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第七章 三棱针刺法等其他针法

第七章 三棱针刺法等其他针法

第七章  三棱针刺法等其他针法
第七章  三棱针刺法等其他针法

第八章三棱针刺法、皮肤针刺法、皮内针刺法、

鍉针刺法、火针刺法、芒针刺法

在针刺方法中,除毫针刺法外,在临床上常用的还有三棱针刺法、皮肤针刺法、皮内针刺法、鍉针刺法、火针刺法、芒针刺法等。这些刺法所采用的针具不同,刺法各异,主治有别,为临床治疗提供了各种有效的方法。分述如下。

第一节三棱针刺法

三棱针刺法是用三棱针刺破血络或腧穴,放出适量血液,或挤出少量液体,或挑断皮下纤维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其中放出适量血液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属刺络法或刺血法,又称放血疗法。三棱针刺法有点刺法、散刺法和挑刺法三种,多用于瘀血证、热证、实证和急症及疼痛等。

三棱针由古代九针之一的锋针发展而来。锋针,在古代主要是用于泻血排脓以治疗难治性病症的工具。《灵枢?九针论》说:“锋针……主痈热出血”。《灵枢?九针十二原》又说:“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古人对刺血法非常重视。《素问?血气形志篇》说:“凡治病必先去其血”。《灵枢?九针十二原》曰:“宛陈则除之”。《灵枢?官针》更有“络刺”、“赞刺”、“豹文刺”等刺血法。

现代,刺络放血疗法更加广泛地应用于临床。临床医家在“宁失其穴,毋失其络”的理论指导下,治疗效果明显提高,治疗范围不断扩大,机制研究逐步深入,使三棱针刺法越来越受到医学界的重视和临床应用。

一、针具

三棱针用不锈钢制成,全长6.5cm,针柄呈圆柱体,针身呈三棱锥体,三棱为刃,针尖锋利,常用规格有大号和小号两种(图8-1)。

三棱针新针具使用前应在细磨石上磨至锐利,称为“开口”。三棱针用久会变钝,也应磨至锐利,以减轻进针时病人的痛苦。

针具使用前应进行灭菌或消毒处理,可采用高温灭菌,或将针具用70%~75%乙醇浸泡30min消毒。

二、操作方法

(一)持针姿势

一般以右手持针,用拇、食两指捏住针柄中段,中指指腹紧靠针体图8-1 三棱针

的侧面,露出针尖2~3mm(图8-2)。

(二)操作方法

三棱针的操作方法一般分为点刺法、散刺法和挑刺法三种。

1、点刺法

此法是用三棱针点刺腧穴或血络以治疗疾病的方法。

(1)点刺穴位:即点刺腧穴出血或挤出少量液体的方法。

针刺前在点刺穴位的上下用手指向点刺处推按,使血液积

聚于点刺部位,常规消毒后,左手拇、食指固定点刺部位,右手持针直刺2~3mm,快进快出,点刺后采用反复交替挤压和舒张针孔的方法,使出血数滴,或挤出液体少许,右手捏干棉球将血液或液体及时擦去。为了刺出一定量的血液,或液体,点刺穴位的深度不宜太浅。此法多用于指趾末端、面部、耳部的穴位,如井穴、十宣、印堂、攒竹、耳尖、扁桃体、四缝等穴位。

(2)点刺血络:有浅刺和深刺两种。

浅刺:即点刺随病显现的浅表小静脉出血的方法。常规消毒后,右手持针垂直点刺,快进快出,动作要求稳、准、快。一次可出血5~10ml。此法多用于有小静脉随病显现的部位,如下肢后面、额部、颞部、耳背、足背等部位。

深刺:即点刺随病显现的较深、较大静脉放出一定量血液的方法。先用橡皮管结扎在针刺部位的上端(近心端),使相应的静脉进一步显现,局部消毒后,左手拇指按压在被刺部位的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准瘀曲的静脉向心斜刺,迅速出针(图8-3),针刺深度以针尖

“中营”为度,让血液自然流出,松开橡皮管,待出血停止后,以无菌干棉球按压针孔,并以75%乙醇棉球清理创口周围的血液。本法出血量较大,一次治疗可出血几十甚至上百毫升,多用于肘窝、腘窝部的静脉。图8-3 点刺血络(深刺)

2、散刺法

此法是在病变局部及其周围进行连续点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局部消毒后,根据病变部位的大小,可连续垂直点刺10~20针以上,由病变外缘环行向中心点刺(图8-4),促使瘀热、水肿、脓液得以排除。

3、挑刺法

此法是以三棱针挑断穴位皮下纤维组织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局部消毒后,左手捏起施术部位皮肤,右手持针先横刺进入皮肤,挑破皮肤0.2~0.3cm,再将针深入皮下,挑断皮下白色纤维组织,以挑尽为止,并可挤出一定量血液;或挤出少量液体,然后以胶布固定无菌敷料保护创口。对于一些畏图8-4 散刺法

惧疼痛者,可先用2%利多卡因局麻后再挑刺。挑刺的部位可以

选用经穴、也可选用奇穴、更多选用阿是穴,在选用随病而起的阳性反应点时,应注意与机体固有的痣、毛囊炎、色素斑等相鉴别。

三、临床应用

(一)适应范围

三棱针刺法具有行气活血、消肿止痛、泻热开窍等作用,临床主要用于气滞证、血瘀证、实热证等所表现的以疼痛、发热、肿胀等症状为主要表现的疾病,并常用于急症的治疗。采用三棱针刺法放出一定量的血液对疑难杂症有特殊的疗效。

(二)临床应用

三棱针刺法在临床有较广泛的应用,举例如下。

1、偏头痛选穴以太阳为主穴。若前额痛加攒竹或印堂。若后头痛加委中或大椎。若侧头痛加耳尖或率谷。若巅顶痛加百会。点刺双侧太阳,每穴出血2~5ml,若出血量小,可加用拔罐。在点刺双侧攒竹或印堂时,每穴挤出血液8~10滴。在点刺委中时,若委中附近出现瘀曲的小络脉,可按照宁失其穴,勿失其络的原则,直接点刺血络,并可加用拔罐,以利出血从而提高疗效,不必拘泥于点刺穴位,每处可出血5~10ml,在点刺大椎时,点刺后应立即用大号玻璃罐拔吸,以利出血2~5ml。在点刺耳尖或率谷时,每穴应挤出血液10~20滴。同样,在点刺百会时,也以挤出血液10~20滴为宜。

2、腰肌劳损选取委中。操作时点刺委中穴位或及其附近血络,并加拔火罐,使每侧出血10~20ml。

3、陈旧性软组织损伤选取局部阿是穴。操作时采用散刺法连续10~20针,并加火罐拔吸,出血10~20ml。

4、咽喉肿痛选取双侧少商。采用点刺穴位法使每穴出血10~20滴。

5、目赤肿痛选取太阳、耳尖。点刺双侧太阳,每穴出血2~5ml,在点刺耳尖时,每穴应挤出血液10~20滴。

6、中暑选用曲泽、委中、太阳。对于曲泽、委中,操作时采用点刺静脉法,每穴放血10ml,也可加用拔罐法以助泻热。在点刺双侧太阳时,使每穴出血2~5ml。

7、毒蛇咬伤选取伤口及其周围。操作时尽快采用散刺法连续20针以上,并加用闪罐法将局部毒液和血液一同拔出。

8、痤疮选取阿是穴。在颈、胸上部督脉旁开0.5~3寸的区间,寻找阳性反应点,采用挑刺法,挑断皮下白色纤维样组织,以挑尽为止,且每穴挤出2~5ml血液。每次挑治2~3穴。

(三)注意事项

1、对于放血量较大患者,术前作好解释工作。

2、由于创面较大,必须无菌操作,以防感染。

3、操作手法要稳、准、快,一针见血。

4、若穴位和血络不吻合,施术时宁失其穴,勿失其络。

5、点刺穴位不宜太浅,深刺血络要深浅适宜,针尖以中营为度。

6、为了提高疗效,应保证出血量,出针后可立即加用拔罐。

7、点刺、散刺法可1次/日或隔日,挑刺、泻血法宜1次/5~7日。

8、避开动脉血管,若误伤动脉出现血肿,以无菌干棉球按压局部止血。

9、大病体弱、明显贫血、孕妇和有自发性出血倾向者慎用。

10、重度下肢静脉曲张者禁用。

第二节皮肤针刺法

皮肤针刺法是用皮肤针叩刺皮部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其操作方法是运用灵活的腕力垂直叩刺。皮肤针刺法是古代“毛刺”、“扬刺”、“半刺”等刺法的发展。皮部是全身皮肤按经脉分部。皮肤针刺法就是采用皮肤针叩刺皮部,通过孙脉、络脉和经脉以调整脏腑功能,通行气血,平衡阴阳。从而达到内病外治的目的。同时,也可治疗皮部病证。

一、针具

皮肤针外形似小锤。针柄有软柄和硬柄两种类型,软柄一般用牛角制成,富有弹性;硬柄一般用有机玻璃或硬塑制作。头部附有莲蓬状针盘,针盘上均匀地嵌着不锈钢短针。根据所嵌短针的数目,又分别称之为梅花针(5支短针)、七星针(7支短针)、罗汉针(18支短针)。因刺激轻微,适用于小儿,故又称之为小儿针。针尖不宜太锐或太钝,应呈松针形。全束针尖应平齐,避免出现歪斜、钩曲、锈蚀和缺损等现象。检查针具时,可用干棉球轻触针尖,若针尖有钩曲或缺损,则棉絮易被带动(图8-5、8-6)。

针具使用前应进行灭菌或消毒处理,可卸下所嵌的金属短针,以高温灭菌或用70%~75%乙醇浸泡30min消毒。因为高温或乙醇均可损坏针具的非金属部分。

二、操作方法

(一)持针姿势

软柄和硬柄皮肤针的持针姿势不同(图8-7),分述如下。

1、软柄皮肤针将针柄末端置于掌心,拇指居上,食指在下,余指呈握拳状固定针柄末端。

2、硬柄皮肤针用拇指和中指挟持针柄两侧,食指置于针柄中段的上面,无名指和小指将针柄末端固定于大小鱼际之间。

(二)叩刺方法

皮肤常规消毒后,针尖对准叩刺部位,运用灵活的腕力垂直叩刺,即将针尖垂直扣击在皮肤上,并立刻弹起。如此反复进行。

叩刺时要运用灵活的腕力直刺、弹刺、速刺。不可斜刺、压刺、慢刺、拖刺,避免使用臂力。

(三)刺激强度

根据患者病情、体质、年龄和叩刺部位的不同,可分别采用弱刺激、中等刺激和强刺激。

1、弱刺激用较轻的腕力叩刺,冲力小,针尖接触皮肤时间较短,局部皮肤略见潮红,患者无疼痛感觉。适用于年老体弱、小儿、初诊患者,以及头面五官肌肉浅薄处。

2、强刺激用较重的腕力叩刺,冲力大,针尖接触皮肤时间稍长,局部皮肤可见出血,患者有明显疼痛感觉。适用于年壮体强,以及肩、背、腰、臀、四肢等肌肉丰厚处。

3、中等刺激叩刺的腕力介于强、弱刺激之间,冲力中等,局部皮肤潮红,但无出血,患者稍觉疼痛。适用于多数患者,除头面五官等肌肉浅薄处,其他部位均可选用。

(四)叩刺部位

可通过以下三种方式选择叩刺部位。

1、循经叩刺指沿着与疾病有关的经脉循行路线叩刺。主要用于项、背、腰、骶部的督脉和膀胱经,其次是四肢肘、膝以下的三阴、三阳经。可治疗相应脏腑经络病变。

2、穴位叩刺指选取与疾病相关的穴位叩刺。主要用于背俞穴、夹脊穴、某些特定穴、和阳性反应点。

3、局部叩刺指在病变局部叩刺。如治疗头面五官疾病、关节疾病、局部扭伤、顽癣等疾病可叩刺病变局部。

三、临床应用

(一)适应范围

皮肤针刺法主要用于如下病症。

头痛、失眠、痴呆、脑瘫、弱智、半身不遂、口眼歪斜、颈椎病、肩周炎、胸胁痛、腰腿痛、胃脘痛、腹痛、痹证、荨麻疹、斑秃、肌肤麻木、阳萎、痛经等。

(二)临床应用

皮肤针刺法在临床的运用较为广泛,举例如下。

1、共同性斜视以眼区、头部和脊柱两侧穴为主,取正光(攒竹与鱼腰之间中点,眶上缘下方)、正光2(丝竹空与鱼腰之间中点,眶上缘下方)、风池、大椎、百会、内关、肝俞、脾俞、肾俞及胸椎8~12两侧,用轻、中度刺激手法进行叩刺,重点叩刺正光、正光

2、风池、大椎、内关以增加视力、纠正斜视。远视、近视取穴相同,如有视力疲劳和头痛者酌加太阳、攒竹、四白和头颞区穴位。

2、斑秃以脱发区为重点刺激部位,先从脱发区边缘向中心呈环形螺旋状叩刺,然后在不脱发皮区向脱发区中心作向心性环形叩刺,要求均匀密刺,手法适中,反复进行10~20次,直至局部皮肤潮红为度。同时,用轻、中度手法,叩刺后项、腰骶两侧及内关、太渊等处,每次约10分钟左右。每日或隔日1次,10~20次为1疗程。

3、高血压病在症状明显、血压较高时,选取后项、腰骶、乳突部、气管两侧、臀部及阳性物(以胸椎5~9两侧为多见)及内关、风池、三阴交、足三里等处;在血压稳定、症状缓解时,选取脊柱两侧(重点为腰骶部)、阳性物及气管两侧、乳突部、小腿内侧等处,用轻中度刺激手法,每日或隔日1次。

4、中风偏瘫用皮肤针采用中等刺激量叩刺痉挛劣势侧,以局部肌肉产生收缩为度。此法可对抗优势痉挛从而缓解中风偏瘫痉挛状态。

(三)注意事项

1、施术前应检查针具,对于针尖有钩曲、缺损、参差不齐,针柄有松动的针具,须及时修理或更换,方可使用。

2、操作时运用灵活的腕力垂直叩刺,并立即弹起。避免斜刺、拖刺、压刺。

3、针具及针刺局部皮肤必须消毒。叩刺后皮肤如有出血,须用消毒干棉球擦拭干净,保持清洁,以防感染。

4、局部皮肤有创伤、溃疡、疤痕等不宜使用本法。

5、皮肤针刺法多配合拔火罐,应在治疗前做好准备。

第三节皮内针刺法

皮内针刺法是以皮内针刺入并固定于腧穴部位的皮内或皮下进行较长时间刺激以治疗疾病的方法。取法于《素问·离合真邪论》“静以久留”的刺法,适用于需要持续留针的慢性疾病以及经常发作的疼痛性疾病。

一、针具

皮内针是用不锈钢制成的小针,有图钉型和麦粒型两种。

(一)图钉型

针身长2~25mm,针身粗30~32号(直径0.32~0.28mm),针柄呈圆形,其直径4mm,针身与针柄垂直。临床以针身长度为2mm和针身粗细为32号(直径0.28 mm)者最常用。图钉型也称揿钉型(图8-8)。

(二)麦粒型

针身长5mm,针身粗32号(直径0.28 mm),针柄呈圆形,其直径3mm,针身与针柄在同一平面。麦粒型也称颗粒型(图8-9)。

针刺前针具灭菌,或以75%乙醇浸泡30min消毒。

二、操作方法

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图钉型和麦粒型皮内针的针刺方法有所差异。

(一)图钉型皮内针法

以镊子或持针钳夹住针柄,将针尖对准选定的穴位垂直刺入,然后以10×10mm胶布将针柄固定于皮肤。此外,也可将针柄放在预先剪好的如前大小的胶布上粘住,用镊子捏起胶布的一角,针尖对准穴位直刺并按压固定。此法常用于耳穴和面部穴位。

(二)麦粒型皮内针法

左手拇、食指将穴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绷紧,右手用镊子夹住针柄,针尖对准穴位将针体平刺入穴位的真皮。针刺方向,一般与穴位所在的经脉呈十字交叉。针刺入后,在针柄和相应的皮肤之间,粘贴一块小胶布,然后再用一块较大的胶布覆盖在针柄上。这样就可以保护针身固定于真皮内,防止因运动等影响而致针具移动或脱落。此法适用于多数穴位。

皮肤针埋藏的时间,一般1~2天,多者6~7天,暑热天不宜超过2天,平时注意检查,以防感染。埋针期间,可每天按压数次,以增加刺激量。

三、临床应用

(一)适应范围

皮内针刺法适用于一些慢性疾病以及经常发作的疼痛性疾病。如高血压病、偏头痛、神经衰弱、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支气管哮喘、胸痹、胃脘痛、胆绞痛、关节痛、软组织损伤、月经不调、痛经、小儿遗尿等病证。此外,还常用于戒毒、减肥等。

(二)临床应用

1、高血压病

(1)取耳穴心、肾、皮质下,采用图钉型皮内针法。

(2)取三阴交、足三里、曲池,采用麦粒型皮内针法。

2、偏头痛

(1)取耳穴神门、颞,采用图钉型皮内针法。

(2)取太阳,若前额痛加印堂;若后头痛加大椎;若侧头痛加耳尖;若巅顶痛加行间,采用麦粒型皮内针法。

3、胆绞痛

(1)取阳陵泉、悬钟,采用麦粒型皮内针法。

(2)取耳穴胰胆、神门,采用图钉型皮内针法。

4、糖尿病

(1)取耳穴内分泌、皮质下、胰胆、三焦、神门,每次选3~4穴,采用图钉型皮内针法。

(2)取肺俞、脾俞、肾俞、足三里。采用麦粒型皮内针法。

5、痛经

(1)取耳穴内生殖器、内分泌、肾,采用图钉型皮内针法。

(2)取中极、地机、次髎。中极、地机采用麦粒型皮内针法;次髎采用图钉型皮内针法。

6、肥胖症

(1)取丰隆、阴陵泉、公孙。丰隆、阴陵泉采用麦粒型皮内针法;公孙采用图钉型皮内针法。

(2)取耳穴胃、口、内分泌,采用图钉型皮内针法。

(三)注意事项

1、埋针宜选用较宜固定和不妨碍肢体运动的穴位。

2、埋针后,若患者感觉局部刺痛,应将针取出重埋或改用其他穴位。

3、埋针期间,针处不要着水,以免感染。

4、热天出汗较多,埋针时间不宜过长。

5、若发现埋针局部感染,应将针取出,并对症处理。

6、溃疡、炎症、不明原因的肿块,禁忌埋针。

第四节鍉针刺法

鍉针刺法是以鍉针按压经脉和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鍉针为古代九针之一,临床用于按压经脉、穴位,不刺入皮肤。因操作时以推按穴位为主,故又称为推针。本法既可治疗,又可诊断。操作简单,奏效迅速,有疏导经络气血的作用。

《灵枢?九针十二原》说:“三曰鍉针,长三寸半……锋如黍粟之锐,主按脉勿陷以致其

气”。关于鍉针的结构和作用《灵枢?九针论》又进一步明确:“……必大其身而员其末,令可以按脉勿陷,以致其气,令邪气独出”。且《灵枢?官针》说:“病在脉气少,当补之者,取以鍉针于井荥分输”。可见用鍉针按压经脉、穴位有疏导经络气血、补虚泻实的作用。

鍉针为按压经脉、穴位以诊断和治疗疾病的工具,选穴主要是特定穴和耳穴。磁鍉针、电鍉针、电热鍉针等为其运用的发展。

一、针具

鍉针针体长三寸半,按古代周尺计算,约合8cm,针身呈圆柱体,针头圆钝光滑呈半球体,针头直径以2~3mm为宜(图8-10)。制针材料多选用檀木、或竹、或金属,如不锈钢、黄铜、银等。以磁性材料制成者称磁鍉针。

二、操作方法

拇、食指捏持针柄,中指指腹置于针体的中段,针体与所按压的经脉或穴位皮肤垂直,每次按压持续1~10min,可结合捻转或震颤法。按压后轻轻揉按凹陷。有弱刺激和强刺激两种。

(一)弱刺激

按压用力较小,形成的凹陷浅,局部有酸胀感,按压部位周围发生红晕,治疗时间较短,按压时结合捻转法。

(二)强刺激

按压用力较大,形成的凹陷深,局部有胀痛感,并可向一定的方向传导,治疗时间较长。按压时结合震颤法。

每日治疗1~2次,重症可3~4次,10次为一疗程。由于该法的操作较简单,可教患者自己使用。

三、临床应用

(一)适应范围

高血压病、胃脘痛、肩周炎、网球肘、肋间神经痛、腹痛、头痛、牙痛、呕吐、消化不良、急惊风、痛经、失眠等。也可用于经络辨证时探察病变的经络、穴位,灵龟八法和子午流注针法的开穴常选用本法。

(二)临床应用

1、高血压病取人迎穴,两侧不限。每次以磁鍉针垂直按压5min。

2、胃脘痛取中脘、内关、梁丘、足三里。若肝气犯胃配太冲、肝俞。若食积阻滞配天枢、内庭。若瘀血凝滞配膈俞、太冲。若脾胃虚寒配胃俞、脾俞、关元。若胃腑积热配大椎、内庭。以鍉针分别垂直按压所选腧穴,每次治疗时间为10~20 min。

3、漏肩风取肩髃、天宗、条口。以鍉针分别垂直按压如上患侧腧穴,每穴5min,然后按压健侧肩髃5min,并令病人同时活动患侧肩关节。

4、偏头痛取太阳、风池。若前额痛加印堂、头维。若后头痛加大椎、玉枕。若侧头痛加率谷、中渚。若巅顶痛加百会、太冲。以鍉针分别垂直按压所选腧穴,每次治疗时间为10~20 min。

5、痛经取三阴交、中极、次髎。若肝郁气滞加太冲、肝俞。若寒湿凝滞加命门、地机。以鍉针分别垂直按压所选腧穴,每次治疗时间为10~20 min。

6、失眠取安眠、百会。若心脾两虚加三阴交、足三里。若肾阴亏损加肾俞、太溪。若肝郁气滞加肝俞、太冲。若胃中不和加中脘、胃俞。若心虚胆怯加心俞、胆俞。嘱患者在睡眠前以磁鍉针或鍉针分别垂直按压所选腧穴,每次治疗时间为10~20 min。

(三)注意事项

1、选用针头呈半球体的鍉针,其针头不宜过尖,否则宜产生疼痛。

2、不可刺激过强,以防晕针。

3、垂直按压,不宜斜刺。

4、勿损伤皮肤。

第五节火针刺法

火针刺法是将特制的金属针烧红,迅速刺入一定部位,并快速退出以治疗疾病的方法。火针古称“燔针”,火针刺法称为“焠刺”。《灵枢·官针》曰:“焠刺者,刺燔针则取痹也”。张仲景在《伤寒论》中论述了火针的适应证和不宜用火针治疗的病候。唐代孙思邈《千金翼方》有“外疖痈疽,针惟令极热”的记载。明代高武在《针灸聚英》中总结了明以前用火针治疗疾病的经验,他不仅详细论述了火针刺法的针具选材、制作、加热方法、刺法、注意事项及其适应证、禁忌证,而且阐述了火针刺法的功效机理等内容。其中“烧针至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反损于人,不能去病”仍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本法具有温经散寒、通经活络、祛腐生新作用,临床常用于治疗风寒湿痹、痈疽、瘰疬、痣疣等疾病。

一、针具

可用作火针刺法的针具多选用能耐高温的钨合金材料制作,针柄以耐热的非金属材料制成。针体较粗,针头较钝。常用的有单头火针、三头火针。单头火针又有粗细不同,可分为细火针(针头直径约0.5mm)和粗火针(针头直径约1.2mm)(图8-11)。作为针具,以高温下针体硬度高、针柄不宜导热为优。

二、操作方法

(一)选穴与消毒图8-11 火针

1、选穴与毫针刺法基本相同,但选穴宜少,多以局部穴位为主。

2、消毒针刺前穴位局部皮肤应严格消毒,可先用碘酒消毒,再以乙醇脱碘。

(二)烧针与针刺

1、烧针是使用火针的关键步骤。《针灸大成·火针》明确指出:“灯上烧,令通红,用方有功。若不红,不能去病,反损于人”。因此,在使用火针前必须将针烧红,可先烧针身,后烧针尖。火针烧灼的程度有三种,根据治疗需要,可将针烧至白亮、通红,或微红。若针刺较深,需烧至白亮,否则不宜刺入,也不宜拔出,而且剧痛。若针刺较浅,可烧至通红。若针刺表浅,烧至微红便可。

2、针刺可用左手拿点燃的乙醇灯,右手持针,尽量靠近施治部位,烧针后对准穴位垂直点刺,快进速退,用无菌棉球按压针孔,以减少疼痛并防止出血。

(三)针刺的深度

应根据病情、体质、年龄和针刺部位的肌肉厚薄、血管深浅、神经分布而定。《针灸大成·火针》说:“切忌太深,恐伤经络,太浅不能去病,惟消息取中耳”。一般而言,四肢、腰腹部针刺稍深,可刺2~5分深,胸背部针刺宜浅,可刺1~2分深,至于痣疣的针刺深度以其基底的深度为宜。

三、临床应用

(一)适应范围

火针刺法主要用于痹证、胃下垂、顽固失眠、慢性结肠炎、阳痿、痛经、痈疽、痔疮、瘰疬、网球肘、腱鞘囊肿、腋臭、象皮腿、疳积和某些皮肤病,如疣、痣、癣、溃疡等。

(二)临床应用

1、痹证

(1)膝部取膝眼、鹤顶。以细火针点刺,每穴点刺5分深。

(2)肩部取阿是穴、肩髃、肩髎。以细火针点刺,每穴点刺5分深。

2、瘰疬以粗火针点刺核上3针(核上部、中央部和下部),深至核中心部分。

3、慢性结肠炎取水分、中脘、天枢、阴陵泉、命门。以细火针点刺,每穴点刺5分深。

4、网球肘以粗火针浅刺肘部阿是穴2~3针。

5、腋臭取腋部阿是穴(大汗腺口)。患者仰卧,患侧上肢外展90°,充分暴露腋窝,首先仔细寻找大汗腺(大汗腺多有棕纹毛孔,或孔口色暗,其口有黄色汗液)。将大号火针烧通红后,直刺大汗腺毛孔中,深达其根基部,深约1.5~2寸,再于大汗腺的上下左右1寸处选2~4个点,用烧红的火针斜刺向大汗腺的根基部。刺后用干棉球按压片刻,针后保持局部皮肤干燥,3日后可再针1次。

6、色素痣取阿是穴(痣区)。烧三头火针至白亮,迅速刺入痣中心,所刺深度由痣的大小而定,与皮肤相平的痣,进针不宜深过皮下,高出皮肤的痣,进针可稍深,由痣的中心逐渐向边缘点刺,但不要刺着正常皮肤。

(三)注意事项

1、除治疗痣、疣外,面部禁用火针。

2、有大血管、神经干的部位禁用火针。

3、血友病和有出血倾向的患者禁用火针。

4、针刺后局部呈现红晕或红肿,应避免洗浴;局部发痒,不宜搔抓,以防感染。

5、对初次接受火针治疗的患者,应作好解释工作,消除恐惧心理,以防晕针。

第六节芒针刺法

芒针刺法是用芒针针刺穴位以治疗疾病的方法。芒针由九针之一的长针发展而来,用不锈钢丝制成,因其针身细长如麦芒,故名。常用芒针的长度为5~8寸。

芒针刺法有别于其他刺法,操作手法较为复杂,施术者必须练好基本功,掌握穴位局部解剖,操作时双手协同,准确地把握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芒针刺法一般适用于普通毫针难以取得显著疗效,必须用长针深刺的疾病。

一、针具

芒针针体采用不锈钢制成,光滑坚韧,富于弹性,不易生锈。芒针的结构与毫针一样,分为五个部分,即针尖、针体、针根、针柄和针尾。

目前临床使用的芒针有5寸、6寸、7寸、8寸、10寸、15寸等数种,以长度5~8寸、粗细26~28号的针具最为常用。

针具使用前必须灭菌,或用75%乙醇浸泡30min后方可使用。

二、操作方法

芒针的操作方法应强调双手协同,灵巧配合。针刺的基本步骤如下(图8-12)。

(一)进针

进针采用夹持进针法。应避免或减少疼痛,施术时,一方面要分散病人的注意力,消除恐惧心理,另一方面技术必须熟练,以减少患者疼痛。

针刺前穴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后,刺手持针柄的下段,押手拇食两指用消毒干棉球捏住针体下段,露出针尖,并将针尖对准穴位。当针尖贴近穴位皮肤时,双手配合,压捻结合,迅速刺透表皮,并缓慢将针刺至所需深度。

(二)手法

芒针的行针多采用捻转法,捻转的角度不宜过大,一般在180°~360°,行针不可单向捻转,否则针体容易缠绕肌纤维和皮肤,产生疼痛。行针也可采用提法和按法。

在运用芒针刺法时,还可采用多向刺法,即芒针针刺到一定深度后,变换针刺的角度和方向。在运用多向刺时,可根据穴位局部解剖的不同,用押手的动作改变针刺的角度和方向,以增加刺激强度,提高治疗效果。

(三)出针

施术完毕,即可退针。出针的动作应轻柔、缓慢。方法是提捻结合,将针尖缓慢地提至皮下,再轻轻抽出,边退针,边揉按针刺的相应部位,以防出血,并减轻疼痛。如出针后血从针孔溢出,应迅速以干棉球按压针孔,直至出血停止。

进针、出针是芒针刺法的主要过程之一,进针采用夹持进针法,要求压捻结合,做到灵巧、无痛或微痛。而出针应当提捻交替,以轻柔、缓慢为宜。在整个操作过程中,注意双手的协同,灵活地运用指力和腕力,针体始终处于捻转的状态,以减轻疼痛、保证灵巧的针法。

三、临床应用

(一)适应范围

芒针刺法的适应范围与毫针刺法一样,范围较广。又因为芒针体长,其法刺深,所以特别适用于毫针刺法难以取效,必须用长针深刺才能见效的疾病。临床常用于血管性头痛、脑血管疾病、支气管哮喘、消化道溃疡、胃下垂、关节炎、多发性神经病、急性脊髓炎、重症肌无力、三叉神经痛、坐骨神经痛、肩周炎、脊髓损伤、癫痫、精神分裂症、神经官能症,以及泌尿、生殖系统疾病等。

(二)临床应用

1、原发性坐骨神经痛取志室、命门、秩边、环跳、承山、足三里。志室透命门2.5~

3寸,以感应从局部放射到下肢为佳。直刺秩边5~7寸,获取向下肢足跟放射的感应。直刺环跳3~4寸,以感应向下肢足趾放射为佳。承山透足三里5~6寸,获取向足趾放射的针感。

2、偏瘫痉挛上肢屈肌痉挛:天泉透尺泽,臂中透外关,合谷透后溪。下肢伸肌痉挛:伏兔透梁丘,承山透下巨虚。足内翻:三阴交透太溪。

3、癫痫大椎透至阳,百会透后顶。

4、胃下垂取中脘、关元、足三里、下巨虚。中脘、关元均垂直进针3~5寸。足三里透下巨虚5~6寸。

5、支气管哮喘取天突、肺俞、膈俞。针刺天突时,患者取仰卧位,针尖垂直向下刺入3~4分后,针刺方向转入下方,内侧面下行,深刺3~5寸,以胸前胀感,或局部紧压感为宜。肺俞透膈俞3~4寸。

6、前列腺炎取关元、会阴、秩边。直刺关元3~5寸,获取放射至会阴部及尿道的酸胀感。合谷刺会阴3~5寸,以酸胀感放射至尿道为佳。直刺秩边5~7寸,以针感放射至尿道部为佳。

(三)注意事项

1、对初次接受芒针治疗的病人,应做好解释工作,消除恐惧心理。

2、对惧针患者,应注意针刺顺序,可先针其不易看到的穴位,后针易见的穴位。

3、选穴宜少,手法宜轻,双手协同。

4、针刺时动作必须缓慢,切忌快速提插,以免造成损伤血管、神经或内脏等。

5、由于芒针针体长,刺入深,进针后嘱患者不可移动体位,以免滞针、弯针或断针。

6、过饥、过饱、过劳、醉酒、年老体弱、孕妇儿童,以及某些难以配合治疗的患者忌针。

7、医者态度要严肃认真,不可马虎轻率,以免针刺事故的发生。

国医大师程莘农:“改良三才进针法”

1大师出招:国医大师程莘农“改良三才进针法” 国医大师程莘农“改良三才进针法” 程莘农指出,针刺手法是针灸临床所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是针刺临床获效的关键因素,包括持针、进针、运针手法等。程氏“三才针法”包括三才配穴、动手探穴、指实腕虚持针法、三才进针法、振颤补泻法和飞旋行气法,几个动作连贯操作,一气呵成,快速有效。 一、三才配穴 程莘农根据《黄帝内经》“天人合一”“天人相应”的整体思维模式,通过天、地、人三才认识宇宙万物的发展,提出针灸临床以“天、人、地”三部选穴,称为“三才配穴”。 三才对应天、人、地,即人体上、中、下三部。 人体整体划分: 头颈以上为天(上), 胸腹背为人(中), 四肢为地(下); 人体局部划分: 胸腹部:横膈以上为天(上),

横膈至脐中水平为人(中), 脐至耻骨联合水平为地(下); 腰背部: 至阳以上为天(上), 至阳到命门为人(中), 命门以下为地(下); 四肢部: 肩膀、胯臀部至肘、膝部为天(上), 肘、膝部至腕、踝为人(中), 腕、踝至指、趾部为地(下)。 三才取穴举例:以人体整体划分,如失眠,天才取百会,人才取中脘,地才取神门、三阴交;胸部划分,如气虚,天才取膻中,人才取中脘,地才取气海;背部划分,如咳嗽,天才取肺俞,人才取脾俞,地才取肾俞;四肢划分,如四肢活动不利,上肢天才取肩三针,人才取曲池,地才取合谷;下肢天才取环跳、髀关,人才取足三里、阳陵泉,地才取太冲。 程莘农认为,“三才配穴”的临床运用不能机械死板,应根据病情、病性、病位,并结合中医 辨证思维灵活变通,可整体运用,可局部运用,也可整体与局部结合运用。 二、动手探穴 程莘农指出,腧穴定位既是针刺操作的重要环节,又是提高针灸临床疗效的基本保证。古代 虽给出了骨度折量、指寸定位、简便取穴等腧穴定位方法,然而这些方法只是一种粗略的经 验定位,并不能完全定准穴位。正如《备急千金要方》所云:“人有老少,体有长短,肤有肥瘦,皆须精思斟量,准而折之,又以肌肉纹理、节解、缝会、宛陷之中,乃以手按之,病者 快然,如此仔细安详,用心者乃能得之耳。”此外,腧穴体表定位会因体位改变而改变。例如,取足三里,虽均定位为膝下3寸,胫骨外缘,然下肢伸直和屈膝取之时不能合一。其他诸多 穴位也会如此。 程莘农还强调腧穴的定位不是一个简单的过程,必须经过“经验取穴”和“动手探穴”两个步骤,即先据常规取穴法定出穴位的大概所在,然后施以循、摸、按、压等手法以精确定位。现代 穴位解剖学特征研究发现穴位多在骨、肌或筋膜围成的孔隙或隧道,那么探摸时手下感觉也 会有相应变化,如程莘农针刺百会穴时,虽然标准定位为两耳尖连线中点处,临床中通过手 下探摸,多定位为中点偏后的孔隙处。如《灵枢?刺节真邪》曰:“用针者,必先察其经络之 实虚,切而循之,按而弹之,视其应动者,乃后取之。”《灵枢?背腧》亦曰:“按其处,应在 中而痛解,乃其输也。”

进针法

进针法 临床上在进行针刺操作时,一般用右手持针,以拇、食、中指挟 持针柄,其状如笔,故称为“刺手”,左手爪切按压所刺部位或辅助针 身,故称为“押手”。《难经·七十八难》说:“知为针者信其左,不 知为针者信其右。” 刺手的作用是掌握针具,施行手法操作,进针时,运指力于 针尖,使针刺入皮肤,行针时便于左右捻转、上下提插和弹震刮搓以及 出针时手法操作等。 押手的作用主要是固定腧穴的穴置,夹持针身,协助刺手进针, 使针身有所依附,保持针身垂直,力达针尖,以利于进针,减少针痛和 协助调节、控制针感。 单手进针法 多用于较短的毫针。用用右手拇食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体中部,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时,中指也随之屈曲,将针刺入,直至所需的深度。此法三指并用,尤适宜于双穴同时进针。此外,还有用拇、食指夹持针体,中指尖抵触穴位,拇、食指所夹持的针沿中指尖端迅速刺入,不能捻转。针入穴位后,中指即离开应针之穴,此时拇、食、中指可随意配合,施行补泻。 双手进针法 指切进针法: 又称爪切进针法,用左手拇指或食指端切按 在腧穴位置上,右手持针,紧靠左手指甲面将针刺入 腧穴。此法多适用于短针的进针。 夹持进针法: 或称骈指进针法,即用严格消毒的左手拇、 食两指夹住针身下端,将针尖固定在所刺腧穴的皮肤 表面位置,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腧穴。此法多适 用于长针的进针。

舒张进针法: 用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 位的皮肤向两侧撑开,使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 从左手食、中二指或拇、食二指的中间刺入。此法主 要用于皮肤松弛的部位。 提捏进针法: 用左手拇、食二指将所刺腧穴部位的皮肤提 起,右手持针,从捏起的上端将针刺入,此法主要用 于皮肉浅薄部位的腧穴,如印堂穴。 针管进针法 将针先插入用玻璃、塑料或金属制成的比针短3分左右的小针管内,放在穴位皮肤上,左手压紧针管,右手食指对准针柄一击,使针尖迅速刺入皮肤,然后将针管去掉,再将针刺入穴内。此法进针不痛,多用于儿童和惧针者。也有用安装弹簧的特制进针器进针者。 针刺的角度和深度 针刺的角度 针刺的角度是指进针时针身与皮肤表面所形成的夹角。它是根据腧穴所在的位置和医者针刺时所要达到的目的结合起来而确定的。一般分为直刺、斜刺、平刺三种。 直刺(perpendicular needling)是针身与皮肤 表面呈90度垂直刺入,此法适用于人体大部分腧穴。 斜刺(oblique needling)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 45度左右倾斜刺入,此法适用于肌肉较薄处或内有重要 脏器,或不宜直刺、深刺的腧穴。 平刺(horizontal needling)即横刺、沿皮刺。 是针身与皮肤表面呈15度左右或沿皮以更小的角度刺 入。此法适用于皮薄肉少部位的腧穴,如头部的腧穴等。 针刺的深度 针刺的深度是指针身刺入人体内的深浅度数。每个腧穴的针刺深度,在腧穴各论中已有详述,在此仅从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部位等方面做一介绍。

静脉输液流程图

静脉输液流程图 文档编制序号:[KK8UY-LL9IO69-TTO6M3-MTOL89-FTT688]

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操作流程图 素质要求服装鞋帽整洁,仪表端庄,态度和蔼可亲,语言柔和恰当。 打印输液卡,与医嘱核对,先自己核对,再双人核对。 核对(床号、姓名、手腕带、药名、浓度、剂量、时间、方法、输液速度、 (1)带上输液卡至床尾,两种身份核对(姓名、住院号)。执行操作 以核对腕带信息及让患者说出自己姓名 (2)询问有无药物、消毒剂、导管材料过敏史,解释输液的目的、输 评估入药液的名称、作用,取得配合。 (3)询问病人输液挂部位喜好,评估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避开 静脉结节、炎症、疤痕组织。 (4)嘱排尿、备输液架。 环境准备操作前30分钟禁止地面清扫、避免不必要的人员走动,防止尘埃飞扬。七步洗手、戴口罩 1)治疗车:左侧:放治疗盘:边检查边放入:输液器2副、胶布,治疗 巾、输液卡、瓶贴、消毒剂、棉签、污物盘、快速手速消。 (2)治疗桌:砂轮、酒精、消毒剂(检查)、棉签(检查);液体(检查药 名、浓度、剂量、瓶身无裂缝,药液无混浊、沉淀和絮状物),药物(检 查药名、浓度、剂量、有效期),检查后双人核对。 (3)打开注射器外包装,将针尖斜面向下,检查注射器刻度清晰,针头锐 用物准备利、无弯无钩,衔接紧密,无漏气。 A如加注药液为玻璃瓶:要检查需加注药液,消毒瓶口(两遍安尔碘),抽 吸药液,推注到输液瓶或袋内,抽吸空气,再次核对,写输液卡,贴输液 瓶或袋上,消毒后贴瓶口贴,签名,输液治疗卡、药品放置治疗车上至病 人床前。 (4)处理用物:药液再次核对名称、剂量,其他垃圾分类处理,将治疗盘 放治疗车上层,医疗垃圾、生活垃圾、锐器盒放治疗车下层。 (1)携用物至床尾核对床号、住院号,询问姓名、是否已排空小便。 (2)再次双人核对输液卡与瓶贴上的各项内容,揭瓶贴,打开输液器包操作操作步骤装,关闭调节器,插入瓶口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排气(滴管1/3—1/2 满),旋紧针头,排气至过滤器,对光检查无气泡。 (3)垫小枕,以穿刺点为中心正反两遍消毒(直径>5cm),待干时备胶布。 (4)扎止血带,再次排气,进针前再次核对姓名,输液卡与瓶贴上的各项内容,进针,三松,待液体滴入通畅,固定,贴胶贴。 (5)调节滴速。(表与茂菲氏滴管在同一视线内)

子午流注按时开穴法详解_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运用

子午流注按时开穴法详解子午流注针法的临床运用 按照针灸治疗时间选取相应的五腧穴和原穴进行针灸治疗的方法。常用的有纳甲法和纳子法两种,此外,还有养子时刻法,则以24分钟为取穴的时间单位,每天轮流六十六穴,又称一日取六十六穴法。 十二经脉气血运行状态,根据不同的时间变化而有相应盛衰变化。子午,即时间变化。流注,即十二经脉气血运行的过程,以及在十二经脉的井、荥、输(原)、经、合等特定腧穴上所呈现的气血盛衰情况,由于年、月、日、时等时间的变化而相应地有所不同,根据这个原理,按时选穴进行治疗,即为子午流注针法。 子午流注纳子法是按时辰的地支属性来选取十二经脉五腧穴和原穴,每天轮遍十二经脉,是一种按时取穴法。又称子午流注纳支法。其具体方法是:①在该经脉经气流注时辰,取该经适当的穴位进行针灸治疗。②子母补泻取穴法,实证时,在气血流注至病经的时辰,取病经的子穴进行针灸(泻法);虚证时,在气血流过病经的时辰,取病经母穴进行针灸(补法);虚实不著的病证或补泻时辰已过,取病经的本穴或原穴进行针灸。 子午流注纳甲法是根据针灸治疗的目时辰与经脉对应关系图枣寅肺、卯大肠的,时天干属性,来选取十二经脉五腧穴和原穴,且以一个时辰为取穴时间单位,10天轮遍六十六穴的按时取穴法,又称子午流注纳干法。具体方法是:①取穴原则。阳日(日天干属阳),阳时(日天干属

阳)取阳经穴;阴日(日天干属阴),阴时(日天干属阴)取阴经穴。 ②合日互用。甲与己、乙与庚、丙与辛、丁与壬、戊与癸互为合日,在合日间可以互相应用相应时辰的开穴。为提高自己的针灸水平,我曾数次赴北京学习子午,流注针法。子午流注针法是一种古典高级针刺手法,行针时,结合人体,十二经脉气血流注规律,融入运气学说和纳甲纳子法,可提高临床疗效。但笔者在多年的临床实践中,也感到子午流注针法有其局限性,如针法只能按时开穴,选择气血旺盛的经脉或穴位来针刺,而 不能调动整个人体的气血去推动疏通病变部位的经脉。通过阅读调气、导引、丹道诸书,我认为针法与道家丹功有许多相通之处,只要找到两者的结合点,通过实际的修炼和手法操作,可使针法与练功相得益彰,练功 可以提高针刺水平,针法可以打通周天。祖国医学认为任督二脉一为阳脉之海,一为阴脉之海。滑伯仁曰:“任督二脉,一原二歧。一行于身之前,一行于身之后。 一身有任督犹如天地之子午,可以分,可以合。分之以见阴阳之不离,合之以见浑沦无间。一而二,二而一”。可见人身经脉十二,要以任督二脉为总纲。督脉属阳,行人身腰背;任脉属阴,行人身胸腹,各统其两旁阴阳经络营卫而循行也。因此十二经脉依附于任督二脉,《难经》认为十二正经犹如沟渠,奇经犹如河泽,正经之脉隆盛,则溢于奇经。反之亦然,所以只要运用针法打通任督二脉,其它十二经脉也就自然疏通,并有补十二经气血不足之功效。修炼小周天的主要内容为采、封、炼、止。采即采先天一,使其升华的过程。封即采药后将下行之精气摄归于下丹田内封固。炼即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图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图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

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操作流程图 xx,比赛项目密闭式静脉输液法 服装鞋帽整洁,着装符合要求 1 、核对医嘱,带上治疗卡至病人床前核对 2、解释该项操作的相关事项,征得病人同意使之愿 意合作(口述):您好,XXX,我是您的责任护士 XX 。根据医嘱,我将给您进行静脉输液治疗,主要是补 充机体的液体量。今天您的输的液体是0.9%氯化钠注 射液 250ML,大约需要2小时。请问您现在方便吗? 我现在评估一下您的血管情况,好吗?您手背的血管条 件还可以,适合静脉穿刺。阿姨,需要协助您去卫生间 吗?我去准备输液用物,几分钟后为您进行输液治疗。 3 检查周围环境,评估(口述):环境温湿度适宜, 安静整洁、光线适 中,符合输液要求。 。 用物准备齐全,摆放合理美观:治疗车、手消 毒液、治疗盘、皮肤消毒液、无菌棉签、输液 敷贴、0.9%氯化钠250ml (塑料瓶)、输液 器、治疗碗、止血带、一次性治疗巾、小垫枕;医嘱单、输液挂卡、输液瓶贴、表。锐器 盒、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盛放污物容 器。另备输液架。 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核对药液标签(口述):0.9%氯化钠注射液, 250ml ,有效期至X年X月X日。 3、对光倒置检查药液质量(口述):瓶盖无松动、瓶 体完整、无破裂、渗漏现象,药液无浑浊、变 色及絮状物。 4、在药液标签旁倒贴瓶贴 1、.拉环启瓶盖,棉签蘸消毒液消毒瓶塞至瓶颈(瓶 盖、用后棉签置于医疗垃圾桶中),将药瓶置 治疗车一侧,消毒液待干。 2、检查输液器包装、有效期与质量(口述):一次 性使用输液器,针头XX号。检查输液器包装 完好、无漏气,有效期至X年X月X日。

子午流注(针法)详细讲解

第一节子午流注的涵义与源流 一、子午流注的涵义 [子午] 原是对立的名词,用以代表天地、山泽、风雷、水火、春秋、寒暑、日月、夜半与日中两时辰等的表示相对关系的符号。如“子午面”,“子午线”,“子午道”,“子时午时”。[子午的意义] 1.子午代表阴阳:是阴阳的总称。子阴午阳,子午是阴阳的起点与分界线。子为阳之始,午为阴之始。 2. 子午代表时间:一天之中,子为夜半(23~1点),午为日中(11~13点)。 [如图] ?/P> 一年之中,子为农历11月(冬至为十一月),午为农历5月(夏至为五月)。 3. 子午代表气候寒热:子时寒,午时热。 4. 子午代表十二地支:如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均以子午为推算的开始。 5. 子午代表人体气血流行的阴阳盛衰。[如图] [流注] 流指水流,注指注输、灌注。这里具体是指将人体的气血循环比作水流,以出井、流荥、注输、行经、入合作喻,说明人体气血就象水流一样,始出为井,渐成细流为荥,水流如由浅入深灌注为输,渐而水流在通畅的河流中通行即称为经,最后如百川汇合入海即所入为合,以示脉气的流行经过。 [子午流注] 为子午流注针法的理论依据,它是从时间角度认识人体生命现象,即十二经脉的气血流注盛衰规律的一种学说。人体气血循行,周流出入,如流水般,或从子到午,或从午到子,随着时间先后的不同,阴阳各经气血的盛衰,也有固定的时间,气血迎时而至为盛,气血过时而去为衰。泻则乘其盛,补则随其去,逢时为开(气血流注开穴的时间,谓之逢时),过时为阖(某穴开时已过,谓之过时,则穴闭),定时开穴,补虚泻实,把握时机,调和阴阳而治病。[如图]

[子午流注针法] 是以时间为主要条件的一种特殊配穴治疗方法。属于时间医学的范畴。是以十二经脉肘膝以下的六十六个经穴为基础,根据出井、流荥、注输、行经、入合的气血流注,盛衰开阖的原理,配合阴阳、五行、脏腑理论,运用天干、地支推算逐日按时开穴的一种古典针刺取穴方法。中心内容:择时——依据气血流注的盛衰时间为主体。选穴——优选十二经疗效最佳的五输穴。 二、子午流注的起源和发展 子午流注针法历史悠久 1. 萌芽于秦、汉子午流注的起源,是以《内经》“天人相应”理论,阴阳五行学说为基础的。如:“天气始于甲,地气始于子,子甲相合,命曰岁立,谨候其时,气可与期。”说明人应自然。“言天者求之本,言地者求之位,言人者求之气交。”说明人与自然一样,有其“气交”规律。“岁有十二月,日有十二辰,子午为经,卯酉为纬。”即是自然自身的规律。“凡刺之法,必候日月星辰,四时八正之气,气定乃刺之。”是指针刺遵守自然界环境、人体环境变化。 2. 产生于宋代干支学说盛行,子午流注由理论趋向临床实践。 3. 发展于金、元、明在前代成熟和基础上,进而对针法运用和机制作了赋予新意的论述。 第二节子午流注针法的组成

程氏三才进针法

程氏三才进针法——程老自创的针灸手法大师手记 扎针的方法有百十种的不同,我就认为三才法很适合教学,又进一步改进三才法,去掉了一些复杂的东西,所以把这种方法就叫改进的三才进针法。天、地、人叫三才,天在上面,地在下面,人在中间,叫天、地、人,我把扎针叫天、人、地,天、地,中间是人。 ——摘自《中国纪录》 国医释读 20世纪70年代,针灸以成本低、无消耗、见效快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临床。程莘农教授在推广针灸疗法的同时,还不断对自己的针灸手法进行完善。他在元朝开创的“三才法”基础上,经长期总结、摸索,终于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针灸手法,医界同行称之

为“程氏三才法”。在针灸界,人们对这种手法的普遍评价是:进针快、穴位准、见效快。 程老认为,三才进针法最适合教学。在过去,中医扎针的方法有百十来种,学起来非常麻烦,学生不容易掌握。而三才法则把针灸简单化了,天、地、人叫三才,天在上面,地在下面,人在中间,他把扎针叫天、人、地,天就是浅,人就是在中间,地就是深,实际上就是“浅、中、深”,从而轻巧利索、准确迅速地将点穴、押指、穿皮、进针等融合为一体,在一两秒钟内快速完成,让患者没有任何疼痛感。 除此之外,程老又指出,针灸还有一大特点,即有双向性,这穴位既可以升血压,又可以降血压;既可以止大便,又可以通大便。并且,针灸也讲补和泻,顺着经脉进针就是补,逆着经脉进针就是泻。在取穴方法上,应以大、小、缓、急、奇、偶为原则,取穴的多与少则应以证为凭、以精为准、以适为度、以效为信,所以在临床取穴时,他

一般少至一两穴,多达十几二十穴不等。 健康回音壁 针灸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形成了由十四经脉、奇经八脉、十五别络、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以及孙络、浮络等组成的经络理论,以及361个腧穴以及经外奇穴等腧穴与腧穴主病的知识,发现了人体特定部位之间特定的联系规律,创造了经络学说,并由此产生了一套治疗疾病的方法体系。 针灸疗法具有独特的优势,有广泛的适应性,疗效迅速、显著,操作方法简便易行,医疗费用经济,极少有副作用。远在唐代,中国针灸就已传播到日本、朝鲜、印度、阿拉伯等国家和地区,并在他国开花结果,繁衍出一些具有异域特色的针灸医学。到目前为止,针灸已经传播到世界140多个国家和地区,为保障人类的生命健康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第1节三棱针法皮肤针法皮内针法电针法穴位注射法

一、三棱针法 三棱针法是指使用三棱针刺破患者身体上的一定穴位或浅表血络,放出少量血液治疗疾 病的方法。亦称"刺络法”。 三棱针是点刺放血的工具,取法于古代九针中的“锋针”,早在《内经》中就 有记载。如《灵枢?九针十二原》中说:“锋针者,刃三隅,以发痼疾。又说:“宛陈则除 之,去血脉也。”故现今有人称三棱针法为“放血疗法” 。《灵枢?官针》中还记载:“病在经络痼痹者,……病在五脏固居者,取以锋针。另外,《内经》中还有“络刺”、“赞刺”、“豹纹刺”等具体方法的论述,表明三棱针法已成为临床刺络放血的常用针法。 (一广作方法 右手拇指,食指持住针柄,中指扶住针尖部,露出针尖 1 —2分许,以控制针刺深浅度 。针刺时左手捏住指(趾)部,或夹持、舒张皮肤,右手持三棱针?针刺。常用的刺 法有以下几种: 1 ?腧学点刺先在腧穴部位上下推按,使血聚集穴部,用 2 %碘酒棉球消毒,再用75% 酒精棉球脱碘,针刺时左手拇、食、中三指夹紧施术部位,右手持针对准穴位迅速刺入3毫 米左右,立即出针,轻轻按压针孔周围,使出血少许,然后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 。此法多用于四肢末端放血,如十宣、十二井穴等处。 2 ?散刺法亦称豹纹刺,是对病变局部周围进行点刺的一种方法。根据病变部位大小 的不同,可刺10-20针以上,由病变外缘环形向中心点刺以促使淤滞的瘀血或 水肿得以排除,达到祛瘀生新、通经活络的目的。此法多用于局部瘀血、血肿或水肿、顽癣等。针刺深浅根据局部肌肉厚薄、血管深浅而定。 3 ?刺络法先用带子或橡胶皮管结扎在针刺部位上端(近心端),然后迅速消毒,针刺时,左手拇指按压在被针刺部位下端,右手持三棱针对准针刺部位的静脉,刺人脉中立即将 针退出,使其流出少量血液,出血停止后,再用消毒棉球按压针 孔。在其出血时,也可轻轻按压静脉上端,以助瘀血外 出,毒邪得泻。此法多用于曲泽、委中等穴,治疗急性吐泻、中 暑发热等。 4 ?挑刺法用左手按压施术部位两侧,或夹起皮肤,使皮 肤固定,迅速消毒后,右手持针迅速刺人皮肤1-2毫米,随即 将针身倾斜挑破皮肤,使之出少量血液或少量粘液;也可再刺人3 5毫米左右深,将针身倾斜并使针尖轻轻提起,挑破皮下部分纤 维组织,然后出针,覆盖敷料。此法常用于血管神经性 头痛、肩周炎、失眠、胃脘痛、颈椎病、支气管哮喘等。 (二)适用范围 三棱针刺络放血具有通经活络、开窍泻热、 调和气血、消肿止痛等作用,各种实证、热证、 瘀血、疼痛等均可应用。目前较常用于某些急症 和慢性病,如昏厥、疳疾、痔疮、久痹、头痛、丹毒、指(趾)麻木等。 (三)注意事项 1 ?对患者要做必要的解释工作,以消除其

“西北针王”郑魁山“过眼热”等针法解析(收藏)

“西北针王”郑魁山“过眼热”等针法解析(收藏) 郑魁山先生为中国著名针灸大家,临证以手法治疗疑难杂症而著称,“温通针法”即是先生在数十年的临床实践中,独创的治疗各种疑难杂证的特色针刺手法。该手法补泻兼施,能激发经气并通过推弩守气,推动气血运行,使气至病所,具有温经通络化痰浊,祛风散寒,行气活血,扶正祛邪的作用。 郑魁山“过眼热”针法来自灵素馆00:00 12:00 一、过眼热针法以风池穴为主施温通针法,使热感传导至眼区,称为“过眼热”针法。用以治疗各种眼疾常获良效。风池穴处针感较明显,但临床不掌握针刺要领,无针感传导,则影响疗效。古人云“气至而有效”,所以促使针感沿经络传至病所是提高疗效的重要手段。风池穴为少阳经与阳维脉、阳跷脉的交会穴,针刺得当可使针感循少阳经、阳维脉、阳跷脉的走向而达眼、耳、额颞部,这也是风池穴可治疗五官疾病的原理。操作方法患者正坐,自然体位,督脉风府旁斜方肌外侧,枕骨下凹陷中取穴。选用1寸毫针,双手配合针尖朝向对侧目内眦进针0.5~0.8寸,进针后,刺手仔细体会针下气至感觉,得气后再行温通针法,使眼部产生温热舒适感,守气1~3分钟,守气后出针,按压针孔。常用配

穴:攒竹、太阳、内关、光明、太冲透涌泉等。 二、穿胛热针法取天宗穴为主施用温通针法,使热感传导至肩、臂部,起到散寒止痛的作用,称为“穿胛热”针法。治疗风寒湿侵袭所致的上肢麻木疼痛和肩凝症等。天宗穴为手太阳小肠经穴,位于肩胛冈下窝,古人有“肩重,肘臂痛不可举,天宗主之”之说。天宗穴用一般之刺法往往不易产生针感传导及温热感,采用温通针法则可使针感定向传导扩散并在肩关节局部产生温热感,通利关节,温经活络止痛。1.治疗肩周炎操作方法患者取俯伏位,在天宗穴处用指压法找到敏感点,左手拇指为押手,右手持1.5寸毫针直上斜刺1寸左右,得气后即行温通针法,使针感沿肩胛传至肩关节部,守气1~3分钟,使患者肩关节部感到温暖舒适,然后退针至皮下,出针,按压针孔。嘱活动肩关节数次,再取侧卧位,针肩前、肩髃、肩贞、条口穴,行温通针法,留针20分钟。 2.治疗上肢麻木操作方法取俯伏位,在天宗穴处找到敏感点,左手拇指为押手,右手持1.5寸毫针向腋窝方向斜刺,得气后行温通针法,使针感经肩关节沿上肢直达手掌,循经产生温热舒适感,守气1~3分钟,留针20分钟。同时配合针刺患侧曲池、外关行温通针法,点刺十宣。此法也可用于治疗上肢疼痛、震颤、拘挛等,疗效均好。 对中风后肢体偏瘫、痿软和风湿痹证等,病在上肢部,取风池、大椎、大杼、肩髃、曲池、外关、合谷、后溪等,病在

(完整版)静脉输液操作流程

静脉输液技术 用物准备: 治疗车上放置:治疗盘、液体、输液器、输液贴、输液针头、棉签、碘伏、弯盘、污物缸(治疗车上排气用)、止血带、垫巾、速干手消毒剂。 治疗车下放置:感染性污物桶、生活性污物桶、损伤性污物桶、小塑料桶。 操作流程: 1口诉:操作开始。 2核对并打印医嘱:*床,**,生理盐水250毫升静脉输液。 3携输液卡至床旁。核对患者床号、姓名。 4评估患者全身及局部情况:*床,**。阿姨,您好!请问您叫什么名字?**,是吗?我核对一下您的腕带,*床,**,住院号12345。**,您现在感觉怎样?有什么不舒服吗?腹泻,浑身没劲。现在我遵医嘱,给您输注生理盐水,补充您体内丢失的电解质,您配合一下,好吗?您需要大小便吗?我看下您的血管好吗?这根血管挺好的,一会儿就在这输液好吗?那您先在床上休息,不要离开,我去准备用物,一会过来给您输液好吗? 5调整输液架高度。 6洗手,戴口罩。准备用物,检查物品有效期。 7根据医嘱选择液体,检查液体:生理盐水,有效期内、挤压无漏气、渗液、袋口无松动、液体无混浊、沉淀、絮状物。贴输液瓶签,注明开瓶时间、开启人姓名。 8开瓶盖,消毒瓶口,插输液器,关闭调节器。 9用物准备齐全,均在有效期内,备齐用物,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核对患者床号、姓名。*床,**,您准备好了吗? 我们可以开始操作了吗?由于输液时间较长,我们还是躺着输好吗?我先扫下PDA,好吗?扫PDA。信息正确,确认执行。 10再次核对液体,挂液体于输液架上,排气至输液器与针头连接处(勿将液体排出针头)。 11取垫巾、止血带,选择血管,消毒皮肤,直径大于5厘米。**,请握拳,我现在开始穿刺了,您不要紧张。 12消毒待干过程中,准备输液贴。 13再次排气,检查输液器内无气泡后穿刺。三松,固定。 14调节滴数,成人40~60滴/分钟,小儿20~40滴/分钟。撤止血带、垫巾,观察穿刺局部情况。 15再次核对液体、姓名后,记录,挂输液卡。 16整理床单位,消毒双手。 **,生理盐水已经给你输上了,有没有感觉不舒服?液体滴数是我根据医嘱调节好的,您和您的家人不要随意调节,液体过快和过慢都会影响你的治疗和健康的。输液的手臂最好不要活动,以免针头脱出。呼叫器放在您的枕边,您有需要或感到不舒服及时叫我,我也会经常过来看您的。谢谢您的配合,再见! 17回治疗室整理用物,医用、生活垃圾分类处置,洗手,记录。 18口诉:操作完毕。

十字绣针法详解

十字绣针法详解 勾边针法 复杂勾边的针法——十字绣最后勾勒边线,会是绣图更突出、美观。(见下图) 简单勾边的针法——勾边用一股线。按数字标的位置顺序走针法。(见下图) 锁边针法 锁边用一股线,常于十字绣的边缘锁边,例如手机链、书签等等的锁边。(见下图) 法国结 卷得多结粒就愈大,最适合当眼睛。(见下图)

锁连绣 十字绣的针法花样,用的比较少。(见下图) 十字绣的基本针法 只要在打满“十”字网状布料上,将五颜六色的丝线,以“十”字的走法,就能绣出图案来。就算平时对手工很不在行的你,只需花一点点时间,一点点的耐心,再加上一点点用心,就能完成一幅令你自己也觉得很有成就感的十字绣作品了。 想象一下,沙发上那对可爱的卡通图案抱枕、墙上逼真的山水景色挂画和别致的杯垫、精致的手机袋和手机链……如果这些散落在你家各个角落的十字绣作品都是你亲手绣的,是不是有一种创造的喜悦和收获的满足感油然而生呢 【十字绣的基本针法】: 开始绣时,用刺绣笔将图案上标示的中心在布上标出。 1、基本十字绣:如图所示,注意一幅作品中线交叉的方向应当一致。 2、横向(Horizontal cross stitches):图案上横向同色线连续的情况下,先一直向右绣1/2针再返回来。这样绣,线的方向可以保持一致。如图所示: 3、纵向(Vertical cross stitches ):纵向连续的情况下,每个绣成十字模

样再向下绣。如图所示: 4、最后绣法:十字绣无论开始还是结束时都不要将线打结,可以留2cm 左右的线,绣第二个十字绣针法时,把线压到里面,连续用3-4个十字绣即可把线压的比较劳固。针法结束后,也要把线穿插到十字绣的其它里面,这样不容易开线。如图所示: 5、勾边(Back Stitch):为了勾画轮廓从而使作品更加鲜明。如图所示沿着边绣,或穿过四角绣对角线。一般用2股线绣时用1股线、用3股线绣时用2股线勾边。如图所示: 6、1/2针:绣X字模样中的一半的方法。想取得与影子一样的效果时使用。如图所示: 7、3/4针:一种在AIDA格子上绣3/4针的方法,主要在绣圆形的时候使用。绣完1/2针后,再从格子的中心扎过去绣上1/4针,3/4针就完成了。如图所示: 8、勾点(French knot)(也称“法国结”):通常用来做眼睛,针法稍有些复杂,如果觉得不好打可以用黑色的小珠子代替。首先用线将针缠两次,再紧紧抓住线(不要让缠的线松掉)将针从穿上来的位置再穿下去。如图所示: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图 (2)

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操作流程图 xx,比赛项目密闭式静脉输液法 服装鞋帽整洁,着装符合要求 1、核对医嘱,带上治疗卡至病人床前核对 2、解释该项操作的相关事项,征得病人同意使之愿 意合作(口述): 您好,XXX,我是您的责任护士 XX 。根据医嘱,我将给您进行静脉输液治疗,主要是补充机 体的液体量。今天您的输的液体是0.9%氯化钠注射液 250ML,大约需要2小时。请问您现在方便吗?我现在 评估一下您的血管情况,好吗?您手背的血管条件还可 以,适合静脉穿刺。阿姨,需要协助您去卫生间吗?我去 准备输液用物,几分钟后为您进行输液治疗。 3 检查周围环境,评估(口述):环境温湿度适宜,安 静整洁、光线适中, 符合输液要求。 。 用物准备齐全,摆放合理美观:治疗车、手消毒 液、治疗盘、皮肤消毒液、无菌棉签、输液敷 贴、0.9%氯化钠250ml (塑料瓶)、输液器、 治疗碗、止血带、一次性治疗巾、小垫枕;医嘱单、输液挂卡、输液瓶贴、表。锐器盒、医 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盛放污物容器。另备 输液架。 修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核对药液标签(口述):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 ,有效期至X年X月X日。 3、对光倒置检查药液质量(口述):瓶盖无松动、瓶 体完整、无破裂、渗漏现象,药液无浑浊、变色 及絮状物。 4、在药液标签旁倒贴瓶贴 1、.拉环启瓶盖,棉签蘸消毒液消毒瓶塞至瓶颈(瓶 盖、用后棉签置于医疗垃圾桶中),将药瓶置治 疗车一侧,消毒液待干。 2、检查输液器包装、有效期与质量(口述):一次性 使用输液器,针头XX号。检查输液器包装完好、 无漏气,有效期至X年X月X日。

毫针进针法

求的深度。此法多用于长针进针。 (3)舒张法:即左手五指平伸,食中两指分开置于穴位上, 右手持针,针尖从食中两指间刺入皮下。行针时,左手食中两指 可夹持针身,以免弯曲,在长针深刺时常用此法。对于皮肤松弛 或有皱纹的部位,可用拇食两指或食中两指将腧穴部位皮肤向两 侧撑开使之绷紧,以便进针。此法多适用于腹部腧穴的进针。 (4)提捏法:即用左手拇食两指将腧穴部位的皮肤捏起,右 手持针从捏起部的上端刺入。此法主要用于皮肉浅薄的穴位,特 别是面部腧穴的进针。 (四)以进针器具分法 1.针管针进针法用金属、塑料、有机玻璃等制成长短不一的 细管,代替押手。选用长短合适的平柄针或管柄针置于针管内, 针的尾端露于管的上口,针管下口置于穴位上,用手指拍打入或 弹压针尾将针尖刺入腧穴皮下,然后将套管抽出。 2.进针器进针法用特制的圆珠笔式或玩具手枪式进针器,将 长短合适的平柄或管柄毫针,装入进针器内,下口置于腧穴皮肤 上,用手指拉扣弹簧,使针尖迅速弹入皮下,然后将进针器抽出。 以上各种进计法,在临床应用时需根据腧穴所在部位的解剖特点、 针刺深度、手法要求等具体情况,以便于进针、易于得气、避免痛 感为目的,灵活选用相应的进针法。

毫针进针法 进针法,又称刺针法、下针法、入针法、内针法,是指毫针在 刺手与押手的密切配合下,运用各种手法将针刺入腧穴皮下的方法,是毫针刺法的首要操作技术。在进针时要注意指力与腕力的 协调一致,要求做到无痛或微痛进针。毫针进针方法很多,有以 进针速度快慢分,以刺手刺入术式分,以押手姿势分,以使用进 针器具分等。现代常用的进针法举例如下。 (一)以进针速度分法 1.速刺法:即将针尖抵于腧穴皮肤时,运用指力快速刺透表皮,针入皮下的手法。速刺法适用于四肢腧穴和耳穴。 2.缓刺法:即将针尖抵于腧穴皮肤时,运用指力缓缓刺透表皮,针入皮下的手法。缓刺法适用于头身腧穴和头穴。 (二)以刺入术式分法 1.插入法:即指针尖抵于腧穴皮肤时,运用指力不加捻转或 其他术式,直接刺入皮下的手法。 2.捻入法:即指针尖抵于腧穴皮肤时,运用指力稍加捻动将 针尖刺人皮下的手法。 3.飞入法:即指针尖抵于腧穴皮肤时,运用指力以拇食指捻 动针柄,拇指后退瞬即将针尖刺人,刺入皮下时五指放开作飞鸟 状的手法。 4.弹入法:即指针尖抵于腧穴皮肤时,运用指力,并以中指 弹动针柄时瞬即将针尖刺入皮下的手法。 (三)以刺押手势分法 1.单手进针法:即用刺手的拇食指持针,中指指端紧靠穴位,中指指腹抵住针身下段当拇食指向下用力按压时,中指随势屈曲 将针刺入,直刺至所要求的深度。此法用于短毫针进针 2.双手进针法:即刺手与押手互相配合,协同进针。常用的 有以下几种。 (1)爪切法:又称指切法,临床最为常用。即以左手拇指或 食指之指甲掐切穴位上,右手持针将针紧靠左手指甲缘刺入皮下 的手法。 (2)夹持法:即左手拇食两指用消毒干棉球捏住针身下段, 露出针尖,右手拇食指执持针柄,将针尖对准穴位,当贴近皮肤时,双手配合动作,用插入法或捻入法将针刺入皮下,直至所要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图

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操作流程图 自我介绍 素质要求服装鞋帽整洁,仪表端庄, 态度和蔼可亲,语言柔和恰当。 核对 (1)带上治疗卡至床尾,核对,床头核对。 (2)询问有无××(胸闷等)不适,解释输液的目的、输入药液的 名称、作用,取得配合。 评估(3)询问病人输液挂哪只手,然后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避开 静脉结节、炎症、疤痕组织。 (4)嘱排尿、备输液架。 (5)向老师汇报:病人神志清,能合作,稍有胸闷,手背血管弹性 良好。 治疗室每天紫外线消毒两次,每次30分钟。 环境准备操作前30分钟禁止地面清扫、避免不必要的人员走动,防止尘埃 飞扬。 三擦盘、台、车,洗手、戴口罩 (1)治疗桌:左侧:放治疗盘:边检查边放入:输液皮条2副、头 皮针两副、针筒(选择合适)、胶贴,另备巡回单、止血带、 治疗巾、治疗卡、瓶贴 (2)治疗桌:右上角:砂轮、酒精棉球、安尔碘(检查)、棉签(检 查);右侧:污物盘;中间:百特袋(检查药名、浓度、剂量、 外包装完好),药液(检查药名、浓度、剂量、有效期),检查 后和老师双人核对。 用物准备(3)撕开百特袋外包装,检查药液有效期,质量,百特袋有无破损, 贴瓶贴,检查需加入药液的瓶身无裂缝,药液无混浊、沉淀和 絮状物。 (4)用安而碘棉签消毒百特袋加药口两次,用酒精棉球包裹住, 将安瓿尖端药液弹至体部,取一个酒精棉球消毒瓶口,翻开 棉球消毒砂轮,锯瓶口,另取一个棉球消毒瓶口,翻开后垫 瓶口处,折断安瓿。 (5)打开注射器外包装,将针尖斜面向下,检查注射器刻度清晰, 针头锐利、无弯无钩,衔接紧密,无漏气,抽吸药液,排余气, 安瓿再次核对后扔污物盘内,加药,回抽(至刻度)。 (6)再取一个酒精棉球包裹加药口,查配伍禁忌,签名。 (7)撕开皮条外包装一小口,取出通气管弃去,插皮条(如带针输

进针法

步骤要诀:刺、捻、行。 进针特点:无痛进针、突出针感、自然连续、动作优美。 1、第一步骤:刺。 针灸产生痛觉的第一个环节是针刺通过皮肤的过程。快则疼痛不明显或不痛,慢则疼痛明显,剧烈,难以忍受。“刺”的目的是达到快速无痛的进针,减少疼痛。操作:快速刺破皮肤,使针尖进入皮下(未进入肌肉组织)。操作过程占全部过程的1/6,约0.5秒。 年轻人、女性、皮肤弹性好、质地细腻的患者,可以通过“刺”,使针尖直接进入皮下。老年人,皮肤干瘪、弹性差、质地坚韧粗糙、皮下有节结的患者,“刺”,不能直接刺入皮肤时,就应使用“压”的方法。“压”法进针指力需要持续保持,不能松懈,松懈后再发力就会产生痛。如果还不能进入皮肤,可以配合小幅度捻转,自然过渡到第二个步骤“捻”。 2、第二步骤:捻。 针灸治疗强调“气至而有效”,针刺人体不同部位会有不同的感觉。针刺在肌肉组织里是酸、重、胀的感觉,刺中神经是麻和放电感,产生疼痛是由于刺中了血管或末梢神经。“捻”的目的是加强针感,促进得“气”,气至而有效,提高临床疗效。 操作:针尖进入皮下(刺),或者在透皮的末段(压),就可以实施捻操作了。向下进针,同时配合捻转,进针和捻转速度要均匀一致,不可过快过慢。进针到达需要的深度后,停止进针和捻转的操作。操作过程占全部过程的2/3,约2秒。进针过程中,力量不可以松懈,手指不可以离开针柄,精神集中,细细体会,强调“治神”。 3、第三步骤:行。 “行”是指行针,施以大幅度的捻转手法。目的是加强针感,巩固得“气”,催“气”远行,振奋经气,畅达经脉,提高临床疗效,是“三三”进针手法的最后一个环节。 操作:进针达到需要深度后,停止捻转。将中指离开针柄,与其余四指呈握空拳状,用拇指指腹和食指挠侧缘挟持针柄。拇指向前,食指向后,挟持针柄做单向旋转,达到食指中节指骨的舒适位置后稍作停顿,食指带动中、环、小指做迅速伸掌动作,利用拇指指腹和食指挠侧缘挟持针柄做单向旋转。手掌接近平伸时,手指离开挟持的针柄,此时打开虎口,伸展五指,压低手腕,并保持片刻。整体动作连贯似“凤凰展翅”或“大鹏扶摇”。此过程占全部进针过程的1/6,约0.5秒,要求持针松紧适度,动作优美自然。[2]

静脉注射操作流程图

静脉注射操作流程 一、目的: 1、药物不宜口服、皮下或肌注射时,需要迅速发挥药效者,可采用静脉注射法。 2、因药物浓度高、刺激性大、量多而不宜采取其他注射方法。 3、做诊断性检查,如肝、胆囊、肾等X线射片前,由静脉注入药物用于静脉营养治 疗。 二、汇报病例:患者王敏女60岁中学教师,主因“口干多饮多尿5年”于2017年1月10日常诊步入病房。入院诊断:2型糖尿病。现患者突然出现心慌出冷汗,测随机血糖:2.0mmoI。遵医嘱静脉推注50%葡萄糖注射液20ml.患者神志清楚。已查阅病例患者无心肺疾患,无药物过敏史. 三、评估:拿通知单进病房,核对患者,请问您叫什么名字?,王敏。看手腕带。您现在觉得怎么样?心慌是吧?刚才给您测得血糖2.0。现在遵医嘱要给您推注50%葡糖糖。您对什么药物有过敏吗?没有。我看一下您的手部皮肤。活动肢体。这个血管粗直弹性好,待会在这给您注射吧?需要扶您去方便吗?不需要,您稍等,我准备一下马上回来。 三、汇报评估结果:与患者沟通有效,环境安静安全光线充足,注射部位无瘢痕、硬结、炎症,血管粗直、弹性好,符合静脉穿刺要求。。 四、用物准备:治疗车、治疗盘、速干手消毒液、2%碘酊、75%酒精、棉签、注射药物、无菌注射器(根据药液量选择)、治疗卡、治疗巾、垫枕、止血带、弯盘、砂轮(或启瓶器)、锐器盒、医疗垃圾桶、生活垃圾桶。 五、操作过程 治疗室配药: 1、洗手,戴口罩。

2、依据治疗卡,核对药物。检查药物品名、剂量、质量、有效期,弹击安瓿尖端,用75%酒精棉签消毒安瓿颈部及砂轮后,在安瓿颈部锯一痕迹,再次消毒安瓿后沿痕迹打开安瓿,将玻璃小帽放置入弯盘中。 3、检查5ml注射器(有效期、有无漏气、),拧紧针头抽动活塞,按无菌要求抽吸药物,套上安瓿,放于无菌盘。 4、推治疗车于患者床旁。核对手腕带,查对患者床号、,与患者交流,以取得配合;协助患者摆好体位,暴露注射部位。穿刺部位下铺垫枕、治疗巾,用螺旋消毒皮肤,直径5cm,待干;自无菌盘取出已配药的药物,依据治疗卡再次核对药物名称、剂量、浓度。无菌要求连接头皮针,排气。在穿刺点上方6cm处扎止血带(止血带末端向上) 5、穿刺:再次核对床号、,嘱患者握拳。穿刺时,以左手拇指绷紧静脉下端皮肤,使其固定,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呈20°,自静脉上方或侧方刺入皮下,再沿静脉方向潜行刺入,见回血,证明针头已入静脉,可再顺静脉进针少许。松开止血带,嘱患者松拳,缓慢推注药液。(推注过程中要试抽回血,以检查针头是否仍在静脉。若局部疼痛、肿胀,试抽无回血,提示针头滑出静脉,应拔出针头,重新注射。)王阿姨您现在感觉怎么? 6、注射毕,以干棉签按压穿刺点,迅速拔出针头。针头放入锐器盒弃用,注射器、一次性治疗巾、棉签放入医疗垃圾桶,垫枕放回治疗盘;再次核对药名,安瓿放入医疗垃圾桶弃用;核对床号、。王阿姨已经给您注射完了,再过15分钟我会再次来给您测血糖。期间如果您有不舒服请您及时呼叫我。您的配合。 六、注意事项: 1、需长期静脉给药者,为了保护静脉,应有次序地先下后上、远心端到近端的选择血管进行注射。 2、根据病情及药物性质,掌握注入药物的速度,并随时听取患者的主诉,观察局部及病情变化。 3、对组织有强烈刺激的药物,应另备盛有生理盐水的注射器和头皮针,注射时先作穿刺,并注入少量生理盐水,证实针头确在血管,再取注射器(针头不动),调换抽有药液的注射器进行注射,以防止药物外溢于组织而发生坏死。

静脉输液操作流程图

密闭式静脉输液技术操作流程图 素质要求服装鞋帽整洁,仪表端庄,态度和蔼可亲,语言柔和恰当。 抄写输液卡,与医嘱核对,先自己核对,再双人核对。 核对 1)带上输液卡至床尾,两种身份核对(姓名、住院号)。执行操作以核对腕带信息及让患者说出自己姓名 )询问有无药物、消毒剂、导管材料过敏史,解释输液的目的、输入 药液的名称、作用,取得配合。 3)询问病人输液挂部位喜好,评估选择粗直、弹性好的静脉,避开静脉结节、炎症、疤痕组织。 (4)嘱排尿、备输液架。 环境准备操作前30分钟禁止地面清扫、避免不必要的人员走动,防止尘埃飞扬。 六步洗手、戴口罩 1)治疗车:左侧:放治疗盘:边检查边放入:输液器2副、胶布,治 疗巾、输液卡、瓶贴、消毒剂、棉签、污物盘、快速手速消。 2)治疗桌:砂轮、酒精、消毒剂(检查)、棉签(检查);液体(检查 药名、浓度、剂量、瓶身无裂缝,药液无混浊、沉淀和絮状物),药 物(检查药名、浓度、剂量、有效期),检查后双人核对。 3)打开注射器外包装,将针尖斜面向下,检查注射器刻度清晰,针头 锐利、无弯无钩,衔接紧密,无漏气。 A 如加注药液为玻璃瓶:要检查需加注药液,消毒瓶口(一遍碘酒两 遍酒精或两遍安尔碘),抽吸药液,推注到输液瓶或袋内,抽吸空气, 再次核对,写输液卡,贴输液瓶或袋上,消毒后贴瓶口贴,签名,将 输液治疗卡、药品放置治疗车上至病人床前。 B 如为安郶:首先检查安郶有无裂纹,药液有无变色、浑浊;再用 酒精泡过的砂轮划瓶口,酒精消毒瓶口,掰开安郶抽吸药液(遗留药 液不得大于0.1ml);向输液瓶内推注,抽吸空气;消毒后贴瓶口贴, 再次核对,写输液卡,贴输液瓶或袋上,签名,将输液治疗卡、药品 放置于治疗车上至病人床前。 4)处理用物:药液再次核对名称、剂量,其他垃圾分类处理,将治疗 盘放治疗车上层,医疗垃圾、生活垃圾、锐器盒放治疗车下层。 ⑴携用物至床尾核对床号、住院号,询问姓名、是否已排空小便。 ⑵再次核对输液卡与瓶贴上的各项内容,揭瓶贴,打开输液器包装,关 闭调节器,插入瓶口将输液瓶挂于输液架,排气(滴管1/3—1/2满), 旋紧针头,排气至过滤器,对光检查无气泡。 ⑶铺治疗巾,以穿刺点为中心正反两遍消毒(直径>5cm),待干时备胶 布。 4)扎止血带,再次排气,进针前再次核对姓名,输液卡与瓶贴上的各 项内容,进针,三松,待液体滴入通畅,固定,贴胶贴。

小六合针法

1疼痛科疾病 1、头痛 【辩证组方】:乾卦、坎卦、震卦、离卦。 乾卦、坎卦、巽卦、离卦 方义详解:乾卦为首主脑,脑为精明之府。乾卦为治疗多经络多病因所致头痛的重要卦位。坎卦主肾应脑,肾为元气之根,藏精而生髓,坎卦乃肾水之源,具有滋养肾阴,补肾益精、滋肝养脑的功效;主要治疗肝肾气虚所致的头痛。震卦主肝柔筋,主治颠顶之头痛。离卦主心通络于脑,其洛书方位亦应于头脑。 2、落枕 治疗组方:巽位、离位、坤位,洛书或时钟位。 方义详解:巽卦五行属木,主筋脉之病。主治颈项筋脉扭伤致强直强硬的落枕等病。离卦五行属火,应于洛书头脑之位。坤卦应脾,主肌肉,五行属土。主治颈项两侧肌肉僵硬的落枕,坤卦主要是松肌柔肉和洛书的方位治疗。 3、颈椎病 治疗组方:乾位、坎位、震位、离位。 方义详解:方中乾卦主脊强肾,坎卦主肾壮骨,震卦主肝柔筋,离火具有温补脾土舒缓肌肉之功。以此四卦调控,多法相应,自有法简效宏,针到病治之功。 4、肩周炎 治疗组方:艮位、巽位、坤位、曲池。 方义详解:艮卦属阳明应手,艮为山,卦性为止,阳明经络循肩而上。配合坤、巽两卦治疗肩周炎当会有很好的疗效。巽卦应胆,洛书位对应左肩。 5、急性腰扭伤 治疗组方:乾位、坎位、震位。 方义详解:乾卦主督脉应脊椎,督脉。坎卦主强腰补肾之功,腰为肾经气血汇集之处。震卦应肝主筋,有疏风通络,调和气血之功,三卦同取,能使筋肉强健、骨脊润和,腰痛自治。 6、腰椎间盘突出 治疗组方:乾位、坎位、震位、内关。 方义详解:乾卦主脊椎,通调督脉,疏通太阳膀胱经气;坎卦主肾与膀胱,补肾益精,疏通腰部气血。震卦应肝主筋,强筋通络、理气散瘀。坎水得金而生,震木得水而滋,如此脊通腰柔,骨坚筋韧,疾病自然而愈。 2内科病 1、眩晕(美尼尔氏综合症) 【辩证组方】:中土、乾卦、坎卦、离卦 乾卦、坎卦、巽卦、离卦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