()的掌声;当毛主席xuān b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时,全中国人民fèi téng()了。 2.了解故事内容,按顺序排列。(3分) (1)翻越五岭爬雪山巧渡金沙江飞夺泸定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跳下悬崖接受任务诱敌上山顶峰歼敌痛击敌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群众游行阅兵式宣读公告群众入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积累赞美革命英雄的成语,先把成语补充完整,再试着写几个。

(7分) 全神()注斩()截铁昂首()() 坚()不屈()天()地气()山河 我还知道的赞美革命英雄的成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10分) (1)描写战争场面的 ()的围歼战()的炮火 ()的时刻()的爆炸声(2)描写欢庆场面的 ()的红旗()的掌声()的宣告()的声音()的欢呼()的火花二、主题探究。(14.5分) 1.根据课本内容填空。(11.5分) (1)《七律·长征》这首诗是________写的,这首诗围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两句来写,其中“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红军翻越过的众多山中的两座;“__________”和“__________”是红军渡过的众多河流中的两条。这首诗的尾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开国大典》记叙了______年______月______日首都北京举行开

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2.6《建高塔》教科版

6.建高塔 【教材简析】 本课将引导学生认识框架铁塔稳定不倒的形状结构特点。物体都有稳定性问题,研究这个问题,不但可以加深对框架铁塔的认识,也能够认识所有物体的稳定性问题。本课以铁塔为什么稳定不倒为起点和归宿,中间用塑料瓶做实验和制作“高塔”来探究物体稳定性问题。探究学习的过程为“推测——探索和制作——将探索结果与假设相比较”。本课有三个活动。 第一,研究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让学生用塑料瓶和沙去自主研究教科书提出的三个问题,初步认识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不容易倒。 第二,建造不容易倒的“高塔”。学生建造不容易倒的“高塔”是对前一个活动研究结论的应用和再检验,是一个继续研究的过程。 第三,铁塔不容易倒的再思考。将探索的结果与最初的假设相比较进行反思,是培养探究能力的一个策略。这个活动希望学生经历这样的过程,体会比较、反思的意义。同时,通过再思考使学生加深对框架铁塔不容易倒的道理的认识。 【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上节课《做框架》的学习,已经知道框架结构具有结实且不容易变形的特点。但是,像塔一类物体的稳定性原理的思考是缺乏的,学生对“上小下大”的物体稳定性是具有一定的认识的,潜意识中大部分是知道这么一回事的,但缺乏数据(证据)的支持;还有,关于“上轻下重”的思考,学生的潜意识中大部分认为是越重越不容易倒,就像一个塑料瓶,他们会认为里面装的水越多越稳定,装满水的塑料瓶是最不容易倒的。在用胡萝卜和牙签建造高塔时,非常考验学生的设计和动手能力,事先要好铺垫。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目标 1.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 2.框架结构的物体抗风能力强。 科学探究目标

1.用简单材料探究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 2.应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建造不容易倒的“高塔”。 科学态度目标 体验合作与交流,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制作成果。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通过设计、建造、评价等环节,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框架结构铁塔不容易倒的原因 难点:在规定时间内用规定材料建造出不容易倒的高塔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高塔”设计图、胡萝卜(每组1根)、牙签(每组100根)、小刀(每组1把)、卷尺 小组:每组准备三个相同的塑料瓶、一袋沙子(约半塑料瓶)、瓦楞纸板(至少有A4纸大) 【教学过程】 一、引入(预设2分钟) 在课件上出示国内外一些著名的框架结构高塔,让学生说说塔的名称,介绍埃菲尔铁塔的悠久历史,说说我们身边有没有这样框架结构的高塔。 揭题: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的就是——《建高塔》 二、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预设8分钟) 提问:说一说这些高塔会受到哪些力的作用? 提问:这些高塔会受到各种力的作用,那为什么他们还能长久的屹立不倒呢?请同学们观察这些塔的形状和结构,说一说是哪些特点使高塔不容易倒?(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让我们通过一个小实验验证一下,什么样的物体不容易倒。 [材料准备:每组三个一样的塑料瓶,一袋沙子,一块瓦楞纸板] 布置探究任务:塑料瓶怎么放才不容易倒呢?请各小组交流讨论,还可以把三个相同的塑料瓶装上不同量的水,放在一块纸板上测试它们的稳定性。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内阅读练习题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内阅读练习题 班别:姓名: 一、阅读课文片段,完成练习。 (一) 告示挂出后不久,从围观的人群中走出一个小伙子,只见他挽起衣袖,把大木柱扛起来就走,一边走,一边还嘟囔着:“我倒要看看,这位左庶长大人说话算不算数。” 小伙子扛起大木柱,大步流星地朝北门走去,后边跟随的人群汇成了一条长龙。 当扛大木柱的人到达北门后,商鞅立即大声宣布:“小伙子,你按我说的做了,请上来领赏吧!” 小伙子噌噌噌地登上了城楼,不一会儿,手捧五十两黄金,喜笑颜开地走了下来…… 1.选文第1自然段,从小伙子的动作、语言中,可以体会到 2. 商鞅立即大声宣布:“小伙子,你按我说的做了,请上来领赏吧!”表明: 3.第4自然段用来什么描写手法? 4.小伙子仅仅是因为得到赏金而高兴吗? (二) 商鞅“立木取信”一事在全国上下引起了很大的震动。它()为朝廷树立了一个言而有信、说到做到的形象,()为新法的顺利实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2.这段话主要讲的是什么? 3.写两句关于诚信的格言。

二、阅读课文选段,完成练习。 (一) 我顿时明白了,告发我的就是那位把表还给我的黑大哥!我用一种极其困惑的眼光看了他一眼,他给我的居然是一种遗憾的笑容,还笑着解释了一句:“这是公德,这是规则!”他居然还笑得出来,真不仗义! 1.“我”为什么会用一种极其困惑的眼光看了他一眼? 2.“居然”是什么意思?文中连用两个“居然”表达了“我”当时怎样的心情? (二) 她听完后,微笑着说:“祝贺你找回心爱的手表,很遗憾不能帮你减免罚金,但那位黑人学生可真是位非常出色的老师!” 老人的话让我翻然醒悟。这时,我才意识到黑大哥的确是一位非常出色的老师。()公德,他将手表送还给我;也()公德,他又向校方举报我,因为我违背了公德。他用这种迂(yū)回的方式,让我彻底明白了公德的重要和校规的严格! 1.写反义词。 出色——()迂回——()严格——()违背——()2.“翻然醒悟”是什么意思? 3.联系课文,说说你对下面这句话的理解。 那位黑人学生可真是位非常出色的老师! 4.说说结尾三句话在全文中的作用。 5.老人的话让我领悟到了什么?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关联词。

四年级第二单元课内阅读练习

语文第八册第二单元周周清练习题班别:四()班姓名:()学号:()号 《》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我们家六口人全靠父亲一人工作wéi chí( )生计生活很jiéjū( ) ①母亲常安慰家里 ....... 人.一个人只要活得 .......诚实 ..有信用 ...就等于有了一大笔 ........c.á.i f..ù.( ) 父亲是汽车修理厂的技工,技术jīng zhàn ( ),工作卖力,深得老板的qìzhòng( )。他mèng mèi yǐqiú( ) 的是能有一辆属于自己的汽车。 一天放学回家,我看见城里最大的那家百货商店门前挤满了人。原来,一辆崭新的bēn chí( )牌汽车将以抽奖的方式kuìzèng ( ) 给中奖者。 当商店的扩音器高声叫着我父亲的名字,表明这辆车已属于我家时,我简直不敢相信那是真的。不一会儿,我看见父亲开着车从拥挤的人群中缓缓shǐguò( )。只是,他的神情严肃,丝毫看不出中彩带给他的喜悦。 我几次兴奋地想上车与父亲共享这幸福的时刻,都被他赶了下来。 ②.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中了彩还不高兴,闷闷不乐地回到家 ......................... 里,向母亲诉说刚才的情形。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 正面临着一个 ......d.à.o d ..é.( .).难题。” ....难道我们中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吗”我míhuòbùjiě( )地问。” “过来,孩子。”母亲温柔地把我叫到桌前。只见桌子上放着两张彩票存根,号码分别是05102和05103。中奖的那张号码是05102。 母亲让我仔细辨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了又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母亲告诉我:“K 字代表库伯,你父亲的同事。”原来,父亲买彩票时,帮库伯先生捎了一张,并作了记号。过后,俩人都把这件事忘了。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呀!”我激动地说。话音刚落,我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接着听到他在拨电话号码,是打给库伯的。 第二天,库伯先生派人来,把奔驰汽车开走了。那天吃晚饭时,我们全家围坐在一起。③父亲显得特别高兴,给我们讲了许 ............... 多有趣的事情。 ....... 成年以后,回忆往事,我对母亲的教诲有了深刻的体会。④ 是呀,中彩那天父亲打电话的时候,是我家最富有的时刻。.......................... 一、我们当个小小书法家先把词语规范地抄写一遍,再填入文中。拮据梦寐以求奔驰馈赠迷惑不解器重维持精湛驶过财富道德 ____ 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__ 二、找一找你喜欢的句子画上横线,抄下来后并说说喜欢的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喜欢的理由: 三、“我”的家境是怎样的用横线画出句子,并用一个词语来形容:()

部编版5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课内阅读训练(附答案)

第二单元课内阅读训练 主题百花园(39分) 一、主题达标。(21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____”。(5分) (1)在两条腿的动物里面,鸵鸟应该算是奔跑的世界冠.(guān guàn)军。 (2)比鸵鸟跑得更快的动物就要数.(shùshǔ)猎豹了。 (3)按照二尺左右的间.(jiān jiàn)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石头。 (4)您要是强.(qiáng qiǎng jiàng)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起撞碎在这 柱子上! (5)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dàdài)夫。 2.按要求写一写。(8分)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八字成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俗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将画线部分换成相应的成语,保持句子的意思不变。(8分) (1)廉颇脱下战袍,背上缚着荆条去请罪。() (2)赵王得了一件极珍贵的东西,叫和氏璧。() (3)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没法计算数目的地道,横的,竖的,直 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

(4)廉颇英勇善战,他只要攻打,没有打不下来的,只要作战,没有不 取得胜利的。() 二、主题探究。(13分) 1.如何提高阅读效率?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画“√”,错误的画“×”。(4分) (1)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阅读。() (2)在阅读过程中圈画一些关键词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加快阅读速 度。() (3)要想提高阅读效率,我们可以回读。() (4)如果遇到不懂的词语,但并不影响理解文章,我们可以先不管它, 继续往下读。() 2.按要求填空。(9分) (1)《将相和》是根据__________写的《____________》中的《廉颇蔺 相如列传》改写的。本文写了三个故事,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从前两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人,从最后一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的人。 (2)将相“不和”的表面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际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数学第二单元第6课时 练习课教案

第2单元表内除法(一) 第6课时练习课 【教学内容】 教材练习三第6~11题。 【教学目标】 巩固除法的含义,及除法的各部分名称。为后面学习用2~6的乘法口诀求商打基础。 【教学重难点】 重点:查漏补缺,反馈出现的问题,进一步理解掌握除法的意义,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难点: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和初步的抽象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学过程】 一、旧知巩固 谈话: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处处有数学,让我们从身边找一找数学,用我们学过的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把!想想生活中哪些地方有数学,能否举出例子来? 你能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吗? 二、探究新知 1.完成教材练习三第6题。 教师把写有文字的卡片呈现给学生,给学生思考的时间,独立试写,互相交流。教师板书出相应的算式,让学生说一说算式中各部分的名称。 2.完成教材练习三第7题。 小组合作,用小圆片○摆一摆,再填上得数。 交流反馈:14÷7=2 学生说出算式表示的意义,再说出各部分的名称。 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后面三小题。 3.完成教材练习三第8题。 看图写算式。呈现给学生实物图,请学生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练习时,先借助画面情境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再让学生根据实物图写出乘法算式和除法算式。之后,让学生展示自己写出的算式,说一说每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使乘法、

除法的内在联系自然渗透。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师指名汇报是怎样计算的。 三、巩固迁移 1.在复习完成后,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三第9题。 (1)请学生自己观察图,了解到哪些信息?说给同桌听一听。 引导回答:10÷2=5可以表示把10个海贝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5个,每5个圈一圈。也可以表示把10个海贝,每2个一份地分,可以分成5份,2个2个地圈。 (2)指名回答,教师板书算式。说说算式表示的意思。 (3)用同样的方法完成第2小题。 2.完成教材练习三第10题。 根据题目要求,同桌合作把圆片平均分,互相说一说,再写出除法算式。 分析:图1表示把12个圆片,每6个一份,可以分成2份,或12个圆片,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6个。 列式:12÷6=2 12÷2=6 用同样的方法完成图2. 学生自己独立完成,然后全班讲评。重点要问学生为什么这样列式? 3.引导学生完成教材练习三的第11题。 先背诵乘法口诀表,出示题卡,通过抽卡游戏进行练习。 四、课堂小结 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呢? 自读“你知道吗?” 【板书设计】 第5课时除法初步认识练习课 12÷2=6 18÷6=3 12÷6=2 18÷3=6

高中语文第二单元第6课《离骚》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离骚》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有关屈原和楚辞的文学知识; 2.重点理解屈原的爱国精神和人格节操; 3.学习理解本诗以比喻、象征为主的表现手法及所与作者理想的关系; 4.背诵全诗。 教学时数:2-3课时,视班级情况灵活处理。 第一课时 一对联导入 天问千声悲故国, 江咽万语吊斯人. 何处招魂,香草还生三户地; 当年呵璧,湘流应识九歌心” 在中国浩瀚的历史长河中,屈原这个名字始终像浪花一样洁净美丽,它成就了楚地一条普通江河(汨罗江)的万古名声,他的精神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纵然,屈原已经离开我们2千多年,但是,当我们在品尝香喷喷的粽子的时候,蓦然回首,屈原就站在身边,他似乎不曾远去,他已经永远定格在华夏子孙的心中。 二、说屈原:我所认识的屈原 1、学生发言,教师根据学生发言适当补充相关资料。 屈原(约前339~约前278),中国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名平,字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丹阳(今湖北秭归)人。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对内积极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坚决主张联齐抗秦,使楚国一度出现了一个国富兵强、威震诸侯的局面。屈原一生经历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于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屈原因出身贵族,又见闻广博,记忆力特别好,对时代风云变化了如指掌,而且擅长口才,很快成为楚国政坛引人注目的风云人物。但是由于在内政外交上屈原与楚国腐朽贵族集团发生了尖锐的矛盾,由于上官大夫等人的嫉妒,屈原后来遭到群小的诬陷和楚怀王的疏远及顷襄王的放逐。怀王十五年(前304),张仪由秦至楚,以重金收买靳尚、子兰、郑袖等人充当内奸,同时以“献商於之地六百里”诱骗怀王,致使齐楚断交。怀王受骗后恼羞成怒,两度向秦出兵,均遭惨败。于是屈原奉命出使齐国重修齐楚旧好。此间张仪又一次由秦至楚,进行瓦解齐楚联盟的活动,使齐楚联盟未能成功。

小学三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内阅读24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练习 《翠鸟》(一)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秆上,一双红色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1、选择正确的读音打“√” 苇(wéi wěi) 秆腹(fùfǔ)部 2、这个自然段一共有( )句话,是围绕第( )句写的,写翠鸟的( )。 2、这段话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有:( )、( )、( )、( )、( )。 3、用“~~~~~”画出短文中的比喻句,并说说把什么比作什么? 把()比喻成()。 把()比喻成()。 把()比喻成()。 4、这段话的写作顺序是先写翠鸟的()——()——()——();写羽毛是按照()——()——()的顺序来写的。 5、作者把翠鸟当作()来写,流露出作者对翠鸟的()。 《翠鸟》(二) 小鱼()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的眼睛。翠鸟蹬开开苇秆,像箭一样飞过去,()起小鱼,()着水面,往远处()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水波还在()。 1、在()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2、从这段话里,我知道了翠鸟的动作很(),是()的能手。 3、如果把“翠鸟瞪开苇杆,像箭一样飞过去。”换成“翠鸟离开苇杆,很快的飞过去。”好不好,为什么?———————————————————————————————————————————————————————————— 4、用“——”画出描写翠鸟动作的词语。这些动词体现了翠鸟抓鱼时的()、()。 5、用“尽管……还是……”写一句话。———————————————————————— 《燕子专列》 于是,政(zhèn,zhèng)府通过电视和广播呼吁人们立即(jíjì)行动起来,寻找燕子,把它们送到火车站。听到消息后,居民们纷纷走出家门,()严寒,()满天飞舞的大雪,()冻得坚硬(yīng yìng)的山路,四处寻找冻僵的燕子。 一个叫贝蒂的小姑娘,听到广播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在覆盖着皑皑白雪的山间(jiān jiàn)岩缝(féng fèng)里,寻找冻僵的燕子。一天下来,她一个人就救护了十几只燕子。她的脸冻得通红,手冻得僵硬,但她一点也不在乎。 列车开动了。载着燕子的列车,带着人类的友情驶向远方。燕子在车厢里唧唧喳喳,仿佛在向人类致谢。 1、本段选自。 2、用直线画出文中正确的读音。 3、我会填: ()的列车()的山路()的大雪

最新教科版六年级上册科学《建高塔》教案

建高塔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知道上小下大、上轻下重的物体稳定性好。 过程与方法: 1. 用简单材料独立地探究物体不容易倒的秘密。 2. 应用知识和经验制作不容易倒的“高塔”。 3. 把探究的结果与最初的假设相比较。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验合作与交流,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制作成果。 教学准备 小组准备:几个大小不同的塑料瓶、沙、吸管、胶带、水。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出示关于塔的图片资料,让学生感受到塔的神奇与生活中的具大作用。 提出问题:这样高大的塔要承受哪些方面力的作用呢? 观察这些铁塔,它们在形状和结构上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二、物体不容易倾倒的秘密。 1.猜想是哪些结构特点使铁塔高耸入云又不容易倾倒?把我们的猜想写下来。 2.实验证明 利用塑料瓶怎样放最容易倾倒? 塑料瓶怎样放最不容易倾倒? 怎样做,使塑料瓶最不容易倾倒? 3.学生分组解决问题。 4.要想使物体不容易倾倒,可以用些什么方法? 三、制作不容易倒的高塔 1.利用老师要求准备的材料做一个塔,并尽量使它不容易倾倒。 比一比谁做的塔又高又稳定。 2.分组操作

测量高度,哪组的塔最高? 并测试哪组的塔最不容易倒。 如果这是一座真正的高塔,它的抗风能力与框架结构的高塔有什么不同? 四、铁塔形状和结构的再思考。 塔为什么不容易倒?看看我们先前的猜想,哪些得到了证实?哪些需要修正补充? 【板书设计】 塔不易倒的秘密 底部越大越不易倒 底部越重越不易倒 空体比实体抗风能力更强 地基陷于地下越多越不易倒 教后反思 请一部分到沙坑实地进行实验,一部分在沙盘中实验,比赛谁的发现更多会容易激发学生的探究欲。 后序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课内阅读专项训练5.鲁滨孙漂流记(含答案)

绝密★启用前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5.鲁滨孙漂流记课内阅读专项训练 一、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节选)》片段,回答问题。 很多年过去了。有一天,鲁滨逊忽然发现海边沙滩上出现了人的脚印。他惊恐万分,猜想这一定是附近的野人留下来的。他担心这些野人会来吃掉他,于是在住所前的空.(kōng kòng)地上插下杨柳桩子,又将羊群分成几个地方圈.(quān juàn)养。他在这种不安的心情下又生活了两年。后来,鲁滨逊再一次看到野人留下的生火的痕迹和满地的人骨,他不由得联想到他们野蛮的宴会,鲁滨逊在恐惧之中开始考虑怎样对付这些可能出现的野人。 1.用“\”划去加点字不正确的读音。 2.让鲁演逊感到恐惧,担心的是________。他为自己的住所建造的防御设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鲁滨逊为什么要“将羊群分几个地方圈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联系课文结合语段想想鲁滨逊为什么会给他救下的野人取名“星期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课内阅读。 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我几乎花了一年工夫才完全布置好我那片用栅栏围起来的小小的住所。那些尖桩或者圆桩沉得很,我要使出全力才举得起。我花了好长的时间才砍下那些木材,并且在林子里加工好,但是把它们运回家去的时间更要长得多。所以我需要花两天时间砍成一根木桩,把它运回家,在第三天才把它打进地里。为了打桩,我先用一根很沉的木棒,后来想到了用铁撬棒打。尽管如此,打起桩来还是很费劲,而且非常麻烦。 5.用“”画出选文的中心句。 6.为了说明“没有工具,干什么都困难重重”,鲁滨逊举了一个什么例子来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选文中有很多词句表现了“困难重重”,请找出来写在下面的横线上。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课内阅读专题训练题

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课内阅读专题训练题 一 第六课理想 一 第8节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 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第11节 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 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功勋; 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 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1.这两节诗所要表达的意思是什么? 2.这两节诗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它有什么表达效果? 3.“夸耀当年的功勋”,为什么说是“可厌”的? 4.“诅咒着眼前的环境”,为什么说是“可笑”的?

5.“大写的人”是指怎样的人? 结合你身边的生活,列举出你所知道的“大写的人”的名字,并简说其事迹。 二 理想是罗盘,给船舶导引方向; 理想是船舶,载着你出海远行。 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 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理想使你微笑地观察着生活; 理想使你倔强地反抗着命运。 理想使你忘记鬓发早白; 理想使你头白仍然天真。 理想是闹钟,敲碎你的黄金梦; 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理想既是一种获得, 理想又是一种牺牲。 理想如果给你带来荣誉, 那只不过是它的副产品, 而更多的是带来被误解的寂寥, 寂寥里的欢笑,欢笑里的酸辛。 理想使忠厚者常遭不幸; 理想使不幸者绝处逢生。

平凡的人因有理想而伟大; 有理想者就是一个“大写的人”。 世界上总有人抛弃了理想, 理想却从来不抛弃任何人。 给罪人新生,理想是还魂的仙草; 唤浪子回头,理想是慈爱的母亲。 理想被玷污了,不必怨恨, 那是妖魔在考验你的坚贞; 理想被扒窃了,不必哭泣, 快去找回来,以后要当心! 英雄失去理想,蜕作庸人, 可厌地夸耀着当年的功勋; 庸人失去理想,碌碌终生, 可笑地诅咒着眼前的环境。 1.结合语境,解释加点的词。 1理想是肥皂,洗濯你的自私心。 2但理想有时候又是海天相吻的弧线,可望不可即,折磨着你那进取的心。 2.用一句话概括这几节诗的内容。 3.“大写的人”“庸人”如何理解? 4.理解下列诗句的含义。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课内阅读答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三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练习 一、读《翠鸟》片段,回答问题。 翠鸟喜欢停在水边的苇杆上,一双红色.. 的小爪子紧紧地抓住苇杆。它的颜色非常鲜艳,头上的羽毛像橄榄色...的头巾,绣满了翠绿色...的花纹。背上的羽毛像浅.绿色..的外衣。腹部的羽毛像赤褐色... 的衬衫,它小巧玲珑,一双透亮灵活的眼睛下面,长着一张又尖又长的嘴。 1、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一双红色 )的小爪子 (一双透亮灵活 )的眼睛 (翠绿色)的花纹 (浅绿色 )的外衣 (赤褐色 )的衬衫 (橄榄色 )的头巾 2、这一段写了翠鸟羽毛是非常鲜艳 ,眼睛是 透亮灵活,嘴巴是 又尖又长。 3、文中翠鸟眼睛的特点是 透亮灵活,嘴巴的特点是又尖又长,身体的特点是小巧玲珑。 4、把这段话中表示颜色的词语用“o ”画出来。 5、这段话中有三个比喻句,分别把头上的羽毛比作橄榄色的头巾,背上的羽毛比作浅绿色的外衣,把腹部的羽毛 比作赤褐色的衬衫。 6、翠鸟的羽毛怎样鲜艳,用“——”画出具体的句子。 二、阅读《翠鸟》片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尽.(j ǐn √ j ìn )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翠鸟瞪开苇秆. (ɡān ɡǎn √),像箭一

样飞过去,叼起小鱼,贴着水面往远处飞走了。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 1、给带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2、小鱼可机灵了,本片段中哪一句话说明了它的机灵,请抄下来。 小鱼悄悄地把头露出水面,吹了个小泡泡 3、用“——”画出一句比喻句。 4、从文中找出下面的词语的近义词。 机敏——(机灵)尖利——(锐利) 5、“尽管它这样机灵,还是难以逃脱翠鸟锐利的眼睛。”请你用“尽管……还 6、翠鸟捕鱼的动作非常敏捷、迅速,请你把它捕鱼时的几个动作的词语用“○”圈出来。 瞪开叼起贴着飞走 7、从“只有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这句话知道了什么? 从侧面反映了翠鸟动作敏捷,苇秆还在摇晃,水波还在荡漾,而翠鸟早已飞往远处了。 三、阅读《一个小村庄的故事》选段,回答下面的问题。 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树木不断减少,裸露的土地不断扩大……树木变成了一栋栋房子,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工具,变成了应有尽有的家具,还有大量的树木随着屋顶冒出的柴烟消失在天空了。 不管怎样,家家户户靠着锋利的斧头,日子过得还都不错。然而,不知过了多少年,多少代,在一个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没喘气儿,一连下了五天五夜,到第六天黎明,雨才停下来。可是,小村庄,却被咆哮的洪水不知卷到了何处。 什么都没有了——所有靠斧头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锋利的斧头。 1、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出现——(消失)增加——(减少)缩小——(扩大) 2、坡上的树木被人们砍去做什么了?请用“——”在文中画出有关的语句。 3、“大雨没喘气儿。”这句话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意思是说明了大雨连续不断,几天没停。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 课内阅读练习题(含答案)

第二单元课内阅读训练 主题百花园(39 分)) 一、主题达标。(21 分) 1.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画上“”。(5 分) (1)在两条腿的动物里面,鸵鸟应该算是奔跑的世界冠.(guān guàn) 军。 (2)比鸵鸟跑得更快的动物就要数.(shùshǔ)猎豹了。 (3)按照二尺左右的间.(jiān jiàn) 隔,在小溪里横着摆上一排石头。 (4)您要是强.(qiáng qiǎng jiàng) 逼我,我的脑袋和璧就一起撞碎在这柱 子上! (5)蔺相如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上大.(dà dài) 夫。 2.按要求写一写。(8 分) 出自历史故事的成语: 八字成语: 俗语: 3.将画线部分换成相应的成语,保持句子的意思不变。(8 分) (1)廉颇脱下战袍,背上缚着荆条去请罪。( ) (2)赵王得了一件极珍贵的东西,叫和氏璧。( ) (3)在广阔平原的地底下,挖了没法计算数目的地道,横的,竖的,直 的,弯的,家家相连,村村相通。( )

(4)廉颇英勇善战,他只要攻打,没有打不下来的,只要作战,没有不 取得胜利的。( ) 二、主题探究。(13 分) 1.如何提高阅读效率?下列说法你认为正确的画“√”,错误的画“×”。(4 分) (1)克服不良的阅读习惯,不要一个字一个字地阅读。( ) (2)在阅读过程中圈画一些关键词句,可以帮助我们理解,加快阅读速 度。( ) (3)要想提高阅读效率,我们可以回读。( ) (4)如果遇到不懂的词语,但并不影响理解文章,我们可以先不管它, 继续往下读。( ) 2.按要求填空。(9 分) (1)《将相和》是根据写的《》中的《廉颇蔺 相如列传》改写的。本文写了三个故事,分别是: 。 从前两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 的人,从最后一个故事中可以看出蔺相如是一个_ 的人。 (2)将相“不和”的表面原因是, 实际原因是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课内阅读专项训练试题附答案

第二单元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课内阅读专项训练)(一.阅读《鲁滨逊漂流记》节选选段,回答问题。(一))其中也有 一总的来说,这是世界上少有的叫人受尽折磨的处境,( 我们可在困境中,些值得宽慰的东西。这场世界上苦难最深重的经历告诉世人:以把好处和坏处对照起来看,并且从中找到一些东西来宽慰自己。在选段中括号里填上关联词。(1) 鲁滨逊从不幸的处境中取得的经验教训是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 ”的句子的意思是画 “___(3)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二)并且把捕到或到海边去捕鱼,他每天或是拿着枪,带着狗到森林里去打猎,的活山羊畜养起来。后来他竟有了成群的山羊,可以常喝羊奶,吃羊肉。鲁滨逊从船上搬来的东西里,有一些麦子,他把它们撒在围墙里,不久长出了嫩芽,后终于吃到了自己他用这点儿麦种反复种收,到了第四年,来结出了十几个穗子。种的粮食。 4个字):1.为了在荒岛上生存下来,鲁滨逊做了以下事情(不超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鲁滨逊做的这些事,解决了_________问题。 3.从这段文字中可以看出鲁滨逊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中“畜养”一词的意思是() A.饲养 B.指家养的兽类 (三) 1659年9月30日,我,可怜而不幸的鲁滨逊?克罗索,在一场可怕的大风暴中,在大海中沉船遇难,流落到这个荒凉的小岛上。我且把此岛称之为“绝望岛”吧。同船伙伴皆葬身鱼腹,我本人也九死一生。. 整整一天,我为自己凄凉的境遇悲痛欲绝,我没有食物,没有房屋,没有衣服,没有武器,也没有地方可逃,没有获救的希望,只有死路一条,不是被野兽吞嚼,被野人饱腹,就是因缺少食物而活活饿死。夜幕降临,因怕被野兽吃掉,我睡在一棵树上。虽然整夜下雨,我却睡得很香。 10月1日清晨醒来,只见那只大船随涨潮已浮起,并冲到了离岸很近的地方。这大大出乎我意料。我想,待风停浪息之后,可以上去弄些食物和日用品来救急。但又想到那些失散了的伙伴,这使我倍感悲伤。…… 从10月1日至24日,我连日上船,把我所能搬动的东西通通搬下来,趁涨潮时用木排运上岸,这几天雨水很多,有时也时停时续。看来,这儿当前正是雨季。……10月26日傍晚,我终于在一个山岩下找到一个合适的地方。我画了一个半圆形作为构筑住所的地点,并决定沿着这个半圆形安上两层木桩。中间盘上缆索,外面再加上草皮,筑成一个坚固的防御工事,像围墙或堡垒之类的建筑物。 (1)选段中共讲了哪几件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读了本文鲁滨逊在困难中的表现,联系我们学习及生活过程中遇到的苦难,应该怎样面对?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