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高中生物_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生物_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复习课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内环境与稳态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它描述了普遍存在于生命过程中的一个共同规律,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本质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在历年高考中都会涉及: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对内环境概念进行考察;对稳态的各种调节机制则以简答题形式出现,也经常出现实验分析题及实验设计题。从整册书的安排来看,本章是学习其他章节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统领全书的作

用。

二、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内环境的组成、理化性质和稳态的内涵

2.理解内环境成分之间的关系及理化性质的调节过程

3.掌握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过程及稳态的调节机制

能力目标: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情感态度价值观:关注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三、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教学难点:内环境的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四、教学方法:“学、展、评”教学法

现的问题能大胆的讨论解决

小组竞学精讲点拨教师精心研读最新考试大

纲及历年高考题,确定本章

的常考知识点及题型,根据

考点及学生学情选择合适

的题目让学生分组研究讨

论,并在解决题目的过程中

引导学生思考总结完善对

应知识点,培养学生的解题

能力和答题技巧。

考点一: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关系

【典型例题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部

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A.O2、CO2、血红蛋白、H+

B.H2O2酶、抗体、激素、H2O

C.纤维蛋白原、Ca2+、载体

D.Na+、HPO42-、葡萄糖、氨基酸

辨析:对以下成分进行正确归类:氨

基酸、氧气、水、DNA聚合酶、尿素、

纤维素、K+、血红蛋白、脂肪酸、血浆

蛋白、RNA聚合酶、维生素、激素、

呼吸酶、葡萄糖、CO2 、抗体、神经

递质、甘油、胃蛋白酶。讨论总结:内

环境中可以存在和不应存在的物质分

别有哪些?

学生认真思考完成例题1,并通过对学

案上所列物质进行相应分类后总结内

环境中可以存在和不应存在的物质,且

形成自己的记忆方法。

让学生在

解题过程

中思考内

环境的组

成成分,并

能根据所

学知识对

物质进行

合理的分

类,总结出

适合自己

的记忆方

法。

小组

竞学精讲点拨由对应的小组选派代表解

答题目,教师适时点拨,本

题重点考查细胞与外界环

境的物质交换及内环境酸

碱性的调节。

考点二: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和

内环境的稳态

【典型例题2】:如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

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①②③④

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据图

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

B.体液①中含有激素、血红蛋白、尿素、

CO2等物质

C.效应B细胞分泌的抗体通过②进入

①④内,再经循环运输到发炎部位

D.剧烈运动时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

酸进入①中,①中NaHCO3与之发生作

用使pH基本稳定

调动学生

积极性,培

养学生表

达能力和

互助学习

的习惯

学生认真分析题目,并在小组内积极讨论

小组竞学精讲点拨由对应的小组选派代表解

答题目,教师适时点拨,本

题主要考查什么是组织水

肿和生活中常见的引起组

织水肿的原因。

【典型例题3】:如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

织,A、B、

C表示细胞

外液。下面

诸多因素

中,可能引

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①周围

的管壁破损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③淋巴管阻塞

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

性增加⑤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讨论总结:引起组织水肿的原因有哪一

些?

学生认真分析题目,并在小组内积极讨

论什么是组织水肿,引起组织水肿的原

因。

调动学生

积极性,培

养学生表

达能力和

互助学习

的习惯。

小组竞学精讲点拨由对应的小组选派代表解

答题目,教师适时点拨,本

题主要考查什么是内环境

的稳态,稳态的调节机制及

内环境稳态失调后容易引

起的疾病。

【典型例题4】:人体中内环境稳态所包

含的内容不包括()

A.线粒体基质中pH的相对稳定

B.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

C.组织液的温度相对稳定

D.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学生认真分析题目,并在小组内积极讨

论什么是内环境稳节态及内环境稳态

的调节机制,内环境问题失调后容易引

起的疾病。

帮助学生

理解什么

是内环境

的稳态,稳

态的调节

机制及内

环境稳态

失调后容

易引起的

疾病。

小组竞学精讲点拨由对应的小组选派代表解

答题目,教师适时点拨,本

题主要考查物质从体外进

入组织细胞跨膜层数,教师

注意引导学生思考毛细血

管壁、组织细胞、红细胞、

肺泡、线粒体等的生物膜层

数。

【典型例题5】:下图为动物的某组织,

其中1为毛细血管壁、2为红细胞、3

为血浆、4为细胞内液、5为组织液。

据图判断2中的氧气到达4需要经过

层膜,2处的氧气浓度(高

于、低于)4处。

帮助学生

分析相关

结构的生

物膜层数,

并掌握此

类题目的

计算方法。

过关检测查缺补漏教师利用相对比较综合的

题目,检测学生对本章内容

的掌握情况。

学生快速完成相应题目,并积极抢答讲

解。

查缺补漏

帮助学生

适时检查

本节课掌

握不牢固

的地方,及

时复习巩

固。

回扣

基础构建网络教师要求学生先独自梳理

本章知识脉络,并及时给与

指导并布置课后作业

学生利用概念图的形式梳理本章知识

脉络。

总结课堂

知识,完成

对知识的

梳理

教学反思本节是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的复习课,、采取了学校一直推行的“学、展、评”的教学模式。课前利用先发下的导学案帮助学生回顾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在处理完基础知识以后针对近几年考点设计相应的题目,意图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总结相应知识点并熟悉常考题型,这部分采取了小组竞学的方式,让学生小组内分组讨论学习互助,小组间采取一些列的措施加强竞争,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不清楚的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总结。第三部分为抢答环节,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及时查缺补漏。最后带领学生利用概念图的形式进行知识梳理,形成脉络,有利于牢固记忆。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生生互助的习惯,把教师解放了出来。

板书设计:

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考点一: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关系

考点二、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和内环境的稳态

学情分析

单细胞生物的生活环境,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血浆的基本成分等,学生在初中已经学过,有了一定的认识。手、脚等部位有时会磨出“水泡”,部分学生可能有过这样的经验。体内细胞脱离了适合生存的环境就会死亡,人体体温的相对稳定及其重要性,人体需要摄入营养物质,排出废物,学生也有一定的认识。这些已有知识和经验,尽管比较浅显,与之相联系却有利于学生建构“内环境”和“稳态”的概念。人体内几大系统的功能,学生经过初中阶段的学习也有了基本的认识,在此基础上,加上教师的正确引导,总结出内环境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并不太难。此外,有关细胞生活的环境,和必修1中“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及“细胞的结构”等内容有密切的联系。

效果分析

在课堂效果评价方面,设计了相应的评价量表,帮助学生对课堂学习中可见的目标进行科学评价,对于隐性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课程目标,只能通过一些可以观察的指标来间接地推断和度量。因此应该通过观察、记录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变化,来了解学生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的现状和进步。

学生学习效果评价设计

教材分析

内环境与稳态是生物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尤其是稳态概念在现代生命科学中已成为普遍使用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描述了普遍存在于生命过程中的一个共同规律,这一部分内容对于帮助学生认识生命本质和规律具有重要意义。在历年高考中都会涉及:主要以选择题形式对内环境概念进行考察;对稳态的各种调节机制则以简答题形式出现,也经常出现实验分析题及实验设计题。

从个体层次看,本章内容与第一册第4章的内容联系紧密。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是理解好内环境维持稳态的基础。内环境稳态维持的机理,本节仅仅作简要交代,更多相关内容将在本章后几节中深入探讨。本节内容还与第八、九章有联系:稳

态是包括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等各层次生命系统的共同特征,因此,本节起到承上启下,建立起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是学习其他章节的基础,并在一定程度上起着统领全书的作用。

第一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复习学案

考纲要求

复习目标

稳态的生理意义(II ) 1.知道内环境的组成、理化性质和稳态的内涵

2.理解内环境成分之间的关系及理化性质的调节过程

3.掌握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过程及稳态的调节机制

1、体液的概念和组成

(1)体液的概念:人体内含有大量以水为基础的液体,称为体液 细胞內液(约占2/3)

血浆 体液

(约占1/3)

2、内环境

【练一练】分析右上图:写出图中各标号所表示的含义:

A-D 为细胞结构 A: B: C: D: 1-4为体液

1: 2: 3: 4 : 分析:血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 ; 毛细血管壁细胞直接生

A ①

B C

D

② ③ ④

活的环境是:

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是: ;淋巴细胞直接生活

的环境

是: 体内绝大多数组织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是: 。

【精讲点拨】

考点一:内环境的组成成分及关系 【例题1】:下列各组化合物中全部是内环境成分的是 ( )

A .O 2、CO 2、血红蛋白、H +

B .H 2O 2酶、抗体、激素、H 2O

C .纤维蛋白原、Ca 2+、载体

D .Na +、HPO 42-、葡萄糖、氨基酸

辨析:对以下成分进行正确归类:氨基酸、氧气、水、尿素、纤维素、无机盐、血红蛋白、脂肪酸、血浆蛋白、维生素、激素、呼吸酶、葡萄糖、CO 2 、抗体、神经递质、消化酶。讨论总结:内环境中可以存在和不应存在的物质分别有哪些?

考点二: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和内环境的稳态 【例题2】:如图为人体细胞及其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 的示意图,①②③④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 据图判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组成的

B.体液①中含有激素、血红蛋白、尿素、CO 2等物质

C.浆细胞分泌的抗体可通过②进入①内。

D.剧烈运动时细胞无氧呼吸产生的乳酸进入①中,①中NaHCO 3与之发生作用使pH 基本稳定 【例题3】:如图表示人体皮下的组织,A 、B 、C 表示细胞外液。下面诸多因素中,可能引起病人组织水肿的是( )

①周围的毛细血管壁破损 ②长期蛋白质营养不足 ③淋巴管阻塞 ④花粉等过敏原引起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加 ⑤肾小球肾炎导致血浆蛋白丢失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⑤

D.①②③④⑤

【例题4】:人体中内环境稳态所包含的内容不包括 A.线粒体基质中pH 的相对稳定 B.血浆中各种化学成分的相对稳定

C.组织液的温度相对稳定

D.血浆渗透压的相对稳定

思考讨论:你所知道的哪种疾病是内环境稳态失调引起的?

【例题5】:下图为动物的某组织,其中1为毛细血管壁、

2为红细胞、3为血浆、4为细胞内液、5为组织液。据图

判断2中的氧气到达4需要经过层膜,2处的氧气

浓度(高于、低于)4处。

【过关检测】

1、人体内的细胞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必须通过()

A.组织液 B.内环境 C.血浆 D.淋巴

2、下列物质中,不属于人体内环境组成成分的是()

A. 血红蛋白

B. 葡萄糖

C. 二氧化碳和氧

D. 氨基酸

3、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细胞的内环境分别是 ( )

①血液和组织液②血浆和组织液③淋巴和血浆④淋巴和组织液A.①④B.②③ C.②④D.①③

4、有关人类内环境及其稳态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胰岛素、O

2

、抗体、神经递质都可出现在细胞外液中

B.内环境稳态的调节离不开神经系统、体液系统和免疫系统的相互协调C.甲亢、糖尿病、系统性红斑狼疮、过敏反应都是稳态调节不正常的病症D.营养不良、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大都可引起组织水肿

5、下表表示人体细胞外液和细胞内液的物质组成和含量的测定数据,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成分(mmol/L)Na+K+Ca+Mg2+Cl-有机

酸蛋白质

①②142 5.0 2.5 1.5 103.3 6.0 16.0

③147 4.0 1.25 1.0 114.0 7.5 1.0

④10 140 2.5 10.35 25 - 47 A.④属于细胞内液,因为其含有较多的蛋白质、K+等

B.②属于血浆,③属于组织液,②的蛋白质含量减少将导致③增多

C.肝细胞中的CO

2

从产生场所扩散到②需穿过6层磷脂分子层

D.③与④的成分存在差异的主要原因是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

【课后总结构建网络】

课后反思

本节是高中生物必修三第一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的复习课,、采取了学校一直推行的“学、展、评”的教学模式。课前利用先发下的导学案帮助学生回顾课本上的基础知识,第二部分在处理完基础知识以后针对近几年考点设计相应的题目,意图让学生在解题的过程中总结相应知识点并熟悉常考题型,这部分采取了小组竞学的方式,让学生小组内分组讨论学习互助,小组间采取一些列的措施加强竞争,调动学生积极性。在学生解答问题的过程中不清楚的教师适当点拨,帮助学生总结。第三部分为抢答环节,检查学生的掌握程度,及时查缺补漏。最后带领学生利用概念图的形式进行知识梳理,形成脉络,有利于牢固记忆。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让学生养成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生生互助的习惯,把教师解放了出来。

课标分析

高中生物课程标准对这节的内容标准描述为:描述内环境及其

作用并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通过图形结合培养图形辨析能力,并设置问题锻炼分析综合能力。通过学习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

关系。同时,树立整体与局部、对立与统一相互联系的生物学观点。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教学设计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1 地位和作用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这一章是高中生物《稳态与环境》模块的第一章,通过本章的学习让学生明白什么是稳态,理解稳态的重要意义。为本模块的后续学习做铺垫。 2 教学目标 (1)知识方面:掌握内环境概念作用及理化性质,理解稳态意义,知道过敏水肿等现象的根本原因。 (2)能力方面:训练图文转化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识图析图能力,实验设计能力。 (3)情感价值观方面:通过组织水肿现象的学习使学生感悟稳态与健康的关系,体验学习生物知识的好处。 3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内环境的组成及理化性质,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2)教学难点: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二学生分析 本章内容所面对的是高二学生,通过高中一年级的学习,学生具备了一定的生物学素养,积累了一些生物学基本知识,不过本章内容较为抽象,所以要引导学生通过实验设计的解释、资料的阅读、问题的讨论和思考以及联系生活实际来学习本章的内容。

三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 创设问题情境,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问题探讨中人体血细胞和草履虫的图片,提出问题: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引导学生比较两者生活环境的异同,引出内环境概念。进而引入新课。 2 图文研习,讲授新课 根据《红楼梦》中一句话:“女人是水做的”,引出体液概念,让学生阅读课本相关信息,明白不论女人还是男人,老人还是孩子其实都是水做的。 由课本图1-1组织液、血浆、淋巴之间的关系,让学生总结三者之间的转化关系,进而可引导学生回忆手脚磨出水泡的情境,说明水泡中的液体主要是组织液等,然后提出问题:劳动后为什么会磨出水泡?让学生讨论回答后教师进行讲解总结。 通过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共同构成了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引出内环境的概念,提出问题:内环境与外界环境有什么不同?内环境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 根据课本第四页资料分析,以血浆的化学组成为例让学生来归纳总结内环境的成分。以内环境中一些钠离子和氯离子为例,讲授内环境的渗透压和酸碱平衡。让学生讨论课本上的问题:为什么医院里给病人输液是必须使用生理盐水?进而讲解稳态的重要性。

四季教案及反思

小学一年级语文四季教案 教材说明: 这是一首儿歌。通过四季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春、夏、秋、冬不同的景色。儿歌用拟人化的手段来写,语言亲切、生动。所配四幅插图,形象优美,色彩明丽,便于学生观察想象, 预设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4个字。认识两种笔画"七、九"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重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认字和练习朗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难点: 让学生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产生探究的兴趣。 教学时间:2课时 第一课时 预设教学目标: 1.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四季的特征。 2. 认识11个生字,会写"七、八、九、无"4个字。认识两种笔画"七、九"和4个偏旁"月、雨、口、禾"。 3.能正确地朗读课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现在是什么季节?从哪些地方看出是秋天呢? 一年中,除了秋季,还有哪几个季节?我们来看大屏幕,猜猜是什么季节?说说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看图片,以动画形式连续出现课文中的4幅图,最后定格) 揭题:这四幅有趣的图和几句优美的文字组成了我们今天要学的课文。 板书课题2.四季 二、整体感知,质疑问难 1、根据注音,读读课文。①碰到不认识的字多读几遍;②有不明白的地方,

用横线划下来;③标一标课文有几句话,想一想每一句讲了什么。 2、小组交流,看看小伙伴间能不能解决你感到困难的问题。(新型生生关系) 3、反馈 ①课文有几句话,每一句讲了什么? ②提出难点,全班帮助解决(自主、合作、探究)(字词在本节课解决,课文理解教师酌情放入下节课解决) 三、学习生字、新词 1、出示11个生字。 哪些字的读音你认为应该注意,能给大家提个醒吗?(注意整体认读音节及平翘舌音) ①指名说、带读 ②自由读、开火车读生字。 * 练一练,连一连: Yuan shi dui jiu shou xia ye xue dong du qiu 对说是叶圆夏秋雪肚就冬 *这些字哪些方面(字形)你要提醒大家注意的?你能给这些字找找好朋友吗?(指名说) *"草芽尖尖、荷叶圆圆、谷穗弯弯"这些词语多好呀,我也会试着说几个。 2、学写"七、八、九、无"4个字 ①读读"七、八、九、无"4个字 ②这几个字写的时候要注意什么? 重点指导"七"和"九"两种笔画,让学生明白:①它们都是一笔写成②观察转折角度、运笔的大小 ③写一写这四个生字 四、小结 本节课学生未解决的问题,下节课解决。 第二课时 预设教学目标: 1、在自主、合作学习中,产生探究的兴趣。 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知道四季的特征,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一年级四季教学设计及反思

一年级四季教学设计及反思 这是一篇由网络搜集整理的关于一年级四季教学设计及反思的文档,希望对你能有帮助。 师:出示课件──四季的景色,学生欣赏。 师:让学生选择自己喜爱的一个季节,说说这个季节的景色特点。学生说哪个季节,就出示表示哪个季节的字卡(春、夏、秋、冬)挂在黑板上,让学生认识这四个生字。 师:每项个季节都有各自的景色特点,都很美。今天我们就一起走进美丽的四季,去欣赏四季的景色吧!出示课题──四季。学生齐读。 二、体会诗境,探究新知。 师:请同学们自由地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可以拼读拼音,还可以问问同桌的同学。多读几遍,把课文读熟。(这一环节,使学生对儿歌所描写的四季风景和要学习的生字有了初步的感知,锻炼了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学生以多种方法朗读课文。 师:出示课文的情景图,让学生说出图中画了些什么,相机出示生字。 1、去掉拼音读生字。 2、打乱生字认读。(识字是教学的重点,要让学生在短时间内认识生字,教师应设计有层次、有第进感多种方法增加学生与生字见面的次数,又没有枯燥感。) 师:你是用什么好方法记住了这么多生字的?(让学生互相交流记忆生字的好方法,相互学习,相互促进。)

学生分组读、男生读、女生读、比赛读等(课程标准指出:反复朗读,自然成诵。通过各式各样的朗读将有助于学生在朗读中自然而然的获得初步的情感体验,感受语言的优美。) 生: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练习朗读,并体会。 三、合作交流,获得真知 师:请每个小朋友在组里读读诗。看看有哪些弄不懂? 生:以小组的形式来读读、学习。 师:好!大家已经读完了,哪个组来说说有那些问题读不懂的? 生1:诗中告诉我们什么? 生2:怎么知道诗中说的是哪个季节? 生3:为什么谷穗弯弯? 生4:…… 师:同学们真能干,提出了那么多的问题,现在就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你们想解决哪个问题就解决哪个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尊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会让学生更加有兴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小组协作学习的方法有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和交流。)师:现在哪组来展示本组的讨论结果? 学生发表讨论结果。 师:读了几遍课文后,你们知道课文在说些什么吗?现在请同学们分小组选择自己喜欢的季节学习课文,等一会儿要说说你在学习的过程中,看到了什么,知道了有什么? 学生合作学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优秀教学设计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优秀教学设计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优秀教学设计 稳态是生命系统的基本特征之一。本模块为《稳态与环境》,因此,应该让学生开始本模块的学习时,就明白什么是稳态,理解稳态的重要意义。 本章教材分析 一、教学目的要求 知识方面 1.描述内环境及其作用。 2.说明内环境稳态及其生理意义。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能力方面 1.进行实验,了解生物体维持pH稳定的机制。 2.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二、教学内容的结构和特点 (一)教学内容的特点 本章内容包括《细胞生活的环境》和《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两节内容。其中第1节可用1课时教学,第2节可用2课时教学(其中实验1课时)。 本章题图由3张图片组成:边防战士在冰天雪地里巡逻、工人在炼钢炉前工作、抗洪战士在补充营养物质和水分。章引言则就这3

种场景提出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内环境"的概念比较抽象,教材这 样做,是从宏观方面引入,从外在现象入手,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压图诗是本章的点睛之笔,具有统领全章内容的功能。 "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包含体液和内环境两个概念。内环境是核心概念,既包括了内环境的定义,也包括组成内环境的各种细 胞外液通过动态的有机联系形成统一整体,还包括本章后续学习内容:内环境的组成、为什么要维持内环境稳态等。教材第2章还要继续 阐释内环境为什么能维持稳态。在这部分内容的最后,教材以在内环 境中体内细胞能正常地生活,"内环境与外界环境有哪些差别?"这样 的问题,引出细胞外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的内容。 "细胞外液的成分"是学习细胞外液的渗透压和酸碱度等内容的基础。这部分内容以血浆的化学成分为例进行探讨。资料分析所提供 的`材料,比学生在初中曾经学过的相关内容更为详细。资料内容不 要求学生记忆,而是供学生分析细胞外液有哪些主要成分时参考。教 材在这部分内容最后总结"细胞外液是一种盐溶液,类似于海水。这 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生命起源于海洋。"这样,就在"内环境"和"生物 进化"这两个核心概念之间建立了联系。 细胞外液的渗透压、酸碱度和温度,是内环境理化性质的三个主 要方面。渗透压的概念比较难理解,教材用的篇幅稍多,并且用旁栏 思考题的形式,引导学生与日常生活经验相联系;pH的概念,教材用" 学科交叉"栏目引导学生联系相关化学知识;内环境的温度特点比较 好理解,教材仅用一句话来介绍。 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细胞与内环境之 间进行物质交换的内容比较好理解。内环境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 质交换的内容,则比较复杂。教材在此处安排了一个思考与讨论活动,引导学生联系初中所学过的知识,通过"思考与讨论"得到答案。本节 教材正文之后,还安排了与内环境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有关 的技能训练,让学生通过这个活动,既练习、领悟构建模型的方法,又 进一步理解有关知识内容。 《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性》是本章的重点内容,包括内环境的动态 变化、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等内容。"问

四季教案及反思

四季教案及反思 四季教案及反思 教材分析: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 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 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 生对生活的感受。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 学生观察和想象。 教学重、难点: 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要让学 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 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教学本课时要求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2、学会"""乙"两种笔画,认识"口、禾、雨、月"四个偏旁。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在反复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知道一年四季的特征,除了知道课文中所写的每个季节 的事物,还可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每个季节还有哪些代表 性的事物,让学生认识四季,感受四季的美好,产生对

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多媒体课件展示四季。教师收集四季美景图,投影展示,伴随优美音乐。)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带来了美丽的四季图画,现在 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大家一边看一边想,春夏秋冬四个 季节各有什么特点。 欣赏后提问: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二。自学: 1、欣赏 教师配乐朗诵课文,学生边听边欣赏"四季".(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体会大自然的美和儿歌的韵律美。) 2、同学们想读课文吗?要想读得好得先过生字宝宝这一关,你们有没有信心? 3、出示本课生字,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说说你是在哪里认识这些字的。 (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增强学生识字的信心和 识字的愿望。对识字量大的学生及时鼓励。) 4、自读课文,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表中的生字,借肋拼音多读几遍。 5、利用生字卡片在组内交流识字方法。(认识"辶、忄"两个新偏旁。)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 案 集团公司文件内部编码:(TTT-UUTT-MMYB-URTTY-ITTLTY-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二)能力目标 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二)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谈话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四、教具准备: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总括必修一、二,引入必修三《稳态与环境》——将在个体和群体水平上认识生命系统内部的调节机制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先看几幅图引入第一章内容。 问题导入: 1.人体的体温不论外界环境是什么样,正常情况是多少? 2.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时,需要补充什么?为什么? 人体通过自身的调节 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新知讲授小结作业问题探讨: 1.图一和图二中各是什么细胞? 2.它们分别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中?它们有什么异同? 给予学生一定的提示 问题导入: 组成我们身体的绝大多数细胞没有直接与外界环境接触, 不能直接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这些细胞直接生活的 环境是什么? 一、体内细胞生活在细胞外液中 问题:《红楼梦》里有句话:“女人是水做的”。那男人 是什么做的呢?阅读相关信息,得出结论。 成年男性体内含水量大约是体重的60% 成年女性体内含水量大约是体重的50% 出生一天的婴儿体内含水量大约是体重的79% 引入概念 细胞内液(2/3) 体液 血浆 细胞外液(1/3)组织液 淋巴 指出细胞外液就是内环境,具体描述“内环境”的含义 提问: 3.血液的成份有哪些? 4.血细胞生活的液体环境是什么? 5.水泡中的液体来源于哪里?是什么细胞外液? 归纳内环境的组成:图片展示:组织液、血浆和淋巴液三 者之间物质交换过程, 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出三者的关系。 黑板写出: 血浆 回答问题 1.图1中是人 体血液中的血 细胞,包括红 细胞、白细 胞、血细胞 等,图2中是 单细胞动物草 履虫。 2.血细胞生活 在血浆中,草 履虫直接生活 在外界环境 中。相似之处 是,都是液体 环境;不同之 处是血细胞生 活在体内的血 浆中,并不直 接与外界环境 进行物质交 换,而草履虫 直接生活在外 界环境中。 学生回答, 阅读、分析、 感悟,自己得 出结论:不论 男女体内都含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2课《 四季之美》教学设计及反思(教案)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22课《四季之美》教学设计及反思 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的生字新词,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具体的词句体会“四季”的美有什么不同,学习文章的表达顺序。 3、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学习作者留心观察周围事物,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独特韵味的写法,激发学生在生活中发现美、探索美、感悟美的兴趣。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感悟课文,感受自然的美,受到美的熏陶。 教学难点 在理解课文的过程中,学习作者留心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独特韵味的写法。把生活体验与阅读体验结合起来,学以致用。 教学策略: 1、在教学中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展示不同季节的图片,走近四季,让他们真切地感受到四季的美。 2、在课堂上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进行诵读、感悟,真切地体会到作者细腻的笔法。 3、加强朗读指导与训练,让学生在多种形式的朗读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4、迁移教育,读写结合,情感熏陶与语文实践也得以完美结合。 课前准备: 1、预习提纲 (1)教师结合文章内容设计制作课件;学生课前收集与四季有关的好词佳句或音乐。 (2)初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顺课文。 (3)再读课文,想想四季的美表现在哪些方面。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9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培养识字写字的能力。 2、初步感知课文,理解四季的美,使学生获得属于自己的个性化审美体验,张扬个性。 教学流程: 一、介绍作者,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出自一位日本作家之手。

本文的作者是日本女作家清少纳言。她原姓清原,因而姓氏用“清”字。她曾任“少纳言”(五品官)的官职,便取而为名,她是当时日本的皇后身边的女官。 【设计理念】 音乐与朗诵结合起来,感染力很强,营造了浓厚的课堂气氛,而且与课文内容高度契合,调动了同学们的积极性和阅读欲望,能马上带领同学们进入课文中。 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 1、自由读课文,画出课文中自己不理解的词语,通过查字典、小组讨论的方式解决疑问。 2、学习“黎、晕、漆”等生字。 三、再读课文,了解大意。 1、指名分段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每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2、指导学生按照时间顺序复述课文的内容。 3、默读课文,画出自己感受最美的句子,反复诵读,体会。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写生字。 第2课时 课时目标 1、感受“四季之美”的不同。 2、将文中的“四季之美”与自己平时的体验结合起来,培养学生的独特感受。学习作者留心观察,抓住景物的特点,写出独特韵味的写法。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作者是按什么顺序写这篇文章的? 2、作者眼中四季的最美是在什么时候? 二、读中感美。 师:那就让我们一起去感受《四季之美》吧!(屏幕展示原文,教师配乐诵读) 师:请同学们看屏幕继续欣赏。在读课文时找到最喜欢的句段,根据自己的理解大声朗读,一会儿展示给大家,好不好?(屏幕展示,学生朗读) 生:我最喜欢文中呈现出的夏季的静态美,画面中又呈现出萤火虫泛着微微的光,静态的美中又表现出一种动态的美,静中有动,动中有静。 师:一种动静结合的美。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优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本六年级下册表里的生物优秀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脆、拦”等5个生字。在文本中理解“三弦、和谐、清脆”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能够联系课题,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写的事情。 3.掌握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4.能从文中找到关键语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5.能够结合生活经历,与同学交流生活中遇到与文中的“我”类似的趣事。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能够联系课题,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写的事情。 教学难点 能从文中找到关键语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脆、拦”等5个生字。在文本中理解“三弦、和谐、清脆”等词语的意思。 2.熟读课文,能够联系课题,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激情导入 1.同学们,我们见过各种各样的生物,有天上飞的,有地上跑的,还有水里游的……【出示课件2-5】你见过表里的生物吗? 板书课文题目《表里的生物》,学生读。 2.本课是著名作家冯至写的文章,记载了他小时候的趣事,你了解作者吗?你课下搜集关于他的资料了吗? 冯至(1905~1993),中国诗人、学者。原名冯承植,字君培,直隶涿州(今河北涿州市)人。作品主要有《昨日之歌》等。 3.现在,我们就来学习这篇文章。 二、学习生字,自读课文 1.检查字词预习情况。 (1)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卡片,指名认读。 (2)说一说这些生字都该注意什么?(学生从字的发音、书写上发表自己的看法。) (3)教师适当总结。 (4)开火车读生字词,并巩固。 琴弦清脆添加拒绝恐怖蟋蟀 2.教师出示要求,学生自读。 (1)借助拼音,读通课文,认读生字新词。 (2)把课文分成四部分,思考每部分的主要内容。文章条理不明显,教师可直接告诉学生,不要设置障碍。

7-22《四季之美》教学设计(附教学反思)

22.《四季之美》教学设计

【备课素材】 ·教材分析 这是一篇优美的散文。作者抓住每个季节不同的方面,通过动态描写来体现四季不同的美,表达出对四季的喜爱之情。 ·作者介绍 清少纳言(966~1025)是日本平安时代著名的歌人、作家,中古三十六歌仙之一,与紫式部、和泉式部并称为平安时代的三大才女,曾任一条天皇皇后藤原定子身边的女官。清少纳言,清是姓,少纳言是她在宫中的官职。清少纳言的《枕草子》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她的随笔为日本散文奠定了基础。

·课后作业 一、读拼音,写词语。 1.límíng()前的天空yùfā()黑起来。 2.这里的一切都那么和谐,景色都那么令人xīn kuàng shén yí()。 二、选词填空。 固然必然 1.这件事()是他不对,难道你就没有一点错处吗? 2.他们()会经过这里,我们只要耐心等待就可以了。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 1.东方一点儿一点儿泛着鱼肚色的天空,染上微微的红晕,飘着红紫红紫的彩云。(缩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明亮的月夜固然美,漆黑漆黑的暗夜,也有无数的萤火虫翩翩飞舞。(仿写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课文整体梳理。 这篇文章分别介绍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同的美,体现出作者的_____________之情。 五、重点段落品析。 秋天最美是黄昏。夕阳斜照西山时,动人的是点点归鸦急急匆匆地朝窠里飞去,成群结队的大雁,在高空比翼而飞,更是叫人感动。夕阳西沉,夜幕降临,那风声、虫鸣,听起来也愈发叫人心旷神怡。 冬天最美是早晨。落雪的早晨当然美,就是在遍地铺满白霜的早晨,或是在无雪无霜的凛冽的清晨,生起熊熊的炭火,手捧着暖和的火盆穿过走廊时,那闲逸心情和这寒冷的冬晨多么和谐啊!只是到了中午,寒气渐退,火盆里的火炭,大多变成了一堆白灰,这未免令人有点扫兴。 1.用横线分别画出这两个自然段的中心句。 2.文中画曲线的句子属于()描写。 A动态B静态C心理 3.在作者眼里,冬天的美在于______________。 思维创新大拓展 六、你喜欢哪个季节?和大家分享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参考答案: 一、1.黎明愈发 2.心旷神怡 二、1.固然 2.必然 三、1. 天空飘着彩云。

继续教育作业-高中生物教学设计与反思

基本信息 课题人教版必修3第五章第五节生态系统的 稳定性 作者及工作单位曾青亮江西省新干中学 教材分析 任何一个生态系统,都具有一种维持和恢复自身结构和功能相对稳定的能力,这就是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态系统自身所具备的自我调节能力是生态系 统稳定性的保障机制。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实质是一种适应能力,生态系统的结 构是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的载体。本节课教材正好紧紧围绕着这两个方面 展开,同时也是对上一节学习内容的深化和拓展,还是下节课的理论基础。 学情分析 自主学习策略、小组合作学习策略、学生角色扮演策略。 以资料阅读、问题讨论和角色扮演法为基本方法,努力营造师生互动的课 堂氛围;课堂组织形式以学生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为主线,提问、讲解、活动、课件辅助等多种形式相结合,引导学生进行阅读资料、合作交流、角色扮演等 学习活动,并进行评价。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通过分析生态瓶的制作及“分析凯巴森林被破坏的原因”的活动,描述生 态系统的稳定性。 (2)通过分析生态瓶、凯巴森林、草原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举例说出生态系统 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3)初步具有收集和利用课内外图文资料及信息的能力。 2、技能目标 (1)通过角色扮演发展合作能力、创新能力。 (2)尝试解读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曲线图,获取处理信息和获得新知识的能力。(3)模仿课本中的实例解析某些自然现象。 3、情感目标 (1)关注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 (2)认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材重点:生态系统维持稳定性的原因 教材难点:通过资料分析概括出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含义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精心整理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教案设计 【扫描高考】 本节知识点主要有内环境的组成及各组分间的相互关系、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等。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细胞内环境的局部模式图、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图是常用的命题素材,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一些和内环境与稳态相关的基础知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内环境概念、作用及理化特性,理解稳态意义。 2、能力目标:训练图文转化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识图析图能力、设计实验能力 3、a)???b)???重?????????1???2???3????难??????1???23???1???2???3 1 2A 、内环境:体液的概念及组成;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问的关系并用图形描述。 B 、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 概念:----------------------------------。 血液PH 维持正常值:---------- 维持因素:血液中存在许多多对酸碱度起:-----------。 C 、稳态机制:在-------------共同调节下,各系统器、官协调活动的结果。 意义:是机体正常生命活动的----------------------------------。 破坏:将引起代谢紊乱,导致疾病。如血液中Ca 、P 含量降低时,会导致----病(成 年)和-------------------病(儿童);血钙过高导致--------。 六、课时演练: 1、在人体内,何处的水分不属于体液()

精心整理 A 、血液中的水分 B 、组织间隙中的水分 C 、线粒体基质中的水分 D 、消化道中的水分 2、毛细血管壁和毛细淋巴管壁所处的内环境分别是() A 、血浆和组织液、淋巴和组织液 B 、淋巴和组织液、血浆 C 、血浆、淋巴 D 、血浆和组织液、淋巴和组织液 3、长期营养不良,血浆蛋白含量降低,会引起组织水肿,原因是 A.血浆渗入组织液的速度降低 B.组织液回渗速率降低 C.血浆中的酒精增多了 D.血浆中的K+减少了 4、下列哪些疾病与体内营养与内环境稳态无关() 糖尿病坏血病抽搐色盲性腺发育不全 A 、1、2、3 B 、3、4 C 、2、5 D 、4、5 5、正常情况下,转氨酶主要分布在各种组织细胞内,以心脏和肝脏含量最高,在血浆中含量很低。这项A.B.C.D.

四季教案及反思_教案教学设计

四季教案及反思 本文是关于四季教案及反思,仅供参考,希望对您有所帮助,感谢阅读。 教材分析: 《四季》是一首富有童趣的儿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征。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四幅插图色彩明丽,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 教学重、难点:本课的教学重点是识字、写字和练习朗读。要让学生通过观察和朗读,感知四季的不同特征,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目标: 1、教学本课时要求认识11个生字,会写4个字。 2、学会“”“乙”两种笔画,认识“口、禾、雨、月”四个偏旁。 3、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在反复读课文的基础上,说说自己发现了什么,知道一年四季的特征,除了知道课文中所写的每个季节的事物,还可联系生活实际说说每个季节还有哪些代表性的事物,让学生认识四季,感受四季的美好,产生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多媒体课件展示四季。教师收集四季美景图,投影展示,伴随优美音乐。)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带来了美丽的四季图画,现在我们就一起来欣赏,大家一边看一边想,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各有什么特点。 欣赏后提问:四季中,你最喜欢哪个季节?为什么? 二.自学: 1、欣赏 教师配乐朗诵课文,学生边听边欣赏“四季”。(让学生整体感知课文,体会大自然的美和儿歌的韵律美。) 2、同学们想读课文吗?要想读得好得先过生字宝宝这一关,你们有没有信心?

3、出示本课生字,你认识哪个就读哪个。说说你是在哪里认识这些字的。 (引导学生交流识字经验,增强学生识字的信心和识字的愿望。对识字量大的学生及时鼓励。) 4、自读课文,边读边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表中的生字,借肋拼音多读几遍。 5、利用生字卡片在组内交流识字方法。(认识“辶、忄”两个新偏旁。) (交流识字方法,有利于学生扩大视野,相互促进,丰富识字经验,提高识字效率。) 6、认读带拼音的生字。(可以指名读,领读,齐读,开火车读) 7、摘掉拼音帽子的生字宝宝你还认识吗?请你通过这一关! (识字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识字积累,发展他们的思维能力和想象能力,还应适当渗透一些识字的知识和方法,采取活泼有趣的方式反复再现生字,让学生从整体上认记字形,使识字得以巩固。) 难点内容突破: (一)先指导学习秋天诗歌: 1、不知同学们有没有仔细观察,秋天的田野有什么变化? 2、秋天是丰收的季节,田野里的谷子都成熟了,(出示谷穗图)这谷子我们也可以叫它谷穗,(出示“谷穗”两字,带读) 3、谷穗成熟了,沉甸甸的,弯下了腰,(出示“弯弯”,读“谷穗弯弯”) 4、谷穗弯弯给人们带来了什么?(指名说) 5、谷穗丰收给人们带来了这么多的好处,人们高兴吗?谷穗呢?它高兴地跟人们说:“我是秋天。”(出示“我是秋天。”)假如你就是这成熟的谷穗,请你来跟人们说一说这句话。(指名读) 6、(出示大片谷子图)这一大片谷穗在秋天的吹拂下怎么样了呢?(出示“鞠着躬”,带读) 7、(出示秋天诗歌)小朋友们已经会读这几句话了,现在把它们连在一起,你也能把它读好吗?(自由读、指名读、师生对读、男女生对读)小结过渡:的确,秋天给我们带来了许许多多的欢乐,我们都非常喜欢它。除了秋天,你还喜欢什么季节?(指名说,并相应板书:春天、夏天、冬天)

高中生物_细胞的生命历程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教学设计 在教学设计中,本着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教育理念,采用开放式的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结合图像信息、多媒体课件及相关的阅读资料、思考讨论题等,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本课的探究教学,从而增大学生学习活动的空间,使其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养成爱学、会学的习惯。 【教学目标】 知识方面: 1.简述细胞的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概述细胞有丝分裂的过程。 3.描述细胞的无丝分裂。 4.说明细胞的分化。 5.举例说明细胞的全能性。 6.描述细胞衰老的特征。 7.说出细胞凋亡与死亡的区别。 8.说出癌细胞的主要特征。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 1.认同细胞生长和增殖的周期性。 2.认同细胞分化的重要意义。 3.探讨细胞的衰老和凋亡与人体健康的关系,关注老年人的生活状况。 4.讨论恶性肿瘤的防治,选择健康的生活方式。

能力方面: 1.模拟探究细胞表面积与体积的关系,探讨细胞不能无限长大的原因。 2.使用高倍显微镜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 3.进行有关干细胞研究进展和应用的资料搜集和分析。 4.进行与社会老龄化相关的问题的资料搜集和分析。 5.运用资料分析的方法,讨论健康的生活方式与癌症防治的关系。【教学过程】 环节一:考纲要求展示:让学生对高考考什么做到心里有数。 环节二:知识网络反馈:强调课前网络构建中出现的问题,并展示老师修改的知识网络,询问学生能不能进一步完善。进一步强调知识网络化、系统化的重要性。 环节三:错题再现、归纳提升、变式训练。 1.探究一有丝分裂与减数分裂 (1) 出错多的题目重现,让学生再思考讨论,找学生讲解,最后老师评价点拨。 (2)学生按照学案要求完成归纳提升。 (3)变式训练 2.探究二细胞的分化、衰老、凋亡、癌变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教案图文稿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教案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人体内环境与稳态》教案设计【扫描高考】 本节知识点主要有内环境的组成及各组分间的相互关系、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内环境的动态变化、对稳态调节机制的认识、内环境稳态的重要意义等。从近几年的高考试题来看,细胞内环境的局部模式图、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图是常用的命题素材,常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主要考查一些和内环境与稳态相关的基础知识。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掌握内环境概念、作用及理化特性,理解稳态意义。 2、能力目标:训练图文转化能力、获取信息能力、识图析图能力、设计实验能力 3、a)以自己为例,认识生物体局部与整体的辩证统一关系。 b)通过对内环境与新陈代谢关系的分析,逐步树立科学保健的生活观念。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稳态的概念及其生理意义 落实方案: 1、以人体为例,首先阐明内环境的概念、内环境的组成及其成分间的相互关系。 2、精讲典型实例——缓仲物质对pH的调节过程,说明pH对内环境稳态的影响。

3、结合新陈代谢的过程与实例归纳出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难点: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突破策略: 1、理解内环境组成成分之间的相互关系。 2、通过人体内血液的PH调节过程,使学生掌握内环境稳态的基本原理。 3、配合典型题例加深理解。 三、学法指导 1.指导学生预习。列出预习提纲,寻找相关疑点。 2.指导学生思考。根据预习情况对提出的疑点寻找思考线索。 3.指导学生归纳。通过运用实例分析,图解说明、小组讨论等教学手段,最终引导学生归纳出核心内容“内环境稳态“的概念。 教学方法:谈话法、讨论法、 四、课时安排:1课时 五、教学过程 1、导入本节学习内容。 2、学生预习并思考: A、内环境:体液的概念及组成;内环境及其各组分之问的关系并用图形描述。 B、内环境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过程 概念: ---------------------------------- 。 血液PH维持正常值: ----------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四季》教学设计及反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四季》教学设 计及反思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语文《四季》教学设计及反思 湖北省咸丰县清坪镇中心小学李德成张艳平 教学内容: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课文第二课《四季》 教材分析: 这是一首富有童趣的的诗歌。通过对春天的草芽,夏天的荷叶,秋天的谷穗和冬天的雪人这几种代表性事物的描述,表现四季的特点。四幅图色彩鲜明,形象生动,便于学生观察和想象。诗歌采用拟人的手法,排比的形式,语言亲切,生动,读来琅琅上口,能唤起学生对生活的感受。 教学目标: 1、认识11个生字, 4个偏旁“月、雨、口、禾”。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初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难点: 1、认识:“说、秋、是、圆、夏、肚、就、雪、对、冬和叶”11个生字, 4个偏旁“月、雨、口、禾”。 2、初略了解课文内容,知道一年有四个季节,感受各个季节的美丽。 学情分析: 同学们都是些活泼好动的6、7岁的孩子们,他们的注意力很容易分散,因此,必须搞好组织教学和采用游戏活动来组织教学,提高他们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教法与学法设计: 采用多种方法巩固和识记生字,能借助图画和汉语拼音朗读课

文。 媒体资源运用:课件、生字卡片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今天,老师带来了几幅美丽的图画,你们想看吗?让我们来看幻灯片。(不同季节的图片)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 师:(连续出现课文中的4幅图)这4幅图分别画的是什么季节?怎么看出来的?用简短的话说一说。 生:我看见小草绿了,那是春天。 生:我看见了圆圆的的荷叶,那是夏天。 生:我看见了玩玩的谷穗,那是秋天。

初中生物教学设计与反思模板

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并列出知道的动物名称。比一比哪小组列出的动物名称最多(注意区分生活环境)。 学生先在小组内交流汇总,列举数量最多的组在班上公布成果。 请同学们区分哪些是水中游的、哪些是地上跑的、哪些是天上飞的。 进一步由鱼、虾、蟹、蚌、螺、鳄、鲸等等好多种动物可以生活在水中,引入课题——水中生活的动物。 设计意图:活跃气氛的同时,使学生了解动物的多样性,明确学习内容。2、鱼的形态特征。 提到水中生活的动物,最熟悉的是——鱼。 请一位同学到黑板前做板图:画一条鱼(简笔画即可),其他同学在纸上画。 结合学生的板图(鱼),引导学生分析所展示鱼的特征。学生进行分析、列述。如: 体形为梭形,减少水中运动阻力 体表有鳞片,保护身体 具鳍,用于游泳 设计意图:通过亲自绘画,认识鱼的一般特征,有利于自主学习,锻炼表现能力。 3、认识不同的鱼鳍。 观察实物——活鲫鱼,结合课本图示,分组认识鱼的外部形态,进一步讨论区分鱼鳍位置和数量。 小组代表修补板图——突出尾鳍、背鳍、胸鳍、腹鳍、臀鳍的位置。另外老师进一步介绍鱼体的头、胸、腹划分。 设计意图:互动合作,对整体初步认识。 4、观察讨论不同的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 播放视频资料,结合实物观察鱼游动时尾鳍、胸鳍、背鳍、腹鳍、臀鳍的动作,讨论各自所具有的作用。 设计意图:培养观察能力、锻炼推理思维能力。 5、讨论证实鱼鳍在游泳中作用的探究思路 在科学探究过程中,有些问题单凭观察难以的出结论的。就比如直接观察,难以区分不同的鱼鳍在游泳中的作用。这时就需要通过实验来探究辨别某鳍的作用。事实善于雄辩。 学生据自身经验,提出实验方案。如: 捆扎某个鱼鳍,看有什么异常; 剪去某个鱼鳍,通过鱼失常表现推断; …… 设计意图:锻炼交流参与、推理思维能力。 6、介绍模拟实验。 同学们提出思路时,很容易由预习而引入模拟实验,借此介绍:在难以直接拿研究对象作实验时,有时用模型来做实验,即模仿实验对象制做模型,或者模仿实验的某些条件进行实验,这样的实验叫做模拟实验。随即请同学们对科学研究中模拟实验举例(航天器研究、汽车抗撞击鉴定、消防演习等等)。 设计意图:学习科学研究新方法。 7、各组制定方案探究。 对常用的方法讨论,分析各法利弊优缺点,制定本组实验方案,由预想结果推断结论,准备课下进行探究实践。 设计意图:培养严谨的科学态度,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实践能力。

第1章 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第1章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 第1节细胞生活的环境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描述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说明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二)能力目标 尝试建构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的物质交换模型。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 1.内环境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二)教学难点 1.内环境的理化性质。 2.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三、教学方法: 直观教学法、谈话法、讨论法、自主探究法 四、教具准备: 投影仪、多媒体课件 五、课时安排: 1课时 六、教学过程: 总括必修一、二,引入必修三《稳态与环境》——将在个体和群体水平上认识生命系统内部的调节机制以及与环境的关系。 先看几幅图引入第一章内容。

2009年12月29日,“黑河好八连”的战士 在界江哨位上站岗执勤。当日,地处中俄 边境的黑龙江黑河市气温达到零下三十 五、六度。 2004年7月28日下午3时,天气闷热难当。 重钢股份公司炼钢厂,炼钢炉内的温度高 达1600℃,炉前起码超过100℃。 1.无论是在冰天雪地的边防线上巡逻的战 士,还是在炼钢炉前挥汗如雨的工人,体 温都是37℃左右,这是为什么? 2.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时,需要及时补充含 盐的水(比如喝电解质饮料),这又是为 什么? 问题导入: 1.人体的体温不论外界环境是什么样,正常情况是多少? 2.大量出汗或严重腹泻时,需要补充什么?为什么? 人体通过自身的调节 外界环境的剧烈变化内环境的相对稳定

人教版高中生物光合作用 教学设计及教学反思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 目录 前言 (2) 一、教材分析 (2) 二、学情分析 (2) 三、教学目标: (3) 1.知识目标 (3) 2.能力目标 (3)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3) 四、教学重点和难点: (4) 1.教学重点 (4) 2.教学难点 (4) 五、教学方法: (4) 六、课前准备: (4) 1.教师准备 (4) 2.学生准备 (4) 七、课时安排 (4) 八、教学过程: (5) 1.导入新课 (5) 2.教学新课 (5) 3.板书设计 (7) 4.巩固提高 (8) 5.总结 (9) 6.布置作业 (9) 九、学习流程图 (10)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教学设计 前言: 信息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趋势,以多媒体和网络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己成为拓展人类能力的创造性工具。信息技术整合于生物课堂,优化了教学过程,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当今,教育媒体和手段日新月异,教育现代化已成为一种势不可挡的潮流。随着现代教学媒体不断涌现,教育技术发展进入一个全新阶段。互联网与现代远程教育的兴起,推动了教育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因而,网络技术与生物课堂有效整合的可能性和现实性,更有必要性。教师、学生借助网络(校园网、互联网等)环境和网络技术,采取新型教学模式,共享网络资源,实现教学目标。本文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进行多媒体网络课程的教学设计,以期更好的提高生物教学的有效性。 一、教材分析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应用》是人教版必修一“分子与细胞”模块第五章第四第二部分的内容。主要介绍了光合作用的探究历程,光合作用的过程和应用等知识。教材介绍的与光合作用有关的几个经典实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严谨的科学态度,培养学生掌握生物科学的研究方法。光合作用的过程介绍了光反应和暗反应过程中物质和能量的变化,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通过学习光合作用强度,引导学生探究环境因素对光合作用的影响,使知识得到迁移和应用 二、学情分析 高一年级的学生在初中接触过生物学,但对本节知识的支撑较弱,加上学

内环境与稳态教案精修订

内环境与稳态教案标准化管理部编码-[99968T-6889628-J68568-1689N]

第一节内环境与稳态教案 姓名:卢海锋学校:湖州二中 一.教材分析 本节选自《浙科版生物学必修三稳态与环境》第二章第一节。主要讲述了动物内环境的组成、作用及稳态的概念、生理意义等相关知识。稳态调节机制在后面章节中要逐步展开、深化,在本节仅做简要概述,以承上启下,因此达到了解水平即可。每一个人的健康都与内环境的稳态有关,几乎所有人都亲历过诸如发烧等稳态失调引起的疾病。通过学习有关内环境稳态的内容,可以帮助学生结合生活体验构建概念,经过思想认同强化自我保健的意识。 二.学情分析 本节课中“内环境的组”和“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都比较抽象,而这些内容涉及一些初中知识,如血细胞生活在血浆中、血浆的基本成分等,在此基础上总结内环境的成分、理化性质就相对容易;初中还学习了人体内几大系统的功能,在此基础上总结内环境如何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内容就不会太难。学生具备一定的感性认识,如手脚等部位有时会磨出“水泡”,人体需要摄入营养物质、氧和排出代谢废物。此外,和必修1中“酶活性的影响因素”、“细胞的物质输入和输出”等内容有密切联系。总而言之,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积累,对于本节的学习应该不会困难。 三.教学设计的基本思路 本节课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依赖与能否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因此教学方法的选择对本堂课具有决定性的意义。首先本节课所运用的教学手段有播放视频、flash、ppt等教学辅助工具。同时为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特安排学生上台做练习(看图画出内环境各个成分之间的练习),以及讨论“稳态失调”等现象。 四.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说出单细胞与多细胞生物进行物质交换的异同点。 2)说出内环境的含义、组成、成分、及作用;稳态的概念及生理意义。 3)描述内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及体内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 4)举例说明稳态破外所引起的疾病有哪些。 技能目标: 1)分析比较单细胞生物与多细胞生物进行物质交换的的异同点,培养分析、归纳的能力。 2)利用稳态知识解释日常生活中稳态失调现象,将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同时提高逻辑思维能力及语言表达能力。 情感目标: 1)通过稳态是一个相对的平衡状态的学习,培养建立事物是不断运动和发展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细想。 2)通过学习稳态失调所引起的疾病,关注维持内环境稳态与健康的关系,养成自我保健的意识与习惯。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