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报刊美文集锦

报刊美文集锦

报刊美文集锦
报刊美文集锦

心灵之树

日期:2010-09-25 作者:甘建华来源:新民晚报

上班的单位在一个小花园里。窗外是车水马龙的华山路,当初搬进来时,觉得这地方有点吵,不很适合写写弄弄的。但也有优点,室外是花园,绿意盎然,鸟语花香。早上走进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窗户,让混杂着树木和花草清香的新鲜空气充满屋子。今年的溽夏,温度特别高,我常常站在窗前,享受屋外投进来的绿荫。窗外的树,令工作的环境变得更加宜人。

亲近树木,大约是人的一种本能吧。

几年前,替父母找房子,看了几处房源都不尽如人意。后来,在七宝的一个花园式小区里,一眼便相中了一个二手的底层单元。当时,走进房子,匆匆看罢结构布局,一眼望见外面的小花园里有株亭亭玉立的树!我不禁心中一动,打开通往花园的门,只见树上挂着许多未熟的青柿子,有的朝你鼓着脸,有的羞答答躲在树叶后只露出半个脸,那个可爱呀!在花园的另一角还有一株葡萄树,顶着一片清凉的绿荫。绿荫下居然还有一只白色的双人秋千椅!房主说葡萄树是去年栽的,柿子树他们搬进来时只有晾衣杆粗,刮大风时总是担心被折断,现在长结实了,每年能结许多大柿子呢!我和父母当下就喜欢上了这套带花园的,花园里长着柿子树和葡萄树的房子。于是无心再看其他房子,高高兴兴签了约。搬家那天,原先那户人家的老太太,不停地唠叨着柿子树,说春天该给它施点肥,不要让它生虫子,挂果季节如幼果太密,要摘掉一些,枝条吃不了重会折断……离别时,老太太眼睛湿漉漉地看了柿子树几眼。

第二年的初春,我到养鸽子的朋友处讨来一蛇皮袋的干鸽粪,刨开柿子树和葡萄树下的土,给它们狠狠地上了次肥。当年,珠圆玉润的葡萄挂满了架,父亲喜欢得不行,端着照相机横拍竖拍给葡萄串留了很多影。柿子树的情况有点特别,掌叶长得油黑肥厚,枝条上挂了很多幼果,但后来被风吹落所剩无几。以后连续几年,它都是只开花,秋来不见果。问了一些人,皆说不出所以然来。有朋友说,这与女人太胖生不出孩子一个道理。我想莫非真是鸽粪给它补过头了。

虽然不见了果实,但柿子树和葡萄树一样成了我们的亲密朋友。父母买来了锄头、铁铲、锯子等绿化工具,闲时为树木除草施肥修枝,也给自己舒舒筋骨。有几次,我看见父亲正站在木凳上,给柿子树剪枝,给葡萄梳理藤蔓,母亲在下面紧紧地扶着凳子。我担心他们的安全,说下次我们来弄,但老两口我行我素,忙得开心而尽责。柿子树和葡萄树越长越大,超过了花园外的不少树木。花园里的秀色与小区的景致连成了片,父母推开门就能感受绿意盎然。我们姐妹兄弟看望父母时,他们总要指指点点地介绍两株树生长中每个细小的变化。开花结果的时节,我们一起在绿荫下数花数果子,年迈的父母亲,此刻的活力和欢喜神态就像回到了从前。

父母住的房子有点泛潮,但当我们做子女的要为老人物色新居时,他们又改变了主意,说舍不得两棵树。

父母的心结我很理解。一旦有了情感,那棵树就长在了你的心里。

我想起了七宝老街祖屋里的那棵桔树。我上中学时,父亲带我回了一次他的老家,在陈旧寂寥苔色如染的天井里,看到了那株历经风霜的桔树。不久我下乡去了皖南,不久得知那株桔树死去了,是在修缮祖屋时,被化石灰的大铁锅给薰死的。那株桔树从此就移栽到了我的心里,就像许多背井离乡的游子,常常梦见故乡村头或天井里的那株老树。

不知道父母今后还会不会搬家。但我确信那树,是不会与父母和他们的子女们的心灵分开了,就像我们总是忘不了那些相依相伴过的老朋友一样。

月下独处

日期:2010-09-22 作者:杨潇澜来源:新民晚报

终于,在这初秋的夜晚,于纷繁错杂之事中抽身而去,悄然移步至千岛湖畔,独享一份美好。

夜半时分,月光如水般泻进房里,在静静的地板上动漾着……不远处,她偷偷地从树木的指缝间抛下青丝银线,唯留一影婆娑。我兴即而起,沏上一杯龙井,那叶片一浸水便像养足了精神的小苗儿,慢慢地舒展开来,滴绿滴绿的,新鲜而富有朝气,茶香扑鼻,竟还带着点豆花的气息;茶叶清澈碧绿,没有一点沉淀,好似那阳光折射下的西子湖。定睛看着清纯水珠缓缓升起而至消失,看青青的茶叶沉入杯底,于淡淡的芬芳中。我不禁莞尔一笑。这些,于匆匆忙忙、浮浮躁躁的平日中,能觉出平常中的清新意韵吗?当月光宽容地把淡淡清辉披于我身上时,方能觉出独处是一种快乐,如杯中的清凉龙井,带走燥热,留下了一份明澈清爽的好心情。

然而,与其说独处是一种快乐,我倒更相信独处是一种美德。在这个竞争的年代,每个人都在熙熙攘攘中证明自己的价值,独处的美德似乎有些荡然无存了,但我一直坚持在独处中净化自己,摆脱外界虚浮的诱惑;在独处中丰富自己,探寻内在世界的深处。因而,我喜欢在忙碌的间隙,留给自己一点空间,只需一壶茶、一把椅,静静地待上一会儿,或遨游于书中,或闭目养神小憩一会儿,抑或自省吾身,找到一个自我,一个心灵世界。如独在此万籁俱寂,孤月悬空之时,月光才越发的皎洁,月亮也更接近于本真的她。正因如此,我似乎对太喧嚣、张扬的事物有所怀疑。毕竟,热闹与喧嚣只是其外部现象,倘若没有内在的精神作为支撑,那倒真应了莎翁的话:充满了声音和狂热,里面空无一物。而生活的充实、心灵

的宁静乃至精神的丰富,正是于独处中的反省与思考所给予我的。如此,才会有勇气承受外部的压力,才会有足够的清醒来面对形形色色的诱惑。

独处是一种快乐,它能使我忘却疲惫,给予我惬意与明爽的好心情;独处还让我找到属于自己的路,在其中不断修炼自己,而不是在物欲横流、竞争激烈的年代追名逐利、人云亦云以至迷失自身的方向;

独处,就像今夜,一月一茶一人,再无其他。在简单中,于寂静里轻轻地叩开心中的那扇门……

在建筑中行走

日期:2010-09-24 作者:赵瑜来源:文汇报

初抵上海,便遇小雨。导游说了,阴雨天气,可能游客会少一些,这样,一些场馆排队不会太久。不料,是导游误解了市民心理,阴雨天少了七月如火的阳光,大家更愿意今天到世博园里来了。

世博园太大了,没有办法组织统一参观,所有的旅行团,到了世博园门口以后,交代完注意事项,便自由活动了。

自由活动是多么舒适的一件事情啊,然而世博园,却并非如此。我们的团队庞大,热情,有故事。一共五十余人,我们不想走散,然而游人像潮水一样将我们冲散了,以为我们大家会抓住彼此的衣衫,可是,进入一个人群拥挤的场馆,只一转眼,便各自单飞了。

世博园的美好,在报纸的各个版面都已经见过,网络上也是。走到那些漂亮的场馆前,谁也不能否认建筑样式的新颖。色彩斑斓的外观让我们觉得生活原来还可以如此集中绽放,除了想在镜头里存下这些美好的样式之外,还有的,就是看着那长长的排队的人感叹。

人太多了,我们找不到可以去看的场馆。或者说,进入美好的路径全被占领,那种走投无路的疲倦感常常会让人无端生出些绝望。

我没有排队,凡是超过半个小时的场馆我均没有进。有一个捷克馆,我阴差阳错地跟着一队小学生进了。是别人预约好的,而我看起来多么像他们的老师啊。场馆里果真有好看的东西,放眼看去,觉得世界真是精致而又梦幻。这里,即使是粗糙的外观,也完全有着审美的纹理,那不是自然的粗糙,是审美的。

世博园里,少了日常生活的气息,更完全拒绝菜市场的气息,少了母亲的气息,更拒绝世俗生活里低劣衣料的气息。世博园光怪陆离又文艺气息浓郁的建筑,向世人呼唤着一种光

洁的生活。当然,我们也想到,一个城市不能一味地光洁。我常常对五星级酒店里的地毯充满了警惕,那种人为的柔软,怎么会比得上乡村一条河岸边的泥泞。泥泞,是啊,它让人觉得尴尬的同时,也带来母亲呼喊般浓烈的亲情,差不多,一个有着泥泞生活史的人,才会懂得珍惜这个世界的光洁和鲜亮。

我是一个乡下人。我永远无法摆脱自己喜欢泥泞的逻辑。尽管我经常衣着光鲜地在城市里生活了数年,尽管我也在偶尔的瞬间迷恋城市的快捷和丰富,但我从未迷失自己。我总觉得,要是刻意远离自然,将会失去很多东西。

世博园太有光芒了,我仿佛触到了历史的雄音,从深远的时空里滑翔而来。这些光洁的建筑和设计,让我第一次感觉到国家昌盛的具体指向,它可以在我们意想不到的地方建构新的“长城”。

但在世博园里,当我和五十余位同学被人流冲散,当我一个人走在人群里,听着他们口音各异的点评时,我突然觉得丢了自己。我在澳大利亚馆的门口坐了下来,我数清楚了身边的树的数量,还观察了一个孩子趴在地上哭泣的全部过程,甚至,还仔细地辨认了每一个人走过我身边的人,看看,他们中有没有一个是我的同学。我想和他们中的任何一个一起走,我想告诉他们,我看到了什么,我对哪些建筑失望了,我甚至还想告诉他们,我发现一种食物的名字好听。

然而,一个小时,时间将我身边坐着的人换走了一批又一批,我没有看到一个熟悉的面孔。

我收到了一条世博园的短信息,说是今天入园的人数突破了50万。我终于明白什么叫做统计学了,50万人,像一本厚厚的词典,我住在第13页,却想隔着500页的厚度,去叫醒另一个形容词,实在是绝望得很。

在世博园里,我看到了漂亮的建筑,无所不能的技术,世界正丰富无比。我相信那美好足以感动无数人,所以,才会有人愿意排队四个小时去看德国馆,或者更夸张地,排队七个小时去看沙特阿拉伯馆。

然而,就在我坐在澳大利亚馆门口做统计学调查的时候,一个女孩向我搭讪,她的手机没电了。她的男朋友让她在一个地方等,结果两个人走散了。没有对方的电话,两个人便像两条相忘江湖的鱼,越走越远。她反复地解释,语言生涩,她几乎没有出过远门,又或者过于封闭自己,她的语言组织能力很差,她想证明自己不是骗子,她又有足够的自尊阻碍着她的表达,她的话总是说到一半就停了,所以,除了我的理解能力很强之外,不能用任何方式来解释我对她的帮助。

我理解她一个人坐在某处等候男友的孤独,我甚至能想到她如何来回踱步无暇顾及身边的景致。我及时地帮助了她,用我的电话打通了她的男友。

故事的结局总让人开怀,那个男友一直找她。一直找,电话关机了,他一直在叫她的名字,一直喊。他谢我,并说,看来,他需要练习一下信天游,这样,吼出来的声音响亮,或者才能让她听到。

两个人牵手远去,一直不再分开,仿佛一分开就会失去彼此。

这多像城市的生活啊,我们在城市行走,总有那孤独和陌生,心绷得紧,生怕与现在拥有的世界分开。

那天的雨时断时续,像极了我在世博园的行程,走走停停。有很长一段时间,我坐在一个场馆里发呆,很想给家乡的另一个自己写一封长长的信。他那时八岁,在打麦场里和一个邻居打架,哭了,发誓说,长大了要打赢对手。真可笑。

老屋旧瓷

日期:2010-09-20 作者:楼耀福来源:新民晚报

浦东的老屋终于要拆迁了,我在屋里走来走去,内心的情感怪怪的。从懂事开始,我对老屋没有太多的好感,拥挤、破陋,夏天潮汛来时河水可漫到床边,冬天北风从窗缝中钻进来,我那写作业的小手刀割般疼痛。19岁那年,我离家去嘉定谋生,竟有新生般的解脱。

可是此时,面对不久将被推土机化为断壁残垣的老屋,心中却充满了眷恋。望着年迈的母亲,我问:“有什么旧物可以让我留作纪念的?”母亲说:“有什么呢?旧凳老椅,早些年破损了,都当柴烧了。紫铜的暖锅、脚炉,困难的日子里都卖给收旧货的,换钱了。”她欷歔着,似乎在回首昔日一个个苦难的门坎,饱含悲哀。母亲大半辈子在生活中挣扎,把我们兄妹拉扯成人本不易。我不再言语。少顷,她说:“想起来了,还有一把老茶壶,两只…鸭船?。”

她颤颤巍巍地从橱里找了出来,一把直筒壶,两只“鸭船”,不算精致,瓷上的画却颇生动。壶壁绘有渔樵耕读等五人,一老翁正在垂钓,笑容可掬,后面一年轻樵夫和耕者正满怀期望地等待鱼儿上钩,渔翁膝下一儿童在读书,另一儿童则手抚鱼箩等待收获。四周绿柳桃花岸石清流,春光明媚。有意思的左边两行小字,虽已模糊,内容仍依稀可辨,大意是渔翁钓鱼樵夫取,与友共享。背面草书“客来茶当酒,江西永鑫福写。”壶底有火红印记。

相比之下,“鸭船”上题款的珠山汪永太,当年倒是浅绛瓷绘名家。“鸭船”口径呈海棠花状,长端为26厘米,宽端为19厘米。图案均为高士稚童,山野绿树,颇具雅趣。一件上写“诗书教子胜带金锄”,落款年月为“丙午仲秋”,即光绪三十二年;另一件写“闲与儿童同玩赏”,落款“丁未仲冬”,即光绪三十三年。

这几件旧瓷,我依稀记得是阿爷留下的。阿爷从宁波乡下到十里洋场闯荡,在浦东“源记”酱园打工,辛劳一生。老板念阿爷一生勤恳,后来把这十几间老屋托他代管,其中租金算是给阿爷的绵薄养老金。我虽没见过阿爷,但看到“鸭船”内底所刻“源记”两字,却分明感

受到他那时的气息。

记忆中,每年夏天母亲用那直筒壶盛放凉开水。每每嬉戏之后,我们感到口渴,便会爬到椅上,半身趴在八仙桌上,直接把汗滋滋的小嘴凑到壶嘴上,咕噜咕噜地牛饮水一般喝掉半壶。吃饭时,我们嫌刚出锅的饭烫,想用凉开水淘着吃。母亲却不让,她说:“热饭凉茶淘,爹做郎中都看不好。”我不明白她这话里究竟有多少科学依据,但不管怎样,我却至今记着,将它归纳为养生诀窍。

“鸭船”这个名称想来是母亲的独创,很形象,器形像船,又用来盛全鸡全鸭。“鸭船”一年到头只有在过年祭祀时才用。清明、冬至或逢阿爷阿娘的忌日,母亲也祭祖,只是家贫,无全鸡全鸭可供奉,“鸭船”便也不用。除旧迎新过大年,再穷的人家平时再节俭,那时也要忙碌着磨糯米粉、浸年糕,烧许多菜。大年夜祭祖,看着满桌的菜肴,尤其是鸡鸭,平时饥肠辘辘的我不免馋涎欲滴,总忍不住要去触摸一下。母亲这时会说:“先让阿爷阿娘吃,小人不要没规没矩的。”

现在,我父母也都故世,每逢相关节气我也祭祀供奉,仪式简约了许多,只为寄托一份思念。

物是人非,旧瓷从阿爷阿娘手里到我父母一辈,如今又被我所藏。在牛气逼人的藏家眼里,这几件再普通不过的器物实在是不屑一顾。而我却以为,收藏有时并不在乎价值,更在乎感情,在乎面对旧物时心头升起的一份记忆和亲情。虽然惆怅,却更多温馨。

黄昏

日期:2010-09-18 作者:张蛰来源:文汇报

扑棱扑棱在水里奔跑,那是田鸡。芦苇丛里有个东西探头探脑地想出来,那是野鸭子。成群的麻雀从头顶轰地一声飞过,动静大得让人忍不住抬起头看它们。西天是一片说不出的绚烂,红,紫,黄,灰,淡蓝……颜色纠结在一起。太阳没有了,从河滩里望回去,村庄开始有黄昏的暗。

我坐在河滩上,把节节草含在嘴里,西天轰轰烈烈的颜色让人感觉很奇怪。远处有女人拖长了声音清脆地在喊叫:“哎——”有男人简短粗壮有些霸道地回答:“知道了!”我坐在河滩的草堆里,无所事事,割了一下午的草正发出甜丝丝的味道。我有点搞不明白,天边为什么会有这么多颜色,那些奇形怪状的彩色云彩,想什么像什么。

牛哞,驴叫,马在嘶鸣,空旷的漫河滩里十分嘈杂,声音此起彼伏。它们知道该到圈棚里去了,它们需要休息,干了一天活它们要吃草料,它们知道黄昏一来夜就要来了,夜一来它们就不用再干活了。它们在跟人打招呼,收工了,该收工啦!

这些牛马驴比平时叫得欢,可能跟黄昏的颜色有关,太诡异了,它们也觉得不能无动于衷。我坐在漫河滩的黄昏里,想一个孩子的心事。怎么会有这样的变化。田二家的走过我身旁,叫着我的小名喊我回家,我没搭理她。我已经上学了难道她不知道吗?她不会写字,也不会算账,她只知道出工干活挣工分,顺便偷点东西回家。可我都已经会写天安门了。她是一个小心眼的人,又好占便宜。上次扒队里的红芋,她一个大人掺和进来,事后硬是比我们每个人都多吃一块,魏骡子那么大饭量也就吃了两块,她一口气就吃了三块,把她噎得躬着腰乱转圈子都没舍得把剩下的半块给我们。她在跟我打趣:“哟——想娶媳妇啊!”我依然没理她。

大雁叫着往南飞去,风开始变得有些凉意,泥土开始变得凉悠悠的,整个漫河滩都凉意十足。西天无声地燃烧,非常非常灿烂,我坐在河边的泥土沟里看田鸡快乐地奔跑,野鸭子到底没敢出来。炊烟袅袅升起来,一个村庄渐渐淹没在淡淡的烟雾和斑斓的黄昏里。从我坐的地方看过去,西天正在村庄的屁股后头燃烧。

有不知名的虫子开始叽叽地折腾出动静来,先是一种,后来有不一样的声音。我坐在那里,口含节节草,不想回家。这个念头非常强烈。我在想把自己割了一个下午的草交给谁更可靠些,让他或她带到我家里去,然后我走掉,沿着河滩往东北走。往东北走并没有具体的目的地,只是河水是往东北方向流的,这条被黄河扔掉几百年的废旧的古道如今水清草肥,行走缓慢。我把含了很长时间的节节草扔到水里,看着它一点一点地漂走,往东北方向漂去。我站起来,极力往那个方向望过去,在黄昏里前方渐暗,让人觉得有些茫然。我沿着河岸走了十几米远,又不知不觉地回到我的草堆前,叹了口气,有些闷闷不乐地坐下。我看到有颗星星拱出来,天色更加暗淡,西天的灿烂变成一抹绛紫红,但余晖依然把村子上空的那块天衬亮着,村庄倒是更暗了,看不见了炊烟,一个庄子就几乎成了一团的幽暗。

田鸭子今天在课堂上被老师揍了,因为学了好几天了,他仍然只会一块糖加两块糖是三块糖,一旦变成1加2就不知道等于几。老师手握教鞭,脸色铁青,青筋暴跳,毫不留情,一下就敲在了田鸭子头上,当一声。他不解恨地狠拧田鸭子的耳朵,直着嗓子吼叫:“你就不会掰着手指头数数?!”我当即就在课堂上尿湿了裤子。我很难为情,两腿夹着湿漉漉的裤裆,极力抬起头来看黑板,但实际上只看到坐在我右前方的田鸭子额头上慢慢鼓起一个大疙瘩。下课后,田鸭子摸着头可怜巴巴地看着我,鼻涕老长地挂在嘴边,我恶心地别过脸去,两腿紧夹着,不愿站起来。

下午三点不到就放学了,那个时候我已经把裤子暖干,又习惯性地到漫河滩里来割草。割草我知道是填坑沤积肥为家里挣工分,可会写天安门能做啥呢?似乎有用。但到底有啥用?我无法回答自己。我一会儿想读书识字,一会儿又想尿湿的裤子,心里七上八下,坐卧不安,矛盾万分。终于又心灰意冷起来,再次抬起头四望望,河水开始变黑,芦苇丛在风里沙沙作响,西天没有了一抹红,天上开始挂更多的星星,周围各种小东西弄出的声音杂乱无章。我最后犹豫着是否现在就沿着河沿儿走掉,不打招呼与所有的人告别。正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一个悠长熟悉的声音对着漫河滩呼喊我的名字,让我回家吃饭。我难过地拖长声调高声回应,鼻子发酸。又叹一口气,我弯腰背起一大捆草,拖着书包往家走。

周围杂乱无章的虫鸣因为我的动静一下子停止了,但很快又轰然响起,歌唱被意外打断后每个虫子似乎格外卖力,听起来争先恐后,声嘶力竭。西天再没有黄昏的一丝迹象,一个村庄站在远处,黑呼呼地等着我。

那是我此生第一次思考求知路上的无趣。现在想起来,我之所以没有在那个黄昏走掉,似乎一直在苦盼那个唤我回家的声音,似乎想用那个声音告诉心里的另一个自己,瞧,我没法走,我得回家。少年时代的这种经历,没谁看得见,只能藏在自己心里,偶尔拿出来,摸一下。

在生活的平地上堆起理想的山

日期:2010-09-02 作者:书同来源:新民晚报

人的一生,到底是从绚烂归于寂静,还是由平淡趋向辉煌,大概总有各种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在左右。但不管如何,不肯向命运低头,不怕苦难与贫穷,有勇气和力气来改变苦难,这样的人总会令人肃然起敬。所以,平凡生活过得太久之后,猛然来读《平凡的世界》这种书,总会被一种情绪感染,一种力量鼓动。显然,这种情绪和力量,每个人都曾拥有过,但时间的流逝,岁月的无情,逐渐使这些美好的东西遁形了,无影无踪了。你既抓不到它,也看不到它,甚至也感觉不到它。它的消失,让我们的日子变得太寻常,太寡淡,让我们的人生变得太寂寞,太无趣。我们无法忍受平淡,却又逃避不了平淡。无法可想的时候,只能让作品描写的情境,来唤起我们美好的回忆。

作品当中的主人公孙少平到黄原揽工,没有技术,没有资本,也没有可以投靠的亲人,用他自己的话说,凭的就是勇气。就是凭着这点勇气,竟没饿死、累死、病死。勇气是多么重要,多么珍贵!勇气就是力量,就是财富!一个人有勇气,还有什么苦难过不去?还有什么事做不了?可是,并不是任何人都有勇气,也不是任何时候都会有勇气。

多年前,我认识一个青年。由于父母年老体弱,家境不宽,读完中专后,他就出来做工。先后在塑料厂、轻工机械厂、太阳能安装公司等多家大小企业上过班。但无奈,这些企业都不怎么景气,累死累活也挣不了几个钱。后来,他果断地放弃工作,决定从头来读书,用知识改变自己的命运。他用家里相助的可怜费用,先在一所大学旁边租房,参加该校自学考试,取得本科学历后,又报考该校研究生。当同龄人一批又一批买房娶妻生子,他依然死死地坚守住自己的目标,直到研究生毕业。功夫不负有心人,研究生毕业后,他被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聘为讲师。当他带着成功的喜悦来到我面前,看着他依然瘦弱、腼腆的样子,我禁不住大发感慨,这么多年他到底是怎么走过来的?这么瘦小的躯体,怎么会有那么顽强的意志?支持他始终不放弃、往前走的到底是一种什么东西?

理想。对于我这个年龄段的人来说,这个词似乎久违了,陌生得快不认识了。可是,正是这个我们曾经拥有,曾经熟悉,而现在已经陌生的“理想”,才让平凡的生活伟大起来,才让平凡的人令人肃然起敬。

路遥在本书的创作随笔中说,要在“生活的平地上堆起理想的大山”。这是何等的慷慨气度!需要多么坚韧的意志!他说,只有在无比沉重的劳动中,人才会活得更为充实。走向高山难,退回平地易。有时要对自己残酷一点。应该认识到,如果不能重新投入严峻的劳动,无论作为作家还是作为一个人,你真正的生命也就将终结。他还说,只要不丧失远大的使命感,或者说还保持着较为清醒的头脑,就决然不能把人生之船长期停泊在某个温暖的港湾。应该重新扬起风帆,驶向生活的惊涛骇浪中,以领略其间的无限风光。人,不仅要战胜失败,而且还要超越胜利。

回忆路遥,回味生活,即使我们的生活陷入困窘,或者已经平庸平常平凡到平地,难道不该还保留一点崇高的理想么?

拒绝遗忘

日期:2010-09-11 作者:王周生来源:文汇报

大约七八年前,朋友告诉我一件事:一对离了婚的老夫妻,晚年都患上老年痴呆症,唯一的女儿又要工作,又要伺候老人,成天疲于奔命。无奈之下,女儿把离异的父母接到家中照料。遗憾的是,纠缠了一辈子的两位老人,已将对方遗忘,他们见面时,眼神警惕,第一句话竟然问:你是……谁呀?

这个故事一下撞进我的心里,这是一个小说题材!那几年,我的婆婆王郓也得了老年痴呆症,我在医院、单位和家之间奔忙。我的婆婆一天天遗忘,她叫我“妈妈”。我们一次次纠正她,最终放弃。遗忘是件可怕的事,它一点点吞噬人的记忆,使病人如孩童般单纯胆小,一声“妈妈”,能增加他们心中的安全感。

我婆婆在94岁高龄离开了我们,她走得安详平静。回想那些年陪伴她的经历,百感交集。我发现,晚年的婆婆哪怕再糊涂,对“老年痴呆症”这几个字,始终表示厌恶与排斥,她拒绝吃药。我一直不明白,西医的阿尔茨海默症,跑到中文里为什么变成“老年痴呆症”?疾病的命名为什么不能更人性更少歧视?我还发现,哪怕婆婆的记忆一天天被疾病掏空,总有一些人和事始终不会忘却。越是童年往事,越是青春岁月,越在她脑海活跃。记忆的储存与筛选,有其自身的规律。她从没忘记她在燕京大学的学号“32076”。她先后在燕京大学和协和医学院就读,精通英文。她患病后,常常拙于开口,可是换上英语,就能流利表达。于是,医生护士都喜欢在她病床前和她“开”英语。她还用美声唱法唱英文老歌,尤其是最后的日子,她突然唱了一首我们从未听过的英语歌曲,我们循着那歌词,在网上搜索,发现是一首流传了150年的老歌——《东方三博士》!三位来自东方的智者,头顶星星,长途跋涉,给新诞

生的小耶稣带去金冠、乳香和没药。我为人的记忆竟然如此神奇感到惊诧。婆婆去世的前一天,她几乎不认得什么人了,却突然指着电视里的一个人说:秦邦宪。我一惊,过了一会儿她又说,无锡人。我赶紧翻书,党史里的那个博古(秦邦宪),正是无锡人!我婆婆抗战时期在延安中央医院做过医生,我知道她和秦邦宪认识,我很想知道更多的细节。我问,你是苏州人,他是无锡人,你们是江苏老乡啊,你想起了什么呢?婆婆微微一笑,可是一转眼,眼里一片茫然……

我想用小说来记录我的这段经历。在送走婆婆又送走母亲之后,我开始酝酿、构思,并缓慢创作。在如今一个月能写一部长篇的时代,我却花了两年半时间,显得不合时宜。我比较愚钝,需要时间思考。我虚构了一个故事,故事发生在当代。老护士长凌德磬收留了离婚20年,患老年痴呆症的前夫,一家三代宁静的生活顿起波澜,意外一个接着一个,烦恼纷至沓来。疾病一点一点吞噬男主人公的记忆,也一次又一次伤透女主人公的心。老护士长凌德磬最终用生命的代价,唤醒前夫爱的记忆,演绎了一个惊心动魄的故事。但是,我问自己,虚构这么一个故事,你到底要告诉读者什么?

我很困惑。关于生和死,中外名著已经表现得如此丰富如此深刻,我又能写出什么新意?我写写停停,小说里的人物在我笔下备受煎熬,我的内心也在日夜煎熬。

去年夏天,我做了奶奶,一个小生命在我们家诞生了,心里充满喜悦。那一天,我从香港科技大学儿子的家,走到大学的书店。书架上一本厚厚的书吸引了我的注意——《拒绝遗忘》,作者钱理群。我站在那里,一口气把书看完。这本书记录了我们民族国家被遗忘了的一些人和事,那是一个我经历过的时代。那些关系到民族国家生死存亡的事件,如今已被许多人遗忘,却在钱理群的书中被扎扎实实记录。回到儿子家里,注视着摇篮里熟睡的新生儿,那可爱粉嫩的小脸,我对钱理群心存感激。有生命就有记忆。我们渐渐老去,一点一点遗忘,而新的生命,一点一点记忆,他们飞速成长。那些被遗忘的爱与恨,那些有关民族国家生死存亡的人和事,因为有了像钱理群这样的书,被我们下一代记住。我为我的小孙女将来能读到这样的历史书感到欣慰。

如今,科技的发展,使人的寿命不断延长,随之而来,对遗忘的恐惧也在增加。确实,记忆与遗忘,生死攸关。人为什么会遗忘?因为衰老,因为疾病。衰老和疾病强迫个体生命遗忘,民族国家的历史也因某些疾病被强迫遗忘。个人的遗忘事小,民族国家的遗忘事大。我们拒绝遗忘。

希腊神话和中国古代传说中,都有一个关于记忆与遗忘的故事。希腊神话里有一条遗忘河(Lethe),中国古代传说里有一味“孟婆汤”。饮了遗忘河里的水,喝了孟婆熬的汤,人们就会忘却人世间一切爱恨情仇。这两个古老国度关于遗忘的故事,都发生在阴间,以河流为界。而让死去的人在冥界遗忘,为的是开始新的记忆和新的觉醒,这是一种美好的愿望。只是,两个文明古国的遗忘故事,有着不同的结尾。希腊神话里的遗忘河,流经阳光终年无法照耀的神秘山洞,山洞的入口处,只有昏暗迷离的晨光与夕影,长满了罂粟花与一些助眠的草药,人们终年在那里昏睡。而中国古代神话里,熬制遗忘汤的孟婆,将所有被遗忘的人间碎片,挂在山洞口的树上,花草上,空闲的时候,她独自一人摘下一片,细细品尝……

最重要的记忆不该被遗忘,也不会被遗忘。孟婆熬的是“遗忘”,让人转世重生,却将前世的甘苦辛酸咸收集起来,独自品尝。我的这部长篇,熬的是“记忆”。我把那些被遗忘的刻

骨铭心的爱,找了回来。最终,我将我的小说取名为《生死遗忘》。

记忆与遗忘,犹如生存与死亡。在记忆与遗忘之间,我们不断寻找自己。

2010年8月22日

王亚欣北京市第八十中学高三

“今年的楼市太火了!”售楼小姐如是说。我环顾四周,不禁赞同她的说法:两百多平方的营业大厅被看房的人拥得无处下脚,几十位售楼向导忙得大汗淋漓,人们打电话同家里人商量,或在现场与售楼向导讨价还价,话语中充斥着兴奋与躁动,如同一大桶金子,正在眼前闪着亮光,大横幅上赫然写着:一万一平米。

别误会,这可不是北京CBD商业区的房产特卖大促销,我们的位置在河北省固安县,看着手机上“河北移动欢迎您”的短信和身边吵嚷的人群,我不禁苦笑。

今年的楼市太火了!其实,哪年的楼市不火呢?楼市如同股市一般,在市场浪潮中翻滚着炽热的光芒,其实,把楼市比做股市实在有些不公平,股市尚且会有震荡调整,而楼市,简直是K线一路飞扬。

楼市火爆,百姓“上火”,没买房的看着每天更新的房价着急上火,何日能圆买房梦?买房的也上火:“为何当初只买一套房?”因为房子成为了远胜于股票、黄金、债券的投资商品,在金钱中翻炒加热。

百姓上火就没人管吗?当然有。今年全国“两会”上热议的话题便是“抑制房价过快上涨”。

八个字的议题,偏偏少不了“过快”二字。

楼市“火”,于是政府开始“抽薪”,78家房企退出似乎是一个转变的信号,然而此言一出,第二天便有人刷新“地王”的记录。给楼市加温难道宏观调控不起作用吗?当然不是,而是面对楼市“太火”,政府似乎力不从心。

作为国家的权力机关和职能部门,这样的“职能缺失”我们可以理解,但绝不接受!说白了,房价是GDP的重要组成,倘若真让每个人都住得起房,我们还拿什么“保八”?房子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原动力之一,楼市的“火”正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原动力。烧得越旺,经济快车就更飞速向前,所以,在“两会”议题中必有“过快”二字。

但是,非得是房子吗?

在强调“民生”,建设和谐社会的今天,我们怎能拿房子作为经济筹码?它是一个社会正常生活的必需组成部分,是为我们遮蔽风雨的安乐窝,怎能这么“火”,这么“烫”,让人难以靠近。

楼市是我们无法逃避的,我们每个人都被拿来和房子一起,翻炒,加热,然后不禁感叹:楼市真“火”。

真荒谬。

试问是否有一天,人类也会成为投资商品?“民生”有爱,要让人民得以生存。当我们在炽热的楼市“大火”中煎熬,面对政府的职能缺失,我们不禁祈求:多浇一些冷水吧,让楼市退烧,我愿意用GDP换来住房的权力。

楼市“大火”,不知要烧到几时,我已退到河北固安。还不够远?只好再退,直到有一个地方,不那么烫,那么烫……

【点评】《火》是北京市朝阳区2010年一模考试的题目。这个学生写得非常好。第一、他打破了新八股文的写法,没有程式,没有“三层五段式”的结构,所有文字都出自机杼,出自真诚,真实而自然;第二、他对楼市之“火”作了独特的分析,楼市事关国计民生,不能像

股票那样炒,政府应该力管,职能不能缺失;第三、字里行间渗透着作者的悲悯情怀,以一己之体验,察众生之悲苦,字字句句饱含深情;第四、作者扣题巧妙,文章对“火”的诠释始终是似扣非扣,草蛇灰线,隐约可踪。

安全感

袁源上海市徐汇中学高二

坐在补课教室里,听到手机滴滴的电池警告音,便有些急躁。午后的阳光透过窗子抚在身上,又多少平复了一些。屏幕暗了下去,散去的光晕也随着消散,窗外的积雪还未融化,乌云飘过的天,一下子阴沉了。急躁之感又涌上心头,手机没电不禁让我有些担忧,我把这种不安理解为安全感的缺失,不安的情绪迫使我看着指针一圈圈地挪动,安全感的缺失不仅使我自信大减,也让时间过得更漫长……

安全感,这个虚无飘渺的字眼究竟意味着什么呢?很少有人能正确地指出它的含义,但很多人把它挂在嘴边。当一个女孩离开一个男孩的时候,她很容易这样说:“他不能给我安全感。”不止男女之间,每个人都需要一种安全感、一种归属感,让自己得以平复自己紧张的心情。

在美国,黑莓手机具有接受邮件功能,被许多人当做是工作的必要用品,于是,这个国家的人就开始讨论一个问题:要不要把黑莓手机带进卧室?别以为这是一个空穴来风的可笑问题,它背后的价值绝对值得我们深思,许多人无法忍受把手机放在一米开外的地方,即使睡觉也要放在身边,因为什么?那是我们安全感的缺失——这个小东西仿佛给我们下了咒,让我们心甘情愿地对它不离不弃,如影随形。于是,这个城市里就建立起一种广泛的恋物情结,但这种整个社会对电子产品疯狂的迷恋却始终不被心理学家认定是一种病态。然而,随着科技的逐日发展,我们对科技的合理利用到疯狂依赖,也离奇地变成了一种社会趋势。谁也无法制止,谁也不想制止,病态的依赖感也就理所当然地被认同,从而如毒芽般在我们心里扎根蔓延,愈演愈烈……

这一切其实也归结于城市无法满足我们内心的空虚和寂寞。生活在大城市的人经常会感到焦虑,对事物过度担心,缺乏自信,总是希望依靠别人,但内心深处对自己和别人又都不够信任,对生活周围的人与事总是抱着怀疑的态度。特别是那些久经世道的成年人,前些日子,电影“2012”票房居高不下,许多人看完以后陷入恐惧,甚至有些人还会觉得自己生病了,对死亡异常地害怕。一部以世界末日为题材的电影受到如此拥戴,就足以说明问题。根据我的探究,各种电影、书籍、讲座都喜欢以绝望为初始之态,然后在绝望中给予一丝希望,从而迫使我们人类的本性得以激发,从而努力奋斗……它们的成功,说到底是建立在我们内心世界的激烈斗争之下的。而如此聪慧的成功营销法,也无不建立在我们的安全感缺失之上。

城市生活是我们这一代人不可避免的事实,很少有人会像陶渊明一样隐居于山岭之间。况且古人云: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泛泛众生也非天人,仅仅只是凡夫俗子,不是每个人都能在官场上进退自如,但我相信即使是个普通人也能向淡泊明志而靠近,以宁静致远为戒律。

淡泊明志,宁静致远,心中的一切杂念随风散去,当然安心自得,安全感和归属感也就随之而来。人生路漫长而短暂,只有懂得生活意义、明白自我调节之法的人,才可留驻生活所赋予你的美好,安度于城市间……

【点评】这是一个颇具敏锐眼光和现代情怀的学生,也很懂作文之法。文章抓住“安全感”这个话题,这正是现代人心灵焦虑的根由之一。作者由手机写起,又由手机推进,将“安全感”问题凸现出来。写手机可能还是在谈现象,写“2012”的电影时,就是在试图寻找现代人缺乏安全感的根源,作者把它归结为“城市无法满足我们内心的空虚和寂寞”。最后,再用“淡泊明志,宁静致远”,给人指出一条光明之径。文章由浅入深,徐徐渐进,水到渠成,很是圆融。

城市的转角

虞欣怡上海市大同中学高三

从复兴中路按照指示牌,顺着茂名南路走过来,一个转角,便俨然是色彩浓烈的两个世界。一处是树影婆娑,阳光斑驳的法国梧桐下的静谧恬适;另一处则是人群接踵,冷冽挺拔的摩登大楼下的繁华嘈杂。这似乎本应该存在于两个空间,互不交杂的场景画面,仅仅一个转角,却丝毫不见突兀,各自存在,丰盛和心安理得。

我常常想,这大概就是上海被人称作“魔都”的原因。这不是个安分的城市,光怪陆离而千变万化,然而无论如何却始终拥有让人惊异的魔力。

这也许是个会让外人感到奇怪的城市,因为它居然可以包容下那么多的与众不同。你站在马路上大声唱歌,或者突然做出什么出格的举动,会有人拿眼睛匆匆瞥一眼,但没有人会停下来围观。不是不好奇,是那一瞬间之后便又自顾自地赶路。因为与自己本身没有确切联系,而不会投入过大热心。小县城的人到了上海,常常会因此觉得不可思议。

上海是见惯了千奇百怪戏剧的城市,不那么会为新鲜和冲动而停下步子,看起来有那么点矜持和满不在乎的样子。这也是为何它在口口相传里,就变成了个冷漠而孤傲并且神秘万分的城市。

这便也成为上海对于外人而言,有难以名状的吸引力的原因。

相比中国其他地域,作为开埠以来就在不断吸收西方文化的城市,上海看起来更像是个东西方的混血儿。相比北京,上海要更像纽约、巴黎得多。也许是一开始小渔村的野气,让它不那么排斥外物,反而更加包容和随意。所以你在上海的马路上,常常能看到欧化的老房子,带着妩媚蜷曲的巴洛克或者洛可可装饰依然站在现在车水马龙步履匆匆的太阳底下。这也是上海圆熟的地方,在喜爱西方文化的同时,永远不忘记量身得体。

站在上海的马路上,从幽静雅致里穿过人行道就站在了繁荣簇新的另一边,往往会让人忍不住要去想这个有微妙界限却融合得如此彻底的城市应该就是最好的。要不然怎么会有那么多人愿意走在并不宽阔的街上,深吸一口气,然后加快脚步,拼命把自己投入到用力的生活中去。

因为想要浓郁灿烂的前景,而每分每秒地持之不懈。这也是上海给人的感觉,它总是让所有人觉得会有希望。哪怕再灰暗微小的日子,可你仰头看到发白的天空,便总归有“努力一下大概就会不一样”的念头。它的确是严苛而势力,但并非不温情,也不代表什么人是可以一定站得稳的。

我总是觉得这是我喜爱这个城市的原因。它有不可忽视的两面性,但它自己对此却并不那么介意。站在人群纷杂的马路上,深吸一口气,嗅到那里面的新鲜、期望、隐忍、努力、骄傲,还有淡淡的不如意,然后在梧桐沙沙的叶子摇晃里,再看到生活的样子,便能够笃信着总没有什么是不能跨越的。

【点评】文章抓住“两面性”这个特点,对上海这座“魔都”作了深入剖析,表现了作者对自己所生活城市的独特认识。在作者眼里,上海是静谧的,也是喧嚣的;是势利的,也是温情的;是隐忍的,也是向上的;是灰暗微小的,也是博大精深的。作者的确写出了一个独特的上海,认识有几分深度,感受也很细腻,构思还很巧妙。文章由生活中一处街景引发联想,这样就既让联想有了着落,又让联想自由飞翔,文章便有了几分灵气。

俞丽拿“封琴”给我们上了一课

https://www.wendangku.net/doc/0b8044034.html,2010年10月22日作者:徐敏来源:解放日报

前几天,小提琴演奏家俞丽拿举行了她的“封琴”告别演出,在全场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中,她的舞台演出画上美丽句号。在演奏状态依然饱满的当下,俞丽拿为何选择告别舞台?她说,“我想把舞台交给年轻人,想教更多的学生拉《梁祝》”,“我将继续为新中国小提琴教育事业奋斗”。

其实,早在“封琴”之前,俞丽拿已经把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倾注在教书育人事业上了。俞丽拿的另一重身份是上海音乐学院教授。舞台上的她光彩照人;校园里的她,则把小提琴教育事业看作神圣使命,教书育人中时时闪耀师德光芒。熟悉俞丽拿的人都知道,在她眼里上课永远排在第一位。她曾对记者说:“我首先是一名教师,演出、开会、接受采访等等,都要为上课让步。”甚至连吃饭也要让步。多年来,俞丽拿去学校上课必带一个饭盒。中午时分,别人下课去食堂吃饭,她却往饭盒里倒点开水,在琴房里匆匆吃完,接着上课。“封琴”之后,她可以更专注于培养学生。

俞丽拿“封琴”背后,我们看到的是一道关乎“取舍”的命题。“舍”的是观众给自己的鲜花、掌声,还有名利;“取”的是桃李满天、甘为人梯,甘当中国音乐事业发展的“铺路石”。这样的精神和风范不只在艺术领域,在科研、学术、教育领域也是迫切需要弘扬的。

要正确面对“取舍”命题并不容易。时下,大学里的不少名教授们忙开会、忙讲座、忙课题,忙得不亦乐乎的都是自己的事。而校长们常常为“名师不上课”而烦恼,学生们则为“辛辛苦苦考进这所大学,却听不到名教授的课”而遗憾。一些大牌科学家,一旦戴上“首席”、“杰出”、“院士”这样的桂冠,再加上周围人的追捧,就趋于追求名利。例如,国内一所名校曾发生论文造假事件,造假论文中,某院士的名字竟出现在作者之列。该院士作为课题组负责人,为何没能发现论文造假?他回答,虽然在这所大学兼职,但由于年龄原因,他每年仅去该校五六次,每次只能安排一天时间召集研究生开会,没有很多时间给予指导,更别说进行监督管理了。所以,课题组的年轻科研人员发表论文时把他的名字署上,他也不知情。既然力不从心,为何要四处兼职?因为兼职可以获得不菲的报酬。既然兼了职,为何不切实负起教书育人之责?因为这些并不能给自己带来多少利益。

当然,“取舍”有时候也受外界客观因素影响,但个人要有清醒认识。已故科学家王选68岁时,对采访他的记者坦言,“我38岁时,尽管对电脑照排领域的研究在国内外处于最前沿,却是无名小卒,说话没有分量。今年68岁,虽然获得了国家最高科技奖,但离学科前沿远了,却靠虚名过日子。”这也道出了学界由来已久的现象,名不见经传时尽管学识充盈,但缺少发言权,年老体衰无力再创新高时,各种荣誉却纷至沓来。可贵的是,王选有这种自谦态度和自省精神。

怎样看待荣誉和名利?功成名就后,怎样摆正自身定位,把更多精力投入到扶植新人、推动事业发展方面,怎样更好地回报社会?俞丽拿“封琴”为公众上了生动一课。俞丽拿的《梁祝》在舞台上“化蝶”后蹁跹而去,留给我们的回味亦很绵长。(徐敏)

期刊卷首语

做一个矜持的奢侈品消费者 美国著名脱口秀主持人奥普拉一次在下午六点半要去巴黎福布街24号HERMES旗舰店购买手表,适逢六点半左右是店里准备打烊的时间,已经在店里的客人可以继续挑选,但是再要进店购物是不可以了。“六点半只出不进”是每天都在执行的惯例。奥普拉虽报上大名,仍被婉言拒绝。她一怒之下取消了之前十多个BIRKIN包的订单,并对HERMES口诛笔伐。但是在法国人看来这很平常。而一次一个旅行者自驾车路过此地,车子抛锚,情急之下他向HERMES旗舰店寻求帮助,同样是这家店的员工,热情的为他提供帮助并奉上热茶,招待有礼,最后在他们的帮助下,旅行者得以重新上路。 这一个小故事体现的就是奢侈品的服务理念:平等、教养、坚持、友好— 奢侈品(Luxury)在国际上被定义为“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具有独特、稀缺、珍奇等特点的消费品”,又称为非生活必需品,其所体现的是艺术、是文化、是时间积累和素养熏陶的产物,而在中国则彰显的只是身份。世界奢侈品协会数据显示,中国在钟表和2010年内地的个人奢侈品消费额排名已升至全球第五,而包括香港和澳门在内的大中华区奢侈品消费额已跻身全球三强。去年内地豪客的奢侈品消费总额约2120亿元,其中内地市场规模为871亿元,而今年增幅为25%-30%。这意味着内地奢侈品市场规模今年将首度突破1000亿元规模。毫无置疑,中国人以庞大的消费力促使中国成为全球最具购买力的奢侈品消费国家。这一个庞大的数字背后不禁要深思:国人真的理解奢侈品背后的品牌理念吗?了解奢侈品背后的文化内涵吗?很显然大多数的消费者是盲目的。 其实,国人忽视了奢侈品背后的深厚文化内涵,一味的购买却不知其根本内在,忽视文化智慧而尽显平俗。国人更多的只是让世人看见中国人强大的购买力,仅此而已。 奢侈品是精致生活的体现,而精致生活却不仅仅是购买奢侈品而已。相对的,在购买奢侈品的时候我们更多的需要矜持、理智、的消费,需要摆正正确、健康的消费观念。而今,《消费者》杂志特别推出四月奢侈品专刊为您着重介绍各大奢侈品品牌背后的故事与文化内涵,分别通过时尚奢品、奢侈品攻略、名品文化、时尚解读、时尚消费推荐、奢侈品买手等栏目和版块详细解说世界各大奢侈品的故事、起源、创始人、企业文化等。希望广大读者朋友能从中真正感受奢侈品的内在“美”,领会其深层次的消费品位,端正原本盲目的消费观念,做一个矜持的奢侈品消费者!

报刊美文集锦

心灵之树 日期:2010-09-25 作者:甘建华来源:新民晚报 上班的单位在一个小花园里。窗外是车水马龙的华山路,当初搬进来时,觉得这地方有点吵,不很适合写写弄弄的。但也有优点,室外是花园,绿意盎然,鸟语花香。早上走进办公室,第一件事就是打开窗户,让混杂着树木和花草清香的新鲜空气充满屋子。今年的溽夏,温度特别高,我常常站在窗前,享受屋外投进来的绿荫。窗外的树,令工作的环境变得更加宜人。 亲近树木,大约是人的一种本能吧。 几年前,替父母找房子,看了几处房源都不尽如人意。后来,在七宝的一个花园式小区里,一眼便相中了一个二手的底层单元。当时,走进房子,匆匆看罢结构布局,一眼望见外面的小花园里有株亭亭玉立的树!我不禁心中一动,打开通往花园的门,只见树上挂着许多未熟的青柿子,有的朝你鼓着脸,有的羞答答躲在树叶后只露出半个脸,那个可爱呀!在花园的另一角还有一株葡萄树,顶着一片清凉的绿荫。绿荫下居然还有一只白色的双人秋千椅!房主说葡萄树是去年栽的,柿子树他们搬进来时只有晾衣杆粗,刮大风时总是担心被折断,现在长结实了,每年能结许多大柿子呢!我和父母当下就喜欢上了这套带花园的,花园里长着柿子树和葡萄树的房子。于是无心再看其他房子,高高兴兴签了约。搬家那天,原先那户人家的老太太,不停地唠叨着柿子树,说春天该给它施点肥,不要让它生虫子,挂果季节如幼果太密,要摘掉一些,枝条吃不了重会折断……离别时,老太太眼睛湿漉漉地看了柿子树几眼。 第二年的初春,我到养鸽子的朋友处讨来一蛇皮袋的干鸽粪,刨开柿子树和葡萄树下的土,给它们狠狠地上了次肥。当年,珠圆玉润的葡萄挂满了架,父亲喜欢得不行,端着照相机横拍竖拍给葡萄串留了很多影。柿子树的情况有点特别,掌叶长得油黑肥厚,枝条上挂了很多幼果,但后来被风吹落所剩无几。以后连续几年,它都是只开花,秋来不见果。问了一些人,皆说不出所以然来。有朋友说,这与女人太胖生不出孩子一个道理。我想莫非真是鸽粪给它补过头了。 虽然不见了果实,但柿子树和葡萄树一样成了我们的亲密朋友。父母买来了锄头、铁铲、锯子等绿化工具,闲时为树木除草施肥修枝,也给自己舒舒筋骨。有几次,我看见父亲正站在木凳上,给柿子树剪枝,给葡萄梳理藤蔓,母亲在下面紧紧地扶着凳子。我担心他们的安全,说下次我们来弄,但老两口我行我素,忙得开心而尽责。柿子树和葡萄树越长越大,超过了花园外的不少树木。花园里的秀色与小区的景致连成了片,父母推开门就能感受绿意盎然。我们姐妹兄弟看望父母时,他们总要指指点点地介绍两株树生长中每个细小的变化。开花结果的时节,我们一起在绿荫下数花数果子,年迈的父母亲,此刻的活力和欢喜神态就像回到了从前。

初中语文美文欣赏经典阅读合集

最新版初中语文考场高分作文精编 为了心中的爱 细雨湿衣看不见,闲花落地听无声。——题记。 人生步履匆匆,踩过春夏秋冬的肩膀,让爱穿过心灵深处,你会发现每个地方都有爱都有美。 春?水杯 用感动为春揭幕,用无声让爱延续。 乍暖还寒的春,像孩子的脸,说变就变。班上的喷嚏声整天此起彼伏,显然经不住这寒流的扫荡。 每天,我的水杯都有一大杯混合着浓浓药味的抗病毒冲剂,强忍着苦到头皮发麻的折磨,咕咚一声吞下。连着一个星期,都是如此。 这天,终于熬不住,对妈妈吼了:“你别再弄了,我不是还没病吗?用不着天天喝药!”说罢,又觉得唐突,看看妈妈的脸,掠过了一丝难堪。随即,笑容漫过了那张有着岁月痕迹的脸庞:“好吧,明天咱们就不喝了。” 第二天,水杯中是一大杯热腾腾的果汁。 春雨无色,爱无言。 秋?风铃 秋天的脚步近了,我喜欢把风铃挂在门上,聆听风吹过的声音。 某夜,我拥被而眠,到半夜竟被冻醒。正待寻找,突然听见风铃微响,门开了。我换个姿势假扮熟睡,便感到身上一阵暖和,被子又回来了。妈妈?我把眼睛眯成一条线,看见她轻轻关门出去。 夜来香,我虽看不见你的花朵,但我却嗅到你的芬芳。 冬?暖雪 冬天是我最讨厌的季节,每天天还没亮,我就要起床,顶着严寒,到车站等车。 昨晚飘了一夜的雪,今天起床晚了。我站在雪地里焦急地等着公交车。眼看要迟到了,车还有来。突然,一辆出租车停在了我面前,司机探出头说:“孩子,去哪?”我把手伸进口袋,里面的一元硬币冷得我缩回了手。我小声说:“我只有一块钱。”司机笑了笑:“上车吧,孩子。”我看了看表,上了车。一路上,司机为了我不迟到,差点闯红灯。他说,他的孩子也每天搭公交车。车里没有暖气,但我却感觉非常温暖。 到了学校,他催我快点下车,免得迟到。下了车,飘飞的雪模糊了我的视线,我甚至没有记下他的车牌号。 后记:当阳光掺杂着时间闪耀着穿过命运,累了双眼,我看到这个世界上因为有爱,所以永恒。 父爱,一生的财富 曾经不懂父亲笔直的脊梁因何弯曲,不懂父亲俊朗的面容因何憔悴,不懂父亲浓黑的秀发因何斑白,不懂父亲大半辈子的辛劳究竟为谁…… 直到初三。 那天狂风怒吼,草木萧条,我坐在公共汽车上准备下车后独自回家,可是,我却看见了一个人,黑压压的天下,凛冽的风中,那人不住地颤抖。风不停地掀翻他的衣角———是父亲!透过窗子,清晰地看见了父亲的白发,不是月亮清辉的点染,没有华丽的词藻的装饰,就是白发,是一根根、一片片的白发,父亲的白发,一次次被狂风压倒却又一次次不屈地挺立,那一倒一立中,我知道一定是为了谁…… 那被不断压倒和挺起的究竟是父亲的白发还是父亲的心?车靠站点,我快步走下,显然,父亲望见了我,他不再用手指堵住进风的大衣,而是快步向我跑来,他的大衣彻底向狂风屈服了,但他却丝毫没有在意裸露出来的红色毛衣在这莫名的黑暗中跳动着,向我奔来。 那一刻,我分明看到了父亲严寒中向我靠近的那颗火热的心,那一刻,我一任泪水滂沱。 父亲轻轻携起我的手想使我的手暖和起来,但我触到的分明是冰一样凉的大手,我紧紧地将父亲的手攥住,父亲却忙躲开,“我的手太凉了。”我不顾父亲的躲闪,一把抓回那双冰凉的大手,我知道:我抓住的是我这一生的财富。 父亲用生命的衰老化作山,化作火,化作灯,化作路,化作一点一滴的父爱,陪伴我每一天、每一秒,陪伴我这一辈子。父亲啊,你的爱是女儿一生的财富,因为有了你的爱,女儿一生不会贫穷。 奋斗让我快乐 我喜欢看雨后的青山,我把翠绿的颜色带给我的愉悦看作珍宝;我喜欢读古典的书籍;我把永恒的真理对我灵魂的洗刷看作珍宝;我喜欢品位成功的甘甜,我把奋斗,会带类成功的奋斗看作珍宝。 奋斗是实实在在的,不像梦幻,使我们感到虚无缥缈。成功应该也是实实在在的我们通过奋斗。一步一步地向成功靠近。 徐志摩说:“寻梦,撑一支长蒿,向青草更青处漫溯。”我正是在撑这样一支长蒿,不断地向前,前面的青草总会更青。 我闻到青草发出的芳香气息,一边撑蒿,一边感受到迎面吹拂来的轻柔的峁前面的阳光斜射过来的温暧的光线。我的额上渗出了汗珠,有微风为我拭去;我的手脚酸痛,有阳光为我抚摩。我想,这就是奋斗的快乐吧。 当我到达了成功的一个小小彼岸,我坐下来,闭上眼,回味着青草的芳香,重温那阳光的温暖,我很高兴,因为我又长大了一些。我的身体将变得强壮,我的每一个动作都强劲有力。我说奋斗是珍宝。我所追求的成功,还要在更遥远的地方,也许我是像夸父追月吧,竭尽全力去追赶太阳。成功太咬牙,奋斗依然实实在在,有了奋斗,就好像触摸到了成功。

卷 首 语

卷首语 ------张润叶 校园是生命栖息的天堂。东七初中注定是一块不平凡的土地,她承载着教育的大任,她和千余名师生的命运连在一起,同时也和一方百姓的希翼连在一起。 身在东七初中,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责任。仰首是春,俯首是秋。初中三年,是生命时光中一个短暂的轮回。如果想让生命的小舟满载幸福、喜悦和收获而去,那么,就请用饱满的热情去拥抱我们能留住的每一缕晚霞与晨曦吧。既然选择了东七初中,也就选择了一份担当——每一天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校刊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校园人文精神的春华秋实,从侧面展示了我校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阳光地带》给师生搭建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我相信,有全体师生的积极参与,我们的《阳光地带》一定会长风破浪,越办越好! 第四期校报校长寄语 ---杨永明 巍巍天门山下,悠悠甘溪河边,坐落着一所正冉冉升起的学校——官黎坪中学,历经二十多载,在校领导及全体教职工荜路蓝缕、呕心沥血的努力下,官黎坪中学已由一个落后的薄弱学校转变成傲居永定教育前列的学校。

校园是生命栖息的天堂。官黎坪中学,注定是一块不平凡的土地,她承载着教育的大任,她和八百多师生的命运连在一起,同时也和一方百姓的希翼连在一起,这里的每一块砖,每一堵墙,每一片瓦都带着无限的厚与重。 身在官黎坪中学,是一种荣耀,更是一种责任。仰首是春,俯首是秋。初中三年,是生命时光中一个短暂的轮回。如果想让生命的小舟满载幸福、喜悦和收获而去,那么,就请用饱满的热情去拥抱我们能留住的每一缕晚霞与晨曦吧。“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狂沙始到金”,既然选择了官黎坪中学,也就选择了一份担当——每一天努力做最好的自己! 校刊是一面镜子,折射出校园人文精神的春华秋实,从侧面展示了我校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丰硕成果。《甘溪之声》发表的学生习作,贴近时代脉博,生活气息浓郁。甘溪文学社倡导“我用我手写我心”的写作理念,创设“学生向学生学习”的文化氛围,经常组织“走向社会,走向自然”的综合实践活动,充分体现了“大语文”的内涵和思想。如今,《甘溪之声》已成为展示校园文化的一张名片。 “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办校刊是一个艰辛探索的过程,它需要我们全体师生的热心付出和鼎力支持。也许它目前还很稚嫩,单薄,但我们相信,有全体师生的积极参与,我们的《甘溪之声》一定会长风破浪,越办越好!

美文集锦50篇

2013至2014学年度第一学期红旗下的演讲第一周 为自己喝彩 或许,理想和现实相距太遥远,无法把自己放飞;或许,平淡的生活交替轮回,早已把斗志磨碎。多少次筑起的梦想堡垒,又一次次地被现实摧毁,充满阳光的日子总觉得是那么少。不想流于平庸,却又在平庸中沉没。明明知道盲从是一种无知的表现,却始终走不出那层重围。无数次的挣扎,换来的是脆弱和敏感。重复着别人的老路,蜷缩在窠臼里面不能解脱。这样活着不累吗?还不如为自己喝彩! 为自己喝彩,给自己一份执著,少一些失落,多一份清醒。人生不相信眼泪,命运鄙视懦弱。困难和不顺在所难免,如果总是沮丧,生活便是荒芜的沙漠,不如用自己的脚步来踩死自己的影子。战胜厄运,首先要战胜自己。 为自己喝彩,给自己多一份自信和信念,少一些怀疑和痛苦。凡事应学会换一个角度,从好的方面着想,人生必将有别样的风景线。这是一种乐观和积极的生活态度。即使有一千个借口哭泣,也要有一千零一个理由要坚强;即使只有万分之一的希望,也要勇往直前,坚持到底。因为,今天的太阳落下山,明天照样升起,人生也是这样。 为自己喝彩,让自己清醒地意识到:活在固定的生活方式的阴影之下,是多么可悲的事!这不是对人生的大彻大悟,因为这样,人不会活的洒脱。如果你不因暂时的挫折而唉声叹气,不把别人对你的态度当做一成不变的圣旨,不会因为上司的脸色而抛弃自己的尊严。这样你就会笑看沉浮,谱写自己的人生。 为自己喝彩,不要在乎别人说什么,失败和痛苦只让自己去品尝。在奋斗中,成也罢,败也罢,悲也罢,欢也罢,学会取舍,才会懂得生活;学会善待生命才会宠辱不惊。从盲从中走出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定位,活出自己的精彩。即使再大的风,再大的雨,自己也会保持清醒,坚守自己的心灵。撑起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

小学生经典美文阅读

小学生经典美文阅读 篇一:收藏阳光 阳光可以给我们温暖,照亮我们的心房,对于同学之间,我们应该收藏阳光,这样我们就能时刻拥有灿烂的笑容,但是今天我跟同桌吵架了,我们吵得很凶,最后谁也不理谁了。 晚上躺在床上久久难以入眠,冰凉的雨点重重的砸在玻璃上,马路上,屋顶上…想着今天我和他吵的面红耳赤,不欢而散。不知道他现在怎么样。父母不在身边的他会不会有困难可他总喜欢逞强。这么冷他不会病了吧。 想着已前我们整天在一起嬉闹也没红过脸,而这次却为什么非要这样。以前我们吃饭总是两份相同的饭菜并排放在一起。现在已经两顿饭没在一起吃了,连自己吃了什么都忘记了。我们总是不分彼此,同甘共苦。这时一丝丝悔意从心头涌出来… 第二天天一亮,我就去他家找他了,想跟他道歉,当我走出门的那一刻,我看到了他在我家门口等我,这个时候阳光已经出来了,照的他金灿灿的,我们都会心的笑了,让我们一起收藏阳光吧。 篇二:珍惜拥有 我们往往有这样的感触,就是曾经拥有的东西不知道珍惜,等到失去后才懂得了它的可贵,那为什么我们不能在拥有的时候珍惜它呢,曾经我看过这样一个故事,从中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一个孩子,在出生那天妈妈就永远的离开了他,每当他看见别的孩子接受妈妈的礼物时,他只能无声的叹息与哭泣。有一天,当他泪眼朦胧的在街头徘徊时遇到了一个老者,于是老人就告诉他了一个道理:从你出生时,你的妈妈就把整个世界作为礼物送给了你,给了你一切,难道这还不够吗记住,珍惜你拥有的一切就是对你妈妈做好的报答。 看了这个故事,使我懂得了一个道理,那就是珍惜自己所拥有的,虽然那个孩子从未见过自己的妈妈,但是他拥有妈妈给的一切,这就是一种幸福,我们要懂得珍惜自己所拥有的一切,只有这样才能在失去的时候不后悔。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就珍惜我们所拥有的,珍惜父母对我们的疼爱,珍惜老师对我们的关爱,珍惜我们目前所有的一切。 篇三:用笑容面对生活 生活对于我们每一个人来讲,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我们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和挫折,都会有阴天下雨的时候,当面对生活当中的这些时候时,我们不要悲观,要用微笑来面对生活,那样我们就会获得快乐。 两个走在沙漠上的人,一个人对着仅剩的半瓶水忧愁地说“:唉,只剩下半瓶水了。”而另一个人却持着不同的心情,他看着那半瓶水开心地说“:啊,太好了,还剩下半瓶水!”这两个人面对着相同的局面,对待的态度却有着天壤之别。 如果你是像第一个人那样想的话,就只能感觉到恐惧和对生活的不甘;要是你是像第二个人那样乐观地想,那么你就会觉得上天的仁慈和对生命的热情。两种不同的态度,

美文摘抄50字精选

美文摘抄50字精选 美文摘抄50字精选 1、“人生永没有终点。”只有等到你瞑目的那一刻,才能说你走完了人生路,在此之前,新的第一次始终有,新的挑战依然在,新的感悟不断涌现…… 2、当第一缕阳光照耀大地的时候,我们便和千千万万的中学生一样,开始了漫长的求学之路。走进教室,再也找不见小时候踏入这里的欣喜,取而代之的竟是无比的压抑。看着那一张张陌生的脸,心中又升起点点惆怅。昔日那熟悉的脸庞,如今早已不知去向。 3、昏暗的台灯下,我凝视着这一杯茶,沸水一次又一次的冲击,让我感到了茶的清香。那苦涩中略微含着的一点甘甜,也被我贪婪的嘴给霸占了,眼的朦胧,勾勒出朦胧的记忆,可记忆却已不再朦胧。 4、每晚,车床的隆隆声都在我的耳

畔回响,我不再感觉这是噪音,我不再因此而难以入眠,这声音比妈妈轻柔的摇篮曲更优美,我就在这声音的怀抱中枕着父爱入眠。 5、母爱是一种无私的感情,母爱像温暖的阳光,洒落在我们心田,虽然悄声无息,但它让一棵棵生命的幼苗感受到了雨后的温暖。 6、那一次,我笑了,笑得好开心,傍晚的太阳仿佛也笑了,看,它的笑靥映红了半边天…… 7、你是润物的细雨,你是醉人的春风,你是厚重的抚摸、深情的凝望,你是雾海中的航标灯,你是捉不到的阳光,你是看不见的空气……啊,亲情,你在哪里? 8、女儿抬起头望着远方延伸的长路,轻扬着僵硬的嘴角,又望着身边的老母亲,幸福满足的继续挪移着脚步,我应该感到那步子是坚定而轻盈的。 9、朋友,你读懂亲情了吗?亲情是寒冷时父亲为你披上的一件外套,是深

夜里母亲为你冲的一杯牛奶;亲情是孩子柔嫩的小手为父亲擦去额上的汗珠,是母亲疲惫时递上茶水时的体贴。 10、其实,人生的道路从来都不平坦,谁都会遭遇各种各样的坎。要像刘翔那样勇往直前,你就能飞跃一道又一道坎,你的人生就充满灿烂和喜悦。 11、其实成长,就是一颗美味的糖果,那唇齿留香的滋味回味我们无穷无尽的遐想。可是如果不加以节制,我们便尝不到那最初的那份甜蜜,取而代之的必定将是阵阵疼痛。所以成长中的我要学会排解烦恼,保护好我们的“牙齿”。只有这样,我们才会品味到更多的甜蜜与快乐! 12、亲情不仅是孟郊的“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长长牵挂,它也是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的深沉感叹,是苏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的美好祝愿,是辛弃疾“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的天伦之乐…… 13、亲情能点燃生活的希望,为我

报刊杂志卷首语精选

报刊杂志卷首语精选(转载) 报刊文摘,哲理短文精选《卷首语》实际上是短文精品集。有些篇目虽是原来的片断,但仍然不失完美地表述着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一条闪闪发光的哲理,一星划过夜空的亮迹。这些短文,含蓄凝炼、肃洒自然,你可诵之,你可歌之,你可思之,你可叹之。旅途携带,或置之案头,随时览阅一页,既有神韵与灵性的感悟,又有芬芳与飘逸的魅力,相信会带给你无尽的乐趣——高雅的乐趣。 ★“我心有主”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一棵梨树,行人纷纷去摘梨,惟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便问:“何不摘梨以解渴”他回答:“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其迂腐:“世道这样乱,管他是谁的梨。”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我心有主”,意味着一个人能够坚持自己的主见,恪守自己的操行,排除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不为外物所役,不被名利所困,以求做到“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追名逐利,或贪赃枉法,或晚节不保,最后落得身陷囹圄,悔恨终生,代价极为惨痛。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由于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相反,如果能做到“我心有主”,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坚守精神家园,自然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这是一种准则、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精神。 ——摘自2001年4月1日《浙江日报》作者沈盈舟 ★把自己的位置放在最低处 1775年6月,在波士顿郊区来克星顿和康科德的抗英战斗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爆发后几星期,约翰·亚当斯革命领袖之一,后任美国第二届总统在费城召开的大陆议会上站起来提名乔治·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的候选人。后来,大陆议会一致投票赞成亚当斯的提名。 然而,华盛顿是怎样面对“提名”的呢当时年仅34岁的华盛顿“眼睛闪烁着泪花”,对人们说了这样一句话:“这将成为我的声誉日益下降的开始。” 华盛顿在获得提名后,并没有陶醉于荣誉中,相反,考虑到的首先是自己与大陆军总司令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间的差距,以及不排除别人在背后议论、指指点点等。这就对他以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有这些都为他后来当选为大陆军总司令和荣任美国第一届总统奠定了人格基础。 ——摘自《公共关系》2001年第11期,作者程大国 ★贝多芬的灵魂 18世纪末的维也纳,是音乐气氛最浓的城市。在显赫贵族的客厅里,音乐表演成了一件高尚和时髦的事。所以贝多芬也就经常处在贵族及拥有各种头衔人物的包围之中,可他总是高高昂起他那狮子般粗犷的大头颅,从不献媚于任何人。 一次,在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的庄园里,来了几位“尊贵”的客人。这几个不是别人,正是侵占了维也纳的拿破仑军官。公爵为了取悦这几位来宾,便非常客气地请求贝多芬为客人们演奏一曲。但贝多芬断然地拒绝了。当公爵由请求转为要求的时候,贝多芬愤怒到了极点。他一声不响,猛地推开客厅的门,在倾盆大雨中愤然离去。 回到住处,他把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给他的胸像摔了个粉碎,并写了一封信:公爵,你所

古韵美文集锦

古韵美文集锦 冷夜的风划过指尖,落墨成一丝一缕忧伤,滴在心里,化成胭脂泪。携一缕月光下的思念,今夜为君独憔悴,捻一片落花,掬一抹月色,闭目遥想,你就在我身旁。我愿抛下风尘愚念,为你织起一个深情的梦。一段尘缘,梦断成空。今生我只是过客,只是风景里的旁观者。此去别后天涯,请君莫念,莫念...... 一季秋思,一脉痴语,醉笔描素笺,或深、或浅。将一朵莲的心事遣入流年,以一种花开的姿态静默成兰,如水、如仙。寂寂流年,浅浅擦肩,只想捻一阕诗情,书一怀画意,小酌怡情,吟风弄月,无关他言,且歌、且行。静守一份安然,淡墨红尘,默然相爱,寂静喜欢。 萧萧秋风,伊人独醉,今世情缘一念起。琴瑟弦,琵琶语,高山流水觅知音,共谱一曲相思引。浅黛如水,柔眸微启,斜倚轻风里,淡看花开花落。指捻花香,步步生莲,一帘幽梦里,闲观云卷云舒。凝眸远望,望尽天涯路,等你来看细水长流,你不来,我不敢老去。 明月皎皎,秋风瑟瑟,鹊桥相会鹊桥仙。银汉迢迢,星云渺渺,天亦有情在人间。眉黛柔柔,霓裳翩翩,佳期如梦梦千年。深情款款,爱意绵绵,且诉相思思未眠。花前吟哦,月下浅唱,千里姻缘一线牵。两情相悦,心若相连,天涯也在咫尺间。 离合聚散总关情,梦里念里皆是你。纵是此恨无关风月,亦不悔一场风花雪月的情。繁华过处,三千弱水亦荒芜,只留下指尖微凉的情愫,空对月吟。平素不惹相思,最是相思,不诉离别,最患离别。此生愿偎君怀,感同心有灵犀的温度,携手赴一场来生今世。 谁抚我青丝万缕,为你绾结一世同心;谁为我深情凝望,许你一场地老天荒。前世我为你轩下窗前一朵莲,悄然映入你眼帘,你挥笔轻吟咏莲诗篇,不知我心似君心,轮回已千年。今生你是我不悔的眷恋,我依然为你深情款款,一笑莞尔,许下三生三世的夙愿。 细雨微风,轻诉流年,温润了一季的春暖花开。若水清颜,馨墨冉,微雨清寒声声慢。一念之间,三月飘雪戏花残。你从红尘中依约走来,如莲淡雅,如兰静娴。笑靥如花,柔软了我的眼眸,回首一瞬间,千年。一帘风尘,舞动了谁的若雪幽梦?陌上花开,便可缓缓归矣。 一曲心音,涤荡了世间尘埃。一缕花魂,沉醉了唯美忧伤。一次邂逅,倾尽了高山流水。一念执著,爱不同生死同穴。春水凝碧,倾予几许柔肠。纤指红尘,千世轮回成殇。愿得一人心,白首不相离。静听花开,为你,倾尽千年的等待。蓦然回首,花开彼岸,香漫雪海。

(完整版)高中语文阅读经典美文.docx

不可缠绕的心灵 曹文轩 我们的天性是自由的,但我们却会因为一些僵硬的知识的束缚而失去自由。 十二岁那年春天,我在田野上发现了一株很瘦弱的小树苗,便将它挖回来栽在菜园里。 它一天一天地长大了,两年后就蹿成一米多高。春天来临,它的树干是亮灿灿的紫铜色。它 长得结实而漂亮。再过两年,它就能挂果——我想。然而,两年后,它并没有如我所期盼的 那样。我的小桃树再也没有长高,而且还显出奄奄一息的样子。记得那时我很难过。 后来我终于找到了原因:我的老祖母借它为瓜架,在它的跟下种了丝瓜,那些刁钻的丝瓜藤就沿着它的树干攀缘而上。若是直上也罢了,却是像锁链那样一道道地把树干箍扎起来, 对它千缠百绕。我把它们全扯掉了。第二年,桃树又生机勃勃地成长起来。那年,春寒料峭,它开花了。夏天,桃子成熟了,十分可爱。 如果我们也像这株桃树一样,被僵硬的知识的藤蔓所缠绕,我们就会失去创造力,失去生命的光彩,甚至会精神窒息。 一位从事诗歌研究的朋友曾介绍过两首台湾小孩写的诗。诗的题目我都记不得了,诗句也已忘却,但大概意思还记得。一首诗说一群孩子去捉鱼,可是已没有什么鱼好捉了,他们自己就互相把对方作为鱼而玩起捉鱼的游戏来。在他们的欢笑声中,透出了一股悲哀。另一首诗说一个无拘无束的小孩光着脚丫在地板上跑起来,留下的脚印就像游动的鱼。妈妈来了,却用拖把将这些“鱼”一网打尽。这两首诗简直妙极了。我想,它们只能出自两颗未被僵硬 的知识束缚的心灵。 失去的滋味 东方穹 “得到时不珍惜,失去时才努力。”当人们认为一切为理所当然时,人们就不会认为这弥 足珍贵。 失去是不易诉的,那是人心底的暗色。也许惟有其暗,才反衬出人生的明亮来。 不是有句明言这样说云:失去的才知道珍贵。除夕爆竹一响,大步一迈就嘻嘻哈哈不知 愁滋味地跨进了二十的门槛。瞀然回首,才发觉往前去的一道道大门笑口大开迎着你,只有通过的门紧紧关闭着,任你千呼万唤,不予理睬。 记得有位年轻的作家说要学钢琴,惹得他的学生们大惑不解。失去已无可奈何,何必老

精选美文500字20篇

1.走过雨季 岁月之船悄悄划远,记忆的空隙间留下一抹淡淡的惆怅,年少无助的彷徨,失意无奈的心绪,支撑起一段忧伤的日记,曾经钟情于缪斯女神,无数月光柔柔的夜晚躲在自己的影子里,抒写过曾经用有的真实。 一个个含泪的梦,一路欢歌,一路叹息去寻觅被遗忘的昨天,去寻求青春的灵性,绵绵的恋情和缀满幽思的闪烁的星空,常常是在别人潇洒的不可一世和蔑视的眼神中读自己的浅陋和卑怯。 总找不到自己的辉煌,时间馈赠给自己的永远是雨中的独步,梦的五彩在孜孜寻求,干旱已褪色,也许走进是一个错误的抉择,诚然烫伤的心着实苦恋着,无法说“不再写了,今生今世”的豪言壮语,年轻的心早已爬满了绿色的方格,再也潇洒不起来,是否只要跋涉不断,梦中的成功就会变成现实。 我在心底默问自己,有一种不可言壮的悲凉,让我真正体味到什么是“文章千古事,甘做寸心知,”曾经在不是播种的季节撒下了一粒红豆,在深秋的边缘长出几枚青果,好涩好涩,总想忘记那枯水季节的柔情,那头飘逸的长发总是挥之不去,被雨淋湿而远去的倩影,总是留在心底,明知这是一个错误——虽然可称为一个及其美丽的错误,却无法风轻云淡的舍去。 枯水季节的承诺,遗落在枕边随风飘向远方, 走过雨季,不在淋雨!!! 2.生命的意义 ●[美] 罗杰·冯·伊区 生命如同甜甜圈。刚出炉时味道新鲜可口,但过一段时间后,便生硬难吃;其中间的圈洞意味着生命神秘的一面,但若欠缺这神秘的圈洞,甜甜圈就不成为甜甜圈了。 生命如同吃葡萄柚一般。首先,你必须剥开柚皮,然后试咬几口,以便适应柚子的风味;当你开始享受柚子时,柚子汁却可能喷得你睁不开眼睛。 生命如同香蕉一般。开始时是生涩的,然后随着时间而变黄变软。有些人希望自己只是香蕉,另一些人则希望自己成为上等的香蕉。你必须谨慎小心,不要被香蕉皮滑倒;此外,你必须努力剥去香蕉皮,才能享受香蕉的美味。 生命如同烹饪一般,一切味道全取决于你的作料与烹饪技巧。你可依照食谱烹饪技巧进行烹饪,也无妨自由创造。

医院期刊.杂志.报纸等优秀卷首语.寄语-期刊卷首语

医院期刊.杂志.报纸等优秀卷首语.寄语-期刊卷 首语 医院期刊.杂志.报纸等优秀卷首语.寄语期刊卷首语卷首语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 x年,我院迈入高速发展的高铁新干线时代。新的时代,为我院所有人员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也对我院所有人员寄予了更高期待、提出了更高要求。 涵养兼济天下、担当道义的"立德"情怀。"良医处世、不矜名、不计利,此其立德也。"我院志愿者奔赴学校、企业等地开展义诊、健康大讲堂、志愿服务等活动;积极参与植树造林、"庆三八"等社会公益活动,承担医务人员的社会责任;不断强化医疗质量管理,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将个人价值同社会、人民群众联系起来,做到"以德修身、以德润才、以德服众、以德惠民",这即是"立德"情怀。 铸就挽回造化、立起沉疴的"立功"品格。医务人员要严谨做事,不仅要有良好的技术,勤于实践,将本专业先进经验技术用于为病人服务,做到救死扶伤、妙手回春,更要有"立功而不居功,立功就是奉献"的理念,不断提高自我医疗技术水平,提升医疗服务质量,时刻为患者除病排难。遍览潍坊市市立医院,一封

封感谢信,一面面锦旗都讲述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都包含着患者及其家属对我院及相关医护人员"立功"品格的肯定。 培育业精于勤、精益求精的"立业"精神。勤奋既是一个人成功的基础,也是一个科室、一所医院成功的基石。市立医院的发展离不开员工的辛勤付出,许许多多的市立人在自己平凡的岗位上,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诠释着"为业立勤"的宗旨,他们没有慷慨激昂的言谈,没有豪言壮志的目标,更没有惊天动地的伟业,却在自己的岗位润物无声的勤奋工作着,不断全心全意为患者提供优质服务。 彰显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立言"气度。近年来,我院以学科建设为抓手,积极开展科研工作,营造学术氛围,不断开创和引进更高水平的新项目、新技术。青年论坛已成功召开二十四届,在论坛上,青年医务人员根据主题畅所欲言,为医院的改革与发展出谋划策,不仅为医院收获了大量的"金点子",探索了培养选拔优秀青年人才的新机制,更为医院的高速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文化在于传承积淀,更在于耕耘创造。本期为立苑将秉承一百五十多载历史积淀,从我院实际工作出发,详细诠释"为民立德、为院立功、为业立勤、为学立言"的立院宗旨,若有不足之处,敬请斧正。 最后,我们真诚地向兢兢业业的全院干部职工,向长期以来关心和支持医院建设和发展的集团、各级领导、社会各界人士致

朗读美文集锦

风(叶圣陶)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树叶颤动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在那儿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树梢点头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正走过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 不用说我和你了 但是河水起波纹的时候 我们知道风来游戏了 匆匆 作者: 朱自清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我掩着面叹息。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在逃去如飞的日子里,在千门万户的世界里的我能做些什么呢?只有徘徊罢了,只有匆匆罢了;在八千多日的匆匆里,除徘徊外,又剩些什么呢?过去的日

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蒸融了;我留着些什么痕迹呢?我何曾留着像游丝样的痕迹呢?我赤裸裸来到这世界,转眼间也将赤裸裸的回去罢?但不能平的,为什么偏要白白走这一遭啊? 你聪明的,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夜晚 夜晚是一朵黑色的花儿, 黄昏时候开始慢慢绽开, 天刚蒙蒙亮又合上。 细腻的花瓣儿上, 落着星星点点的小甲虫, 闪烁着金色的光芒。 月牙儿在花瓣儿上散步, 一会儿逗着甲虫玩, 一会儿采集扑面的花香。 夜晚是一朵黑色的花儿, 它的花期不长也不短, 足够你把梦做得像模像样。 太阳 天上的太阳, 被白云相中了, 织成了彩霞。 湖里的太阳, 被鱼儿相中了, 雕成了莲花。 心里的太阳, 被灵感相中了, 写成了诗歌。 太阳喝醉酒 太阳喝醉酒 不小心撞倒山头

每日一读 ---经典美文

时光就像一个美少女,在低眉浅笑中,就将有些人一些事隔到了光阴的对面。其实光阴从不曾厚过谁也不曾薄过谁,生活就是一种积累,你若储存的温暖多,你的生活就会阳光明媚,你若储存太多寒凉,你的生活就会阴云密布。放下烦恼与忧愁,带着最美的微笑出发,脚下路在,前方希望在,回眸处爱与温暖一直都在。 牵一片光阴行走在流年里,看年华似水,缘聚缘散。曾经执着过的感情,慢慢的就淡了;曾经牵过手的人,走着走着就散了。流年的光阴里,温习着一场场错过;岁月的转角处,上演着悲欢离合。尘世间有太少的相濡以沫,太多的相忘于江湖。永远到底有多远?是天涯咫尺,亦或是咫尺天涯?被你牵过的手,揽不住永久,一句对不起辜负了多少我爱你。转身,你不再是我风花雪月的主角,我也不再是你心头的那颗朱砂。缘起,你在人群中;缘灭,你已在天涯。往事是一道风景,就算再美也只适合欣赏,或许,学会放开双手,心,才会自由。 生活是什么?生活是柴米油盐的平淡;是行色匆匆早出晚归的奔波;生活是错的时间遇到对的人的遗憾;是爱的付出与回报;生活是看不同的风景,遇到不同的人;是行至水穷尽,坐看云起时的峰回路转;生活是灵魂经历伤痛后的微笑怒放;是挫折坎坷被晾晒后的坚强;生活是酸甜苦辣被岁月沉淀后的馨香;是经历风霜雪雨洗礼后的懂得;生活是走遍千山万水后,回眸一笑的洒脱。 人生山一程水一程,总会有高潮和低谷,掬一捧光阴,握一份懂得,穿越一场又一场的生命迷雾。不是没有忧伤,是我们学会了坚强,不是没有挫折,是我们学会了面对。每一场经历都是生活的积累,每一次坎坷都是生命的历练。春暖花开,打开心灵之窗,走过阴霾,只要明天的太阳还会升起,生命就会在阳光中怒放。 倘佯在流年里,没有永远的快乐,也没有永远的伤痛。累的时候记得停下来歇歇,难过的时候蹲下来抱抱自己,寒冷的日子给自己些温暖,孤独的时候为自己寻一片晴空。我们都是红尘过客,缘来时你在我心里,缘去时让往事随风,学会好好爱自己,因为你不爱自己,没有人会更爱你,你若不坚强,没有人会替你坚强。 流年无恙,谁许过谁岁月静好?时光不居,谁许过谁天长地久?烟花不堪剪。你说,莫失莫忘,后来,梦里花凉;你说,生死相依,后来,转身擦肩;你说,天涯咫尺,后来,咫尺天涯。花开时节正逢君,花落时节已陌路。落红尽处,尘缘暗殇。谁懂离人泪?谁为雨花赋?原来,不是所有的执子之手,都能够与子偕老,失去的风景,走散的人都住在缘分的尽头。山盟海誓空对月,海枯石烂终成空,你的红尘,我也只是路过的幸福。曾经,你若安好,我便是晴天;从此,你若不好,再和我无关。或许,邂逅,缘于情;转身,缘于爱。就让那些曾经身手相牵的过往,在隔岸的年华里低吟浅唱,在回忆与遗忘中继续着我们的人生。

报刊杂志卷首语精选

报刊杂志卷首语精选 报刊文摘·哲理短文精选 《卷首语》实际上是短文精品集。有些篇目虽是原来的片断,但仍然不失完美地表述着一个发人深思的故事,一条闪闪发光的哲理,一星划过夜空的亮迹。这些短文,含蓄凝炼、肃洒自然,你可诵之,你可歌之,你可思之,你可叹之。旅途携带,或置之案头,随时览阅一页,既有神韵与灵性的感悟,又有芬芳与飘逸的魅力,相信会带给你无尽的乐趣——高雅的乐趣。 “我心有主” 有这样一个故事,说的是元代大学者许衡一日外出,因天气炎热,口渴难忍。路边正好有一棵梨树,行人纷纷去摘梨,惟独许衡不为所动。有人便问:“何不摘梨以解渴”他回答:“不是自己的梨,岂能乱摘”那人笑其迂腐:“世道这样乱,管他是谁的梨。”许衡正色道:“梨虽无主,我心有主。” “我心有主”,意味着一个人能够坚持自己的主见,恪守自己的操行,排除外界的干扰和诱惑,不为外物所役,不被名利所困,以求做到“一念之非即遏之,一动之妄即改之”。在现实生活中,有的人或追名逐利,或贪赃枉法,或晚节不保,最后落得身陷囹圄,悔恨终生,代价极为惨痛。究其原因,最根本的是由于没有坚定的理想信念,缺乏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相反,如果能做到“我心有主”,不人云亦云,不随波逐流,坚守精神家园,自然能够成就一番事业。 “梨虽无主,我心有主”,这是一种准则、一种修养、一种境界、一种精神。 摘自2001年4月1日《浙江日报》作者沈盈舟 把自己的位置放在最低处

1775年6月,在波士顿郊区来克星顿和康科德的抗英战斗美国独立战争的序幕爆发后几星期,约翰·亚当斯革命领袖之一,后任美国第二届总统在费城召开的大陆议会上站起来提名乔治·华盛顿为大陆军总司令的候选人。后来,大陆议会一致投票赞成亚当斯的提名。 然而,华盛顿是怎样面对“提名”的呢当时年仅34岁的华盛顿“眼睛闪烁着泪花”,对人们说了这样一句话:“这将成为我的声誉日益下降的开始。” 华盛顿在获得提名后,并没有陶醉于荣誉中,相反,考虑到的首先是自己与大陆军总司令所必须具备的条件之间的差距,以及不排除别人在背后议论、指指点点等。这就对他以后的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有这些都为他后来当选为大陆军总司令和荣任美国第一届总统奠定了人格基础。摘自《公共关系》2001年第11期,作者程大国 贝多芬的灵魂 18世纪末的维也纳,是音乐气氛最浓的城市。在显赫贵族的客厅里,音乐表演成了一件高尚和时髦的事。所以贝多芬也就经常处在贵族及拥有各种头衔人物的包围之中,可他总是高高昂起他那狮子般粗犷的大头颅,从不献媚于任何人。 一次,在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的庄园里,来了几位“尊贵”的客人。这几个不是别人,正是侵占了维也纳的拿破仑军官。公爵为了取悦这几位来宾,便非常客气地请求贝多芬为客人们演奏一曲。但贝多芬断然地拒绝了。当公爵由请求转为要求的时候,贝多芬愤怒到了极点。他一声不响,猛地推开客厅的门,在倾盆大雨中愤然离去。 回到住处,他把利西诺夫斯基公爵给他的胸像摔了个粉碎,并写了一封信:公爵,你所以成为一个公爵,只是由于偶然的出身;而我之所以成为贝多芬,完全是靠我自己。公爵现在有的是,将来也有的是,而贝多芬只有一个。 正如贝多芬所言,由于偶然的出身,这个世界上的确有过无数的公爵。然而,历史最公正,

江南美文集锦

江南(一) 徜徉在宋词的意境里,很古典地品味江南,在“杏花春雨”的氛围里,身心让黄鹂婉转、燕子啁啾的软绵绵的江南紧紧缠住。周太王的长子泰伯自愿放弃王位迁居被称“荆蛮之地”的江南垦荒,在今天的无锡梅里建吴城,转眼三个春秋,曾经沧海之后,“荒蛮之地”竟成“梦忆之境”,令无数英雄竞折腰,令无数文人魂魄销。 江南的风是轻的,只撩人表面,只让人感到它掠过而已;江南的雨是疲惫的,倦怠的,无法爽快,仿佛不想从寂寞和沉睡中醒来;江南的山是灵性的,虽无质感、缺霸气,但能聚人气,育一方深沉;江南的石是女性的、柔软的,年久日长以后,光洁如玉,裸露出一种性感和占有欲;江南的田野总是滋润,但却害羞,拒绝展示赤[和谐]裸的胴体,故难见肌肤与刚毅,所有的隐私化为色彩斑斓;江南的桥是装饰,是风景,是理念,是哲学,欣赏和被欣赏都在其中;江南的河是气量、是心胸,拒绝所有的不公,气势汹汹的官船,富绰豪华的商船和简陋寒伧的夜航船均被无私地承载;江南小镇清一色的青石小街,精品深藏于小巷,老底子叫做“弄堂”,弄内偶尔的门楼是一个镇的猜想或秘密,古镇的神秘由此生发;江南的古井直通历史深处,井不管深浅,只要常用,定有碧水,只要细究,必有经典,井的传说与故事,屡屡验证江南小镇为何藏魂隐魄。 在江南看生活,只有美丑,无所谓对错;从生活看江南,依旧魅力无限,风情万种;从世俗看生活,还是江南的好。 江南(二) 石板小街作为一种文化,是汽车时代以前和帆船以后的事。人在这里适合过闲云野鹤似的生活,一定不是他的本意或初衷,长袍马褂、青面布鞋并不昭示着博学,是一个生存方式。马致远钟情“小桥流水人家”的江南安逸生活,张志和神往“斜风细雨不须归”的隐逸日子,杜牧不忘“十年一觉扬州梦”的风流往事,李煜长叹“一江春水向东流”,落难君王梦江南。即使是布衣少女,“采莲南塘秋”,即使是匆匆旅人,“路长梦短无处寻”。邱迟看江南“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江南旖旎的风光在清丽的词句中跃然而出。陈寅恪学贯中西以后,回眸江南,宛若依门之少女,绸缪鼓瑟之少妇。张大千眼里,江南生活在水里,烟雾飘渺。 西湖太湖秦淮,一条鲜艳的血脉,流淌出了江南精华,流到宋人那里,江南成为一种人生范式,一种天堂式的境况。我呱呱坠落在江南小镇,一生未曾离开,却几乎访遍所有小镇发现江南小镇们一个模式,平静如太古,码头酱坊、药铺烟店、酒楼茶馆、小桥石岸,组合成江南小镇的基本格调,小镇上屋檐不敞,住家不多,不远便见田野,农舍俨然,依稀耕种人家,在江南过日子,调理得好,很有些神仙味,不会有局促悒郁之感。 牵一根柔肠在小巷里转悠,摆脱不了一水幽远。江南文章永远的不能做完,即使想做。江南的城镇倘若要作细品,内涵不能觅得,石拱桥、石驳岸、踏级入水的石阶、依水而立的宅第、沿河而去的街巷、柱廊翘檐的街楼,高墙深院与沿街骑楼连成一体,高低错落有致。大户人家一般藏于深巷,青石板将华贵铺进,雕花门庭,石柱石阶庭院中透着古朴秀美之气。住宅高敞宽大,木质长棂窗扇,广漆楼梯地板,主人不管有无学问都有附庸风雅的爱好,旧书字画、雅致古董、盆栽小景,直往悠闲上靠。风景远逝以后,追忆起来,会起一种莫名的沉郁的怀旧幽思。在这样的地方养性,可以深藏虚谷,可以不偏颇也不逃避,不焦躁也不颓唐,可以做些怀抱清旷的事体。再贫寒的人家,日子照样过得滋润。 江南(三) 江南河湖的烟水芳草,依湖古城的迤逦气韵,傍水青山的松风幽径,修竹清池,构成江南山水的倾情之美,构成这温柔富贵之乡、大雅与大俗共融之地。 江南的古村落,行走得慢的,与时代失去了联系,作为一种标本存在,但居住者却是鲜活的,现代的,与外界的关联是隐藏的,用一种不敞开的开放姿态欣赏着自足。江南的树木不乏千年以上,樟、槐、榆、松、银杏、黄杨,都喜欢成群结队地遮掩着大地,将古典呵护。

读经典美文,做少年君子 [1500字]

读经典美文,做少年君子 班会目的: 1、通过开展“读经典美文,做少年君子”主题活动,努力将古诗文教育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和高尚情操的人文教育有机地融合,着力培养一代“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少年君子。 2、通过活动,激发学生诵读中华经典的情趣,养成随时积累语言素材的习惯;培养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 3、检测班级的古诗的诵读情况和收集情况,通过丰富多彩的节目表演,激发孩子们的阅读古诗的兴趣,培养孩子的人文修养。 课前一诵: (四个小组分别代表朗读,组长吟导语,整组齐诵。)《春夜喜雨》唐/杜 甫《小池》宋/杨万里 《山行》唐/杜牧 《江雪》唐/柳宗元

班会流程: 甲:同学们的诵读声在耳边响起,如此美丽。乙:莺歌燕舞喜迎大地。 丙:书香墨香飘满校园。 丁:敬爱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五年级 齐:《读经典美文,做少年君子》主题班会,现在开始。 一、《三字经》朗诵 甲: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文明古国。乙:中华民族的经典是我国古代珍贵的文化魂宝。丙:你们听,教室里传来了朗朗的读书声。 《三字经》朗诵

二、舞蹈《春晓》 丁:《三字经》蕴涵着做人的道理,人立世必先立身,身不正学髙亦无用。 丙:我们在诵读中成长,诵读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美妙和学习的快乐。请欣赏舞蹈《春晓》 三、《弟子规》跟读 甲:开展经典诵读活动,传承中华文明,弘扬民族精神。乙:书香校园,诗意的生活,诵读千古美文,促进良好行为的养成。 丙:金色的童年,如梦如幻,校园内外诵读经典。 丁:你们听,书院里传来了弟子们的读书声。 (课件)播放弟子规录音,学生跟读,拍手配乐。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