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世界史名词解释

世界史名词解释

世界史名词解释
世界史名词解释

一、名詞解釋

1、文艺批判运动

2、列宁格勒案件:战后苏联斯大林执政后期国内发生的一桩政治冤案。因受害者主要是列宁格勒州和市的领导人,故名。1949年2月,首先解除了中央书记库兹涅佐夫,政治局委员、部长会议副主席兼国家计委主席沃兹涅先斯基,俄罗斯部长会议主席罗季奥诺夫,列宁格勒州委兼市委第一书记波普科夫等人的党内外一切职务,随后以“帝国主义间谍”等罪名处以死刑。这一事件中,遭迫害的达200多人,有2000多位各级领导人被撤职。这场大规模政治迫害事件的主谋是贝利亚。50年代后,苏联为其平反昭雪。1988年3月26日,苏共中央政治局恢复受害者党籍。

3、医生谋杀案:1953年发生在苏联的一起重大政治案件。1953年1月 13日,《真理报》公布了一起惊人的消息:克里姆林宫一批著名医生 (沃夫西、科甘、维诺格拉多夫等) 妄图“通过有害的治疗来缩短苏联积极活动家的生命”,“医生恐怖小组”已杀害了日丹诺夫和谢尔巴科夫(政治局委员) ,并准备杀害华西列夫斯基元帅、戈沃罗夫元帅等人。他们为美英情报机构效劳,“向它们出卖灵魂和肉体,是它们雇佣和收买的奸细”。据此除逮捕这些医生外,一些高极将领和许多知识分子也受到怀疑和牵连。但由于斯大林在不久后便逝世 (3月5日) ,此案未能判决。同年 4月4日,被捕的医生获释,报纸公开宣布此案不能成立,恢复被捕者名誉。

4、赫鲁晓夫:苏共中央前第一书记,部长会议前主席,苏联五、六十年代改革的领导人。生于矿工家庭,乌克兰人。早年当过牧童、钳工。从1918年起就从事革命工作,深刻认识到斯大林个人品格中的弱点和斯大林政治体制的弊病。斯大林死后,参与处决大侩子手、秘密警察首脑贝利亚,又逐步清除了反改革的领导人; 在1956年苏共20大上,发表了揭露斯大林错误的《反对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秘密报告。任期内进行了一系列影响深远的改革。因改革受阻,加之本人作风粗暴,1964年10月被解除党内一切职务。1971年9月11日病逝。著有《赫鲁晓夫回忆录》。

5、勃列日涅夫的“缓和政策”:勃列日涅夫时期苏联对外战略的基本思想是:以军事力量为支柱,以和平攻势为手段,以美国为主要对手,以欧洲为战略重点,加紧控制东欧各国,大举向第三世界扩张,抢占战略要地,控制战略要道,进而在各方面取得对美国的优势,实现其争霸世界的目的。因此,勃列日涅夫明确指出,“缓和政策”是苏联对外战略的“组成部分”。1969年3月,勃列日涅夫在布达佩斯召开的华约会议上提出了一整套实现“欧洲缓和”的主张,建议东西方尽快对话,以建立包括华约和北约在内的“欧洲集体安全体系”。同年6月,他又在莫斯科各国共产党会议上提出建立“亚洲集体安全体系”的设想。1971年在苏共二十四大上,勃列日涅夫正式提出以“缓和”为核心的6点《和平纲领》。缓和政策的基本目标是,通过“和平攻势”、“微笑外交”,麻痹西方国家,软化其对苏立场,束住美国的手脚,扩大美国与西欧的矛盾,分化和瓦解美欧联盟关系,最后把美国势力挤去欧洲,使西欧“中立化”或“芬兰化”。与此同时,苏联可以利用缓和争取时间继续发展壮大自己,积蓄同美争霸的实力。在推行“缓和”外交的实践中,苏联取得较大进展。1970年8月,苏联同联邦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联邦德国承认战后边界现状,正式承认民主德国,并先后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等国建立外交关系。1971年9月,苏联同美、英、法签订《西柏林协定》。其后,苏美首脑进行互访,签订有关限制战略核武器的一系列条约和协定。1973年7月,由苏联倡导的“欧洲安全和合作会议”(简称“欧安会”)在赫尔辛基召开。1975年7—8月间签署了欧安会“最后文件”,使战后欧洲边界现状以法律形式得到确认,在欧洲形成了“缓和”高潮。苏联推行“缓和政策”后,得到大量西方的资金、先进技术和设备,对增强苏联经济、军事实力起了

6、贝利亚事件: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发生的一次党内斗争。指控贝利亚试图把内务部放在党和政府之上,以便夺取权力因而与其他六人被判处极刑的案件。斯大林逝世后,贝利亚是苏联党和国家最高领导人之一。据1953年7月10日《真理报》报道,苏共中央最近召开全会,马林科夫作了关于贝利亚反党叛国罪行的报告。鉴于贝利亚企图颠覆苏维埃国家,为外国资本效劳,并居心险恶

地将内务部凌驾于党和政府之上,兹决定将贝利亚开除出党。同年12月 18—23日,苏联最高法院特别法庭秘密审理了贝利亚案件,确定贝利亚的罪状是背叛祖国; 组织反苏维埃集团,以图夺取权力并复辟资本主义; 对忠实于苏联各族人民和苏共的政治活动家进行恐怖迫害等。判处其死刑

6、克格勃:苏联部长会议国家安全委员会的简称,苏联的政治警察和安全机构,1991年10月11日苏联国务委员会决定撤销。其前身是十月革命后俄国苏维埃政权于1917年12月建立的契卡 (全苏肃清反革命及怠工特设委员会的简称),第一任领导人是著名的革命家捷尔任斯基。1922年改组为国家政治保安局,1923年改名为国家政治保安总局,由人民委员会直接管辖。之后权限不断扩大,从镇压反革命到管理劳改营和广泛收集情报。1934年并入内务人民委员部。1941年3月1日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颁布法令,将其从内务人民委员部中分出成立国家安全人民委员部,1946年3月15日改称国家安全部。1953年3月,国家安全部又归入内务部。内务部部长贝利亚被处决后,苏联党和政府对保安机构进行了重大改组。1954年3月13日,原属内务部的国家安全局又独立出来建立了国家安全委员会,名义上属苏联部长会议领导,实际被严格地置于苏共中央的控制之下。国家安全委员会执行全部政治警察的职能,还统辖一支装备精良的边防部队以及在国外的全部秘密活动。克格勃的组织机构随着权力的伸缩,也曾有过不少的变动。主要有政治局、外事局、反间谍局、军事反情报局、经济总局、特别监视调查局、特别行动局、保卫局、原子科安全局、游击队局、押送部队总局、边防军总局。克格勃在苏联各加盟共和国、自治共和国、边区、州都设有自己的下属机构,在苏联各驻外机构中也有相应的组织。它又是苏联的一个组织严密的情报组织,是由一批训练有素的人员组成的特殊部队,是苏联推行其内外政策的有力工具。

成立于1954年。其任务是掌握秘密警察,进行特务活动,管辖边防军,向国外派遣间谍,以各种公开身份为掩护,从事搜集情报、招募特务和进行心战、渗透、暗杀与颠覆活动

7、垦荒运动:赫鲁晓夫担任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期间,为解决粮食问题在全国开展的开垦荒地的运动。 1954年1月,赫鲁晓夫给苏共中央主席团写信,建议大规模开垦乌拉尔和西伯利亚等地的生荒地。苏共中央随即通过了决议,在1954年开垦1300万公顷荒地。从此开始了大规模的垦荒运动。共青团号召和征募了30万志愿垦荒者开赴垦区,政府鼓励向边疆移民。1954年国家运送了5

万台拖拉机和6千辆卡车到垦区。在荒原上很快出现了几百个大型国营农场和许多临时的帐蓬城镇。截至1962年,已开垦的荒地共达4200万公顷,国家总投资40—50亿卢布。垦荒初期确有一定成效,明显增加了粮食总产量。但垦荒运动没有进行科学的全盘规划,导致后来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生态平衡的破坏,导致粮食产量随之连年下降,垦荒运动也不得不在1963年下马

8、苏共二十大: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的简称。这次大会于1956年2月14日至25日在莫斯科举行。大会总结了苏联经济建设的成就,指出苏联的社会主义生产在不断增长,科学文化在全面发展,人民的物质文化水平日益提高。大会讨论并通过了发展国民经济第六个五年计划。大会批判了曾在党和国家政治生活中造成严重后果的个人崇拜。在25日夜召开的秘密会议上,赫鲁晓夫又作了冗长的“秘密报告”,全盘否定斯大林。这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造成极大混乱。

9、秘密报告:即赫鲁晓夫在1956 年苏共二十大上所作的《关于个人迷信及其后果》的报告。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对国内外一系列政策进行了调整。1956年2月14—24日召开了苏共二十大。会上赫鲁晓夫当选苏共中央第一书记。24日大会闭幕。当天深夜,赫鲁晓夫突然通知全体代表再次开会,作了该报告。其主要内容有:指责斯大林违背集体领导原则,搞个人崇拜; 破坏法制,进行大规模逮捕、镇压; 在卫国战争初期怀有失败主义情绪,应对苏军初期的失利负主要责任,应对农业危机和对外政策的失误承担责任; 要肃清个人迷信在各个领域的流毒等。该报告使与会代表感到“震惊和愤怒”。会后苏共中央将该报告传达到地方各级,在全国推行非斯大林化。该报告发表后,在国内外引起广泛的强烈震动。

10、反党集团(57年苏共):

苏共“二十大”后,围绕党的政治经济政策的全面调整而展开的一场政治斗争。1953年赫鲁晓夫当选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后,对苏联的内外政策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对内着手改革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经济体制。在全国范围内批判个人迷信,平反冤假错案;提高农产品收购价格,发动大规模的玉米种植运动和垦荒运动;提出改组工业与建筑业管理组织的方案;调整外交政策,提出“三和三无”路线,缓和国际紧张局势,并同南斯拉夫恢复了关系。对于这些事关全局的方针政策,中央主席团委员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等人持反对意见。1957年6月19日,马林科夫等在赫鲁晓夫出访归来的第二天召开了为时3天的主席团会议,以8票对4票决定撤销赫鲁晓夫的第一书记职务。这一决定受到一部分支持赫鲁晓夫的苏共中央委员的反对。国防部长朱可夫等人,用军用飞机将中央委员接到莫斯科召开中央全会。经过激烈辩论,通过了《关于马林科夫、卡冈诺维奇、莫洛托夫反党集团的决议》,将马林科夫等人的行动定为“反党阴谋”,认为他们破坏了党章和列宁起草的第10次代表大会“关于党的统一”的决议,企图改变党的政治路线,破坏苏共“二十大”决议的实施。全会决定撤销马林科夫、莫洛托夫、卡冈诺维奇等人主席团成员的职务,并将他们开除出中央委员会。

11、利别尔曼建议:指苏联哈尔科夫工程经济学院利别尔曼教授于1962年提出对国营企业管理以利润为核心的改革方案。要点是:以经济手段代替行政方法来刺激企业的生产;扩大企业权限,给予企业经营活动的自由;根据赢利率来评价和奖励企业,赢利率越高,奖金就越高;规定制订价格的灵活原则和程序,保证生产与使用单位能获取利益等。同年11月举行的苏共中央全会决定在小范围内实施该建议。经在首都莫斯科和高尔基市的两家企业进行试验后,推广到其他一些工业部门。1962年9月9日《真理报》上刊登了利别尔曼教授建议——《计划·利润·奖金》,提出了一些改革经济机制和经济关系的新思想

12、苏共二十二大:1961年10月17—31日在莫斯科召开。这次大会继苏共二十大后,进一步批判斯大林的错误,提出“全民党”、“全民国家”的思想。这次会被认为是赫鲁晓夫“三和两全”路线全面形成的大会。大会听取了赫鲁晓夫代表中央委员会作的总结报告,科兹洛夫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通过了所谓“建设共产主义的”苏共纲领及苏共章程。赫鲁晓夫还作了关于苏共纲领的报告和总结发言。赫鲁晓夫在报告中认为社会主义在苏联已取得全面彻底的胜利,因而提出全面建设共产主义的任务。大会除再次揭露和批判斯大林外,并将他的遗体从列宁墓中搬走焚毁。苏共纲领提出,苏联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已变成“全民国家”,苏联共产党已变成“全民党”。大会提出经济改革的原则和要求,指出要扩大地方和企业的自主权,充分利用货币关系,利用经济方法管理经济等。同时提出要在20年内建成共产主义的任务。大会借批判阿尔巴尼亚来影射和攻击中国共产党,破坏党与党之间的团结,大搞分裂主义,中苏关系进一步恶化,国际共产主义运动随之出现大动荡、大分化、大改组的局面。

13、三和两全:60年代赫鲁晓夫的观点的概括词。1956年,赫鲁晓夫在苏共二十大报告中谈到苏联对外政策时提出“和平共处”、“和平过渡”、“和平竞赛”的论点。他在1961年苏共二十二大的报告中,又提出苏联共产党已成为“全民党”,无产阶级专政的苏维埃已成为“全民国家”的论点。赫鲁晓夫认为,通过“三和两全”,可以在世界上实现没有武器、没有军队、没有战争的“三无”世界,进而实现共产主义

赫鲁晓夫提出的政治理论。1956年2月在苏共“二十大”上,赫鲁晓夫在其向大会所作的政治报告中,根据世界力量对比的根本变化和战后西方国家的新情况,认为现代世界战争“不是注定不可避免的”,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完全可以“和平共处”,这是苏联“外交政策的总路线”。在和平共处中,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可以开展经济、文化竞赛,从实践中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他认为目前在西方发达国家,“工人阶级已经有了现实的可能”“取得议会中的稳定多数,并且使议会从资产阶级民主的机构变成真正代表人民意志的工具”,从而和平过渡到社会主义。据此,赫鲁晓夫提出了“和平共处”、“和平竞赛”、“和平过渡”的路线,即“三和”理论。1961年10月苏共召开“二十二大”。这次代表大会完全被赫鲁晓夫控制。大会通过了《苏联共产党纲领》。新党纲宣布:“由于社会主义在苏联的胜利,由于苏维埃社会的一致的加强,工人阶级的共产党已

经变成苏联人民的先锋队,成了全体人民的党。”“作为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而产生的国家,在新的阶段即现阶段上已变成全民的国家。”此即“全民党”、“全民国家”的“两全”理论。“三和两全”理论对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产生了重大影响。

14、1964年苏共十届全会

15、勃列日涅夫:苏共中央委员会书记处总书记、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出身于冶金工人家庭。1939年任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地区党委书记,后任第一书记。卫国战争期间,在前线从事政治工作。1952年当选为中央书记。1960~1964年担任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1964年当选为苏共中央第一书记,两年后任总书记,后获大将军衔和元帅军衔。 1982年逝世。在任期间,苏联社会各方面虽有明显进步,但晚年由于限制人们的探索,经济发展下降。苏联政府和苏共认为勃列日涅夫执政时期是苏联政治经济发展的“停滞时期”。对外推行霸权主义,入侵多个国家,受到了国际舆论的谴责。1966年为苏共中央书记处总书记。直至逝世著有《遵循列宁主义方针》《发达社会主义的经济管理问题》等

第二章

1、布林顿森林会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举行的一次重要多边国际经济会议,亦称“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布雷顿森林召开,参加会议的有美国、英国、苏联、法国等44个国家。会议通过了一系列文件,包括《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最后决议书》、《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协定》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等。根据上述协定的规定,一盎斯黄金等于35美元;各会员国货币同美元保持固定汇率;美元可以代替黄金作为储备。另外,还规定了美国在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中拥有最多的投票数。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召开及其所通过的一系列文件,标志着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的建立。美国通过该会及会议文件加强了其在战后国际金融领域中的支配地位,并将这一支配地位保持了数十年之久。

2、布雷顿森林协定: 1944年7月,在美国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召开了44国参加的“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 (简称“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了“联合国货币金融会议的最后决议书”和“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办定”两个附件。三个文件统称“布雷顿森林协定”。协定的基本内容是确定了美元与黄金直接挂钩,各国货币通过固定汇率与美元连接在一起。这样,其他货币就不再与黄金直接联系,而是通过与美元挂钩来同黄金保持间接联系。按35美元一盎司黄金的官价,各国中央银行可以用美元向美国兑换黄金。这一货币制度的基础是美元可以直接兑换黄金。这就是说美元取得了“等同黄金”的特殊地位,而其他国家的货币只能依附于美元。通过布雷顿森林会议的协议,一个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国际货币制度建立起来了。

3、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根据布雷顿森林会议通过的《国际货币基金协定》建立的国际金融组织。1945年12月 27日正式成立,1947年3月开始活动,同年11月15日成为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它是国际金融组织中成员最多、影响最大的机构。截至1982年底拥有一百四十六个成员国,总部设在华盛顿。我国是该组织的创始会员国之一,1980年4月17日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代表席位。·该组织的宗旨是:促进国际货币合作,便利国际贸易的扩大和平衡发展,稳定国际汇兑,避免各国问的货币贬值竞争,消除妨碍世界贸易的外汇管制,以及通过贷款协调会员国国际收支的暂时失凋。基金组织资金主要由会员国按规定份额缴纳,投票权及借款权的大小均由份额的多少来确定。理事会为最高权力机构,各会员国指派理事和副理事各一人组成,每年与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举行一次年会。休会期间由执行董事会行使权力。执行董事会由二十二名执行董事组成,其中认缴份额最多的美、英、联邦德国、法、日、沙特阿拉伯各任命一名,我国单独选派一名,其余十五名由其他会员国按地区推选。另设临时委员会,负责国际货币体系的管理和改革问题。它还同国际复兴开发银行联合设立发展委员会,讨沦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实际资源问题。

4、国际复兴开发银行:世界银行”。国际性银行组织。根据1944年布雷顿森林会议签订的《国际复兴开发银行协定》于1945年12月27日正式成立,1946 年3月开始营业。翌年成为联合国的一个专门机构。其宗旨是:向成员国提供用作生产性投资的长期贷款,以促进经济的复兴和发展。贷款对象为政府或政府担保的私营企业。银行对贷款的使用实行监督,接受贷款的国家必须提供贷

款使用情况的资料及有关经济情报。只有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成员方可申请为该行会员。至1982 年,其成员国包括141个国家和地区。主要机构为理事会、执行理事会。美国在该行的作用甚大。出版刊物有《年会纪录》、《年报》等。行址设在华盛顿。

5、关税及贸易总协定:是关于关税和贸易政策的国际性多边协定。1947年10月30日由23个国家签订,1948年正式生效。协定规定宗旨是:“在互惠互利的基础上削减关税及其它贸易壁垒,消除国际贸易中的差别待遇”,“扩大商品的生产与交换,促进各缔约国经济的发展”。协定虽不是一个正式的国际组织,实际上是作为一个国际机构在进行活动,性质和地位类似联合国的专门机构。其最高权力机构是缔约国大会,每年举行一次会议。大会闭幕后,代表理事会负责处理重要会务和有关问题。秘书处负责处理日常事务,设在日内瓦。协定签订以来,举行过多次国际性贸易谈判,还就撤除对发展中国家的关税壁垒和其他限制作了一些规定。截止1987年12月,共有95个缔约国,还有一些国家以观察员身份参加会议。我国是该协定的创始国之一,1986年7月我国政府正式提出恢复关贸总协定缔约国地位的要求,1987年2月递交了中国对外贸易制度备忘录,关贸总协定将于1988年2月和4月讨论恢复我缔约国地位问题。

6、希斯案: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反共政治案件。1948年8月前国务院经济与政治事务顾问、旧金山联合国筹备会议秘书长和卡内基国际和平基金会主席希斯(Alger Hiss)被指控为是三十年代“共产党间谍集团”成员,并曾于1938年向苏联透露国务院秘密文件。1948 年12月希斯被起诉。1949年7月和1950年1月希斯两次受审,被判处5年徒刑。3年后获释。

7、塔夫脱--哈特莱法:国国会1947年6月6日通过的反劳工立法。又称《劳资关系法》。由共和党参议员塔夫脱(R.A.Taft 1889—1953)和众议员哈特莱(Fred A·Hartley 1903—1969)提出。该法禁止工会与资方订立只许雇佣工会会员的合同;不准工会要求同厂工人加入同一工会;废除华格纳法中关于自由集体谈判的条款;禁止全国性同行业工人的集体谈判;法院有权禁止罢工;罢工前必须

有六十天静候调查的“冷却”时期;禁止同情罢工、禁止工会将基金用于政治目的。根据该法改组了国家劳工关系委员会,联邦仲裁与调解局也脱离劳工部成为一个独立机构。1959年劳资管理报告和揭露法(即兰德勒姆——格里芬法)对塔夫脱——哈特莱法进行了修正。

8、麦卡锡主义:法西斯主义在美国的一种表现形式。因以美国共和党参议员麦卡锡为代表,故名。1950年2月麦卡锡发表演说,叫嚷美国国务院中“有共产党”,进而制造反共气氛。1951年至1954年,麦卡锡操纵参议院常设调查小组委员会,对许多组织和个人进行“调查”,乱扣红帽子,搜集黑名单,进行非法审讯,煽动反共,摧残文化艺术,以法西斯手段摧残美国国内民主和进步力量。这激起了美国各阶层人民的强烈抗议和世界正义舆论的谴责。1954年,形成了美国全国性的反麦卡锡主义运动。1954年12月1日,美国参议院在国内外的压力下,通过了谴责麦卡锡的决议。

9、美国十大财团:20世纪60年代以来控制美国国民经济的资产最多、势力最大的十个垄断资本集团。20世纪30年代美国有8个最大的垄断集团,由于竞争和发展不平衡,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出现了一些新的大财团,形成十大财团。原八大财团的势力和地位也发生了变化。库恩—洛布财团已被排除最大财团之外。按资产多少和势力大小排列十大财团是:洛克菲勒财团,摩根财团,加利福尼亚财团,第一花旗银行财团,芝加哥财团,波士顿财团,梅隆财团,得克萨斯财团,杜邦财团,克利夫兰财团。这些大财团控制着国家主要经济部门,操纵着政府和国会,是美国的实际统治者。随着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各财团相互的竞争和渗透,使财团之间关系错综复杂,力量对比也在不断发生变化。

美国极少数金融寡头所控制的巨大银行与巨大工商企业结合而成的垄断集团。美国金融资本的简称。19世纪末,在银行垄断资本和工业垄断资本溶合的基础上,美国财团开始出现。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形成以摩根第一国民银行、洛克菲勒、库恩—洛布、芝加哥、梅隆、杜邦、波士顿、克利夫兰等八大财团为首的一系列财团。它们不仅凭借其雄厚的金融资本控制美国国民经济命脉,而且左右政府的政治和外交决策。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八大财团的实力发生变化,新财团崛起,形成洛克菲勒、摩根、第一花旗银行、杜邦、波士顿、梅隆、克利夫兰、芝加哥、加利福尼亚、得克

萨斯等十大财团统治美国经济政治的格局。60年代以来,由于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深入发展,美国财团发生了新的重大变化:(1) 经营多样化,原有的专业化经营特点已逐步丧失; (2) 各财团相互渗透,彼此间人事和金融关系错综复杂,财团原有的界限不易划清; (3) 财团所属的各大企业、大银行在海外设立的子公司或分公司数目日趋增多,资本进一步国际化; (4) 聘请掌握生产技术而又擅长经营管理的专家当经理,财团的家族色彩日趋淡漠,公司的经营权和所有权逐渐分离;15) 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美国财团多由一家金融机构控制众多工业企业组成,现在则由多家金融机构与众多工商企业相互溶合组成,组织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

10、“伟大社会”美国总统约翰逊提出的一系列社会福利政策的统称。1964年8月,他在接受民主党竞选总统提名时宣称:“这个国家,这一代人,在这一时刻,享有人类的第一次建设一个伟大社会的机会。”在次年1月的第89届国会会议上,他将其“伟大社会”要达到的目标概括为:支持教育事业; 消除疾病; 修建城市,美化美国、根除空气和河流的污染; 发展不景气地区; 控制犯罪和防止少年犯罪; 扫除妨碍选举权的一切障碍; 尊重并支持艺术和思想; 大力开展一场反对浪费和低工作效率的运动等。他的这些社会福利改革得以部分实施,通过了《1965年选举权条例》、《医疗社会保险条例》和关于教育的40多件法案等。

林登·贝恩斯·约翰逊政府的内政纲领。为压制日益发展的民权运动,缓和国内矛盾,约翰逊总统提出改良计划。于1964年5月22日在密执安大学毕业典礼上发表的演说词中首先阐述,翌年1 月作为国情咨文正式提出。主要内容包括:“向贫困宣战”,拨款实施儿童与青年教育计划、职业与再训练计划; 减税;加强自然资源保护;控制水和大气的污染;改善城市交通系统等。国会曾通过《阿巴拉契亚地区发展法》 (1965年)、《公共工程与经济发展法》(1965年),以改善落后地区状况;1964年、1965年和1968年先后制定3项《民权法》,以保障黑人的公民权利,禁止种族隔离与种族歧视;还通过了《中小学教育法》、《高等教育法》(1965 年)、《医疗照顾和医疗援助法》(1965年)等,扩大联邦政府对教育和医疗卫生领域的干预;制定《城市和环境保护法》,着手解决城市衰败和环境污染问题。但因侵越战争升级,该计划未能兑现。

11、马丁路德金:美国黑人牧师,非暴力主义者,民权运动领袖。15岁人大学。1954年在蒙哥马利城任牧师。从此将毕生奉献给了争取黑人平等权利的事业。1956年成功地领导了该城黑人反对公共汽车上的种族隔离的斗争。此后着手组织了“南方基督教领袖大会”。在全国各地广为演说,与国内外人权运动和宗教界领袖讨论黑人问题。同时组织和领导黑人进行非暴力抵抗,最著名的是1963年历史性的“向华盛顿进军”。迫使国会通过1964年民权法案,种族歧视被宣布为非法。同年获诺贝尔和平奖。1968年4月4 日在孟菲斯市旅馆阳台上遇刺身亡。1985年,美国政府宣布将以后每年1月份的第三个星期一定为马丁·路德·金节以志纪念。

美国黑人民权运动领袖、牧师。1954 年起参加美国有色人种协进会的活动。1955年在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城发动抵制该市公共汽车的种族隔离制度,获胜。1957年被选为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主席。1963年8月在华盛顿特区组织了一次25万人的集会,反对种族歧视。1964年迫使约翰逊总统签署民权法案。他一贯主张非暴力主义,但仍多次被捕入狱。1968年3月组织“贫民进军”,途经田纳西州孟菲斯市时被种族主义者枪杀。由此触发了席卷美国一百几十个城市的黑人抗暴斗争。1964年获诺贝尔和平奖。 1987年1月19日,美国和联合国分别将这天规定为“马丁·路德·金纪念日”。著有《阔步走向自由》、《我们为何不能再等待》等

12、蒙哥马利市公共汽车抵制斗争:又叫“帕克斯事件”。美国蒙哥马利市黑人为抗议种族歧视举行的抵制运动。1955 年12月,亚拉巴马州蒙哥马利市的黑人女裁缝罗莎·帕克斯因在公共汽车上拒绝向白人男子让座而被捕。激起该市黑人愤慨,成立“蒙哥马利市政改进协会”来领导斗争。全市有5万黑人抵制坐公共汽车,坚持斗争一年之久。1956年11月13日,美国最高法院不得不判决“在公共汽车上实行种族隔离,即为违反宪法”。该市公共汽车公司被迫取消隔离制。帕克斯事件成为美国民权运动的导火线。

13、小石城事件:美国阿肯色州首府小石城的黑人反对种族歧视而遭当局镇压的事件。小石城

的10余万人口中,有1/4是黑人。1957年9月初,该市联邦地方法院根据1954年美国最高法院关于取消公立学校种族隔离的命令,宣布该市中央中学接受黑人学生,但该州州长福巴斯借口“防止暴乱”,派遣武装军警在学校周围布岗,阻止黑人学生上学。9月23日,在他支持下,种族主义者又包围了学校,殴打在场的4名黑人记者,并用暴力威胁8名上学的黑人学生离校。接着,全城各处以及南方几州也陆续发生袭击黑人的事件,激起国内外公众的严厉谴责

美国阿肯色州首府小石城发生黑人反对种族歧视斗争,而遭到美国当局阻挠和镇压的事件。该城人口13万多人,其中黑人有1/4。1957年5月,为要求彻底取消种族隔离制度,有2.7万黑人前往华盛顿请愿。9月初,小石城联邦地方法院根据最高法院1954年的决定,宣布该市公立中学开始招收黑人学生。于是该校接受了9名黑人学生入学的申请。 9月4日,当9名黑人学生入学时,遭到阿肯色州州长、种族主义者福布斯派遣的国民警卫队的阻止。随后又包围了学校,殴打黑人记者,用暴力威胁黑人学生离校,全市到处都发生袭击黑人的事件。小石城当局的种族主义措施和暴行,激起国内外公众的愤怒谴责。由于这种压力,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下令派空降师到小石城维持秩序。小石城事件是黑人对美国种族隔离教育制度的一次猛烈冲击。

14、静坐运动:1960年,美国黑人为抗议在餐馆、商店和其他公共场所实行种族隔离制度,展开了大规模的“静坐示威运动”。运动的起因是当年2月1日,北卡罗来纳州格林斯波罗城有4名黑人学生到一家百货公司饮食部的用餐柜台前坐下买咖啡,白人服务员拒绝提供服务,并命令他们走开。为了对这一歧视黑人的种族隔离制度表示强烈的抗议,几名黑人学生每天都到饮食部静坐示威。以后参加静坐示威的人越来越多,仅南方各州就达到20万。与此同时,静坐示威活动也迅速由饮食业扩展到其他公共场所,如公共图书馆里的“静坐”示威,剧院里的“静站”示威等。强大的黑人示威运动最终迫使美国各州政府陆续在公共场所取消了种族隔离制度。

15、自由乘客运动:美国黑人反对种族歧视的斗争。1961年,美国黑人为反对在乘车方面实行种族隔离,举行了“自由乘客运动”。5月初,黑人和白人青年的许多“自由乘客”同车从华盛顿出发,深入南部各州示威,要求取消种族隔离。这个运动曾迅速遍及好几个州。

60年代初美国黑人反对交通运输业种族歧视和种族隔离政策的斗争形式。1961年5月4日,美国种族平等大会创始人詹姆斯·法默率领由黑人和白人反对种族主义者组成的“自由乘客”小组,同乘州际公共汽车从首都华盛顿出发去南部各州,冲击那里的州际交通中实行的种族隔离法规。他们在亚拉巴马州的安尼斯顿和伯明翰遭到种族主义暴徒的袭击,一辆汽车被烧毁,几名“自由乘客”受伤。与此同时,大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和南方基督教领袖会议等反种族主义组织联合派出1000多名黑人和白人组成的“自由乘客”,去南部乘坐实行种族隔离的公共汽车,在密西西比州的杰、克逊,他们中的300多人被当地警察以妨碍治安和反抗警察的罪名逮捕,其中包括15名牧师。法默率领的“自由乘客”到达亚拉巴州蒙哥马利市后,再次遭到暴徒的猛烈袭击。该州州长起初拒绝对此事进行干预,使局势失去控制。联邦司法部长不得不派出600名警察和执法官员赶赴现场,勉强制止了暴力事件进一步扩大。在“自由乘客”运动的压力和联邦司法部长的干预下,联邦州际贸易委员会终于在同年9月22日作出规定,禁止在所有州际交通工具上实行种族隔离,并将对不立即遵守这条规定的市政当局提出起诉。

16、和平进军:本世纪80年代初世界和平运动中的一次重要活动。1981年夏,拥有50万成员的北欧斯堪的纳维亚地区的妇女争取和平组织,发起了“和平进军——81行动”。来自该地区10个国家的5000多名参加者于同年6月22日从哥本哈根出发,步行经过联邦德国、荷兰、比利时,于8月6日广岛事件36周年纪念日抵达巴黎。历时6周,行程1200多公里。进军者在沿途所经国家多次举行集会,不仅广泛宣传和平、裁军的主张,而且还提出了建立“自波兰至葡萄牙无核的欧洲”的口号。到达巴黎后,进军者还在巴黎举行了4天反核、反战的和平集会。此后,1982年,北欧的妇女还发起了途经苏联境内的“和平进军——82”活动。1983年,保加利亚妇女运动委员会则发起了“和平进军——83”运动。此次和平进军活动于1983年10月从塞浦路斯首都尼科西亚出发,经希腊进入保加利亚,吸引了巴尔干地区和多瑙河流域几乎所有的妇女组织。进军运动途经保加利亚一些大的州府时,还举行了反战、反核群众集会。

17、底特律黑人抗暴运动:第二次大战结束后,黑人从未停止争取平等权利、消除种族迫害和歧视的斗争,美国官方尽管做了一些让步,但黑人的处境并未有根本的改善。60年代,黑人逐步摆脱非暴力主义的束缚,走上武装抗暴斗争的道路。1964年马尔科姆·艾克斯成立“黑人民族党”, 1966年休·牛顿在奥克兰成立“黑豹党”,这两个组织在黑人武装抗暴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1964年美国黑人抗暴斗争此起彼伏。1月25日亚特兰大发生反对三K党暴行的示威。2月3日纽约市近50万黑人学生、教师罢课。8月洛杉矶瓦茨黑人聚居区由于警察逮捕7名黑人青年,激起一场大规模抗暴行动。黑人夺取了枪支,斗争坚持10天之久。1967年拉普·布朗接替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主席,该组织的政治主张更加激进,使黑人抗暴斗争掀起新的高潮。这一年爆发了210起抗暴事件,其中大规模的有75起,相当于1966年的3倍半。7月,底特律的黑人抗暴斗争对统治阶级打击最沉重,黑人控制了城区的大部分地区,汽车工厂全部停工,整个城市处于瘫痪状态。到1968年黑人武装抗暴斗争还在继续,它和反战运动汇合在一起,猛烈地冲击着美国资本主义制度。

18、洛杉矶黑人抗暴运动第二次大战结束后,黑人从未停止争取平等权利、消除种族迫害和歧视的斗争,美国官方尽管做了一些让步,但黑人的处境并未有根本的改善。60年代,黑人逐步摆脱非暴力主义的束缚,走上武装抗暴斗争的道路。1964年马尔科姆·艾克斯成立“黑人民族党”, 1966年休·牛顿在奥克兰成立“黑豹党”,这两个组织在黑人武装抗暴斗争中起了重要作用。1964年美国黑人抗暴斗争此起彼伏。1月25日亚特兰大发生反对三K党暴行的示威。2月3日纽约市近50万黑人学生、教师罢课。8月洛杉矶瓦茨黑人聚居区由于警察逮捕7名黑人青年,激起一场大规模抗暴行动。黑人夺取了枪支,斗争坚持10天之久。1967年拉普·布朗接替学生非暴力协调委员会主席,该组织的政治主张更加激进,使黑人抗暴斗争掀起新的高潮。这一年爆发了210起抗暴事件,其中大规模的有75起,相当于1966年的3倍半。7月,底特律的黑人抗暴斗争对统治阶级打击最沉重,黑人控制了城区的大部分地区,汽车工厂全部停工,整个城市处于瘫痪状态。到1968年黑人武装抗暴斗争还在继续,它和反战运动汇合在一起,猛烈地冲击着美国资本主义制度。

美国60年代发生的黑人武力反抗警察和种族主义者暴行的斗争。美国黑人运动在60 年代初以前一直采取游行示威、抵制运动等非暴力形式。随着种族歧视和种族迫害的加深,黑人运动逐渐转向武力抗暴。1964年7月,纽约哈莱姆区黑人为抗议警察无理枪杀黑人首先进行抗暴斗争。8月洛杉矶黑人的武装抗暴斗争坚持10天,当局派出1个步兵师和1万名国民警卫队加以镇压,黑人死28人,伤1000余人,4000 余人被捕。1967年7月,底特律的抗暴斗争使全市陷入瘫痪,斗争中黑人死43人,伤近2000人,被捕7000余人,财产损失10多亿美元。1968年4 月4日,种族主义暴徒暗杀美国著名民权运动领袖、非暴力主义者马丁·路德·金,激起全国172个城市黑人武装抗暴斗争。在斗争中,黑人组织“黑人民族党”、“黑豹党”起了重大作用。黑人的大规模抗暴斗争,迫使美国政府颁布一些消除种族歧视的法律。到60年代末,黑人武装抗暴斗争逐渐平息下去。

19、尼克松主义: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任内提出的一系列外交政策和纲领的统称。1969年7月尼克松发表“关岛声明”,同年11月将关岛主义明确归结为三项原则,1970年提出了以“伙伴关系、实力和谈判”为主旨的“新和平战略”。上述原则和战略被推广为全球外交政策。尼克松主义有狭义的和广义的两种,狭义的尼克松主义是关岛主义及其延伸,广义的除含有狭义的内容外,还包含“新和平战略”的内容。广义的尼克松主义的主要内容有:调整美国的海外义务,从全球进攻态势转为防守态势; 同西方国家的关系将成为一种伙伴关系; 增强实力,继续在世界一些重要地区发挥重要作用; 缓和与苏联、中国的关系,以谈判代替战争; 世界政治呈现为美、苏、中、日、西欧的“多极政治”等。

20、水门事件:美国的一起政治事件,因发生在华盛顿的水门大厦而得名。1972年6月17日,美国共和党内为尼克松总统筹划竞选连任的一批人,为了刺探民主党的竞选策略及其活动,潜入设在水门大厦中的民主党全国委员会办事处偷拍文件和安置窃听器。有5个人当场被警卫人员发现和拘捕。案发后民主党立即对共和党争取总统连任委员会和那5个人提起诉讼,这一事件在美国引起轩然大波,牵连到许多官员直至尼克松本人。美国政府、国会和司法部门先后组织十多个专门机构

进行调查和审理。1973年10月23日众议院决定调查尼克松是否犯有可弹劾罪。 1974年6月25日众议院公布同弹劾尼克松有关的证据,7月30日通过弹劾建议,8月9日尼克松辞职。9月8日继任总统福特宣布赦免尼克松一切罪行。

指由美国共和党人在民主党总部安装窃听器引起的一件政治丑闻。《华盛顿邮报》在揭露这一事件中起了关键作用。1972年6月17日,华盛顿当局逮捕了五名正在华盛顿水门大楼民主党主席办公室内安装窃听器的人。《华盛顿邮报》记者鲍·伍德沃德和卡·伯恩斯坦在报道中感觉到此事与当政的共和党政府有关。他们克服各种阻力,揭露了共和党用非法手段对政敌进行侦察的过程及大选时他们做的手脚。在历时两年的调查中,两位记者得到一位神秘人物提供的许多关于水门事件的内幕情况。美国主要新闻媒介陆续参加了这场大揭露。总统尼克松因袒护与水门事件有牵连的人,一再拒绝交出与他们谈话的录音带而失去众议院司法委员会、华盛顿大陪审团的信任,于1974年8月8日,被迫宣布辞职,他的司法部长、白宫办公室主任等人后来被定罪入狱。两位《邮报》记者写成《总统的全班人马》一书。《华盛顿邮报》因此获普利策新闻奖。

第三章

1、1946年日本工人联合大罢工(产别)

投降后的日本陷入社会动荡、经济破产、通货膨胀和大量失业的严重困境。在这种形势下,工人阶级为维持生产、争取就业,开展了反对美国占领军统治和维护民族独立,以及争取自身权益的斗争。从1946年以来,工人运动日趋高涨,其中以10月日本工人联合大罢工影响最大。10月在“全日本产业别工会会议”(简称“产别”)领导下,工人群众为了对抗吉田政府的反劳工、反民主的反动措施,举行了以电气产业工人为主体的联合大罢工,这次罢工被称为“工人阶级的十月进攻”。参加罢工的有邮政工会、机器制造工会、报刊电台工会、教师工会和电力工会等十几个工会,共约200万人。这次罢工斗争沉重地打击了日本政府的反动政策,对于工人运动的进一步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总评”:简称“总评”,1950年7月成立。日本最大的全国性产业工会中央联合组织。该组织受日本社会党的影响,主要从事一定的经济斗争和政治斗争。它包括有:全国一般工会、全国金属工会、全日通工会、日本教职员工会、国铁工会、日本私铁工会联合会、全日本自治团体工会等49个产业工会。主要出版物有《总评新闻》 (周刊)、《月刊总评》等。

全称日本工会总评议会。日本各产业工会的全国性中央组织。又简称“总评”。是全国最大的工会组织。1950年(昭和25年)7月,由总同盟民间各产业工会、公共企业工会和公务员工会、中立工会等29个工会(约270万人)组成。初期在占领军的控制下具有反共色彩,但在1951年第二届大会上,左派掌握领导权后,采纳全面媾和、反对重新武装等和平四原则,1952年进行反对《防止破坏活动法》的大规模斗争,增强了斗争力量,后即迅速发展,成为工人运动的核心。在国际问题上,早期主张加入国际自由劳动工会联盟,后又改变主张,支持积极的中立路线。1954年右派退出。1956年开始,积极展开了提高工资、加强劳动安全保障斗争。1958年10月3日“总评”与中华全国总工会发表联合声明,要求美国立即从台湾和亚非地区撤军。60年代后期,由于民间大企业的分裂,力量一度削弱。1974年以后,采取了国民春季斗争路线,恢复了正常的有领导的活动。“总评”与社会党关系密切,会员工会6787个,会员有451万余人(1981年),占全国工会会员总数的36%

日本工会总评议会

简称总评。日本最大的工会组织。1950年7月11日成立。拥有49个产业工会、1个观察员工会、47个地方工会。有会员456万人,其中2/3为政府公务员和国营企业的工人。反对垄断资本,反对自民党政府,要求建立以社会党为中心的革新联合政权。总部设在东京。机关刊物为《总评新闻》(周刊)、《总评》

日本总评

全称日本工会总评议会。日本各产业工会的全国性中央组织。又简称“总评”。是全国最大的工会组织。1950年(昭和25年)7月,由总同盟民间各产业工会、公共企业工会和公务员工会、中立工会等29个工会(约270万人)组成。初期在占领军的控制下具有反共色彩,但在1951年第二届大会上,左派掌握领导权后,采纳全面媾和、反对重新武装等和平四原则,1952年进行反对《防止破坏活动法》的大规模斗争,增强了斗争力量,后即迅速发展,成为工人运动的核心。在国际问题上,早期主张加入国际自由劳动工会联盟,后又改变主张,支持积极的中立路线。1954年右派退出。1956年开始,积极展开了提高工资、加强劳动安全保障斗争。1958年10月3日“总评”与中华全国总工会发表联合声明,要求美国立即从台湾和亚非地区撤军。60年代后期,由于民间大企业的分裂,力量一度削弱。1974年以后,采取了国民春季斗争路线,恢复了正常的有领导的活动。“总评”与社会党关系密切,会员工会6787个,会员有451万余人(1981年),占全国工会会员总数的36%。

3、“共斗”

4、“会斗”

5、东京审判: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对日本首要战犯所进行的国际军事审判。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同盟国授权远东盟军最高统帅于1946年1月19日颁布特别通告,宣布由中、苏、美、英等11国代表组成远东国际军事法庭,在东京审判日本首要战犯。法庭1946年5月 3 日开庭,1948年11月 12 日宣判25名被告有罪。其中东条英机、土肥原贤二、广田弘毅、坂垣征四郎、木村兵太郎、松井石根、武藤章7人被判处绞刑;木户幸一、小矶国昭等16人被判处无期徒刑;东乡茂德被判处12年徒刑; 重光葵被判处7年徒刑。 7人绞刑于1948年12月23日在东京巢鸭监狱执行。其余被押战犯,除病死者外,从1950年起,都陆续被假释出狱。这次审判工作由于受到美国占领军的直接操纵,故未能代表所有受侵略、迫害国家国民之意志

6、道奇路线:道奇曾任美国底特律银行董事长,1949年2月,他作为美国总统特命公使被派到日本,担任对日占领当局盟军总部顾问,指导日本实施“稳定日本经济九原则”。关于当时日本经济总的形势,道奇认为:日本1948年以后的经济恢复只是一种假象,如同踩着高跷一样,高跷的一根是美国援助,另一根是日本政府的各种补贴。要实现日本经济自立,必须砍掉高跷,靠自己的脚走路,道奇指示日本进行如下的改革: (1) 编制超平衡预算,不仅各年度预算要保持收支平衡,而且要大规模地偿还过去发行的国债; (2) 果断地削减政府提供的各种补贴;(3) 停止复兴金融金库发放新贷款,并用财政的一般会计资金偿还以前发行的复兴金融金库债; (4) 确定日元对美元的单一汇率,取消日本政府在对外贸易方面支付的秘密补贴; (5) 用售出美国对日援助物资的货款,建立“美援物资资金特别会计”,将这笔资金作为稳定通货和恢复经济的财源,人们将道奇到日本后所采取的这一系列经济政策,统称作“道奇路线”。实施道奇路线的结果,第一,制止了通货的恶性膨胀,使日本经济的恢复与发展建立在实实在在的基础上; 第二,建立起了平衡财政; 第三,使日元重返国际货币体系,为日本经济同世界经济接轨和参与国际经济活动奠定了基础条件; 第四,造成了需求不足,生产停滞,企业大量倒闭,形成了一场经济恐慌 (或经济危机) 边场恐慌是随着货币币值的稳定而产生的,因此被称作“稳定恐慌”,又因它是执行道奇路线的结果,所以又有“道奇危机”之称。

又称“道奇方案”,“道奇路线”。是1948 年12月——1949年美国政府委派底特律银行总经理约瑟夫·莫雷尔·道奇以公使资格担任盟军驻日总司令部财政顾问,按照美国的意图,强制日本政府施行的系列稳定日本经济、平衡财政的措施。该方案以美国政府 1948年12月8日向日本政府提出的稳定经济九原则为基础,其内容包括加强税收、严格限制贷款、冻结工资、加强外汇管理、加强强制征购粮食、对美汇率单一化、增产重要物资、实现预算平衡等。其实质是牺牲工人、农民和中小工商业,扶植日本垄断资本,并使之从属于美国的经济与安全战略。道奇方案的实施抑制了日本的通货膨胀,实现了美元与日元之间的单一汇率 (1 美元兑换360日元),将日元与美元联系起来。此外,还设立对等基金,改组日本经济,在日本工业中实行合理化和大企业集中生产,以扩大出口,同时也对财政、金融制度进行改革,实行超平衡预算,限制国内总需求。

7、下山事件:日本国营铁路总裁下山定则突然失踪死亡事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吉田内阁根据通过行政调整和企业整顿等手段恢复日本经济的“道奇路线”精神,制定大量裁减国铁人员的方案。1949年7月4日,第一次发出解雇铁路人员通告。通告发布第二天,日本国营铁路总裁下山定则突然失踪。第三天,在常磐线绫濑车站附近发现被火车轧死。当时正值国营铁路工会进行反裁员斗争,谣传此事乃工会方面所为。检查当局认为系他杀。后因对谋杀还是自杀定论不下,停止追查。此事发生不久,接连发生“三鹰事件”和“松川事件”。日本当局指责这些事都是共产党和工会使用暴力造成,大量逮捕共产党员,破坏工会组织,使共产党和工会组织受到沉重打击

8、三鹰事件:指1949年7月15日夜,中央电车线三鹰站发生的电车在无人驾驶的情况下突然开动并脱轨因而死伤10余人的事件。事发后,总理大臣吉田茂发表谈话,声称此事是“煽动闹事的共产党”所为。政府对国营铁路工会三鹰分会的12名干部和会员进行起诉。1950年8月12日初步调查结果表明,所谓共同预谋的说法只是臆测,真正的罪犯是竹内景助,属单独行动。初审判决竹内无期徒刑,其他被告无罪。1951年3月3日复审,判处竹内死刑,其他被告无罪。1955年6月22日最高法院支持竹内死刑的复审判决。但是,由于政府和民间企业巧妙地利用该事件进行反共宣传,使得国营铁路公司毫无顾忌地对本单位职工实行裁员,国铁工会反裁员斗争迅速走入低潮。

日本铁路中央线三鹰车站发生的电车脱轨翻车事件。1949年7月15日夜9时半,日本国营铁路中央线三鹰车站突然有几辆无人驾驶的电车开出,并脱轨翻车,造成民房毁坏,6人死亡,20余人受伤。当时正值国营铁路工会反对政府裁减工人斗争期间。事件发生第二天,日本总理大臣吉田茂就此事发表讲话,指责“日本共产党煽动社会不安”。检查当局认为是国铁工会为反对裁减人员进行的有预谋、有计划的集体犯罪活动,先后逮捕包括共产党员在内的10余名国铁工会三鹰分会的干部和会员,对之起诉。8月,被捕的非共产党员竹内景助承认此事乃他一人所为。1950年8月,经东京地方法院初审判定,此事是一人犯罪,非集体犯罪;判处竹内无期徒刑,其他被告无罪。1951年3月3日,东京高级法院复审时,改判竹内死刑。1955年6月22日,最高法院终审时,作出支持复审的决定,确定竹内死刑。1967年1月,竹内因病死于东京监狱。

9、松川事件:1949年8月17日,日本国铁东北线松川站附近发生列车脱轨翻车事件,造成机车司机等 3人死亡。警察当局不经认真调查,采取逼供手段,迫使另一案件的嫌疑犯、铁路扳道工赤间招供,并根据赤间的口供,认定该事件是日共策划的暴力事件,向法院起诉,逮捕了20名国铁工会会员和日共党员。在法院审理过程,赤间承认他的口供是警察逼迫下说的假话。全国舆论哗然。“国民救援会”和律师团在法庭内外揭露法院践踏法律的行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营救被告的运动,但是,1950年仙台高等法院在缺乏人证物证的情况下,宣判全体被告有罪,判处其中5名被告死刑。全体被告立即上诉。日本全国各界人士开展声势浩大的营救活动。面对强大的抗议活动,1957年8月日本最高法院以事实可能有出入为理由驳回原判决,责成仙台高等法院重新审理。1961年和1963年仙台高等法院和日本最高法院分别宣判全体被告无罪释放

是美国和日本反动派迫害日本共产党和爱国工人的一次事件。1949年8月17日,驻日美军在日本福岛松川地方制造列车出轨事件,乘客死三人,日本反动派诬蔑为日本共产党人所为,逮捕了铃木信、佐藤一等20名日本共产党员和工人。1950年根据这种捏造的罪名,分别判处他们死刑、无期徒刑和长期徒刑。在日本和世界人民的抗议下,日本反动派被迫接受全体被告的上诉,但在1953年12月的第二审判决中,仍旧判处这些被告以死刑和长期徒刑

10、旧金山体制:50年代美国控制日本的体制。战后初期,美国对日本实行单方面占领。1951年9月,美国等国在美国旧金山召开片面对日媾和会议,签订了《旧金山对日和约》和《日美安全条约》。根据这两个条约,美国结束对日本长达6年的公开独占,代之以半占领体制,美军有权在日驻军,享有占领军的全部特权。通常将这种使日本处于半独立半占领的体制称作“旧金山体制”

11、日本自卫队:根据防卫厅设置法和自卫队法建立的实力部队。正式组建于1954年,由陆上自卫队、海上自卫队、航空自卫队等组成。内阁总理大臣掌握最高指挥监督权,防卫厅长官根据总理大臣的命令总管队务。自卫队的主要任务为保卫国家和平独立和安全,防卫对本国的直接或间接侵略,并根据需要维持公共秩序。行动方式包括防卫出动、治安出动、灾害派遣等。由于宪法明确

规定放弃战争,不保持陆海空军及其他战争力量,自卫队是否违宪问题一直是各派政治力量争论的焦点之一,大多数宪法学者认为自卫队的存在违反宪法第9条,同宪法的和平主义原则相抵触。

日本防卫的武装力量。概括1954年日本制定的《防卫厅设置法》和《自卫队法》的规定,建立了日本陆军、海军、空军自卫队并成立统帅指挥机构防卫厅和统合幕僚会〈参谋长联席会议》。1956年成立国际会议。随之,国际方针和各种军事法规也相继制定,进一步加强自卫队建设。根据《防卫厅设置法》(1980年修正案》的规定:自卫队军人的定员,陆上自卫队为18万人,海上自卫队为43,897人,航空自卫队为46,204人,加上参谋长联席会议所属的陆、海、空军人,总计27万多人

12、终身雇佣制:日本企业中的一种用工制度。在这种制度下,一个人从学校毕业后一旦被企业录用,将终身雇佣。即使在经济萧条时期也很少被解雇,只要企业不倒闭,就一直工作到退体。随着日本经济增长减速,妇女劳动的学历和能力逐步提高,参加工作的人数逐年增加,雇佣制的内容发生了相当大的变化。传统终身雇佣制受到冲击。这一制度将如何改革,是日本目前面临的一大课题。日本的一种雇佣劳动制度。即企业职工一经正式录用,只要本人在工作期间无重大过失,就可工作到退休为止。不管企业处于繁荣时期还是危机时期均不会被辞退。终身雇佣制与年功序列工资制度和禀议制度一起被称为日本经济管理制度的重要支柱。实行终身雇佣制是日本特定经济条件的产物。由于从第一次世界大战至昭和初年,日本企业从欧美引进先进技术设备,客观上需要有一支稳定的、技术熟练的工人队伍;加之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到战后的50年代,日本劳动市场上有大量新成长起来的劳动力,培养这些劳动力适应现代技术条件,是提高企业经济效益、竞争能力和取得高额利润的需要。因此,日本许多企业均采用终身雇佣制。这种用工制度可使职工安心工作,不轻易流动;有利于稳定职工队伍,提高企业职工队伍素质;有利于增加职工对企业的归属感,使职工和企业形成所谓命运共同体。是资本家笼络职工的一种手段。但又会造成阻碍劳动力的合理流动,无法适应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的迅速变动,使企业内劳动力结构老化等弊端。目前,日本这种雇佣制度正面临危机,有难以维持的迹象。

年功序列工资制:日本企业普遍采用的一种把资历工资和能力工资相结合的工资制度。职工的工资一半取决于其资历,另一半取决于个人能力和对企业的贡献大小。职工从进厂起,每年增加一次工资固定额,工龄越长,工资固定额就越大。同时,企业每年对职工进行考核,根据其完成工作的情况和表现,评定升级或提薪。职工退休金也同在本企业的工作年限直接相关,连续工龄越长,退休金越多。

13、神武景气:指1955年至1957年在日本持续出现长达31个月的高速增长和规模空前的经济繁荣景象。日本经济界称此种现象为“神武景气”,它最初是从兜町证券交易所传播出来的。神武是日本历史传说中的第一代天皇。“神武景气”是在日本经济起飞背景之下,出现大规模设备投资热高潮,许多旧设备得到换代更新;取得三年实际年增长率接近9%而没有物价上涨的佳绩,大大超过日本政府1955年12月制定的“经济自立五年计划”年增长率5%的设想,故而“神武景气”又称为“数量景气”。1957年下半年到1958年上半年日本经济进入所谓“锅底”萧条日期,日本经济增长势头暂时缓慢下来。

日本50年代中期出现的经济景气。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从1954年开始,日本实行“经济自立计划”,采用多种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措施,使经济得到较快发展。1957年与1950年相比,钢产量增加2倍,机械2.5倍,化工5倍。1955 年实现稻米基本自给。日本人于是借用日本古代神话中的开国之君神武天皇来为日本战后的第一次经济景气命名。

14、国民收入倍增计划:日本政府制定的1961—1970年度经济发展计划。该计划要求国民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达到7.2%,十年间使国民收入增长1倍,实现充分就业。主要内容是: (1) 充实社会资本。扩大公共事业投资; (2) 在产业结构中提高重工业、化学工业比重; (3) 促进对外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 (4) 改变“双重结构”,确保社会安定;(5) 培训人才,振兴科学技术。计划实施的头4年(1961—1963年) 间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10.4%,大大超过计划指标,但同时发生通货膨

胀、公害严重等问题。为纠正计划执行过程中所产生的偏差,1965年制定《中期经济计划》 (1964—1968年度),取代《国民收入倍增计划》。1967年3月又制定《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取代《中期经济计划》。实际上,在《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原计划所规定的十年内,先后执行了3个经济计划。至1970年止,各项主要经济指标都已超过《国民收入倍增计划》的原订指标: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年平均增长速度分别为11.6%和11.5%,工矿业生产年平均增长13.9%,人均居民消费开支年平均增长速度达到9.4%。

日本池田勇人政府于1960年7月上台后制订的一个长期经济发展计划。主要内容:规定在10年 (1960—1970) 内,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将各增加一倍; 农业人口的大部分将被工商业和交通运输业吸收; 培养人才和振兴科技; 促进国际贸易和国际经济合作; 加速产业结构的高级化和现代化等。该计划的制订和实行,大大促进日本经济的高速发展(参“伊奘诺景气” ),国民生产总值从1960年的430亿美元上升到1971年的2184亿美元,增加3 倍多; 国民生产总值在1966年超过法国,1967年超过英国,1968年超过联邦德国,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大国。

15、伊弉诺景气:指1965年至1970年在日本持续出现的长达57个月之久的超高速增长繁荣。伊弉诺是日本神话传说中的国土创造神。因1965年至1970年间出现了比前两次景气更繁荣,持续时间更长的景气而得名。1964年11月奥林匹克运动会在东京落下帷幕后,随着奥林匹克景气的消失,日本经济出现了严重萧条,一些公司纷纷倒闭。为了维持长期的景气,佐藤荣作政府被迫放弃战后使用长达16年之久且行之有效的“均衡财政”原则,采用发放赤字国债的办法来克服萧条,引导国民向高消费水平看齐,刺激生产,故而伊弉诺景气亦被称为“消费主导型景气”。1965年底,日本政府发行7300亿日元的国债。神武景气和岩户景气在重化工业方面打下过良好的基础,奠定了新的生产力,新的财政制度又行之有效,使日本经济在1965年至1970年的年平均增长率高达11.6%,为世界罕见,它最终完成了日本式的经济高速起飞的全过程,随着这个过程的完成,日本成为名副其实的经济大国。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1、布尔什维克 苏联共产党建党初期党内的一个派别。意为多数派。1903年7、8月举行的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期间,在制定党章时,以列宁为首的马克思主义者同马尔托夫等人发生激烈争论。大会在选举中央委员会和党的机关报《火星报》编辑部成员时,拥护列宁的人得多数票,称布尔什维克,马尔托夫等机会主义者得少数票,称孟什维克(俄文意为少数派)。俄国1905 年革命时期,两派提出两种不同的策略路线。1905年革命失败后,大部分孟什维克变为主张取消革命、取消革命党的取消派。布尔什维克坚持马克思主义同俄国实际相结合,创造性地发展马克思主义。因而布尔什维克成为马克思主义者的称号,布尔什维克的理论和策略亦称为布尔什维克主义。 2、孟什维克 俄国工人运动中的改良主义派别。俄文音译,意为少数派。1903年7、8月召开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期间,以V.I.列宁为首的马克思主义者同L.马尔托夫等人在制定党章时发生尖锐分歧。大会在选举中央领导机关成员时,拥护列宁的人得多数票,称布尔什维克(意为多数派),马尔托夫等得少数票,称孟什维克。会后,孟什维克发展成为俄国社会民主工党内主要的右倾机会主义派别,其观点称为孟什维主义。孟什维克分子认为俄国生产力落后,不具备实现社会主义的条件,反对无产阶级进行社会主义革命,主张俄国沿着资产阶级宪政的道路发展。 3、列夫"托洛茨基 苏联共产党领袖,革命家,军事家,政治理论家,作家。革命期间追随列宁,参加工人运动,曾被克伦斯基逮捕入狱,后出狱。在十月革命期间担任过一些党、政、军重要职务,带领军队在内战中与白军作战,对苏联反抗美国、英国、法国武装干涉作了贡献。1927年,因为他极力反对斯大林的独裁政策,主张世界革命而被开除出苏联共产党,后被流放、驱逐。1938年,他在墨西哥与支持者创建了第四国际,即世界社会主义革命党,与共产国际对抗。1940年,他在墨西哥被拉蒙"麦卡德杀害。 4、战时共产主义(内容) 苏俄在1918~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又称军事共产主义。内战爆发后,苏俄的粮食、煤炭、石油和钢铁的主要产地陷入敌手,苏维埃国家处境十分困难。为了把仅有的人力物力集中起来用于战胜敌人,苏维埃政府实行一些临时性政策,这些政策统称为战时共产主义。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逐步推行的。主要措施包括:1、实行余粮收集制2,普遍实行工业国有化,消灭资本主义私有制3、实行贸易国有化,禁止一切私人贸易和地方商品流通。4、实行普遍劳动义务制,实行不劳动者不得是的原则,凡有劳动能力的人必须参加劳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战争条件下被迫采取的。1921年,苏俄政府用新经济政策取代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5、魏玛共和国 德意志第一个资产阶级议会民主制共和国。德国十一月革命推翻德意志帝国后,德国社会民主党多数派与旧军人P.von兴登堡妥协,于1919年2月6日在魏玛召开国民议会,选举F.艾伯特为总统、P.谢德曼为总理。同年7月31日通过《魏玛宪法》,正式宣告废除帝制,成立共和国。A.希特勒掌权后,于1933年3月以法西斯手段停止实施《魏玛宪法》,共和国解体。 6/德国十一月革命 1918~1919 年以工人阶级为主体,广大革命群众参加的德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第一次世界大战使德意志帝国的经济陷于崩溃,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国内阶级矛盾空前尖锐。德国工人阶级开始把争取结束战争的斗争同准备武装起义结合起来。1918 年11月3日,基尔港的水兵反对同英国舰队作战,举行起义,建立全德第一个工兵代表苏维埃,揭开十一月革命的序幕。柏林、汉堡、不来梅、莱比锡和慕尼黑等地工人和士兵奋起斗争,成立工兵代表苏维埃,对厂矿企业和一些政府机关行使革命权力。9 日,柏林数十万工人和士兵举行武装起义,推翻霍亨索伦家族的统治,末代皇帝威廉二世逃往荷兰。7/.李卜克内西 德国社会民主党和第二国际左翼领袖之一,德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其父是德国社会民主党领导人W.李卜克内西。1890~1893年在莱比锡大学和柏林大学学习时参加社会主义运动。1900年加入德国社会民主党。1916年3月参加社会民主党左派秘密举行的全国代表会议,发表反战讲话。5月由于在柏林领导反战示威游行,被军事法庭判处4年徒刑。1918年10月获释,即投身德国十一月革命。11月组织斯巴达克同盟,并参加德国共产党创建工作。次年1月15日,与卢森堡同遭右派社会民主党临时政府杀害。 8、第三国际 1919 ~1943年各国共产党的国际联合组织。又称共产国际。共产国际为自己规定的任务是团结工人阶级和劳动群众,推翻资本主义和帝国主义统治,确立世界范围的无产阶级专政,建立世界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彻底消灭阶级,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共产国际把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成员最多时包括7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共产党组织、400多万党员。10、洛桑条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重新讨论并签订对土耳其和约的国际会议。1920年协约国将奴役性的《色佛尔条约》强加于战败的土耳其。1922年土耳其人民在凯末尔"阿塔图尔克的领导下,击败英国支持的希腊干涉军,迫使协约国重新讨论对土和约。11月20日,以英、法、意、日、希、罗、南斯拉夫等协约国为一方,土耳其为另一方,在瑞士洛桑召开和会。会上讨论的重要问题是:①土耳其的疆界和领土。会议最后确认土耳其在其本土范围(安纳托利亚)内的主权和领土完整。土耳其收回在欧洲的东色雷斯,保留对土属亚美尼亚和部分库尔德地区的统治权。会议还决定取消外国的领事裁判权和对土耳其的财政监督权。②前奥斯曼帝国所欠外债由其分裂出来的各国分担,土耳其仍须按其份额偿还外债。③黑海海峡的航行与管理。会议决定无论平时或战时(只要土是中立国)各国军舰均可自由通行;如土耳其为参战国,中立国军舰可自由通行,其他国家的军舰能否通行由土耳其决定;海峡地区非武装化,但土可在伊斯坦布尔地区驻军1.2万人。海峡水域由与会国组成的海峡委员会管理。 11、凯末尔革命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土耳其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瓜分、捍卫民族独立主权和建立民族国家为目的的资产阶级革命运动(1919~1923)。主要领导人为凯末尔" 阿塔图尔克,故名。 12、“三"一起义 1919年3月1日,成千上万的工人、学生、农民和其他阶层的群众,在汉城塔洞公园举行集会。与会民众群情激昂,高呼“朝鲜独立万岁”、“日本人和日本军队滚出朝鲜”、“朝鲜是朝鲜人民的朝鲜”等口号,会后30万群众举行了声势浩大的游行示威。日本占领军岗哨如林,荷枪实弹、对示威群众实行血腥镇压,打死打伤和被捕的人数无数。这更激怒了朝鲜人民,反日示威立即转为武装起义。。朝鲜“三"一起义”是俄国十月革命后亚洲民族解放运动中的一件大事。13、杨格计划(内容) 主要内容:德国赔款总额确定为1139.5亿马克,在58年零7个月内偿清。取消赔偿委员会及有关国家对德国国民经济与财政的一切形式的监督。成立国际清算银行,管理有关德国赔偿的金融业务。

世界史名词解释

世界中世纪史 1. 西欧封建制度:西欧封建制度的基本概念是:①封建主之间形成了特殊的封主封臣关系; ②形成了与封主封臣制相适应的封土制度;③中央权力衰落,各封建主在其领地内有独立的政治权力。 2. 封建社会:封建社会的特征是封建的大土地所有制;农民的小生产;自然经济。即大土地所有制与农民小生产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叫封建社会。 3. 封建化:即西欧封建社会形成的过程。其中包括自由民的农奴化过程和封主封臣与封土制有形成与发展。它的起点是《萨利克法典》。封建化完成的标志是:封臣制与封土制相结合,土地所有权与政治统治权相结合,大贵族在其世袭领地内具有独立 的政治经济权力,而王权衰落。 4. 农村公社(马尔克):是从氏族公社会发展而来的自由农民的社会组织。其特征是土地公有私耕,行政自治,但也有人认为,它是在中世纪地主庄园内重新形成的。 5. 《萨利克法典》:萨利克法典是萨利克人的习惯法汇编,形成于六世纪初,511 年前后.它反映了五、六世纪法兰克人在进入高卢以后的社会生活状况,既包含了日耳曼人的社会因素,也反映了一些高卢一罗马人的社会因素.西欧社会的封建化过程,就以此为出发点。 6. 委身制(投托、庇护):是西欧封建化过程中,农民依附于贵族的一种形式。由于战乱、社会动荡以及官府的勒索,使众多农民无法进行正常的农业生产;同时,军事制度由轻装发展到重装,农民不堪费用,便把自己的土地交给贵族,依附于贵族,从而减轻自己的负担,这种形式叫做委身制。 7. 丕平献土:751 年矮子丕平登上法兰克王位,建加洛林王朝.为报答教皇对他的支持,754、756 年两次进攻与教皇作对的伦巴德人,并把意大利中部的土地送给教皇,史称丕平献土,形成教皇国。 8. 凡尔登条约:查理帝国的皇帝虔诚者路易的三个儿子将查理帝国永久分裂的一个条约。签定于843 年,具体内容有:日耳曼路易统治东法兰克,秃头查理分得西法兰克,老大罗退尔保皇帝称号,得到的是东、西法兰克之间的领土,从意大利北部经勃艮第、阿尔萨斯、洛林到尼德兰.这一条约是查理帝国永久分裂的标志,也是造成近代德法领土纠纷的根源。第二单元 1. 卡诺萨觐见:11 世纪时,格利格里七世进行教会改革,禁止世俗授职,结果与德皇亨利四世发生冲突,亨利拒绝这一作法,于是格利哥里宣布开除亨利教籍,废黜他的皇位.亨利面对国内诸侯和主教的趁机反叛,别无它法.1077 年1 月,他在寒冬越过阿尔陴斯山,到意大利北部的卡诺萨,身披罪衣,赤足立于雪地之中,请求教皇宽恕.此即为闻名于世的卡萨觐见. 2. 阿维农之囚:1308~1377 年,教廷长期迁于法国边境阿维农,七十年间,教皇一直受法王控制,教皇称之为“阿维农之囚”.这一事件充分说明了西欧政坛上教权与王权此消彼长的趋势,从此教皇一蹶不振,罗马教廷日益衰落。 3. 十字军东征:十字军东征是罗马教廷、西欧骑士和意大利各城在宗教、战争狂热、物质利益的驱使下对近东各国的侵略性远征,时间从1096~1270 年.前后共八次.结果均以失败告终,曾灭亡拜占廷帝国。十字军东征虽对被侵略国家造成具大的灾 难,但却对东西方的政治、经济、文化交流产生了巨大影响。 4. 沃姆斯宗教协定:1122 年德皇亨利五世与教皇签订的一个调和双方矛盾的协定。它标志着教权与王权之争趋于缓和。该协定规定:主教和修道院长由教士选举,选举时须有皇帝或其代表参加,教皇赐予主教代表教权的指环和权杖,德皇赐予主教代表世俗权力的权节. 5. 末日审判书:也叫“最终税册”。1086年英国国王征服者威廉下令编制的全国土地调查清册。目的是确定土地税额和附庸对于国王的封建义务。调查时将部分自由农降为农奴,人们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 1.地理大发现—— 西方史学家对15至18世纪欧洲一系列航海活动的通称。15世纪后,由于对外贸易的需要和对贵金属的渴求,在宗教狂热和人文主义精神的鼓舞下,西欧一些探险家开始寻找通向东方的新航路。1492年,哥伦布航抵“美洲”,开辟了欧美航线;1498年达?伽马开辟自西欧绕过非洲南端直达印度的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与其同伴首次环球航行。地理大发现,引起了商业革命和西方国家殖民掠夺的狂潮,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关系的成长,预示了世界史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2.商业革命—— 16世纪欧洲商业的突然扩大和新的世界市场兴起的现象被称为商业革命。新航路的发现,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欧洲人的经商范围由地中海一带扩展到大西洋及世界各地,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都有了商业往来,世界市场扩大。各地对欧洲商品的需求也在扩大,使贸易额和商品种类都大为增加。商业革命对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3.文艺复兴—— 文艺复兴是14至17世纪欧洲文化和思想史上的一次重大的新文化运动。因欧洲思想文化界人士力图恢复希腊、罗马典文化,使之“复活”、“再生”,“文艺复兴”即由此得名。文艺复兴起源于意大利,15世纪后期传播到英法德等其他西欧国家,运动的中心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指导思想人文主义,是一种以人为中心,为创造现世的幸福而奋斗的乐观进取的精神。文艺复兴时期在文学、艺术、政治思想和自然科学等方面都取得了辉煌的成就。文艺复兴运动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促使欧洲人开始以神为中心过渡到以人为中心,唤醒了人们的进取精神、创造精神和科学实验精神;文艺复兴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是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4.人文主义—— 文艺复兴运动的主要思潮,是早期资产阶级的思想体系。人文主义一词来源于拉丁文,又译为“人道主义”或“人本主义”,其思想核心是个人主义。它是资产阶级用来反对封建束缚,谋求自身政治经济地位的思想武器。其基本特征是:以人为本,强调个人“才能”和自我奋斗;重视现世生活,反对宗教禁欲主义,反对经院哲学;否认对教皇和教会的绝对服从;反对封建特权和等级制;提倡理性,重视科学实验;表现乐观主义精神,反对悲观主义;欣赏资产阶级的文学艺术。人文主义对于人们摆脱神权的束缚,争取自由平等乃至推翻封建统治,都具有巨大进步作用 5.克伦威尔——

世界史名词解释

1、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由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一个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事件,在人类社会历史上开创了非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因为革命发生在俄历10月,故称为“十月革命”。 2、布列斯特和约 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苏俄政府与德国及同盟国在布列斯特签订的和约。按照合约,苏俄割让上百万平方公里领土,赔款60亿马克。但苏俄成功地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争取了喘息的时间。一般认为,这是苏俄政府以空间换时间的成功外交。它充分地利用了国际间的矛盾,使新生的苏俄政府有了巩固政权的时间,为此后维护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列宁的个人声望也达到了顶峰。 3、国际联盟 一战后协约国为控制和整肃国际秩序而建立的国际组织。最早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十四点计划”中提出。在巴黎和会,协约国通过了美国提出的《国际联盟盟约》,并于1920年1月成立了国联。该组织总部设在日内瓦,其建立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对国际冲突进行仲裁。但是国联自建立后,一直为英法所控制,成为英法帝国主义在20世纪30年代对法西斯势力进行绥靖的工具。1946年4月正式宣布解散。 4、《魏玛宪法》 1919年2月德国资产阶级在魏玛城召开的制宪会议上通过的宪法,也称为《德意志国宪法》。主要内容有:确立了德国三权分立的政治原则,规定德国为联邦,主权在民。人民有普选权、创制权。采用责任内阁制等。魏玛宪法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同时也存在很大的缺陷,为日后法西斯的上台提供了便利。 魏玛宪法:1919年2月德国资产阶级在魏玛城召开的制宪会议上通过的宪法。主要内容有:①宣布废除君主政体,实行共和政体,国家权力属于人民:②规定人民享有言论自由和宗教信仰自由等,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③当德国公共秩序受到威胁时,总统有权使用武力,这位统治阶级剥夺公民的自由权利提供了宪法依据:④总统每七年一任,由直接选举产生,拥有相当大的权力,有权任免总理:⑤总理必须得到议会多数支持,否则就要请总统解散议会,进行重新选举:⑥议会由各选区按比例选出代表,年满20岁的男女均有选举权,等等。魏玛宪法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但同时也存在着一些缺陷,者为日后法西斯的上台提供了便利。 5、工党 英国独立工党:1893年1月成立。凯尔·哈第为领袖,其纲领是:争取生产、分配和交换手段的集体所有制,当前的斗争任务是争取八小时工作日。该党一开始就反对科学共产主义理论,它并不代表英国工人阶级的真正利益,费边分子实际掌握党的领导权。独立工党执行着资产阶级改良主义、机会主义路线,成为自由党的尾巴。 6、共产国际: 1919-1943年各国共产党和共产主义组织的国际联合组织,即“第三国际”。1919年1月,共产国际在莫斯科召开成立大会,世界39个共产党和左派组织出席大会。1919年3月举行了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了列宁起草的《关于资产阶级民主和无产阶级专政的提纲的报告》。共产国际的共举行过七次代表大会,1943年6月10日,共产国际正式宣告解散。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现代史 名词解释: 1.美西战争:美西战争是1898年,为夺取属地、和而发动的战争,是列强重新瓜分的第一次战争。和既有重要的价值,又是分别向和扩张的。新兴的拥有雄厚的、军事潜力,已建立起一支较强大的。 2.门户开放政策:在整个范围,列强都有进行贸易的权利。它的主要精神是利益均沾,机会平等。不论是在哪个列强的内,不论是否在或都实行这个原则。是美国侵华行动的“里程碑”。受到列强的普遍欢迎,由此而使得列强在侵华步骤上取得暂时的一致。避免了列强因在华利益的相互抵触而使得列强间本以十分尖锐的矛盾进一步激化。也由此而使得列强由争夺在华利益而转化为在这个问题上相互合作。 3.日俄战争:是指1904年2月,与为了侵占东北和,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的一场战争。以沙皇俄国的失败而告终。日俄战争促成日本在东北亚取得军事优势,并取得在、中国东北驻军的权利,令俄国于此的扩张受到阻挠。日俄战争的陆上战场是清朝本土的,而清朝政府却被逼迫宣布中立,甚至为这场战争专门划出了一块交战区。日、俄、中(清)三方在这场中都蒙受到了严重损失,并为之后各国的发展道路造成了一定的影响。 4.三国同盟: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帝国主义列强结成的军事与政治集团。1879年,德国、奥匈帝国为了对抗俄国与法国缔结军事同盟条约。1882年意大利加入,三国同盟正式形成。三国同盟的目标直接对准法国。后意大利于1915年脱离同盟国集团,转而加入协约国集团。同年,保加利亚与土耳其则相继加入同盟国。1918年11月,同盟国集团在与协约国的军事战争中失败,最终随着德国的战败,同盟国集团瓦解。 5.三国协约: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三国同盟相对抗的帝国主义集团,由英、法、俄三国于1904—1907年期间签订一系列协议而组成。1893年为抗衡德、意同盟,法俄首先签订军事协定。面临日益增长的德国威胁,英法调整在殖民地上的矛盾,于1904年签订英法协约。随后在日俄战争中遭到失败的俄国为了摆脱自己的困境,也于1907年和英国签订英俄协约。至此协约国最终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意、美等二十五国先后加入。十月革命后,苏俄宣布出。1918年德国投降后,美、英、法、日等帝国主义曾以协约国的名义三次向苏俄发动武装干涉,均遭失败。因协约国间矛盾不断加深,逐步瓦解。 6.马恩河战役:1914年5月,德军在进攻中,右翼第一、二集团军之间出现了50公里宽的暴露地段,补英法联军楔入,被迫撤退。联军开始反攻但其后受阻,遂设防固守,此为马恩河战役。马恩河战役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第一次大规模战略决战,以德军第一次撤退和失败,联军取得胜利告终,联军向前推进改革60公里。马恩河之战是大战的第一个转折点,德军在6周内打败法国的计划宣告破产。 7.坦能堡战役: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协约国与同盟国军队在东线的一次重要战役。一战爆发后,俄军为配合西线协约国的军事作战,于1914年8月在东线发动军事进攻,但由于其指挥系统差,后勤补给困难,东线德军在兴登堡与鲁登道夫的指挥下,最终击溃入侵俄军,俄军全线溃败,12万人被俘。德军在东线由此从防御进入进攻,最终在12月,在俄国内陆战局陷入僵持状态。

世界史名词解释

1.马基雅维利 意大利政治思想家。1469年出生于佛罗伦萨。1498~1512年任佛罗伦萨共和国长官军事外交的“十人委员会”秘书。1513年有余美第奇家族复辟,被捕。著有代表作《君主论》。《君主论》主要论为君之道,君主应具备哪些本领和条件,应该如何夺取政权和巩固政权。 2.哥伦布 意大利航海家。1451年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相信大地球形说,认为从欧洲西航可达东方的印度和中国。在西班牙国王支持下,从1492年至1504年,哥伦布先后四次出海远航到达了西欧人认为的美洲大陆,开辟了横渡大西洋到美洲的航路,先后到达巴哈马群岛、古巴、海地、多米尼拉、特立尼达等岛。他误认为到达的大陆是印度,并称当地人为印第安人。 3.教皇子午线 1493年在教皇亚历山大六世仲裁下,西班牙和葡萄牙瓜分殖民地的分界线。1493年,教皇亚历山大六世规定,在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为分界线,并把该线以西的一切土地都划归西班牙以东的一切土地归葡萄牙。1492年,西、葡两国又缔结《托得西拉斯条约》,把这条线向西移动270里格。当时西班牙人认为自己在这个条约中占了便宜,相信到印度去的航路是在西方。但实际上这条分界线使得葡萄牙人取得了绕道非洲到印度航路上的所有据点。 4.《九十五条论纲》 16世纪德国宗教改革运动中的重要文献,1517年10月,马丁.路德在维滕贝格教堂梦口贴出《九十五条纲论》。《纲论》认为教皇出卖赎罪券犯了错误和违背了基督教的原理,之处基督教徒只要忏悔,不买赎罪券也能得救。由此拉开了宗教改革运动的序幕。 5.耶稣会 天主教会为反对宗教改革运动而成立的宗教组织。1534年,由西班牙贵族军官罗耀拉创设于巴黎。旨在反对宗教改革,宣扬天珠教会最该权威;在欧洲致力于影响世俗权力,并积极在全世界传播基督教。明后期进入中国传教。 6.慈温利 瑞士宗教改革运动领袖。慈温利与路德一样,都主张圣经是信仰的基础,否认教皇是上帝的代表,谴责斋戒、炼狱、赎罪券和教士独身,力主简化宗教仪式以建立廉检的教会。不同的是,他比路德更激进,主张组织民主,信徒有权选举牧师,还主张废除圣经没有规定的仪式。慈温利的宗教改革在罗马教廷和瑞士反动势力的镇压下以失败告终,没有建立独立的教会组织,许多成员后来加入加尔文教会。 7.英国国教 英国在宗教改革中建立的民族教会。又称安立甘教。1534年,国王亨利八世促使国会通过《至尊法案》,规定英格兰教会不再受制于教皇而以国王为英格兰教会的最高元首,并将英格兰教会立为国教。1563年颁布《公祷书》和《三十九条信条》,规定了英国国教的教义。 8.闵采尔 闵采尔(1490~1525),德国宗教改革和农民战争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原本攻读神学,是路德

世界史名词解释

1. 《朴次茅斯和约》 朴茨茅斯和约是日本和俄国在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的调停下,于1905年9月在美国朴茨茅斯海军基地签署的和约,它宣告了日俄战争的结束。《朴茨茅斯和约》规定:1.俄国承认朝鲜是日本的独立势力范围; 2.把旅顺、大连在内的辽东半岛的租借权,以及南满铁路的租借权一并转让给日本;3.俄国向日本割让北纬50 度以南的库页岛及其邻近岛屿。朴茨茅斯和约的签订标志着日本和俄国对中国东北的重新瓜分。 2.布列斯特和约 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苏俄政府与德国及同盟国在布列斯特签订的和约。按照合约,苏俄割让上百万平方公里领土,赔款60亿马克。但苏俄成功地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为刚刚诞生的苏维埃政权争取了喘息的时间。一般认为,这是苏俄政府以空间换时间的成功外交。它充分地利用了国际间的矛盾,使新生的苏俄政府有了巩固政权的时间,为此后维护政权创造了有利条件。列宁的个人声望也达到了顶峰。 3.十月革命 十月革命是俄国工人阶级在布尔什维克党领导下联合贫农所完成的伟大的社会主义革命,又称布尔什维克革命。1917年11月7日(俄历10月25日),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武装力量向资产阶级临时政府所在地圣彼得堡冬宫发起总攻,推翻了临时政府,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由此,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宣告诞生。十月革命的胜利是俄国历史和世界历史上一个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的事件,在人类社会历史上开创了非资本主义的发展模式。因为革命发生在俄历10月,故称为“十月革命”。 4.七月流血事件 1917年俄国临时政府成立不久即多次发生危机。它企图通过军事上的胜利来摆脱危机。1917年7月1日,临时政府命令俄国在西南战线发起进攻,结果遭到惨败。消息传来,激起了广大人民的愤怒。在布尔什维克党的领导下,彼得格勒50多万工人、士兵和水兵上街游行,示威群众高呼“全部政权归苏维埃”的口号。彼得格勒军区司令以“维护市内秩序”为名下令部队向示威群众开枪,造成400余人伤亡。临时政府宣布首都戒严,解除工人武装,封闭《真理报》并通缉列宁。临时政府至此完全掌握了政权。七月事件表明,革命和平发展的道路已被堵塞了,两个政权并存的局面宣告结束。 5. 战时共产主义 苏俄在1918~1920年国内战争时期采取的经济政策。其目的是动员一切力量和资源来保证国内战争的胜利。主要措施有:工业企业普遍国有化;实行余粮收集制;取消一切商品贸易;实行配给制,强制劳动。作为国内战争时期的应急措施,它完成了历史使命,但作为一种建设社会主义的特定方式,对国民经济造成了不利影响。1921年,苏俄实行新经济政策。6. 新经济政策 苏俄在1921年开始实行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经济政策。主要内容是:1.用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缴税后的粮食归农民自由支配;在国营企业中实行经济核算制,并以租让、租赁等国家资本主义形式,把某些国营企业租给外国资本家或私人经营;实行商品买卖。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对小农占优势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问题的探索。 8.斯大林模式 它是指苏联在斯大林领导下按照斯大林的规划所确立的国家政治经济体制。这种体制是苏联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的一种社会主义模式。由于苏联是在斯大林取得领导权后开始全面执行计划经济,斯大林从理论上对计划经济进行了概括,并使其成为苏联和其他一些社会主义国家实行工业化的指导思想,所以,通常人们把计划经济体制称为斯大林模式。 9.大清洗运动 斯大林的最高领袖地位确立以后,1936年—1939年,在党、政、军内开展了大清洗运动。

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及试题

世界古代史名词解释及试题

世界史之古代史 一、名词解释 (一)古代埃及 1、《莱登草纸》 古埃及的一部纸草文献,原名《伊浦味箴言》(《一个埃及贤人的训诫》),在埃及萨卡拉墓地出土。因该文献原件藏于荷兰莱登博物馆,故名。该文献记载了一次奴隶、贫民大起义。一般认为,这此起义发生在古埃及第一中间期(或第二中间期)。《箴言》内容多重复,其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记国中的灾难》的第一篇和第二篇,记述了一次大起义的详情。它所记载的起义是我们所知的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奴隶、贫民大起义,沉重打击了奴隶主的反对统治。 2、埃及学 埃及学是以古代埃及的相形文字为基础来研究埃及历史和文化的学科。它是由法国学者商博良于1822年9月29日创立的。 3、卡叠什之战(卡跌什之战) 公元前1288年(或公元前1296年),埃及法老拉美西斯二世与赫梯国王牟瓦塔尔为了争夺对叙利亚的统治权及树立在西亚的霸权发生战争。是年,埃及军队在法老率领下进攻叙利亚,在叙利亚的奥仑特河畔卡叠什中赫梯军队埋伏。埃及军队惨败。公元前1283年,赫梯新王哈吐什尔同拉美西斯二世缔结和约(即银板合约),从而结束了两国之间的争霸战争。 4、阿蒙霍特普四世改革 BC1329—1362年,因统治阶级内部发生激烈的法老与阿蒙祭司集团存在的矛盾,新兴军事贵族与旧贵族之间的矛盾,地方实习贵族和以法老为主的中央政权存在的矛盾,法老靠以中小奴隶主为核心的新兴军事贵族的支持,进行了阿蒙霍特普四世宗教改革。改革取消了对阿蒙神的信任,并且法老将其名字改为“阿顿霍特普四世”。改革提出的一神信仰在历史上是第一次。 5、纳尔迈调色板 纳尔迈调色板发现于希拉康波里。纳尔迈是希拉康波里的国王,他在正反两面两次出现,分别戴上下埃及的王冠,反映了那尔迈进行了大规模的征服活动。根据考古学研究,一般把那尔迈称为第一王朝的第一位国王。纳尔迈的活动开创了埃及统一的局面。 6、吐特摩斯三世 古埃及十八王朝的法老,曾17次出兵叙利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 价格革命16至17世纪西欧社会上出现的金银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等国从殖民地掠回大量金银,使欧洲贵金属的储量急剧增长,从而引起欧洲各国通货膨胀。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平均上升四倍多,英、法、德等国的物价平均上涨二至二点五倍。价格革命打乱了传统的经济关系。其结果是从事商业的人大发横财,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愈益增长,而靠传统方式收取地租的封建地主的地位受到削弱,收入微薄的劳动者的生活日益下降,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各国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和封建制的解体。 商业革命16世纪欧洲商业的突然扩大和新的世界市场兴起的现象被称为商业革命。新航路的发现,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欧洲人的经商范围由地中海一带扩展到大西洋及世界各地,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都有了商业往来。各地对欧洲商品的需求也在扩大,使贸易额和商品种类都大为增加。工业的发展、商业活动的迅速扩大以及殖民制度的建立,对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商业革命是产业发展所引起的,而商业革命开发了广大市场,又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地理大发现:西方史学家对15至18世纪欧洲航海者一系列航海活动的通称。15世纪后,西欧商品货币经济迅速发展,引起了封建贵族、大商人和新兴资产阶级对贵金属的渴求。《马可?波罗行记》对东方富庶的夸张描绘,进一步煽动着欧洲人的寻金热情。15世纪中叶以后,阿拉伯人与奥斯曼土耳其人垄断了东西方传统通道,也促使西欧寻找通向东方的新航路。此外,快速帆船的制造,指南针用于航海及地圆学说的盛行使远洋航行成为可能。最初由葡萄牙、西班牙两国组织远洋航行。1492年,哥伦布航抵“美洲”,开辟了欧美航线;1498年达?伽马开辟自西欧绕过非洲南端直达印度的航路;1519—1522年麦哲伦与其同伴首次环球航行。新航路的开辟和美洲的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开始了西方国家殖民掠夺的狂潮。欧洲的商业中心逐渐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由此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关系的增长,预示了世界史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文艺复兴:14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这个运动始于意大利,后扩大到英、法、德、西等欧洲国家。一些新生的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在“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号召下,把矛头直接指向教会神权统治,他们以人文主义为旗帜,主张尊重自然和人权,强调发展个性,反对禁欲主义;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迷信愚

世界近现代史名词解释(全)

<世界近代史名词解释>(全) 价格革命 16至17世纪西欧社会上出现的金银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新航路开辟后,西班牙等国从殖民地掠回大量金银,使欧洲贵金属的储量急剧增长,从而引起欧洲各国通货膨胀。至16世纪末,西班牙的物价平均上升四倍多,英、法、德等国的物价平均上涨二至二点五倍。价格革命打乱了传统的经济关系。其结果是从事商业的人大发横财,新兴资产阶级的经济力量愈益增长,而靠传统方式收取地租的封建地主的地位受到削弱,收入微薄的劳动者的生活日益下降,价格革命加速了西欧各国资本原始积累的进程和封建制的解体。 商业革命 16世纪欧洲商业的突然扩大和新的世界市场兴起的现象被称为商业革命。新航路的发现,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欧洲人的经商范围由地中海一带扩展到大西洋及世界各地,欧洲与亚洲、非洲、美洲之间都有了商业往来。各地对欧洲商品的需求也在扩大,使贸易额和商品种类都大为增加。工业的发展、商业活动的迅速扩大以及殖民制度的建立,对欧洲封建社会的解体和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商业革命是产业发展所引起的,而商业革命开发了广大市场,又促进了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殖民制度 一般是指西方列强国家压迫、奴役和剥削“落后”的亚、非、拉国家,并把它们变为殖民地、半殖民地的制度。资本原始积累时期,西欧诸国往往是通过海盗式劫掠、欺诈性贸易等各种方式进行早期殖民活动。在资本主义稳定发展,特别是进入垄断时期,则使用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侵略手段,使被侵略的国家在不同程度上失去政治和经济上的独立而依附于外国的保护。各殖民国家相互遵守共同的协定,但有时也会因为利益关系发生武装冲突,即殖民战争。殖民制度是帝国主义国家疯狂掠夺殖民地的产物。 【地理大发现】 西方史学家对15至18世纪欧洲航海者一系列航海活动的通称。15世纪后,西欧商品货币经济迅速发展,引起了封建贵族、大商人和新兴资产阶级对贵金属的渴求。《马可?波罗行记》对东方富庶的夸张描绘,进一步煽动着欧洲人的寻金热情。15世纪中叶以后,阿拉伯人与奥斯曼土耳其人垄断了东西方传统通道,也促使西欧寻找通向东方的新航路。此外,快速帆船的制造,指南针用于航海及地圆学说的盛行使远洋航行成为可能。最初由葡萄牙、西班牙两国组织远洋航行。1492年,哥伦布航抵“美洲”,开辟了欧美航线;1498年达?伽马开辟自西欧绕过非洲南端直达印度的航路;151 9—1522年麦哲伦与其同伴首次环球航行。新航路的开辟和美洲的发现,扩大了世界市场,开始了西方国家殖民掠夺的狂潮。欧洲的商业中心逐渐由地中海地区转移到大西洋沿岸。由此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关系的增长,预示了世界史上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教皇子午线 近代教皇为解决地理大发现带来的新发现地区的主权归属问题提出的分界线。1493年教皇确定亚速尔群岛和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格的子午线为分界线,该线以西土地划归西班牙,以东划归葡萄牙。1494年,西葡缔结《托得西拉斯条约》把这条线向西移动270里格。使葡取得了绕非洲到印度航路的所有据点。 【文艺复兴】 14世纪中叶至17世纪初在欧洲发生的思想文化运动。始于意大利,后扩大到其他欧洲国家。一些新生的资产阶级及其知识分子在“复兴”古代希腊罗马文化的号召下,把矛头直接指向教会神权统治,他们以人文主义为旗帜,主张尊重自然和人权,强调发展个性,反对禁欲主义;提倡科学文化,反对迷信愚昧;表现乐观主义,反对悲观主义。因而人文主义成为文艺复兴时期的主要思潮,也是新文化的基本内容,它逐渐形成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表面看来,文艺复兴是复兴希腊、罗马古典文化的运动,但是,它并不是对于古典文化“亦步亦趋”的简单模仿,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创新,它冲破了黑暗的中世纪的重重禁锢,是新兴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反映。在人文主义思想指引下,文学艺术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繁荣局面,以实验为基础的近代自然科学、唯物主义哲学、新的政治学、史学和教育学相继出现,产生

世界历史名词解释

习题集三(名词解释) 1.阿蒙霍特普四世改革(埃赫那吞改革)埃及新王国第18王朝国王阿蒙霍特普四世(约前1379~前1362在位)所进行的一次社会改革。图特摩斯三世和阿蒙霍特普三世统治时期,阿蒙神庙的僧侣集团势力逐渐增长。僧侣贵族不仅拥有雄厚的物质财富,而且常常左右政事。阿蒙霍特普四世即位后,为了打击僧侣集团势力和世袭权贵,加强中央集权的统治,依靠中小奴隶主和新兴的军事贵族,进行全面的社会改革。他禁止崇拜传统的阿蒙神和其他地方神,下令封闭阿蒙神庙,没收其庙产,树立阿吞神为全国崇拜的唯一的太阳神,在底比斯和全国各地以及叙利亚、努比亚大建阿吞神庙。为了消除阿蒙在人们思想上的影响,下令从一切纪念物上抹掉阿蒙的名字,并在其统治的第5年,把自己带有“阿蒙”字根的名字阿蒙霍特普(意为阿蒙满意者)改为埃赫那吞(意为有益于阿吞者),并赐予王后以涅菲尔涅菲拉吞之名(意为美中之美是阿吞)。埃赫那吞统治的第6年,废弃旧都底比斯,迁至尼罗河东岸的新都阿马纳,取名为埃赫太吞(意为阿吞光辉照耀之地)。提拔新人改革政府官吏的成分,并在新都大力兴建阿吞神庙宇,雕塑阿吞神像和他与王后的像。 2.印度种姓制度是印度与其他南亚地区普遍存在的社会体系。种姓制度以婆罗门为中心,划分出许多以职业为基础的内婚制群体,即种姓。各种姓依所居地区不同而划分成许多次种姓,这些次种姓内部再依所居聚落不同分成许多聚落种姓,这些聚落种姓最后再分成行不同行外婚制的氏族,如此层层相扣,整合成一套散布于整个印度次大陆的社会体系。因此,种姓制度涵盖印度社会绝大多数的群体,并与印度的社会体系、宇宙观、宗教与人际关系息息相关,可说是传统印度最重要的社会制度与规范。 3.梭伦改革是雅典城邦乃至整个古希腊历史上最重要的社会政治改革之一,它为雅典城邦的振兴与富强开辟了道路,奠定了城邦民主政治的基础。梭伦改革一方面为雅典民主政治奠定了社会基础,另一方面完善了国家制度,为普通公民参与国家政治活动提供了制度保证。梭伦的价值观以及改革中创造的有利于公民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89

世界现代史名词解释 1.三国同盟 这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帝国主义列强结成的军事与政治集团。1879年,德国、奥匈帝国为了对抗俄国与法国缔结军事同盟条约。1882年意大利加入,三国同盟正式形成。三国同盟的目标直接对准法国。后意大利于1915年脱离同盟国集团,转而加入协约国集团。同年,保加利亚与土耳其则相继加入同盟国。1918年11月,同盟国集团在与协约国的军事战争中失败,最终随着德国的战败,同盟国集团瓦解。 2.三国协约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与三国同盟相对抗的帝国主义集团,由英、法、俄三国于1904—1907年期间签订一系列协议而组成。1893年为抗衡德、意同盟,法俄首先签订军事协定。面临日益增长的德国威胁,英法调整在殖民地上的矛盾,于1904年签订英法协约。随后在日俄战争中遭到失败的俄国为了摆脱自己的困境,也于1907年和英国签订英俄协约。至此协约国最终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意、美等二十五国先后加入。十月革命后,苏俄宣布出。1918年德国投降后,美、英、法、日等帝国主义曾以协约国的名义三次向苏俄发动武装干涉,均遭失败。因协约国间矛盾不断加深,逐步瓦解。 3.摩洛哥危机 20世纪初法、德为争夺摩洛哥而引起的三次帝国主义战争危机。l904年的英法协约中英国对法国占领摩洛哥的承认引起德国不满。德皇威廉二世声称,摩洛哥苏丹是“独立君主”,要求重审英法协约,并以战争相威胁,造成第一次摩洛哥危机。为解决这一矛盾,召开国际会议,参加国包括法、德、英、美、西等14个国家。由于英俄支持法国,德国被迫让步。1908年摩洛哥发生宫廷政变,法国乘机占领摩洛哥的卡萨布兰卡,法德关系再度紧张,发生第二次摩洛哥危机。1911年法国占领摩洛哥首都非斯,德国派炮舰“豹”号到阿加迪尔示威,战争一触即发。后因英国出面支持法国,德国作了让步,在同年9月签订的《德法协定》中承认摩洛哥为法国保护国,德国则取得法属刚果的一部分作为补偿。三次摩洛哥危机显示出德法之间以及两大军事集团之间的矛盾已到十发关尖锐的地步。 4.波斯尼亚危机 这是奥匈帝国于1908年10月宣布兼并波斯尼亚和黑赛格威那,从而引发的一场半年之久的波斯尼亚危机。1908年10月7日,奥匈帝国单方面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引起俄奥两国外交关系破裂,俄国支持塞尔维亚统一南斯拉夫人的愿望,但在德国的支持下,奥匈帝国向塞尔维亚边境集结军队,俄国忍气吞声承认奥匈帝国吞并波斯尼亚和黑塞哥维那。这场危机使得塞、俄童年德、奥得关系恶化到无可挽回的地步。 5.施里芬计划 该计划是由施里芬在任德国参谋长期间提出的军事进攻方案。其要点是:德国在不可避免的东西两线作战中,首先集中优势兵力在西线对付法国,在东线的去守势,只用少数兵力监视和牵制俄国部队,对法作战将在4到6周内取得决定性胜利,然后再调兵主力去东线粉碎俄军。整个战争将在3到4个月内结束。该计划完全建立在军事冒险的基础之上,忽视了战争的规律及可变因素,而且在战前被一再调整,最终由于德军在马恩河战役中失败,计划宣布破产。 6.十四点原则 这是由美国总统威尔逊在1918年1月8日国会演讲中提出的关于战后和平解决世界问题的十四点建议。主要内容有:战后世界应该是一个开发的世界;抵制并清除苏俄布尔什维克主义的影响;要求在给欧洲及近东各民族以自决权的基础上恢复和建立民族国家,或建立收到列强保护实行门户开放原则的保护国;成立具有盟约性质的普遍性的国际联盟,使大小国家

世界史名词解释

母系氏族社会 建立在母系血缘关系上的社会组织,产生于旧石器时代晚期,新石器时代达到全盛,金石并用时代衰落。(2分)特点:生产资料归氏族公有,成员共同劳动,平均分配产品、地位平等;实行族外婚;年长妇女任首领;全体成年男女组成氏族议事会;氏族共有财产,武器、衣服和装饰品归个人所有;氏族成员有相互援助和血亲复仇等义务。(3分) 巴达里文化 前4500-4000年,铜石并用(石器、木器、骨器和铜器),母系氏族,农业、畜牧业和渔业。 蝎王权标头 发现于希拉康波里,涅伽达文化II时期。(1分)有三部分:中间一栏刻有头戴白色王冠的蝎王;(1分)下栏刻有奴隶在尼罗河劳动的场景;(1分)上栏刻有田凫形象的平民。(1分)蝎王权标头出现了贵族和平民、奴隶主和奴隶,说明已进入阶级社会。(1分) 纳尔迈调色板 出土于希拉康波里的一块盾形石板,高63厘米,两面雕刻着纪念国王纳尔迈对三角洲取胜,掠回大批战俘和战利品的场景。(1分)调色板正面:纳尔迈头戴上埃及的白色王冠,手持权标头欲重击跪着的战俘。(2分)背面:纳尔迈头戴下埃及的红冠上栏和下栏是征服形象中栏是用纠缠在一起的被俘的神兽表达的和睦主题。(2分) 金字塔 古埃及国王陵墓。(1分)始建于古埃及第三王朝第一位国王乔赛尔,第四王朝金字塔的修建达到鼎盛,新王国时期衰落。(2分)胡夫金字塔是现存规模最大,高达147米。由230万块巨石建成,其设计严密、结构复杂、工程坚固,为建筑史上的奇迹。金字塔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也是古埃及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2分) 涅杰斯 古埃及的社会阶层,意为“小人”。(1分)原属下层自由民,最早见于古王国,中王国以后逐渐分化,其中一部分人加入军队,担任各级官吏和僧侣,占有土地、牲畜和奴隶,成为“强有力的涅杰斯”。(2分)他们是王权同地方贵族进行斗争的主要社会支柱,因而成为统治阶级的一部分,但为数众多的涅杰斯日益贫困。(2分) 拉美西斯二世 埃及第19王朝法老。(1分)执政期间率军同赫梯进行了长期的争霸战争。(1分)为战胜赫梯,在三角洲建立了新都,组建了4个军团,与赫梯人大战于叙利亚的卡叠什城。(1分)双方损失惨重,无力再战,与赫梯缔约结束近一个世纪的争霸战争。(1分)在位期间修建了阿布辛贝勒神庙、增建了卡尔纳克神庙、卢克索神庙以及培尔-拉美西斯都城。(1分) 伊普味陈辞 古埃及文献。(1分)作者伊普味是统治阶级的人物,(1分)他战争奴隶主的立场上,(1分)以教谕的口吻描述了世界历史上第一次奴隶、贫民起义。(2分)

世界史名词解释2

巴黎和会 1919年1月18日至6月28日,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战胜国(协约国)和战败国(同盟国)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和平会议。共27国参加,苏俄未被邀请。会议标榜通过媾和建立世界永久和平。实际上是英国、法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帝国主义战胜国分配战争赃物,重新瓜分世界,策划反对无产阶级革命和民族解放运动的会议。巴黎和会是五四运动的导火线。 会议结果: 签定了不平等的《凡尔赛和约》。 此外,还与其他战败国签定了其他不平等条约。 巴黎和会巴黎和会,1919年1月在巴黎凡尔赛宫召开的会议。1918年11月,第一次世界大战宣告结束。1919年1月,胜利的协约国集团为缔结和约,召开巴黎和会。美国总统威尔逊、英国首相劳合?乔治、法国总理克列孟梭操纵了和会。主要内容和会上签订了处置战败国德国的凡尔赛和约,同时还分别同德国的盟国奥地利、匈牙利、土耳其等国签订了一系列和约。这些和约和凡尔赛和约构成了凡尔赛体系,确立了埚国主义在欧洲、西亚和非洲统治的新秩序。会议密谋遏制苏联,决定对苏俄实行经济封锁。筹组国际联盟来反对列宁创建的共产国际。 整体评价巴黎和会其实是一战后帝国主义列强重新瓜分世界的一场分赃大会,它并没有解决帝国主义之间争夺殖民地的矛盾,对战败国德国的苛刻的勒索,也种下了复仇的种子。对中国的影响作为战胜国之一的中国,在和会上反而成为被宰割的对象,中国要求索回德国强占的山东半岛的主权,但英、美、法却将德国砄利益转送给日本。引起中国人民的强烈抗议,爆发了“五四”爱国运动。中国代表团向和会提出一项提案:取消帝国主义在中国的特权,取消日本强迫中国承认的《二十一条》,收回山东的权益。但提案被否决。中国代表最终没有在和约上签字。 会议的影响 在巴黎和会以后,各国列强暂时在欧洲等地区方面的矛盾得到了抑制。随后,建立起了被称为凡尔赛体系的国际地区“新秩序”,几个条约共同构成了凡尔赛体系,其实质是一战后帝国主义重新安排的国际体系. 巴黎和会在协调一战参战战胜国家之间的矛盾上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其强权政治的霸道措施,未能从根本上协调好各国的争议 至于远东方面的问题,和会上并没有得到实际的解决,中国山东的归属问题就是代表之一。 法西斯 法西斯(英语:fascism;德语:Faschismus)是一种国家民族主义的政治运动,在1922年至1943年间的墨索里尼政权下统治了意大利。类似的政治运动,包含了纳粹主义,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蔓延整个欧洲。法西斯主义可以视为是极端形式的集体主义,反对个人主义。(一)法西斯主义的由来和三大形态 现代法西斯专政,是垄断资产阶级对内实行的极端专制的恐怖统治。 首创法西斯主义的并不是德国的希特勒,而是意大利的墨索里尼。 法西斯主义是意大利文fascismo的音译,指资本主义危机时期垄断资产阶级。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墨索里尼在意大利建立了法西斯党,鼓吹和推行法西斯主义,党徒身穿黑色制服,故又称“黑衫党”。1922年,墨索里尼发动政变,夺取政权,在意大利建立了世界上第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