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档库 最新最全的文档下载
当前位置:文档库 › 对芜湖市社区跆拳道馆的调查研究

对芜湖市社区跆拳道馆的调查研究

搏击武术科学

第2500卷8年笫12l,‘21期【其它体育研究】

对芜湖市社区跆拳道馆的调查研究

沈建文

(安徽师范大学体育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摘要: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专家访谈法及数理统计法,对芜湖市社区跆拳道馆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运动员来源单一、年龄相对集中;参加训练动机多样化;教练员学历低、教学经验欠缺,科研意识淡薄;训练场馆简陋,器材设备陈旧落后;训练经费匮乏等,并针对上述情况提出了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芜湖市社区跆拳道馆

中图分类号:G886.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M5643(2008)12—0089__03

1研究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芜湖市(镜湖区、弋江区、鸠江区、三山区)18所市社区跆拳道馆为研究对象。

1.2研究方法

1.2.1问卷调查法

对芜湖市社区跆拳道馆的教练员、运动员进行随机问卷调查,发放问卷280份(教练员40份,运动员240份),共收回问卷275份(教练员38份,运动员237份),剔除无效问卷7份(教练员1份,运动员6份),有效率分别为90.O%、93.8%。

1.2.2文献资料法

查阅了安徽师范大学图书馆以及体育学院资料室的相关图书、期刊,并借助中国期刊网(C N K I)、万方数据库等网络资源,获取与本研究有关的信息。

1.2.3专家访谈法

访问了部分专家。就芜湖市社区跆拳道馆的现状以及问题、如何提高社区跆拳道运动的开展等问题进行专家访谈;同时访问了部分运动员家长,获取与本文研究相关的信息。

1.2.4数理统计法

用E xcel对调查问卷进行分类数据处理。

2结果与分析

2.1运动员现状分析

2.1.1运动员来源、年龄情况

表1运动员构成情况N=231

跆拳道运动的发展离不开运动员,从运动员的规模可以看出此项运动的开展情况。调查显示:芜湖市社区跆拳道运动员大部分是在校学生,他们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训练,其中有70.3%是小学生,有13.3%是中学生,有11.1%是大学生。有5.3%来自社会其他阶层;运动员年龄相对集中,主要是少年儿童,中、青年相对较少,说明跆拳道这项运动在芜湖市少年儿童中有着广泛基础,但中、青年人群基础相对薄弱。可见,运动员来源单一、年龄相对集中,不利于跆拳道运动在芜湖市广泛开展。

2.1.2运动员参加跆拳道锻炼动机情况

表2运动员参加跆拳道锻炼动机情况N=231

运动员参加跆拳道锻炼动机直接关系到跆拳道训练成绩的好坏。从表2来看:学习跆拳道动机主要有“时尚流行”(占调查总比例35.6%)、“自卫防身”(占调查总比例37.8%)、“磨炼意志”(占调查总比例20.O%)、“为了晋级升段,获取证书”(占调查总比例4.4%)等。学习跆拳道“时尚流行”的动机原因是跆拳道运动发展策略的科学性、跆拳道运动竞赛体制操作的简捷性、跆拳道运动所具备的观赏性。“自卫防身”的动机原因主要是想保护自己不受伤害和社会各种不稳定因素的存在。“磨炼意志”的动机原因主要是为了克服自身性格的弱点。“为了晋级升段,获取证书”的动机原因主要是想今后中高考加分。可见,芜湖市社区跆拳道运动员参加运动训练的动机呈现多样化,这样有利于芜湖市跆拳道运动的开展。

2.1.3运动员参加跆拳道锻炼的时间、次数情况

表3运动员参加跆拳道锻炼的时间、次数情况

充足的训练时间是提高成绩的保障。从表3来看:芜湖市大部分跆拳道运动员每周训练时间只有4小时左右,每周训练的次数也只有2次左右,每次训练仅有120分钟,训练的时间都集中在周末、节假日、放学后,工作之余,况且每位运动员不能确保每次训练都能参加,可见,芜湖市跆拳道运动员训练次数少、时间短,训练的科学性、规范性、系统性不高,训练组织也比较松散,训练质量较低。

2.2教练员现状分析

作者简介:沈建文(1976"-),男,在读硕士研究生,讲师。研究向:体育人文社会学。

89

2.2.1教练员的年龄、学历、经历等情况

表4教练员的学历、年龄、经历等情况N---37

高素质的教练员队伍是保证训练、管理科学化的必要条件。从表4来看:芜湖市社区跆拳道教练员队伍以年轻化为主,30岁以下教练员占调查总数的77.8%,他们精力充沛,开拓创新精神很强,是教练员队伍中的主力军,肩负着芜湖市社区跆拳道运动发展的未来;学历结构不合理,专科占66.7%练员很少;教练员从教经历普遍不足,4年以下的教龄占88.9%,而且从调查结果看,94.5%教练员以前从事散打教学,近几年改从跆拳道教学,这使他们在教学经验方面缺乏,训练的科学性、系统性不足。急需对其加强业务培训。提高教练员的素质水平,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的师资力量,是保障芜湖市社区跆拳道馆持续、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

2.2.2教练员执行教学计划情况

教学计划是对未来教学过程预先作的理论设计,以保证教学工作有目的、有组织、有步骤地进行,还便于掌握教学的进程。总结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顺利完成教学任务。调查显示:芜湖市跆拳道教练员有97.2%无年度教学计划,有94.5%的教练员无阶段教学计划,有88.9%的教练员无课时计划,即使有教学计划,按计划执行的教练员也寥寥无几。这使社区跆拳道教学缺乏科学性,违背了科学性原则。其主要原因是:跆拳道教练员的事业心和敬业精神欠缺,缺乏严格管理制度和监管力度。从而致使学员的系统锻炼难以得到保证,在某种程度上严重影响跆拳道教学的质量。

2.2.3教练员的科研情况

教练员是确保训练水平的关键环节,作为一名合格的跆拳道教练员,不仅要具有过硬的专业技术、技能,而且还要具备雄厚的基础理论,掌握先进的运动理论,更要具备较高科研理论水平。据调查来看,芜湖市社区跆拳道教练员有91.7%从未发表过科研文章;有88.9%的跆拳道教练员没有参加进修培训过;有94.5%的跆拳道教练员以前从事散打教学,还有少数教练员是体育学院在校学生。说明芜湖市社区跆拳道教练员科研意识淡薄,科研能力欠缺、科研层次较低,知识结构老化,训练手段、方法简单化,难以适应跆拳道运动快速发展的需求,这种较低的科研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跆拳道运动的发展。因此,需要急切提高芜湖市跆拳道教练员的理论素养、业务水平和科研意识。

2.3训练保障因素现状分析

2.3.1运动场馆、器材情况

场馆设施和器材设备是进行跆拳道训练所必备的物质条件,场馆的大小与质量的好坏,器材设备的先进与否,将直接影响着跆拳道训练的效果,同时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着教练员、运动员训练的积极性。调查显示:目前芜湖市社区跆拳道馆的场地是大多数租借社区空闲场所,这些场所空间狭小、简陋,达不到跆拳道正常训练要求;器材设备方面,训练器材陈旧、数量少,而且运动保护性设备缺乏,从整体上不能完全满足教学与训练的需求,这主要原因是没有充足的资金作为后盾。

2.3.2经费来源情况

经费的投入是开展社区跆拳道训练的保障。从表5来看:芜湖市社区跆拳道馆经费主要是个人出资,另外还有学生缴纳和极少量企业赞助,但总量较少,仍不能解决资金匮乏问题,尚不能完全满足训练和比赛。这是影响芜湖市跆拳道运动快速发展的普遍原因之一。因此,要广开门路,多方面、多渠道筹措资金,逐步解决社区跆拳道馆经费不足问题。

表518所跆拳道馆经费来源情况

2.3.3家长支持情况

表6家长的支持取向N=231

家庭对子女的成长具有决定性作用,独生子女的教育问题是目前家庭中的头等大事,大部分独生子女长期独处,加上家庭的厚爱,使得他们的个性强、自我意识明显,但缺乏顽强的意志和吃苦耐劳的精神。从表6来看:有57.1%家长认为,参加跆拳道训练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弥补这些不足,使得子女的心理和生理获得健康发展;有32.o%的家长认为,训练安排在课余时间里,既不影响孩子学习,又可以给孩子一个展现自我的平台;有7.8%的家长认为,让子女参加跆拳道训练和比赛可以为高校录取特长生增加保险,成为进入高校的捷径;有3.1%的家长认为,发展子女个性、结交朋友、让亲朋羡慕。

3建议

针对芜湖市不少社区跆拳道馆条件较差的现象,建议加大主管部门的监管力度,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工商管理部门和跆拳道运动项目管理中心等主管部门应加大管理力度,建立健全跆拳道协会、分会的各项规章制度。同时,也应防止为谋取经济利益而乱设“小作坊”式道馆,要建立社会跆拳道馆开设审批制度。

为了解决资金短缺、场馆简陋和器材匮乏等办学必备因素,建议加大政府对社区体育资金的投入,建立政府、个人、企业三位一体联合办学,具体做法如下:社区政府(街道办事处、居委会)提供场馆和部分资金;个人负责宣传招收学员、聘请高水平教练员;企业提供资金,购买器材设备。

为了提升芜湖市社区跆拳道教练员队伍素质,建议一方面针对现有社区跆拳道教练员进行业务培训,提高其教学训练能力;另一方面引进高学历、高水平、经验丰富的教练员,具体做法如下:一,聘请地方高校具有高职称、经验丰富的跆拳道教师任教;二,引进本市退役跆拳道运动员加盟教练员队伍中,他们的加盟既为跆拳道馆创造品牌效应,又解决了教学训练问题,退役跆拳道运动员大都有十几年以上的训练经验,由他们来指导训练工作往往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为了解决芜湖市社区跆拳道馆的管理问题,建议由街道部门领头,联合体育部门、工商部门建立一个完善的管理层。对社区跆拳道馆进行管理监督,并派专人负责。

参考文献:

【1】f可俊.搏击跆拳道【M】.北京: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2.【2]除千春,王华蜂.高校学生学习散打和跆拳道动机的对比分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下转第96页)

最大杠杆用力状态,也有利于后腿提拉用力。因此,起动第一脚所用力量要比常见的起动动作所用的力小得多。听到电子信号提示时,双腿微微蹬起,臀部离开车座,向后撤并略抬高,前腿紧张用力,前脚脚跟略抬起,前脚掌用力支撑;躯干带动自行车前后轻微运动,做轻微运动是利用产生的惯性使在起动的瞬间运动员获得一定的初速度,身体处于准备发力状态。

出发姿势:以前脚掌为全身支撑点,前腿用力牢固支撑全身重量;两臂用力,以背为轴,以两肩胛为发力点带动躯干急剧向前上方提拉}通过躯干向前上方提拉,使整个自行车获得向前的初速度及向上的力;后腿以最大速度带动曲柄向前上方提拉;随躯干向前上方的提拉,前腿自然、积极下压踏蹬板,使曲柄向下运动;出发后,当前曲柄接近于垂直时,前脚踝关节做“收”的动作,后脚踝关节做“顶”的动作,以尽快地克服曲柄的上、下“死点”;当前曲柄越过下方垂直位置后(此时,前、后脚位置交换),原来的前脚则积极上提,原来的后脚努力下压。所设计动作可简单地归纳为“提拉”(前后腿)、“移动”(躯干)、“收、顶”(踝关节) 6个字,这样有利于运动员理解和掌握。

4.2训练方法

第一阶段训练主要为学习、模拟和辅助性练习。在这段时间内,实际安排学习起动技术的训练课为10次课,要求运动员通过辅助性练习掌握所设计的起动动作要领:(1)以躯干向前后“移动”来带动整个动作的“发力”;(2)“发力”时上臂放松,腿部用力动作突出为后腿积极向上提拉。训练时,要配合使用原地起动的“起跑器”。要求每位运动员按计划完成练习5次。

第二阶段,主要以场地练习为主,共安排了15次。公路起动训练没有安排。要求每位运动员按计划完成练习5次,在团体项目中承担起动位置的运动员及尖子运动员,每次训练课中的实际练习次数有所增加。随着运动员对起动技术掌握熟练程度的增加,在短时间内,运动员的成绩有了提高。

5实验结果的验证

通过对照实验男、女自行车运动员实验前、后起动时间数据,得出无论是平均值、最大值与最小值均比实验前所测数据高,参加实验的运动员的最大值远远超出了实验前比赛的最好成绩。

例如,实验的1名男子运动员李如伟在参加九运会比赛时,表1李如伟比赛与训练实验数据的对照比较一览表(S)

成绩

实验前60m

实验君60m(3个月)

实验后60m(6个月)

8.93

8.43

7.99

起动排位60m在第1位,最终名次为第1名。(见表1)从实验数据来看,参与本课题实验获得优秀成绩和名次的运动员,均比平时成绩有很明显的提高。

6实验结论

可以认为,参与本研究实验的运动员能取得良好的名次,与本实验所起的作用有着极大的关系。因此,起动技术动作设计与训练实验对运动员获得优异名次有着相当大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延烽,赵志英,郑晓鸿.青少年训练100问【M】.南京:河海大学出版社,2000.

【2】【苏]马特维也夫.竞技运动理论[M】.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1997.

[3]延烽.实用运动训练问答[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93.【4]张莉清,杨洪志.自行车运动场地项目原地起动技术动作的设计及其训练的实验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06(3).

or i、t he St ar t i ng T e chni ca l M ovem ent of T r ack C ycl i ng Event

H a o Q uanche ng

《C ycl i ng C ent r e of Shanxi,T ai yuan Shanxi030012),

A bst r act:T hr ough usi ng t he m e t hod of expe ri m e nt,obse rvat i on a nd bas ed on bi om ec ha ni cs,t aki ng t he m al e a nd f e m al e cycf i s ts f r om Sha nxi sho r t di s t an ce cych ng t eam a s r e se ar c h subj ect s,t hi s paper re desi gned st ar i n g t e chni ca l m ove m ent of t r a ck cycl i ng event,and a chi e ved goo d r esul t i n pr act i ce.

K ey w or ds:t r a ck cycl i ng sho r t di s t an ce st a r i ng t e chni que t r a i ni ng

(上接第90页)【3】李登光,胡炜等.陕西省培养体育后备人才试点学校现状研究【J】t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1).【4】张志坚,王磊等.论新形势下我国社区体育服务发展中的困惑与对策【J】-吉林体育学院学报,2006(3).

I nves t i gat i on and R esear ch0n t he Pr es ent Si t ua t i on of T aekw ondo

G ym nas i um s i n W uhu C i t y

S nen J I anW en

(P.E.SchooI of A nhui N or m al U ni ver s i t y。W uhu A nhui241000)

A bst r act:W i t h出e m et hods of t he docum ent ar y re vi C W,que st i onnai re,e xper t i nt er vi ew and m at hem at i cal s t at i s t ics,the pr e se nt si t ua t i on of

W uhu com m uni t y t aekw ondo gym nas i um s ar e a nal yzed i n t he PaD er.The r es u l t s sh ow t hat t he r e ar e s uch s ho r t com i ng s a s t he sol e so u r ce of at hl et e s,t he cl o sene ss i n at hl e t es’ages,t he di ver si t y of t he m ot i va t i ons,t he l ow l ev el of t he coac he s’e duc at i ona l de gr ee s a nd t he l a ck of t hei r t e a chi ng expe ri ence,t he w e ak c onsc i ous ne ss of s ci enti f i c r es ea rc h,out—of-dat ed f acif i t i es,and t he shor t age of f i nance.A t l ast,the c or r es pondi ng r e as ona bl e sugges t i ons on so l v i ng t he pr obl em s ar e put f or w a r d.

K ey w or ds:W uhu com m uni t y Tae kw ondo gym na s i um s

相关文档