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我们身边的心理学现象

我们身边的心理学现象

我们身边的心理学现象
我们身边的心理学现象

我们身边的心理学现象

内容摘要:“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绪与情感是个体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活丰富性和生动性的重要内容。大

学阶段是情绪与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嫉妒就是一种典

型的大学生情绪情感的常见问题,本文将结合生活实例,

分析嫉妒这一心理现象的含义,产生原因及影响。

关键词:嫉妒心理现象

首先,我们来看这几种现象:某人故意在穿着新衣的小姐身上涂上黑墨;对豪华美观的轿车用硬币或硬物刮擦;在同学想偷看自己的试卷时,故意遮住让他看不到;故意忽视后辈的成就或刻意举出微不足道的缺点,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的。但在当时,旁观者甚至当事人,能立刻警觉到这含有嫉妒成分的,却是少之又少。有的人可能是真得没感觉到,但我想大多数人,是感觉到了却绝对不愿承认。

《嫉妒心理学》中说,嫉妒是一种难于发觉,又不愿发觉的感情。那么,究竟什么是嫉妒呢?我们的教学用书上的解释是:嫉妒是看到他人在成绩、才能、相貌等方面超过自己时而产生的恼怒和怨恨的心理;或者说嫉妒是指人们为竞争一定的权益,对相应的幸运者或潜在的幸运者怀有的一种冷漠、贬低、排斥、甚至是敌视的心理状态;嫉妒就内心感受来讲前期依次表现为由攀比到失望的压力感;中期则表现为由羞愧到屈辱的心理挫折感;后期则表现由不服不满到怨恨憎恨的发泄行为。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红眼病、吃醋、吃不到葡萄说葡

萄酸”等等。值得一说的是,羡慕与嫉妒是有区别的,“羡慕是一种爱慕、钦慕,因喜爱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优越条件等而希望自己也有的心理,那是对幸福概念的一种认知,对他人幸福的一种祝福;而嫉妒,是内潜着对他人幸福的破坏倾向,并对自己所谓的不幸深感无奈的一种心态。”①这也就是羡慕与嫉妒的最大区别吧。

究其产生原因,就拿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经历来说吧,在幼、少年时期,嫉妒首先因母爱而产生,我们会比较自己的母亲与身边同龄人的母亲对各自的关怀方式和关爱程度。还有兄妹间的嫉妒,特别是家中有亲生兄妹时,父母亲友对幼子的过多呵护或时而表现出的重男轻女的行为都会引起我们的嫉妒。但在少年时成绩好的孩子似乎不一定受到嫉妒。在青春期,由入学考试产生的嫉妒就比较普遍了,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现象会越加普遍,在升学的各个阶段,青少年们已经被区分为优秀或低能的,学历的壁垒几乎是绝对性的。再者,“有恋爱就有嫉妒,没有自信才有恋爱的嫉妒,且嫉妒的深度与爱情的深度成正比。”②在团体中,公司,学校是嫉妒的温床。在家庭里,邻居间不同层次的物质条件也是嫉妒的来源。

一提到嫉妒,很多人都会想到女人,而女性确实容易产生嫉妒心理,这或许也是“嫉妒”二字都有女字旁的原因。在生活中,大部分女人的生活会受到男人的保护,特别是有些女人在经济上无法自理,没有固定的职业,只能依靠丈夫为生。抓住丈夫行动范围,也就成了她们的工作之一。她们时时想着要排除威胁自己地位的障碍,嫉妒就

①摘自《百度百科羡慕与嫉妒的区别》

②引自《嫉妒心理学》

不可避免的产生了。再者女人对周围的事物甚为敏感,会不断地拿别人和自己做一个比较,使脑子里总是担心自己的价值的不到别人的承认,便产生嫉妒。

而嫉妒产生的条件,我将在接下来分类举例说明。第一,当各方面条件与自己相同或不如自己的人居于优势地位时,嫉妒心理产生。比如平时模拟考试与自己成绩相仿的同学在高考中考取了某知名大学大学,而自己名落孙山。第二,自己所厌恶或轻视的取得成绩时。例如我们经常能听到;“什么?他那种什么都不懂,马马虎虎的人竟然得到了那个奖项?一定是有黑幕(内幕)”。第三,与自己同性别的人取得成绩或得到认可。比如班里某同性别同身高的同学在体育长跑考试中得到了优秀,而自己只得到合格,或老师认定某同学可以考入好的大学。第四,比自己跟高明得人居于优位。在我们周围总有自己熟知的人能画的一手好画,或善于歌唱,或脑袋聪明,或善于着打扮,有曲线美等方面的特长和优势,并且这种人总被人有意无意的炫耀夸赞,引起嫉妒者的反感。因为是由反感而产生的嫉妒,所以当被嫉妒者受挫时,这种嫉妒往往就转变成了一种幸灾乐祸的心情。

那么,什么样的人容易产生嫉妒心理呢?每个人的内心情感和个人经历的不同,造成了人们性格上的不同,而性格与嫉妒心理的产生有着极大的关系。一般在生活中,缺乏自信心的人,自卑感很强的人,外貌亲切而内心冷淡的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心智不成熟的人容易嫉妒人更容易产生嫉妒心理。此外,我们东方人自古以来保守和要面

子的做人方法,也对嫉妒的表现方式有着强烈的影响。因嫉妒,而设计陷害竞争对象,这种例子在帝王之家中是很常见的。相反的,因嫉妒而产生的另一种消极性的后果,即安平乐道,这或许是受传统道德思想影响的缘故吧。

然而,在有些情况下是不会产生嫉妒心理的。虽然某些对象在客观上处于很明显的优势,但如果当事人不进行比较,或看透了形式,认为自己无论如何也无法到达那个高度,或二者生活在不同层次的世界,嫉妒就不会产生了。比如某职业球类选手,仅有高中学历,在才刚过二十岁的年纪,年收入就已达几百万元,自然,他居住的是豪华洋房,做的是高级轿车,到俱乐部时大受人们的欢迎,但大多数人对这样的人是不感到嫉妒的。因为这种人在自己比较和竞争的范围之外。但假如有一个伙伴在高中时期与这位明星选手在同一个球队,每天都曾在一起练球,而他意外受了伤,因此再也无法上场比赛。于是他过完了平凡无奇的学生时代,找到一份普通方的工作,当他从电视上或报纸上看到了老友的奋斗与成就,他大概会想起,如果当时自己没有受伤的话,也可能会有这种机会出现在电视上,成为万众瞩目的焦点。这个人,可能会开始特别注意事业正红的队友,他可能变成为其捧场的一份子,可能经常去看他打球,也可能在背地里透露一些他过去的丑闻。如此一来想到自己也有居于优位的可能,而事实并非如此,便产生了充分的嫉妒。其次,通过不懈的努力而得到的结果,也是很少被人嫉妒的。

当然一些卖彩票中奖之类的因为偶然的机会而得到利益的人,就

成为嫉妒的好对象。与此相同,在我们当今社会常见的选秀这种事,对于选手是否能当选,那完全要靠选秀节目的评审人员的评价来决定,这样就会有人怀疑,某某被选上,是因为她和评审人员的特殊关系,或评审人员受到后台老板的压力,或在决赛的前一晚偷偷地拜访过谁的原因,这有许多猜想的余地存在。但这种嫉妒仅限于参加了选秀或有意参加的人,而自己本来就不想参加的人,对于谁当选了的报道往往是漠不关心的,就像对待异地明天的天气预报一样。

至于嫉妒的后果,好处是引起竞争,人们会因嫉妒而努力,向上。坏处当然是引起对立,分裂甚至是疾病。更有甚者会做出攻击行为,因嫉妒导致的情杀案屡见不鲜。一些恶意中伤,告密均由嫉妒产生。另一方面,嫉妒也会使我们变得内向,逃避现实。

怎样克服嫉妒心理呢?对于处理自己的嫉妒,我们可以参见教材上的方法,比如为自己寻找新的价位,定新的目标,自己想开些也可以消除嫉妒,也可以用“酸葡萄心理”自我安慰的方法,或学会自我宣泄情绪,找他人倾诉。

现代社会是竞争的社会,这就意味着现代人,生活在嫉妒的温床中。而我们只有调节好自己的包括嫉妒在内的各种情绪,才能更好的学习与生活。

著名心理学十大效应

著名心理学十大效应

1、阿基米德与酝酿效应 在古希腊,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他又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可问题是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一样重,谁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没有捣鬼。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冥思苦想,他起初尝试了很多想法,但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洗澡,一边他一边坐进澡盆,以便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被轻轻地托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了问题。 不管是科学家还是一般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现象。心理学家将其称为“酝酿效应”。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酝酿效应的经典故事。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忍不住发出类似阿基米德的惊叹,这时,“酝酿效应”就绽开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一心理的写照。 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因此,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许答案真的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2、阿伦森效应 阿伦森效应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阿伦森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认为,人们大都喜欢那些对自己表示赞赏的态度或行为不断增加的人或事,而反感上述态度或行为不断减少的人或事。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主要是挫折感在作怪。从倍加褒奖到小的赞赏乃至不再赞扬,这种递减会导致一定的挫折心理,但一次小的挫折一般人都能比较平静地加以承受。然而,继之不被褒奖反被贬低,挫折感会陡然增大,这就不大被一般人所接受了。递增的挫折感是很容易引起人的不悦及心理反感的。 阿伦森效应的实验: 阿伦森效应的实验是将实验人分4组对某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某人对哪一组最具好感。第一组始终对之褒扬有加,第二组始终对之贬损否定,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 此实验对数十人进行过后,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最具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 阿伦森效应的启示:

20种教育心理学效应

几种常见的教育心理学效应 下面几种心理效应是我们进行班主任培训时总结整理的,全部用自己的语言描述,还比较通俗.班主任感到很新鲜,对于指导工作,撰写论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1、什么是罗森塔尔效应?这一效应对班主任工作有何指导意义? 1968年,心理学家罗森塔尔来到美国的一所小学,对该校18个班的学生做了未来发展预测,然后将最优秀的学生名单通知校长和任课老师,并再三交代不要把名单外传。在老师看来,名单中的学生有优秀的,也有学习不尽如人意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对名单中的学生进行复试,发现名单上的学生各方面都有了明显的进步,他们与老师的感情也特别深厚。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是“期望”这一神奇的魔力在发挥作用。罗森塔尔教授是著名的心理学家,在人们心中有很高的权威,老师们对他的话都深信不疑,因此对他指出的那几个学生产生了积极的期望,像对待聪明孩子那样对待他们;而这几个学生也感受到了这种期望,也认为自己是聪明的,从而提高了自信心,提高了对自己的要求标准,最终他们真的成为了优秀的学生。 在班主任工作中,要经常鼓励你的学生,培养他们的自信,你的期望和鼓励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孩子的未来;要多给学生贴上一些积极的标签,发挥标签的暗示和引领作用,促进孩子向着我们期待的、积极的方向发展;要坚决禁止给孩子贴上诸如“大脑迟钝”、“不可救药”等消极的标签,防止负罗森塔尔效应的出现。

2、什么是异性效应?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发挥异性效应推动工作和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异性效应是指异性同学之间相互吸引,相互促进的一种心理效应,其表现是两性共同参加的活动,较之只有同性参加的活动,参加者一般会感到更愉快,干得也更起劲,更出色。异性效应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心理现象,也是一种正常的、健康的、积极的心理效应。这种效应在青少年中表现尤为明显。“男女搭配,干活不累”是异性效应的最通俗的说法。 异性效应的产生的原因是,当有异性参加活动时,异性间心理接近的需要得到了满足,因而会使人获得程度不同的愉悦感,并激发起内在的积极性和创造力。男性和女性一起做事、处理问题都会显得比较顺利。 在学校生活过程中,我们也会发现,同学们为了使异性产生好感,总希望自己在异性面前表现好一点,希望给异性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当与异性在一起时,会更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因而出现女孩的好打扮,男孩在女孩面前的“英雄行为”。在运动会的体育比赛中,来自异性的加油声会给人带来更大的鼓舞和力量。因此,异性交往和相处会使人变得更积极,更高尚。 在班主任工作中,要多组织一些集体活动,让男女同学更多的在集体活动中接触、认识、感应,促进异性同学之间正常情感的释放和建立;在组织各项活动是都要坚持男女搭配的原则,切不可担心出现异性交往问题而故意把男同学或女同学分成一组,那样的效果会适得其反。 3、什么是鲶鱼效应?班主任如何在班级管理中科学地运用鲶鱼效应原理推动工作?

【精品文献】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全)

【精品文献】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全) 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 “正常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有背于他们本性的蠢事,以哪种方式,为什么会这样,我一直对此极其感兴趣。为什么本性善良的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邪恶的事情来,为什么聪敏的人有时候又会做出一些愚蠢,荒谬的傻事,” -- Philip Zimbardo 跟著名社会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教授一样,我也对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做蠢事这一点很痴迷。通常我们会听到的答案是:是由于外人造成的 (一些社会心理学家笼统的这样解释。)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一直在详述这10个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每一个都讲述了其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独一无二且意义深刻的故事。 1、光环效应 当你自己的头脑是一个谜的时候,十大社会心理学研究不但论证了“光环效应”,还证明了我们是多么难以进入自己的思考过程。 “光环效应”是社会心理学里的一个经典的发现。其理念是对于个人的总体评价(例如,她是否令人喜爱)渐渐成为了狭隘的对于某些特定的特征的评判(例如,她是聪明的)。好莱坞明星完美地证明了光环效应。因为他们总是很有魅力而且令人喜爱,所以我们就自然而然地假设他们同时也是聪明的、友善的、明辨是非的等等。直到我们发现了(大量的)与此相反的证据,我们才幡然醒悟。同样的道理,政治家利用“光环效应”使其成为自己的优势。他们表现得和蔼而友好,却不怎么谈到主旨。人们倾向于相信这些政治家的政策是好的,因为他们看上去是好人。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但是你可能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反省,或者用一种说法来说,追溯我们的思考过程以回到最初的错误,从而找到这种判断的错误。在上世纪70年代,著名社会心

社会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一、什么是社会心理学 社会心理学是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社会心理、社会行为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 社会心理是社会刺激与社会行为之间的中介过程,是由社会因素引起并对社会行为具有引导作用的心理活动。社会行为是人对社会因素引起的并对社会产生影响的反应系统。勒温提出著名的公式B=f(P,E)行为是个体及其情境的函数, 即社会行为及其发展取决于个体与其所处情境的状况。 二、社会心理学的研究内容 三、社会心理学经典效益分析 1 巴纳姆效应: 实验: 结论:由于人们不可能每时每刻去反省自己,也不可能总是把自己当作局外人来观察,所以,人们通常借助外界信息来认识自己,容易受到外界信息的暗示。人们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特别适合她们。 巴纳姆效应——自我暗示表现: ?迷失自我 ?受到周围信息的暗示 ?以他人的言行作为自己行为的参照 ?受到他人的影响和暗示 2 蝴蝶效应——防微杜渐 ?案例: ?表现:心理变化纤细而微妙,一丝再细小的不快心情或许就会导致一整天的心境不快,或许还会引起诸多烦恼,甚至引来一连串的噩运。 3 多看效应(曝光效应) ?多看效应:人们对越熟悉的东西就越喜欢的现象。 ?前提:首因效应要好,若是不好,则会起到反作用。 4 定势效应 ?案例: ?表现: 5 晕轮效应 ?案例: ?所谓晕轮效应,就是在人际交往中,人身上表现出的某一方面的特征,掩盖了其他特征,从而造成人际认知的障碍。 6 投射效应 ?案例: 由于投射效应的存在,我们常常可以从一个人对别人的看法中来推测这个人的真正意图或心理特征。 7 皮革马利翁效应 第2章自我认知 一、什么是自我认知 ?威廉·詹姆斯(1890)提出:自我包括三个部分: ?物质自我 ?真实的物体、人或者地点等 ?躯体自我和躯体外自我 ?社会自我 ?我们被他人如何看待和承认 ?社会特性:社会角色、社会地位、关系 ?精神自我 ?内部自我或心理自我 ?我们所感知到的内在的心理品质 ?代表了我们对于自己的主观体验、对自己的感受 二、怎么进行自我认知? 1 通过自己:

生活中常见的心理学汇总

【心理科普:大脑的心理秘密】大脑集中精力最多只有25分钟。这是对成人而言,所以学习20到30分钟后就应该休息10分钟。你可以利用这段时间做点家务,10分钟后再回来继续学习,效果会更好。 【心理常识:别人没有你想象的快乐】斯坦福大学心理研究发现:我们总是有低估他人负面情绪的倾向。也就是说:我们总认为别人春风得意,而倒霉的那个总是自己。这是由于我们自身有关注负面信息的倾向,还有就是在交际中对方戴着快乐的面具刻意隐藏。别人并不像你看到的那么风光,知道吗? 【心理技巧——心里不开心,动笔写下来】这是个漂亮的疏通方法。因为“写”这个动作,本身具有觉察、及统整思绪的功用。“写”,能将情绪能量从虚无的“下意识”,提升到“意识”的层次,也就是说,由原先感觉“我心中波涛汹涌”到“我知道怎么回事了”,焦虑下降,也就启动情绪疗愈。 【心理技巧:演讲前含口温水有助缓解紧张情绪】发言时的紧张来自内心的恐惧,说到底是太在意自己的表现、追求“完美”导致的。因此,放低标准,允许自己“出错”,是克服紧张情绪的第一步。另可在发言前几分钟含一口温水在嘴里,让它停留两分钟再吐掉。这样可润滑嗓子,还能帮助舌头和口腔的肌肉放松。 【自我成长的8个贴士】1. 成功是因为态度。2. 找方法,而不是找借口。3. 没有失败,只是暂时没有成功。4. 命运在自己的手里,而不是在别人的嘴里。5. 我们不改变坏习惯,坏习惯将控制我们一生。6. 你越努力,你的运气就越好。7. 如果事情无法改变,我们就改变自己。8. 有梦就会实现!你哪条做得最差? 【恋爱心理:亲吻】跟女生初吻如何不被抗拒,并且感到甜蜜呢?女孩都是矜持的,因此不急着把嘴凑上,可以先吻额头,然后鼻尖,接着是耳朵或脸颊,最后才吻嘴唇。这样的步骤可让女孩舒缓紧张的心情,为初吻找到顺理成章的理由,并且她会欣赏到你的贴心。毕竟,浪漫也是一种礼貌。 【女朋友比自己吸引人的童鞋杯具了】英「每日邮报」报导,研究发现:感情中如果女方外貌比男方吸引人,这段感情可能注定会失败。英国研究人员发现这个现象。他们正在研究人们是否真的倾向与自己吸引力相当的人配对。研究人员柏里斯表示:感情是否持久,似乎由女方主控。好吧,我想说这研究不适合中国! 人之所以会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坚持和放弃之间,举棋不定。生活中总会有一些值得我们记忆的东西,也有一些必须要放弃的东西。放弃与坚持,是每个人面对人生问题的一种态度。

著名心理学十大效应

1、阿基米德与酝酿效应 在古希腊,国王让人做了一顶纯金的王冠,但他又怀疑工匠在王冠中掺了银子。可问题是这顶王冠与当初交给金匠的一样重,谁也不知道金匠到底有没有捣鬼。国王把这个难题交给了阿基米德。阿基米德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冥思苦想,他起初尝试了很多想法,但都失败了。有一天他去洗澡,一边他一边坐进澡盆,以便看到水往外溢,同时感觉身体被轻轻地托起,他突然恍然大悟,运用浮力原理解决了问题。 不管是科学家还是一般人,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们都可以发现“把难题放在一边,放上一段时间,才能得到满意的答案”这一现象。心理学家将其称为“酝酿效应”。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定律就是酝酿效应的经典故事。 日常生活中,我们常常会对一个难题束手无策,不知从何入手,这时思维就进入了“酝酿阶段”。直到有一天,当我们抛开面前的问题去做其他的事情时,百思不得其解的答案却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令我们忍不住发出类似阿基米德的惊叹,这时,“酝酿效应”就绽开了“思维之花”,结出了“答案之果”。古代诗词说“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正是这一心理的写照。 心理学家认为,酝酿过程中,存在潜在的意识层面推理,储存在记忆里的相关信息在潜意识里组合,人们之所以在休息的时候突然找到答案,是因为个体消除了前期的心理紧张,忘记了个体前面不正确的、导致僵局的思路,具有了创造性的思维状态。因此,如果你面临一个难题,不妨先把它放在一边,去和朋友散步、喝茶,或许答案真的会“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功夫”。 2、阿伦森效应 阿伦森效应是指人们最喜欢那些对自己的喜欢、奖励、赞扬不断增加的人或物,最不喜欢那些显得不断减少的人或物。 阿伦森是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他认为,人们大都喜欢那些对自己表示赞赏的态度或行为不断增加的人或事,而反感上述态度或行为不断减少的人或事。为什么会这样呢?其实主要是挫折感在作怪。从倍加褒奖到小的赞赏乃至不再赞扬,这种递减会导致一定的挫折心理,但一次小的挫折一般人都能比较平静地加以承受。然而,继之不被褒奖反被贬低,挫折感会陡然增大,这就不大被一般人所接受了。递增的挫折感是很容易引起人的不悦及心理反感的。 阿伦森效应的实验: 阿伦森效应的实验是将实验人分4组对某一人给予不同的评价,借以观察某人对哪一组最具好感。第一组始终对之褒扬有加,第二组始终对之贬损否定,第三组先褒后贬,第四组先贬后褒。 此实验对数十人进行过后,发现绝大部分人对第四组最具好感,而对第三组最为反感。 阿伦森效应的启示:

社会心理学经典案例或理论

社会心理学经典案例(或理论)

————————————————————————————————作者:————————————————————————————————日期:

1、鸟笼逻辑 挂一个漂亮的鸟笼在房间里最显眼的地方,过不了几天,主人一定会做出下面两个选择之一:把鸟笼扔掉,或者买一只鸟回来放在鸟笼里。这就是鸟笼逻辑。过程很简单,设想你是这房间的主人,只要有人走进房间,看到鸟笼,就会忍不住问你:“鸟呢?是不是死了?”当你回答:“我从来都没有养过鸟。”人们会问:“那么,你要一个鸟笼干什么?”最后你不得不在两个选择中二选一,因为这比无休止的解释要容易得多。鸟笼逻辑的原因很简单:人们绝大部分的时候是采取惯性思维。所以可见在生活和工作中培养逻辑思维是多么重要。 2、破窗效应 心理学的研究上有个现象叫做“破窗效应”,就是说,一个房子如果窗户破了,没有人去修补,隔不久,其它的窗户也会莫名其妙的被人打破;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个很干净的地方,人会不好意思丢垃圾,但是一旦地上有垃圾出现之后,人就会毫不犹疑的拋,丝毫不觉羞愧。这真是很奇怪的现象。心理学家研究的就是这个“引爆点”,地上究竟要有多脏,人们才会觉得反正这么脏,再脏一点无所谓,情况究竟要坏到什么程度,人们才会自暴自弃,让它烂到底。任何坏事,如果在开始时没有阻拦掉,形成风气,改也改不掉,就好象河堤,一个小缺口没有及时修补,可以崩坝,造成千百万倍的损失。犯罪其实就是失序的结果,纽约市在80年代的时候,真是无处不抢,无日不杀,大白天走在马路上也会害怕。地铁更不用说了,车厢脏乱,到处涂满了秽句,坐在地铁里,人人自危。我虽然没有被抢过,但是有位教授被人在光天化日之下,敲了一记闷棍,眼睛失明,从此结束他的研究生涯,使我多少年来谈虎变色,不敢只身去纽约开会。最近纽约的市容和市誉提升了不少,令我颇为吃惊,一个已经向下沉沦的城市,竟能死而复生,向上提升。因此,当我出去开会,碰到一位犯罪学家时,立刻向他讨教,原来纽约市用的就是过去书本上讲的破窗效应的理论,先改善犯罪的环境,使人们不易犯罪,再慢慢缉凶捕盗,回归秩序。当时这个做法虽然被人骂为缓不济急,“船都要沉了还在洗甲板”,但是纽约市还是从维护地铁车厢干净着手,并将不买车票白搭车的人用手铐铐住排成一列站在月台上,公开向民众宣示政府整顿的决心,结果发现非常有效。警察发现人们果然比较不会在干净的场合犯罪,又发现抓逃票很有收获,因为每七名逃票的人中就有一名是通缉犯,二十名中就有一名携带武器,因此警察愿意很认真地去抓逃票,这使得歹徒不敢逃票,出门不敢带武器,以免得不偿失、因小失大。这样纽约市就从最小、最容易的地方着手,打破了犯罪环结(chain),使这个恶性循环无法继续下去。

我们身边的心理学现象

我们身边的心理学现象 内容摘要:“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情绪与情感是个体心理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类生活丰富性和生动性的重要内容。大 学阶段是情绪与情感发展的重要时期,而嫉妒就是一种典 型的大学生情绪情感的常见问题,本文将结合生活实例, 分析嫉妒这一心理现象的含义,产生原因及影响。 关键词:嫉妒心理现象 首先,我们来看这几种现象:某人故意在穿着新衣的小姐身上涂上黑墨;对豪华美观的轿车用硬币或硬物刮擦;在同学想偷看自己的试卷时,故意遮住让他看不到;故意忽视后辈的成就或刻意举出微不足道的缺点,这些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的。但在当时,旁观者甚至当事人,能立刻警觉到这含有嫉妒成分的,却是少之又少。有的人可能是真得没感觉到,但我想大多数人,是感觉到了却绝对不愿承认。 《嫉妒心理学》中说,嫉妒是一种难于发觉,又不愿发觉的感情。那么,究竟什么是嫉妒呢?我们的教学用书上的解释是:嫉妒是看到他人在成绩、才能、相貌等方面超过自己时而产生的恼怒和怨恨的心理;或者说嫉妒是指人们为竞争一定的权益,对相应的幸运者或潜在的幸运者怀有的一种冷漠、贬低、排斥、甚至是敌视的心理状态;嫉妒就内心感受来讲前期依次表现为由攀比到失望的压力感;中期则表现为由羞愧到屈辱的心理挫折感;后期则表现由不服不满到怨恨憎恨的发泄行为。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红眼病、吃醋、吃不到葡萄说葡

萄酸”等等。值得一说的是,羡慕与嫉妒是有区别的,“羡慕是一种爱慕、钦慕,因喜爱别人有某种长处、好处或优越条件等而希望自己也有的心理,那是对幸福概念的一种认知,对他人幸福的一种祝福;而嫉妒,是内潜着对他人幸福的破坏倾向,并对自己所谓的不幸深感无奈的一种心态。”①这也就是羡慕与嫉妒的最大区别吧。 究其产生原因,就拿我们这一代人的成长经历来说吧,在幼、少年时期,嫉妒首先因母爱而产生,我们会比较自己的母亲与身边同龄人的母亲对各自的关怀方式和关爱程度。还有兄妹间的嫉妒,特别是家中有亲生兄妹时,父母亲友对幼子的过多呵护或时而表现出的重男轻女的行为都会引起我们的嫉妒。但在少年时成绩好的孩子似乎不一定受到嫉妒。在青春期,由入学考试产生的嫉妒就比较普遍了,而且随着年龄的增大,这种现象会越加普遍,在升学的各个阶段,青少年们已经被区分为优秀或低能的,学历的壁垒几乎是绝对性的。再者,“有恋爱就有嫉妒,没有自信才有恋爱的嫉妒,且嫉妒的深度与爱情的深度成正比。”②在团体中,公司,学校是嫉妒的温床。在家庭里,邻居间不同层次的物质条件也是嫉妒的来源。 一提到嫉妒,很多人都会想到女人,而女性确实容易产生嫉妒心理,这或许也是“嫉妒”二字都有女字旁的原因。在生活中,大部分女人的生活会受到男人的保护,特别是有些女人在经济上无法自理,没有固定的职业,只能依靠丈夫为生。抓住丈夫行动范围,也就成了她们的工作之一。她们时时想着要排除威胁自己地位的障碍,嫉妒就 ①摘自《百度百科羡慕与嫉妒的区别》 ②引自《嫉妒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十大学习理论

教育心理学十大学习理论解析(10) 一、桑代克——试误说 猫迷笼实验:饥饿的盲目的尝试--错误、学会了开门猫愚蠢 联结——试误说的主要内容 1、学习的实质在于形成一定的联结:某种情境仅能唤起某种反应的倾向 2、一定的联结需要通过试误而建立 3、动物的学习是盲目的,而人的学习是有意识的。 桑代克认为,一定的联结是通过尝试-错误,按一定的规律养成的。桑代克提出,试误过程主要受效果律、练习律、与准备律的支配,并把它们称为“学习的公律”。 效果律:某种问题与反应的最初联接给予奖励—联接增强,反之减弱(1930年保留奖励律)练习律:某种问题与反应形成联接后,经常使用,联接增强,反之减弱(有目的有奖励的练习增强联接提高成绩) 准备律:对某种情景问题准备做出恰当反应、形成联接时:准予—满意;反之不满意。个体不准备做出反应强迫做出联接反应---不满意;不要求----满意 二、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反射理论 铃声---狗---肉----唾液条件反射:铃声----狗---唾液 巴甫洛夫的经典实验内容 1.条件作用的获得与消退 条件反射是通过条件刺激反复与无条件刺激相匹配,从而使个体学会对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的过程而建立起来的。一方面,条件刺激和无条件刺激必须同时或近于同时呈现,间隔太久则难于建立联系;另一方面,条件刺激作为无条件刺激出现的信号,必须先于无条件刺激而呈现,否则也将难以建立联系。 2.刺激泛化与分化:人和动物一旦学会对某一特定的条件刺激做出条件反应以后,其他与该条件刺激相类似的刺激也能诱发其条件反应,这就是刺激泛化。泛化条件反应的强度取决于新刺激和原条件刺激的相似程度。所谓刺激分化,指的是通过选择性强化和消退,使

常用的心理学现象解释

1、蝴蝶效应:上个世纪70年代,美国一个名叫洛伦兹的气象学家在解释空气系统理论时说,亚马逊雨林一只蝴蝶翅膀偶尔振动,也许两周后就会引起美国得克萨斯州的一场龙卷风。- 蝴蝶效应是说,初始条件十分微小的变化经过不断放大,对其未来状态会造成极其巨大的差别。有些小事可以糊涂,有些小事如经系统放大,则对一个组织、一个国家来说是很重要的,就不能糊涂。- 2、青蛙现象:把一只青蛙直接放进热水锅里,由于它对不良环境的反应十分敏感,就会迅速跳出锅外。如果把一个青蛙放进冷水锅里,慢慢地加温,青蛙并不会立即跳出锅外,水温逐渐提高的最终结局是青蛙被煮死了,因为等水温高到青蛙无法忍受时,它已经来不及、或者说是没有能力跳出锅外了。- 青蛙现象告诉我们,一些突变事件,往往容易引起人们的警觉,而易致人于死地的却是在自我感觉良好的情况下,对实际情况的逐渐恶化,没有清醒的察觉。- 3、鳄鱼法则:其原意是假定一只鳄鱼咬住你的脚,如果你用手去试图挣脱你的脚,鳄鱼便会同时咬住你的脚与手。你愈挣扎,就被咬住得越多。所以,万一鳄鱼咬住你的脚,你唯一的办法就是牺牲一只脚。- 譬如在股市中,鳄鱼法则就是:当你发现自己的交易背离了市场的方向,必须立即止损,不得有任何延误,不得存有任何侥幸。- 4、鲇鱼效应:以前,沙丁鱼在运输过程中成活率很低。后有人发现,若在沙丁鱼中放一条鲇鱼,情况却有所改观,成活率会大大提高。这是何故呢? - 原来鲇鱼在到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后,就会“性情急躁”,四处乱游,这对于大量好静的沙丁鱼来说,无疑起到了搅拌作用;而沙丁鱼发现多了这样一个“异已分子”,自然也很紧张,加速游动。这样沙丁鱼缺氧的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沙丁鱼也就不会死了。- 5、羊群效应:头羊往哪里走,后面的羊就跟着往哪里走。- 羊群效应最早是股票投资中的一个术语,主要是指投资者在交易过程中存在学习与模仿现象,“有样学样”,盲目效仿别人,从而导致他们在某段时期内买卖相同的股票。- 6、刺猬法则:两只困倦的刺猬,由于寒冷而拥在一起。可因为各自身上都长着刺,于是它们离开了一段距离,但又冷得受不了,于是凑到一起。几经折腾,两只刺猬终于找到一个合适的距离:既能互相获得对方的温暖而又不至于被扎。-

社会心理学经典研究量表

一.自尊量表 指导语:仔细阅读下列条目并随后用数值标明每一条陈述在多大程度上描述了你:0=极不典型(根本不像我) 1=不典型(有些不像我) 2=不典型,也不能说典型 3=典型(有些像我) 4=极典型(非常像我) 1.(2 )大体上,我对自己满意。 2.( 1 )有时候我对自己一点也不好。 3.(4)我感到我有一些好品质。 4.()我可以像其他大部分人一样把事情做好。 5.()我感到我没有很多值得骄傲。 6.()我有时确实感到自己没有用。 7.()我感到自己是一个有价值的人,至少和其他人在一个同等水平上。 8.()我希望我可以对自己有更多尊重。 9.()总而言之,我倾向于感到自己是一个失败者。 10.()我对自己持正向态度。 二.自我意识量表 指导语:仔细阅读下列条目并随后用数值标明每一条陈述在多大程度上描述了你:0=极不典型(根本不像我) 1=不典型(有些不像我) 2=不典型,也不能说典型 3=典型(有些像我) 4=极典型(非常像我) 1.()我总是尝试了解我自己。 2.()我关心自己做事的风格。 3.()大体上,我不太关注自己。 4.()我总是反省自己。 5.()我关心我所呈现出自己的方式。 6.()我经常是我自己的幻想的主体。 7.()我从不仔细审视自己。 8.()我自己意识得到自己看起来的样子。 9.()我通常关注我的内在感受。 10.()我通常担心自己是否给人好印象。 11.()我经常检验自己的动机。 12.()我离开家之前的最后一件事是照镜子。 13.()我有时感到我在某个地方看着我自己。

14.()我关心其他人怎么想我的。 15.()我很警觉自己情绪的改变。 16.()我通常都注意自己的外表。 17.()当我思考问题时我注意到自己的思维过程。 三.尴尬易感性量表 指导语:仔细阅读下列条目并随后用数值标明每一条陈述在多大程度上描述了你: “1”为“完全不像我”,“7”为“完全像我”。 1234567完全不像我完全像我 1.()我对自己没有自信。 2.()在公众场合,除非我的衣服、发型都很合适,否则我会感到不安。 3.()在人群中时我会感到不安。 4.()我不介意自己是大家注意的焦点。 5.()我太过于关心怎么和别人相处了。 6.()我觉得没有足够的能力和刚刚认识的人谈话。 7.()在社交情境中,我觉得我很笨拙。 8.()当没有表现出我的最好一面时,我会感到不安。 9.()有时候我觉得我完全暴露在大家的眼光下。 10.()如果我在一群人面前犯了错,我会感到羞耻。 11.()当要面对一群人说话时,我会感到慌乱。 12.()在公众场合与一群人在一起时,我常常觉得会暴露出自己的情绪。 13.()成为大家的注意焦点会让我感到不安。 14.()仅仅是想到自己要做一个演讲就会使我紧张。 15.()当出现轻微的难堪时,我会感到羞耻和窘迫。 16.()在公众场合,我非常担心会犯错。 17.()我不喜欢待在人群中。 18.()我不容易脸红。 19.()我常常担心自己看起来很傻。 20.()我觉得自己很敏感。 21.()我很关心别人怎么看我。 22.()我很担心自己说的事情听起来很傻。 23.()我生怕把自己弄得像个傻瓜一样。 24.()别人对我的看法是非常重要的。 25.()我不容易感到尴尬。 四.自我监控量表 指导语:仔细阅读下列条目,若句子所描述的内容符合您的实际情况,请在句子的左边标记“T”,反之则标记“F”。 1.()对我而言,模仿别人的行为是一件很困难的事情。

我们身边的心理学

我们身边的心理学 叶礼健 这学期学了社会心理学,发现自己对这门课是很感兴趣的,一是因为课程的内容有很强的实用功能,二十因为授课老师,倪老师的个人魅力。所以,我学会了密切观察发生在身边的每一件事情,都会用心理学的角度去思考这件事情。 实用的心理学就在我们身边。 这可以先由一个国王的故事带出:有一个国王,最近他懊恼极了,因为他的头发一大把一大把地掉,御医束手无策,用了各种秘方也不管用,眼看头发就要掉光了。“我身为一国之君,我的头发都保不住,岂不是很丢人吗?每次看到年纪比我大,头发乌黑浓密的臣子对我笑,我就觉得他是在嘲笑我,真想把他拖出去斩了!”这话传了出去,满朝文武都不敢笑了,只有几个人不怕,照样对着国王笑,因为他们的头比国王的还要秃,王后对国王说:“你何不把那些秃头的都升为高官呢?于是国王照做了,而且自从秃头都升官以后,国王也就变得很快乐了,因为国王心想:秃头可以做高官,秃头走运,秃头有什么不好?那些有头发的人想秃还秃不成呢! 国王这种对于自己头发的看法的改变也让我想到了自己。因为曾经的我也是对自己的很多的白头发很懊恼,以前经常跟妈妈抱怨:“怎么只有我是十来岁就开始长白发了,姐姐们都没有,我去把它染了又不给······”慢慢的也就习惯了,学会了坦然接受,换一种心态去看待年少白发这件事情。 心理学中有个情绪管理ABC理论,A表示诱发性事件(也可以理解为已经发生的、改变不了的事情),B表示个体针对此诱发性事件产生的一些信念,即对这件事的一些看法、解释。C表示自己产生的情绪和行为的结果。国王的秃头和我的白发已经改变不了,都可以有两种不同的信念去对待,一种是自怨自艾或者愁绪满怀,另一种是坦然乐观的心态,故事中的国王和现实的我都是用第一种心态去面对,只会让自己活得很压抑、很不开心,国王也会忍不住杀了他的臣子;相反地,如果我们换成第二种心态去面对,可以让自己更潇洒更自在,接下来的日子都会是阳光明媚的。 通常人们会认为诱发事件A直接导致了人的情绪B和行为结果C,发生了什么事就引起了什么情绪体验。然而,你有没有发现同样一件事,对不同的人,会引起不同的情绪体验。同样是报考英语六级,结果两个人都没过。一个人无所谓,而另一个人却伤心欲绝。因此,事情发生的一切根源缘于我们的信念、评价与解释。当你情绪不好的时候,不妨问问自己,为什么这么不开心,是不是自己把有些事情想得太严重了,或是会错了意。换个想法,就能换个心情! 在广州,公车上、地铁上的让座也很常见,所以广州的让座率也是很高的,这就是一种利他行为。利他行为是以帮助他人为目的、完全出于自愿的、不应带有外在酬赏的期望、本身可能会有损失的社会行为。 我们不妨可以对这种现象进行更深入的思考:为什么一个利他的人找不期望任何回报,甚至损失自己利益的情况下也会帮助他人呢?那有没有纯粹的利他动机呢?受何种动机支配?受哪些因素影响? 有一种关于利他行为的理论解释——社会规范理论。利他行为通常对社会有益,因此成为社会规范的一部分,人们的利他行为并非是为了受益,而是在社会化过程中,作为一种行为规范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模式后产生的。在社会高速发展

心理学中的十大效应

心理学中的十大效应 专题简介 心理效应是社会生活当中较常见的心理现象和规律;是某种人物或事物的行为或作用,引起其他人物或事物产生相应变化的因果反应或连锁反应。同任何事一样,它具有积极与消极两方面的意义。因此,正确地认识、了解、掌握并利用心理效应,在人们的日常生活,工作当中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和意义。 蝴蝶效应 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气象学家洛伦兹(Lorenz)认定他发现了新的现象:“对初始值的极端不稳定性”。又称“蝴蝶效应”,亚洲蝴蝶拍拍翅膀,将使美洲几个月后出现比狂风还厉害的龙卷风! 蝴蝶效应说的就是“一件事”对结果的影响,就象只改动了一点数据计算的结果都会相差十万八千里。 详细阅读 ?什么是"蝴蝶效应"? ?为什么会有蝴蝶效应? ?蝴蝶效应与环境污染有什么关系呢? ?请问“蝴蝶效应”中的蝴蝶到底在哪扇的翅膀? 木桶效应 一只木桶,里面可以装多少水,取决于最短的那根木板。这就是著名的"木桶效应" ?木桶效应是什么?还有哪些效应? ?何谓木桶效应? ?在实际的生活中,短木桶效应和扬长避短

到底哪个更具有优势一些? 羊群效应 一个羊群(集体)是一个很散乱的组织,平时大家在一起盲目地左冲右撞。如果一头羊发现了一片肥沃的绿草地,并在那里吃到了新鲜的青草,后来的羊群就会一哄而上,争抢那里的青草,全然不顾旁边虎视眈眈的狼,或者看不到其它还有更好的青草。详细阅读 ?什么叫羊群效应? ?什么是扎堆效应谁能告诉我谢谢 鲶鱼效应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在海上捕得沙丁鱼后,如果能让它活着抵港,卖价就会比死鱼高好几倍。但是,由于沙丁鱼懒惰,不爱运动,返航的路途很长,因此捕捞到的沙丁鱼往往一回到码头就死了。只有一位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的,原因就是他的鱼槽里有一只鲶鱼。原来当鲶鱼装入鱼槽后,由于环境陌生,就会四处游动,而沙丁鱼发现这一异已分子后,也会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如此一来,沙丁鱼便活着回到港口。这就是所谓的“鲶鱼效应”。详细阅读 ?什么叫鲶鱼效应? ?鲶鱼效应与培哥效应的联系 ?鲶鱼的生活习性?“鲶鱼效应”说法的由来? 晕轮效应 人们对人的认知和判断往往只从局部出发,扩散而得出整体印象,也即常常以偏概全。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会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一切都好的品质;如果一个人被标明是坏的,他就被一种消极否定的光环所笼罩,并被认为具有各种坏品质。详细阅读 ?什么是“晕轮效应” ?恋爱中出现严重晕轮效应的名家还有哪些? 第一印象效应

二十个著名的心理学实验

01 斯坦福监狱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Stanford prison experiment)是1971年由美国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领导的研究小组,在设在斯坦福大学心理学系大楼地下室的模拟监狱内,进行的一项关于人类对囚禁的反应以及囚禁对监狱中的权威和被监管者行为影响的心理学研究,充当看守和囚犯的都是斯坦福大学的在校大学生志愿者。 囚犯和看守很快适应了自己的角色,一步步地超过了预设的界限,通向危险和造成心理伤害的情形。三分之一的看守被评价为显示出“真正的”虐待狂倾向,而许多囚犯在情感上受到创伤,有2人不得不提前退出实验。最后,津巴多因为这个课题中日益泛滥的反社会行为受到警告,提前终止了整个实验。 斯坦福监狱实验经常被拿来与米尔格拉姆实验进行比较,米尔格拉姆实验是于1961年在耶鲁大学,由津巴多中学时代的好友斯坦利·米尔格拉姆进行的。津巴多作为监狱长。 死亡实验是一套故事基于斯坦福大学监狱实验的电影。 津巴多模拟监狱实验 斯坦福大学(Stanford)的心理学家菲利普·津巴多(Philip Zimbardo)和他的同事在斯坦福大学的心理学系办公大楼地下室里建立了一个“监狱”,他们以每天15美元的价格雇用了24名学生来参加实验。这些学生情感稳定,身体健康,遵纪守法,在普通人格测验中,得分属正常水平。实验者对这些学生随意地进行了角色分配,一部分人为“看守”,另一部分人为“罪犯”,并制定了一些基本规则。然后,实验者就躲在幕后,看事情会怎样发展。 两个礼拜的模拟实验刚刚开始时,被分配做“看守”的学生与被分配做“罪犯”的学生之间,没有多大差别。而且,做“看守”的人也没有受过专门训练如何做监狱看守员。实验者只告诉他们“维持监狱法律和秩序”,不要把“罪犯”的胡言乱语(如“罪犯”说,禁止使用暴力)当回事。为了更真实地模拟监狱生活,“罪犯”可以像真正的监狱中的罪犯一样,接受亲戚和朋友的探视。但模拟看守8小时换一次班,而模拟罪犯除了出来吃饭、锻炼、去厕所、办些必要的其他事情之外,要日日夜夜地呆在他们的牢房里。 “罪犯”没用多长时间,就承认了“看守”的权威地位,或者说,模拟看守调整自己,进入了新的权威角色之中。特别是在实验的第二天“看守”粉碎了“罪犯”进行反抗的企图之后,“罪犯”们的反应就更加消极了。不管“看守”吩咐什么,“罪犯”都唯命是从。事实上,“罪犯”们开始相信,正如“看守”所经常对他们说的,他们真的低人一等、无法改变现状。而且每一位“看守”在模拟实验过程中,都作出过虐待“罪犯”的事情。例如,一位“看守”说,“我觉得自己不可思议……我让他们互相喊对方的名字,还让他们用手去擦洗厕所。我真的把…罪犯?看作是牲畜,而且我一直在想,…我必须看住他们,以免他们做坏事。”?另一位“看守”补充说,“我一到…罪犯?所在的牢房就烦,他们穿着破衣服,牢房里满是难闻的气味。在我们的命令面前,他们相对而泣。他们没有把这些只是当作一次实验,一切好像是真的,尽管他们还在尽力保持自己原来的身份,但我们总是向他们表明我们才是上司,这使他们的努力收效甚微。” 这次模拟实验相当成功地证明了个体学习一种新角色是多么迅速。由于参加实验的学生在实验中表现出病态反应,在实验进行了6天之后,研究人员就不得不终止了实验。

个常见心理学效应

1、“破窗效应” 美国斯坦福大学家詹巴斗进行一项试验,他找了两辆一模一样的汽车,把其中的一辆摆在帕罗阿尔托的中产阶级社区,而另一辆停在相对杂乱的布朗克斯街区。停在布朗克斯的那一辆,他把车牌摘掉了,并且把顶棚打开。结果这辆车一天之内就给人偷走了,而放在帕罗阿尔托的那一辆,摆了一个星期也无人问津。后来,詹巴斗用锤子把那辆车的敲了个大洞。结果呢?仅仅过了几个小时,它就不见了。 2、“狄德罗效应”,(也称为“配套效应”) 18世纪,法国有个哲学家叫丹尼斯·狄德罗。一天,朋友送他一件质地精良、做工考究、图案高雅的酒红色睡袍。狄德罗非常喜欢,可他穿着华贵的睡袍在家里寻找感觉,总觉得家具颜色不对,地毯的针脚也粗得吓人。于是为了与睡袍配套,旧的东西先后更新,书房终于跟上了睡袍的档次,可他仍觉得很不舒服,因为“自己居然被一件睡袍胁迫了”,于是就把这种感觉写成了一篇文章《与旧睡袍别离之后的烦恼》。两百年后,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家朱丽叶·施罗尔在《过度消费的美国人》一书中,把这种现象称作为“狄德罗效应”,也称为“配套效应”。 3、蝴蝶效应 什么是蝴蝶效应?1979年12月,洛伦兹在华盛顿的美国科学促进会的一次讲演中提出:一只蝴蝶在巴西扇动翅膀,有可能会在美国的德克萨斯引起一场龙卷风。他的演讲和结论给人们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从此以后,所谓“蝴蝶效应”之说就不胫而走,名声远扬了。 4、“鲶鱼效应” 挪威人爱吃沙丁鱼,但是当渔民将捕捞的沙丁鱼运回渔港时,发现大多数的沙丁鱼已经死了,死鱼卖不上价,怎么办呢?聪明的渔民想出了—个办法,那就是将沙丁鱼的天敌——鲶鱼与沙丁鱼放在一起。每当渔民出海捕鱼时,总先准备几条活跃的鲶鱼,一旦把捕获的沙丁鱼放入水槽后,便把鲶鱼也放入水槽,鲶鱼因其活力而四处游动,偶尔追杀沙丁鱼,沙丁鱼呢,则因发现异己分子而自然紧张,四处逃

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全)

十大经典社会心理学研究 “正常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有背于他们本性的蠢事,以哪种方式?为什么会这样?我一直对此极其感兴趣。为什么本性善良的人有时候会做出一些邪恶的事情来?为什么聪敏的人有时候又会做出一些愚蠢,荒谬的傻事?” -- Philip Zimbardo 跟著名社会心理学家Philip Zimbardo教授一样,我也对为什么我们有时候会做蠢事这一点很痴迷。通常我们会听到的答案是:是由于外人造成的(一些社会心理学家笼统的这样解释。)在过去的几个月里,我一直在详述这10个最有影响力的社会心理学研究。每一个都讲述了其与我们日常生活相关的独一无二且意义深刻的故事。 1、光环效应 当你自己的头脑是一个谜的时候,十大社会心理学研究不但论证了“光环效应”,还证明了我们是多么难以进入自己的思考过程。 “光环效应”是社会心理学里的一个经典的发现。其理念是对于个人的总体评价(例如,她是否令人喜爱)渐渐成为了狭隘的对于某些特定的特征的评判(例如,她是聪明的)。好莱坞明星完美地证明了光环效应。因为他们总是很有魅力而且令人喜爱,所以我们就自然而然地假设他们同时也是聪明的、友善的、明辨是非的等等。直到我们发现了(大量的)与此相反的证据,我们才幡然醒悟。同样的道理,政治家利用“光环效应”使其成为自己的优势。他们表现得和蔼而友好,却不怎么谈到主旨。人们倾向于相信这些政治家的政策是好的,因为他们看上去是好人。道理就是这么简单。 但是你可能认为我们可以通过反省,或者用一种说法来说,追溯我们的思考过程以回到最初的错误,从而找到这种判断的错误。在上世纪70年代,著名社会心理学家Richard Nisbett开始论证我们是多么难以进入自己的总体思考过程以及光晕效应这个特例。 讲师的令人喜爱度 Nisbett和Wilson希望调查听课的学生是如何评判讲师的(Nisbett和Wilson, 1977)。学生们被告知这是一项对于评价老师的研究。他们还特别被告知,实验对于不同的评价是否依赖于学生和某一讲师接触的多少感兴趣。这纯粹是一个谎言。 实际上学生们被分为两组,他们会分别看两段关于同一位讲师的不同视频。而这位讲师正好有很重的比利时口音(这和实验室是很有关的)。其中一组学生看了这位讲师和蔼而友好地回答了一系列的问题。第二组学生看了同一位讲师用冷酷而疏远的语气回答了同样的问题。实验让我们明确,到底哪一种人格更讨人喜欢是十分明显的。在其中一种人格中讲师显得热爱教学和学生,而在另一种人格中他看上去更像是一个完全不喜爱教学的权威人物。 在每组学生看完视频之后,他们被要求给这位教师的外表、特殊语言习惯,甚至还有他的口音(特殊语言习惯在两段视频中是一样的)打分。与光环效应相一致,看到讲师“和蔼”形象的学生认为他更有吸引力,他的语言习惯更令人喜爱,甚至他的口音也更加有魅力。这并不奇怪,因为它支持了之前关于光环效应的研究。 无意识判断 令人意外的是,虽然给了他们很多机会,学生们还是完全不知道自己为什么给讲师打高分。研究结束后,学生们被暗示自己对讲师的喜爱程度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评价。尽管如此,

心理学十大效应

一、罗森塔尔效应 1968年的一天,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助手们来到一所小学,说要进行7项实验。他们从一至六年级各选了3个班,对这18个班的学生进行了“未来发展趋势测验”。之后,罗森塔尔以赞许的口吻将一份“最有发展前途者”的名单交给了校长和相关老师,并叮嘱他们务必要保密,以免影响实验的正确性。其实,罗森塔尔撒了一个“权威性谎言”,因为名单上的学生是随便挑选出来的。8个月后,罗森塔尔和助手们对那18个班级的学生进行复试,结果奇迹出现了:凡是上了名单的学生,个个成绩有了较大的进步,且性格活泼开朗,自信心强,求知欲旺盛,更乐于和别人打交道。 显然,罗森塔尔的“权威性谎言”发挥了作用。这个谎言对老师产生了暗示,左右了老师对名单上的学生的能力的评价,而老师又将自己的这一心理活动通过自己的情感、语言和行为传染给学生,使学生变得更加自尊、自爱、自信、自强,从而使各方面得到了异乎寻常的进步。后来,人们把像这种由他人(特别是像老师和家长这样的“权威他人”)的期望和热爱,而使人们的行为发生与期望趋于一致的变化的情况,称之为“罗森塔尔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 皮格马利翁效应(Pygmalion Effect),也有译“毕马龙效应”、“比马龙效应”或“期待效应”,由美国著名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和雅格布森在小学教学上予以验证提出。暗示在本质上,人的情感和观念会不同程度地受到别人下意识的影响。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 二、标签效应 当一个人被一种词语名称贴上标签时,他就会作出自我印象管理,使自己的行为与所贴的标签内容相一致。这种现象是由于贴上标签后面引起的,故称为“标签效应”。 概述 美国心理学家贝科尔认为:“人们一旦被贴上某种标签,就会成为标签所标定的人。”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心理学家在招募的一批行为不良、纪律散漫、不听指挥的新士兵中做了如下实验:让他们每人每月向家人写一封说自己在前线如何遵守纪律、听从指挥、奋勇杀敌、立功受奖等内容的信。结果,半年后这些士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们真的像信上所说的那样去努力了。这种现象在心理学上被称为标签效应。 原理 心理学认为,之所以会出现“标签效应”,主要是因为“标签”具有定性导向的作用,无论是“好”是“坏”,它对一个人的“个性意识的自我认同”都有强烈的影响作用。给一个人“贴标签”的结果,往往是使其向“标签”所喻示的方向发展。 三、破窗效应 破窗效应(英语:Broken windows theory)是犯罪学的一个理论,该理论由詹姆士·威尔逊(James Q. Wilson)及乔治·凯林(George L. Kelling)提出,并刊于《The Atlantic Monthly》1982年3月版的一篇题为《Broken Windows》的文章。此理论认为环境中的不良现象如果被放任存在,会诱使人们仿效,甚至变本加厉。 一幢有少许破窗的建筑为例,如果那些窗不被修理好,可能将会有破坏者破坏更多的窗户。最终他们甚至会闯入建筑内,如果发现无人居住,也许就在那里定居或者纵火。一面墙,如果出现一些涂鸦没有被清洗掉,很快的,墙上就布满了乱七八糟、不堪入目的东西;一条人行道有些许纸屑,不久后就会有更多垃圾,最终人们会视若理所当然地将垃圾顺手丢弃在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