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正确评价甲午战争中的李鸿章

正确评价甲午战争中的李鸿章

正确评价甲午战争中的李鸿章
正确评价甲午战争中的李鸿章

正确评价甲午战争中的李鸿章时间:2014-07-25 编辑:戚其章来源:《光明日报》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人物。如何正确评价甲午战争中的李鸿章,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有的同志撰文,认为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不是“纯粹的主和派”。我认为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战前幻想列强调停

甲午战争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一场大规模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日本军国主义者蓄谋发动战争,吞并朝鲜,进而侵略中国,是由来已久的。尽管日本军国主义者玩弄各种外交伎俩,但其发动战争的阴谋欲盖弥彰。当时清政府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阴谋是已经有所觉察的。

在日本侵略行动步步加紧的情况下,是否能说“清政府上层一般说来是主张一战的”呢?事实并非如此。光绪皇帝倒是“一力主战”的。而是年恰为慈禧太后的六旬大寿,她不希望发生战争,以便大举作寿,粉饰太平,因此倾向保全和局。这在当时已是公开的秘密。虽然光绪“传懿旨亦主战”、“不准有示弱语”,其实这都是老奸巨猾的慈禧的表面文章,并非出自本心。在军机处内部,也不能说“不存在谁主和谁主战的问题”。阅《翁文恭公日记》甲午六月十四日记事:“主战者五摺,议无所决,余与高阳皆主添兵。”语虽简括,却道出了一个重要事实,即在中枢大臣中间,除翁同□、李鸿藻二人主战外,余皆主和或随声附和者。是月十六日,以翁同□领衔的《复陈会议朝鲜之事摺》,一则提出“日〔兵〕久未撤,和商迄无成议,不得不速筹战争”,“即饬派出各军,迅速前进”,主张以加强军事实力为主;一则认为“刻下各国皆愿调停”。不能“遽行拒绝”,主张以通过列强调停为主,甚至对日本可作出一定的让步。摺中的这种自相矛盾并不难理解,正反映了军机处内部主战与主和的意见分歧。可见,在战争爆发以前,清朝统治集团最高层内部的和战分野,不仅仅是已露端倪,而且相当清楚了。

当时,独当军事外交要冲的李鸿章是否“主张一战”呢?事实做出了否定的回答。李鸿章历经宦海波涛,深体慈禧内心深意,故在对日交涉中一开始就采取“保全和局”的方针。当时即有人提出,他“狃于庆典,不开边衅”。他一心一意地依赖列强调停。当光绪发布上谕提出“口舌争辩已属无济于事”、“勿致堕其术中”之后,他依然认为“俄在倭议正紧,略忍耐,必有区处”。另外,李鸿章还寄希望于英国,请“速令水师提督带十余铁快舰径赴横滨”,“勒令〔日本〕撤兵”。光绪览奏后,指出“不宜借助他邦”,“非但示弱于人,仍贻后患,殊属非计”,对李鸿章的梦呓予以严斥。直到唐绍仪电告日军将进攻牙山驻军之后,李鸿章仍坚信“俄真动公愤,未必收渔人之利”,和局可以保全。总署之复电则称:俄“力固足制倭,然谓非欲收渔利,其认信之?”“不可倚以为助,致事后别生枝节”。可见,迄于战争爆发前夕,李鸿间一直依赖列强调停来“保全各局”,而且屡遭光绪的斥责和反对。难道能说当时“不存在谁主和谁主战的问题”,能说李鸿章“主张一战”吗?

正由于李鸿章幻想列强的调处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因此根本不想进行认真的战争准备,对一些正确的建议也拒绝采纳。驻日公使汪凤藻提出“宜厚集兵力”,李鸿章立即予以批驳;“倭性浮动,若我再整兵厚集,适启其狡逞之谋,因拟必战,殊非伐谋之计。”当日本正在陆续增兵朝鲜之际,他却命令驻牙山的叶志超军“暂扎整理归装”。袁世凯“请添拨重兵”,他也反对,其理由是:“我兵多逼处,易生事。”宋庆认为“势在必争”,建议“早立脚步”,他复电谓“日必不占韩地”,“不必虑”。当时叶志超以孤军驻牙山危地,电请增兵,他“仍

持恐开衅之议”。同时,他还多次电令叶志超,要“坚忍约束”,“静守勿动”,“切毋多事”,等等。日军发动进攻的前数日,李鸿章已经得到消息,但他迷信所谓“万国公例”,怀疑“开仗之说似是谣传”,认为和局总不至于破裂。直至战争爆发的前一天,李鸿章才向牙山驻军发出“和议决裂,速备战守”的电令。然为时太晚,败势已成,无可挽回了。

战争中坚持避战求和

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方针不仅使陆战遭到失利,而且直接导致了海军的败绩。本来,丰岛海战的前三天,李鸿章获悉日本联合舰队出海的消息,便电令丁汝昌:“汝须统大队船往牙山一带海面巡护,如倭先开炮,我不得不应”。当天,丁汝昌即复电谓:“倘倭船来势凶猛,即行痛击而已。”并生火待发,次日,李鸿章却改变主意,制止丁汝昌率舰队出海:“暂用不着汝大队去,将来俄拟派兵船,届时或令汝随同观战,稍壮胆气。”他为什么会突然变卦呢?不是别的,而是因为他把“保全和局”的赌注完全押在列强调停上。他刚电令海军大队出海,而授丁汝昌以日舰开炮即行还击之权,当天俄国公使喀西尼便派参赞巴福禄来访。谓已电请该国政府派兵驱逐在朝日军。李鸿章听后,竟信以为真,顿时腰杆子硬起来,断定日本必不敢挑起战争了。于是,他又收回成命,不让舰队往牙山接应。若不是李鸿章制止北洋舰队出海,则不仅济远之败、广乙之毁、操江之掳、高升之沉等等一系列事情都不会发生,而且中国海军还会在丰岛之战中化劣势为优势,并给日本联合舰队以重创。丰岛海战后,日本当局“接此意外之胜报,俄然生强大之感,几至发狂”,在全国大肆煽动战争歇斯底里,更助长了它进一步扩大侵略战争的野心。这足以证明李鸿章的避战求和方针造成了多么严重的后果!

如果说李鸿章在战前一意避战求和的话,那末他在战争爆发以后是否真的“主张一战”呢?有的同志说:“李鸿章这时已在比较积极地指挥全面对日作战”。这样说恐怕是欠妥的。日本海军在丰岛海面突然袭击北洋舰队事件发生后,李鸿章向朝廷提出:“倭先开战,自应布告各国,俾众皆知衅非自我开。”本来“恐衅自我开”,是他在战前依赖列强调处的堂而皇之的理由,结果却贻误了战机,造成陆海两军皆遭挫败。而此刻日本既首先开衅,已不存在“衅自我开”的问题,他该改弦更张了吧?事实上,他仍未打消依赖列强阻止日本扩大侵略战争的念头。他认为:“所租怡和高升装兵船被日击沉,有英旗,〔倭〕未宣战而敢击,亦藐视公法矣”,“英国必不答应”。事到如今,他还在想念所谓“万国公例”、“公法”,尤其相信英国必然起而干预。其实,这只不过是李鸿章的一厢情愿罢了。当时,英国视俄国为它在远东抗衡的主要对手,正“愿倭踞韩以阻俄”,全然以同盟国看待日本,并与之达成了某种默契。它当然不会为损失一艘商船而改变既定的外交格局了。这样,英国政府不但不要求日本道歉和赔偿损失,反让著名国际法学家胡兰德在《泰晤士报》上撰文,声称日本击沉高升号在国际法上是合法的,以此来平息英国国内的舆论。正如有人指出:“国际法云云,岂有定评哉!”李鸿章原先指望“英国必不答应”,终于完全落空。

幻想破灭之后,李鸿章依赖列强求和之心仍然不死,尽管军情万急,戎马倥偬,他同俄国公使喀西尼的联系始终未断。丰岛海战后刚过了二十天,李鸿章便又与喀西尼的代表巴福禄进行秘密会谈。事后,李鸿章致总理衙门一电,谓“俄似有动兵逐倭之意”。黄海海战后十天,慈禧即命翁同□去天津,让李鸿章与喀西尼议挽回和局之法。翁同□力辞不获,不得已而登程,回京后向慈禧“力言喀〔尼西〕事不足恃,以后由北洋奏办,臣不与闻”。此后,李鸿章便开始与喀西尼会商议和条款这样的实质性问题。有的同志强调:“议和的主谋者是西太后”。应该看到,在慈禧和李鸿章之间,有一种默契的配合,象在串演一出双簧戏。战争爆发以前,慈禧佯示“主战”,李鸿章则投合慈禧心理,出面央求列强调停,以保和局;

战争爆发之后,先是李鸿章出面与俄、英等国使臣商谈议和条件,最后由慈禧表态,拍板定案,这就是所谓“天意已定”,谁也挽回不了了。

种种事实表明,他们在主和问题上是“心有灵犀一点通”的。因此,慈禧是议和的决策者和主持者,而李鸿章则是议和主谋者和实行者,他们是狼狈为奸的。事实上,李鸿章这次所做的俄国“动兵逐倭”的美梦,仍旧是一枕黄梁而已!

战后死心塌地签约

在最后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问题上,李鸿章又应负什么责任呢?有的同志说:“《马关条约》的签订,李鸿章有着不可推诿的责任。但是,授予李鸿章割地权力的朝廷,发布‘与之定约’谕旨的皇帝,难道就没有责任了吗?”这种说法,貌似公允,实则极为不妥。因为光绪一直反对李鸿章依赖列强求和,这是众所周知的。即使在对待和约的态度上,光绪与李鸿章也是全然不同的。把他们二人相提并论,各打四十大板,显然是毫无道理的。当时,在清朝统治集团最高层内部,对和约争论的焦点是割地问题。而李鸿章赴日议和的王牌就是割地。他在赴日前奏陈议和之计,便引证中外历代割地之例,阐述他的所谓“但能力图自强之计,原不嫌暂屈以求伸”一套卖国逻辑。并提出他对割地的意见是:“论形势则有要散,论方域则有广狭。”即“散地”、“狭地”可以割给日本,而“散地”、“狭地”主要是指台湾。(当然也包括辽东半岛,但该处已被日军占领。)有人指出:“李鸿章之行也,其秘计在割台湾,曾与孙毓汶、徐用仪密议于美国使署。虽大臣秘之,而举国皆知之。”及至《马关条约》签订之后,举国震骇,“连日纷纷章奏,谓台不可弃,几于万口交腾”、“台民誓不从倭,万方呼吁”。光绪也为之“震怒”,“意欲废约颇决”。但是,废约拒和则必须迁都,因此他向慈禧陈述“西迁”之议,慈禧屈膝对日投降之意已定,微笑摇首云:“可不必。”又云:“和战之局汝主之,此则我主之”,实则逼光绪就范。在这种情况下,光绪三番两次电谕李鸿章,令其“再行熟查情形”,“详筹挽回万一之法”。而李鸿章则为虎作伥,电称日本新任台湾总督桦山资纪已启程赴台,伊藤博文复电“词意甚为决绝”,并进而恐吓道:“此事恐开衅端,并连累他处,务祈慎重筹办,大局之幸!”光绪知无可挽回,痛心疾首曰:“割台则天下人心皆去,朕何以为天下主?”批约时,他“绕殿急步约时许,乃顿足流涕,奋笔书之”。由此不难看出,李鸿章是死心塌地地签订卖国条约,而光绪则是在反对不成的情况下,无可奈何地被逼批约,在性质上是完全不同的。

总之,判断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是否主和派的标准,首先要看他在这次战争中的主要实践和基本倾向。看来要否定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是主和派,恐怕是很困难的。

正确评价甲午战争中的李鸿章

正确评价甲午战争中的李鸿章时间:2014-07-25 编辑:戚其章来源:《光明日报》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个极为重要的人物,也是一个极为复杂的人物。如何正确评价甲午战争中的李鸿章,是一个值得认真探讨的问题。有的同志撰文,认为李鸿章在甲午战争中不是“纯粹的主和派”。我认为这是不符合历史事实的。 战前幻想列强调停 甲午战争是日本军国主义者发动的一场大规模侵略朝鲜和中国的战争。日本军国主义者蓄谋发动战争,吞并朝鲜,进而侵略中国,是由来已久的。尽管日本军国主义者玩弄各种外交伎俩,但其发动战争的阴谋欲盖弥彰。当时清政府对日本军国主义的战争阴谋是已经有所觉察的。 在日本侵略行动步步加紧的情况下,是否能说“清政府上层一般说来是主张一战的”呢?事实并非如此。光绪皇帝倒是“一力主战”的。而是年恰为慈禧太后的六旬大寿,她不希望发生战争,以便大举作寿,粉饰太平,因此倾向保全和局。这在当时已是公开的秘密。虽然光绪“传懿旨亦主战”、“不准有示弱语”,其实这都是老奸巨猾的慈禧的表面文章,并非出自本心。在军机处内部,也不能说“不存在谁主和谁主战的问题”。阅《翁文恭公日记》甲午六月十四日记事:“主战者五摺,议无所决,余与高阳皆主添兵。”语虽简括,却道出了一个重要事实,即在中枢大臣中间,除翁同□、李鸿藻二人主战外,余皆主和或随声附和者。是月十六日,以翁同□领衔的《复陈会议朝鲜之事摺》,一则提出“日〔兵〕久未撤,和商迄无成议,不得不速筹战争”,“即饬派出各军,迅速前进”,主张以加强军事实力为主;一则认为“刻下各国皆愿调停”。不能“遽行拒绝”,主张以通过列强调停为主,甚至对日本可作出一定的让步。摺中的这种自相矛盾并不难理解,正反映了军机处内部主战与主和的意见分歧。可见,在战争爆发以前,清朝统治集团最高层内部的和战分野,不仅仅是已露端倪,而且相当清楚了。 当时,独当军事外交要冲的李鸿章是否“主张一战”呢?事实做出了否定的回答。李鸿章历经宦海波涛,深体慈禧内心深意,故在对日交涉中一开始就采取“保全和局”的方针。当时即有人提出,他“狃于庆典,不开边衅”。他一心一意地依赖列强调停。当光绪发布上谕提出“口舌争辩已属无济于事”、“勿致堕其术中”之后,他依然认为“俄在倭议正紧,略忍耐,必有区处”。另外,李鸿章还寄希望于英国,请“速令水师提督带十余铁快舰径赴横滨”,“勒令〔日本〕撤兵”。光绪览奏后,指出“不宜借助他邦”,“非但示弱于人,仍贻后患,殊属非计”,对李鸿章的梦呓予以严斥。直到唐绍仪电告日军将进攻牙山驻军之后,李鸿章仍坚信“俄真动公愤,未必收渔人之利”,和局可以保全。总署之复电则称:俄“力固足制倭,然谓非欲收渔利,其认信之?”“不可倚以为助,致事后别生枝节”。可见,迄于战争爆发前夕,李鸿间一直依赖列强调停来“保全各局”,而且屡遭光绪的斥责和反对。难道能说当时“不存在谁主和谁主战的问题”,能说李鸿章“主张一战”吗? 正由于李鸿章幻想列强的调处可以化干戈为玉帛,因此根本不想进行认真的战争准备,对一些正确的建议也拒绝采纳。驻日公使汪凤藻提出“宜厚集兵力”,李鸿章立即予以批驳;“倭性浮动,若我再整兵厚集,适启其狡逞之谋,因拟必战,殊非伐谋之计。”当日本正在陆续增兵朝鲜之际,他却命令驻牙山的叶志超军“暂扎整理归装”。袁世凯“请添拨重兵”,他也反对,其理由是:“我兵多逼处,易生事。”宋庆认为“势在必争”,建议“早立脚步”,他复电谓“日必不占韩地”,“不必虑”。当时叶志超以孤军驻牙山危地,电请增兵,他“仍

近代史结课短论文:李鸿章评价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期末论文 水浅舟大,无力回天——谈李鸿章

摘要 李鸿章一生跌宕起伏,后世毁誉参半,身处清廷晚期时代的动荡之中,身不由己卷入了这个混乱的漩涡。这位晚清第一外交家,历史书上的“卖国贼”一生试图挽大厦之将倾,然而不过螳臂当车,徒劳无功。他绝不可耻,又并非圣人。本文试图从李鸿章的传记和外媒记载中分析李鸿章的功过,和他的无奈。 一、李鸿章其人 “天下唯庸人无咎无誉。” 梁启超在《李鸿章传》开篇第一句话,就给李鸿章的一生做了最好的注解。 在“财神”诞辰降临人世的李文安,与他“吾教诸子发愤读书,皆嶷疑有立, 岂忧贫哉!”的堪称封建式贤妻良母的夫人李氏育有六个儿子,依次为瀚章、鸿 章、鹤章、蕴章、凤章、昭庆,其中排行第二的就是李鸿章。 鸿章在文安诸子中,排行第二,他踏上人生旅途之日,正是中国封建社会进 入末世、清王朝面临深刻的政治经济危机、西方殖民主义者把侵略触角伸进神州 大地之时,社会环境的薰陶,家庭出身的影响,封建传统思想的束缚,使少年时 期的鸿章把自己的前途寄托于科举功名,期望有朝一日通过科举的门径登上仕途, 挤进统治阶级的行列。 当上令人仰望的翰林院编修以后,李鸿章踌躇满志,意气风发,他本想设法 接近皇帝,攀附权贵,沿着传统的升官之路走下去,怎奈“生于末世这偏消”! 从太平军起义,李鸿章前去平反开始,他的一生就注定跌宕起伏。 二、悲剧外交家 1870年,此时发生了一件决定曾李二人命运的大事,即天津教案。这是一 场平民攻击法国教会的事件,清廷本认命曾国藩处理此事,曾国藩审时度势,认 为应当按律处死相关责任人,然而清廷和民众均认为这是一种软弱的行为,朝野 上下甚至一度要求与法国一战。由于曾国藩和法国人的协议与朝廷和民众的期望 差距太大,曾国藩甚至背上了卖国贼的骂名,朝廷随即让李鸿章接替曾国藩,交 接当年,曾问李:“你与洋人交涉,准备怎么办?”李回答:“我想与洋人交涉, 不管什么只同他打痞子腔。”而当年的法国正忙于与普鲁士的普法战争,无暇顾

历史论文 评价李鸿章

李鸿章 李鸿章出生于1823年,卒于1901年,安徽合肥人。李鸿章本名为章桐,字渐甫或子黻,号少荃(泉),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清朝追赠其为太傅、晋一等肃毅侯、谥文忠。其身后被慈禧太后称赞为“再造玄黄”之人。世人多尊称李鸿章为李中堂,也称他为李合肥。李鸿章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他是淮军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之一、晚清重臣,被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视为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从李鸿章的基本背景来看,他是一个晚清很重要的人。李鸿章还著有《李文忠公全集》。 “丈夫只手把吴钩,意气高于百尺楼。一万年来谁著史,三千里外欲封侯。定将捷足随途骥,哪有闲情逐水鸥?遥指芦沟桥畔月,几人从此到瀛洲?”这是李鸿章在道光二十三年遵父命,北上入京时所作的《入都》中的一首。可见李鸿章有报国的志向和出众的才能。 李鸿章发迹之事是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咸丰十年,太平军二破江南大营后,清政府在整个长江下游地区已失去最后一支经制军主力。上海正面临着太平军的威胁,当曾国藩与李鸿章商议,李鸿章欣然应命,于是开始招募和组建淮军。此时形势极为严峻。上海是当时全国最大的通商口岸,是江南财富集中之地。李鸿章的淮军抵达上

海时,正直太平军第二次大举进攻。李鸿章面临着能否守住上海并徐图发展的重大考验。李鸿章面对着上海官绅和外国雇佣军的嘲笑,牢记恩师的教诲“以练兵学战为性命根本,吏治洋务皆置后图”,并激励将士,说:“军贵能战,待吾破敌慑之。”不久,淮军果然于当年下半年独立进行了虹桥、北新泾和四江口三次恶战,李鸿章亲临前线指挥,成功守住了上海,顿时令中外人士刮目相看。后来,李鸿章配合曾国藩的湘军攻下了天京。江苏肃清后,李鸿章受封一等肃毅伯,赏戴双眼花翎。 李鸿章镇压太平军,维护了封建统治,被看作是他人生留下的挥之不去的污点。但是,他身为一个清政府的官员,他能怎么办。太平军虽是为了推翻腐败的清政府,他人看来这是正义的农民起义。但太平天国真的能代表中国的先进领导吗?如果洪秀全真的通知了中国,中国将陷入怎样的境地呢? 李鸿章在洋务运动时期的起落。 李鸿章军功显赫,历任江苏巡抚、湖广总督,终于在1870年继曾国藩出任直隶总督,后又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筹办洋务,成为同治、光绪两朝的地方重臣。因为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手握兵权,统领一方,有人甚至称其“坐镇北洋,遥执朝政”。 李鸿章是洋务派的重要代表之一。李鸿章曾说:“练兵

浅谈李鸿章的体育思想

浅谈李鸿章的体育思想 发表时间:2010-11-15T09:59:17.037Z 来源:《魅力中国》2010年8月第3期供稿作者:袁庆1 万仲平2 [导读] 公元1823年2月李鸿章生于安徽省肥东县的一个耕读之家 袁庆1 万仲平2 (江西师范大学体育学院江西南昌 330022) 中图分类号:K252 文献标识码:A 摘要:1840年以后,在中国社会走向近代化的过程中,在众多对社会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中,李鸿章是影响时间最长的。文章主要运用文献资料法,从李鸿章的生活年代背景简单介绍他的养生、军事和体育教育思想及他的思想产生的原因。关键词:李鸿章体育思想原因公元1823年2月李鸿章生于安徽省肥东县的一个耕读之家。1847年,他以进士出身步入官场,不久便参加了镇压太平天国的活动,并以此为基础,称谓后来淮军的统领。他先后被清政府任命为江苏巡抚、两江总督、湖广总督等职。1870年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使他成为当时政府中最有实力的人物,政治生涯达到了巅峰。1894年甲午战争之后,李鸿章开始脱离权力中心,并与1901年走完了他的人生道路。李鸿章生活的年代,正值中国社会的转型期、东西文明的碰撞以及内忧外患的局面,这些都对李鸿章产生了很大影响,所以他的体育思想带有显著地时代痕迹。 1.养生体育思想 李鸿章6岁开始读书,从小就表现出的才思、气魄与其他人的迥然不同而得到其父的赏识。后来跟着是享塾老师的伯父李文煜学习,再后来拜当地的一位姓周的名儒老师为师。正是由于受家庭教育和儒家思想的影响,他对儒家思想文化和如何做人有着独特的自我认识,而这恰恰使他与传统的养生体育结下了不解之缘。 李鸿章曾制定了十六条养生戒律,从生活的各个方面反映出了他的养生之道。他认为,生活之中的养生之道一定要注意的。李鸿章曾多次向家人介绍他运用按摩和导引进行养生的心得。其导引具体内容为:1、叩齿2、咽津3、浴面4、鸣天鼓5、运膏肓6、托天7、左右开弓8、摩丹田9、擦内肾穴10、擦涌泉穴11、夹脊穴12、洒足。他在《致四弟》的家书中说“人虽有文章、名誉、而无强健之身体,亦何所用之?”所以他说“故养生之术,不可不注意也。养生非求不死,求暂时之康健而处安乐之境而。”我们从中可以看出他对身体强健的重要认识,养生的目的是为了强身健体。 中国传统的养生体育的内容,既包括身体的修炼,也包括精神的修养,而这种精神的修养就是心理调节,这种心理调节称谓李鸿章养生体育的又一重要内容。,并体现在生活得各个方面。他告诉自己的亲人,“体气多病,得名人文集,精心读之,亦足以养病”,告诉亲人,人在任何时候都要坚持良好的心态。李鸿章认为,人得养生应该有一种自强不息的精神。人只有在自强的条件下,才可能做到自立,国家也是这样。做到以“诚”为本。这是为人的基本素质。李鸿章之所以把“诚”作为自己的人生最高境界,这和他从小就受到的儒家文化的熏陶是分不开的。 2.军事体育思想 1862年李鸿章仿照湘军制创建了淮军,它是李鸿章私人招募的军队,不受清廷兵部的指挥。作为淮军统帅的李鸿章,因为“职在主兵,亦不得不考求兵法”,从带兵中学会了练兵,从战争中的不断磨练,逐渐形成了他的一套军事体育思想。 鸦片战争使国人认清了西方列强侵占中国的野心,也让国人看到了西方列强军事装备的技术进步。淮军初创时武器装备十分落后,受到外国人的嘲笑,一开始,李鸿章不以为然,认为军队“军贵能战,非徒饰观美”,但他在上海亲眼看到洋枪队与太平军作战的情景时,才真正感到中国军队武器装备的落后,因此下决心学习西方,增强淮军战斗力。 李鸿章明确指出要“师其所能,夺其所侍”,以推进中国军队建设的近代化。所以李鸿章指出首先要不断学习和掌握西洋武器和装备。在鼓励学习和掌握新式武器装备方面,李鸿章走在前面,成立了江南制造总局,主要仿造洋枪、洋炮、洋船并兼有购买洋枪样跑的任务。 李鸿章认为,装备了新式武器的军队,还必须进行新式武器的装备训练,以掌握新式武器的使用方法。“制器与练兵,相为表里。练兵而不得其器,则兵为无用”,从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李鸿章深刻认识到学习西方军队训练方式和购买武器同等重要,所以要大力引进和采用西洋的兵操训练。李鸿章很早就开始了对西方军队练兵方法和攻防战术的了解与学习,雇佣大批外国军官到淮军的各营中担任军事教习,帮助淮军进行兵操训练。除了推动兵操训练以外,李鸿章还对整个清朝军队的近代化建设问题也曾有所建议,明确提出重新组建的陆军军队一律改为洋枪队,沿海防营并换用后门进子枪,各海口仿照洋式,修筑沙土炮台。聘用德国人为淮军的兵操教练,选拔年少力壮的中下级军官赴德国学习陆军知识。 3.体育教育思想 李鸿章认为“西人求学实济,无论为士、为工、为兵,无不入塾读书,共鸣其理”,所以他强调学西学,办教育是“中国自强根本”和“目前当务之急”。他多次呼吁“士大夫留心经世者,当以此为身心性命之学”,奏请“各海口必应添洋学格致书馆,以造就人才”,要改变过去中国的传统教育,认为“中国士大夫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武夫悍卒又多粗蠢而不加细心,以致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无事则嗤外国之利器为奇技淫巧,以为不必学。有事则惊外国之利器为变怪神奇,以为不能学”。他还抨击无用的科举制度,建议设立“洋学局”,献身于这类学问的人同样取得功名,所以1881年和1885年李鸿章在天津分别创办了水师学堂和武备学堂。 在《光绪政要》中,对天津水师的课程开设要求“日间中学西学,文事武备,量晷分时,兼并课程”,并强调说“以升降娴其技艺,即以练其筋力”,意思是说学生在接受专业知识教育的同时,还要接受体育训练。水师学堂的体育课内容有击剑、刺棍、木棒、拳击、哑铃、足球、跳栏比赛、跳远、跳高、游泳、滑冰、木马、单双杠和爬山运动等等。武备学堂当时开有学科和术科两种,术科即有体育之意,说明在学堂应该有正常的体育教学活动。 小结 李鸿章从小受家庭教育的影响,在李鸿章的身上曾打下深深地儒家文化的烙印,从他的养生体育思想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他的自强和自立给我们后人深刻的启示,无论做人做事,以诚为本,自强自立。从他的军事体育思想中可以看出他是一位追求进步的,吸取他人长处为我所用的人。这对以后对我们生活学习等等各方面都有着积极的作用。李鸿章能够在教育方面提出开设新式学堂,要求不但要接受专业知识的教育,而且应该接受身体锻炼,并派遣留学生出国学习等主张并付诸实施是难能可贵的,是对封建教育的冲击和改革,为西方近代体育在中国的传播奠定了基础,为中国近代教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与现实思考

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与现实思考 甲午战争的历史教训与现实思考2014年是甲午年,是甲午战争爆发120周年。甲午战争是中日两国不能忘记的历史事件。认真回顾与反思这场战争的历史教训,认识这场战争何以发生、何以成为那样令人不忍回首的结局,对于我们今天维护祖国领土完整与统一,更好地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爆发甲午战争的历史背景 据日本史学家井上清教授的研究,公元4世纪以后,日本通过朝鲜,接触了中国文化。到了奈良时代,日本多次派出遣唐使率领大量留学生到长安、洛阳留学,吸收了中国文化中的许多东西,诸如文字、儒学、佛学、法律制度、行政体制、文学、庙宇建筑乃至京城设计等,形成了日本文化的基础。16世纪末期,明朝万历年间,丰臣秀吉以武力统一了日本后,他的野心膨胀起来,想要征服琉球、台湾、菲律宾,还要征服朝鲜和中国。丰臣的这种主张一直为德川幕府时期的政治家、思想家所继承。19世纪80年代,“脱亚入欧”论的主张者福泽谕吉极力为发动侵华战争制造理论根据与舆 论准备。明治维新后,明治天皇要“开拓万里波涛,布国威于四方”,图谋夺取琉球、朝鲜和台湾。1874年日军侵占台湾南部失败后,于1879年吞并琉球。琉球与中国之间存在

藩属关系,吞并琉球遭到清政府抗议,中日之间就琉球地位问题谈判数年,成为未决的悬案。直到1888年,日本决心用战争手段解决中日关系问题,便主动放弃谈判。日本随即把目光转向朝鲜。日军派军舰到朝鲜釜山海面进行测量,与朝鲜军队发生冲突。日本一方面与清政府谈判朝鲜问题,另一方面强迫朝鲜订立了第一个不平等条约《江华条约》。这个条约为日本下一步侵朝行动打开了方便之门。1884年12月初朝鲜发生甲申政变失败,日本操纵朝鲜政局的图谋未能得逞。为此,日本派出伊藤博文到中国与李鸿章谈判,签订了《天津会议专条》,规定“将来朝鲜国若有变乱重大事件,中日两国或一国要派兵,应先互行文知照”。日本未从甲申政变中占到便宜,但却取得了向朝鲜派兵的权利。 此后,日本抓紧扩军备战,建设海陆军,成立直属天皇的参谋本部,派遣大批间谍到中国侦察。1887年春,参谋本部陆军大佐小川又次综合侦察结果,提交了《征讨清国方略》,对中国总兵力和各省军力分布做了详细报告,分析了清政府的财政、军费、海军建设、沿海和长江防御设施、官僚和国民素质,分析了日本政府财政状况、军费和海军建设、日本官僚和国民素质,提出以八个师团军力“攻占北京,擒获清帝”。1890年,日本首相山县有朋在日本第一届国会上提出“主权线”和“利益线”概念,认为日本是主权线,朝鲜是利益线,为了确保利益线,就要攻取中国。1893年,日

【历史名人李鸿章】如何评价李鸿章

如何评价李鸿章? 李鸿章死后仅两个月,时代舆界骄子的梁启超即写出其传世大作《李鸿章传》。梁氏以其犀利目光和如椽巨笔,纵横古今,附比中外,为时人后世生动而深刻画出了一幅李鸿章之巨像。 在这本书中,梁启超不留情面地提示出了李鸿章“无学无术”的大吏本相,但他也相当客观地提示后人说,“李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李鸿章必为十九世纪世界历史上一人物,无可疑也。”同时,他也不无感慨地指出,自己“敬李鸿章之才,惜李鸿章之识,悲李鸿章之遇”。 应该说,这是最早的研究李鸿章之严肃著作。后来有关李鸿章的种种研究著述,大部分都在相当程度受到了梁启超这一著作的影响。其时其世,东西方国际社会对李鸿章也有较高的评价。日本人对李鸿章的评价是:知西来大势,识外国文明,想效法自强,有卓越的眼光和敏捷的手腕。美国人的评价是:以文人来说,他是卓越的;以军人来说,他在重要的战役中为国家作了有价值的贡献;以从政来说,他为这个地球上最古老、人口最多的国家的人民提供了公认的优良设施;以一个外交家来说,他的成就使他成为外交史上名列前茅的人。 李鸿章死了已经100 多年。在这100 年多中,中外学术界总计出版了40 多部有关李鸿章的专著和多达1400 多篇研究论文。李鸿章研究成果数量的如此之多,表明了中外史学界对这样一个近代历史风云人物的高度关注。这是因为,李鸿章毕生所从事的活动,几乎涵盖了近代中国军事、政治、经济、外交、思想文化各个领域。举凡晚清时代之许许多多的重大事件,李鸿章几乎无不与之。也正如梁启超早在100 年前就提出的那样,李鸿章个人的历史,同时也是晚清40 年的历史。 作为晚清一代重臣和权臣,李鸿章在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中国历史舞台上,一直处于古今中外、朝野满汉各种矛盾的漩涡中心。作为实力最强的洋务派淮系集团的首领、清政府重要的决策者和执行者之一,为了因应不可抗拒的时代变局,他在中国早期的洋务——近代化活动中,所做的事情最多,因而引起的争议和非议也最大。有人曾用八个字很形象地概括他:“权倾一时,谤满天下。” 然而,真正使李鸿章声名扫地的是甲午战败,当时弹章盈廷,国人一片唾骂。“使当日尽用其谋,知成效必不止此;设晚节无以自现,则士论又当何如?”这是近代著名思想家、也是曾经当过李鸿章僚属的严复,在李氏去世所作的挽联。它所表达的评论性意思,当主要也是就此而生发出来的感慨。今天,我们重新审视李鸿章的时候,我们不妨用公平、公正的眼光,把李鸿章放在当时那个大背景大环境中去评判。在这里,我们特别愿意征引著名近代史论家袁伟时先生的新论。在其所著《晚清大变局中的思潮与人物》一书中,袁先生专门用两章的篇幅集中讨论了“李鸿章的是是非非”问题,并从下述三方面为李鸿章重新作了历史定位——第一,李鸿章为庸众中的杰士。 晚清统治层从最高统治者至大小官员,总体来看是个平庸的群体。他们是处于衰败状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产儿,又在腐朽不堪的专利制度制约下活动。按照19 世纪下半叶人类文化已达到的水平去衡量,这批统治者都是知识低下,目前短浅的平庸之辈。但在激烈的社会震荡中,他们中也分化出一些比较杰出的人物。李鸿章就是其中的一个。 张之洞、梁启超都认为李氏的见识超出同侪,这个论断是公允的。但这不等于说,他在一切方面都比大小官员高明。准确点说,他是甲午战争前为数不多的识见超群的清政府大员之一。 他较早地意识到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变局,已经到了非变不可的地步。1865 年他便指出:“书生坐谈误国,可为口叹!且外国猖獗至此,不亟亟焉求富强,中国将何以自立耶!

近代史论文——浅谈李鸿章

纵观历史,人物万千,可是人们对其的评价,几乎都逃不出一个极端化的范畴。在人们眼里伟大的人没有瑕疵,而卑鄙的人没有一点人性。李鸿章就是其中的典型。 可是李鸿章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在人们眼里,他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卖国贼,《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这两条罪状就足以让人们将他彻底钉死在卖国贼的柱子上,永世不得翻身。 他真的只是一个卖国贼吗? 我不以为然,在我看来李鸿章是功大于过。 诚然他为了家族和自己的利益,受过贿赂,打压他人产业。但是他对于中国,对于历史的巨大贡献是不可磨灭的,绝不是一个卖国贼就可以掩盖一切的! 作为政治立场和他对立的梁启超曾经说过: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悲李鸿章之遇。既然两者对立他的话应当有相当的可信度。 也许有人说,一家之言而已。那就来纵观其一生,再做评价。 李鸿章出身于翰林,清代文贵武贱,但他后来毅然从戎,虽然其中有吕贤基的原因,但大部分还是出于李自己的主观意愿。他为什么毅然从戎呢?因为时年正值太平天国运动,神会动乱不堪。太平天国运动,使农民阶级的反抗运动,是农民阶级反抗精神的体现,可是在那个内忧外患的时代,对于中国需要的是富强,是统一,是一个强大的政府!因此,作为有远见的他又怎么会置之事外,唯有挺身而出。 1862年,他因“功”被委任为江苏巡抚,三年后又署两江总督,镇压捻军。 1870年,他接替曾国藩,就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开始逐步掌管清廷政治、军事、经济、外交大权。 1899年到1900年任两广总督,授武英殿大学士、文华殿大学士。他在施政过程中的核心是办洋务,被称为洋务运动的代表者或奠基人。李鸿章当时中国极少数能够正确对待西方技术的人之一,他在顽固派的阻挠和谩骂之下,极力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在他的主持下,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大型兵工厂,第一座炼钢炉,第一条铁路,第一个煤矿,第一个纺织厂,第一支近代海军,第一艘轮船,第一个到西方的留学生等等,洋务派创造了中国近代的许许多多的第一,无疑为中国的近代化迈出了第一步。 有人说洋务运动是失败的,无法拯救中国的命运。但这个结论是怎么出来的,是在总结洋务运动失败的基础上总结起来的,而李鸿章大力发展洋务运动的时候,洋务运动并没有失败,并且还在相当程度上造就了中国的中兴,至少让中国打开了国门,让新的技术进来了,在实践中慢慢的摸索出来,原来中国不仅是技不如人,而是制度不如人。可是试问一下,有谁能够在当时就能一眼发现中国贫弱的症结所在?没有人,纵然是康有为,纵然是孙中山,他们不也是在甲午战争以后,洋务运动彻底失败以后才发现中国贫弱的根本所在,才提出变法革命救国的吗。而在当时,可以说中国没有一个人能够发现,当时能够救中国的,只有洋务运动,而李鸿章正是洋务运动最大的实施者。 甲午中日战争中,中国战败,北洋水师更是全军覆没,更令人们谴责洋务运动的失败。可是事实证明甲午战争,中国失败是必然的,海军军费的挪用,旧式军队的腐败,官

对李鸿章的评价

李鸿章评价 1.序言 (1) 2.李鸿章简介 (1) 3.生活的时代背景 (2) 4.为华工争取权利 (2) 5.李鸿章与太平军 (3) 6.伴随李鸿章的30多个条约 (4) 7.洋务时期贡献 (6) 8.简评 (7) 9.历史人物对其评价 (8) 10.个人对李鸿章的评价 (8) 1.序言 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处众多,但是在皇权体制下,没有实现其抱负,这是民族和个人的悲哀。李鸿章是那个时代的精英。 国之大器,百年不遇. 建国后对李鸿章的评价大有偏颇,往往把李鸿章脸谱化为卖国贼,这个观点和历史是不符合的。 2.李鸿章简介 李鸿章(1823.2.15-1901.11.7),字少荃,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世人多称?李中堂?。道光18年与曾国藩同年考取同榜进士。 1872年,被任命为直隶总督,兼任北洋通商事务大臣。自此,李鸿章在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任上秉政达25年,参与了清政府有关内政、外交、经济、军事等一系列重大举措,成为清廷倚作畿疆门户、恃若长城的股肱重臣。随着李鸿章地位、权利的上升,责任愈巨,视野愈阔,综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李鸿章痛感中国之积弱不振,原因在于?患贫?,得出?富强相因?,?必先富而后能强?的认识,将洋务运动的重点转向?求富?。他一手创建出的淮军,陆续被清廷派防各地,

成为充当国防军角色的常备军;而以他为领袖的淮系集团,成为当时实力最强的一个洋务派集团,并在其带领下,开始了中国早期的洋务——自强——近代化运动。 3.生活的时代背景 三千年之大变局,海禁大开,强林环绕的时代。是中华文明受到西方文明挑战,中国开始重新认识自己,从封建专制国家向近代国家转型的时代,中国第一支海军、第一批留学生、第一个煤矿、第一个驻外使馆、第一条铁路、第一份电报,这些第一个无不刻着李鸿章的名字。 自1840年英国人用舰炮打开中国的国门以后,中国人沿海岸修筑的所有整齐对称的炮台和花费巨银买来的位居世界第六的舰队,没有一次阻挡住?蛮夷?的入侵:?自道光中叶以来,外患渐深,至于今日,危迫极已。咸丰十年,英法联军入都,毁圆明园,文宗出走,崩于热河……自此以后,法并安南,日攘朝鲜,属地渐失。各海口亦为列强所据,德占胶州,俄占旅顺大连,英占威海九龙,法占广湾……?而就在李鸿章死时,因为允许外国在中国驻军和几近天文数字的赔款而成为?将来无数困难问题发生之源?的《辛丑条约》刚刚签订,外国联军仍在整个朝廷逃亡在外的情况下占领着大清国的都城北京。 4.为华工争取权利 李鸿章也不会放弃任何一个为在美华人移民争取权利的机会,在访美结束后,他有意避开了美国西部,而选择了加拿大作为他回国的路线,引起了美国记者的注意,就此事对他采访。李鸿章借机请求美国媒体帮助中国移民:?……我只期望美国的新闻界能助中国移民一臂之力。我知道报纸在这个国家有很大的影响力,希望整个报界都能帮助中国移民,呼吁废除排华法案,或至少对《格力法》进行较大的修改。……中国移民在加州等地未能获得美国宪法赋予他们的权利,他们请求我帮助使他们的美国移民身份得到完全承认,并享受作为美国移民所应享有的权利。而你们的《格力法》不但不给他们与其他国家移民同

近代史论文——李鸿章

读《李鸿章传》有感 书名:李鸿章传出版社:中华书局时间:2012年8月 作者:梁启超(1873—1929),字卓如,号任公,又号饮冰室主人,广东新会人。近代著名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学者。任公之学术涉猎广泛,且均有建树,其中尤以史学研究成绩最著,其《中国历史研究法》及其《补编》、《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清代学术概念》等等,已成为今人国学入门之必读书目。梁启超先生心中的理想传记,“是以一个伟大人物对于时代有特殊关系者为中心,将周围关系事实归纳其中;横的竖的,网罗无遗。……此种专传,其对象虽之一个人,而目的不在一个人”。以此而言,《李鸿章传》则正为其理想之人物传记。 全书提纲挈领,紧紧围绕李鸿章一生之关键活动,分列“李鸿章之位置”、“李鸿章未达以前及其时中国之形势”、“兵家之李鸿章”、“洋务时代之李鸿章”、“中日甲午战争之李鸿章”、“外交家之李鸿章”、“投闲时代之李鸿章”、“李鸿章之末路”等主题,夹叙夹议,纵论李鸿章之一生。 这本书让我印象最深刻的是“洋务时代之李鸿章”、“中日甲午战争之李鸿章”。洋务时代之李鸿章—“洋务”泛指清政府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发生关系的一切事务。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在中国社会发生的洋务运动,是一场清政府为了拯救其垂危统治,以引进和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创办和发展军用工业、民用工业企业,编练建设新式海军海防、陆军,并相应培养新型人才为中心,以达到目的的活动。 书中指出“李鸿章所办洋务,略举于是矣。综其大纲,不出二端:一曰军事,如购船、购械、造船、造械、筑炮台、缮船坞等是也;二曰商务,如铁路、招商局、织布局、电报局、开平煤矿、漠河金矿等是也。”同时他兴革教育,培养新式人才。在洋务运动过程中,李鸿章深感人才的重要性。他看到科举培养出来的人,“沉浸于章句小楷之积习”,“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不符合洋务事业的要求,必须变革科举制度,培养新人。 中日甲午战争:它是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在这次战役中,李鸿章苦心经营20年的北洋海军全军覆没。对于李鸿章而言,甲午战败是他一生的耻辱,签订《马关条约》更是他一生的耻辱。 正如书中所说,李鸿章失去机会一共有三件事,“光绪十一年,李鸿章与伊藤博文在天津定约,载明异日朝鲜有事,中日两国欲派兵往,必先互相知照。于是朝鲜又似为中日两邦共同保护之国,名实离奇,不可思议。后此两国各执一理,纠缠不清,实基于是,而其祸本不得不谓外交遗策胎之。此为李鸿章失机第一事。”“论者谓袁世凯欲借端以邀战功,故张大其词,生此波澜,而不料日本之蹑其后也,果尔,则是以一念之私,遂至毒十余万之生灵,隳数千年之国体。袁故不能辞其责,而用袁听袁者,不谓失知人之明哉?此为李鸿章失机第二事。”“平时兵力,已不能如人,而临时战备,又复着着落后,使敌尽扼要冲,主容易位,盖未交绥而胜负之数已见矣。此为李鸿章失机第三事。”三机既失,战事遂开。 我眼中的李鸿章1、是推动中国社会从传统向近代转轨的一个人,李鸿章堪称洋务运动的首脑和旗帜。洋务运动是时代的产物,是对外国殖民地侵略和世界近代化浪潮冲击所做出的积极回应,是中西文化碰撞和交融的初步结果。虽然不可能使中国摆脱传统的农业社会,实现资本主义近代化,但却导致封建体制的破裂和资本主义的萌生,从而使中国社会在从传统向近代转轨的路途上迈出了第一步。2、是促进中国向半殖民地沉沦的一个人,李鸿章长期跻身于晚晴“外交第一冲要”。外交的成败,取决于综合国力的强弱和外交政策的正误。李鸿章推行

分析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中国胜败的根本原因

1.我的看法:甲午战争的失败是封建君主制的失败。 原理一:经济决定政治,而战争则是政治的继续。说到底战争是为 经济利益服务的。对比一下甲午战争和抗日战争就能搞清很多问题: (1)经济方面:甲午年间:中国的经济力量强于日本,日本打仗靠外国借款,战争只能维持一个较短的时间,否则日本即告破产。但由于满清王朝一味对外妥协,匆忙割地、赔款使日本冒险发动的战争收到了成果,光赔款一项就相当于日本六年的总产值,日本货币从那时起实现了金本位,一个日圆相当于一两银子。台湾、朝鲜的割让使日本的领土扩大了一倍还多,这为日本日后的侵略打下了基础,而中国的国力却受到了重创,赔款的白银相当于一百艘铁甲舰的造价,如果只是白白丢掉了一百艘铁甲舰问题还不严重,问题是日本得到了这一百艘铁甲舰,相当于中日两国的实力相差二百艘铁甲舰,以后就更难追赶了。这一点上日本象一个赌徒:压上了全部家当,侥幸赢了 一大笔钱抗日战争时期:日本经济强于中国,但是日本的强大并未强大到可以吃掉中国 的地步,中国也没有弱小到完全不能抵抗的程度。当时日本军事的力量:海军对美国太平洋舰队占有优势,陆军还不能和苏联红军匹敌,但是和中国军队比较却占有优势,这一成绩的取得,不是综合国力的必然,而是提前几十年维持一个高度军事化的经济体制的结果,在战争爆发时,日本好象一个做了充分准备活动,并使出全力的的运动员,而中国好象一个正在生病的人,美国象一个正在宴会上的运动员,而苏联正在准备和德国比赛。所以日本在战争初期得胜就不奇怪了。但这样的胜利是不可能持久的。在抗战爆发时,日本政府的高度动员体制只能使国内经济维持三年,所以日军提出三个月灭亡中国,这不只是一句疯话,其中的苦衷只有日本高层才知道,包括一些右翼军人都未必明白。日军进行南京大屠杀的性质与其它地区的暴行有根本不同,这是一种战略威慑手段,企图用极端的恐怖摧毁中国政府和人民抵抗的决心,因为它们深知持久作战就必然失败。毛主席提出《论持久战》的方针为战胜日本军国主义指出了问题的关键。日本陷在中国,所以不得不冒险发动太平洋战争,就如同一个被资金套牢的投机家,不得不冒险去抢银行来求得周转,其结果不问自知。 2)政治上: 甲午年间:日本是君主立宪的资本主义政体,而中国还是封建君主制;日本的政治法律制度较完备,的中国正处于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过渡时期,戊戌变法的失败使中国失去了强大的机会。落后的政治制度不但阻碍长远的经济发展,而且限制了现有的经济力量转化为战斗力和日本较量。日本是单一民族的国家,中国是少数满洲权贵统治广大汉族和其他民族。以国家的凝聚力比较,日本强于中国,这使得日本能倾全国之力与中国作战,而中国只有淮系一派军阀的力量与之抗衡。在君主政体下面:“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宾莫非王臣”西太后李鸿章割地赔款,理论上都是皇帝自家的事,百姓和官吏只有愚忠的义务,没有发言的权力。看:那时卖国多容易! 抗日战争时期: 中国已经完成了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制,推翻了满族贵族的统治,民主、共和的观念得以确立,国家和领土不再是皇帝的,至少理论上是属于人民的,所以任何人包括蒋介石都不敢公开的卖国投降,否则将陷入众叛亲离的境地。例如:汪逆精卫叛变之日,即是他全面破产之时绝大多数追随它多年的军政要员都弃它而去,汪逆身边只剩下少数死党,失意政客,还有蒋介石居心叵测地派去的双面间谍了。有汪逆精卫的下场在先,共产党和其它爱国力量逼迫于后,虽然蒋日秘密谈判一直断断续续,蒋介石一直不敢对日投降,只好做持久的抗争,直到日本投降。阎西山也是如此。 所以抗战的胜利,某种程度上也是辛亥革命的胜利,孙中山先生一生坎坷,屡屡失败,然而仅“驱除鞑虏、恢复中华”一项功绩就值得我们永远怀念他。甲午战争失败的原因:甲午战争与抗日战争的比较甲午之战的失败,应该从政治、经济上去找原因,如果我们只盯著战术、技术问题那我们永远也搞不清真正的原因,更不用说汲取教训了。关于检讨甲午战争失败原因的思想方法: (1)如果炮弹大多能命中敌舰而未能爆炸,则问题在于军械; (2)如果战术对而射击不准,则问题在于训练; (3)如果战术、训练、军械都出了问题,则问题在于舰队司令 丁汝昌; (4)如果海军败而陆军胜,则问题在海军大臣; (5)如果海、陆军都失败了,则问题在李鸿章; (6)如果国家的军事、政治、经济都出了问题,则问题在西太后; (7)如果咸丰、西太后、同治、光绪、浦仪都没能搞好国家 这部影片笔者在小时候曾经看过数遍,片中的爱国人物邓世昌的英勇行为一直激荡着笔者的爱国之心,今日特地让笔者的儿子也在网上看了这部影片。 片中描述了中日在甲午海战中中方英勇反击的光荣事迹,但所有熟知历史的人都知道,最后甲午海战是以清政府为代表的我方彻底失败而告终,北洋水师全军覆没,最后中国不得不割地赔款,进一步拉开了中国近代的屈辱历史,为以后中日之间再次发生战争提供了可能! 为什么甲午海战以我们失败而告终,笔者认为并不是简单的北洋水师队形的排列错误,更不是北洋水师的坚船利炮不够先进,恰恰相反,当时的北洋水师拥有的是全世界最先进的舰船,由此可见,战争的胜负不一定武器的先进是必要因素! 更重要的人的主观因素和社会机制的原因,但看看当时腐-败的清政府,一切都处于混乱和飘摇之中,对外政策总是希望英美列强的调停来实现避免战争的目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希望越大,失望越大,法国在

浅谈对李鸿章的评价

浅谈对李鸿章的评价 [摘要]评价历史人物,应该从客观角度出发,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并主要看他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否促进社会的发展。据此,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李鸿章是过渡时代的过渡性人物,是晚清中国政坛上开明的封建官僚。作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他首先要维护地主阶级利益。李鸿章认识到中国的落后,主张兴办洋务来实现国家富强,并身体力行,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但他向西方学习存在着本质的局限性,不可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之路。李鸿章在对外战争中,极力妥协,并代表清政府签定卖国条约,尽管是被迫的,但客观上确实是丧权辱国,他是清朝主要卖国贼之一。 [关键词]评价历史人物标准李鸿章 李鸿章是晚清中国政坛上显赫一时的人物,1901年在屈辱中辞世,在他死后一百多年的今天,人们对他的评价仍然是褒贬不一、毁誉参半。我想有一个焦点问题我们必须搞清楚,那就是如何评价历史人物,评价历史人物的主要标准是什么。我认为:评价历史人物,应该从客观角度出发,把历史人物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并主要看他的所作所为是否符合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是否促进社会的发展,这是评价的主要标准,当然我们也要了解他的主观动机和目的,但这不是也不应该是历史人物评价的主要依据。 鉴于上述观点,我这样看李鸿章:李鸿章是过渡时代的过渡性人物,是晚清中国政坛上少有的开明的封建官僚。作为地主阶级代表人物,他首先要维护地主阶级的利益,镇压太平天国、兴办洋务都是这一阶级属性的具体体现。李鸿章清楚地意识到中国的落后,主张通过向西方学习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并身体力行,客观上有利于中国的近代化;但他没有真正认识到中国落后的根源是其政治制度本身,向西方学习存在着本质的局限性,不可能使中国真正走上富强之路。李鸿章在对外战争中,指挥失当、极力妥协,战后代表清政府签定卖国的《马关条约》等条约,尽管是被迫的,但客观上确实是丧权辱国,他是清朝的主要卖国贼之一。 这样认识和评价李鸿章,来自于两个方面的思考:一是李鸿章本人所处的时代背景,二是李鸿章一生究竟做了什么事情。 1李鸿章本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十九世纪下半叶的中国,正处在一个前所未有的大转型时期,而这样一个过程,又是在中国被动落后挨打的局面下,由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用鸦片和洋枪、大炮、军舰逼迫中国实行所谓“门户开放”的。正是在这样一个大变局当中,社会上各个阶层、各种身份的中国人提出形形色色的说法和方案,试图寻找出一条强国富民的理想道路。这时候,经过两次鸦片战争和国内太平天国运动,一个新兴的统治阶级改革派——洋务派从清王朝统治集团的高层产生出来。他们接过传统儒家经世致用的旗帜,提倡和标榜“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力图挽封建末世的狂澜于既倒。所以这样的一个改革派也可以称之为封建统治的“补天派”,因为他们虽然可以引进西方的科学技术,但只是停留在

浅谈李鸿章

浅谈李鸿章 摘要:说到中国近代史,不得不谈李鸿章。作为三朝老臣的他,在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中法战争、甲午中日战争等诸多大事件中都深深地留下了自己的个人印记。对于这样一位重要且复杂的历史人物,民间长期以来对的评价多为简单的“卖国贼”三字而已。而李鸿章究竟是怎样的一个人,绝不是仅通过一两件事就可以说得清楚的。因此我们应从李鸿章所处的时代背景出发,抛开固有观念,全面地看待李鸿章,才能还原一个更真实客观的李鸿章。 关键词:李鸿章、洋务运动、中兴名臣、地主阶级、近代化、外交、保守、创新、误国 正文:李鸿章所处的时代,乃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西方资本主义用坚船利炮打开古老中华帝国大门的同时,也深深触动了以李鸿章等人为代表的地主阶级。李鸿章深知,列强崛起,强国林立,中国再也不能沉溺在天朝上国的迷梦中,固步自封了,要想实现国家富强,需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中国欲自强,则莫如学习外国利器。于是在李鸿章的主导下,洋务运动轰轰烈烈地开展了起来。中国第一支海军,第一批留学生,第一个煤矿,第一条铁路,第一个电报,无不倾注着李鸿章的心血。作为地主阶级的李鸿章,反而成为了推动中国近代化的第一人。 在多年担任洋务大臣的过程中,李鸿章成为了清末最精于与列强打交道的中国人,以致于列强“只识李中堂,不识清政府”。也许,人们只看到李鸿章所签订的一个个丧气辱国的条约,却没有想过李鸿章

在“弱国无外交”这个残酷现实下的无奈。在与列强签订不平等条约的过程中,李鸿章总是抱着“争得一分是一分”的信念,努力地把把损失降到最低。也许是对李鸿章外交手段的敬佩,西方一度称李鸿章为“东方俾斯麦”,并把他与俾斯麦,格兰特放在一起并称为“十九世纪世界三大伟人”。 对于李鸿章这样一位复杂的争议人物,之言片语是远远不够的,所以下面我将从几个角度再详细谈谈李鸿章。 1.个人性格 李鸿章从小接受儒家传统教育,读《四书五经》长大,身上自然也少不了中国传统读书人保守,迂腐的性格。对传统儒家文化的信仰,使得李鸿章认为“中国文武制度,事事远出西人之上”。保守的性格,使得李鸿章在面对列强乃至后崛起的日本的挑衅时,一味避战求和。李鸿章通过科举入仕,自然对帝王家有感恩戴德之心,所以他也和历史上的许多忠臣一样,有忠君爱国的思想。在清政府内忧外患的时候,李鸿章一直力图实现清朝中兴,这也是为什么他要搞洋务运动。李鸿章肯定是想像诸葛亮一样名垂青史,成为一代贤臣的,所以他鞠躬尽瘁,为洋务运动倾注了毕生的心血。可惜历史并没有给李鸿章这样的机会,《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的签订,让李鸿章背负了“卖国者秦桧,误国者李鸿章”的骂名,努力想成为诸葛亮的李鸿章却被人们比作秦桧,历史的可悲之处正在于此。 虽然李鸿章身上有中国传统读书人的性格,但他并不是冥顽不化的。 在实战中领略到西洋军械的威力后,李鸿章产生了“虚心忍辱,学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与影响

甲午战争后清政府经济政策的变化与影响 一、甲午战前的经济政策 甲午战前的30年,恰是封建中国制度变轨的30年,“自强”到“求富”,腐朽落后的清庭开始第一次救亡图存的探索。通过考察这一时期中国工业的发展情况,能够很好的概括出洋务运动时期所体现出的经济政策。 1872~1894中国工业化情况 二、中日国力对比与《马关条约》 1、甲午战争中日国力对比表

【结论】虽然日本在新式交通业、棉纺业等轻工业部门上远远超过中国,但大机器工业如军事工业及钢铁工业比不上中国。总的说来,中国经济实力大于日本,如果再加上人口、国土面积、资源等因素,可以认为中国的国力远远大于日本。19世界60年代洋务运动拉开序幕,同时期1968年日本开始明治维新,30年间,相同的起点,不同的结果,这足以说明洋务运动并不能使封建中国走上富强的道路。 2、《马关条约》 第四款 中国约将库平银二万万两交与日本,作为赔偿军费。该款分作八次交完:第一次五千万两,应在本约批准互换六个月内交清;第二次五千万两,应于本约批准互换后十二个月内交清;余款平分六次,递年交纳;……又第一次赔款交清后,未经交完之款应按年加每百抽五之息;但无论何时将应赔之款或全数或几分先期交清,均听中国之便。如从条约批准互换之日起三年之内能全数清还,除将已付利息或两年半或不及两年半于应付本银扣还外,余仍全数免息。 第六款 第一、见今中国已开通商口岸以外,应准添设下开各处,立为通商口岸;以便日本臣民往来侨寓、从事商业工艺制作…… 第二、日本轮船得驶入下开各口附搭行客、装运货物…… 三、《马关条约》的助推作用与经济政策改变的原因 1、巨额赔款导致清政府国库空虚。

历史作业:对李鸿章的评价

中国近代历史人物评述 ——李鸿章 一、序言: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国愤史,民怒史,心伤史,充满着血泪与屈辱。从1840年第一次鸦片战争到1912年中华民国成立,中国就一直被西方列强欺辱,战败、赔款、割地,是中国严重丧失领土的完整和人民主权。 说起清末的“卖国贼”、“千古罪人”,人们总会想到那个签订了许多不平等条约、只是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晚清权臣李鸿章,这也是世人对他的评价。但是,当我们站在理性的角度去思考李鸿章时,我们发现,他所处的那个封建旧社会和君主制度的尴尬时代就注定了他不能实现其理想抱负、施展个人才华的个人悲剧,这也是一个民族的悲哀。 纵观李鸿章一生,可圈可点众多。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对李鸿章的评价是这样的:“吾敬李鸿章之材,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国之大器,生不逢时。李鸿章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应该是功大于过的,他在中国经济和外交的现代化建设上作出了不可磨灭的伟大贡献。 二、人物简介: 李鸿章,字少荃,晚年自号仪叟,别号省心,谥文忠。世人多称“李中堂”。他是淮军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主要倡导者,也是清末的外交家、政治家。他受业于曾国藩门下,继曾国藩之后担任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并得到西太后的器重,参与掌管清政府的外交、军事、经济大权,成为清末最显赫的封疆大吏。在太平天国时期,他多次领兵与太平军作战,镇压太平军。 他是一个真正看世界的中国文人与官吏,他开启了中国看世界的大门。林则徐也是看世界的文人与官吏,但他属于旧时代的文人与官吏,他所开启的战争世界是企图将外国人全部驱逐出中国,所以最后以失败告终。而李鸿章看的世界比林则徐来得伟大。他纵观世界各国的发展,深感中国积弱不振的原因在于“贫穷”,得出“现富后强”的认知。他一手创建出的淮军成为充当国防军角色的常备军,而以他为领袖的淮军也成为了当时实力最强的一个洋务派集团,并在其带领下,开始了中国早期的洋务——自强——近代化运动。 三、生平事迹与功过 1、创建淮军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