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香河传统文化

香河传统文化

香河传统文化
香河传统文化

花会

花会是我县的传统群众文化活动之一,目前花会种类超过100道,参与花会表演的人员达5000多人。香河历史上出现最早的是大河各庄竹马会,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声望最大的是受到清乾隆、咸丰两朝皇帝御封的安头屯中幡会,流传最普遍的是地秧歌和小车会,几乎遍及境内各村街,扮演内容最多的是文武高跷会和梅花班。多年来,每逢重大节日,他们都披红挂绿,串街闹会。年年受邀参加京、津、全省、全市及县里举行的花会调演活动,获得省、市各种奖励超过百余次,成为香河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道靓丽风景。

竹马会:

竹马会传入大河各庄是在清朝乾隆末年(即公元1790年左右),正是清朝鼎盛时期。当时在京城里任教的一位姓靳的私塾先生目睹了京城竹马会的精彩表演,便回到家乡大河各庄办起了竹马会,并起名“如意老会”。几百年来,竹马会在乡里间独树一帜,新颖别致,文武兼备,远近闻名,逢年过节竹马会便在城乡各地进行巡回表演,深受群众的喜欢和爱戴。解放初期,大河各庄竹马会吸引来宝坻、武清等地的上百名优秀青年人来学艺,一时成为京津一带颇有威名的花会项目。大河各庄竹马会表演形式有文场表演和武场表演两种形式。共有8位演员,武场表演以8位演员象征千军万马,在催征战鼓声中,八匹马穿梭般地来往冲突,盘旋,跳跃,队形不断变换,摆成各种阵势。表演技巧在于上身稳如泰山,下身腿快如风,快速穿插,队形不乱。分为十六套路数,伴奏乐器以大鼓,大铙,大钹为主。文场演唱有独唱、合唱。唱词文雅、华丽、抒情,颇具诗意,多为歌颂太平盛世及描写与征战有关的内容,有:《大四景(春夏秋冬)》、《十二重楼》、《渔樵耕读》等,伴奏以昆笛、笙、二胡为主。

1986年春节,大河各庄竹马会应邀两次进京,参加了北京市在龙潭湖举办的第三届民间艺会“龙潭杯”大奖赛,与来自辽宁、山东、上海、河北、银川、天津及京郊等地的八十七档花会进行了角逐,参加了决赛荣获表演奖(二等奖),夺得了奖旗和奖杯,为香河县争得了荣誉,并受到了《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的专题报导和好评。

中幡会:

香河县安头屯中幡起源于隋唐,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唐宋时期,在北运河航运过程中的船帆常被人们用在陆上玩耍,后来逐渐发展出各种花样和手法,经过人们很多年的改进与创新,发展成为有组织的民间表演艺术团体,取名为中幡会。中幡分筒、面、楼三部分,筒长1丈8尺,控制幡速减轻下垂惯力,幡面衬风,使幡的重心稳固平衡,仗杆衬幡面,飘带美妆幡容。在清代,安头屯中幡极为盛行,曾两次受到皇封。第一次是在乾隆帝时,御封两面幡面,一面题字为“龙祥凤舞”,一面为“人神共悦”;第二次是在咸丰帝时,御笔幡面两个,一书“风调雨顺”,一书“国泰民安”。目前,咸丰元年御封“国泰民安”幡面仍保存完好。

目前,安头屯中幡已形成成熟的中幡表演动作100多个动作。其中前把幡变换手法有起幡托塔、摘肩托塔、晃肋托塔、托塔盘肘等30多个动作;后把幡变换手法有插剑脑件、插花脑件、左插剑灌耳蹿裆牙件等70多个动作。与中幡同时表演并对中幡表演起伴奏作用的“大挎鼓表演”内容也相当丰富,包括30套鼓调,每调存有鼓谱,分连打和摘打。其中花钹与铛铛、大鼓齐奏、花钹单打、花钹与铛铛等穿插对打表演场面火爆。

1992年,香河县中幡会参加文化部组织的中幡表演,演出长达2个小时,获得了与会领导及观众的一致称赞;2000年中幡会参加河北省“首届民间艺术节”获二等奖。

灯官会:

“灯官会”原流行于湖北一带。清光绪年间,随着北上换防鄂军的传播在北唐盛行起来。“灯官会”由地方有威望的人士组成,服装道具由县衙暂借。出会时,八抬大轿抬着灯官,又称“灯政司”,身着知县官服,带着真正知县的大印和惊堂木,代行使知县的权力。轿前三班衙役,高举“肃静”、“回避”大牌齐声唱喝。再前,有小差打着印有金字“灯政司”字样的大红纱灯,头面引路。轿后有班头和捕快,推着囚车,手持镣铐、木枷、木杖、军棍等刑具跟随。大街上所有店铺、字号门前,必摆桌案,备有茶水点心,干鲜果品,表示对灯政司热情接待。灯政司路经各店前,店主一定要衣冠整齐地跪拜在轿前,并诚恳地征求意见。而灯政司专门在店前的花灯上故意挑剔寻找茬口,店主还必须低头认罪表示悔改,然后支出罚银。罚银越多(一般在百两以内)店主越觉体面,越受人尊重,一般不会出现“抗拒者”,如有灯政司便可发号施令,当众给以各种处治,乃至“动大刑”。“灯官会”虽是群体性的娱乐活动,但也有假戏真做的时候。灯政司借机处治一些行为不端之徒,衙役们也不免动点“真格的”,让其当众出丑,大快人心。以农历正月十四至十六出会三天结束,道具送还县衙。会头将所罚银两如数上帐,除少量奖励演员外,还称些粮米周济贫困户,其余大部分用于修路、修桥、修建寺庙等公益活动。因此,灯官会深得民心,倍受平民百姓的欢迎,久演不哀。

小车会:

小车会原名“怯搬家”,据传元末兵荒马乱,北方人成群结队南逃方州。后人模仿这段故事,创立了这道花会,名之为怯搬家。小车会有十个演员,坐车者是少夫人,推车者是老仆人,车前有八个角色,即公子、傻子、文先生、算命瞎子、丑婆、俊婆、媳妇、姑娘。香河县最早上演小车会的是田水铺村(现属武清县)。清顺治年(1647年)传入霍辛庄。霍辛庄于民国初年传入大六王,又传谢屯,1938年又传到王指挥庄,1941年传入孙家止务村。魏家滩小车会于民国六年(1917年)由石虎辛庄传入,而石虎辛庄是由三河县孙屯引进的。小车会的车上,一般只坐一个人。河南止务的小车会坐两个人,叫“云车会”,是较有名的一道会。该村“云车会”是同治九年(1870年)从霍辛庄传入,后不断改进,形成了

自己独特的风格。民国十九年(1930年)曾去北平天桥卖艺演出过,一连数日,深受欢迎,有“京东第一云车会”之称。

高跷会:

高跷会又名登云会,始于春秋战国时代。《列子》中已有扭高跷的记载。高跷有文跷,武跷之分。文跷重边扭边唱,武跷则重在功夫表演。文跷以香河县钳屯村为最早兴办者,约在乾隆年间。是“水漫金山寺”扮相。演员十四人:许仙、法海、青蛇、白蛇、老座子、卖豆的、渔翁、樵夫、药公、药婆、打鼓二名、打锣二名(锣鼓手是演员)。东口头复兴老会,约建于清嘉庆年问,程官屯高跷会建立于1895年。武跷以梁家务高跷会建得最早,具体时间已不可考,演员十二人,扮演的是《水浒传》中“三打大名府”故事。人物有:舵头(武松),公子(王英)、渔翁(张顺)、樵夫(石秀)、二哥(燕青)、渔婆(阮小五),座子(扈三娘)、药包(安道全)、打鼓(张青、孙新)、打锣(孙二娘、顾大嫂)。高跷走势为三阵:长蛇阵、二龙阵、八卦阵。荣各庄高跷学于宝坻县新开口,建于1918年,会名是“渔樵耕读”会,有演员十四人。黄庄“同顺老会”学自荣各庄走场为“老虎大张嘴”、“单葫芦”、“双葫芦”、“花篱笆”等。

地秧歌:

地秧歌起源于元末,演员十几人、几十人不等,主要人物行当有:丑、妞、汇、公子。表演内容有日常生活中的“小出子”,也有“折子戏”。香河县地秧歌,考不出起始年代。按现有资料看,以魏家滩村最早,在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蔡庄传入。魏家滩在1938年传给邵庄,而荣各庄地秧歌是由宝坻县李家深子村传入的,至今已有九十年了。香河县的地秧歌,既演折子戏《拾玉镯》,也演生活小曲《瞎子摸杆》,动律丰富,舞姿优美。肩、胯运转灵活,肩能抖、错、端、绕、转、揉;胯能掀、提、错、厥、绕、拧。扇能绕、翻、转、客、端、颤;拉、搭、背、挡、贴、怀、徕、合、开、闪、盖。以情感人,表情细腻,形象鲜明。

五虎棍:

五虎棍起源于五虎棍术、以刘宋镇的西王各庄组会最早。1918年天津白尖塔有人来该庄落户,此人会五虎棍,传授给该村高景玉,高景福等人。1919年又从白尖塔请来几名教师到村教授,学习的人增到三十几个。同年,五虎棍出会,此后每年出会。1938年,五虎棍传入石虎辛庄,同年出会,1943年停止活动。

梅花班:

梅花班起源于元朝,一班十二人。每人手执霸王鞭一根,(实际是硬棒、两端串有活动铜钱),身着各色紧身短打服装。扮成田公、渔妇、村姑、货郎、花童等。据传为当初武林群雄剿灭山大王时乔妆而留下的,出会走势为“夹花寨”,扭一阵、唱一阵,鞭的两端轮流轻击在左手、左右肩、左右脚内外侧,串钱哗哗有节奏地响,有乐班伴奏。石虎辛庄梅花班于1938年建立。1943年停止活动。

狮子会:

狮子会最早在香河出现于何时何村,已无法考查。现存的一道狮子会是炭户村的,为宝坻县李家深子所传,是软腰狮子。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传入,据炭户人说。本村引进狮子会是为了与另一村比会。到底何村,已不可考。狮子会每拨为五人、两头狮子,一个举绣花球的,舞姿优美、矫健、多变。要求演员不但功力高深,而且要有应变能力。民国初年,炭户的狮子与钳屯高跷相遇,钳屯高跷在县内外名声特大,炭户狮子有意刁难高跷,两头狮子把路“封”了,高跷演员轮流出场都没能“撵”走狮子(套路不对)。高跷会赶紧派出一匹快驴回钳屯接来老会头。老会头只上了腿,连妆都没化,就和狮子斗起来了。几个回合后叫好声轰然而起,狮子让开了路。在香河的花会史上留下了“炭户狮子难倒了钳屯高跷”的传说。

少林会:

庆功台少林会建于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由村内会拳脚的几个把式发起的。庆功台村以尚武出名,村里有四摊把式场子。练的武术属于四个门派:少林、太极、燕青、通背。使用的兵器有六合刀、三节棍、九节鞭、长枪。当时各村正兴闹会。这几摊的教师聚在一起商议决定合在一起出会,起名“少林会”。会头由几个教师担任:卫金龙、曹元功、徐振生、赵德元。少林会在1938年传入石虎辛庄。

坛子会:

坛子会起子咸丰三年(1853年),由西魏各庄组建。套路有大小圈,揣包滚背,串出等。据传,在民国年间,高手是李大勇,方圆百里闻名。它的绝技传人在文化大革命中受冲击出走,至今杳无音信。

龙灯会:

龙灯会在香河县出现于民国六年(1917年),那是大鲁家口村由宝坻县苑庄子引进的。其次是倪庄龙灯会,是民国九年(1920年)由遵化县传入的,后来又由苑庄请进教师细传套路技艺。龙灯套路有大排队,前后三、双插花,日套三环,游龙戏水,破锁,倒跑等。每拔由十一人演出,由龙头指挥。

吵子会:

吵子会源头甚古,据老艺人讲,是祖辈相传至今,这种会一年只出三次:正月十五、四月二十八、七月十五。会由十三人组成。乐器有号锣、大钹、大铙等,也有唢呐,大鼓。耍钹人耍钹姿式整齐一致,声音粗犷宏亮浑厚,再加大鼓,声势浩大,震人心弦。吵子会主要分布在:魏各庄、孙小营、安头屯、王家摆等村。

大头会:

大头会小祁庄公意老会,建于1950年,有演员十五人,锣、鼓、铙手十人。五十年代初,此村赌博成风,外出工人回家过春节时,向村干部倡议起会。于是村干部出头组合,起名“公意老会”。会中角色有生、旦、净、丑等,内容由冯梦龙小说中“大头和尚度柳翠”演义而成,表演时闺门秀女娇羞,浮浪子弟的挑逗,老虔婆的骚情,大头和尚戏谑规劝,各尽其妙。1950年至1956年,是公意老会兴盛时期,1982年重新振兴至今。

十部贤会:

打卜户村花会全称是“太阳老会十部贤”,起于清末的1906年,开始只有五人,三男二女,自打锣鼓自演唱,至民国初年,角色增至十几人。生、旦、净、丑全有,乐器加了大鼓和铙,走会时边扭边唱,演唱内容多为歌颂王公大臣的十部贤书。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今,太阳老会仍在活动。

附:十部贤唱词谱

跪爬多半步,尊称我主万岁听根芽。金花银花有何用,听我把桑枝夸一夸:桑皮漂纸文官用,桑枝雕弓武将拿。

人吃桑椹甜如蜜,蚕吃桑叶把丝拉。

拉丝落在农家手,冬织绫罗夏织纱。

先织我主龙袍和玉带,国母凤衣也用它。

说得万岁龙心喜,倒上三杯御酒赐给他,包黑不喝敬天地,炮响三声转回衙。

戏剧

自元明两代定都北京,杂剧百戏繁兴,香河地处京畿,有着优越的地理位置与环境。国都的戏剧艺术,在香河得到了广泛的流传。入清以来,不仅有河北梆子、京剧、评剧、皮影戏、傀儡戏,而且是西路评剧的发源地之一。

据史书记载,清咸丰年间(公元1855年左右)河北梆子传入香河,有人开始登台演唱,又有人结合当地民间小调和冀东秧歌的音乐发展成“蹦蹦”腔。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香河艺人王殿佐与宝坻县金叶子等人通力合作,在京上演“蹦蹦”新腔,创立“西路评剧第一班”。遂形成了评剧新派——西路评剧,在中国的评剧史上写出了光辉的一页。

随着戏曲艺术活动的多方展开,香河县不但涌现出王殿佐、高良田、李宝岩等一些名艺人,而且建立了高良田、许林等戏曲班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全县出现了近六十个新兴的业余剧团。上演剧目约有一百三十余个,形成了戏剧热。据统计演《小女婿》的剧团就有五十来个。1957年香河县接管了北京市前锋评剧四团,在此基础上成立了本县评剧团,为推动本县文艺事业的发展打好了基础,做出了贡献。在津、京一带也引起了反响。

各剧种在香河的分布,以评剧为最,几乎遍及全县,文化大革命中,曾一度被京剧代替,各村镇“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均上演《沙家浜》、《红灯记》等现代京剧,红火一时。西路评剧在高庄、延福屯等村仍有演唱者。

香河东部原东鲁口和原石虎两个乡(现均属渠口镇)多唱皮影戏。香河南部刘宋、安头屯一带多唱河北梆子。傀儡戏(俗称咕咕丢),在清光绪年间由矬口村引进,以后几乎波及到全县,现在这个剧种在县内已经绝迹,只留下一句“矬口戏、一人班”的传说了。另外歌剧、话剧多是外地剧团来香河演出。在建国初期,“大跃进”和“文革”期间也有本县业余宣传队演出,但没有形成专业剧种团体。

一、西路评戏的诞生与繁衍

在清朝末年,流行于香河农村的“蹦蹦”小戏,艺人三五成帮,以此乞食为生。光绪初年,一批农民出身的蹦蹦艺人如王殿佐(青衣),侯德山(须生),高良

田(旦)等人,他们农忙种地,农闲从艺,除教业余弟子外还组织戏班。这些戏班只需十来个演员。乐队有大弦、横笛、鼓,镲、钹、手锣、梆子。主要在农村庙会演出,也进过北京、天津等城市在茶园演出。班名多以组班人姓名命名。

光绪十九年(公元1893年)香河县王殿佐与宝坻县金叶子和蓟州的“人人乐”搭班,到北京东安市场唱蹦蹦,按新戏剧情的需要,老艺人集体改革唱腔形成“蹦蹦”新腔赢得北京观众的喜爱,后称“北京蹦蹦”。王殿佐因为唱戏不惜力,人称“拼命王”。他在香河带出一批蹦蹦演员,如小秃(小包头)、小六头(小生)、韩温(彩旦)、小老头(小生)、韩祥(小花脸、彩旦),三盏灯(旦,通县人)、李连坤(旦,通县人)、李文正(花脸,三河人)、二领头(花脸,平谷人),范维时(青衣,京东牙牙山人)、范三(小生,牙牙山人)、曹大嘴(彩旦)、二古鲁(小包头)、刘廷忠(小包头,宝坻人)、夏三(大弦,顺义人)等。为区别于唐山一带的蹦蹦,人们惯称“西路蹦蹦”。

西路蹦蹦的前身是京东地区的民间秧歌,在发展过程中受莲花落及河北梆子的影响,逐渐演变成对口彩唱小戏。唱腔高亢激昂,曲调富于旋律性。代表剧目有《夜宿花亭》、《谷存打鸟》、《孙继皋卖水》、《冯奎卖妻》等。

1924年以后,西路蹦蹦创始人之一王殿佐开始在农村收徒教戏,如香河县商汪甸戏班、东马家窝戏班、谭家务戏班,均为王殿佐传授,授徒六十余人。

西路蹦蹦艺人高良田等人,在行艺演唱中结合当地民俗乡情,吸收河北梆子、哈哈腔等剧种营养,不断地丰富改进唱腔,推动了“蹦蹦”戏的发展。1912年至1917年,唐山的东路蹦蹦班在天津以“平腔梆子”挂牌演出,打开津门禁地后,本地艺人为竞技争芬把西路蹦蹦改称平调梆子,以崭新的艺术风貌和地方特色活跃在津、京之间的农村阵地。剧目多是生活小戏,有《卖水》、《双招亲》、《秦家花园》、《花亭会》、《小王打鸟》、《杨二舍化缘》、《刘公案》等。艺人多为半农半艺的穷苦农民,演出多是组季度班以艺人带徒弟、组建子弟会传艺。

民国初年盛行时期,本地较有影响的班社铁佛堂“王殿佐班”、延福屯“高良田班”,武清县“周墨清班”,较有声望的演员有会瑞德(艺名小白薯)、刘子琢、武金红、段志贵(艺名盖京东)、段贵芳(后给爱莲君配戏)、穆金凤、元志古(姓陈)等。一般平调梆子班八、九个人,有“七忙八不忙”之说。最大的班十多个人,在农村街巷或赶庙会打地摊演出。较好的业余子弟会有东口头、延福屯、高庄,武清县的桑园、大务、小五古庄等,这些子弟会多是高良田传授。

平调梆子的音乐特点,激昂高亢,跳跃性大,乡土气息浓厚,约有十五种板式:如慢板、快板、二六板、流水板、散板、安板等。建国后没人再组专业班社。1958年,中国评剧院挖掘整理传统戏曲,将西路蹦蹦发展过来的剧种称为“西路评戏”。现在只有本县延福屯村七十余岁的李庆余和高庄村六十以上的老人能演唱。

二、皮影戏在香河的繁衍情况

皮影戏在香河主要分布在东鲁家口乡、石虎乡一带。以西魏各庄皮影戏班为最早引入者,戏班成立于清咸丰年间(公元1855年左右),为西魏各庄黄立强之父所组成,其师承关系已不详。当时皮影唱腔为阴调。到黄立强这一代,改师宝坻县六户的张文亮,唱腔改为阳调。箱东(班主)为朱永贵。

黄立强传其孙黄玉清,黄怀清。并吸收外姓邳云起、崔德印等入箱(班)。上演剧目有《五凤会》、《万宝镇》、《杨家将》、《岳飞传》等。影人大部由蓟县三夏屯进货。箱(戏班)有八至十人不等,经常活动于唐山、天津、承德、兴隆、蓟县一带。其箱东为韩永贵、黄云清。在农村演出时,在哪村演,就由哪村往下一村送,有“接戏送影”的规矩。现老一代演员黄怀清等已故,黄云清也已八十有五。其年轻一代的传人,常年到外地搭班,在平谷、承德一带演出。石虎乡也有从影艺人,也多到外地搭班演出。

三、傀儡戏的发展

傀儡戏的俗名称“耍咕咕丢”,从唱腔的发声谐音而得名。据查,香河县最早引进这个剧种的是矬口村。传说,在清末民初村予里很穷,有个叫笛儿张的(名字不详)吹一手好笛子,外出行艺乞讨,后拜一艺人为师,习演傀儡戏。因他心灵手巧,很得师傅的宠爱,后来把闺女许给了他,夫妻二人各挑一付“担子”(傀儡戏的全部导具)走村串巷唱傀儡戏。

傀儡戏的演法是:将一付“担子”放在场地,然后用扁担支起一个小小的布围舞台,演员坐在布围底层,一人操木隅人物,兼打锣鼓演唱。剧目有《武松打虎》、《三岔口》等。开演先击打锣鼓招来观众,然向观客发竹笺子,言明观客接到竹笺后,随便观看演出,演出结束后酌情赏赐钱物做为观戏报酬。此剧发展到民国初年(1912——1930年)在全县极为成行,多是职业艺人为之。

因为这种小型傀儡戏在香河县首先是由矬口村张某引进的,后又收了不少徒弟,也就都称它为“矬口戏”,并流传着一句歇后语:“矬口戏一人班”。延至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此剧种已无人再学演,现已绝迹。

四、京东大鼓

京东大鼓,是我国北方曲艺形式的一种,在京津和东北的广大地区广泛的流传着,颇受群众所喜爱,特别是受京东一带人民所喜闻乐见。它的发源地,根据我们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它发源于北京以东,唐山以西这块土地上。具体来讲,它以香宝边境为根,繁衍于香河、宝坻、三河、蓟县、平谷一带。是经过历代艺人不断的切磋、改进、增删,才形成现在这么一个为群众所喜闻乐见的说唱形式。

京东大鼓这种俗曲鼓词,起源当不甚远,大约可推到清朝初年。在京东一带流传一个民歌小调,其名《靠山词》。据说是妇女背靠房山做活而唱的一种小调,几乎妇孺皆会。山东人李文通逃荒到京东落户,落在青门,习学大鼓。当时,青门艺人只有弦板而无鼓。李文通的弦子弹的特好,号称“弦子李”。他对靠山调非常感兴趣。遂按照它的腔调对小口大鼓进行了改革,使小口大鼓增加了独特的乡土气息,从而塑造了京东大鼓的前身——京东怯大鼓的雏型。

邓殿奎,香河县刘宋镇人,(公元1754年前后在世),生卒不详。世传,邓殿奎有三钢:钢板、钢嗓子、钢性子。他喜欢民歌小调,特别爱唱《放风筝》,因感小口大鼓,一板一眼的唱法过于拘谨,一变单一板式而为平板、二簧流、攒板、垛板等。同时用钢板代替木板击节,脱胎于小口大鼓,形成“京东怯大鼓”。他在宝坻、香河、蓟县、三河一带收徒甚多,远祖青云峰,近祖李文通,师门排辈为“青文奎连永、宝景怀玉成”。五奎稍后,活跃于鼓界曲坛上的有梅门五龙。梅门五龙为王龙生、张龙海、刘龙德、蔡龙兴、唐龙祥。据传五龙中有人绝板,是由邓殿奎弟子过继的。因此,梅青两门,来往过密,有“梅青不分”的说法。梅青两门艺人互相切磋,对京东大鼓的奠定与发展,起到了一个推动作用。

京东怯大鼓这种艺术形式,开始时是只唱不说,后来演变到连唱带说。演唱时往往是俩人搭档,或师兄弟,或是师徒、叔侄。一个司弦,一个演唱。演唱者右手持鼓箭,左手持钢板。三弦随腔演奏,鼓板操着拍节。

青门邓殿奎首传得意门徒陈连登,陈又传宝坻县朱家铺邹永山。邹永山又传邳家铺于氏兄弟。于氏兄弟一为于七、一为于九。于九为于宝庆。于七被人尊称七爷而不名,名字已不可考。经过数十年的努力,京东大鼓无论是唱腔的改进和书词文字都已经趋于成熟。到了于七先生手里又对京东大鼓进行了一个全面的改革。于七(大约活动于咸丰、同治、光绪年间)原是读书人出身,中过同治举人,为人放荡不羁,不修边幅,在科考中被考官挂牌驱出考场,愤而投入青门学艺。本来他就喜欢唱戏唱影,读书之余,经常粉墨登场。这一投入青门,对京东大鼓的发展,无疑地起到了承前启后的作用。他书底大、文字功夫好。京东大鼓的书目大都经过了他整理和加工,同时又把不少历史小说改编为说唱文学,如《刘公案》、《于公案》等。他集影、戏、鼓艺于一身,驾驭能力甚高。在演唱中根据情节需要,能随时把戏、影与民歌小曲借用过来,与京东大鼓溶为一身,使京东大鼓更加摇曳多姿而不杂。比于七稍后一点时间,有平谷县艺人王宪章,是梅门五龙的再传弟子(龙源玉福和),艺名王福顺(1848—1937),他对京东大鼓的发扬光大,亦有着不可磨灭的功勋。他将京东大鼓的原有曲调进一步与流传于平谷一带的民歌相触合,远出关东,报名“平谷调”,唱红了东三省。清末民初,在关外颇享盛名。据老艺人介绍,王宪章在沈阳唱京东大鼓(平谷调),张作霖的五姨太太逢场必听。五太太非常欣赏,特地鼓动张作霖在沈阳建了一个大鼓学校,由王宪章任会长。南来北往的大鼓艺人,这里可以管吃管喝,管安排演出地点。因此,京东大鼓在东北很红火。自此京东怯大鼓出现了两大派别。一为于派,一为王派。于派唱腔称誉京津,王派唱腔风靡关东。于派诙谐淡雅,多走城市大宅门,王派火爆味足,多走农村集镇。

京东怯大鼓自从创立以来,经过历代艺人的努力,已经趋于成熟。由京东怯大鼓——平谷调——乐亭调(与乐亭的乐亭调不同),虽然叫法不一,但其实是同一种大鼓。真正定名为京东大鼓是在一九二一年。一九二一年,青门艺人于景元(香河县后独立庄人),入津演唱,在天津国民仁昌电台演唱《石兰传》,第一次去掉怯字挂牌《京东大鼓》,是京东怯大鼓第一次以京东大鼓的面目与观众见面。

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道教与中国传统文化 道教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摘要?道教是我国 土生土长的传统宗教?自他产生已经有1800多年的历史了?若从它的前身方仙道?黄老道算起时间久更长了?它 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对我国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哲学、文学、艺术、音乐、化学、医学、养身学、气功学、以及民族关系、民族心理和社会习俗等各个方面都曾产生过重要的影响。此外?我国的传统文化主要包括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 这两个方面?道教对此影响颇深。关键词?道教传统文化影响道教是中华民族的传统宗教,在其创建和 发展过程中吸收、融合了不少传统文化,使这些文化成为它思想源泉的一部分。道教与传统文化的密切关系?表现在它的思想来源上多样性它对我国古代的传统文化都采取了兼收 并蓄的态度?所以道教留下来的思想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 大集合、大杂烩同时也是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道教在发展过程中又对我国古代的思想文化、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产生过巨大而又复杂的影响。第一对古代政治历史的影响。在我国漫长的封建历史中有许多封建王朝大力提倡道教?用道教的教义作为封建统治的思想武 器?所以道教与我国封建社会的封建统治者关系是十分密

切的。许多古代的农民起义也是与道教的思想密切相关?东汉末年的黄巾起义就是利用道教经典中的某些思想作为他们的思想武器?来指导农民起义?此后利用道教的教义起义的农民战争也有很多。所以道教对我们国家下层社会中的影响是巨大的?也是十分广泛和深远的。第二对我国古代学术思想方面的影响。我国的许多道教学者?例如南北朝的陶弘景?唐代的成玄英等这些都为我国古代文化思想方面具有一定的贡献?特别是道教长期与佛教思想?儒家思想之间的碰撞?排斥到最后的不断融合?兼容并须的发展过程?从而促进了中国古代学术思想的发展?而且道教的许多劝善书以及大量戒律都包含了许多伦理道德的思想?而这些思想是为我国古代社会有着十分重要的影响意义。第三对我国文学艺术的影响。我国古代的许多文学艺术著作中都有道教的影子?道教的主要目的在于羽化成仙?而这种思想也反映在我国古代的许多文学著作中?成为文学著作的重要题材之一?古代以这种思想而创作的诗、词、赋、小说等题材的作品数量众多?伟大的唐代诗人李白就是这其中的主要代表?其部分诗也被称为神仙诗。此外有关道教的雕塑、石刻、建筑都各具特色?由此可见都道教对我国古代艺术的影响是十分深远的?同时也作出了巨大的贡献。第四对我国医学发展的影响。道教为了实现长生不死?从一开始便十分重视炼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交融作文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交融作文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一场围绕家书兴替的讨论就此展开。学生甲认为家书这种交流方式是不可替代的,学生乙认为信息技术这么发达,打电话,发短信,写邮件更便捷,当然不用写信……说到底,这是一场有关科技与传统争论的问题。 其实,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是可以完美融合的。 日本的京都就是一个极好的证明。京都已有1200多年的历史,它最初的设计是模仿中国隋唐的长安和洛阳而建的。其中,洛中最显京都街道棋盘式的布局,这里是传统与现代的交织,既有千年古刹,也有西式建筑。城中心大多店面和住宅,仍是低矮的两层楼木层,充满古香古色的古都风味。在京都市区,6公尺以上的建筑甚至都被为破坏景观,极易引起市民反对,所以没有高层建筑,也没有高架桥。走在京都的街道,你还会真正领略到“吃在大阪,穿在京都”的古训。你会看到很多的手工纺织的展示,正宗的日本茶道表演等充满传统味道表演。 同样,你也能在这里领略到现代气息。京都最新的车站,你能感受到21世纪的“高速”,它结合了五大特点:交通,停车场,文化,饭店,百货公司等全球数一数二的各类设施,尤其是车站内高11层的手扶梯,可直通百货公司商场及科技游乐中心,更有空中走廊和咖啡座,是一座多元化的建筑。站在这个多元化车站的顶楼眺望,看到高台寺周边的庭院,低矮的两层楼木屋,

你才会真正惊诧于京都的魅力,绝不是精彩绝伦的现代建筑,更多的是千年传统与现代科技的融合。 上海世博会的成功举办又是另外一个很好的例子。比如,中国馆内用高科技投影技术制作的《清明河上图》;上海馆中由声光电影演绎的多媒体影片《永远的新天地》;日本馆内会用小提琴拉《茉莉花》的智能机器人,等等,都是传统文化与现代高科技完美结合的展点。 京都的灿烂和世博的成功证明:传统文化与现代科技并不矛盾,我们既不能以传统文化消亡的代价来推进现代科技的发展,也不能无视现代科技的发展来保护传统文化。我们唯有坚持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两翼齐飞,整个人类的发展才能有更加灿烂的未来。 但是今天,它却遭受着一种严峻的挑战。 在二十一世纪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联系方式也日趋多样化。手机聊天,电子邮件,漂流瓶……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无论那个阶层的人,都在频繁地使用。当然这种方式是好的,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我们对其是抱着一种认可的态度。而且,每天都在大量地使用,这已经融入了我们的日常生活,成为我们生活的必需品。 如果让我选择,我无法说出那一种方式更好,因为它们都曾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改变。也许,你认为,邮件省钱,效率高;写信贵,速度慢。但是,面对着整齐划一的电脑打印的文

香河传统文化

花会 花会是我县的传统群众文化活动之一,目前花会种类超过100道,参与花会表演的人员达5000多人。香河历史上出现最早的是大河各庄竹马会,已有三千年的历史,声望最大的是受到清乾隆、咸丰两朝皇帝御封的安头屯中幡会,流传最普遍的是地秧歌和小车会,几乎遍及境内各村街,扮演内容最多的是文武高跷会和梅花班。多年来,每逢重大节日,他们都披红挂绿,串街闹会。年年受邀参加京、津、全省、全市及县里举行的花会调演活动,获得省、市各种奖励超过百余次,成为香河文化不可缺少的一道靓丽风景。 竹马会: 竹马会传入大河各庄是在清朝乾隆末年(即公元1790年左右),正是清朝鼎盛时期。当时在京城里任教的一位姓靳的私塾先生目睹了京城竹马会的精彩表演,便回到家乡大河各庄办起了竹马会,并起名“如意老会”。几百年来,竹马会在乡里间独树一帜,新颖别致,文武兼备,远近闻名,逢年过节竹马会便在城乡各地进行巡回表演,深受群众的喜欢和爱戴。解放初期,大河各庄竹马会吸引来宝坻、武清等地的上百名优秀青年人来学艺,一时成为京津一带颇有威名的花会项目。大河各庄竹马会表演形式有文场表演和武场表演两种形式。共有8位演员,武场表演以8位演员象征千军万马,在催征战鼓声中,八匹马穿梭般地来往冲突,盘旋,跳跃,队形不断变换,摆成各种阵势。表演技巧在于上身稳如泰山,下身腿快如风,快速穿插,队形不乱。分为十六套路数,伴奏乐器以大鼓,大铙,大钹为主。文场演唱有独唱、合唱。唱词文雅、华丽、抒情,颇具诗意,多为歌颂太平盛世及描写与征战有关的内容,有:《大四景(春夏秋冬)》、《十二重楼》、《渔樵耕读》等,伴奏以昆笛、笙、二胡为主。 1986年春节,大河各庄竹马会应邀两次进京,参加了北京市在龙潭湖举办的第三届民间艺会“龙潭杯”大奖赛,与来自辽宁、山东、上海、河北、银川、天津及京郊等地的八十七档花会进行了角逐,参加了决赛荣获表演奖(二等奖),夺得了奖旗和奖杯,为香河县争得了荣誉,并受到了《北京日报》、《北京晚报》的专题报导和好评。 中幡会: 香河县安头屯中幡起源于隋唐,有着悠久的历史。远在唐宋时期,在北运河航运过程中的船帆常被人们用在陆上玩耍,后来逐渐发展出各种花样和手法,经过人们很多年的改进与创新,发展成为有组织的民间表演艺术团体,取名为中幡会。中幡分筒、面、楼三部分,筒长1丈8尺,控制幡速减轻下垂惯力,幡面衬风,使幡的重心稳固平衡,仗杆衬幡面,飘带美妆幡容。在清代,安头屯中幡极为盛行,曾两次受到皇封。第一次是在乾隆帝时,御封两面幡面,一面题字为“龙祥凤舞”,一面为“人神共悦”;第二次是在咸丰帝时,御笔幡面两个,一书“风调雨顺”,一书“国泰民安”。目前,咸丰元年御封“国泰民安”幡面仍保存完好。

儒道互补与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道家之比较谈儒道互补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主要内容:中国文化概括的特点:天人合一、内圣外王、儒道互补。天人合一强调人的行为,最高的是天道;内圣外王强调人生理想,人生道路的选择与设计,内圣即如何做人,外王泛指建功立业,内圣是基础,外王是扩展;儒道互补是从中国文化的内容和结构来概括的。 儒为主导,道为民间。几千年来,儒道两家思想决定中国人的思想、道德、价值理念。儒家的建树在于伦理道德,道家在于哲学思维。儒家主张刚强有为,道家主张柔弱不争;儒家主张热情豪情,道家主张沉静低调;儒家具有忧患意识,道家具有反思精神。二者无所谓优劣高下,见人见智,形成了相反相成的文化机制,这种文化机制就是儒道互补。儒道作为中国两大主干,儒道互补可以作为中国文化的代名词。 一、儒道文化差异 儒道有差异,才能形成互补。1、儒道在理论上各有偏重。老子偏重自然,进行形而上学的哲学思考,老子以“道”为最高哲学范畴,道是中国古典哲学的最高概念。 孔子偏重社会,着重于人与人的关系思考,建立伦理学。孔子以“仁”为儒家最高范畴,以“仁”改善日益紧张的人际关系,破解社会危机。孔子的思想对社会伦理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决定性作用。 2、价值观念不同。孔子是人文主义取向,追求道德完善,强调积极进取,儒家倡导积极人生,主张用世,也有超然心态和矛盾心态;

老子以自然主义为取向,超越世俗;道家倡导超然通达,也有使命感和责任感,但更多是以批评者形象出现。 儒家的超然和道家的入世情怀慢慢被人遗忘了,孔孟和老庄的本来面目被窜改了。长期以来,人们对儒道的误解: 儒家积极有为,道家消极无为? 实际上,老子、孔子都有治国安邦的理想,只不过在治国的理念上不同。孔子主张发挥政府和领导人的意志和作用,老子主张淡化政府和领导人的作用,以无事的态度作大事。这并非消极,“不争”是顺其自然,仍是积极有为,只不过方式呢不同而已。孔子是直线思维,老子是逆向思维。 道家是逃避现实。很多人把道家等同于隐士,把隐士等同与逃避现实的人。此说不妥。实际上,他只是喜欢低调,不张扬。老子主张退出是在功成名就之后。隐士之隐是为求志,并没有放下天下。庄子即隐士,隐士待时,存身之道。 道家不关注现实,没有忧患意识。儒家有强烈的忧患意识,道家也有忧患意识。二者关注的方面不同。道家追求自然,崇尚自然主义的价值观,对人文明进步的有着清醒的认识和反思,也是忧患意识。对人类有着终极关怀。在人类文明的早期就看到文明发展的负面,不得不令人惊叹。 二、儒道互补的历史演进

中国道教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道教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道教的生态伦理思想及其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道教与流行于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基督教不同,它是唯一根植于本国、发源于古代文化的民族宗教。它在形成发展过程中确实受过佛教的影响,但主流是中国的传统,具有鲜明的民族特点。道教信仰的宗旨是追求长生不死、得道成仙;看重个体生命的价值,相信经过一定的修炼,世间的个人可以脱胎换骨,直接超凡入仙,不必等死后灵魂超度。这是它与别的宗教信仰的根本不同之点。道教的产生也很特别,它不是某一教主在短期内创立起来的,而是逐步积累、多渠道汇合而成的,它正式产生于东汉后期,然而孕育过程很长,上限极难具体确定。道教前期分为丹鼎与符两大派。符派以符水治病、祈福禳灾为主要宗教活动内容,组织上多系民间道教,如汉末的五斗米道与太平道。魏晋以后,太平道被镇压,五斗米道转化为上层天师道。南北朝时又分为南北天师道。丹鼎派侧重清修炼养,又有内丹与外丹之别。唐代李氏皇朝与老子李耳联宗,推崇道教。宋代真徽二宗迷恋道教,并开始组织编撰《道藏》。金元之际,道教进入鼎盛时期,全国形成南北两大教派。南方为正一教,由张天师后世子孙掌教,中心在江西龙虎山,活动以符为主。北方有王重阳在金代创立全真教,炼养性命兼融儒释。其弟子丘处机见重于元太祖,掌管天下道教,使全真教盛极一时。明代正统、嘉靖、万历时期,道教亦很发达,巨大规模的《道藏》陆续编成。此后直至清末,道观虽不断修建,然而道教逐步丧失了理论上的创造力,走身衰减。然而道教的思想影响却在民间不断扩展起来。 道教的生态伦理思想是以生命为中心的。 一、“有形皆含道性”的生命平等观 道教是重视生命的宗教。早期道教的主要经典《太平经》说:“要当重生,生为第一。”南朝时的《三天内解经》说:“真道好生而恶杀。长生者,道也;死坏者,非道也。死王乃不如生鼠。故圣人教化使民慈心于众生,生可贵也。” 然而,道教追求长生不死的根本途径在于得道成仙。道教所要得的“道”,即是“自然”;而“道”的自然性,最根本的就在于其生命,在于化生万物;因此,“道”就是生命本体。老子《道德经》把“道”称为“天地母”,赋予“道”以生命,又明确讲“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讲“道”生天地以及人和万物。《老子想尔注》明确地说:“生,道之别体也。”所以,道教追求生命并不是通常那种单纯地追求长生不死,而是要在追求“道”的生命本体的过程中,实现人的长生不死。在道教看来,自然 界的一切都是由“道”的生命本体化生而来,而且都含有“道”的生命本体,因而都是一种生命;各种生命虽然形式并不相同,但就生命本体而言,是一致的;各种形式的生命都是“道”的生命本体的体现。因此,一切生命都是平等的。不仅人与人之间的生命是平等的,而且人与动植物的生命以及天地的生命,都是平等的。道教不仅在宇宙论上讲天地万物与人的同源、同根性,而且,还在这一基础上,进一步从本体论上讲天地万物与人皆有道性。梁陈时的宋文明对道性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他明确提出“一切含识皆有道性”,认为人以及有心识的动物均有道性。唐代著名道士潘师正在《道门经法相承次序》中则更为明确提出:“一切有形,皆含道性”,认为天地间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

现代科技与传统文化 英国学者泰勒认为,文化具有非强制性的影响力,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风俗,以及人类在社会中所获得的一切能力与习惯。文化是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承载着引导社会进步与提升文明程度的重要功能。 科学技术是人类关于自然、社会、思维的知识体系及其实践。科学技术为人类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极大地推动了人类进步。 文化与科技作为人化自然取得的最具影响和成效的成果,人类文明的共有结晶,二者相伴始终,贯穿于人类社会发展的各个阶段、领域,成为影响社会发展演变重要而关键的力量。文化与科技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包含着不同的内容,经历了同生共长、互相影响、休戚与共的漫长发展演变过程。(1)在古代,科技与文化具有初级人类文明的共同特点,还保留着朴素、直观、简单等特性,自身发展还不完善,还没有具体的分化与显著的界限。文字的发明与广泛使用,是古代科技对于文化发展最具有直接意义和最具决定性的明证。(2)在近代,科技的发展得益于思想的解放、文化的繁荣。文艺复兴作为人类进入近代社会的标志,不仅代表着古典文化的复兴,也意味着近代科技的兴起。自18 世纪以来,科技成为影响文化的重要因素,一系列的近代产业革命风暴不断在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领域产生着重要影响,彰显了科技在近代社会进程中的主导地位。(3)在现代,科技迅速超越文化成为社会的主导力量

。从最初马克思论证的“生产力中也包括科学”,到邓小平指出的“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最后成为江泽民强调的“现代社会进步的决定性力量”,充分说明科技已经成为现代社会中最具影响力和支配力的根本力量。 科技与文化作为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伟大力量,二者不仅紧密联系、相互依存,而且还彼此交融、相需互动。(1)科技成为推动现代文化建设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作为人类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成果与工具,不仅为现代文化建设提供重要的思维模式与技术手段,而且还充实了现代文化的内涵,不断创造着新的文化形式,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推动着文化产业的发展与进步,成为推动现代文化建设发展的第一动力。(2)文化使科技更具人性。文化是科技进步的引导因素,为科技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文化的发展为科技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氛围,是科技进步创新的思想基础,成为主导科学家的价值取向、激发他们创新力、提高他们思维水平的关键力量。尽管任何一项科技在其开发过程本身只是一个科技问题,但在其开发的背景、目的和过程背后,又是与“文化”密不可分的。实际上,“高技术”更需要靠“高文化”来支撑。“高技术”人才必须通过“高文化”凝聚起来才能发挥出更大的作用。 科技与文化是相互联系与辩证统一的,不仅要正确认识和处理科学技术与文化的关系,而且要驾驭它们实现结合并在结合中发挥各自积极作用。文化与科技融合不断创造出新的文化传播载体,增强文化的现代传播力与表现力。文化与科技融合的程度,体现着一个国家的

道家与道教的区别

道教与道家的区别 “道家”与“道教”二词,常被不加区别地使用。从历史来看,这两个词指称过很多不同的内容,也曾混为一谈,现在也仍然有人主张将二者等同起来。道家与道教并不是一回事,而这有很大的区别。 一、道家与道教产生于不同的时代。道家由老子、庄子开创的哲学思想流派,在春秋末年创立,而道教则形成于东汉末年,源于张陵所创的五斗米教。这就是说,在道教形成之前,道家己出现相当长的时问,人才辈出,流派纷呈,并形成了先秦和汉初道家发展的两个高峰。即便在道教形成以后,道家与道教仍然有各自不同的传承谱系。 二、道家与道教有各自不同的代表人物。即使同一个人物在道家与道教之中也具备了不同的个性特征。就前者来说,道家的代表人物在先秦有老子、庄子、杨朱、宋钘、尹文、列子等,汉代有曹参、窦太后、刘安、严君平等。道教的代表人物有张角、张陵、张鲁、葛洪、陶弘景、王重阳、成玄英等,这两类人物相互之间是不能替代的。就后者来说,以老子为例,道家中的老子是一个现实的思想家,道家的创始人,道教中的老子则成为太上老君,是一个宗教教主,两者的性质显然是不一样的。 三、道家与道教的性质不同。从严格意义上来说,道家仅仅是一种思想文化流派,而道教是一个宗教团体,两者在文化形态上具有完全不同的性质。道教作为一种宗教,有其神仙崇拜与信仰,有教徒与组织,有一系列的宗教仪式与活动,其主要派别的传承是大致清楚的。道家作为一个哲学思想流派,其思想流变与代表人物应是它被解说时最重要的内容。魏晋之后道家思想的传承流变,现在看来还是模糊而难以说清的,但它对历代学者文人的影响却仍是依稀可辨的。从这个角度也可以说,狭义的“道家”指的就是先秦时代以老子、庄子为主要代表人物的哲学思想流派。前者具有人间性、世俗性,它存在于思想领域,作为一种思想文化流派,它以现实的智慧之光照耀人间。而道教则不同,它不仅具有意识形态的功能,即具有思想信仰,同时有严密的组织与宗教活动,并试图以一种超人间超现实的力量来改造世界,包括求得人的永生。 四、道家与道教的思想不同。道家思想是一种哲学学派,道教是一种宗教信仰。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倡导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道教以道作为其追求目标,道教因此而得名。道教是以长生不老之道为最高信仰的中国本土固有的宗教,是在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吸收神仙方术、民间鬼神崇拜观念和巫术活动而形成。它主张清静无为,长生不老,得道成仙。道教它用神仙不死之道教化信仰者,劝人通过养生修炼和道德品行的修养而长生成仙,最终解脱死亡,求得永恒。 五、道教是依托道家思想建立起来的。道教在其创始的时候是把老庄黄老之学、神仙长生之术及民间巫术结合起来,形成一种特定的宗教形态,其中道家思想是道教重要的思想来源。在道教的长期发展中,始终依托道家思想,如:《老子》、《庄子》等成为道教的重要经典,道教学者根据时代的需要不断地去注解《老子》、《庄子》等。可以说,没有道家,就不可能形成道教,没有道家,道教就失去了坚实的思想支柱。汉魏以后,道家再没有形成有影响的学派,也不再出现杰出的道家学者,而道教却得到了长足的发展。道家之所以没有湮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它借助于道教的发展而得以延续,道教既然以道家思想作为理论支柱,因而必然包含着道家,老庄的著述既然被作为道教的经典,道教学者在进行注释时也必然发展了老庄之学。但不能否认道家对道教的影响更大一些,而不是相反。 近年来,道家的"天人合一"的思想、宇宙观日益受到重视,并引起了世人的兴趣,也使得道教获得更多关注。道教教义中虽有道学成分,但远远不足以代表道学精神,远远不足以

中国功夫与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功夫与中国传统文化 --再论中国功夫的理论 中国传统文化综述 我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是发端于战国的儒、道两大传统。中国功夫的理论也离不开于此。 儒家学说主张“济世”,倡刚健有为,以实现和谐、有序的政治理想。在维持现有秩序上,重德治与教化。到汉朝时尊儒,而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铸造了中国的伦理类型文化,对于社会主义的道德建设不无现实意义。 道家主张追求与“道”的冥合,介乎“出世”与“入世”之间,强调“无为而无不为”。并注重人与天道自然的和谐。其“天人合一”的整体观,对于今天的生态、人口问题,不无启发意义。并形成了中国人的注重内心的体悟的思维模式,讲求智圆行方。 儒家虽为正统,但并不排斥道家,仍注意与道家相融合,在儒家,创始人孔子就曾问礼于道家创始人老子,老子以“唇齿为喻”,说明以柔胜刚的道理。唇舌虽然不如牙齿坚硬,但唇舌要比牙齿持久。中国功夫以此演化拳术,虽不能胜人,但却可自保。刚则缺乏变化,反易被人所乘。显然道家要比儒家高一筹。用于其它方面也是如此。 到汉唐时,佛教传入我国。佛教主张“出世”否定现实,后逐步与儒、道相融合,被我国人民所接受,开始了佛教的中国化。也讲尊师重道,倡导大乘佛教。并以渡己渡众生为己任,注重清净寂定的“禅”

的心境的修炼。 宋朝时,理学家完成了儒、释、道的合流工作。建立了以儒为首,兼及佛、道三位一体的中国传统文化结构。其实中国文化的根底仍在道家。 中国的人生哲学非常发达。 可总括为:“以出世的精神去做入世的事情”。既有苏子“唯江上清风,水中明月,耳得之而为声,目遇之成色”。“山高月小,水落石出”;陈抟的“于羲皇心地上驰骋,而不于周孔脚迹下盘桓。”的佛家的达观、超然。以离世的心境俯视人寰。又有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以天下为己任”。“敢为天下先”的儒家的积极入世。 即道家的“庖丁解牛”,居于世,事虽杂而不累其心的高深修养。 修身上要求:“不为浮誉所惑,则养其力者厚;不为流俗相竟,则所以制其气者重。”的厚德载物,是要君子宽厚的品德修养可以承载天地万物。有“将军额头跑开马,宰相肚里能撑船。”之谓,“天为盖,地为床,千年古树为衣架,万里长江当澡盆。”的胸襟与气度的修养。 重操守、气节,坚持自己的志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即不因外物的好坏和自己的得失而或喜或悲。做到“贫,气不改,达,志不改”。于是有周敦颐的《爱莲说》:“于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香远益清,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陶渊明的“不为五斗米折腰”而《隐居》,“采菊东篱

道家思想对传统文化的影响

道家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道家文化博大精深,老子主张无为,庄子崇尚自然,他们的思想不但造就了道家流派,在百家争鸣时代大放异彩,甚至成为汉代初期的统治思想。由道家思想衍生的道教,作为中国古代三大教派,从古流传至今,成为中国传统文化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一、道家思想对社会现实与政治生活的影响 1、老子提出“无为而治”的命题,“无为而治”意味着减少政治决策中的主观主义和盲动主义,尊重事情本身发展的规律,也往往实际上意味着给被统治者更多的自由和主动权,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2、先秦道家为人们勾画了一个世外桃源式的社会,与世隔绝、没有压迫、路不拾遗,这对于人们的思想是一种美好的设想,带给百姓希望。 3、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道家思想并不鼓励人们积极参与政治生活,相反却比较赞赏隐逸生活。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敛性质。 二、道家思想对中国自然宇宙观及人与自然关系观念的影响。 1、道家强调顺其自然,尊崇自然规律,提倡自然无为,这也就是要求我们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2、在世界本原的问题上,先秦道家以“自然”之“道”作为宇宙和世界的本原,用非神力的“道”来解释世间万物的运动变化。 三、道家思想对个人立身处世修身养性的影响

1、庄子主张逍遥的人生观,提出“无待”、“无己”“坐忘”“心斋”,这就要求我们要学会清心寡欲,学会在纷繁复杂的社会中保持自己内心的宁静以及求得生存。 2、道家强调顺乎“自然”之性的养生之道,其立身处世讲究与世无争,其修身养性讲贵生重己,逍遥自适。 四、道家思想对审美观和文学艺术的影响 老庄认为素朴最美,因此不论是在文学上还是美术上都提倡归于自然,用一种对自然的大气来创作。同时,越是朴素自然的越是容易引起人的注意。 五、道家思想对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影响 道家思想家主张“以柔克刚”,提出矛盾的对立,相反相成,相互转化。认为事物的转化有一个量变的过程,而量变的不是发展观,而是循环往复的。这不仅仅对于统治者还是知识分子,甚至是百姓都学会用辩证法来看待一件事。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科技创新影响

浅谈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科技创新影响 科技创新是基于创新主体的文化与价值取向而进行的一项合逻辑与合价值的实践活动。一方面,文化对科技创新的影响可以是积极的、促进性的,亦可能是消极的、阻碍性的。另一方面,脱离实际的文化背景进行科技创新,或对科技创新进行理解与评价,既是不可能亦是毫无意义的。 一、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积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积极作用都是都是基于“重人伦”这一核心展开的。即“重人伦”这一思想经过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已经成为国人生活的基本准则,进而影响到科技创新活动。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凝聚力有益于科技创新活动。创新主体的向心力和凝聚力使得创新主体有着共同的目标、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倡导自强不息,永攀高峰的精神。科技创新活动总是充满着困难与曲折,对于科技创新主体而言,百折不挠、永不放弃、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的精神就尤为重要了。 第三,教育功能是作为文化的科技创新的基本功能之一。科技创新的教育功能不仅仅在于它提供的科学知识或强大的工具,还在于科学方法与科学精神。 二、中国传统文化对科技创新的消极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个复杂的体系,其中亦包含这阻碍科技创新的因素。中国传统文化对于科技创新的消极因素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通过分析我们将看到这些因素与“政治本位”思想的内在联系。 第一,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官轻民和重文轻技的思想。传统文化中重官轻民的思想深入人心,根深蒂固。人们普遍认为“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 第二,中国传统文化推崇“中庸之道”。但是科技创新总是一种对原有传统的反思、批判的行为。传统文化中的“中庸之道”的思想是与科技创新的精神相背离的。 第三,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森严的等级制度。科技创新主体日益滋生崇拜权威的思想,导致创新主体个人个性和创造性的泯灭,不利于科技创新人才的公平竞争与进取。 三、构建有利于我国科技创新的文化环境 首先,要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扬弃”。科技创新本身的历史性是由于文化的历史性所决定的。锁业科学认识与科技创新的复杂性与曲折性总是与文化紧密相关的。 其次,要构建合理的与文化相适应的科技创新机制。科学技术之所以成为一种社会的构建性力量是它形成了一个严密的体系——科技本身的系统化样式和相应的科技创新机制。 科技创新机制包含两个基本维度,即组织和制度。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新型大学的出现、科学学会的建立以及实验室制度的建立是科技创新体制化的基本表现。 科技创新机制的制度维度指的是相应的科技政策与法规。各国通过科技政策与法规实现着对科技创新活动的宏观管理,引导,激励着本国的科技创新。 再次,改革应试教育,倡导创新思维,提供有利于现代科技创新的良好教育基础。教育是科技创新的基础与前提。 对应试教育的改革,首先在于改变教育观念,即从“应试教育”转向“素质教育”。在西方高等教育中,教师不再以“教授者”的身份高高自上,而倾向于与学生进行平等的讨论。 科技技术史的发展也表明许多科技创新就来自于学生的“异见”,无论这些“异见”在最初提出之时有多么幼稚或离经叛道。由此可见,倡导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向实质上是倡导创新思维,倡导创新思维是改革应试教育的应有之义。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一、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民族文化(traditional culture of China)为基础的哲学文化,借用了现代科学上的发现,把宇宙的本质、宇宙的形成、发展变化、成熟、衰老与死亡,宇宙的归宿;人的本质,人的过去与未来,人从那里来,到那里去,人生的目的和意义,应当怎么做人;我是什么?我是谁?我在宇宙中的位置,我在宇宙运动中扮演的角色;人类社会的本质,人类社会的归宿等等都明白的告诉给人类。把以上内容告诉给人类,是让人们明白我们做人的权力、责任和义务,让人们都知道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 二、文化传承 (一)文化传承重在文化氛围的营造 文化传承问题不是一件机械性、工具性、程序性的事务,拍脑袋设立个什么智能机制,文化传承应该是一个“薰”的过程,什么叫“薰”呢?大白菜在泡菜坛的环境中变成泡菜,这个过程就是“薰”。传统文化不是药丸子,青少年也不是机器人,所以青少年的传统文化继承应该是一个“薰”的过程。 文化传承不是建几个传统文化教育基地、背几篇古经可以传承的,不是“每一分钟,都有民间文化在消亡”可以警醒的,不是“全球问题需要中国传统文化拯救”可以忽悠的,也不是“我们走得再远,也走不出妈妈的心”之类可以煽情的——青少年传统文化教育,需要成人世界的言传身教。文化蕴含于日常情态中,成人创造了怎样的传统文化学习环境,青少年就能接受到怎样的文化教育。 (二)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1、对那些在长期历史实践中形成的优秀价值原则,可以转化为时代精神来继承。例如《周易大传》中“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的刚健有为精神,《论语》中所提倡的舍生取义、见利思义、见危授命、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_人文思想(儒家、道家、法家)

专题一人文思想 综述 中国传统人文精神,主要是指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开始形成的,并贯穿于传统文化之中的,以儒家仁爱思想为核心,注重人伦道德,追求崇高理想,肯定人的价值,重视群体和谐的理论和学说。其基本内容为天地之性人为贵的人道精神、天地万物为一体的生命意识与宇宙情怀、自强不息的人生态度和进取精神、禀然大义的人格气节和高尚的情操、宽厚仁爱的道德。当然,道家、法家、墨家、兵家等学派也在这种社会大环境中发展繁荣,和儒家共同给灿烂的中华文明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浸透着浓郁的人文思想。 一、儒家 基本思想:儒家学说是以"仁"为核心,"人为贵"为思想体系,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为其核心思想的学说。基本上坚持“亲亲”、“尊尊”的立法原则,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体现着人文精神。 思想演变:1.春秋战国时期——儒家思想被冷落 (1)春秋时期:儒学创立,孔子以仁的学说奠定基础 (2)战国时期:成为显学,孟子荀子继承发展,孟子提出仁政,荀子则提出性恶论。 2.秦朝时期——法家独尊,焚书坑儒,儒家思想遭压制。 3.西汉时期——确立正统地位,儒家思想享“独尊”. (1)西汉初期:盛行黄老之学,主张无为而治 (2)汉武帝时期:“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对儒家思想进行了发挥,增添了“君权神授”和“大一统” 等思想。 4.魏晋南北朝--------儒学危机,儒佛道三教并立. 5.隋唐时期——出现三教合一的趋势 6.宋明时期——儒学复兴发展到理学新阶段,理学统治地位确立.出现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7.明清之际——出现否定传统观念,提倡经世致用,批判君主专制的新思想 8.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儒家思想出“新意”康有为提出托古改制,移花接木。 9.新文化运动时期——儒家思想遭受冲击,资产阶级民主主义者提出“打倒孔家店”的口号。 10.新中国成立后——马克思主义居于主导地位,“文革”期间,“批林批孔”运动,儒学的统治地位被彻底推翻. 12.新时期改革开放以来——儒家思想地位上升. 儒家思想主要作为民族文化遗产被人们认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与新文化建设相结合。 代表人物及作品: 孔子和《论语》

道家思想与中国文化教案

道家思想与中国文化教案 第一周:第一课概述 1、何谓道家——道家产生之断代讨论 2、道家与道教之讨论——信仰与追求 道家是中国春秋战国诸子百家中最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道家思想的起源很早,传说中,轩辕黄帝就有天人合一的思想。一般来说,公认第一个确立道家学说的是春秋时期的老子,老子在他所著的《老子》(《道德经》)中作了详细的阐述。道家思想其他的代表人物还有战国时期的庄周、列御寇、惠施等人。道家倡导自然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尊黄帝、老子为创始人,并称黄老。道家思想的核心是“道”,认为“道”是宇宙的本源,也是统治宇宙中一切运动的法则。 道教是在中国形成并传播的一种多神宗教,在中国古代影响仅次于佛教。道教被认为是和儒教和佛教一起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三大支柱。道教以道作为其追求目标,道教因此而得名。道教是在中国古代道家思想理论的基础上吸收神仙方术、民间鬼神崇拜观念和巫术活动而形成。它主张清静无为,长生不老,得道成仙。 3、道家的入世与出世(无为地入世,逍遥地游世) 入世就是参与俗世的活动,道家讲出世是一种修行,要超然世外,无拘无束,逍遥济世,羽化成仙。庄子反对出世与入世,却爱游世。游,若即若离不即不离也,介乎“避”与“入”之间。 4、道家之前时代——上古思想与工艺水平讨论 5、道家与当代文化资源讨论 第二周:第二课道家与上古文化 1、新石器时代——无文字时代之神巫崇拜(神为主体时代) 神话自然观是对自然的神话式的认识,核心是万物有灵和神灵崇拜 2、夏、商、周之神观念(神人交接,人渐为主体,王者为神时代) 天、地、人神系——殷商甲骨文的龟卜 《诗经》、《尚书》中的天——天神 《易经》中的宇宙秩序 3、春秋战国时代的方士与神仙修炼(鬼神观念的转化——道家人格追求神仙的 转化) 4、转化中的基础理论——养生学与中医学(黄帝内经) 道家养生学从广义上说包括道教生命观,神仙理论以及成仙的方术,从狭义上说道家养生学是指通过禁忌,服食,气功,武术等种种具体手段,使人的身心达到一种内外协调的状态,从而延长人的寿命,使人在身心平和的状态下尽享天年。通常所说的道家养生学指狭义上的养生学。理论基础:道家养生学是以道教的宇宙观为理论基础,认为包括人在内的宇宙万物都是道所化生的产物,因此只有符合道的规律,与天地万物合一,处於自然的生存状态,才是最佳生存状态。-饮食调养-2---适应环境3-男女双修功法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艺术精神剖析

中国传统文化与中国艺术精神 作者:本报记者陈鹏《光明日报》( 2015年11月05日11版) 彭吉象重庆大学美视电影学院常务副院长,北京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导, 教育部艺术教育委员会常务委员,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越剧《梁祝》

《哈姆雷特》剧照 人类虽然都要追求真善美,但中国传统美学观念和西方传统美学观念有很大的不同。这种不同,直接影响到中国艺术和西方艺术有很多明显的区别。其区别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简单的比较。 中西美学比较 人类都在追求真善美,但是,中国的美学和中国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善(善就是伦理)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伦理价值;而西方的美学和西方的艺术更多地追求美和真的统一,更加强调艺术的认识价值。正因为如此,就造成了两种艺术表现形式很大的不同,例如我们以西方话剧和中国戏曲中的悲剧为例,西方的悲剧可以说是彻底的悲剧,一悲到底,如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到最后差不多台上所有的主人公几乎都死了,哈姆雷特自己死了,他的父亲被他的叔父害死了,然后叔父死了,母亲死了,未婚妻死了,他的岳父也死了,小舅子也死了,台上的人几乎都死光了,这就是西方的悲剧。中国的戏曲就不是这样的,中国的戏曲并不是没有悲剧,但是中国的戏曲一定要有一个光明的结尾,或者称为大团圆的结局,一定要让“善”战胜“恶”,这就是中国文化强调的美与善统一。 中国传统美学强调的是表现、抒情、言志;而西方强调的是再现、模仿、写实。这是一个很大的不同。中国的艺术注重表现艺术家的情感。如中国绘画更多地强调表现,不注重焦点透视,而是注重散点透视;西方绘画却非常注重焦点透视,强调再现、模仿和写实。为什么会这样,区别的原因在哪里呢?我觉得除了两种文化不同以外,还有一个就是两种文学的源头也不一样。中国文学史是从《诗经》、《楚辞》开始的。《诗经》是流行于2000多年前的民间歌谣,《楚辞》是屈原、宋玉创作的作品。而且《诗经》大部分在黄河流域,而《楚辞》是在长江流域。《诗经》和《楚辞》分别代表了中国的黄河文明和长江文明,但是它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他们都是抒情诗歌。抒情诗歌就是要表现、抒情和言志,都是抒情诗。所以中国文学艺术的源头是抒情文学,文化的传承形成了中国艺术强调的抒情。

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的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与科学的关系 近代以来,关于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的问题,学界一直争论不休。有人认为,中国人只讲求实用的技术,而缺乏真正的科学。我们到底应当怎样看待这一问题? 事实并非如此。中国古代的科学是非常发达的。比如,在数学方面,祖冲之关于圆周率的计算,准确到小数点后七位,在世界上领先了一千年。《墨经》中光学部分,虽然只有八条,但次序安排合理,逻辑严密,堪称世界上最早的光学著作。在化学方面,西汉时的《淮南万毕术》发现了金属置换反应。东汉末年的《周易参同契》认识到了物质进行化学反应时配方比例关系。东晋时的《抱朴子》发现了化学反应的可逆性。而中国人在天文学、地学和医药方面的成就,更是有口皆碑,就不必细说了。 中国古代有没有科学,与如何定义科学有关。李约瑟认为,近代科学与古代科学的区别是将数学与实验结合起来。他分析伽利略方法的特点是:(1)从所讨论的现象中,选择出几个可用数量表示的特点;(2)提出一个包括所观察各量之间的数学关系式在内的假说(模型);(3)从这个假说推出某些能够实际验证的结果;(4)观察,然后改变条件,再观察即进行实验(反复实验),尽可能把测量结果用数值表示出来;(5)接受或否定第二步所作的假说;(6)用已经接受的假说作新的假说的起点,并让新的假说接受考验。如果按照这样完整的六步进行才算是科学研究的话,不仅中国古代没有,西方也没有,就连文艺复兴的巨人达·芬奇也还没有做到这一步。 上世纪80年代有位留美学者说中国古代一无对科学的兴趣,二无科学教育,三无科学的思想方法,四无对科学作用的认识。我认为,这种看法过于偏激。任何国家,任何民族,为了解决自己的衣食住行,就必须发展生产,必须去认识自然界,去发展自然科学,只是关注的程度有所不同,发展的方式有所不同而已。中华民族能够持续发展几千年,没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道家对中国文化的影响 道家是诞生在古老神州大地上的重要的本土思想。道家的起源可以一直追溯到泰古二皇。春秋时期,老子集古圣先贤之大智慧,总结了古老的道家思想的精华,形成了无为无不为的道德理论。道家以“道”为核心,认为天道无为、主张道法自然,提出了道生法、知雌守雄、刚柔并济等政治、军事策略,是“诸子百家”中极为重要的哲学流派,影响中华文化各个领域,对中华哲学、文学、宗教、科技、艺术等等影响深远。 一、道家对中华哲学的影响 英国学者李约瑟也曾说过:“中国人性格中有许多最吸引人的因素都来源于道家思想。中国如果没有道家思想,就像是一棵某些深根已经烂掉的大树。”由此可见,道家哲学对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对中华民族的思维特征、民族心理、民族性格都产生了极其重大的影响。 道家哲学的核心,体现在其对自然的崇尚、主张自然无为的天道观,强调“道”是世界的本原,因而从人类到自然界都要以“道”为其法则,“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道家哲学是一种以自然哲学为构架的、以“自然之道”一贯之的思想体系,它的本体论、社会政治哲学等都无不主张“道法自然”,体现了鲜明的自然主义色彩。道家哲学这种崇尚自然、返朴归真的思想,与我们今天所强调的可持续发展思想可谓一脉相承,倡导人们更加热爱自然、回归自然,祈求人与自然在和谐相处的环境中共同发展。老子道家哲学以“道法自然”的自然哲学为构架,培育中华民族的智者气象,发展博大精深的智慧之思,探讨宇宙之本源、生命之奥秘、人生之真谛。老子的人生哲学是“自然无为”。照着这句话去做,人们自可与道合一,与自然和谐。可惜许多人受物质生活的压迫,无法发展自己的精神生活,无法创造自己的伟大人格。他的教训,真是我们现代唯物主义和享乐主义的苦口良言。 二、道家对中华文学的影响 在道家观念的影响和塑造下,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的处世哲学也有较强的适应性,他们不仅能入世,也能出世,道家主张轻功名,重生命,道家的主要经典《道德经》大抵以虚静无为、冲退自守为事,这种不与世争的观念使得中国古代文人在失意之时能够得到一种自我解脱,道家的自然主义,正是用来慰藉中国人受伤的心灵的止痛药膏。在这种处世哲学下,中国文人能够适应时代的变化,在不同的心境下写出不同的作品,李白是这样,苏轼是这样,还有很多的文人都是这样,在一种淡泊的心态下也让他们的文学作品有了更多的风采。另外道家对浪漫主义思潮的影响极大。《庄子》则是一部浪漫主义的寓言哲理著作,庄周在其幻想的国度里构建了自己“独与天地精神往来而不傲倪于万物”的理想世界,其丰富瑰丽的想象开启了中国古代浪漫主义的大门。屈原的《离骚》现实叙述与幻想驰骋相交织,同时蕴含着哲学、宗教、文学等多重因素,是远古神话传说的直接的和完全的继承者,这种浪漫主义的文学传统也在后世薪火相传,汉代的辞赋家贾谊、建安时代的曹植、两晋六朝时的左思、郭璞、鲍照、陶渊明、盛唐的李白、中唐的李贺以至宋代以苏轼、辛弃疾为代表的豪放词派。明清的小说家吴承恩、蒲松龄,都在一定程度上继承发展了这一优良传统,甚至清代的现实主义巨著《红楼梦》的开端部分也极具浪漫主义色彩,“游幻境”的片断实际上是对人物形象的一次总结,具有强烈的神奇魔幻的色彩。

河北香河县经济发展前景研究

江西农业学报 2010,22(4):183~185A cta A gr i culturae Jiangx i 河北香河县经济发展前景研究 彭磊,王浩然 收稿日期:2010-01-09 作者简介:彭磊(1984-),女,江西宜春人,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供应链管理。 (上海交通大学中美物流研究院,上海200030) 摘 要:简述了香河在首都都市经济圈中的区位优势。以区位论为理论依据,分析了香河在生产、流通与消费三大基本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改进建议。 关键词:区位论;经济发展;香河县 中图分类号:F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581(2010)04-0183-03 1 相关背景介绍 1.1 香河县地理简述 香河县地处河北省境内中部地区,位于华北平原黄金位置,总面积458k m 2 。西与北京市相连,东与天津市相望。其优越的地理位置使其成为首都都市圈中重要的一员。具体来说,香河县距离北京45km,距离天津70k m,京沈高速横穿香河同时连接了北京、香河、唐山、锦州、沈阳等城市,同时102、103国道,多条省道都临近县城。在未来京津轻轨铁路也将设有香河站。可以说香河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为其经济发展,特别是工业发展提供了充足的保证。图1反映了香河处于首都都市圈的地理位置。 图1 香河的地理位置 1.2 香河县经济和工业现状 自从1993年被批准为省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后,香河经济开始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到2008年香河县的经济总量位居全河北省第10名,经济发展速度位居全省第4名,同时对当地经济贡献位居全省第3名。表1中3项都居全省第一名。 对于香河的工业,大家首先想到的是家具,熟悉建材和家具的人都知道,香河是北方最大的家具生产和销售中心,香河家具城已经成为了北京和天津市民购买家 具的首选目的地之一。调查显示,40%左右的北京人会去香河购买家具,原因就是其优惠的价格同时相当近的距离。的确,家具生产和销售也是构成香河GDP 的重要来源。 香河自己定位的工业有5个特色工业:分别是家具制造业、金属制造业、印刷包装业、纺织服装业、汽车配件业。其中前3个现在所占比例很大,分别是57.8%,29.3%,7.8%。 对于现在的经济发展速度,香河县制定了自己的发展目标,见表2。 表1 香河经济发展数据 项目 数据GDP 产值(亿元/m 2 )14.98固定资产投入(亿元/k m 2 )45.4财政收入(亿元/km 2) 1.73 注:资料来源于廊坊市香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之窗。 表2 香河县/十一五0计划实施纲要 项目年均增速(%)到2010年的目标GDP 3038.9亿元工业销售收入3063.5亿元利用外资304455.5万美元出口创汇302.1亿美元引进内资3056.4亿元财政收入 30 4.5亿元 注:资料来源于廊坊市香河经济技术开发区商务之窗。 虽然以过去的发展速度来预测未来,这些指标还是可信的,但是通过分析其区位、环境、资源、人口等方面的因素,我认为现在的香河县工业发展有必要进行一定的调整和转变,来适应现在的经济、政治、社会因素。 2 理论与事实结合分析问题 2.1 韦伯的工业区位论 2.1.1 运费因素 按照韦伯的理论,工业选址首先要考虑最有利的运输地点,即考虑运费问题。从家具制造业来看:第一,香河没有当地的林业资源,其木材来源主

相关文档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