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血液论文血液流变学论文

血液论文血液流变学论文

血液论文血液流变学论文
血液论文血液流变学论文

血液论文血液流变学论文

银杏达莫对糖尿病肾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摘要】目的:探讨银杏达莫对糖尿病肾病(DN)患者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糖尿病肾病98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54例)和对照组(44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 治疗组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5mL+质量分数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 d; 对照组44例常规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Cr和BUN尿UEAR和FDP。结果: 两组治疗前后血Cr和BUN尿UEAR和FDP 比较,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P<0 .01) , 治疗后血Cr和BUN尿UEAR和FDP比较,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P<0 .0l)。结论: 银杏达莫注射液可改善糖尿病肾病(DN)患者高凝、高脂状态, 有助于糖尿病肾病(DN)患者的治疗。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银杏达莫注射液; 抗凝;降血脂

糖尿病肾病(Diabetic Nephropathy,DN)是糖尿病常见的严重微血管并发症,是糖尿病患者主要死亡原因之一,在糖尿病病人群中的发生率约为20~40%[1]。降低血糖、控制血压、调整血脂、抗凝血等治疗可以延缓DN的发展。本文旨在观察银杏达莫治疗DN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现将我们的临床观察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选择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12月住院的2 型糖尿病患者98例,DN的诊断按照Mogensen[2] 诊断标准临床糖尿病肾病尿白蛋白定量>300mg/24h,男65例,女33例,平均年龄(67.5土8.7 )岁,平均糖尿病病程( 10.9±4.8 )年。排除标准:其他疾病导致的肾脏病变;妊娠或哺乳期患者;精神病等不合作者;有严重的心、脑、肝并发症;排除引起尿蛋白升高的原因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等急症,泌尿系感染、运动、原发性高血压。

1.2方法:研究病例均要求血压≤140 /190 mmHg,空腹血糖

≤7mmol/L,餐后2h血糖≤ 10 mmol/L,并稳定1周。随机分组,治疗组54例,给予给予银杏达莫注射液25mL+质量分数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滴注,1次/ d;每日1次,疗程为14 d,口服替米沙坦40~80 mg,胰岛素控制血糖;对照组44例,降压、降脂、降糖治疗同治疗组。

1.3 观测指标①肾功能测定:检测血肌酐( c r )和血尿素氮(BUN)。②尿液测定:检测纤维蛋白降解产物(FDP)和尿微量蛋白尿(UAER)测定。③血液流变学测定:检测全血高切、全血低切、血浆黏度、血小板聚集。3项检查每例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各检测1次。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3.0统计分析软件处理。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检验。

2 结果

2.1两组治疗前后血Cr和BUN尿UEAR和FDP对比见表1。

2.2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对比见表 2 。

3 讨论

诸多学者运用活血化瘀治法可有效地改善DM及其慢性并发症的血液流变学异常,从而有利于防治或延缓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银杏达莫注射液是中药银杏叶提取物与西药双嘧达莫的复方制剂,属可静脉应用的第四代银杏叶制剂,主要有效成分为银杏黄酮苷,萜类内酯(包括银杏内酯和白果内酯)及双嘧达莫。银杏达莫提取物具有血管内皮细胞保护功能,可抑制血栓烷活性,促进前列环素I 生成,并能有效抑制血管内皮素(ET)分泌;促进一氧化氮(NO)的合成与释放,从而调节血管张力,改善组织的血供。此外银杏叶中的萜类内酯是天然专属的血小板活化因子受体(PAF)的拮抗剂,被认为是最具有临床应用前景的天然PAF受体拮抗剂。具有抗PA F、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血液流变学、清除自由基等多环节作用,从而发挥降低糖尿病肾损害患者的尿蛋白和保护肾功能作用[3]。Abd-Ellah 等[4]研究发现银杏叶提取物可通过减轻氧化应激, 改善阿霉素肾病大鼠肾功能损害,对肾脏起保护作用,推测银杏达莫注射液可减轻氧化应激, 减少炎性细胞浸润, 减轻肾小球系膜基质聚集, 进而防止肾小球硬化。同时, 银杏达莫注射液可通过其抗凝作用改善肾脏局部循环,使肾小球基底膜通透性增加, 使激素临床疗效增强。

血液病患者的护理

血液病患者的护理 血液病亦称为造血系统疾病,包括原发于造血系统疾病(如白血病原发于骨髓组织等)和主要累及造血系统疾病(如缺铁性贫血等)。血液病可以是原发的,其中大多数是先天性造血功能缺陷或骨髓成分的恶性改变。也可以是继发的,其他系统的疾病如营养缺乏、代谢异常及物理化学因素等也可以对骨髓系统造成不良反应,血液或骨髓成分有较明显改变者,亦属血液病的范畴。 血液病患者做好护理也是不可或缺的一个内容,这对于病情的好转可康复至关重要,下面为您汇总血液病患者护理知识的相关内容。 血液病患者平常生活中的护理是非常重要的。血液病患者由于白细胞数量减少或功能异常,容易发生感染,轻者需输注抗生素,增加医疗费用,重者会危及生命。 就感染部位来讲,口腔、呼吸道、消化道、肛周、泌尿道以及皮肤与外界相通的部位比较容易发生感染。就感染发生的病原体来讲,细菌、真菌、病毒是常见的,有时也会有寄生虫的感染。感染是可以预防的,注意以下几方面可以有效地预防感染的发生: 1.保持愉悦的心境,坚定战胜疾病的信念。悲伤与忧愁都与病无补,而且会减低抵抗力,增加感染机会。相反,保持心情愉快则可以提高免疫力。 2.进食洁净、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从饮食中摄入足够的能量和营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抵抗力,同时要注意洁净以防“病从口入”。 3.积极做好个人卫生及空气消毒:注意口腔、鼻腔、会阴的卫生,可以减少病原体侵入的机会,每日紫外线照射三十分钟,注意开窗通风。 4.减少互串病房及探视,避免交叉感染。 5.如已发生感染,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相应的病原学检查及治疗,正确反映情况以利医务人员判断感染的真实情况做出治疗的选择,使感染尽快控制,节约人力、财力成本,促疾病痊愈。 6.应用中药可提高机体免疫力、改善免疫功能、增加身体抵抗力。 血液病患者发生感染是很危险的,所以平时生活中一定要处处注意,除了注意卫生和饮食以外,还要少去人多的地方,尤其是眼下正是流感高发时期,出门

血液病患者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观察及分析

血液病患者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观察及分析 发表时间:2017-06-13T15:11:37.877Z 来源:《中国误诊学杂志》2017年第6期作者:黎畅 [导读] 探讨血液病患者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 岳阳市一人民医院输血科湖南岳阳 414000 摘要:目的:探讨血液病患者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方法:抽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的200例输血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根据200例患者输血前的激素使用情况,将输血前未使用激素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输血前使用激素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输血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因素。结果:200例输血患者中,有18例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其中15例患者过往输血达3次以上;观察组和对照组的输血反应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输血反应的发生与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型及病种无关,输血次数越多则输血反应发生率越高,输血前使用氟美松等激素类药物并不能预防输血反应的发生,但如出现输血反应,可用激素类药物作为治疗用药。 关键词:血液病;非溶血性输血反应;预防措施 输血是临床上常用的治疗措施之一,随着近年来血型检验技术的不断提高[1],因为血型不合导致的溶血反应已日渐减少,但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率仍未得到有效控制[2]。为探讨血液病患者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原因,我们特别抽取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200例输血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已取得满意成绩,现将情况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抽取我院2014年7月至2015年12月的200例输血患者病例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男性64例,女性36例,年龄12-71岁,平均年龄(4 2.3±1.6)岁,67例输血少于3次,33例输血3次以上,急性白血病30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4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10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8例,肺炎6例,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16例,贫血16例。 观察组男性63例,女性27例,年龄15-74岁,平均年龄(46.2±1.3)岁,9365例输血少于3次,35例输血3次以上,急性白血病29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5例,骨髓增生异常综合症11例,血小板减少性紫癜10例,肺炎6例,迟发性维生素K缺乏症15例,贫血14例。 1.2 方法根据200例患者输血前的激素使用情况,将输血前未使用激素的100例患者作为对照组,输血前使用激素的100例患者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患者在输血前静脉注射5mg地塞米松或氟美松等激素类药物,观察组患者输血前不注射任何激素类药物,观察两组患者在输血过程中的输血反应发生情况,如出现输反应立即抽取输血袋内余血进行细菌培养,鉴定输血袋内血液是否出现血液污染并再次对患者血型进行鉴定。对比两组患者的输血反应发生情况并分析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因素。 1.3 输血反应判定根据《临床输血学》对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判断标准[3],如患者出现以下情况则可判定为非溶血性输血反应(1)在输血或输血液成份期间及之后1-2小时体温升高1 ℃以上,且有发热症状。(2)输血过程中或输血后出现荨麻疹、瘙痒、皮肤红斑、血管神经性水肿、呼吸困难、支气管痉挛及发绀等过敏反应。 1.4 统计学方法本次研究涉及两组患者输血反应发生率的相关数据均采用SPSS14.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卡方检验,P<0.05说明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00例患者的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情况 200例输血患者中,有18例发生非溶血性输血反应,非溶血性输血反应发生率为 9.00%,其中15例患者过往输血达3次以上。详见表1。 3 讨论 非溶血性输血反应的发生原因很多,但相关研究指出,多次受血的患者血浆中存在的白细胞凝集素可作用于再次输入的白细胞而导致白细胞发生凝集反应,白细胞的大量凝集可引起网状内皮系统遭到破坏而出现发热反应[3]。同理,多次受血患者的体内血小板凝集素也可与输入的血小板发生凝集而引起发热发应。由此可见,反复输血可造成受血者免疫功能异常,降低患者体内杀伤细胞活力而引起输血反应[5]。 此次研究再次证实,患者的性别、年龄、血型和病种与输血反应的发生并无明显关系,但输血次数越多则患者发生输血反应的机率越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

输血治疗病程记录范本 2013年11月10日 9:00 输血前评估 患者现存在上消化道出血,贫血症状重,血液动力学不稳定,今日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56g/L,红细胞压积19%,血小板18×109/L。血色素低于60g/L,血小板低于20×109/L,有输血指征。为防止出血,纠正贫血,计划给予O型悬浮红细胞2U,O型单采血小板1个治疗量。 医师签名:2013年11月10日 13:00 输血记录 患者于今日11:30在医护人员核对无误后开始输注O型悬浮红细胞2U,于13:00输血完毕。紧接着输注1个治疗量的O型单采血小板,于14:00输注完毕。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无畏寒、发热、皮疹、瘙痒、恶心等特殊不适,生命体征平稳,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已送输血科。明日复查血常规后评价此次输血治疗效果。 医师签名:2013年11月11日 10:00 输血后疗效评价 经治疗后,患者头晕乏力减轻,无明显心悸及气短,中度贫血貌。今日复查血常规示:血红蛋白86g/L,红细胞压积28%,血小板24×109/L。从以上检测结果分析,昨日输血后,血红蛋白与血小板均有所上升,可确认为输血有效。考虑患者为恶性血液病患者,目前正在化疗期间,血小板计数还是明显偏低,患者随时有大出

血,甚至危及生命的可能,为防止出血,今日继续给予O型单采血小板1个治疗量。 医师签名:2011年11月11日 13:00 输血记录 患者于今日13:30开始输注O型单采血小板,14:30输血完毕。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无畏寒、发热、皮疹、瘙痒、恶心等特殊不适,生命体征平稳,输血不良反应回报单已送输血科。即刻复查血常规后评价此次输血治疗效果。 医师签名:2013年11月11日 16:00 输血后疗效评价 今日复查血常规示:血小板44×109/L。从以上检测结果分析,昨日输血后,血小板有所上升,可确认为输血有效。暂不继续予以交叉合血,继续观察病情变化。 医师签名: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的疗效观察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的疗效观察 【摘要】目的探讨血小板无效输注原因,以提高血小板有效输注率。方法观察210例患者的562例次血小板输注效果。结果血小板无效输注的发生率为26.4 %。其中急性白血病(AL)组为24.3 %,再生障碍性贫血(AA)组为15.4%,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TP)组47.2%,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MDS)组为23.0%。结论引起血小板输注无效的病因复杂,血小板输注应视患者情况作出综合断,避免或减少血小板输注无效,提高血小板输注的有效率。 【关键词】血小板减少; 输血 血小板输注是临床治疗血小板减少和血小板功能障碍所致出血的重要措施,尤其是血液病患者在疾病治疗或进展过程中,大多数伴有血小板减少,血小板输注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 人们发现输注血小板时不仅有输血时可出现的一般反应,如发热、寒战等症状,反复多次血小板输注或既往大量输血的患者往往会引起血小板的无效输注[1],指血小板输注后不能达到预期血小板增加的效果,一般认为患者至少2次输注ABO相合保存时间<72h的血小板后若血小板计数增加值不能达到预期值,现将我院收治的210例血液病患者输注血小板的疗效报告如下,并对其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我院收治的输注血小板210例血液病患者,其中男性129例,女性81例,年龄14-70岁,平均41岁。其中AL116例,AA25例,ITP30例,MDS39例。 1.2方法血小板悬液由新疆省中心血站提供,ABO同型输注,输注前受体及供体作ABO正反定型,并在受体供体之间做血型交叉配合试验,分别测定每次血小板输注前、输注后18~24h的血小板计数,同时观察患者有无发热、感染、脾肿大等情况。 1.3输注血小板的指征患者有血尿、消化道出血、阴道出血、颅内出血、鼻出血、牙龈出血、体表有紫癜、瘀斑和或外周血小板计数< 20×109/L或(20-30)×109/L合并明显的出血[2]、计数<40×109/L并有凝血指标异常[3]者输注血小板。 1.4判断标准判断血小板输注无效可根据直接观察如果输注足量血小板后,出血症状未改善和/或输注血小板后出血趋势加重,以及输注血小板1h和24h后血小板计数未增加。输注效果评价:计算血小板纠正计数指数(correctedcount increment CCI)。 CCI[4]=(输注后血小板计数-输注前血小板计数)(109/ L)×体表表面积(m2) ÷输注血小板数目(1011) ,其中体表面积=0.0061×身高(cm)+0.0128×体重(kg)–0.01529。若18~24h后CCI< 415 ,则判定为血小板无效输注[5]。

血液病患者的输血

血液病患者的输血 广州血液中心田兆嵩 大多数血液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输血。鉴于输血可发生各种不良反应,还能传播疾病,故血液病也尽量少输血,可输可不输者尽量不输。如有输血指征也需开展成分输血。不能因为很多血液病伴有全血细胞减少而成为输全血的理由。血液病的病种较多,很多血液病患者的输血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这里只重点介绍常见血液病的输血治疗。 一.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是由不同病因引起的骨髓多能干细胞,造血微环境损害,或引起机体免疫功能改变导致骨髓功能衰竭的一组综合征。输血是再障患者有效的支持治疗手段,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不能滥用输血。 (一)输血原则 1.再障患者的输血要严格控制,能不输者尽量不输,应将输血量和次数减少到最低限度。输血仅能减轻患者的症状,并不能治愈本病,多次输血会出现许多副作用。如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时,移植前的多次输血还会影响植入的成功。 2.慢性再障患者的贫血是缓慢发生的,多数患者通过代偿能够耐受血红蛋白(Hb)的降低。因此,Hb的高低不是决定输血的最好指标,而要以症状为主。 3.本病应进行成分输血。因为再障多属血容量正常的贫血,所以无须输全血。虽然多数患者伴有全血细胞减少,但也不能输全血,因为全血中除红细胞外,其余成分浓度低,有的已丧失功能,疗效差。正确的输血方法是根据患者的紧迫需要输给相应成分以提高疗效,并减少输血不良反应。 (二)输血指征 1.贫血 Hb < 60g/L 并伴有严重代偿不全的症状,或在安静状态下也有贫血的临床表现时,可适当输注红细胞。Hb >60g/L 一般不需要输血。过去曾认为少量多次输血能刺激骨髓造血,对再障的恢复有利。现已证实输血只能抑制红细胞的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的临床疗效

血液病患者血小板输注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血液病患者采用血小板输注治疗的临床有效性。方法选择2012年1月~2015年9月收治的108例血液病患者,均采用血小板输注进行治疗,观察本组研究对象血小板输注治疗效果。结果本组血液病患者完成血小板输注后,输注有效率为72.22%,输注前、后血小板计数分别为(13.24±6.82)×109/L、(37.31±7.26)×109/L,与输注前对比有明显差别(P<0.05)。结论由于血液病患者需要反复输血治疗,输注血小板次数对治疗效果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血小板输注可获得理想的治疗效果,值得全面推广应用。 标签:血液病;血小板输注;治疗效果 血小板输注主要是对各种血小板功能障碍或者减少造成出血症状进行治疗、预防,其有着其他药物无可比拟的效果[1]。为了对血小板制品的输注效果进行分析,本文对我院收治的血液病患者采用血小板输注方式进行治疗,获得的血小板输注效果更为明显,现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研究对象的临床数据均来自2012年1月~2015年9月到我院血液科接受治疗的血液病患者108例,男患者68例,女患者40例,年龄15岁~88岁,平均年龄为(49.32±16.3)岁。 1.2血小板来源本组研究对象所采用的血小板均通过我市中心血站供应。单采血小板1个治疗量为≥ 2.5×1011/L。 1.3血小板输注指征若患者体表存在瘀斑以及紫癜、牙龈出血、鼻出血、阴道出血、消化道出血、血尿、PLT低于20×109/L,则进行输注血小板治疗。本组研究对象在接受本次研究之前排除曾经接受血小板输注治疗的,在输注时进行单采1单位血小板单采操作,在输注治疗前对患者的Rh血型、ABO血型进行复查,同型血小板进行交叉配血实验,采用地塞米松进行静脉注射,防止出现输血反应,如果在输注时没有白细胞滤器,通过分析患者血小板计数以及临床症状合理的选择输注时机,以患者耐受情况作为基础,在较快的时间内完成血小板输注治疗。 1.4血小板输注效果判定[2] 分别在输注前24h、输注后24h对两组研究对象进行外周血小板计数,通过血小板回收率(PPR)、输注血小板计数增高指数(CCI)来对输注效果进行判定。若患者在血小板输注治疗24h后CCI>4.5×109/L或者PPR>20%,则表示血小板输注有效;若不能达到上述要求,则代表血小板输注为无效。CCI=[血小板增加值(×109/L)×体表面积(m2)]/输注的血小板总数(×1011个)×100%;PPR=[血小板增加值(×109/L)×血容量(L)]/輸注的血小板总数(×1011个)×100%;体表面积=0.006 1身高(cm)+0.012 8体重(kg)-0.152 9;其中输注后血小板计数值-输注前血小板计数值=血小板增加值。

输血病历书写规范

输血病历书写规范 1.病程记录 有专门的输血记录 输血记录包含的内容: 必须有输血前检测并原因评估:悬浮红细胞、血浆、血小板、冷沉淀等掌握各血液成分输血适应症: ①如红细胞,血红蛋白在70~100g/L 之间,必须有患者的贫血程度、心肺代偿功能、有无代谢率增高、或有缺氧症状:胸痛、疲劳、气短,体位性低血压、心动过速或充血性心衰,乳酸水平增高及年龄等因素的评价。②血红蛋白>100g/L,危重患者、老年患者、心血管手术患者、消化道活动性出血患者、凝血功能障碍患者、创伤性脑损伤的评估等。 ③如血小板计数在50~100×109/L之间,应有是否有自发性出血或伤口渗血等评估。④如术中出现不可控渗血,确定血小板功能低下,MA <45mm,输血小板不受上述限制。 ⑤如新鲜冰冻血浆:PT18或APTT56>正常倍,创面弥漫性渗血,伴有出血表现、凝血因子功能低下、纤维蛋白原功能低下、急性大出血输入大量库存血,INR >、TEGR >12等评估。 ⑥冷沉淀输注,存在严重伤口渗血且纤维蛋白原浓度<~/L;存在严重伤口渗血且已大量输血,无法及时测定纤维蛋白原浓度。)。 输入血型、血液品种、输血量、输血起止时间(要求精确到分钟,与输血护理实施记录相吻合)、输血过程是否顺利及有无输血不良反应(如有应注明何种症状及处置方法并记录于病历) 必须有输血后的检测并疗效评价(输血疗效分析) 单次输血后24小时检测指标 2016年6月13日18:21输血病程 术前患者贫血,患者术中出血较多,术中血常规检查示:HB:L,红细胞压积:%,红细胞:×1012 /L.提示贫血。根据上述情况,故准备输A型Rh阳性红细胞悬液4U,

输血技术11:血液病输血规范

XXXX医院 血液病输血规范 一、目的 大多数血液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输血。有输血指征者应开展成分输血,不能因为血液病伴有全血细胞减少而成为输全血的理由。血液病的病种较多,很多血液病患者的输血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为向临床医师和临床输血咨询服务人员提供血液病患者输血的指导原则的要求特制定本指南。 二、适用范围 适用于临床医师对血液病患者的输血治疗,也适用于临床输血咨询服务人员为临床提供咨询服务。 三、职责 1.经治医师 负责对血液病患者实施输血治疗。 2.输血科技术人员 负责提供治疗血液病患者合适的血液,并向临床提供咨询服务。 四、指引要点 1.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 (1)输血原则 ①再障患者的输血要严格控制,能不输血者就尽量不输,应将输血量和治疗次数减少到最低限度。输血仅能减轻患者的症状,并不

能治愈本病,多次输血会发生输血不良反应。 ②慢性再障患者的贫血是缓慢发生的,多数患者通过代偿能够耐受Hb的降低,因此,Hb高低不是决定输血的最好指标,而要以症状为主。 ③本病应进行成分输血。因为再障多属血容量正常的贫血,所以无须输全血。虽然多数患者伴有全血细胞减少,但也不能输全血,因为全血中除红细胞外,其余成分浓度低,有的已丧失功能,疗效差。正确的输血方法是根据患者的临床需要输注相应成分血以提高疗效,并可减少输血不良反应。 (2)输血指征 ①贫血:Hb<60g/ L并伴有严重代偿不全的症状,或在安静状态下也有贫血的临床表现时,可适当输注红细胞。Hb>60g/ L,一般不需要输血。过去曾认为少量多次输血能刺激骨髓造血,对再障的恢复有利,现已证实输血只能抑制红细胞的生成,并无刺激造血的作用。 ②出血:因血小板减少而有严重出血的患者,特别是有内脏出血或颅内出血的危险时应及时输注血小板。曾有人认为血小板数<20×109/L者应预防性输注血小板。可是临床上发现部分患者的血小板数<20×109/L却无出血症状,而血小板数>20×109/L者却有活动性出血。现在认为仅根据血小板数高低来决定是否给患者输注血小板并不可靠,需要根据临床症状来决定。多数学者认为预防性血小板输注指征为:①血小板数<30×109/L,无出血表现,病情稳定,可密切观察,暂时不输注血小板;②血小板数<30×109/L,虽无出血,但有发热和

输血病历记录模板

都江堰市中医院 输血病历病程记录模板 (申请输血理由、何时开始、何时输注完毕、过程中有无不良反应) (输血后24小时内复查血常规指标,对输血疗效进行评价) 首次或第一次输血病程描述: 2013 年1月1 日 22:30 输血病程 患者今日查血常规:白细胞 1.22×109/L,红细胞2.04×1012/L,血红蛋白66g/L,红细胞压积0.192,血小板14×109/L。患者为恶性血液病患者,目前正在化疗期间,为防止出血,纠正贫血,今日给予O 型悬浮少白细胞红细胞2U 及O 型单采血小板1U 静点。于今日19:00 开始输血治疗,于今日23:30 输完上述血液成分。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无寒战、皮疹、恶心等特殊不适。明日复查血常规后评价此次输血结果。医师签名 再次输血输血病程描述: 2013 年1 月2 日 19:30 输血病程 患者今日查血常规:红细胞2.43×1012/L,血红蛋白75g/L,红细胞压积0.216,血小板24×109/L。从以上检测结果分析,昨日输注血后,血红蛋白与血小板计数均有所上升,可确认为输注血液有效。考虑患者为恶性血液病患者,目前正在化疗期间,血小板计数还是明显偏低,避免(预防)患者随时有大出血,甚至危及生命的可能,为防止出血,今日继续给予O 型单采血小板1U 静点。于今日17 点开始输血,今日18:30 输完血小板。输血过程顺利,患者无寒战、皮疹、恶心等特殊不适。明日复查血常规后评价此次输血结果。 果。医师签名 2013年1月3日输血后病程 患者今日查血常规:红细胞2.75×1012/L,血红蛋白89g/L,红细胞压积0.28,血小板38×109/L。从以上检测结果分析,昨日输注血后,血红蛋白与血小板计数均有所上升,可确认为输注血液有效。 医师签名

医院输血适应症大全

输血适应症管理规定 临床实践证明,输血不仅能够挽救无数过量失血者的生命,同时还可治疗疑难疾病。但是,实践也证明输血并非万能,这是因为输血本身存在很多固有的弊端,有些弊端还直接危及受血者的生命,因此输血须注意原则,掌握好指征。 输血的原则,首先要科学地分析病情,坚持实事求是。对一些可输可不输者应坚持不输;对确实需用者应坚持适量输;对适量输用者应优选成分血输。 1.内科输血 1.1慢性贫血的输血 (1)代偿性贫血(有贫血但无明显临床症状):重点针对病因治疗,不轻易输血。 (2)严重失代偿性贫血(贫血伴有明显临床症状):出病因治疗外,多数需要输血治疗。(3)输血原则: ①不能以Hb高低作为输血的最好指标,而要以症状为主; ②有输血指征者只需输红细胞,无须输全血。因为这类患者多数血容量正常,输全血可能导致循环超负荷; ③输血量不宜过大,Hb升高到足以缓解临床症状即可。 (4)输血指征: ①Hb<60g/L伴有明显贫血症状者; ②贫血严重,虽然症状不明显,但需要手术或待产孕妇。 (5)输血方法: ①贫血伴有心功能不全者输血速度要慢,最好在输血前注射速效利尿剂。 ②最好采用小量多次输血,成人先输1~2U红细胞,如贫血的症状仍然存在,再输1~2U。③应根据病情选择适当红细胞品种,如:少白细胞的红细胞适用于由输血引起的发热病史者,有肝肾功能障碍这应选用本品。 ④输注剂量可根据预期达到的Hb水平进行粗略估算,成人一般输注2U悬浮红细胞约升高Hb10g/L,3U洗涤红细胞约升高Hb10g/L(洗涤损伤部分红细胞)。 1.2急性贫血(多见于消化道出血)的输血 (1)在用晶体液或并用人工合成胶体液扩容的基础上适当输注悬浮红细胞。 (2)失血量<20%自身血容量,Hb>100 g/L者,应用晶体液补充血容量,原则上不输血。

血液病患者的输血

血液病患者得输血 广州血液中心田兆嵩 大多数血液病患者在治疗过程中需要输血。鉴于输血可发生各种不良反应,还能传播疾病,故血液病也尽量少输血,可输可不输者尽量不输。如有输血指征也需开展成分输血。不能因为很多血液病伴有全血细胞减少而成为输全血得理由。血液病得病种较多,很多血液病患者得输血既有共同之处,也有不同之点,这里只重点介绍常见血液病得输血治疗。 一.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再障)就是由不同病因引起得骨髓多能干细胞,造血微环境损害,或引起机体免疫功能改变导致骨髓功能衰竭得一组综合征。输血就是再障患者有效得支持治疗手段,但要严格掌握适应证,不能滥用输血。 (一)输血原则 1.再障患者得输血要严格控制,能不输者尽量不输,应将输血量与次数减少到最低限度。输血仅能减轻患者得症状,并不能治愈本病,多次输血会出现许多副作用。如需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时,移植前得多次输血还会影响植入得成功。 2.慢性再障患者得贫血就是缓慢发生得,多数患者通过代偿能够耐受血红蛋白(Hb)得降低。因此,Hb得高低不就是决定输血得最好指标,而要以症状为主。 3.本病应进行成分输血。因为再障多属血容量正常得贫血,所以无须输全血。虽然多数患者伴有全血细胞减少,但也不能输全血,因为全血中除红细胞外,其余成分浓度低,有得已丧失功能,疗效差。正确得输血方法就是根据患者得紧迫需要输给相应成分以提高疗效,并减少输血不良反应。 (二)输血指征 1.贫血 Hb < 60g/L 并伴有严重代偿不全得症状,或在安静状态下也有贫血得临床表现时,可适当输注红细胞。Hb >60g/L 一般不需要输血。过去曾认为少量多次输血能刺激骨髓造血,对再障得恢复有利。现已证实输血只能抑制红细胞得生成,而无刺激造血得作用。 2.出血因血小板减少而有严重出血得患者,特别就是有内脏出血或颅内出血

成分输血临床使用情况分析

成分输血临床使用情况分析 (作者:___________单位: ___________邮编: ___________) 【摘要】目的:了解成分输血在临床用血中的使用趋势。方法:收集1999-2008年全部门诊及住院病人的临床用血资料,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全院临床用血量呈逐年上升趋势,成分用血从2002年开始呈逐年上升趋势。结论:科学、合理、安全用血,提倡成分输血。 【关键词】临床用血;成分输血;回顾性分析 成分输血是现代输血技术发展的总趋势,是指用多种方法从血液中分离出各种血液成分制剂的输血技术,具有疗效高、不良反应少等优点[1]。自从1997年颁布实施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以及成分输血的推广使用,全国各地的临床用血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为了解我院临床用血中血液成分的使用情况,对我院近10年的临床用血情况进行了回顾性分析。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我院1999-2008年全部门诊及住院病人的临床用血统计。 1.2 成分血液的制备与供应

所有全血及各种血液成分均由包头市中心血站按标准制备提供;品种有:全血、红细胞悬液(悬浮红细胞、洗涤红细胞)、手工浓缩血小板(表格中简称“手工”)、机采血小板、新鲜冰冻血浆等 1.3 血液制剂的单位 200 mL全血为1个单位(U),并由此制备的各种成分分别为1个成分血单位;单采血小板:以单采一个健康人的血小板1个单位(1袋)为1个治疗量,所含血小板2.5×1011。成分输血率的计算方法:按卫生部规定的方式算,以红细胞使用率为标准,成分输血率(%)=红细胞悬液(U)/〔全血(U)+红细胞悬液(U)〕×100%。 2 结果 我院的临床用血呈逐年增长的趋势,从2002年开始全院全血用量逐年下降,成分用血率逐年上升。在1999-2000年,全血用量却呈增加趋势,成分输血率几乎是停滞不前。后来在院领导的重视下,狠抓落实,把科学合理用血及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列入每年的全院职工的继续教育范围,成分输血率也纳入各用血科室的业绩考核指标。从2001年开始用血情况基本改善,至2005年以后,基本上是以血液成分应用为主,全血的使用也主要集中于一些RHD阴性的患者和一些特殊的血液病患者的治疗,成分输血率已到较高的水平。 在用血科室中,手术科室和非手术科室用血虽然用血总量无大的差别,但在血液成分的选择应用方面非手术科室要强于手术科室,如血小板和血浆的使用,这就说明非手术科室是以治疗性用血为主,手术科室大多是应急性用血。详见表1。表1 全院1999-2008年临床用

输血试题及答案

输血试题一季度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输血2000ml,应10%补葡萄糖酸钙: A、5ml B、10ml C、15ml D、20ml 2、()输血时患者出现腰背剧痛,尿呈酱油色,应立即: A、减慢点滴速度 B、取端坐位 C、停止输血 D、加压给氧 3、()对血液病患者尤为适用的是: A、库存血 B、新鲜血 C、血尿 D、成分血 4、()保存库血适宜的温度和日期为: A、2℃,2~3周 B、2℃,4~8周 C、4℃,2~3周 D、4℃,4~8周 5、()输血前后或两袋血之间应选用何种溶液静脉滴注: A、10%葡萄糖溶液 B、5%葡萄糖溶液 C、林格氏液 D、0.9%氯化钠溶液 6、()直接输血法时,每100ml血中加入3.8%枸橼酸钠溶液: A、5ml B、10ml C、15ml D、20ml 7、()患者发生溶血反应时,排出的尿液呈酱油色,主要因为尿中含: A、胆红素 B、红细胞 C、血红蛋白 D、淋巴液 8、()当大量使用保存期长的库血,会引起: A、碱中毒,低血钠 B、碱中毒,低血钾 C、酸中毒,高血钾 D、酸中毒,高血钠 9、()输血有很多危险性,其中哪种反应与输入血液抗体的含量有直接关系:

A、输血后肝炎 B、细菌性反应 C、致敏作用 D、非心源性水肿 10、()输血前的血型血清学试验,通常包括: A、ABO、RH定型 B、抗体筛选和鉴定, C、红细胞交叉配合试验 D、以上均是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45分) 1、目前临床常用的血液成分制品包括、、、和冷沉淀四大类。 2、为预防输血反应,每次输血前应该尽可能对有和妊娠史的进行询问,每次输血前试验所用血样本只能在输血 h抽取。 3、输血严重危害包括、、。 4、怀疑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应立即保持静脉通道,对症处理,注意、、镇静,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监测、血压。 5、输血结束后,将血袋放在口袋内,送回输血科至少保存。 6、输血反应中,最常见的是,它是指与输血相关但不能用其它原因解释的体温升高1℃或1℃以上,发生率为2%-10%。 三、简答题(共5分) 输血的三查十对

输血试题及答案

血库岗前培训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5分,共50分) 1、()输血2000ml,应10%补葡萄糖酸钙: A、5ml B、10ml C、15ml D、20ml 2、()输血时患者出现腰背剧痛,尿呈酱油色,应立即: A、减慢点滴速度 B、取端坐位 C、停止输血 D、加压给氧 3、()对血液病患者尤为适用的是: A、库存血 B、新鲜血 C、血尿 D、成分血 4、()保存库血适宜的温度和日期为: A、2℃,2~3周 B、2℃,4~8周 C、4℃,2~3周 D、4℃,4~8周 5、()输血前后或两袋血之间应选用何种溶液静脉滴注: A、10%葡萄糖溶液 B、5%葡萄糖溶液 C、林格氏液 D、0.9%氯化钠溶液 6、()直接输血法时,每100ml血中加入3.8%枸橼酸钠溶液: A、5ml B、10ml C、15ml D、20ml 7、()患者发生溶血反应时,排出的尿液呈酱油色,主要因为尿中含: A、胆红素 B、红细胞 C、血红蛋白 D、淋巴液 8、()当大量使用保存期长的库血,会引起: A、碱中毒,低血钠 B、碱中毒,低血钾 C、酸中毒,高血钾 D、酸中毒,高血钠 9、()输血有很多危险性,其中哪种反应与输入血液抗体的含量有直接关系:

A、输血后肝炎 B、细菌性反应 C、致敏作用 D、非心源性水肿 10、()输血前的血型血清学试验,通常包括: A、ABO、RH定型 B、抗体筛选和鉴定, C、红细胞交叉配合试验 D、以上均是 二、填空题(每空3分,共45分) 1、目前临床常用的血液成分制品包括、、、和冷沉淀四大类。 2、为预防输血反应,每次输血前应该尽可能对有和妊娠史的进行询问,每次输血前试验所用血样本只能在输血 h抽取。 3、输血严重危害包括、、。 4、怀疑非溶血性发热反应,应立即保持静脉通道,对症处理,注意、、镇静,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每15-30分钟监测、血压。 5、输血结束后,将血袋放在口袋内,送回输血科至少保存。 6、输血反应中,最常见的是,它是指与输血相关但不能用其它原因解释的体温升高1℃或1℃以上,发生率为2%-10%。 三、简答题(共5分) 输血的三查十对

临床输血相关试题及答案

输血相关试题 一、单项选择题 1. ( D )输血2000ml,应10%补葡萄糖酸钙: A.5ml B.10ml C.15ml D.20ml E.25ml 2. ( C )输血时患者出现腰背剧痛,尿呈酱油色,应立即: A.减慢点滴速度 B.取端坐位 C.停止输血 D.加压给氧 E.以上都不对 3. ( B )对血液病患者尤为适用的是: A.库存血 B.新鲜血 C.血尿 D.成分血 E.代血浆 4. ( C )保存库血适宜的温度和日期为: A.2℃,2~3周 B.2℃,4~8周 C.4℃,2~3周 D.4℃,4~8周 E.35℃,4~8周 5. ( D )输血前后或两袋血之间应选用何种溶液静脉滴注: A.10%葡萄糖溶液 B.5%葡萄糖溶液 C.林格氏液 D.0.9%氯化钠溶液 E.注射用水 6. ( B )直接输血法时,每100ml血中加入3.8%枸橼酸钠溶液: A.5ml B.10ml C.15ml D.20ml E.25ml 7. ( C )患者发生溶血反应时,排出的尿液呈酱油色,主要因为尿中含: A.胆红素 B.红细胞 C.血红蛋白 D.淋巴液 E.以上都不对 8. ( C )当大量使用保存期长的库血,会引起: A.碱中毒,低血钠 B.碱中毒,低血钾 C.酸中毒,高血钾

D.酸中毒,高血钠 E.酸中毒,低血钾 9. ( D )父母血型为A、B型,一般子代血型可能为: A.A或B, B.A、B或O, C.A、B或AB, D. A、B、O或AB 10 . ( D )下列哪一项属于红细胞血型系 A.RH血型, B.P血型, C .MN血型, D.以上均是 11. ( D )特殊情况下,AB型血浆: A.只能输给AB型人, B.能输给AB型或O型人, C.能输给 A 型、B型或AB型人, D.能输给 A型、B型、O型或AB人 12. ( B )A型人血清中含有抗体为: A.抗A, B.抗B, C.抗O, D.抗A及抗B 13. ( B )RH阴性一般是指: A. C抗原阴性, B. D抗原阴性, C. E抗原阴性, D. C、D、E抗原阴性 14. ( C )输血有很多危险性,其中哪种反应与输入血液抗体的含量有直接关系: A.输血后肝炎, B.细菌性反应, C.致敏作用, D .非心源性水肿 15. ( D )输血前的血型血清学试验,通常包括: A.ABO、RH定型, B.抗体筛选和鉴定, C.红细胞交叉配合试验,D.以上均是 16. ( B )手术或外伤失血在500毫升以下: A.必须输血, B.不要输血, C.输注血浆, D.必须输注多种

第六章血液病病人护理 测试题

第六章血液病病人护理测试题52 一、选择题22 (1).关于贫血的概念主要是指外周血液中单位容积内:B A.红细胞数低于正常最低值 B.血红蛋白量低于正常最低值 C.红细胞压积低于正常最低值 D.网织红细胞计数低于正常最低值 E.骨髓造血细胞生成量少 (2).贫血病人的护理评估,其伴随身心状况下列哪项除外:A B A.消化系统症状B.低热C.呼吸困难D.注意力不集中E.单位时间内心排出量减少(3).引起缺铁性贫血的最常见原因是:C A.铁的摄入不足 B.铁的吸收不良 C.慢性失血 D.铁的需要量增加 E.骨髓造血功能不良 (4).血液病出血倾向的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E A.保持衣服轻软 B.避免皮肤摩擦 C.可行局部冷敷 D.高维生素饮食 E.深部肌内注射 (5).血液病继发感染的护理措施中,错误的是:B D A.用紫外线行空气消毒,每日2次 B.女性清洗会阴,每日2次 C.鼻腔内涂抗生素软膏,每日2次 D.常规测体温,每日2次 E.餐前餐后,睡前晨起用漱口液漱口(6).缺铁性贫血最重要的治疗原则是:B A.铁剂治疗 B.病因治疗C.少量输血 D.增加营养 E.补充维生素 (7).关于口服铁剂的护理,下列哪项不正确:C A.应在饭后服用 B.禁饮浓茶C.不能与氨基酸同服 D.避免与牛奶、咖啡同服 E.液体铁剂需用吸管服用 (8).服用铁剂后可排出黑便的原因是:C D A.引起肠黏膜溃烂、B.腐蚀肠壁血管 C.生成硫化铁所致 D.引起上消化道出血E.铁剂颜色本身呈黑色 (9).引起再生障碍性贫血最常见的抗生素药物是:A A.氯霉素 B.氯丙嗪 C.磺胺甲基异恶唑 D.保泰松E.度冷丁 (10).再生障碍性贫血最主要的诊断依据是:E A.感染、出血、贫血B.网织红细胞减低C.无肝脾肿大 D.全血红胞减少 E.骨髓增生低下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