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脑电图的导联

脑电图的导联

脑电图的导联
脑电图的导联

第三节 脑电图的导联设置

EEG 记录的是不同电极(不同解剖部位)之间的电位差。将一个电极连接在EEG 仪放大器的第一栅极(G1),另一个连接在放大器的第二栅极(G2),两个电极之间的电位差通过EEG 仪的导程输出。当G1的电位相对G2为负时,记录到的波形是向上的(负相);反之,若G1的电位相对G2为正时,则波形是向下的(正相)(图5-2)。

EEG 的导联(montage)设置方法可分为参考导联法和双极导联法。各个实验室根据不同的需要可有不同的导联设置,整体来说,大同小异。

一、参考导联或单极导联

安置在头皮上的电极称为记录电极或探测电极,耳极或其他相对零电位的电极称为参考电极或无关电极。理论上参考电极为零电位,这时记录电极与参考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反映记录电极电位的绝对值。但实际上在身体表面不存在绝对零电位,仅能选择耳垂、鼻尖或乳突等受脑电及其他生物电影响较小的部位作为参考电极的位置。

(一) 耳电极参考

以同侧耳电极作为参考电极,反映左、右侧头皮各记录电极与同侧耳电极之间的电位差。但当距离耳电极较近处如颞部导联有高波幅的电位出现时,电位就会传递到耳垂而使耳电极活化,影响整个同侧半球的图形。

(二) 平均参考导联

以各个头皮电极电位通过高电阻输入后的平均值作为参考电极,可以消除因一侧耳电极活化带来的影响。但如某一记录电极电压非常高,难以通过平均技术完全消除,则可影响双侧半球的电位。平均参考导联一般以缩写字母AVR(average referential montage)表示。

二、双极导联

将头皮上的两个记录电极分别连接于EEG放大器输入1和输入2,记录下来的是两个记录电极之间的电位差。其优点是不易受到其他生物电的影响,并可排除参考电极活性化所引起的伪差,缺点是不适合于记录准确的波形或电位变动的绝对值。双极导联的两个记录电极之间应保持适当的距离,一般为3~6cm,不应小于2cm。距离过近导致电压差变小,波幅过低难以分析。

在整个EEG的描记中,参考导联是分析。EEG的基础,在参考导联显示某一局灶部位有异常波时,可以在双极导联上得到印证。双极导联必须和参考导联合并使用,具体分析才能得出正确的结论。

脑电图的基本知识

脑电图的基本知识、录像脑电图和24小时脑电图 脑电活动的性质和电磁波一样有四个基本因素即频率、波幅、波形和位相(极性)。除此之外脑电活动又有其本身的特殊性,脑电图不是记录某一点的电位,而是在头皮上记录大脑两半球各个部位的电活动,因此还存在各个部位之间的差异及特殊性的问题。脑电活动是随机非线性电信号,因此还有出现方式的不同。人脑功能与外界和本身内在环境的变化密切相关,对各种刺激的反应性也是应该注意的问题。这些都是判断脑电图是否正常以及何种程度异常的基础。 频率 频率(Freguency)是每秒种以基线为准波动的次数。其单位为C/S(次/秒),亦即Hz (Hertz)。每一次波动的起点和止点在基线上的跨度叫时限(Duration)其单位为毫秒(ms,1ms=1/1000秒)。频率与时限互为倒数。如某一脑电活动的时限为100ms即1/10秒,其频率为10Hz;亦即一个5Hz的波,其时限为200ms。在脑电图的描述中常用频率而少用时限。在Hans Berger首次描述脑电活动时使用频率的概念延续至今。用频率的不同划分脑电活动为若干段,仅在形容非常慢的脑电活动时才使用时限。 脑电活动的测量应从一个波的起点量到终点即“从谷到谷”。可以用公尺测量,测出波的宽度的毫米数,然后可用下列公式换算为频率: 频率=30/波宽(mm) 或用时限(ms)数除1000ms即为频率。但用公尺测量常不够精确,如不易区分8Hz及7Hz 的波,因8Hz相当于3.75mm,7Hz相当于4.26mm。但区分这两者是有实际意义的。 最好用专用尺测量。这种尺的刻试以纸速30mm为1秒作标准。按频率数每一长方格分为3等份,4等份以至于30等份,代表每秒3次,4次以至30次的频率。测量时将尺在脑电图纸上移动,直到某一波的起止点正好在某一频率刻度之间。此频率就是个波的频率数。 人类脑电活动的频率在0.5-30Hz间。分为若干频率组叫频带(Frequency band)。用希腊字母为代表。 δ频带(Delta band) 0.5-3Hz θ频带(Theta band) 4-7Hz α频带(Alpha band) 8-13Hz σ频带(Sigma band) 14-17Hz β频带 (Beta band) 18-30Hz γ频带(Gamma band) >30Hz 在临床上常将α、β及γ频带统称β频带。这些频率的波均可见于正常人。因此仅就频率本身而言并无正常与否的含义。考虑到不同频带在头颅各区的分布及所占的百分比(指数,Index),再加波幅的差别,才能区分正常与否。 波幅 波幅(Amplitude)是电位差的大小,也就是电压的高低。单位为微伏(μV),1μV=10-6V。所以脑电活动是非常微小的电位。其测量应从波顶引一垂直于基线的直线到波谷,其高度与定标的高度比较即可得出微伏数,即“从峰到谷”。一般常用的定标为5mm=50μV,即1mm=10μV此时用测出波高的毫米数乘以10即为此波的波幅数。如波高为6mm,波幅为60μV。如用1mm=7μV的定标,则波高6mm时波幅为42μV。就临床脑电图而言,波幅的具体数值不易准测定。临床上将波幅分为高、中、低三级: 低波幅 <25μV 中波幅 25-50μV或25-75μV

神经内科出科考试题库及标准答案78795

神经内科出科理论考试题(一) 一、填空(总分20分,每空1分) 1、一般感觉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头不能向左侧偏以对杭检查者的阻力是________侧________肌瘫痪。 3、左眼不能闭合,示齿时口角向左歪是________侧________性_______瘫。 4、脊髓胸7节段对应的椎体为________,胸12节段对应的椎体为________。 5、病员说话吐词不清,吞咽困难,伸舌受限,舌肌萎缩,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神经损害。 6、右侧胸4至胸12痛觉消失,触觉存在是由于脊髓________侧________损害。 7、舌前2/3及舌后1/3的味觉分别由________、________神经支配。 8、巴彬斯基(Babinski)氏征是由________损害引起。 9、右耳传导性聋时,韦伯(Weber)试验偏向________侧。 10、剪刀步态见于________病人。 二、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 1、三偏综合征 2、交叉性瘫痪 3、脊髓休克 4、癫痫持续状态 5、放射性疼痛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60分) 1、一般脑脊液化验检查包括哪些内容?写出各项正常值。 2、癫痫发作有哪些类型,治疗大发作及小发作的药物有哪些? 3、分别说明原发性三叉神经痛及面神经炎的治疗原则。 4、试述坐骨神经痛的最常见病因,主要的症状及体征,以及主要的保守治疗方法。 5、试述左侧大脑中动脉皮层支(浅支)闭塞时的临床表现。 6、病员男40岁,因左肋缘疼痛6+月,左下肢无力Ⅰ月入院。查体:左肋缘区痛觉减退,右脐以下痛觉减退,左趾部位觉减退,左下肢肌力Ⅱ°,伴肌张力增高,腱反射抗进,左侧Babinski's征(+)。 请讨论定位诊断及进一步检查的方法。

儿童脑脑电图基本特点

儿童脑脑电图基本特点 Document number:PBGCG-0857-BTDO-0089-PTT1998

儿童脑电图基本特点 儿童脑电图随年龄增长不断变化:频率由慢变快,由不规则变规则,由不对称变对称。波幅由低变高,再由高至成人型,由不稳定逐渐稳定。对光反应从无反应到有反应,直至正常反应。 一 1-3月婴儿脑电图: 背景活动 转为连续性活动 清醒与动态睡眠时相为对称的,中低波幅,连续性节律,期间混有散在的波。 静态睡眠以为主的混合波背景活动。 足月2月开始,部分婴儿出现睡眠纺锤波。 足月3月时,所有婴儿睡眠记录均应出现睡眠纺锤波。 二 3-12月婴儿脑电图: 清醒睁眼,以和混合的慢波活动为主;闭眼记录以活动为主。 出生3-4月,枕区出现特征的成熟性变化,优势节律形成。 3-4月为4Hz节律,5月为5Hz节律,12月时为6-8Hz节律,波幅一般在50-100。 睡眠分期基本成熟,半岁后可出现特征性3-5Hz同步性高幅节律活动,枕区明显,3岁后减少。 NREM睡眠期特征性先后出现顶部尖波、睡眠纺锤波K综合波。REM睡眠期主要表现为和的混合性慢波节律。 三 13-36月幼儿脑电图: 背景活动 于清醒闭眼记录中,枕区优势节律明显。 2岁时6-7Hz节律性活动,2-3岁时7-8Hz节律性活动,3岁时 8Hz波活动,尚有散在波分布于枕区。 思睡期可见4-6Hz高波幅活动,睡眠中顶尖波波幅较成人高,时限短,同时可见梳形纺锤波。 四 3-5岁学龄前期脑电图 背景活动 清醒闭目记录,以8-9Hz波为主要节律。但波调幅发育不良、波幅较高,可达100以上。枕顶区常有2-4Hz慢波插入,睁眼减少,过度换气明显。

脑电图基础知识总结和入门

脑电图基础知识总结和入门-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一:原理 脑电图的基本原理 (一)基本概念 将大脑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所产生与临近部位的5—100微伏电位差用电极加以引导接入放大和记录装置,放大100-200万倍,以脑细胞电活动的电位为纵轴,时间为横轴,记录或显示的电位一时间关系曲线,就是脑电图。不管是哪一类型的脑电图仪,至少包括有输入、放大、调节、记录/显示、电源等五大部分. 脑电图的基本特征有周期、频率、振幅(波幅)、波形和位相。周期:一个波从它离开基线到返回基线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或称为1周波,其计算单位为毫秒(1秒以内为短程;1-3秒为中程;3-10秒为长程)。频率:每秒出现的周波数,分为4个频率带(δ频率带:s以下;θ频率带:4~s;α频率带:8~13/s;β频率带:13/s以上)。以周/秒(c/s)表示。振幅:一个波由波顶到波基底线的垂直距离,其计算单位为微伏(25微伏以下为低波幅;25-75微伏为中波幅;75-100微伏为高波幅;100微伏以上为极高波幅)。波形:即波的形状(安静、闭目和清醒状态下的波形:正弦波或类正弦波、半弧状波、锯齿波、后头部孤立性慢波、复合波与多形波;睡眠状态时的脑波:驼峰波:又称顶尖波。在浅睡期出现;睡眠纺锤波:又称σ节律,12-14Hz的波。在中睡期出现)。位相:一个波由基线向上、下偏转便产生位相,向上为负相,向下为正相(正常人中除额部与顶枕之间位相常相反外,在同侧半球其他部位前后(或左右)两个导联之间出现位相倒置是应属于异常)。 脑电图的频率,从~30Hz是为目前普遍使用于临床的频率范围(脑电图仪常用的有16导、24导、32导;滤除高于30Hz或60Hz以上的高频信号,因一般的脑电图有用信号在30Hz以下;滤除低频信号,降低低频干扰(呼吸、动作等)的影响,通过选择时间常数来限定和滤除低频信号。常用秒和秒)。脑电的振幅,从几微伏到几百微伏。脑电图波形的相位,也称波的极性,以波形基线为标准,朝上的波称为负相波,朝下的波称为正相波。两个波顶之间的时间差称相位差,相位差一般用时间ms表示。 一般概念: 1)背景活动:在脑电图描记中,除了阵发或局限的显著变动部分外,其表现为占优势的持续的活动。 2)调幅:背景活动的波幅表现有规律地增高和减低呈纺锤状/梭形。在临床脑电图中,a节律常表现为这种调幅现象。称”a调幅现象“。 3)调节:也叫波率调节,每秒频率的差数叫频宽。一般说,波率调节指a 节律与稳定性而言。同一部位导出的脑波的基本频率前后相差不应超过1Hz,在不同部位导出的脑波基本频率相差不应超过2Hz。 4)弥漫性a节律:a波减慢,波幅和指数增高,调幅明显,呈同步性出现于大脑各区,特别是额、颞区明显。 5)a波前移现象:顶、枕区a节律出现减少,额、颞区a节律出现率明显增加,且额、颞区a波振幅高于顶、枕区。 正常波: 1)α波和α节律:α波乃每秒8~13周波范围的电活动,而重复节律性地出现的8~13周波活动谓之α节律。α波和节律波幅的范围为50~100微伏。

神经内科问答

神经内科问答题 一、(共100分)回答下列问题,有计算时应列出公式、算式及计算步骤 1、视神经脊髓炎如何治疗? 2、中脑被盖综合征(Benedict)是指什么? 3、癫痫与排尿性晕厥的鉴别? 4、光反射的反射弧由几个神经元组成?各神经元胞体所在部位。 5、试举三种消除自由基不良影响的药物。 6、脑囊虫病有几种临床类型? 7、叙述颅内主要的静脉窦及其解剖位置。 8、多发性神经炎的病因有几大类? 9、多发性硬化病理特点。 10、什么是流脑(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11、肝豆状核变性如何治疗? 12、简述癫痫持续状态的治疗原则和药物。 13、对Bell氏麻痹患者应采取哪些治疗措施? 14、昏迷如何分期? 15、桥脑外侧综合征(Millard-Gubler)氏综合征)的主要表现是什么? 16、重症肌无力的诊断依据? 17、多发性硬化症的视觉诱发电位异常的特征是什么? 18、试述癫痫大发作与癔症性抽搐的鉴别。 19、脊髓半横断损害的特点? 20、延髓病变有何临床表现? 21、原发性、全身性癫痫与继发性、全身性癫痫的发作形式及脑电图表现有 何不同? 22、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神经系统表现是什么? 23、三叉神经痛的治疗。 24、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常用哪些止血药物治疗? 25、简述头颅平片应注意哪些变化。 26、简述锥体束传导通路。 27、试述共济失调的分类。 28、蛛网膜炎有什么治疗办法? 29、脊髓圆锥损害主要临床表现。 30、周围性面神经麻痹除面部表情肌麻痹外,还有什么表现?

31、棘波,尖波及棘幔波综合的时程、波幅范围及不同的临床意义为何? 32、肝豆状核变性的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33、闭锁综合征的临床特点。 34、脑叶出血的病因? 35、重症肌无力病人,如何选用抗菌素? 36、内囊的解剖位置及组成是什么? 37、为什么小脑本身的损害产生同侧肢体的小脑机能障碍? 38、脑动脉硬化的诊断标准? 39、为什么乙脑比流脑后遗症多? 40、脑水肿从病理生理上分几类? 41、蛛网膜下腔出血用抗纤溶治疗有何不利的方面? 42、为什么后交通动脉瘤破裂常引起动眼神经麻痹? 43、周期性麻痹的临床表现有何特点。 44、 A. 进行性肌营养不良的主要临床分型? B. 主要实验室检查是什么? 45、脑梗塞如何诊断? 46、Binswanger氏征的病变部位和主要症状是什么? 47、影响血浆之血粘稠度因素有哪些? 48、脑炎和脑病有何区别? 49、怎样区别中枢性和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50、蛛网膜炎(在中枢神经系统)的好发部位有哪几个? 51、癫痫的病因有哪些(不应少于5个)? 52、运动神经元疾病临床分型是什么? 53、简述肌萎缩性侧索硬化症的诊断。 54、动眼神经核性及核下性损害鉴别诊断是什么? 55、脊髓髓内及髓外病变鉴别要点? 56、简述判断肌力大小的分级。 57、内囊出血如何治疗? 58、糖尿病并发脑梗塞的原因是什么? 59、脊髓械断性损害常见于哪些疾病? 60、简述脑囊虫病的感染方式。 61、说明束颤电位的特点及其临床意义。 62、颈部脊前动脉闭塞临床有何表现? 63、眼球运动神经的核性及核下性损害,主要临床表现是什么? 64、大脑前动脉栓塞有何特点? 65、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临床表现是什么?病因是什么?

脑电图操作规范47503

脑电图操作规范 脑电活动为大脑生理功能的基础。脑电图检查的应用范围不仅限于神经系统疾病,已广泛用于各科重危病人的监测,麻醉监测以及心理、行为的研究。除常规脑电图检查外,还有脑电图长期监测,录像脑电图监测,睡眠监测及数字化计算机分析。 [适应证]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发作性疾病。 2、癫痫手术治疗的术前定位。 3、围生期异常的新生儿监测。 4、脑外伤及大脑手术后监测。 5、重危病人监测。 6、睡眠障碍 7、脑死亡的辅助检查 [禁忌证] 颅脑外伤及颅脑手术后头皮破裂伤或手术切口未愈合时。 [操作方法及程序] 1、脑电图检查前清洗头发,前一天停用镇静定眠药。检查前向病人解释:脑电图检查无痛苦;检查时应保持心情平静;尽量保持身体各部位的静止不动;如何作好“睁闭眼“试验,过度换气及闪光刺激。 2、电极:头皮电极以盘状电极效果最好。针电极因其在头皮下的部位不准确,阻抗高,引起病人痛苦,国际上已不再应用。在特殊情况下必须应用针电极时必须用一次性针电极以避免感染。柱状电极因其不易固定已很少使用。 3、电极位置:国际通用10-20系统19个记录电极及2个参考电极。应用皮尺测量基线长度后按比例安置电极才能称之为10-20系统(见图1),否则只能称为近似10-20系统。 图1、10-20系统示意图 先用皮尺测量两条基线,一为鼻额缝至枕外粗隆的前后联线,另一为双耳前窝的左右联线。两者在头顶的交点为Cz(中央中线)电极的位置,见图2。如图2,从鼻额缝向后10%为Fpz(额极中线)电极,从Fpz 向后20%为Fz(额中线),以后依次每20%为一个电极位置,从Fz向后依次为Cz(中央中线),Pz(顶中线)及Oz(枕中线),Oz与枕外粗隆间的距离应为10%。

临床常规脑电图检测规范

临床常规脑电图检测规范 主要适应症: 1、中枢神经系统发作性疾患,如癫痫、意识障碍、睡眠相关疾病等。 2、癫痫外科手术前致痫区定位。 3、围产期异常的新生儿监测。 4、脑外伤及大脑手术后监测。 5、危重病人监测(ICU)。 6、脑死亡的辅助判定。 1.设备 (1)脑电图仪标准:选择符合国际脑电图和临床神经生理联盟(IFSECN)及中华人民共和国脑电图国家标准并经国家计量局检测规程认可的脑电图仪。目前使用16导程或以上脑电图仪进行常规记录。有条件的实验室或出于特殊需要,可以应用更多导程记录。 (2)电源标准:交流电的接线应该滿足所在地系统标准要求,所有的交流电插座必须提供可靠的地线,以避免交流电干扰或触电的危险。要接专用电源线,电源电压为220V。应用交流电子稳压器时,需待电压稳定后方可打开脑电图仪的电源开关。 (3)辅助设备:应该包括一个能够产生节律性高强度闪光的刺激装置。 2.电极及其放置 理想电极应具有导电良好、易于安置和固定、无创性、耐磨损、无明显信号衰减信号(0.5-70Hz)的特性。 (1)头皮电极:包括盘状电极、针电极和柱状电极。盘状金属(银质)电极记录效果较好,推荐在临床工作中常规使用。特殊需要时可使用一次性针电极,若用可供重复使用的电极,应确保严格消毒以避免交叉感染。 (2)特殊电极:包括蝶骨电极和鼻咽电极。主要用于记录特殊脑区(如颞叶底部或内侧)的异常电活动,临床上常与头皮脑电图配合使用。疑及颞叶内侧放电而头皮脑电图无异常

发现时,可考虑加用蝶骨电极。推荐使用针灸毫针作为常规脑电图蝶骨电极使用,长时间监测时应使用柔软的线型植入式蝶骨电极。鼻咽电极目前已很少使用。由于安置特殊电极具有微创性,需要由经过专门训练的医生或技术人员来完成。 (3)电极固定:短时常规监测可使用电极帽及导电膏固定,长时间监测时推荐使用火棉胶固定头皮电极。 (4)电极的清洁、消毒:电极必须保持清洁。在记录完疑为或确诊为传染病病人后,应采取高压消毒或销毁等有效措施,避免交叉感染。 (5)电极安放:推荐使用国际通用的10-20系统电极安放法。电极数不应少于18~21个(16~19个记录电极,2个参考电极)。电极至少需覆盖前额区、中额区、中央区、顶区、枕区、前颞、中颞和后颞区,有条件时还应包括额、中央、顶区的中线部位。新生儿因为头围小,可适当减少电极数目,但应尽可能安放颅顶中央(Cz)电极,以便发现颅顶正相尖波。建议遵循如下基本原则: ①电极位置:应根据颅骨标志经测量按10-20系统电极安放法加以确定。 ②电极命名:包括两部分:(a)电极所在头部分区。按头部解剖部位“额、颞、中央、顶、枕、耳垂”等英文名称的第一个大写字母“F、T、C、P、O、A”等来表示。(b)国际上以阿拉伯数字的奇数代表左半球,以偶数代表右半球。接近中线的用较小的数字,较外侧的用较大数字。中线部位为英文小写字母“z”.举例:A1代表左耳垂参考电极,T6代表右后颞区,Pz代表顶区中线。 (6)电极阻抗:待电极安装好后应测定电极与头皮之间的阻抗,一般要求不超过5KΩ。当记录中出现可能为电极导致的伪差时,应重新检测电极阻抗。 3.导联组合 导联组合是指用不同的导联方式连接电极。常用方法有两种:参考电极导联法和双极导联法。各个实验室根椐需要可采用不同的导联组合法。合理组合方式应遵循如下基本原则:(1)至少有8导程,尽量使用10-20系统法中的全部21

心脑电图三基考试试题

心脑电图三基考试试题 心脑电图三基考试试题姓名科室得分一、单选题(共30分,每题2分) 1、肱骨外科颈骨折损伤腋神经后,肩关节将出现哪些运动障碍( ) A、不能屈 B、不能伸 C、不能内收 D、不能外展 E、不能旋转 2、胸骨角两侧平对( ) A、第5肋 B、第4肋 C、第3肋 D、第2肋 E、第1肋 3、人体最重要的消化液是( ) A、唾液 B、胃液 C、胆汁 D、胰液 E、肠液 4、用已知B型人的血液与待测者血液做交叉合血,若主反应凝集,次反应不凝集,待测者的血型是( ) A、B型 B、O型 C、A型 D、AB型 E、Rh型 5、机体的内环境是指( ) A、血液 B、细胞内液 C、组织液 D、脑脊液 E、细胞外液 6、能通过胎盘的Ig是( ) A、IgG B、IgM C、IgA D、IgD E、SIgA 7、治疗沙眼衣原体感染应选用( ) A、红霉素 B、青霉素 C、链霉素 D、庆大霉素 E、干扰素 8、气体、蒸汽和气溶胶形态的环境污染物进入人体内途径主要是( ) A、皮肤 B、呼吸道 C、消化道 D、汗腺 E、皮脂腺 9、维生素B1缺乏可引起( ) A、脚气病 B、佝偻病 C、坏血病 D、赖皮病 E、口角炎 10、人体必需微量元素包括( ) A、钙、铁、镁 B、钾、镁、钠 C、铁、铬、磷 D、硒、锌、碘 E、硫、铬、钼 11、医院感染主要发生在( )

A、门诊、急诊病人 B、探视者 C、医务人员 D、住院病人 E、陪护人员 12、 诊断心房颤动最重要的证据是( ) A、出现异常的P波 B、P波消失 C、Q-R间期不规则 D、QRS波群形态不一致 E、心室率快 13、诊断急性心肌梗死最重要的心电图表现是( ) A、病理性Q波或QS波 B、ST段弓背向上型上移 C、T波倒置 D、对应导联ST 段下移 E、多发室早 14、出现下述哪种波即可肯定病人处于轻睡期( ) A、高波幅δ节律 B、无α节律 C、额部θ活动较多 D、阵发性短程12—16 波/s E、颞部尖波 15、精神运动性发作的脑电波异常波为( ) A、额叶棘波 B、双侧对称同步3波/s棘慢综合 C、高幅失律 D、颞叶放电 E、各导多棘慢波综合 二、判断题(共15分,每题3分) 1、脑电图不仅可帮助癫痫的诊断,也可帮助脑瘤的病因诊断。 ( ) 2、骨髓 分黄骨髓和红骨髓,黄骨髓没有造血潜能。 ( ) 3、体重50kg的正常人的血液总 量为3.5—4.0L。 ( ) 4、初级卫生保健室实现2000年人人健康目标的关键。 ( ) 5、人体内只有肝脏是合成胆固醇的场所,其合成原料是丙二酸单酰CoA。 ( ) 三、填空题30 1、关节的基本结构是、、。 2、缺铁可使形成减少,缺乏叶酸和维生素 B12将影响合成。 3、病毒传播方式有和。 4、心电图ST段上移可见 于、、、。 5、做脑电图头皮电阻要求在以下,最后以下,如高过应。 6、诊断二度房室传导阻滞心电图最重要的依据是。 四、简述题(选答题,25分,至少选择1题作答) 1、简述脑电图检查的准备工作及操作要点。

视频脑电图仪技术参数

视频脑电图仪技术参数 一、设备名称:视频脑电图仪 二、购置数量:1台 三、生产国别:国产一线 四、技术参数要求: 1.功能概述:具有常规脑电图、脑电地形图、视频脑电图仪、睡眠分析等功能; 直方图功能、时域地形图、频域数值分析、数值可保持Excel格式、及FFT 数值、能量值、通道内各频段百分比,提供注册证登记表证明。 2.通道配置:≧18通道配置,标准通道脑电、包含心电、呼吸等双极导联 3.传输方式:可采用无线传输功能。患者与主机之间无线连接,患者做检查记 录时可自由活动,更易放松,对无法配合的病人更方便。 4.阻抗测试:具有头皮阻抗测试功能,可通过观察软件上指示灯的颜色变化, 了解电极是否佩戴合适。 5.附件设计:电极导线为一体式插拔,操作更便捷,快速。 6.★电极脱落检测:具有电极脱落实时监测功能,在患者长程监测过程中可随 时了解脑电电极与患者接触状况,以便随时纠正接触不良的电极,提高监测质量。 7.供电方式:脑电放大盒,采用电池直流供电方式,可外接扩展充电; 8.语言要求:全中文界面 9.数据库管理:病例数据库可分类管理,并可导入、导出病例,可对病例存档、 备份; 10.导联编辑:支持单极、双极、平均、自定义任意导联模式的编辑; 11.事件标记:采集病例时支持睁闭眼、深呼吸、闪光等多种事件诱发试验。 12.定标校准:具有自定标校准功能,校准放大器信号输出。 13.测量:具有快捷测量、局部波形放大测量、比例尺测量等多种测量功能; 14.棘波分析:具备棘波分析功能,可自动识别并标记出癫痫病理波; 15.地形图分析:可对任意病例数据进行地形图分析并显示成三维地形图,可直 观的了解脑区中的异常放电状况。 16.地形图能量图谱:具备将地形图图谱转换成曲线图、百分比图、直方图、数

脑电图基础知识

一起学学脑电图 脑电图是将人体脑组织生物电活动放大记录的一门技术,主要用于神经系统疾病的检查。由于它反映的是“活”的脑组织功能状态,所以,自30年代出现以来,对神经系统疾病的诊断一直发挥着重大作用。 脑电图主要用于癫痫、脑外伤、脑肿瘤等疾病的诊断。脑血管病的脑电图,尽管无特异性改变,但对诊断和预后的判断,以及与脑肿瘤的鉴别仍十分有意义。脑血管病急性期90%脑电图出现异常,主要是慢波增多,尤其是病灶侧更明显。 脑出血时常伴有意识障碍、脑水肿和脑室出血,只有部分轻症患者表现轻度局限性异常。 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脑电图,由于动静脉畸形好发生于大脑半球的表面,可因脑血液循环障碍,而发生局限性或半球性异常。有时对侧亦可发生异常。随着病情的好转,慢波的波幅减低,频率增快。 脑梗塞发生后,数小时就可有局灶性慢波出现,这种改变常在数周后改善或消失。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损害,以大脑中动脉为最多见,故局灶性改变主要在颞叶。如果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在发作间期脑电图可无异常。在发作期一部分脑电图可能出现异常,这类病人较易发生脑梗塞。 无论是脑梗塞或是轻度脑出血,主要表现为局限性慢波增多。如果病灶广泛引起脑干受压时,可引起两侧弥漫性慢波。如果病灶小或位置较深,脑电图可无异常。 脑血管病与脑肿瘤用脑电图进行鉴别诊断也很有帮助。脑肿瘤患者脑电图的异常日渐加重,而脑血管病者则恰恰相反。 动态观察脑电图的变化,对判断预后也有重要价值。临床症状逐渐好转,脑电图异常改变逐渐减少或消失,预后较好;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脑电图呈进行性加重改变,预后不良。 头皮电极的安放位置及连接方法如何? 常规脑电图是指在正常生理条件下和安静舒适状态下按规定的统一方法和时间描记的头皮脑电图。目前临床上应用最多的是国际脑电图学会建议采用的标准电极安放法,其中FP为额极,Z代表中线电极,FZ为额,CZ为中央点,PZ为顶点,O为枕点,T为颞点,A 为耳垂电极。上述记录电极的序号通常是用奇数代表左侧,偶数代表右侧。整个头皮及双耳上所安放的电极数为21个。这种安放法特点是:头部电极的位置与大脑皮质的解剖学分区较为一致,电极的排列与头颅大小及形状成比例,在与大脑皮质凸面相对应的头部各主要区域均有电极安放。 将电极按照一定的顺序或有目的地组合起来进行描记称为导联,描记脑电图常规应用单极导联和双极导联两种方法。一次描记中至少要有3~4个导联的描记,并有单极导联和双极导联的组合,以便观察异常放电和定位诊断。一般来讲,单极导联对癫痫灶定位较好,而双极导联的波形、波幅失真较少。 便携式动态脑电图和常规脑电图有什么不同?

脑电波波形介绍

脑电波 人身上都有磁场,但人思考的时候,磁场会发生改变,形成一种生物电流通过磁场,而形成的东西,我就把它定位为“脑电波”,通过能量守恒,我们思考的约用力,形成的电波也就越强,于是也就能解释为什么大量的脑力劳动会导致比体力劳动更大的饥饿感。 生物电现象是生命活动的基本特征之一,各种生物均有电活动的表现,大如鲸鱼,小到细菌,都有或强或弱的生物电。其实,英文细胞(cell)一词也有电池的含义,无数的细胞就相当于一节节微型的小电池,是生物电的源泉。 人体也同样广泛地存在着生物电现象,因为人体的各个组织器官都是由细胞组成的。对脑来说,脑细胞就是脑内一个个“微小的发电站”。 我们的脑无时无刻不在产生脑电波。早在1857年,英国的一位青年生理科学工作者卡通(R.Caton)在兔脑和猴脑上记录到了脑电活动,并发表了“脑灰质电现象的研究”论文,但当时并没有引起重视。十五年后,贝克(A.Beck)再一次发表脑电波的论文,才掀起研究脑电现象的热潮,直至1924年德国的精神病学家贝格尔(H.Berger)才真正地记录到了人脑的脑电波,从此诞生了人的脑电图。 这是一些自发的有节律的神经电活动,其频率变动范围在每秒1-30次之间,可划分为四个波段,即δ(1-3Hz)、θ(4-7Hz)、α(8-13Hz)、β(14-30Hz)。 δ波,频率为每秒1-3次,当人在婴儿期或智力发育不成熟、成年人在极度疲劳和昏睡状态下,可出现这种波段。 θ波,频率为每秒4-7次,成年人在意愿受到挫折和抑郁时以及精神病患者这种波极为显著。但此波为少年(10-17岁)的脑电图中的主要成分。 α波,频率为每秒8-13次,平均数为10次左右,它是正常人脑电波的基本节律,如果没有外加的刺激,其频率是相当恒定的。人在清

脑电图简述

脑电图检查法 【原理】 神经元的电位变化是中枢神经系统生理活动的基础,因而可以反映其功能变化及病理变化。脑电图是目前最敏感的监测脑功能的指标。通过放置于头皮的电极,通过导联选择器、放大器、记录器将微伏(u v)级的电位放大并描记于纸上。脑电图的电位变化来自皮层大锥体细胞垂直树突的突触后电位的总和。而脑电位的节律则由丘脑内板系统通过上行非特异性投射系统调节。 近年来,又发展了定量脑电图、深部电极脑电图、磁带记录脑电图监测、闭路电视脑电图和录像监测等技术,提高了脑电图的临床价值,扩展了脑电图的应用范围。 【方法】 一、常规脑电图 ★在清洁去脂后的头皮上按国际10—20系统放置19个电极 (双侧前额、额、中央、顶、枕、前颞、中颞、后颞以 及额中、中央中、顶中)。 组成两种基本导联: 参考导联--记录电极和参考电极(常用耳垂)相连进入放大器, 波幅、波形失真少; 双极导联--一对记录电极相连进入放大器,定位准确。 ★至少记录20—30分钟:包括闭目安静状态、睁眼3秒钟、闪光刺激、过度换气3分钟的记录。可以根据需要增加特殊电

极:鼻咽电极或蝶骨电极。 ★分析波幅、频率、波形、位相、各种波出现方式及部位,以及各个电极间的相关性、对称性和同步性。 二、定量脑电图 利用计算机将脑电信号经快速付立叶转换(FFT),将脑电位的时间函数转变为频率函数,以功率谱的形式表现,即各频段的能量值。定时连续作FFT,绘成压缩谱阵,用于长时间监测。 在FFT的基础上经过内插值计算及成像技术可以绘出等电位功率分布图(BEAM),经过统计学Z检验或T检验可绘出显著性概率图(SPM),与药物浓度监测结合成为药定量脑电图。 三、脑电图监测 (一)记录监测:将8道或16道脑电信号记录于随身携带的记录仪上。可以连续记录24小时,而后可以重复分析。优点在于自然活动下长时间记录,但在脑电图有变化时观察不到当时病人行为或病情的变化是缺点。 (二)闭路电视脑电图和录像监测:在一个荧光屏上同时显视8道或16道脑电图和病人的录像。优点是可以同时观察到病人的情况及脑电图的变化。但缺点为必须住院监测。 【结果判断】 一、健康成年人(20—60岁)清醒状态下的脑电图 ★以α频段(8—13Hz)尤其是9--10 Hzα节律占优势,约占75%(北京55%-90%)(国外0-95%),在枕部呈纺锤状节律出

脑电图基础知识总结和入门

脑电图electroencephalogram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一:原理 脑电图的基本原理 (一)基本概念 将大脑细胞群的自发性、节律性电活动所产生与临近部位的5—100微伏电位差用电极加以引导接入放大和记录装置,放大100-200万倍,以脑细胞电活动的电位为纵轴,时间为横轴,记录或显示的电位一时间关系曲线,就是脑电图。不管是哪一类型的脑电图仪,至少包括有输入、放大、调节、记录/显示、电源等五大部分. 脑电图的基本特征有周期、频率、振幅(波幅)、波形和位相。周期:一个波从它离开基线到返回基线所需的时间称为周期或称为1周波,其计算单位为毫秒(1秒以内为短程;1-3秒为中程;3-10秒为长程)。频率:每秒出现的周波数,分为4个频率带(δ频率带:3.5/s以下;θ频率带:4~7.5/s;α频率带:8~13/s;β频率带:13/s 以上)。以周/秒(c/s)表示。振幅:一个波由波顶到波基底线的垂直距离,其计算单位为微伏(25微伏以下为低波幅;25-75微伏为中波幅;75-100微伏为高波幅;100微伏以上为极高波幅)。波形:即波的形状(安静、闭目和清醒状态下的波形:正弦波或类正弦波、半弧状波、锯齿波、后头部孤立性慢波、复合波与多形波;睡眠状态时的脑波:驼峰波:又称顶尖波。在浅睡期出现;睡眠纺锤波:又称σ节律,12-14Hz 的波。在中睡期出现)。位相:一个波由基线向上、下偏转便产生位相,向上为负相,向下为正相(正常人中除额部与顶枕之间位相常相反外,在同侧半球其他部位前后(或左右)两个导联之间出现位相倒置是应属于异常)。 脑电图的频率,从0.5~30Hz是为目前普遍使用于临床的频率范围(脑电图仪常用的有16导、24导、32导;滤除高于30Hz或60Hz以上的高频信号,因一般的脑电图有用信号在30Hz以下;滤除低频信号,降低低频干扰(呼吸、动作等)的影响,通过选择时间常数来限定和滤除低频信号。常用0.1秒和0.3秒)。脑电的振幅,从几微伏到几百微伏。脑电图波形的相位,也称波的极性,以波形基线为标准,朝上的波称为负相波,朝下的波称为正相波。两个波顶之间的时间差称相位差,相位差一般用时间ms表示。 一般概念: 1)背景活动:在脑电图描记中,除了阵发或局限的显著变动部分外,其表

异常脑电图

异常脑电图 基本特征 1.基本节律的频率、波幅、波形、分布、对称性、稳定性和反应性异常。 2.各频带(α、β、θ、δ波)的波幅、波幅间的相互关系及分布异常。 3.生理反应消失或出现异常反应。 4.慢活动(θ、δ波)增多。 5.出现病理波。即在正常生理条件下不应该出现的波。 (1)棘波、尖波、棘—慢综合波、尖-慢综合波、多棘-慢综合波: 最常见于癫痫,但亦可见于肿瘤、外伤、炎症及变性疾病等。 (2)三相波:最常见于代谢性脑病,如肝、肾功能衰竭及各种原因 的缺氧。 (3)扁平波:或称等电位波,常见于大脑严重损害或各种原因引起 的深昏迷患者。 (4)手套波型:可见于大脑深部肿瘤、血管病变、帕金森综合征及 精神病等。

6.出现方式的异常:①爆发性出现:任何波形的爆发均为异常。 ②周期性发放。 分类 界线性脑电图(边缘状态) ①不同导联α波频率差超过2Hz。 ②大脑半球两侧α波幅差超过30%(枕区除外)。 ③额区有数量较多20-50μVβ波。 ④额区低幅θ波数量稍多,但不超出25%,θ波波幅稍高于α波。 轻度异常脑电图 ①α波频率差超过24.5Hz。波幅不对称,两侧波幅差超过30%, 枕区超过50%。 ②生理反应不明显或不对称。 ③α波频率减慢至8Hz,波幅达100μV以上且调节不佳。④β波 增多,波幅达50-100μV。⑤额区或颞区中幅θ波达20%,低幅δ波达10%。⑥过度换气诱发出70μV以上θ波或25μV以上δ波。 中度异常脑电图 ①α波频率减慢为7-8Hz,枕区原有α波消失或一侧减少消失。

②额、颞区有阵发性波幅较高的α活动。 ③中波幅θ活动数量达50%。 ④出现少量棘波、尖波、棘或尖-慢综合波等。 ⑤过度换气诱发出高幅δ波。 重度异常脑电图 ①高波幅θ或δ波为主要节律,α波消失或仅存少量8Hz α波散在。 ②自发或诱发长程或反复出现高幅棘波、尖波、棘或尖-慢综合波等。 ③高度失律、爆发性抑制、周期性发放等。 ④持续性广泛性扁平电位。

脑电信号特征提取及分类

脑电信号特征提取及分类

第 1 章绪论 1.1引言 大脑又称端脑,是脊椎动物脑的高级的主要部分,由左右两半球组成及连接两个半球的中间部分,即第三脑室前端的终板组成。它是控制运动、产生感觉及实现高级脑功能的高级神经中枢[1]。大脑是人的身体中高级神经活动中枢,控制着人体这个复杂而精密的系统,对人脑神经机制及高级功能进行多层次、多学科的综合研究已经成为当代脑科学发展的热点方向之一。 人的思维、语言、感知和运动能力都是通过大脑对人体器官和相应肌肉群的有效控制来实现的[2]。人的大脑由大约1011个互相连接的单元体组成,其中每个单元体有大约104个连接,这些单元体称做神经元。在生物学中,神经元是由三个部分组成:树突、轴突和细胞体。神经元的树突和其他神经元的轴突相连,连接部分称为突触。神经元之间的信号传递就是通过这些突触进行的。生物电信号的本质是离子跨膜流动而不是电子的流动。每有一个足够大的刺激去极化神经元细胞时,可以记录到一个持续1-2ERP的沿轴突波形传导的峰形电位-动作电位。动作电位上升到顶端后开始下降,产生一些小的超极化波动后恢复到静息电位(静息电位(Resting Potential,RP)是指细胞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两侧的外正内负的电位差)。人的神经细胞的静息电位为-70mV(就是膜内比膜外电位低70mV)。这个变化过程的电位是局部电位。局部电位是神经系统分析整合信息的基础。细胞膜的电特性决定着神经元的电活动[3]。当神经元受到外界刺激时,神经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差被降低从而提高了膜的兴奋性,当兴奋性超过特定阈值时就会产生神经冲动或兴奋,神经冲动或兴奋通过突触传递给下一个神经元。由上述可知,膜电位是神经组织实现正常功能的基本条件,是兴奋产生的本质。膜电位使神经元能够接收刺激信号并将这一刺激信号沿神经束传递下去。在神经元内部,树突的外形就像树根一样发散,由很多细小的神经纤维丝组成,可以接收电信号,然后传递给细胞体。如果说树突是树根的话,那么细胞体就是树桩,对树突传递进来的信号进行处理,如果信号超过特定的阈值,细胞体就把信号继续传递给轴突。轴突的形状像树干,是一根细长的纤维体,它把细胞体传递过来的信号通过突触发送给相邻神经元的树突。突触的连接强度和神经元的排列方式都影响着神经组织的输出结果。而正是这种错综复杂的神经组织结构和复杂的信息处理机制,才使得人脑拥有高度的智慧。我们的大脑无时无刻不在产生着脑电波,对脑来说,脑细胞就像是脑内一个个“微小的发电站”。早在1857年,英国的青年生理科学工作者卡通(R.Caton)就在猴脑和兔脑上记录

脑电图检查常规终审稿)

脑电图检查常规 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脑电图检查常规 1概述 脑电为生理的基础。的应用范围已不在局限于疾病,而是已广泛用于各科危重的,监测以及、的研究。除常规脑电图检查外,还有脑电图长期监测,录像脑电图监测,监测及数字化计算机。 2适应证 1.疾病,特别是发作性疾病。 2.手术治疗的术前定位。 3.围生期异常的新生儿监测。 4.脑及大脑手术后监测。 5.危重患者监测。 6.。 7.的辅助检查。 3禁忌证 颅脑外伤及颅脑手术后头皮破裂伤或手术未愈合时。 4方法 4.11.准备 脑电图检查前头发,前1d停用镇静。检查前向患者解释:脑电图检查无痛苦;检查时应心情平静;尽量保持身体各部位的静止不动;如何做好“睁闭眼”试验,过度换气及闪光。

4.22.电极 头皮电极以盘状电极效果最好。针电极因其在头皮下的部位不准确,阻抗高,引起患者痛苦,国际上已不再应用。在特殊情况下必须应用针电极时必须用一次性针电极以避免。柱状电极因其不易固定已很少使用。 4.33.电极位置 国际通用10~2019个记录电极及2个参考电极。应用皮尺基线长度后按比例安置电极才能称之为10~20系统(图1),否则只能称为近似10~20系统。 先用皮尺测量两条基线,一基线为鼻额缝至枕外粗隆的连线,另一为双耳前窝的左右连线。两者在的交点为Cz(中央中线)电极的位置(图2)。从鼻额缝向后10%为Fpz(额极中线)电极,从Fpz向后20%为Fz(),以后依次每20%为一个电极位置,从Fz向后依次为Cz (中央中线),Pz()及Oz(枕中线),Oz与枕外粗隆间的距离应为10%。 另一基线为双耳前窝连线(图3)从左向右距左耳前窝10%为T3(左中颞)电极,以后向右每20%放置一个电极,依次为C3(左中央),Cz应与鼻额缝枕外粗隆连线Cz相重合,Cz向右20%为C4(右中央),T4(右中颞),T4应距右耳前窝10%。 从Fpz通过T3至Oz连线为左颞平面,距Fpz向左10%为Fp1(右额极),从Fp1每向后20%放置电极1个。依次为F7(左前颞)、T3、T 5(左后颞)及O1,其中T3为此线与双耳前窝连线的交点,O1应距Oz1

2015年三基简答题(1)

2015年三基简答题 一、留置胃管确定在胃内的方法有哪些? 1、从胃管内抽出胃液 2、听气过水声 3、将胃管末端置于水中无气泡溢出 4、检查回抽物PH值(≤5.5) 5、X线检查定位(显影胃管) 二、行无痛胃镜检查的术前术后宣教内容有哪些? 术前:1、检查前一天吃易消化、无刺激食物,晚九点后不要进食 2、年龄大于50岁者,需胃镜检查前完善心电图检查 3、检查当日不要进食早餐及饮水,高血压患者可于六点左右服降压药(小口水送服) 4、有麻醉药、镇静药过敏史或近期服用抗凝药者,需告知医护人员 5、有心肺严重疾患或新近咽喉、气管炎症及严重鼾症者,需告知医护人员 6、需有家属陪同 术后:1.普通检查术后2小时可进食,行治疗者需听从医生交代2.术后需家属陪同,且本人当日不可开车、骑车、高空作业等3.咽部不适会自行消失 三、简述OGTT试验方法及临床意义。 即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用于血糖升高但未达到诊断标准者 方法:不限制饮食和正常体力活动3天;避免使用影响糖代谢的酒精和药物,实验前禁食>10小时(可饮水);取空腹血后,饮用含75g 葡萄糖的糖水250-300ml(5分钟内饮完);从饮第一口开始计时,于30、60、120、和180min分别抽取静脉血查血糖(简化方法是于60和120min取血)。 四、心功能分级 根据患者自觉活动能力划分为4级。 Ⅰ级:患者患有心脏病但活动量不受限制,平时一般活动不引起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Ⅱ级:心脏病患者的体力活动受到轻度的限制,休息时无自觉症状,但平时一般活动下可出现疲乏、心悸、呼吸困难或心绞痛。 Ⅲ级:心脏病患者体力活动明显受限,小于平时一般活动强度即引起上述症状。 Ⅳ级:心脏病患者不能从事任何体力劳动。休息状态下也出现心力衰竭的症状,体力活动后加重。 五、何为二型呼衰,二型呼衰病人为何采取低流量吸氧 Ⅱ型呼衰:既有缺氧,又有二氧化碳潴留,血气示:PaO2<60mmHg,PaCO2>50 mmHg Ⅱ型呼衰的病人因二氧化碳长期潴留,呼吸中枢对二氧化碳已不敏感,主要通过缺氧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放射性兴奋呼吸中枢,吸入高浓度氧气可削弱缺氧的刺激,使通气抑制,加重二氧化碳潴留 六、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典型临床表现 1、大量蛋白尿和低蛋白血症2.水肿3.高脂血症4.主要并发症:感染、血栓、栓塞、急性肾衰竭等 七、试述倾倒综合征的发病原理、表现和护理。 胃大部切除后,由于丧失幽门括约肌的控制,使含糖较多的食物过快地进入空肠。在短时间内使高渗食物变成等渗,将大量细胞外液吸入肠腔,刺激腹腔神经丛,血容量有一时性的减少。临床有上腹胀痛、心慌、出汗、头晕、无力、呕吐,有时病人面色苍白、腹泻。进食后平卧10-20min可控制或减轻症状。调节饮食,多进蛋白、脂肪类食物,控制糖类的摄入,使其逐渐适应。

脑电图检查常规

脑电图检查常规 1概述 脑电活动为大脑生理功能的基础。脑电图检查的使用范围已不在局限于神经系统疾病,而是已广泛用于各科危重患者的监测,麻醉监测以及心理、行为的研究。除常规脑电图检查外,还有脑电图长期监测,录像脑电图监测,睡眠监测及数字化计算机分析。 2适应证 1.中枢神经系统疾病,特别是发作性疾病。 2.癫痫手术治疗的术前定位。 3.围生期异常的新生儿监测。 4.脑外伤及大脑手术后监测。 5.危重患者监测。 6.睡眠障碍。 7.脑死亡的辅助检查。 3禁忌证 颅脑外伤及颅脑手术后头皮破裂伤或手术切口未愈合时。 4方法 4.1 1.准备 脑电图检查前清洗头发,前1d停用镇静催眠药。检查前向患者解释:脑电图检查无痛苦;检查时应保持心情平静;尽量保持身体各部位的静止不动;如何做好“睁闭眼”试验,过度换气及闪光刺激。 4.2 2.电极 头皮电极以盘状电极效果最好。针电极因其在头皮下的部位不准确,阻抗高,引起患者痛苦,国际上已不再使用。在特殊情况下必须使用针电极时必须用一次性针电极以避免感染。柱状电极因其不易固定已很少使用。 4.3 3.电极位置

国际通用10~20系统19个记录电极及2个参考电极。使用皮尺测量基线长度后按比例安置电极才能称之为10~20系统(图1),否则只能称为近似10~20系统。 先用皮尺测量两条基线,一基线为鼻额缝至枕外粗隆的前后连线,另一为双耳前窝的左右连线。两者在头顶的交点为Cz(中央中线)电极的位置(图2)。从鼻额缝向后10%为Fpz(额极中线)电极,从Fpz向后20%为Fz(额中线),以后依次每20%为一个电极位置,从Fz向后依次为Cz(中央中线),Pz(顶中线)及Oz(枕中线),Oz和枕外粗隆间的距离应为10%。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