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比较文学形象学

比较文学形象学

比较文学形象学
比较文学形象学

比较文学形象学

狄泽林克【译】方维规

【译者按】在西方比较文学界,形象学早已不是陌生概念;它的历史已经不短。十多年来,中国比较文学界日益关注这一研究方向。孟华的不少译介文章及其主编的《比较文学形象学》(2001)一书,无疑为这一研究方向在中国的推广做出了贡献。然而,当前一些专著和教科书中对形象学的历史、方法、特点及其代表人物的评介,似乎还有一些值得补充的地方。因此,笔者以为有必要继续介绍一些形象学文献。本文是狄泽林克(Hugo Dyserinck)1977年版《比较文学引论》(Komparatistik. Eine Einführung)第二部分第一章第三节:“比较文学形象学”(" Komparatistische Imagologie" )。这是国际学界公认的当代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纲领性篇章之一。

狄泽林克是当代比较文学形象学首屈一指的人物,也是20世纪50年代加雷和基亚倡导研究他国形象之后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当时,韦勒克及其追随者对法国研究方向的批判,将形象研究打入冷宫,是狄泽林克《关于“形象”与“幻象”及其比较文学研究中对这个问题的探讨》(1966)这篇短文,使得形象研究“起死回生”。比较文学形象学自60年代以来的重新定位或曰真正突破,无疑得感谢狄泽林克;Imagologie(形象学)这个学科分支的名称也是他首先引入比较文学的,他被不少人称为当代欧洲形象学之父。狄泽林克以文化研究为重点的形象研究,以及他领军的德国亚琛学派亦即亚琛比较文学纲领对形象学的重视,不管在理论阐述方面还是研究实例中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狄泽林克重新倡导形象学之后,谁也绕不开他,即使是新的发展和新的视野,也是一种或明或暗的反应。《比较文学引论》一版再版,在这期间,形象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并蔚然成风。

本篇《比较文学形象学》毕竟初版于1977年,作者本人在80年代、90年代的论述中也对自己的观点作了一些修正,从而使形象学成为一个真正的体系。《比较文学形象学》产生于这个研究领域被奚落被冷落的时期,因此,狄泽林克在文章中为发展这一研究方向“摇旗呐喊”,有些陈述和论点因为新的发展已经过时,还有一些想法未必高明。尽管如此,本篇中的基本或主要观点以及狄泽林克后来的一些论述,依然是当今西方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和实践的主流。另

外,本文中提出的某些设想,也已经成为现实。另有一些观点,至今还在显示其现实意义。

为了更好地理解《比较文学形象学》一文及其在这个研究领域发展史的意义,笔者先对在狄氏此文及以后的论说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较文学形象学迄今的

基本认识作一个大概勾勒:“比较文学形象学”主要研究文学作品、文学史及文学评论中有关民族亦即国家的“他形象”(hetero image)和“自我形

象”(auto image)。形象学的研究重点并不是探讨“形象”(拉丁语:imago,法语和英语:image,德语:Bild,俄语:образ)的正确与否,而是研究“形象”的生成、发展和影响;或者说,重点在于研究文学或者非文学层面的“他形象”和“自我形象”的发展过程及其缘由。形象学的出发点是,每个“自我群体”(we-group)不仅知道自我认同的话语,亦了解认知“他者”(the other)的话语,并以自我区别于他者。各种“形象”话语是“群体象征系统”或曰“群体标记”。群体可以指一种文化,且常常指政治形态上的国家,或者一些较小的亚属文化群体。他者与自我“群体标记”是一种两极结构或曰正反结构:在形象的形成过程中,自我形象与他形象相互照应和相互作用。自我与他人的划分形成了自我形象与他形象的对照基础:“他者”是群体得以自我界定的必要的衬托体。相反,自我形象则首先是作为他形象的反面呈现出来的。“他形象”和“自我形象”往往是程式化的。“形象体”(imagotype, image)是对错综复杂的现象的化约,是人云亦云、习以为常的固定认知形态,也就是体现于语言文字的“俗套”(法语和英语:cliché,德语:Klischee,法语:stéréotype,英语:stereotype,德语:Stereotyp)。俗套“他形象”一般会预设我们对他者的期待,是对他者或褒或贬的先入之见。如果缺乏批判的目光,这些“成见”会妨碍真正的跨文化理解。形象学则试图揭示文学或文化交流中的“他形象”与“自我形象”的形成、发展和作用,并为批判固定观念形态做出贡献。

在法国比较文学纲领中,当时受到韦勒克(René Wellek)最严厉拒绝和批判的,当数加雷(Jean-Marie Carré)和基亚(Marius-Fran-ois Guyard)偏偏竭力推重的“对人们所看到的外国的研究”,且称之为“有前途的研究领域”。韦勒克或许是把这一研究方向视为对他所理解的文学研究的那个唯一任务的最

极端的偏离。【译注1】

然而,加雷的倡导既非旨在变比较文学为社会学或人种心理学科目,亦非权宜之计,为了寻求新的研究可能性而拼凑和炮制出的不伦不类的研究模式。新的

倡导首先是一个经过周密思考、目的明确的尝试:通过把重点转向深入的接受研究,来解决过多的影响研究却没有令人满意的成果之问题。比较文学发展到加雷那个时代,对影响和渊源的探索已经将比较文学引入悲凉的境地。也就是在这种情势下,人们重新认识到一个事实,这也是当时的首要认识,即没有一种影响研究可以抛开与之对应的接受研究来进行;对文学的作用和成就的所有探讨,终究会导致对“传播者”的可能或潜在的受众之反应形式和接受方式的探讨。——加雷对影响研究的批判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发展起来的。也只有在这个层面上才能理解,为什么它能直接导致“形象学”(Imagologie)。加雷不再考虑超国界影响研究中还有什么值得挽救的东西并为此费力,而是宁可另辟蹊径:抛开影响研究,径直转向最广义的接受研究。

何况这里所说的实为比较文学研究的一个方面,而且,作为一种可能的比较文学专门研究,它在相当早的时候就已见之于本学科的发展设想。路易—保尔·贝兹(Louis-Paul Betz)在他1896年的论文《关于比较文学史的性质、任务与意义的批评研究》中,已经把不同国家和人民的相互评价纳入比较文学的主要任务,并强调了歌德的观点。① 巴尔登斯贝格(Fernand Baldensperger)也在1913年的《文学》专著中,从文学理论的角度指出了这类研究的必要性。

② 在这同时,阿扎尔(Paul Hazard)提出了一些有分量的见解,支持巴尔登斯贝格的观点。③ 因此,二次大战后不久便得以突破、并且从此在所谓更宽广的基础上所进行的向形象学的“正式”转向,从根本上说,是对一种研究可能性的早就应该进行的反思。虽然比较文学最重要的前辈代表人物早有劝导在先,这一研究可能性却一直没能被真正把握。[6:第八章]

除此以外,这种研究并不是为了让法国比较文学变成为国家现实政治利益服务的工具。我们着重强调这一点的原因在于:加雷的《法国作家与德国幻象》(Les écrivains fran ais et le mirage allemand)常被视为法国之形象研究的经典著作。然而,正是这本应时之作,是明确作为塑造德法关系之模式的政治讨论文献而写成的,乃至被时人更多地视为一整套法国政治问题的讨论文献之一,而不是文学史研究。这本书绝对未被视为形象学学术研究的典范之作。[7]【译注2】

当时在努力为研究方向寻找方法学根基的时候,毫无国家政治利益的约束,亦无国别文学兴趣可言。因此,加雷在为基亚《比较文学》所写的“序言”中运用的简单明了的表达形式“我们是怎样相互认识的?”(Comment nous voyons-nous entre nous? ),我们在这个上下文中也应从字面上理解这句话,

也就是说,它不是仅仅为法国和法国文学活动所提出的纲领性建议。——从这个意义上说,人们还是从影响研究的一些不太好的经验中学到了一些东西。一

谁在当今比较文学情势下主张形象学,他是无法避开雷纳·韦勒克的论点的。韦勒克之批评的根本点是,探讨文学中的“异国形象”不是文学学术研究,而更多地属于“社会学或一般历史”、“民族心理学”亦即“比较民族心理学”等范畴。[8:3-4][9:151]

今天,人们依然可以通过两条途径和他争辩:一方面可以诘问,形象学确实属于特殊的“文学以外的”研究领域之说法是否能够成立;另一方面,人们还可以质疑,形象研究的某些方面的确越过了文学研究的界线,是否可以成为足以使比较文学家不再涉足其间的理由。——我们仔细考察便会马上发现,对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必然是否定的。

声称形象学这一研究分支不属于文学研究,实际上是不恰当的。形象学的许多着眼点不仅向来属于文学研究范围,而且,如果人们在专门的“作品内涵的”(werkimmanent)意义上理解所谓“文学的东西”,那么,形象学还包含了那些将会证明自身为“文学的”东西。这种作品内涵诠释方法恰恰是很典型的韦勒克观点。【译注3】

世界文学中有足够信而有征的例子,说明形象与有关作品的内容和形式难解难分,以致人们不特别留心和探讨形象便根本无法理解作品。

这里所涉及的,首先是一些对“外国人”的描述明显具有中心意义的作品,还有一些作品的内容则全部与“外国人”有关。谁要是以为,他可以对自斯达尔夫人(Mme de Sta l)以来就已存在的德国形象不闻不问,就能理解和准确阐述19、20世纪法国文学中有关德国问题亦即德法关系的大量作品,那么,他就会出大错。谁要是思忖,他可以心安理得地避开形象问题,以为这些东西只可能出现在二流作品中,那他更是大错特错。因为这里不仅有我们必须提到的艾克曼-夏特良(Erckmann-Chatrian)这类作家,还有罗曼·罗兰(Romain Rolland)、乔治·贝尔纳诺斯(Georges Bernanos)、让·季洛杜(Jean Giraudoux)等不少作家。【译注4】——正是季洛杜的例子可以告诉我们,在最严格的“作品内涵”的意义上,形象也可以是一部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谁要是对“西格弗里”身上所体现的法国人的德国形象这一最基本的因素一无所知,并在这种情况下去阐释两个女主角埃尔和热纳维埃弗之间的对立关系,那么,他几乎无法真正理解季洛杜的第一部剧作【译注5】。相反,假如

顾及到这种联系,他不仅可以像作者所期待的那样认识剧作的更为全面的涉及范围,而且,他在阅读季洛杜其他剧作的时候还能断定,在“西格弗里”身上发展起来的、建立在德法对立之思想基础上的二元性,同样也体现于季洛杜以后的作品——既在选用的素材方面,又在作品的布局和结构上。

还有一些形象,对它们的探索尽管不属于“作品内涵“研究,但是,这些形象无论如何也完全属于狭义的文学研究应该探讨的对象。

这里主要涉及一个明显属于比较文学职权范围的研究,也只有比较文学这一超国界的专门学科才能有意义地涉猎这个领域。这里说的是形象的意义,即形象在国别文学作品产生地以外的地方之传播和接受中所具有的意义。谁想确定18世纪英国文学(如莎士比亚)对德国文学生活所产生的影响,了解有关英国“本质”与德国“本质”之间的关系的某些看法究竟起了多大作用,那么,他不妨再仔细阅读一下莱辛(Gotthold Ephraim Lessing)在第17封文学书简、也就是《汉堡剧评》【译注6】中对这个问题的相关论述。他同样可以颇有收益地认识到,特定英国形象在博德默尔(Johann Jakob Bodmer)、布赖廷格尔(Johann Jakob Breitinger)、克洛普施托克(Friedrich Gottlieb Klopstock)那些作家,甚至戈特谢德(Johann Christoph Gottsched)和弗里德里希二世(Friedrich Ⅱ)那里所产生的影响。【译注7】以上事实表明,几乎没有可能继续宣称形象研究不属于本来意义上的文学研究。谁要是面对这种文学与形象的事实联系还不相信,这里所涉及的问题只有从专门的比较文学立场出发才能解决,那么,他应该承认德语语言文学研究至今还没能真正克服莱辛所说的德国“思维方式”,没有认识到它最终给德语语言文学研究带来的后果。此说的原因极为简单:只有跨国研究才能真正抛弃那些有关国际文学关系研究的错误认识,只有既不依附于德语语言文学思维模式,也不受英语语言文学、罗曼语语言文学或其他国别文学之思维模式的约束,才能抛弃成见。

以上论述还直接关联形象学的另一个文学研究视角,即形象存在于文学批评以及文学史编撰和文学研究中。——翻阅一下文学史专著,便能较快地获得关于形象问题的相应印象。这些书籍几乎见之于所有欧洲国家的外语课所采用的读本,其中甚至包括对他国“本质”和他民族“特性”的极其惊人的浮泛之论,且不加批判地传递给读者。在有意无意地打上某种思维格式的文学研究中,从对作家所属国的普遍认识出发“阐述”整个作家群体,这种现象并不鲜见。这些浮泛认识在知之不多的读者那里会带来一种印象,即以为这些形象都有种族心理学的依据。但是,它们实际上只是极不科学的“形象”(images),也就是“幻象”(mirages),【译注8】从而妨碍了对这些作家的真正科学的认识。认

为法国“精神”(esprit)属于纯理性主义,是“文明的”和“静态的”,这一思维形态导致法国以外的罗曼语学家对法国文学的不计其数的片面阐释。另外则有人以为,德国文化“较年轻”、“较活跃”,较多地沉湎于“情感”。直到今天,这类看法在德法国境的两边依然见之于最基本的文选读物,阻碍了民族之间的相互认识。其原因是,文学形象不仅在文学以及广义的文学生活中发挥作用,而且还借助文学去影响读者和公众观点的形成。

在这个上下文里,我们必须强调的最后一点是,文学世界中产生的形象作用于人类一般生活乃至社会和政治活动:

美国之音的节目编辑者会受到这些形象的影响,这是完全可能的。然而,就像人们时而见到的那样,比较文学家以为这一事实确实无关紧要,这是完全值得质疑的。【译注9】因为人们终究可以从某些文学过程对现实生活的作用中看到文学过程本身的意义。对社会学感兴趣的文学研究者,也许正可以从形象的作用和弊端中发现,从文学、文学批评和文学研究的某些源头考察有关现象是多么的必要。④

当然,只有同时肯定文学对读者和受众的作用亦可作为文学研究的对象,人们才会认可上文对形象学的论证和辩护。正是这种对文学事实(fait littéraire)即文学活动的又一个观点,其实早在比较文学起始的时候就属于学科纲领,尤其属于那种也想为促进国家间的和睦起积极作用的比较文学。

以上论述同样可以引申出,形象学作为整个比较文学有价值的一个部分,没有把寻觅所谓根植于“民族的”(v lkisch)固有特性视为自己的任务;而根据一种常见的(不管是坦率的还是遮掩的)观点,这种民族固有特性反映在各种国别文学之中,判断国别文学所展示的固有民族性已经成为比较文学研究的惯例。形象学却在这个问题上更多地坚持谨慎行事,甚至不以民族固有特性之可能的存在为出发点。形象学认为某些“本质研究”(Wesensforschung)——或类似的研究——为论证而产生的大部分理论是不足为凭的。

之所以有必要一再指出这一点的缘由是:正是形象学研究对民族特性的怀疑,过多地成了人们以往困惑不解的原因,而这种状况又得部分地归结于本专业发展的开始几十年中,完全没有表明对民族特性理论的怀疑,以至这种理论在人们的眼里已经成了理所当然的东西。

一种多少有些天真幼稚的已经过时的比较文学研究,有时会轻易地相信各单一文学带着固有的、受“民族心理”(v lkerpsychologisch)制约的性质。与

此相反,正是形象学在这方面明显地完成了将重点向科学化方向的转移。它的确不提这样的问题:什么是德国文学、法国文学、英国文学的“本质”或民族“特性”?而是探究外在的、人为赋予德、法、英文学的特色。它或许还会探索哪些特色被阐释为这些文学的天然“本质”。不管怎么说,它要分析在这些所谓的特色亦即所谓“本质”的原因和结果的基础上所推演出的不同理论。

即是说:比较文学形象学的首要追求是,认识不同形象的各种表现形式以及它们的生成和影响。另外,它还要为揭示这些文学形象在不同文化的相互接触时所起的作用做出贡献。

总而言之,比较文学形象学的最高原则是:形象学不是一种先入为主的意识形态(Ideologie),而更多地要为反意识形态(Entideologisierung)做出贡献!【译注10】

从这个意义上说也不难理解,形象学全然不以“国民性”亦即“民族特性”的存在为出发点,也不是一个可以归入“民族心理学”(V lkerpsychologie)的研究分支。民族心理学不仅建立在所谓“民族特性”的信念上,而且还把探索“民族特性”看作自己的研究宗旨。此处必须特别强调这一点的原因是,比较文学自开始以来(而且来自各种截然不同的视角),就让人关注自己可能对集体心理的探讨产生影响。正是这种常常是语焉不详的提示,一再导致把比较文学推到民族特性研究的边缘,而民族特性研究本身则运用决定论甚至生物遗传学思维进行探讨,从而早就丧失了名誉。这种认识还时常带来另一种不良后果,即以为形象学也许试图承袭民族思维的传统,从对民族的“本质”或“灵魂”的信念出发,通过文学研究的途径,为解读某些莫名其妙的、不名誉的力量做出贡献。

然而,几乎没有什么能比这种生搬硬套更颠倒的。不可否认,早期的有些比较文学家不时以他们富于“时代精神”的评注为这种看法提供了养料。尽管如此,鉴于迄今的发展我们却可以说,情况完全相反:正是由于比较文学不断和集体形象的评判打交道,它才学会了谨小慎微。因此,没有一种研究最终能比文学形象学更能揭示某些关于“民族性”、“民族特点”、“民族灵魂”的理论是漏洞百出的观念形态。正是形象学,它比其他学科更能揭示这些错误意识(它们确实常常来源于文学的“自由天地”)究竟是怎样产生的。

如果形象学除了(不管是如何理解的)文学研究学术目的之外,还能附加地为种族或民族群体之间更好地相互理解做出贡献,这点首先是说,它主要有助于排除那些妨碍这种相互理解的观念,可以让人认清以往影响和干扰这些群体之精

神交往关系的某些固定思维过程。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在某种情况下完全可以获得“人种心理学”(" ethnopsychologische" Forschung)的功用,也就是通过把握某些跨种族认知的结构和常态,为“人种心理学”研究的现代化和破除成见做出自己的贡献。跨种族认知的结构和常态中的很大一部分,常常来源于不同的、各种群体之文学作品中各自强加于对方的“形象”。⑤

最后,形象研究还有另外一个层面,它虽然没有体现于迄今的比较文学模式,但却可以直接从以往的有关研究中推导出来;它不仅在文学研究方面,而且从一般意义上说,都有特殊的意义:这就是可惜至今几乎没能得到重视的对“自我形象”(auto-images)的研究可能性。

“形象”与“幻象”实际上不总是单单涉及异域以及他们“较然不同的”文

学和文化。自我形象——多半绕道借助于已经存在的、产生于外部的流行的形象亦即“他形象”(hetero-images)——也可以成为这类表象的客体,例如一部分作家或一代作家孜孜追求,在不同国别文学的“协奏曲”中明确强调“自己的”特性,甚或干脆自我作古地创造自我特性。

欧洲文学在这方面可以引以为证的最典型的事例之一,无疑是比利时1880年代的那一代人中用法语写作的一部分作家,他们(尤其是他们中的大部分人是佛兰德人)依托于外人对佛兰德人的那些“通用”形象,即佛兰德人以及他们的文化自古以来就打上了肉欲主义和神秘主义之双重癖好的烙印。那批作家则通过文学创作进行发挥,确实在几十年中使这些被看作他们所有的“民族心理学”特征变成了只此一家的东西。可以断定,德·科斯特(Charle de Coster)、梅特林克(Maurice Maeterlinck)、维尔哈伦(Emile Verhaeren)、洛登巴赫(Georges Rodenbach)等人,【译注11】若是没有走上这条创作之路,也许永远休想如此轻易地打入国际文学市场。[11] [12]

轻而易举便能得到证实的这种“自我形象”之形成过程,它对文学史所产生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实际上还以一种特殊的方式超越了文学范围:对他国文学的评价受到形象的影响,而这些形象在其产生和发挥作用的时候所依靠的根据,亦包括那些完全非文学层面上的对异国异民的群体评价;与此同理,文学艺术批评中对本国本民的认知,常常也与不同民族自身历史上所形成的“自我形象”相去不远。——在某些情况下,这种“自我形象”所包含的实际价值,远远超过他国他民之“他形象”中对我们的通常评价。

对“自我形象”的这种非文学层面的顾及,有朝一日或许真会产生一种真正的研究群体特性的科学,不管它是叫“种族心理学”还是其他什么名称。一些比

较文学家和有志于这项事业的人,一定会从比较文学形象学的这些非文学视野中得到启发。

在这一上下文中,亦鉴于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整体的发展,这里还得再次重申:极其明显的“非文学”影响根本不是理由,把这些依托于文学材料所进行的研究工作视为无关紧要的,从而不运用所有可以运用的方法推进这种研究。完全相反!通过学术研究而为各民族间的相互理解做出一些贡献,这根本不是文学研究的耻辱;人们在探讨文学活动的时候,对有目共睹的认识可能性视而不见,只因为它会带来的结果还会发挥其他作用而不只是美学影响,那才是不可原谅的。——在比较文学形象学中,这些认识可能性不仅确实存在,而且还从多方面表明,这些基本上产生于比较文学学术活动,没有其他哪一个学科能够取而代之的可能的研究成果,委实也可以在文学研究以外得到真正的运用。⑥

注释:

①参见贝兹[1],尤其是第151页的论述:“探索民族和民族是怎样相互观察的:赞赏或指责,接受或抵制,模仿或歪曲,理解或不理解,口陈肝胆或虚与委蛇。”

②参见巴尔登斯贝格[2],尤其是第4卷第3章:“国家的综合性意义”(Les synthétismes nationaux)。

③参见阿扎尔《比较文学》[3]。另见阿扎尔的论文《比较文学的最新研究成果》[4]。同样值得重视的是阿扎尔于1906年7月在圣康坦文科高中期末庆典“庄严的颁奖仪式”上所作的讲演《外国人如何评价法国》[5]。

④参见普拉沃[10],第21—22页:“在《比较文学的危机》和其他一些论述中,韦勒克指责那些主张‘将比较文学归并于社会心理学和文化史研究’的人,并否定其文学批评的权力。我个人以为,文学研究无需如此纯正。在比较文学研究中,社会学探讨与历史探讨有其合法地位。例如,假如比较文学家揭示出那些被广泛阅读的作家的作品中所传播的民族特性和民族典型的谬误,他们便履行了自己有益的职责。”

⑤这里所说的“种族心理学”,不是一门关于“民族特性”和“民族灵魂”的学科,亦即不是过去那些常被放在优先位置上的、很大程度上建立在虚构和固定思维形态基础上的模式,而是一门现代学科,它的目的更多地在于摒除荒唐想象和固定观念。——参见1946年在勒阿弗尔(Le Havre)创建的“民族心理学大学研究中心”(Centre Universitaire de Psychologie des Peuples)的纲领,以及由这个研究中心刊行的《民族心理学杂志》(Revue de Psychologie des Peuples),自第26期(1971)起,杂志更名为《种族心理学》

(Ethnopsychologie)。

⑥同样在这个意义上,形象学研究进入美国比较文学并得以展开也是特别喜人的;尤可参见彼得·博纳:《国家形象及其在文学研究中的意义》[13] [14]——除文学研究以外,近期德语区内对形象学兴趣的增长(而且也是借助文学材料,即便没有充分注意迄今为止的比较文学研究),可参见科赫-希勒布雷希特:《德国人形象——当代,历史,心理学》[15]。

【参考文献】

[1]Louis-Paul Betz. " Kritische Betrachtungen über Wesen, Aufgabe und Bedeutung der vergleichenden Literaturgeschichte" , in: Zeitschrift für franz sische Sprache und Literatur[M]. Leipzig, Wiesbaden, 18. 1896, 141—156. (贝兹:《关于比较文学史的性质、任务与意义的批评研究》) [2]Fernand Baldensperger. La Littérature. Création, succès, durée[M]. Paris: Ernest Flammarion, 1913. (巴尔登斯贝格:《文学——创作,成功,流传》)

[3]Paul Hazard. " La littérature comparée" [J], in La Civilisation fran aise( Paris) , 1, 1919, 346—352. (阿扎尔:《比较文学》) [4]Paul Hazard. " Les récents travaux en littératures comparées" [J], in Revue Universitaire. Paris, 23, 1914. (阿扎尔:《比较文学的最新研究成果》)

[5]Paul Hazard. " Comment les étrangers jugent la France" [J]. in Palmarès du Lycée. Saint-Quentin, 1906. (阿扎尔:《外国人如何评价法国》)

[6]Marius-Fran ois Guyard. La littérature comparée[M]. Paris: PUF, 1951. (基亚:《比较文学》)

[7]Martin Steins. " Images de l' Allemagne en France" [J]. in Ethnopsychologie. Revue de Psychologie des Peuples, 26( 1971) , 373—388. (施泰因斯:《德国形象在法国》)

[8]René Wellek. " The Concept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 [J]. in Yearbook of Comparative and General Literature. Chapel Hill, NC, 2, 1953, 1—5. (韦勒克:《比较文学概念》)

[9]René Wellek. " The crisis of comparative litera ture" [J]. in

Comparative Literature, 1, 1958, 149—159. (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 [10]Siegbert Salomon Prawer. Comparative Literary Studies. An Introduction[M]. London: Duckworth, 1973. (普拉沃:《比较文学研究导论》)

[11]狄泽林克. 论1880年代用法语写作的那一代佛兰德作家的特殊地位. Hugo Dyserinck. " Zur Sonderstellung der franz sisch schreibenden fl mischen Autoren der Generation von 1880" , in Die Neueren Sprachen, 1964, 468—480.

[12]Hugo Dyserinck. " La pensée nationale chez les auteurs flamands d' expression fran aise de la génération de 1880" [J]. in Actes du IV[e] Congrès de l' AILC( Association Internationale de Littérature Comparée) , 309—316. (狄泽林克:《论1880年代用法语写作的那一代佛兰德作家的民族思想》)

[13]Peter Boerner. " National images and their place in literary research" [J]. in Monatshefte( Univ. of Wisconsin) 67( 1975) , 359—370. (博纳:《国家形象及其在文学研究中的意义》)

[14]Peter Boerner. " Das Bild vom anderen Land als Gegenstand literarischer Forschung" [J]. in Sprache im technischen Zeitalter, 56( 1975) , 313—320.

[15]Manfred Koch-Hillebrecht. Das Deutschenbild——Gegenwart, Geschichte, Psychologie[M]. München: Beck, 1977. (科赫-希勒布雷希特:《德国人形象——当代,历史,心理学》)

译注:

【译注1】此处“文学研究的那个唯一任务”即指韦勒克强调的对文学作品之“文学性”的研究。韦勒克认为,文学研究必须面对“文学性”这个问题,即文学艺术的本质这个美学中心问题。

【译注2】基亚在他的《比较文学》中也将《法国作家与德国幻象》奉为外国形象研究领域的典范著述。

【译注3】1945年以后很长一段时期,作品内涵的诠释方法贯穿于除东德之外的德语区德语语言文学研究。它的目的是避开世界观的影响,避开以往的“国家社会主义”(纳粹)和新的马克思主义亦即社会主义(东德)之嫌疑。对于作品

内涵、研究方法来说,文艺研究的对象是自足的艺术作品本身。“每一件艺术作品本身就是一个统一的整体。”因此,作品只能从其本身来理解。“诗歌可以而且必须首先是考察对象,它是完全可以独立的。它完全可以脱离它的创造者,因此是自足的。诗歌中除了写着的东西没有别的东西。诗歌为了自己有意义的存在而需要这些写着的东西。”(凯塞尔:《语言的艺术作品》。Wolfgang Kayser, Das sprachliche Kunstwerk. Eine Einführung in die Literaturwissenschaft, Bern 1948)德语区称为“作品内涵研究”的文学作品诠释方法,在英美称为“新批评”(New Criticism)。

【译注4】艾克曼—夏特良,艾克曼(1822—1899)、夏特良(1826—1890)均为法国小说家,两人是亲密的朋友,合作40年写了30多部小说;后来决裂,艾克曼又单独发表了几部作品。罗曼·罗兰(1866—1944),法国作家,从1904年至1912年,写成10卷长篇小说《约翰·克利斯朵夫》。这部巨著是他的成名之作,小说问世后,他不但被认为是当代法国的重要作家,也是西方世界的重要作家之一。罗兰获得1915年诺贝尔文学奖。乔治·贝尔纳诺斯(1888—1948),法国小说家,政论作家,小说《一个乡村教士的日记》获1936年法兰西学院小说奖。让·季洛杜(1882—1944),法国作家,戏剧家。他在当代法国文学上占有特殊的地位,主要由于他清新的艺术风格。

【译注5】季洛杜于1922年创作了以德国为背景的长篇小说《西格弗里》(Siegfried et le Limousin);1928年,他将小说改编为戏剧《西格弗里》(Apropos Siegfried),在巴黎上演,引起戏剧界广泛注意。剧作讲述了一个法国人失去了知觉,赤身裸体地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个战场上,被人发现的时候没有一点身份标记,并被确认为失去了记忆。一个德国女护士收留了他,他成了德国人。以前的老友们又将他带回从前的生活。剧作的主题是忘记:痛苦地失去记忆,忘记战争的恐怖。这是一次大战后的一个热门话题。剧作讲的也是一个双重认同的故事:一个法国人变成了德国人,然后又成了法国人,却还是一个德国人。

【译注6】莱辛(1729-1781),德国文艺理论家和戏剧家,德国民族文学和现实主义戏剧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汉堡剧评》:莱辛的戏剧论文集,是作者1767—1769年在汉堡民族剧院工作时所写的104篇剧评的汇编。这部论著有“德国启蒙运动的宣言”之称,流传甚广。

【译注7】博德默尔(1698——1783),瑞士文学评论家,德语作家;布赖廷格尔(1701—1776),瑞士语言文学家,德语作家;克洛普施托克(1724—1803),德国诗人,德国启蒙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戈特谢德(1700—1766),德国

文学理论家,作家;弗里德里希二世(1712—1786),一译腓特烈二世,又译腓特烈大帝,普鲁士国王(1740—1786)。

【译注8】韦勒克1958年的名文《比较文学的危机》中对加雷和基亚的批判,暂时葬送了形象研究的发展,那正是“新批评”得势的时候。直到1966年才出现第一篇有力的回应文章,此乃狄泽林克著《关于“形象”与“幻象”及其比较文学研究中对这个问题的探讨》(Hugo Dyserinck, " Zum Probelm der' images' und' mirages' und ihrer Untersuchung im Rahmen der Vergleichenden Literaturwissenschaft" , arcadia Zeitschrift für Vergleichende Literaturwissenschaft, 1( 1966) , S. 107—120. 译文见孟华主编《比较文学形象学》,第74-88页)。这是欧洲学者对形象学的反思,亦可视为“新生”的形象学的开山之作。狄泽林克强调了形象研究对理解文学作品的重要性,并非韦勒克所说的无关紧要。关于“形象”和“幻象”,狄泽林克指出:“不可否认的是,在许多文学批评和文学史论著中,我们还能不断遇到某些‘形象’和‘幻象’,它们似乎能帮助我们解释一些文学作品的所谓典型特征,而实际上,它们只是一些偏见和虚妄之言的产物。”——在11年后的《比较文学形象学》中,狄泽林克保留了前说。但是,狄氏在他以后的论文中,彻底抛弃了“幻象”之说。所谓“幻象”(也就是不符合实际的形象),常常是“见仁见智”的问题,它亦有其生成和发展的时代及思想背景。批驳“幻象”以确立“正确”形象,只会让我们重回老路,陷入意识形态的恶性循环。因为,从科学角度来说,谁能提供“这样的”国家本质特征和“这样的”民族性格特征呢?参见方维规《德国文学中的中国形象,1871-1933——比较文学形象学研究》绪论,第20-72页( Weigui Fang, Das Chinabild in der deutschen Literatur, 1871—1933. Ein Beitrag zur komparatistischen Imagologie, Frankfurt, Berlin, Bern, New York, Paris, Wien: Peter Lang, 1992) ;另见方维规《中国灵魂:一个神秘化过程》,朱向荣译,载《德国汉学——历史,发展,人物与视角》,当代海外汉学名著译丛,大象出版社2005年,第74—92页。

【译注9】此说是在影射韦勒克《比较文学概念》一文中(第3—4页)的一段话:“了解美国人当前在法国的形象以及这一形象是怎样和为什么产生的等等问题,这对美国之音评论员来说是重要的。应该说,文学作品在这一形象的形成过程中起了一定的作用,但不能夸大这一作用。”

【译注10】“意识形态”(英:ideology)概念产生于启蒙时代,表示所谓“新科学思想”。但是一般说来,它在西方是一个贬义概念。意识形态概念的前提

是对意识形态本身的批判:培根称之为精神的“迷误”或“错觉”;拿破仑视其为“无用的不实际的”概念,它也是拿破仑反对和指责启蒙思想的惯用语。马克思、恩格斯在他们的早期思想中,尤其在《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46)中发展了意识形态的“错误意识”(falsches Bewuβtsein)之说,认为这种观念形态的总体特色是不知道自己的真正根源,它在很大程度上是来自他人的“自己的想法”或幻觉,只是因其明白易懂的内容而被自愿采纳的思想,并成为一种“固定”思维形态。

【译注11】德·科斯特(1827-1879),比利时法语作家,他的《佛兰芒传说集》(1858)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是19世纪比利时文学中的重要作品。代表作《欧伦施皮格尔的传说》(1867)是1830年比利时宣布独立后的第一部现实主义巨著,表现民族意识的觉醒。梅特林克(1862-1949),比利时法语作家、诗人,象征派戏剧的代表作家,1911年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他的剧本充满诗意,可以称为诗剧。早期主要作品为悲剧《普莱雅斯和梅丽桑德》(1892),充满宿命论思想和神秘气氛,曾由德彪西改编为歌剧。维尔哈伦(1855-1916),比利时法语诗人、剧作家、文艺评论家。第一部诗集《佛兰芒女人》(1883)如典型的佛兰德画派那样赞美尽情享乐。罗登巴赫(1855-1898),比利时法语诗人,诗歌注重故乡风物和内心情感。

北大中文系比较文学概论笔记

比较文学概论讲义 孙丹 第一章发展论 第一节全球化与比较文学多元化语境 1、广为流行的全球化概念着重描述的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些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在空间上不断扩展,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表现出洲际(或区域之间)的特点。全球化的特征在于其共时性,具体而言就是空间上的世界压缩和地域联结。 2、比较文学将从一种国际的视域研究所有的文学,在研究中有意识地把一切文学创作与经验作为一个整体。在这种观念中,这种文学就与独立于语言学、人种学和政治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完全相等(雷纳·韦勒克)。 3、文化全球化的论题涉及到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即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等关切到文化自身的讨论。

4、大众文化:特指进入到后工业社会时兴起于城市的,以全球化的现代(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能复制的,以市场消费为导向的,引导大众潜藏的思想意识的当代文化形态。 5、多元文化主义强调的是种族上、文化上有差异的族群的独特品质,其观点的基础是文化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全球地方化:即所有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而那种洞悉全球与本土的辩证关系的思想遂被称作全球地方主义。 第二节西方比较文学发展史的渊源 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其标志是学科理论和方法的逐渐确立,学术团体和一批专业研究队伍的涌现,以及专业学术著作和专业刊物的出版。 线索:古罗马文学模仿古希腊文学——中世纪欧洲的文化共同体以及后期各民族文学差异的对比,晚期文艺复兴运动——近代法国启蒙运动使各民族之间的接触更加活跃:伏尔泰、莱辛——格林兄弟(童话、神话)——斯达尔夫人《论德国》——歌德“世界文学”——1866英波斯奈特《比较文学》;1877德科赫《比较文学杂志》;1895法戴克斯特《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1897比较文学常设讲座“文

比较文学形象学

比较文学形象学 狄泽林克【译】方维规 【译者按】在西方比较文学界,形象学早已不是陌生概念;它的历史已经不短。十多年来,中国比较文学界日益关注这一研究方向。孟华的不少译介文章及其主编的《比较文学形象学》(2001)一书,无疑为这一研究方向在中国的推广做出了贡献。然而,当前一些专著和教科书中对形象学的历史、方法、特点及其代表人物的评介,似乎还有一些值得补充的地方。因此,笔者以为有必要继续介绍一些形象学文献。本文是狄泽林克(Hugo Dyserinck)1977年版《比较文学引论》(Komparatistik. Eine Einführung)第二部分第一章第三节:“比较文学形象学”(" Komparatistische Imagologie" )。这是国际学界公认的当代比较文学形象学的纲领性篇章之一。 狄泽林克是当代比较文学形象学首屈一指的人物,也是20世纪50年代加雷和基亚倡导研究他国形象之后最重要的代表人物。当时,韦勒克及其追随者对法国研究方向的批判,将形象研究打入冷宫,是狄泽林克《关于“形象”与“幻象”及其比较文学研究中对这个问题的探讨》(1966)这篇短文,使得形象研究“起死回生”。比较文学形象学自60年代以来的重新定位或曰真正突破,无疑得感谢狄泽林克;Imagologie(形象学)这个学科分支的名称也是他首先引入比较文学的,他被不少人称为当代欧洲形象学之父。狄泽林克以文化研究为重点的形象研究,以及他领军的德国亚琛学派亦即亚琛比较文学纲领对形象学的重视,不管在理论阐述方面还是研究实例中都取得了丰硕成果。狄泽林克重新倡导形象学之后,谁也绕不开他,即使是新的发展和新的视野,也是一种或明或暗的反应。《比较文学引论》一版再版,在这期间,形象学有了很大的发展并蔚然成风。 本篇《比较文学形象学》毕竟初版于1977年,作者本人在80年代、90年代的论述中也对自己的观点作了一些修正,从而使形象学成为一个真正的体系。《比较文学形象学》产生于这个研究领域被奚落被冷落的时期,因此,狄泽林克在文章中为发展这一研究方向“摇旗呐喊”,有些陈述和论点因为新的发展已经过时,还有一些想法未必高明。尽管如此,本篇中的基本或主要观点以及狄泽林克后来的一些论述,依然是当今西方比较文学形象学理论和实践的主流。另

比较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比较文学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名词解释5分×3、填空2分×12、简答7分×3、材料分析10分×1、论述15分×2 1.真正最早使Comparative Literature进入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是波斯奈特, 1886,他以此为书名出版了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专著。(p5) 2.法国学派的四大代表人物: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卡雷、基亚。(p10) 3.教堂山会议:1958年,在美国北卡罗来纳州教堂山举行的国际比较文学协会 第二届年会,(会上韦勒克宣读论文《比较文学的危机》),以韦勒克为代表的一些美国学者对法国学派的“定义”发起了大胆的挑战。韦勒克指出“‘比较’文学和‘总体’文学之间的人为界限应当废除,‘比较’文学已经成为一个确认的术语,指的是超越国别文学局限的文学研究。”(p12) 4.有人认为,是美国学派提出了比较文学的“比较”——平行研究。(p10) 5.比较文学中国学派的基本特色是跨文明研究。(p20) 6.苏联学者日尔蒙斯基提出了历史类型学的观点与方法。(p27) 7.中国内地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性著作卢康华、孙景尧的《比较文学导论》。(p27) 8.比较文学的定义:是以世界性眼光和胸怀来从事不同国家、不同文明和不同 学科之间的跨越式文学比较研究。它主要研究各种跨越中文学的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和互补性,以实证性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和总体文学研究为基本方法论,其目的在于以世界性眼光来总结文学规律和文学审美特性,加强世界文学的相互了解与整合,推动世界文学的发展。 (p30) 9.比较文学的可比性(p31-p32) (一)同源性,在法国学派的理论体系里,影响研究的对象是存在着事实联系的不同国家的文学,其理论支柱是媒介学、流传学和渊源学。它的研究目标是通过清理“影响”得以发生的“经过路线”,寻找两种或多种文学间的同源性关系,同源性成为法国学派学科理论体系可比性的基础。在线路的清理中,其源头是相同的,影响研究的可比性就是同源性。 (二)变异性,同源的文学在不同国家、不同文明的传播与交流中,在语言翻译层面、文学形象层面、文学文本层面、文化层面产生了文化过滤、误读与“创造性叛逆”,产生了形象的变异鱼接受的变异,甚至发生了“他国化” 式的蜕变,这些都是变异学关注的要点,在这里,变异性成为可比性的核心内容。 (三)类同性,所指的是没有任何关联的不同国家的文学在风格、结构、内容、形式、流派、情节、技巧、手法、情调、形象、主题、思潮乃至文学规律等方面所表现出的相似和契合之处。平行研究的可比性就在于类同性与综

北语比较文学专业03至08年考研试题回忆版

北语比较文学专业03至08年考研试题回忆版 2003级比较文学试题 名词解释 法国学派译介学比较诗学欧洲中心主义比较视域 简答: 1 为什么说比较文学不是文学比较? 2 什么是异质文化间的互证互识互补? 3 试辨析"比较文学""国别文学""总体文学""世界文学"几个概念内在意蕴的异同? 4 比较语境下怎样去理解和而不同原则? 论述 1 以英美意象派(如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翻译和接受为例分析不同文化语境下文学翻译和接受不是单一的,还可能存在创造性转化,谈谈你对此的理解 2 有人批评某些研究将西方文艺理论生搬硬套到与之截然相反的中国文学文本的作法弊大于利,请从比较诗学的角度谈谈如何对待中西批评传统,如何进行中西比较诗学的对话 04年的考题 名解 三一律孟尔康赋比兴二十四诗品审美直觉王尔德平行研究 简答 中国学派发展历程及强势弱势 影响研究的定义及缺点 克伦威尔序言的意义 有我之境与无我之境 论述 庄子思想对中国文学理论批评的影响 民族文学在多原文化语境中的生存与发展 文学消费的二重性 比较萧伯纳与易卜生 比较文学产生的背景 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比较 2005年研究生考题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 Y 一,填空 1.波斯奈特代表作—— 2.《李白与歌德》作者—梁宗岱— 3.钱钟书在比较文学方面的代表作—— 4.忘了什么题了,好像答案是文化孤立主义和文化保守主义 二,名词解释 形象学 法国学派 文化研究 拜伦式英雄

三 是雷马克关于比较文学定义的一段英文,要求翻译为中文 四答 : 1. 文学比较与比较文学的区别 2、怎么理解“接受本身就是批评” 3. 《红与黑》中的于连从乡下进城后备受歧视,结合相关作品中的人物分析“外省来的年轻人”五.论述 1.意识流小说 > 2.(给了一段话,忘了是什么了,大意是阐述一下中西比较诗学的建构问题) 文艺理论 . 一.名词解释 有意味的形式 韵味 风骨 《沧浪诗话》 二.简答 1. 虚境与实境 2. 话语的虚构 3. 误读 4. 结构与解构 三.论述(三选二) 1. 文学的大众化趋势及其对文学研究的影响 2. 传统语境下文学与政治的关系 3. 论述西方形式主义批评的发展趋势与理论特点 06 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部分) 一、填空题 1、是关于比较文学的一个人物,具体忘了 2、 3、 4、《源氏物语》受唐代诗人——的影响最大 10<安提戈涅〉作者——《力士参孙》作者——,《希腊古瓮颂》作者——。《太太学堂》作者—— 二、名词解释 1、间离化 2、《万叶集》 3、互文性 4、 三、韦勒克的一段英语,翻译 四、简答 1、莎士比亚笔下“穿裙子的英雄“形象? 2、比较诗学基本方法? 3、 五、论述 1、卡夫卡第一个表达了当代人的感受,开创了时代,如何理解? 2、亚里士多德时代的戏剧&古典主义戏剧的比较 3、有关文化研究的问题 综合试题

1920——1949年中国考古地层学的发展

1920——1949年中国考古地层学的发展 ——《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读书笔记考古学在中国是一门年轻但又有着悠久学术渊源的学科。从研究古物的意义上来说,从宋代的金石学研究传统就可以被认为是中国考古学的萌芽,但金石学并未涉及古代遗迹的研究,也没有直接发展成为近代的考古学。而早期的考古发掘更接近于挖宝,直到近代考古地层学和类型学的应用,才标志着真正意义上的考古学的形成。 在考古发掘中,地层学的运用是不可缺少的。考古学中的地层学是从地质学中借用而来的,借用地质地层学的研究原理,在田野考古发掘中科学地取得考古研究资料,通过判定遗址中诸多堆积形成的先后过程或次序来研究遗存之间相对年代早晚关系,根据“土质土色”来区分不同的堆积,根据叠压、打破及平行关系来确定不同堆积形成的先后次序,可以说地层学为遗存的收集提供了最基本的方法论。 中国的考古地层学来源于西方。十九世纪末,英籍匈牙利人斯坦因在新疆做过发掘,在沙漠地带很难辨认层位关系,而当时整个欧洲的考古学界也只有少数人知道层位关系的重要性,斯坦因自然并不注意地层,更在意宝藏。 1921年,瑞典人安特生在河南渑池县发掘,发现了仰韶文化。当时,考古地层学在西方成熟不久,作为地质学家,安特生一直非常注意地层的叠压关系。他不仅强调确定文化的早晚关系要依赖于地层学,而且还批评鸟居龙藏早年的工作,“未为地形及地层详细之考察”。并对他在我国东北地区考古所得出的结论表示怀疑。事实上无论砂锅

屯的第一次发掘或是仰韶村等地的其它发掘,安特生都对地层叠压关系倾注了大量心血。他建立了基线测量标本的出土位置,还注意到了土质土色的变化并试图了解遗物在各层分布的规律。由于标本都记有详细的层位,所以到四十年代安志敏研究砂锅屯洞穴的层位时,还能借助于出土标本上的标签来辅助工作。但安特生在发掘时使用地质学中划分地层的做法,按等距离深度来划分地层,所以并未把仰韶和庙底沟二期的文化层区分出来,弄混了一些出土物的层位关系。1925年李济先生在山西夏县西阴村的发掘是我国学者第一次独立进行的田野考古发掘。1928年以后,在李济主持下,安阳殷墟的发掘也开始了。李济先生曾在美国哈佛大学攻读人类学。在美国的学科划分中,考古学是属于人类学范畴的,但他最初毕竟不是专攻考古学的,所以殷墟的最初几次发掘,并末严格按地层学要求来进行。李济先生的发掘方法用的也是水平层位的方法,但是跟安特生的方法相比,他在发掘时采用了探方发掘法,通过这种方法记录出土物更合乎科学本身的要求。 三十年代,在周口店发现旧石器后,裴文中多次同新生代研究生名誉主任步达生谈论改革发掘方法的事情。1932年春,周口店的发掘改变了原来的古生物学的发掘方法,改为采取探沟和探方相结合的考古学的发掘方法。这种按探方及采取水平层位的发掘法在当时是了不起的突破,裴文中、贾兰坡等当年的发掘者都称这种方法是发掘方法上的革命。1930年粱思永先生从美国哈佛大学留学回国,1931年梁思永先生主持了安阳后岗的发掘,这次发掘还是采用了探沟的方

比较文学相关的论文例文

比较文学相关论文参考例文 比较文学大致可分为法国的影响比较文学、美国的平行比较文学、俄苏的类比比较文学和中国的阐发比较文学等四大派别。下文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收集的比较文学相关论文参考例文的内容,欢迎大家阅读参考! 比较文学相关论文参考例文篇1 浅析比较文学的源流 摘要:1829年,法国学者阿?福?维尔曼首次提出了“比较文学”这一术语,自此,开始了比较文学的研究。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是法国学派,法国学派以一整套理论、方法和操作模式为比较文学学科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相当坚实的基础。由于其局限性,法国学派的弊端日益凸显,由此美国学派登场。美国学派以平行研究的方式对作品、现象加以比较分析,探讨并发现其内在联系、共同规律和民族独特性等。 关键词:比较文学 ;研究;源流 一、引言 1829年,法国学者阿?福?维尔曼首次提出了“比较文学”这一术语。188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出版《比较文学》一书,该书对文学的本质、相对性、发展的原理、比较研究等许多问题作了精辟的阐述,并从氏族文学、城市文学、世界文学、

国家文学等角度出发,对文学与社会的关系作了比较考察,堪称比较文学的先驱。标志着比较文学已真正成为一门学科。 二、比较文学发展的源流 比较文学是一门研究跨越国界和超越同一文化背景的文学思潮、流派、运动、作家、作品以及和文学发展有关的各种现象的学问。作为一门学科,它和文学史、文学理论、文学批评一样,都是文学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纵观全世界比较文学发展史,我们可以追溯当今比较文学发展的源流。 1、法国学派 按照学者们通常的看法,比较文学学科理论发展的第一阶段是由法国学派所奠定的“影响研究”。法国学派是形成最早、影响较大的一个学派。法国学派的先驱者,如基内、维尔曼和安培等人的讲座和课程,戴克斯特(J.Texte)的第一本专著《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为比较文学作为学科的发展并成为大学体制性的课程作出了很好的铺垫。 这一阶段是法国学派的形成初期,它以个体的、创造性的思考和写作为特点,学派、学科意识和学术方向并不是十分明确的。巴登斯贝格曾在《比较文学杂志》中撰写了著名发刊词“比较文学的名与实”。他批判性地总结了学界的观

比较文学资料整理

比较文学资料整理: 1.比较文学的兴起与代表人物: 1816年在法国首次出现比较文学一词,1827-1830年法国学者维尔曼 (A.Villeman)在巴黎大学开设第一个比较文学性质的讲座:《十八世纪法国作家对外国文学和欧洲思想的影响》。后出版《比较文学研究》一书。被尊为“比较文学之父”。 19世纪30年代安贝尔、基内等人在巴黎大学、里昂大学开设比较文学讲座。60年代作为术语被广泛接受。 学科正式确立的标志: 第一本理论专著出现,1866年英国学者波斯奈特《比较文学》; 第一份学术杂志出现,1877年德国学者科赫创办《比较文学杂志》 第一个常设讲座(体制化)出现,1897年法国戴克斯特在里昂大学创办“文艺复兴以来日耳曼文学对法国文学的影响”。 比较文学杰出著作,丹麦文学史家勃兰兑斯六卷本《十九世纪文学主流》于1872至1890年出版。 2.中国的比较文学: 中国的比较文学:1917年,吴宓留学哈佛,获比较文学硕士,与陈寅恪、汤用彤并称“哈佛三杰”,1921年回国被聘东南大学,1924年开设中国第一个比较文学讲座:“中西诗之比较”,被称为“中国比较文学之父”。 3.比较文学的定义: “比较文学”一词是十九世纪英国诗人马修?阿诺德根据法语仿造。 定义:比较文学是以跨民族、跨语言、跨文化与跨学科为比较视域而展开的文学研究。—杨乃乔 两种(或多种)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之间的交互客体或平行客体,或阐发关系,研究视域与语境的双向度与二元性,没有总体文学共时性的限定。 五个学科概念的区分(首师大杨乃乔): 民族文学:研究客体、视域与语境的单向度一元性 国别文学:同上 总体文学(一般文学):波及多民族多国家的思潮流派等共时性研究 比较文学:研究两种(或多种)民族文学或国别文学之间的交互客体或平行客体,或阐发关系,研究视域与语境的双向度与二元性,没有总体文学共时性的限定世界文学:总量上的,或欧洲中心的(如我们的外国文学史),或作为世界名著的世界文学,或歌德的理想的共融的世界文学(关于后三者的关系众说纷纭,交叉关系为主). 美国学派代表亨利·雷马克的定义: 比较文学是超越一国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并且研究文学和其他知识领域及信仰领域——例如艺术、哲学、历史、社会科学(如政治、经济、社会学)、自然科学、宗教等——之间的关系。质言之,比较文学史一国文学与另一国文学或多国文学的比较,是文学与人类其他表现领域的比较。

考古地层学

考古地层学 一、考古地层学的基本概念 考古地层学,是借用地质地层学对地层的研究原理,在田野考古发掘中,科学地取得研究资料的方法,也是考古学研究中最基础的方法之一。但需要说明的是,地质学中的地层学,是以各种自然堆积(自然层)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搞清地壳形成的历史;而考古学中地层学,则是以主要因人类活动而形成的各种文化堆积(文化层)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究明人类文化堆积形成的原因和过程。两种地层形成的原因不一样,内涵和存在的形式不同,因此观察和分析地层的方法也不完全相同。此外,考古地层学中还包括了一些地质地层学中所没有的内容,即除了观察、分析各种文化层形成的原因外,还要拿这种理解来指导发掘工作,处理各层次的遗迹。为了区别两种地层学,考古学中的地层学就叫考古地层学。考古地层学研究的首要问题,就是要尽可能准确地将这些性质、时间不同的文化堆积层次区别开来,确定它们的相对年代,即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二、文化层形成的基本原理 文化层的形成,就其最基本的原因来说,是由于人类的各种活动的结果。人类的文化堆积,必然包含有人类活动而遗留的各种文化遗迹、遗物,由于各个时期堆积形成的原因不尽相同,反映在土质、土色与包含物等方面均有所区别。考古层学主要任务就是区分各个时期文化堆积的层次,判定古文化遗址中各个时期堆积层次的先后顺序,进而确定各层次遗迹、遗物的地层关系。 一般说来,人类对居住地的选择有一定的共同要求,如近水、向阳、安全和生活资源丰富等。因此,在一些符合上述条件的理想地点,往往被历代居民都选作居住地。这样,在同一个遗址中,常常包含有不同时代、不同文化或同一文化不同时期的堆积层次,构成了这一遗址不同时期人类活动过程的记录。 在正常情况下,自然界地层形成的顺序是自下而上依次堆积,即老的在下、新的在上,这叫地层层序律。文化层主要是由人类活动而形成的,文化层的形成过程,较之自然层要复杂的多,期间除了人类活动的影响之外,也同时受到自然力的作用。但在正常情况下,居住于同一地点的历代居民活动形成的堆积,也是按时间的早晚,自下而上依次堆积而成的。即年代早的在下,年代晚的在上。下部地层中包含的遗迹、遗物年代也应早于上部地层中的包含的遗存。考古层学就是依据这一基本原理,来判定古文化遗址中不同时期堆积层次的先后顺序,进而确定各种遗迹、遗物的地层关系和相对年代的。 三、文化层的划分与地层关系 1、文化层的划分 由于不同时期人类活动的内容、生存环境等有所不同,故不同时期的文化堆积,在土质、土色和包含物等也就会产生差异。这些就成为划分文化层的主要依据。由于人类文化总是不断地发展变化的,不同时期的人类文化遗存的内涵和形态有所差异,故文化遗存的变化也是划分文化层的依据之一。考古地层研究的主要任务,就是主要依据土质土色的变化、并参考包含物的变化及遗迹现象等,准确地将不同时期的人类文化堆积层次划分开来,并确定它们在时间上的先后关系。 土质:堆积物的岩性如颗粒成分(粘土、粉砂土、砂土等)、结构(疏松、紧密等)、质地(软、硬等),是划分地层的重要依据之一。有些层次的土色虽相近,但结构或颗粒成分不同,即可划分为不同的层次。 土色:土色是指堆积物呈现的颜色,由于不同时期堆积中的包含物或形成的原因、气候等不同,土色也常有区别。常见的土色有灰色(浅灰、深灰)、黑色(浅黑、深黑等)、褐色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精选范文2篇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精选范文2篇 比较文学论文范文一:瑶族文学植入比较文学教学思路 [摘要]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离不开丰富的跨文化、跨语言、跨区域的实例。将当代广东瑶族文学植入比较文学的教学中,既能形成较有岭南特色的少数民族比较文学教学,又能彰显教学改革实践中比较文学课程的民族文化资源整合特色。本文就此展开教学实例研究,以期实现比较文学特色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比较文学教学;瑶族文学;实例研究 比较文学课程是当代高校中文系课程中较为重要的一环。比较文学相对其他分门别类的文学课程而言,其最鲜明的课程特色是跨文化、跨语言、跨国别、跨区域,这一课程特色决定了在教学过程中的通识指向,区域特色资源整合利用到比较文学的教学之中,有着事半功倍的效果。在广东高校的比较文学教学中,将瑶族文学植入比较文学的课程实践,有着广泛的学科基础和地缘优势。从教学对象来看,学生中的少数民族学生群体,大多来自广东省连南、乳源等瑶族自治县的瑶族学生,其对民族文学加入教学内容的接受也更为清晰。因此在比较文学课程中,结合少数民族文学、尤其是当代瑶族文学与文化的内容,是可行而且必要的。本文试图从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三个方面全方位展示比较文学教学与当代广东瑶族文学相结合的教学实例研究。 一、教学目标

无论在以文学文科为主的高等院校,还是师范类高等院校,以及综合类普通本科院校,比较文学课程的教学目的始终有着通识教育的帽子。因此教学目的并非功利,也并不明确具体。本人在教授比较文学的课程中,既经历过作为选修课的比较文学教学,也经历过作为必修课的比较文学教学。中文专业本科和中文师范专业本科的课程设置有所不同,虽然都有比较文学的课程,但前者是作为必修课程设置,而后者是作为选修课程设置,因此教学目标也因课程设置的差异而有所不同。本人曾经参考了部分高校比较文学教学的实例,力图克服学生因教学目标不甚明确而产生的学习难题。比较文学是一门新兴学科,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反馈该如何看待这门学科的意见。不仅是教材五花八门,而且类似于古代文学教学纲要的材料也良莠不齐。由于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学生的疑虑随比较文学课程设置之初就存在。本人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力求培养学生对于文学的比较意识,对于不同文化的宽容接受,以及在日后科研过程中较为敏感的思维方式。相对于集中讲解枯燥理论和单纯灌输西方文化的单调性,本人发现,从区域特色出发,加入少数民族文学文化的内容,显然更能提高学生对于比较文学的兴趣和学习的效率。在参考其他民族类院校比较文学的课程中,本人发现,以罗庆春教授为主导的西南民族大学的比较文学课程研究较有特色。西南民族大学在比较文学教学中,将“中国少数民族文学置于全球化的文化语境中与外国文学进行比较研究,特别是与境外少数族裔文学如拉美文学、印第安文学、黑人文学、亚洲各国文学等的比较研究,致力于通过对民族文学作品和文学理论的挖掘、整理和研究,推动中外文化的平等对

比较文学概论讲义

比较文学概论讲义 孙丹 第一章发展论 第一节全球化与比较文学多元化语境 1、广为流行的全球化概念着重描述的是一个历史过程,在些过程中各种社会因素和关系在空间上不断扩展,人的行为方式、思想观念以及社会力量的作用表现出洲际(或区域之间)的特点。全球化的特征在于其共时性,具体而言就是空间上的世界压缩和地域联结。 2、比较文学将从一种国际的视域研究所有的文学,在研究中有意识地把一切文学创作与经验作为一个整体。在这种观念中,这种文学就与独立于语言学、人种学和政治范围之外的文学研究完全相等(雷纳·韦勒克)。 3、文化全球化的论题涉及到文化帝国主义与民族主义(即全球化与本土化),文化身份与文化认同、精英文化与大众文化、文化同质与文化多元等关切到文化自身的讨论。 4、大众文化:特指进入到后工业社会时兴起于城市的,以全球化的现代(电子)传媒为介质,大批量生产的,能复制的,以市场消费为导向的,引导大众潜藏的思想意识的当代文化形态。 5、多元文化主义强调的是种族上、文化上有差异的族群的独特品质,其观点的基础是文化相对主义和历史主义。全球地方化:即所有全球范围的思想和产品都必须适应当地环境的方式,而那种洞悉全球与本土的辩证关系的思想遂被称作全球地方主义。 第二节西方比较文学发展史的渊源 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诞生于19世纪70年代的欧洲,其标志是学科理论和方法的逐渐确立,学术团体和一批专业研究队伍的涌现,以及专业学术著作和专业刊物的出版。

线索:古罗马文学模仿古希腊文学——中世纪欧洲的文化共同体以及后期各民族文学差异的对比,晚期文艺复兴运动——近代法国启蒙运动使各民族之间的接触更加活跃:伏尔泰、莱辛——格林兄弟(童话、神话)——斯达尔夫人《论德国》——歌德“世界文学”——1866英波斯奈特《比较文学》;1877德科赫《比较文学杂志》;1895法戴克斯特《让·雅克·卢梭和文学世界主义之起源》;1897比较文学常设讲座“文艺复兴以来法国文学对日耳曼文学的影响”等。 2、学科发展历程:早期,法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比较文学论》)、伽列,注重影响研究。 1954年“国际比较文学协会”(ICIA)诞生。 1955年第一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在威尼斯召开。 1958年第二届国际比较文学大会在美国教堂山召开。标志比较文学的研究中心从欧洲转移到美国。 耶鲁大学教授雷纳·韦勒克《比较文学的危机》,指出未明确课题与方法。 (法)艾田伯《比较不是理由》;(美)勃洛克《比较文学的新动向》,强调“人文主义”。 (美)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的定义和功能》(1961),确立了平行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在比较文学中的地位。 (荷)佛克马《比较文学和新范式》(1981),反驳雷马克,强调方法论。 ()韦斯坦因《我们从哪里来?我们是谁?我们向哪里去?》 (美)伯恩海默《跨世纪的比较文学》:一是放弃欧洲中心论,二是研究重心由文学转向其他话语形式。 (法)艾田伯《比较不是理由》、《中国之欧洲》。

比较文学复习资料(考试归纳版)

1.比较文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在19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得以诞生。比较文学作为一个学科成立的一个标志是法国学派强调影响研究的国际文学关系史理论的提出。 2.比较文学的代表性人物及其著作: ●最早使用比较文学这一术语的是英国批评家马修阿诺德。 ●最早使比较文学一词进入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是波斯奈特,1886年,他出版世界上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比较文学》。 ●在意大利,1871年,桑克蒂斯开始主持比较文学的讲座。 ●1827年,最早提出“世界文学”观念的是歌德。 ●1877年,世界上第一本比较文学杂志创刊于匈牙利的克劳森堡,名为《世界比较文学报》。 ●1887年,德国学者马克斯·科赫创办《比较文学杂志》,1901年创办《比较文学史研究》。 ●意大利学者克罗齐对比较文学的学科和理性发起挑战。 ●1937年,戴望舒译梵?第根《比较文学论》。 ●我国第一部比较文学理论专著——卢康华、孙景尧的《比较文学导论》,也是内地第一部比较文学概论性著作。 ●在西方著名的比较文学学者中,巴斯奈特是宣判比较文学夭折的第一人。 ●翻译文本研究:勒菲弗尔“操控理论” 3. 法国学派的四大代表人物:巴尔登斯伯格、梵.第根、卡雷、基亚,他们提出了要去掉比较文学的随意性,加强实证性;放弃无影响关系的平行比较,而集中研究各国的关系史;摆脱不确定的美学意义,而取得一个科学的含义(关键所在) 4.法国文学批评家布吕奈尔最早把实证主义用于文学研究,强调把一部作品对另一部作品的影响提到首位。 5.影响研究的本质特性实证性。法国比较文学影响研究的本质特性实证性的文学关系研究。6.基亚在《比较文学》一书中专设形象学研究——“人们眼中的异国”一章,这是对形象学研究进行确认的最早的一部概论性专著。 7.1960年美国比较文学学会成立,标志着美国学派的正式登场。代表人物有雷马克、艾德礼、勃洛克。 8.美国学派将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相结合,典型代表——韦斯坦因的专著《比较文学与文学理论》。 9.比较文学的可比性:同源性、变异性、类同性、异质性与互补性。 10.比较文学的基本特征:跨越性(跨国、跨学科、跨文明);四大研究领域:实证性的文学影响研究、文学变异研究、平行研究、总体文学研究。 11.文学变异研究的四个层面:语言层面变异研究、民族国家形象变异研究、文学文本变异研究、文化变异研究。 12.平行研究包括直接比较和间接比较。平行研究主要有类比与对比两种方法构成。。 13. 渊源学的研究对象和方式:印象的渊源、口传的渊源、笔述的渊源、孤立的渊源和集体的渊源。 14.媒介学的理论与方法包括:个体媒介、团体媒介、文字资料媒介。 15.翻译领域的常见现象有直译、转译;常见形式有直译、意译。 16.引起文学变异的第一大要素是文化过滤。 17.译介学的研究范畴:翻译理论研究、翻译文本研究、翻译文学史研究 18.平行研究的种类:类型学、主题学、文体学、跨学科研究 19.类型学的基本研究范畴:内容题材的类型学相似、人物形象的类型学相似、思潮流派的类型学相似 20.用西方文论阐发中国文学的做法被台湾学者总结为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阐发研究”。

中国考古地层学的形成和发展

中国考古地层学的形成和发展 ——兼论梁思永先生对中国考古地层学的贡献 提要: 考古学乘西学东渐之风于20世纪初期在中国生根发芽,发展至现在贡献巨大,解决并正在试图解决很多重大课题,例如中国文明起源问题、人类起源演进问题等,而考古学最根本的基础即是考古地层学与类型学。在世界考古学层面上其地层学发展脉络较为清晰,但是作为世界考古学中的中国考古学,其地层学的发展脉络相对而言较为模糊,就其渊源问题有些语焉不详。学术界一般认为自梁思永先生发掘后冈遗址考古地层学始真正得以确立1。但是学术界并没有明确中国考古地层学发展与世界考古地层学的关系,并认为考古地层学“在相当程度上是经验问题和技术传统问题”2,但是对于作为新兴的中国考古学的技术传统,学界并没有给出清晰结论。这样,中国考古地层学的发展在考古学史上显得比较突兀,似无源之水或者说源头不甚清晰。 在世界考古学层面上,考古地层学的发展主要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尤其经过是被誉为地层学革命的20世纪初新大陆考古,考古地层学原理得到广泛应用。而此时正是中国考古学筚路蓝缕之时。 本文除了试图厘清中国考古地层学的发展脉络外,主要目的还在于试图考察影响中国考古地层学发展变化的学术背景(包括考古学在内的整个社会科学的学术背景)以及世界考古学的发展。是经验积累导致地层学发展,进而促进了整个考古学的发展?还是考古学试图解决的问题的变化致使考古学需要新的获取资料的手段,从而带来考古地层学的发展?这似乎是那个著名的二律背反“先有鸡后有蛋,还是先有蛋后有鸡?”的问题。 1栾丰实等《考古学理论·方法·技术》文物出版社2002.10 p22 2陈星灿《中国史前考古学史研究1895-1949》三联出版社1997.6p151

比较文学考试论文范文

浅谈“天人合一”与“人天合一”的文明相通性 异质性包括文明原生性、独立性,只有明确意识到这种特征的存在,东西方对华才能得以进行,东西方文学才能实现互补。作为东西方不通文化代表的老庄学说“天人合一”同希腊神话中体现的人本主义精神的“人天合一”同样具有相通的跨文明异质性,只有认识到了这一点,才能在坚持传统老庄学说中的同时还能不断接受西方文明中的合理成分。然而,虽然这两种精神具有异质性而同时他们又是各自独立的。 一、“天人合一”中的“天”与“人天合一”中的“天” 老庄哲学的一个重要概念是“天”。“天”的概念最早出自于远古时代的神话传说“盘古开天地”和“女娲补天”,《千字文》开宗名义:天地玄黄,宇宙洪荒,……这时的“天”是一个浑沌不清的大园筒,先民们把“天”看成一种绝对的力量来崇拜;到了周朝,对“天”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周文王作《易经》卦一:“乾。元享,利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这里“天”是一个相当于河图、洛书的天园地方的宇宙,相当于“太极”阴阳两极相抱旋转的球,是一个造生万物的主体“一”。所以古人造字的时候,把“天”写作'天'就是一人头顶“一”,“一”就是“天”,“天,颠也。至高无上”;老子庄子则把它与“人”联系起来,多指是人意志之外的客观存在,老庄的“天”多指与人类共存的自然,按造字会意拆字讲“天”字可有二种理解:(1)“一大”就是“天”最大;(2)“一人一”就是“天人合一”之意。“人”,按文字学看它由一撇一捺组成。按《易经》的观点这一撇一捺就是一阴一阳、一男一女的相互支撑与相互抵抗,它是阴阳相斗相和的产物。按现在观点讲人是自然界中有智慧有意志的高级主体。在老子、庄子思想中“人”是相对于“天”的一个概念,还有很多新的意义,《庄子·逍遥游》提出了道家的理想人格--至人、神人、圣人,就有“人”意义的延伸。 按现代的理解则是,老庄中的“天”是至高无上的代表,人应该顺应而存在,自然万物皆是一样,要按自然规定的天命运转。 然而,与老庄不同的是,在希腊神话中,“天”并不是最至高无上的。或者也可以说是“人”与“天”有着同等的地位。希腊神话精神强调“人天合一”,强调人本主义,认为人即是神,而神即是代表天,神拥有非常高的地位,主宰着一切生灵的地位与命运。希腊神话体现了一种尚武的精神,崇尚力量,它更加侧重以自我为中心,鼓吹冒险、占有、自我满足的思想,所赞扬的是一种个人英雄主义以及人天合一的本位主义。原始幻想中最有力者是希腊的天神,是创造一切支配一切的能者。希腊崇拜力量和知识的精神最初表现为崇拜最有力的天神,希腊神话是以利作为推动历史的杠杆的。天并不代表一切,也并不是天主宰人,人与天地位相同,甚至可以说是忍有时还能控制天。 二、关于“人”的地位 老子庄子认为,在天、地、人的相互关系上是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天地自然,杜绝人们自以为是,和“不知常,妄作凶”的行为。反对将个人的意志强加于他人的人,更反对那些将政治强人与圣贤将主张、教条强加于社会与自然的主张。这是老庄“无为而治”、“大道自然”的“天人合一”。人应该要顺应自然而发展,人与人之间是平等的,都同时要遵循天的规则。不存在任何人比别人低也不存在任何人比别人高一等,每个人都是顺应天命的个体,每个个体都是地位一样的不同个体,不能将自己的观点强加于别人。 也许仅从字面意思就能看到,老庄强调的是“天人合一”,是将“天”放在首位的,天就是一切,人必须要顺应天命。而在希腊神话所体现出来的“人天合一”精神则是将“人”凸现出来的,“人“与”天“同等重要,甚至超越了”天“而存在,它是充分肯定人的价值的。 希腊神话充分肯定个人的权利、利益和个人的价值,理解人的自然性和自由性,甚至认为为了获得功名利禄,为了个人尊严,可以不择一切手段,甚至走极端的做法。古希腊神话,因为它的肯定人欲,所以就非常注意个体的独立,个体的利益,所以就非常多的宣扬个

比较文学讲义

比较文学讲义 性相近,习相远。 ――孔子 东海西海,心理攸同;南学北学,道术未裂。 ——钱钟书《谈艺录·序》 参考文献: 1、《比较文学学》曹顺庆主编四川大学出版社2005; 2、《比较文学》陈惇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 3、《中国比较文学》(期刊)上海外国语大学、中国比较文学学会主办;

4、罗素《西方哲学史》(下),马元德译,商务印书馆1976年6月版; 5、Charles E. Bressler, Literary Criticism: An Introduction to Theory and Practice, Pearson Education Asia Limited and Higher Education Press, 2004 反智左倾(Leftism)对现存社会的不满和批判立场叛逆草根意识 李泽厚双重奏启蒙救亡、 外延内包(内涵)道在溲橠神圣世俗 佛教自我解构 叶舒宪文学人类学 选择责任本质化物化被规定客体化汉娜·阿伦特《集权主义的崛起》别尔嘉耶夫(自由哲学)海德格尔胡塞尔

人类起源一元说爱德华·泰勒(人类学之父)Bushman 布须曼人基因图可变性最大干细胞 索绪尔人类的语言存在高度的相似性 主谓宾相同的人的精神结构 多元说 第一章比较文学发展简史 一、比较文学发展的三个阶段 (一)、影响研究。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50年代。法国学派。代表人物:戴克斯特、巴尔登斯贝格、梵第根、卡雷、基亚。学术风格:历史实证主义。 曹禺《雷雨》封闭的空间人之间高密度叙事

刘姥姥拉斯提列平行 贾宝玉哈姆雷特 前在此在 集体无意识文化偏见主体性 福柯《规训与惩戒》《疯癫与文明》社会边缘现象微观权力结构 学校和监狱减刑制度 马克思国家政治权力统治权力意识形态资本义人的商品化物化宏观权力结构 年鉴学派 介于实证和形而上之间 纪事本末体

大学考古:遗存及整理分析与类型学

第四章遗存的整理分析与类型学 第一节整理和分析的目的 一、整理的重要性 从考古学研究的程序来看,首先是材料的收集。然后便是对所收集的材料(包括各种实物标本和文字记录)进行科学的整理,只有在整理的基础上才能对遗存所反映的社会信息和内容作合理的解释。 整理本身也是一种研究,而且是一种很重要的研究。因为整理本身是其它各方面研究的基础。如果这种基础是坚实可靠的话,那么才能保证其它研究的科学性。否则,便会给其它研究带来很大的水分甚至会直接导致研究的失败。 第二节技术性整理和遗存的鉴定分析 一、技术性整理: 所谓技术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对出土遗物进行加固、修复,写号及其它种种保护性措施。 2、对器物进行照相,绘图和分类制作卡片,并登记造册。 3、核对遗物和记录是否有出入,对原始记录进行分类归档。 4、现场拍摄的照片要进行暗房处理,对于照片要编号归档。 二、遗存的鉴定分析 (一)人工遗物的鉴定分析 1、石器的鉴定与分析 (1)石料鉴定:主要是借助地质学的知识,目的是了解石料的种类、性能和产地,这样可以推断当时的人类的活动范围和对石料软硬度的掌握程度。其中特别侧重一些产地比较少的稀有石料。

(2)制作过程或方法的鉴定:比如是打制的还是磨制的,若打制的属哪能种打制方法。 (3)功能鉴定:主要包括对器物使用痕迹的观察,根据器物本身的形状大小进行推测;根据民族志上已知的工具进行类比等。 2、陶器的鉴定分析、 (1)质地鉴定:利用中子活化技术,对陶土成份进行鉴定,以了解陶土的产地和来源;另外还可以从表面观察到陶质中是否夹砂或掺杂其它物质。 (2)制作过程分析:制作过程主要包括成形、器表处理、烧制技术等。从制作成形来看:分手制、轮制和模制几种。其中手制又包括捏制、泥条盘筑、泥圈套接、贴附等。轮制又可分为慢轮修整个快轮成形两种。 (3)从器表纹饰来看:是否经打磨处理,是素面还是纹饰陶,纹饰陶又可分为刻划、压印、绘彩、刮削等种。 (4)从烧制技术来看:可以利用科学的手段检测陶器的烧成温度。 (5)功能鉴定:一种是根据文献记载。如鼎、鬲、豆等,文献上有明确记载,说明了它们的使用功能;另一种是靠对器物的使用痕迹进行观察,如附近陶器表面有烟薰的痕迹表明它是炊具,有的陶器里面有水锈,表明它是水器,还有的器物中盛有粮食,表明它是储蓄器等。 (二)自然物的鉴定与分析 1、植物鉴定 主要用的是确定其种属。 (1)灰像法 一般较常用的是灰像法:由于植物皮壳中的SiO2骨架比较稳定,所以通过加热使其变为白灰,便可以在显微镜下观察SiO2骨架的不同形状,进而判定出土植物的种属。 (2)花粉分析法 另外,可用花粉分析法,推断古植物的种类。花粉分析又叫孢粉分析,它是孢粉学的一

比较文学概论复习资料 c

第三章平行研究 第一节类型学 本节常见问题 1.请谈谈俄苏学派历史类型学研究的特色与局限。 查看答案: 俄国比较文艺学之父、“历史诗学”奠基人亚历山大·维谢洛夫斯基认为,不同民族、不同地域的人类生活方式、社会模式和文化心理在一定历史阶段存在着结构相似性,文学发展规律与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相一致,应当运用历史的比较的观点去研究各民族文学在世界文学发展过程中相同或相似的东西,维谢洛夫斯基的这种历史诗学理论对日后以日尔蒙斯基、康拉德、赫拉普钦科等为代表的独树一帜的俄苏比较文学历史类型学研究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关于俄苏学派历史类型学研究的对象和范围,康拉德做出了全面和细致的说明,认为其大体可以包括两方面的内容:1、由某种历史共同性的因素而产生的一些现象,如十九世纪法国、英国、俄国、欧洲其他国家以及亚洲某些国家的古典现实主义文学的类型学相似;2、各国文学在没有任何历史共同性甚至产生于不同历史时代、彼此缺乏任何联系的条件下所产生的相似性现象。俄苏学派的历史类型学研究旗帜鲜明地反对“欧洲中心论”,重视东西方文学之间的比较研究,认为真正的总体文学必须把整个人类文明的文学全都纳入研究的轨道,其学术视野远比美国学派弘通。俄苏学派在联系中国、日本、波斯等东方文学与西方文学进行比较研究方面做出了许多有益的工作,不过,以维谢洛夫斯基、日尔蒙斯基等为代表的俄苏学者一般都将东西方文学比较研究的重心放在了类型学的相似上面,而相对忽略了对于其内在差异性的考察。 2.跨文明语境下的类型学研究遇到了哪些新问题、产生了哪些新变化?请举例说明。 查看答案: 随着比较文学研究发展进程中欧洲中心论的步步失势和瓦解,已经有越来越多的西方学者意识到突破单一欧洲文化体系局限的重要性,在打通类型学相似的前提下强调研究对象的“异质性”——这是跨文明语境下类型学研究的新特色。如果我们不能清醒地认识并处理中西文学中的异质性问题,就很可能使异质性相互遮蔽,而最终导致其中一种异质性的失落。这种“异质性的失落”的危机在中国的东西比较文学类型学研究中大致有两方面的体现。一是一度颇为流行的被称为“X+Y式”的东西方文学的浅度比附,把西方文学思潮流派或文学理论中一些特定的类型学术语牵强生硬地套用来阐发中国文

《比较文学》小论文

西方诗人对中国诗人创作影响 ——以拜伦和梁启超为例 摘要:梁启超是中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人物,他在在哲学、文学、史学、经学、法学、伦理学、宗教学等领域,均有建树。拜伦是英国19世纪初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兼革命家,他的诗歌大胆、自由。他对中国近代对中国近代社会产生了积极而广泛的影响,梁启超是近代诗人中受影响最早也是较深的一个。拜伦精神及其积极浪漫主义的诗风都对梁启超创作的新诗体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使梁启超的诗歌在思想内容及风格上都有别于传统诗,别树一帜,开拓出传统诗歌的新国土,成为真实反映近代社会现实,充满慷慨豪迈之气的时代之诗,在中国诗歌发展史上起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关键词:梁启超拜伦诗歌创作影响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功勋人物,在古老的中国风雨飘摇之际欲扶大厦之将倾。他锐意革新,救亡图存,公车上书,百日维新,他立志将腐败的清王朝的统治转变为君主立宪制制度。他是一名出色的革命家,同时在学术领域也卓有成效。他的散文、诗歌等均渗透着他的政治思想。他处在新旧交替的社会,中外交流碰撞的时期,在中国文学由传统的古典型向现代型过渡、转化的过程中,梁启超无疑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关键人物。他能起到这样的作用,是因为他既秉承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又具有了世界性的眼光,能在中外文化交流的大背境、大框架下,构筑诗界、小说界、文界革命的瑰丽殿堂。当然,他在文学上所做的努力对中国文学的现代化转型来说是功过参半:功,在于使中国文学以外国文学为类比模式而获得了新的活力;过,在于把刚刚萌芽的现代型文学引入了功利主义的非文学轨道。但由于他在政治上抱着理想主义态度,并且以诗、文、小说作为鼓吹这种理想的工具,加上他本人又有浓厚的浪漫气质,所以他的作品在宣传启蒙救国的同时,也带上一种明显的浪漫主义色彩。 拜伦,19世界英国著名的浪漫主义诗人,学生时代即受到启蒙思想的影响,拜伦不仅是一位伟大的诗人,还是一个为理想战斗一生的勇士;他积极而勇敢地投身革命,参加了希腊民族解放运动,并成为领导人之一。拜伦扮演着诗人兼革命家的双重角色,对世界各国的近代政治与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他是英国浪漫主义的代表诗人,也是一位为欧洲各民族民主自由而奋斗,为希腊的独立而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